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二次备课”;“反思性教学”;意义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连云港市教育局提出开展“教学质量效益年”活动,这其中“二次备课”就是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途径。
一、“二次备课”的概念
“二次备课”简单而言,是指在一个教学课堂后,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整理出更完善的备课内容,一来用做备课修改,二来用做今后备课上课改进的指南。我们把传统意义上的备、教、改、辅、考之一的课前备课称为“一次备课”。根据这个解释,笔者认为,“二次备课”的内涵就是新课程改革所推广的并逐渐蔚然成风的“反思性教学”。但笔者认为,仅仅理解这一层面,并不足以在本质上改善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而应该将“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加以阐释,以便理解为什么“二次备课”会成为最终实现“教学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理论首先应用于教学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于1933年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的。他说:“反省的思维功能,在于将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谐的情境。”另一位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拓展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新领域。
现在西方国家的反思性教学发展很快。而我国的教师培训大多费时长、规模大、效果低。而新课改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进行教学改革。事实上,反思性教学已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
反思性教学并不陌生,很多教师其实有意无意地在进行着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只是没有意识到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步骤。现在提倡“二次备课”,首先是使听者好奇疑惑,产生强烈的了解欲望。其次是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寻找小切口、深挖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这个意义而言,“二次备课”可以看作是“反思性教学”的通俗说法,有利于“反思性教学”的传播和推广、应用。
三、“二次备课”的意义
1.召唤起教师的责任感,促成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二次备课”就是教师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这个过程是痛苦而令人渴望逃跑的。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同时实践也证明,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思维品位及业务素质,从而改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自己课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二次备课”能使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常言道,“尊师重教”,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只有教师中出现更多的教学能手、名师、专家,教学质量才会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才能有效保障,教育名誉才能有效光大。此外,“二次备课”既能让教学永远充满改革与创新色彩,也能让教学永远处于一种科学合理的理智状态之中,所以它便成了教师“学会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二次备课”以反思为核心,旨在打造一个有责任感、自我监督、自我进步的教师队伍,并通过他们的实践,落实提升“教学质量效益”,实现素质发展的目标。这些自我教育的思想、习惯、方法会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也能掌握“二次学习”,从而培养起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素质教育的初衷,振兴民族教育。
推广“二次备课”对实践新课改,落实“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是能够激发广大教师学习反思性教学这种教师自我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良好切口,有利于基于教学实践的教科研的开发运用。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 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的生命力在于它在教师中间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也是政治思想品德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新课程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成功的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及教师素质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与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一、教学反思的作用
1.教学反思能力有助于初中思品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反思一旦形成意识就会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提高。关键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善于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教学反思能力有助于初中思品教师“教”“学”相长
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我能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
3.教学反思能力有助于初中思品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
通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不断探究或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师的教学与反思有机地结合,让自己的反思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使教师职业获得尊严和生命力,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和地位。把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把教育教学作为一种专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4.教学反思能力有利于增强思品教师的职业道德感
责任感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能帮助思品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某种教学现象,如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认真进行反思,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进行验证,以形成对教学现象的新的理解和认识。
5.教学反思能力有利于初中思品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按照教师成长阶段理论,教师的成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教师由教学新手到骨干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专家型教师区别于经验型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与反思能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仅包括在行动前和行动后的反思,同时还包括在行动中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教师不仅对自身的因素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运用反思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优化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尽快接近或达到“专家型”水平,从而促进整个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如何进行反思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教学反思”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何使这种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细心体会,才能发现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悉心沟通,尝试改进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如果缺乏沟通,即使发现问题,也较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难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
师生间沟通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例如,在讲授遗传学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等,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对形状、显(隐)性基因、显(隐)性形状等知识,进而可以对教学进程作出正确的评价,同时有意识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说,课堂教学中,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同时,通过教师的言语与非言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一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就立即想法去纠正。
3.潜心研究,调整反思
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例如,在学习“人体各器官在体内的分布”一节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缺乏联系自身的观点,将人体各器官与自身分裂开来,所以在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时,要联系实际、结合学生自己的身体来学。例如,认识胃在腹腔中的部位,不能直接提问,应该提醒学生“当你吃饭以后,哪里有饱腹感?指给老师看看。这个部位是在腹腔的哪里?”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也愿意积极参与。所以要成功地调整反思,教师不仅要悉心研究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
实践表明,教学反思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途径
一、引言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师团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1],他们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来自教学、科研任务和个人生活的压力,少数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们的职业倦怠就很容易产生,这将严重影响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不利于高校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为了解决自身的专业成长问题,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需要在教学和科研发展道路上走有效的专业成长途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他们的专业成长途径,以期给这一重要的教师群体提供思路,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二、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四大途径
(一)教学反思
很多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2]。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也不例外,开展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他们可以通过弘扬教学优点和改善教学缺点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和基本的内容,作为教师,他们如果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就很难在教学岗位上立足,这必将影响专业成长的顺利进行。因此,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主动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以此促进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
每次上课结束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利用一段时间回忆自己上课中的教学活动,并最好将自己的回忆和反思写成反思日记[3]。通过这一方式,他们将自己的教学细节记录下来,直观地掌握自己教学活动的完成质量,对于好的部分可以继续保留并加以弘扬,而对于不好的部分可以通过尝试改进加强提升,从而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除此之外,教学反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通过学生的反馈加快教师的教学反思。如果条件允许,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每学期特定的时间提交英语学习反思性总结,并就教学效果作相应的评价;如果条件不允许,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可以选择在每学期结束后,给学生发放教学评价调查问卷,也可以找学生参与访谈,这两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从学生身上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通过学生的反馈提高教学能力。
(二)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是帮助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又一促进力量。教学比赛一般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英语功底和很精细的课程设计,为了达到教学比赛的要求,参赛教师都必须在英语功底和课程设计上下功夫,通过提高自己的英语功底和不断打磨课程设计,他们会对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可以更直观和强烈地体会到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对教师技能的要求,并通过提升各方面技能提高综合教学能力。另外,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与其他参赛同行一起交流,同时他们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诸多比赛评委的检验和建议,这无疑为他们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笔者曾参加外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比赛,在教学技能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这一教学比赛,笔者经历了从对微课与翻转课堂知之甚少到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微课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这些变化就是其教学能力提升的直观体现。因此,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积极抓住各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比赛的机会,通过比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合作
教合作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4],对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借助合作填补这些方面的空缺。通过与其他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年长而又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或者科研的合作,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关专业成长的经验。
在开展教师合作时,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寻求帮助,比如说多听他们的课或者邀请他们听自己的课,通过听课后的互相交流可以产生很多教学改进方面的好想法,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另外,科研同样是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上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科研上也应该寻求与其他教师的合作。这里所指的“其他教师”,不但包括大学英语学科的其他教师,而且包括非大学英语的其他学科领域的其他教师,因为通过跨学科的教师合作同样可以增强科研能力。只要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能够在科研上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就应该抓住每一次教师合作的机会。为了提高科研能力,他们可以参与其他教师比较成熟的科研团队或者科研项目,通过在团队或项目中与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合作学习他们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实力。
在科研领域的教师合作形式上,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可采用与非大学院校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合作。中小学英语教师长年奋斗在英语基础教育的一线,他们是英语教学的实践者,也可以是英语教学研究的参与者,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改进教学活动,以强化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合作形式可能在操作上比较难执行,但是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旦形成,对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和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就是相当有益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教学问题,通过与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开展合作,就这些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可以指导他们解决这些教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更深入的认识,不但可以扩大自己的科研范围,而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四)专业研修
除了自身的教W反思、参加教学比赛和开展教师合作外,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应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专业研修的学习机会不断给自己充电,做到在这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中不断接收新的知识,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良性发展[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专业研修已不仅仅停留在面对面的课程授课方式上,还有很多网络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而学习时间不足的难题,因为网络课程的研修在时间安排上是很方便的,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各大外语类的出版社都有线上的研修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外语教学和科研的各个层面,给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开展终身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了网络课程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还可以参加面授式的研修课。通过研修,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从课程中得到更多有关教学和科研方面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解决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应该多关注自己所在院校或者其他院校的学术会议和讲座活动,通过参加相关领域专家的学术讲座进行专业研修。这种研修虽然是短期的,但是通过听取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不但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理论指导作用,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就较为长期的专业研修来说,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申请出国交流的机会,通过在英语国家的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英语基本功、文化内涵和科研能力,这对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无疑是一种促进。除此之外,就还未取得博士学位的大学英语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在得到所在院校领导的支持下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进行长期的专业研修。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有更多加强学习科研方法的机会和平台,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科研项目,这对他们科研实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专业成长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外语教育的发展进程。为了保证大学英语教学和外语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他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比赛、教师合作和专业研修的四大途径促进强自身的专业成长。
从整体上看,这四大专业成长途径其实是有机联系的。就教学反思而言,除了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开展外,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比赛、教师合作和专业研修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开展,通过反思促进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在参加教学比赛的过程中,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需要通过教师合作来获得其他教师对于改进教学设计的宝贵建议,同样需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反思不断使教学设计精细化,而通过专业研修也可以提升教学比赛实力;在参与教师合作时,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就教学反思能力、教学比赛经验和专业研修方式等向其他教师取经,从而更多地储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专业研修,大学英语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比赛和教师合作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大学英语青年教师可以在这四大专业成长途径的联合指引下得到专业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爽.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32-34.
[2]姜宜敏.大学英语青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和发展途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4):56-58.
[3]于昕.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策略[J].黑河学刊,2009(5):90-91.
当前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上下全面铺开,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拓展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新领域。
所为反思性数学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对反思性数学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其教学行为才会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笔者通过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反思性教学的特征才有正确的反思教学的行为。以下是笔者对反思性数学教学的特征的理解: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反思性数学教学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作为数学实践活动,反思性数学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性教师教学后的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上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数学教学的决策、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等方面不足问题,尽最大努力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也让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教师可通过反思数学教学现状,发现教学问题,反思数学教学现状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叙事法,参与数学教师向别人讲述自己教学的案例与经历、体验与感受,在叙述过程中发现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或请别人发现和指出自己的问题;二是微格教学,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带,在专家或他人的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教学缺陷;三是课堂操作,发现数学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四是讨论,对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五是文献检索,从学生作业、教学计划、教学研究文献中发现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参与学习过程的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同时要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反复论证,以便准确把握,从而提高发现和挖掘问题本质的能力。
二、“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
反思性数学教学强调的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过程。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学会学习”,其含义也随着人们的理解日趋丰富,不仅有技术的意义,而且有人格意义等。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二是“学会教学”,其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学会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与主体间相互性融合起来。反思性数学教学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直至成为学者型数学教师。因此,反思型教师与操作型教师有较大不同,操作型教师往往只了解自己教学的结果,喜欢问“怎么样”。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原因等进行深刻反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教学习惯,往往促进反思型数学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所以,只有教师的“学会教学”,才有学生的“学会学习”。数学教学反思性表现在思维活动中善于提出独立见解,精练地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在解决问题时能不断地验证所拟订的假设,获得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笔者训练实例:反思思路是否正确,发现其中的错误。
三、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反思性数学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数学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其实质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数学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许多反思性教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假定,反思在本质上是教学与教育合理方面的结合,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教师”;“当人们努力追求教学合理性,并确证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欣赏时,就要激励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
除以上三个特征外反思性数学教学也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一般而言,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教学上的失误或迫于外界压力,否则是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从反思性数学教学的实践层面来看,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数学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数学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教学;教学反思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背负的期待也在不断的叠加,传统的期待被一次次的突破。新课程理念下,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学习者,而且还必须是一个创造者、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能进行教学反思的研究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总结出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也体现出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通过教学反思,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总结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提高自己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可能存在一个标准的模式,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
通过沟通与交流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英语教师素养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反思。
一、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做学习型个人。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一条具体途径。其实质却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教师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必要的条件是:
第一,建立个人知识库,注意显性知识的整理和组织教学工作。这是教师有意识地将零散的和不连贯的显性知识组合成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明示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普遍发现英语教材词汇量大、任务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拓展、挖掘以及感悟,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教材和学生的教学策略,有效的传播知识,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把自身的个性化知识和实践性技能深刻地概括出来,并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使个性化知识的传播成为可能。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自我反省,可以在下节课中纠正不足,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三,开展行动研究,将显性知识内化并创造新的知识。赋予教师在新课程中更多的职能与权利,使教师参与到课程决策、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完整环节中去,并通过这种全程参与推进专业的发展。教师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必须将群体所共享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自身知识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四,写教学反思笔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进一步提高,成就学生的学业,同时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因为始终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通过课后研讨进行反思
教师日常生活的研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必须营造心理安全的氛围。这是一种人人有成长的研讨,无论对错,无论水平高低,大家都敢于拿自己的想法来交流,敢于向专家质疑。也就是说,教学反思还应该注重沟通和交流,并且不限制沟通和交流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沟通和交流进行反思,使得教学反思真正取得实效。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我们在组织课后研讨反思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组织者要以民主求和谐,允许多元甚至异质的声音出现。这里的和谐和习惯上以一团和气来求所谓和谐的做法不同。这种和谐必须在同质和异质声音的交融中渐次实现,即通过专家、教研员和教师各种观点的碰撞,明辨是非、澄清观念、开拓视野、趋近一致—这是新的、更高意义上的和谐。
第二,要改变教师内省而非外吐的思维方式,以主体的姿态参与。研讨活动中的每个人都要破除形形的面子观。放弃任何先入为主的定见,排除各种非研讨的人为因素影响,坚持从自我心灵的真实感受出发表达自己的思考。
第三,参加研讨反思的人都要以尊重他人为先决条件,从发展的角度着眼,从微观的问题入手,态度诚恳,用语有分寸。研讨中,通过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中昌著.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反思[J].新课程,2010(8).
[2]冯燕著.有关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的探讨[J].教育研究论坛,2011(36).
[3]丁建芬著.试论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师资水平提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薄弱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迅速发展与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作为一种基于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实践意义上的实效性研究,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实际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的其有效性,明确路径,可有效发挥农村小学现在资源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提高专业水平,使农村小学在其他教育资源一时无法得到较大补充的情况下得以快速发展,缩小与城市小学的差距,对于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制约因素
据了解和调查,大多农村小学教师虽有科研意识但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对于进行科研活动的态度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搞科研是一大负担,农村办学条件条差,小学教师没有必要搞科研,搞科研也只是为了职称评聘。也有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新知识或费力研究新成果,没有看到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到底起什么作用,不能自觉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使科研不能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提升的路径分析与探索
1.强化行为路径,更新科研观念
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是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究,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要改变“研究将挤占教学时间”的观念,进一步更新科研理念,解放思想,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让教师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服务教育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引导教师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探索和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强化行为路径,自觉走教育科研之路,使教育科研以更有效的方式开展。
2.创设条件路径,提高科研能力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能有效地激励农村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先导”观念,结合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考评内容中的有关条款,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要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排忧解难。
3.构建管理路径,建立激励机制
加强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领导,重视发挥评价的作用。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依据,对积极参与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奖励。由于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而不可避免的会有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农村小学教师相对处于教育研究的边缘地带,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激励的作用,促进广大农村教师不断排除各种干扰,保持旺盛的热情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以机制促教育科研。
4.发挥校本路径,提高科研能力
校本教研对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作用明显。要立足于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让教师充当主角,为教师展示才华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校本教研去克服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理解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师素质的真正意义,促使教师更好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去学习和探讨。
5.明确方法路径,提升科研实效
(1)教育叙事是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有效性提升的基础路径
教育叙事,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解释,它是一种提升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反思与改进专业生活,丰富实践知识的途径,叙事研究是在一种理性的参与之中对教育生活作出有意义的梳理与提炼,讲故事的过程更是一个有效性教研成果的表达过程,是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有效性提升的基础路径。该路径要求教师要有理论总结的意识,带着问题意识,要善于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思考,通过理论总结,教师发现、检验并不断改变引导自己活动的理论,以促进自身深层的和有意义的改变。
(2)教学反思是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性教研的关键路径
教学反思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通过反思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的差异性、反思并制定再教设计方案,这也是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自己专业成长,获取有效性教研因子的重要路径。
(3)案例研究是农村小学教师有效性教研的重要路径
案例研究是针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深度地思考,旨在剖析问题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它也是易于操作的,具有示范性和实效性等特点。案例来源于教学的实际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故而这种研究方式受到农村小学教师的青睐。通过案例研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理论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教科研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连旭萍.浅谈小学青年教师如何提高科研素养[J].成才之路 2011年11期
[2]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 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新途径[J].黑龙江教育 2004年Z1期
[3]陈岳祥,邹世平.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05期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理解、判断、感悟,以及对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的过程。它是指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过程进行评价、反馈和调节。其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课堂上呈现的亮点。课堂教学中师生默契的配合、良好的互动,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且不时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应时而生的教学应对措施;美观大方、层次清晰的板书;名师教学成果的借鉴、运用;教学策略上的改进与创新等等,执教者均可一一记录下来,以供日后使用和推广。
2.牢记不足之处。再成功的课堂,疏漏、失误之处也在所难免,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教师每堂课后都应及时反思、总结,对课堂教学加以回顾、梳理,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寻求突破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
3.捕捉精彩瞬间。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伴随教学进程的推进,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师生渐入佳境,课堂上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及时加以记录整理,能为日后的教学储备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教师授课时,临时增加的内容或改变的教学方法;学生讨论发言时,连珠妙语、富有个性的独到见解等等。精彩的课堂,总会处处闪烁智慧的火花,教师要适时捕捉。
4.反思学生创新见解。课堂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思维活跃,常常会闪烁“创新的火花”,教师对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应当充分肯定,尤其是一些独创性的见解,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赞赏和激励。这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与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进行再教设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每堂课下来,应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上在哪些方面需要调整、改进,总体教学构思是否科学,然后结合以上反思及时写出“再教设计”。这样有利于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当然,一堂课下来,值得反思的远不限于这几个方面,教学中的任何疑难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对教学中任何困惑的思考都有可能成为教学智慧产生的源泉,对教学中关键性问题的不断求索都可以增进教师的反思能力,最后把反思结果运用于实践,改进实践。
二、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作,反思教学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可以进一步激发自己终身学习的强烈愿望,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地发现自我的不足与缺陷,从而促使自己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对个人教学行为进行深层次思考,在思考中提高教学专业技能和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激活教学智慧,探索崭新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教学反思赋予了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权利和机会。丰富的教学实践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在发现、开掘和反思中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既定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程序的操作者,教学应当是充满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方能从自己所从事教育事业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教师可从中获得主动、积极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机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富有意义,人生更有价值。
2.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可以此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一般来说,只有具有强烈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教师,才会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地在教前、教中、 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3.反思是教师形成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无论我们怎样精心准备、精心设计一堂课,无论我们课堂教学中多么用心地去预设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课堂都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瑕疵实在是在所难免。因此,再优秀的教师也离不开教学反思,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适时地进行反思,通过在实践中反思,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4.反思教学促进教师自觉审视个人教学行为,并适时调控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的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三、教学反思的原则
1.时效性。反思要与教学同步进行,及时记录本节课后的发现和想法,及时分析收集到的教学信息,及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和鉴别。
2.长期性。反思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教学反思收效甚微。
3.全面性。反思必须全面、全员、全程收集和利用相关的各种信息。不仅指课堂上的观察和调控,还包括教学前的探究、计划和教学后的反省、思考。不仅关注教师自己的教学目的的完成,同时关注学生是否自愿、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讲,为了追求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对课程和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研究,运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进行回顾,已经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了。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意见,提高教学效能,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完善有效教学的能力。一堂课后,或多或少有点得失、感想和体会,如果对自己教学上的点滴得失及时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课堂表现等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不仅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培养了教师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了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使教师由实践型向经验型、钻研型转变,也是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和创设有效教学的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加强学习;深入实践;反思深广
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获取经验的层面上,而不对经验进行分析梳理,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那么,他永远只是个周而复始地重复同一个过程的教书匠,而不是一个研究教学不断提升的学者型教师。那么,怎么做才能有效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笔者从自身体会出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反面着手:
一、 正确认识教学反思,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对已有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和梳理,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同反思,才能自觉坚持,而不是敷衍了事。教学反思是激发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和发展自身对教学实践判断、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从而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为形成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条件;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精神品质和人文内涵。概言之,教学反思是帮助教师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阶梯。
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反思对自身成长的决定性意义,教师才可能自觉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中,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新时期,国家制定了≤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和人才观,教育界以此为出发点,发展了一系列系统的教育理论,为我们实现角色转变提供了契机。我们只有从中不断汲取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的思想精髓,才能激发自身的思维活动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才能提高对教育问题的剖析能力;我们的视野才会开阔,才能对教学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工作方式、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全方位探讨与反思,从而从低层次、浅水平、多重复的樊笼中解放出来。
二、深入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寻找反思灵感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对已有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和梳理,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教师反思的对象就是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脱离了教学实践,反思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异于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得出什么有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
教师的反思灵感往往来自教学实践,他们通过审视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梳理教学思路等,来发现问题,找到改进和提高教学的新途径。在此,笔者想谈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
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有一些年头,自我感觉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小学生生性活泼,注意力难于持久,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在课堂上大量引入游戏、歌谣、绕口令、绘画等活动元素,这些方法一度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的确非常好,但渐渐的,学生就不再象开始那样兴趣盎然地参与这些活动了。我很费解,又逐渐回归到传统的认知法上来,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反而更坚韧了。通过反思学生的前后表现,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他们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成就感得到满足,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单靠唱歌游戏等,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主要方法。
再比如,我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语法教学中,长期实践交际法,有意回避过多的理性语法讲解,也一直没有发现不妥。但有一次,我曾带过的几个九年级优秀学生对我讲,很不适应现在的老师讲解语法规则。,再后来,这些学生都经受住高中阶段的考验,考上了理想的高等学府,于是我从中印证了一点:这位被学生非议的老师,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非但没有阻碍学生的持续发展,反而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了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这一次的反思使我认识到,在语法教学中,到底是以交际为主还是以语法规则的讲解与操练为主,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完全削弱语法讲解的地位,在任何阶段都是不可取的。自此,我在后来的教学中又逐渐增加了传统的翻译法和语法讲解,依然有很不错的教学效果。
真知出于实践,实践是理论产生的基础,这一点在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中,仍然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积极反思,拓展教学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都承载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师生观、知识观、评价观,也综合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素质。所以,教师教学反思的对象,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学活动本身,还应该审视和评价判断自己在教学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品质、胸怀、情愫等诸多风格。随着反思深度和广度的拓展,随着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丰富,教师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整,教师教学中的不良言行表现才会逐渐消失,才能真正成长为专家性教师。
那么,如何全面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呢?
首先,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
反思亮点,加以发扬。教师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成功之处。课后及时反思课堂上的亮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归类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大有好处。
反思缺点,汲取教训,弥补不足。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回顾梳理不足之处,并引以为戒,才能不断走向完美和成熟。思己之过不仅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其次,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应广泛听取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效,发现教师自我评价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课后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在听课的时候有哪个知识要点不理解或不能很好地运用,或者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提升。
四、管理单位创设有利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