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的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之所以还能认识这漆黑的天空,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言文就是漆黑天空中的几点星光。但是,目前不少中学生却对它避而远之,谈“文”色变。如今学习文言文,有何意义呢?
1.学习文言文,能够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
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那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入木三分的思想,足以垂范后世,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的宝藏。如在《离骚》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那片爱国的赤子之心;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吸收孔子思想的精华,理解儒家思想,提高自身修养。这些思想不但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体现了它的独特性,而且在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它的思想依然闪闪发亮。文言文涉及的除了文学之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地理、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所以,学习文言文也为学习其他知识架桥铺路,让我们吸收了更宝贵的知识财富。这些文化典籍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并对提高当代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所以,中学生学好文言文,才能打开文化知识的宝库,才能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使之古为今用。
2.学习文言文,能够丰富现代语言,发展现代语言
文言文承载着汉语字符文化数千年的生命,包含着许多汉语的精髓,现代汉语就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和演变而来的。没有学好文言文,就很难理解文言文典故中词语的涵义;没有学好文言文,就不能很好地研究现代汉语。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学好了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能从容自如地遨游于书海,吸取里面的精髓。
3.学习文言文,能够培养中学生的爱国热情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习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学习林则徐的“苟以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孟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些英雄人物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感染了每一个有爱国热情的中华儿女,值得中学生学习和借鉴。
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克服畏难情绪,加强文言文的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确,多读尤其是反复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了语言环境记忆语法规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语的用法和重要的语法。多读可以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充分领略古文的音律美,增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克服不良习惯,加强文言积累
文言文中的词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这些也是考试的难点和重点。有一些实词有多个意思,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积累,为考试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3.克服懒惰心理,加强作业练习
所谓熟能生巧,通过反复的练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及理解,更能使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
论文摘要:文学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和审美活动。本文研究了西方翻译美学的理论内涵、发展过程,并分析了由于历史、社会原因造成的中西思想在表现和内涵上的差异以及中国译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而指出未来中国译论美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对于研究翻译美学尤其是西方翻译美学的内涵,以及中国译论美学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一 引言
文学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和一种审美的活动。一个好的译者一定有很深的美学理论基础,因为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必须忠实地反映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还用使用翻译后的语言准确、完整、美丽地表达了这一思想。所以,翻译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语言等因素。
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文化沉淀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和面貌。西方美学更多地是采用哲学的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方式阐述美学问题,而中国美学在表达这一问题时更多地是采用直觉和感悟的生活方式。所以,中西美学差异迥然。
二 翻译美学的发展
作为同属美学分支学科的文艺美学和翻译美学,文艺美学主要是由文艺创作者依靠个人审美观点、思想修养去感受生活并把感悟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并通过文艺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共鸣。而文艺美学是研究文艺创作者在其作品中塑造美感规律的科学。美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有内涵的学科,而文艺美学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美学研究的主要是审美的一般规律,包括审美意识、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和审美艺术等内容。审美的逻辑起点是美的本质,逻辑终点是由美和审美相统一的典型的艺术形态。文艺美学则是以艺术形态即美的逻辑终点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艺术在美学中是作为审美关系集中体现来研究的,是为了把美和审美的本质和规律更充分、更鲜明地展现出来。由此可见,美学为文艺美学提供了美学基础理论和原则,二者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文艺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提供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具体素材。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翻译美学从文艺美学引申了许多理论资源来表达翻译这门再现的艺术从而再现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原作美感规律。简言之,翻译美学研究的内容是如何把一种语言作品的思想和内容更完整、更和谐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作品。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判断、翻译中的审美活动、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翻译美学问题的许多概念都是来源于中国文艺理论和文艺美学,立足于中国自身的文艺美学理论资源。同时,我们无论是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还是在具体翻译工作的时候,同样应该学习和引入西方的翻译美学理论,采用了“中西并用,以中为主”的原则,将翻译美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较好地融合。
三 西方翻译美学的发展历程
美学最初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从古至今许多伟大的美学家也同时是伟大的哲学家。众所周知,哲学起源于德国,所以德国美学在很长一个时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德国的战败和美国的崛起,美学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
翻译美学是翻译和美学的边缘学科,这是因为对翻译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这一领域,尤其是诗歌的翻译美学。其实美学翻译的实质就是要克服语言、文化以及思维上的差异,让全人类能够共享不同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翻译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一个过程或是艺术的再生,有其自身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西方的翻译理论都有哲学的思想,而这也是美学的起源思想。泰特勒(A.F.Tyler)在着名的“翻译之原则”中阐述了他对翻译美学的理解。他认为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应该做到三点:首先,译作必须能够忠实保留原着的全部优点;其次,译作应该能够还原原作的全部推理;最后,译作应该能够表达原作全部的美。而19世纪的译论家阿诺德主张翻译诗歌的精髓在于翻译者对作品中所表达的“真理”的审美感悟,并把这种感悟用流畅、令人惬意的文字表述出来,避免为了追求诗歌的形式而矫揉造作的修饰。在西方早期的翻译理论中,都把哲学中的美学思想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费尔迪南认为,语音是最能体现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的。而语音的审美效果并不是体现在声音本身,而是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从而使得这个句子中的词汇区别于其他句子中的词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语音在朗读同样的作品时,能够表达同样的情感。英语主要依靠音势即重音节和轻音节的交替形成韵律,这种语音的审美效果在英诗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可以说直到今天,西方的美学仍然有很深的哲学内涵,所以西方的美学家在研究翻译理论时都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用哲学的思想表述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这种表述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亚昆那一直到康德和黑格尔,再到今天的研究者都是如此。由此可见,同时代的美学思潮深深影响着同一个时代下的翻译理论。
四 中国传统译论美学思想
1898年,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主旨一直是中国译论美学的中心思想,其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无人能出其右。“信”指意义忠于原味,即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的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顺畅清晰;“雅”则指译文选词要恰当、生动、形象,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信达雅”三个字道出了翻译的本质,点出了翻译的精髓,涵盖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种种关系。相比国外长篇累牍的理论阐述,“信达雅”这三个字囊括了翻译美学的几乎全部内容,充分体现出了汉语的简洁美、凝炼美、模糊美。诚如罗新璋所说:“信达雅说,百年不衰,或许因其高度概括,妙在含糊,能推移而会通,阐扬以适今。思无定契,理有恒存;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如果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思想,那就是至今仍在指导中国译论发展方向的“信达雅”。
中国传统译论的诞生伊始只是传统美学和古典文学的一支,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后来随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这一学科的不断丰满和完善,并最后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翻译学。如果用一条线来总结概括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路线那就是“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传统翻译美学在立论和论证上都采用了文艺美学的方法,重直感印象,不强调形式论证和结构分析;重经验,不强调对客观的语言规范的研究。传统翻译美学与传统的风格学一样,倾向于使用印象性术语,如“直质”、“婉丽”、“清雅”等等,更加注重对意象内涵的表达。纵观中国传统译论中的美学思想,其深受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从古代佛经翻译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到后来作为译论美学典范的“信达雅”,始终没有超出古典美学的范畴。中国的古典美学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的,涵盖了政治、宗教、哲学、伦理、艺术等内容,是中国悠久历史背景下人们思想的高度概括,反映出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下人们思想状况的发展。这种美学思想也影响了中国传统译论中的美学思想,即在译论中更多讲究意会、不尚言传,强调直观的感悟和心灵感受,将对原文的理解和领会意兴抒发出来,而不注重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和客观写实性。与其说这是中国传统译论的缺点,不如说是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色,因为它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
五 未来中国译论美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不可否认,无论是中国译论还是西方译论,美学已经逐渐成为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特色和亮点。而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译论美学既有其不成熟的一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些问题,因为译论美学确实有助于我国翻译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译论美学发展到今天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自然有其自身的发展动力和外界的发展需求。即使在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哲学和美学的各种形态的交织,美学和哲学联姻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层次的缘由。我国的翻译理论也同样深受我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这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极为相似。本文认为中国未来译论美学将会沿着下面几个方向发展。
1 翻译标准
和西方的翻译学相比,我国的翻译学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许多翻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我国翻译自身特有的翻译特色和理论基础,但总体来看,我国翻译尤其是在译论美学的要求上缺乏规范和标准。所以,我国译论美学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将是研究制定更加规范的译论美学标准,这样既可以量化翻译工作,更有益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和传承。
2 翻译境界
我国的翻译境界问题一直以来是只是停留在学者的口传心授,并没有作为翻译的一个要求和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翻译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译论美学的最高境界是在意境上和传神上的融合。当我们读一种翻译作品时,并没有感觉是读一种外国着作,而好像是在读一本本国的优秀作品的一些创新的思想,这就是译论美学的境界。
3 翻译风格
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时间较短,虽然很多学者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翻译风格。我国的翻译总体风格是忠实有余、审美不足。我们只是把国外作品的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但里面的美学精神并没有进行提炼。在以后的译论美学的发展中,翻译风格的问题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研究,并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译论美学风格。
关键词:分组教学;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以及英语教育已被全世界所重视。在我国英语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中,以基础学科存在,为了更好地提高英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师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处于承接小学英语基础教育以及为高中英语教育奠定基础的过渡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使学生学习主体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功能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还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英语教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分组教学的意义
分组教学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精神作为基本的原则。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同他人的合作与讨论中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在他人良好的影响下做到精益求精,再以他人为“镜子”审视自身的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身学习主体的功能得到发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在提倡以改变教学方式来实践课程改革的今天,通过分组教学来激发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分组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体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将这种个体行为有效发挥出来,还可以将个性的活动凝聚为集体的行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这种意识仍然需要教师不断地督促与约束才能实现。学生一旦处于被动学习下就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开展分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之间差异性的存在,不同学生可能会对某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讨论,就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加他们理解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分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体性的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优点和乐趣。
2.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提高
分组教学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前提,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在知识掌握水平、思维的积极性、个性以及组织能力上的差异,使每一组的成员在大体上达到平衡。这种“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分组方式可以为教师开展小组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有利于分组教学的有效开展。初中生有比较强的竞争意识,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整个小组参与的竞争性的活动,例如,英语情景剧、朗诵等。在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特别是还能够激发一些不自信或者一些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增强
分组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取得进步才能够促使整个小集体的提升。因此,开展分组教学就能够使小组成员在某一共同目标的凝聚下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形成“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局面,这样的组内互帮互助形式可以有效增强小组的团结意识。小组内部的集体意识增强了也有利于整个班级集体意识和荣誉感,进而可以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水平。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也有相互之间的合作互助,因此,分组教学的方式能够在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分组教学的方法
开展分组教学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整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合理分组的前提下做到明确责任与角色定位。
1.分组要科学合理
针对初中班级大容量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8~9组,每一组包含6~7人。分组时小组内部的优势互补为前提,使不同性格、性别、学习习惯、思维差异等方面的学生做到优化组合,而成绩仅作为一个参考方面,保证各个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的基础。
2.明确每一位成员的责任
学生可以自己推选出本小组的小组长,学生自己选出的小组长可以在组内发挥最大的凝聚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此外,小组长可以根据每一次的实际需要给每一位小组成员分配任务,使相互之间共同补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邓慧妮.初中英语同班分组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
[论文关键词]教育科学 量化研究 文献研究 思辨研究 质化研究
教育学科理论和体系的建构,依然是今天教育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教育学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则是教育科学理论建构的根本有效路径。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分类
如果将教育学科归为社会科学范畴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教育学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思辨研究依然会是教育学科研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因为教育研究者面对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价值关涉的教育世界,教育学科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人性特质,使它与人文科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可归纳为四大基本类别:量化研究方法(实验法、定量调查法、数理分析和测验等)、质化研究(人类学方法、定性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思辨方法(注重纯粹的逻辑推理的一种哲学思辨)。虽然,量化研究与文献研究、定性调查法等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属性,具有可积累性、可修正性等特征;都强调对资料数据的科学收集和有效占有,通过严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寻求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和科学性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和依据(当然,量化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所得出的相关数据属于第一手资料,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则主要来自于文本,属于第二手资料),但由于研究技术、手段、方法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属于不同的研究方法类型。
二、量化研究的广泛使用是教育科学研究日趋成熟精细的标志
广义上的实证研究包含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学者张红霞认为,实证研究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个案研究如果能把每一步操作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就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而我们这里所指的量化研究属于狭义上的实证性研究,即主要以实验、调查、测验和数理分析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范式,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主张从经验人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梅依曼和拉伊力倡把教育研究从哲学思辨传统中脱离出来,走科学化、实验化的路径,要求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提出只有通过实验与观察,在有意识地简化要素条件下研究教育现象中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研究方法日趋精细,并陆续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促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和形态。从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历程看,教育科学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其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实践中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文献研究、质化研究、思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教育实践中的众多实然问题给予问答,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教育管理理论的兴起,教育管理科学论成为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主流性理论学派。“教育管理科学论将自身奠基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立场的价值无涉,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功能,强调教育科学理论的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调量化研究,重视测量、数据统计,强调观察、实验的重要性,偏爱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尽管教育管理科学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遭到了教育管理主观论和价值论的挑战,然而,纵观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研究,量化研究方法依然占据着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
马尔科姆·泰勒在分析了欧洲2000年出版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17种英文高等教育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后得出结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主导的只有三类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分析(37%)、多变量分析(26%)以及访谈(17%),这三种研究方法占到文章数的80%之多,即文献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质化研究分别占据了发表文章的37%、26%和17%。马尔科姆还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像文献评论、问卷调查和访谈这些方法都非常普遍。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国内主要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马尔科姆所指的诸如概念分析、批判和现象学等思辨类型的研究方法,而关于量化研究方面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比如,调查问卷类文章主题主要集中在学生经验方面,诸如大学生就业、创业、学习等。有学者在分析《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章后指出,它共登载的165篇研究论文中,主要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论文为主,占86.7%,其中思辨类论文达115篇,又占有绝对优势(70%)。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仅占13.3%。
三、量化研究的运用与效用范围
在教育领域中,量化研究要求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各种关系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采集数据,同时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要时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进而检验某种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由于量化研究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具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它在宏观研究、因果分析、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的分析、描述、预测及验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马尔科姆对高等教育文章研究方法特点的总结看,采用量化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系统政策、课程设计、高等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经验等研究层面和主题方面,关于教学质量、院校管理等研究则较多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由此可见,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适用于下述研究。(1)适合于宏观研究。即比较适合于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预测方面的研究,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趋势性的特征预测,通过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和抽样总体的代表性,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2)适合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例如,研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等。(3)适合于课程改革、教育评估和评价、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描述和预测性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将数据加以分析和归纳,发现和推断具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特征和模型。(4)能够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或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比如,学习心理领域的许多理论就是通过验证或证伪方法发展起来的。
信度和效度是关系到量化研究结论准确和普遍意义的关键性要素,而无论是观察、实验、测量、数据统计,还是用图标和模型说明问题,其设计和研究难度都比较大,对研究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者除了需要具有严谨规范的求实精神、较强的演绎归纳分析能力外,还需要对研究问题能够给予合理假设,需要具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研究者不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样本或者选题值得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在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工具、分析深度、合作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应具备科学的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基化研究的优缺点辨析
实际上,教育科学中的量化研究虽然强调事物的“量化”,即通过对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而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其根本意义依然在于寻求一种规律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是量化研究更追求和强调科学的程序、手段和步骤,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和相关关系进行调查、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一般来讲,在研究阶段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上,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更高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量化研究方法有以下优点。(1)量化研究方法符合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定义为对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的各种数字、文字、图象或其他形式的资源)的系统收集和分析,其目的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概括、预测、干预和说明。”(2)量化研究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有效积累,有利于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偏见。如果我们想对大学的教学改革评头论足,必须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型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学现状,否则难以令人信服,而这很难通过思辨或文献等方法来完成目的。大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真实想法,只有通过问卷调查等量化研究方法才能够真实地得以反映。以张红霞、曲铭峰的《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基于全国72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为例,该文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大量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客观真实地为我们揭示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其得出的结论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研究型大学(北大、清华除外)的教学质量问题普遍严重;教学经费不足是质量问题的首要原因。由于研究者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和科学求实的科学态度,由于问卷内容的严谨规范和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尽管结论令人意外,但却很难否认该结论的真实性。(3)量化研究能够通过清晰易懂的图表、数字或简短的文字说明事实、实质和趋势。比如,马丁·特罗通过相关数字对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上)和普及化阶段(50%)作出了科学论段,形象说明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特征。
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除了对研究者的技术性有较高要求外,还需要研究者秉持一种客观中立的立场,尽量坚持价值与事实的适度分离。但是,当研究者因某些原因想用自己的研究支持某种观点时,就有可能产生偏见,这势必会影响结论的真实性。虽然研究者应坚持价值无涉这一原则,但真正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却很难做到。(2)作为量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问卷调查法,其抽样误差总会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的总体效度受到影响。问卷调查和结果往往会受到经费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大多数问卷往往比较浅显,不能深入到引出应答者真实意见和情感,也就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为例,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但调查的人群却只有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与家庭背景关系、大学生赞成创业或不赞成创业原因、大学生创业知识等问题方面,而有些结论与问题内容不构成必然关系。比如,结论对策中的“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与问卷内容无法呼应。(3)基于访谈法的量化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访谈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4)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和相关规律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研究者在对复杂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时,不同变量的选择会对结论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如政策等变量因素在实证研究和数据预测中很难得以体现。预测与实际的不符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对宏观预测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预测方面,20世纪90年代相关实证性预测文章对我国2010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最大胆的预测也没有超出1000万人,而2008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超过2 700万人。在对教育现象的相关分析中,有些相关分析显得比较牵强,令人难以认同。有时从一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获得有关原因和结果的推论是困难的。当变量A和B相关时,研究者不能明确地推断出是A引起B,还是A和B是由第三个变量C引起的。
为了探讨中等职业卫生教育的内在规律,我们一直在实践摸索,走过很多弯路。最后提出医学生涯的概念和阶段性教学方法。医学生涯指中职医学生要作好长期学习的心理准备。不但在校期间学习理论,而且要在毕业以后从事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医学理论。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的循环往复过程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采用阶段性学习方法,主要分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变理论学习为操作技能培养,初步掌握一般性疾病的诊疗技能。临床医学是以经验总结为主的学科。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的发展,这一学科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但是从总体而言并没有改变它的基本属性。临床实践证明,对于一般性疾病,采用以问诊和体格检查为主的诊断方法,往往已经可以得出正确诊断。而对于少见的疑难病例,常需要用到特殊检查和深入的理论知识予以分析研究。中职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既是对一般性疾病诊疗的实用型人材,所以掌握一般疾病的诊疗技能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2)中级阶段:指进一步进入大专阶段学习,在这个阶段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临床经验,也懂得要对少见病疑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精确治疗,需要加深医学基础科目学习的道理。
(3)高级阶段:指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学习方法基本接近于传统模式。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基本属于第一阶段教育。初学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目睹医生护士处理病情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方法。所以教师应多带学生去医院见习,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之中。比如我们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是如何和病人交谈的,如何采集病史资料,如何分析病情作出诊断,如何组织和书写各种病案资料。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方法 实用有效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认识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然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作为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比喻说明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来说有时较难接受。如果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比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网络中的域名和IP地址时,我是这样讲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我们可以使用身份证号来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二、愉快教学法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往往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不容易再提高输入速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建议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进行指法训练。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我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各式各样的打字游戏马上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尤其喜欢“警察抓小偷”练习指法,通过几次游戏比赛,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就可以教会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以后可以再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三、表扬奖励法
当代的初中学生年龄虽小,但是已有较强荣誉感和好胜心,对老师的评价尤其在意。所以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就利用极域广播软件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加以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被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针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小组同学,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只要能达到目标,不断有进步就适时给予玩益智游戏的奖励。用“玩”这个手段,达到促进练的目的,使大多数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促进了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把每个学习单元中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我感到,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比如有一节课的内容是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设置。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两张生动新颖的贺卡,一张是静态的另一张是带有动画效果的,问学生们更喜欢哪一张?接着我这么说:要想给对象添加动画效果那得先找到有关动画的命令吧,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找找看吧。学生们首先找到预设动画,我就趁机提出简单要求让学生试着动手操作,接着提出较为复杂的要求引入自定义动画,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五、尝试让学生做小老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探究型;动手操作;分组实验
现在的中专学生接触电脑普遍较早,不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充满期待,但是真正到了学习这门课程时,他们会发现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并不像平常上网那样轻松愉快,反而感觉这门课学习起来非常枯燥和抽象,慢慢地便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失去了兴趣,继而上课不再认真听讲,恶性循环,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呢?
一、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1)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内容非常抽象,很多问题需要他们自己去想象。有些学生上课时非常专心,又是听讲,又是记录,忙个不停,可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是因为他们有许多“拦路虎”没有在课前扫除,课堂上只顾着听和记,没有时间消化。如果课前做好充分预习,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一般问题可以自己解决,疑难问题做上记号,留到课上解决,有重点地听和记,效果会好得多。
(2)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学过的课程,整理课堂笔记,做到温故而知新。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存在这种情况:学生自己看书看不太懂,听老师讲过后会明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又想不起来了,而回过头来再看书本,也不明白了。所以上课记好笔记,课后整理课堂笔记是计算机网络知识“反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回顾上课的过程,再次“品味”课堂上的重点内容,不仅能加深印象,而且也有利于温故而知新。
二、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要做好新课的导入工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抽象的课程,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都不太高,所以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同时,要想想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感兴趣。另外,教师要注意课堂时间的配置,保证上课节奏的紧凑,减少学生“开小差”的时间。教师可及时提出一些问题,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地“回到”课堂中。
(2)教师教学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授课时应该及时将学科前沿、科研成果与经验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既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又保证了教学内容新颖生动,教学效果良好。
(3)教师可以考虑改变讲授地点,直接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教学。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除了少数纯理论的章节在教室讲解外,其余课程均可在机房内操作学习,尽量使学生边学边练,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知识点。教师在机房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适当让学生先动手自己操作,出现错误或者遇到不会的知识点时,教师从旁指导,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对应的知识。
(4)教师可以探究型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有些老师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新的课程,而且比较抽象,所以主要会采用授导型教学,但是这样出现的后果是学生们思考的较少,老师教的偏多,不能调动学生学的同时及时思考,最终无法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如果尝试在计算机网络学习中采用探究型教学法,则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老师再带领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剖析,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培养提高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5)可以采用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作用大,效果明显,成功的分组实验,既可以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快乐中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分组实验往往是3~4人一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共同探讨完成实验。最后,老师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实验进行总结评估,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确保实验课的效果。在总结评估时,既要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也要客观地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对错误的操作要重点指出,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实验时当然要力求成功,但也允许失败,失败了,就要弄清楚失败的原因。
要想学好计算机网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我会提出让其课后继续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要求,并帮助学生解决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学精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清玲.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预设得过多,文本的学都是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到行文思路亦步亦趋地来完成的,而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革新,其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训练中,学生慢慢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呈开放学习态势的研究性学习恰恰要改变这种状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每一个问题由于所获取的资料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同,结果会有很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学生没有了单一性标准答案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负责的研究领域中任思绪自由地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这样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学得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这种研究经历是具有个体特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有很大帮助的。
2.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气氛沉闷。“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以“研究”为中心的“五步教学法”(即质疑——选题——探究——解疑——检测),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健全学生人格,激发学生潜能。
研究性学习虽不能直接导致学生的自由发展,但是它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特征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示人的潜能所在并将其释放。同时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主的,它的实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4.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是学生的“研究室”,教师已无法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不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中,师生所寻求的是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5.有利于各学科相互沟通,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其可能涉及物理、天文、历史、地理,这样就有利于构建一个文理互通的大学科,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也必须具备这些知识,从而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如何实现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从“接受性”到“研究性”学习的转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气氛
研究性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打破思维的禁锢。大胆设想。
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发问勇气,敢于向权威、教师挑战。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入状态,调动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也很重要。因为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注重自主探究,自我释疑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就要指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深入钻研文本,形成研究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以自主研究为核心,教师必须改变注重传授系统知识的观念,改变以往“讲深讲透”的习惯,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综合性。例如可尝试让学生制作了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库,收集了作家的年谱、生平事迹、照片、作品,以及各种评论文章,图文并茂。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学习资源库,自行浏览,形成自己的课题,寻找合适的资料,分析综合别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的见解,得到问题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了,学生搜寻资料,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会得到加强。实践证明,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能力和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各种经验,体验各种过程,从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合作.
三、拓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空问,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拓展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思维、想像和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多角度多层面地充分体验生活,这是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架起了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语文走向生活。以语文的视角去观照生活,以研究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挖掘生活的丰富内涵,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现实生活的排斥,让学生在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充实和丰富生命的体验。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课堂生活,语文的魅力也就应运而生了。
关键词:训练方式 辅助学习 示范讲解 临摹
在绘画的学习中,临摹指根据现成作品进行间接绘画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习绘画艺术的启蒙课。很多人就是在临摹的过程中,对绘画产生兴趣而学习的。临摹是一种辅助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临摹练习。
临摹是站在艺术前辈的肩上起步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学习的重点去选择艺术前辈的作品,学生可以画一些写实的作品,也可以是大师的一些画。有些人会说大师离我们太远,太难以企及,只能是欣赏。其实不然,大师也和我们一样,都是从基础起步的,神来之笔是建立在严谨的透视和深厚的造型功夫上的,没有谁能越过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只是大师们在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面对将要描绘的对象时,已经不把这些透视、结构、解剖、动态、黑白灰当成是刻画的问题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抓住人物的气质和内心世界,而这也是我们和大师的差距所在。临摹可以拉近我们和大师之间的距离,我们要体会大师是怎样画画的,找到我们自己画画的感觉。如何进行临摹课教学呢?
一、清楚临摹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临摹对有些学生来说往往理解为照样画,不去多想为什么这样画,只是依样画葫芦,其效果就是浪费纸笔、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效果,临摹完也不能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中。临摹从根本上说是引导学生效法前人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掌握已有的艺术形式,并应用到新的艺术形式中。所以进行临摹课教学的同时,学生必须对被临摹作品的作者生平、特色,甚至师承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原作品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临摹课教学不是直接要求学生去达到艺术表现、艺术创作的目的,而是通过临摹使学生明确目的,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读画”的习惯
所谓“读画”就是对原作进行一番全面的解剖分析。学生拿到原作品时先不要急于动手画,而要根据教师介绍的相关知识,围绕作品主题去解剖分析:主题是如何表现的、画面的结构关系怎样、气氛表现如何、为达到这些运用了哪些手法和技艺等等。临摹时,学生不能看到哪儿画到哪儿,要先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再去临摹。精确的“读画”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令其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三、注意临摹过程中的示范讲授
在开始临摹时,学生往往不注意步骤,推着向下画,形成整体关系不好的局面。因而教师可以示范所临摹作品的大概步骤,重点部分可加强示范。如画面中虚的部分,虽寥寥数笔,但虚实相生、相辅相成,没有虚就没有实,只有处理好虚处,才能更好地表达实处。这是很难表现的部分,因为虚不是空,要让人感觉虚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形体,虽然没画多少,感觉上却是有很多东西,如画远处的头发不能只是一个虚虚的黑块,应体现头发下头骨的形状、体积,既是虚的重颜色,又是结结实实的形体,这就需要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同时,像透视、构图、解剖等规律性的东西也要适时重复讲解,因为“最容易接受的,也最容易忘记”。像透视,一开始学画就会说到,但实际绘画中常常出错,教师要多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用好这些基础知识。临摹时教师还要将原画的作画顺序按绘画的规律将其分析出来。
四、指导学生树立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有些学生在临摹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脱离了原作,凭自己主观去加工拼凑。临摹要求忠于原作,不仅要求形似,而且要求神似,是完全按原作者的意志画,无需加工删减。“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样才能体会原画作者的苦心经营。不过,老老实实的临摹要和不动脑筋的照抄分开,要时刻不忘临摹的目的,多动脑筋、多想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画,弄清来龙去脉,避免盲目性,争取灵活掌握、学以致用。学生只有理解临摹,才能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
五、注意帮助学生选择临摹作品
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与学生沟通,选择适当的作品,加强讲解学生一时无法理解或只是表面理解的东西。如果一件作品对训练没有多大好处,不能改善学生当时的毛病,教师要引导学生放弃,另外帮忙选择。如一个学生画画体积感弱,块面不清楚,画面关系弱,临摹柔美的作品就不合适,而要找一张块面结实,转折明确,体积感强,明暗交界线清楚,黑、白、灰对比强的画,那样才能有所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