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防控防疫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控防疫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防控防疫措施

第1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防控措施

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疫病防控问题已显得越来越突出。为有效防控规模养殖业的各种疫病,笔者认为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①养殖条件差。养殖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养殖户存在养殖条件差,养殖技术落后,生物污染严重等情况,给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条件。②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免疫。很多养殖户文化水平低,很难做到对养殖动物进行科学的程序化的免疫接种。③不能正确保存和使用疫苗。在各乡镇特别是山区,由于物质条件差以及具体防疫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疫苗保管和使用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免疫失败。④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部分乡镇特别是山区基层畜牧兽医单位业务人员缺乏,畜牧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先进的畜牧生产技术推广不到位,对养殖户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培训不够,缺乏宏观畜牧生产技术指导和调控能力;兽医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条文、检疫防疫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致使各个环节监管不到位,没有真正收到“以检促防、防监结合”的综合防控效果。⑤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动物防疫法》、《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不到位,因而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够重视。⑥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不到位。由于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很多乡镇使用的仪器设备落后或不全,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这就导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在各乡镇有的执行不严,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未开展,因而使疫病的传播有了可乘之机。

2.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

首先,免疫接种。①确保疫苗质量。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疫苗必须有批准文号,注意有效期。疫苗必须按严格要求保存。②必须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使用。注意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③注意母源抗体的影响,不可过早给仔畜(禽)接种疫苗。对病畜、怀孕母畜应谨慎注射。④注意在接种疫苗前几天和注射后几天停用抗生素,要补充电解多维等,以防应激。⑤注意接种疫苗的器具的消毒。其次,生物安全。①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和供电方便,离公路、河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的上风向处,尤其应远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②场内的布局和要求。生产区和饲料加工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③养殖户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养殖场必须使用全价饲料,防止饲料霉变,并且要定期驱虫。④养殖场大门、生产区入口,要建造水泥消毒池(加入适当消毒液),畜禽舍入口建消毒池,生产区门口必须建更衣室、消毒池和消毒室。养殖场谢绝参观,外来人员不得进场。经常保持舍内通风良好,每天打扫卫生保持清洁;饲槽、饮水器每天洗刷;作好定期消毒。⑤对养殖畜禽一定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措施。每批畜禽在转移调走之后,要对禽舍进行消毒处理。引种时一定要首先了解种畜产地疫情状况,种畜的健康状况以及免疫状况。注意种畜引入后至少须隔离1个月,确保健康后方可人群。⑥在养殖场内发现患病畜禽时,应立即送隔离室进行严格的临床检查和病理检查,以便及早确诊,集中烧毁或深埋,不能乱扔或食用。其三,药物控制。①要坚持治疗为辅的原则。需要治疗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到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只能使用通过认证的兽药和饲料厂生产的产品,尽量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无残留的“绿色兽药”。②治疗用药要在兽医人员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得私自用药。用药必须有兽医的处方,处方上的每种药必须标明休药期,饲养过程的用药必须有详细的记录。③要了解兽药的常识,要选择成本低、效果好、副作用小的兽药,选择正规和信誉度较好的兽药生产单位的产品,了解兽药的有效成分、作用、用途和注意事项,认识掌握畜禽病情、病因,准确用药。④要对免疫情况、用药情况及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必须按照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规定严格使用兽药。遵守用药规定,及时停药。必须填写“用药登记”,其内容至少包括用药名称、用药方式、剂量、停药日期,并将处方保留5年作证据。⑤饲养畜禽过程中严格用药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饲料、兽药管理的规定,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国际卫生组织禁止使用的所有药物,如:已烯雌酚、盐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等,不得将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使用,宰前按规定停药。对允许使用的药物要按要求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⑥在饲养畜禽的整个过程中,要定期对水样、饲料、粪便、血样及有关样品进行药物残留监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以便正确采取措施,控制药物残留。其四,加强业务学习。随着禽流感、猪流感等疫病的暴发、蔓延,使得国内各地区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任务十分严峻。这就要求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不断积累处理突发畜牧兽医事件的经验,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其五,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可以印制宣传告示、宣传资料,张贴于交通要道、场、镇牲畜交易场所等显眼处;并采取电视、宣传车、讲座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透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继续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继续推行兽医体制改革,健全基层畜牧兽医卫生机构,尤其是组建村级防疫员,并且强化工作人员兽医执法能力和宏观指导畜牧生产的能力。

第2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一)禽流感与新城疫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 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不力。集约化饲养方式改变了鸡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鸡的外部环境与动态平衡。另外,鸡群过分密集,不同饲养条件下的独立鸡群相互距离太近,使得一个鸡群发生禽流感、新城疫感染就会殃及周围。同时,鸡场本身的管理不科学,饲养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禽流感、新城疫的防控更加困难。

2. 免疫方面存在的问题。

(1)疫苗选择不当。禽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不同的血清型交叉保护性差,养殖户在选择疫苗时往往机械照搬,不考虑本地流行的毒株,导致免疫失败。

(2)免疫程序不当。由于很多鸡场不进行严格的免疫监测,故易造成免疫超前或滞后。超前即是在鸡只特异性抗体尚处于较高水平时进行免疫,致使疫苗被中和,不仅无法产生免疫反应,反而使原有特异性抗体降至临界值以下造成人为的免疫空白期;滞后即是在鸡只特异性抗体降至临界值以下时才进行免疫,亦可产生免疫空白。

(3)接种方法不当。新城疫弱毒活疫苗以气雾免疫保护效果最佳,其次为滴鼻和点眼,饮水的效果要差,接种操作中,为方便省事,饮水免疫最普遍,抗体滴度得不到保证。

(4)过分依赖疫苗。实际接种用苗过频、过滥及使用剂量过大,促使禽流感、新城疫病毒朝以下三方面发展:一是病毒感染新的宿主群体;二是病原发生变异可能出现亚型毒株;三是病毒毒力变强。

3.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很多鸡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病等,这些疾病侵害免疫器官,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抑制疫苗的免疫应答。

(二)禽流感与新城疫综合防控的原则

1. 群防群控。对于现代规模化养鸡场,禽流感与新城疫的预防一定要从整个鸡群出发,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合本场毒力及血清型的疫苗,适时免疫接种;对于一些重要的其他病毒性疾病,也应作到切实有效的免疫,增强鸡群机体特异性抵抗力,间接增强禽流感与新城疫的防控水平。

2. 标准化饲养管理。加强育雏、育成、产蛋各期的饲养管理,尽量给鸡群创造舒适的生长、生产条件,尤其是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饲料营养的全面与均衡,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应激因素等。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建立疫病主动监测制度,定期对鸡群进行血清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免疫,使鸡群保持持久良好的健康状态。

3. 预防为主。鸡场疫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由被动防疫转为主动防疫,从治疗为主向管理、服务为主转变。切实做好全进全出、隔离饲养、消毒、免疫接种等各项防疫工作,在人、鸡、饲料、环境等方面均要采取有效措施,消灭鸡场内疫病的发生。

4. 长远规划。有计划分期地完成各项防疫措施,使疫病防疫不断完善,技术人员要专业过硬,责任心强,保证防疫工作始终如一。

5. 学科协作。畜牧、兽医、生态、机械设备等学科应密切配合,从鸡场场址选择、场舍建筑、场区布局、病原净化等多方面考虑防疫问题,完善防疫体系。

6. 多病因论。规模化鸡场禽流感与新城疫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防控时应采用环境、生态及流行病学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从基础设施、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

(三)禽流感与新城疫综合防控措施

1. 环境控制。环境控制包括鸡场建设、温度控制、鸡舍通风三方面。

(1)鸡场建设。养鸡场要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排水方便、水质良好、向阳背风的地方,并且要尽量远离公路、村镇、工厂,以便有效地进行隔离。布局要便于通风、排水、生产管理和防疫管理,生产区内脏、净道分开,互不交叉,蛋鸡饲养要求育雏、育成区域与成鸡区域设置一定宽度的防疫隔离带,育雏区布局在上风向,成鸡区安排在偏下风向,兽医处理室、化尸坑、粪便处理等对生产有危险的设施安排在下风向。鸡场之间距离不能太近,鸡舍间距也不能过小,一般区内间距为房屋高度的3 ~ 5 倍,区间间距为房屋高度的8 ~ 10 倍。

(2)温度控制。育雏时要做好防寒保温措施,产蛋鸡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鸡舍顶层建成通风屋顶,顶面或屋面涂成白色,屋檐加宽,窗户加遮阳棚,可在鸡舍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环境温度。

(3)注意鸡舍通风。持续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能导致鸡体质变弱,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下降,而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鸡舍通风不能忽视,必要时可采用机械纵向通风。

2. 卫生消毒措施。

(1)消毒工作要制度化。在鸡场大门口设消毒池,要求进出的一切车辆必须彻底消毒,定期更换消毒液。饲养人员每次进鸡舍前必须洗手、脚踏消毒液,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对工作人员、来访客人及进出的杂物严加管理和监督,以防携带病原体。

(2)进鸡前的消毒。进鸡前的消毒对整个养鸡工作至关重要,在进鸡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3)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在鸡舍有鸡的情况下,带鸡消毒对环境的净化和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带鸡消毒不仅能使地面、墙壁、鸡体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数量明显减少,还能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夏天还有降温作用。

(4)净道和脏道的设置。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蛋、鸡的通道;脏道是专门运送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通道。场区内不能有鸡粪和鸡毛,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一次。

(5)科学处理淘汰鸡和粪便。

对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应即使淘汰,以防成为传染源而危害健康鸡;有治疗价值的鸡要与健康鸡隔离饲养,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收集,进行深埋或焚烧。从鸡舍清出的鸡粪、垃圾要及时运走,鸡舍排出的废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6)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同一栋鸡舍,同一个鸡场要作到同时进鸡、同时出栏,出栏后对环境统一进行彻底的清扫、冲刷、消毒。3. 饲料与饮水的管理措施。

(1)保证饲料营养卫生。根据鸡只不同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的营养需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满足鸡体生长、发育、产蛋以及维持良好的免疫机能所需要的营养。当鸡只断喙、转群、免疫、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会发生应激反应,此时对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应及时予以补充。除了保证饲料的营养外,还要注意饲料卫生,不从疫区购买饲料,每种饲料原料每次进场时要进行质量检验,控制饲料中细菌、霉菌及真菌含量不能超标,并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同时要做好饲料的保管,饲料超过保质期坚决不能使用。

(2)控制水质。饮水质量不良,常会引起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大量消化道疾病,导致鸡群腹泻的疾病,很多与饮水质量差有关。鸡的饮用水应清洁无毒、无病原菌,符合人的饮用水标准。选用密闭式管道饮水器代替水槽,可以防止病原经饮水向鸡群内扩散,饮水的净化与消毒处理是控制鸡群消化到疾病的首要任务,常用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碘制剂和复合季铵盐类等。

4. 科学免疫。

(1)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考虑本场实际情况,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疫苗,而且制定免疫程序时,保证免疫途径、免疫剂量、免疫间隔时间等的正确。

(2)认真执行抗体监测工作。禽流感和新城疫都可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来检测鸡群抗体水平,从进雏开始,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充分了解其抗体,包括母源抗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免疫程序。

第3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玉林市是广西的养殖大市,2014 年初步统计全市生猪出栏600多万头,存栏650 多万头;家禽出栏3 亿多羽,存栏0.83 亿羽;年出栏肉猪500 头以上猪场3 000 多个,年出栏肉鸡10 000 羽以上鸡场14 000多个,畜禽养殖业已经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动物防疫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尤其是部分乡村规模养殖场的无规划、无标准生产方式,不仅不利于动物防疫工作,不利于农村环境保护,也与美丽乡村建设很不协凋。因此,要从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动物防疫工作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清醒看到当前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1. 关系到生态养殖业发展。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是乡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人民群众对畜产品数量和质量要求的持续提升,养殖业发展仍有很大潜力,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已成为当前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来源的重点之一。如果动物防疫问题解决不好,生态养殖业发展将面临巨大风险。

2. 关系到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在大农业中,生态养殖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证。动物防疫不仅影响到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动物产品市场开拓。如果发生动物疫情,畜产品市场将面临严峻挑战,农民增收增效必将减少。

3. 关系到村民身心健康。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人畜共患病160 多种,尤其是狂犬病、结核病等均可通过动物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引起人类发病。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散户养殖,农民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接触,村民感染动物疫病风险很大。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规范饲养场地等防疫条件,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切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4. 关系到政治社会稳定。国内外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动物防疫是事关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工作。2001 年英国因口蹄疫暴发不得不推迟大选;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酿成香港“禽流感风波”。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减少动物疫情发生,维护好社会稳定。

二、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 畜禽饲养方式落后。玉林市农村散养畜禽根深蒂固,设施简陋,农村家禽30% 以上为放养。各类畜禽多混杂饲养,处于脏、乱、差的环境中;人员流动频繁,场地消毒不规范,给疫病的交叉感染创造了条件。

2. 动物防疫意识淡薄。玉林市一些农户防疫意识不够强,个别散养户还拒绝免疫接种,甚至出现一些散养户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的陋习,极易引起动物疫病的扩散和蔓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畜牧业的安全生产。

3. 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滞后。近年来,兴业县已先后建成近20 个生猪存栏100 头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无害化处理池。但是,全县乡镇公益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目前只建成3 个,特别是农村没有专人收集病死畜禽,这与美丽乡村建设很不协调。

4. 工作环境条件差、设备简陋。村级动物防疫员承担着动物免疫注射、畜禽免疫标识的佩带、免疫档案的填写、免疫登记证的发放等工作,同时还要协助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产地检疫、疫情调查、疫情报告、畜禽阉割、疫病诊疗、技术推广等工作。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期间,村防疫员最基本的装备就一个冰包、一把耳标钳、两把注射器、一瓶酒精,工作环境卫生及设备非常简陋,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5. 基层防疫队伍陷入“青黄不接”困境。目前,能适应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岗位要求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十紧缺,在岗的村级防疫员也面临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一些村防疫员退了,甚至主动放弃不干了,年轻的又不能及时补上来。

因此,目前村级防疫员出现“青黄不接”或“后继无人”的被动局面。

如何加强团结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用得上、养得起、留得住的乡土人才队伍是当前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三、基层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1. 抓好生态健康养殖规划。一是搞好畜牧业发展规划,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协调,形成区域化布局、一乡一特色、一村一精品。二是出台《禽禁养区规划》,严禁在禁养区发展畜牧业,切实消除视觉和环境污染。三是加大对养殖污染物治理经费的投入,从经费上支持,从技术上指导养殖场建设足够大容量的沼气池、化粪池、氧化圹(池)、消化圹(池)和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池,让养殖业粪污达标排放,畜禽尸体彻底无害化处理。四是实行农村畜禽散养限制,通过村规民约形式,禁止放养,一律圈养,定期做好消毒。

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以村为单位的集中饲养,严格做好防疫工作。

2. 加大防疫法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普及教育和宣传活动,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促进全民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参与意识和守法意识,以便形成广大人民群众能自觉、主动、积极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防疫工作的良好局面。

3. 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一是用好上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补助政策,调动养殖户搞好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二是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重点要推进镇公益性无害处理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病死畜禽处理难的问题。三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引导养殖户自觉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四是强化依法监管,加大对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现象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好农村的养殖环境。

4. 强化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一是优化在岗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结构,可通过业务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考核等途径使村动物防疫员逐步向执业兽医方向发展,从而稳定这支队伍;二是通过定期开展岗位培训,重点讲解各类疫苗的储藏、运输、使用、注意事项、注射剂量、注射部位、免疫档案的填写以及消毒灭源、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有效提高村防疫员水平;三是建立职业教育机制,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可与学校联合办班等方式,培养大、中专层次的畜牧兽医乡土人才,使这支队伍能安心于农村、扎根于基层、服务于广大养殖户,并将其纳入村干部管理范畴,鼓励他们,使他们工作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第4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关键词] 猪 疫病防控 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50-01

1 引言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都十分适合养猪业的发展。自从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猪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尽管卫生防疫部门多次在全国范围内针对猪的疫病防控开展了宣传、检查等活动,但是在养猪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一些新旧问题也相继出现。因此,对猪的疫病的防控以及治疗不仅仅是养殖行业的要求,更是国家层面上对于国民健康的关心。

2 对猪的疫病防控的几点经验之谈

2.1 养殖地点的选择

一般来说,养猪场应该选择在城市的郊区,并且处在下风的地方,这样一方面符合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保证也养猪场的异味不会向市区扩散,符合生态建设的基本概念。同时,对于养猪场的水源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确保水源没有经过污染,取水地点周围房源五公里没有化工厂,这样可以从一定的程度上避免水质污染,同时,对于猪所产生的粪便等物可以就近利用来作为肥料,促进郊区的野生林木的生长,同时,在养殖场建设初期就要考虑预留条件,以便于后期扩大规模生产。

2.2 养殖场的硬件要求

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要求,现代的养殖场要根据动物的习性、所处地区的风向、阳光等因素来对内部进行综合布局,内部大致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以及隔离区。这四个区域的功能不同却又互相联系。

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在养猪场内种植一些林木以及绿色植物来调节小范围内的气候,避免因为养猪的规模过大而导致小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能够吸收一部分的噪音,减少郊区的扬尘问题等。

2.3 对于养殖场内部的环境调控

首先,要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具体来说,养殖场应该每天派专人来打扫猪舍,将猪所产生的粪便等排泄物都运送出去,以免长时间堆积散发臭味、集聚细菌引来更严重的后果。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在猪舍内部设置恒温条件,并且科学的对通风采光问题进行处理,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条件来进行养殖生产活动。

其次,对于通风问题的处理。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经常性的通风能够减少养殖动物的很多疾病。这是因为一方面,良好的通风条件能够帮助病菌及时向外散播,另一方面由于通风带来的温度变化杀死了很多的病菌。从笔者的实践经验来看,虽然打开通风排气扇是最常用的通风手段,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的通风措施还需要根据气温变化以及湿度变化等指标来进行调整。

最后,对于养殖场的消毒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方面,当猪离开猪圈时,可以打开门窗,使得阳光充分照射猪圈,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等可以有效地杀死病菌,如若采光条件不允许这样做,则可以在猪舍中放置紫外线灯,每天照射1~2个小时,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另一方面,当猪在洗浴时,可以适当涂抹一定的化学试剂来杀死皮毛上黏附的病菌,同时也利用其他化学试剂例如杀菌灵等来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猪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4 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

我国许多地区的养猪场的检疫制度都是沿用的上世纪的检疫制度,已经严重不能够满足现今的市场需求了。因此,笔者对于检疫制度的几点认识如下:首先,对于外地的猪种进入养殖场要实行严格的检疫程序,避免其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引起大规模的疾病流行,同时,对于养殖场内的所有猪仔要进行定期、全规模的检疫,做到“一个不漏、个个健康”的程度。

2.5 对于猪的疾病的治理

一旦出现疑似猪的疾病,要马上对可能感人那疾病的猪种进行隔离措施,最好请教地区内的相关专家来对疾病进行评估以及控制,同时对于病猪曾经生活过的地区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其接触的猪的种群也要进行逐个的卫生检查,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疾病,防止疾病大规模的蔓延,引起更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猪在日常饲养的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养殖户大可不必惊慌,可以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指导步骤来进行治疗、解决。

2.6 对于疾病的监控

在任何行业,对于疾病的预防都是大于治理的,即将“防重于治”的理念贯穿在猪的养殖行业。对此,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定期对于猪的外表体征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食欲不振、体温异常的猪立即采取相关的疾病检测措施;其次,对于猪的粪便要定时的进行检查,如发现粪便的颜色等方面发生变化又不能立即下判断的,应该取样送给专业的检测部门进行化验检查。

3 总结

其实养猪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很长,我国的养猪户在不断地摸索中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养猪理念,同时,在现代科学的不断补充下,其理念与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运用。尽管我国的养猪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东西发展不均衡、疫病防范不到位等情况,但是笔者相信,只要养殖户对疫病问题认真对待,加上政府投入资金以及技术来帮扶养殖户进行管理、修正,我国的养猪业一定能够再攀高峰,助力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健雄.仔猪常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和控制措施――警惕导致哺乳仔猪死亡严重的病毒性腹泻病[J].猪业科学,2011(10).

第5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疫情报告与调查方法

2007年3月临沂市发生手足口病流行,共发生6138例,出现因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病例,引起了卫生部及各级政府的重视。疫情波及位于临沂市西部的费县,致使我县首次发生较大规模手足口病流行。在流行期间我县动员乡村干部、乡村医生、托幼教师等对全县所有5岁以下儿童进行摸底登记,每天巡回访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发现发热、皮疹的7岁以下儿童均转至定点医院费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县卫生防疫站及时派专业人员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卫生处理, 认真详细调查询问并填写调查表,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单及病家预防控制意见书,对各地报告的我县每个病例安排所属乡镇进行疫点卫生处理,将疫点处理通知书发给乡镇政府;针对一村1周内发生3例以上的由县卫生防疫站进行调查处理,并下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意见书,处理结束后按时上报疫点处理小结。

结 果

发病率:自2007年5月14日发现首例手足口病病例来,全年共报告179例,无死亡,发病率19.14/10万。病例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150个行政村。

时间分布:5月14日由临沂市胸科医院报告的首例手足口病病例,至5月31日报告92例,6月份报告27例,7月份报告34例,8月份报告11例,9月份报告5例,10月份报告3例,11月份报告4例,12月份报告3例,分别占报告总例数的51.40%、15.09%、19.00%、6.15%、2.80%、1.68%、2.24%、1.68%。5月份手足口病疫情,自5月14日开始出现病例,5月19日发病最多(16例),占5月份报告病例数的17.39%,以后每日逐渐降低;全年5~7月份最多,报告153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5.48%,以后每月呈下降趋势。见图1。

图1 费县手足口病按时间分布示意图

地区分布:疫情波及全县18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没有出现一村2例以上病例,报告病例前4位的乡镇是费城镇(43例),梁邱镇(19例),汪沟镇(13例),方城镇(11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4.03%、10.62%、7.27%、6.15%,以上4个乡镇占全县报告病例总数的48.05%。发病率占前4位的是费城镇(36.45/10万)、芍药山乡(31.65/10万)、大田庄乡(28.07/10万)、方城镇(25.83/10万)。

人群分布:①性别:179例中,男123例,女56例,男女之比2.20:1。②年龄:5个月龄~27岁,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为主,报告168例,占报告病例数的93.85%。其中0~岁组16例、1~岁组40例、2~岁组50例、3~岁组35例、4~岁组14例、5~岁组13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8.94%、22.35%、27.94%、19.56%、7.83%、7.27%。③职业分布:散居儿童123例(68.72%),幼托儿童48例(26.82%),学生7例(3.91%),教师1例(0.56%)。

第6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关键词:麋鹿;疫病;防控;现状;措施;石首

中图分类号:S85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37-03

麋鹿,俗称“四不像”,为我国濒危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种群在中国绝迹数千年,园林种群在中国历代帝王的庇护下得以保存,1900年前后因洪水和战乱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灭绝,少量的18头麋鹿流落海外,后被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收留,放养在自己的庄园里。1985年8月重新引入回中国,在北京原皇家猎园旧址重建麋鹿园林种群。1991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国家环保总局,湖北省环保局,石首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石首麋鹿保护区,总面积1 567 hm2。1993年、1994年、2002年三次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引进鹿94头,经过近20年的野生放养,目前在石首市境内形成保护区核心区、杨波坦、江南三合垸3个野生种群近1 000头。

1 石首市麋鹿疫病防控现状

1.1 环境容量的问题

保护区位于石首市境内的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形成的“三角形”夹角,规划面积1 567 hm2,实际核心区面积1 000 hm2,其中浅水面积130 hm2,意杨林地200 hm2,原生旱林70 hm2,芦苇面积100 hm2,应急饲料基地70 hm2,其它为草地约430 hm2。每年11月至来年的5月份为枯水期,麋鹿可以在1 000 hm2大范围内活动觅食,6~10月份为丰水期,特别是每年7~9月份为主汛期,长江及长江天鹅洲故道都是高水位,大部分草场被淹,麋鹿活动区域迅速减少,食源地减少。1998年、2010年、2012年淹没的面积超过1/2。麋鹿集中在小范围内活动,高温、高湿、食物不足容易诱发病症,导致大量死亡。据统计,天鹅洲故道高水位持续时间的长短与麋鹿的死亡率成正比。2010年4~5月份保护区核心区内麋鹿一度达到700余头,超过了保护区存载量,环境的自然降解能力下降,剧烈天气变化诱发大量死亡200余头。

1.2 水源污染问题

1998年以前,天鹅洲故道与长江联通,保护区内每年都要经过长江洪水冲刷,天鹅洲故道的水位随长江的涨落而变化。1998年天鹅洲故道封口,水体不能自然循环,冬、春季节水体达到国家二级水质标准,而夏、秋季节因暴雨,石首市江北3个乡镇、农田渍水生活污水都会迅速集中排入天鹅洲故道,再加上洲滩草场被淹,植物长时间浸泡腐烂,水体变黑发臭,水质变坏。根据白鳍豚保护区每年监测6~9月份水质降为3~4级标准,不洁净的水源也是诱发麋鹿疫病的重要原因。2010年5月保护区内发生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病,而同在长江北岸相距20 km左右的杨波坦没有发生此病,一是杨波坦面积大约是保护区的5倍,二是水体循环畅通,与长江自然联通,三是种群数量少(200头左右)。

1.3 湿地生境退化

在保护区土地产权没有解决前,1994年开始在保护区内种植意杨树,1998年天鹅洲故道围堤修建,阻碍了长江与天鹅洲故道水体循环, 2005年保护区内湿地洲滩开垦成农田,长江三峡蓄水后,长江水位偏低,天鹅洲故道盲目养殖螃蟹。保护区内的湿地草场旱化,麋鹿喜食的水生植物绝迹,湿地植物减少,旱生、中生植物增加蔓延。1997年本底调查植物238种[1],2005年再次调查比较,植物种类256种,麋鹿喜食的植物减少8种,麋鹿不能采食的旱生、中生植物增加26种,可食用的植物种类多样性减少、生物量减少,导致麋鹿营养的缺乏,降低抵抗力容易产生疾病[2]。

1.4 缓冲区散养家畜的问题

保护区缓冲区尚未解决土地权属问题,无法实施有效管理,据调查,缓冲区内散养的家畜(牛、马、羊)500余头,圈舍沿保护区拦网而建,家畜在堤坡上采食活动,排泄的大小粪便随雨水直接流入水渠里。麋鹿属偶蹄目动物,能与牛、羊交叉感染疫病。对麋鹿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危险。

1.5 麋鹿自身的因素

麋鹿最后种群1仅为18头,现生麋鹿都是18头的后代属近亲繁殖,缺少遗传多样性[2],对某些疫病的抵抗力较差;麋鹿野性恢复后,捕捉困难,无法预防注射疫苗或对生病的个体治疗。麋鹿群居生活,喜泥浴,饮不洁净的水,喜欢采食水生植物或浅水边的螺、死鱼、死虾,易感染体内寄生虫或感染寄生在死鱼、死虾的体内病菌。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兽医院连续几年的检测,感染麋鹿的寄生虫主要为吸虫类,如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血吸虫等。

1.6 人为活动的影响

3个野生种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影响[4],特别是三合垸和杨波坦不属保护区范围,芦苇承包主、开垦湿地种地的农民、长江汛期洲滩上捕鱼的渔民、春季捡角的村民采笋,捡菇的活动都对麋鹿造成很大影响,导致麋鹿生存压力大。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不法分子在湿地毒鸟、毒鱼,导致麋鹿直接或间接死亡。2010年3月三合垸麋鹿死亡90余头,除感染魏氏梭菌病,还因采食病死鱼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而加剧死亡。

2 麋鹿疫病防控措施

2.1 以防控为主

2.1.1 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 未经允许,禁止其他外来人员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同时保护区还对保护区的人员、车辆实行检严格的检疫制度。对于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和车辆,一律需要通过消毒后方能进入。

2.1.2 加强对麋鹿巡护监测 在对麋鹿日常的巡护监测过程中,巡护监测人员利用高倍望远镜、相机等设备,对麋鹿的种群状态、健康状况、行为、粪便等进行监测和拍摄。

2.1.3 制定完善的防疫应急机制,储备充足的应急物品 保护区制定了完善的防疫应急机制,在疫情发生的时候明确了分工和工作内容。对于主要的应急防护用品,如专业的安全防护服、乳胶手套、口罩、雨靴、大动物剖检器械、治疗药品和器材、生石灰、“84”消毒液等,进行定期检查,不足的进行购买,过期失效的进行更新。

2.1.4 改善麋鹿生存环境 恶劣的生存环境往往会导致一些寄生虫、病菌的滋生。保护区按要求强制意杨林承包主对意杨林按比例进行间伐,改善林下环境;对区内定期进行机械和人工除杂,防止接骨草等有害植物的疯长;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尽量保证麋鹿饮用到洁净的水,减少麋鹿感染疾病的风险。

2.1.5 实行春季补饲和补充矿物质元素 春季,保护区常遭遇“倒春寒”气候,气温回升较慢,植物生长较慢,麋鹿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为保障麋鹿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保护区打开麋鹿应急饲料基地的栅栏,将里面提前种植的冬小麦、油菜等青饲料供麋鹿食用,确保了麋鹿安全度过“倒春寒”,区内投放复合盐砖供麋鹿饲食,增加营养元素,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2]。

2.2 多方合作开展防控

近年来,在湖北省环保厅和石首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与科研单位和畜牧局开展合作,共同对麋鹿开展疫源疫病防控工作[5]。2011年,保护区与石首市畜牧局合作,建立了保护区麋鹿和家畜疫源疫病管理信息网络,每月分两次向保护区通报周边家畜当前流行的疫病情况,在疫病流行的高峰季节每周向保护区通报一次,从而使保护区及时做好疫源疫病的防治工作;2012~2013年,湖北省环保厅每年列支30万元支持保护区与华中农业大学兽医院开展病原调查与防控研究,弄清保护区存在的麋鹿疫源疫病,并制定防控方案。

2.3 做好死亡个体的无害化处理

2.3.1 拍照解剖取样 按照要求对每头死亡个体都进行拍照,检查有无外伤,或异常情况,照片可以与进行对比弄清死因,可以传给合作单位的专家参考确诊。

2.3.2 建立死亡档案 记录死亡时间、地点、体征、死因、体重。

2.3.3 将动物尸体支出保护区外集中焚烧、和深埋 消灭寄生虫和病原体,防止尸体流落市场,影响人们的健康。

2.4 加大宣传,加强执法

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公众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加大对疫源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对捕杀、买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工作。针对保护区周边社区,保护区主要通过博物馆、宣传牌、宣传单等形式开展疫病防控工作的宣传,通过联合当地派出所对保护区违法行为进行打击;针对保护区外两个野生麋鹿种群所在地的社区,保护区会联合当地林业、公安野保站等部门通过电视广播等对当地老百姓进行宣传,通过联合执法对捕杀、买卖麋鹿肉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防止人畜共患病发生。

2.5 加强人才建设

利用空编或增加编制,破格录取本科以上的畜牧兽医人才,保护区无专业兽医人员情况;另外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兽医方面的知识。2011年4月,邀请英国兽医专家或饲养麋鹿专家来保护区授课;2013年4月,安排两名有一定基础的同志前往英国乌邦寺庄园、野生动物园学习人家的在动物疫病防控经验;2013年6月,将再次邀请英国专家到保护区传授经验。

3 麋鹿疫病防控建议

3.1 解决麋鹿生存空间,减轻野外种群生存压力

首先要解决缓冲区的土地权属问题,这样有利于保护区加强管理、扩大生存空间、增加承载量。对野外两个野生种群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决农损补偿问题,加大保护力度,减轻麋鹿种群的生存压力。

3.2 促进水体自然循环,改善天鹅洲故道水质

现阶段是要解决保护区内水体的小循环,疏通渠道建小型提水泵,促进水渠内的水体流动与故道内的水体交换,解决麋鹿饮水安全。长远要解决天鹅洲故道的水体循环,在故道上游建电力提水站,下游建电力排水站,合理调度天鹅洲闸,尽量利用与长江落差自然排泄,必要是启用电力排灌。

3.3 开展麋鹿疫病防控方面的综合研究,指导保护区做好防控工作

由于麋鹿在我国绝迹近百年,数量少,现阶段属保护阶段,不能进行开发利用,中国除三家大的保护单位外,目前没有一家科研单位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希望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多一些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弄清楚麋鹿疫病及流行病学的情况,建立数据库及防控技术共享平台,指导保护区做好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建章,邹红菲,贾竞波.野生动物管理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54.

[2] 李俊清,李景文,崔国发.保护生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第7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疫情防控措施_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疫情防控最新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疫情防控措施从严从紧落实返京返校相关疫情防控工作

一、从严从细加强人员管理和健康观测

1.在京师生坚持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

目前在京师生应最大限度减少出京活动,近期不出京旅游,不前往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地级及以上城市,下同)。确需前往的,由所在单位严格审批管理,落实“谁申请、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返京后须立即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入校。

2.在非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教职员工,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应在8月15日之前返京,返校前须确认旅居地未被动态调整为中高风险区所在市,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入校。

3.在非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学生,坚持非必须不出境,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非必要不返京、不返校,等待学校进一步开学通知。

4.已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出京人员,严格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政策执行。

按照北京市相关政策,“纳入当地管控的,在解除管控后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京”,返京后须立即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入校;“未纳入管控的,在当地进行14天健康监测后,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京”,返京后须立即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入校。

5.在中高风险地区滞留人员应主动向所在单位报备,所在单位应进行“一对一”联系,加强对中高风险滞留师生的关心关爱。

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京人员,务必在返京前将相关行程轨迹向所在单位上报,抵京后需向所在社区报告,严格遵守社区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自返京之日起健康监测14天后,持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方可入校。

二、进一步严格校园管理

1.全面细致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控无关人员、车辆进校。

校外人员因公确需入校的,严格落实预约审批、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制度。

2.师生入校须主动出示健康宝绿码。

所有留校人员在校园活动期间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各单位应动态掌握本单位涉及留校人员情况及日常行程轨迹。

3.各单位自本日起,不得组织师生集体出行、实践调研等各类聚集性活动。

严格控制校园内各类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行。所有活动组织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性聚集性风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校简介首经贸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红庙,以留学生和非全日制教育为主。

60余年来,学校已发展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并拥有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共设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侨学院、学院、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体育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商务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相应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领域)。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16408人,其中本科生10611人,硕士研究生3665人,博士研究生540人,学历教育留学生383人,成人教育学生1209人。本科生高考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起始年薪、与专业相关度、职业发展空间等指标评分都远高于北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1580人,专职教师1003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19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433人。博士生导师142人,硕士生导师579人。一批教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评国家及北京市教学名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高创计划”等人才计划。学校从2006年起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师促进中心(OTA),是北京市最早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职业促进的教师自治组织。

学校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应用经济学下属二级学科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等7个学科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传播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英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安全工程、行政管理、税收学、广告学等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务会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院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走进管理的世界》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财政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获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成为首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高校。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1.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游客或学生,抵返抚远市后要主动向目的地相关部门或社区报告,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及健康管理。

2.提醒公众尽量减少聚会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如需前往住宿、购物、美容美发、沐浴、娱乐等密闭性公共场所,在公共空间非必要不摘掉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好手卫生。

3.家庭要储备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护用品,居家环境要常通风、定期消毒,接收境外快递、信函等可用酒精擦拭处理,并注意洗手。

4.节日备餐时尽量在商场或超市选购新鲜食物,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死因不明的畜禽、冷冻食品、水产品。

保证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食物应烧熟煮透后再食用,尽量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加工,生熟用品用具分开使用。

5.外出旅行要备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免洗消毒液

6.洗手液等。

出行前要做好自我和同行人员健康状况评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在旅行过程中,如进入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场所,需佩戴口罩并保持与人距离。旅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有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7.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8.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9.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

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10.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

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11.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

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

12.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

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第8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近些年,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不断的向前推进,逐步的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激烈市场竞争背景下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医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应提高对医院财务风险认识,加强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从而保障医院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一)政策风险

医院属于服务行业,公益性是其主要特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开通绿色通道等国家政策,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同时,给医院带来较大经济风险。比如,医院在开设绿色通道时,存在医疗欠费、垫付医药费等问题,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大量医疗结算扣款,甚至难以挽回部分的坏账,造成医院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经营风险

卫生行业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特点,使得该行业存在较大风险。不同的医护人员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由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也有所不同。近些年,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对于医护工作人员水平提出越来越高要求,不可避免在医疗中出现医疗事故与纠纷等,导致形成医疗赔偿与医疗欠费等,不仅给医院带来许多医疗风险,更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资金管理风险

医院在开展资金管理中,主要的任务是控制、考核及分析医院与各个科室的资金收支的执行情况,这个过程中将资金收支计划作为重要的指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如果缺乏对资金科学的统筹安排,则必然会给医院带来较多潜在性风险,导致出现以下各种问题:一是资金管理缺乏监督;二是库存占据过多的资金;三是资金结算回款周期过长等,以上各种问题最终使得资金流动缺乏通畅性,使得资金结构缺乏合理性,一定程度上给医院带来更多财务风险。

(四)偿债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多数医院为了谋取自身发展以及购置医疗设备等,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资金筹集,会选择采取融资租赁与银行付款等方式,虽然采取该方式可以缓解医院资金紧张问题,但是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偿债风险,尤其是一部分的医院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未经过任何的科学论证的状况下,冒险的应用过度负载经营策略,无形中使得财务风险提升。一旦医院面临负载融资失控的问题,一时间资金周转不灵,不仅会导致医院陷入资不抵债的泥潭,甚至会直接导致医院破产,使得医院面临更多的发展困境,严重阻碍医院的健康、长远发展。

(五)行为风险

所谓行为风险主要指的是会计人员的行为,由于受到会计人员经验与能力的制约,加之一方面存在不对称的信息,另一方面受到局部利益推动,由以上因素影响所引发出的财务风险,按照性质的不同, 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技术风险,另一种是道德风险,其中,所谓技术风险指的是会计人员在经验与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其所的会计信息对于各种经济活动所做出的反应不正确。技术风险的特点在于会计人员在主观意识层面上认识不足,然而在客观层面所产生的错误直接引发出财务风险,比如,受到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水平的制约,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风险点,导致无法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最终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利益的面青迷失自己,违背职业道德做出各类有损医院利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一是挪用公款;二是设立小金库;三是造假账等,不仅对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更会引发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缺乏对财务风险足够的认识

现阶段,医院大部分的管理人员由医务人员担任,该部分人员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足够认识,且平时忙于处理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方面,而对于财务风险的明显缺乏认识,风险意识非常淡薄,加上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难以强化管理力度。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当前医院会计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是业务水平差异性较大,在职业道德与法制观念方面都有待加强。同r,会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不能够熟练掌握财务分析与财务控制方式,且财务分析能力有待提升,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财务风险出现的征兆。除此之外,就预算编制而言,会计人员所采取的编制方式缺乏科学性,难以深入的把握财务监控问题,不能适应于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我国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内部控制属于重要内容,一旦医院无法落实到位内部制度,则会使得财务风险增加。比如,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针对于资产损失方面的责任追究制度缺乏。此外,针对于易于出现财务风险的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例如,信息化的系统管理之中,未能够分离操作职能与系统维护,信息化中缺乏设计工作人员的参与。以上各种因素极容易导致出现潜在性财务风险。

(四)缺乏财务风险与预警

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始终,在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下,医院在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预期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问题,一旦缺乏对财务风险有效的评估与预警,医院在面临风险时则会陷入至被动状态,严重者会陷入难以挽回的恶劣处境。

三、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措施

(一)增强人员的风险意识

医院宣传部门应当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宣传,由上至下的提高管理人员与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促使其全面的认识财务风险,并对此做出科学评估,以规避风险的发生,除此之外,医院领导层应时刻保持最清醒的状态,提高对潜在危机的认识,在平时工作应加强对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风险防范的能力。

(二)强化财务人员的培训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财会知识处于不断地更新与变化中,为此,医院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方式,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不仅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制意识,更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防止出F等问题。除此之外,财务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的涉猎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而丰富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提升风险意识,增强应对财务风险的灵活性,牢牢地把握财务运行趋势与规律,积极的应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式,增长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控制,风险防范与风险化解的能力。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要想切实的做好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有必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医院应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构建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为财务内控制度有效性、合理性与完整性等提供重要保障,减少财务决策失误,实现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的目标。降低财务决策失误的概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针对于彼此不相容的岗位,应互相加强监督,及时的催收与清理往来的款项,针对于资产损失积极的构建责任追究制度,为医院资产保持完整性提供重要保证。

(四)强化对医院资金的管理

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良性循环的资金作为重要保障。因此,医院应采取现代化管理方式,强化对财务的管理,促进资金的运转与良性循环,避免出现呆账、坏账以及资金沉淀等问题。与此同时,应加强流动资金的分析,做好信息反馈的工作,不断提升支付能力,维持资金的良好结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财务风险加以防范。

(五)强化医德医风的建设

医院应强化对医疗秩序的管理,规范医务工作人员的行为,提升医务人员的水平,端正其工作与服务态度,以优质的服务回馈人民群众,在人们心中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将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降至最低,强化对医疗欠费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出现由于医疗赔偿与欠费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烈,医院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财务风险,促使深入的研究与掌握风险发生规律,发挥财务杠杆所具有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完善财务风险制度,推动资本结构的优化,促进资金的周转,强化对财务的监控,落实风险评估与预警,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抵御能力,推动与促进医院健康、快速、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玲.医院财务风险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2]冯丽.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

[3]田起顺.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4]吴雨虹.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

[5]贾秀芹.新时期医院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分析[J].中国外资,2013(22).

第9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 感染因素 防控措施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61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在广义上是指住院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治疗或工作期间新获得的感染。医院内的患者一般都患有各种疾病,多带有致病微生物,加之医院属于人口密集地,是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场所。而患者一般都免疫力较差,或因一些侵入性医疗行为操作造成一些创口,特别容易被致病微生物侵入并造成感染。这其中,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之一,作为抢救与实施手术的场所,抢救与手术用具、器械、患者的创口等都暴露于手术室空气之中,一旦发生感染,不仅直接影响了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因此,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监管,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综合水平。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手术室空气环境污染:手术室来往患者及医护人员非常频繁,且进入手术室抢救或手术的患者患病类型各异,其身上所带致病微生物各异,所以手术室空气环境是导致医院感染或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室内人员或所用器械、用具的流动都有可能造成手术室内空气环境的污染,而手术室内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又直接影响到患者创口的健康和愈合效果。有文献称,国内医院每天的第1台手术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合格率平均达95.7%,而连台手术后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合格率仅达78.5%[2]。

手术室医护人员手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是引起感染的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手术前刷手不认真,不能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刷手,各种操作前后难以及时洗手、消毒,连台手术用具混合使用如监护仪、血压计袖带、输液止血带等,可造成病原体的间接传播[3]。另外,抢救危重患者需要快速进行各项操作,如气管插管、吸痰、吸氧、导尿等,在进行操作前医务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对手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并且无菌操作中不能保证严格的无菌,为继发感染埋下隐患。

手术室医疗器械、物品污染:手术室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与灭菌的质量对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产生直接影响。手术室医疗器械、物品在使用后若因清洗不彻底、消毒与灭菌不严格,当再次投入手术使用,则极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尤其是高压蒸汽灭菌环节,直接影响到手术室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程度。

手术室管理方面不严格:手术室医务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效果和区域隔离缺乏长期有效的检测和监督管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医院感染常常因感染症状的迟发性而被忽略是与手术过程有关。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手术室管理制度方面:医院领导应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有充分的认识,落实相关责任制,加强组织管理与监督。并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及相关职能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使得上述工作、医护人员能够熟悉及熟练掌握《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洁净区维护标准操作程序》、《洁净式空调机标准操作程序》、《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多项操作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4],并开展交流会、组织参观学习,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率的目的。

手术室区域划分与隔离:手术室应严格划分为最靠外侧的非限制区、中间位置的半限制区(污染手术间)和最靠内侧的限制区(无菌手术间)。出入手术室应采用双通道方案,即无菌手术通道和非洁净处置通道。无菌手术通道包括:患者通道、医护人员通道和供应洁净物品通道;非洁净处置通道主要用于处置手术后敷料、器械等污物。手术室的卫生通过用房、消毒供应用房、手术辅助用房和手术用房等区域用房应标志明确、隔离严格、消毒彻底、洁污分流,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术室内及手术室间的交叉感染。

手术室空气的净化:洁净手术室的诞生有效地改善了手术室的空气和环境,对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手术感染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手术室天花板和墙面均应采用光滑、无空隙、防火、防湿、易清洁的材料,墙角为防止积灰应呈圆形,窗应为双层并使用铝合金窗框,有利于防尘保温。手术室按室内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和生物粒子数分为不同的净化级别,即百级手术间、千级手术间两个和万级手术间,不同的手术洁净度要求规定了使用何种洁净级别的手术间。为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度,必须通过通风系统来排除手术室内废气,确保一定量新鲜空气的流通,祛除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粒子并保持手术室内必要的正压环境,从而达到无菌的目的。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通风过滤除菌装置,使空气净化,并依据手术室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湍流式、层流式、垂直式)。净化空调也是在手术室中不可缺少的配套空气净化技术,在预防感染、确保手术成功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现代高水平的手术室要求配备有高质量的净化空调,以达到更高标准的空气洁净度。

手术室人员手的清洁:手术人员的外科洗手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参加手术的人员若洗刷手的程序不够规范则很容易导致患者的感染。有调查统计显示,由于医护人员洗手的不彻底而导致的患者感染占医院感染的总发生率的约30%[5]。因此,所有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有效的洗刷手制度,按普通洗手或外科洗手的程序步骤认真对待、严格实行并互相监督。

手术室物品的清洁[6]:手术室所有手术用器械、用品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灭菌的就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实施消毒灭菌。对于不耐高温、高压的器械及用品可采用每立方米10ml 40%的甲醛混合5g高锰酸钾放入熏箱熏蒸的方法或采用2%的戊二醛浸泡20分钟以上达到灭菌的目的。每天用消毒液擦洗地板,3次/日定时紫外线消毒,每次消毒60分钟,接台手术之间亦须紫外线消毒30~60分钟。每周定时用75%的乙醇擦拭1次紫外线灯管;用清水擦洗空调机1次;用消毒剂消毒过滤板1次并至少湿式清扫并消毒手术室内所有物品1次。每个月做1次空气菌落培养,其菌落数必须控制在手术室规定范围之内;用指示卡监测消毒液的有效浓度1次。

手术室术后器械物品的消毒与处理:手术使用的器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是否发生手术室医院感染。若清洁及灭菌消毒的不彻底、不严格,则极易造成手术室医院感染。感染类手术后的器械应先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擦干上油;非感染类手术后的器械应先用洗涤剂浸泡,彻底祛除器械上的黏附物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消毒灭菌工作;特殊类手术后的器械应采用双重高压灭菌法处理。

正确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可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一次性手术医疗用品应与其他物品分别放置,设置专室专柜并保持干燥与清洁。手术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必须由专人负责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液和分泌液等均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7]。因此,手术过程中所用的沾染上患者血液等体液的敷料、布类及手套必须经焚烧处理。手术中使用的锐利物品如手术刀片、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麻醉穿刺针头、缝针等锐利的废弃物应放置于专用的锐器容器内,每天由专人统一负责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讨 论

手术室作为抢救与实施手术的场所,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之一。抢救与手术用具、器械、患者的创口等都暴露于手术室空气之中,一旦发生感染,不仅直接影响了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制定完善的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制度,落实科学有效的隔离方案和消毒灭菌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的操作规程,可有效防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清兰,杨秀菊.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2):66-68.

2 白桦,张安琴.汶川地震救援中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89-990.

3 王淑萍,田秀荣.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J].新疆医学,2008,38(8):121-123.

4 J T Walker P.Hoffman A M,Bennett,et al.Hospital and 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n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design and testing of infection control rooms[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7,65(2):43-49.

5 赖金环.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及控制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4):700-7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