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慢性病流行状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慢性病流行状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关键词】慢性病;危险因素;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66-01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老化,在我国城市地区,以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1]。这些行为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少体育运动、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我们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对黄石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制定慢性病的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黄石市4个城区的常住居民共55万人口作为调查人群。采用三阶段系统抽样方法,通过三次单纯随机抽样,产生一个完整的样本。先在4个城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分别抽取10个居委会(一阶单位);再在抽取到的居委会中随机抽取100个住户(二阶单位);每个抽到户中随机抽取1名成年人(16-69岁)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每个城区各完成1000份。

1.2调查内容 调查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行为危险因素与健康关系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及对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习惯、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有关概念定义吸烟:每天至少吸1支烟且连续6个月以上;酗酒:一次喝150ml以上的白酒或相同酒精含量的其他酒;缺少体育运动:每周锻炼不足3次且每次时间不足30分钟;体重超重:身高体重指数(BMI)>25;高脂摄入:每周至少有3天吃含油及脂肪多的食品(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

1.3统计方法 统一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整理和清洗以及统计分析。对部分行为危险因素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3984份,完成率99.60%。其中男2120人,女1880人。年龄16-34岁占34.14%,35-54岁占49-15%,55岁以上占16.74.已婚占83.14%未婚占10.01%,离婚、分居或丧偶占6.18%,文化程度大专或以上的占23.45%,高中或中专占64.18%,初中及以下占12.37%,国家机关及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22.15%,企业职工占38.16%,家务或离退休人员占28.45%。

8.15%的调查对象过去30天因患病使得日常生活受到限制,这些疾病依次为:心脑血管病(28.22%),消化系统疾病(19.02%),呼吸系统疾病(15.03%),糖尿病(10.74%)和精神状况不好(5.52%),由于这些疾病有10.12%的患者不能独自完成日常的一些活动。

2.1吸烟 调查对象的总吸烟率为37.35%,其中男性67.92%,女性2.58%。47.99%的调查对象知晓吸烟的危害,掌握吸烟危害知识者中现吸烟率为28.29%,与不掌握吸烟危害知识者中吸烟率31.08%,差异无显著性(x2=3.691,p>0.05)。

在吸烟者中,开始吸烟年龄14-18岁的占34.15%,19-24岁的占41.70%,≥25岁的占19.10%。96.03%的吸烟者以吸卷烟(机制)为主。在吸烟者中,目前打算戒烟的有17.02%,在戒烟者中,戒烟一年以上的占35.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值18.161)、家庭成员中有吸烟者(OR值2.156)、婚姻状况不良(OR值1.428)、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OR值1.403)的调查对象较容易成为一个吸烟者。

2.2酗酒 10.17%调查对象回答有酗酒行为。4.74%的调查对象既是酗酒者,又是一个现在吸烟者,酗酒者的吸烟率(46.63%)明显高于非酗酒者(27.83)(x2=28.36,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值7.147)、婚姻状况不良(OR值1.62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OR值1.472)及每天吸烟2包以上(OR值1.228)的调查对象更容易是一个酗酒者。

2.3高血压 16.89%的调查对象回答曾被医务人员确诊为高血压。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体重(OR值2.841)和高脂摄入(OR值1.832)的调查对象更易患高血压。

2.4体重超重 28.99%的调查对象体重超重BMI>30者比重占46.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高血压(OR值2.130)年龄在35-54岁(OR值1.669)、已婚(OR值1.574)的调查对象更易是一个体重超重者。

2.5缺少体育运动 21.19%的调查对象缺少体育运动,未进行体育锻炼者中42.12%是因为没有时间,32.14%是不喜欢运动,12.27%是因为工作太累。能坚持每天锻炼且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者占36.13%。

3 讨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国已完成了由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变过程,人口老化明显加快,我国居民疾病模式发生重大变化。黄石市城市居民总死因顺位中,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病已占居前几位,成为居民的主要死因。而我市城区居民普遍存在吸烟、不合理膳食、酗酒、缺少体育锻炼等行为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将会引起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在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疾病中,心脑血管病占首位,这与我省城市地区心脑血管病占居民死因第一位的结论[5]一致。

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的特征人群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不同,如家庭成员中有吸烟者调查对象比家庭中无吸烟者的调查对象更容易成为一个吸烟者,同时,因有不良婚姻经历及工作压力易使受调查者产生吸烟、酗酒等行为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有其存在的广泛性和相互强化,调查结果显示,酗酒者的吸烟率明显高于非酗酒者,不坚持体育运动、体重超重、高血压及高脂摄入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黄石城区居民中的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较严重,我们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采取多种策略使广大居民能够树立健康意识,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促使不健康的行为发生改变,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Lu M, Yao WZ, Zhong NS, Zhou YM, Wang C, Chen P, et al.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Chin Med J 2010; 123: 1494-1499.

[2] Chen YH, Yao WZ, Cai BQ, Wang H, Deng XM, Gao HL, et al. Economic analysis in admitted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in Med J 2008; 121: 587-591.

[3] Zhou YM, Wang C, Yao WZ, Chen P, Kang J, Huang SG,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rural area in China.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Chin) 2009; 48: 358-361.

[4]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09). (Accessed February 25, 2010 at http://)

[5] Sun YC. Advance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n Med J 2010; 123: 6-17.

第2篇: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中图分类号: R544.1;R58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300-02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在上升到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第二和第三位,而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也明显提高,且大多数集中在中老年人群,成为中老年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该人群的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流行状况,笔者于2005年对柳州市机关离退休人员共3809人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为柳州市机关离退休人员共3809人,年龄55~90岁,平均63.9岁,其中男2303人,女1506人,两性间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血压测量:依据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的规定,测量血压时被测对象至少静息10min,采用汞柱式血压计量坐位右上臂血压3次,取平均值;采血方法:受检者清晨空腹抽取前臂静脉血3ml,放置试管中,1.5~2h内送医院检验中心,生化项目的检测由检验专业人员使用日本生产Au-1000型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判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按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的高血压新标准[1]:收缩压(SBP)≥ 18.6kPa或舒张压(DBP)≥12.0kPa。空腹血糖(FBG)≥7.0mmol/L,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根据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总胆固醇(TC)增高≥5.7mmol/L或甘油三酯(TG)≥1.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0.9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LDL)≥3.3mmol/L。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人员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检出率见表1。其中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男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2.2 不同性别人员血脂异常检出率,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本组人群中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达82.1%;其次为高血压,占38.6%;高血糖亦达11.2%。由此可见,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是本组人群常见病,定期健康体检将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有文献报道,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3-5],本组人群中男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不能凭一次血糖诊断糖尿患者,但应高度重视患者血糖高的现象,进一步进行必要的各种有关糖尿病的确诊检查。有关调查表明:糖尿病常在发病5~10年后才被发现,大约20%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已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发症,所以,不能忽视已有糖尿病并发症状或体征、尚未做出糖尿病诊断的患者的筛查工作[7]。本组人群中血脂异常检出率达82.1%,明显高于欧新华、陈晓报道结果[8,9],可能与年龄差异有关。男性和女性TC、TG,HDL和LDL检出率,分别是27.7%和38.8%,30.6%和32.7%,32.7%和11.8%,19.0%和20.7%,见表2。TC男性高于女性(P

参考文献:

[1] 武阳丰.我国人群高血压及其危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通讯,2003,32(12):27.

[2] 方圻,王钟林,宁田海,等.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1.

[3] 史虹莉,徐一甄,沈稚舟,等.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6,12(3):157-159.

[4] 罗宏斌,黄丽青,冉燕雪,等.广州市荔湾区10800例糖尿病患病调查[J].广东医学,2004,25(10):1207-1208.

[5] 杨泽,郑宏,唐雷,等.衰老和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2):78.

[6] 陈琴,陈丽,孙彩云,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分析[J].医学论坛杂志,2006,27(21):47-48.

[7] 张丽华.糖尿病发病趋势及预防措施[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4):187-188.

[8] 欧新荣,王艳,张兵.长沙市疾控系统离退人员血糖、血脂异常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356-357.

[9] 陈晓荣,逢增昌,肖颖,等.青岛地区35~64岁城乡居民血脂异常特点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2004,12(6):203-205.

第3篇: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关键词】院前急救;指挥调度;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26-02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是否完善与及院前急救水平、指挥调度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急诊急救工作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随着我州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需求也逐年增长,本文通过凉山彝族自治州2005年—2011年“120”指挥调度信息进行分析,为不断完善我州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提高指挥调度质量和我州院前急救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广大病员服务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凉山彝族自治州紧急救援中心2005年—2011年有效呼叫“120”的指挥调度信息

1.2方法:对我州7年间院前急救发展情况、呼救病种构成、呼叫出车月、日高峰时段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和安克“120”指挥调度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总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人口487万,其中彝族人口244万、占50.1%[1],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自2005年—2011年全州有效出诊117338次,急救伤病员123608人。

2.2院前急救发展情况:七年来有效出诊117338次,急救伤病员123608人次。年有效出诊趟次平均增长率为8.73%,平均发展率为108.73%。年急救病员人数平均增长率为6.73%,平均发展率为106.73%,见表1 (P

表1凉山州2005—2011年院前急救发展情况统计表

Table 1Statistical tabl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situation in the state of LiangShan from 2005 to 2011

年度出诊趟次较上年增长率急救病员数较上年增长率200512510 14200 2006136509.11%146333.05%20071566314.75%1663113.65%20081786914.08%1867112.27%2009181101.35%190171.85%2010189804.80%195873.00%2011205568.30%208696.54%合计117338 123608平均增长率 8.73% 6.73%平均发展率 108.73% 106.73%2.3呼救病种构成: 呼救病种构成前三类依次为:交通伤(33.27%)、除交通伤外的创伤(25.44%)、内科疾病(22.60%),见表2 (P

2.4呼叫出车月、日高峰分布:呼叫出车月高峰依次为:12、11、8月,低谷依次为:4、2、6月,见表3 (P

表2凉山州2005年—2011年院前急救病种统计表

Table 2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tatistical table in the state of LiangShan from 2005 to 2011

病种 病员人数构成比(%)内 科2793522.60%除交通伤外的创伤3144625.44%妇产科90237.30%交通伤4112533.27%中 毒89377.23%儿 科23981.94%其 它27442.22%合 计123608100.00%表3凉山州2005—2011年按月份统计出车情况表

Table 3 Monthly statistics dispatch table in the state of LiangShan from 2005 to 2011

月 份出诊趟次构成比(%)一月100898.60%二月90937.75%三月92257.86%四月89957.67%五月94218.03%六月91447.79%七月99518.48%八月101428.64%九月98298.38%十月100028.52%十一月103838.85%十二月110649.43%合计117338100.00%表4凉山州2005年—2011年按时刻统计出车情况表

统计资料显示,7年来我州院前急救有效出车趟次和急救病员人次逐年增加,年出诊趟次平均增长率为8.73%,平均发展率为108.73%。年急救病员人数平均增长率为6.73%,平均发展率为106.73%。这说明:①随着我州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②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及相关“120”网络医疗机构对“120”的重要性和院前急救知识的大力宣传、普及,我州人民对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意识逐步增强。③得益于我州建立了比较完善的“120”院前急救机制[2]。

就院前急救呼救病种构成来看前三类依次为:交通伤(33.27%)、除交通伤外的创伤(25.44%)、内科疾病(22.60%)。可见我州以车祸为主的创伤高居第一位(58.71%),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2, 4,5,6]是危害我州人民健康的第一大因素,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为:①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山区地区,山高、路陡,道路状况相对较差。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交通工具广泛应用的同时部分民众在使用交通工具时安全意识缺乏存在疲劳驾驶、超载、无证驾驶、酒驾等情况。③部分民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安全意识缺乏、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④酒后突发安全事件和治安事件中的打架斗殴等[3]有所增加。因此,应加强我州的城乡道路建设,改进通行状况;加强我州民众交通安全认识以及安全生产和生活的相关知识教育,从而提高我州民众遵守交通规则以及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120”网络医疗机构应加强针对创伤的急救物资、人员准备,加强创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规范急救技术和流程,从而建立一支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的院前急救队伍。

就呼叫出车月、日高峰分布来看呼叫出车月高峰依次为:12、11、8月,低谷依次为:4、2、6月。这是由于①11、8月是我彝族自治州的传统节日彝族年和火把节大假期间外来旅游人员和出行民众较多,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以及假日综合征导致各类疾病发病率增加有关。②12、8月是一年中相对较冷和较热的季节。气候因素导致各类疾病发病率增加同时驾驶员易疲劳、道路通行情况差(结冰、下雨导致道路湿滑)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5]。③我州农业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86%以上[1],12、11、8月份系农闲季节广大农民朋友慢性病就诊、外出活动、打工的意愿增强,而4、2、6系农忙季节广大农民朋友慢性病就诊、外出活动、打工的意愿下降。呼叫出车日高峰时段为16时—02时、低谷时段为02时—06时。这与我州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规律一致。因此应按照呼叫出车月、日高峰分布特点适当调整 “120”指挥调度平台、各医疗机构的院前和院内急救资源配置,如:弹性增减“120”指挥平台调度人员、院前急救人员、急救车辆及急救物资,以适应院前急救之需要[6]。

院前急救工作随机性强、情况紧急、工作环境差、病种多样、急救药品及设备有限、急救人员劳动强度大、治疗主要以对症为主。应根据这些情况结合我州院前急救工作的自身特点不断完善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合理布局急救网点、急救资源,急救人员,加强急救从业人员培训。从而缩短院前急救反映时间、快速启动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应急急救能力、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好地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凉山州政府信息网 http:∥

[2]彭重力.重庆市主城区120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7):689-691.

[3]吴群召.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4):319.

[4]曾量波,梁子敬,黄力,等.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59.

第4篇: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生存分析

Investigation of the cancer incidence and survival in

Weifang Community from 2004-2008

WANG Yong

(Weif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ncer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unity from 2004 to 2008. Methods: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cidence and death of the cancers in the five year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hanghai cancer case reporting system and the all-cause mortality database of Pudong New District. Results: In the five years, 2079 cases were reported. The female breast cancer was always in the first place, so was the lung cancer for the man. Colorectal cancer (colon and rectal cancers) and stomach cancer followed as the second and third. The change of the trend concentrated in the cancer incidence of the population was not great. The incidence was prominent in the population over 40 years old, and especially in the group of 80 years and above. The rank of the cancer deaths in the top five of the male in the five years was the lung cancer, gastric cancer, liver cancer, pancreatic cancer, and colon cancer, and that of the female was the lung cancer, gastric cancer, colon cancer, liver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The mortality of the liver cancer of the femal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le in one and five years (P=0.004).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the cancer appears increasing, and their spectrum has changed. The initial onset of the cancer becomes younger, and the primary cancer cases appear more.

KEY WORDS tumor; epidemical feature; disease incidence; survival analysis

为了解区域内居民恶性肿瘤患病情况,为监测、防治提供资料,我们对社区2004-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一般流行病学特征及患者生存期进行了调查分析。

资料来源及观察时间

以社区内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从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的病例资料和地区派出所,获得人口新发肿瘤及死亡信息。生存信息观察终点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生存资料观察时间为5年。

结果

肿瘤发病基本状况

5年内肿瘤共发病2 079例,其中男性1 115例,女性964例,发病率分别为466.93/10万人年、405.28/10万人年,男性高于女性(χ2=10.428,P=0.001)。5年内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65.6±14.80)岁,其中男性为(67.1±13.82)岁,女性为(63.9±15.69)岁。5年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波动不大,女性患者初次发病年龄较男性为早。

肿瘤发病人群集中趋势5年内变化不大,4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增高,尤以80岁以上年龄段,超过2000.00/10万人年。20岁之前肿瘤发病状况男女无明显差异;女性在20~39岁年龄段肿瘤发病率明显较男性为高;而60岁以后,男性的发病率开始高于女性(表1)。

新发肿瘤的病种分析

5年内,女性乳腺癌发病始终居于首位,男性为肺癌,大肠癌(结、直肠癌)及胃癌紧接在后,肝癌则在男性发病位次较高。胃癌的发病排序居前5,每年发病人数相对维持稳定水平;大肠癌的年发病数则有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癌在女性肿瘤发病中上升,在各恶性肿瘤发病排序中有超越常规消化道类肿瘤的趋势,而多原发癌排序也明显开始靠前。

按年龄段分析,年轻人群(20~39岁)中甲状腺癌发病不可忽视,已占居发病排序前二位;乳腺癌在中青年妇女恶性肿瘤发病始终排在首位;中老年人群高发肿瘤依旧是肺癌及胃癌(表2)。

肿瘤患者生存期分析

以2013年12年31日为观察截点,2004-2008年2 079例新发病例中死亡1 342人,其中男性803人,女性539人。生存5年及以上者812人,其中男性363人,女性449人;5年生存率为39.06%,其中男性32.56%,女性46.58%,男性5年生存率明显较女性为低(χ2=42.699,P=0.000)。

预后状况以胆囊癌、胰腺癌及肝癌较差,胆囊癌及胰腺癌一年病死率均超过70%,其中肝癌在女性患者中一年病死率达到84.2%,明显高于男性(χ2=8.806,P=0.004)。预后较好的女性为甲状腺癌、宫颈癌及乳腺癌,5年生存率均超过75%,男性仅喉癌5年生存率超过70%。多数肿瘤呈现第一年内病死率最高、以后逐年递减的现象(表3)。

按年龄段分析,女性肝癌在60岁以上年龄段中位数生存时间明显较男性为低;80岁以上年龄段各肿瘤类别中肝癌中位数生存时间最低;多数肿瘤呈现年龄段越高中位数生存期越低的现象,但女性胃癌在60~79岁年龄段较40~59岁年龄段中位数生存期为高(表4)。

讨论

本项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病排序中,女性甲状腺发病数明显升高,且显现年轻化,这与国内多项研究相一致。钱碧云等[1-2]对天津市1981年至2001年甲状腺发病率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甲状腺癌平均发病率高于男性,且甲状腺癌中位诊断年龄女性早于男性。陈和新等[3]对江苏海门市甲状腺发病状况的分析也支持上述结论。关海霞等[4-5]研究发现碘摄入量高的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低碘及适碘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多原发肿瘤发病排序已开始靠前。对于多原发肿瘤发病的探讨已经开始重视,目前学者[6-7]普遍认为,多原发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与患者远期生存率普遍上升、生存期延长有关,同时,随着诊断手段的更新,发现更多的多原发癌的几率也增大。由此,随着多原发肿瘤患者的增多,对多原发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势必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本项研究发现,肝癌患者预后女性较男性差。国内外研究有不同看法,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研究中[8],女性为差。国内学者[9]对浦东新区原发性肝癌及生存情况分析获得同样结果,并指出1~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陈建国等[10]的研究则发现肝癌短期生存率男性稍优于女性,但长期生存率女性优于男性。

参考文献

陈竺.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18-47.

钱碧云, 何敏, 董淑芬, 等. 1981年至2001年天津市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 21(5): 432-434.

陈和新, 王娜, 黄培新, 等. 2002-2008年江苏省海门市甲状腺癌流行状况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 2011, 15(4): 279-281.

关海霞, 滕卫平, 单忠艳, 等. 不同碘摄入量地区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医学, 2001, 81(8): 457-458.

敖小凤, 高志红. 甲状腺癌流行现状研究进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8, 16(2): 217-219.

陈洪兴, 周桂娥. 多原发癌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与康复, 2009, 16(5): 452-454.

Koubková L, Hrstka R, Dobes P, et al, Second primary cancers-causes incidence and the future[J]. Klin Onkol, 2014, 27(1): 11-17.

Ladep NG, Khan SA, Crossey MM, et 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England and Wales: changing patterns and ethnic variations[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6): 1 544-1 553.

杨黎明, 李小攀, 杨琛, 等. 2002-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原发性肝癌发病及生存情况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33(10): 1 027-1 031.

第5篇: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率急剧升高,已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1,2〕。本文对贵阳市城区老年人MS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开展老年人MS防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城区5个办事处,从中抽取26个社区作为调查地区,然后以这些社区中部分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508人。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与体检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卷,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重点是身高、体重等指标。

122 血液生化检测 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检测设备采用奥林巴斯AU400型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试剂盒(北京中生公司)。

123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年的建议诊断标准〔3〕进行诊断。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或全部者诊断为MS:(1)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BMI)>250(kg/m2);(2)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mmol/L或糖尿病;(3)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mmHg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4)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mmol/L或HDL-C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31数据库输入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1508人,其中男性565人,占375%;女性943人,占625%;年龄最低60岁,最大为97岁,平均年龄为(6902±661)岁;男女性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代谢综合征(MS)分布特点 结果显示,患代谢综合征的人数为355人,患病率为235%。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以贵阳市城区人口年龄构成作为标准,标准化患病率为2104%。男性患病率185%,女性患病率为2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5)。

23 老年人MS病种构成(表1) 表1可见,4项诊断指标中,阳性人数最高为高血压,男性为540%,女性为565%;男性与女性在体重超重、高血糖、高血压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紊乱项目上男性的阳性率为414%,女性为5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1,P

24 老年人MS病种构成交叉特征(表2) 表2可见,男性与女性均显示“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交叉组成的阳性率较高,且这2组交叉的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转贴于

表1 贵阳市老年人MS病种构成情况(略)

表2 贵阳市老年人MS病种构成的组合情况(略)

注:1 代表超重或肥胖;2 代表高血糖;3 代表高血压;4 代表血脂紊乱

3 讨论

由于MS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仍未统一,其诊断标准不同,调查患病率结果差异就很大〔3,4〕。本次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建议定义,其结果更符合我国实际,利于国内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贵阳市老年人MS患病率达235%,其标准化患病率为2104%,高于我国成人的患病率〔3〕。文献报道,成年人随之年龄增加,MS的患病率随之增加〔5,6〕。本文结果显示,按性别分层分析后,老年人中MS的患病率并没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提示老年人MS的患病年龄分布与一般成年人存在差异。结果还显示,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其单项构成的性别差异主要是血脂紊乱,4种代谢病不同组合之间的性别差异分别为“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与“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这可能与男女性老年人之间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生理等差异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本次调查结果中,MS单项排序为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与肥胖与高血糖。其中血脂紊乱高于上海市社区的报道,而高血压、超重或肥胖与高血糖低于上海市社区的报道〔7〕。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之间疾病谱变迁的程度有所不同,提示各地MS的防治重点也有所差别。同时,老年人群中MS项目中单项或2项阳性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提示尽管这些老年人没有被诊断为MS,但他们发生MS的危险性仍然较高。因此,应加强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的监测和控制,促进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贵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00级、2001级流行病学实习组同学参与此次调查;此次调查得到贵阳市大南办事处、中南办事处、北京路办事处、遵义路办事处、普陀路办事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陈家伟.代谢综合征正在威胁人类健康[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7):529.

〔2〕 Isomaa B,Almgren P,Tuomi T,et al.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 Care,2001,24:683-689.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4〕 Aguilar-Salinas CA,Rojas R,Gomez-Perez FJ,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A concept hard to define[J].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2006,37(3):223-231.

〔5〕 金其林,宋晓敏,伍佩英,等.社区人群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5):342-344.

〔6〕 向红丁,陈伟,张晓林,等.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状况的调查[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6):169.

第6篇: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作为智慧医疗最核心的部分,医疗物联网将各种传感器、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用简约的数字医疗来完善医疗的标准化,进而推进整个医疗信息化的改进,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与互联。

医疗物联网也被认为是医疗领域信息技术浪潮的新经济引擎,将对医院和医疗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医疗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比普通的物联网更有突破性,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开阔和宽广。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老问题

目前,我国患者的就医环境依然很难令人满意。“耗时、费力、费用高”成为患者对医院的普遍印象。笔者的真实体验是,在一般的二甲以上的医院就诊,挂号、交费、化验、取药哪项都需要排队。其中挂号、交费、取药以及化验、影像等检查环节人员滞留情况最严重。也正是在这样的就医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体系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欠佳让医院成为社会矛盾最容易积聚的地方,也使得公众对当前公共医疗服务现状的怨声载道。

公共医疗服务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问题最多的地方。经过了多年的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曾经以失败告终。早在2003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确定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报告指出,当时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也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2005年,中国官方机构公开承认中国的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分析其中医改失败的原因可以发现,信息垄断、流通垄断造成的药价虚高给百姓造成“看病难,吃不起药 ”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以药品流通为例,药品的真实成本和药品的质量,除了少数药厂的人,以及医务人员等群体知道,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不知情的,这使得老百姓不得不面临花"冤枉"钱吃药和使用假冒伪劣药品的双重胁迫。

在目前,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在推进中,新医改的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物联网技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其中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患者在医院中挂号、划价、收费与报销将经由网络直接进行,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而在解决“看病贵”方面,物联网使医药生产、流通、销售的各环节透明化,不仅对药品加成产生有效监督,也对用药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另外,医疗物联网在合理配置目前的医疗资源方面也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制约着分级医疗的开展。目前,我国每1万人中只有14名医生,这个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医疗资源十分匮乏。同时,由于历史上二元体制的割裂,大量优秀医生集中在大医院,患者对社区医院不信任,也不愿意去社区医院,改革推进举步维艰。

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全新的诊疗模式可以把目前大多数医院以治疗为主的诊疗方式转为预防和康复。降低医疗资源使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医院运作效率,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

不仅如此,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治疗和诊断费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现有通信网络,可以收集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心电图、行动模式等各种数据,把不同地区的病人数据传输到各种医疗机构,对病人病情进行检测,随时调整用药或提醒病人入院进一步检查。例如,为慢性病患者配备了传感器,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监测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身体状况,这样患者不必往返医院,医生也能得到患者的身体状态信息,及时发现处理相关异常情况。在美国,仅仅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更好的管理,每年就能减少10亿美元的住院治疗和急诊费用。

此外,医疗物联网也会对医院的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医院的资产和药品等植入RFID芯片,医院可以对医务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这不仅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也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速度。

移动医疗:

医疗物联网发展的原动力

医疗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最初设计思路来自移动医疗。最初,是医疗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电子医疗。随后,当代先进的智能移动设备大大促进了电子医疗业的发展。将这些先进的移动设备与电子医疗相结合,便形成了移动医疗服务。近几年来,移动医疗服务已成为电子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由于移动医疗能够让医疗保健系统更加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所以随着移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的移动医疗正在推动医疗机构不断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传统医疗模式的实践。

在医疗行业最重要的对象就是病人,围绕病人的是医生、护士、药品、器械,所有跟病人有关的系统,如果我们把这些系统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管理规范进行有序的管理,得到了基本的效果是所有的对象都是有序地进行,在控制下进行运作,这样医院的基本医疗安全、质量就得到了保障。

在以病人和对象的理念指导下,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患者可以接受各种移动医疗设备对其提供的实时医疗服务,无论患者是在家中还是在路上,都可以接受医生的医疗监护。如果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终端设备接受对健康有益的医疗资讯医生的嘱咐等;也可以通过随身佩戴的传感器,获得自身的体征信息,供自己查看或传递给医生;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医生进行交互,实现远程就诊的过程;医疗信息平台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向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掌上资讯等服务。

当然,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也离不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

表1是国际联盟对中国老龄化人口的统计。虽然中国的百分比比其他国家低,但是老龄人口的数量到2050年将达3亿多。另外世界日趋严重的流行病的不断变异和增加,也使得相关的公共部门在如何有效地监控病毒传播和医疗保健管理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另外,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然而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快速的改变,中国国民的慢性病风险因素也在迅速提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而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中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比美、英、法等国高4倍至5倍,比日本高3.5倍,亦高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恶性肿瘤死亡率接近美、英、法,高于日本和印度;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世界各国;心脏病死亡率低于印度,接近美、英,明显高于日本和法国。此外,中国慢性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劳动人口患慢性病,这个群体年龄段为男性16岁~60岁,女性16岁~55岁。69%的高血压和65%的糖尿病都发生在上述年龄段。

可以说,巨大的医疗和诊断需要和相对不足的市场供给,给医疗物联网技术介入到移动医疗领域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窗口。而伴随着医疗物联网的发展,更促进移动医疗管理观念的转变。一种以医院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正在转向对象管理。这种转变,是医疗模式向更加人性化发展的推手。医疗物联网促进移动医疗服务给患者带来自由,同时也为医生带来了快捷的医疗诊断途径。比如医生就可以使用掌上电脑或者移动医疗车,通过患者佩戴的无线装备,实时查询患者的医疗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无需与患者当面交涉,即可完成医疗过程,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国每年患慢阻肺的病人死亡数量128万,平均每分钟死亡2.5人。目前,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基于对呼吸道声音、呼吸气流、心电图等物联网监测设备的研发成功,通过医院和医生为基础的物联网医学中心的监测管理,慢阻肺病人和睡眠呼吸性疾病的远程监测与管理得以实现。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物联网医学对慢阻肺确诊后的治疗和监测效果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不仅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浪潮带动了物联网与移动医疗健康服务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14个国家的调研发现,许多国家已经推出了移动医疗健康服务计划。其中最常见的是建立健康呼叫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约占38%),其次是短信预约提醒(约占25%)、远程医疗(约占18%)、访问患者病历(约占18%)、跟踪治疗效果(约占17%)、提高医疗健康意识(约占10%)、监测患者状况(约占8%)和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撑(约占6%)。

也正是因为移动医疗具备如此大的发展潜力,进入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层出不穷。2014年5月28日下午,支付宝对外公布了名为“未来医院”的计划。据此,支付宝将对医疗机构开放平台能力,具体包括账户体系、移动平台、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平台等。在2014年5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解禁处方药网络销售。艾媒咨询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根据GSMA移动医疗健康发展预测模型预测,在亚洲地区,中国和日本将占据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前两位,分别占37%和21%。

瞄准医院管理的三个痛点

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我国有医疗机构约30万家,包括医院19万多家;其中私营医疗机构15万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51%,私营医院约9000家,占医院总数的3%。对于医院来说,由于涉及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和大量人员和病人的管理,为了保证医疗的质量,医院管理早已成为政府、卫生部门、公众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近几年来,上一次中国医疗改革的失败,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医院的管理控制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未来的发展,没有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的整体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当前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也对医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破医院物流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设备管理这三个难点,就成为保证让医院摆脱繁琐管理工作束缚的战略选择。

痛点1:医院物流管理

医院物流涵盖医院所有业务部门的日常作业和管理活动。其中包括:(1)医院文书档案传输,包括病历、医生处方、检验报告单、医疗收费单据和账目等;(2)医用物资传送,包括药品、药械器材、无菌医用材料、手术器械等;(3)医用标本送达,化验标本、病理标本等;(4)医院后勤传送,包括各种辅助物资的采购、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供应等。

医院的物流系统因为涉及规模庞大的药品、器械、设备、试剂的进出,所以医院的物流管理如果发生错误,将极大地影响医疗质量的稳定。比如2013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年流水达到30亿元,而卫计委管理的44家医院流水总和超过1000亿元。从总体上看,国内医院物流仍基本停留在功能性的物流管理阶段,如单纯的物资采购、仓储、运输和供应等。这些物流职能彼此间缺乏有机联系。医院物流网络设计不良,如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庞大的专职传送队伍,手推车和专用电梯使得人流与物流混合在一起。物品传送效率低下。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院物流管理难题的呢?

医疗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药品、器械、设备、试剂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药店药库或医院药房中的药品可使用RFID技术来管理,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在贵重药品或危险药品上贴有RFID标签,就可以实时获取药品批次、入库时间、存货架位置数量出库时间、去向、使用药品的患者和医生等信息,以便对药品进行分类存储、分发、审计和跟踪。这样,通过医疗物联网,就可以实现药品在流转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并可以自动跟踪高值耗材的管理。可以说,医疗物联网应用在医院物流运输系统,不但能有效衔接后勤库房与各前线部门科室的物品传送通道,降低人工传输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还极大促进物流环节中各项工作向规范标准化转变。

比如医疗物联网可以监控冷链产品的温度,通过在温度感应电子标签上做好设置,在疫苗等物品的冷链运输的过程中,每隔一段固定时间,温度传感器都会将温度的变化情况转化为电子信号,RFID芯片感应并记录该信号。当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再将读卡器对准电子标签一扫,就能得出该冷藏箱内疫苗在整个运输途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此外,医疗物联网未来更深层地介入到医院物流管理中是与医院机器人物流系统对接。目前在发达国家,采用不同的物流自动化工具的医院机器人物流系统,既可以传递药品、小型医疗器械、单据、标本、血液、血样、X光片、敷料、处方、办公用品等小型物品,也可传递输液、餐车、医疗废弃物等中等或体积较大的物品。据国外权威应用分析结论表明:医流机器人物流系统执行医院内部物资传输任务能够减少75%的运输成本,减少34%运输时间,减少38%的运输可变性。

痛点2: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表现在:专业分工细化和人际关系极为复杂;医护、医患、医技等关系复杂;人员组成为技术和知识最密集群体;管理程序、技能、方法复杂多样,协调成本高;同时质量保证靠医生自律和制度强制性双重管理。在传统的医疗安全管理方式中,只能通过人工定岗、定编来管理控制,由于岗位人员流动、药品种类繁多、医疗服务环节过多等因素导致医疗安全无法保障,从而加重了职能、管理、人员分工的混乱。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疗安全管理难题的呢?

医疗物联网可以在医生的临床操作、病人等候时间、重点部门、重点医疗环节管理、呼吸机和器械设备相关性感染、围手术期管理等环节发挥作用,在增强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

比如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进行手术流程规范管理,增加围术期医疗安全,防止手术差错。对于危重症患者应用血液制品时可以全程追踪,提高用血安全。药品智能化管理的应用可以保证用药安全,杜绝给药错误。

另外,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医生或护士需要随身携带一大堆病历本,并以手写方式记录医嘱信息。这样既不利于查房效率的提高,也容易因录入和识别而产生误差。通过医疗物联网,医生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掌上电脑,更加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病人的详细信息,使病人也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医生和护士更可以通过医疗物联网监控系统,对病房和病人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使医生或病人家属时刻掌握病人治疗情况。比如医生和护士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随时跟踪和掌握带有RFID腕带的病人的生理状况。医院还可以对病人位置、药品以及医用垃圾进行跟踪,确定病人位置,可保证病人在出现病情突发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医疗物联网甚至可以定位医用垃圾,明确医院和运输公司的责任,防止违法倾倒医疗垃圾,造成医院环境污染。

痛点3:医疗设备管理

医院有多至上千种医疗仪器及设备,且目前医疗设备的固定资产额占到了医院固定资产总额的很大比例。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医院设备种类的不断推陈出新、设备数量的日益增加,设备科对于设备的管理流程越来越复杂。比如一些流动设备位置不能实时跟踪,寻找设备费时费力;不能准确统计设备使用率、使用时间、使用状态等情况,不利于管理;对使用者的管理不够充分,包括借用者科室、职位、姓名、联系方式等;还有一些闲置设备不能及时被发现并收回或转借,设备利用率低。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疗设备管理难题的呢?

和医疗相关物品的管理一样,医疗设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医院的社会、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医院一方面可以记录医疗设备使用者的情况,包括借用者科室、职位、姓名、联系方式等;还可以对设备库存状态进行登记,对设备状态,包括数量、是否待维修、是否待保养、使用年限、设备价格、厂商信息、售后服务、使用说明等进行追踪;同时,医疗物联网与设备科的信息保障系统连接,可以让管理者知道其历史、使用时间、使用者、使用位置、故障记录等,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实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实现设备档案电子化,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设备使用监管,以确保设备利用率。

可以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稳定性高、扩展性强、方便易用等特点;使用该系统可有效地做好医院基础医疗设备管理,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和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另外,以医疗物联网为媒介,通过物与物的相联、物与人的相联,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医院对实物资产的掌控管理。通过RFID标签、条码、二维码识读传感技术,以及3G通信,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医疗物品智能入库和出库,资产盘点、报修和报损、科室管理防盗和报警等功能。

医疗物联网产业带动上亿市场

在2013年,我国医疗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从智慧医疗到移动医疗,从远程医疗介入到医疗物联网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医疗物联网正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影响社会大众最广泛的应用体系,医疗物联网所带动的临床信息系统、智能移动临床、手术示教、药械追踪、智能安防系统、患者意外告警及救助系统、无线定位系统、无线温度监测、智能病房等产业类型,成呈现出聚集发展的态势。

而伴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整体推进,医疗物联网也获得了国家和各地政府的不断支持。目前,我国医疗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扶持重点放在了支持家庭和社区远程医疗、住院人员健康实时监测、医疗器械流通和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等方面。另外,根据201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深化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和《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我国在未来力图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并发展规模化、集群化的智能医疗产业链,加强了医疗传感设备等智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各地也在近期出台文件支持医疗物联网产业发展。比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中,远程医疗已成为该市打造物联网重点应用示范领域之一。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采用感知技术加强对医用器械、药品和医疗过程的管理,同时开展基于社区、家庭的新型智能医疗卫生服务和应用,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医疗体系。

第7篇:慢性病流行状况范文

【关键词】 缺勤;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207-03

学生缺课直接影响其对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有序形成,也影响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研究学生缺课原因和对策,探讨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广州市2002年9月-2003年6月中小学缺课监测资料和2003年4-6月大、中专学生缺课抽样调查资料,对大中小学学生缺课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市选取含有大学、中专、中小学学校的1个行政区,调查大学、中专各1所,中学14所,小学38所。54所调查点学校的全体学生共73257名,男、女性别比为1:0.9。其中小学生39393人,初中学生23774人,高中/职中学生14794人,大学生6021人,中专生836人。

1.2 方法

1.2.1 中小学生缺课调查 收集2002年9月-2003年6月各学校学生缺课情况登记表。该表由广州市教育局统一印发,由各班班主任在学生请假和销假时按统一方法和要求进行实名登记。疾病以病例为单位,对因病缺课者凭医生的病情证明单或由校医确诊,以新病例为观察对象,急性病治愈后又患同一疾病者计算为2例,慢性病均按1例计算,每月月底校医收回各班登记表。缺课以人数为计算单位,同1个人多次缺课均按1例计算。

1.2.2 大中专学生缺课调查 统一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缺课情况回顾性调查,并与考勤记录核对。调查人员均参加上岗培训。调查表每人1份在班上统一发放, 由调查员自填和匿名方式完成调查,以求获得真实准确数据。

1.2.3 缺课率的计算方法

中小学生缺课率=缺课人数学生总人数×100%

大中专学生缺课率=过去1 a内缺课1节及以上的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1.3 数据录入和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调查资料均进行分析,单题缺失则该单题不予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缺课情况

2.1.1 缺课率 中小学生缺课率为1.3%,小学生(1.7%)明显高于中学生(初中、高中均为1.0%)(χ2=59.383,P=0.000),男生(1.4%)略高于女生(1.2%)(χ2=5.483,P=0.019)。因病缺课率为0.9%,小学生(1.3%)明显高于中学生(初中、高中均为0.6%)(χ2=101.455,P=0.000);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5,P=0.084)。

2.1.2 缺课的原因 见表1。

中小学生缺课主要原因依次分别为发热、病假、感冒、水痘、出国或赴港、事假、外伤、胃肠道疾病、腮腺炎、红眼病等,其中因病缺课占所有缺课原因的71.1%,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均是排第1位的原因(小学生为发热,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请病假)。

2.1.3 缺课的时间 按缺课月份统计,发生在第一学期的缺课比例随着月份的延后呈下降趋势(最高8.6%,最低3.7%),发生在第二学期的则呈上升趋势,至5月份(春季)达到最高峰(最低2.8%,最高21.6%) (χ2=194.094,P=0.000)。见图1。小学生发生在中旬的缺课比例所占比重最大(40.3%),中学生发生在上旬的缺课比例所占比重最大(初中40.3%,高中38.1%)(χ2=11.001,P=0.027)。见表2。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发生缺课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1.591,P=0.451;χ2年龄=39.467,P=0.051)。

2.2 广州市大中专学生缺课情况

2.2.1 缺课率 大中专学生缺课总率为77.2%,男生(81.9%)明显高于女生(65.5%)(χ2=213.719,P=0.000);大学生(80.5%)明显高于中专生(53.2%)(χ2=307.227,P=0.000)。因病缺课率为22.0%,女生(28.4%)明显高于男生(19.4%;χ2=66.013,P=0.000);中专生(24.3%)略高于大学生(2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9,P=0.08)。

2.2.2 缺课的原因 缺课主要原因依次分别为对某课程或某教师的授课不感兴趣、因病、请事假、睡过头、参加社会活动等,其中因病缺课只占了所有缺课原因的28.7%。不同性别比较,男生对某课程或对某教师授课不感兴趣缺课排第1位,女生因病缺课排第1位;不同学校类型比较,大学生对某课程或对某教师授课不感兴趣缺课排第1位,中专生因病缺课排第1位。见表3。

2.2.3 缺课的时间 发生在上午、下午和晚上的缺课比例分别为34.9%,58.1%和7.0%。不同性别比较,男生上午缺课所占比例最高(55.3%),女生则下午缺课所占比例最高(48.0%;χ2=64.275,P=0.000);不同学校类型比较,大学生上午缺课的比例最高(53.6%),中专生下午缺课比例最高(58.1%;χ2=62.972,P=0.000);晚上发生的缺课比例均为最低。

3 讨论

对学生所有缺课原因的调查资料进行研究,是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改进学校卫生工作的依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小学1.3%,初中0.6%,高中0.6%)与北京市调查结果相似(小学1.1%,初中0.4%,高中0.6%),低于深圳福田区(小学11.03%,中学7.32%)、山西大同市(小学11.16%,中学4.18%)调查结果,但高于上海市(小学0.26%,中学0.04%)调查结果[1-6]。分析因病缺课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可能与小学生自身抵抗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差等综合影响有关[7];大中专学生(22.0%)明显高于中小学生(1.3%),原因可能与抽样误差的影响有关:首先,本次对中小学生缺课研究是利用各学校填报的缺课情况登记表,手写报表与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许仍有部分学生缺课漏报、缺报,这对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性影响,即低估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实际的因病缺课;大中专学生缺课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而且大中专学校与中小学校考勤管理也不一样,相对而言,大中专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观能动性要比中小学生更为宽松一些,缺课可能多一些。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能为学生缺课原因和对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学校卫生工作随着管理日趋完善和规范化,需要管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许多档案资料需要长期保存,所以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实施网络现代化信息管理是必然的趋势[8]。建议在校内网络系统中,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学生缺勤记录并定期统计公示,这样不仅缺课漏报、缺报现象会减少,随意缺课的现象也会减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研究的另一结果值得注意,广州市大中专学生缺课率(大学80.5%,中专53.2%)明显高于中小学生(小学生1.7%,中学生均1.0%);53.6%的大学生上午经常缺课,58.1%的大学生下午经常缺课;不同学段学生缺课原因不同,中专、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病,大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某课程或某教师的授课不感兴趣。以上结果说明除了与上述原因的影响有关外,还与目前大中专学生旷课、逃学现象比较普遍有关。有文献报道,逃学或被学校开除是英国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缺勤学生的犯罪率比正常出勤学生的犯罪率高3倍[9]。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资料,从1997年10月至2004 年7月,我国网络用户从62万猛增至8 700万,大学生的比例每年都在50%以上,是网络成瘾最大的潜在人群,网络成瘾者易行为失控[10-14],易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对2005年广东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也显示,15.86%中专/职校学生、15.82%大学生网络成瘾[15]。由此可见,除了应思考如何控制或减少导致广州市大中小学生缺课的原因以外,从另一个角度(即健康教育)说明,目前应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突出优先与重点教育问题,应按年级的不同调整强化或深化教育内容。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广东地区温暖潮湿的春季,应加强防病技能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减少因病缺课;对于大中专学生,特别是在未能有效阻止学生缺课、逃学情况下,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问题,重点加强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健康教育,以达到使他们用健康的行为抵制那些使其处于压力和危险的不健康行为的目的,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及早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预防控制工作,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致谢:感谢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所有参与调查的校医及师生!)

4 参考文献

[1] 汤海英,易可华.上海某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3,7(2):150-150.

[2] 韦丽峰,陈丽明,梁华辉,等.2004-2005年钦州市监测点校学生因病缺课调查.广西预防医学,2006,12(2):99-100.

[3] 高仙,马宏彬.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 (11):1037-1038.

[4] 朱艳红.大同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调查.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5(6):494-494.

[5] 张玉兰,胡喜梅,董冠生,等.洛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病因的监测.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 506-4 507.

[6] 王秀萍,张凯,梁红英.1997-2000年福田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396-397.

[7] 刘璇.镇江市京口区2006-2007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19-622.

[8] 李华.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574-575.

[9] 宋欣,周欣,洪云,等.北京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28-430.

[10]MITCHELL P. Internet addiction: A genuine diagnosis or not?Lancet,2000,355(9204):632-632.

[11]SHAPIRA NA, GOLDSMITH TD, KECK PE, et al. Psychiatric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with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J Affect Disord,2000,57(1-3):267-272.

[12]杨立新,潘集.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改变及可变因素的追踪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65-67.

[13]高飞,李宇飞.西安市医学专科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86-887.

[14]毕玉,苏文亮,孙雅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70-172.

[15]聂少萍,马文军,李海康,等.广东省城市青少年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9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