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概念及特征
目前,学届对何谓青少年网络暴力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更多的是对网络暴力进行概念界定。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网络暴力是指不特定的网民群体在虚拟网络上采用暴力言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并对他人身心产生严重影响的违法行为。部分青少年在网络平台上肆意妄为,忽略道德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严重影响,即构成青少年的网络暴力。
青少年网络暴力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攻击性和暴力性。青少年网络暴力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攻击对象,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甚至可能是国家政府机关以及社会整体,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性和反主流行性。二是形式多样性。网络暴力的发生渠道和传播平台呈现多元化特点为网络暴力的形式多样化提供了基础。比如,金权亮的研究认为部分青少年网民为避免被指责为“网络暴民”,选择用打油诗、段子、PS等形式对热点事件或者当事人进行嘲讽和恶搞,进行偏激和情绪化的发泄。三是主体的不确定性。姜方炳认为基于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性,网络空间聚集着各类群体,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
二、青少年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
(一)阻碍青少年自身人格健康发展。网络暴力行为阻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缺乏自控的情绪宣泄以及暴力展示不仅导致青少年极端和冷漠的人生态度,更可能触犯法律。
(二)挑战了社会道德和法治价值。青少年网络暴力不顾公民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肆意进行言语攻击和信息泄露,并将这种伤害蔓延到现实社会当中,不仅给当事人来带法律之外的永久伤害,更挑战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核心价值体系,严重挑战了社会道德底线。
(三)破坏了网络秩序和教学秩序。网络暴力或欺凌造成的后果包括缺勤、回避学校活动、逃学或彻底的辍学,这些不仅会严重破坏教学秩序,更会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身心成长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未来的受教育、影响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受到网络暴力影响的不仅是案件中的受害者,其施暴者、旁观者的身心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个学校秩序、学习环境、对父母家庭影响的连锁性反应都将给社会秩序带来更大的潜在危险和现实危机。
三、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信息、双向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暴力等诸多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本身处于特殊发展时期的青少年更难以抵挡网络暴力的侵蚀。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众说不一的舆沦面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做,遇到事件难免冲动,容易被舆沦所左右,失去自己的主观判断,误将一些过激的言行视为仗义执言或者打抱不平。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层对网络暴力现象认识不够全面,既缺乏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有效教育和引导,更缺乏相应的防控和治理机构及措施学校对有关网络暴力预防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知识以及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普及。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孩子如何使用网络上没有尽到责任;社会在营造晴朗网络空间上力度不够。
(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虚拟网络空间为网络暴力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域;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使得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难度加大,反过来又进一步弱化了青少年的责任意识以及法律的震慑作用。在“网言无忌”的情况下,发生网络暴力的门槛可以说几乎为零,青少年参与各种新型开放性社交平台的概率更高,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则相对更差,因此更容易引发网络暴力攻击。
(四)网络监管的滞后性。网络领域的灰色管理地带和模糊管理空间助长了网络暴力等问题的蔓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但是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一味删帖会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但主动引导规范又存在其他方面问题,管理上的平衡在不断摸索中完善,但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开始出现。
四、治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路径
笔者建议从从宏观和微观、道德和法律、校内和校外、虚拟与现实等诸多角度综合施策。
(一)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和自我保护。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我道德素质水平和网络素养。青少年应该多接触学习哲学知识,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所谓的言论自由,客观看待网上的各种观点,理性看待网络暴力行为,坚守内心道德标准,用法律约束自己,不随意谩骂、侮辱他人。青少年应保持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行为素养以应对网络暴力,自觉约束行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自觉营造良好虚拟网络氛围。青少年也要增强自我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个人兴趣,提升情绪管控能力。有研究认为,青少年要不断提升自我生活乐趣和社会资本,不断提升情绪管控能力,才能免于陷人网络暴力的陷阱。
(二)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加强对相关热度问题的精准声量分析,用大数据进行预测、管理并积极应对,应该能最大限度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尽快将青少年网络暴力的破坏程度减到最小。针对青少年广泛重与的网络平台,要建立针对青少年网络暴力的快速反应机制,对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举报信息过行单独、重点跟踪、溯源,并优先解决处理。鼓励和倡导互联网相关企业积极开发青少年相关的上网APP,为青少年开辟一个更加多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如开发相关家庭APP,设置父母锁,限制青少年浏览不适当的页面,从“非礼勿视”的角度防范青少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网络立法及网络治理水平。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需要的防范、遏制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区别对待儿童和成人,保护儿童不在网上遇到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二是要严格确立软件分级制度,对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年龄限制。加大刑事打击力度也是震慑网络暴力的重要手段。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通过刑罚进行惩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增设网络暴力应负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严惩“人肉搜索”及网络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等泄露青少年隐私的行为。二是修改刑法规定,严惩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暴力犯罪的累犯”罚应夺其志“,使其不敢再犯,不能再犯,在社会上发挥震慑作用、教育作用。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少年;网络道德
网络为我们构筑起一个开放性、全方位的“虚拟社会”,使它不仅成为一个技术平台,还是一个思想阵地,对青少年的德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网络环境下,又该如何来进行青少年的品德养成教育呢?
一、不断提高网络素养,努力探索网络道德教育之法
网络环境下,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主动探索新形势下德育的特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引导其正确看待网络、适应时代,规范网络行为。
(1)教育者要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网络素养。我们必须阻止学生“触网”的做法。唯有掌握了网络工具,与之共鸣,才能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指导。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必须做好网络道德的模范,保证对青少年的正面导向作用。
(2)向青少年推荐学习型、成长型网站。老师的引导对是非分辨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尤为重要。正如有些家长说的:“如果我们有更多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浏览。他们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3)引导青少年主动占领网上阵地。我们应该主动出击,鼓励、指导青少年利用网络资源,自己设计个性化的空间、制作网页或网站。通过青少年的主动学习和体验,培养信息采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坚持传统与时代结合,不断充实网络道德教育之内容
有人说,网络时代下课堂上的品德养成教育没那么重要了。我认为恰恰相反,当下更应该在课堂上大力加强品德教育,并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使青少年从内心架构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何谓网络道德?说白了,就是人们日常的品行在网络世界的表现。因此,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终归是要加强传统道德教育。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有益的网络资源,不断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
(1)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充实认知内容,提高认知能力。应该完全把青少年放在教育的主置,因材施教。教育者需要摆正心态,从施教者转换成引导者,大力提高青少年的判断能力、价值观和欣赏品位,加强法纪教育和网络责任感的培养。使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自觉规范网络行为。
(2)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他们从他律走向自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网络道德教育终究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是使他们能自学、自护、自辨、自制。
(3)加强信息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我们应该整合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增加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预防网络犯罪和网络失范行为。
三、借助第二课堂活动,完善网络道德教育之途径
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教育是来自人自身的需求和自觉条件下的观察与体验。养成教育应重视青少年主体性的发挥,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与个体需要,设计开展体验活动,使体验活动更具感染力与活力。
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争创校园之星”体验教育,将青少年置身于活生生的实践中,创设情境,强化体验环节,充分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达到情境交融,使之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以情养行,激发道德行为的心理自觉。
(1)广泛宣传发动,形成氛围。充分利用校讯通、校园网站、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宣传“创星”活动的意义,明确其必要性,为实施体验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
(2)举行体验课题设计比赛。学生们人人设计课题,在家、在校、在社会、在网络、在自然界体验。我们要求每个人结合“创星”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选题,自由设计。
(3)人人实践,不断体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大自然进行实践体验,通过体验培养能力,学习和获取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4)展示成果,表彰奖励。活动尾声,要求召开“创星”成果汇报会,各中队派代表汇报活动中的感想、成果和教训,展示其中的收获。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下,我们要主动变堵为导,刻苦学习网络知识,以积极的态度引导青少年学习网络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谭兰.《网络时代青少年品德养成教育的基本策略》.《中国青少年研究网》
[2]周立新.《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3]陈海春.《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网》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最近,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了《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近半数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青少年上网时长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近七成青少年靠网络“减压”或“发泄情感”,半数以上青少年因上网导致身体不适,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呈增长趋势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一如何提高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而对各种媒体信息(即对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手机上的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具体包括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对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使他们批判地看待大众媒体,有效地抵制各类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有利于帮助他们完善和发展自我。
一、高职生媒介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的高校录取工作中,高职录取永远是排在大学(这里指的是综合性的大学,下同)之后。因此,总体而言,高职录取分数要比大学低,虽然分数不能决定一切,但这从侧面反映了大部分高职生缺少大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生活的自律性,这也决定了高职生比大学生更易受到不正确的思想的引导,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纪观有可能走向偏差。目前,高职生媒介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相信大众传媒。目前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其内容五花八门,这对于辨别能力不强,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的影响很大。现在,不少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千方百计制造轰动效应,对于一些明星的言行或者是一些事件不加甄别,如对杨丽娟追星事件、“艳照门”事件大肆宣扬。面对铺天而来的传媒,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会形成一种错觉:媒体所介绍的、所宣传的就是真实的,就是正确的,于是纷纷仿效,这对学生的成长极其不利。另外,有的品味不高的媒体为了迎合某些人的心理需求,大力宣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人权,认为人生应及时行乐,忽视、贬低甚至无视社会公德,这也无疑给青年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消极影响。
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前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实行“西化”和“分化”,青少年因为思想不成熟,易冲动,成为他们进行“西化”和“分化”的主要目标之一。西方国家想方设法利用大众传媒误导学生,利用传媒的手段多方面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渗透.推销西方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青年学生如果缺乏正确的认识,便会被西方所掌控利用。
2过度沉溺于大众传媒。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青少年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如果过度沉迷,就会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高职生而言在入学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学习一门技能,以便更好地就业,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对学业有更高的要求,专转本或者考研读博的学生也很少,学习上迷惘、没有目标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上网。另外,高职生还处在青春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新鲜,而互联网上各类信息混杂,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着他们的窥视欲。此外,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好幻想,网游正好迎合了这样的心理。总而言之,青少年如果沉溺其中。会阻碍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阻碍自己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有的青少年甚至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并产生消极的影响。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中国有16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因此,在学校教育里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1 成立研究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高职院校应更新管理观念,认识到媒介素质教育是学生思政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对可能影响学生的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一步推出相应的管理措施。高职生有着不同于大学生的特点,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因此,高职院校里要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研究,研究目前大众传媒中哪些信息对学生有影响,哪些信息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并按影响程度大小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除了制定措施之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执行力度,一个好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也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首先帮助教师提高媒介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网络文化;影响;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大众化,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文化作为新文化形态的代表,一经形成便迅速融入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之中,网络在带给参与者便捷享受全球性信息和畅游网络世界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安全隐患、青少年犯罪率、网络成瘾人数的与日俱增。这些伴随互联网普及而产生的社会性问题,已经成为亟待社会管理者和家庭教育者解决的难题。
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
网络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网络文化内容的全球性。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个体所享用,这意味着网络所承载的是一种跨越不同意识形态和地域特征的文化形态。从网络百科全书式的信息库中,家庭教育者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较为单一化的家庭教育内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广泛普及,网络文化已经深入到我国的家庭生活,使我国家庭教育者极大地开拓了教育视野,家庭教育理念也逐步趋于多样化、国际化。在网络参与过程中,我国家庭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新知识新事物,丰富自己的教育内容,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青少年的成长特点。相对于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单纯的德育教育,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教育更有助于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了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自学意识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只是以家庭为中心对青少年展开教育,家庭承载的信息量有限,严重局限了青少年的视野,根本无法满足青少年探求外部世界的渴望。在网络文化中,青少年利用互联网可以接触到各类新奇事物,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各种大事要闻;此外,青少年在网络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网络提供的大量视频和文字信息,学习和掌握传统家庭教育无法满足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均有利于调动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兴趣。青少年在网络参与过程中,视野逐渐开阔,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能够不断增强。
(三)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生活和学习都是由教育者统一安排的,子女只是在被动地完成父母所布置好的任务。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亲子矛盾一旦形成便难以解决,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化,进而为家庭矛盾的激化埋下隐患。而网络参与是一种地位平等的、双向交互式的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多样化的互动活动。调动全体家庭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家庭成员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从而化解亲子矛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建和睦友好的家庭关系。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冲击了家庭教育中的道德伦理规范
中国家庭教育对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强调对家庭成员要进行广泛的伦理规范教化和行为准则培养。网络文化结构形式的虚拟性和参与主体的平等性,使网络参与者可以利用虚拟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种脱离现实社会的虚拟环境中,部分网民会因当前网络监管不到位而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对他人实施侮辱、诽谤等各种侵权行为。此外,随着“黄、赌、毒”在各类网站泛滥,网络整体环境令人担忧。不良的网络环境极易造成青少年道德意识缺失以及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弱化了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会逐渐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导致青少年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排斥感或恐惧感。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所营造出的自由放任、为所欲为的虚假感受,从而促使其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大量转移到网络世界中,致使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简化为人与网络的互动。此外,网络平台上的海量信息在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加剧了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弱化了青少年与社会群体的联系,造成青少年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诱发青少年犯罪、网络成瘾等问题
青少年是网络的主要参与人群,但是他们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极易冲动。网络已经成为近年来诱发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长期不合理地使用网络,会使青少年正处于形成期的价值观发生偏离。比如:过度追求网络暴力游戏带来的,很容易使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进而无法准确分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从而产生暴力犯罪行为。当前我国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的现实,为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时机,只有从根源上消除网络世界中的不良信息,才能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当前我国教育者应对网络文化影响的对策
(一)提高家庭教育者的网络文化素养
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家庭才开始广泛使用互联网,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教育者仍然缺乏相应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这是其无法有效监督青少年上网活动的现实因素。“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要想使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家庭教育产生助力,家庭教育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素养。家庭教育者只有在深入了解网络文化,并能够很好地识别网络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之后,才能引导青少年吸收网络文化中的对自身有益的东西。还要在家庭中为青少年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环境,使青少年能够合理地利用网络,保障其网络使用的基本权利。此外,家庭教育者还要以身作则,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作用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要想让青少年吸收网络文化中的精华,教育者必须做好榜样。身教重于言传,如果教育者一直在网络世界中流连忘返,甚至浏览不健康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必然会受到影响,他们极有可能会效仿家长的行为,从而养成不良的上网习惯或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荼毒。因此,要想使青少年不受网络中的不良文化影响,家庭教育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素养。
(二)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要转变心态,了解青少年的想法,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帮助他们疏导心理和思想上的困惑;主动同青少年交朋友,拉近与青少年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让其感受到家庭教育者的关心、爱护。同时,家庭教育者之间也要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密切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帮助青少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正确对待网络、合理运用网络,养成善于与家庭成员沟通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转变传统家庭教育方式
我国传统的灌输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极易造成青少年对家庭教育产生强烈的抵触。家庭教育者要认识到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如何使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少年更好地接受家庭教育内容,才是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探索网络文化中家庭教育方式,必须转变长期以来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青少年唯一标准的教育理念。教育者可以利用青少年对网络的喜好和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青少年通过网络资源学习,让青少年接触优秀的适合他们的网站,减少他们接触不良网站的几率。如果发现青少年有不良的上网倾向,教育者不能一味地责备训斥,要理性地帮助他们消除不良习惯,从而把不良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青少年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在看到网络带给青少年方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负面影响。在面对青少年思想的负面影响时,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明确各自的责任,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打造绿色网络文化空间,为青少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鑫颖.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23-25.
[2]蔡丙丙,王丽君.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影响和德育对策[J].科技风,2016(23):173.
昨日,千龙网联合首都互联网协会《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微信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但晒照片、网购、扫二维码等习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安全隐私问题却被中学生们所忽视。同时,还有四分之一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家长及老师。
昨天上午,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一间教室内座无虚席,在专家的引导下,60名师生和家长以新媒介素养为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对于微信内容的真实性,高达69.6%的中学生认为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中,大部分是可靠的。正确辨识虚假与真实的信息、提高中学生安全上网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此外,扫二维码更是很多青少年的随手习惯,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建议中学生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小心微博相册、签到、足迹等,学会朋友圈照片、地理定位、评论功能等权限设置,合理选择软件安全控件,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学校应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教育使中学生不断增强自控和自护能力。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安全上网的引导,让孩子能快速识别网络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欺负;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1-0010-03
一、网络欺负的概念及现状
近年来,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欺负行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欺负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通信设备,有意且重复性地发送信息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网络欺负行为与现实欺负行为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
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将网络欺负划分为:传送文本信息;手机拍摄并传播照片、视频;手机通话;聊天室聊天;在个人网站或主页留言等。《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4.85亿,10~19岁网民占总网民数的26%。《2010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及手机运用状况调査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77.2%。
英国儿童之家(NCH)于2005年对英国770名11~19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20%的儿童遭受过网络欺负,11%的儿童承认自己曾经发送信息侮辱或威胁过他人。Noret和Rivers对英国11227名11~15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约有7%的学生报告自己收到过侮辱或威胁性的邮件或手机短信。在加拿大,Li调查了264名初中生,其中25%的学生遭受过网络欺负,17%的初中生通过网络欺负过别人。Campbell对澳大利亚的12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14%的学生成为网络欺负的对象,11%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实施过网络欺负。Ybarra和Mitchell指出,在美国1501名10~17岁经常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中,12%的青少年实施过网络欺负,4%的青少年经常遭受网络欺负,3%的青少年既是网络欺负的受害者,也是网络欺负的实施者。在我国,宋娴对上海市三所高中进行了调查,其中17.7%的学生成为网络欺负受害者。刘丽琼等人对海口市59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40.2%的学生遭受过网络欺负,27.5%的学生实施过网络欺负。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青少年既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也是网络欺负的高危人群。
二、网络欺负的特点与危害
与传统的欺负方式(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相比,网络欺负具有独特的特征:一是网络欺负具有超时空性。与传统欺负方式相比,网络欺负者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侮辱或威胁性的短信、邮件或拨打电话,而被欺负者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无法幸免。二是网络欺负具有强传播性。网络欺负可以通过媒介广泛传播侮辱或威胁性的文字、照片或视频,许多网民出于不同的动机将这些信息转发,最终对受害人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三是网络欺负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网络欺负无需面对面进行,大部分欺负者会通过虚假的网络身份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和威胁。调查显示,有40.9%的青少年称不知道是谁欺负了自己,这就为监控带来极大的困难。
大量证据表明,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极大。网络欺负受害者多会感到情绪低落、焦虑恐慌、孤独绝望、缺乏安全感等,而且自尊心较低,出现较多的人际交往和行为问题,如果不能较好地进行心理调节,甚至会导致抑郁、自杀。网络欺负者通常人际关系较差,自尊心较低,存在药物滥用和酗酒问题,学业成绩较差,通过欺负他人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Law等人指出,很多青少年既是网络欺负的实施者,也是受害者。这些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欺负,不敢直接对抗,于是间接地采用网络欺负的形式进行反击,寻求心理补偿。如果缺乏正确的心理引导和调节,网络欺负可能使现实生活中的欺负问题愈演愈烈。
三、网络欺负的测量
目前,关于网络欺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研究主要是将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相结合,通过问卷法进行施测,配合访谈法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国外比较常用的问卷包括:《网络欺负评定问卷》(The Cyberbullying Inventory,CBI)、《聊天欺负与聊天欺负受害者量表》(Chat Bully and Chat Victim scales,CBCVS)、《柏林网络欺负者与受害者量表》(The Berlin Cyberbullying-Cybervictimisation Questionnaire,BCCQ)。在国内,宋娴编制的《青少年网络欺负与安全调查问卷》应用较为广泛;赵峰和高文斌针对我国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习惯编制了《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AOAB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适当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Hinduja和Patchin指出,网络欺负受害者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突然停止使用网络,当接到短信或电子邮件后会焦虑不安,使用网络之后会生气或难过,上学前或放学后常常紧张不安,对于自己在网上干什么闭口不谈,与朋友和家长变得明显疏远。而实施网络欺负者通常表现为:当有人经过时会快速关闭或转换网页,晚上长时间上网,如果不能上网会异常烦躁,上网时会夸张地大笑,绝口不提自己上网都干些什么,上网时通常使用多个账号。这几种测量方法各有利弊,如果能够结合使用,测查结果会更加准确。
四、网络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
以往研究发现,在实施网络欺负行为时男孩多采用身体攻击,而女孩多采取关系攻击,网络欺负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还存在争论。Li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9年级学生中被欺负者无性别差异,但是欺负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二倍。Smith发现,11~16岁的青少年中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电话和短信欺负。但也有研究者持反对意见,如Ybarra等人通过电话调查发现,网络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都不存在性别差异。刘丽琼等人指出,在网络环境中女生欺负与受欺负的比例均高于男生。之所以存在争论,可能是因为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调查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能都更加偏爱网络欺负这种方式,因为女孩偏爱间接欺负的攻击形式,且网络欺负具有极大的隐匿性,符合她们的选择意向;而男孩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更敏感和熟练,具备网络欺负的基本要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频繁地使用网络攻击他人。研究发现,11~13岁的儿童多通过发送短信或邮件、聊天室聊天等方式攻击他人,13岁以上的儿童多通过在个人网站或主页、空间上留言来攻击他人。高中生比初中生有更多的网络欺负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大的儿童,能更熟练地使用电子科技产品,并且有更多的上网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外实施网络欺负的学生人数多于在校内实施网络欺负的人数。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和电脑的管理较为严格,有效减少了在校期间的网络欺负行为。放学或放假后,由于被欺负对象不在眼前而且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欺负者就利用电脑或电话等工具对他人进行侮辱或威胁。
五、网络欺负的干预手段
愈演愈烈的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构成了新的威胁,反网络欺负(anti?cyberbullying)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网络欺负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是个体与家庭、学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多维度、多层次地对青少年网络欺负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一)培养青少年的法律、道德和自我保护意识
从网络欺负者角度来看,这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对网络欺负的本质认识不清,很少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严重甚至惨痛的后果。有的学生虽然不是网络欺负的发起者,却是参与者,他们抱着好奇或者幸灾乐祸的心态,将一些侮辱或威胁性的内容转发给其他人,加剧了被欺负者的痛苦。对于这部分学生,首先,应帮助他们提高法律与道德意识,提高其网络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欺负虽不一定构成犯罪,但如果不矫正这种态度与行为,极有可能演变为违法之举。其次,在信息之前需谨慎思考是否触犯法律或伤害他人,应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提高个人素养。终止网络欺负行为的根本在于每个人都不参与欺负活动。
从网络欺负受害者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发现,超过20%的网络欺负受害者不告诉任何人,即便向他人求助,求助对象也多以同龄人为主,向教师求助的学生不足5%,致使网络欺负行为难以得到校方重视。Bolman等人指出,面对网络欺负,青少年主要采用两种解决策略,即以情绪为中心的解决策略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解决策略。采取以情绪为中心解决策略的学生会感到紧张、焦虑、愤怒,为摆脱这样的情绪,他们要么掩饰自己被欺负的事实,刻意忽略此事;要么通过同样方式攻击他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采取以问题为中心解决策略的学生会采用一些社会应对方式(如告诉别人我面临的问题以寻求帮助)和认知应对方式(如何制止网络欺负行为)来解决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如有必要可以保存受到网络欺负的证据。其次,在遭到网络欺负时辨清信息,删除低俗内容,建立良好的网络氛围,避免无礼地对待他人。最后,积极向家长、教师、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不能做“沉默的羔羊”。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以家庭为主的社会。家庭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要素,在发挥教育作用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家长应站在打击网络欺负的前线。
首先,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关怀,多了解他们的校园生活及交友情况,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感,敢于和家长讲实话,变强制性教育为引导性教育。其次,家长应了解子女的上网习惯和上网动态,加强网络安全性教育,让孩子享受网络便利性的同时明了网络的风险性。
(三)发挥学校的中流砥柱作用
学校教师在解决青少年网络欺负问题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在正确认识网络欺负问题上起鲜明的导向作用;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地进行宣传和预防;第三,能够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现状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第四,能够针对在校学生设计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第五,可以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针对网络欺负,学校首先需要做好防范工作。在校园欺负得到遏制的同时,许多学生在网上肆意进行攻击报复,发泄心中的不满。有的教师过于依赖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学生的网络欺负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学生刻意掩饰,就会给调查造成盲点。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细心留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举止的变化,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就有可能防微杜渐,将网络欺负扼杀在萌芽中。其次,作好应对网络欺负事件的准备。制订应对计划,建立专门的干预小组,对相关教师进行严格培训,形成层次清晰、系统完整的工作体系。再次,在网络欺负发生后,心理辅导教师要全面考虑卷入网络欺负中的学生的心理感受。欺负者、被欺负者及旁观者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变化或重叠,因此,教师需要仔细理顺其中的关系,制定出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最后,完善反馈机制,对相关的网络欺负事件进行追踪,开展阶段性回顾和评价,总结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Patchin J W,Hinduja S.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 yard: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J].Youth Violence Juvenile Justice,2006,4(2):148-169.
[2]Noret N,Rivers I.The prevalence of bullying by text message or email:Results of a four year study[C].Poster presented at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Cardiff,2006,April.
[3]Campbell M A.Cyber bullying:An old problem in a new guise?[J]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2005,15,68-76.
[4]Ybarra M L,Mitchell K J.Online aggressor/targets,aggressors,and targets: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4,45,1308-1316.
[5]宋娴.高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模式探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三所高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刘丽琼,肖峰,饶知航,陈婷.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8):942-944.
[5]Slonje R,Smith P K.Cyberbullying:Another main type of bullying?[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49,147-154.
[6]Patchin J D,Hinduja S.Cyberbullying and Self-Esteem[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0,80(12):614-621.
[7]赵峰,高文斌.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6):439-444.
[8]V?llink T,Bolman C,Dehue F,Jacobs N.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Differences between victims,bully-victims and children not involved in bullying[J].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3,23:7-24.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1.创设游戏情境。比如在初一新生中就有对鼠标“单击”、“双击”概念不清、左右键使用不熟练的情况,于是,我出示了“给圣诞老人理发”的小游戏,加强他们对鼠标单击、双击的熟练操作。看着他们兴奋地通过鼠标给圣诞老人理发、染发、装饰等操作,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鼠标的操作。再通过讲解“单击”、“双击”在默认情况下都是指鼠标左键,学生则更容易理解掌握,学习劲头也更足了。
2.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授“网络与道德”这一课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为什么喜欢上网?”引出对“青少年上网的好处的讨论”;“你爸爸妈妈、老师对你上网持何种态度?”“为什么网络这么好,他们却会限制甚至反对?”引出对“网络所存在的弊端”的讨论;“究竟原因是什么呢?”引出人们的网络素养和网络道德还存在很大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那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把学生的讨论归结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上。从以上这一步步的问题引导,看着学生想要探究、似有领悟的眼神,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创设教学情境还有很多种方式,如可以制造悬念、巧设疑问、实践操作、热烈讨论等,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兴趣情境、直观情境、类比情境等,只要能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好的方法。
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尝试,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还是可行的:
1.适当运用比喻。计算机及网络是个新的领域,目前,很多同学对它还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运用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文件在磁盘中分门别类的存放,我们可以拿生活中如何利用书架分门别类放置我们的书籍为喻。
2.结合现实生活。计算机和网络中的很多构想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拿大家熟悉的现实生活对照讲解,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关于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我是这样讲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邮局申请一个邮箱以后,属于我们的信件、报纸等,邮局会每天派专人送到我们自己的邮箱中。每个邮箱都有它的号码和锁,要使用邮箱,我们必须记清自己的邮箱号,拿好对应的钥匙,这样,找对邮箱、打开信箱门上的锁就能拿到自己的信件。网络中,有很多计算机在网络上为我们传送电子信件,我们称之为电子邮局,我们可以向电子邮局申请一个电子信箱,用于收发自己的电子信件。申请电子邮箱时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有什么用呢?同生活中一样,每个电子邮局中有很多电子信箱,为了区别辨认,每个电子信箱也有一个邮箱号和一个密码锁,申请时提供的用户名就是我们为自己的电子邮箱所设的邮箱号,密码就是我们为密码锁设定的密码。那么,我们使用电子信箱时,只要提供正确的邮箱号和密码,就能开启信箱,从而收发电子信件。 这样讲解,很多同学恍然大悟,原来,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如此一致!
3.任务驱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档,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格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三、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培养信息素养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忌要求统一,在评价时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恋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许多家长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们吧”,严峻的现实不能不令人忧虑,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如何使广大的青少年正确辨别网络信息中的“垃圾”,全面提高他们上网的心理素质,既做到维护青少年上网的权利,又要保障青少年免受网瘾伤害,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从教近二十年,从1997年开始有网络走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以来,发现上网成隐对学生们的影响,并不像传统的药物成瘾对其影响是生理上的,更主要的应该是精神上的,因而就不应采用传统的“管、卡、压、”来消除,因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并非罪恶之源,对待中学生上网形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做为他们的引导者应该变“堵”为“导”,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其对不良的上网意识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为中学生科学上网保驾护航。
一、角色转换,做科学上网的导航者。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化学习将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实现角色转换,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首先,教师应通晓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能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渗透现代道德理念,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导航者,可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思想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不能自已沉迷于上网,对待存在网络心理障碍的同学要有足够的信心帮助矫正,不能持有偏见,要想方设法转移他们对网络的依恋,使他们形成对网络正确认识。
其次,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转换,由知识传授性的教育转换为互动性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在教育中占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二、做好疏导工作,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
1、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校园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设“心里话聊天室”、“心理咨询信箱”,增强师生交流的渠道,通过师生间的网上对话,及时开导、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教育学生在网上交友要慎重,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认清网上交友的危害性;教育学生在网上不要用真实姓名跟人聊天,不要轻易把自己名字、年龄、性别、学校、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等告诉别人,谨防陷入坏人圈套。同时还在校园网上开设“文科天地”、“理科探秘”、“时事速递”等一些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学科版块,及时充实、更新网站的内容,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拓展、信息的交流、资料的查询等方面来。
2、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知识,主动占领网上阵地。
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主动出击,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主动占领网上阵地。这对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学生在设计个人主页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创新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
对于那些爱玩游戏的学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教给他们开发游戏软件的一些常识,鼓励其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将来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校园绿色网吧,给他们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
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特别是大大小小网吧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引到电脑桌前,然而由于我国的网吧业管理有待规范,加上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正是涉世不深,免疫能力较差的时期,导致受侵蚀、影响的现象时有发生。网上曾报导过柳州就发生了一位16岁的少女因轻信网友为其帮找工作的谎言,深夜赴约面试,惨遭色狼的案例,类似网络诈骗、痴迷于网络游戏以致数天睡觉等也屡见不鲜。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尝试建立校园绿色网吧,适时向学生开放,并安排专职老师进行上网辅导,把流向校外网吧的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采取“信息过滤”,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堵,过滤掉网络中黄色、暴力、凶案等不健康内容,给孩子们撑起一片纯净的网络天空。
我校早在1999年就利用本校教学机房建立了一间被称为“绿色网吧”的电子阅览室,在课余时段向学生开放,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网管,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每到课外活动时间和周末,来这里学习的同学常常都能满座。成功地把同学们从社会上的营业性网吧“拉了回来“,对我校学生排除外界干扰,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迈进,网络信息科技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公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以90后青少年为主要成员的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为其学习、娱乐、消费、社团活动等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同时,被社会广泛关注的90后群体由于其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其在网络空间环境中的生活也存在与其他年龄段群体不同的特点。因此,了解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心理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以往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评价和展望,便于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生存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德育策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研究。以往研究大多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1.年龄、性别、时间等基本情况特点;2.网络生活的内容和结构;3.网络生活的动机、情感和态度;4.其他特点。
第二,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研究。综合以往关于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交往、网络学习、网络消费、网络参政、网络游戏等方面,考察大学生具体网络行为的基本情况、具体内容、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等。例如:武昭阳(2012)对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角色迷失、网络沉溺、情感放纵和内在攻击性四个方面的存在问题、成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温佳豪、张敏(2012)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蔡少辉(2013)对大学生网络阅读动机和行为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第三,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以往关于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1.宏观方面: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探讨网络生活对于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例如:王娟等(2009)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于青少年能力开发和个性发展以及对于人际交往、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负面影响。2.微观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的具体网络生活特点和行为与身心健康指标或者变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对其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例如:王炜炜(2012)的研究表明:网龄、平均每周上网次数和时间、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的网络功能、网络行为依赖程度与心理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预测力。
第四,大学生网络德育策略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开展的教育对策研究,主要分为积极引导和消极矫正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根据网络特点,发挥网络优势功能,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素质提升、潜能开发等积极网络行为,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探索网络思政教育引导模式;另一方面,研究者从消极角度针对网络沉溺(成瘾)、网络道德缺失、价值观偏离等问题进行矫正对策研究,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生活对其身心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国内研究评价和展望
第一,关于网络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还处于较浅层面的探讨,未能挖掘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并且大多研究仅考虑了网络环境内的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缺乏将社会、家庭、文化等外界因素与网络环境融合进行联动研究,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第二,以往研究中提出的对策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参考,但是大多是理论性建议,可操作的实践性对策较少,有待进一步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尤其是以案例为依托的对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