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风俗习惯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归化;异化
英汉互译不仅仅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 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 [1]) 因此英汉互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文学艺术传统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了英、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各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化间的比较,因而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差异意识。换言之,译者必须意识到翻译这一信息交流既是跨语言(inter-language)的又是跨文化(inter-culture)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也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因此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及处理策略。
一、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
(一)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导致的文化差异
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英、汉民族对自然生活环境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因而会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同一种现象或事物。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差异。例如,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春天刮东风,气候温暖宜人,因此在汉语里“东风”具有“温暖、希望”的美好含义;而冬天刮西风,气候寒冷干燥,因此在汉语里“西风”有“寒冷、凄凉”的寓意。与此相反的是,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四面环海,春天刮的是寒冷干燥的东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冬天;夏天刮的是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春天。因此“西风”(west wind)在英语中象征着希望和力量,而“东风”(east wind)则象征着凄凉和倒退。了解了这种中英文化差异,英国人就不难理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里“西风”表达的惆怅、忧思的意境以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里“东风”的美好、希望的意象;中国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是对春的讴歌,以及莎士比亚为什么在十四行诗里写道: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因为在英国西风带来的是春的消息,夏天是温馨宜人的季节,都代表“希望、美好、温和、可爱”,远不同于中国人眼中的夏天,“火热、火辣、不适”。
(二)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文化差异
生产生活是语言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自然反映在语言当中并形成特定的文化意义。例如,中国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因而有大量的比喻与习语与农业有关。如,牛耕是中国人传统的土地耕种方式,于是汉语中就有很多如“多如牛毛”、“汗牛充栋”、“九牛一毛”、“体壮如牛”、“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牛人”、“牛市”等与牛有关的习语与比喻。而英国的航海业历史上一度领先世界,因而英语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as close / dumb as an oyster (相当于汉语中的“守口如瓶”), spend money lik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挥金如土”),rest on one''s oars(相当于汉语中的“暂时歇一歇”),cast / lay / 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 (相当于汉语中的“未雨绸缪”)等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奋力图存”),all at sea(相当于汉语中的“不知所措”)等等。
同样,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远远多于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传统的中国社会重视家族关系,往往几代同堂,同时注重长幼尊卑、内外亲疏;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子女年满18岁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就导致英语中的一个称谓往往对应汉语中的多个称谓,如 “brother”相当于汉语的“哥哥、弟弟”, “aunt” 相当于汉语的“婶婶、姑姑、姨妈”,最典型的是“cousin”, 一个称谓对应汉语中的八个称谓,包括“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又如,中国人以稻米为主食,因而汉语中不仅有很多关于稻米的词汇,而且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而英语中rice既可表示“稻子”,也可以表示加工后的“米”,还可以表示煮熟的“米饭”,而且由于稻米在英语国家不作为主食,主妇们不用米也能做出饭菜。因此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不能正确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 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作为不同语言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没有翻译,人们彼此就难以沟通。我们虽然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但由于受到历史演变、科学发展、地域条件影响,中西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化。译者要完成翻译的基本任务、传达好原文的信息和内容,就必须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信息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提高翻译水平必须重视培养对文化的敏感性。传统的翻译重点放在语言方面,而忽略了文化差异方面所造成的后果。正确的态度是应从文化角度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所以,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异,掌握翻译理论与策略是进行翻译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风俗习惯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理解、习俗等的总和。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风俗习惯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从数字习俗来看,在英美人看来, “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已经是普通常识,而对“9”呢? 按照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 的解释,“9”也是个神秘的数字。“3”是“三位一体”,是个完美的“单数”。“9”是三个“三位一体”(a trinity of trinity ),因此,“nine”在西方文化中曾出现在“吉”(或“凶”) 的各种各样的神话背景中。另外,英汉语言中有许多以动物为内容或作比喻的习语,但是,同一动物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中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华民族则崇敬龙。两种不同语言国家的人在对待这两种动物的心理反应是完全不同的,这表现在大量的习语中。在我国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其中,“龙”的涵义是褒义的。“龙”在我国还曾被作为帝王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而在西方文化里或是在基督文化里,“龙”的含义与我们恰恰相反,在《圣经》中,“龙”即是恶魔,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亚洲四小龙”在翻译成英文时成了“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译者在这进行了必要的转译,将“龙”转译成“虎”。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to lead a dog life.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穷得像乞丐:as poor as church mouse。水中捞月:fishing in the air.他断了我谋生的路:he ha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
在翻译中,译者要有足够跨文化习俗知识,并选择与译入语习惯表达相一致的词汇。否则,不仅会贻笑大方,引起误解,导致交流的失败。
二、中西审美心理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点、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许多词汇在中西方心理有着不同的涵义,甚至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会产生蕴涵的冲突,审美心理的差异是造成这种想象的主导因素。以商标翻译为例,成功的商标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习惯,还要投合大众审美心理。一个在原文表达中具有吸引力、诱惑力并尊重大众文化和审美水平的商标,在翻译中,由于语言文化的冲突而出现的笑话比比皆是:国产有一种口红,它的商标是“芳芳”。按照我们的审美心理, 一看到这个品牌,不仅仿佛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可是,译成“FangFang”,按照西方人的审美心理,一看到这个品牌,心中不免产生一种恐怖的感觉。因为fang 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义是1.along ,sharp tooth of adog.2.a snake with poison - teeth 是狼牙、犬齿的意思。可想而知,当英文读者看到这个牌名后,他们想象的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少女,而是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口红的销路就不难想象。再看另一个商标,一种出口的干电池“白象”,翻译成“white elephant”应该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殊不知a white elephant 是个固定的英文短语,意为“沉重负担” ( a burdensome possession) 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something useless) 。
所以,在翻译中,要准确理解操原语和目标语的民族在审美心理上的差异,在词法、句法、语篇等的选择上正确传达原文内涵,并契合目标语审美心理需求。
三、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其思维方式是整体优先式,而英语民族偏爱分析思维,其思维方式是部分优先式。反映在时间与空间概念的表达上,两种语言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具体表现为:地名排列,汉语由大到小,英语由小到大; 年、月、日排列顺序,汉语为年、月、日,英语一般为日、月、年。汉语思维总的来说注重的是整体效果,对形式上的完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严谨并不十分重视。与汉语相反,英语特别注重形式上的完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的体现。了解了这个差别,我们在翻译时就要注意词语与句子顺序的调整、关联词的增减和句子结构的调整。如:1.原文:As it was cold ,we stayed at home.译文:天冷,我们就没出去。(删减关联词);2.原文:History on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译文:美国现代文学史(词序调整);3.原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译文: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增加关联词);4.原文:情人眼里出西施 :译文:Beauty is in the eye of beholder .(词序调整)。再如:“我和老师” ――“teacher and I”;“东西南北” ――“north and south ,east and west”; “大熊猫一胎产崽两只” ――“Anfemale giant panda gives birth to two cubs at a time”分析一下最后一个例子,汉语里只说“大熊猫”就够了,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里“既然能产崽,就必然是成年的雌性熊猫,无须明言。”而英文里却要加上“adult”和“female”两字,因为“既然能产崽,就应该是雌性,所以该说明出来”这是英文的逻辑。
因此,译者必须正确理解原作的逻辑思维方式及作者在这种思维方式左右下创造出来的原文,并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去组织译文,同时,向译文读者展示出来,有时要增添必要的说明。
总之, 翻译本身不是目的,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交流。文学的对象是读者,翻译的对象是译文读者,其存在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译文读者的接受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所以,对于译者来说,根据中西文化差异及交流的目的性要求选择适当翻译策略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 菁:《口译交际过程中跨文化噪音》,外文出版社,2005。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提高涉外能力的学问》,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连淑能:《英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补偿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一、引言
每一个学习语言的人都知道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这种语言所在国家的文化。同样的对于译者来说,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卡撒格兰德就提出:“译者事实上不是在翻译语言,而是在翻译文化。”由于文化间的差异,翻译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王佐良曾经指出“翻译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中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对本族语者不必解释的事,对外国读者得加以解释。”[2]译者的任务就是弥补文化差异。
二、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地理环境差异
在汉语的文化中,东风就是“春天的风”,“夏天”使人联想到酷暑难熬。而英国的地理位置是在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所以春天是“西风”夏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李煜的《虞美人》中曾写过“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Hans H,Franke将这句话译为:On the balcony last night,againan east wind,The moon was so bdght I couldn’t bear to look towmxlthe oldland,在这“东风”被直接译为east wind。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风在我国被认为是温暖的,在西方国家却被认为是寒风。如若直接翻译,则会造成误解。莎士比亚曾将情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a summer’s day?如若将此句译为: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中国人和英国人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历史与风俗习惯差异
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历史与风俗习惯,看法会大相径庭。根据中国风俗,新郎新娘定亲时,新郎务必要给新娘家献上聘礼,而茶叶则是必备之礼。因此,就有了下茶和吃茶之礼。红楼梦中凤姐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喝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如若直译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就非常难以理解。龙在汉语中是神圣的图腾形象,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则并非如此。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Dragon总是代表着邪恶,如若说一个人像龙,则是指此人凶恶歹毒,令人感到恐怖。
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差异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若将Individualism直接译为“个人主义”,东西方人的感受则会大为不同。因为中西的Individ-ualism是不能等同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Individualism是集体主义的大敌;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Individualism是支撑一个积极进取,发挥个人独立性、创造性的基础。
三、补偿方法
补偿是解决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使用补偿的方法可以使译文中的缺省信息得到某种程度的弥补。翻译补偿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或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的修复或弥补。关于补偿策略,Hervey&Higgins提出以下四种形式:类比补偿、换位补偿、融合补偿、分解补偿。马认为,如果从译者在特定文本中所采用的总体补偿策略看,补偿手段还可划分为显性补偿、与隐性补偿。
显性补偿主要指注释法,即将带有文化内涵的术语加注。如:radar雷达(英语无线电定位与测距的首字母缩写词);sauna桑那浴(源于芬兰的一种蒸汽浴);气功qigong(a system 0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太极拳taijiquan(a kind 0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
隐性补偿即将补偿隐身,不露出补偿的痕迹。如:情人眼里出西施。译为:Beauty is in the eye 0f the beholder,情人、西施在译文中通通不见踪影,而是归化处理为地地道道的英语谚语,有现存的英语谚语可用,以最小的原语文化的牺牲为代价,便可取得最佳的理解沟通的效果。
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体或者交易者之间的交往都带着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跨文化交际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十分显著,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是交际语言因素,包括词义、语序和句法结构三方面。词义方面,英语词语对上下文语境依赖性较大,含义相对广泛,词义受上下文限制,而汉语词语对上下文语境限制较小,含义较窄,相对具体、固定、严谨。如“10cans to acarton”和“Can we ship the goods in tin?”中can既可以是名词“罐子”,也可用作情态动词表示“能够”。语序方面,由于英汉语表达语序大不相同,翻译时要注意调整。如aver-age annual economic growth rate的翻译应为“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句法方面,英语句法结构较严谨,汉语则相对松散,主要表现在主语和谓语的使用。英语句中主语一般不可缺,谓语动词有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中文则相对灵活,主语可省。如“Evidently some mistakes were made andthe goods have been wrongly delivered.”可省略主语译为主动句“很明显,出了差错,发错了货。”
其次是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地域和宗教习俗差异方面。英国西临大西洋,西风从大西洋吹来,温暖和煦,因此英国有Zephyr(西风)汽车,而中国西面接壤陆地,东面临海,西风只能带来寒冷,东风才温暖,故而“东风汽车”成就中国一汽;英国是个岛国而中国是大陆国家,因此spend money like water就成了“挥金如土”。此外宗教对中西方影响都很深远,如上帝用6天创世,第7天休息,“7-up”七喜成了众所周知的饮料品牌;但由于宗教形象差异性较大,龙在东方人眼中是膜顶朝拜之物,《圣经》却将撒旦描述为agreat dragon,因此亚洲的“四小龙”译成了“fourtigers”。
最后是思维方式因素。中国人习惯螺旋形地展开叙述,喜欢用宽泛和模糊语来陈述传达信息,如“可能,基本上,有关部门,适当的”等模糊词语用来表达“可以感觉到,但不能解释的话”,让听众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便于说话者有更多机会纠正错误;西方人则是习惯线性思维,喜欢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商务翻译活动中明确双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把握尺度,翻译才会有效。如用“The jobis difficult,and we have made great certain efforts”谈论某个项目成果时,“certain efforts”为一模糊词,若要表明“工作已经产生一些影响”则应译为“we have made positive ef-forts”,国外合作伙伴就明白“哦,工作有效”。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文化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培养应从词法和语法两方面进行。词法能力的提高首先从中英商务词汇积累开始,尤其是一词多义的词汇和相关专业术语,即普通商务词汇和专业商务词汇的积累。译者应广泛阅读各类型的中英文商务材料,如商务报刊、商务杂志、商务简报、商务合同等,积极参加商务活动,获得一手资料,实践中积累丰富词汇;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汉语文化功底,以提高运用准确词汇进行翻译的能力。汉语文化功底的培养应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入手,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修养,还要学习商务礼仪,掌握各类中文商务文体写作以及商务谈判和商务报告等商务活动中的典型词汇、句型和文本,提高商务素养;最后要学习掌握商务翻译常用技巧,如直译、意译、音译和增译等,结合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灵活掌握常用被动句、无主句和虚拟语气等句式的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效率。
语法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二者关系,译者对语法的准确掌握有助于提高翻译准确性。语法能力的培养应充分融入各门英语课程学习中,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对学习资料进行语法句法研究,以提高翻译准确性。翻译实践中要重视培养句法能力,准确分析语序和句法结构,充分理解语句内涵。如“Unless the terms or context ofthis contract otherwise provide,this contract shall be inter-preted in accordance with Schedule A,and each of theterms used herein shall have the meaning ascribed to it inSchedule A(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or Schedule B(Special Terms)as the case may be.”首先分析句法结构,找出句子主干“contract shall be interpreted...and eachshall have the meaning...”其核心意思便一目了然,“合同应根据...解释,每一条款定义见...”,接着根据核心意思自问“合同根据什么解释?什么条款?定义在哪?”再次进行分析,就会找到“in accordance with Schedule A”,“usedherein”,“in Schedule A(Defi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orSchedule B(Special Terms)”,可具体为“合同应根据(条款A)的解释,(此处所用)每一条款定义见(条款A)或(条款B)”,最后结合上下文,将as the case may be译为“以适使用者为准”,整段翻译为“合同应根据条款A的解释,此处所用每一条款定义见条款A(定义和解释)或条款B(特别条款),以适使用者为准”。
(二)社会文化能力培养
中国人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更注重学习语言知识,忽略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译者要平衡文化和语言二者的重要性,避免重语言轻文化的倾向,培养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双方都会从各自文化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忽视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为促进交流的圆满成功,译者在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掌握相关文化背景基础上,要利用增减灵活转化来提高处理文化信息的能力。如“饭菜不好,请多包涵”可译为“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we are able to prepare,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再如翻译时添加文字补充说明外国人不熟悉的名称和中国历史事件,例如-cultural revolution((1966~1976)),秦始皇Qin Shi Huang(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帮助对方理解相关背景,更好地沟通交流。肢体语言是生活口语交际的补充,是使用最广泛和最丰富的表达方式,同一肢体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中含义不同,呈现的意义大不相同。如英语国家中说话时人们彼此凝视和目光交流意味着诚实;而在中国谈话时盯着对方眼睛带来傲慢,咄咄逼人的感觉,让人觉得粗鲁和不礼貌。因此,译者需观察学习肢体语言,掌握肢体语言相关知识,促进沟通交流。跨文化交际不是盲目追崇对方,而是尊重不同文化价值和习惯,促进文化融合,促进相互理解。在商业活动中,若不妥善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会造成摩擦和冲突,甚至影响企业合作。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遵循这一国际通用规则,尊重文化差异,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基础上。
(三)思维能力培养
译者由于易受母语思维影响,翻译时习惯性套用本族语思维方式,否定翻译能比较典型地反映中西方思维差异。如将中文“我认为他不同意这项条款”译为“I think hedoesn’t agree with this clause”,译者没能正确把握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用中式思维对译“我认为”为“I think”,应将否定放在句首,进行全部否定而非部分否定,“I don’t thinkhe agrees with this clause.”才是正确翻译。再如英译中“You can’t be too careful to handle in transit due to thegoods is fragile”应为“鉴于商品易碎,在搬运过程中,越小心越好。”而不是“鉴于商品易碎,在搬运过程中,不能太小心”。
译者要克服固定思维模式缺点,应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首先比较英汉语思维方式,认识其共性和差异性,并在翻译、写作和口语中注意差异特征。其次阅读英文原版材料,如政治报告、科技论文的文献等,培养英语的思维习惯。还要多听、多模仿简洁、地道、典型的英语国家著名演讲材料。多听和多读有助于自我训练,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在翻译时可以模仿此类句子和表达相关,逐步意识并分辨中英表达与思维习惯的差异,潜移默化接受并使用英语思维方式,最后通过实践进行举一反三,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如“我们的价格是按照成本加运费报的,所以保险请你们自己办理。”译文可有以下几种:“Since our price is based on CFR,you have to takecare of the insurance”;“Our price is quoted on CFR basis,and consequently,the insurance is to be covered by yourselves”;“Since our price i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FR,the insurance premium shall be on your account”.这几个译文都传达相同的意义,翻译时要逻辑思维清晰,灵活改变句子结构但不改变句子原意,勇于实践才能在商务翻译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Abstract: Idiom expressive force is strong, and is very rich in content, so its translation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idiom connot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rough examples and comparison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animals and customs, pointed ou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carry their different cultures and habits to make English learners learn the deep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习语;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差异
Key words: idiom;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 cultural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18-01
0 引言
我们在翻译英汉各种不同文体的作品时,常常遇到如何处理习语的问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社会现实中形成的,所以习语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语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内涵,正确理解习语,忠实表达原文习语精神和思想,以使读者理解接受,最终达到开拓文化视野,丰富本土词汇,促进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功能。
1 英汉习语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1.1 地理环境差异 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生活劳动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
例如:五谷丰登(abundant harvest of all food crops),揠苗助长(try to help the shoots grow by pulling them upward-spoil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sm),沧海桑田(time brings a great change to the world)。英国是岛国,四面环海,海在英国文化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许多英语谚语都起源于他们的航海经验。小漏沉大船(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别人的沉船,就是你的航标。(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还有, “东风”在中国人的心里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阳光”“温暖”,它的到来给人们感觉是温暖的阳光,绿茵茵的一片。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东风”在英国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因为 “西风”传递的是春天到来的好消息,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
1.2 对动物赋予不同的寓意 在中国,人们视老虎为百兽之王,而在英国,狮子则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当我们翻译这句习语时:“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时,我们就会说“when the cat's away,the mice will play”,在这个句子中就没有出现老虎,看来在英国老虎的地位没有在中国那么高。再例如,在中国的传说中被称为“夜猫子”的猫头鹰就被当作是邪恶的象征。尤其在北方简直就是一种凶兆。但在英语中就有“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1.3 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等。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养宠物狗,看似狗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它贬义的意义还深深的留在人们的心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都有得意日)。于此相反,中国人喜欢猫,用“馋猫”来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意义,而在西方,猫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2 如何保证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
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如何保证原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如何处理好喻义和形象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习语翻译的成功与否。
2.1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即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处理习语,把西方语移植到汉语中来,可以丰富译文语言。例如:
Easy come,easy go来得容易,去的快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
2.2 意译法 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没有办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就只好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是用来比喻被打的大败,译成英文则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汉语中“龙”代表着“高贵”、“尊严”。而英语中它代表着“怪物、魔鬼、”等。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痛苦而狼狈,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都表示“焦急而狼狈”,翻译时更换了形象,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2.3 其他 有些习语看似“貌合神离”,其实际意义相差很远,不能互译。例如Wash one's hands ,一看到它,我们就会想到“金盆洗手”,以为两者的意义一致。其实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意思是“不管,不负责”,而“金盆洗手”指的是坏人改邪归正,不再从事某种职业。又如,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子莫如父”,英国有个成语叫做“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child. ” 初一看,这两句好像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其实他们的意思截然相反。汉语强调的是父亲最了解孩子,而英语则表达的是即使是父亲也不一定了解孩子。
3 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习语翻译中隐含的文化差异这一深层意义,要完全了解习语的翻译,我们必须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扩大,英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传播和发扬本国文化,接受和尊重异国文化也成为我们跨文化交接中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在学习中超越文化的隔界,以开明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理解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即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余力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达到语言的有效传递。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的问题。人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质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主要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如:1.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Give you a color to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等等。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0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
例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句话侵犯了别人的隐私(privacy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方面的特长时,中国常用‘`You are flatter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评价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和W.E.I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的偶合 文化的偶合现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在英汉语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
1.“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
2.“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
3.“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
4.“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5.“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例举。
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He is a wolf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很多,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理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的卡通形象,使老鼠为大众所喜爱,尤其在儿童心中,更是机敏、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 stubborn )”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样之兆,如“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我们可以把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日常交际禁忌话题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a。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 , A代表age , R代表religion , M代表mam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间”:不间对方收人,不间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间“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如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交际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下面是英美人在问候、告辞和称呼上的礼节习惯:
(一)Greetings问候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您上哪去?( 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见面时,上午则说:Good morning.下午则说:Good afternoon.傍晚就说;Good evening、如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ow are you?或How’s life?如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如果用中国人打招呼常说的‘`Have you eaten?”去问候英美人,就会引起误解,因为在英语里这句话不是打招呼用语,而是“邀请对方去吃饭”。如果见到英美人时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这对英美人来说则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别人的私事。” (二)Addressing People称呼 中国学生常称呼其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等,即便对外籍教师也是如此称呼。其实这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只是一种职业。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教师为‘`Sir",女教师为“Miss",大学教师则为“Title + surname or given name",即“头衔+姓氏”或者直接叫对方的名字。例如:Professor White,Dr. Green等等。另外,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政职务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李科长(Section Li)等等,在英语中这些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
英美人称呼别人时一般分以下几种形式:
l.Formal situation(正式场合):Title + surname(头衔+姓氏)。如:Tom Smith可被称为:Mr. Smith。
2.Ordinary situation(一般场合):Title+surname or given name(头衔+姓氏或直接叫名字)。如:James Martin可被称为Miss Martin或James。
3.Informal situation / Close relationship(在非正式场合或关系比较密切):Given name(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如:Clare Harkey可被称为Clare。
(三)Parting告辞 到别人家做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开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树立文化意识,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其语言表达更实际,即: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文化差异 翻译
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商务英语翻译中要特别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要重视其文化差异并在翻译中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注意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使语意传达完整贴切。
一、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从而才能把握好翻译的方向。商务英语基于英语的基本语法、句法和词汇,但又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
(1)商务英语语言专业化。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其中包含大量专业词汇、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或复合词,以及缩略词等。(2)商务英语的用语正式规范。真正的商务英语用词要明白易懂、正式规范、简短达意、语言平实。用词方面多使用常用词,以保证所用词语具有国际通用性,保证能为普通大众所理解,但又不能过于口语化,即商务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能过于非正式。(3)商务英语的语言准确,绝不含糊其辞。不管是商务信函还是商务合同等法律文件,都应结构严谨、逻辑严密。(4)商务英语的语言礼貌、得体,简短精悍。
二、导致文化差异的几个因素
1.地理位置的差异
英语单词Zephyr(西风)反映了英国特有的文化。在英国人的意识中西风是温暖和煦的。这是因为英国西临大西洋,东面是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吹来。英国西风蕴涵着特殊的文化信息,那么,英国的汽车用 ZephYr(西风)做商标就成了自然而又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事情。但是在有着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用西风做商标就无法让人理解和接受了。与此相反,中国人有东风送暖之说。所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商标为“东风”而绝不会使“西风”作为商标。
2.习语的差异
不同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习语不同的词语侧重点。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凝练剂,是劳动人民和作家在自身的实践中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和锤炼出的生动、精练的固定语句,能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习语的产生与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发达;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的存在,产生了“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习语。西方多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这样的诅咒。
3.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
4.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5.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成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
三、针对文化差异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是很大的,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作些对策性探讨。
1.大量的本民族文化与目标语文化常识的输入
文化的特征显示,文化不是个人特质,而是个人所属的社会的特质。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组复杂的与众不同的特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两种文化的不可对译性直接表现在对文化的理解上。大量文化知识和文化习惯的习得,是直接解决跨文化商务翻译冲突的最有效方法。
2.进行句法分析并判断逻辑关系
要确切了解源语文本的信息,有时需要分析、研究句中或句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句中暗含的逻辑关系,还应根据需要进行语序的调整,并依靠这种逻辑关系组织译文,译出源语文本的内涵。
3.准确透彻理解英文词语
正确理解源语文本,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要透过表层理解深层的含义。这里所谓的理解就是要懂得源语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译者在理解领悟之后,要作恰如其分的转义引伸或进行逻辑思维的推理,将源语文本的内在含义或弦外之音予以译出。
4.注意语言环境对关键词语的影响
英译汉时,需注意周围词语对某个词语,特别是关键词的影响。因此,对一些关键词语的翻译要“活用词典”,切不可生搬硬套词典上的词义。通过逻辑思维,将源语文本融会于心;通过综合分析,取以恰当的词语表达。
5.遵守商务名词术语翻译规范化原则
译名要符合科学性与约定俗成的习惯,例如nylon(尼龙)不能译为“耐论”,speculate in share(炒股)不能译为“探索股份”,术语Old Lady (英格兰银行)不能译为“老太太”。要准确区分不同专业术语,做到正确筛选使用。
四、结论
商务英语翻译必然会面临着文化差异的问题。处理英汉语言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商务英语翻译涉及多种文体特征和体裁,面对着多种多样的人群。因此,也更能体现出两种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应用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的同时,时刻关注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做到“信、达、雅”。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翻译 文化意识 文化与思维
1.引言
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一国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否则在做翻译的时候就会有无法下手的感觉。(朱光潜,1996:184)。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人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才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2.影响翻译的文化元素
2.1宗教
大家都知道,《圣经》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源头的角色。相关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仍然信信仰宗教。而中国人则长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佛教,也是一种受到深刻世俗影响的多神论,这就不同于西方人大一统的一神论宗教观念。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在语言中就有“玉帝”、“佛祖’’等词语,而西方则人信仰基督教,所以就有“上帝”一词。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语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Manpropose,Heavendisposes”;或者是‘‘ManDropose,Goddisposes”。它们的差异就在于对“天”字的不同翻译。“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佛教·道教色彩,而“God”则具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后者的归化变译法固然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但不利于“天”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的传播。英语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语中,如ItsinGodshands(听天由命)等。翻译中对于宗教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以汉语中的“临时抱佛脚”这个成语为例,如果简单地翻译成“toembraceBuddha’Sfeetinone’S hourofneed”就会让西方读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在有需要时要抱佛主的脚呢?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稍加处理的话,西方读者理解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toembraceBuddha’sfeetinone’shourofneed——seek help atthelastmoment”。(包惠南,2003:20)。
2.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各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各具特色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许多忌讳和好恶的差异上得到体现。以数字“9”为例。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的意义很特别,因为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意义:即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之义。而“4”这个数字由于和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人现在还是不喜欢这个数字,尤其是电话号码。相当多的人不愿意要以“4”为尾号的号码。至于“8”这个数字由于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4、8和9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并不具备这些特殊的意义。众所周知,在西方人的眼里“’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意指运气不好。所以在西方座位没有13号,楼房没有l3层等等。但在中国,这个数字却没有这种特殊的意义。对这些非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译者只有在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之后才能够准确把握。(包惠南,2003:9)。
只要谈到中国文化,人们总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龙”字。因为在封建初会里,中国古代的帝王总把自己描述成龙的化身,自封为“真龙天子”以达到奴役思想、驯服百姓、巩固政权、安邦治国的目的。而老百姓则把龙当作自己的神灵来加以崇拜,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祈求这个神灵之兽的保佑。因而“龙”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精神的象征,凝聚力的标志。于是汉语中就有了很多由“龙”字组成的表示美好形象的词语。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骧虎步,画龙点睛,龙子龙孙等美好形象。正因如此,中国的文化也就有了“龙的文化”的美誉。但在西方人看来,“龙”却是另外一种形象,即“alargeiferce fabulousanimalwith wings and a long tail,a crested head andenoYITIOUSclaws,thatcanbreatheoutifre.”(一种体型庞大,长有双翼,顶有花纹,脚掌巨大的怪物)。所以把“望子成龙”翻译成“expectone’S childtobecomeadragon”,西方人见了不仅觉得奇怪,而且绝对不会让他们的孩子成为dragon的。因此,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我们可以把这个成语译为longtoseeone’schildsucceedinlife。
2.3思维方式
不同的地域、生理、心理以及文化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差异。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汉之间的翻译时,要越过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障碍,准确的把握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
擅长形象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他们习惯于把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西方人却长于逻辑思维,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把事物看成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就处理哪个部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差异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中医强调整体上的辨证施治,而西医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贾玉新,1997:98—100)。
第一,从语句的衔接方式来说,英语多用形合法(hypotaxis),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或分句)连接起来;而汉语多用意合法(Darataxis),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是依赖连接词。
英语语法相当严密,注重形合,外形严谨.各个句子、语段或段落一般由一些功能词和某些特定的短语、分句进行连接。这些功能词和短语可以表示不同的功能或意念,如因果、比较、让步、条件、转折等。在主从复合句中,各个分句层次分明,从句必须由主从连词来引导。而在并列句中,并列的分句通常由一些标点符号来连接。我们都知道,汉语是重意合的,很多句子或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关系,只是通过意义来进行衔接,连接词用得很少。试比较下列的句子:
It is SO COO1thatwe decide to go outfor awalk.天气凉爽,我们决定出去散步。 转贴于
As water can lfoata ship,SO can it swallowtheship.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W herethereisawill,there isaway.有志者事竞成。(沈素萍等,2007:27—28)。
第二,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整体思维模式,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和谐与统一。“和为贵”就是这种思想的很好的体现。
因此,在汉语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语,通常会被省略,也就是常说的无主句。但西方的文化却大不一样,它强调的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所谓的主谓两分。除了祈使句以外,每一个英语句子都要有主语,否则这个句子就是不完整的。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很多汉语句子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境为它们添加主语。例如,眼看天就要下雨,又没有带雨伞,都很关着急,真不知该去哪里。
Itisraining;wedonothavenoumbrellawithUS.Weareallworried aboutit,becausewedonotknow wheretogoatthe moment.
我们可以看到,原句的描述没有一个词是可以做主语,但在这里,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以及特定的环境,在译成英语的时候,分别添加了it和we作为不同分句的主语,这样就使当事者的心态与当时的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完全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添加了主语以后,就符合英语的句子必须要有一个主语的要求,也,就符合欧美文化中的所谓主观和客观分离的思维模式。整个译语显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2.4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各地的气候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当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词语的含义也有着非常显着的影响。例如汉语中的“东风”一词和英文中的“eastwind”一词,虽然从字面上来看是相对应的,但它们的内涵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地形的特点是:西临高山,东面却是海洋,在中国人意识中,“东风”喻指“春天”,象征着“温暖”。但在英国,“东风”却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在英国人的心中,是“寒冷”的标志。而“西风”却从大西洋吹来,和中国的“东风”有着同样的象征意义。因此,英国人更爱“西风”。英国着名诗人雪莱的那首广为流传的Odetothe West Wind(《西风颂》)的最后千古的名句就表达了西风的美好含义:“O,wind,if Winter 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当然不作注释,中国的读者是不会理解的,甚至会造成误解。
再比如,老鼠在汉语中的形象是不太好的,像“硕鼠”之喻人尽皆知,更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之说”。但在西方的影视作品里却有许多可爱的老鼠形象,例如《猫和老鼠》里的Jen-y1_:2及《精灵鼠小弟》里的Stuard等,深受人们的喜爱。老鼠在中外文化中也有相通之处。例如,汉语中“胆小如鼠”,和西方文化中的"astimidasahare”的表达法则是相同的。(hare是兔子,西方人认为兔子胆小)。(李小园,2008)。
2.5风俗习惯
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习俗则是具有相应民族的特色。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会说这样的话:“你去哪儿?”、“做什么呢?”或“吃饭了吗?”等等。在中国文化里,这几句话并无含义,只不过是礼节性的、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然而,西方人对这类问题很敏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纯属私事,别人是不能随便打听的。像这样的见面问候语,在西方应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用英语中的习惯用语,诸如“Hi!”、“Good morning"或“How areyou?”
在称谓方面,不同语言里对一个概念的指称和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这也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美如决定的。由于中国注重家族观念,体统的家庭很大,所以称比较发达以区分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像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之间的界限区分得很清楚。而在西方国家由于注重所谓的核心家庭,所以家庭成员较少,称谓词汇也就不够发达。英语中的sister和brother可以分别用来表示姐姐和妹妹以及哥哥和弟弟。所以很多中国人对这种称谓感到很不理解。在很多情况下,翻译这种文字的时候就需要加注以免引起误解。还有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词语中英文也是不一样的,都要求我们在时行中外交际时要小心从事,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延进行。(包惠南,2003:103—105)。
关键词:英语 文化 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flatter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花好月圆”,英语为the flower is good and the moon is round,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A代表age,R 代表religion,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是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进行交往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会,发生不必要的误解。下面是英美人在问候、告辞和称呼上的礼节习惯:
(一)Greetings 问候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者说:您上哪去?(Where are you going? )。而英美人见面时如果是上午则说:Good morning. 如果是在下午则说:Good afternoon,在傍晚就说:Good evening. 如果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ow are you? 或How’s life? 如果是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如果用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说的“Have you eaten?”去问候英美人,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因为“Have you eaten?”在英语里不是打招呼用语,而是“an invitation”即“邀请对方去吃饭”。如果见到英美人时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Where are you going?”对英美人来说则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别人的私事。”
(二)Parting 告辞
到别人家串门或作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 或 “ 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 w me.” 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起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