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竞技体育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竞技体育的问题

第1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竞技体育问题队伍建设1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竞技体育的项目失调

竞技体育发展项目比重失调,在我国实际情况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我国在羽毛球、兵乓球等小球竞技比赛项目发展得很好,而且取得的成果也相当明显。但是,在其他一些比较冷门的体育竞技项目上,发展情况很不尽人意,甚至一些项目根本就无人问津。一直以来,国家都将注意力都聚焦在自身实力雄厚的项目上,而且对其投入资金力度和提供的相关扶持政策也比较多。但是,对冷门项目的关注却很少。所以,造成如今体育项目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

1.2缺乏优秀的训练人员以及管理团队

随着新的竞技体育思想观念不断涌入,不仅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得到很大程度扩展,而且还增加国民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竞技体育运动当中来。但是,由于引进的竞技项目大多都是直接沿用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和训练模式,再加上国内对开展项目具备的相关条件不是很充分,就连训练必须有的管理和训练方面的人员都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而来,而且训练的科技化水平也不高,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监控和医疗保障。

1.3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缺失

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运动人员的缺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却找不到几个优秀的运动员,这无疑是最大的笑话。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从我国实际的国情来看,我国一直将人才的文化培养视为发展国力的重点,相对于“体”的培养重视力度很不够。所以,在运动员方面一直面对后备人员不足的问题。

1.4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取得了很好成就,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一切都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事实。一直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都高度依赖政府,其资金方面也大都是靠政府拨款而来。拨款在项目上也只是更加偏重于实力强的运动项目——经常在国际赛事上获得很好成绩的比赛项目。如此一来,就使其一些冷门项目的发展受到限制。因冷门项目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甚至连运动的场地和运动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谈及相关的管理和体育训练人员了。然而在某些地方,当地政府在制定本地竞技体育发展计划时,大多只是注重体育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价值作用,尽管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大理推广竞技体育项目,结果却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造成竞技体育资源大量浪费。我国发展竞技体育金费安排是国家最有钱,省级有钱,地区级有点钱,最基层没有钱。基层是选材的摇篮,不重视基层体校的建设和投入。

1.5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工作滞后

作为一名竞技体育方面的运动员,其运动生涯是有限的。一旦运动员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就不得不面对退役的事实。搞好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个人前途和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稳定,甚至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受我国体育发展的模式的影响,以往运动员由于长期超负荷运动,不得不长期饱受伤病的困扰,也致使他们对自己的体育事业心生倦意。所以,他们一旦到了退役的时候,大部分都不愿意再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然而,自身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又相对的缺乏,就更加大他们择业的难度。曾经在大型赛事上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生活陷入困境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2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2.1科学合理地调整竞技体育项目的结构

合理调整竞技体育的结构,在发展重点项目的时候,搞好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发展。

2.2加大力度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要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科学有效的发展,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我国竞技体育的先行体制入手,尽快转变先行的体育运行机制,完善其管理体系。

2.3加强竞技人力资源建设

重视教练队伍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教练人员的执教水平。高度重视基层体校建设,加强国内竞技体育与国际间交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练员,发挥其优势,吸收他们先进的思想理念,强化国内竞技体育的实力。

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竞技体育的科研工作当然也不能放松,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水平含量是体现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竞技体育的环境已经与原来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比赛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连竞赛的观念和比赛的规则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对运动员训练方面更加注重训练的科学性。

2.4搞好退役人员的安置工作

解决退役运动人员的安置问题,是保障我国竞技体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只有在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得到更好保障的前提基础上,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安置退役运动员要结合其自身具备的特点,合理安排。比如,可以给他们提供进入高校继续进行学习深造机会,以便提高自己文化知识。退役后可以向竞技体育方面的管理层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的管理层储备人力资源。

2.5加强对竞技体育行风的建设

重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广大的群众当中树立起全名参与与运动的风气。发挥传媒的作用,增加大家对竞技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在社会中树立起全民体育的观念,转变大家对竞技体育的认识,让其明白重视竞技体育运动并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是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的质量。

3结束语

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着力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勇敢地向问题提出挑战,才能保证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晓聪,张晓会,赵先卿.“十一运”后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

[2宋德海.2012伦敦奥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6).

第2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摘 要 题】学校体育

【关 键 词】竞技体育/校园……

一、引言

以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为标志的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人们在体格、体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并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及其体系的可开发性、作用的适用性、影响的广泛性,成为整个体育运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它的发展对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促进各类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一部分[1]。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体育这片沃土,学校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运动兴趣及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功能。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目前仍然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轴线的教材体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体而言,人们认为竞技体育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所以从高校体育入手,探讨竞技体育的社会学所蕴涵的各种因素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竞技体育的价值。

二、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竞技体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强烈抗争的性质,是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水平甚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和关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亚运会、甲A足球赛,几乎都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选修热门运动项目的学生日渐增多。

正因为竞技体育已远远超出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竞技体育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学生传授基本运动技术、战术、规则,是提高学生体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已延续了几十年,它是师生课余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竞技体育已经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形象,同样一所学校也往往会由于他们的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而被大家所熟知或更加著名。发达国家的不少大学都致力于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运动队来为其学校争创知名度。目前我国高校体制正在进行改革,几乎所有高校的改革方案都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几十所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大学和近300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试点中学,并定期召开全国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这种以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来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既提高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又大大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的性质已从原来作为培养学校体育骨干、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方面逐步向半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态势已经跨出校园,面向社会,走向世界。

早在20世纪初期,竞技体育就被国外一些专家看作是一种公民的素质,一种文化生活,一种独特的精神崇拜。他们深信,竞技体育可以培养青年人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的身体素质、培养青年人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国外的竞技体育始于儿童时期,他们在大量的业余时间里动员、引导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入大学后,有的竞技体育的水平就已达到了国际水平[2]。因此,校园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和队伍。而我国由于对竞技体育认识还存在许多与时展不一致的看法和观念,没有正确地认识竞技体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导致竞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功能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发挥。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在高校的普遍开展,不仅能够普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活跃、丰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现、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人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竞技体育与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念之关系

最近,国内体育主管部门正有意将体育工作与教育系统“嫁接”,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这将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嫁接”成功将对体育教学工作、学校竞技体育水平、场馆建设以及学校名牌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并将大大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但学校中的竞技体育毕竟与职业竞技体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所包涵的教育功能成分更应在学校工作中被强调,而人们往往容易把竞技体育的其它非教育因素扩大化后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其发生畸变。这是体育教育改革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对体育教育功能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改革 就会失败,学校中竞技体育的开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为此,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来认识高校竞技体育的作用,正确发挥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1、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意识又是与竞技体育息息相关,在体育运动中,不讲门第、不分尊卑;在竞赛活动中,不存在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在运动中、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己的力量。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徇私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这就要求每一个参加者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拳击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同时,在一个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竞技体育始终遵循着“机会均等、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观念;通过竞技体育也可以学习和锻炼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误和失败,磨练坚强的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中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学生通过参与竞技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养成优良的社会公德。即如何对社会群体、组织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怎样提高社会意识、怎样发展对别人的权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竞技运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场所。

3、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

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有实验证明:有竞赛经历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组织领导能力。因为竞技体育为承受责任、作出决定、影响他人等领域的重要品质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又具有培养服从的一些品质的趋向,如尊重、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学生从竞技体育中也能培养应当无敌意或无怨恨地接受批评意识,不应有超越规定,严重伤及对手的行动。竞技比赛有时需要有自我约束或自我牺牲的精神,不仅建立在意志和取胜的欲望上,还必须建立在豁达的宽容心理上。这些品行都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

4、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放开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对社会现象是与非评价、道德标准与做人原则等在社会认识上的价值取舍,都可以在运动中受到检验,因此人们认为竞技体育运动能测试出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竞技运动也不例外。它在对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的出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后才是从中发现、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比较容易产生在那些运动员甚至存在于他们的崇拜者身上。荣誉、成就可能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个人的得失,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荣誉的各种活动,进而引起他们对处世哲学观的转变,不能正确面对社会、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导致产生与社会生活规范、道德观念相背离的错误价值观。在某些人身上甚至会导致人性的丧失,滑向犯罪的深渊。

众所周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一旦教师、教练员把运动员、学生所获得的荣誉仅仅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就可能产生教育上的畸变。这些畸变主要表现在:为使运动员尽力争取去达到成人的目标而不断地给予他们过分的名利刺激,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有害的压力。对学生参加竞技体育的思想意识和目标上的错误灌输,主要来自教师与教练员。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运动队,他们会更多地强调自己工作的成败、队员、资金、设备等等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导致过分特殊化,甚至不惜违反体育道德、社会公德、法律、法规而弄虚作假,有可能致使教育的养成因素受到削弱、淡化甚至发生畸变。

竞技体育还可能带来暴力行为的产生。因为攻击性是竞技体育的特点,由于青年好斗、好胜的心理,而竞技体育中的身体接触或对规则的理解不准确,就有可能在平常的争论中转化为暴力的行为。所以,在竞技体育的教学中还应当有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6、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正确之路

竞技体育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也对竞技有深远的影响。如许多竞技体育项目就产生或萌芽于学校体育,而且伴随国家体育战略方针的转变,竞技体育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实施,最终会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小、中、大学的业余训练来形成整个训练的一条龙体系。中学作为培养奥运冠军的基地,高校则是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

但学校面向的毕竟是普通的学生,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采用纯竞技运动,对那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技术性竞技运动,应当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修改规则,降低难度,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俱乐部,利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学校的竞技体育运动,既能把有运动潜力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运动训练,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又能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保证学生受到正常的体育教育。

四、结束语

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学影响所蕴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对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对青少年施加没有必要的压力和无教育根据的训练。助人成才、防微杜渐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则。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蕴涵要有深刻地认识,并能把握好教育、训练学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竞技运动的开展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身体锻炼的方法、培养良好思想品质的同时,又要对学生今后将面临的社会生活和压力给予有益的帮助,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才是在学校中开展竞技体育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高校办高水平竞技运动队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让真正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甚至是奥运会。

【参考文献】

[1] 李涛等.应用系统观点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

第3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1.1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周易》中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熹讲“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到而止,则全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等都是讲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的运动员多少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不断超越也正是为此所激励。在竞技体育项目上,技能主导类项目中表现的较明显,如竞技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员通过重复的刻苦训练,增强对于核心技术的熟练程度,赛场尽情发挥所学技术,不断攀登竞技体育的高峰。

1.2传统文化仁者爱人的思想

“仁爱”的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孟子曾讲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论语中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都是要充分尊重、爱护、信任和帮助他人。这种观点在竞技体育的管理方面尤为重要,一方面对于运动员的管理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使运动员在一种充满人性、充满爱的环境中刻苦的训练;另一方面以运动员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有效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问题,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运动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竞技体育的训练当中,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国竞技体育事业。

1.3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蕴育、发展到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文化,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任何外来形式的文化进入后,都会被中国传统文化广阔的包容性所折服。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讲究修身、养性、娱乐,而几乎没有竞技的成分在里面,竞技体育这一起源于西方的体育形式,在被引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汉族跟其它民族之间,只是讲究文化的认同,不太讲究血统”,这一包容性的特点一方面有利于西方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自身竞技体育项目的完善。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竞技体育的消极影响

2.1传统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

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观念是“和”的思想,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天人合一”、“中庸和谐”;儒家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佛家文化“因缘和合”的思想等,这反映出了中国人普遍的软弱温和、忠厚宽容、追求和谐的性格。而西方体育文化以“斗争”和“竞争”为主体特征,重视对抗、竞争,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斗争是万物之父,战争是万物之舟”,西方人由于受西方武士精神和决斗风范的影响,表现在赛场上也是像斗士一样勇猛,对抗略性较强,对胜利的渴望表现的显露无疑。这种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竞技体育上最明显就是同场对抗类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多数的中国运动员不能理解这类运动项目的真谛,在运动场上惧怕对抗,缺乏一定的侵略性,成绩不理想也是理所当然了。

2.2传统文化等级观念的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唯上、维权、唯资”的权威化思想,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是具有最高的统治地位,是圣贤之言的传播者,学生是被统治者,是无知的获得者,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利和权威,甚至能控制学生的思想,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在赛场上以及训练中,运动员会按照教练员的安排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比赛中也按照教练员的布置去执行,尤其是在集体类项目中,一旦既定的战术遭到破解,运动员常常在场上不知所措,鲜有令人眼光一亮的机动表现。

2.3传统文化重文轻武的思想

传统文化中历来推崇“重文轻武”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这种观念使得人们最初把体育运动打入到社会的最底层,而且这一观点至今影响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有较多的运动员来自于较贫困家庭,大多数的家庭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事业,这导致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来源单一,优秀运动人才的流失,造成了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断层的局面。

2.4传统文化非独立性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人即家、家即国,强调集体忽视个人,缺乏主体意识。“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的思想也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为了国家荣誉而卧薪尝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人内敛、含蓄、不争的性格,不善于表达和张扬个性。西方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淡化个人的价值会抑制个人的行为能力,压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众多集体项目中,运动员、教练员等从训练到比赛时刻都围绕着团队的概念进行,时刻都在讲究集体配合,这也导致了队伍中缺乏有技术专长的队员,在急需要队伍得分或者关键时刻鲜有能够挺身而出的英雄。

3结语

第4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体制的严重影响

我国的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由体育部门包办,形成一种按计划运转的机制。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尝试让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是仍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和体育部门联合举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常常不能获得应有的自,而且在赢利后,企业只能得到少数利润,导致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却不尽人意。时间一长,就会打消准备投资体育企业的积极性。而国内企业又往往存在严重的盲从倾向,觉得哪种体育运动获利高,众商家都会一拥而上,导致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及盲目攀比建设规模等不合理现象。

(二)高素质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稀缺

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市场中的人才严重不足,主要缺乏两种经营人才:其一是高素质通才,主要是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企业家人才,其二是学有专长、技有专攻的专业人才,即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具有实际营销经验与技能的销售人才。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不仅懂体育,而且懂经济与管理的人才,而目前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等。他们普遍熟悉体育工作,但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体育管理经营人才的严重缺乏,导致难以形成体育产业人才群体,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三)体育消费市场过于狭小

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主要停留在低层次消费上,尚未向货币化与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西方发达国家能形成体育消费与体育投资热,而中国尚未形成这一热点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国民的消费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单位劳动成果中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偏少,用于体育消费的部分则更少。全国除少数大城市之外,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普遍不强,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尚未深入人心,体育消费结构也不够合理。许多人情愿把钱花在应酬或娱乐场所上,却不愿花钱进行体育锻炼。

二、排除体育经济发展中相关障碍的策略

(一)加快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体育产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是构成双向互动的。体育要走向社会化与产业化之路,只有全面走向市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唯有符合社会与人民的需求,体育产业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努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它要求现代体育从具有社会功用性目的的身体开发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行自觉转化。因而体育产业要实现,就必须开展结构调整。为解决地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启动与扶持地方体育龙头企业与骨干产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用国家财政增投资金,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不仅能举办比赛,而且能面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开发的阵地。同时,要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增强比赛及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平衡。

(二)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依据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现状,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明确体育经济的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职能、管理范围与管理权限等,从而规范体育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市场的秩序,强化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与调控。由于体育经营活动涉及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因此,依法设立服务标准,明确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是严格体育市场管理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产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国民健康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全民健康必须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应重视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部门应当对体育产业发展给予必须的政策支持,要参照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原则,从而制定出台关于扶持体育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从税收与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要投资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商可以按照甚至优于当地的优惠政策,在贷款利率及税费征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深化体育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得以发展的导向与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起点,顺应市场,并拓展市场。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引导与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努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广告市场等等,并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而且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体系,从而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推进体育产业经营的法律化

政府要认真研究目前所执行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应逐步调整完整的体育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对体育产业开展良好的监督与保护,以推动体育产业向法制化轨道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较为薄弱,应当尽快出台全国性的体育市场法规体系,并界定进入体育经济市场的专业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规定各类市场主体所拥有的法律地位、权利及责任,规范体育经济市场的主体,并维护好市场秩序,提高对体育市场进行监督与调控的能力。

第5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几千年来,中国的体育文化尤其是武术文化,在树立中华民族的人格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体育文化从狭义上讲,即围绕着体育运动而产生的一切行为文化。我国的体育文化着重于人性的“静”,人性的恪守,平衡方面,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我国,体育文化在广义上也把其中蕴含的意识、思想、言论等精神文化也融入其中。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体育事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继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零的突破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取得骄人战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我国的体育文化在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下承受成巨大的冲击,独有的体育文化内涵得不到认同,我国在体育界的话语权也经常得不到表达,传统优势体育项目的规则经常受到挑战。在国内大力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传统的体育竞技精神也受到金钱主义的侵蚀,人们所追求的往往是一场比赛的上座率和转播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前景

2.1 实现体育文化发展的全方位转型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其体育文化自然就带有农耕社会的特点,尤其在传统体育文化方面。面对传统体育文化,我们不能够全盘的否定,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实习批判地继承,对于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积极向上的科学内涵和民族智慧要给予充分支持;对于落后的糟粕加以改造。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社会更加开放的展示在全世界面前,面对国外先进的体育文化,我们要取其精髓,充分吸收并加以改造,在结合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我所用。同时也要加强体育文化事业及文化产品的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体育文化艺术精品将创造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体育文化产品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优化体育文化产业结构,重塑市场的主体地位,实行跨越式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体育文化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学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好坏,因此很有必要在学校中加大体育文化教育的力度,当前无论是在欧美,还是日韩,在推广体育文化中都非常重视校园基础教育这个环节。国外通常有专门的足球,网球学校,普通学校中普遍设有体育社团、俱乐部,并配有完善的硬件及保护措施,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薄弱,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充分学习和思考的。

2.2 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总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传播的主体,传播的内容以及传播的方式。在传播的主体方面,要重视传播队伍的建设,从事对外体育文化传播的人员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准确无误的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体育文化,尤其要加强涉外体育记者,编辑素质的提高。还要充分利用外来留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可以适当地在留学生中组织体育文化主题活动,推广如太极、长拳等体育活动,并加强体育背后的文化底蕴的交流,使他们真正的喜欢上中国的体育文化,在归国后为中国体育文化的推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播的内容上也要进行革新,要注重传播的内容与当前的时代潮流相结合,避免那些离西方生活文化较远的内容,如中国古代体育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宣传更加为人所接受的,如时下流行的“功夫熊猫”等体现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电影所产生的效果来得更加实在。同时也要加强传播方式的技巧性,充分考虑到对象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教育背景,采取不同的方式;传播途中,不能只停留于术语表面,要着力解释该术语背后的中华体育文化内涵,以一种人们喜而乐见的方式,努力实现跨文化交流间的最近距离的达成。

2.3 突出重点,推行武术文化的教育

中国体育文化广为流传,为外人所知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其绵绵不断的武术文化。要想使中国的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真正的为老外所接受,那就非得把武术文化纳入国内正规的教育体系不可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有关教育部门就把武术这门课正式的纳入教学大纲,只是实施的效果差强人意。武术教育常常被认为是与学习无关的学科,受到冷落,充其量只是课间的广播体操罢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学生往往只能靠课本上的图片自学一些“花拳绣腿”的套路,离技击程度相差甚远。把武术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就是要确立武术教育的主导地位,将其当做一门与语文、数学同等地位的必修课来抓,成为和军训一样,在学生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4 大力提倡休闲体育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层面的问题却越发突出。失眠、烦躁、恐惧成为当今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显然,此时再推行“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体育文化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反而以武术、养生为代表的,主张人体内心宁静、和谐的中华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市场显得额外充足。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的超越、竞争相比,休闲体育并不强调结果的输赢,它更看重体育过程中的精神享受,以达到内心放松,娱乐为目的。这种全新的体育文化价值取向,更符合目前激烈竞争的社会形势下人们的需求,推广休闲体育文化,将会给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魏晓宁.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探析.人民论坛,2011.24

第6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就目前的教学设计来看,高校体育课仍属于公共选修课,大部分高校有一年或两年的课时规定,承担固定的身体素质测试、固定体育项目的考试任务。同时,很多高校为了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有选修项目的规定,但分数要求和固定的达标项目基本不变。伴随着中学体育成绩直接与中、高考分数挂钩,以及大学体育成绩关乎各种测评、指标,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的奖学金、优秀学生等各项荣誉的给予的硬性规定,体育课设置的意义就早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原来强健体魄的功能,而今成为了高校体育的附属意义,这实在是大学体育课存在的弊端,也不免成为中国公共体育教育的悲哀。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就学生来说,完全厌恶体育运动的年轻人是少之又少的,然而在现实校园生活中,体育课却往往成为了学生们的一块心病。作为由小学至大学都在不间断接受教育的课程之一,体育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强化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就必须加强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教学力量,从人身体素质和民族体质的双重高度充分认识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改善教学环境。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的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在高校内部改善教学环境,让大学体育课程回归体育本质是教学改革首要完成的任务。高校体育的教学环境可以分为室内体育和室外体育两个方向。在室内体育环境的建设上,需要把体育文化的理念深入到体育场馆的建设中,在体育硬件的建设上有学校的文化特色,在健身器材的建设中符合大学生人性化的特点。在室外场馆的改建中,要与学校的整体建筑风格相一致,要保证学生室外运动的舒适度和专业性。

(二)完善体育考评制度。在我国高校现行的大学体育体能达标标准中,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是每一项测试都要达标。特别是中长跑的项目,在限制的时间段里,冲击着身体的最大极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效果就是在考试结束后喉咙干裂、胃血上涌,更严重的还会患一场重感冒。这种教育模式始终让人质疑其是否能够起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每次的体育考试就是一次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要求学生日常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另一方面,就需要考虑这样的体测方式是否能真实有效地反应和促进学生对体制锻炼的认知。大学时代,学生的身体已基本发育完全,完全可以自主地选择运动类型、运动时间进行自主锻炼和身心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硬性规定大学生必须接受某种运动项目,且与身体素质的锻炼扯不上多大关系,就未免不太合理了。

(三)营造体育竞技氛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年轻有活力,更喜欢运动,所以在大学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竞技氛围是很容易的。我们要在指导思想上鼓励学生去参加体育活动;在组织形式上灵活多样;在后勤保障上积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大学体育竞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关系。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理论课程学习的东西不能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体育竞技的新技术一日千里,我们还在探讨原来的旧体系。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病,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实际出发,从体育的社会应用入手,加强社会体育的师资力量,为社会体育事业贡献高校独有的示范力量。

第7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0122-01

一、前言

高校体育场馆是指国家投资或学校筹资兴建、学校管理的体育场馆,主要用于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高校体育场馆开始由功能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等。通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有些场馆开始实现经济效益。

二、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场馆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

现有高校体育场馆大多是按照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要求修建的,在设计建造时,主要是从教学、训练、竞赛的要求考虑,功能单一,规模小、标准不高,附属建筑面小,因而承接大型运动会或比赛的能力较低,由于建在校园内对外开放率低,并受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导致使用率低。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大多设施简陋,缺乏配套服务设施,功能单一,实行经营型管理,其自我发展与生存能力较差。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还比较淡泊,愿意花钱到体育场馆健身娱乐的人还不是很多。体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健身娱乐还没有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因而群体活动等社会效益较好的经营服务项目往往是亏本业务,经济效益较差。现阶段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学校财务制度的复杂性与场馆经营的灵活性相矛盾

高校体育场馆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管理下,要符合学校的一切财务制度,对经营创收所得收入按规定纳入单位的财务管理,这对对外开放经营的积极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经营方式的创新。另外,维修改造资金不足,场馆发展缺乏后劲承包经营责任制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承包经营责任制带来的场馆经营短期行为使得有些场馆的损耗、损坏急剧增加,维修费用急剧上升。

(四)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员超编严重

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经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然而调查表明,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是当前高校体育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场馆进人渠道多为体育系统内部流动,致使人员结构失衡,场馆工作人员的来源主要是体委的干部、退役的运动员以及少量的场地、设备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 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型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改革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实现多种管理模式并存根据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不同特点和经营管理的现状,加大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并存。对于小型高校体育场馆,可以委托社区管理,方便居民参加群体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需要,保障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大中型高校体育场馆,应努力推向市场,采用市场运行机制,部分场馆可尝试实行公司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运作;对于一些训练基地性质的场馆可以委托给运动队(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经营运作。

(二)由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普遍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因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面前,要实行开放经营必须进行投资改造,方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引导大众的体育消费,使场馆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鉴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维修、改造资金严重不足,而国家投入又有限,因此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创收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根据市场调节和投入产出计算

(四)引进人才与减员增效并重,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等手段规范场馆的经营活动,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综合效益的提高。鉴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职工队伍的现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高校体育场馆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引进、培养既懂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又谙熟市场运作。

四、结论

高校体育场馆实行经营型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矛盾,然而在其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场馆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学校财务制度的复杂性与场馆经营的灵活性相矛盾;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员超编严重等诸多问题面临这些问题,必须从体制、管理、法规等多方面的改革加以解决。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引进人才与减员增效并重,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等手段规范场馆的经营活动,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综合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俊丽;赵启明;;十一届全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2]陈明;;亚运会对广州体育场馆建设及经营管理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韩新君;张建;;高校竞技性体育场馆的规划设计与赛后利用构想――以北京工业大学奥运会羽毛球比赛馆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谢成超;杨学明;王海飞;刘小平;;普通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模式探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陈泽兵;体育场馆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第8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国际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 经济前景展望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与此同时,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约束和限制因素也在增加。如何看待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环境变化?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与转型阶段的历史使命? 如何应对国内外挑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世界经济走势及原因分析

( 一) 本轮国际经济危机的演变及现状

2008 年9 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先是造成以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大地震,然后迅速席卷全球。2009 年末,希腊债务危机爆发,2010 年和2011 年,爱尔兰和葡萄牙、西班牙及意大利也先后陷入债务危机,并逐步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本轮国际经济危机冲击力极强,不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严重拖累。不仅金融领域伤痕累累,实体经济也遭受重创。其破坏程度之深,历史罕见。

世界经济跌宕起伏,一波三折。2008 年四季度到2009 年上半年,发达国家进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

2009 年下半年起,在规模空前的刺激政策作用下,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很快被欧洲债务危机所阻断。

2012 年8、9 月份以来,美国和金砖国家等局部地区出现向好迹象,但世界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在这一过程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多轮宽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尽管是必要的,但代价巨大,导致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激增,央行资产负债急剧膨胀,国际流动性数度泛滥,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危机还远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仍步履维艰。

分国别和主要经济体看:

1. 美国经济复苏艰难缓慢。

经济增长波动乏力。2008 年GDP 下降0. 3%。

2009 年降幅扩大到3. 1%。2010 年,在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刺激性财政政策作用下,增速回升到2. 4%。受本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欧债危机和全球需求疲弱的影响,2011 年增速又回落至1. 8%。

2012 年8、9 月份以来,在房地产企稳回升和消费温和回暖带动下,美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但增长动力仍然不足,预计2012 年的增速仅为2. 2%。

物价水平大起大落。2009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下降0. 4%。2010 年和2011 年,物价水平有所回升,CPI 分别上涨1. 6%和3. 2%。2012 年前11 个月,受能源价格有所回落影响,CPI 同比涨幅回落到2. 1%。

失业率先升后降,但总体居高不下。其中, 2009年10 月一度升至10% 的1984 年以来最高水平,2009 年全年达到9. 3%,比上年高3. 5 个百分点。

2010 年,虽然经济短期回暖,但就业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当年失业率达9. 6%。此后在波动中逐步回落, 2011 年达8. 9%,2012 年9 月份降至7. 8%,为2009 年以来首次回落到8% 以下,11 月份继续降至7. 7%。

对外贸易波动明显,贸易持续逆差。货物和服

务贸易进出口2009 年出现两位数的大幅下降, 2010年和2011 年均为10% 以上的较快增长。但受全球需求疲弱的影响,2012 年前10 个月同比增速回落至3. 9%。外贸持续逆差,占GDP 比重2008 年一度高达5. 3%。

2. 欧元区遭遇二次经济衰退。

GDP 从2008 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五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在各种刺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作用下,从2009 年三季度开始微弱复苏。2010 年上半年,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但2010 年下半年以来,欧债危机深化蔓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2011 年第四季度再度出现环比下降。2012 年前三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0. 2%和-0. 1%,已陷入二次衰退。

CPI 大幅波动后维持在2. 4% ~ 3% 的水平。

2009 年CPI 涨幅从上年的3. 3% 明显回落到0. 3%的低位,其中6 至10 月连续5 个月同比下降。此后,在波动中上升,并维持在2. 2% ~ 3% 的水平窄幅波动, 2012 年11 月同比上涨2. 2%。

失业率大幅上升。危机以来,欧元区失业率持

续攀升,2009 年达到9. 6%,比上年上升2 个百分点。2011 年进一步升至10. 1%。2012 年10 月份为11. 7%,是1998 年以来最高水平。

进出口贸易波动走弱。2009 年出现大幅下跌

后, 2010 年出现恢复性增长,近两年则持续走弱。

3. 日本经济屡遭重创。

2008 年,GDP 大幅下降3. 7%。2009 年再降

2. 1%。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就业、节能环保补贴等财政刺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2010 年GDP 增长3. 3%。但2011 年3 月份以来,日本地震系列灾害、泰国洪灾和日本政府“购岛”闹剧对日本经济造成多轮重创。除三季度环比正增长外,2011 年第一、二、四季度GDP 环比分别下降2. 1%、0. 5% 和0. 3%。2012 年第一季度虽出现1. 3% 的恢复性增长,但第二季度开始再度放缓,仅增长0. 1%,第三季度则下降0. 9%,是过去8 个季度中第5 次下降,很有可能出现二次衰退。

通货紧缩阴影挥之不去。2008 年CPI 上涨

1. 4%,2009 - 2011 年分别下降1. 4%、0. 7% 和0. 3%。2012 年6 至9 月连续5 个月同比下降。

就业市场复苏缓慢。2009 - 2010 年失业率均为5. 1% 的高位,比2008 年上升1. 1 个百分点。

2011 年回落至4. 5%。2012 年前10 个月为4. 4%。

对外贸易屡受重挫。2009 年,进、出口分别大幅下降34. 8% 和33. 1%。2010 年恢复性增长。

2011 年出口又下降2. 7%,2012 年前11 个月同比继续下降2. 5%。

4. 巴西经济在大幅波动后低速增长。

巴西经济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产品市场依

赖较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货币政策调整力度过猛,加上国际资本炒作,导致本币雷亚尔急升急贬,巴西经济起伏明显。2008 年GDP增长5. 1%,比上年放缓1 个百分点。2009 年经济下滑0. 2%。2010 年经济强力复苏,大幅增长

7. 5%。但2011 年大幅放缓至2. 8%,2012 年上半年再度放缓至0. 6%。

CPI 三落三起,波动明显。同比涨幅高点分别

是2008 年10 月份的6. 4%、2011 年10 月份的7. 4%以及2012 年10 月份的5. 5%。

失业率小幅升高后稳步下降。2009 年为

8. 1%,2010 年降至6. 7%, 2011 年降至6%, 2012 年前10 个月再降至5. 3%。

进出口贸易两度受挫,贸易顺差明显缩小。

2009 年,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24. 6%,而2010 年和2011 年则分别大幅增长40. 6%和25. 3%。2012 年前10 个月同比又下降4. 4%。2011 年贸易顺差192亿美元,还不及2007 年的一半。

5. 印度经济增长波动中明显放缓。

2008 财年( 当年4 月至次年3 月) GDP 增长

7. 1%,比上年度放缓1. 9 个百分点。2009 年度和2010 年度分别加快至7. 4%和8. 5%。但2012 年前三季度再度放缓至5. 4%。尽管如此,印度仍是金砖国家中继中国之后第二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未出现经济下降的国家。

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2009 - 2011 年,CPI 涨幅分别上涨10. 8%、12%和8. 9%, 2010 年1 月份同比涨幅一度高达16. 2%。2012 年前11 个月,同比仍然达到9. 2%的较高水平。

进出口贸易两度受挫,贸易逆差明显扩大。

2009 年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19. 5%,2010 年和2011 年分别大幅增长39% 和36. 8%,2012 年前9个月同比下降9. 9%。2011 年贸易逆差为1463 亿美元,比2009 年扩大78%; 2012 年前9 个月已达到1365 亿美元,接近2011 年全年水平。

6. 俄罗斯经济在大幅下滑后转为低速增长。

2008 年GDP 增长5. 9%,2009 年下降7. 8%;

2010 - 2011 年分别增长4% 和4. 3%,仅相当于2007 年的一半左右。2012 年同比增幅从第一季度的4. 9%继续放缓至第三季度的2. 9%。

通货膨胀在高位波动中明显回落。2008 年CPI 达13. 3%, 2009 - 2011 年分别为11. 7%、8. 8% 和8. 5%。

2012 年前11 个月同比涨幅大幅回落至4. 9%。

失业率在短暂大幅升高后逐步回落。2009 年

为8. 4%,比上年大幅上升2. 1 个百分点; 2010 年和2011 年分别回落到7. 5%和6. 6%, 2012 年前10 个月进一步回落至5. 7%。

进出口贸易两度受挫,贸易顺差明显扩大。进

出口总额2009 年大幅下降37. 2%, 2010 年和2011年则分别大幅增长30. 2%和30. 3%, 2012 年前9 个月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3. 3%。贸易顺差2011 年达1988 亿美元,比2009 年扩大73%; 2012 年前9个月为1501 亿美元,同比继续扩大4. 2%。

( 二) 此次国际经济危机的原因

引发危机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全球金融过度创

新与金融监管的缺失,但其背后有着深层的根源,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的大爆发。

1. “( 科技) 大发展———大繁荣———大泡沫———大调整”危机形成机制的再现。

20 世纪90 年代,在以信息业为核心的高科技

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异乎寻常的大繁荣。但2001 年IT 产业泡沫的破灭以及“9. 11”

事件的发生,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美联储连续13 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直接促成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与之相伴随的经济繁荣实际上是用新的、更大的房地产泡沫取代了原来的IT 泡沫。截至2006 年底,美国房价连续47 个季度上涨,累计涨幅达56. 1%。为防止经济过热,2

第9篇:竞技体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县域实体经济;问题;对策

所谓实体经济是以生产或制造物质产品和提供直接服务于生产或生活劳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对应,虚拟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主要是指以资本运作为核心的经济,其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影子经济”。两者有一定的关系,既互相影响有互相依存。近几年来,虚拟经济过快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曾经一个时期内,不只是制造业等产业脱离实体经济,一些金融企业也参与其中,更加助推了这一趋向。在地区分布上,不只是大型央企、大中城市的企业,就是县域甚至农村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必须引起重视。本文仅就如何支持支持县域实体经济谈一点认识。

一、县域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资金过度脱离实体,进入资本及房地产市场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市场竞争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市场。县域一些小型企业及民间资本将仅有的资金转入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目前已经是高风险行业。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还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特别是县域经济也受到影响。2011年下半年发生的温州民间借贷风波,以20-40%的高息诱饵,互相拆解民间资金,暴露出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困境:一些企业正常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深陷高利贷的泥潭无法自拔;还有一些企业在高额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原先赖以立身的主营业务,成为专门向银行融资再转贷出去的“融资平台”。

企业为什么会脱离实体经济?随着我国制造业进入后工业时代,企业做实业艰难,竞争激烈,多数传统产业进入了淘汰期,净利润率达不到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多数企业无法介入。县域及农村传统的种养业、渔业及牧业等由于系弱势产业,自然资源影响较大,利润非常低,所以加上一些高息诱饵,致使部分企业、农民、牧民等主体脱离主业,将资金进入企业拆借圈中,以钱生钱,谋取高额利润,一旦某个链条出现问题,就形成了风险。

2、县域民间借贷发展过快,但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应当看到,民间资本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制度性的管理,过度发展潜在风险很大,民间借贷的高利润诱使企业把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到民间资本的拆借关系中以获取更高的短期利益,这种借贷本身有一定风险,另一方面民间资金较为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农民、个体工商户将仅有的一点点资金拆借给投资家,总体来看,资金规模有限,不能有效支持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县域实体经济资金依然匮乏。

3、银行惜贷、慎贷、严贷,县域小企业资金紧张

近年来随着对银行审慎监管措施的强化,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越来越强调担保、抵押品和贷款终身责任制的追究。推崇风险管理理念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的难度大大增加。县域部分中小企业由于企业主体、担保不落实等原因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不得不忍受高出银行同期贷款率2-3倍甚至更高的财务负担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将无法归还借款,形成恶性循环,随之出现企业之间连环债务,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4、金融衍生品创新过快,分流了实体经济资金

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使其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据统计在金融市场上的外汇交易有90%以上是和投机活动相关的。县域也不例外,县域一些金融机构由于其实行高度统一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设立在县域机构大多数实际上只是储蓄窗口,将筹集的资金上存上级行,再逐级以同业拆借及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方式在资本市场谋取高利,使县域有限的资金流出,进入资本市场。由于虚拟经济的价格形成更多会受到人们心理预期的影响,如果出现对虚拟资本过高的预期,使其价格脱离自身的价值基础,从而会导致实体经济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也脱离其价值上涨,形成虚假的经济繁荣,诱导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领域,分流了参与实体经济周转的资金,严重影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和投资资金供给不足。

二、支持县域实体经济的对策

基于对上述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要切实做好金融支持县域实体经济,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多种渠道培育企业树立“勤劳创业、实业致富”观念

实体经济多数是工农生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以主业、实业为主,决不能利用实体经济的平台到银行借钱,借钱以后炒房地产,放高利贷,拿去做股票,这样做实体经济就不务正业了。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随后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也提出金融业要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央提出要堵住央企下属公司高息放贷不务正业之路,除了制定有关制度和措施之外,还要正面宣传和引导,培育企业树立实业致富,回归常态的意识。县域各类企业、包括小微企业,应转变观念,切忌跟风脱离主业,切实做好实业,才可以稳健长久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农行,要认真落实我行授信执行制度,落实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坚持贷款资金受托支付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转移用途,挪作他用,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将信贷资金不能用于实体经济问题。

2、正确引导县域民间资本投向实业,有效管理民间借贷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进几年县域民间借贷总额中有70%左右的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及资本市场,而用于县域及农村的个体工商经营、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商品贸易市场建设的资金仅30%左右,可见县域实体经济资金的分流程度多高,所以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应正重视民间借贷,要通过法律的、制度的形式规范民间借贷操作行为,借贷范围、最高利率、甚至贷款的用途等,政府及投融资管理部门要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向当地实体经济投资,要将分散的民间资本通过有效的引导管理,形成规模优势,投向实体经济。

3、立足三农,创新产品,支持县域实体经济

作为农业银行要以三农为主要阵地。首先是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县域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应以农户、农业、农民为信贷投放主体。目前农行已经出台了不少三农信贷产品,像小额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农村基础设施贷款管理办法、近期还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城镇化建设信贷政策指引》等,这些产品已基本能适应县域客户的融资需求。其次是创新担保方式,拓宽抵押品及质押品范围,探索开展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债权、股权质押业务,尝试林权抵押担保、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等。加快完善各项资产和权益的抵质押登记和评估工作。三是提高三农行业的贷款比例。银监会提出对农行当年新增贷款投向提出了两个不低于的要求,要求对小额农户贷款增速、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得低于同期各类贷款平均增速,在信贷工作中必须予以落实。四是强化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农行要重点加强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寻找新的载体,助推县域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4、金融业要提供对县域实体经济支持的稳定资金

我国政府在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上正在转向侧重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侧重发展实体经济是一个重大的、长期的战略选择。因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仅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关于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现在我们银行很多资金大部分是去了实体经济,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在金融机构内部倒来倒去,这个是银行的一个问题。作为业务主阵地在县域和农村的农行,信贷投放重点应以县域三农为重点,要大力筹措资金,将有限的资金,信贷计划向县域倾斜,县域支行应进一步减少上存资金额度,逐步降低将在县域吸收的资金逐级上存、进入同业市场拆出、或用于金融衍生产品投资的比例,将筹措的资金向当地实体经济投放,从资金供应渠道保证县域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促进县域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