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容坚持不懈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进校第十年,他四十岁,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设想,这也是他十年“涂鸦”的结晶。当他将设想的课题提交学校之后,却遭到了一场无情的嘲弄。大伙儿都说那是他铅笔头“涂鸦”出来的邪想异说,毫无研究价值可言。学校不支持,就意味着他多年的心血泡汤了。
他不甘心,决定不改初衷,克服种种困难,又费去了十年的时光,终于做完了自己课题的初步测试,并且通过朋友,将测试成果递交到美国国立研究院。一开始,研究院对他的测试成果很感兴趣,但派人到学校一调查,得知他那些铅笔头“涂鸦”的故事,立刻对他失去了信任。这样,他二十年的心血,因为一支小小的铅笔头又一次被束之高阁。
他没有气馁。相反,多年细致入微地研究,使他越来越清楚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他自己想办法,东凑西借,自筹资金对实验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四年之后,他再次向研究院递交了已经成形的报告,这一回,研究院不仅批复了,还就“铅笔头”事件向他表达了歉意。在研究院的支持下,他的成果很快应用于实践。两年后,他在一只小老鼠身上实验成功。
到2007年,这项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基因靶向治疗技术”,他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他,就是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这一年,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蜂拥而至的记者来到卡佩基的办公室,发现他手心还捏着一支给他带来灵感和幸运的铅笔头。言谈中,卡佩基聊得最多的不是他的成果,也不是他的荣誉,而是延续了三十多年的铅笔头的故事。
(选自《读者》)
灵犀一点
居里夫人视名利如浮云,她一生清贫,这并不是因为她与金钱无缘。当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时,就已经有人想用高薪来聘请她去任教,但居里夫人却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居里夫人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居里夫人读书心得1居里夫人身为一个伟人,在她在世的时候就享有盛誉,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样,无论在生命中的什么时候,她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分简朴。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由此可见,他们的家,是多么的简陋。而居里夫人,也从没想过要改变这种简陋。
而后来,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不“大方”。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所以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这种做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或许很难想象,也很难理解,但这恰恰证明了居里夫人是多么的简朴,甚至到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抠”的地步吧。
面对这么简朴的居里夫人,你能够想象她是什么打扮吗?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可是让这位记者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妇人,就是居里夫人。
由此看来,居里夫人的确是与众不同,或许她是不拘小节吧。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她对仪表的华丽可以说是一点也不重视,在她的心中,只有她的实验,只有她的研究。也许,对科学热爱到了极点的人都是这样吧,你知道吗,据说爱因斯坦穿鞋子,从不穿袜子。在他看来,穿鞋还穿袜子,实在是不必之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许多富翁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尽奢华之能。勤俭节约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曾几何时,我们也迷失了。
是的,我们应该向居里夫人学习,重拾美德,过简朴的生活,而不是在纸醉金迷中走向消亡。
居里夫人读书心得2我读了《居里夫人传》这本书以后,觉得居里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不懈,无私奉献。一个人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并要坚持不懈。一个人如果非常自私,一心想着自己,那么也是没有太大成就的。我们要向陶行知说的那样: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然而,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做的。
居里夫人小时候虽然生活贫穷,但她仍然坚持不懈的读书。当居里夫人来到巴黎索尔本大学求学时,穿着旧衣服,住着简陋小房,用茶水和面包充饥。大学里的图书馆深深地吸引了她,一次,在图书馆里看书,居然忘了吃饭,结果昏倒在了图书馆里面,这是多么的认真刻苦啊!平常,我们在做作业,思考问题时总是怕苦怕累不愿意多想,可曾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多么好,可却还在偷懒;但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人居然还在认真刻苦的学习着,思考着,真是太佩服她了!
居里夫人视名利如浮云,她一生清贫,这并不是因为她与金钱无缘。当居里夫人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时,就已经有人想用高薪来聘请她去任教,但居里夫人却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薪水不拿,而要拒绝呢?因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她不想把研究科学的时间减少,她要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科学上。可见他多么热爱科学事业啊!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后,有人建议她申请专利,这样可以使她的生活过得富裕,可是她拒绝了。居里夫人从事科学事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是为了造福全人类啊!多么伟大无私的奉献啊,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居里夫人读书心得3暑假,我曾遨游在书海里,书海中唯一能打动我的心,就是那本伟大的《居里夫人传》。我的心头辈子为高尚的女科学家的伟大精神所深深震撼,征服了。因为居里夫人的信念感染了我,而我又是无比地崇拜这位伟大的女神。居里夫人通过不屈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诠释着一个个奇迹,让我们赞叹不已。看了这本传记,居里夫人的求学阶段和研究科学的部分在传记中描绘了出来,我总仍不住去细读几遍,并用一支黑色的水笔把感动的地方圈画出来。有时我总忍不住赞叹她几句;我赞叹她的话犹如长江的流水,说也说不完,永远不到尽头。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一个女神。她不仅有高尚的品质和人格,还有着巨大的贡献。她因为发现并提炼出镭,在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却淡泊名利,继续研究科学。她对事业有着很深的执着,还与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我认识的所有着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个不为盛名而颠倒是非的人。”
居里夫人给我们叙写了一个个传奇,一个个奇迹。偏偏是在她最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学业和伟大成就。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知识是多么的可贵,如果不是因为她甘于刻苦学习并掌握知识,如果不是她那锲而不舍,顽强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撑着,就不会发现并提炼出镭。这个伟大的成就是无人否定的,大家都崇拜她,赞颂她。读了这本传记,使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现在这种精神是不断但无形地激励着我。使我明白了许多,也让我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标和计划。我原来紧封着的“窗户”,因为我被居里夫人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现在这扇窗户怅然、豁达地打开了。居里夫人锲而不舍,坚定不移的精神永远照亮着我的心窗,直至成功之道。并再一次地感动了我。
居里夫人读书心得4当我又一次捧起《居里夫人传》这本书时,就又一次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梦想,为了亲人而不懈努力直至成功的辉煌历程。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在科学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在年少时,居里夫人虽然家境贫困但她却十分刻苦地学习;在年轻时,居里夫人独自住在异地一个简陋的破阁楼上,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梦想而奋斗;在中年时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在破旧的研究室里不辞劳苦……居里夫人的种种精神总是激励着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
记得有一次体育期末考,老师告诉我们考试的内容是四百米长跑,想要取得最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在1分50秒之内跑完全程!我一听,顿时傻了眼:长跑是我最不擅长的,更何况只有110秒的时间!我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跑到终点呢?想到这,我不由得垂下了头,为了这次考试而伤脑筋。没过多久,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号次是30号到40号的同学考试!”我一听到自己的号次,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担心:考试的同学都站在跑道上做准备工作了,她们个个信心百倍、精神抖擞,而我却迟迟不敢站到跑道上,我该怎么办呢?看着她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可考试快开始了,我来不及多想,只好硬着头皮上。我无奈地迈着沉重的步伐犹犹豫豫地走到跑道上。当我做着起跑的姿势时,看着老师手中的口哨,脑中突然想起了居里夫人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炼出镭,整整奋斗了45个月,这点困难对我来说有又什么呢?想到这,我做了一个一个深呼吸,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争取好成绩!于是,我竖起耳朵等待着老师的起跑口令。“各就各位——,预备——跑!”我一听到这个口令,马上飞跑起来,速度就像是一根离弦的箭,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刚开始,我看到自己跑在前几个,心里不由得舒了口气,对自己更有信心,更加奋力向前跑。不知不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渐渐地,终点仿佛离我只有一步之遥!我兴奋极了,连忙加快速度,可速度却远远不如起跑时那样快。一开始,我没在意,可没过多久,我突然感到呼吸急促,脚步也越来越沉重,整个人似乎都没力气。我想用尽力气跑,可脚就像灌上了铅,怎么也跑不动了。我只感觉口干舌燥,额头上都是一颗颗汗珠,真想坐下来休息!就在我想放弃考试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了居里夫人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想起了她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精神,想起了她在逆境中努力奋斗的精神……我的心中总是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持着我要坚持到底!我甩开重铅,用尽全力向前跑去,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奔向终点!近了,更近了,我激动地跑过终点!
当我回过头看着跑过的道路心里有种别样的自豪感,耳边不禁想起了居里夫人的名言“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是啊,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战胜它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
居里夫人读书心得5在我隐隐约约的记忆中,有无数伟人的事迹与我做伴:在课堂中,从书本上总能接触到他们用勇气和毅力谱写的伟大的、里程碑式的璀璨篇章。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无异于那颗光芒四射、璀璨耀眼的巨星——居里夫人。
每当提到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我的心灵都会为之震撼,理由很简单,她对全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偶然的机会,我得以翻开《居里夫人传》一书,得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她那我自认为辉煌的一生。
但是,我可能错了。
居里夫人的一生充满了奇异的经历,但无论如何我不想把它形容成一种辉煌。
我忘不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自幼就有着过人的天资,加上适宜的家庭背景,塑造了一个具有令人羡慕优秀的她。可是,命运不愿成全这个小女孩:她的祖国被侵占,受着外族沙皇统治。她的童年充满了忧患,这也渐渐形成了他理想的初衷。她拼命教书攒钱帮助姐姐,为的是实现自己的愿望。终于有一天凑成了可以入学的几百法郎——终于能自己去巴黎大学求学。
进入了巴黎大学,她一刻也不停歇的求学。她租了一间简陋的阁楼,那里几乎什么也没有!家具都成了奢侈品。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她为着探索那她热爱的科学,忘记了多年来的艰辛,忘记了多次倒在书桌前,忘记了她那日益憔悴的、苍白的面孔。
太多太多的无奈、太多太多的艰难,可她?用她那坚定固执的灰色双眼告诉了人们一切——她从未屈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多少年背井离乡的生活,多少年艰苦生活的压迫,她从未屈服!
这就是她那艰苦的巴黎生活,是最令我感慨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巴黎生活。
她邂逅了皮埃尔·居里,她的生活从此变化了,变得更加充满激情!她的丈夫同样是位忠于科学研究的“梦想家”。他们有了共同语言,他们的结合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摩擦出耀眼的科学成就。
她发现了镭以后,更加有激情做科学研究,甚至获得了第一项诺贝尔奖!
可悲哀的是,她正被镭为人类带来的巨大用途捧成名人。
她不愿做名人,她对那些成天来骚扰的记者感到厌恶,这不是她要的生活!这不是她要的生活?这与当今的社会景象与人民思想有着极大地反差,更是一种对大红大紫、闲逸奢侈生活的讽刺啊。
她是个“梦想家”,是个永恒奉献的人,这一点是我最最看重与钦佩的。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两袖清风”。在她心中,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他不断崭新科学的远景,那是不知从何而来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梦想家”的原则。
我记得那句“即使人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也必须继续工作下去”。这是皮埃尔的名言。居里夫人她做到了,她的一生,为工作付出的太多太多。八年屋棚下,她与丈夫搞放射学研究。皮埃尔死后,他又忍住哀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又不忘她的科学使命。晚年的她,比原来更加艰苦!亲人们一个个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哀伤离去,她孤单地做着工作,终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依然淡定,她作为一个女性给了那些保守势力重重一击。此时又一阵轩然的荣誉大波向她袭来,她没有被打到,俨然像个风浪中归来的英雄。她以其雄厚的实力来完成自己看似不可能坚持下去的一生。
他甚至经历了世界大战的考验!但并没有倒下,真令人惊愕和叫绝!
但总有她倒下的时刻。直到她倒下时,她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在这一刻之前,她已预兆到自己生命的终结,似乎可以想象她生前为科学事业做出的辉煌灿烂,她舍得抛弃这一切么?命运不给她疑迟的机会。
居里夫人走了,完成了她的使命,一个在全世界都刻有深刻印记科学事业,终结了。
她的一生很长很长,很是深奥,很是神秘,我无法一一叙述,但可以细细品味、感悟。我回想到了许许多多疮痍的画面:祖国波兰被沙俄痛苦蹂躏时的无奈、失去姐姐与母亲时的悲恸、六年过着家庭女教师生活的艰难、巴黎大学夜以继求学的劳累、夫妇二人四年屋棚下的简朴、母亲撑起女儿们教育事业的重任、对荣誉波澜的厌恶……
我不禁想起,居里夫人的时代是在近两个世纪前的19世纪,而当今的21世纪与其大不相同,那时艰苦卓绝的名人事迹,载入了现在安逸生活中学生们的教材。我深有感触,居里夫人如何做到这一切?那真是一个神话!渐渐的想起现在的我,深感自惭形秽!早就没了居里夫人当年生活的艰苦,但为什么也没了为自己的信念而奋斗的精神呢?那种精神哪去了?迷失了么?时代的发展啊,社会的进步啊,人民的富有啊,都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精神食粮——短缺!
我不希望这社会这样下去。也可能我的感慨万千只是空乏议论与无病,但我还是作为一个中学生真诚的希望再有人能踏上居里夫人的路,用毅力劈荆斩棘,临摹这个世界楷模的辉煌,将科学的远景继续崭新下去!
我自己当然想这样,不隐瞒地说,我与之相差甚远。设定学习计划的激情,换来的仍是虎头蛇尾——它退却的太快。我现在不敢求像伟大的居里夫人那样名声显赫,只求不违背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每当觉得自己的好行为与居里夫人的信念有几分相似时,就会有几分自豪感。但现在,我只求从点滴做起,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下力求完成创造与奉献。
如果说创新是成功的常青树,那么知识就是滋养的长流水;如果说潜能是创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识就是潜能的主要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1古诗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2日积月累
(1)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②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④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关于诚信的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农业谚语
1、农时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气象谚语:
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②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③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④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⑤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4)关于战争的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5)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6)关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1、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秋天)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秋天)(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夏天)(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
(7)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1、褒义: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2、贬义: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8)歇后语: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歇后语造句: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小明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你因为考了一百分就马上骄傲起来了,所以这次又落后了,真是又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9)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10)课外积累:
1、关于诚信的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2、农时谚语:①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②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3、气象谚语:
①有雨山戴帽 无雨山没腰
②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③泥鳅跳,风雨到
4、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歇后语:
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②芝麻开花——节节高
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6、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①《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7、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3近义词、反义词总汇
一、近义词
1、观赏—欣赏
蜿蜒—绵延
精湛—精深 安慰—安抚
耽误—耽搁 均匀—匀称
2、款待—接待
鼓动—鼓舞
启示—启迪 隐蔽—躲藏
沉寂—寂静 凶恶--凶狠
3、执行—履行
打破—突破
偶尔—偶然 约摸—大概
流畅—通畅 安静—宁静
4、给予—赋予
沉稳—深沉
开阔—广阔 装饰—点缀
耀眼—刺眼 违背—违反
5、鲜艳—鲜丽
伺候—侍候
请教—领教 断定—确定
安闲—清闲 饶恕—宽恕
6、肥沃—肥美
遥望—眺望
罗列—排列 游览—游玩
明丽—明媚 缓缓—慢慢
7、馈赠—赠送
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 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 朴实—淳朴
8、羡慕—仰慕
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 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 忧患—忧虑
9、焦急—着急
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 侵蚀—腐蚀
灵巧—灵活 避开—躲开
10、敏锐—敏捷
揭开—掀开
立刻—马上 顿时—立刻
洁净—干净 隐蔽—隐藏
11、繁殖—繁衍
启发—启示
阴沉—阴森 宛转—悠扬
盘问—询问 沉寂—沉静
12、注视—凝视
轻蔑—蔑视
黝黑—油黑 劫难—灾难
趔趄—踉跄 防备—防范
13、素质—素养
弥漫—充满
卓越—杰出 流连—留恋
惊讶—惊奇 仿佛—好像
14、飞翔—翱翔
惊动—打扰
权利—权益 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 珍贵—宝贵
15、照顾—照料
酷爱—热爱
骄傲—自豪 鼓动—扇动
骚扰—扰乱 震撼—震动
16、珍惜—爱惜
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 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 温暖—暖和
17、装扮—打扮
照例—惯例
瞧见—看见 率领—带领
倘若—假设 辛苦—辛劳
18、专注—专心
尊严—威严
遮掩—遮挡 赞许—称赞
寂静—安静 更改—更换
19、责备—批评
寻常—平常
公开—公布 固执—顽固
聚集—聚拢 唯一—唯独
20、赞叹—称赞
舒服—舒畅
疑惑—疑问 坚毅—坚决
气馁—丧气 伺候—侍侯
21、满意—中意
断定—肯定
请求—要求 可恶—厌恶
接见—会见 悲惨—凄惨
22、情景—情形
吩咐—嘱咐
饶恕—宽恕 违抗—违背
应付—应对 凶恶—凶狠
24、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嘟嘟嚷嚷—唠唠叨叨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25、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
争先恐后—不甘后人
二、反义词
1、前进—后退
拥挤—松散
保护--破坏 干净—肮脏
善良—丑恶 沉重—轻便
2、踌躇—果断
忧患—安乐
灵巧—呆板 创造—模仿
黝黑—白净 赞扬—批评
3、平稳—波动
偶尔—经常
安静—喧哗 平静—激动
糟蹋—爱惜 乏味—有趣
4、可爱—可恨
赞许—指责
清凉—闷热 怀疑—相信
清澈—浑浊 舒畅—郁闷
5、容易—困难
感激—抱怨
承认—抵赖 扩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6、明艳—暗淡
蜿蜒—笔直
精湛—生疏 马虎—认真
生疏—熟练 善良—凶恶
7、朴实—华丽
安全—危险
冷淡—热情 伤害—保护
踌躇—果断 松散—紧凑
8、频繁—稀少
减产—增产
破坏—保护 容易—困难
灵巧—笨重 敏锐—迟钝
9、揭开—覆盖
立刻—迟缓
清楚—模糊 宽敞—狭窄
平衡—倾斜 提高—降低
10、和平—战争
卓越—普遍
沉寂—喧闹 黝黑—白皙
流畅—阻塞 遵从—违反
11、骄傲—谦虚
完整—残缺
坚硬—柔软 糟蹋—爱惜
有限—无限 失望—希望
12、宽阔—狭窄
清晰—模糊
温暖—寒冷 明白—疑惑
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
13、微弱—强烈
漆黑—明亮
消失—出现 责备—表扬
公开—秘密 固执—随和
14、特别—一般
明亮—暗淡
细致—粗糙 舒畅—难受
坚毅—动摇 容易—困难
15、成功—失败
悲惨—幸福
错误—正确 坚定—动摇
凶恶—善良 违背—遵从
16、明白—糊涂
下降—上升
伸—缩 闲—忙 稀—密
17、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18、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Dolores: The newcomers are just looking for the same thing we are―a place to be free, to stake out our dreams, a place with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剧情回顾:这是女主角Dolores在该剧开头说的话。Dolores也是西部世界的接待员,她的身份设定是一位农场主的女儿,年轻貌美,喜欢写生。在她眼中,每一位外来者(即newcomer)和他们这些本地人(即host)所寻求的并无不同,即一个自由的、可以界定梦想并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这便是对西部世界的诠释。
英文品读:Stake原意为“桩”,其所衍生的动词含义为“用桩支撑;立桩标出……的界限”。Stake out是一个常用的动词短语,其英文解释为“to clearly mark the limits of sth. that you claim is yours”,即清楚地界定自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西部世界乐园中,游客可以自主决定可行之事(dos)和不可行之事(don’ts),如能否⑺澜哟员等,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定义梦想。
背景知识:该剧同名电影的导演为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 1942~2008)。迈克尔・克莱顿从医学跨界到文学,发表过15部科幻冒险类小说,其代表作《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曾被好莱坞改编为电影。在电影《西部世界》中,有一座名为Delos的高科技度假乐园,乐园被划分为西部世界、罗马世界、中世纪世界三大主题板块,供游客满足种种欲望。40多年后,电视剧版《西部世界》以更高水平的技术实力展现了这一充满奇幻色彩的未来乐园。在已经播出的第一季中,取景全部为西部世界。罗马世界和中世纪世界是否会在后续剧情中呈现尚不可知,这也成为本剧的一大悬念。
Visitor 1: The first time I played it white hat. My family was here. We went fishing, did the gold hunt in the mountains.
Visitor 2: And last time?
Visitor 1: I came alone, went straight evil. It was the best two weeks of my life.
剧情回顾:该段对话出自两位游客,其中一位曾多次到访乐园。这位游客首次与全家一起来乐园时,进行的都是钓鱼、淘金等常规游乐活动,只将西部世界当做一个休闲放松的度假胜地。可当他第二次独自前往时,他开始实施自主界定梦想的权力,极尽所能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吃喝赌,杀人放火,无所不作,走向了邪恶。
英文品读:White hat是一种比喻表达。在美国早期的无声西部片中,守法的好人多戴白帽,反之则戴黑帽,所以white hat是正直善良的标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white hat hacker一词应运而生,被直白地译为“白帽黑客”。这些黑客通过攻击网络和系统来测试其稳定性及安全性,起到安全检查的作用,属于信息安全从业人员。
Teresa: The hosts are supposed to stay within their loops, stick to their scripts with minor improvisations.
剧情回顾:在西部世界乐园,接待员(host)需尽地主之谊,款待游客(newcomer)行享乐之事。接待员的行为均需遵从剧本的设定,循环往复,只能有极小的即兴发挥,由此实现西部世界的正常运转。然而,最近乐园中出现了许多不按剧本行动的接待员,这让乐园的运营人员很担心,尤其是女高管Teresa。Teresa认为这很可能是接待员系统升级造成的问题,因此向工程师Bernard强调接待员应按剧本行事,不应出现过多的越界行为。
英文品读:Loop意为“环形;圆圈”,within loops表示只能在圆圈的范围内,不得逾越。Script意为“剧本”,stick to scripts表示要严格执行剧本设定。Improvisation源于improvise,意为“即兴表演”。为了让接待员更富有人情味,乐园运营者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设定,允许接待员偶尔即兴发挥个别的小动作。
Lee: We sell complete immersion in 100 interconnected narratives, a relentless experience.
剧情回顾:Lee是乐园的编剧,负责撰写故事情节(storyline)。在他眼中,乐园售卖的是100个相互关联的故事,能给予游客不间断的沉浸式体验。
英文品读:Immersion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the state of being completely involved in sth.),completet起到二次强调的作用,突出游客在乐园中全情投入。Inter-是英文中常见的前缀,意为“在……之间,相互”,强调故事之间都是彼此关联的。包含该前缀的表达还有:international (国与国之间的国际的)、interpose (放在两者之间介入、置于)、intersect (在中间切横穿、交叉)。Narrative意为“叙事类故事”(a story or an account of a series of events),强调情节的连续性。值得注意的是,narrative一词虽然在一些词典中被标注为形容词,但其只能用作定语,即只能置于名词之前,如narrative fiction、narrative poetry等。Relentless在描述事物时意为“不停的、不间断的”(not stopping, never-ceasing),描述人时则意为“严格的、坚忍的”(be determined to do sth. and refuse to give up)。Relent本义为“变温和、减弱”,与-less这个表示否定含义的后缀相结合,则意为“坚忍,严苛”。
Ford: Evolution forged the entirety of sentient life on this planet, using only one tool―the mistake.
剧情回顾:除乐园之外,剧中的另一个重要场景就是实验室,其中大部分人员都是真实的人类,负责接待员的制作、监管、诊断、修复等工作。实验室中运行着巨型的3D打印机,能将白色液体浇筑成人形,制成接待员。在乐园运行的35年中,接待员迭代出新,每更新一代都会被赋予更多的情感和直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待员也是在完成自身的进化(evolution)。在乐园的元老级工程师Ford博士看来,接待员因升级出现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的,因为正是错误的出现导致进化发生。不过,这些错误也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英文品读:Forge意为“形成,建立”,强调过程中的努力和不易(put a lot of effort into making sth. successful)。生命体的形成自然不是一个小工程,因此forge的使用颇为恰当。Entirety (整体)由entire (全部的)演化而来,与whole的含义相当,但更加书面,而as a whole这一短语也相当于in one’s entirety,意为“作为整体,全面地”。Sentient也常用作书面语,意为“有感知能力的,有知觉力的”(be capable of experiencing things through its senses)。
背景知识:剧中的3D人形借鉴了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达.芬奇的原作强调了完美的人体比例关系。该形象在剧中的寓意是提醒观众:这些用机器制作出的接待员与真实的人类越来越像,越来越接近。
Bernard: Abernathy and Walter were exhibiting other aberrancies beyond memory recall of previous builds. They were hearing voices…. They were talking to the same imaginary person―Arnold.
剧情回顾:西部世界的管理层包括两方:一方是董事会,通过资本实现对乐园的管控;另一方是Ford博士,凭借技术在乐园中享有领导地位。然而,在这段台词中出现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Arnold。他是Ford在乐园建设初期的搭档,与Ford共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死于乐园开放之时。根据台词可以判断,已经逝去的Arnold仍在影响接待员Abernathy和Walter,致使他们行为失常,影响乐园正常运转。Ford和Arnold的理念存在根本差异:前者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应超越人类,人类就应该扮演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上帝;但后者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有独立的权利。两人之间的分歧也成了后续剧情的主线之一。
英文品读:Aberrancy意为“反常行为”(a state or condition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e norm)。如前文所述,接待员分布在各个叙事故事中,本应依照剧本行事,只被允许出现极少的即兴发挥。因此,唤起旧时记忆(memory recall)、幻听(hearing voices)、与Arnold对话(talking to the same imaginary person)都是剧本外的行为,被标记为反常行为。Imaginary (想象中的)与imaginative (富于想象力的)均为形容词,但含义不同。Imaginary用来形容只存在于想象中、不存在于现实里的人与物(exist only in your mind, not in real life),imaginative则用来夸奖某个人或者某个想法富有创造力(create new or exciting things)。
Abernathy: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剧情回顾:倘若西部世界完全依照剧本运转,那这部美剧很快便可完结,也难引观众追随。根据剧本,Dolores每天早晨与父亲Abernathy问候、告别,然后出门写生。该桥段也确实在第一集中重现了数次,直至有一天,Abernathy发现了一张游客落在西部世界的照片,照片中场景的差异触发了Abernathy的个体意识,并使其感受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存在危机。Abernathy对Dolores耳语,并让Dolores赶紧离开西部世界。这句耳语也成了这部美剧的经典台词:“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该句台词也暗示,西部世界对人类游客罪恶欲望的满足终将以残暴终结。
英文品读:Violent意为“暴力的”(use physical force or weapons to hurt, injure or kill other people)。剧中大量游客来到西部世界,都会实施烧杀抢夺,并将其视为乐事(delight)。Delight一词作为动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为人熟知,其动词含义为“使……开心”,其用作不可数名词时指代愉悦的感受。事实上,delight还可用作可数名词,表示“令人开心的事或人”。例如:“She is a delight.”(她讨人喜欢。)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陈鼓应先生的研究旁征博引,逻辑缜密,译文优美,雅俗共赏,作为一家之言,确有发人深省的阐释和严密的论证。我们没有资格评价这本著作,但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许多。
作为一个读过书的普通人,一谈及老子,往往都会想到“无为”和“无不为”。至于到底该如何理解这些话,却见仁见智。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寻找理解这句话的切入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七十八章》)
以水作为譬喻阐发哲学范畴“道”的含义,这是老子的专利。老子的“水”集“道”的所有特征于一身,他将具备天性物性的“水”,与人的心灵相结合,提出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从而表现了老子富有哲学底蕴的理想人格。
老子眼中的水有七种善性:“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八章》)在老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应像水一样善纳百川而深沉渊默(心善渊),品德应同水一样能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应如潮水一样准确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应如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做事应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善于把握机会,应时而动、应时而止(动善时)。只有这样才能“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圣人如果真正做到如水一样,就会心平持正,不会被外界所扰。
“柔”是老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水无孔不入、充盈于宇宙万物之间,“滴水穿石”便是最好的例证。“柔”体现了一种韧性,只有具备韧性的人,才能够屈伸自如、游刃有余,人生只有后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而这种退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更好的进。这种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思想就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形象体现。“柔”是后退,是“无为”,但它能克强,这便是“无不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
“下”有两层含义:一是谦虚包容的意思。具有谦下品德的人,才能招能聚贤,从而成就自己的伟业。二是道德约束力的意思。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的作用,也是客观规律所致,它不是主观能动作用的结果。如同人生活在社会里,就必然要受到特定社会道德的制约。如果没有“下”的约束,水会无形漫流而永远不会成江海。所以,顺从的“谦下”便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方法。它表征着人格逐步完善的一面,体现了老子“无为”的德行。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老子・十五章》)
虚静是老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静为躁君”(《老子,二十六章》),即宁静安详是浮躁的主宰。只有安静于自然才会使人生亲善之心;只有临事冷静,才不至于手足无措;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凝静淳朴、谨严审慎。同时,虚静也是涵养修持方法的核心。
以无求有,以静求动,方能显示出圣人的本色。所以,达到“虚静”的境界便达到人生理想的升华。虚静真正体现出了老子理想人格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哲学底蕴。
老子抓住水的本质特征,突出水的三性――柔、下、静,以表达他的“无为”和“无不为”之间的关系。他将水性与人性紧密结合,强调理想人格的三种能力,实现了理想人格中的真、善、美的统一。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片面地把老子的“无为”仅仅理解为消极的无所作为。
我们从“水”的特性中,可以体味到老子“无为”的真谛,我们从“无为”的追求中更可以观照到老子的荣辱之心。
老子的辩证荣辱观。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荣誉的看法,如“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二十六章》),“至誉无誉”(《老子・三十七章》);二是对耻辱的看法,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三是论“荣”和“辱”的关系,如“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十三章》),老子深刻认识到荣辱使人惊心,使人欲望腾起。因此,提出“知其荣,守其辱”(《老子・二十章》)。
老子的“荣”,重在对外在的声名利禄的批判和超越。老子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说的就是“道”是实在的、自然的,而“名”却因人而异,因物而变,一旦用因人而异的“名”去解说“道”,这个“道”就不再是原本的“道”了。“道”与“名”的关系,就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老子说:“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老子・十四章》)因为“名”是虚的,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呼吁人们要看淡名利、超越名利,复归自然。“水”的“谦下”品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虚名”认识的觉醒。
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说到‘道’体时,惯用反显法:他用了许多经验世界的名词去说明,然后又一一打掉,表示这些经验世界的名词都不足以形容,由此反显出‘道’的精深奥妙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老子对世俗世界的否定,是通过大量否定性言词来表达的,如无为、不争、不自生、无身、无知无欲、不恃、不有、弗居、不仁、不盈等,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佛教有着惊人的相似。
“知足”是老子荣辱观的另一个表现。所谓“知足”就是不要为名利所累,不贪婪,不妄得。“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与人不争,谦冲贵柔,避免纷争,从而远离困辱,远离不幸,获得生命的长久。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老子的知足不争,实际是一种柔性的美德,宽容的涵养,以柔克刚的智慧,它体现了老子“上善若水”(《老子・八章》)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老子认为,执着于世俗生活中的“荣”与“辱”都会使人迷失本性,挫伤人的尊严,它是引起人们争斗和扭曲人性的根源之一。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
‘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十三章》)“荣”是外在声名的获得,“辱”则是声名的丢失。想得到好名声,心自然静不下来;得到了怕失去,心还是静不下来;一旦失去了,心更静不了。因此,对于外界的荣辱,要做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这就是老子倡导的“水”性的“虚静”。只有“静”,才能保持身心和谐。
荣与辱虽然相互对立,但彼此又能够相互转化,祸福相倚,荣辱与共,这种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反映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及其转化规律。换句话说,老子所说的“荣”代表的是“无不为”的一面,而“辱”则代表“无为”的一面。以“守其辱”来达到“知其荣”,则是说只要立足于“无为”之地,那么“无不为”的境界自然不会远。
由此可见,以“水”为切入口,不失为了解老子哲学的重要途径。同时,“水”也可以把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从不同的侧面串联起来。换句话说,对“水”的特性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做进一步了解。
管子提出以水为本原的宇宙观,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原”、“群生之宗室”。无生命的物体、有生命的草木禽兽以至宇宙之花的人类,全都来源于水。管子认为治世如治水。治世的关键在于认识人性,顺应而不可违背人性,犹如治水的关键在于认识水性,顺应而不可违背水性一样。“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管子,水地》)。
先秦诸子对人性的认识有“性善”、“性恶”两派,但不管哪一派,都会从“水”的特性中引申出切合自己观点的比喻。比如,孟子主张性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来证明人性善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荀子主张“性恶说”。在对教化的认识上,荀子用盆水来做比喻,说:“人心譬如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荀子・性恶》)强调人心就像盆水一样,盆放得正,浊污就会沉淀在下,上面的水就清澈得可以照人;如果摇晃振荡,就好比受到诱惑,水底的污浊就会翻上来,面上的清水也会随之变得浑浊了。以此说明水底的污浊就是天性中的“恶”,只有良好的教化,才能使盆水摆平,面上的水变清。
在治国之道上,孟子讲性善,是要说明“仁政”是顺应人性的;庄子讲人性自然,是要证明“无为”是顺应人性的;以顺应人性的办法治人,这些比喻正是从以顺应水性的办法治水取得成功的经验引申而来的。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君民舟水”论,明确地把君王与臣民的关系形象地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强调了不可忽视人民的力量。
墨子讲“兼爱”,则提出:“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墨子,亲士》)要君王关爱和包容自己的臣民,同时还以江河成其泱泱巨流是由千川万源汇纳而成的事例,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通过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的。
晏子则用石和水的特性进行比较,“人性有如石者、有如水者。如石者内外皆坚”(《晏子春秋・问下》),而如水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晏子春秋,问下》),因为有容乃大,所以是可以长久存在的。
在个人的修养方面,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孟子说,孔子所取水的比喻,不仅是赞叹生命的永不停息,更是要说明人的修行要“有本”,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日夜不息地奔向大海,能够永不枯竭,是因为“有本”。人也要“有本”,这里的“本”就是善,有了善,才能够成为君子。人如“无本”,靠侥幸得到的名望地位也是不能长久的。
孟子讲人要厚积渐进,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用流水不注满坑坑洼洼就不能继续往前流的自然现象来比喻坚持不懈的品质;君子有志于行道,不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修养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就不能取得成功。
我们品味老子的“水”的哲学,不仅仅是为了掀开老子思想的神秘面纱,而且是为了更方便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为此,再推荐几本相关的书籍,供有志者学习参考。
佳作链接:
1,《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龚鹏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本书独辟蹊径,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体气、饮食、男女、家庭、社会关系、天人关系、历史意识、思维模式、感性世界、德业担当、文化实践等各层面,说明古代文化在这些方面如何处理;其所形成之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又显示出什么型态、有什么优缺点;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些误解,则正本溯源,说明其致误之由来;对华夏文明在现代变迁异化后之再生的可能,也有一些期许。
孔子的《论语》代代相传,但毕竟是“半宗教半哲理”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论语者,讨论的话语之谓也”。我们借用这个命题,编发王选教授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语”,也是“创业箴言”,借以纪念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王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在爱国热情的激发下,始终坚持走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创造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古老的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被誉为“当代毕升”,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王选教授热爱祖国,志存高远,献身科学,淡泊名利,为人谦逊,关怀青年,成为世人的楷模。我们相信,王选教授科技创新“论语”,定然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选择事业志在报国
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就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
我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攻读方向呢?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计算技术。我非常关注我们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我看到了十二年科学规划里,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有计算机技术,看了以后非常高兴,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苦练硬功“软硬兼施”
1961年,在我24岁的时候,做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二个抉择,就是在搞了几年硬件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就是编系统的领域来。
我专心致志投入到软件领域,而且做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这种研究,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力源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来了。懂软件的不懂得硬件,他认为计算机生来就是这样的,不能去动它,没法动的;而懂硬件的人,他不知道需求。两者结合以后,我就能够在硬件上做非常灵巧的设计,可以使计算机的效率极大的提高。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说的一句话:“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对我一生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攻读英语终生受益
第三个重要的抉择,锻炼英语的听力。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看英文的专业文献,有的时候,觉得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语法都懂,但是看不快。我觉得要做研究,必须要很快地掌握国外的最新资料,一句一句地看,没法在里面很快地找到我要的东西。我忽然想起,应该训练听力。训练听力,大家都有个经验,一句话听不见,有一个字稍微打一疙瘩,后头两三句话都听不见了,这对锻炼反应能力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于是就听,那是1961年的事情了。从1962年开始听Radio PeKing,(那时候叫Radio PeKing,不叫Radio Beijing),后来对中国的事情比较熟悉,不太过瘾,就去听外国台。当然那个时候BOA是听不见的,干扰得很厉害。只有英国的BBC全部是英语台,没有干扰,所以听得很清楚,听了好多年,从1962年,听了整整4年,一直听到。这件事情也是我一生里头一个重要的抉择,锻炼听力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
知难而上选定照排
第四个抉择是1975年,选定照排这个项目,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技术途径。用激光扫描系统,碰到一个很大的难题:激光扫描的精度很高,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点阵,大的一个字要由9百万个(3000Ⅹ3000)组成,这么多的字体这么多的字符,每一个都要用点表示,信息量大得惊人,需要几十亿字节的存储量。在美国没有这个问题,他是26个字母,在中国2万汉字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由于我的数学背景,很容易想到用一种信息压缩的办法用一种轮廓的描述、一种特征的描述来描述巨大的信息量。假如说是一个纯粹的数学背景,要是不懂硬件,也做不成这个事。当时的计算机,就是中型的,体积也很大,速度还赶不上286。如果用这种价格很昂贵的中型计算机把压缩的信息恢复成点阵的话,运算量很大,速度很慢,一个中型计算机只能一秒钟采测一两个字,而我们要求一秒钟采测150个字以上。如果是一个搞纯软件的人呢,他就会望而生畏,却而止步。而我由于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实践背景,就会想到对这种关键性的操作,设计一个硬件,提高100倍以上的速度,对于非关键性的操作,用廉价的软件来实现。这样用“软硬结合”的方法,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攀登“蜀道”享受快乐
当时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别人根本不相信我的思路。我说要跳过日本流行的第2代照版系统,跳过美国流行的第3代照版系统,研究国内外还没有商品的第4代激光照版系统。有人就觉得这简直是开玩笑,“你想搞第4代,我还想搞第8代呢!”我从数学的描述方法来解决,他们也觉得难以理解。当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和长城光学所的一批权威都是在光学业界非常出色的专家,这么多权威,所解决不了的古老问题,怎么可能由一个小卒子用一种数学的描述,软硬件结合一下,就解决了?不可思议。所以我被批判为“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是不可信的。有个伟大发明家的一句话鼓励着我。美国世界巨型计算机之父西蒙奎因,他在没有成名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思想,人们经常回答说:“Can not do!”――“做不成的!”。对“Can not do”最好的回答就是“Do it yourself!”――“你自己动手做!”
我认为克服困难本身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居里夫人曾经讲过,科学探索研究,其本身就是一种至美,一种享受,带来的这种愉快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把工作中的克服困难看作是一种享受。著名的诗人歌德也认为,一个有真正才干的人,都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我在18年的奋斗中间,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当中,也体会到一种高度的享受。
心潮逐浪后继有人
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我一直做到1993年春天,开始放弃第一线的工作。原本以为我大约会做到60岁,可我刚刚56岁就不做了。当时触动我的有一件事情:1993年的春节,我奋斗两个礼拜做出了一个设计,加快了运算速度。春节后,当时我的一个学生跟我一块做,放假回来以后,我把一叠我辛辛苦苦做了两周的设计结果给他看,看了以后,他直言回答我说,你所有的设计都没用。PC机上设一信号,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省掉。听后我全明白了,检测信号这个做法,比我这个简单得多,我两周来所有的设计,所画的图,统统毫无价值。我很高兴,但是,为什么非得费我两个礼拜才把这个好主意逼出来呢?同时我感觉到,在我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里头,我原来觉得能够干到60岁,实际上我已经追不上年轻人,我不了解很多具体的事。就这样,我就开始不再Do it myself,93年的春天,决意放手,也开始有点休息了。
跳跃思维跨越障碍
钱学森从美国回来以后,建议中国先要发展导弹,后发展飞机,别人就很奇怪,说飞机是成熟的工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首先学习这种成熟的工业,而导弹只有美国有。钱学森作了非常精彩的回答:搞导弹容易,搞飞机难。人们就更奇怪了,怎么会搞导弹容易呢?钱学森就讲,飞机要上天,安全性最重要,材料和发动机的疲劳试验,要涉及到中国整个工业系统的能力,目前支持不了飞机安全性的设计。搞导弹是一次性的,毁了就毁一个,材料问题好过关。导弹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制导,就是准确的命中,而中国有一系列的聪明头脑……。这样,中国就走了一条捷径,很快取得了成功。我们激光照排的抉择,跳过了2代和3代,直接研究第4代激光照排,这条路比较容易。搞4代技术容易,搞2代技术最难。搞2代的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的权威、长城光学所的权威花费很多脑筋,但这个技术太难了,尤其是中国的材料不过关。但是搞4代就特别简单,机械动作很简单,光驱转几转就转出来了。难就难在信息量大,我们找了数学描述方法、软硬件结合的方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从而形成了中国的印刷革命,一下子跨越过去了。
看破红尘顶天立地
第五个抉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坚持不懈的走商品化、企业化的道路。我觉得自己能够有一点贡献,可能跟我“看破红尘”有关。要有正确的名利观,正确的名利观对人的成就影响非常大。我很赞赏欧美人的一句名言:“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一个人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我当时选择激光照排,在计算机同行里也被看不起。当时很时髦的项目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的结构等等,搞这些研究的人就说:“王选怎么去搞黑不溜秋的印刷?”我经常是这样想,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我很赞赏北大博士生的一句话:“在大学期间,不要致力于装满口袋,而要致力于装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我是相信这一道理的。
我们希望实行一种“顶天立地”的模式,“顶天”就是不断往高的技术发展,“立地”就是大量的占领市场,从市场得到进一步需求的刺激。在从事激光照排项目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当时我为什么能够提出用数学描述方法来解决信息量大的问题呢?(后来美国也用了这种方法,但比我们晚了8年,比我们推向市场也晚了一年)因为我们1975年就得到这种需求刺激,中国大量汉字,几百亿字节的含量,迫使我们提出这种新办法。日本也同样得到这种需求刺激,但日本人并不开窍。所以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年轻人如何出创造性的成果,一个必要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这会使他们创造出难以想象的成果。
穷且益坚志当高远
站得高,看得远。我听到有一位北大搞基础研究的博士生,从来都是优秀分子,就因为一次到赛特购物中心以后,心态一下子不平衡了。看到人家大把花钱买东西,自己口袋里没钱,因此怀疑自己走的道路是不是对的。1992年4月24日,同志召集了一部分当时的学部委员座谈,要我发言,我讲了10分钟,同志不断插话,问我工资多少,当时我的情况可能是奖金低于工资,但收入还是可以的。同志就问苏步青先生,做副教授时多少钱?他说500百大洋,相当于1992年5000块的月薪,当然很高了。同志非常感慨,说了一句话:“中国知识分子真是价廉物美啊!”听完以后我的感受是,这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献身精神的高度评价,我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我也担心,长期“价廉”就会不再“物美”。同志讲完这段话以后,非常真诚地说:“我们今天努力在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但是我们现在真是杯水车薪啊!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很不够。”看现在,“脑体倒挂”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们应该培养一批真正靠自己的知识,靠对国家的贡献而成长的百万富翁。所以我提出2010年以前,北大方正要培育100个百万富翁,这些人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异乎寻常的努力奋斗、自己的知识,成为我们国家民族高科技产业的脊梁,真正的民族英雄――把我们的高科技产业打到发达国家去的民族英雄。
扶持新人感悟人生
世界上有些事情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站在计算机发展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予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让他使劲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我在第一线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就服他,我也懒得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实在是好笑。我已经5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
我发现,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那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凡人用过的则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出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年龄上,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
拓宽视野开辟天地
进军日本市场的问题,也是我的第七个重要抉择。我们从国内发展到海外,永不满足是一个取得成就的巨大动力。台湾最大的日报《联合报》,的机关报《中央日报》,最大的晚报《自立晚报》,台湾的省报《台湾日报》,都用我们的系统。进入台湾以后,就想能不能进入日本市场,一方面这个市场大得惊人,是中国市场的10倍;一方面日本的印刷又极其发达,彩色印刷的水平无以伦比,印刷厂里用机器人,一大批的机器人的规模和水平,我想5年之内中国大陆的凸版印刷厂要达到这种水平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么一个极端发达的印刷市场,很可关注的一点呢,就是出版软件并不先进,这就有可乘之机。我从1975年比美国人更早地提出这种描述事情的方法以后,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只要提前得到需求的刺激,我们就能比外国人更早的有某些创造。这也需要把年轻人放到需求刺激的最前沿的风口浪尖上,日本市场可能给我们这种机会
第八个抉择是我们准备进军广电业,这是1995年的一个抉择。方正一直靠出版市场赚钱。虽然我们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但是10年来我也一直忧心忡忡,10年我们主打的产品还是在出版这个领域,没有开拓新的领域,这是我一直苦恼的一个问题。1995年忽然给我抓住一个机会。是年9月4日,李岚清同志找了杨伟光台长。因为看到中国的动画不够发达,所以要中央电视台跟北大方正合作,做动画制作。我9月8日听到这个消息,当时马上产生两个想法:第一,方正可望进入广电行业,以中央电视台动画为切入点;第二,由此带来无限的需求刺激,会使我们成长一批将才和帅才。从李岚清同志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起,我们就开始进入广电行业整个领域,包括广告制作,资料检索,以及整个智能的管理。我相信3年到5年之内,方正广电行业的收入会达到或超过出版系统,而且会出现一批将才和帅才。这样我们找到了第二个很大的支撑点,一个很大的市场,充满前景,也充满挑战,可以让大批的年轻人出成绩的领域。
团队精神“创业公式”
年轻人必须树立一种团队精神。方正的成功在于一批有思想、有头脑的科学家和一群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的合作。方正成功决不只是因为有一批相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恰恰是因为北大培养了一批企业家,两者的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好。年轻人也要能听取意见,能够团结奋斗。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结合是北大方正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