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第1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以问促新;创新意识;多问;追问;逼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75-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但是,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更不要说创新意识的培养。事实上,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要善于从问题入手,如鼓励学生多问、在关键处追问、在混沌处“逼问”等。

一、鼓励学生多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所学知识产生疑惑,当面对疑惑时,有些学生完全不放在心上,有些学生爱问“为什么”,而这些爱问“为什么”的学生经常能给出各种奇思妙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多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工人师傅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栅栏,求围成这个长方形栅栏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后不知如何下手,根本找不到解题思路。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地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这时,有的学生提问:“题目没有给出长方形的长与宽,怎么计算呢?”有的学生说:“这道题中的已知条件不够。”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回答,而是让学生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画一画、做一做,很快得出了结论:只有当长方形的长与宽最接近的时候,长方形的面积才最大。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多问,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轻松地解开了疑惑,解决了问题,为培养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关键处追问

思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行为,因为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有所创新。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互质数”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哪些数可以组成互质数?”有的学生说:“任何相邻的两个数都可以组成互质数。”有的学生说:“1可以和任何数互质。”还有的学生说:“合数与合数可以组成互质数。”这时,教师抓住关键处,及时追问:“所有的合数之间都是互质关系吗?请大家举例说明。”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发现:有的合数与合数是互质关系(如4和15),有的合数与合数并不是互质关系(如4和6)。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有学生马上提出:“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互质。”对于学生的新发现,教师并没有给予评价,而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去验证,课堂教学效果甚佳。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学生对质数概念有了基本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关键处进行追问。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

三、在混沌处“逼问”

在课堂上,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时候,教师一般采取追问的形式,由浅入深,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面对教师的追问,很多学生的回答往往只是浮于表面。这时,教师就要通过“逼问”的形式,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园林工人在公园里栽花,要把10棵月季花平均栽成4行,每行5棵,该怎么栽?”@个数学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学生解决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在讲解该题时,教师先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看怎样才能达到“每行5棵”的栽培要求。经过动手操作后,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道题出错了,没法做。于是,教师“逼问”道:“真的不能满足题目的栽培要求吗?请大家不断调整花的位置,再试试看。”就这样,在教师的点拨与提示下,学生重新思考,终于找到了栽培方案,即第一行栽1棵,第二行栽2棵,第三行栽3棵,第4行栽4棵。有位学生还提醒其他同学:在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公共花”的位置。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就学生思维的混沌处进行“逼问”。在教师的“逼问”下,学生重新思考,厘清思路,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问题,有效增强了创新意识。

第2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我教研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认真研究近五年的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新课标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逐步归纳提炼出自己的一整套思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让每个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成果展示,通过开放课堂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大胆的发表不同的见解,质疑、解疑、讨论、争辩,通过这样一种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基于我校少儿班学生的特点,通过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研究,他们较普通学校的学生表现欲更强,思维更活跃,实践和创新意识更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占领课堂,教师少讲而学生多讲,多动手,多实践,甚至采用“兵教兵”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参与课堂,而不再只是旁观者。

通过对近五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和考试大纲的认真研究和分析,感觉到中考命题越来越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所以对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都要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在教授几何初步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从而自然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在教授课题学习等内容时,则可以增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通过让学生在母亲节卖花的活动来研究利润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作业和练习是数学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作业和练习一刀切,根本不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健康发展,更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我教研组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革,除了有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的A、B、C档题目,另设计选做题,这种题目不是以往定位的难题,而是能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放性题目,或是结论开放,答案不唯一;或是一题多解,可以用不同方案、不同策略解决的问题。这样更加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面对知识和信息的激烈冲击,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它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去发现知识,发展能力。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能让学生去独立观察和思考,去发现知识,形成能力,是促进师生沟通及知识的再现过程。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2. 营造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的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创设和营造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才能给学生生理和情感的安全保障,最佳的学习才能发生,实现自我能力的再创造。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最后,重视实践操作,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精密灵巧的工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否则它们就处于昏睡状态。因此,让学生多动手、多进行操作实践,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活动实践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发现、探索、讨论等等。

3. 注重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培养

3.1 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杨振宇博士曾指出:“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巧妙地设计利用教具,引起学生的创新兴趣。 教学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好动好奇心这一特点,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教具或利用简单的实物充当教具,一件好的教具(不管它如何简陋),可以胜过许多冥思苦想,省掉许多讲演演算,节省许多教学时间而豁然开朗。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课前让学生准备三根小棒,课堂上,让他们在课桌上摆放组成三角形,就有学生惊奇地发现他的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从而激起了他探索的欲望,老师进一步拿出事先准备的不同长度的牛奶吸管,让他们小组操作讨论,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创造的兴趣。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育中有大量的几何图形,而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几何图形,它们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或由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如:矩形是最合理和最美的图形,矩形的长和宽是用黄金分割来组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线条美、图案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如:房屋装修中装饰的大部分都是几何图案。把图形灵活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引起创造图形美的欲望,使他们去创新,并激发他们创新。

(3)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法宝。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导入新课是教学的起始点,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会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把学生的兴趣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使学生在整堂课中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史、历史上数学家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历程、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等。这样既可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例如,正数与负数的引出。可以结合实例提问:“如何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时欧洲的商人在装好货物的箱子上画个“+”号表示物重超过规定重量,画个“-”来表示小于规定重量;在数学上最早采用这“+”“-”来表示,德国数学家魏德曼,由于这两个符号简捷方便,后来就使用了,于是产生了带符号的数――“正数与负数”。这样引出学生感到很自然而又有趣味,体会到数学的发展依赖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可引导学生去探索、创新数学知识。”

3.2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一题多变”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一题多变”即是将经典题型或删除部分已知或结论,采用引申启发转化组合的形式,调动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创新能力。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一题多解”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切入问题,并能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到最佳的解题方法,从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得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一法多题”深化学生思维。“一法多题”是指用一种方法去解决形式不一但实质相同的一类题目,它能提示思维规律,突出通性通法以达到融汇贯通深化思维的目的。

3.3 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第4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主体性;大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9-02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自主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以主体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具体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人的自主性是指主体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选择客体以及发展方向,体现着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支配权。“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其次,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对客体发挥作用和影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和实践。如果说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要素的占有和支配,那么能动性就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再次,主体性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正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成为活动主体,且与动物分离开来,也正是有了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才显现得越来越强。

对于创新意识,在相关资料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种表述,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有着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思维比较,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创新意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更多地处于感性阶段。另外,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创新意识和主体性两者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确立主体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人的发展必须先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确立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人们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仍无法使心理恢复平衡时,就可能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或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即“问题意识”。它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岳晓东教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中指出,当前学生创新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化。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等负面影响。主体地位的确立,才能保障主体权利的实施,也才能保障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确定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主体性的发展,为形成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2. 形成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只有当他能够自主活动并意识到自己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他才最终成为主体。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不断学会按照自我的意愿,同时也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造福社会和人类,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主体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来看,没有主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满足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发表独特见解的意识。

3. 人的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发展好的人,就会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正是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人对自身逐渐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进行自我改造;也是在主体性发展的历程中,人能动地适应、改造外在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受外在世界的支配。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主体性发展得好,就会主动关心自身、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关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问题的解决,发扬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质疑的精神,并产生解决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创新意识作为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与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人的主体性具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外在表现,如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创新性等,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一种创新,正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结果,也是他们主体性发展的体现。主体性的这些外在表现,与创新意识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是人对已有认识和实践的超越和突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之所以能发挥创造效应的深层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曾明确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产物,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主体性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校园环境、培养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双边主体。“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在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为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及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在第二阶段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学习的客体。在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下,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发挥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给教师更大的自,在遵循教育目的和遵守教育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来设计、规范教学,自主选择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授人以渔。特别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通过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途径,实现教育过程成为建构学习主体过程,同时通过建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要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具体要从管理、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中束缚主体性发展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专业转换,大力开展选修制、辅修制、导师制,不断减轻学业负担,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

3.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究其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无关系。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采用讲授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新的知识。讨论课上学生与教授一起,就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授只在其中起引导协调的作用。正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整合,极大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思考课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视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社科类课程可以通过搞调查、写论文、演讲、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研究的方法,数理类基础课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4. 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而教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评价普遍都是期末考试定结果,教师为考试而教,不顾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评价不但要完善评价的内容,而且要完善评价过程及方式。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再次,在评价模式上,不但需要教师的评价,更需要自主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有主体性的、会独立自主的人。

5. 打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

通过完善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图变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重点放在研究方法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加强学生中学习型社团的培育,让学生在社团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比赛;还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德.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

[3]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第5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一、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莫不与他们儿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如小鸟会哭吗?小兔子为什么前腿短后腿长?有的孩子还爱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下来,看看里面的究竟。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在孩子中要注意爱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激起创新火花和学习灵感的源泉

“乐思方有思泉涌”,许多事实证明,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闸门,萌发创造力。相反,在非常严肃和高强度紧张的心理环境下,会产生压抑和恐惧心理,极不利于学习和大脑的记忆、储存,甚至对已经储存在脑海中非常熟悉的信息,也会因突然“短路”而难以释放出来。可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微笑、趣味和竞争带进’课堂,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方法

打破我国传统的一题一例教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例如,教“三角形面积”时,我引导学生参与操作活动,让学生取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桉取(两个直角三个形)――比(看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完全一样)――拼(拼出已学过的图形)的步骤操作。学生运用拼合、旋转、平移的方法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图形。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三角形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发现新知识,发展了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质疑求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仙杖”

第6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一、培养创新意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如使用一张白纸对折若干次后,用“可与珠峰试比高”来引起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例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先设置这样一道题“今天是星期一,你知道 8100天后的一天是星期几吗?”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下,我才开始分析:一周是7天,所以8100天后的一天是星期几可由8100除以7所得的余数来确定。结果表明,学生对具有诱惑力的问题趣味无穷。

2、注意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关系的一个基点。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深浅主要取决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习程度的高低。教师的精力主要应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组织数学活动上,注重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强调数学经验性、创造性的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以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最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而,对学生数学认知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这里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3、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应按数学思维(数学活动)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以数字1、2、3、4、5不重复的组成的5位数中,有几个是质数?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从局部着眼,除去2,5结尾的必为合数之外,尚有48种情况,太过烦琐(直觉思维)。后来从整体着眼,则立刻发现1+2+3+4+5=15,能被3整除,即不论这5位数如何排列,所得5位数均为合数。则这题答案是质数个数为零(思维变通性)。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学生摒弃原有解题套路,凭着正常思维的结果,加以联想,用简捷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以及潜在的创造性。

二、创新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求知欲和创新欲是指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是推动人们求知和发现新关系的力量。这种力量大的学生往往对新事物格外敏感,垂青言行的独到之处。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如在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设计课前提问:“A、B、C三村(呈三角形分布)合建一所学校,校址应选在何处,才能使三个村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学习这部分知识,学习兴趣很浓;其次,提供质疑问难的条件,教师不独占课堂,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以及对学生多启发、多诱导,在解决问题时敢于冒风险,并能觉察到情境中那些与问题毫无关系的重大线索,从而创造性地将问题加以解决。

2、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障。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学习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习思维,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中对于公式的推导中就渗透了归纳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又例如初中代数第二册Pl35上的例题:“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16x-2有意义?”解答本例题的思维方法是排异法:要找到使该分式有意义的值,我们先找到那些无意义的值而排除掉,于是剩下的数便是有意义的值了。这样就拓宽了学生思维领域,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一道习题的解法,而且学习了解答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第7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看管幼儿、保证幼儿的安全。近年来,幼儿教育越来越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有时也缺乏创新意识,有的教师认为,一个好学生就是要听教师说的每一句话,任何事情都要按教师的要求做。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就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

另一方面,有些家长的做法也有失偏颇,他们在为幼儿选择学校时,总是要看这所学校的教学成绩或是这所幼儿园一年能让幼儿认识多少个字、学多少个英语单词、做多少道数学题。这就间接剥夺了幼儿的自由,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学前教育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目标,可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教师不得不对幼儿进行束缚式的教学,强迫幼儿学习,从而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时期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一)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1.美术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幼儿天生喜欢画画,他们喜欢把对生活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将心理期待与直觉观察巧妙地融为一体,借物象表达心像,反映自己直率的情感,他们自己不在乎像不像,他们满意的往往是较为准确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作品,这些作品确切地反映了幼儿的创造力。所以,在幼儿绘画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让他们大胆创作、快乐创新,让幼儿感受到创新的乐趣。

2.音乐教学活动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在音乐课的歌词教学中,教师可打破以往教幼儿朗诵歌词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歌词。如在教歌曲《大鞋和小鞋时》,可以先出示爸爸的鞋,然后问:“穿上爸爸的鞋像什么?”“船开在哪里?”“穿上爸爸的鞋时,走路会怎样?”几分钟后,请一位幼儿穿上爸爸的鞋感受一下,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由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出歌词。这样就减小了幼儿学习的依赖性,增强了幼儿的自主性,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其次,在音乐课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编动作,如在教《采茶》舞蹈时,教师可让幼儿反复听音乐,让幼儿想象采茶女是怎样采茶的。这时让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用自身的动作来丰富幼儿的视觉,特别是让幼儿看看手怎样抓住茶枝、手腕如何转动才能采下茶叶。幼儿获得这些知识后,教师便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动作。在音乐活动中,这种形象思维的培养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1.努力为幼儿创设开放式的环境。教师要开放活动室,精心构思活动室的每一个墙面,每一个角落,让活动室成为幼儿求异思维发展的天地。例如:让幼儿用废旧报纸、挂历制作服装、鞋帽等放在活动墙上,用饮料瓶制作瓶娃娃,用乡土资源材料装饰活动室的墙壁、及图书柜、水杯架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求异创新的兴趣,也扩展了幼儿求异思维发展的空间。

2.营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要正确地对待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不能否定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探索创新意识。例如: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计划让幼儿听“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的音响,但幼儿听完之后,有的说是小青蛙在捉害虫,有的说是小猫在玩球,也有的说是小狗在捉迷藏,此时如果全部否定了幼儿的答案,一定程度上会禁锢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和环境,要允许多个答案共存,在求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求异精神,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学习中,教师要使幼儿具有自信心、进取心,幼儿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三)家长运用适当的方法训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想象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首先,鼓励幼儿多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观察幼儿的言行,当幼儿有疑问时要鼓励幼儿说出来,并引导幼儿向纵深方向思考,慢慢地,幼儿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素材。幼儿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出来的。一首歌、一幅画都能表达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素材,如结合我园乡土教材的编制为幼儿提供易拉罐、玉米皮、秸杆等,让幼儿依靠自己的想象,利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作品。

第8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和增强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等,这些使得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比较封闭,这些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采用开放性教学,以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知建构理论。学习者不应被看成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造过程。

2.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带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能毫无顾虑地表达观念与冲动,对未知的事物更开放,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整合。

3.集体教学理论。只有在集体交往中,通过个体之间的交流,才能有所启发,有所补充,才能充分调动个体和集体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

4.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他强调,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提倡“教学做合一”,将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教学。

三、理论假说和研究目标

(一)理论假说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尊重、自主、独立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潜能。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运用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开展紧贴生活的实践活动,便能有效地激发这种需要和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2.研究开放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的手段方法。

3.建立和谐、民主、轻松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操作模式。

4.促进师生素质的互动发展。

四、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开放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主要落实三条课堂教学策略:设景激情、迁移探究、整合内化。

1.设景激情。紧密结合学生所熟知或关心的事物,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形成学生的探索欲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迁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新颖有趣、轻松和谐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并围绕学习内容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大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3.整合内化。引导学生把在探索过程中的发现、研究、观念等进行分析、归纳,并整理成数学模型,形成学生自己的数学结构,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习题训练,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二)激发学习内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认为,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情况是检验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指标。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新奇好问,具有自我探求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而这种好问与冲动,往往被教师的过度“组织调控”和“一言堂”所阻隔,学生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碍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提问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敢想敢问敢为的内在动机。并且,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部分学习时间的权利,让他们有时间说、想、问、议,有自己的自主学习空间。

1.培养学生的目标性提问能力。每堂课初始,教师要善于构建学习的积极心境,注意将书本知识重新整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创设一个模拟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观察、自我发现、生成问题,感知到学习的意义,自然地确立目标。

2.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提问能力。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需要,采用探究性自悟学习正是满足这一愿望和需要的有效方式。这种自悟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自我积累,而是新旧知识和经验的重组冲突。在认知冲突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产生一系列问题:哪些知识已经认识?哪些知识是新知识?怎么理解新知识?哪些知识不太理解?新旧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要求教师提供一定的学生提问时间,征询探究性的提问,引导讨论思辨、互助求解。

3.培养学生的质疑性提问能力。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是一种师生一起寻找结论的开放模式,这种结论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强调: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结论进行大胆质疑提问,积极求异,创设表达独特想法的条件和环境。

(三)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开放性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同时,在评价的时候,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即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评价对象的多样性。

1.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即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比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各种形式,此外,注意评价形式的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

2.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在评价内容上,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客观性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比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中一般要注意多运用鼓励性语言,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即在评价时,既要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小组学习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更要注意学生独创性的成果,需要对其进行表扬、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我们要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拓展视野,向他人学习,向其他学科学习,向国外学习,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等均可作为借鉴,以求从中得到启发,获取有益的养料,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从众、不照搬,为我所用、用有所创、创有所得。唯此,才有可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时时上出创新的课,培养创新的人。

第9篇: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范文

一、教师要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课堂上,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二、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把基础知识学深、学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情境。例如:对分数应用题中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也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如“弟弟比姐姐矮1/6,弟弟身高是姐姐的几分之几?”我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即条件、问题),用线段图或实物表现出来,然后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得出结果。在学生深入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我还让他们进一步分析、推理,进行如下的联想:弟弟比姐姐矮1/6,姐姐身高比弟弟高几分之几?,弟弟身高是姐姐身高的几分之几?弟弟是姐弟俩身高之和的几分之几,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整数“1”的概念和分数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灵活解题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激励性评价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我们教师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这个见解很独特!”“你的回答很精彩!”“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对于简捷的算式,写上“优”或激励性评语,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

四、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时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般性问题,我们教师可以不先急于解难,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树立信心。对于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探索操作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学生对于圆柱的体积与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的内在联系比较难理解,这时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学具,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原来圆柱的高,由此推出圆柱体积公式V=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