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酒店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管理体系

第1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酒店;酒店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在酒店业这一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中,“人”的因素显得更加重要。酒店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员工队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由招聘甄选、培训与职业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模块组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一、员工招聘

由于员工招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招聘工作做的好,将使企业组合各种资源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酒店在编制招聘计划时,应掌握酒店和各部门每月员工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由此造成的缺员、缺岗数量;应根据季节波动和不同季节的业务需要,预测各部门员工月度或季度需求量。招聘计划应明确一定时期内需招聘的职位、计划招收或聘用的人数、招聘时间和要求等。因为酒店业属于涉外的服务性行业,其特点决定了一些特殊的标准。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应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选择有责任感、亲切感、忠诚感的员工,为酒店补充新的血液,将不同才能的人有效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为顾客服务的质量,保证经营效果。在此过程中,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公开评审程序,坚持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

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构建组织的培训体系时,要根据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结合工作分析对任职者的技能素质要求来确定培训与发展的方向。酒店必须在恰当的时候就恰当的工作对恰当的人提供恰当的培训。企业要根据培训需求评估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培训结束后有必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对培训策略、培训目标、培训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培训方式而言,酒店广泛釆用的培训方式主要有两种: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作者认为,新员工和普通员工应采取在岗培训,这种培训方式与实际工作几乎一样,且经济、简便。一线骨干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应采取脱产培训,这种培训可以看作是一种激励,使员工接受系统的学习,吸取到酒店外面先进的工作方式、方法和管理经验。

员工培训能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有助于培养和提拔人才。企业要充分重视现有员工的培养和发展,为有潜力的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酒店在参考人力预算编制的前提下,确保对于工作表现好,能力强的内部员工提供优先于酒店外申请者获得提升的权利。因此制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做好人才的使用、评价、奖惩工作,提供公平、有吸引力的晋升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酒店应该对每一位核心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界定与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使员工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将他们的工作目标统一到酒店的远景发展目标上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与企业发展双赢的局面。

三、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薪酬设计、激励机制建立的基础。目前酒店业存在考核目标不清晰、考核人员水平不高、考核结果运用不当等问题。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关键事件法、平衡计分卡、360°绩效考核法、经济增加值法、目标管理法等,企业应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考核方法,建立职责明确、制度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推行立体化、综合化的绩效考核机制。要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先要结合酒店的特点对酒店的各个岗位进行科学的职位分析,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业绩目标规定。考核指标的确定,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使考核体系被每一位员工所理解。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是绩效考核最重要的原则。在建立科学、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对员工进行考核,防止由于评价者的偏见造成不客观和不公正的结果,导致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低下。考核结果及时反馈。酒店对每一个员工的考评结束后,就应当将考核结果,如考核得分、考核等级等及时反馈给员工,并与员工进行正式的沟通,管理者可以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让员工发现自己的价值,并反思自己的不足,否则考核就会失去激励、奖惩的功能。

四、薪酬福利

薪酬管理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先进的薪酬制度能够有效地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打破传统的单一薪酬制度。在酒店薪酬体系设计中,应建立适合本酒店的混合薪酬体系,即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相结合的薪酬体系。很多酒店的从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形式全部是固定工资,员工做多做少一个样。因此,酒店应根据各岗位设置和工作性质不同,为不同类型的员工设计多元化的薪酬结构,采取不同的薪酬核算办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建立公平性的薪酬政策,酒店应确保企业的薪酬政策具有内部公平性。很多酒店内部存在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的现象,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只有当员工的付出与回报对等时,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起到激励作用。

3.将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挂钩。合理的薪酬体系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奖励联系起来,建立多元化的薪酬分配体系。

4.搞好福利建设。企业建立弹利制度,有利于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层次需求,员工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福利组合。良好的福利待遇对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服务质量,提高酒店经济效益,减少人员流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酒店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不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只有这样,酒店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建,严安: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探[J].中国市场,2011,(4):32-33

[2]李洁: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173-174

[3] 范恒君. 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8

第2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成本管理;SCM系统

酒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面临经济环境波动带来的多重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有效控制成本、获取成本优势,成为酒店行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产业信息化的逐步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于酒店行业的多重管理环节中,现代的财务管理思想与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的互相结合,成为了推动现代酒店的成本管理向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的源动力。SCM系统(酒店供应链管理系统)是目前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中普遍采用的针对采购和库存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在国际品牌的高星级酒店中,以MBT CHECK公司开发的SCM系统应用得最为普遍。本文以从高星级酒店成本管理的实际出发,以SCM系统的应用为基础,构建酒店成本管理模型。

一、基于SCM系统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酒店传统的采购模式通常采用如下流程:经营部门确定采购需求提交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挑选供应商,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发货至酒店,酒店仓库验收货物。财务部门跟踪整个采购流程,核对酒店采购订单、核对仓库验收单、核对供应商货物发票,核对无误后进行付款。

运用SCM系统优化后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则采用如下流程:经营部门确定采购需求并提交采购申请,采购部门审核采购申请并向供应商询价,供应商报价,SCM系统自动筛选最优报价、生成采购订单,供应商发货至酒店,酒店仓库从系统调取采购的订单自动匹配并验货,财务部门检验发票并付款,采购数据导入总账系统记账。流程图如图1所示。

基于SCM系统的采购成本管理体系优势在于:供应商合同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报价更新及时有效;采购订单、收货单自动生成,采购流程电子化无缝对接,提高效率,避免部门间传输的误差和责任不明;对于采购订单自动筛选供应商报价中的最优价格,也可采用人工筛选同自动筛选结合的方式,节省交易成本;自动评估供应商绩效,为筛选提供信息依据;采购分析报告全面,及时提醒采购部门成本管控漏洞和节点。

二、基于SCM系统的部门营运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餐饮部门和客房部门作为酒店行业企业的两个主要运营部门,在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具有较大差异,运用SCM系统进行营运成本管理的流程和侧重点也存在不同,本部分内容将其分别讨论。

餐饮部门的成本费用主要由食品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和餐饮费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食品原材料成本所占比例最高,是餐饮部门营运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而食品原材料品类繁多、消费零散、不易保存等特性也增加了其成本管理的南都。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毛利率管理法,管理角度较为宏观,不能全面注意到成本变动的具体细节和实际原因。"基于SCM系统的餐饮成本管理体系"综合前端销售系统、SCM系统采购记录、SCM系统菜品标准量化表,形成餐饮原材料成本的控制模型。在SCM系统中预先设置菜品制作需要的原材料种类及详细用量,规格要与前端销售系统菜单中规格保持一致,可以借助系统得到菜品的理论成本。结合前端的销售数量与原材料采购和耗用情况,SCM系统可以监控到实际耗用成本同标准化理论成本的差异,并筛选出差距突出的原材料种类反馈给行政总厨和餐厅服务部门,使得此体系成为反馈控制的有力工具。

客房部门营运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于客用物品的成本管理。客用物品数量多、需求多样、不确定性强,管理难度较大。"基于SCM系统的客房成本管理体系"综合客人预订系统、客人信息数据库和SCM系统采购与库存数据,依据客人的预订信息和对随机性客人需求的预估,确定酒店客用物品的采购数量,在保证安全库存的基础上,SCM系统可以提取客用物品的采购时间间隔、库存数量,从而实现严格控制,保证科学库存量,即可以降低储存成本,又可以减少库存积压,避免对营运资金的不合理占用。

三、基于SCM系统的仓储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基于SCM系统的仓储成本管理体系借助信息系统规范酒店仓库收、发、盘存流程,仓库存量的每次变动都由系统单据作为支持。为保证酒店各部门的正常运营,所需原材料和物资在经营计划期内不能发生短缺,SCM系统提供同前端销售系统、预订系统连接的端口,优化传统酒店企业依据经验预测来确定订货点和安全存量的方法,依据真实预订情况和客人数据库信息预测,科学确定订货点,防止采购过量或不足,使酒店仓库保持最佳库存水平,降低仓储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仓储模块将每种存货的尺寸、规格、条形码、存储位置等信息都一一细化分类,在盘点过程中,酒店可以借助借入SCM系统的条形码扫描仪等设备辅助,提高盘点效率和准确性。

四、基于SCM系统的酒店成本管理模型应用于我国酒店行业的建议

目前,SCM系统主要应用于国际品牌高星级酒店,从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应用程度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而应用了SCM系统的酒店中也存在只作为基本工具、其成本管理功能未完全挖掘的情况。基于SCM系统的酒店成本管理模型的构建,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将酒店行业企业的资源配置从酒店内部的成本管理外延到产业的整个供应链,对酒店行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财务管理的理念同信息化的先进手段紧密结合后,为酒店的经营提供了坚实基础,提升了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I:

[1] 郭美芸,浅谈作业成本法在酒店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0(05)

[2] 徐彩萍,酒店成本核算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5(09)

[3] 金兰,浅谈如何提高我国酒店的财务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9(12)

[4] 张健,浅谈星级酒店的成本控制[J],经济视角(中旬),2012(03)

第3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 旅游业 对策

    一、引言

    科学有效的酒店管理及优良的酒店服务,是现代酒店稳定客源、保持良好声誉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酒店行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萌动阶段,90年代的成长阶段,直到近几年的加速扩张阶段,发展速度惊人。平均来看,最近20多年来,我国酒店的数量以每五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酒店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过去酒店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高档酒店。可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情况显示,为了适应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经济型酒店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进入WTO后,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逐渐开放,旅游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使酒店在旅游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酒店管理应成为我们重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当前我国酒店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专业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以后发展更加迅速,但这些酒店有很大一部分源于诸如招待所等较为抵挡的居住设施,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避免房地产的闲置而改做酒店营业。初始条件的限制,必然使我国酒店业在经营起点与思路方面和有上百年历史的国外酒店管理集团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酒店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仍有较大差距,酒店业职业经理人才、职业化员工整体缺乏的现状,仍未有效改变。中国内资酒店管理人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单一,缺少专业化人才的局面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造成酒店管理企业人才缺乏的原因归结起来大概有三个方面:(1)酒店管理教育的落后,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有限,理论与时间相脱节;(2)一般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从其他企业挖取人才,导致全行业职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3)目前社会公众对酒店管理工作了解不够,除了酒店管理本专业的人才之外,很多大中专院校毕业不愿意到酒店去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酒店管理技术的提高。

    (二)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经营较为分散

    在国内,虽然一些酒店企业也拥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往往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管理模式。很多企业在借鉴其他企业经验或者从酒店管理公司获得管理技术时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此外,我国酒店大多都是小规模经营,而且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不能适应世界酒店发展的趋势,与全球较为成功的酒店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酒店企业文化,就是酒店根据自己的特点,为达到一个共同认可的目标,为酒店的生存和发展而树立的一种价值取向。它是以酒店价值观为核心的诸多内容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精神、观念、作风、习惯、行为准则等。我国酒店业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没有形成主体的企业价值观。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职业的热爱程度讲,存在较大的差距。酒店业无论是经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多数都缺乏“职内满足感”,没有发自内心地把酒店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热爱,归根结底是缺少企业文化的熏陶,没有形成主体的价值观。

    三、相关对策

    (一)注意柔性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是一种基于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其最大特点在于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而是依赖于员工自身的心理调整和自觉认识,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将组织目标转变为自发行动。使员工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通过个人的自觉努力实现组织目标。这种管理方法的采用能够适应酒店是直接对客服务的企业,为客人提供离家在外的食宿,酒店员工所面对的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的工作特征的,最终通过柔性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注意按照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企业化运作

    这是从微观上推动酒店业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是酒店业能真正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国外酒店的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合理,组织结构健全,管理严密,效率较高。而中国酒店业是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产权模糊,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现象比较严重,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成本过高。这些运行机制上的弊端带来了管理上的疏漏和效率低下,直接导致了中国酒店业整体竞争力和效益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做法,使酒店企业产权清晰,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将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三)建立起适合信息高速流通的现代酒店管理体制

    现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在各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掌握信息就是掌握财富,酒店各方面要想跟上时展,不断更新,吸引更多客源,必须掌握大量市场信息,适合信息高速流动的管理体制是其保证。为此,一定要选择较为先进的酒店硬件设施,既提高了酒店的工作效率,又方便了客户的信息获取。此外,还需给管理人员配备先进的对外联系设备,保证其更好更快的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给客户形成酒店能够快速高效高质地提供服务的良好印象。

    (四)注意职业化人才的培养

    从长期来看,员工高流失率降低了酒店人力资源优势,分散了核心资源,破坏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利于酒店的长远发展。同时,员工高流失率会不断增大酒店的人力资源成本(比如:重复招聘、频繁培训新员工),加大酒店的生存压力。关键的问题是由于不能组建稳定的员工队伍,必然导致员工专业结构的失调和企业技术骨干总量少的现象,制约了企业二次创业的有效开展。所以,酒店职业化人才的培养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可从特色性企业文化的塑造、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加强相互间的信息沟通等诸多方面构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管理体系。

第4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现代酒店 财务管理 问题 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酒店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之间的竞争,也面临着全球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现代酒店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从采购到加工、销售、资金回笼,都渗透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酒店结构本身比较复杂,财务管理又是酒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文对现代酒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现代酒店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一、财务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

酒店的经营状况与财务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酒店的兴衰与发展。酒店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不断壮大,主要取决于科学的资本经营。伴随着现代酒店业的不断发展,对酒店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酒店资金的筹集、周转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酒店财务管理为酒店的经济活动计划拟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酒店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必要的有利的基础。因此,酒店的财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提高酒店的财务管理效率,以保证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

二、现代酒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存在弊端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现代酒店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水平。目前,许多酒店企业己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相应的实施举措,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及监督机制缺乏。

(二)投资行为缺乏理性

酒店的设计费用较高,许多酒店的投资者缺乏对当地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而是单纯的为了节省费用,造成了我国多数酒店风格雷同、布局不够合理。在对酒店业的发展动态不够了解、市场定位不够清楚以及可行性投资分析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匆匆执行,进而造成投资失败。

(三)专业财务人才的缺乏

在如今经济时代,财会人员在每个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都显得至关重要,专业的财务人员则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财务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具有较高的人品道德素质修养。如今,我国现代酒店业通常比较注重营销推广、服务质量等,往往忽略了对财务专业人才的系统培训和职业规划。

(四)预算管理落后

随着我国企业经济和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预算管理是酒店实现目标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为制定经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我国酒店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预算管理体系不完整、预算目标不够准确。

三、提高酒店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策

财务管理是酒店管理的核心环节,对酒店业绩的好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融合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形成更具创新、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创新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国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完善内控体系

规范酒店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提升酒店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酒店有必要加强内部控制意识,保证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加大执行、监督力度,使酒店得以长远发展。要建立严密有效的内控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倡导诚信和强调道德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核算体系;改善预算管理,建立并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酒店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并非是一项短期工作,需要随着酒店的发展而更全面、更完善。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酒店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酒店的兴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对增强企业的理财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酒店财务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身具备以下几点要求;应具备良好战略决策的能力,要有开阔的思路和高瞻远瞩的策略;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财务人文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及很好的法律意识。同时,酒店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并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财会人员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理财效率。

(三)合理控制成本

加强成本的科学管理与控制是酒店财务管理的关键,把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是增加酒店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控制采购的成本,采购作为企业运行的首个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制度十分重要。然后,要加强对餐饮成本的控制,对其进行科学的核算、有力的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落实项目责任制,精打细算,努力优化各项经济指标,降低酒店的总成本。

四、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际化竞争是酒店行业面临的必然趋势。现代酒店如何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酒店走向国际化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抓住机遇,更关键的是要敢于突破和创新,才能形成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伴随着现代酒店的国际化,酒店财务管理也必然不断改革与创新,并与国际接轨。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酒店财务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酒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适应国内外竞争,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及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中,进一步规范酒店财务管理体系无疑将影响和制约着酒店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酒店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国外酒店加大中国市场进入的步伐也增加了酒店行业的竞争压力。

面对这种形势,酒店管理者必须立足于世界,树立全球化财务管理观念。首先,必须立足于酒店长远利益,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要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的、适应本酒店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价值规律和市场为导向,调节酒店发展中人、财、物各方面的需求和供给,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酒店财务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思想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在传统酒店企业基础上的以财务资本运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为生产的核心要素的客观要求。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无形的知识资产成为酒店财务管理的核心,结合酒店特色,虽然在其所经营的产品是以有形的产品为主,但是,品牌、声誉、社会评价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酒店的影响不容小视,无形资产管理必成为酒店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

五、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现代酒店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酒店业必须强化自己的优势,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好可持续的战略发展规划。对酒店财务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酒店管理的重要内容,酒店的财务管理只有不断加强酒店管理的内部控制、更新管理理念、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标准,实现酒店的长远发展 。

参考文献:

[1]解娟.强化财务管理,提高酒店管理水平[J]. 中国总会计师,2009(4)

第5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1系统介绍

    针对上述问题,社旗县电业局引进了基于J2EE架构的三层结构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分为“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营销工作质量监督层”、“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四层应用结构,包括业扩报装、电能计量、电量电费、用电检查、系统管理、报表管理与辅助决策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电力营销工作的无笔化,充分共享了用电数据,从根本上解决了C/S两层结构系统存在的问题。

    2系统优点

    通过运行一年来的运行,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能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B/S模式将数据与程序、数据控制与应用逻辑分层独立管理,能更严格地控制信息访问;信息传递中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可进一步减低信息失密的风险。实现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的双重权限控制,对权限的划分更准确、灵活、严格。新系统在信息访问、传递和存储三个环节上均有严格的安全措施。第二便于各类档案的查询。升级后与原有供电所数据合为一体,对全县任一用户档案进行实时的各类信息查询(用户基本信息、变压器信息、电能表信息及电价信息等)。第三提供了用电分析依据。升级后与原有供电所数据合为一体,能使领导层分析全县各类用户的用电情况。第四方便了全县表计的统一管理。对全县所有用户(大客户以及各供电所)的表计进行统一管理。第五有效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简化管理。B/S模式在各层次上的组件能单独更新、替换或增加、拆除,使系统维护方便。而且因各组件互相独立,更换组件对其它部分并无影响,所以更新维护更加安全可靠。第六适应大规模和复杂的应用需求。B/S结构,可以将数据处理从客户端转移到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这样,尽管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多的连接,但是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却只有少数几个,从而达到减少通信线路上传递的数据量的目标。即使在用户数量很大的情况下,数据库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负载,保持系统快速的响应速度。第七可适应不断的变化和新的业务需求。任何应用系统实施的重点都不在于需求确定以后能否实现这些需求,而是在系统实施后如何适应变化的需求。J2EE系统结构和组件式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新的需求,通过在不同系统层次上调度更新组件或新加入组件来调整旧的系统,以适应新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往的C/S模式系统只能靠专业维护人员或系统开发商的二次开发,才能满足新的需求,代价往往很大,无法保证时间上的要求。

第6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1.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第一,酒店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服务人员的教育经历多停留于初中、高中阶段,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局限性,服务人员的谈吐举止就相对随意,在接受酒店提供的专业培训时,学习态度也不够认真;第二,就大多数酒店负责培训的人员安排来说,培训人员大多都是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员工,并不是具有专业资格的培训人员,在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时,并不会像专业培训人员一样准备专门的课件、视频资料等,将更加规范、标准的服务流程清晰、充分的展示出来,只能结合自己有限的工作经验去进行口头解说,新员工听过之后印象也不够深刻,培训效果也不会很好,以上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酒店管理行业服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2.专业服务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起点较低、发展速度迟缓等因素,导致我国酒店管理行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化水平相距甚远,这些都影响着社会各界对于酒店管理业的认知。例如,高中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由于长辈对于酒店管理业从业前景的担忧,就会对有报考酒店管理专业兴趣的考生进行阻挠,增加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难度。对酒店管理行业的偏见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人才的择业方向,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酒店服务行业是辛苦劳累没前途的职业,选择此行业的热情普遍不高,也是造成酒店管理服务专业人才缺失的原因之一。另外,酒店行业管理机制的缺陷,对人才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了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都造成了酒店管理行业专业服务人才的缺失、服务人才结构单一的现状。

3.管理模式急需完善

由于我国酒店管理行业大多都是较小规模发展的,具有连锁规模的酒店数量不多且规模有限,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管理模式具有相当明显的差异,主流城市和小城市的酒店管理行业发展差距较大,酒店管理行业发展在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导致我国酒店管理行业落后国际水平很多的现实局面。想要在酒店管理行业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模式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模式,又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要想摆脱这个行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努力完善其管理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4.主体价值观缺乏,工作热情不高

就目前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对员工主体地位的不够重视,不能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员工的努力和成绩给予的激励不够,导致服务人员主体价值观的缺失,对自己从事的服务工作没有足够的主人翁意识,大多只是做好份内的工作,对服务质量的提升没有太大的主动性。

二、应对酒店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要改善酒店管理行业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就服务人员招聘方面,加强对面试人员学历的把关工作,将酒店管理服务岗位上岗人员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加强员工专业服务意识方面,可以尝试通过安排专业培训师、加大员工培训课程设置密度、丰富培训课程内容等方式,提高培训课程开设的有效性。在工作氛围完善营造方面,善于发现服务人员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和宣传,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对员工树立正面价值观,通过这种积极影响,提升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

2.加强人才的培养、提升服务品质

要想留住更多优质人才,就要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酒店行业的管理者要注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多和员工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真实的工作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多给予员工情感关怀,强化员工对于工作岗位的感情和黏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酒店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各方面支持,可在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人才的培养、提升服务品质。

3.管理体制创新制度完善和创新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酒店行业管理。完善的管理体制是酒店发展的“屋脊”,为其良性发展遮风挡雨,因此可以说,酒店管理行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管理体制的有力支撑。酒店管理行业中,要想使自身的服务品质更佳,就必须紧跟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对自身的管理体制进行及时的变革和创新,确保自身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只有在不断变化的实际中做好管理体制的变革、创新和完善,才能促进酒店管理行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朝着国际化目标前进。

4.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对酒店服务行业来说,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的原因可能在于发展中找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主人翁意识不够强,这就需要在奖惩制度制定方面,制定奖罚分明奖惩措施,对于在工作中有明显进步或者表现特别优秀的员工,及时给予口头上的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在薪资架构制定方面,可以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薪资制度,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客人的服务态度、工作态度是否负责认真和客户投诉多少等等都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中去,与最终发放工资的多少有关,激励员工提升服务质量,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结语

第7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 供电系统 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具有技术性和危险性的“双重”重要属性,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施工要求高,如果不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极易造成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器设备安装的日趋复杂,对供电系统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对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着眼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动电气工程电力系统施工管理创新,推动电气工程电力系统施工走上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轨道。

一、加强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电气工程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日益形成。但从我国电气工程施工行业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否还较弱,不不适应我是电气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为管理水平落后。供电系统施工是电气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与电气工程各领域、各环节密切相联。加强供电系统施工管理,能够进一步强化整个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特别是对于加强各领域、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对提高电气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单位。

(二)有利于提升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供电系统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基础性、核心性工程,不仅是电气工程的能源保障,而且也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保障,特别是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具有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整个电气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加强供电系统施工管理对于提高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也就十分重要。加强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能够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确保供电系统施工科学、规范、有序、高效进行。

(三)有利于打造电力系统施工队伍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施工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加强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能够通过有效管理,使电力系统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科技化不断得到提高,能够使电力系统施工人员养成精细、严谨、务实、认真特别是严格遵守施工制度、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的习惯,可以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电力系统施工队伍。

二、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施工企业质量意识不强

尽管总体上我国供电系统施工管理相对比较完善,大多数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但仍然有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受利益驱动,不能很好的处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弄虚作假和偷工减料,使用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设备和管线,认为标准降低一些不会影响大局,给供电系统运行埋下发安全隐患。

(二)施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健全完善的供电系统施工管理体系,是保证代电系统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运行机制。尽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多数供电系统施工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问题,很多时候仍然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上。特别是一些小型供电系统施工企业,管理机制十分落实,既无管理人员以无管理制度,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

(三)施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供电系统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供电系统施工人员素质较高,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很多时候都靠老经验、老办法进行施工。尽管电力系统施工必须“持证上岗”,但仍然存在着“无证上岗”的问题,特别是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聘用“非专业”人员从事一些辅工作,导致电力系统一线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三、加强电气工程供电系统管理模式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供电系统施工图纸审核

施工图纸是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最重要的依据,容不得出现任何差错,因而对供电系统图纸的审核是加强电气工程电力系统施工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必须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必须对具体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操作规范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供电系统施工图纸的精准性。电力工程师在对供电系统施工图纸进行审核过程中,必须本着“科学、严谨、精细、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环节的审核,同时要加强与电气工程师乃至与电力相关的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密切配合,确保施工图纸协调一致。对于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向设计单位进行反应,并做好相关沟通协调工作,确保方案修改能够兼顾全局,为供电系统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二)加强供电系统施工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供电系统主要是借助现代化的电气设备传输和储存电流,因而供电系统的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运行过程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电气工程质量的管理也极为重要,一旦出现错误,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供电系统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要制定材料、工序、进度、效率等控制计划,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验检测,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供电系统施工安全保障

电力系统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加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对于供电系统施工任何时间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迅速查明原因,妥善处理解决。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严格的施工流程,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使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树立“安全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要大力加强安全保障措施,为供电系统施工人员配备高标准、高质量的安全保护工具,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建立供电系统施工质量“永久责任追究制度”,只要是因为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不管在什么时间都必须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总结

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具有科技性、复杂性、危险性等诸多特点,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电气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管理。随着我国供电系统施工数量不断增多、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必须着眼于破解供电系统施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供电系统施工图纸审核,加强供电系统施工质量控制,加强供电系统施工安全保障,不断提高供电系统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广敏.浅谈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科学之友,2010(06)

[2]方超颖.浅析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机电信息,2012(18)

[3]张敬涛.浅谈电气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0)

第8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一)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以往的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胜任酒店会所等相关企业的管理工作,能从事中等酒店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这种目标过于宽泛,通过与各大实习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交流,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细化,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及酒店需求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酒店一线部门管理者(职业发展方向为前厅、餐饮、康乐部等各一线部门经理或以上级别);2.酒店二线部门管理者(职业发展方向为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各二线部门经理或以上级别);3.酒店或其他相关行业经营运作者(职业发展方向为酒店设计、策划或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者)。整体而言,学生毕业时,应该成为服务技能熟练、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酒店行业从业人员。

(二)学科体系构建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不仅需要为酒店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在科研等各个方面支持酒店行业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体系中,也需要体现行业前沿性、动态性,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需要具有实用性,突出教学改革。

(三)人才发展自身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涵盖了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三种不同类别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打破学生对于酒店行业认知的迷茫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充分考虑自身个性的基础上,依据分级培养目标,选择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了实习选择的盲从性。

二、酒店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要求

(一)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根据与开元集团、上海亚湾酒店管理公司、杭州励骏酒店等人资经理的交谈,对于酒店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最为看重的主要是职业意识,通过对历年在酒店发展较好的毕业生进行对比发现,这批学生有两个明显特质:一是具备极好的职业素养,如自动自发能力强,职场态度坚定;二是学习能力强。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需要专职教师从职业道德素质、服务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系部通过各种素质拓展活动从氛围熏陶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旅游知识以及酒店业务知识。

(二)从业人员能力要求

通过实习期间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对比分析,酒店方青睐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对于未来在酒店继续从业的意愿度也更高。因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以这些能力的提升为突破点,培养具有较高情商的酒店从业人员。

(三)从业人员技术要求

应用型大学强调学做合一,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一线部门岗位技术工作是所有的学生毕业时所必须掌握的,如前厅的入住登记、结账等基本工作项目;餐厅的对客服务、客房的整理清洁等工作,根据以往的实习对比,大部分同学经历了四个月的专业实习后,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工作。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一)落实“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方向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情况主动与与旅游行业用人单位如广州凤凰城国际大酒店、深圳喜来登、帝豪大酒店、索菲特大酒店、怀化宾馆、怀荣宾馆等签订供需人才订单,大二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专业实习,但是从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力提供者,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实习效果不佳。自2013年以来,我院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方面与合作酒店进行了深度交流,借鉴了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双元制”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1]。我院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由4个月改为6个月实习(11月份--来年5月份),横跨第五学期的11、12月份及第六学期的3、4月份,这样既能有效的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能解决酒店春节用工荒的瓶颈。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酒店方也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职业发展规划,双方满意度均得到提升。

(二)开展“情景化”教学

“情景化教学”和“主题化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和酒店工作流程的一致性[2]。自2013年以来,学院专门开辟了案例教学讨论会,每届学生实习归来后,都与下一届的学生进行实习交流分享会,分享酒店工作心得,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客观的感知未来的工作,降低实习期望值,从而提升未来工作满意度。对学生的教学以引导为主,改变以往教师讲为主的状态,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等各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如《餐饮管理》的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使得学生在酒店专业见习中,就能在岗位上顺利工作,课程授课教师依据各类大赛的经验,以及担任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评委的经验,以酒店服务人员的要求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能够使得学生学有所用,为日后的全国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及酒店见习实习奠定基础。

(三)实施“课程体系教学包”

我院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以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宗旨,把课程体系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又分为公共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发展能力模块。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既有实践操作的内容,也有实践研究部分。但是从与国外洛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些课程体系对比而言,我院的课程体系设计还存在着一些漏洞,需要实施适应酒店教育发展规律和酒店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包”。“康奈尔模式”与“洛桑模式”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酒店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人才培训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现代服务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公关礼仪、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整体而言这些课程数量较少,且缺乏明确的指向性。教学课程体系包应该包含通识教育、商业教育、旅游教育、经验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涵盖理论课、实践课、语言课三个层次。目前的教学计划中,通识课比重过大,实践类经验教育课比重较小,专业课程的细化程度不够,管理类别专业课较少,如组织行为学、收益管理、管理沟通等管理类重要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

(四)深化“实践教学”

第9篇:酒店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电力生产 管理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生产当中不可缺少的能源。要确保其可以可靠稳定的运行,就需要相应的生产技术来作为支撑,同时需要完善的电力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

一、电力生产技术现状

从当前我国电力生产技术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交流输电技术以及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一)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要确保电能的利用高效,使其可以向用户稳定、可靠的提供电能,就需要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支撑。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供电提出了越来愈高的可靠性要求,而这些正好满足了对提 高供 电的可靠性电力企业对电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变革。因为采用了机器人以及变频调速驱器等精密的加工工具,加之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得到了普遍以及广泛 的应用,从而使得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些设备会给造成电源的波动以及干扰,每一个供电质量上出现恶化都有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出现不良的问题,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出现。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电子设备开始进入配电系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手段来确保电能质量控制,从而使得电能质量得到了严格的控制,确保了供电的可靠性。

(二)交流输电技术

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流输电技术都得了普遍的应用,同时,交流输电技术未来在电力的输送以及电力的分配等方面必然还会出现较大的变革,进而对于当前电能的高效利用,以及电网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是巨大的变革。所谓交流输电技术,指的是采用功率加大的电子器件作为大功率高压开关,并和其他电力设备共同构成FACTS设备,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参数,例如线路阻抗、相位角,以及功率潮流的连续调节控制,进而大幅度的促进输电线路输送能力以及电力系统稳定水平的提高,减少输电损耗。

(三)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所谓燃料电池就是把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变程电能的装置。从效率上来看,燃料电池最高能够70%以上,对于哪些高温燃料电池联合循环的效率甚能够达到85%。另外,燃料电池规模以及负荷大小给效率带来的影响较小。从速度上来,燃料电池发电能具有跟踪负荷变 化快速的特征,速度是变化全负荷的一半,同时具有较强的调峰能力。从燃料电池的优点来看,环境污染小是其最大的特征,因为没有燃烧过程,进而实现了完全的零排放。而燃料电池所具有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省水。因为我国水资源非常的匮乏,其所具有的省水的优点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具有极大的价值。 同时,燃料电池发电还有输电投资节省、分布式供电,以及模块结构和便于扩建等优点。早期的燃料电池式碱性燃料电池就曾经在宇航上得到过应用。

二、确保电力生产技术稳定的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把设备管理作为管理的主线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电站管理可以将设备管理作为管理的主线,把设备管理主任作为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中心,作为设备管理技术的负责人,而专业主任则作为协助者协助其工作。生产管理部要配备充足的技术管理人员、专业要配备齐全,这样可以确保设备管理主任以及副主任可以有足够的能力与精力做好本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并对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负责。负责技术管理体系的策划、建设以及执行和贯彻,把技术管理工作贯穿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在整个过程中都参与设备的选型设计、对关键设备进行的联合开发、对项目进行监理,以及对设备进行的安装调试等工作,并把在线监测以及趋势分析系统作为基本平台,利用设备巡检、缺陷跟踪以及设备诊断进行分析,尤其要做好设备主任的深度技术分析以及每个各专业的联合协同分析,进而可以对设备的核心技术和运行性能有个全面的掌握,从而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以及采取的检修措施,让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运行水平都得到显著的提升,保证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

(二)构建标准化基础管理平台

伴随着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的开展,要构建起一个将标准化作为依托,同时要持续进行改进的基础管理平台,电厂当中的所有日常生产管理活动都应通过该标准进行固化,同时可以对其不断的进行改进,进而为以后可以迎接高强度接机发奠定基础。要认真梳理、修改生产技术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各种流程、相关记录,进而让所开展工作的更加的明了和清晰,让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慢慢的融入到的日常工作当中,变成所有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此外,要在借鉴和学习其它大型水电厂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构建出清晰完备的技术标准体系。把这个作为指导而形成的设备检修标准可以分成设备检修准则、检修(试验)规程以及检修作业指导书等,不但包括纲领性的文件,同时还包括流程控制,操作指南,进而从多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实现了控制和指导。利用这样一种从上到下一体化的技术标准模式,使得生产技术管理体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而促进生产活动的规范化。

(三)实现技术管理以及作业管理的相对分层

在生产技术管理上要做到技术管理和作业管理两者的相对分层。作为生产管理部,它是对电站进行技术管理的责任部门,要对状态进行分析、对故障进行诊断、同时要对缺陷进行跟踪、编制和制定计划、方案以及规程等职责进行履行。而运行部则是对设备的运行操作进行负责;维修部对设备维修进行负责,完成生产管理部所下达的工作任务,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此外,技术管理方面维修部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同时要做好现场记录以及检修报告,维修人员要在设备的检修维护上投入较多的精力,这有助于促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以及检修质量的提高。实现技术层和作业层的相对分离,有助于分工更为明确、职责更为清晰,使其可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从而有助于技术管理以及生产作业的精细化。

(四)构建专业委员会强化对专业技术的管理

为更好的强化电力生产技术管理,作为电力企业来说,应该成立技术委员会,同时下设机械、水工以及电气一次、电气二次与运行等专业委员会。每个专业委员会都应该定期召开会议,对本专业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组织、策划,对本专业设备技术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组织做好本专业科研项目、重大技术改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方案论证等工作,对本专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设备运行状况引起重视,组织开展对设备进行的诊断评估、可靠性研究以及本专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本专业年度重要技术研究课题进行策划。利用这样以专业技术管理作为主线的方式,使得部门行政管理的限制得以打破,有助于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同时也有主强化技术交流、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促进各专业技术管理实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忠仁.全面技术管理在自备电厂项目管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9.

[2]钱丹妮.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