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教学资源的整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资源的整合

第1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关键词:SCORM标准;教学资源整合;LMS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104-04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课程的建设和运用也呈现百花争鸣之势。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线学习(eLearning)和移动学习(mLearning)的出现,使得学习成为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终身行为。教学资源是网络课程的主体,其表现形式也灵活多样。目前虽然已经开发出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库,但无论是精品课程、微课等,还是其他多种形式存在的课程建设。由于缺乏构建标准,海量的课程资源业已形成“资源孤岛”。因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必须取决于两点:一是构成课程的各要素本身,必须是高质量、高水平;二是课程诸多要素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在用户之间顺利实现互动和共享。[1]因此,目前国内“优质”的教学课程资源并不是完备的优质资源。

自2008年MOOCs的提出至今,这一全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得到了国内外各大高校的广泛认可。但国内学者主要是对“慕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对在线课程资源有效性等进行了研究。而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课程整合的技术角度探讨:一是,教师如何才能把格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构建成可共享的基本单元;二是,如何把可共享的基本单元聚合成具有跨平台功能的课程。从而使得网络教学课程资源能够具备可互操作、共享性和模块性,这是消除“资源孤岛”的利器。

SCORM标准规范

SCORM(可共享的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是美国教学管理系统全球化学习联盟所制定的远程教育标准,通过“教材重复使用与共享机制”的建立,来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开发成本、促成在各学习平台间流通自如。具备SCORM标准的学习课程内容对象具有可访问性、互操作性、可重用性等特性,使得教学资源具备统一的标准,通用性强,共享度高。1999年SCORM规范的最初版本出台;2000年SCORM1.0版本问世;2009年SCORM2004 4th?Edition。

1.SCORM是什么

SCORM定义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内容聚合模型”和学习对象的“运行时环境”,是教育软件系统的USB接口。SCORM不仅仅是一个标准,对于开发人员,它提供了一定的开发方向和开发解决方案。对于教学设计人员,它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教学设计思想,而不仅仅是内容的传递。对于教学管理人员,它提供了信息采集的手段;SCORM对于开发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些API支持,对课程开发过程没有任何的规定,只能说所开发的成果符合SCORM标准;SCORM标准并不是质量标准,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只能说是一种有利于迁移或者资源重用等特点,与知识内容的质量和表现形式,甚至教学设计没有关系,并不能说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就是好课程。

2.SCORM的主要组成及特点

SCORM2004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标准规范[2]:内容聚合模型(Content Aggregation Model,CAM)、运行时环境(Run-Time Environment,RTE)和序列与导航(Sequencing and Navigation,SN)(如图1)。CAM从课件内容的组织角度来考虑,如何定义一个标准化的内容模型;RTE从课件(CourseWare)与学习管理系统平台(Learning Manage System,LMS)之间如何交互的角度定义学习过程的行为规范;SN从排序和导航的角度定义SCO(可共享内容对象,Shareable Content Object)课件的业务逻辑关系。

(1)SCORM内容聚合模型(CAM)[3]

内容聚合模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公共的方法,把学习资源组合成学习内容。它还定义了如何确认和描述学习内容,怎么整合成一个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如何在LMS和内容知识库这样的系统之间共享和迁移。CAM由素材(Assets)、可共享内容对象(SCOs)以及内容组织(Content Organization)组成。

学习内容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基本素材(Assets),又称为微单元。这些素材是呈现在网络客户端的文字、图片、声音等数据。一个基本素材可以用 Meta-data来描述,并通过这些数据来在线搜索,从而增强其可重用的机会。将基本元素绑定到Meta-data的机制称为内容打包。

可共享内容对象(SCO)是一个或多个基本素材的集合,它包含了一个特殊的可微单元,利用 SCORM运行时环境与LMS进行通讯。为了可以重用,SCO并不依赖于学习内容,而仅是其本身。比如,一个 SCO可以用在不同的学习体验中来执行不同的课件。另外,一个或者多个SCO可以整合成更加高端的教学和培训单元,来执行更高端的学习对象。SCO被认为是小型的单元,所以跨课件的重用是可能的。SCORM对SCO的大小没有特别的限制。在设计编写期间,内容开发者根据学习内容的信息数量和其可重用的水平来决定SCO的大小。

内容聚合(Content Aggregation)是用来将学习资源聚合到教学单元的内容结构。一个内容聚合可以通过内容聚合Meta-data在线上搜索并发现,从而加强其可重用的机会。

(2)SCORM运行时环境[4]

SCORM的目的是学习内容资源可以在不同的LMSs中重复使用和具有互操作性,使得各种SCORM课程可以跨平台。RTE提供了相应的机制,使得上述目标成为可能。RTE提供了公共的方法启动学习资源、公共的机制使学习资源和LMS进行通信、有预定义的语言和词汇形成这种交流的基础。实时运行环境有三个方面:运行或启动(Launch)、应用编程接口(API)和数据模型(Data Model),其构成结构如图2所示。

在图2中,运行的资源包括微单元和SCO对象;API提供了LMS与SCO通信的接口方法,使用API可以开始、结束、获取、存储数据等动作;数据模型是进行SCO和LMS之间通信的数据封装的一种模型,描述了在SCO与LMS之间传送信息数据的模型,如SCO的跟踪信息,SCO的完成状态、一次测试的成绩等数据。在学习者会话中,LMS必须维护来自SCO数据模型的状态信息。而SCO需要利用这些预先定义的信息,以便在不同的LMS中重复使用。LMS可访问的最小学习对象单元是SCO,微单元不能与LMS之间交换数据。

(3)SCORM序列和导航[5]

SCORM序列和导航(SN)描述了符合SCORM的内容是如何通过一些学习者发起的或系统发起的学习导航时间排序的。内容的分支和流程可以用预先确定的一些活动来描述,尤其是在设计时定义。SCORM SN也描述了符合SCORM的LMS是如何根据一些学习者发起的或系统发起的导航事件和它们对运行事件环境的影响来解释排序规则。

符合该标准的网络课程具有如下特点:①可获得性(Accessibility)――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适合他学习的内容;②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教材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平台或学习管理系统上流通操作;③可持续性(Durability)――计算机软硬件升级或重构时,可以尽量不重新修改应用程序或教材而重新使用;④可重用性(Reusability)――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可以重复使用,并可以选择迁移学习记录。

3.SCORM课件结构

一个SCORM课件可包含任何资源文件,只需这些资源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组织。SCORM课件一般以ZIP包的形式被提供,其包中包含了课件所需的图片、动画等资源。ZIP包根目录下的imsmanifest.xml文件――清单文件,它详细描述了该课件中的资源组织结构。一个清单文件包含了该课件的所有信息,其中元数据节点定义了描述该文件的元数据,内容组织节点中包含了课件的一条学习路线及该路线上的具体课程,而具体的课程元素节点则定义了课程的具体属性,如课程类型、时长限制、前置课程、总分数(针对考试)等。常见的清单文件结构以xml文件表示。

SCORM课程建设平台架构

笔者设计和开发的基于SCORM标准的课程资源建设平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生成系统和LMS系统。SCORM课程生成系统目前主要使用的Reload Editor软件工具。基于SCORM标准的课程资源整合平台架构的逻辑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SCORM的LMS平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设计该平台遵循的基本原则是4W1H原则(Who、When、Where、How、What)。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按系统用户角色进行分类,包括管理员角色子系统模块、所有使用系统用户注册模块和学员子系统模块三部分。其总体功能结构图如图4所示。

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为:①所有用户均需要注册后并通过验证后,方可使用平台功能。②管理员用户在系统中可以把各种格式的课程资源制作成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包,并上传SCORM课件压缩包,然后系统能自解压课程包,并将章节解析到数据库功能供学员进行学习;可以查看各个课件被观看的总时间、总人数、课件平均得分等统计信息,用于评估课件的质量;管理员进行注册用户的验证和权限分配。③注册学员用户在系统中可以列出学员注册过的课程列表;记录学习记录(进度),下次播放时从记录处开始;学习过程中提供记事本功能,学员可以针对课程记录自己的心得,并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笔记;鉴于课件与学员的互动性要求,对于带测试题目的课件,要求记住用户测试后的得分并通过得分判断当前章节是否为通过状态;学员可以查看自己针对各个课件的学习状态、学习记录以及观看时间等信息;学员可针对已经学过的课程进行打分。

结语

SCORM仅是一个标准规范,它与课程资源的优劣无关。作为教师,应努力抓住机遇,提高自己,设计和开发符合SCORM标准的教学资源构建平台及基于SCORM的教育资源学习平台,构建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晓清.技术联姻教育:edX网络课程的创建、运行与挑战[J].江苏高教,2014(2):77-80.

[2]赵栋栋,张新明.在线学习技术标准的新发展与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07):43-44.

[3]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ADL),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SCORM)2004 4th Edition Content Aggregation Model(CAM)Version 1.1[S].2009.

[4]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ADL),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SCORM)2004 4th Edition Run-Time Environment(RTE)Version 1.1,[S].2009.

第2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资源整合措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人们关注的目光似乎都停留在城市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上,多媒体作文教学的确让作文教学有声有色,鲜活生动,但对于物质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学来说,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作文教学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因此,农村中学在作文教学改革的时候,除了学习城市中学先进的作文教学经验,更要注重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农村丰富独特的教学资源,通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整合,让农村中学作文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整合的意义

(一)资源整合的内涵

“资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地下资源、水力资源、旅游资源……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可以得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而农村作文教学资源跟语文课程资源比较,除了与语文课程资源有某些共同的内容,农村教学资源则更侧重体现资源的乡土性。乡土资源,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乡土资源应该作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利用的重点。而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教学资源,是促进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整合”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Her2bert Spencer)1862年在《第一原理》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整合是指由系统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1969年劳仁斯(LawrenceP.R.)和罗斯(Lorsch J.w.)在《组织与环境》中,从组织行为角度对整合加以阐述,认为整合是一个组织内不同部门之间用来协调其活动所采取的行为和所使用的结构。

对于什么是教学资源整合,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认为可以这样来论定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整理合并,而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它具有有效的“收敛吸引子”,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发展前景,边界明晰,有丰富的研究内涵。

教学资源整合是一种创新,它不是各构件简单的叠加,也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简单合成,而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优化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整合可以产生各构件都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新效果和新效益。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整合的实践意义

1、使作文教学能朝着“民族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

2、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扬勇于创造的优良传统,发挥“乡土特色”作文独特的育人功能。

3、为作文教学联系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供了“土壤”。

4、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搜集材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5、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从当地经济、文化特色,学校、教师、家长的实际出发,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优化作文教学,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全国适用。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开发和利用好本地资源。由此可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结合农村资源进行整合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资源整合的措施

(一)发挥地域优势,开发农村资源

写作文,写的是生活,应当是有什么写什么,熟悉什么写什么,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而不应该把作文内容定位在“新奇”、“难得”或“洋气”之上。只要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农村、体验农村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农村确实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学生写作文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虽然农村中的作文题材丰富多彩,但农村学生长时间与之打交道,无意注意使得他们久居“庐山”却不识“庐山”面目。因此,结合作文训练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他们观察和再现周围的人事景物,适时适量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对学生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丰富作文内容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对作文的内容有亲身的感受,写出的作文就不会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笔者认为结合农村教学资源优势进行的作文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宝库就在身边,我们却视而不见,这是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不是什么精金美玉,就不值得去拾取和收藏的缘故。”这句话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写自己的衣服,城里学生漂亮华丽的名牌固然可写,或许农村学生所穿的母亲用一针一线缝就的“布衣”更值得去描述;写自己的情感体验,城里学生父母无微不至的宠爱固然让人温暖,或许农村学生父母那种苦口婆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曲折体现的真情更让我们为之感动。

农村特有的环境,有时创造了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经历。如养小鸟、种花草、摸鱼虾、捉蚂蚱、粘鸣蝉、扑蝴蝶、斗蟋蟀、捉迷藏等都可以为作文的内容。

2、结合农村自然景色,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农村的自然风光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独特而又美妙的题材。让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融入大自然,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瞬间心灵感受,既可以让学生从自然风光中了解到家乡的美丽多姿,又能积累写作素材,一举两得。

农村小学生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感情。他们周围有绿树青山、清泉飞瀑、河塘渠堰、茂林翠竹、瓜蔓花草、村落炊烟等自然景观。这些都能作为第一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获得,给学生美的熏陶,为他们描绘田园生活

提供了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自然美的基础。如此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有真情实感。

3、结合农村民俗风情,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农村都流传着一些荡人情怀的民俗风情,如婚俗、礼俗等等都各不相同。它们都反映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研究家乡的民俗风情,学生会深切感受到家乡昔日的风韵和情调,甚至能触摸到先人们遥而可及的生活脉搏。农村的民俗风情特别多,如能加以积极开发,将是一个巨大的习作资源库。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等等。这些民俗的来源,都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典故的。纯真的乡情,更为学生增添了想像的羽翼,补充了写作的营养。

农村民风古朴,人们喜欢热闹。庙会、集市、夏夜纳凉,人们聚集谈天时,农村的生活琐事,以及邻里纠纷、市井吵闹、邻里亲情、大院清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结合农村劳动实践,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农村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对劳动是越来越陌生了,缺乏真实的劳动体验。如果在节假日,可以鼓励学生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正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并且写出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讨论,唤醒学生对劳动独特的体会,那样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有血有肉,这样的做法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5、结合农村社会变化,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以农村社会变化为依托,进行作文题材的开发是可取的。如现在有的农村进行房屋改造,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农村的新貌,从而写出对政府房改政策的感想。此外,新的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用手机,装空调,甚至不少家庭建起了小洋房,开起了小汽车。新鲜的事物不断涌现,也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除了对农村发展的赞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肥、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将这些农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关注起来,就可以想像到我们农村人的生活水平,那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能真实鲜活了。

(二)结合具体教学,利用农村资源

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对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的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学生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去唤醒,学生对生活感知的敏感度需要教师帮助增强。尽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认识到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如何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整合农村资源,这是作文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必须回答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包括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几个步骤。下面就从命题、立意、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这些方面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整合农村资源的一点体会:

1、命题方面。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即重视作文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在设计作文题目的时候,如果教师只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虚拟一个题目,或者沿用教材的题目。这其中有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根本没有那种感受、体验。这样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作文课,就会给学生造成了惧怕写作心理,再加上农村学生知识面、生活接触面相对狭窄,那样就会导致学生更加厌恶作文。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要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其中一条措施就是把作文题目命在学生的心坎上,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一拿到题目就有一种表达欲望,写作冲动,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而在农村,则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紧扣“农”字出一些实在的题目,让学生写出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文。教师可以从作文教学目标,结合农村实际指导学生命题。如通过比较,让农村学生写“乡村小道”,会比写“立交桥”来得容易,同是写道路交通,但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写,收到的效果却大不一样。作文的命题还应该应景应情而出,在考虑学生能够接受并可以自由发挥的题目之前,还得酝酿如何营造一个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灵感,让学生拿起笔一气呵成,才不至于浪费一个好的作文题。

2、立意方面。

重视“学生作文心理需求”不能理解为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生活圈子狭窄,作文应有利于引导他们观察体验生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如“养小鸟”这种作文,老师该引导学生从“养小鸟”的经历中得出一些正确有益的思想观念,告诉学生“养小鸟”虽然乐趣很多,但另一方面,“养小鸟”是不可取的,因为小鸟需要在大自然里自由的成长、飞翔,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自然生态等等,让学生在写作中去感受美,理解美,丰富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好和真情实感,都要求学生写正面的、积极的、高尚的东西,绝不允许学生有一点所谓的不健康的东西。教育家叶圣陶在《作文论》中就提出:“我们作文,必须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

作文的立意要真实深刻透彻,首先就要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提高对生活中人、事、物的感受能力。而农村中学的学生,就需要关注农村发展,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面对农村真实的生活,敢于“说真话”、“表真情”,如写农村的父母对孩子那种苦口婆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立意方面若稍加点拨,文章的意境便可提高。也许学生一开始对这样的话题会反感,认为那只是农村父母的无知与冲动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甚至由此怨恨自己的父母,但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里面挖掘父母的用心良苦,那饱含深情的教育,或许学生就会更加理解农村的父母,不仅在作文的立意方面有所觉悟,还可以改善父子、母子间的关系。

3、选材方面。

题材是写作者摄入文章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材料。了解学生熟悉哪些题材领域,了解他们作文材料的来源,对我们的命题及作文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材的时候,无论是什么体裁的作文,对选材的基本要求除了要紧扣中心,还应该包括选用的材料要真实可靠,然后才是要求选材要新颖。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新鲜材料,而不要老讲“老故事”,说“旧事”,逐渐学会走自己的路,写有个性的作文。许多同学认为学校生活“四周高墙隔绝”、“三点一线”,没有“新鲜”可言。其实,同学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此外,要指导学生注意选材的典型性,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这样作文才有意义。

4、组材方面。

选择恰当的习作材料之后,怎样精心安排材料,使文章言之有序,条理清楚,中心突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人认为老师的点拨应该适可而止,过多的限制只会阻碍学生灵感的发挥。在点拨方面,可以从引导学生如何安排叙述顺序、如何选择好开头与结尾、列出作文提纲这几个方面进行。

此外、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客观地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如农村学生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和恰当的家庭辅导,单家独户的孩子早期语言交流少。由于农村地处偏僻,不少地方贫穷落后,信息较为闭塞,学生所见所闻多是身边事,对很多新兴事物都不太了解,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要使农村学生张开心灵的翅膀,在作文世界里自由翱翔,就必须开拓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

课外书是一个无尽的宝藏,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好的书籍给学生阅读,从天文、地理到科技、人文,都应有所涉及。如条件有限,教师可组建“读书角”让每一个没钱买书的孩子都可以看书,或鼓励家长尽可能为学生多订课外阅读资料。另外还可以利用早读课、故事会、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机会促使学生读课外书,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外面广阔的世界。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适当参加有关社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激起农村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强烈探索欲望,使许多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他们的潜意识,在写作时也常会灵感进发,好的词句就会自然地流泻于笔下。

第3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关键词】中职护理 实验教学资源 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59-01

中职学校根据护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要求,对实验室以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创建独立的实验室和资源共享平台,这样不但能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还能有效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开发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主要表现为实验室安排的合理性、教师研究成果的转换性、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等。

一 创建护理实验室仪器资源共享

中职实验室又被称为开放实验室,主要是因为在此实验室能实现教学资源和实训场地的共享。中职实验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项目,确保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以外,当学生完成了现有教学实验任务后,护理实验中心会将教学资源如仪器设施、师资力量和环境条件等免费对学生开放,而且还会开展对医院护士的培训,以满足本校师生和各科人员的需求。本校师生和各科人员要想使用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只需向实验中心提出申请,便可进行实验,这些精良的仪器设备是申请实验中心项目的先决条件。实验中心资源免费开放,使本校师生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实验仪器,确保仪器在内的技术等实验重大项目的顺利申请。资源共享也为申请实验中心装备研制项目提供了参考价值,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中心将大量的临床经验与教学充分结合,为学生搭建掌握临床知识的完美平台,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效地提升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

二 通过各学科的资源共享优化护理实验室的教学资源

在中职院校的护理学实验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对中职护理实验室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1.借助高端智能体系模拟进行教学

生理驱动智能综合模拟系统FB是将包括心血管系统、药代动力学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在内的生殖学功能、药理学功能和临床护理治疗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模拟人。综合模拟人能模拟出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症、体型特征及临床护理操作。模拟人不但能对患者的真实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实时模仿,而且能使系统设置发生改变,对外护、内护及基护等科目进行模仿操作,营造临床模拟教学环境,增强师生临床操作的真实感。为老师再现多功能的模拟临床教学环境,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挖掘学生学习中职护理的潜力,让护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能系统充分地掌握知识,更深刻地体验患者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系统有利于师生随时互动,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临床,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临床经验和实践综合技能,从各方面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此外,模拟人系统还有视频功能,可以将老师的实际操作上传至屏幕,供其他学生参考、评价、学习,使模拟人系统更广泛地服务于各个教学领域。晋中市卫生学校的具体做法是:专门派一些懂护理的专职人员进行仪器管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仪器知识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组织教师共同研究实验器材,探索新型实验项目,并保存在电脑中便于日后教学使用。老师了解的实验仪器多了,自然在授课过程中显得游刃有余。

2.模拟心肺听诊教学软件与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交互系统

模拟心肺听诊教学软件和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交互系统收集了20个患者的呼吸音及心音,并配有与之相匹配的呼吸音图与心音图,描绘了很多静态示意图,有机地将有关的心音图、医学理论、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图、线片及BE片等联系起来,更加客观地阐明了教学的重点内容,如呼吸音及心音的发生机理、听诊方法及特点、传导方向、细震颤、出现时期及摩擦感等。该系统不但能使学生在各个听诊部位听到正常的或与某疾病有关的听诊体征,而且在相应的听诊部位还能听到该疾病的听诊体征,在临床上,对某个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是完全合乎实际临床听诊规定的。学校针对易混淆、难掌握、难区别、性质几近相同的呼吸音、心音开设了鉴别听诊,让学生反复地进行鉴别听诊练习,使那些易混淆的呼吸音、心音交替重复出现,多次对比,并配置直观的动画图及说明,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结束语

第4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一、学科内教材内容的整合

简化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形式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浓缩,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和实际水平,从而使教学内容活化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框题内教材内容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要熟悉课本内容,敢于调整教学内容,按教学内容内在联系大胆调整,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如在《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一框题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个先后秩序的小调整:课本原来先介绍什么是世界观,然后是什么是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包括联系与区别)。但我教学中介绍完世界观后,接着讲授什么是方法论,顺势也把“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讲了。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忆相关内容。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关系密不可分。回头再讲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讲清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观点就自然水落石出,非常清晰了。另外,这节课对另一个知识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也作了个小调整:先介绍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对哲学发展有推动作用;然后再讲授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和反思,因而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另教材中部分哲学原理与相应方法论并不对应,尽管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毕竟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把世界观与方法论混为一谈。应该让学生把不同的世界观与相应的方法论对照着学习。如教材讲“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讲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我认为,虽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尽管同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但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它们有自己相应的方法论。在这节课,我是做了调整和补充: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对应抓主要矛盾,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先讲,然后再讲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原理要求抓本质,不可忽视支流,最后才讲两点论和重点论。因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区分。应该说,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框题间教材内容的整合。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进行编写。以生活逻辑为主取代过去的理论逻辑为主,这一新课标的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上我们应该按要求认真落实。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又要灵活处理好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首先,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框题内容偏多,一课时讲不完;有的上一框题的部分内容与下一框题的部分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此时我觉得应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如在《矛盾》的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两个问题,一是矛盾的同一必性和斗争性,二是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教学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偏多,一课时难以完成。同时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可以把“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这一问题与下一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起讲,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则单独用一课时讲。

二、科际间教学资源的整合

所谓科际资源整合,主要是指利用政治与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密切关联来提高政治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资源整合。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使用语文知识,如经常使用文学修辞语言,有利于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深奥的哲理通俗化、把晦涩的理论形象化,以烘托课堂的气氛。如我讲到崇高理想的作用时,用“指南针”“发动机”“风帆”“灯塔”“路标”来形容,这是比喻法。在教学中,若能适度加入唐诗、宋词、文言、警句、成语、俗语等文学鉴赏,并把文学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巧妙地融为一体,能提高审美情趣,烘托课堂气氛,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5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对初中英语老师来说,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来提升英语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立足初中英语教学岗位实践,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分析论述,通过论述,旨在为创新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水平做些有益的贡献和研究尝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资源 初中生

根据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的有关要求,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对于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深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学习应用英语,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较高的英语技能的主要渠道是英语课堂教学。本人在近些年的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接触到不少有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深刻意识到,只有做好课堂教学,还能有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本人将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立足教学实践,认真搜集有效的英语教学资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充分开发、运用各种课外教学资源。举例来说,比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画面,引入sunny,windy,cloudy等与天气有关的生词,并设置如“Can you make a rule of these three words?”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这几个词和已学词sun,wind,cloud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到, y是形容词后缀,并可以遵循此规律学习snowy,showy,misty等生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培育学生学习生词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搜集并运用有关学习资源,尤其是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根据教学特点,组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上积极的氛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此,教师一方面应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学生的心理,并鼓舞学生的学习精神,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其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初一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具有的求新猎奇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应重点做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前十分钟,这对于活跃课前氛围、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采取唱英文歌的方式,或者各种复习知识型的游戏。

举例来说,比如在七年级牛津版英语教材第三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该单元主要讲述一些节日的特征,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造性的做好课前十分钟。如设置一个会说话的大南瓜灯笼,配以可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图片,并设置Jingle Bells、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等英文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圣诞节的知识, 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教学需要,尝试创设有效的英语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问题,问题的存在,是推进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而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思考的属性,思考对行为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疑惑、探索,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举例来说,比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便借助有关图片为学生展示了sun-sunny,wind-windy,cloud-cloudy三组词,并设置了“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se three words?”一问,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其中的规律。正如一句话所说的,“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予鱼”,在学生发展每组词之间的关系之后,我还进一步的写出snowy,foggy,showery,misty等词,巩固学生已寻找到的组词规律。

四、巧设课堂环境,不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巧妙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举例来说,比如我在“How was your weekend?”一文的过程中,在课堂起初,便组织了如下的一段简短的对话:

T:Let’s play a game,first!

S:Great!

T:OK,you ask me “do you like weekend?”

S: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

T:Play basketball、watch TV、do my homework、go to the movie……

And last weekend I went to a movie with my son,my wife cleaned the room……

通过这样简短的对话,便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课堂之中,并直接切入到课文的主题之中。当然,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的导入方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教师在选择、设计导入方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及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实际生活,并优化组合,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扮演好引路人和传授学习方法的角色,英语教学也是如此。英语教师的教学职责在于,帮助学生以全面的视角了解、把握知识,培育学生学习、创造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教学设施以及实际生活,以采取最符合学生、最有效、最准确的引导方法、方式。

【参考文献】

第6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论文摘要: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图书馆(下述为“我院图书馆”)为例,论述了独立学院图书馆如何结合教学资源来进一步建设电子阅览室的软实力,为读者提供“第二课堂”。

在我国,独立学院是以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界定: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高等院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有益举措,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互相结合形成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基本办学条件方面例如经费、师资、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累积较少。作为独立学院的图书馆,其发展同样受到约束。独立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过程中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在硬件投人方面起点较高,首次投资额较大。但受独立学院滚动投资来降低风险的理念影响下,电子阅览室乃至整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得不到重视,使电子阅览室沦为服务单一的场所。为此,本文在“教学资源整合”的理念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图书馆(下述为“我院图书馆”)为例,论述如何结合教学资源来进一步建设电子阅览室的软实力,为读者提供“第二课堂”学习的主要场所。

1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现状

1.1硬件建设

硬件设备是电子阅览室赖以发展的基础,依托多媒体电脑设备、网络设备和ups设备。Www.133229.cOM由于独立学院电子阅览室发展起步晚、起点高,多媒体电脑设备配置相对高,例如我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拥有多媒体电脑102台,使用联想启天m430e系列,cup为inter(r)pentium(r)e218双核2.06gz,内存1gb,硬盘160gb,配有51cm(17寸)液晶和dvd-rom。该条件为电子阅览室开展更深人的信息服务提供了硬件环境保障。

1.2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电子阅览室实现有效管理和提供多样化应用服务的基础,包括硬件维护系统、计费系统和应用软件。要保证电子阅览室的多媒体电脑能够有效管理,就需要有功能完善的硬件维护系统,在电脑的系统更新、软件更新、网络同传和ip分配时能够有效、稳定地完成所有电脑的维护工作。计费系统主要用于给读者提供有偿服务时进行系统管理。应用软件的选择要做到与时俱进,各类办公软件、杀毒软件、通信软件等要选择较新的版本来迎合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以上要求,我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联想硬件保护系统作为硬件维护的主要工具,计费系统方面使用万象网管2004,应用软件方面安装了microsoftoflice2007、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s工作站6.0.cajviewer7.0等。2“教学资源整合”理念下的电子阅览室建设

2.1电子阅览室实现教学资源整合的作用

“教学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的一个延伸。各种教学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外,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也有一致性,就是解决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深层次学习需求。因此,“资源整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资源的统一,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使用上、数据上的差异性。在电子阅览室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是一种以使用者为主导的服务方式,既打破非本专业学生不能使用木专业教学资源的界限,同时引人图书馆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充分发挥图书馆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2.1.1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全校性共享

独立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力发展,不论是学校自身的竞争力,还是其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人才培养离不开资源的投人,如何使每位读者都能够享受到学校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利用电子阅览室对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打破教学资源只能在课堂使用的局限性,同时也打破了本专业资源只能为本专业学生服务的界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校性共享。

2.1.2实现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互为补充

在电子阅览室里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不只是对原有资源在既定的环境里重复,这是在整合的过程中使教学资源与图书馆传统资源、电子资源结合为一体。在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协助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源加深对教学资源内容的理解,达到使用者可以不依赖课堂自主学习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1.3完善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方式

在电子阅览室缺乏电子资源的情况下,其服务方式就偏向单一化,即以提供网络互联网浏览功能为主。这种服务方式与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形象大不相符。笔者曾在学校新生教育课上介绍电子阅览室时,新生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电子阅览室就是“网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子阅览室资源建设不足和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对教学资源整合,电子阅览室可以利用自身的硬件条件来扩充服务方式,既提供图书馆自身资源的使用,也提供了教学资源的课外使用,从而完善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方式。

2.2“教学资源整合”理念下电子阅览室资源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教学资源来说,图书馆资源保障了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协助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图书馆资源来说,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各方面资源参与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时的指导性。我院开设实用性专业为主,对专业的实践操作尤为注重,因此我院图书馆选择教学资源和馆内电子资源作为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建设内容,详情见表1。

由表1可知,大部分的资源以网络平台为主,除了packer’fracer5.0这一类单机软件需要在客户机上安装外,其他资源的管理主要都放在学院其他系部或者实验室。通过电子阅览室的软硬件环境对学院内部网络教学资源和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是将学校内部隐性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可视化并主动向读者发掘更多可使用的资源。

2.3教学资源整合下的电子阅览室管理

2.3.1整合资源导航管理

对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整合后,如何对资源做好导航整合直接影响到整个服务模式的推进。由于教学资源除了资源库外还包括应用学习平台,所以资源的整合方式可以选用学科专题导航的形式。该导航形式主要结合馆内学科馆员制下的服务项目,如学科专题索引、学科动态等,围绕教学资源的学习内容整理出相关的学科资源专题,专题内容以文章、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2.3.2资源使用控制管理

由于教学资源主要还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因此要保证电子阅览室整合使用的过程中不对教学产生影响。电子阅览室主要配合三层交换机的使用,利用acl配置禁止访问相关资源的时间段。以电子阅览室使用华为quickways3900在早上8:00到12:00禁止访问雅信达服务(服务器名:yxdserver)为例,服务器ip为210.39.243.192,资源通过gigabilethernel0/1端口接人,配置如下:

定义时间段:定义8:00至12:00的周期时间段

(quidway}time-rangehuawei8:00to12:00working-day定义到雅信达服务器的acl:进人基于名字的高级访问控制列表视图,命名为yxd_server

(quidway-acl-adv-yxd-serverruleidenyipsourceanydestination210.39.243.1920.0.0.0time-rangehuawei

激活acl:将trafoc-of-payserver的acl激活。

(quidway-gigabitethernet0}1]packet-filterinboundip-groupyxdserver

2.3.3人员管理

服务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整合后,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知识、管理不断创新的今天,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来对资源进行学习、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从而为读者提供从学科专业角度的资源导航与推荐。图书馆员必须熟悉网络环境下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努力把学科知识学好、学深,排除图书馆员自身专业知识滞后的障碍,以便更有效地发挥电子阅览室资源整合后为读者服务的功能。

第7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吉首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现状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难以共享、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缺乏信息平台、资源管理机制混乱等,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赛事的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策略:建立基于赛事的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中心;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测评体系;确定统一的资源整合标准,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统计;构建资源管理人员资格认证办法,制定借用流程。

关键词 :赛事;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03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06—0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基于赛事的高校实践教学机制提质优化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4BGD060)、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2014SYJG002)、吉首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JDLF2013019)、吉首大学新开课程(2013KCB09)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4—08—28

作者简介:黄炜(1978— ),男,湖南湘西人。吉首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产业。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但是,我国高校仍然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缺乏整合、浪费严重等现象,本文通过探讨基于赛事的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期望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参考。

一、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我国许多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的不断增加,各院系的实践教学资源也逐渐增多。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比赛中,拥有一个舒适、便捷、高科技的参赛环境,各院系纷纷增加对赛事的训练场地、比赛所需的硬件设备以及参赛前培训资料等资源建设的投入,这些措施对鼓励学生积极参赛、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高校各院系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不同学科专业学生所参加的赛事不同,所需的资源也不同,如文科专业主要参加的赛事有: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理科专业主要参加的赛事有:大学生物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每个院系主要根据自己参与的赛事来购买相应的资源,由于高校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有限,每个学院不可能同时拥有多种教学资源,因此,各学院有时需要借助其他院系的资源,但是,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学院常常不愿意将其所拥有的设备外借,一是因为高校对各学院资源外借没有制定激励考核制度,外借产生的任何成绩与学院关系不大,学院没有外借的动力;二是因为一旦设备外借受损,学院还要承担连带责任,这就导致了院系之间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二)实践教学资源整体利用率低

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购置了大量用于参赛或实践的软硬件设备,但是,由于对资源缺乏使用成效的考核,真正能够将这些设备资源交由学生进行实训和参赛的院系并不多,其他学院学生想要借用就更加困难了。因为只重购买、不重考核,只重资源清单漂亮、不看使用的实际成效如何,各院系每年大量购置的很多实践教学资源被长期搁置,或只限于少数师生使用,极大地降低了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并未实现当初购买这些资源设备的初衷,失去了其本身所应承载的实践教学功能。

(三)实践教学资源管理混乱,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借用流程设计

虽然每所高校都拥有大量的实践教学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都分散于各个院系,对于学校而言,没有一个总体上的宏观管理控制,对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缺乏整体的清查、分类、归档的制度安排和统一的信息平台及借用流程设计,资源管理在整体上比较混乱,从而导致资源管理和师生借用上的不便。

(四)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人员结构混杂,管理体制上协调性差

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资源一般都交由各个院系来管理,但由于管理人员在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实践教学资源在管理上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现象。例如:在使用这些实践教学资源时,常常出现管理人员对于自己所掌管的资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缺乏了解的情况,造成借用者常常无法借到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资源设备;同时,管理体制不协调,设备借用流程不明确。虽然有的高校拥有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参加各种全国、省级赛事的需求,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却不知道去哪儿借、如何借,其原因在于高校没有设置资源信息的平台和设计有效的资源借用流程。

二、基于赛事的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策略

(一)建立基于赛事的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中心

高校实践教学资源难以共享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各院系实践教学资源缺乏配套的绩效考核办法和人员激励办法,加上各学院在参赛方面存在竞争关系,因此,要构建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可以面向全国及省级各大赛事,构建以校级实践教学资源管理单位为中心,以教务处、社科处等教学科研部门为纽带,以各院系实验室为成员的整体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中心。该共享中心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各院系三大主体,全面覆盖整个高校,并全面面向学科竞赛,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全方位共享。

(二)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测评体系

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可围绕每年不同的赛事构建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测评体系,通过对实践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使用者身份、赛事名称、参赛最终结果等指标进行资源利用率考核,并将这一考核结果纳入到学院年终绩效考核中,促使各院系愿意借出设备资源并积极鼓励学生参赛,避免校内多数学生难以接触到设备资源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加强了各院系之间的资源交流及跨院合作,达到各院系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效果。

(三)确定统一的资源整合标准,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统计

高校根据每年所公布的各种赛事,选择符合本校各院系学生参加的比赛作为标准赛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再根据学校所认可的这些比赛制定统一的资源整合标准,将各院系的资源按学院、专业等进行分类统计、整合,并在资源共享中心存档。然后,根据上述所制定的资源利用率测评体系,将实践教学资源按照使用频率、用途、性质进行统一的分类整合。对于院系新购置的资源或易损坏废弃的资源,都要在资源共享中心报备存档,以免出现资源遗漏或重复购买的浪费现象。

(四)构建资源管理人员资格认证办法,制定借用流程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体系中管理人员在能力、经验等方面参差不齐的现象,可以构建管理人员资格认证办法,明确资源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资历要求,考核其对所管理的设备资源的了解情况,保证实践教学资源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人员拥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及时解答借用者的疑问,并能够给借用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确保借用者正确使用这些设备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同时,要制定明确清晰的借用流程,并要求设备借用者填写设备安全责任书,以确保每个参加赛事的学生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借用到所需要的设备资源以及明确设备资源借出后的责任归属问题,避免资源丢失、损坏后无人负责等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孙荣.基于信息门户的高校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22).

[2]安宁.多校区高校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3]程中海,罗芳.经济管理类学科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利用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

第8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关键词:化工 自动化 整合 教学资源

化工生产过程,通常是在密闭的容器和设备中,在高压、真空、高温、深冷的情况下连续进行的,此过程中的介质具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的性质,这些性质无法用人工观察和控制。因此,为使化工生产正常、高效、安全地进行,就必须把各项工艺参数维持在某一最佳范围之内,并尽量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现代化。这种利用自动控制学科、仪器仪表学科、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方式,就称为化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同样,化工仪表自动化就是需要将自动化装置作用于化工设备上,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各个过程,实现对化工生产中各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并实施控制[1]。目前,从市场需求来看,自动化仪表自动化工业在石油化工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多,其次是钢铁、电力、纺织等行业。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传统工业的石油化学工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基础产业(2011年我国石化行业的产值已达到11.28万亿元)。由于石油化学工业具有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产过程工艺复杂、产业链条长、技术装备水平要求高、污染排放量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结构调整任务重等特点,不仅要求质量高、寿命长的自动化仪表,还需要提供完整的系统和优化的软件,更需要能与工艺人员结合的自控工程师。我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经过50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不断创新,自动化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2]。PLC、DCS和变频与传动等自动化产品已被普遍应用到生产工艺中。特别是在2009-2011年间,更有不少化工企业对DCS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工业生产逐渐趋于大规模、综合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也变得日益复杂,仪表的控制检测向多功能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快速反应、临界稳定工艺、能力综合平衡等工艺的开发成功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目标[2]。

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力为目标、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院校以服务于企业为指导方针,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整,相关专业势必随着企业需求展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针对我校的化工、自动化专业的有机结合做了相关的思考。

一、两个专业的背景及现状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是面向化工类专业开设的技术基础课程,我校的化工专业在建设初期至今一直开设有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含实训)课程。该课程以化工企业所采用自动化及仪表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涉及到的化工仪表的结构、原理、性能、应用等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化工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液位和流量等工艺参数和指标进行测量的需求,正确选择对应仪表的型号,并掌握在安装、使用、控制、维护中的技能,熟悉化工自动控制技术在工艺控制上的使用。该课程的实训中一直采用到化工企业实习的方式进行,因为化工企业的特殊性,联系企业实习困难,并且学生也很难在运作的机器设备上实现相关的操作与维护学习。

本校自控系的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以电工基本知识和电工技术基本技能构建专业基础平台,以自控化网络控制为核心,突出计算机管理、远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等自动控制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的能力,具备设计、组建、运行、维护工业控制系统的能力及供电系统的设计能力。在教学方面强调是以专业知识加以实践运用,就业岗位多为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化工企业,其相关的专业课程实习均在本地的化工企业进行。

二、两个专业整合的前提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校的自动控制系相关专业部分就业方向为化工企业,而每年化工企业招聘时需求化工专业学生和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比例为3:1左右,新进自动化专业员工首先被要求熟悉该企业的化工生产工艺过程。从相关资料收集显示,自控专业在过去的教学中一直未体现与化工的结合,学生缺少对专业服务对象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针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原理的了解。如果能熟悉化工生产的原理、工艺、特性,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将更能对症下药。

随着现今化工行业的发展,许多技术雄厚的大型化工企业已陆续提出“一岗多能”的政策转变传统化工工艺操作人员的定位。要求操作人员(包括分析、仪表、设备维护等岗位不仅能在自己就职的领域做好,还要学习其他岗位的知识,如果生产现场出现一般故障,不用等待专业人员到达,可立即解决故障,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并以调整岗位工资的方式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化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仪表自动化的学习是相对薄弱的,缺乏大量的实践动手训练,对于企业“一岗多能”的要求,是远远达不到的。

三、两个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构想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一岗多能”为方针,寻找两个专业的切合点,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1.教学团队的沟通交流

两个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利用各自优势和在相关行业的影响力,针对同一服务对象的特性,拓宽各自专业的实用性,实现双方共享师资,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2.内教学资源的共享与结合。

第9篇:教学资源的整合范文

——以新课程高中英语教材单元内容重组为例

柳  冰

(贺州高级中学,广西  贺州  542800)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由传统依靠教材转向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因此,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资源;整合优化

一、 新教材使用的现状

高中英语新课程已进入积极推进阶段, 与之配套的新教材使用现状:(一)课本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课时却没有增加。(二)要求标准高而学生底子薄,听说读写难以全面兼顾。(三)课文以说明介绍性体裁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某些题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相对偏难。

二、新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的情况,教师有必要对英语新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确保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落实。正如Harmer(1983)所阐述的“教材不是圣经”,教师不要做教材的奴隶,而要做教材的主人。英语是一门课程,而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载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语言特点以及语言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并加大对其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新教材内容整合案例

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机械分割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树立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程序安排的“模块时间”概念。下文以单元间内容整合和单元整体内容重组为例进行论述。

(一)单元间内容的整合:

高一新课标NSEFC Model 1和Model 2共有10个单元:

 Model 1 (topic) Model 2 (topic)

unit1          Friendship           Cultural relics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The Olympic Games

unit3 Travel journey           Computer

unit4  Earthquakes Wildlife protection

unit5 Nelson Mandela Music

1、以相关信息为线索重新组合

Model 1第一、三和四单元的主题分别以“朋友(Friendship)、旅游(Travel journey)和地震(Earthquakes)”为线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围绕“旅游、朋友、难忘的经历”等相关话题进行设计,将任务置于真实的背景之中,让学生展开讨论难忘的经历和朋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进一步探讨真正的好朋友应具有的特点。

Model 2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es)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进行组合教学,探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及濒危动物。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名胜古迹和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就如何保护或拯救它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样, 从保护文化遗产到保护动物,单元之间自然地形成了任务链,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以及为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而努力的学习热情。

2、以时事为背景进行信息组合。

以时事为背景,以教材内容为语言材料设计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以此为切入点,将Model 1第二单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和Model 2第二单元(The Olympic Games)组合起来。Model 1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英语的发展以及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别,而Model 2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奥运会的起源、宗旨以及各种比赛项目。教师应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知识。

(二)单元整体内容的重组:

1、补充和删减内容

在不影响模块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教师对模块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取舍,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Model 2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es)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补充阅读材料“A city of heroes”(来自SEFC Book1A unit 7的Reading; 而在Model 1 第二单元的Using language教学中,就可以将Reading部分删减,直接导入话题,自然地连接Talking和Listening环节。

2、调整教学顺序

教师适当地调整模块内部的顺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Book 1A Model 1Unit 3 Travel journey 的Using language部分中Reading介绍的是与旅游有关的文章Journey down The Mekong。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what object did they take with them?”自然地引出Workbook中Talking的话题,接着呈现旅游用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Do you think which is the most useful and which is the least useful?”将教材内容稍作调整,就可将两篇内容相关的Reading 和Talking有机地结合起来。

3、扩展活动步骤

在模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指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或者拓展原有的活动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Model 5第一单元“Great scientists”中的阅读教学时, 在最后的输出步骤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re travelling to a country that has a cholera outbreak?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有关水污染方面的写作训练。

四、结语

单元间内容和单元整体内容重组打破了传统的备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启动他们的认知结构,达到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追求的语言习得的理想状态。同时,按照实际需要重新组合教材也是培养和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外语教学,2001,(II).

[2]易导群.重组——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英语教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9).

[3]葛文山.高中英语模块课程的教学实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7).

[4]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5]秦丽鹃.对高中新教材中Warming up部分的几种教学尝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