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安全培训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物安全;管理;教育
1高校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是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存放重要物品资料(精密仪器、文献资料)等特点。近年,一些高校或企事业实验室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不利于“工匠精神”社会的构建。比如,2013年4月,南京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致使房屋坍塌;2015年12月,北京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突发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一实验人员身亡;2016年5月,上海青浦某蜡业公司发生厂房爆炸,造成包括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内的3人遇难。此外,国外学者统计了美国早在2005年就发生了近万起实验室事故,造成2%的研究者伤亡。[1]一旦生物实验室发生意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在学生中进行生物安全教育以及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2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医学类实验室与其他类别实验室有所不同,所开展的实验项目涉及人体组织样本、动物、化学、物理等,具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因此,生物医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结合不同类别安全问题的特点,须有针对性地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2]通过文献查阅、与学生深入访谈两种方式确定了调查问卷内容。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共收到16生本专业的113份答卷,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实验动物,气溶胶,消毒等不同维度。生物安全课程由于学时有限,兹选取了八个章节对学生进行讲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装备操作与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医学实验室管理现代化、医学实验室管理规程、医学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调查问卷题目如下:第1题:是否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2题:是否清楚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内容;第3题:是否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第4题:实验课过程中老师是否对安全防护进行讲解;第5题:是否了解实验动物经常出现的人畜共患病;第6题:进行实验动物操作时是否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第7题:对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有无了解;第8题:是否了解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第9题:哪些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第10题:生物安全柜内是否可以使用明火;第11题:是否了解气溶胶;第12题:气溶胶是否会引起实验室内感染;第13题:是否了解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类型;第14题:高压蒸汽灭菌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开盖;第15题:实验动物生产是否需要需要许可证;第16题:实验动物是否分级;第17题:实验室是否要定期进行消毒;第18题:消毒剂配制好以后是否可以存放到下次使用;第19题:实验室冰箱是否可以储存食物;第20题:在实验中是否佩戴防护性器具(如手套、口罩,鞋套)。2.1生物安全概念的了解程度。61.95%的学生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37.17%的学生一般了解;51.33%的学生清楚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内容,48.67%的学生一般清楚;94.69%的学生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级别,5.31%的学生不知道;98.31%的学生认可实验课过程中老师对安全防护进行讲解;98.23%的学生对实验室安全防护实施有了解,1.77%的学生不了解。100%的同学知道在实验中需要佩戴防护性器具。2.2实验室设备安全了解情况。92.04%的学生了解生物安全柜的使用,8.85%的学生不了解;98.23%的学生认为感染性材料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83.19%的学生认为挥发性有害物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7.08%的学生认为非感染性材料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90.27%的学生认为生物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明火,10.62%的学生认为可以使用明火;96.46%的学生了解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类型,5.31%的学生不了解;88.5%的学生认为高压蒸汽灭菌器在压力为零的情况下可以开盖,64.6%的学生更认为高压蒸汽灭菌器在温度降到60度左右的情况下可以开盖,只有2.65%的学生认为直接开盖。2.3实验动物安全了解情况。99.12%的同学了解实验动物生产需要许可证,2.65%的同学不了解;91.15%的学生了解实验动物经常出现的人畜共患病,8.85%的学生不了解;99.12%的学生会在进行实验动物操作时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而0.88%的学生则不会;99.12%的同学知道实验动物存在分级,只有0.88%的同学不知道。2.4其它情况。88.5%的学生了解气溶胶,12.39%的学生不了解;93.81%的学生知道气溶胶会引起实验室内感染,7.08%的学生不知道;100%的同学知道实验室要定期进行消毒;70.8%的同学认为消毒剂配制好以后不能存放到下次使用,32.74%的同学认为可以继续使用;97.35%的同学知道实验室冰箱不能存放食物,3.54%的同学认为可以存放。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基本没有接触过生物安全柜,对生物安全柜的了解不够,认为挥发性有害物、非感染性材料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这是常识性的错误,今后在教学中要重点介绍生物安全柜的操作注意事项,并提供现场教学,给同学们一个直观的认识。其中有同学提出:“需要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课程,对于生物技术专业来说,需要经常在实验室进行操作,这门课可以不需要那么多的学时。可以适当设立学生讲堂,让学生亲自接触,更多的深入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印象,结课时可以用综述的方式作为学期总结。”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充分表达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值得引起授课老师的重视,并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调查中,80%的同学认为生物安全教育应该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其中有同学提出,目前生物安全概论课程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今后应作为必修课程进行讲授。学校缺乏系统的安全演练,也就是化学品泄漏事故演练以及生物安全事故演练;爆炸事故演练等。实验室管理应向其它管理先进的高校深入学习,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此次调查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增大调查范围,维度多样化。
3改进对策
围绕高校培养人的根本目标,针对实验室安全问题,需要建立组织体系,并以制度规范约束各方行为,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实验室安全素养,强化安全检查来落实整改。围绕人(组织体系)、法(制度规范)、防(专业防护)、环(环境保护)、育(教育培训)等主要方面着力,以查(安全检查)来监督落实,形成管理闭环,形成六要素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3]3.1危化品规范管理生物实验室的各类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可循。进入实验室前,由各实验室自行负责安全文件和知识的阅读、培训,成为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基础。[4](1)严格管理制度,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新,不断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2)升级加强危化品采购、入库、核查环节,可参照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采购后进行清单上报验,入库出库均有电子记录,并每年定期进行清查,做到帐物相符。(3)高校教师有义务与责任对学生进行危化品安全培训,同时配套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相关讲座。(4)危化品储存方面需要增大资金投入,各种防护系统及设备进一步完善,例如烟感报警系统等等。(5)提高危化品废弃物处理效率,可考虑与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将危化品废弃物管理工作做到实处。3.2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生物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针对高校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教学实验室使用时间固定,人数众多;而科研实验室使用时间长,人数相对较少。因而在进行安全培训时可进行大班制与小班制的差别培训,另外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专项培训,不能一概而论。3.3课程改革系统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将其作为强制性学习内容,作为必修课程进行严格考核,考核不过关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目前生物安全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程,师生对其重视程度不高。进入实验室的第一个环节应开展实验室安全课程,严格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加强安全意识。3.4常抓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形成制度,自查按期进行,自查之后上报,督导部门进行二次检查。安全检查避免流于形式,切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之后上报,复查合格方能正常使用。3.5提高安全投入安全投入用于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防护设备充足到位。高校应重视安全管理项目投入,专人专管,防护设备做到一应俱全,并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做到及时更换。3.6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建立实验室安全信息宣传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宣传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尽快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3.7整体化布局:实验室建设要注重全面性,水电容量依据实验室专业需求设置,定期检查用电容量是否超负荷,如有新入大功率仪器要核实用电安全方可投入使用。3.8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绩效挂钩: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到人,高校应加大管理津贴投入,对于管理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管理不到位的进行惩罚,以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
4结语
总之,高校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教育是所有实验课程的重中之重,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有助于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付拯江,蔡琥,黄智聪,等.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现状与危险应对[J].广东化工,2020,47(21):172.
[2]唐秋琳,黄强,黄鹏,等.高校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育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277.
[3]艾德生,黄开胜,马文川,等.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9.
关键词:生物安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实验课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活的病原微生物或者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标本。因此,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在教授学生实验理论、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因操作意外导致的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指对病原微生物、基因修饰生物、外来有害生物等生物体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潜在风险或现实危害的防范和控制。其目的是防止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感染或意外泄漏导致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LBS):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避免对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危害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1]。
二、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现状
197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CDC/NIH)首次出版了《基于危害程度的病原微生物分类》一书;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一版;随后,CDC/NIH又制定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作了系统全面的规定。
在我国,由于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研究起步较晚,于2002年卫生部首次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但没引起足够重视;直到2003年SARS 爆发后,我国才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力度,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该法规的颁布使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逐渐走向科学、规范、系统、全面的崭新阶段。
三、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
(1)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学检验实验课涉及医学检验、口腔、药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预防医学等多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因此实验室使用频率较高,对于不同群体的实验教师管理难度也较大。
(2)个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淡薄。针对我校医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个人防护措施仅限于了解,少数学生进入实验室不佩戴口罩、帽子、手套,一部分学生缺少无菌操作意识,偶尔会有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实验结束后没有彻底消毒洗手,实验废弃物随意丢弃等一系列不良的个人习惯折射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匮乏。
(3)由于我校实验条件以及实验教师人数的限制,不能对学生逐一辅导,以至于学生对实验技术操作不熟练,现学现用,易导致实验事故的发生。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1.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使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普及化
(1)实验教师要对卫生部颁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文件的主要内容做详细讲解,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生物安全知识,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加强无菌操作观念,纠正不良实验习惯。
(2)实验教师要从根本上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防护。在实验室管理中,由于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有些实验教师往往只注重实验教学理论及实验教学技术环节,但忽略了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忽视了本应该承担的安全防护责任。因此,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中强化生物安全防护的知识非常必要。
2.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各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结合各医学检验实验室实际情况,以国家实验室安全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地落实和执行,不能流于形式。每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均采取人员登记制度;实验室应制定生物安全手册以及安全防护流程操作手册;要实行危险标识制度,在实验室醒目位置张贴生物危害标志,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制定实验室消毒灭菌制度,建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本,严格进行消毒记录;实验室要建立各种使用记录,使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建立个人防护制度以及提供必需的急救设施;为了应对实验室里的突发事件,要建立实验室应急处理预案。
3.加强培训
(1)加强学生操作技术培训。实验室主要生物危害包括:微生物气溶胶吸入、刺伤割伤、皮肤黏膜污染、食入、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等;感染的途径主要包括:皮肤接触或黏膜接触、吸入、食入、接触动物等;产生气溶胶的实验室操作主要包括:倾倒毒液、离心、抽取培养液、玻片凝集实验、打开培养容器的螺旋瓶盖、刷衣服拍打衣服等。要让学生明白实验室内发生感染的途径,强调个人物理防护[2],反复强调规范学生的操作技术,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2)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在实验室中可能会出现有害飞溅物不慎进入眼睛或皮肤,这时我们就要学会紧急喷淋和洗眼器等冲洗设备的使用;对于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药品如二甲苯、甲醛、EB、苯酚等,以及放射物的泄漏采取有效的防护知识培训。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在实验室内会出现学生在实验室不穿白大衣,不戴手套、口罩;实验完毕不用消毒液彻底洗手;不摘手套触摸生活用品;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这些不良的实验习惯,说明师生从根本上忽视了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由此导致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我们要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实验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和防护。为此,学生们不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储藏食物、涂抹化妆品、摘戴隐形眼镜或吸烟。进入实验室一定要穿好工作衣,实验结束后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自觉做好手的清洗和消毒。
4.医疗垃圾的处理
作为医疗垃圾的实验室废弃物应该严格地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显微镜、试管、滴管等回收的实验器材要由实验教师统一收回,严格消毒清洗;应配备专用包装物或容器以及相应的标识、标签及封口,将实验废弃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如纱布、棉签、棉球、标本等直接丢入专用污物袋并且每个包装物或者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损伤性废物如采血针等应丢入利器盒中。
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是医学检验专业师生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实验教师的职责。因此,要加大对学生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教学环境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艾滋病在世界和中国发展迅猛,我国要逐步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在各地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以便更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控制艾滋病传播蔓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要满足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要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及生物安全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上岗;实验室要建立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程序(SOP)等,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太原市尖草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已于2007年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资格。下面将其中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
1艾滋病检测与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1.1艾滋病检测[1]
艾滋病检测是指采用实验室方法对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组织器官、血液衍生物等进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包括监测、检验检疫、自愿咨询检测、临床诊断、血液及血液制品筛查工作中的艾滋病检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是指对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组织器官、血液衍生物等进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的所有实验室的统称.
1.2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实行全面准入制度,包括:实验室准入,人员准入及试剂准入;具有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体系;具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及工作要求;实行分类分级网络化管理。我国的艾滋病实验室分为三类,分别为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包括确证中心实验室和确证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包括筛查中心实验室、筛查实验室和检测点)。各类实验室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承担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2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建设
为贯彻和落实国务院《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根据山西省卫生厅规划,太原市尖草坪区CDC于2005年积极进行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建设。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主要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筛查实验;负责将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筛查实验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送当地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定期汇总检测资料并上报;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2]。在尖草坪区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区CDC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明确区分开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使之符合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设置要求;太原市卫生局给配备了生物安全柜、酶标仪、洗板机、恒温水浴箱、离心机、移液器,CDC购买了高压蒸汽灭菌器、耗材、安全防护用品及其他物品,使实验室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区CDC实验室建立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规程》和《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了相关检测和仪器操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06年6月印发)》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及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等;实验室每个人都参加了太原市卫生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全部持有太原市卫生局颁发的培训证书上岗。经过大家勤学苦练,尖草坪区CDC实验室终于在2007年1月12日以“优秀”的成绩一次性通过了山西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取得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资格。
3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的发展
尖草坪区CDC实验室取得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资格后,为全区的艾滋病监测、检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室基础,对提高全区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艾滋病毒(HIV)抗体检测工作水平和质量起到了规范性指导作用。
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不同于其他病原微生物检测,要求十分严格,任何错误的诊断,包括假阳性或假阴性,都会对被检者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要保证每一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做好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3,4],保证实验质量。尖草坪区CDC实验室在实验前做到了正确地采集、运送、处理和保存标本,并开展了“即刻法”质控工作,在实验后能准确填写检验结果、及时发出报告并能正确地解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在“即刻法”质控工作中,要保证工作到位,即当质控图出现失控时,一定要进行分析和纠正[5],否则会流于形式,不能保证每一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保证初筛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初筛实验室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省级确证中心实验室组织的能力验证。尖草坪区CDC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于2007年底参加了山西省CDC组织的“全省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检验能力验证”活动,取得优秀成绩。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尖草坪区CDC筛查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检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得到提高,可保证艾滋病结果的准确性。
在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运行中 ,我们发现它具有工作量大,文件多和网络化管理等特点,实验室内样品、实验耗材、实验数据及办公文件的管理,实验室检验能力验证的运行,均需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建议在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成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争取人均年培训达一次,同时,要大力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保证人员及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03-01.
[2]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06年6月印发).2006-06.
[3]耿秀凤,亓梅章,金庆莉.ELISA检测HBsAg、抗-HCV的质量控制初探[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3:66.
[4]李庆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经血制品传播的几点作法[J].中国医药导报,2007,2:101.
1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方面的细节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以各项质量标准为原则,制约和促进医院护理行为活动的整体护理质量。在日常执行护理质量管理标准时,是否实施有效的细节管理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的好坏。为此,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来保证细节管理顺利实施。
1.1设立监控小组
设立监控小组是细节管理实施的重要保障。该小组由护士长、护理骨干、责任组长组成,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定期对科室的重要环节进行检查并及时的发现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做好相关的汇报和反馈工作。对于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监控小组必须能够做到预见、预查、预防三项重要工作,从而避免不良结果的发生。
1.2注重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服务质量与细节管理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高效的细节管理可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而优质的护理服务则体现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细节之处。因此,从细节管理方面入手,对护理人员的自身护理服务意识进行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培养医护人员拥有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关心爱护病人的信念,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1.3严抓物品清洁、灭菌等工作环节
对于医疗器械的处置,首先需要对其相关物品进行彻底的清洁工作,做好清洁工作是确保有效灭菌操作的关键。通常器械处理流程是首先清除血迹、污迹,这也是确保灭菌效果的基础工作;然后是进行有效灭菌。具体来说,清洗预处理操作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四个环节,而灭菌处理分为先清洗-后消毒-再灭菌三个步骤。只有严抓医疗器械处理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注重细节管理,医院疾病的感染预防才能得以实现。
2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细节管理
2.1加强人员岗前安全培训
细节管理是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也不断增加。护理人员要胜任这项工作,除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之外,还要了解一些物理机械、化学反应等知识,同时掌握必要的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有必要定期组织全科的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和消毒供应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强岗前培训教育,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确保临床工作质量。
2.2定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
消毒供应室监控小组应当要建立护理缺陷的登记手册,详细记录所有出现的问题,并定期召开安全检查会议,查找关键问题,分析安全形势,消除啊、护理安全隐患。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严抓无菌操作,,要对高压消毒包的灭菌效果进行严格的生物监测,确保护理工作质量,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
2.3注重职业防护培训
消毒供应室特殊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职业暴露风险高于一般临床科室,在抓护理质量管理的同时,应当注重职业防护教育。在平时工作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制定规范的安全措施、加强自身防护教育来保障护理人员安全,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积极营造清洁干净消毒的供应室的工作环境,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并注意通风情况。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当积极救治,进行必要的被动免疫,降低疾病发生可能性。
3心得体会
就业实习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同学们通过实习获得很多收益,但就业实习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医院对学生的实习安排不够细致,36%同学未经过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就进入实验室实习,存在生物安全隐患;10%同学认为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医院的实际工作有脱节之处,教学工作落后于医院实际工作的进展;70%同学认为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不太严格,较容易跟老师请假;10%同学反映个别带教老师不能耐心解答学生问题,采取敷衍的态度,甚至觉得同学们的想法很肤浅,不愿和同学们交流,还有两位同学曾经在向老师提问后,受到老师的批评;各医院就业实习安排都存在着对手工实验操作、形态学知识和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教学工作不同程度的忽略,甚至有12%同学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有12%同学实习期间从来没有向老师提问和深入交流;有2位同学在实习期间曾经与患者发生过争执或争吵;有10%同学认为医院工作不像想象中神圣,甚至有两位同学认为医院工作很累,医患关系难处,想改行。
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医学生的培养应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学校、医院、老师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使培养出的学生同时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履行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所以,根据上述就业实习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解决的策略如下。
1医院应对学生实习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为使同学得到正规的实习教育,医院教育处应有专人负责接待学生和对整体实习计划进行安排;作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检验科,属于综合性科室,应将临床教学工作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有计划、有安排,有专人带教,且应选择人品优秀、知识丰富和有良好实践技能的教师带教。
2学校应重视教学改革工作
近年来,随着实验医学的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检验医学在我国发展迅速,检测项目不断增多,检测手段层出不穷,提供给临床的信息不断丰富。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应伴随着检验学科的发展不断改进,加强和完善学生的实习前教育,以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理论知识,为应用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
医院和科室应该选择高素质人员进行带教,带教老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应具备良好的人品素质,对学生要有耐心和爱心,鼓励同学们提问、思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教老师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能力,针对教学大纲的安排,高标准、严要求、多指导、多放手,让学生熟悉自动分析仪的结构、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方法;学习和掌握部分手工操作实验项目;特别是利用医院的丰富资源优势,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掌握形态学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对各项目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都应详细掌握,严格考核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4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
4.1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要逐渐适应社会环境并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检验科的服务对象是临床科室和患者,因此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和带教老师沟通,养成勤动脑、爱提问、主动操作的好习惯;在实践中应重视临床与检验的联系,了解各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当出现异常结果时,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积极与临床医生联系,了解患者情况,在实践中积累临床经验;对待患者要有耐心和爱心,理解患者的痛苦,及时与患者沟通,提供良好的服务。
4.2重视学生质量意识的培养
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所在,及时准确地为临床诊治提供检验依据,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因此,学生一入科就要了解质量管理程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了解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及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的重大影响,积极参与室内质量控制的操作及质控结果分析,参与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了解其作用和目的,切身体会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3注重加强学生恪尽职守、不断进取、敬岗爱业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研究化工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化工知识学习和强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化工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导致化工实验操作存在风险,对化工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制约。为了实现化工实验教学的稳定、有序进行,保障师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需要建立一种系统化预防化工实验风险的管理机制——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消除化工实验操作的安全事故风险隐患,保证师生和国家财产安全,促进化工实验的安全稳定进行。
1.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特点
第一,危害范围广、危害后果严重。化学实验室中有一些危险化学品,这些危险的化学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很容易引发各种危险。这些危险在发生之后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第二,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化工试验室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高校的化工科研工作发展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缺乏一些潜在危险因素的预测,化学实验操作时候出现的危险事故很难被有效预测出来。第三,化工实验室环境污染严重。在没有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内部环境容易出现污染的情况,虽然这些污染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比如人体病变、仪器设备或者线路出现腐蚀等引发的安全事故。
2.化工实验室操作不安全因素分析
(1)化工危险品化工实验中应用的化学物品众多,存在一些危险品,主要有易燃易爆的甲苯、乙醇、二硫化碳;易燃固体红磷、硫磺等;腐蚀性强的化学品硫酸、硝酸、盐酸等。(2)化工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完善现阶段一些化工实验室的整体规划设计不合理,化工实验室的功能分布和应用不合理,制约了化工实验操作的有效进行。化工实验室内部缺乏有条理的管理,化工实验操作设备的随意摆放和随意挪动现象严重,由此很容易引发电器短路的问题,在化工实验的时候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3)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比较笼统,对化工实验室的管理规范不够细致、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制度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化工实验教学管理中无法执行。另外,一些高校的化工实验管理职能不明确,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互相推卸责任和工作任务交叉的情况,化工实验室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4)缺乏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化工实验室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在化工实验室进行学习操作的时候往往由于过度注重化工实验技能训练和巩固理论知识,由此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的日常训练。关于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如何操作灭火器,忽视了对化工实验室中其他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和处理。
3.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
(1)加强对化工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设现阶段,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科学研究、轻视环境保护的思想,在化工实验的操作中甚至存在不遵守制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进行化工实验室消防防火演习的时候,一些教师明明听到了警报,却已然进行授课,不配合学校开展防火演习,另外,高校的化工实验室的一些工作人员,不了解常见化工物品的使用要求,导致对化工物品的错用、误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如曾有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小心将冰箱中的含苯胺溶液当作酸梅汤服用,最终导致人员中毒。出现这种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为此,高校化工实验室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化工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视,通过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高校要定期组织化工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培训,让化工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知识。不仅于此,高校还需要对化工实验室的学术开展安全培训,让学生提升自己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学生要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对自身安全的维护。(2)完善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化工实验室化学用品的分类管理需要以《化学品物质安全数据表》为依据,对待不同的化学用品分别制定对应的化学品采购、使用、废弃物收集处理等管理规范,具体包括易燃易爆品的存放管理、废弃物的存储管理、强腐蚀剂和的领用以及限制使用量、剧毒废弃化学品的收集等。通过对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强化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根据化工试验室物品危险程度不同也可以制定不同的管理规定,比如对于易燃易爆品的使用需要佩戴相应的手套,并要保证在通风橱里进行相应的操作。对于操作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任务要至少保证有两个人同时在场,不能让一个人进行操作。另外,还要制定落实化工实验室安全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院系主任、领导部门的工作责任,实现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层层相联。在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为了能够尽早处理好化工实验事故,需要有关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通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在化学实验突发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3)健全化工实验室安全硬件保障体系①建立新型化学试剂存储柜化工实验操作中国所需要的大量化学剂是化工实验室出现危险可能的重要来源,为此,化学剂怎样进行存放成为有关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化工实验室应用的试剂柜大多应用的是不通风的文件柜结构,这种结构方便各种类型试剂的分类和摆放。但化学试剂在长期的存放中会挥发出一些难闻的气味,影响了化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在原有不通风文件柜的基础上设计推广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抽拉式试剂柜。抽拉式试剂柜具体可以被分成三层,对化学试剂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化学试剂存放和摆放的问题,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保证了化工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②建立适合生物发酵实验的水、电、气分离实验台化工实验研究中的重要设备是各种生物发酵设备,其中包括水、电、气实验设备。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需要在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水、电、气。化工实验中通用的实验台会将水源和电源设计在同一个实验台上面,在出现冷凝水溢出问题的时候会引发短路漏点的事故,为此,在化工实验台上需要预先留好相应的气路管线通道。通过新型水电气分离化工实验台的设计,有效解决水、电、气应用操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闭路训练冷却系统的建设节省化工实验中的水资源。③建立“悬挂式电架”在化工实验科研成果产业化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相应实验室的搭建为化工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支持。传统化工实验中在四面墙壁设计的电源对化工实验中部装置用电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不管采用怎样的拉线方式都可能出现插线板落地、插线板串联、插线板电容量不充足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在搭建化工实验室装置的同时,设计了一种专用的电架,为一些实验操作单独供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插线板落地现象的出现。(4)完善化工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训练通过对高校化工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化工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分为硬件原因和软件原因。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通过防范措施进行控制的,或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后能够将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为此,在化工实验操作教学中,怎样合理控制化工事故,在化工实验操作的时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从而在最大限度减少化工实验操作的损失是化工类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为此,在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加强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是首要工作任务。在化工实验教学中将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工作融入到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化工实验教学中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通过对化工实验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提升化工学生较强的化工实验操作动手能力,降低化工实验操作的风险。第二,在化工实验操作的进行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的不良操作习惯,向学生讲述这些不良操作习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三,定期模拟化工实验安全事故出现的场景,加强对学生的化工实验安全防护演习,增强学生化工实验操作安全必要性的切身体会。
综上所述,实现化工实验的安全管理是建设和谐化工实验的重要保障,对促进化工实验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有关实验操作管理人员在把握化工实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化工实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同时还可以针对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在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集体或者个人予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更好的落实化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作者:蒲艳玲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邱会东,李广,王伟,龙彦辉.中美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比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4:203-205+209.
[2]冯寿淳.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J].实验室科学,2014,03:196-198.
[3]邵菊芳,蒋敏,孙康,王永志,刘光芬,索佳.化工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构建及对策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4,03:199-200+205.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定期检验;无损检测
1 概述
压力容器是指工业生产或实验研究中用于完成反应、传热、传质、分离和贮运等工艺过程,并承受一定压力(≥0.1MPa)的容器[1]。它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范畴。由于生产和实际需求的不同,压力容器的种类和结构也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承受压力。因此,从本质上讲,压力容器都有发生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可能性。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设备,压力容器的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程度。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检测技术的进步,我国压力容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2],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基于此,文章从人员管理、设备维护、检测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压力容器的管理和检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 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现状
2.1 安全管理一般对策
我国对压力容器的管理十分重视。为了实现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首先,早在2000年就颁布了《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对压力容器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并对每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准入以及检验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使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改造等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我国针对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在国标、机标、石油、化工、石化等多个层面制定了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使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运行和维护实现了初步的标准化。最后,在管理层次上,在省市各级专门设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承担压力容器的安装制造、质量监督和定期检验等工作。这些对策确保了我国压力容器在生产中的安全运行。
2.2 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的进步
金属压力容器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3],随着冶金、机械加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国的深入研究,压力容器的检测技术也发生了新一轮的变革。
压力容器的检测可以分为有损检测、无损检测和密封性检验三大类。有损检测是指对压力容器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推断其机械性能或其他性能的方法;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坏被测试件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技术和设备辅助,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试件的内部及外部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密封性检验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实验。无损检测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压力容器检测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渗透检测(PT)等,业内称为“四大常规”。
2.3 压力容器管理与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安装单位无资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而该资质的取得,必须经过省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审查。然而,一些中小企业受利益驱动,在未取得相应安装资质的情况下,通过挂靠具备资质的公司或转借他人资质的手段,承揽压力容器安装工程,给压力容器的后期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监督检验机构不作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方面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我国各地区都专门设有该类机构,负责本辖区特种设备的安装制造、质量监督和定期检验等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检验机构往往只是派出一两位工作人员象征性地组成监督检验小组,隔三差五地到施工现场去走一走,来去匆匆,监督检验工作流于形式。
(3)使用单位和个人不重视。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其进行定期的全面检验十分必要,包括耐压试验、机械性能试验和焊缝无损探伤等。但对于一些压力较低、介质腐蚀性不强,或长期运行状态较好的压力容器,使用人员往往依个人主观经验行事,私自延长压力容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周期。
3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建议
3.1 以人员为核心,紧抓压力容器生产使用的每个节点
人作为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因素,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首先,检验监督部门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加强对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的资质把控,做到对每个操作人员和每一台压力设备负责。其次,使用单位应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资质考试,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储备,从根本上解决“人多证少”的困境。最后,操作人员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无证上岗的现象。
3.2 以监管为关键,实行检验监督部门的扩大化重组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向前推进,压力容器设备的数量急剧上升,而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却在不断精简。检验监督部门的人员不但要负责本辖区压力容器设备的制造质量监督、安装质量监督、定期检验等工作,还要兼管事故应急救援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等工作。往往每人同时承担着多个施工工程的监督检验,还要肩负着其他检验工作任务,这极容易造成安装记录审查不细、关键停止点项目检查不彻底、问题整改得不到落实等众多弊端。因此,作者建议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考虑实行检验监督部门的扩大化重组,增加在编检验人员或编外技术人员,做到专人专职,定期检验,全面把关,努力做好监管的源头性工作。
3.3 以技术为引擎,提升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水平
(1)生产单位应积极引进最新压力容器设备制造技术。压力容器的制造涉及多行业、多学科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科技产品,其建造应从原材料验收、机加工、滚制、组对、焊接、检测、热处理、压力试验等各道工序全面把关,努力提高我国压力容器设备的安全性能,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带领中国迈向压力容器制造强国。
(2)使用单位应积极引进或开发压力容器在线监测系统。我国自主开发的压力容器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对压力设备制造工艺和工作运行状况等多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系统的引入能确保压力容器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运行,为管理人员提供基础管理数据及科学分析依据,显著提高压力容器的整体管理水平,做到危险的早期发现及预报。
4 结束语
压力容器是一种承压类特种设备,工作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若容器本身存在某种缺陷,很容易造成泄漏或爆炸等事故。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压力容器使用量剧增,使我国在压力容器使用安全和监管方面出现了漏洞。从工程安装单位到监督检验机构,再到使用单位和个人,都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文章为此提出了三点建议:以人员为核心,以监管为关键,以技术为引擎,全方位多层次对压力容器进行管理。这对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定期检验效果的增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J].劳动保护,2014(12):3-6.
[2]陈学东,崔军,章小浒,等.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维护十年回顾与展望[J].压力容器,2012(12):1-2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业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安全隐患多,安全事故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严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水平,避免施工时对工作人员、现场财物设备的危害以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此外,还包括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和建成使用时的安全问题。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防范和管理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监管、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施工安全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完全问题的原因和现状,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措施。
1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和现状
要有效的改善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就必须从施工安全问题的现状、建筑施工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着手,从而得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案。
1.1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其诸多的不安全问题,也是引发众多事故的潜在因素。例如,施工环境范围大,工程地质、天气气象、地下水位、道路交通、地下和地上管线以及相邻建筑物等等影响因素都会对施工作业构成一定的限制。高空、露天作业以及交叉作业多,随着高层和大跨建筑的发展,高空和露天作业量不断增加,施工涉及到的单位和工序很多,需要比较好的配合,同时施工难度也在上升。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由于施工工作的体力劳动繁重,以农民工、临时工为主,其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安全作业的意识,不重视自我保护。
1.2 法制规范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为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出台了《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制定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机械安全使用规程》等等规范文件。但是,相应的配套和监管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加大执行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及违法必究。有的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润,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够,管理工作不到位,冒险作业,违规甚至违法施工。现在施工中存在很多以包代管的现象,总、分包单位不负责安全管理。
1.3 安全设备、技术不完善
由于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安全工作以及安全保障设备的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不足,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更新落后,再加上建筑市场上各家企业相互之间在竞标价格上日趋激烈的竞争,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就缩减了对安全方面的投入,这样一来,对施工安全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脚手架、模板以及支撑结构等设备落后就有可能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1.4 安全管理落后
以政府为主导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的漏洞,社会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工程建设的管理机制不系统,处于分散状态,各个单位环节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不统一,职责交叉混乱准况明显。有些建设、设计以及勘察单位的资质不够,施工企业不按照法律、规范施工,将工程分包,拖欠工程款致使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施工的防护能力。建筑施工单位的规模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壮大,但是各个单位施工水平是高低不同的,造成的结果是很多事故都发生在施工过程中。
2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地杜绝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抓起,根据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在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技术水平、设置一定的安全防护设施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等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避免其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危害。
2.1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由于进行施工工作的体力劳动繁重,大多以民工、临时工为主体,这些人员普遍来说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安全作业意识,不重视自我保护,是引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作业知识的学习,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其次,要提高像高空作业以及脚手架工作之类工人的身体素质要求,另外,还要对违规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以及教育。让参与施工的没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意外事故。
2.2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应该严格的制定和执行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机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应该制定诸如人员事故指标、文明施工指标以及环境指标等之类的安全管理指标,预先根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一定的应急方案,消除、控制事故因素,做到防微杜渐。例如,加大对整个施工工程的监督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并利用事先制定的应急制度来排除潜在的危险性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或者尽可能的降低事故的损失。
另一方面,健全建筑施工相关的法律和规范体制,并加大执行监管力度,发现施工现场有强制冒险施工、偷工减料、安全设施不完备以及违规抢期施工等违章操作行为的要责令其整改并采取处罚措施,逾期不改的可以强制其停工整顿或者降低企业资质。
2.3 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对于改善施工工程安全条件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做好施工安全组织设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作业是必要的。首先要从危险源入手,我们可以用新型安全材料替代原来的有毒材料,机械施工取代人工操作,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限制施工现场的电压、高温,还有可能有害的物质或设备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尽量减少对其他人员的伤害。施工过程中要在周边设置安全防护栏,临近街道的位置要设醒目的安全警示灯,基坑的周边要提高监测的频率,及时发现破坏因素。脚手架和塔吊机等机械设备进场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操作使用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此外,还要做好场区内的安全防火工作,建立合格的责任人制度。
2.4 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
施工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大对场地内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像安全帽、安全带以及安全网等基本防护设施要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对于建筑入口、楼梯口、电梯井和预留洞口等部位应该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提高其安全性能。对于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由于电力破坏的巨大性,准备阶段要专门的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也要特别的予以防护,电缆的架设要符合规范要求,电力保护装置也要满足三级电力两级保护的规定。
2.5 运用新工艺、新技术
加大对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工作的经济投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来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施工水平,使建筑施工逐渐的向着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断地更新机械设备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管理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整个施工工程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是建筑物后期能够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年全县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的总体战略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精品农业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水平,积极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年农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增加18%左右,达到28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人平纯收入增长6%,增加200元以上,达到3500元。
三、工作措施
(一)以现代精品农业为抓手,不断壮大特色板块基地。
按照市场导向、效益优先、整体开发、以质取胜、突出提档升级,提高精品园建设质量的原则,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
一是抓好安全菜园建设。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打造品牌、延伸链条、保护生态”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以安全菜园建设为抓手,稳定发展30万亩蔬菜板块基地。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省高山无公害蔬菜系列标准》组织生产,推行农户生产档案,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频振式杀虫灯、生物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提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监管,严禁违禁农资的使用,在全县主要高山蔬菜产区禁止销售和使用有机磷类单剂农药;加大菜区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实行产地抽检、冷库收购抽检以及市场抽检相结合,确保蔬菜产品质量,把高山蔬菜基地农产品准出工作推广到全县高山蔬菜主要产区;大力调整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积极探索适宜高山地区生长的具有较高效益的新品种,试验示范新的种植模式。
二是抓好精品果园建设。加强品种改良,建设精品果园,抓好公共生产平台建设,实现果园路电水肥循环配套,提高鲜果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抬高栽植、生物防治、精细修剪、合理水肥管理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使我县柑桔产业由传统粗放管理向精品化发展。全年计划完成5000亩的精品椪柑园和5000亩精品蜜桔园建设任务。加大品牌整合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使我县成为全国的优质椪柑生产大县。
三是抓好高效茶园建设。发挥“清江早茶”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引进良种无性系茶苗,坚持标准化建园,对老园进行改造,提高基地整体水平;加强技术培训,推行机修机剪,提高茶农生产水平和采摘水平;推广应用有机肥,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农业和生物措施控制病虫为害,严禁高剧毒农药等违禁农资的使用;加强茶园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确保茶叶品质提高和质量安全;整合全县茶叶龙头企业,提高茶叶加工能力,积极打造清江早茶和有机茶品牌,逐步做大全县茶叶板块。力争新发展茶叶基地5000亩,改造老茶园及低产茶园8000亩,积极实施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优质绿茶之乡”的战略部署。
四是抓好魔芋、甜玉米等基地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魔芋之乡”的战略部署以及《自治县—2013年魔芋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落实基地面积4.5万亩以上,做好魔芋基地配套建设,并积极开展魔芋病虫害防治研究和技术推广,加强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连接,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市场化原则,分高山、中山、低山三个梯度,发展2万亩的甜玉米基地,保证企业均衡供应。
(二)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强化服务龙头企业意识。立足资源优势,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围绕“四个一批”的总体目标,培植壮大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好龙头企业加工原材料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占全部外销农产品45℅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再引进1-2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到投资落户。加强对现有重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在壮大现有省、市、县重点龙头企业基础上,力争新增1家企业进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2、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一是壮大流通企业,大力开展农超、农商对接活动。发挥区位优势,在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组建蔬菜、茶叶、椪柑等行业协会,培植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农贸公司和购销联合体等农产品流通经济实体,培植各类农产品经销专业大户。二是继续以“节庆农业”方略扩大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农产品销售。三是健全信息网络,拓展网上交易。规范信息采集、分类,将本县名、优、稀、特产品通过互联网,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扩大农产品销售网络。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会和名优特农产品评选,扩大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四是做好农产品销售终端建设。稳定北京新发地柑桔销售平台,新建华北、西北两个以上省会城市柑桔销售终端。大力拓展高山蔬菜销售市场,增加超市和专柜销售比例,力争全年农产品订单销售达到5亿元。
3、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引导,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除加强日常指导管理外,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扶持壮大贺家坪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清江魔芋专业合作社、资丘巴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年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200家,重点建设10家示范合作社。
4、加大农业精品名牌创建力度。一是加快技术创新。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关键技术的创新,提升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品质,提高水果蔬菜冷链保鲜和加工技术、药材深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转化率和商品化包装率;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认真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加强高山蔬菜、清江椪柑省级地方标准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茶叶、魔芋、马铃薯等特色产品的地方标准,实现生产标准化;三是实施品牌战略。以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名牌农产品评选活动,鼓励高山蔬菜、清江椪柑、资丘木瓜、金福红栀等特色农产品申请国家和省级地理标识保护,支持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全县农业“三品”总数达到40个。积极整合现有高山蔬菜、清江椪柑等主要农产品品牌。落实名牌奖励政策,对在开发名牌产品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
(三)以技术培训为抓手,深化农业科技服务。结合全县启动“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抓好项目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引导乡镇农技人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大力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力争每个村民小组培养1-2名科技示范户,一个村民小组培养1名依靠发展农业产业致富的带头人,全县科技示范户达到1000户以上,科技入户率达到80%以上。全年对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和主要种养科技示范户轮训一次以上,完成阳光工程等技能培训2000人,全年培训农民55000人以上。充分调动乡镇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全县农作物病虫测报体系,组织乡镇植保员定时开展病虫测报,定期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平台等病虫信息,帮助农民及时搞好病虫防治。
(四)以农业行政执法为抓手,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1、大力宣传农业法规。通过各种形式,在全县深入宣传《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机械促进法》以及《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药管理条例》、《省植物保护条例》、《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法懂法和守法。
2、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制定和发放宣传资料和农户生产档案,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备案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在做好火烧坪高山蔬菜准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到全县高山蔬菜主要产区,同时在全县主要高山蔬菜产区禁止销售和使用有机磷类单剂农药。增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点,加强检验检测,提高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认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建立农资打假护农长效机制,坚持经常性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等经营门店,及时查处违法经营案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全县正常的农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农药、肥料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力争做到全年无农药、肥料问题的投诉。
4、强化农机安全监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厉打击黑车非驾等违法行为。争取全年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5‰以内,农机列管率、持证率和检审率均达到95%以上。
(五)以落实惠农政策为抓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和落实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用,规范办理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民把土地向主导产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争取启动土地纠纷仲裁庭建设,积极稳妥调处各类土地承包纠纷,切实保护农民的经营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狠抓农民负担监管和农村财务管理。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规违纪筹资筹劳行为。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确保市级检查验收达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民主理财的审核监督作用。加强村级债务管理,禁止新增债务,坚决化解历史债务。
(六)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增加农业投入。
项目是农业发展的载体,没有大的农业项目的推动,加快农业发展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项目强县战略,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616”对口支援的政策机遇,组织项目专班,以我县几大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抓紧申报,抓紧实施,以大项目带动特色农业大发展。
1、积极争取项目扶持。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向省市农业部门争取和申报各类农业项目,努力增加上级部门对我县农业的投入。重点是进一步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信息直通车、新型农民培训试点县、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大县建设等项目,着重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和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项目前期启动建设,力争通过项目建设,提升农业部门服务能力,提高全县农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扎实抓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建设。切实抓好10个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任务,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管理,充分发挥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建设验收达标。
3、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年度全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要继续加强对都正湾、大堰、鸭子口三个项目乡镇的技术指导服务和检查督导,确保各个建设内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4、全面完成全县科技攻关项目建设。科学组织,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清江早茶品种选育、魔芋品种引进、选育及无公害化栽培、玉米品种选育、高山蔬菜新品种实验示范、主要特色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项目。
(七)以自身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面对新的时期和新的形势,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我们农业部门必须紧扣十六字行风,切实改进服务手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