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动画民族化 民族传统文化 表达 形神兼备
现代动画艺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成为当代社会主流传播媒介之一。动画拉动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影视、书籍、游戏、音乐、广告、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但无论动画的发展如何的迅速与现代化,都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动画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动画作为一种文化创意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而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艺术成长与发展的最好土壤。动画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获得灵感、吸取养分,不断得到滋养,获取有益的补充。综观国内外优秀的动画作品,如美国动画《狮子王》、《海底总动员》、《超人》等,日本动画《千与千寻》、《海贼王》、《火影忍者》等,无不带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印记。民族传统文化被很好地融入动画作品的同时,动画作品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载体。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动画界就明确提出“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之风”,诞生了一大批海内外皆具口碑的作品,如《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三个和尚》、《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些动画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寓言故事、谚语成语等,在创作手法上充分吸收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法,如木偶戏、皮影戏、中国水墨画、剪纸艺术、京剧脸谱、敦煌壁画等,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而鲜明的民族审美特征,体现了强烈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气质,被誉为“中国学派”。中国动画呈现出“民族化”的追求与取向,“民族化”也逐渐成为中国动画发展的基本路线。
“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1]。动画的民族化也即通过动画艺术作品展现本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传达本民族独有的气韵和精神。虽然中国动画的一直以“民族化”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纲领,但不容忽视的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内地再也没有制作出真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动画作品。即使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少数优秀作品,虽然深受国人喜爱,有成功的产业化运作和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也基本上没有能体现民族化的特征,当下的中国动画始终未能真正具备民族的特色,动画产品缺乏“独特的有效差异性”[2]而无法与美日等国动画作品抗衡,因而在世界动画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深究原因,其根本在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长期错位,存在巨大的误区,具体体现为有“形”无“神”,以“形”代“神”。
在动画创作中,动画的民族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作品在视听要素等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民族性的积极展现,二是指在作品主题及精神意义等艺术内容中进行民族性的深入表达。因而,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达,应涉及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早期中国动画艺术家们充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独创出一些带有民族艺术特色的新片种,如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等,大大丰富了世界动画的种类。这些独一无二的动画媒介载体本身就是“民族化”的产物。但是,随着大众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大众文化语境的扩大及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早期的动画媒介表现力越来越不足,民族形式的独特性被大大削弱。在当今的动画发展中,如果还把对这些形式的模仿和简单运用就看作是民族化的表现,那么显然是凝滞和肤浅的。反观当下中国的动画制作,对民族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绝大多数停在对传统样式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探索,认为在动画作品中堆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就是“民族化”。如《宝莲灯》、《功夫小子》、《围棋少年》等动画作品,都是以传统文化为表达主题,或取材民间故事和传说、或运用民族传统艺术样式等,在形式上不遗余力。虽然这些无一不是民族的,但作品却饱受非议,无法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和喜爱,其原因主要在于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表现都比较肤浅,内容和意蕴普遍苍白。艺术的本性在于其精神性,虽然精神性最终需要借助形式得以表达,但如果只是图解文化元素而不得其“神”,这样的作品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有“形”而无“神”,必定无法诠释出民族文化独特的神韵和魅力,当然令人颇为失望。
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未能准确把握动画民族化的真正内涵。内容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内在要素的总和,而内容需要通过各种具象化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道具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不少人认为,在一个动画作品中,如果表达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人物服饰和发型等是古代的、有各种民族文化的背景展示,那么这部动画作品的内容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其错误在于将“内容”狭隘地理解为具象的“文化元素”和“文化道具”,而忽视了“内容”所包含的抽象的、深层次的、最为根本的“内蕴”,即某种精神、旨趣、意味、韵味等,实际上将“内容”形式化,因而其本质仍然是形式主义的。这种普遍存在的误区使得在当下中国动画的发展中,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达往往只关注表象而缺乏深入思考,只具备具象化的“内容”要素而缺乏抽象化的“内容”要素——内蕴,有“形”无“神”、甚至以“形”代“神”,民族传统文化在动画中也成了无血无肉的风干之物,因而动画作品也就丧失生动性与感染力,缺乏审美张力。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动画片品质平庸、缺乏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今传媒经济日益发达,由于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及文化产品竞争的激烈,“内容”已成为文化产业决胜的关键所在。而随着高科技对动画制作的不断作用和渗透,在当代背景下的动画民族化更具有了时代的特征与要求,应当是“以全球化的制作形式和技术手段表达出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3]。中国的动画片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首先必须立足民族传统文化,以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韵味显示其独特性和差异性,既有“形”的表达,也有“神”的彰显,“形神兼备”。这就要求我们动画从业者们不仅掌握高科技下的具有技术属性的各种载体、技法和形式,能够充分运用各种民族文化元素,并且能够进行“形”与“神”的融合,深入挖掘,通过形式有效传递出各种文化元素所深含的内蕴——意味、韵味、旨趣、精神,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思想精神和哲学思考,在通过动画作品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于世人的同时,作品本身也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神韵具有了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高职学生人学分数线较低,起点低、底子薄,知识积累明显不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文化底蕴的欠缺不仅影响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更影响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通过各种考试,考取各种证书,学生和老师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习实际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大部分家长、老师、学生都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高。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智商高、情商低。前段时间出现的南京中学生在埃及文物上刻字的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由此还牵出更多中国游客在敦煌、故宫、帕劳、泰国等国内外旅游胜地的不雅行为。这些问题警示着我们应该在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
2礼仪教学的现状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礼仪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3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4如何在礼仪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寰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上》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5结语
【关键词】传统文化;养成教育;方法途径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人之为人,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理性情感动物,有着独特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由于不加以比较辨别的吸收,以至于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精华,吸收了他人的文化垃圾。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尤其是我们这样一 个具有悠久文明和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悠久历史,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小学教育领域,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传统文化严重缺失。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应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接轨。现阶段小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只是简单地、机械地经典文本诵读或者文本书写,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重视对传统人文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以传统文化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教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用新视角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国学。养成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
一、积累传统文化,加强养成教育
从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养成之根本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五年级的孩子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国养成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养成教育
创设浓郁的书香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发学生,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地结合,以达到育人的效果。可以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墙、寓意深刻的景观物,还可以在教室内、学校走廊上方悬挂相关的道德名言,利用校内可开发的资源,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途径,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发挥优质名校、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
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宝贵遗产。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需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的道德主要内容,逐步纳入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日常教学中除了结合学科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开设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校本教育课程,诸如《弟子规》、《论语》的学习,以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同时还要就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详细的准则,以此督促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养成,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三、重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抓好养成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会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含义不言而喻。
【关键词】梁漱溟 传统文化 现代化
在秩序危机与意义危机下的文化回应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伴随着坚船利炮,西方文化触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空前危机,传统政治秩序的主导地位及儒家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受到猛烈冲击。中国社会由固步自封的传统形态被迫向现代形态转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在面临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应向何处去?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思考和探索的主要内容之一。
为了寻求国家的自强图存,在秩序危机和意义危机的文化心态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地思考着、探索着,希望重建中国社会秩序与意义世界来回应这一危机,寻求一条能够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中西文化的比较,以寻求两种文化的优劣长短,试图在比较中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梁漱溟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热情,自觉地把受到西方文化而产生的文化危机意识转化成实现儒学复兴的内在动力,创造性地重新解释儒学经典来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1921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发表标志着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思想体系形成。梁漱溟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并吸收外来文化,以此为基础创造新的文化,使“儒家人生”与“现代化”之间的紧张得以消除而获得同步发展,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儒家人生”的“现代化”反思
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在五四时期的文化大讨论中,梁漱溟积极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归本于儒家特别是孔子的精神价值,提出了重新解释和估价传统。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无须抛弃自己的根本精神,深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神和道德理想是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对于世界文化是有普遍意义的。“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解决在于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改造,这不仅是中国民族与文化自救的真正出路,同时也是中国人向世界贡献自己的智慧。”①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其实质是要胜于西方文化的。西方文化贡献了科学与民主,中国文化贡献了道德与伦理。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以孔子为代表人物,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以“调和”、“直觉”见长,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以人对自然界的征服见长,中国人的思想是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不提倡要求物质享乐,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所在。
梁漱溟肯定“儒家人生”态度中一些积极的因素,但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缺陷,并导致了近代的危机。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和人文,轻视知识和自然,西方文化的目的是向外控制自然的“求真”,而中国文化是向内控制自我的“至善”,使科学精神缺乏植根的文化土壤。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新的转换,才能走出一条新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民族文化的精髓,批判封建主义人生观和礼教对人性的束缚等思想。梁漱溟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发展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授西与儒,探寻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路径。在文化比较研究上,梁漱溟把中国文化以平等的姿态纳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强调在人类整体文化的高度上,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地探讨,从人类不同时期所对待的问题出发对两种文化加以表述,去评价文化的优劣。梁漱溟“没有陷入狭隘的中西文化的优劣的争执,……巧妙地避免了东方文化优于西方文化的偏狭复古的见解,……巧妙地暗示出东方的人生态度要比西方人生向前争逐的态度要深刻,要完善”。②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具民族特色,他指出中西文化只存在时间上的“适”与“不适”并为其在文化总关系中求一个适当的位置。
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是有其长处的,西方文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时是一种强势文化,是胜于中国文化的,并希望能够从中西文化调和的角度,寻找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路径。他认为西方文化是“由意欲向前要求的精神产生‘赛恩斯’与‘德谟克拉西’两大异采的文化”,③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缺失的。“我可以断言假使西方化不同我们接触,中国是完全闭关与外间不通风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也断不会有这些轮船、火车、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精神产生出来。”④
文化的终极关怀。探索“儒家人生”与“现代化”的统一,是梁漱溟文化哲学探索的核心思想,揭示了人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梁漱溟将“意欲”作为人类精神的根本,以对历史和现实的洞见和对世界文化的考察,提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及“文化三路向”说,并归纳出“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将人生态度的选择问题与中国文化的现实和发展联结起来。他认为现代化的根本在文化,提出以儒学传统的人文价值制衡现代化,“梁漱溟归宗儒学的价值体系,不仅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在许多人对民族能否生存缺乏信心时去寻求感情上的满足,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思想家要在为道德颓废、感情疏离所搅乱的当代社会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⑤他不仅深切关注中国文化的发展这个时代重大主题,还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进行思考,触及到世界文化和人类发展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命题。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⑥他认为意欲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文化路向,最终构成了人类不同的文化型态,即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第一路向的是西方文化,体现“努力向前要求”,是设法满足要求的文化,偏重解决人对物的问题;第二路向的是中国文化,体现“调整和中庸”,是随遇而安的文化,偏重于解决人对人的问题;第三路向的是印度文化,体现“反身向后要求”,是遇到问题掉头向后,是禁欲的文化,偏重解决人对生命的问题。梁漱溟三种文化路向解决了人生的三大问题,即人对物、人对人以及人自身生命。
西方近百年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胜利征服,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物质充裕实现以后,征服自然界的文化便不能用在人与人之间,人生的第一路向也便走到了尽头。梁漱溟预测了世界文化的未来走向,人类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不应该还是以物为先,而应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先,以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安共处友好地共同生活为先,西方文化虽辉煌一时,他认为世界未来的文化必然是中国文化之复兴。
梁漱溟中西文化观的现代启示
梁漱溟的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他立足于本土文化的长处并会通中西,以谋求儒学现代转换,开启了现代新儒家学说。他坚决维护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对西方文化进行理性的批判,为深刻理解儒学的精神内涵、思考儒学的现代转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启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世界文化格局的重构也有借鉴意义。
在时期,以西方文化为标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全盘西化”的思潮蔓延,反传统浪潮汹涌激荡,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危机。梁漱溟独辟蹊径,冲破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束缚,开辟了中西文化研究的新道路。他分析了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进行了历史反思,他认为传统并不是全部有驳于现代化,要批判的继承和发扬。通过“援西学入儒”,复兴儒学为宗旨,探寻儒学真义,创造性地诠释了儒学,化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紧张。凸显儒学在现代的精神价值,保存中国的文化本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缓解了所造成的民族精神失落的危机,尝试中国文化的复兴之道。
梁漱溟主张在旧的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保持传统与现代的血脉关系。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民族复古主义,还要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肯定了中国文化的存在价值和光明前景,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和文化观念进行思考,增强保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学院;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校内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郭齐勇,龚建平:《梁漱溟哲学思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3页。
②贺麟:《当代中国哲学》,上海:胜利出版社,1945年,第12页。
③⑥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3页,第353页。
④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漱溟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腐败行为的土壤。道德重建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具有5000多年非常灿烂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至今没有割断过的古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特征。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系之庞大,持续期之长,生命力之强,影响面之广,举世罕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诸方面的总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维护祖国民族利益为标志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文明和觉悟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精神支柱。如古代的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美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就产生了强大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作用。
2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通过视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近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文化倍受冷漠,社会人情冷淡,对于先前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淡忘,所以,我们有必要唤醒年青一代人的思想意识,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予以肯定。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以科技为必要前提下,采取了运用专业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即传统文化精髓在视觉艺术中的推广。首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渗入到当代视觉艺术中,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理念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缺失进行调查整理,通过自己的理解,搜集各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电脑软件进行动画制作,结合现代的科技手段,融合传统的元素进行设计,根据现代社会的道德需求,弘扬道德精神,总结出个人美德,家庭美德,处事美德;个人美德体现在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家庭体现在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处事美德体现在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都是需要弘扬的,在当今社会有许多的人们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运用现代人们能接受的方式宣传和弘扬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到找出榜样事例,予以弘扬,结合动画效果进行故事编排,再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为主要宣传内容,做出大家都认可的道德模范形象,以动画短片的方式进行宣传。通过不同的视角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全方位的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演绎,更是对现代艺术的全新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宣传统文化,是一种创新实践。在视觉创意表现,弘扬民族文化。
3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艺术作品中建立本民族特色
要想创造出有本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元素有国际水准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需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认真研究、挖掘、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结合现代思维方式,运用独到的审美观点和看法提升艺术设计品格,丰富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创作语言,创造出具有新文化形态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运用中国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科技网络软件相结合,现在中国传统的元素,例如图案,色彩,书法等都在平面设计方面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并创造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作品风格,在这种趋势下,民族文化精神也同样需要贯彻到当代视觉艺术中,以动态的方式呈现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同时又让人们在精神道的方面得到熏陶和启发。通过这种符合于现代人们的观赏方式,因为当代的网络视频、城市大屏幕播放十分盛行,所以要采用这种视频动画制作的方法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使人们对于民族文化更加热爱,更加亲切。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是新文化、新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传统文化显现出的独特魅力,正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所需要寻找的源头,不管外来的文化有多诱人,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忘了我们本国的优良传统,这是民族的根,更是民族的魂。然而这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要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传播给大众,这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中国的现代视觉艺术应立足于本国传统,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浪潮,每一位现代视觉设计师都应发挥自己的力量,使我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推动其走向国际化,是历史交给我们新一代设计师的伟大使命。
4运用视觉艺术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商业广告 传统文化 文化心态
商业广告是商品促销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功利特征和强大的经济功能。同时,商业广告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广告符号也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儒、释、道文化两千多年的熏陶,形成了国人独特的文化心态,并留下了良莠杂陈的文化遗产。植根于这片社会大环境里的我国广告,自然深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众的文化性消费心态日趋成熟,在商品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为此,现代广告要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文化性消费心态,就需要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影响,借助文化融合、文化包装等策略,使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现代广告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告宣传活动的市场销售效果和形象塑造效应。
从目前现代广告的创作来看,现代商业广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在亲情的基础上,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爱思想和宽广胸怀,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浓烈的人情味。
现代广告继承利用了传统文化“重情”这一特点,以情动人就成了现代广告不朽的主题。如“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表达出儿女对母亲的孝敬之情,雕牌牙膏 “真情付出、心灵交汇”表现了继母和女儿之间的真情交流。南大集团在父亲节推出一则“那是一只有力的手”的广告则表现了对父亲的感激和尊敬之情。又如,广告画面一支竖直的毛笔,握住笔杆顶端的是父亲的大手,大手下是儿子稚嫩的小手很标准地握住笔杆,旁白是:“父亲,影响我最深的人――小时候,当我头一回拿起毛笔,这只手教我如何写字,写端正整齐的字;长大后,当我第一次踏进社会,这只手教我怎样做人,做正直诚实的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情”还体现在对家和故乡的眷恋之情。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本位不同,中国人的家庭乡土观念很强。孔府家酒的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不知勾起了多少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广告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精忠爱国
在我国社会中,家――家乡――国家是直接贯通的,爱国是爱家爱乡之情的直接扩充,是国人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中国人总是把自己的国家称做“祖国”,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是情感之源,对其具有强烈的依恋意识,并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他们也因此而名垂千古,受到后人的景仰和尊敬。
在现代商业广告中,如果能突出企业或商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品牌,则能激起民众心中的爱国热情,往往企业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例如长虹的“以产业报国、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非常可乐的“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真诚有信
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性善的信念占主导地位,强调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别重视“诚”与 “信”的品德。“诚”既真实无妄,《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真诚是道德的根本。“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真实、守信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传统美德。
现代商业广告应视真实为生命,不应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例如,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多年来坚持“诚、实、信、达”的生产负责原则,在广告语言中也长期强化这种精神,自始自至终都得到了消费者的信赖。所以,真实可靠,言而有信,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促成购买行为,实现广告获利的最终目的。
自强不息
我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语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精神。
现代中国人继承了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努力拼搏、不懈追求。很多广告语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如北京四通公司的广告语:“不尽的活力,不懈的追求!”杉杉集团的企业形象广告语:“立马沧海,挑战未来。”等,都表现出一种追求成功、追求卓越、追求理想的价值观念。
中庸思想
“中”就是言行取其中间态度,不走极端,在两者之间不偏向任何一方;“庸”就是言行不改常规,按人们既定的准则规范行事。中国人言行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为人处事稳重踏实,不走极端,不愿冒险,强调群体,强调适中。因此,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做广告没必要将自己的产品说得太好,只要如实将产品的性能优点说出就行。有些广告只是一厢情愿地夸耀产品,甚至打出“天下第一”、“誉满全球”、“国际金奖”等招牌,广告的真实与否暂且不论,但过分的宣传却会招致消费者疑惑丛生,甚至看成是商家的招摇撞骗。因此,广告语言应尊重传统意识的特点,语言表述时应把握好分寸。
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与西方文化宣扬的张扬个性不同,我国消费者趋向于群体利益至上,从众思想根深蒂固,买大家都买的商品、用大家都用的品牌。我国广告经常使用“全国销量第一”的招牌,就是利用了中国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既是那么多人都选择购买的,就一定是好东西。而西方的某些广告恰恰强调销量不多,把重点放在展示广告产品独特品味和特性,从而展示产品的个性以及与他人不同的身份上。
对应意识
中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中的对应意识也尤为突出,如真与假、美与丑、柔与刚、阴与阳,都表现事物间的对应性,从而构成人们的对应意识。人们由对应意识,甚至衍生出对万事万物对应形式的崇尚与偏爱的民族心理。如房屋建造要讲究对称,建了东厢房建西厢房;自古设官也讲究对称,设了左丞相要设右丞相;有山东就要有山西,有东岳就要有西岳,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因而,广告语言的构思,应讲究词语的对应色彩,讲究整齐、匀称、均衡的对应美。如“长城电扇、电扇长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这样的广告语,两句对偶、字数相同、表达简洁,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天人合一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思想,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全社会都提倡环境保护的今天,现代商业广告在诉求中如果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一定能引起受众的好感,达到广告传播效果。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的“杉杉”品牌标志,紧扣21世纪“环保、生态平衡、绿化”的世界主题,力求把大自然的意蕴融入其中。一棵绿色的杉树旁,“杉杉”的英文字母形成两条蓝色的小溪,青绿与水蓝相配,与绿化环保相吻合,表达了杉杉人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愿,深得消费者的青睐。热销于香港、产品一度供不应求的啤酒,其广告语更是着眼于自然的回归:“它是海拔6000米以上世界最纯净的水酿造而成的” ,这一句浓缩了产品特色的直白,仅仅强调了一件事,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原因就在于广告语中所蕴涵的对自然的热爱,在于啤酒让人们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从以上可以看出,现代商业广告很好地继承和利用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告传播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传统文化有精华,亦有糟粕。在取其精华的同时,要注意去其糟粕。但是有些广告创意却不知不觉地继承和利用了某些腐朽的传统思想和观念,污染了社会文化,也影响了广告传播的效果。最明显的如广告中所反映的“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和“男主外、女主内”的小农意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文化认知结构中,男人总是与事业、荣誉、地位等紧密相关,“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把男人的家庭角色定位为被侍奉者和享受者。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十大城市4000多条广告中,发现电视中的妇女形象50%以上是家庭妇女,而男性做家务的比例不超过1%。如“男人应该享受”,雅戈尔更以宣言般的口气提倡和捍卫着男人享受的权利。这类商业广告无视现代社会自强自立的女性新形象,将“女人勤劳持家,男人赚钱养家”的小农意识和传统家庭观念不加批判地延续,使女性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此外,很多广告充满了陈旧迂腐的“君权”思想和“腐败”意识。如海王金樽的一则广告:“皇帝”喝酒喝得一塌糊涂,“太监”忙里忙外找解药,好不容易找到,扶“皇上”喝下。第二天一早上朝,“皇上”大笑,抖擞着精神说:“喝海王金樽,第二天舒服一点。”君权、奴性被演绎的淋漓尽致。诸如此类的广告不胜枚举。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大众文化一部分的商业广告,必然自觉不自觉的继承和利用了传统文化,但企业需要在分析批判中利用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促进商业广告健康发展。而且现代广告还要善于突破传统,合理融汇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意识,如创新意识、自主意识、高科技意识等,引导人们逐步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确定更新更完美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杨伯骏.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当今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所谓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文化学辞典》)。这里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了中华民族各种思想的文化,是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她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并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感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把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的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兼容并包、强调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内核,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文化趋同化趋势日益加剧,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认同感消解的日益严重和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精神消解和侵蚀的日益突出,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本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作为文化传承主阵地的高等教育,在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们要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在人生的几十年中创造一点有意义的业绩,专业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有决定意义的是要有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能否成材,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向哪个方向发展的大问题。中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正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她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并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老子》指出“明生者强”的观念,《大学》中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另外更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等无数传世佳句无疑都是关于人生及其价值的正确思考。只要我们在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正确引导,就可以达到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从而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三观”教育中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自古就把“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首要标准。“以德负天”、“春秋决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和事实,都表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传统道德观念,至今仍然是人们信奉的美德。
然而,正是在这样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着悠久文化沉淀的中国,有着璀璨文明和瑰丽思想的中国,却反复出现各种无道德底线的现象。扪心自问,我们的文化真的传承了吗?传承的是糟粕还是精华?这难道不是我们背离教育本意,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恶果吗?
3、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的要求。我国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创新,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辽宁全面振兴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57-02
当今时代,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全面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和文化元素,使之与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文明相协调,在实现文化创新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是我们辽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者当下的重要职责。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从文化说起。“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文化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2],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活动”[3]。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广义的文化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而狭义的文化,从其存在形态上说,主要是指人们创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因而与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行为形态的东西相区别;从其活动领域或内容上说,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教育和文学艺术创作等的活动。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性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塑造了中华民族淳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4]笔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永远向上的规律,积极进取,奋斗不息。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文化元素。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质和核心价值,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的理念蕴涵于《诗》《书》《礼》《易》《春秋》之中。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济”思想。“和实生物”的含义是指“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春秋末期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和”是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是在于能够化解人类面对的两大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发展真正能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理性前行。
三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也是儒学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强调“万物一体”的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二、弘扬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推动辽宁全面振兴
为尽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弘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型辽宁。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因素。尽管各国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响,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不是很快能扭转过来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当下全国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其战略重点选择是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态,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新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创新文化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是强调科技自主创新,不在创新文化上下工夫,使之有一个突破性的转变,必然会给科技自主创新的绩效和发展进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文化根基和构建精神家园是以文化传承为前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文化传统。在全球化视域下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合理理念并进行综合创新,必然会为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用力的智力和精神支撑。创新是一种冒险,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但是,只要不断进取,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就能打破常规,有所创造。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构建创新对象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助于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象力,而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也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建设创新文化,也是要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各种制度约束。培育创新精神需要创新观念的支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包括观念、制度和行为建设等的系统工程。把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作为辽宁文化创新的重点,建设创新型辽宁,就要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进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二,弘扬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建设和谐型辽宁。构建和谐型辽宁,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扬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大传・坤・象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认为大地包容着万物,有道德的人应如大地一样,胸怀宽广,能包容各方面的人,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儒家的上述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方式,运用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协调各种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如“天”人、人人、身心等)[5]。例如,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时要宽容、和谐待人。依照“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准则,对各种意见就要做到“和而不同”,即在容纳不同意见的同时,和合其正确的部分,这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道德支撑。显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优化当代社会道德风尚,融洽人际关系;有助于领导重视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和谐辽宁构建。
第三,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建设生态型辽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人们刚刚走出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近期一些国家政府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不断寻找经济复苏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点,并把眼光聚焦到绿色的低碳经济上。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更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哥本哈根会议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各个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辽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厚实的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见解。如汤一介先生所指出“‘天’与‘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在真善美问题上的价值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其核心在于人类应该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彰显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思考。人类对自然生命体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营造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作基础。《周易大传》曾指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观点,即既要改革自然,发挥人的主动性,也要顺应自然,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同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
(执笔:冉鸿燕)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M].上海:中华书局,2008:37.
[2]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3.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9.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文化;道德
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文化人,实质上就是重视人文教育、隐形教育,注重精神成长、思想提升,主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有意味的形式,长久地、默默地、逐渐地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和接受正确价值观、远离和摒弃错误价值观,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承载,有了文化的滋养和支撑,核心价值观才会真正有影响、有力量。古人云“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可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以载道”,就是用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承载和体现价值观念。说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是培育、坚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载体,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守和弘扬需要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开展;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守和弘扬的成效需要通过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来衡量和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坚守、弘扬是当前以文化人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植根于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培育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人民的坚定信念和信仰。正如所指出的,“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三、遵循以文化人,培育、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而基本的方面,是强化道德建设和社会治理标本兼治的重要的构成维度
可以说,以文化人和价值观培育、坚守、弘扬是实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可或缺的一个层面。 社会治理的路径有很多,有直接的,有比较间接的;有短效治标的,也有长效治本的;有硬性的,有软性的。发挥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治理功能,实现以文化人,可以说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条基本的路径和基本的方式――是比较间接的、长效的、软性的方式。
社会治理,实际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做好了,社会治理就接近成功了。以文化人,坚守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是做人的工作,只是这是“间接地”去做人的工作,它不直接改变或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而是通过改变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观念来逐渐地改变人,是一种社会治理的“软机制”。推进以文化人,坚守核心价值观,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必须重视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文艺评论是引领文艺创作方向和文艺接受倾向的重要手段,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实际上就是要求文艺评论更好发挥其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的正向引导,使之更好发挥对于读者的化育和塑造作用。
四、根据文化育人的特点,发挥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守和弘扬中的积极作用,需要遵循如下五个原则
一是要注重思想性。做好“以文化人”,首先要注重思想性。就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要体现时代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在当下的反映,其培育和践行必然要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性。也就是要善于运用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形式,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鲜活的事例说服人、打动人。尤其要特别重视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做到“人在哪里,以文化人的阵地就要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