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化技术学校作为社区教育中心,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和桥梁。文章从加强精神方明建设是比较迫切的任务和化技术学校应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两方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探究。
关键词:社区教育;精神文明;文化学校;任务;阵地
中图分类号:G416;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13-0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我国乡镇化技术学校承担了广大农村及乡镇的成人终身教育工作,成为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和桥梁。
一、加强精神方明建设是一个比较迫切的任务
(1)广大老年人迫切需要健康和文明的精神活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和桥镇辖区为例,老年人口已达常住人口的20%。而和桥镇五个居民社区及十四个村民社区只有社会养老院五所,容纳了很少一部分老年人,而大部分老人还是以自我养老为主。调查显示,部分老年人没有参加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中一部分老年人还沾染上了赌博迷信活动。
(2)广大的青壮年迫切需要健康的精神文明活动。青壮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力量,他们既承担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工作,又要承担起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工作。经过调查研究,本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因受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影响,空余时间并不是很多,就算在节假日也没有做到进行自我学习,还有的青壮年把不多的空余时间荒废在一些不良嗜好及一些无谓的吃喝上。
(3)青少年也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现在的青少年独生子女居多数,他们衣食无忧,缺少艰苦朴素的精神,因而出现了一些啃老族。有些青少年迷恋网络,对网络信息不加选择地吸收,易受不良思潮的诱惑和影响。有些青少年意志力不强,经受不住生活的考验。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
二、化技术学校应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作为发达的苏南地区,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各行政村一般都有专门的体育锻炼场所和文化活动室。虽然设施比较完备,但利用率并不高。有的地方就算能够对设施进行开放,也只是让群众自主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效应,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不大。化技术学校作为地方成人培训机构,既要担负起对区域内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的任务,又要担负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化技术学校应该从思想和行动上转型,以加强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任务。
(1)加强对现代女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女性扮演着儿媳、妻子和母亲的多重角色,是“和谐美满家庭”的核心,对和谐美满家庭氛围的营造、良好家风的传承以及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发挥好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提高她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一是要提高女性的科学文化素质。女性文化素质越高,其协调家庭关系的能力、抚养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家庭事务的能力、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就越强,家庭凝聚力就越强。二是要提高女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劳动技能。应举办各级各类的学习讲座,提高女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同时还要开办插花、缝纫、茶艺等培训班,提高她们的劳动技能,使她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快乐,不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为家庭成员树立良好的生活榜样。
(2)加强老年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办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计算机、烹饪等培训班,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培训,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年人精神面貌好,生活幸福,必然会给家庭带来和谐,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3)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文化知识看得比较重,往往忽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为此,化技术学校应利用节假日对青少年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可以利用现有资源组织各类专题讲座,如请法律工作者进行法制讲座,也可请区域内的优秀人士举行事迹报告会,还可以组织有一技之长的人对青少年进行辅导和培训。在这些活动中,青少年学到了知识,练就了本领,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加强青壮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化技术学校对青壮年的培训工作比较多,因此,对青壮年的思想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责任心、感恩、诚实、孝敬等优良中华传统的教育。
三、结束语
成人学校是成人培训的主要机构,担负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加强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让社会更讲文明和诚信是成人学校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成人学校应该和居民委、村委会、政府和各级学校,共同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06).
[2]郭静,朱小蔓.发展中国家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1(05).
晋煤集团寺河矿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寺河矿是晋城煤业集团下属的一座主力生产矿井,是全国首座高瓦斯条件下的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080万吨/年。矿井投产之际,时逢我国煤炭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寺河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根据领导班子人员调整,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工作目标机制。每年确定精神文明创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经矿职代会审议后下发,目标任务纳入企业方针目标进行考核,创建活动纳入劳动竞赛项目予以推动;三是建立检查考核机制。修订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标准》,開展流动红旗竞赛,坚持月度考核与季度评价相结合,实施一票否决制;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每年拿出近亿元资金投入硬件设施,表彰奖励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開展。
坚持围绕中心、重在建设的方针,经过十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寺河矿形成了围绕发展抓建设、提升素质抓建设、凝心聚力抓建设、以人为本抓建设的“四位一体”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同步发展,提升了矿井精神文明建设效果。“十二五”时期。按照省委“再造一个新山西,转型跨越大发展”的总体要求,晋煤集团提出了“对标世界500强。再造两个新晋煤”的奋斗目标,寺河矿确立了“建设国际一流高瓦斯千万吨精品矿井”奋斗目标。
新形势下寺河矿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晋煤集团寺河矿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职工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矿区文明程度的提升。对企业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国际一流高瓦斯千万吨精品矿井”的目标下,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更加迫切、更加繁重的任务。
首先,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更长周期,迫切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企业安全发展。随着寺河矿生产延伸。矿井開采区域不断扩大,客观条件更加恶劣。特别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承压水開采的威胁日益严峻。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繁重的安全压力需要强势的安全文化来引领,更需要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发展合力,激发职工干劲,使全矿干部职工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更长周期。
其次,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是弘扬寺河精神、传承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寺河矿努力建塑优秀企业文化,大力弘扬寺河精神,通过開展“感动寺河”颁奖晚会、“最美寺河人”年度评选等活动,极大的鼓舞了广大职工干劲。
再次,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国际一流高瓦斯千万吨精品矿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煤炭企业,不仅要能够安全产出千万吨的煤,更要让企业的职工有幸福感、优越感、安全感。这些目标都离不開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结合矿井发展形势与现状,寺河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首先,把握“精神引领”这一思想导向,凝心聚力,鼓舞士气。
同心、敬业、奉献、超越”的寺河精神是寺河矿历经十年的磨砺和锤炼。在生产实践中提炼形成的宝贵财富,体现在精细化管理抓安全、高产高效组织生产、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昂扬向上的团队面貌,在困难和逆境面前,寺河精神更是广大干部员工实现自我突破的力量源泉。大力弘扬寺河精神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就是要让寺河精神成为全体寺河人的精神旗帜。
其次,把握“安全稳定”这一中心任务,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安全稳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工作搞不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寺河矿的建设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职工队伍稳定,经济效益才能持续提升,才能反过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辩证统一关系的具体体现。
再次,把握“科学创建”这一重要抓手,创新形式,打造品牌。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着眼发展全局,科学规划、科学创建。一要创新活动载体。近年来,寺河矿秉承“职工的文明素质决定企业的文明形象”这一主题。深入開展了礼仪、环境、秩序、服务、住宿、网络“六大文明引导行动”。广泛開展“文明从举手之劳做起”专项整治和“倡文明、树新风、提素质”主题活动,编印《职工文明手册》,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文明素质和矿区文明程度,促进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二要打造工作品牌。寺河矿以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宿舍、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女工送温暖等文明品牌创建工作为载体,努力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明示范点。三要完善考评体系。以完善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体系为抓手,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体系,与矿井质量标准化、综治工作、企业文化等内容有机结合,与绩效管理办法对接,形成一套切实推动矿井精神文明建设的考评体系。
第四,把握“以人为本”这一发展宗旨,改善民生,共享成果。
精神文明要求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有效的调动职工群众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寺河矿经常性地開展一些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从衣食住行、点点滴滴做起,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造和谐环境,让职工切实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关键词】 精神文明;和谐社区;构建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一项重大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形势,因此,构建和谐文明社区,首先要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要从坚持思想教育入手,抓好公德教育,把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做为基础。其次,要积极加强社区制度建设,使社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三是创造一个文明社区的和谐氛围,要把每个社区建设成文明祥和的社区,为职工居民提供一个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思想建设是一切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也不例外。要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我们要根据社区居民的思想状况和普遍规律,从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做起,努力把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和提高群众素质,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做为我们的工作标准和目标。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国家的法律法令,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报告,引导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而做出不懈的努力。二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要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引导群众,用雷锋精神和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大家,使他们树立无私奉献、爱国家爱民族的高尚情操。使他们树立爱岗敬业,尊重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三是要通过学习培训、专题辅导、集中讲座等形式,进行政治、法律、计生、环保、科普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不断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和整体素质。四是要通过建立老年大学、居民学校、科普学校等培训机构,形成全民参与、全员服务、全方位、立体式的社区教育体系。五是要积极组织各种主题鲜明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开展评选“街道示范社区”、“星级文明小区”活动、创建“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活动,组织和动员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通过教育改变社区精神面貌。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区的行为准则
加强社区制度建设是保障社区各方面工作能够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根据社区工作的实际,按照有关社区建设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不断加大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一是要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要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要建立精神文明创建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包抓社区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工会、妇委会、团组织以及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工作制度,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循。二是要完善会议汇报工作制度。要建立由社区各单位参加的区街两级信息员工作网络,及时收集、分析社区的社情民意,反馈居民的思想动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根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社区工作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要定期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定期召开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及总结表彰会,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及时的进行总结,不断增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要结合社区工作特点和社区的发展历史,制定适合本社区的《居民公约》《居民行为准则》《居民道德规范》等制度。同时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好邻居、好媳妇、模范丈夫等活动。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要适时的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还要对社区中的不文明行为及时的进行通报和批评,以达到弃恶扬善,宏扬先进的目的。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本现状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耐久地开展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年,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时进步
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近年来。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遥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时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时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短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维护国家利益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大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激进文化颇具特色
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县精深的文化、独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认识偏差。一些乡镇,1重视不够。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水平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缺乏,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基础单薄。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2投入缺乏。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缺乏。二是缺阵地。遥远乡镇大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颐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大部分遥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主体缺乏。局部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委员,3队伍不力。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大反差。
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缺乏,4观念不正。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要重视遥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干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一手软”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证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是工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规范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二)提高素质。
大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提高他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激进的旧意识,形成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大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新鲜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维护国家利益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这次省文明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们开好今天这个会,总结去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刚才,吟怡同志向大家汇报了省文明委去年的工作、今年的工作安排和其它一些事项,大家也进行了讨论,都谈得很好,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前正值年关当头,大家都很忙,一年一次会议很难得,也不容易。会后,文明办要很好吸纳、整理大家意见,做好有关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出行、乡风评议等为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为契机,学习先进典型、关爱先进典型、崇尚先进典型、争当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风景区创建深度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成绩明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日益改善。文化大省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过去一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努力和所作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文明委对各文明委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区域发展上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各阶层群体差距比较大,统筹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紧迫;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压力在增大;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思想活动的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非常紧迫,等等。
我们必须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我国文化建设地位的准确把握,也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前几天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高度重视这次会议,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积累的经验给予了精辟概括,科学分析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对我省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动员和激励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活力;需要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动力和支持作用,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埋头苦干、顾全大局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上来。
2、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更大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和作用,国际形势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和国内形势中的国际文化因素都在增加.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平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之举。我们必须从提高综合国力、掌握国际文化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联系中谋划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增强精神文明的影响力。
3、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越来越多的人不仅需要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还希望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不仅需要获得更多感性的愉悦,还希望受到更多理性的启迪、情操的陶冶。近年来,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我省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总体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我们一定要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面对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实际,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我省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下大气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抓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面实施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做好2008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1、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和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都十分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来论述和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理论、信念、精神和道德来指导、团结、鼓舞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要结合实际,通过开展诸如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文明素质工程实施等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要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完善有关政策,制定得力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鼓舞人、塑造人;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陶冶情操。
2、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有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以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契机,突出群众创、群众评,紧紧围绕关注群众生活和文化权益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以解决社会反映强烈、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诸如交通秩序、公共场所市民的文明言行、社会治安等精神文明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立足于制度建设和常态管理,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经常性,通过修改完善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考核方式,深化创建主题,丰富思想内涵,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提高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等重大节日,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系列庆祝活动。要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人们支持奥运、参与奥运,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文明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充分运用先进评比机制,调动广大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着眼于方便群众办事,健全和完善信用制、承诺制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要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把关注民工文化生活、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民营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着眼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乡风文明建设、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文明风景区的创建,要从优化景区管理、改善景区条件、提高景区员工素质入手,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落到实处。
3、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的,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又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要求,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活动、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村干部群众确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形成与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文明风尚,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置、污水集中排放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努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镇(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宣传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贴近农民群众,创作更好更多适应农民群众需求、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文化产品。继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城市文化资源配送农村、服务农民的力度,形成理论政策、电影戏剧、图书报刊、文化工作者下农村基层的长效机制。着眼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认真总结近年来全省各地农村开展“种文化”活动经验,在全省农村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以巩固规模、拓展领域、提升水平、扩大成果为目标,深化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进一步从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结对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4、着眼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是社会的主群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对象。紧紧围绕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重点,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510”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大力实施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的阵地、精品、绿网、净化、帮护等“五大工程”,积极引导和协调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以及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平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三方联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实施未成年人实事项目工程,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为未成年人办好10件实事的考核机制,鼓励各地在完成省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努力为未成年人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和形式多样的人文大讲堂为载体,全方位培训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着眼于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在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16字的总体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及时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政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检查考评制、表彰激励制、财政投入制等工作机制,在制度上、财力上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我们****社区是2000年4月成立的。地域面积0.182平方公里,下辖56个居民组,3829户,总人口11999人
一年来,在省两委办的关怀支持下,我们高扬“三个代”重要思想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使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直接促进了社区各项建设,使我们****社区呈现了经济繁荣、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整洁、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可喜局面。2001年以来,我社区获省社区建设“精品工程”、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深化认识、明确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是正确分析形势,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是居民群众聚居的地方,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单位,是城市管理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社区与过去的老**相比,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社区地域面积扩大,增加了3倍;二是人口增多,增长近4倍;三是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使我们的工作对象由过去的家家熟知,人人认识变为不甚了解、不太熟悉。面对这种局面,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要承担起发展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精神文明建设统揽和推进社区各项建设。为此,社区党委书记谭竹青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社区其它各项建设,必须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并为其它各项建设注入动力,提供保障。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社区的迫切需要。”
二是坚持“三个到位”,奠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首先是组织领导到位。几年来,我们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和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谭竹青亲自担任;副组长由2名党委副书记担任;6名居委会副主任及社区经济实体负责人、部分居恰巧表任成员,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领导;其次是部署实施到位。我们按省、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内容、标准和要求,逐项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各居民组、各经济实体,落实到每个人,使创建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人,没有空白点,没有死角;再次是资金投入到位,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需要。可以说,近几年是我们投入最大、实现项目最多的一年。据统计,几年来,总投入高达120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或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即达30万元。
二、加大社区法制建设力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建立普法宣传阵地,我们自筹资金,建立了社区法制教育画廊、社区广播站、社区图书馆等,并依托这些阵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些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居民普法宣传面达98%以上;二是建立培训教育阵地,社区成立了“业余党校”、“居民法制学校”、“市民学校”、“青少年法律教育学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学法懂法用法百题竞赛”、“学习贯彻《劳动法》知识竞赛”、“少年模拟小法院”等活动,一年来,参加培训学法的干部、居民、青少年达2000余人次;三是建立法律服务阵地。社区成立了法律咨询室,设立开通了“148”法律服务专线,搭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在便民求助中心法律窗口,为社区居民法律咨询提供了方便条件;四是建立法律援助阵地,市、区司法部门在我们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工作平台和服务窗口,实行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三进社区,定期在窗口开展咨询;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我们针对社区居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实际,通过举办“爷爷奶奶学习班”、“姥姥姥爷学习班“、“年轻父母学习班”和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比赛等形式,对社区干部、居民、青少年和流动人口进行生动、活泼、直观的遵纪守法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大力提介“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明意识、守法意识、依法维梳意识、治安防范意识和与犯罪行为做斗争的意识。
三、加大社区文化建设力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在青少年中成立了“少年百花艺术团”、“中青年合唱团”,配合学校举办“夏令营”、“科技小制作比赛”,参观旅游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特别是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成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每天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络绎不绝。二是在老年人中成立了“秧歌队”、“老年合唱团”,开辟了“老年戏迷角”,经常组织各种演出活动。社区服务中心的老年活动室开放后,每天来此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老年人达近百人之多。三是建立了图书阅览、书法绘画、棋类健身3个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藏书2万余册,订有各类报刊、杂志40余种,每天免费开放,为社区居民读书看报、文化娱乐提供了舒适场所。四是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每逢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社区都组织居民文艺积极分子排练节目,举办文艺汇演、消夏晚会,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年来,社区自编的“****社区之歌”、“四唱计划生育好”、“退指标”、“党啊,我们永远热爱您”、“夫妻悄悄话”等一大批节目,在参加市、区和街道的文艺汇演中均获好评。
四、加大社区环境建设力度,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美化生活环境。一年来,在市、区市政的配合下,修了3条柏油路,铺设方砖3000平方米,种植草坪5000平方米,栽种树木1万多棵,花卉3万多株,新建起精品绿化景点3处,街心花园2个,凉亭1个,使社区环境实现了美化、绿化、彩化。
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我们组织居民开展“人人动手、美化家园”和“创文明楼院”活动,狠抓居民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垃圾袋装化,做到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无落地垃圾,让楼道亮起来,让庭院美起来,为居民创造了优美、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是稳定社会环境。我们健全调整了以老党员的骨干的义务巡逻队、义务活动治安队,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等组织,形成了专兼结合的群防群治网络,使社区治安状况不断改善,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安宁,带来了安全,带来了祥和,一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级少发生,2002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几年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是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文明居民”,有35%的居民和家庭成为“文明居民”和“文明家庭”,其中省级“文明家庭”2户,市级“文明家庭“5户。
二是促进了社区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几年来避免10多起刑事案件发生,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流窜犯4人,破获案件4起。社区呈现了计划生育无超生、无早婚早良、无上访事件、无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四无“良好成局。
关键词: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不能偏离这个指导思想。在农村发展硬件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把农村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1.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1)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有较大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2)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实现农村的较高标准的小康;(3)科学规划,建设整齐、洁净村庄,村容村貌有较大提高,生态文明;(4)村民自治体系得到完善和推广,民主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5)乡风文明,实现和谐乡村。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迫切需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农地区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普遍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残留,也有一些地区假冒伪劣、环境污染等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呈抬头趋势,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以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二、现阶段农村精神文明现状
1.农民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时展要求。在商品经济与市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前提下,国家在教育和科技推广上重视和加大力度,同时,广大农民自学知识的手段和方式得到了拓宽,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普遍提升,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远远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时展要求,有些地区在一些复杂的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下,出现了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体观念和责任感淡化,利己主义滋长,创新精神和传统美德发扬上原地踏步,不良风气、低欲格调的文化娱乐等现象滋生,精神文化生活空虚。
2.基层政府的宣传教育能力的提高,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时展要求。一些乡镇基层的宣传能力主要依靠上级领导干部的行动和统一安排才能得以实施,基层宣传教育的发动能力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农民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全面发挥。主要原因政府层面缺乏对长远规划的落实持续性,缺少有力统一专业专门的推进组织机构,在进行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针对性、互动性不强,往往导致教育方式以及内容过于淡化和僵化。同时,相应的学习风气和良好习惯没有形成,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跟不上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
3.物质基础保障相对不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1.提高组织行动能力,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活动建设质量
(1)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精神面貌。新农村建设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在改造农村旧面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的前提下,抓好农村风气的环境卫生整治,注重发挥农村党团和村民自治力量,如: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大学生村官、道德评议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群众文明、理性、自觉抵制社会丑恶现象。以“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为活动载体,积极拓展文明村镇、文明企业、文明家庭、文明农牧场等评选活动,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危助困、关爱群体、孝敬老人、重视教育、热爱家乡等良风善举,把爱心、同情心和公德心崇尚贯穿于村民的生产致富和家庭生活中。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农民群众的集体荣誉感。
(2)充分认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精神政策,把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执政能力、密切联系干众的切入点,齐心合力构建富裕、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2.深入发动群众,培植新型农民,促成良好风气
(1)引导农民增强现代文明意识,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宣传教育氛围,如制作“八荣八耻”宣传牌、宣传单、宣传画,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等信息渠道开展美德宣传与纪念活动,营造倡导精神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提高自我,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逐步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从而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习惯的形成。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教育和引导农民做知法、守法好公民,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乡镇”、“平安农场”、“平安村屯”的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村民公约,加快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
3.以民主自治为基础,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1)建立健全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制度,净化、美化、绿化农村环境,依靠群众自治组织,提高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和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规范。积极探索形成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革除陋习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村民日常行为,转变农民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形成“村落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2)制定村规民约,把文明创建活动与长效机制管理有机结合,防止文明创建活动的淡化、僵化现象的发生。
4.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新型文化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创新工作形式。改变过去群众在台下被动接受的形式,把让农民知道的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通过举办知识抢答赛,或者在文艺演出中穿插有奖问答,使领导与群众的信息交流进行有效互动,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作用,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地区发展中长期工作规划设计,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组织健康的新型文化载体,搭建农村文化新平台,拓展农村文化新领域成立文化服务站,建立和完善文化活动中心保障体制,把“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为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3)倡导追求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信息化发展,农存的信息渠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能更快、更广、更深入地接到外界信息,农村的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上级部门或者有关单位的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帮带作用。
2012年,为了推进“三化”统筹发展,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按照省、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实施,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以前工作基础上,2012年继续加强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继续推进试点社区建设的通知》(松新农村办[2012]6号)文件,对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一年来,在市、县(区)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试点社区建设达59个,全市农村社区总量达到186个,2012年年社区建设总投资达4740万元,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又取得了较好成果。
(一)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实施,各地加大了对社区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2012年农村新型示范社区建设文化广场73100平方米,硬化道路62.9公里,排水排污工程25850延长米,建设垃圾站56个,信息网络49个。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了社区站所室的完善和建设。截至今年12月,全市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社区办公室59个,社区卫生室60个,社区警务室72个,图书阅览室77个,文体活动室75个,计生服务站48个,政务公开栏72个,信息宣传栏85个。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通过社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学习园地、文化广场、农村文化大院等建设,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有所加强,村民可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陶冶村民情操,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社区的服务功能还很不完备。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建设好“四大网络”:
一是文化服务网络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服务上追求文娱活动的品味性,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入农村社区的文化阵地。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农村社区的新文明、新风尚。提倡推广扶余县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的做法和经验,让文明之花开遍全市,结出硕果,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动员会后,朝阳乡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来,迅速掀起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
一、领导重视,落实迅速。县里动员会后,朝阳乡立即召开了有党政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对县里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细化分解了任务,确立了乡村及乡直单位等各方面的工作目标,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组织,加强了对活动的领导。为提高乡村干部和乡直单位领导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认识,他们又召开了有乡干部、各村支部书记、村长、乡直各单位领导、部分村民代表参加的朝阳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动员会议,要求各村和各单位要按照乡里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二、重点突出,安排周密。这个乡突出重要环节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