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文化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它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只要有学校,就必然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物质文化之上的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素质的凝练与提升。校园文化不是靠金钱打造,而是依赖于集体智慧的营造。
教育技术学专家桑新民认为,信息化校园文化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表层文化,比如学校的校园网站的形象、特色、风格,学校信息化的设施和环境。其次,深层文化,信息化资源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信息化领导力、师生的信息化素质。最后,是制度文化的创新,比如数字化校园的结构、功能、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信息化校园文化的发展现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诗人岑参的佳句,今天成了全国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的很好写照。随着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经济”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借鉴高校经验,充分借助现达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中小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这已成了基础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交流、促进,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不少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很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硬件环境得到改善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是数字化校园的底层结构,是保证数字化校园各项应用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所以改造和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首要任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中小学校都完善了校园网建设,基本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到点的校内网络环境,通过宽带连入了因特网,为师生融入信息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办公、教学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教师每人一台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等成了常用的办公设备;教室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变成了由电脑、投影仪(或背投电视)、功放、实物展台、DVD等组合的电教平台,有些学校还在教室里安装了利于师生教学互动的电子白板;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改造成了由先进仪器和电脑组成的功能探究室;英语教师每天可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向自己授课班级播放听力材料来进行听力训练;老师们可通过登录校园网点击视频点播来观摩自己和同事们的上课视频……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办公条件、教学条件的提升,也为教育教学的革新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二)软件环境数字化程度大大加强
如果说硬件设施是数字化校园的躯体,那么,软件环境就是数字化校园的灵魂。只有躯体和灵魂有机结合,才会有数字化校园强大的生命力。
在所有的数字化校园中,软件环境的开发与建设得到了足够重视。大部分学校在进行软件环境规划时,将原有的各个信息孤岛进行有机整合,开发了信息管理平台,采用单点登录方式,实行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权限管理。每个用户访问校园网内所有资源只需经过一次认证。
数字化校园建设变革了以往落后的办公模式,使之充分依赖信息技术与网络,由以往的人工模式转变到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的智能模式。学校的所有会议通知、校历周历、公文流转全部通过学校信息管理平台来实现;教师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校内邮箱发送邮件来进行;学校办公室要统计全校教职工请假情况,只要点击“请假统计”,就可以列出本学期全校教师的请假统计情况。……现在,很多学校老师们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登录校园信息管理平台,查阅学校工作安排、通知、公告。当有工作需要自己处理时,信息管理平台的“提醒”按钮就会自动闪烁并伴随“嘟、嘟、嘟”的提示音,提醒用户注意。无纸化办公系统的应用,大大简化了学校工作的烦琐程序,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使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高速运转。
(三)师生信息化素养有了显著提高
日汉谚语 文化特征 文化差异
一、谚语的基本类型
谚语之所以被人们喜闻乐道,经久不衰,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语言艺术性;另一方面,在于它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性。根据内容,谚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火事の後の拾い(丢了西瓜拣芝麻)”。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放虎归山,必有后患”,“安かろうかろう(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にあって苦を思え(饱时不忘饥时难)”。
(4)反映民俗的谚语。如“三亩好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妻は百年の不作(娶了懒媳妇,穷了一辈子)”。
除此以外,歇后语和俗语也可算作谚语得一种类型,它所涉及的内容就非常的广泛了。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くは一の、かぬは一生の(不懂装懂永世饭桶)”。另外,歇后语往往还具有幽默、讽刺的意味。比如,“老虎戴佛珠――假慈悲”,“夜猫子进宅――凶多吉少”。这些词语出现在日常的口语、对话中,使语言显得格外生动活泼,形象简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二、日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谚语能反映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谚语的差异。日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
谚语具有一定的民族素质,这和民族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或民族文化背景上有关,这也就决定了谚语构成理论上的民族风情问题。汉民族大都在亚洲大陆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取材多离不开内陆山水。而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临海,海岸线总长将近3万千米,拥有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谚语的取材也就往往来自海洋。同时,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又使海洋中的鱼类自古就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日语谚语中就具有丰富多彩的极具特色的鱼谚语。下面以两例加以说明:
(1)腐っても/臭了也是加级鱼
在日本,有一种鱼叫做「(たい)即加级鱼。在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间),从海里捕上来的加级鱼都由渔民们直接送到武士等上层人士的豪宅,属于上等的好鱼。这种鱼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加级鱼体态优美,味道上乘。据说这种鱼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40年。由于加级鱼体内细胞组织排列紧密,所以鱼身不容易腐烂。这一点在当时冷藏和运输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人在过年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把腌好的加级鱼装饰在客厅里,观赏三天后食用。因此,不易腐烂的加级鱼自然成了最佳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加级鱼的日语发音与日语中表示“祝福、祝贺”(めでたい)等意思的词语发音非常相似。由于这些原因,加级鱼在日本被赋予了喜庆的意义,在祭祀或祈福中经常被当作贡品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鱼中极品而备受喜爱。
如此珍贵的鱼,弄到手一定会非常的珍惜。即使是有一点变臭,也舍不得将它随便扔掉,因为那毕竟是高级的加级鱼啊。“臭了也是加级鱼”这个谚语表示原本上乘的东西,即使有一点损坏,仍然具有其价值和品味。
(2)海老でをる/用小虾钓加级鱼
日语中的「海老就是我们所说的虾。用小虾钓加级鱼岂不是一件很得利的事情吗。不难猜出“用小虾钓加级鱼”的含义,是指以举手之劳获取暴利或以鸟枪换大炮等不等值的交换。
在日本,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人们忌讳送大礼。因为小小的礼物不会让对方造成心理负担,回赠的时候也选择小礼物即可。而如果送了大礼,接受的一方就要考虑回赠的礼物。所以,为了不给对方造成麻烦,日本人送礼时都回选择小而精致的东西。在这种文化背景生活下的日本人,经常回赠小礼品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日本,如果送了别人礼物,而别人回赠的礼物比自己送的礼物贵重,那么就可以用“小虾米钓加级鱼”这个谚语。
日本独特的鱼文化形成了许多以鱼为题材的日本谚语。在了解了日本人对鱼的不同看法以及赋予在鱼身上的深层含义后,就会很容易明白这些谚语所表达的含义。除了以上介绍的谚语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谚语,比如“宁做沙丁鱼的头,不做加级鱼的尾”(の尾よりの),汉语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のも信心から,是汉语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意。“鲍鱼的单相思”(の片思い),鲍鱼只有一片贝壳,以此来比喻单相思,是多么形象啊。“鳗鱼的床”(の寝床),形容十分狭窄的地方,也是栩栩如生的。
而在汉语谚语中,不难找到以山水作为喻体的谚语。例如:
(1)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死不及。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今人换古人。
(3)有理压得泰山倒。
(4)不上高山,不显平地。
2.风俗习惯
日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人类生活与动物密不可分。因此,有关动物的许多谚语,也能反映谚语在风俗习惯上具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性。现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
乌鸦,一种其貌不扬的飞鸟,我国常以羽毛之黑来喻“坏”,如“天下乌鸦一般黑”。日本民族自己创造的谚语里就只有把黑喻为“黑色之处”。究其原因是因为乌鸦在日本被视为神的侍者。如“夜の(难分曲折,伸手不见五指)”。
日语中对狗或贬或褒的谚语均有,而且会大加赞扬狗对人的忠心耿耿,这是因为“忠”恰恰是日本民族文化重要的特征之一。同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日本人不吃狗肉。相关谚语如:“犬は三日かえば三年恩を忘れぬ(狗养三日,三年不忘恩)”,“犬は人に付き猫は家に付く(狗随人走,猫看食奔)”。而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还有谚语,例如:
(1)好狗不挡道。
(2)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3)狗改不了吃屎。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沿河校区 吕翠萍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的基础。汉字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渗透,使得小学生更全面、牢固地掌握汉字及其文化内涵。而要更好地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正确的识字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将汉字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才能改变只追求识字速度和数量的现状,真正提高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 汉字文化;小学识字教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62-02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还是学习其他文化知识和课程的基础和工具。因此,识字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基础打得牢与否。教育部2011年11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要求: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第二学段要求: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这些都充分说明国家教育部门非常重视识字教学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的熏陶作用。
关于汉字文化,何久盈曾说,“汉字文化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学科”。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汉字并解释汉字现象;二是对汉字在构形中所携带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从文化视角实施汉字教学,心理上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方法上要符合汉字的字理特点,内容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汉字的表意特征,目标上更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到:
一、将渗透汉字文化逐学段融入到小学识字教学系统工程中
小学的识字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初学简单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到复杂的形声字,汉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不能简单地将汉字看成是单个的个体,因为识字的过程也是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因此,教师教学汉字,既要照顾到字与字之间的文化联系,还要照顾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认知发展能力的规律。
1.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教学重汉字形态还原,打识字教学基础。第一学段的学生在认知上擅长形象记忆,对直观、具体的材料记忆深刻。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感性特点,将看图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将汉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这一学段,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象形字及指事字上,可以用看图识字或浅析字理的方法进行教学。讲解中,特别是讲到典型的象形字,应当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字的编排是根据课文内容出现的,并没有按照由简到繁的规律出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些字时有必要将简单的字先讲解,做好铺垫。比如,讲到“虫”,可以让学生回忆起前面的“鸟”、“鱼”,同类举例;讲到“友”,可以回忆起前面的“手”、“又”,讲点字理;讲到“乌”,可以让学生回忆起前面的“鸟”,并进行辨别; 讲到“羽”,可以回忆起前面的“鸟”、“毛”、“飞”,让学生连词成句;讲到“寸”,给学生讲讲关于“寸”的故事。又如,象形字的教学,笔画简单的可以直接出示图片;笔画复杂的如“兔”,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哪里是兔头,哪里是兔身,哪里是兔尾。
2.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教学重汉字相互联系,提识字教学层次。第二学段的汉字教学,有了第一学段的积累,识字的教学方法上可以有更多的变化。
(1)教师启发学生找寻具有“亲属关系”的旧字,教授识字方法。比如,讲到“晶”,可以让学生回忆起前面的“品”、“明”,即回忆会意字的造字法;讲到“初、被”,要给学生讲讲“衣”,再延伸带有“礻”旁的字,并进行辨析。
(2)对形声字的批量生产有所提示。可以先找一些学生熟悉的字进行讲解。比如,学生学习新字“汪”,而学生已经学会了“河”、“湖”、“注”、“漠”等字,就可以告诉学生“氵”是形旁,表意;右面的是声旁,表音。学生也许会想到“江”这个字,左面的“氵”是形旁表意可以理解,但右面的“工” 是声旁表音不能理解。这时教师便可以顺势让学生找几个左面不是“氵”而右面带“工”的字,学生会找到许多,如“扛”“缸”“杠”。当学生读完这些字似乎已经悟出了一些道理。
(3)重点讲解具有文化内涵的字。第二学段中,大量出现会意字及形声字。教学上可以借字发挥,举一反三。比如,让学生思考:为何“信”是由“人”和“言”组成?纸张明明是木浆做的,为何是“纟”旁呢?“即”和“既”半边相同,用法不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诸如此类,教师要勤于提问,激起学生兴趣后顺势讲解。
3.第三学段(5~6年级)识字教学重汉字文化内涵,传识字教学真经。第三学段的学生有了前两个学段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有了对汉字文化的求知欲,教师需要加大对汉字文化的系统渗透。此学段的教学,不能因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对识字的教学就放松了。而是应当更系统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比如,讲到“楚”,可以给学生讲讲“痛楚”这个词;讲到“昏”,可以给学生讲讲“婚”,以及它们的关系;讲到“冤”、“逸”可以给学生讲带“兔”的缘由;讲到“仁”字时,可以给学生讲解“仁”的含义,讲解“仁爱”的思想,等等。讲到多音字时,可以帮助学生辨别一些多音字的不同用法。这样,学生积累的汉字越多,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越多。
这样,我们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效记忆的识字系统,虽然加重了教学任务,但从长远看,教师既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科学的识字教学评价模式
学校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成绩成了指挥棒,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就唯分数而教学。这种短视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教师教学汉字的目的性发生偏离。教师看不清低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差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组词、造句等练习上;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兴趣得不到发展,更谈不上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学校能抛开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学水平的高低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给教师以更多的时间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汉字教学,势必带来可喜的成果。
在评价内容上,教师不能单纯追求识字的数量,而应多关注学生识字的质量及识字的能力、识字的兴趣等。学生在识字中出现回生现象,教师应适当安排,加以巩固。比如:教师用生字编故事、拓展有生字的美文进行阅读等。用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形式测评学生。笔试不是唯一的检测方式,学生的发言、作业、对字词的见解、对字词的运用等等,都可以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方式。在评价结果上,教师只分优、良,保护好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将小学的识字教学作为渗透品德教育的渠道
古代识字教学的教材,非常强调“文以载道”的功能,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知识的传授。其中所讲的道理未必全是正确的,却涉及了多方面的文化信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都是教育部规定的小学语文必读书目。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选择相关的一些汉字进行深入剖析,学生在明白字义的同时,理解了文意,并洞晓了古文中所传授的道德内涵。古文虽离我们遥远,但教师对其中某些汉字进行文化渗透,其深邃的内涵孩童就能轻松掌握。如学习“孝”字,上面是“老”字头,表示老人、长辈;下面是“子”,表示孩子、晚辈。老在上,子在下,表示晚辈要孝敬、尊敬长辈的意思。孝敬长辈、尊敬长辈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将它传承下去。
四、提高汉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识字教学是基础,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这个基础。如果不能够保证识字教学的基础教学地位,只是走马观花,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再费力气,其根基都不会牢固。只有提高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才能够重视识字教学,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只有重视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才会有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学生才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被汉字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
我们之所以强调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即是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学生能认得许多汉字,也能将汉字所连成的句子读顺,但读完后却不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记住汉字,记清字形,并不意味着识字任务的完成;而通过识记能够理解字义,并最终能够自由阅读,才真正达到了识字的终极目的。
五、将识字、阅读、写作有机联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都不是单列的,三者是有机结合的。识字教学本就是在教学课文中完成的,学生学习生字需要在课文中理解消化,在写作中具体运用。因此,教师在三者的具体教学中需要整体把握,有机结合。比如,第一学段的教学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并不意味着第一学段就放弃阅读与写作教学。因为语文的教学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抓重点的同时要兼顾其他。教师在布置教育部规定的阅读书目之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以提升学生的识字量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在每一个学段都应针对学生年龄,布置灵活多样的写作题目,如:运用新学词语编写广告词、仿照句子造句子,或是给几个作文题让学生选择写作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字词。阅读、写作和识字并不冲突,而是相得益彰的。
六、适时自我学习,深入识字教学研究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汉字学相关知识。小学语文教师的字理知识来自于《现代汉语》课的文字部分,其课时少,涉及的内容也少。针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几乎没有把汉字学作为培训内容的。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先天、后天都存在识字教学理论的缺失。鉴于以上情况,小学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能力要得到提高,平时就应注重积累,自我学习。一方面,补习汉字学理论知识,找寻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长期积累;另一方面,补习识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理论。弗莱雷认为“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1]由此可见,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途径,人们通过对话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强调行动和反思,他认为行动和反思是建立在爱、谦逊、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等基础上,这充分体现出了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与现代教育关注人的生命意义不谋而合。了解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对当前进行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以高校语文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弗莱雷“对话式教学”理论中所蕴含的生命意义,以期促进高校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爱――教育的本质
达尔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提出,爱是人的一种本能,爱促进人的发展。“人身上只有一种感情能满足人与世界结合的需要,同时还能使人获得完整感和个性感,这种感情就是爱。爱是在保持自我独立与完整的情况下,与自身之外的他人或他物结为一体。爱就是体验共享与交流,它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能动性。”[2]而科技至上的现代社会,是一个被工具理性控制的时代,技术取代了一切,竞争意识主宰着人们的思维,金钱操控着人类,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教育本应是一种充满爱的事业,但受时代流弊的影响,教育中爱的因素正逐步被消解。
高等教育是一种促进人性完善的活动,而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针对高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纵观当前高校语文教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方法,教师对字、词、句的层层分解,让学生沦为了记忆的机器。在这种充满“压迫”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爱、学生的爱都被无情地流放。弗莱雷认为要想改变这种压迫的境况,就必须要有爱的参与,而对话式教学就是一种充满爱的教学方式。“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3]必须要有爱的存在,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产生。爱是建立在尊重之上,教师必须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处事风格,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大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成长背景差异性较大,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必定会考虑到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在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培养学生爱的能力。
二、创造性――教育的根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才考评机制仍然将单一的成绩作为升学、工作等主要的考核标准,这就导致了素质教育虚有其名,而真正的内核仍然是应试教育。反观高校语文教学,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无处不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权力,处于被动的地位。而部分高校语文教师仍然援用初高中的方法,照本宣科,忘却了高校语文教学应具有的人文熏陶功能,使得高校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变成了对标准答案的记忆,让教育变成了一种“储存”行为。
弗莱雷认为人具有不完善性,因此,他的对话式教学反对教育的储存性,主张教育应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成果,更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培养他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能力。”[4]比如,在大学语文课本《先秦文学》这一章中,教材主要从先秦历史和文化开始讲到先秦文学。学习这一章,教师应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其他学生、课本等的对话,根据当今的时代背景,能否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生活――教育的根基
知识是人类祖先经验的结合,具有动态性、生成性和不完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今日对某事物的认知,未必同于明日对此事物的认知。[5]因此,作为传授知识重要途径的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应注重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为高校奠基学科的语文仍然强调答案的标准性和唯一性,这就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一个静止的过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能够记住多少唐诗宋词,能否准确地说出屈原、李白、杜甫等大家的出生年代……正是由于这种静止的、脱离生活的知识,才让走出“象牙塔”的学生无所适从,才导致了“知识无用论”的广为流传。
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提出了“意识化”一词,他认为只有唤醒被压迫者的意识,让被压迫者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够获得人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应该是知识的主体,而并非被动的受体,学生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6]传统的知识来源于课本和教师,导致了学生自我成长能力的削弱。要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教育就必须回归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决定着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的变化而变化。[7]针对当前高校语文教学脱离生活这一现状,高校语文教师首先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从书本上拓展开来,注重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高校语文教师应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质疑,使得教师和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
四、人性化――教育的目的
教育关注的对象应是人,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人的生命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人的不完善性和不完美性是教育存在的最为核心的根据,因此,教育应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应是人性的不断完善,而并非知识的强制灌输。传统的观念让教师成为了知识的化身、知识的权威和知识的代表者,学生从活生生的人转化为了具有固定空间的储存器,教师灌输知识,学生无条件地照单全收,学生成了被异化的奴隶。在这种传统教学环境中,知识的接受成为了教学的唯一目的,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客体,而并非主体,课堂变成了表演的舞台,台上站着的是带着镣铐的舞者。台下坐着的是眼色空洞、表情呆滞的观看者。弗莱雷认为这种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让教育活动成为了一种储存行为,教师是知识的储存者,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当做动物性的存在,教师则扮演着驯化者的角色。这种非人性化的课堂教学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弗莱雷从人本主义精神的角度出发,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人性化的发展,弗莱雷认为只有通过人性化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要弄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首先得要理解它们的内涵,只有对它们的内涵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非同寻常,只有对社会成员价值取向起支配地位的才能成为核心价值体系。”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质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念或思想。由于人们居于不同的立场,知识水平不同等原因,他们对同一个客体有不同的需要,从而产生不同层次的价值观。要统一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最根本的是树立价值观的核心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起了很大的冲击,无论是对人民大众的价值观念,还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言,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而产生众多的价值观中,就必须要有一种是对社会发展起着主导的、支配的作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内容是丰富而富有层次的,其四方面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坚持其四部分的内容共同发展,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最大地发挥整体的功能,才能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1.2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所谓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需要,结合特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创造和积累,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②从这个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高校校园文化是丰富而多样的。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是在经过学校多年的发展,反映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精神,体现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以一种无形的内聚力传承着校园精神,激励着教师和学生。因此,必须重视校园精神的意识作用,坚持精神文化居于核心地位。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把它融入到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之中。这就要求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做出贡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2.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客观需求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或多或少地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社会上存在各种矛盾:多元文化相互影响、渗透、碰撞,特别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具有模糊性以及“崇洋”的心理凸显等带来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下降等问题在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中仍然严峻,面对这样的形势,必须坚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高层次精神体现,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的历史性及其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深层次价值观的形成。”③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引导、激励作用,大学生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一个深层次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这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身需要。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是对抽象性、概括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化,它体现了人们基本的理解思维习惯,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使得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就必须要找到正确的方向,正确的引领者,这就必须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发展,就像没有方向盘的帆船,没有方向,更加没有目的可言。而恰是这核心的支配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正确道路、指明了方向。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它也必须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的。它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又深深地植根于历史进程和优秀文化根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于文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窗口的高校,就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觉地把它运用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在社会文化建设的每一个角落都显得井然有序,使其符合历史时展的客观规律。
2.4 时展的呼唤
孝,善事父母也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
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哪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还应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
孝是仁爱的基石
上古先民们的生活,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信仰习俗包括祖先敬奉、礼仪、祸福观等。在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血统的传延与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或家族血缘的象征,因而将祖先奉为神明。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作为已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的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议述:“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活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周人以对孝慈有了教化和对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内涵和孝行赞扬,总之周人孝初是从祭祀祖先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孝观念形成于周初、春秋,成熟于战国。
孝是一种情怀
孝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德操,更是一种基本的人性表达。它是作为当事人对于遗传的真诚接受,也是对遗传继续的一种自豪态度,也是对作为人的自我内心的发现。同样,孝也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但是它也最为脆弱,因为孝更是一种天真和理想的本能。
在充满自信和自强,以及自尊、自爱之后,孝被完全地表达。这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因为肯定了自我,所以由此将固有的本能,天真尽情地展现于恩赐我们这种能力的父母和祖辈面前,以表达我们真切的感恩。
本节课的设计出自于“十一五”规划课程国学教育专项研究全国实验教材《论语上》的第四课。本课主要是从《论语》中精选出几则关于孝道的论述,通过这几则论述揭示孝道的内涵,启发学生理解孝道,明确怎样做才是“孝”。在讲述道理的同时,对学生行为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习借助工具书理解《论语》中的字词,进而理解句子和段落意义,积累常用古汉语字词含义和用法。
2.进一步探索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达到对《论语》中有关“孝”的理解。
3.促进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自觉性,同时把这种美德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去。
4.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论语》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论语》有关“孝”的论述的句子含义。通过讨论形成对“孝”的正确理解,促进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难点:形成对“孝”的正确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准备
1、把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以互助为原则,每个组都包括好、中、差三个层次。
2、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或《古汉语小词典》等。
教学过程
一、 小组竞赛
选择下列其中一个话题,提取出《论语》中的论述,每个话题至少5条。
1. 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
2. 关于朋友之交的论述语句
3. 关于孝道的论述语句
4. 关于“仁”的认识的论述
竞赛办法:每个小组选其中一个话题,两分钟后抽签决定回答的同学,背够5条为满分,背得多的一组为胜。
附关于孝道论述的句子: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5)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经,何以别乎?
(6)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7)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8)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二、理解《论语》中“孝”的含义
1.导入: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而这个思想源头就来自于《论语》,那“孝”是什么意思?我们怎样做才是孝呢?
2.出示四则关于“孝”的论述,各小组借助《古汉语词典》理解句义。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经,何以别乎?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 每组出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解、翻译。
4.通过这几则论述的理解,你觉得“孝”是什么?怎么做就是“孝”呢?
(1)“无违”就是孝:依照相应的礼节对待父母就是尽孝。
(2)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尽孝,引申出不让父母担心就是最大的孝。
(3)尊敬父母是孝。
师: 什么是“尊敬”呢?怎样做是尊敬呢?
生:以礼相待是敬,有话好好说是敬,不顶撞父母是敬,善于听取父母的建议是敬……
(4)无论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对父母怀有一颗敬爱之心,态度上和颜悦色,使父母在爱的温暖中开心度过每一天。
5. 四种理解都是孝道,这四种理解之间有关系吗?
小结:四种境界,递进关系,做起来越来越难。
三、总结
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事后弥补,但行孝却是无法弥补的。很多人总是想等我挣够了钱,等我有了时间,我就会回家去孝敬父母,可是,当你钱挣够了,有时间了,父母却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想尽一份孝心,每天都是良辰吉时,让我们按照《论语》的教导,马上行动起来吧!
作业
1.反思过去和父母相处的不当行为。
2.在下一个父亲节和母亲节时为父母准备一次孝行汇报。
课后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整体思路是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逐步达到使学生不仅能理解孝道的含义,还能够学会自己分析并表达。通过课堂实践证明这种设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其传统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在当今社会还有着许多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因此,笔者拟以儒家名言为例,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倡导人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准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仁。
孔子以“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继孔子之后,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都重义轻利,扬理抑欲,轻视物质方面的价值,重视精神方面的价值,倡导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荀子肯定自然界万物“有用为人”,认为人通过裁制万物,就能使它们“尽其美,改其用”,从而获得美。
2.和。
孟子的两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有道理的。“人和”、“和为贵”的思想,在人人心高气傲的今天,更值得推崇。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很多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3.义。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古代儒家的生死观、义利观、理欲观的集中表现。它要求在个人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不能兼顾的关键时刻要敢于牺牲个人,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反对“见利忘义”。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重义轻利”,做到“行己有心”,反对私欲膨胀,不讲理性。时至今日,古代儒家的价值观仍然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4.忠。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忠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对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待臣以礼遇,则臣对君尽忠心。泛化开来,对于上下级关系而言,前者要有“礼”的规范,并受到“礼”的约束;后者则受到前者的尊重与重视,自然激发“忠心”,表现出“忠勇”。其二是对具有普遍性的人的行为规范。“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是指岗位职责意识,“行之以忠”是指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的态度和行为。孔子对此是大力提倡的,他自己就做到了“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有普遍性意义的是,对于所从事的事业,始终要有这种不知疲倦、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劲头。其三是对行为主体与社会环境的规范。“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就是说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用高尚的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勤奋敬业,对人忠诚,在任何地方、任何岗位都能保持做人的本色。
5.信。
孔子推崇“言而有信”,把说话算数、求真务实看成人们立身行事的根本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把“诚信”同“人性”密切联系起来,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儒家经典《论语》中,“诚”也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就个人的言行而言,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果不是这样,轻易放言,而又做不到,这是做人的耻辱,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说话算数当成做人的基本道德。其二是指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交朋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其次是做官,“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两层意思可以连起来讲,一个没有诚信的人,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可以谈得上交朋友,甚至是做官管事呢?其三,构建和谐的社会,关键在于当政者,只要他们倡导并力行诚信,那末,老百姓就没有不遵礼守法、不忠于朝廷的了。“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样就可以孕育并建立社会的善序良俗了。
6.孝。
最能体现家庭、家族成员对家长、族长敬重的,就是孝。在孔子儒家看来,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敬”和“养”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讲,孝也就是敬。孝既是一种人伦关系,又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秩序的道德基石。孝文化的要意在于,“以孝立人”,“百行孝为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又推而广之,把孝悌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的尺度。
7.恕。
孔子的一个弟子来请教他,问有没有一个字我能够终身奉行的。孔老夫子说有,这个字就是“恕”。什么叫恕?人们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也不是圣贤,身上也有很多缺点,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应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能够以宽恕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8.重尊严。
孟子提出“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保持人格的尊严,“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人格的屈辱。不仅要保持自身的人格尊严,还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孟子所高扬的人的崇高的人格意识和主张培植的浩然之气,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发扬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语・子罕》中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说连庶民也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志。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 、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 ·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 ·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 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 ,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 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 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 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 ,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 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 ,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 ,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