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宫腔镜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了妇科疾病的主要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其具有微创、疼痛感低、对患者子宫伤害小等优点,易被患者和医生接受,而且应用效果显著[1]。为探讨健康教育新模式在改善妇科宫腔镜术后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特选取90例妇科宫腔镜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护理治疗的90例妇科宫腔镜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共44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新模式,共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8-46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45.26±1.24)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8-47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45.36±1.1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安慰、营养补给、基本健康知识宣教、病情监护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新模式,措施为[2]:①引导患者完成相关入院手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告知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配合护理人员对负面情绪进行疏解处理。②为患者讲解疾病和护理措施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护理干预的认知程度,在给予患者实施的过程中,提升患者的主动配合度。③为患者讲解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对于患者治疗重要性,提升患者的自控力,完善患者的优质的环境护理,合理、科学的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效果判定标准:①优:通过临床护理,检测到患者的各项身体症状和体征相比于护理前,产生了明显好转或全部消失,护理后的各项指标相比于护理前明显恢复或正常;②良:通过临床护理,检测到患者的各项身体症状和体征相比于护理前,产生了好转,护理后的各项指标相比于护理前有所恢复;③差:护理后的症状和体征相比于护理前,数据无变化或恶化,护理后的各项指标相比于护理前,数据无变化或恶化。优良率为优与良之和的百分比。

1.4 统计分析

将相关的研究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7.0件对此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s)来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进行表明,用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值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48%相比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妇科疾病对女性患者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影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宫腔镜在妇科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妇科疾病患者在使用宫腔镜术治疗后,如何提升应用效果成为了新的课题,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妇科宫腔镜术后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4]。

本文中,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对妇科宫腔镜术后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于健康教育新模式在改善妇科宫腔镜术后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从结果上发现,健康教育新模式在改善妇科宫腔镜术后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更好,在改善妇科宫腔镜术后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中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应用价值更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对于疾病和护理干预知识的认知度,充分的了解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性和干预措施的必要性,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最终达到提升治愈率的目的[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48%相比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新模式在改善妇科宫腔镜术后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艳华.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宫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s1):57-58.

[2] 王兴琼.延续护理模式在宫腔镜术治疗不孕症合并宫腔黏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196-198.

[3] 黄廷梅,张世淑.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02-105.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心理健康课教学;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与优化,十分注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在高校心理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而且还能够使得心理健康课变得生动、有效,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

一、心理健康课的概述

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高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的目的,不仅在于相关理论性知识的获取,而且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能够应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是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变革,也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从整体上看,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最新的教育技术与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双向交互的计算机为教学媒介,以此来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供先进的知识表现形式与获取形式。多媒体课件在心理教育课堂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丰富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以及动漫来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多媒体课件能够为心理教育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的也就得到了提升。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课件在心理教育课堂上的应用,有助于心理教育的良好开展,对心理健康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如今,多媒体课件已在很多高校的心理课堂上得到了应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得到了高校心理教育者的肯定,它的使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多媒体在心理健康课教学中的作用

1.强化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

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的历史不是很长,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浅薄,认识得不深刻,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他们对心理教育的内容、目的以及意义是十分模糊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强化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从整体上来看,心理学的涵盖内容广泛,心理学中许多基础性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不仅吃力,而且学习的热情也不够高。倘若一直采用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必然会对心理学的学习产生厌烦,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升,因而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色彩明亮,视觉、听觉效果好,而且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的容量大,提供的知识信息多且丰富,承载着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够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多媒体课件能够创设场景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在下面听讲,很多学生十分厌倦心理教育课,认为其不仅乏味,而且枯燥、难懂,由此可见,简单式的理论说教已不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状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自觉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事实上,情境的创设与再现,不仅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心理体验,让学生讨论,如若自己遇到了此种情况将会怎么做,老师可以利用制作好的一些课件,展示伟人们是如何做的,进而达到对比教育的目的,加深学生的体验。

3.多媒体课件能够展示课外知识

多媒体课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借助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知识,延伸学生对心理前景应用的认识。心理学知识是极其丰富,其知识覆盖面远远超过了我们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由于课堂时间与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生所获得知识面存在不健全的现状,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展示丰富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们对心理学发展前景的认识。

三、结语

多媒体课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心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多媒体技术将会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开创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一、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误区

1.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率是学校追求的最重要目标,因此,抓好学生文化课学习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有可无,少数学校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几乎为自习课或其它主科的补课。部分初中管理者观念较为落后,甚至部分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心理问题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善,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即使部分班主任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学习成绩压力及缺乏连续、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无法开展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仅在班级有学生因学业压力诱发心理疾病或突发精神障碍时求助于相关精神心理科医生。

2.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有调查研究表明,虽然90%的初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但62%的初中于初一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且只有少数学校将其设为必修课,多数学校将其列为选修课或活动课,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5]相对于初一而言,初二、初三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冲突、职业生涯规划及心理发展冲突更为明显,而在这一阶段却没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心理辅导。此外,多数学校即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仅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教学效果完全依赖教师的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在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互动教学、实践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和素质拓展训练的条件下,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对于部分较为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和观点,初中生确实难以理解和掌握。

3.心理学相关师资缺乏,业务能力相对欠缺。受制于教师编制限制及中考压力,多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师资不足,从事心理学工作的教师多为政治、德育、团委等教师兼职,其从事心理咨询仅为个人兴趣爱好或学校任务要求,未受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仅经历短期培训,对于心理咨询难以整体把握,无法保证心理咨询效果。部分初中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学专业教师,但因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咨询偏少,缺乏足够的咨询实践,专业技能有所减退,难以达到有心理咨询需求学生的期望。笔者甚至接触过因初中心理咨询教师对心理咨询整体把握存在问题造成求助学生心理问题恶化的个案。

4.社会对心理咨询存在误区,心理咨询室利用率偏低。在我国,多数人习惯上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受社会偏见的影响,许多初中生认为接受心理咨询就等于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因此,即使部分初中生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受制于其他同学的偏见也很难求助于心理咨询教师。而接受心理咨询的初中生也反复要求心理咨询教师不要将自己心理咨询经历外传,以免“丢面子”。同时,初中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学生没有大段空余时间前往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咨询,而多数学校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雷同,造成心理咨询室主要用于处理各类心理问题突发事件。从整体来看,初中心理咨询室利用率偏低,多数学校心理咨询室仅用于应付上级检查,部分初中心理咨询室开放不定期甚至不开放,形同虚设。[5]

5.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重治疗轻预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初中心理健康工作重心多在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的处理,而对于初中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人际关系调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青春期性冲动等心理问题根源并不重视。因此,不妥善解决潜在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忽视日常心理疏导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能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有可能使心理问题长期积累,在生活事件诱因下恶化。

6.忽视性心理健康教育。性是青少年最受困扰的问题之一。在初中阶段,随着第二性征的发育成熟,初中生对自身性器官的变化产生好奇、不安及恐惧感,适当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初中生的不良情绪,适应其自身性器官变化,同时有助于减少早恋、婚前甚至早孕等不良现象。然而,我国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讲解性生理知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内容较为枯燥,对学生吸引力不足[6],部分学校甚至对性问题避而不谈。如果学校不能对初中生性发育现象和性冲动予以合理教育、引导,初中生会将性神秘化,或产生性刺激,造成不良结果。

7.心理健康关注对象存在偏差。长期以来,教育界习惯于将学困生作为心理健康工作对象,但相关研究表明,学优生同样受困于心理问题。[7]学优生因学校、家长及自身过高的期望,使其相对于学困生更容易从学业中体会到压力,对成绩波动敏感,过分关注周围人群对自己的评价,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

二、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学校重视,构建高效心理健康管理机构。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在初中设置相应的教师编制。同时,学校有必要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切实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经费、场地需求、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时间及相应师资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除招聘心理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以外,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还要经常选派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教师定期参加心理诊断、常用心理测验的使用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的培训、进修,邀请相关心理学专家讲座、指导。同时,由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辖区内各初中的心理学教师参加案例讨论会,针对近期各学校心理咨询个案提出心理干预方案,提高其临床诊断与心理咨询技能。此外,多数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没有医学背景,对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部分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临床特点及其与一般心理问题的区别把握不准,因此,有必要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前往相关医院见习,使其了解相关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免误诊。

3.加强心理咨询室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心理咨询工作,保障其有效运行。多数初中心理咨询室较为简陋,缺乏心理咨询的环境和必备的硬件设施。加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需要引进必要的专业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人员以外,还应加强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咨询室墙壁应以淡黄色等柔和色调为主,避免教室的白色,配置沙发、茶几等家具,使心理咨询环境优雅、舒适,易于产生信任感和放松感,避免使咨询室环境与教室或教师办公室过于相似,使学生产生压抑感;尽可能配置心理测验软件,辅助心理咨询教师初步诊断各类心理问题;此外,心理咨询室还应该尽可能远离学生教室,以免使求助学生感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偏见,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切实保障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在学生自习课、午间或晚自习前安排相关心理咨询教师值班,使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能够在其课余时间寻求心理帮助。

4.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避免传统理论讲授教学模式。多数初中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在初中一年级完成教学,这种安排在适应初中学习、人际关系协调、情绪调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概述的认识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初中生年级的上升,学业、升学压力逐渐加大,性困扰逐渐出现,人际关系逐渐复杂,自我意识矛盾出现,却没有安排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初中生适应其心理发展,帮助其了解自身的变化。因此,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每学期均开设的课程,根据不同年级面临的不同心理压力开设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完成学业,维护心理健康,顺利成长。如可以在初一学生入学时开设初中生心理特点概述、心理健康概述、学业压力调适、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初二年级开设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青春期心理矛盾、职业生涯规划、情绪控制与调节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初三阶段开设考试焦虑、人际矛盾处理、压力释放等方面的专题教育;中考前两个月开设考前压力调节与放松训练,必要时考虑安排考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如有可能邀请心理学专家开设考试压力与情绪缓解方面专题讲座。根据不同阶段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安排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从整体上改善初中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更好的维护初中生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应避免灌输式的理论教学,尽可能采取易于被初中生所接受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初中生性格特点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卡特尔16因素人格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人格体液问卷等心理测验,要求学生完成测量并将相应的测验结果予以恰当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身性格特点,达到塑造良好性格的教学目的;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教学专题中,除教授学生自我调节及人际关系调节的技巧,促进学生与他人和谐共处、有效交流外[8],还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游戏或素质拓展训练,在实践中完成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在心理疾病方面教学中,采用传统的临床症状的理论讲授方式难以使初中生理解,可以通过电影教学的方式,通过对影片中人物表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各类常见的心理问题初步认识,达到教学目的。

5.尽可能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依赖于相关心理学课程教学和心理健康辅导,还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通过在其它相关科目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功效的最佳选择之一。例如,在地理学科教学中,通过设置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9];在生物学科教学中,通过实地调查,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青春期发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变化的生理基础,同时对初中生的性心理特点予以合理的解释,使其对性发育有客观的认识,避免将性神秘化;在遗传与环境相关章节教学中,教育学生在挫折、冲动、愤怒时,能够客观分析内因和外因[10];在人体生理卫生中神经系统相关内容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心身相关的含义;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合理的安排体育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培养团队合作等。[11]

6.重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班级日常管理,与学生接触较多,相互较为熟悉。因此,通过对初中班主任简单心理培训,使其初步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能够初步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能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并结合所掌握的学生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将相关信息报至校心理咨询室,提供参考意见,便于心理学教师做出准确判断。让班主任参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纯依靠心理咨询教师的局面,缓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与相关教师相对不足的矛盾,改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2]

7.开展丰富的校园心理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学校通过开展一定数量的校园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初中生的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如心理健康征文比赛、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主题签名活动、心理图片或心理影片展等。同时,开展校园活动提倡集体创作、表演,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心理特征,改善人际关系。

8.定期举办家长培训,寻求家长配合。学校有必要举办家长心理培训,使家长了解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和青春期心理特点,能够识别逆反心理的表现,并掌握简单的心理沟通技巧,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13]

参考文献

[1]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姚树桥,傅文青,唐秋萍,等.临床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郑亚楠,魏泽红.某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状况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7).

[4] 辛永林.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吉林教育,2012(8).

[5] 侯一波.淮安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

[6] 唐晓君,钟朝晖,汪海英.重庆市中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和现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8(15).

[7] 薛晖.高中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教学与管理,2009(5).

[8] 阚学章.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教育探索,2007(4).

[9] 刘若静.地理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8).

[10] 张志俭.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理科:综合,2008(2).

[11] 赵光权.学校体育教育对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吉林教育,2009(8).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涵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因此,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指一个人心理上发展健全、 具有正常的智力、 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具备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能适应各种竞争,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

2、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学业问题。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刚刚从高考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很多学生如释重负,开始享受生活,对很多专业课程明显不适应。而高年级学生很多时候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功利化,所以,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感觉一片迷茫。

(2)情绪问题。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是,当代社会,很多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他们或者自卑、或者孤独,或者妒忌,更多的是焦虑,而且还无从找寻焦虑源,很多学生陷入了自我困惑之中,这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成人成才。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没能抓住重点

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习惯把教育对象和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少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学生身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堵、截、防的态势,但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性发展重视不够,所下功夫明显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没能产生实效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课程,但是高校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使这门课程更倾向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忽略了其实用性和实效性。

3、专业师资队伍缺乏

高校中,具体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是一些德育和政工干线上的党团干部。他们非心理学、教育学科班出身,自身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且还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政治工作来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呆板,学生不买账,收效甚微。

三、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管理对策

1、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管理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艰巨而复杂,需要学校各层面人员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因此,从宏观角度看,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大体系。家庭是学生的港湾,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家庭的助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的阻力会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阻碍,社会是学生的最终归宿,对社会的主流的认同,是学生成长方向正确的关键;而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同,会导致学生的成长轨道出现偏差,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优势,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和社会,更具有实效性。

另外,在学校内部来看,应构建校、院系、班级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院系、班级分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他们任务和分工的各有不同。只有让学校、院系、班级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帮助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区别,向大学生正确解读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有效有序的进行。

2、丰富和扩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以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为主要环节和渠道,结合课内和课外,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面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的步骤,通过设计各种情境和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升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的需求。

(3)开设心理辅导工作工作室,定期或不定期的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心理指导,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行为进行治疗和矫正。帮助大学生独立生活,具备社会环境适应性,学会处理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人际交往关系、恋爱问题等等,帮助大学生解决适应性和发展性的问题,获得成长。

(4)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如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和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机制帮助贫困学生渡过求学难关。开设学习与考研辅导班,帮助有学习困惑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就业平台及时可靠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等,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

3、以专业师资力量为核心,建设高效能的师资队伍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关键字: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3-0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涵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通过开展符合心理学原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活动,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的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和发展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标准

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和社会角色特征,综合近几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进行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人际关系和谐。在今天的大学,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孤僻、刻薄,行为偏激,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的大学生应该有协作精神,集体意识。

(2)有健全的人格。大学生应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习、工作、生活乐观积极,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思考问题角度合理,行为方式适中。

(3)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幻想、幻觉、焦虑、忧郁,不能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长期不健康就可能形成强迫症,严重的产生精神分裂。

(4)能适应各种竞争。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协调一致。

(5)符合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同时,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应的性别角色特征。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必须符合其相应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征。

(6)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时代特点,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志坚强,明事理,懂知行。

3.重要性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切实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环境影响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交织并存,现在信息社会使得各种思想快速传播,如网络论坛上低级、庸俗的信息;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一些负面新闻报道过多,忽视了此类新闻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改革开放在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随之改变,大学生不再是生活在圣洁的象牙塔里面,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良风气无时不刻都在考验着他们。由于制度的缺失,使得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2.教育方式医学化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以解决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因而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心理教育工作者大多着眼于“问题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如抑郁、焦虑、恐惧、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等等。把教育的对象局限在少数犯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学生身上,进行的是防范性教育,对人的发展性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以临床心理医生为主的人员配备、坐堂接诊式,药物治疗式的治病方法等等,这种医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3.教育途径课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现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强的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许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采用专业学科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只注重系统性,而忽略了其实用性,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实际教育收效甚微,这种课程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师资队伍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从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构成中以心理学、德育、医务工作者以及党团干部为主,而心理学、医疗工作者仅占少数,大多数是由德育工作者以及党团干部兼职。许多德育工作者以及党团干部仅仅参加了短期培训,专业理论水平不高,缺乏经验,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政治工作来抓,在实际工作中,力不从心,收效甚微。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是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弘扬先进文化,改良社会风气,主流媒体要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气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改良社会风气。社会还应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当今的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社会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社会也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去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正视他们的不足,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

网络上低级、腐朽、庸俗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净化网络信息,在鼓励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依法加强各类网站的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走出心理健康教育误区

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充分理解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区别以及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区别,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将全体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以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为主要环节和渠道,结合课内和课外、咨询与自救、教育和指导,对大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心理指导,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行为进行治疗和矫正。其次,大学生必须从观念上破除轻视心理素质发展的这种错误的认识,不能一味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分数,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相对稳定的,业务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培养壮大这支队伍。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教师既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入脑入心管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常态化,提高教学水平。

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件复杂而系统的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各个层次的教育管理人员的参与,也需要教师的积极投入,因此需要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层次的教育与管理单位,院系作为中观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单位,而班级是微观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单位。在学校、院系、班级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各自需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和相应的联络人员,学校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领导与教师负责,院系有大学生心理辅导员负责、班级建立班级心理委员,让学校、院系、班级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个整体,共同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并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此用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立项编号DJ201223

参考文献:

[1]乌英嘎.班主任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许岱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3期

[3]王春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河南科技,2011.02下

[4]安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年6月

[5]韩晓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二期

[6]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几点思考[J]科技文化,2012年1月号上旬

[7]黄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月

[8]陈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例[J] 科技文化,2012年1月号下旬

[9]徐晓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J]健康教育,2012年第1期

[10]李国金.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月

[11]赵亮.班主任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2011年3月号上旬刊

[12]孙嵬,黄俊鹏.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2011年06期

[13]王敬国.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世纪桥,2011年第3期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高等教育

1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前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研究者赛里格曼在上世纪末所提出的,是一个相对较为新颖的心理学研究方向。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心理活动受两种力量的作用和影响,既积极的心理力量和消极的心理力量。积极方面的心理力量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驱动力,消极方面的力量则相反。哪种力量会在人的生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取决于人的主观偏好。积极心理学注重通过个体内在优良品质和积极力量的激发来发掘个体自身的强大潜能力量,并尽可能的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2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和自我调控能力,让他们具有更强的自我教育水平,进而实现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障碍克服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非常注重学生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学习,而对学生实践、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则缺乏应用的重视水平,这使得他们很难将学习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此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非常有限,这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能非常有限。根据相关研究总结,常见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社交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两性心理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和神经症问题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高校青年学生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引起高等教育教学的注意和重视,并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

3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论述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和积极的人格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目标存在着很强的一致性,是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理论基础。

3.1能丰富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积极心理学提倡个体应在日常生活积中极的进行情绪管控和自我认知体验,以培养自身积极健康的生活品质,其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是非常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大学生教育教学过程和各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广大高校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多方面的驱动作用。

3.2能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和影响下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问题处理能力,用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更偏向好于自身积极力量的发挥,并对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形成客观认识。

3.3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需要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当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内容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会获得很大拓展,学生会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积极问题产生更多的潜在关注,进而在问题面前具有更为积极的问题思考方式。

4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

4.1工作目标的完善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创新手段,帮助广大高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通过积极心理学方法的应用来干预和引导自身的心理问题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目标。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定位自己,有效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进而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其重要工作目标,因而,两者之间的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4.2工作方法的调整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育对象,是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客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被动的教育身份使得学生的自我情景规定状态非常不稳定,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很难获得有效发挥。而在心理学的实践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心态实现个人潜能的开发和自身人格的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营造和谐的氛围,用积极的心态来引导学生吐露自己的心声,与学生建立和谐、稳定的伙伴关系,在问题面前,乐于换位思考,体验学生内心感受,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效能。5结语总之,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积极引导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切实可行的,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的,高校应不断探索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以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水平。

作者:蒋志超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婧.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以《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为例[J].社会心理科学,2014(5).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终极的身心健康状态,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很难达到这一理想状态,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就曾指出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三类因素:首先就是人们的原有的心理健康素质;其次是外界环境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最后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心理健康从狭义来讲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我满意而持久愉悦的身心状态。对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种必然要求。国家教育部门就曾发文提出在高校开展德育教育,而德育工作中主要包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进行整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院校在校生的重要性。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在校生合理的调节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使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

二当前高职在校生的主要负面心理特征

(一)高职在校生的自卑感强烈

尽管高职院校隶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高职院校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本科院校相比还有其特殊性,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一些高考失利的学生,他们在文化课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高考遗留下来的痛如果不经一定的心理调节很有可能成为这些学生一生挥之不去的伤疤。在许多高职在校生的心目中,他们总认为自己与同样接受到高等教育的普通本科学生相比社会竞争力更低、社会地位、认可度也更低,这种片面的认识使得他们在面对竞争时自卑感更为强烈。

(二)高职在校生不思进取

高职在校生中还有一部分群体是属于自小贪玩、对考试不上心、成绩不理想,导致高考失利,但由于年龄过小或家庭经济状况较为良好,家长对学生怀抱一定的期待等因素,使得他们不像其他高考失利的学生一样过早的步入社会。这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进取心,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涯多是以“混”为主,将三年的高质生活荒废在游戏厅或者寝室。有的学生还在高职求学期间表现出明显的厌学心理,经常逃课旷课,自暴自弃。

(三)高职在校生情绪波动较大

在高考结束、学生逐渐步入高职校园后,同时也意味着高职学生开始步入成年人的世界,各项生活琐事、人生面临的各项选择都要逐渐由自己完成,这也是高职学生的一个人生过渡阶段,此时,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指导很有可能会在面临是非抉择、矛盾问时不知如何化解而导致情绪波动较大,严重的甚至会激发学生的暴力倾向、长此以往,学生的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总是凭借情绪化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常常会怨天尤人,不能真正将问题很好的解决。

(四)高职在校生缺乏修养

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属于独生子女一代,他们从小生活在优渥和宠溺的环境中,家长常常处于疼爱孩子而对孩子身上的小缺点不予置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一种飞扬跋扈的性格品性,尤其是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有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第一次体验大学的寝室集体生活,这时如果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很难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五)高职在校生是非观念淡薄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段大都处在17~23岁左右,社会阅历以及知识储备有限,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一些成绩较差有的学生家庭组成较为复杂,使他们的性格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容易冲动行事,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过分崇尚“义气”等,有的学生在这种所谓的“义气”引导下盲目行事、甚至在高职院校内滋生事端。

三对高职在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在校生的心理素质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呼声日渐强烈,值得注意的是素质教育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主要有这么几方面:首先是要求高等教育的学生接受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要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以及专业素养,这也是高职院校乃至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最后,素质教育同样强调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主要受三方面条件的影响,其中学生原有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各种外应环境的影响很难在短期内进行有效的改变,唯一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途径就是在高职院校内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帮助高职在校生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

高职学生可以说是处在一个过渡的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逐渐由父母包办到独立自主,逐渐由家庭生活过渡到寝室集体生活、也逐渐由学校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等。这一系列转变下也暗含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尤其是环境的改变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这其中他们的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都会使他们的心理备受矛盾的摧残,而此时,合理有效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效的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

(三)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整体效能

高职院校是由一个个学生个体组成的整体,只有学生的个人发展得到了很好的满足,高职院校的整体效能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这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不可忽视,只有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高了才能在高职院校内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真正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效能。

四高职在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制度规范加强高职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制度规范是高职院校规范学生行为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工具。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同样可以利用制度规范来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举例来说,在一些文明规范行为上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例如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修养水平,可以给他们制定一定的课堂遵纪守则、食堂就餐文明规范等一系列提高他们文明修养的制度规范,使他们在一点一滴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种通过制度规范的方式对高职在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外应式的环境教育法。

(二)加强高职在校生的情感管理,帮助在校生消除心理障碍

高职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的他们感情更加丰富、多变,因此,教师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用“大爱”来教化他们,尤其是对许多受过心理创伤的学生更应该如此。在进行情感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高职教师要通过实际的案例去教导学生如何自我化解他们内心的矛盾、障碍,从而能够自我疗愈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创伤。

(三)针对高职在校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高职教师还要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也都不尽相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也都不尽相同,为了能够有效的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高职教师、辅导员要善于抓住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要用耐心、爱心去了解、化解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以及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强高职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在这样得背景下,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时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开设专门的高职院校内部心理健康平台,鼓励师生在心理健康平台上进行互动;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定期设计一定的心理健康问卷到网络平台,使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定期完成问卷,通过学生填写的问卷反映出学生暗含的心理问题,对这些问题做到早治疗、早预防;最后,就是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广阔的大数据库资源,搜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案例,依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网络平台,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思考、自我纠偏。

参考文献

[1] 马晓园.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改革与开放,2009,(10):189.

[2] 邱开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02):444-446.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64—03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由最初的公选课改革发展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应对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没有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者咨询活动,“甚至有的高校认为心理健康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矫正等,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和人格完善目标等高层次的目标。”[2]

(二)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对着PPT照本宣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参与性也很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知识的单向传递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带来单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果自然不甚理想,更谈不上课堂的趣味性、新颖性和科学性。”[3]

(三)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不丰富

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仍然欠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缺乏专业心理学老师来讲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是把辅导员等其他的学科的老师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第一线,这些老师一方面对“心理学的学术前沿及信息动态没有太多关注,不能及时捕捉新颖的专业理论,没有坚持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致使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始终停滞不前。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片面,仅仅关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与课堂教学相关性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积淀。”[3]另一方面,由于有其他工作的牵制,无法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教学中来,“除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得按照学校工作的需要参与各种行政事务,导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能忙于完成各种繁琐的事务。”[3]

(四)教材选取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选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偏重于知识性、理论性的陈述,侧重于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更像是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沿袭了心理学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与体验,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实际生活逻辑,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匹配,以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4]

(五)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认知障碍,兴趣度不高

很多学生不清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足,只是被动的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做其他事情,听讲极不认真,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的课堂气氛总是不好,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差。

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从课程教学中受益,是很多高校正在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目标应分层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理论知识教学与团体心理训练相结合的课程,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自等特点,因此其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也是逐层推进的,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自我调整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表述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大学期间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情况,“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1]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心理自我判别与调试等通过技能,“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1]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健康观,具备乐观、积极、诚信、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奉献、协作、感恩等意识。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1]

三、教学内容应涵盖全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主线”[5]的原则。丰富、全面、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分为四个情境设计:

(一)情境一,走进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包括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等。

(二)情景二,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教学内容包括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自我意识的评估、人格概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等。

(三)情境三,自我调整与自我适应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影响因素、原则与技巧、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相关问题及调适、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生命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预防与干预等。

(四)情境四,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认识不良情绪的表现,掌握合适的调适方法,并培养良好的情绪,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根据自身的能力与发展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也可以进行专题教学,但专题必须涵盖把握人生、认识自我、发掘潜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爱情教育、挫折教育、情绪管理、网络心理、感恩教育、生涯规划等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应当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当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现象出发,有理有据、充分调查研究来合理科学安排,这样才能最大效果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习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能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以情促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跳出“粉笔+黑板+PPT”的教学模式,抛弃“填鸭式”灌输的方式讲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感体验法、团体辅导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测验法等,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在情境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体验中学。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列出某个典型案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提高对某类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生讨论结束后,由老师进行汇总和点评。再如,播放电影视频,进行电影案例分析,通过情景模拟训练、情景剧表演,进行情景案例分析等,加深学生对影视中、现实中的心理问题的体验和感受。“案例教学法强调让大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即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具体描述,再现当事人经历的事件与情境,引导学生对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及纠结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心理调整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4]

(二)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法“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体验与领悟,帮助参与者在拓展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悦纳自我的目的,达到理解、互助、支援和形成团队精神的目的,以打破旧的、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4]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讨论与分享为主体,以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训练为目标,让学生先体验、后分享,先感性、后理性,大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好的达到体验式的教学效果。

(三)团体辅导法

团体辅导法是“以活动为载体,团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的目的。”[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团体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热爱生活、善待自我、悦纳他人,也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应科学合理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不仅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督,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业的考核。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学督导机构,发挥其教学督导作用,有效监管和评估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评价内容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评估重点。在评估方式方面,可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估。对于知识可以采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6]

全面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当前高校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科学确立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对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对建设成课程体系完备、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2]周文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3]庄洪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4]王兰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4).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范文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发展使大学生交往方式出现了新变化,因此,需要掌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现状。

1、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即受众提供媒体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

从内容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

2、新媒体发展特征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具体讲:

第一,媒体个性化突出

新媒体却可以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每个新媒体受众手中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受众选择性增多

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者,这就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的局限,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第三,表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

第四,信息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新媒体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受众不再轻易受媒体摆布,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是具备一定知识,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人群,在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着学习和生活问题,还包括人际交往等问题,新媒体的发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着巨大影响,包括学习、价值观、情感、能力四个方面。

1、盲目追求,忽略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带来了庞大的信息量,当信息量超过一定承载又无法甄别时,就会导致思维混乱,无所保证学习的质量。

2、大学生价值观易迷失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及使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传统意义下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被颠覆,同时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观等也会跟随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

3、人际交往有所下降

新媒体如互联网、微信等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文字、符号等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和实践的限制,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同时,也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程序化,?亩?导致学生丧失直接表达情感的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4、自我思考能力受限

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在这种开放式的虚拟环境中,学生的思考受到严重影响,产生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使得学生心理十分脆弱,无法承受强大压力,从而导致情绪失控,自我思考能力也就受到严重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教育

借助网络化的载体以及跨学科整合等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教育观念,借助新媒体如微信等传播特点,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教育。

1、有效利用新媒体,积极转变思想

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导向,充分认识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等的现代化转变。同时也要意识到新媒体环境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压力,从容面对新媒体环境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挑战。

2、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媒体素质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良信息、消极价值观等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加强新媒体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是提高新媒体运用素质的核心。

3、加强宣传力度,创新教育方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合理运用新媒体信息传输方式的多样性,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增加互动沟通,在调动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有效利用新媒体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及时把握大学生心理动向,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学习。

4、学科融入整合,拓展教育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