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学 多媒体 创新
教育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指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技术诸如计算机、网络、投影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时世所需,并且在实践中日益呈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广泛性和前瞻性。
一、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探究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精神有着重大针对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是可以通过改革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学结构,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创新精神培养方法和途径。二是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实际运用,进一步优化数学等学科教学结构,逐步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三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做大做强教育工作,加快学校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步伐。
计算机及网络等多媒体因为其较强视听感染能力和非线性快速交互功能,授课教师如果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气氛,可以通过外在冲击力和感染力来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断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认识、去创造,促进学生在情感和行为上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进而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丰厚知识和实际能力,真正实现现代教学改革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应该对现代信息技术全新审视、正确对待,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结构,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其内在因素和感知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而不断培养出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就是说,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内化于课堂内外教学实践,不仅能够以一带之地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也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造就提供了良好环境。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养成和教育。在数学等学科课堂教学中重视和推进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引导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宗旨非常合拍,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贯主旨。因此,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之有效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构建适应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模式,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对提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课堂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我国主要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投影仪等硬件和办公软件制作教学课件,直观地把重点、难点或不易直接观察的现象演示出来,有声有色地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单凭这种方式来搞好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方式变革。信息化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从更新理念上促成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多个方面都要有一个质的变化。
1、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惊喜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特点:一是知识含量非常庞杂。人们可以随意通过互联网浏览、收集和处理无穷无尽信息,而且丝毫不需耗费我们很多时间。教师就可以依其所需来筛选、甄别、利用这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料库和知识源,同时也减轻了他们对图书馆、音像书店等传统信息媒介的依赖性。二是来源渠道非常多样。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多样、涵盖量大。人们可以尽情选择利用什么方式,来展现最能表达清楚自己意图的表达方式。三是交往途径非常便捷。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而且正在挑战我们的传统交往途径,人与人互动、人与机器互动已经显现出其独特便捷性和迅速性,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空限制,使信息流动更加畅通,使学生学习和接受信息更加便利。四是摄取知识非常直观。相对于某些难懂、复杂知识内容,过去主要依靠教师声嘶力竭"满堂灌"向学生教授,现在可能仅仅依靠一段视频、一段音像、一段图文就能解决,而且更易于让学生掌握和消化。
2、数学教学应与多媒体有效结合
数学课堂教学因为其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和途径,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今天,运用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不可能完全取代现行的教学方式的,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创新精神,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2]段继杨:《创造性教学通论》,东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3]扬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
[5]王焱明:《教学创新与创造思维的培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6]文 :《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解读"》,载自《北京教育技术研究》2004年第4期。
[7]武景香:《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潘传振:《例谈网络资源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07年。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存在问题。要进一步改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新举措新办法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加强创新精神培养,借助大学精神的引导和促进,真正使创新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业教育 大学精神
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首次正式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了阐述,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一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酝酿积蓄。高校积极响应“双创”热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各地政府和教育机构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资金、政策、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条件。各个高校积极制订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开发各类相关课程,聘请专家、企业家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建设大学创业园、科技园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搭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服务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创业率逐年提升,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存在一些急需克服的困难。
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级各界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热情上涨,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大学生专业培养体系之外,成为一种临时性、非确定性的学习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学元分立,没有真正融入当前的教育体系。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平台丰富,有创新创业大赛、讲座、实践活动等,但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指导,帮扶不到位,实际操作流于形式。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限于竞赛、讲座、活动等形式。第三,师生和家长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认知偏差、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功利性的评价,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企业家、科学家,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业意识和业经验的教师队伍。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依靠某个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部门,依靠部分创新创业兼职教师或者辅导员,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大多纸上谈兵,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第五,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落实不到位,往往将培养重点放在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身上,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或者培养部分有可能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忽视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同时,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处在各类信息的末端,听从教育机构、学校、老师的安排,成为被动的教育接受者。第六,大学生创业率低,科技含量低。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生创业率平均每年达到20%,而我国只有其十分之一,且以科技含量低的创业活动为主。
二、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探究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促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新出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根据所学所识,勤于钻研、勇于突破、敢于失败,不断追求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绩。可以说,创新是创业源源不绝的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的品质,积极乐观、百折不挠、善于解决问题的精神。“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创造新企业,或体现在创新上”[1]。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技术本领,不是鼓励所有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不是在短时间内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勇于面对挑战,在工作中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更大的成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不仅仅是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对于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大学生也很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不能仅以创造了多少家企业来衡量,要重视具备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创造的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长期投入,需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将其作为‘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有效组成部分加以看待,切实改变创新创业教育‘自说自话,自办自事’的状况”[2]。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并提起价值关照。我们需要摈弃功利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观,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实践,增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鼓励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大学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大学作为相对独立于社会的教育机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再生者,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有学者将大学的责任概括为“钻研学问、育人启智、传承文化、推进文明”[3]。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特质,要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就要依托大学精神的引领和促进。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对大学精神的概括以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为著名。陈先生坚持独立、思想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为现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大学精神深藏于大学之中,是经过几代大学人的长期积淀形成的独特气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陈寅恪先生将大学精神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坚守独立自由的意志,探索真理,发扬真理的信念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供重要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积极做着调整,但是大学不应迎合社会,教育应有一个独立于社会的办学思想,不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准绳。这个就是对人的思考,对真正的人思考,对培养真正的人的思考。弗莱克斯纳曾经说,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经常赋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想要的,而是社会需求的。大学不是社会的附庸者,应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目前,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数不胜数,大学正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的人才培养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思想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创新是人的本质。通过大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变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的去行政化要加快进程,推进教育改革,转变功利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不是大学的“员工”,学生不是大学这一工厂生产的“产品”,就业率更不能成为衡量“产品”是否合格,“员工”是否敬业的标准。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是大学的服务对象,重新营造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好氛围。改革各类管理制度,简化各类考核,清减各类信息材料的填写,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促进教师创新意识和精神形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轻松和宽容的制度环境。
第二,增强大学人文关怀。长期以来,实用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学科的学习以是否有用,是否帮助就业衡量。同时,由于大学学科分类过细,文理工之间几乎没有交集,缺乏沟通和融合,忽视人文学科在通识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上功利主义横行,成功学大肆兴起,金钱论、权力论横行,社会缺乏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大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培养、精神的熏陶,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激励具有人文关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具备科学的学习态度、客观理性的批判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正如“钱学森之问”,我国的大学可以培养出一流的工匠,却培养不出大师,可以培养出聪明的学生,却培养不出真正的人。人文关怀的缺乏导致人文精神带给人性的想象力、抽象思维、勇于创新、敢于失败的能力,只有摒弃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办学观念,加强人文和科学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大学出台各项制度为教师定下科研任务,确定数量和期刊等级,并以此考核教师,与工资福利挂钩,导致教师为发论文而发论文,为科研而科研,疲于应付,部分教师产生抗拒心理和倦怠情绪,致使当下科研环境普遍浮躁不安,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加宽容的环境,更加包容的心态,允许失败、允许等待。
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态势,做好这项教育必然要求我们认清其真正的本质内涵,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其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体系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⑺劓.谈高校的创业文化建设[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69-72.
[2]刘玉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5(24):14-18.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历史熏陶的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通过对瓷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各种造型都很丰满,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这些,无一不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结束语: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创新连绵不断。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灿烂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培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丰厚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扬。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今后应该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升华教材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6.2.
[2]陈长华历史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3]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2
[5]袁英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7
[6]余伟民历史教育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精神境界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刘晓红(1966-),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分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辽宁 营口1150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86-02
人生境界或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学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要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使他们注意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艺术家一般在表现艺术作品时,会反映一定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等因素。高校艺术教育的受教者大多是青年大学生,他们学习艺术的目的性不明确,而且缺乏兴趣,但渴望提高自身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需求较为强烈。影像视觉文化的来临使读图式的文化消费成为主流,过多地依赖直观图像思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高校学生的联想、思辨能力下降,独立思考能力丧失,个性化创作能力退化。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过度地追求物欲和功利,人的情感、直觉、感受力受到了压制,更多的大学生感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高校通过艺术教育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使大学生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还能使其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增强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做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国民教育”“人民精神”建设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问题。教育部的专家们指出,“不重视美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弘扬民族精神,在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中健康成长
教育部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艺术教育的第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我们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传统。艺术教育自然应该以自己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作为基石,继承、发展我国艺术文化特有的品格。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物质优势和国际霸权,空前地动摇了部分中国人坚持自身文化立场的自信心和现实基础,妄自菲薄、崇洋的心理畸变成一种社会心理,一些大学生也成为洋文化的追随者。人们逐渐淡忘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离得越来越远,从中我们窥视到我国对艺术教育,特别是对传统民族艺术教育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现在,我们唯有在学校教育理念中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这一课,才能让年青一代在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中健康成长。
同志于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精辟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适应不同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把民族精神的内容融于学校的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之中。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组织他们观看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尽可能地使他们多接触不同门类的艺术现象。还可以定期举办艺术讲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最终完成大学生对艺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即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大学生自始至终贯穿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精神。从艺术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方面来说,要选定、开设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要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探讨。如理论型欣赏课、实践课、合作型排练课。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上,布局要合理,按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影视七大艺术来设置,重点要突出,要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兼顾认知与创造力为特点的艺术课程体系。通过多种渠道,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直接与间接,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热爱民族艺术,为我们悠久的中华民族艺术骄傲和自豪。
二、激发时代精神,做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
艺术是一个时代文化和社会最敏感、最直接和最富于象征的表现。学校艺术教育只有在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其时代内涵,在大学生的心中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艺术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精神家园始终清新怡人、魅力常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专辑》在前言中明确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审美鉴赏能力是审美感受能力的深化,它使审美主体上升到一个能区分美与丑、崇高与卑下、高雅与庸俗的审美判断、鉴赏境界。一幅幅优秀的历史画,本身就承担了特定的精神使命,阐释丰富的历史内容,起到了教育民众的伟大作用。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欣赏者能深入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即人的丰富的内心生活和精神世界,才能够理解人类的心灵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欣赏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就会领悟到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心声,体悟到中国人民与苦难生活顽强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并成为激励我们奋斗前进的最强音。
艺术是把握时代脉搏的先行者,社会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都推动着艺术的发展,艺术作品像镜子一样展现了各个时代的特征,同时艺术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更加丰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历史上一些曾灿烂于世的文明古国之所以从辉煌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与时俱进、求变求新。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是名垂青史、受人崇敬的爱国者,他们总是能够站到时代的前沿,感受时代的变化,捕捉生活和人们内心的律动,集中概括那个时代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发出最能体现那个时代的声音。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发展、成熟时期,通过艺术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非常重要。高校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要求大学生做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要自觉通过艺术教育高扬时代进步的主旋律,共同激发时代精神。
三、培养创新精神,以多元艺术文化维护国家文化战略
按照人生意义、价值的高低,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第四个境界是“审美的境界”,人们的行为不再只是出于道德义务的强制,而是出于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需要和追求。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指导方案》中要求:“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既要通过学校艺术教育进行国格教育和国耻教育,使人们自觉维护国家权益和尊严,以唤起健全的民族情感,又要通过学校艺术教育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注重引导学生们保持谦逊理性的民族心态,以自信的姿态和敞开的胸怀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并不意味着在文化建设上闭关自守、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应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吸收各种健康有益因素,促进民族艺术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专辑》还强调“艺术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历史、文化意蕴,感受其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目前日本和韩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为例。在经历过经济萧条的时期后,他们在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大力地发展、培植本土的民族文化艺术,将各种产品和文艺影视作品大量地对外输出,为日、韩带去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千百年来,我们的学校艺术教育也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历史传统、民风民俗、人文景观,保存完好的历史古迹、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以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涵交汇成的绚丽多姿的多元文化作为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今天,我们的艺术教育要以民族性和开放性兼备的多元艺术文化维护国家文化战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高尚艺术、主流艺术的价值核心,也是需要加以明确阐释和把握的艺术蕴涵。将课本剧引进校园也是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方法。要从艺术教育课本中选出文学性、趣味性强、艺术价值高的课文,改编成戏剧,自编自演。具有参与性、游戏性、形象性和开放性的艺术实践课本剧,会极大地满足大学生开拓创造的心理需求。此外,艺术教育还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场所,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开展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活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如加强校园社团的合唱团、舞蹈团、文学美术社团、乐队的建设,定期开展科技节、文化节等活动都有助于大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让大学生亲自去组织、去感悟、去体验艺术,走上街头广场,为市民演奏各种形式的音乐等都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手段,将探究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在网上拓展,也是培养大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方法之一。从战略的眼光看,我们在学校实行这样的艺术教育,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又可增强其人格力量。只有广泛借鉴世界优秀艺术文化成果,以民族性和开放性兼备的多元艺术文化为广泛的精神共同体,自觉地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追求。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它支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当今高校必须用精致的艺术教育形式给学生以教益和向上的力量;要鼓励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在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土壤中健康成长;激发他们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把握艺术改革创新脉搏的先行者;培养创新精神,以多元的艺术文化维护国家文化战略。高校艺术教育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对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追求起着特殊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组织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的通知(教科规办函[2010]08号)[Z].2010-06-08.
[2]李小伟.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10-11.
[3]关于下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0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家教体艺司函[2009]47号)[Z].2009-12-17.
一、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党的十七大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指明了方向,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局,全党全社会的一切工作包括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来思考、来谋划、来开展。在组织工作中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广大组工干部要进一步认清世界大势、国家大势,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增强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紧迫感,真正成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模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进一步把思想统一起来、意志凝聚起来,使广大组工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紧跟大局,业务工作上服务大局,能力素质上适应大局;精神状态上符合大局。可以说,党和国家的大局是组织工作的根基,围绕大局开展工作是组织工作的灵魂,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组织工作的保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质,就是把组织战线的全体同志动员起来,团结一心,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人事工作,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对党的建设作出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一个目标、六项任务”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这些重大任务,都与组织工作有着密切联系,有的需要我们去组织实施,有的需要我们配合完成。如果没有思想上和能力上的充分准备,没有顽强的作风和高昂的斗志,这些任务是难以完成的。这就对组工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才能使广大组工干部把握总体部署,明确重点任务,积极投身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做到公道正派、任人唯贤,推动干部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进程,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才能砥砺意志品格,提高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效率质量,使各项工作达到新的要求。反言之,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完成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部署上来。只有这样,组工干部的新形象才能真正树得起来、立得牢靠、经得起检验。
三、落实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十七大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组织人事部门承担着在党委领导下管理党员、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事情,组工干部应当带头做到。这是组织人事部门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对组工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所谓带头,就应当先行一步、走在前列,就应当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要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使每一名组工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牢固,在对党忠诚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坚持原则、廉洁守纪,在政治品格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知荣辱、重操守,在道德修养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勇于开拓、奋发有为,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在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就是要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甘当人梯、默默奉献,在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形象,赢得各级党委、各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尊重。提出“三最”要求的实质,就是组织人事部门、组工干部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个根本问题上,要走在全党的前列。
四、巩固和发展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成果,需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
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需要首尾衔接、环环紧扣地开展活动,需要不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新考验,及时调整和丰富其内容与形式,那种指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靠一两次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停滞下来,不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过去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也很难保持。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也是一项厚积薄发的工作,需要树立长远眼光,扎扎实实做好练内功、打基础的工作,通过日积月累、长期磨练,逐步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的职业素养。有些活动可能一时看不出明显效果,甚至似乎与工作实际离得比较远,但是从长远来看则善莫大焉,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持久的动力。需要指出的是,这次活动与以往各次活动既是联系着的、一脉相承的,又有着明显的区别:(1)这次活动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主要内容,其内涵更加丰富,要求更高;(2)以前活动中要求树立的是“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形象,这次明确提出的“四可”形象,涵盖更全面;(3)以往的活动都是年度活动,这次要搞三年,持续推进的力度更大。可见,这次活动不是以往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新起点上的新要求、新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创新。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关系;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45-2
0 引言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就需要充分发挥各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湖湘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脚步,蕴含了多种精神内涵,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以及精神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湖湘文化的概念及精神内涵
1.1 湖湘文化的概念
当前对湖湘文化概念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部分学者认为,湖湘文化是指由湖湘地区的原住居民、移民以及流寓者,所创造并逐渐积累起来的文化精神,一部分学者认为,湖湘文化是指生活在湖湘地区的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总和。但是,总地来说,湘湖文化具有区域性和历史性两大特点,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生成、演化并兴起的一种属于湖南省范围内的传统文化。湖湘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物质、精神、观念等多个方面,覆盖范围比较宽泛,包含基层群众以及中上阶层所有社会层面。
1.2 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
湖湘文化的形成基础为楚风,并且在演变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既包括湖湘传统的精神品质,如勤劳、勇敢、奋斗、爱国、简朴等,又包括具有历史时代特色的爱国情操、艰苦奋斗、实践务实等精神品质。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四个方面,在这四方面精神内涵的影响下,湖湘文化展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独立创新的开放发展姿态,造就了大批湘湖杰出人才。
2 湖湘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
湘湖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能够对人的思想意识以及精神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存在关联性和互动性,实现湘湖文化与高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1 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
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两者的作用对象及目标存在关联性,湖湘文化内容与社会实践能力内容存在关联性,互相文化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存在关联性。首先,湖湘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所作用对象都是高校学生,两者的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立足。其次,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高低是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出来的,而衡量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为价值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为湘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湘湖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还能够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最后,如果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便是传承和发展湖湘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具体表现内容,来自于湘湖文化,而又超越和重构着湖湘文化。
2.2 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最主要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价值引导和方向选择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领湘湖文化,为湘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能够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出湘湖文化魅力及内涵,为高校学生提供精神支柱,坚定学生的文化信念。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湘湖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湘湖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湘湖文化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之间存在互动性关系。
3 湖湘文化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3.1 湘湖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爱国主义精神是湘湖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谋和,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体现,在传承湘湖文化的时候,必须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首先,高校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借助学报、学校论坛、学校社团等,对湘湖文化进行大力宣扬,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文化,学习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荣辱感,树立远大志向。同时,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湘湖文化中开拓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而湘湖文化中则蕴含着艰苦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所以就需要在高校学生社会之间传承和发展开拓创新精神。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如演讲比赛、科技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坚定学生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大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
3.3 湘湖文化中求真务实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湘湖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一直是以求真务实为基础的,强调社会实践和客观事实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所提出的社会实践基本要求。高校应该积极组织深入基层民众,使学生了解到群众的生活状况、生活面貌等,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民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进学生与民众之间的情感,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落实。同时,还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使W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自己,推动湘湖文化的转型。
3.4 湘湖文化中开放进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湘湖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提倡革新、创新进取,反对因循守旧、泥古不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将湖湘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对培养大学生开放进取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学生应该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强化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明确自身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并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扬协作意识,保证专业化、市场化的社会秩序和谐运行。并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契约观念合格法制观念。
4 结束语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发展高度,也会对各项建设事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以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保证湘湖文化的有效传承和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湘湖文化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赵本纲.湖湘文化在湖南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2):34-37.
[2] 朱文雅.论湖湘文化对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影响[C].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湖湘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分论坛,2012.
为何评?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我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教学成果作为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是教育工作者们经过多年艰苦实践获得的创造性成果,充分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创新性。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现阶段我们同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上。因此,着力推进我国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与路径选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更加重视研究与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基础教育要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职业教育要推进校企合作,坚持市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等教育要实施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工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补齐各级各类教育的“短板”,推动全面协调发展。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继在高等教育领域成功举办六届后,首次以国家奖的名义扩展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颁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进一步强化各级各类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不仅有利于激励广大教师长期投身教学一线,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也有利于系统梳理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共享改革创新经验,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怎么评?公平公正基础上突出实践性、创新性
评审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教育部在《关于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对评审原则、评审标准、评审方式、评审组织、异议处理等做出明确要求,评审要经过网上初评和会议终审阶段,强调专家评审,加大公示力度,加强社会监督。
在评审过程中,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严格实行“管评分离”,评审工作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具体实施。中国教育学会架构了评审专家委员会、网评专家库、会评专家组三级评审组织,在专家遴选过程中,强调权威性、代表性和专业性,兼顾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比例的平衡。最终,从全国遴选出1600多名专家建立网评专家库,从中随机抽取800多人参与网络评审,成员覆盖29个省份。会评阶段,会评专家组成员100人,覆盖23个省份。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评审标准上,着重考察申报项目是否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推广效果。评审流程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所有环节结果均由评审专家票决产生,保证了客观性和公正性。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兼顾高等教育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成果。在同等水平情况下,向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和一线教师倾斜,优先奖励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和实验实践教学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所取得的成果。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析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3个层面的具体获奖情况是:基础教育类特等奖2项,一等奖48项,二等奖367项;职教类特等奖1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高教类特等奖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政策的变化
从7届教学成果奖励的目的来看(表1),1997年以后的奖励目的尽管没有明显变化,但仔细分析仍略有调整。1997年的《办法》强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充分肯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成果,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2005年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实践”和“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9年则进一步强调“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表1 教学成果奖评审目的分析
年份 目的
1994 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997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充分肯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成果,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
2001 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005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9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聚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
2014年评选出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类,共有1320个项目获奖。其中,经国务院批准5项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部批准,148项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167项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纵观各领域教学成果,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教育领域的获奖成果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切实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致力于破解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难点问题,三是体现了综合改革的思路。许多优秀教学成果坚持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突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一些成果致力于破解素质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德育问题、评价问题、育人模式改革问题,探索出一条条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2)在职业教育领域,则涌现出一批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如针对重技能轻素养问题,有的成果探索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体系,深化了职业素质培养的内涵。还遴选出一批注重中高职乃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衔接的成果,对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培养通道进行了有益探索。
(3)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始终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命题。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特等奖成果均聚焦于此。据介绍,在评选标准上,本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着重考察成果的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和示范性。聚焦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回应时展的新要求,成为获奖成果的显著特征。
奖励的范围和数量均有大幅增加
1994年国务院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对申报成果提出了3个条件:第一国内首创的;第二,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第三,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1997年以后对奖励分等提出了具体标准:特等奖要“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特殊贡献”,一等奖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等奖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4年各奖励等级的标准是:特等奖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一等奖要“有重大示范作用,产生重大成效和较大影响”;二等奖要“某一方面有所突破,产生显著成效,发挥重要示范作用”,并且要求特等奖和一等奖成果应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二等奖不少于2年的实践检验。从各年度教学成果奖分等评审标准来看,在评审标准越来越严格和具体的形势下,获奖成果数量逐届增加,本届获奖成果更是大幅增加(表2)。这也体现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实践,针对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将改革创新的理念落到实处,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
能源电力类成果获奖情况
在2014年高等教育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中,有关能源电力类的教学成果(表3)共计11项,职业教育类有3项成果(表4)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纵览这些成果,从改革主题及趋势来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建设是研究重点。其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最为集中,课程体系改革也受到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化是各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企业文化;渗透力;震撼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成功的实践经验,二者的融合对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优秀企业文化在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员工人文素养、提升公司社会影响力、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公司面临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挑战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在中部崛起的繁重任务,要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加快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国家电网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支撑和促进公司发展的作用,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2 培育“大局”供电企业文化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大局,在企业中不断培养全体员工的“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将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教育员工不断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树立全国电网大一统的观念,树立为全国改革发展做贡献的观念,特别要树立一切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服务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观念,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观念,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电力行业‘!优质服务”工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优质服务”工作以深刻的思想内涵。
3 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
国家电网公司是客户数量大,涵盖范围广,服务层次多,服务要求高的企业。因而须努力培育规范的服务文化。一是要不断加强全体员工的素质培养,用“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二是必须加强规范服务,使优质服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强化服务工作的效率,既要杜绝内部之间的扯皮,又要防止部门和员工的拖沓和不当做为。
4 培育供电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①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基层企业文化创新实践,建立企业文化人才库,培育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编辑企业文化员工培训教材,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价值体系研究,广泛吸纳优秀企业文化成果,加快形成国家电网集团文化框架下的电网企业文化体系,打造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省公司企业文化。②树立“大文化”和“文化管理”思想。结合贯彻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依法从严治企、“三节约”活动等中心工作,增强公司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全员节俭意识,推动公司科学发展。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作用。大力宣传公司各类劳模、先进的感人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广大干部员工自觉践行企业文化,并把先进典型积极推向社会和更高层面,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社会影响力。④企业文化的教育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文化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不难发现价值观念陈旧落后、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以企业文化来引导和武装员工,进而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步伐,进一步提高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⑤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要靠正确的思想教育去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的形成,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培育、提炼、升华,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保证;企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坚决摒弃低级趣味、腐朽庸俗的世界观、价值观。
5 结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途径,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知识结构合理、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人才队伍;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文化阵地建设,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到位和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党刊要做好“喊号子”的榜样。党报党刊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是媒体矩阵中的舆论引导的中流砥柱。这要求党刊一定要比社会媒体、基层媒体更加深刻理解党管媒体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然,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刊姓党”的根本办刊原则,坚持把“政治家办刊”落到实处。
李纪恒强调,党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发挥着“喊号子”的作用。这既需要我们在宣传报道的内容中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带头把维护核心地位作为首要的政治纪律和党性原则;还需要我们运用好手中的权威发声平台,在对中央和自治区的方针政策、推动各项工作的宣传过程中,更加精准地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四个牢牢坚持”,更加坚定不移地把维护核心、看齐核心贯彻落实到党刊宣传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特别是在树立媒体形象、提高宣传格调上做好榜样,为主流媒体和社会上各种类型、各种受众对象的媒体做好表率,把“号子”喊整齐、喊出气势。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更加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刊要发挥好“主导舆论场”的作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是主流媒体当前和今后几年必须做好的功课。作为党刊,要在第一时间带头大力宣传自治区的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深入阐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报道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推动党代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促进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李纪恒明确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这是党刊事业必须牢牢遵守的规矩。党刊的受众群集中于领导干部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内容取舍直接影响其对舆情的分析研判,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我们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更要时刻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敏锐性、政治判断力。在浓墨重彩地开展正面宣传,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内蒙古故事的同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坚定不移地成为主流话题的议题设置者与解读阐释者,做到凝聚人心、提升士气、激浊扬清。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党刊一定要“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李纪恒强调,新闻媒体要有效凝聚全社会力量,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指导新闻舆论工作。h的新闻舆论工作面对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尤为重要和紧迫。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是难以把内蒙古故事讲出彩的,更遑论竖起导向、鼓起干劲、聚起人心。当前,党报党刊的创新发展尤为紧迫。要改进传统的新闻宣传理念和方法,关键在于以创新思维引领“内容为王”理念,提升写作本领、提升策划能力。既拿得出来自基层、来自实践,“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打动人心的新闻佳作,也拿得出真正能够反映服务指导中心工作的调研精品,更善于将一系列有“发言权”的作品通过整体策划实现宣传实效的进一步升华,把党刊办成长于思想深度、富于时代内涵的“艺术品”。
“不日新者必日退。”媒体融合发展,这既是战略任务,也是紧迫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刊影响覆盖面能到多远。信息传播平台日新月异,事实证明,沉迷于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没有出路,盲目照搬他人的办法、调调、习惯也往往落得碰壁。从相“加”变成相“融”,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融媒体的本质要求是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在各个传播平台上推出相应受众群体欢迎的内容,这要求主流媒体要在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确立不同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模式,特别是利用好党刊的思想理论强项,突出权威性与影响力,既在纸质刊物上拿得出够深刻的深度大作,也在网站、微信等平台拿得出易学易用的精悍短文,实现分众化、特质化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争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党刊工作者既要“居高”也要“沉下去”。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是党报党刊事业永续发展、赢得市场竞争的先天优势与动力源泉。蒙古马精神是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这要求党报党刊还要不断强化新闻观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完善考核机制,着力提高业务水平,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以自身的“一马当先”带动全社会“万马奔腾”。
李纪恒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做的是宣传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工作。胸怀大局才能达到新闻舆论工作的新高度,这要求党刊必须做到“居高声自远”,要从自治区党委的工作大局出发,观大势、谋大局、抓关键,善用媒体特有的方式和语言阐释各项决策部署,精心策划出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力的主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