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管理会计企业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会计企业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会计企业实践

第1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一、管理会计体系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健全企业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会计管理是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增加企业收益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将不断得到拓展,对技术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模式的发展的适应性将进一步增强,管理会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的基础和战略支持作用,将渗透到企业日常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相关管理信息的方法。因此,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在企业的应用,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管理体制升级,增强企业的创造力,提高经济收益。

(二)有助于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应用管理会计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向管理和科技创新方面。会计尤其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支持、战略支撑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顺应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会计体系建设及会计实务研究等发展都相对滞后。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革命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会计作为单位决策中的重要部分,对数据集成处理、长短期决策平衡、风险的识别与规避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同时,管理会计的理念与技术方法也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推广,将成为会计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管理会计始于美国。在美国,企业在会计理论或是实务界均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人才。而我国由于运用管理会计的时间较短,重财务会计而忽视了管理会计,使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出现诸多问题。

(一)高层管理者认识不够深刻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认识与重视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在企业中的运用。由于受到经济、政治等影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重财务会计而忽视管理会计,对管理会计缺乏深刻的了解。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超过八成的财务人员从事着财务会计工作,而他们工作时间的80%用于记录与核算工作。管理者未深刻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未能理解管理会计个性化的应用,未能认识到管理会计的支持作用,未能合理地对管理会计进行定位。

(二)管理会计体系不健全任何学科的成功运用都应以理论为基础。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方法重财务会计而忽视管理会计,重西方理论而忽视本土体系。而体系完全从西方引进,只是单纯的照搬照抄,并没有形成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体系。另外,我国当前的会计管理方法技术含量低,缺乏创新,也缺少在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总结。

(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会计对人才的要求无论是在知识积累还是思维方式上均远高于财务会计。我国管理型会计人才的缺乏,首先是由于我国管理会计处于初级阶段,本身存在不足,故相关人才在学习管理会计知识时的渠道较窄。其次是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同的信息系统间对接难。最后是人才培养,在高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大量会计人才中真正符合管理会计工作要求的很少,使管理会计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四)管理会计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组织结构设置并不合理,部分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进行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而一些设立的企业则设置不完善。在实践中,财务岗位一般由单纯的财务人员担任,负责基本的会计核算记录,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复合结构的团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完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应用的意见和建议

(一)深化管理会计意识深刻的管理会计意识是管理会计体系得以运用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身对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管理会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管理者不能忽视其意义,它将给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决策带来巨大的影响。另外,管理者还应加强各级员工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认识。企业内部员工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将有助于企业获取有用的财务信息,得到切实的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二)健全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评体系作为一份复杂的工作,通常会涉及各个部门员工的切身利益,客观上会制约管理会计体系的发展建设。制约形成一套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管理会计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传统管理理念认为的绩效考评工作仅与人事部门相关而与财务部门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财务部集合了企业许多环节的信息,能直观地体现出绩效考评体系的运行状况。故,建立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能够促进管理会计体系的更好建设与发展。

(三)重视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管理会计相较于财务会计,无论是在知识储存量还是在思维发散上的要求均要高。为了建立健全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内部需要加强治理,设置专门的职位或机构明确分工,使财务信息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另外,财务信息作为管理分析的基础,企业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故,企业要注重相关会计人才的培养,通过全面而有效的技能培训或定期开展有关管理会计的专业课程教学等方式及时更新并提高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为促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打下基础,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份保障和支持。

(四)完善管理会计的组织结构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经营欠缺,真正的管理会计体系尚未形成,也未构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会计组织结构。但是,通过西方健全的管理会计协会可知,一个规范、健全的管理会计组织结构有助于其功能的更好发挥,有助于促进管理会计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一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企业应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情况融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

(五)促进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的应用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会计理论体系不够健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企业正确且全面地应用了相关的会计管理工具,很好地利用会计管理工具提供信息的全面有效性以及其降低成本提高净利润等优势来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因此,我国企业也应尝试更好地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的应用。比如,针对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可以突破我国企业现有的局限——对其绩效评价功用的应用,尝试平衡计分卡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多数企业可以尝试突破传统的不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采用更全面精确的作业成本法;另外,还可以采用波士顿模型,通过具体的对业务进行优化组合来实现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平衡。此类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还有很多,我国企业应突破传统思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有关成本控制、机会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会计管理工具。

(六)提高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及应用管理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与结果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用于企业内部决策、沟通、控制和评价的多种会计报表及说明。要编制一份好的管理会计报表,首先应该正确清晰地认识到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与预算报表、业绩评价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注重报表编制的创新,无论是在体系或者内容上,都要遵循创新的原则,从资本、资产、商品和生产四个经营决策层面进行四种责任中心的经营,形成四大报告体系并加以运用。

四、结束语

第2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成本联控; 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015-03

一、引言

伴随着煤炭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新常态,传统煤炭企业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倒逼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企业内部管理上做文章,寻求增加效益的新途径。神华准能集团公司是集煤炭开采、坑口发电、铁路运输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为一体的中央大型综合能源企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维持稳定健康发展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课题。神华准能集团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深入分析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创新经营管理的思路及办法,深入挖掘成本联控、价值管理、财务转型等内在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管理会计工具的基本内涵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将管理会计内的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经营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效应,主要从成本联控、异常管理、价值管理、对标管理、风险防控、财务信息化、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七个方面,深入阐述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创新与应用,七大管理会计工具互相影响、目标统一,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神华准能集团公司探索及实践七大管理会计工具的基本内涵框架如图1所示。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成本联控分析及实践

传统理论是对成本管控要素或预算控制的描述。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准能集团主动强化内部管理,深入剖析成本发生的内在逻辑关系,创新性地提出“成本联控”理论。成本联控主要是指深入分析各生产作业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寻求系统内最合理的成本管控区间,最大限度创造价值[1]。在“成本联控”理论的指导下,准能集团提出“成本倒推、资金授限、联动管控”的经营管理思路,在集团及二级单位探索开展资金月度计划项目,突出生产经营联动分析研究,重点分析露天矿穿爆、采掘、运输、排弃生产作业环节系统成本异动原因,制定成本消耗最佳管控措施,提升企业精益化管控水平。探索成本与绩效考核的联动效应,将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通过数据连动起来,研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成本联控全员成本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二)异常管理分析及实践

在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准能集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成本消耗的异常分析研究,落实责任与考核,制定异常管理的办法与举措,将成本管控的压力及措施切实传递到企业一线车间、段队、班M及员工。以现场月度经营分析会为抓手,深入实施异常管理,联合组织召开企业内部两露天煤矿、两选煤厂、两设备维修中心、两铁路公司之间的专题分析会,协调研究解决交叉经营业务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在异常管理思路指引下,准能集团积极鼓励并创新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细化企业车间、段、队核算,深入挖掘降本增效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核算型班组,努力构建全要素、全方位、全员成本管控格局。

(三)价值管理分析及实践

企业价值管理是将公司的全局目标、财务分析技术和管理程序整合在一起,推动公司将管理决策集中在价值驱动因素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创造的经营目标[2]。准能集团全面加强预算管理,注重预算管理与计划、业务实际、考核等相结合,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及严肃性,确保预算在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活动中落实的准确性。全面强化财务与生产的衔接,主动提高经营分析手段,积极拓展财务工作的知情权、话语权,推动财务工作全面转型。在此基础上,全力推动建立“生产、投资、资金”三大计划联动融合机制,将过去先定产量再算效益、先定投资再算效益改为先算好效益再定产量、再定投资,充分调动财务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做到事前算到、事前算细、事前算赢。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五型企业”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加大成本管控、内部挖潜、价值创造考核权重,用正导向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每一名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引导全员提升管理水平。

(四)对标管理分析及实践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外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生产、技术、经营等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一流企业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管理提升,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准能集团深入挖掘对标管理内涵,全面提出“短板寻求差距、长板树立典型”的管理策略,突出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益管理出最大效益。以成本联控为重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机电设备功效、劳动用工、储备资金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行业内外经营管理对标,积极提出并实施了露天煤矿“横班连挂”成本管控、内外单位调剂库存闲置物资、露天矿新投入大型设备以租代买、轻资产运营等系列管理新举措,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同时,深入实施了“管理提升典型案例”经验交流活动,全面总结企业近年来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先进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起企业内部互相学习管理优点的长效机制,在企业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管理氛围。准能集团对标管理主要框架如图3所示。

(五)风险防控分析及实践

风险防控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准能集团作为中央大型综合煤炭能源企业,一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全面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以经济本质安全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防控经济风险的能力。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构建了涵盖企业煤炭、电力、铁路、氧化铝循环经济四大产业板块及财务、产权、招标、采购、工程五个重点业务领域的经济本质安全体系,全面梳理了经济风险业务流程及风险管控节点,做到了提前防范经济风险。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经济健康档案”管理,将企业已发生的经济风险案例汇总,形成企业内部的“经济健康病例”,并不断更新完善档案内容,全面营造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良好环境。

(六)财务信息化分析及实践

财务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开发并利用适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平台,以整合财务活动的各项信息,提高财务操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和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3]。随着ERP系统的稳步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基础大大改善,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及水平。准能集团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在财务内部结算中心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财务共享机制,强化生产经营指标的分析;积极探索财务职能由单一的核算报表系统转型为生产经营财务和基础核算财务相结合的模式,提高财务系统工作效率。在露天煤矿卡车调度生产系统信息化基础上,不断融入经营数据模块,缩小分析单元,提高精益化管控水平。同时,深入分析研究“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决策分析系统”的开发工作,将企业煤炭生产、洗选、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与企业在每一环节的成本消耗联动起来,建立正确快速的生产经营决策机制。

(七)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分析及实践

管理会计人才,在企业中承担着管理决策推动执行等重要责任,需要具备特定的素质与能力[4]。为更好地应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认清经营、财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丰富经营财务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经营管理团队应对风险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准能集团持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差异化”的方式,加大内外培训力度,加快对经营管理团队的知识更新步伐。积极参加财务、税务知识及新会计准则等行业内外专题培训;着重对总会计师、财务部经理、会计核算及资金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岗位轮换,既提高了经营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又有效防范了经营风险;积极建立企业“经营财务大讲堂”学习平台,开展了首届经营管理知识“大比武”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学习经营财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果

近年来,企业通过实施成本联控管理、异常管理、价值管理等七大管理会计的具体探索与实践,煤电路一体化运营经受住了市场剧烈波动的考验,生产经营虽然低于A期,但是运行总体平稳,与煤炭同行业整体形势相比,均好于平均水平。企业成本逐年大幅下降,2010―2015年企业综合煤炭成本年均降幅0.55%,电力成本年均降幅6.48%,铁路运输成本年均降幅3.29%。尤其2015年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形势下,企业实现了逆势向上的经营态势,整体运营维持了较高的发展质量。本文对当前煤炭企业摆脱发展困境,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温素彬,李文思.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企业价值链的三维分析法及应用案例[J].会计之友,2016(9):134-136.

[2] 顾宁宁.管理会计为企业经营创造价值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82-85.

第3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对管理会计而言,价值是其最终的追求,而价值的形成来源于人的行为,人应该是企业管理会计决策信息的聚集点,因而“以人为本”理应成为管理会计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的焦点和核心。在企业中,当管理会计应用实践的客观条件得到满足时,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满意度等就成为影响管理会计实施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如何对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领导,如何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满意度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行为科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行为的规律性,并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动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中,无不充斥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行为科学首次提出人是“社会人”的概念,它认为人是有需求、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社会人”,而不是只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在“激励”方面,要意识到人不仅有经济方面的需求,更有社会方面的需求,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践行“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的原则;在“领导”方面,必须重视对企业行为、领导行为与领导方式的研究,进而提高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能力,以实现企业目标。

管理会计发展到目前,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为企业进行决策、实施决策和达成决策目标提供有用的信息,用这些管理会计信息来激励和影响人的行为。管理会计基本职能的实现需要行为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将行为科学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以行为科学为指导重构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在应用中十分重视“人的行为”,战略目标的传递、业绩指标的理解、奖励机制以及支持系统无不体现出行为科学中的有关理论,这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职能,不通过人的行为、人的作用,管理会计信息就不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生实际的效果。因此,为了发挥现代管理会计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这是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因此,将行为科学引入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对提升管理会计的价值极为重要。首先,在思想上,需要实现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围绕激发和调动全体员工的能动性、创造性展开,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管理会计实践活动。其次,要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重构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形成一套科学的具有特色的行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具体为:

在基本框架上,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包括“决策管理会计”和“执行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具体体现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管理的有关信息的管理会计本质,以协助企业的管理者做出合理决策,保证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获得企业最佳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目标,以规划与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为对象,以决策相关性、成本效益均衡性、公允性与激励性原则为基本原则,以此为基本框架对管理会计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

第4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0.126

1价值分析

首先,它能够强化企业对经营生产过程的管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管理层应该掌握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持续地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生产计划,改进经营预算计划,以促进企业的有效运营。管理会计要把握好企业施工、管理、经营、生产的全过程,跟踪相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执行状况,及时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数据的差异,向管理层及时反馈这些信息。它有利于企业管理层第一时間修正和调整企业的相关预算指标,分析和解决施工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稳步强化企业预算的可操作性与客观性,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既定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和效果。绩效评价是建筑企业管理约束、生产激励、经营监督的重要环节,也是打造企业现代化管理机制的关键内容。管理会计将传统会计学与现代管理学密切结合起来,借助会计学与管理学的相关方法方式,对比分析与定量描述企业管理层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让企业的业绩评价与绩效管理具有更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它有助于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绩效考核、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改进激励措施。

最后,能够拓宽企业的战略视野。如今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视野应该非常宽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拟订符合所在区域、国家发展状况的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以有力地应对越来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管理会计要选用合理的量化分析模型,借助恰当的数学分析方法,把握经济规律的作用与经济环境的限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变化与趋势做出准确预测。企业管理者由此可以得到更有效、更全面的预测信息,增强自身的决策管理能力,扎实地制定和落实有远大前途的战略发展规划。

2主要问题

第一,未能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如今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层与财会部门未能高度重视管理会计的极端重要性,不能严格要求自身,未能充分地宣传和普及管理会计,财会部门和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管理会计,部分员工不明确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作用和职能,无法对传统的财会业务和管理会计做出有效区分。企业管理层不注重执行管理会计制度,无法顺利地开展管理会计业务。

第二,缺乏有力监管。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未能强化监管力度,无法对施工信息进行整合,不能融合、加工、处理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原因在于,部分企业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会计人才,专业素质高低不等,专业能力不达标,财务信息频频发生失真现象,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机制等。这些问题造成了无法顺利开展管理会计活动,也反映出管理会计要强化和加大监管力度的必要性。

第三,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旨在规范管理会计工作者的工作行为。有力地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和提升部门业务的水平和质量。然而如今,该领域缺乏完善的法律,不能细化管理会计工作体系和机制。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机制不能对部门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未能充分地发挥管理会计制度的管理功能。由于管理会计的相关制度有不少漏洞,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无法取得显而易见的效果。

第四,信息化建设比较低。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未能打造高效率、系统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了数据的共享、采集与分析等,管理会计无法充分地行使自身职能,无法提升工作。如今,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功能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企业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管理机制无法满足高度统一集中的要求,管理会计无法顺畅地和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它影响着管理会计有机融合企业各种业务活动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效性。

第五,考核激励机制不够规范。一是不少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缺乏明确的考核激励导向。比如,过度关注短期激励,没有将整体战略与发展愿景融入激励考核机制中;而且过度关注财务指标,却不够充分关注非财务指标,不能激励、留住与培养人才。二是没有设定全面的考核指标。如大部分考核指标都属于以经营结果为主的财务指标,却没有充分地重视客户满意度、工程质量等过程事项,遑论对以上过程指标进行必要的考量。而且,大部分考核指标都属于事后指标,没有充分地做好事中、事前控制。此外,大部分激励手段都属于单一性的物质激励,没有高度重视实现个人价值、荣誉追求与进取心等非物质性激励。考核标准也存在着强烈的主观性,出现很多人为调整现象。三是缺乏系统化的结果反馈机制。不少建筑施工公司未能及时向广大员工、各个部门及时传达考核结果,特别是过程考核的结果,无法让业绩突出的那些员工获得认可和承认,也不能持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不能指导与提醒业绩较差的那些员工,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掌握改进绩效的措施、方法、途径与目标等,稳步改善自身的业绩。

3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高度重视管理会计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价值。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切实增强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要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职业,和企业的建筑施工、经营管理关系非常密切。在财务管理中用好管理会计,提升管理会计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秉持职业精神,确定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作用与职能,协调和统筹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建筑施工,为领导决策提供完整、科学的参考建议和决策数据。

第二,统筹协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均属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关键内容。如今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施工管理。为了确保企业顺利开展经营活动,必须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起来,会计人员应该密切关注管理会计的相关业务,强化与其在工作层面的互动和沟通。管理会计工作者应该积极工作,削减管理会计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切实把握两者的工作要点,恰当处理双方关系,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稳扎稳打,切实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工作。

第三,完善健全管理会计制度。应该打造一整套高效率、针对性强、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实施精准的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与彼此制约的业务流程。强化资金分配、筹集、投放、使用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创新,对管理会计业务进行规范。相關工作人员要切实履职,用好每笔资金,使财务部门充分增强管理会计的能力。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规范化的会计核算流程,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与执行财务目标,提升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效率。以知识竞赛、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有力落实会计准则,自觉承担管理会计的相关义务,强化管理会计规则制度的可行性与权威性,要检验公司的会计业务制度,完善会计工作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稳步推动管理会计业务的落地实施。

第四,尽力提升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只有打造有力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的功能,将企业业务实施与管理会计密切结合起来。建筑施工企业尽可能运用便利的信息化条件和设施,为企业财务管理中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提供充足而准确的数据基础,以满足企业业务经营、管理服务、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形成更高效、更灵活的管理会计应用制度。将领用与采购物资设备、结算、人力资源、现场安全等诸多流程纳入信息化平台,实现管理与业务的有机融合,打造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建设能够实现“全过程、全覆盖、全员化”的成本控制,及时掌控关键节点的工作情况,实时共享与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流和数据,及时归集成本数据,切实增强成本核算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通过信息化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实时分析成本执行的具体情况,查找出现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而动态化、实时地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第五,健全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激励管理与业绩评价。业绩评价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激励管理的关键性依据,激励管理是提升员工业绩水平的关键手段。企业只有做到客观公正、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科学性、有效性、统一化、规范化的指导原则,才能充分做好绩效管理。其一,健全考核激励的环节和流程。企业考核激励流程的核心是经营业绩、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主要导向,抓住过程管理这根主线,真正提升企业与员工的绩效。其二,要设置差异化、科学化、规范化、针对性强的关键业绩指标机制。各位员工、各部门的岗位不同,工作量存在差异。所以要从多个视角予以分析和评价,进而形成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面向不同的岗位,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为此,企业必须持之以恒地调整、优化和改进考核激励体系,使它能够面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实施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标准和指标。

4结论

第5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管理会计认为,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管理是为适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而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它从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入手,借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并在必要时进行战略调整。战略管理思想认为,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企业战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认为,企业战略是企业的“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显然,企业战略只是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问题,要全面实现企业战略,还必须将战略目标、战略计划与员工的具体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在管理会计中,非财务业绩评价正是作为链接企业战略和员工的具体工作的纽带而出现的。所谓非财务业绩评价,是指在现行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非货币量度指标衡量和考核企业在客户、服务、作业、业务流程、产品质量和市场战略等方面的业绩的方法。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设立,必须充分结合公司的目标、使命和发展战略。这是因为,一个评价和考核指标应该激发什么行为和这个指标将激发什么行为等问题,都直接与公司的目标、使命和发展战略有关。显然,只有全面权衡了各个指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每个指标可能的行为导向等因素之后,才能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员工作出企业期望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根据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思想,企业必须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以便将员工的注意力引导到他们能够控制的日常业务上,从而克服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不易与员工本职工作直接相联系的不足。因此,非财务业绩评价既是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监控和评价战略业绩的重要手段,又是使员工清晰地将自己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非财务业绩评价方法涉及到大量的时间评价指标。

二、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

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作业成本计算(ABC)和作业基础管理(ABM)来进行时间管理的。ABM是ABC的进一步发展,它主要是为应对适时生产系统(JIT)对管理会计提出的严峻挑战,以ABC为基础和中介,利用大量的非成本尺度(NoncostMetrics)将ABC与产品设计、时间优化、柔性管理(FlexibleManagement)和JIT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借以改进和完善企业作业链,优化企业价值链,最终达到降低作业成本、增加顾客价值的目标。ABM认为,一切作业耗费的资源大多数可以转化为时间来表述,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比如,工资实际上就是企业为取得劳动时间而支付给工人的报酬等。因此,ABM使得管理会计认为,要加强成本管理就必须运用时间优化原理进行时间管理。

ABM认为,一项增值作业的前提是在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内进行的。因此,作业的增值性分析,必然涉及到作业的时间效率分析。任何产品在适时生产系统中自收到客户发出的订单开始,到客户收到产品为止(即客户响应时间),大致由收到订单的时间、产品设计时间、准备时间、加工时间、检验时间、运输时间、等待时间和储存时间等八种具体时间构成。其中,只有加工时间和检验时间属于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其余均为不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因此,ABM关于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原理,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客户响应时间=增加价值的时间+不增加价值的时间。

管理会计通过对客户响应时间的各种具体时间构成进行事前规划,通过使用条形码(BarCoding)技术对各种时间要素进行事中计量(比如,可将条形码贴在一个元件或一件产品上,在每一道工序开始和结束时对其进行读取。读取条形码的时间差,就是每道工序的生产时间),通过编制循环时间报告表或循环时间控制图对各种时间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适时报告,通过计划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的对比进行时间的诊断与分析,就可全面掌握各种具体时间的增值性及其效率。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可进一步通过ABM和ABC,利用这些时间数据来确认存在的问题、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重点改进的方向。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作业分析(ActivityAnalysis),ABM可以确认非增值作业,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降低甚至消除一部分客户响应时间,进而降低甚至消除一部分非增值作业的成本。ABC则既可通过确认那些耗用时间和资金的非增值作业来帮助降低客户响应时间,也可通过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所以,当增值作业的效率被改进或当非增值作业被消除时,生产时间及相应的成本就会随之下降。

三、时间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指标

管理会计认为,循环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缩短循环时间或提高顾客反应速度,就可增加企业销售数量或降低成本费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当企业努力缩短循环时间的时候,许多原来被时间所掩盖的问题就会自动暴露出来,特别是库存问题、质量问题、瓶颈问题、协调问题和供应的不可靠性问题等。譬如,当存货的库存时间很长时,企业的循环时间也必然随之加大;储存时间长,也意味着库存增大;库存储备充足时,物料或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只有在其后很久才会被发现;当该批存货的缺陷在耗用中被发现时,可能整批产品都需重新返工,甚至报废,这将进一步延长企业的循环时间。显然,库存、质量、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使得资金占用成本、机会成本、废品损失、管理成本、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等等都隐藏在循环时间之中。所以,循环时间的改进必然要求简化和缩短工作流程及路径,时间的改进也经常同时引起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可见,时间管理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关键,企业掌握了它就等于牵住了生产经营的“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因此企业战略管理使得管理会计要求把改进循环时间看作是企业的所有工作质量改进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中心,要求所有的目标、工作流程设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包括对循环时间的度量和控制。

综上所述,西方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认为,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因而管理会计必须对产品寿命周期、新产品开发时间、客户响应时间以及其他有关重要循环时间指标进行科学的计划、计量、控制与评价。笔者认为,西方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对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18

[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99.450-463

第6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一、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

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作业成本计算(ABC)和作业基础管理(ABM)来进行时间管理的。ABM是ABC的进一步发展,它主要是为应对适时生产系统(JIT)对管理会计提出的严峻挑战,以ABC为基础和中介,利用大量的非成本尺度(NoncostMetrics)将ABC与产品设计、时间优化、柔性管理(FlexibleManagement)和JIT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借以改进和完善企业作业链,优化企业价值链,最终达到降低作业成本、增加顾客价值的目标。ABM认为,一切作业耗费的资源大多数可以转化为时间来表述,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比如,工资实际上就是企业为取得劳动时间而支付给工人的报酬等。因此,ABM使得管理会计认为,要加强成本管理就必须运用时间优化原理进行时间管理。

ABM认为,一项增值作业的前提是在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内进行的。因此,作业的增值性分析,必然涉及到作业的时间效率分析。任何产品在适时生产系统中自收到客户发出的订单开始,到客户收到产品为止(即客户响应时间),大致由收到订单的时间、产品设计时间、准备时间、加工时间、检验时间、运输时间、等待时间和储存时间等八种具体时间构成。其中,只有加工时间和检验时间属于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其余均为不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时间。因此,ABM关于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原理,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客户响应时间=增加价值的时间+不增加价值的时间。

管理会计通过对客户响应时间的各种具体时间构成进行事前规划,通过使用条形码(BarCoding)技术对各种时间要素进行事中计量(比如,可将条形码贴在一个元件或一件产品上,在每一道工序开始和结束时对其进行读取。读取条形码的时间差,就是每道工序的生产时间),通过编制循环时间报告表或循环时间控制图对各种时间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适时报告,通过计划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的对比进行时间的诊断与分析,就可全面掌握各种具体时间的增值性及其效率。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可进一步通过ABM和ABC,利用这些时间数据来确认存在的问题、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重点改进的方向。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作业分析(ActivityAnalysis),ABM可以确认非增值作业,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降低甚至消除一部分客户响应时间,进而降低甚至消除一部分非增值作业的成本。ABC则既可通过确认那些耗用时间和资金的非增值作业来帮助降低客户响应时间,也可通过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所以,当增值作业的效率被改进或当非增值作业被消除时,生产时间及相应的成本就会随之下降。

二、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

管理会计认为,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管理是为适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而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它从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入手,借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并在必要时进行战略调整。战略管理思想认为,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企业战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认为,企业战略是企业的“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显然,企业战略只是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问题,要全面实现企业战略,还必须将战略目标、战略计划与员工的具体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在管理会计中,非财务业绩评价正是作为链接企业战略和员工的具体工作的纽带而出现的。所谓非财务业绩评价,是指在现行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非货币量度指标衡量和考核企业在客户、服务、作业、业务流程、产品质量和市场战略等方面的业绩的方法。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设立,必须充分结合公司的目标、使命和发展战略。这是因为,一个评价和考核指标应该激发什么行为和这个指标将激发什么行为等问题,都直接与公司的目标、使命和发展战略有关。显然,只有全面权衡了各个指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每个指标可能的行为导向等因素之后,才能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员工作出企业期望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根据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思想,企业必须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以便将员工的注意力引导到他们能够控制的日常业务上,从而克服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不易与员工本职工作直接相联系的不足。因此,非财务业绩评价既是实施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监控和评价战略业绩的重要手段,又是使员工清晰地将自己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非财务业绩评价方法涉及到大量的时间评价指标。

三、时间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指标

管理会计认为,循环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缩短循环时间或提高顾客反应速度,就可增加企业销售数量或降低成本费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当企业努力缩短循环时间的时候,许多原来被时间所掩盖的问题就会自动暴露出来,特别是库存问题、质量问题、瓶颈问题、协调问题和供应的不可靠性问题等。譬如,当存货的库存时间很长时,企业的循环时间也必然随之加大;储存时间长,也意味着库存增大;库存储备充足时,物料或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只有在其后很久才会被发现;当该批存货的缺陷在耗用中被发现时,可能整批产品都需重新返工,甚至报废,这将进一步延长企业的循环时间。显然,库存、质量、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使得资金占用成本、机会成本、废品损失、管理成本、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等等都隐藏在循环时间之中。所以,循环时间的改进必然要求简化和缩短工作流程及路径,时间的改进也经常同时引起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可见,时间管理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关键,企业掌握了它就等于牵住了生产经营的“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因此企业战略管理使得管理会计要求把改进循环时间看作是企业的所有工作质量改进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中心,要求所有的目标、工作流程设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包括对循环时间的度量和控制。

综上所述,西方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认为,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时间管理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时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综合指标,因而管理会计必须对产品寿命周期、新产品开发时间、客户响应时间以及其他有关重要循环时间指标进行科学的计划、计量、控制与评价。笔者认为,西方管理会计的时间管理观对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加以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18

[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99.450-463

第7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在如今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而责任会计制度作为新时代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具有着权利和责任分明、产权清晰等一系列的特点,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责任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发展过程进行阐述,研究和讨论了责任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应用过程。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责任会计制度;作用;应用

为了使企业内部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水平和质量,能够使企业能够健康持久的发展,应当实行责任会计制度。根据责任会计制度的特点和应用形式,可以在企业中设置出相应的责任中心,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对内部的业绩和企业效益等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全面的提高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责任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制度的概述:责任会计制度是通过在一个企业中设置多个责任中心来对企业进行控制和对业务进行规划的一种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分权管理这种模式的产物。责任会计制度要求针对各级单位拥有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对其进行评价的方法来进一步将企业划分成多种责任中心,从而建立起来了一种将权利、责任和利益高度统一,将责任的有关预算、控制和考核作为主要的内容并及时进行反馈的一种体系。这种制度能够充分的调动企业中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的业绩能够上升。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

(一)决策的质量有所提高

在企业中实施了责任会计制度之后,最高层的管理者不需要再浪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在底层和琐事上面,而是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高层的决策和管理中,提高了决策的质量。

(二)企业的应变能力加强

在实行了责任会计制度之后,各基层也有了一定的机会来做决策,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能够针对各种状况来自主独立的应对,不需要经常来请示上级,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各部门的应变能力。

(三)培养出了合作精神

在企业实行了责任会计制度之后,对预期设定的总目标进行了分解,各责任中心都为了总目标来进行目的,并且成员能够管理的参与,逐渐的形成了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协助努力的一种工作的状态,促进了团队精神的培养,利于总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中责任会计制度的应用过程

(一)设置若干个责任中心

根据企业中各个部门的特征来完成相关责任中心的划分,明确各部门的监管和职责范围,使其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自主的履行责任。这样能够使权责分明,避免了企业内部出现相关利益的争斗和责任推卸的现象产生。且责任中心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1)责任、权利和利益统一的原则。(2)可控性的原则:指在对相应的责任中心进行划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消除掉不可控的一些因素,避免出现责任的重叠和混淆的现象。(3)统一性的原则:各个责任中心的目标要与整个企业的总目标相统一。(4)激励性的原则。(5)独立性的原则:各个责任中心自主独立的履行职责。(6)可辨认的原则:每个责任中心的职责清晰可辨。(7)可考核的原则:设置一系列的指标来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

(二)责任中心的预算和考核的标准

将一个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拆分,落实到具体相关的在责任中心,依据目标来进行各种活动和对自身工作的结果来科学的进行评价。就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预算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并能够提高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完成市场价格为主,并进行内部的价格转移

企业内部价格的转移十分重要,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各个责任中心工作的积极性和各部门的经济效益。由于不合理的价格在产品的各个责任中心的转移过程中不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实际的效益还可能造成分配的不均匀。其次,市场价格能够反映相应的竞争力,促进各责任中心的不断完善以获取到更大的利润。

(四)建立相应的跟踪体系

对每个责任中心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与调查,并定期的与预算的数目来进行对比,及时的进行反馈和调控。

(五)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定期的对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评价与汇报,以工作的实际成果来对相应的责任中心进行奖励或惩罚,这样能够调动起各个责任中心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的企业市场的竞争力较大,要想使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必须要确定企业的总目标以及对各种的活动进行控制和预测。而责任会计制度能够将企业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并定期的将各项活动的效益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和评价,促进了员工集体参与,进一步促进了总目标的实现,所以责任会计制度在这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责任会计制度可以对各项的指标进行分阶段的控制和考核,把管理工作落实到了每个员工的手中,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由此可见企业中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卫芳.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5,(2):74,76

[2]周泽群.责任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2011,(22):280-281

[3]高卫东.浅谈责任会计制度在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下半月),2012,(8):63,65

第8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建筑行业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市场发展扩大的同时,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中,必须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落实管理会计相关措施,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与预结算模式,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为建筑施工企业稳步前进创造有利条件。

一、新经济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会计应用现状

(一)管理会计执行条件不够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实施,缺乏系统与具体的执行条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适应性极强,任何财务会计管理都能够很好的嵌入其中。但是管理会计方面不是很理想,建筑施工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足,忽视管理会计价值,造成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为管理会计营造适合的契机,造成管理会计工作执行力受限,缺乏系统扎实的工作基础,管理会计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二)管理会计认识不到位建筑施工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不到位,正因为缺乏全面性的认识,致使管理会计实际管理中偏离管理轨道,管理会计质量受到影响,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整体管理质量下降,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发展。

(三)管理会计思想偏差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期间,对于管理会计思想方面理解不透彻,导致管理会计出现思想偏差。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针对资产回报率方面,指标体系选择新规范,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但是管理会计与其契合度不够,导致管理会计作用无法发挥。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样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二、新经济环境中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措施

(一)管理会计与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根据管理会计要求,做好预算编制方案,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方向与规划,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必须强化预算管理中的业务预算、专项预算以及财务预算。1、业务预算根据管理会计对预算管理的引导作用,加强业务预算能力。从建筑施工企业采购预算、成本与收入预算以及分项承包预算等方面着手,预算编制环节中增加工程收入内容,注意进款时间的等级,细化工程项目资金流进内容。材料采购方面,将采购资金调整为单项预算,进度付款时间设定为预算基础。从不同部门角度将费用划分不同类型,分类预算、总体费用预算等同步进行,做好预算汇总工作。业务预算中招投标方面,管理会计帮助其尽可能做到精准报价,协调总成本、施工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2、专项预算专项预算方面,经管理会计的管理指导,在专项预算方面提高对融资预算的重视,与此同时重视投资预算管理。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具体施工项目,对其现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与整理,有效融合建筑施工企业普通投资与战略性投资的关系。着重整体投资周期较长以及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专项审批,并且还要增加论证环节,确保专项投资安全,专项预算质量提高。3、财务预算管理会计财务预算方面,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链,通过财务预算将现金收支、经济收益、财务状况等管理有效协调,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对现金流量变化、施工利润以及资产负债变化等的管理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帮助财务预算科学梳理不同层级关系,科学对比预算指标,核算出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偏差,排查管理不足,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保证企业资金运行与经济效益。

(二)管理会计与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控制施工成本,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方面。1、人工成本成本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始终遵循人工成本控制中“按劳分配”原则,制定人工成本控制方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中引进的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等,鼓励技术人员进行研究,给予适当奖励,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操作专业性的同时,有效控制人工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2、材料成本材料成本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结合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周期长、涉及广等特点,科学应对复杂的材料对象,从材料采购、存储、使用以及验收等环节制定严格的成本管控计划,真正做到材料全面管控。尽最大能力科学规划施工材料,避免出现材料存储不当造成材料损坏需重新采购的情况,合理控制材料成本,提高材料管理质量。3、机械成本机械成本方面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企业所应用的机械设备,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进场验收及后期维护与检修工作,制定机械设备优劣对比决策,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机械设备。制定机械设备使用周期管理方案,将机械设备使用周期控制到最理想模式,以此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率,有效控制机械设备维修成本。

(三)管理会计与经济运行分析经济运行分析是建筑企业指标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从基础上确保经济运行分析具有完整性与科学性。想要真正发挥出经济运行分析的作用与优势,需要针对当前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创新与优化。其一,根据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指标考核标准与内容,这可最大程度上保证所有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拥有合理性;收集与整理建筑工程施工中形成的大量数据信息,并科学分析与研究,同时还应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其二,员工对企业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前,应针对考核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保证考核人员真正掌握建筑企业实际状态,这可为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坚实基础。其三,建筑企业应明确指标考核时间与人员,保证企业考核具有规律性,同时考核周期不可过于松弛或过于紧促。建筑企业也可结合人员职位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考核规划,进而促进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快速提升。其四,完善经济运行分析后,还应定时反馈指标考核体系落实情况与落实效率,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指标考核体系内容。

第9篇:管理会计企业实践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施工单位会计管理的特点以及会计管理的原则

施工单位的工程款一般是分月进行项目结算的,在施工的过程中,会计需要定期进行收入、成本的核算。施工单位对单位工程的财务核算主要是对工、料、机等方面进行核算,但是为了更好地反应资金的消耗,需要将工程的实际成本与预算的成本进行考核。施工单位完成一个工程,需要与较多的单位处理好关系,所以其协作关系相对较为复杂。施工单位会计管理制度需要遵循相应的四个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最为基本的原则,不能够超出会计法规所允许的范围。规范性原则是会计管理质量的保证,即会计管理制度需要严格规范。适应性原则是会计管理灵活性的基本保证,制度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科学性原则是会计管理制度得以发展的基础,在制定会计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

二、施工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薄弱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票据管理、会计凭证、日常核算、会计账簿。票据管理方面,因为施工单位的发票和支票的签发往往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企业内控往往不能体现出来。会计凭证方面,凭证的内容不全面、收据较多、审核不符合规定、凭证装订不规范、封面签章不全是凭证出现的常见问题。日常核算方面,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随意填制会计凭证,材料、机械结算不及时,只注意编制报表的主表,忽视了附注的编制。会计账簿方面,只注重了金额的记载,忽视了事由的记载,注重分类账,忽视了备查账。

2.相对落后混乱的财务管理

落后混乱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财务预算上不足,盲目性很大,而且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其二,融资能力差,效率较低,企业往往存在较高的负债率,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金额较大,融资的理念单一,现阶段还仅仅限于银行贷款、银行授信、增资扩股等方面,对合同保证金、风险抵押金、保修金、赊购物资等渠道考虑较少。其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较多的单位都是以包代管的,制度上约束力较小,无账面价值的账外财产经常出现。其四,在收支管理上存在较多的不足,比较注意工程结算收入,但是对于其他的财产性收入的管理意识比较单薄,成本意识较为淡薄,没有按照目标责任书规定进行相关工作。

3.施工单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欠佳

施工单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欠佳是目前施工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施工单位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企业的人员对会计的基本规范都了解甚少,而且施工企业不重视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或者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实质性的效果。因为施工企业的流动性较强,在进行一项工程的时候,各方面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以至于对最新的会计规范了解较少,这直接导致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严重地影响了会计管理。

三、加强施工单位会计管理的方法

加强施工单位会计管理是目前施工单位应该抓紧的工作,其主要包括:健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健全完善监督机制三个方面。

1.健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是保证财务人员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施工单位需要考虑会计管理的有效性、严密性、先进性、可操作性之间的能动作用,合理地设置相应的岗位,并划分好工作权限以及职责分工,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以适合本单位的发展为基准,并在执行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为财务管理奠定基础,使得财务工作有依可循。

2.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会计管理发展的基础,目前会计财务人员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而且相应的财务制度规定也不断的在变化,这给会计财务人员带来了挑战。规范高效的会计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其一,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其相应的职业道德;其二,需要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以满足会计管理不断发展的要求;其三,加大业绩考核力度,将不胜任工作者进行淘汰;其四,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以提升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3.健全完善监督机制

健全完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的保证会计管理的全面实施,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内部审计、财务专家团队专项检查、政府审计、社会中介审计。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审计,还需要定期的请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进行会计管理的评价工作。

四、结语

施工企业会计管理是施工企业应当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目前会计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薄弱的会计基础工作、施工单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欠佳、相对落后混乱的财务管理。需要从健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监督机制、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进行会计管理的加强。

参考文献

[1]韩创社.施工单位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

[2]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