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第1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关键词:行政管理;经济体制;运用

Abstract: the main through discussing, in our country are forming a new economic system,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have what kind of status, tasks and effect, a brief analysis.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Economy; use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行政管理部门是新型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经济监督机关

从当今世界看,一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政府机构一般都包括决策系统、协调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在这几个系统中,监督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保证决策的正确实施。过去,我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管理,主要靠直接控制,因此主管部门树立,从中央政府到省、市、县层层对口设置机构,形成严密的条条分割的封闭式网络。

各级主管部门既有决定企业基建、生产计划权,又掌握着原材料的调配权和产品的供销权,加之财政上全国吃大锅饭,基本上否定了经济监督管理的必要性。新型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允许企业在市场上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经济监督机构,这些机构排除了像业务主管部门那样同企业的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能够从宏观上对企业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控制。当然,国家对企业活动的监督检查是多方面的,还有财政、物价、审计、计量、商检、标准等部门,都是国家的经济监督管理机构。只是各自的任务和要求不同。

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是对企业外部关系的监督,即对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明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否合乎法律的规定等,进行审查、监督。它对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复杂,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行政管理部门在新型经济体制中的任务和作用

第一、统一办理企业法人的登记,从宏观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法人登记,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了企业法人的条件和产生消灭的程序。企业只有依法成立,并经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发给法人证书以后,才能取得法人资格。过去,由于法制不健全,体制不完善,对企业分部门按隶属关系进行管理,把企业当作某一部门的附属物。

企业的兴建和关、停、并、转、迁,都由主管部门决定,从而使许多人把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当成法人核准证书,而把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核准登记仅仅当成形式。在新型经济体制中,企业法人的建立和消灭只能根据法律规定和企业自身在市场竟争中的生命力来决定,除涉及国家重大项目外,一般没有必要再经过经济主管部门批准。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管理休制改革的中心,是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和强化企业法人的登记制度,由行政管理机关统一进行登记管理,对坚持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促进业务主管部门转变职能,防止以按行业管理为名、走按部门归口的老路,都是有利的。

今后,行政管理部门与各业务主管部门的分工,大致可以概括为:前者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法人,后者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商品的技术性要求;前者承担的是企业法人的登记管理,后者是若干重要的商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管理。

第二、全面管理各类商品市场,维护正常的商品交易秋序。

只要有商品经济,就不仅有市场,而且必然存在竞争。国家对商品市场的活动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使之健康地发展,是新型经济体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市场管理的法规,并由专门的机构及司法机关负责监督执行,对违法者给予应有的处罚。

在我国新型经济体制中,加强市场管理,无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市场。行政管理部门运用国家法规对市场商品交易活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商品交换的基木准则及各种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使各种商品经济活动在平等、自愿、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对商品经济活动的参加者进行资格审查,即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否有资格以独立的民事主体身份出现,是否进行与其权利相对应的经营活动;对经营目标的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掌握上市商品的范围、流向;对违法经营活动进行查处,制止任何损害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原则的行为。

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管理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的监督管理上来,建立健全各种市场管理法规,加强对生产资料、重要生活资料的管理,使各种市场活动,沿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运行。

当前,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各类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创造有利的环境;着手制定各类专业市场、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以及经纪人等的法规岁充实和加强市场管理人员;改革对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包办一切的做法,真正履行对统一市场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乡彻底改变对个体业者象以往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所属企业的那种管理方法。

第三、实行统一的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

首先,行政管理部门是统一进行管理商品商标的申请和审核注册并负责公告的机关。商标是工业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任何假冒侵权行为,行政管理部门都应依法给予制裁。

其次,对没有注册商标的管理。这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得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从当前的情况看,使用非注册的商标的商品是大量的,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只占一小部分。

对此,可设想三种管理方案:一是实行许可制度或叫准许原则,即企业或个体户无论是否需要将自己商品的商标进行注册,都必须经过行政管理部门认可或准许,并发给相应的许可证件,方可使用。二是所有商品都必须有自己的商标,而所有商标都必须报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如行政管理部丹在一定时间内未提出异议,即可使用,这也可叫默认原则。三是扩大强制商标住册的品种范围,只要有关国计最绘比较重要的商品,都应该实行标的强制注册,以利于国家对一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四、统一管理经济合同,保证国家瀚今性计划的落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经济合同是从事商品经济活动最普遍法律形式。近几年城乡经济休制改革的实践证明,加强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必须从法律上赋与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经济合同的行政主管机关的地位,充分发挥经济合同在新型经济体制中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落实和作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的作用。

行政管理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管理,首先要划清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合同与其他部门监督管理的界限。

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和实践看,行政管理部门在经济合同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确认无效经济合同,凡发现违法或违背当事人意志、损害第三者利益的经济合同,都可以确认其无效,并据情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查处违法经济合同;受理经济合同纠纷,并依法进行调解仲裁。

其次是要以保证国家计划的落实,作为开展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再次对指令性计划的经济合同应强化行政管理措施,采取强制鉴证或备案的办法,监督落实。

结束语

第2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关键词: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引导性调控;适应性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9-0036-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货币供给模式在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中经历了螺旋式变迁。货币供给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配给,转变为商品经济时期的再贷款,继而演进到开放环境下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占款:货币调控机制经历了“直接管制”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从引导性调控货币供给向被动服从国家外汇占款的适应性发行转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后,世界经济与金融格局无疑将发生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也会相应调整,因此,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供给经验和前瞻性研究思考,对于中央银行进一步完善货币供给技巧,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货币供应模式变迁轨迹

(一)经济指标决定下的资金供应模式:1979-1983

改革初期。国内经济在“”遗留下的虚弱基础上蹒跚,尽管经历了1976―1978年“洋跃进”的大规模引进项目投资和农村集体生产运动,但始终未摆脱供给短缺的窘境。因此,经济总量增长始终是头等大事,实现经济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做出预算,政府管理投资,银行配套“拿钱”(流动资金),物资统一调拨。当时的经济发展指标决定信贷计划规模,信贷计划收支差额决定货币供给。信贷资金管理控制具有直接性。信贷“规模”成为控制货币供应的总闸门,货币发行具有高度的计划性。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迈步,旨在国家统一计划下权利适当下放。以调动基层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商品供应数量。人民银行基于对省(市)分行管理权限的适当放宽,调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满足对资金需求的考虑,1980年推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简称“差额包干”)的资金管理办法。人民银行总行控制省(市)分行的存贷款项目总差额,差额内存贷款由省(市)分行自主决定。

(二)信贷规模管制下的资金借贷模式:1984-1993

1984年我国GDP总额达9016亿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门类比较单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为此,国家经济发展由专注总量增长转为考虑经济总量与结构并重,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转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将市场经济的地位逐步提高,注意发挥经济规律的作用。相应的,为解决金融宏观调控与银行企业经营活力的内在矛盾,1984年10月人民银行推出了《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1985年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管理办法(简称“实贷实存”)。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分离,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将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分离,对专业银行实行信贷指标管理。这一模式实施打破了信贷资金供应“大锅饭”的弊端,对于稳定二级银行体制加强宏观金融调控,推进后续的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信贷资金借贷模式的帷幕拉开。

“实贷实存”将中国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往来由计划指标分配关系改为资金借贷关系,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体现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对“计划”的保障,以及专业银行对“市场”的支持,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于对各分行指标考核时间确定在1884年底,诱发了专业银行为争取下年度贷款额度突击放款,造成了1984年底的信用膨胀和货币发行失控。也促使对银行贷款管理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审慎决策。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的货币调控模式:1994-1999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进一步清晰了经济改革方向,“商品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1994年,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实行商业银行改革,将政策性金融业务剥离到新设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为了在控制信贷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约束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了“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推行“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暂行监控指标。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做出了相应规定,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的考核实行“区别对待、逐步过渡”的办法。鉴于商业银行的情况差异,在考核存贷比例指标时,国有商业银行按增量考核,其他商业银行按余额考核,加强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经营。“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实施,是人民银行对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有机配合,“有计划”体现在“贷款限额控制”防止贷款规模宏观上的总量失度,控制信用膨胀的源头,“商品经济”体现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的约束与预警。同时,给予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大的自,探索市场化经营的运营机制。为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摸索经验。

1997年,人民银行审时度势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金融体制上与市场经济接轨,实质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融合。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自由权,通过激活资金市场带动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看出,在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渠道是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金融宏观调控由资金供给模式转型为资金借贷模式,货币供给传导机制表现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再贷款一商业银行放款~济实体一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一经济发展。信用控制手段经历了:信贷计划指标管制一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由直接信用规模管制过渡到间接基础货币供给调控,完成了人民银行货币发行机制的市场机制转变。

(四)外汇储备增长下的货币对冲模式:2000-2009

改革开放前我国外汇储备很少。提高创汇能力和增加外汇储备成为从上到下的共同心愿,因此,实行“结售汇”管理由国家统一储备外汇是在情理之中。改革开放释放出了极大的生产力,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轨道。内向型经济发展转为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双驱动”增长。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开发性产业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经济驶入快车道。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国际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国内经济的良好

趋势增大了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外资纷纷涌入,资本项目出现持续顺差。在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下人民银行大量收购外汇,与此同时,收购外汇橇高了货币投放的闸门。形成了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决定基础货币供给的机制。

图1显示,伴随出口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渐放开,国际收支资本与贸易项目双顺差日益显著,外汇储备大幅飙升,年增长率最高达50%以上。外汇资产在中央银行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快速抬高。

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供给增加刺激了国内经济升温,2007年GDP增速攀升14,7%的历史高点。为防止经济发展过热引发通货膨胀,2008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有节奏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货币量,提升存贷款利率抑制信贷需求,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吸收商业银行流动性,采用组合措施对冲收购外汇挤出的货币过量供给。

由此可见。人民银行尽全力为开放的市场经济铺路搭桥。在确保外汇收购保护外向型产业发展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及时转入“适应型”调控,采用对冲式操作减轻流动性过多的压力,为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极大削弱。

三、货币供应模式变迁的分析

(一)货币供应模式变迁的背景

建国初期与改革初期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4992亿元,比1952年的343.3亿元增长了17.9倍。经济快速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了更大需要,僵化的“统存统贷”信贷政策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配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保证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发展需求适当放宽了信贷规模管理,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将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的统一性和区域经济发展贷款投放的灵活性有机融合,促进了信贷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了经济总量发展的货币需求。

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016亿元,比1978年的3645亿元提高了2.47倍,人均GDP同比增加2.25倍,国家财政收入较改革初翻番。但第三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粗放型生产模式逐渐显露经济增长的疲态,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急切的任务,经济发展由总量增长向增量与结构并重的转变。“大一统”资金供给模式的弊端凸现。适时出台“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对传统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重大突破,总体上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搞活经济保证二级银行体制的正常运转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此后的金融改革铺垫了良好的基石。1994年起,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限额管理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在控制国内信用总量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方面做出了约束限制,在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合理配置方面显现了良好的效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酿成了亚洲国家货币贬值的多米诺效应,大部分国家用本币贬值刺激贸易出口缓解国内经济困境,中国在此关头展示了大国风采,高调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以稳定国际货币市场,抵御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扩散。人民币不贬值使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减少。扩大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这种情况下,贷款规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全面推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虽然仅仅是“规模”的解除,其深刻意义在于防范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失衡的前提下,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使货币供给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国内经济的顺利发展。

2001年以来外汇储备每年大幅度递增,2001年增幅44.64%,2006年高达134.23%,2009年6月底攀上2.12万亿美圆高点。货币供应受到外汇占款增长的挤压,超越了货币需求的正常量,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偏转。货币供应制度已由主动“调节型”供给向被动“适应性”回笼转向,货币供给方式从调控国内市场转向适应国内经济与国际贸易两个市场,见图2。

(二)货币供应模式变迁的经济透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走过了多种模式,金融生态的复杂变化史无前例,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前所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货币供求的相对均衡,任务非常艰巨。

封闭经济环境下的资金供应,主要面对国内经济发展,综合信贷计划调节货币供应量,现金发行量填补信贷计划差额。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独立制定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是商业银行,目标是实现金融市场的供求均衡,调控主要变量是贷款规模。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投放再贷款,商业银行对企业放款,银行系统通过货币乘数放大信用规模。构成了货币供给的基本链条(图3)。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货币供给,需要兼顾内部与外部经济的双重均衡。“结售汇”管理以来的外汇储备急增,在外汇储备高增长的2006-2008年,国内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为了严格执行收购外汇的政策,同时避免基础货币挤出过多触发国内通货膨胀,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从“正向引导调控”转向“逆向适应调控”,有步骤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发行中央银行票价等“对冲”措施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应该说,货币政策的这种转变在运转模式上没有经验,在技术操作上具有难度,在形式上容易引发传统思维的误解。但其重要意义在于,保护了国内出口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对外加工企业的发展,稳定了国内就业市场。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货币供给变迁,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货币供给模式的变迁始终配合经济体制的渐进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开放市场经济的变革阶段,人民银行的货币供给模式相应进行了资金供给模式、资金借贷模式、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和货币对冲模式的与时俱进改革。换句话说,货币供给模式始终为确保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铺路搭桥,为经济体制的变革营造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在维护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果没有货币供给模式的有效配合和良好金融环境的协调吻合,经济体制改革难以顺利通畅。

2、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地位经历了“螺旋式”变迁循环。

从改革始点的“行政管理模式”货币发行,经1985年二级银行体制建立的资金管制模式,到1998年“市场调控模式”宏观调控系统,至货币政策的“对冲”操作,回归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更加凸显,完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进程。这个螺旋式演进发展,经历了货币政策操作从单一信贷指标管制到多样化操作工具组合运用的成熟进程,摸索出从基础货币供给的引导式宏观调控到外汇储备占款过量对货币

回笼的“对冲”适应式操作技术,实现了货币供给从僵硬的计划行政式资金供给管制到灵活宏观金融调控式有机传导系统的转轨,完成了国内经济均衡向兼顾开放经济“两个市场”的转变。经历了螺旋式发展的货币政策,人民镀行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运行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国际化进程中摸索出了有效策略,寻觅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货币供给灵活机制和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前瞻性操作经验。

3、货币政策的及时调整对熨平经济波纹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体制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和路径。“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踩踏摇摆,经济发展中触发波动在所难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三次经济过热(1985、1994、2007),以及国际环境突变诱发的两次经济放缓(1997、2008),是转轨经济发展道路上难以绕过的坑洼地段。为了减轻宏观经济的振动摇摆,人民银行在经济过热时期采取了“适度紧缩”、“紧缩”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趋缓的苗条及时开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药方。起到了削峰添谷均衡社会总供求的良好效果。校正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偏离。我国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创造了连续3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世界奇迹。中央银行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基调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灵活调整,功不可没。

(二)启示

从30年货币供给探索的成功之路和前瞻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我们有以下启示:

1、经济改革深化需要强化货币政策的重要地位。

货币政策是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旋舵,货币政策决定着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宏观目经济标的实现。因此,提高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长期国策。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技术性,是人民银行今后长期认真研究的课题。

2、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货币供给在外汇占款的货币供应模式下,人民币对外面临升值压力,对内存在高通货膨胀风险,货币政策显现出被动性特征。因此,保证货币供给适应经济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发挥,就应确立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为此,在外汇高储备的背景下,需要减轻“藏汇于国”的风险压力和管理成本,逐步放宽结售汇管理直至推行自愿结汇模式,培育国家与民间共同储汇的市场化机制。使货币供给尽快回归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运行轨迹。重归中央银行引导式宏观调控模式,修复货币政策调控的良性传导系统。

3、货币供给模式要实现总量均衡和结构合理。

经济一体化下的货币供给,需要从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层面研究货币供求的影响因素。在商品市场的层面上,要密切关注国内和国际市场,把握内部与外部经济两个市场产生的货币需求,实现货币供求在总量上均衡和“两个市场”结构的上吻合。在资本市场层面上,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扩大,精准跟踪国际资金流动变化对国内造成的货币供求变化。既要有效利用国际资本改善资源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给国内经济发展增加良机,但更要防止国际资金进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及。以及投机性国际资金酿成的货币供求失衡。

第3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一、监仔管理与搞活的关系

“活”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市场交易活动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正常进行,达到市场萦荣活跃,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乱”是破坏了国家政策、法规,制造和贩卖伪劣商品,投机倒把,欺行精市,走私贩私,造成了生产经营运行的紊乱。有乱就要管,管就是治乱。搞活与治乱两者虽然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是辩证的统一。只抓管理,不求搞活,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方针相悖。没有整个市场的繁荣和活跃,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就发展不起来,最终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停滞不前,阻碍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只求搞活,不抓管理,就不能规范参与商品经济活动的行动主体—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导致经济活动的混乱无序。经济越繁荣活跃,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越高,越需要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越离不开监督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既有促进经济搞活的任务,又有监督管理的责任,使经济搞活与监督管理互相结合,相互促进,在搞活中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又通过维护秩序,搞活经济。

长期以来,工商管理工作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活”、“乱”界线分不清,在管理与搞活的关系上,考虑行政干预、监督管理多,研究疏导服务、促进搞活少,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1984年以来,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指引下明确了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好坏最主要的标准,把有利于改革、开放、搞活、管好作为工商行政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把宣传、教育、疏导、服务融化在监督管理之中,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企业登记方面,我们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放宽了政策,允许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允许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允许工业系统门市部兼营省内外同行业自销产品;允许个别企业使用两个牌子;缩小特种行业的管理范围;简化申请审批手续,一般登记不超过半个月。在市场管理方面,我们支持鼓励贩运,撤销农副产品检查关卡,对计划产品在完成国家计划和履行合同的前提下,允许边出售、边上市、边贩运。对计划外产品,称重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允许多渠道经营,搞活商品流通。在市场建设上按照“政府决策,统一规划,多方兴建,工商统一管理”的办法,走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元化建设市场的路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城乡市场建设。由于我们较好地处理监督管理与开放搞活的关系,使我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沿着既搞活又治乱的目标迈进。

二、监管理与鼓励竞争的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就会有竞争。因此,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中,必须创造有效竞争的环境,以便企业在市场上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企业不断改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拓进取,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不仅在国内,而且要在国际竟争中获得胜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如套购国家计划商品,倒卖重要生产资料,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等。为了维护正常的竞争,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反对不正常竞争,打击违法行为,使所有的商品生产经营者都能奉公守法,通过诚实劳动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在工作中,我们从福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打击走私卷烟、家电,倒卖黄金和进口汽车,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活动,认真处理商标侵权、虚假广告案件。这些监督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于商品生产经营者开展有效竞争的外部环境,推动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监督管理与搞好服务的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服务。它不仅要监督管理,而且要通过搞好服务来正确引导和影响工商企业经营人员,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把加强管理与搞好服务结合起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改变了以往管理就是行政干预的观念,把管理工作看成包括宣传教育、疏导服务、经济监督、促进发展、增强活力这样一个综合的、完整的、系统的过程。实行“疏导—服务—搞活”的管理方式,纠正单纯“管理—查扣—处罚”的管理方法,实现“活—管—活”的目标,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把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纳入国家政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几年来,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工作。例如:协助工商企业经营人员搞好市场调查、预测和引导他们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改善经营管理,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在帮助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前提下,正确支持城乡集体、个体工商业户发展,鼓励他们为发展生产和流通、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城乡市场而开展正当经营。再如:增加市场服务设施,为商品交换提供方便等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要提供的服务范围更广,项目更多,服务职能必须进一步加强。当前,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我们做了如下几项服务工作:

首先,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到国营重点和地方骨干企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

其次,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转产适销对路产品或拓宽经营渠道,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运用经济合同管理职能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清理“三角债”。去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共办理以拖欠合同款为主的经济案件12。5万件,企业追回拖欠款1。32亿元。第四,认真抓好本系统的治理“三乱”工作,在全系统范围内清理了各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纠正了6项未经批准或超标准的收费项目,撤销了未经批准设立的检查站卡15个。

四、监督管理与正确引导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生产经营者所从事的商品经济活动受着国家方针、政策、计划、法规的制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对经济主体所从事的商品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使商品生产经营者服从国家计划、方针、政策、法规,而不能把眼前的、局部的、集体的、个人的利益置于长远的、整体的、国家的利益之上。另一方面,商品生产经营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有时也不顾国家计划、政策、法规。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

第4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

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2年,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管理原则;第二阶段是1983~1986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1987~1992年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第四阶段是1992年以后,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它通过自发性竞争,调动了微观领域的动力,提高了效率。尤其是它利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尊重的种种“资产阶级权利”作为发展的动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等等;第二,它使生产自动适应需求,客观上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符,从而增加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相互选择的可能性、灵活性,以形式的平等,给人的“自愿”以自由的空间;第三,它使资源在不同领域间循平面网络路径自动进行配置,广泛、频繁的竞争换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第四,它促使社会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自组织机制,简化了政府组织经济生活的工作量,减少了存在的空间。

市场经济体制:存在需要矫正的缺损

毋庸讳言,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若干需要矫正的缺损。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缺损的角度看,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

首先,社会主义性质的公平是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能够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公平就是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公平,是相对于人的依赖关系、超经济强制、行政性垄断等等的公平,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等价交换、自由竞争、平均利润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多的劳动者同生产的物质条件存在不同程度地分离,他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雇佣劳动者。他们和资本所有者、企业主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是等价交换的关系,但在生产过程中却必须无偿提供剩余劳动。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原因。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中还包含一部分不合理的成分。这部分资本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且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市场经济也会较长时期地出现相对需求的不足或者其他方面的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命题逐渐变成了“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生产与人民群众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命题。这个问题无疑是阻碍我国未来长期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主要经济因素。显而易见,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这一“看不见的的手”是鞭长莫及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制度的优化也是不可或缺。

再次,目前我国无论在商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违法、违规行为,如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引起的诚信缺失,比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缺失更有害,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部门垄断和地方政府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最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在发展观念上,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忽视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偏向;在政府职能上,直接干预市场较多,项目审批职能较多,战略导向和创造外部环境的职能相对薄弱;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纵向管理层级多,横向部门相互分割和掣肘现象,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在约束和激励机制上,有些责任不明确,存在权力与利益挂钩、权力与责任脱钩的现象,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在决策方法上,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亟待建立;在经济工作中,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和个别腐败行为的影响比较恶劣。

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弱化市场缺损给社会经济运行、公平与和谐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地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积累的矛盾不可忽视,需要用科学发展,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优化,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十”报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是我国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仍然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政府必须由原来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经济调控主体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直接生产经营者的身份需逐渐淡化。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强化作为宏观经济规划与调控的职能。要克服那种完全否定经济计划的“一边倒”倾向,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必要的金融与财政税收等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企业开发适合当今社会经济状况的各类产品满足社会主体消费者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作用的有效性与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成正比,而市场作用的有效性又直接决定着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向发展严重滞后的社会事业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府的公共财政政策和财政投入,应当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除了免除农业税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公共财政投入应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加强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建设

第5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确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改革的实践总显得步履艰难?为什么理论常常落在实践后面,甚至抑制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实践?原因之一就是要承受“是不是在搞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这就有必要正确认识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利于我们理直气壮地搞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应该把资本主义国家许多符合商品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具体方法、形式及部分思想文化观念与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尽管这些东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的,尽管资本主义制度给它们带上了特殊的社会性质,但是,它们却不一定是这一制度所特有的。比如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些具体做法,社会化的现代工业管理方法等等,就是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现代文明的成果。如果我们把它与资本主义制度混为一谈,实际上就是将社会主义与现代文明对立了起来。

要把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某些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很多弊病。然而,如果不加区别地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那是不准确的。必须看到,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问题,有的是现代工业社会所共有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或迟或早将要面临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我们曾经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无法治愈的痼疾,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们也遇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我们同样能够对它进行有效的治理,但这一事例说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问题的片面认识和简单化批判应当避免。

第6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①现有的邮电经济理论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以指令计划为中心的、产品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不是以商品经济理论为基础的;

 

基本上是按创始人所预见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邮电部门的迻用这一模式来论述

 

基本上是参照苏联五十年代的邮电经济理论体系,再加上中国的实例形成的,脱离我国实际。第一部《中国邮电经济学》就是苏联专家写的。

 

邮电经济理论的这种落后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多年来在邮电经济理论研究和邮电企业管理中的“左”的思想影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冲击,没有全面进行清理。二是多年来对邮电经济理论研究不重视,至今还没有一个邮电经济理论研究机构,没有一个培养邮电经济理论研究人才的专业。邮电经济理论研究的这种落后现状应该迅速转变。否则,将会阻碍邮电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一要领导重视,从战略高度对待邮电经济理论研究工作;二要对传统的邮电经济理论进行反思和再认识,肃清“左”的影响,破除旧-思想,树立新观念;三要组织邮电经济理论研究队伍,制订规划,开展研究工作;四要发扬学术民主,搞群言堂,打破理论研究的封闭状态。

 

邮电改革和建设呼唤着邮电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要创立新型的邮电经济理论体系,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投身到邮电改革的洪流中去,研究FP探索新的问题,使邮电经济理论真正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借鉴其它行业或国外邮电的理论研究成果;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和邮电生产力的现状出发,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探索理论问题。

 

邮电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当前,应从邮电改革实践中亟待回答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k点地开展专题研究。如:①邮电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其它?如是商品经济,那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指导邮电经济活动?②邮电业是物质生产部门还是提供劳务的第三产业部门?这是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邮电通信业是为传递信息和实物提供劳务的部门,属第三产业。科学地确定邮电业的属性,对于改革和建设邮电经济关系极大。③邮电经济可否采取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结构?④具有全程全网特征的、国家所有制的邮电企业,它的经营权与所有权能否分离?如何分离?这个问题搞不清楚,邮电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也就失去理论指导。©邮电通信可否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客观上有明峻要求?企业内部可否实行多种经营?®邮电经济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是怎样的?邮电部门能否政企分设?企业内部的领导机制应如何建立?(1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企业内部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应如何建立?!f邮电通信发展资金的来源?如何进行社会集资?可否开放邮电资金市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邮电通信经济技术发展战略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和要求?它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什么?d哦国有没有条件发展邮电劳务出口?等等。

 

邮电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呼唤着邮电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邮电经济理论体系,定将在改革实践中诞生。运输邮电业(以下简称运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把运邮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运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领导机关、决策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投人产出法是一种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经济结构的数量分析方法。它能从投人与产出、质的规定和量的比例方面,揭示复杂经济现象间的深层联系和特征,从而有助于把管理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基础上,把决策建立在方案优选的基础上;有助于研究产业结构,研究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可用于分析运邮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相关影响和关联,为调控经济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投人产出方法进行经济分析,首先要根据某一年份的实际统计资料编制一个投人产出表,投人产出表是一个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里,对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从量的比例到质的规定都有反映;投人产出表也是一本工具书,管理所需的各类数据可以从中查到;投人产出表还是一架分析仪,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加工,利用它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对这个宝库进行开发应用。本文利用吉林省统计局1"0年颁布的《吉林省1S87年投人产出表》这个数据库,分析与研究运邮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投人产出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得指出的是,吉林省1987年投产出表分为3级。第1级为6个部门的投人产出表,第2级为:H个部门的投人产出表.第3级是111个部门的投人产出表.在第3级中邮电通信业才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列出。鉴于资金等多种因素,只能把运输和邮电业放在一起作为一个部门,即主要利用第1级表进行分析,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用到第2、3级表.即使如此,仍能反映出一定的问题。

 

运邮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间复杂的内在联系,首先表现在运邮业与各部门之间相互耗用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关系上.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进行。

 

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称直接消耗定额或投人系数.通常用来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厂部门每单位产出要消耗<部门产品或劳务的数M'其计箅公式为式中为中间产品流量.心为7部门的总产出^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吉林省的直接消耗系数。

 

该表的第4列表明.吉林省的万兀运邮(产值需要工业部门投人309.S元.运邮业自身投人300元,商业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投人为319兀和715元,这说明,工业与运邮、|k相互依赖程度大。农业与建筑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零.说明两者之间菡本上没冇立接联系。

 

是指与大自然有关的产业,包括农业、林业和矿业;第二产业是指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的面极广,基本上是除了工业以外的部门都列人,如运输、邮电通信、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商业、金融保险业、科研文教、饮食业、旅游业等。当然不同国家对第三产业包含的门类和解释都不完全一致,也存在着争论,但这已成为传统的划法了。

 

我国国家统计局从1985年起也采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划分,用于统计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吉林省1987年投人产出表为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对国内经济各部门进行了双重分组:一是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分组,如上所用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邮业和商业。除物质生产活动以外的其他全部生产活动部门为非物质生产部门;二是三次产业分组,第一产业包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部门,第二产业包括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生产活动的部门,第三产业包括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各部门,即包括从事流通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为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运输、邮电业居于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这里有必要分析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因为三次产业的结构,不但可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构成的特点,也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党的以来,吉林省邮电通信的发展是迅速的,投人是很大的,电话已经进人家庭,这是一个进步。但总的来看,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交往,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通信能力不足与曰益剧增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通信服务质量不高与不断提高的社会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吉林省与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吉林省电话普及率为2.4%,北京是18%,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60%以上。应该看到,吉林省“七五”及“八五”前三年,邮电事业已经有了大的发展,邮电业开始摆脱被动局面,实现了重要转折,邮电通信能力、邮电业务总量、邮电的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提高和增长,邮电通信业发展速度开始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七五”计划中邮电通信平均增长速度为22.5%,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5.6%,超过了6.9个百分点。“八五”计划前三年中邮电增长平均速度为43.8%,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21.0%,超过了22.8个百分点。吉林省邮电通信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比为3.6:1.

 

《吉林省统计局关于I"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提供的资料(〗994年2月8日《吉林日报》)表明,1993年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通讯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比上年增长52.4%,其快专递、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业务总量分别增长86.〇%,28〇%,360%.全年发送信函4亿件,比上年增长12.2%,报刊发行量4.0亿份,增长I7.4%.到年末,全省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3.8万门,比上年末增长86.5%全省各市县均已进人长途自动电话网。市内程控电话比上年末净增35.6万门,已达到65.5万门。全省市话话机总数已达到50.1万部,比上年增长51.8%.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有如下建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超前发展邮电通信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外开放、进人世界经济的需要,也是迈人21世纪的基础结构工作的需要。总之,在我国和吉林省邮电通信有了重大转折的时候,仍要继续坚持邮电通信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第7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制度基础

“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朱振民回忆当年时很肯定地说,“如果不改,就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建立;如果不改,财政困难的局面也难以根本改观。”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经济体制也历经了从传统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这也是个认识过程。”朱振民说。

按照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而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创造基本的制度基础和制度环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最大的差别,就是计划经济用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这就必须要有一个公平、中性的税收制度,使市场主体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自主决策,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当时的主要税收制度,还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色彩。原来流转税有个职能,就是配合国家价格政策,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税收要对产品价格进行干预,按计划要发展什么,就低税;要限制什么,不鼓励发展的产品就高税。“所以,当时的产品税有20多档税率,最高税率达到60%,最低税率是3%。对部分产品征收的增值税也有12档税率,最高税率45%,最低税率8%,高高低低,跨度很大。而且重复征税的问题突出,对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专业化分工形成明显的阻碍,企业的决策往往会受到税收的扭曲。”这些因素显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1994年对流转税制的改革,大刀阔斧地把原来实行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改成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营业税、消费税相配合的新流转税制度,制定新的增值税改革方案就成了流转税改革的重头戏。

定量分析科学决策

增值税“中性”,要求税率档次不能太多,理想的设置是一档基本税率,再加上一档低税率。因此,改革方案的一个关键和难点是确定替代原来高高低低二十几档税率的两档新税率。

那个时候,国家财政还很困难,企业的效益也不高,双方对改革成本的承受能力都不强。为了确保改革成功,财政部有关领导提出,改革方案要按照改革后税负水平总体保持改革前税负水平设计税率,以使纳税人对新的税收负担能够承受,财政收入不受大的影响,也不致引起物价水平大的波动。部领导要求,要把账算清、算好、算准。

财改司为推进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建立了数据调查收集工作制度,三处逐年收集的流转税纳税人数据资料,经济规模占全国的70%,所缴纳的税额占全国的80%,不仅代表性强,同时,这套数据资料是分户、分产品的数据库,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可以像积木一样,根据不同的条件拼接成不同的方案。1993年8月下旬,接到任务,当时的处长王征、朱振民和谭崇均带着微机,一头扎进黑龙江办事处,就改革方案进行了大量的测算、论证工作。仅就增值税税率,当时他们就从13%、14%到19%,20%,测算了7、8个方案,静态算,每一个方案对财政收入是什么样的影响,企业的负担是什么样的变化,有多少户负担是增加了,增加了多少,有多少户负担是降低的,降低多少,负担增加和减少不同档次水平的各有多少户,纳税企业由盈利变亏损和由亏损变盈利的有多少户等等,测算得细致而缜密。

“我们还对原税制下企业和产品实际税负分布状况进行了测算,在我印象中,70%多的企业税赋集中在价内税的14%左右。新税制最终选择实行价外税17%的税率,就相当于当时的价内税率14.53%。选择17%的税率,可以比较好地贯彻改革所提出的原则要求。”

“刘克崮司长对研究测算工作抓得很紧,及时和我们对测算结果进行讨论,这些测算结果为部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当时的条件和现在相比可落后多了,那时我们处只有两台386电脑,用全国数据测算一个方案,要一天一夜,那两台老式打印机打印一个大的方案,滋滋喇喇地得响上一天。”朱振民回忆说。为赶时间,那时他们经常白天晚上连轴转。在改革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部领导更是殚精竭虑。一次,已经过了夜里12点多了,部领导急等着要用的一个重要测算方案刚刚完成。朱振民和王征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回部里。刘仲藜部长、项怀诚副部长、刘克崮司长还在办公室里等着他们。汇报之后,朱振民不经意地向部领导反映了他们的设备情况,项部长当即批给8万元额度,为他们添置了一台486计算机和打印机,使他们的工作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也让他们感到十分温暖。

新税制正式出台实施之后,证明整个方案的设计,包括税率的选择非常符合实际,使财政收入和企业负担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结合点。

最优是理想次优是实际

1994年的税制改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的新要求,我国的税收制度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在部分地区试行后也即将在全国启动。

第8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资本市场

教育产业化加快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融资主体不断地走向多元化,目前资本市场向高等教育领域的介入是高等教育中正在涌动的一股新的“产业潮”。

一、教育产业化论争的深入发展:高教与资本市场结合的认识基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1992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84—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和1992午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相应地,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争论也相应地分为 1992年以前的商品化阶段和1992年以来的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阶段。

教育商品化阶段主要达成了3个方面的成果。第一,教育产品包括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知识形态的产品、科学技术的物化产品、教育劳务和技术服务。第二,教育产品由于具有使用价值而具有鲜明的商品性。第三,教育商品化表现在多方面:教育管理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分析的模式手段;教育内容的商品化、教育内容的供需一致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教育结构要按商品经济供求规律来调节;教育成果的商品化。

教育市场化阶段的认识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市场分为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前者是指教育产业系统与其他产业系统之间的交换活动;后者是指教育产业系统内部教育产品生产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教育市场的结构主要有教师劳务市场、教育管理者人才市场、教育金融市场、教育物资市场、毕业生劳务市场、教育科技市场与产品市场、教育信息市场。第二,教育市场化的实质是教育资源配置要完全采用市场机制,按照投资——补偿、成本——效益原则,在教育各个领域、各种利益主体间实现公平等价交换,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

在第二个阶段,1992年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教育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出现了“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教育产业化的内涵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产业化是产业形成的过程。在我国,新兴产业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对原来不具备产业特征的社会部门进行产业化改造。产业化不过是依据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有部门进行产业性开发、运作和经营的过程。另一方面,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将教育产业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将教育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教育服务的生产、消费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作方式。教育产业化有利于促进教育产业的竞争性、自主性和充分适应性,实现教育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教育和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在产业链条上发挥自己的先行、基础产业的作用。

以上两个阶段的认识任务和认识成果尽管不同,但是教育商品化、市场化同教育产业化是前后连贯、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国在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过程中,首先着眼于对教育服务商品性的探讨,然后经历了市场化到产业化的演进过程,这是合乎科学认识的规律的。确立教育产品的商品性要进行交换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育服务不是商品,没有商品性可言,那么市场化和产业化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但教育商品性要通过教育市场化来实现,因为产品的商品性是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没有交换,就没有产品的商品性。因此,第一阶段关于教育产品的商品性的讨论为教育市场化作了基础性的铺垫。

教育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是等值的。从我国教育市场化与产业化出现的时间和两者讨论的内容上看,二者是相同的。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的典型的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主要有marketisation (市场化)、privatisztion(私有化)、decentralisation(分权化)等表述方式,但没有“市场化”这个词。因此,“教育产业化”一词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词语。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高等教育市场化作出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这一定义与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定义是相吻合的。

以上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认识.事实上是以教育实践领域中教育产业化步伐为基础和支撑的,尤其是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践相伴相生的。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的实践从4个方面使教育产业观得以成立:一是后勤服务已普遍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二是高等学校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实践着教育的产业化;三是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从宏观层面的体制改革中使教育产业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四是高校收费制度使高等教育产业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高等教育融资制度的变迁:高教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制度条件

(一)两种融资制度的比较分析

高等教育融资制度是管束高等教育融资各主体行动模式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从融资主体的不同来看,高等教育融资制度可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两种。

外生型融资制度,也叫政府控制模式,是由各级政府设计并强加给高等教育组织的资金融人和融出制度,其融资主体是各级政府。这种融资制度是刚性的,它可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控制,指中央政府直接规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定额配置重点和方向,如德国;二是间接控制,指国家委托一定的机构管理高教经费,如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融资制度是一种完全的政府控制模式。这种制度的优点是资金来源相对稳定,但不足也十分明显:一是受宏观经济运行尤其是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大;二是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三是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管理,没有任何部门对高等教育组织进行实质性的成本约束与监督。

内生型融资制度,也叫市场调节模式,是一种自我激励性的规则,它是行为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渐进式的反馈和不断调整而形成的融资方式,体现了高等教育融资主体内在的利益需求特征。内生型融资制度的融资主体主要有各级政府、居民部门、高等教育组织和社会捐赠组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内生型融资制度的形成是需求诱致性变迁的结果,它必须在外在型融资制度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资金需求时才会产生,美国是其典型代表。这种融资制度的优点在于融资渠道多元化,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以适应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需要。另外,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约束机制较强。这种融资制度的形成还有赖于相对成熟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高等教育组织相应的市场机制两个方面的条件。

(二)内生型融资制度的生成

在我国,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进行,高等教育融资制度已从外生型向内生型转变。高等教育融资主体的不断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一是由相对单一的中央政府投资改变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共建共管;二是居民部门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本科生的全面收费制度已完全到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全面收费制度也将全面启动;三是社会捐赠组织有一定发展;四是高等教育组织作为一个投资主体也正在发挥其积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组织是高等教育融资的主体,首先是通过校办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活动形成的收入,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维持和发展融人资金。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如高等学校通过创办企业来进行融资,而当前许多校办企业负债累累,管理体制不健全,不仅不会为高等教育融资,反而使一部分学校资产流失。因此,仅依靠这种融资方式并不足以解决高等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组织的另一种融资方式是负债融资。负债融资是指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向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是向社会发行大学债券或高等教育专项债券进行融资,这是目前中国多数大学采用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既没有国际惯例,在中国也有着很大的风险。

另一种国际上常用的方式是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结合的股权融资。高等教育股权融资是指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发行股票而获得永久性的资本金,融资人无须偿还资本金,但必须向股东定期分红派息。从内源融资到负债融资再到股权融资之路,在企业融资次序的实证分析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目前我国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投资参与或独立举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这种以民办高校为主体搭建起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平台,成立教育投资公司或管理公司以进入资本市场的事实表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已涌动着一种“资本潮”。

(三)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内生型融资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组织作为融资主体,应当是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是其基本特征。但目前我国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组织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面临所有者缺位、经费预算行政化、收益关系不清晰、经营成本无约束等诸多问题.政校不分的体制使得高等教育组织缺乏自主权,没有成本节约和自我积累的动力与能力,甚至连独立融资的资格也受到种种限制。为此,要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的内生型融资制度,必须对高等教育组织进行市场化改革。

根据高等教育组织的行为目的、融资结构和收益特征,将其划分为“政府投入主导型”和“市场融资主导型”,其目的在于:一是集中培养回报率低、社会急需的人力资源;二是确保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廉价的高等教育服务;三是更有针对性地发展人力资本回报率高的高等教育组织,扩大高等教育的融资主体。

深化高等教育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将高等教育组织分成高等教育事业部门和高等教育相关产业部门.前者专司教学与科研活动,后者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后勤服务体系、科研成果转化等。对前者实行硬化预算约束机制,对后者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约束经济行为人的活动。高等教育相关产业内部要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对高等教育组织的财政投人要做到“有进有退”,对重点建设和事关居民公平受教育权的高等教育组织,要加大财政投入与融资力度;对盈利性组织,可以通过政策性财政补贴、政府采购教育服务与产品及建立政府专项发展基金等方式来扶持和推动其发展。

三、市场的边界在哪里:高教与资本市场结合的价值拷问

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无疑是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个重要方面,它充分体现了市场力量向高等教育系统的介入。这种介入将促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竞争加剧,教育私有化程度加强。但是,这种市场力量主导下的价值调控作用在教育活动领域并不是可以畅通无阻的,它只有与教育调控和行政调控分工合作,才能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而官,教育的生产过程(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规律调控作用的主要范围,教育的计划行政过程(教学职工的调控、学校财政支出与收入调整)是政治规律调控作用的主要范围,教育的经营过程(教育成本与教育价格的定位、学生的就业需求度、部分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是经济规律调控作用的主要范围。

当然,教育、政治、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只是相对的,有很多区间是三种规律或其中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部分,如教育成本中政府投入部分、助学贷款等筹资部分并不遵循价值规律,而主要是依赖政策的调控。在教职工调控方面,在我国外部人才市场逐步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教职员工调整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教育、政治、经济三种规律作用范围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合,这时教育活动处于良性运作状态。相反,如果三者完全相互脱离.或者完全相互重合,高等教育负效益就最大。

在我国,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既是教育产业化进程的一个新方向,又反映了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也走向成熟,我国高等教育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中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范文

2000年以来,国内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现代物流的热潮,从各类国内期刊中可以检索到几千篇相关的文章,然而,其中研究农村物流或农产品物流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是农产品物流研究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长期的农产品流通研究框架下,受制于农产品交易的独特性质及隐含物流的传统模式,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没有像对其他行业物流的研究那样明确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框架。

一直以来,国内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的重视是无可否认的,研究内容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成果可高度概括地分为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运行的研究三个方面。在秉承将流通划分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传统框架下,对农产品流通的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涵盖了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个层面的问题,并以流通的概念统之。这种研究是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三流合一”的背景下完成的。

而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却是建立在“三流分立”的基础上的。显然,如果将现代物流的概念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现代物流方式改变农产品流通的效果,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从笼统的农产品流通的概念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仍然不存在明显的“三流分立”的前提下,这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是有一定风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看作对农产品流通所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可能被责问是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概念的时尚而做的文字游戏。必须承认,这种责问是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高度负责,因为,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对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要么是不切实际的对企业现代物流概念的盲目仿效,要么是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新瓶装旧酒,都无法实现研究者试图通过引入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来改善农产品流通效果的初衷。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农产品物流研究与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现代物流问题的研究框架,为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定性的铺垫工作。

二、对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回顾

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以流通理论研究为基础的。

流通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将流通置于整个经济运行的总过程中,通过剖析流通与生产过程、流通与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的相互关系,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流通在社会和经济运行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整个社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一般认为,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流通具有双重涵义:一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是实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和时间上的延续。

综述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从以孙冶方、卓炯为代表的老一代经济学家对“无流通论”进行批判开始的,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流通过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80年代以后,对流通问题的研究在不同的维度上进行。一个维度是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形态,将流通相对应地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流通初始阶段、流通一般阶段和社会化大流通阶段,并根据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重点分析流通一般阶段和社会化大流通阶段流通的构成要素、本质及特点等(例如林文益,1994;陈文玲,1997、1998、1999),目的是揭示流通中的经济规律,丰富和创新流通理论。另一个维度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流通体制进行研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转换过程,也是对流通研究不断深化的思路的转换过程。这一维度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对流通体制改革的认识以及各个阶段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和改革思路等方面(例如高涤陈,1994;郭国荣,1995、1996;朱绍文,1996;万典武,1996;范剑平,1996;侯善魁,1998;王德文、黄季焜,2001;罗必良,2003;郭乐欣,2004)。以上两个维度是在宏观层面上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第三个维度是对流通经济运行中流通组织、流通渠道等问题的研究,它是从要素运作和职能运行的角度揭示微观层面上的交易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袁永康,1995;罗必良、王玉蓉、王京安,2000;王之泰,2002:曹家为,2003;王晓东,2003;晏维龙,2004;刘星原,2004)。

农产品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产品流通是以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活动,是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运动过程(李大胜、罗必良,2002)。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考察一定是在社会一般流通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上文所总结的流通问题的研究框架也就框定了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范围。当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综述文献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从内容构成来看,流通体制、流通主体、流通运行是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农产品流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经历,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成为农产品流通研究的重点。流通体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各类农产品的价格制定、市场建设、分级管理、宏观调控等政策的制定和变化(例如姚今观,1996;郭国荣、李冀,1996;丁声俊,1997;石磊,1999;李炳坤,1999;罗必良,2003)。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户、流通组织和流通中介组织(例如纪良纲,1995、1998;曹利群,2001;张磊,2001;卢凤君、寇平君、陈雄烈,2003)。流通运行研究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整个流通领域的具体交易中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交易行为和交易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例如李泽华,2000;贾生华、刘清华,2001;文启湘、陶伟军,2002;张敏聪,2002 ;寇平君、卢凤君,2003)。从时间序列来看,流通体制的演变是研究的主线。由此可以大致勾画出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框架(见图1(略))。

三、传统上农产品流通研究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涵盖

在以上的研究框架下,流通的概念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总和,因此,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被涵盖其中了。

首先,传统农产品物流活动的特征决定了其作为一种附属活动被涵盖于整个流通活动之中。物流被涵盖的原因有三:第一,传统的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对流通的划分是以流通过程为视角的,划分的目的是更好地揭示存在于物质流动背后的社会交换关系,重点剖析由商流(即所有权转移)引起的各类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物流的存在是客观的,对于传统物流来说,其作用仅体现为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物流在流通运行中被作为成本项目进行管理,因此,对物流的研究多侧重于相对各种功能而言的技术处理和成本节约。当物流单纯以功能性活动为特征从属于流通活动的时候,它必然被涵盖于对总体流通的研究之中。第二,由于农产品流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是体制变革,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自然不自然地使人们忽略了对具体的物流活动改进的需要和研究,从而最终使对农产品物流的关注局限于体制演变的范畴之内。第三,长期以来,存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不分,使农产品物流必然表现为一种隐含的模式,从而失去了独立研究的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的销售机构有着严格的地域、系统和等级的划分,机构之间难以互通,物流活动各自承担,没有任何的专业化物流业务。在农村改革之后,逐渐允许包括农户和各类组织在内的主体进入农产品市场,但是,物流仍然作为商流的附属活动随着商流环节的变化不断地由各类主体重复执行,没有被专业化和独立出来。

其次,物流概念的独立性没有被强调,而是经常被涵盖于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之中。第一,它被涵盖于对流通背景和环境的研究当中。比如,交通、仓储等直接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被当作流通运行的环境受到关注。第二,被涵盖于流通技术的研究之中。对储藏、运输、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事实上都与物流相关,但物流经常被以流通技术的概念来概括。

事实上,从任何一个维度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都涵盖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比如,对流通体制的研究,必然涉及物流的制度及其变迁;对流通主体的研究,必然包含主体的物流行为以及基于物流行为而形成的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对流通运行的研究,必然包含各种物流业务运作的方式、环境和行为选择。

四、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使农产品物流研究走向独立

(一)现代物流的兴起及其在流通领域引起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