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

第1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论文摘 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英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世界的通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是一件好事,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则会引起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群体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运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因而常常使得中西方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总之,忽视中西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走入陷阱,而导致交际失败和尴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我国进入WTO时代以后,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西方的文化,达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与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避免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

(二)

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广泛运用的语言,更深入了解西方国家,更好地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服务。第二,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解决和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从而更好地融入世界,让外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大地发挥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第三,关注中西文化差异有利于本国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言,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加深自身文化理解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尽可能多地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好的一面,使自己能够顺利进行双向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北京:外语教学究出版社,1999年.

[3]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陕西: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聂淼.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

第2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英语文化意识 培养途径

“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王佐良)。要学习英语,首先意味着要学习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认识和了解英汉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英语学习者,如何才能自我培养英语语言文化意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大学生如何自主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意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通过对比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背景,识别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维果茨基(1978)认为,孩子所获得的母语的概念和意义来源于他所属的文化。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语言意义的差别。比如,“牛”在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汉语中有很多与“牛”相关的词语,“吹牛”在英语中是“talk horse”,因为英语传统文化中“马”具有重要的地位,于是出现了很多相关成语: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drink like a horse,flog a willing horse等。由于自然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事物有着不同见解和联想,在不同的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常由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从地理位置上讲,英国属于岛国,因此英语中与水相关的词语较多,如:to be in low water(手头拮据),to be 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to be in deep water(在水深火热之中),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等,而汉语中与水有关的这类词语就少得多。西方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不断融入英语语言,如:angel(天使),dean(教长),Evangel(福音),以及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成语,如:a c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约),Pandora’s box(灾祸之源),Saviour of the world(救世主)等。

可见,只有不断对承载两种语言的历史、地理、宗教等文化背景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其异同,从而避免因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所导致的错误。大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将中西方文化发展背景差异进行比较,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将其自觉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2.关注英语语言文化的最新发展,不断学习和汲取新鲜的语言

语言的意义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对语言的意义不断地进行再理解和更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现代英语文化特色的词汇也在急剧增加,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例如,与经济相关的旧词已被赋予了新意:fold(破产),float(发行),go listed/go public(上市),而concentration,combination,merger,acquisition均可表示“(企业的)兼并或收购”;再比如与计算机相关的词汇:snail mail(手写的信件),store(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spam(垃圾邮件)等。

语言是不断随着民族文化发展而变化的,学习者只有自己不断观察和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新鲜的语言,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做到既准确、又得体。如果我们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语言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一旦走向社会,就会发现在学校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和obsolete(陈旧)。

3.在对比中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和句式表达的差异

从思维习惯角度分析,英语思维重理性和逻辑,而汉语思维则重悟性和辩证。在语言交际的思维方式方面,学者们通常认为东方的交际模式是归纳法(从个别到―般),西方的交际模式是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有助于对双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因此,要掌握英语就应了解它的思维习惯,随时将其与母语进行比较,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达到真正掌握和熟练使用英语。

从句法上讲,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英语多用名词、介词,而少用动词,汉语则多用动词,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表达方式的理解并造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例如: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because of the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由于距离远,缺乏交通工具,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造成农村与外界隔绝),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形合的例句。如此长的一句话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划线部分),却有九个名词和五个介词(而非动词)将全句连接起来,而在汉译中,则将英语中的名词用动词或形容词把句子连接起来(如译文划线部分)。

4.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培养学习兴趣和跨文化意识

大学生要大量接触英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如:运用英语电影、电视、网络等培养直观的感受,使自己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大量接触语言,就是大量阅读,大量听,大量看,大量思考,用语言文化的魅力取代考试的压力,成为大量接触语言的动力。在大量接触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西方社会文化的了解,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符号体系的了解,这样,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才能不断加强,实现“输入―吸收―输出(input―intake―output)”的语言学习的自然过程。语言学习的意义和兴趣在于通过语言认识一种文化,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通过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才能保证学习者持久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动才能持久进行,学习效果才能有保障。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认识了解西方文化并非研究中西方文化,也并非要急于求成,一开始就看西方文化里的名著,而是要从看懂、听懂一个英语故事或笑话开始。和文化结合起来学习语言,语言学习过程才会生动有趣。外语学习应成为对一种新思想文化的探索。

总之,语言学习离不开其生存的思想文化体系,语言学习要将文化、文化意识融于其中,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英语语言文化意识,这样的英语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第3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中西企业文化 比较研究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 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 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国际化经营的中西企业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引发出的文化冲突屡见不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管理理念不同

西方企业管理以“法”为重心,强调对事不对人,以法律、合同和诉讼等手段来管理;中国的企业管理则以“情”为特质,建立在以家为本位的社会伦理秩序基础上,深受传统文化的中庸观念和君臣父子观念影响,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欧洲人士看来,中国企业里高层与中、低层经理人员之间的权力距离,通常显著的大于西欧企业,中国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拥有比他们的西方同事更大和更广泛的权力,而中、低层经理人员得到的授权则远远小于西方的同等级人士。中国与西方,特别是中国与西欧企业间权力方面的差异,还体现在各级经理人员的薪酬等级结构上。在中国,高级经理人员的薪酬与初级经理人员薪酬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西欧企业。

二、 思维方式不同

西方企业文化重事实,重逻辑思维,重发现,追求精确,注重竞争,认为竞争发财; 中国文化重先验理性,重直觉,重感悟,重整体性,容许模糊性,注重和谐,认为和气生财。在逻辑特征方面,一般认为西方人士的特点是就事论事和象棋逻辑;中国人则是考虑全局和围棋逻辑。围棋逻辑重在构筑包围圈,尽可能多地扩展地盘;象棋逻辑则重在挑战主帅,“将军”制胜。因此,当中方人士在商务往来中没有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时,绝不意味着他不是正在想方设法迫使对方满足他的愿望。

此外,一般认为西方人士在思维方式上是团队取向,侧重事或物的方面,忠诚于原则和注重个人的;中国人则注重等级,侧重人的方面,因时因地制宜和注重整体的。

三、 沟通方式上的不同

一般认为,中国人的特点是注重人,注重等级,被动,间接委婉和学习式的;而西方人士则注重事,注重合作,主动直接公开和教导式的。

在西方人士看来,中国人在人际沟通方面尤其不习惯反问或追问,因为中国人首先担心由此让发言者误以为好像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其次怕由于自己非常个人的提问而耽误或许已经听得一清二楚的其他在座者的时间。

在西方人士看来,中国人更不习惯所谓的“圆桌会议”。在他们看来,让一个中国人对别人刚刚发表的见解公开提出批评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心理的种族文化取向

这种民族心理是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在一系列共同的条件特别是共同的经济生活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情感、爱好、习惯等精神素质的总合。中国文化重和谐、同一, 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对立;中国文化重系统、综合, 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分析;中国文化重内倾, 西方文化强调外倾等。大家都认定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优越。

五、基本价值观不同

西方企业文化鼓励员工追求卓越的业绩, 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注重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传统企业文化谨小慎微,见好就收,不主张冒尖,使企业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企业的经营也往往墨守成规,小富即安。

六、治理结构不同

中西方企业的制度安排不同。西方国家的企业的治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美等国实行的一元制,即“股东加竞争性资本市场”的治理模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二元制,即“银行导向型”治理模式。中国企业实行德国、日本模式的二元制管理结构,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比重仍然很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七、判断效果的标准不同

西方企业文化注重用效果作为衡量的标准,中国企业文化则注重动机的好坏。对西方人而言,动机与出发点都在其次,重要的是效果;中国人更倾向于用一套道德或意识形态标准来看效果。

八、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企业组织为员工实现自我提供舞台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强调。由下属变成同事和合作者,是当今企业组织和员工关系中的一项最基本与最重要的特征。与之相对应,员工亦被期待对自己的工作拥有高度的认同感。

欧洲的研究者通常认为,中国的企业未能真正为员工构筑成一种能够赢得认同感以恒久替代家庭结构的组织样式,也未能在富有深远历史传统的家庭组织之外,生长成一种与之平行的结构。企业更经常地仅仅被看作是一个赚钱谋生的场所。

企业组织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特征,通常与企业经理人员的领导方式存在深刻的交互作用。中国与西方在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方面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中西企业员工对所谓“好的领导者”怀有相当不同的期待。

一般认为,中国的企业员工通常会期待“好的领导者”对他或她的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对他或她的私人及家庭事务同样给予关照,同样期待从上级那里得到福利方面的职权及与“人”相关的标准的评价;与此相对,西方的企业员工通常会期待“好的领导者”能够令他或她独立自主、有权有责地处理其工作,并且不干涉他或她的私人事务,同时期待从上级那里得到业务方面的职权及与“业绩”相关的标准的评价。

总之,西方企业文化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注重逻辑思维和个人主义的一种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则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注重整体性和模糊性的一种企业文化。中西方企业文化各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随着各国经济联系与商务往来的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在国别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各种文化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纵然难以形成汹涌澎湃之势,但是那些赋予生命力的文化,或者各个文化中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成分,定会渐渐根植于异域,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司千字.21世纪企业文化融合浅析[J].经济师,2002(12):19.

[2]海外收购是培育世界品牌的良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7-13(04).

[3]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30.

[4]黄海峰.跨国文化管理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4(4):147.

[5]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

[6]书缘工作室.电子商务法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

[7]殷观新,张颖,胡静.电子商务法律热点[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8]田文英,宋亚明,王晓燕.电子商务法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

[9]李雅芳.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问题•对策[J].

第4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辽东学院 外语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摘 要:中西方比较和分析文化中两种不同文化在称呼语、问候语、赞誉与谦逊语、致谢与道歉语几方面礼貌原则的语用差异,可引起跨文化交际双方对于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重视,尽可能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 :礼貌原则;文化差异;语用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63-02

基金项目:辽东学院2013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语用视域下英语学习者文化意识提升研究”(2013q024)

礼貌是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一种行为规范。因此,礼貌具有文化特征。同时,礼貌也是一种语用现象,通常意义上被阐释为说话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以此来建立、维护或者提升交际双方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礼貌原则都普遍存在且具有相似的社交功能。然而,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礼貌原则也因受到所在的特定文化的制约而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为了避免这种语用失误,本文对中西方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找出差异。

一、中西方礼貌的基本原则

在西方,关于礼貌原则的概述要从1967年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开始。他指出,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会话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原则,尤其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4方面: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后来Grice发现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并不总是遵守甚至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针对这一现象,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交际中要遵循另一原则——礼貌原则,并将其划分为6个范畴:得体准则:尽量让别人少吃亏,尽量让别人多收益;慷慨准则:尽量让自己少受益,尽量让自己多吃亏;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在中国,顾曰国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5条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事物时要抬和尊;称呼准则:按照“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原则选取适切的称呼称谓对方;文雅准则:择雅言,弃秽语,多委婉,少直言;求同准则:说者和听者在各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德言行准则: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少自己付出的代价;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二、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具体语用差异

(一)称呼语

称呼语体现了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角色、社会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认定,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国社会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语,而西方国家趋向于对等式的称呼语。中国人一直以来严格遵守称呼准则,在相互称呼时仍强调体现“上下、尊卑、长幼”之分。例如:在亲戚朋友中,辈分低的人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在学校里,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姓名;在单位中,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姓名。所以我们在社交中经常听到王阿姨、马爷爷、李老师、刘主任、杨书记等类似的称呼,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身份、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称呼者的礼貌和涵养。与此不同的是,西方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因此,家庭成员间的称谓并不像中国那样要复杂地使用表现辈分的亲属称谓。在英语中,除了Doctor,Professor等个别的传统的职业称呼外,是没有诸如Manager, Accountant, Engineer,Teacher等的职业称谓的。此外,上下级之间,除非在极为严肃的场合或双方地位极其悬殊,否则通常都可以直呼对方姓名。

另外,中国人出于尊重,常会以“老”称人,如“李老”“王老先生”是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的尊称,而“老李”“老王大姐”是对同辈人亲切的称呼。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很忌讳说“老”,认为“老”即“老而无用”,在表述此意时会格外委婉,更不会以“老”相称。如果将中国人的尊老的称呼习惯套用到西方人身上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问候语

问候语是双方开始交际的最通常的方式之一,交际双方在问候时大多使用高度规约化、仪式性、模式化的套语,而这些套语也存在不同语言社区的语用差异。西方常见的问候形式主要有祝愿式问候,如: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Hello等;关心式问候,如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 /How are you getting on ?等;交谈式问候,如:以谈论天气来打招呼Lovely day , isn’t it ? It’s a bit cooler today isn’t it ?中国人也会有一些类似的祝愿式问候,“早啊”“你好”,但“中午好”“晚上好”在日常问候语中很少见。在关心式问候方面,中国人常说“你吃了么?”“你去哪啊?”“你干什么去?”这些用语的目的是为了打招呼,而不是真的想了解被问候人对于此类问题的答案。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问候西方人,他们会觉得不理解甚至反感,认为这类问题涉及到他们的隐私,而不是友好的问候。中国人也不会以谈论天气来打招呼,如果以此方式对中国人进行问候,会被理解为没话找话,令人尴尬。

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致问候时,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问候语用习俗,不然会导致语用失误。例如,在大学校园,李明与一位英国外教相遇,李明想和外教攀谈几句,于是采用了这样打招呼的方式:“It’s raining today, isn’t it?”李明显然只是略微了解用谈论天气的方法来与英国人打招呼,但是他却不知道西方人在谈论天气时总是包含自身对天气的评论,所以他的话应表述为“It’s raining terribly hard today, isn’t it?”更为恰当。李明出于礼貌原则谈论了当天的天气,但他只是纯粹性地描述了当时的客观情况,并期待对方对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作出回应。然而他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在打招呼时没有提供足够的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失去了问候的意义。李明的话语只会使这位英国外教感到莫名其妙甚至生气,“难道我不知道天在下雨吗?”

(三)赞誉与谦逊

称赞是一种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言语交际行为,指说话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恭维或赞誉听话者或与听话者有关的事物。中国人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做事秉持中庸之道,因此在称赞语使用中也体现了这种影响。中国人称赞别人时更愿意遵循文雅准则,采取委婉的表达方式,如“这个新发型很适合你”“你这个想法不错”,这样既得体,也让被称赞者感到舒服。西方人在情感表达上更积极主动,勇敢大胆,对别人的赞扬也比较直接,比如“Nice haircut.” “I like your new hairstyle.” “It’s wonderful!”等等。此外,由于西方人比较注重事物的外表,所以他们喜欢直接赞美人的外貌、身材、服装、配饰等等,而中国人却注重事物的内涵,偏好赞扬人的内在品行和能力。

在中西两种文化中,谦逊都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两种文化表示谦逊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因此,中西方对于称赞语所采取的表示谦逊的回应方略存在差异。西方文化倾向于尊人却不贬己,遵循一致准则,迎合并肯定对方的赞誉,并在表示感谢后欣然接受。西方人还认为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表现,而并非自满或自大。中国文化推崇贬己尊人准则,所以往往对于赞扬会先表示否认,然后再贬低自己一番。中国人认为这种做法是谦逊的表现,而并非自卑和虚伪,但这种做法却违反了一致准则,会给西方人造成面子威胁。下面是一位美国客人对中国朋友家的女主人厨艺的赞美及女主人的回答:

American guest:“Everything tastes great !”

Chinese hostess:“No, no, not at all, you must be joking.”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客人在遵循了赞誉准则的同时也兼顾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对女主人的厨艺进行了诚恳的赞赏。但这位中国女主人却本着谦逊准则,有意违反质准则(她不承认自己厨艺好是言不由衷的),对于对方的赞美持否定态度,用客套话贬损自己的厨艺,以此来表示礼貌。这种客套在美国客人看来是令人费解的,不明白为什么女主人要拒绝接受对她的赞扬,甚至会因此感到尴尬和不快。

(四)致谢与道歉

在致谢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方面,中西方存在明显差异。西方人表达“thank you”的频率比中国人使用“谢谢”的频率高得多。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巨大帮助要表示感谢,对举手之劳的小事也要表示感谢,西方人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可以用于任何人之间,对于他们来说,感谢本来的意义越来越少,而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礼貌。在中国,“谢谢”的适用范围小于西方人“thank you”的适用范围。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中国人一般不使用“谢谢”,如果过于客气,反而会让对方觉得彼此关系不够密切,感觉尴尬和疏远。对于理所应当的服务,中国人通常不予致谢。

道歉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为,是道德修养的基本体现。当我们的言语行为给对方造成冒犯与伤害时,道歉能够用来维护对方的面子,弥补冒犯与伤害的后果,进而恢复双方和谐关系。但在道歉的动机和道歉语使用频率上,中西方仍存在差异。西方人道歉的动机更具功利性。西方人道歉主要是为了挽回行为对象的面子,从而保证双方人际关系的正常运行。西方人将道歉作为行为手段,侧重其外在形式,而并非看重自觉地内在感受。中国人道歉的动机更加偏向人文性,重视道德和人情,注重行为人自身的情感,因为觉得内疚而道歉,即歉意生发于内而表现于外。在道歉频率上,西方人使用频率远超中国人。因为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凸显个体自身利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极为分明,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越界”冒犯他人,连咳嗽、打喷嚏这样微小的举动也被认为可能惊扰他人或传播细菌,也需要说声“I’m sorry.”因此,西方人几乎随时随地道歉。在中国人看来,道歉是一个相对郑重的行为,与冒犯的程度相对等,微不足道的小事无需道歉,所以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那样时不时就道歉。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有不同的规约和理解,在礼貌原则的使用上也存在语用差异。因此,中西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必须意识到两种语言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选择相应的言语行为和语用策略,尽量避免语用失误,以此确保双方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Leech, Geoffrey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 1983.

〔2〕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跨文化语用学—基于NSM理论的反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第5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关键词:《刮痧》;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5-0102-02

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不仅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还能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学习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等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电影里主角们精彩的对白、对人物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生动表演更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加深人们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了解。电影《刮痧》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能够以微见著,仅以一个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刮痧”就折射出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让人回味隽永。

一、《刮痧》剧情简述

电影《刮痧》围绕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生活展开。许大同在美国奋斗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可谓实现了他自己的美国梦。然而,一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了这个美国梦。一日,许大同五岁的儿子丹尼斯腹泻发烧,刚到美国探亲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就用中国民间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而这却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父亲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法庭上,西医无法理解和解释中医的这种疗法,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由儿童福利院代为抚养丹尼斯。爷爷因此事内疚决定回国,为了让老人临行前再见一面孙子,许大同从儿童监护所偷出丹尼斯到机场送别,因此他受到了警方的通缉,妻离子散,朋友决裂,工作丢失,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影片最后,在一家人不懈的努力和朋友昆兰的帮忙下,终于向法庭证明什么是中国的“刮痧”,一家人才得以团圆。这部电影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和司法纠纷,但实际上展现的却是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面子”意识的差异

电影开头在颁奖典礼后,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打了朋友昆兰的儿子,因此许大同要儿子道歉,结果丹尼斯拒绝道歉,许大同就当着昆兰夫妇的面不分青红皂白打了丹尼斯一个耳光,昆兰夫妇非常惊诧,不明白他为什么无缘无故打儿子。后来,许大同解释说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他们夫妇面子!可是昆兰夫妇所代表的西方人却认为这简直不可理喻,不理解许大同打自己的儿子怎么会是给他们夫妇留面子。原因就在于中西文化在“面子”意识上的巨大差异。

“面子”,在中国文化中享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所谓“面子功夫”,就是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儒家传统则是中国人“面子”意识的文化本源。儒家文化讲究尊卑有别、三纲五常、各尽本分,注重通过礼治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通过“面子”来整合社会关系,却缺少民主、平等和法治等现代精神。中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例子俯仰皆是:许大同打儿子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面子。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他不但要在人前留住他严父的面子,还要考虑朋友夫妇的面子。可他这样做不仅没给自己带来一点利益,反而在法庭上多了一条被朋友指认的虐待儿子的证据。可见,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个体主义而不是面子工程,个体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主体性,可以延伸为个人的权利,因此西方社会的人权和民利都发展得很好

(二)法律观念的差异

电影中最为经典的一段是在法庭上,儿童福利院的美国律师通过这样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来证明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便摘来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时还毁了人家的制作车间――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然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孙悟空在唐僧师徒取经道路上杀妖除魔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见,在法律观念上,西方人重利重法,而中国人重情重义。

在西方社会,个人利益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人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并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他们相信法律,认为只有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保护个人的权利,并制裁他人的侵犯。中国人由于受自古以来的农耕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重情轻法,重义轻利,把人情摆在了第一位,主要靠道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不是靠法律,因此,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三)“不确定性规避”的差异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电影的结尾,许大同的朋友昆兰经过一番调查,自己亲身尝试了“刮痧”,并帮助许大同证实了这种中国传统医疗手段的可行性。在这个确凿的证据面前,儿童福利院最终撤诉了,但为何过去许大同在法庭辩诉时就那么困难呢?因为美国是一个以西医为主的国家,许大同在法庭上对于“刮痧”这种中医疗法的模糊解释不确定性过大,并不足以被采信。可昆兰却通过亲身实践证实了“刮痧”的医疗可行性,为法庭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满足了西方法治社会对于证据的要求。可以看出,西方是一个法治社会,对证据的要求相当严格,即在法律程序方面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而在中国的司法中,重实体轻程序,对于法律事实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相对较低。

三、结语

电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对《刮痧》这部经典电影所折射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便利化,和移民普遍化等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相互碰撞和冲突形成了当今跨文化交际的特色。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努力地相互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这些差异中寻求契合点,进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最终寻求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第6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关键词: 文化 时代性 民族性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反过来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人类的生活、发展与文化休戚相关,离不开其创造的文化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不同文化、享受与选择文化的过程。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心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行为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从而更深层地来思考和探索文化。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文化探索的又一次思潮,国内再次掀起了文化探讨的热潮,传统文化又一次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人们竞相挖掘、整理,各抒己见,熙攘纷纭。时代的变迁,东西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往来,打破了自视甚高的民族狭隘情节,交流、吸收、融合成为世界潮流。反映到文化问题上来,就是要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有必要继续对文化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讨论和思考。

对于文化的理解,即使在西方社会也不尽相同。英美传统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德国的传统文化研究者则将文化理解为以生活、或生命为本的活的东西,一旦文化形态化、制度化、模式化,就是文化的死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实证的社会学传统与思变的历史哲学传统之间的纷争对峙。可见,即使传统意义上的同一区域内,文化意识也不尽相同。对此,我们应全面看待文化问题,它既应包括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切成果,又应包括活的东西,甚至先进与落后的东西,只是在继承方式上要有所批判与扬弃。

如前所述,文化是人在人自身及环境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发展的,作为一种处理个体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精神与实践层面所采取的方式而存在,并处在不断演化之中,我们既不能违心地无视现成文化成果,又不能将其视为僵死不变的东西,而应学会把握文化传承中的规律和灵魂。实践和文化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两翼,共生共长。文化产生于人与自然之上,同时又不断改造着人与自然本身。两者的统一,才是文化。从过程的意义上看,文化不仅是在人本身及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对人本身及身外自然不断改造、提升的过程。人在创造着文化,文化同时也在塑造着人本身。

正如万物由低到高进化一般,文化是一个由落后到发达,由蛮荒到灿烂的渐进过程。有时为了文化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采取专题研究的方法,或年代截取的方法来进行,暂时撇开时间因素对文化的影响,但必须警惕“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做法,不能因此而忘记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忘记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要看见文化的沉积,不忘其发展性,研究发展,不忘其稳定性;要用发展与联系的态度对待文化问题,以防有失偏颇,走向形而上学静止、片面、孤立思维的泥淖。

文化内容复杂,是一个包含思想、意识、观念层,文物实物层(既包括文学、艺术、思想家的作品,又包括科技的产物),制度、风俗层在内的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的体系,其中哲学、宗教处于核心地位,影响并渗透到其他因素之中。无论如何,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①

每种文化系统都可视为由若干因素组成,它们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有些与系统相依存,如奴隶社会消亡其所有制将随之消亡。而如科技与宗教可分离,可分别被吸纳入别的系统;道德与法律,宗教与科技则可视为文化相融相斥的例子。其间此消彼长,诸因素的交错消长,引发了文化系统的动态变化。彼此间的依存相容潜藏着导致系统崩溃的危机,相离不融又催生了新的系统。在文化发展与并存的进程中及不同阶段,得以延续与吸收的成分无疑体现着文化的普遍因素,从而沉积下来,形成不同文化的独特特征,打上其特有的文化烙印。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却独立于人本身而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文化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们能够理解文化,对不同文化合理吸收与取舍,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我们的文化建设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做到健康有序地发展。

从文化与人的关系上来看,文化是能动的人在一定的意志和目的推动下创造出来的。人类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要受到已有成就的制约,因而具有积累性和规则性。这不仅适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且适用于观念文化。文化创造的最终动因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如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万物有灵,母系、父系氏族社会形态无不与其低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关。

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必须通过一定的文物来进行,而对于创造这些文物的创造者的思想、观念,只能通过文献及文献记载的相关制度、习惯去研究。因而,文物与文献就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年代的久远,历史及环境的变迁,必定造成文物的佚散、记载的不完备、理解的偏差,加上主体的选择和加工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文化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进而可能造成文化认识与理解上的难解之谜。在这个问题上,实事求是是我们打开此结的金钥匙:文献记载的差异,可以通过不同文献记载的相互对比勘校,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文物的散佚,可以通过后来新出土文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也可以通过尝试再现复原、反推的方法的方法进行研究。总之,只要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做,实就行将不远了,就会接近文化本来的面目。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态。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之上,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类型及亚文化圈,并根据时代而发展,具有时代特性。除此之外,文化还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其文化各有特点。因此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一个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另外,不同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都曾有过辉煌时期,也都为人类的文明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各民族的文化除了优劣长短外,并无高低之分,我们既不可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又不可以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否则往往不能正确评估自己民族的文化,定位自己的民族文化。人类历史上德、日纳粹主义施行的种族歧视、文化灭绝政策,应该为我们敲响永远的警钟,启示后人切莫重蹈历史的覆辙。热爱自己的国家,首先就要热爱自己的文化,同时也不反对别的民族热爱自己的文化。而对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只有文化的灭亡才是真正的灭亡。究其最终,文化的发展应是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唯有如此这个世界才会多姿多彩。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包括文治与教化的意思。中国文化的思想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统一的体系。其中主要有四个: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刚健有为思想是处理各种人生总关系的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总纲,形成中国文化思想的基本体系。而新时代的英勇顽强、自强不息、革命大无畏精神与和谐发展又为中国文化思想增加了新的内涵。

相比较中西方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家庭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的第二个差异。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重个人的义务与职责;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而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中国有一个传统,把“协和万邦”作为原则,亦即当今我们所提倡的和谐世界;西方古代哲学比较注重分别和对抗,亦是斗争、征服。这是中西文化的又一个差异。

在文化思想领域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科学与非理性的对立。因此,在文化的学习继承中,辩证唯物主义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学习文化和继承文化,首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文化进行一些认识和分析研究,对前人已有的文化及研究成果作辩证吸收,开放务实,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对不同的文化、对前人的理论认识作出科学的分析,对不同的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发展我们的新文化。

注释:

①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50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引自《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编)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张文华.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月第一版.

第7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文化;文化输入

Abstract: the language is part of the cultur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ay equal attention to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involves language, and involving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ound each other, hard to divor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teaching culture input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al input the content and method.

Keywords: English teaching; Language; Culture; Culture input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构造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它深深地扎根于文化之中。吕叔湘先生说过:“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如今新课程也对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目标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工具,文化是核心。每一个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在语言教学中系统地进行文化输入和渗透,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融合,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他们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一、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文化输入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正确应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将详细从以下三点分析其重要性。

1.1、语言与文化关系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生活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人的一切行为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约束,语言交际行为也不例外。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可见,在教学中也不能脱离锁钥语言国家的文化及历史。如果只讲语言,不了解语言文化,就很难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从而使用得体的语言。在外语教学中,如果只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而忽视了语言的载体功能即是忽视了语言是存在于文化之中的,就势必造成学生不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从而达不到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学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必须要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名族的社会文化。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统一,不仅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常常造成语言的误用。

1.2、中西方文化差异看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例如,“狗”这个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那个“a lucky dog”(幸运儿)习语表明在英语国家的身价百倍。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联想意义。另外,以《圣经》中的Garden of Eden来指代汉语的“世外桃源”以Shylock(夏洛克)来比喻“狡诈者,守财奴”,以strong as a horse来表示“气壮如牛”,after tea的意思是“喝过午时茶”等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和短语,都是英语民族生产、生活、文艺的反映,在日常的外语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因为不能正确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这些差异而出现望文生义甚至混淆文化习俗的现象,所以只有将它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1.3、外语教学现状看

首先,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外语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文化意识。虽然近年来引进了不少国外的教材,但教师仍以老的教学方式去授课,注重语法和语言点教学,课文的理解,而忽视了文化的输入。此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把中西文化等同,忽视了文化差异,不熟悉外国文化,在理解方面造成许多误区,致使他们不能顺利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造成了“哑巴”英语的现象,不能理解文章内容,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以上都是教室在外语教学中所具有的这种普遍现象,也要求我们必要将文化适时地导入到外语教学中来。

二、文化输入的方法

2.1、多渠道,多手段

利用多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可通过英语国家的电影、录像、电视新闻、纪录片或展示一些关于承载西方文化的图片、物品等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这对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培养语言能力很有益处。

2.2、文化背景介绍

重视并加强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能折射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现象,如英语中的Thanksgiving,如果你不了解其文化背景是无法正确体会其含义的,所以只有了解文化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

2.3、词汇讲解

在词汇中学习文化。英语单词是交流、写作的基础,故词义准确把握很重要,它分为指称意义和隐含意义,指称意义为基本含义,而隐含意义则往往带有文化内涵,如fox意思是狐狸,隐含意义是狡猾。由于各民族的特性,有些词汇的指称意义相同而隐含意义不同,这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所以在讲授词汇时,不能让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停留在表面,要让学生领会词义的隐含意义的同时了解这个词所反映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等。

2.4、中西方差异对比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差异融进教学,把二者在称呼、问候、感谢、赞美、关心、价值观、信仰等等各方面加以比较,渗透到教学中。

2.5、课外学习方式

课外阅读中学习文化。教师课堂上的文化引入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看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报刊、书籍,推荐一些高质量的课外读物给学生,这样既能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文化,一举多得。总之,语言和文化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文化导入对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有重要意义,所以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并加强文化的导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合体的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

三、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文化创造力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潜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和补充;有利于知己知彼,不会使年轻一代对外国文化盲目;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参考文献

1、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2、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6—5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 [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76.

4、霍尔. 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5、胡文仲, 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 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第8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17-02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这种具有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被称作为跨文化交际。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来华投资经商、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将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和宗教等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一种非语言文化,更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不仅能增加对外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效地避免一些文化冲突和语言交际障碍,以达到增进了解、促进交流的目的。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受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观念也是不尽相同。西方人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重视食物的营养成分,讲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比如脂肪、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量和构成比例。甚至有的西方人会拿着科学菜谱去超市挑选自己的食材。在制作菜肴时,营养也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要素,其次才考虑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要素。西方人的这种饮食观念与西方整个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西方哲学思想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以事物之理为研究对象,而事物之理常为互相连贯的形上学理,从而结成了形上哲学。一方面,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了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心理学、方法论等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西方饮食力求口味清淡,注重膳食均衡,早餐往往是鸡蛋、牛奶、面包再加香肠,营养均衡,热量充足;午餐往往是自助餐;晚餐通常是面包、香肠、牛排、炸鸡、奶酪等,简单又丰富。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料的数量和营养搭配,甚至在西方人的厨房里,经常可以看到天平、计量器之类的工具。纵然有这些用心的搭配,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感性或美性的饮食观念,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味道是衡量菜肴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其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看成是既相互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菜系多样,口味丰富。对于菜肴的制作过程也特别讲究分寸,就是菜肴的整体搭配,追求菜料与配料和辅料的味道的完美融合,相互渗透。另外,中国菜肴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中国菜系具有百菜百味的特点,菜肴讲究味道的美好、融合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质量和丰富,甚至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厨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先,食以味为先”。中国人的饮食强调的是味道的相互调制,整体融合,追求的是一种在视觉、味觉、触觉上难以表达的“意境”。但是,中国菜肴不太注重菜的营养充分,以及合理搭配,他们认为只要口味好,便可称之为佳肴。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很快辨别出菜的“好坏”,分出菜的“优次”;然而如果要说出问为什么“好吃”,为什么“不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难以表达清楚了。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二、饮食对象的不同

在中国的汉字里,“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了六倍。中国的饮食以素材为主,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北魏的《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的素食食谱,里面介绍了 11 种素食。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日常食品,在平常的饮食菜肴中占主导,只有在春节或重大节日时,荤菜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这与佛教文化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把动物看成是“生灵”,视植物为“无灵”,这种思想表现在饮食生活上,则表现为主张素食主义,甚至延续到今天。但是,西方人一直秉承着游牧和航海部落的文化习性,生活方式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主张荤食主义,食物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等。这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使得中西方人身体体形的变化,有人甚至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具体来说,西方人身体普遍健壮:个子高、腿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个子矮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西方人过量地摄取肉类脂肪类食物,而蔬菜等维生素的摄取量相对较低,所以西方人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概率要高于中国人。

中西方饮食对象的差异在文化行为方面另一个表现为:西方人喜欢开拓,探险、冲突;而中国人则安于现状,固本守己。正如美国民俗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指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非常近似于古典世界的阿波罗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则类同于现代世界的浮士德式。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拓西部时,他们可以舍下一切,举家搬迁,毫无牵挂,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一直守着“本”“家”和“根”思想,许多在海外漂泊几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要拄着拐杖回大陆寻根问祖。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凝聚力和中国民俗丰富的人情味。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中说到: “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之中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小宴席,不管是家庭便饭、朋友聚餐还是商务会餐,用餐的形式都只会有一种,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菜肴摆满一桌,齐家共享。在用餐方式上,中国人都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喝汤,用碗盛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彰显“和合”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一种祥和、团结、共趣的气氛。大家坐在一起品味各种美味佳肴的同时,又可以彼此畅谈,交流感情。在中国的餐桌上,人们彼此敬酒、相互礼让,在美好的食物面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这种饮食方式有一些的不足之处,比如,食物的过度浪费、饮食的健康卫生,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的文化特征和“大团圆”的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重要思想,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西式饮宴上,美味菜肴固然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只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结友,通过与周边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际的目的。当然,中西方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是中国的宴会上,除了与邻近客人交流外,用餐的人还会与全席甚至其他席的客人进行交流,而西式宴会上,交谊只是在与相邻宾客之间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式宴席好比是大家的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则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另外,自助餐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西方饮食餐具比较简单,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边切边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餐具使用也有讲究,不同的餐具有不同的用途,刀叉种类繁多,有主餐刀,主餐叉、甜品叉、饼叉;主餐匙、主汤匙、甜品匙、甜汤匙、茶匙、咖啡匙等等。宴会上所有食物会提前准备好,并整齐地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少取多拿,讲究节约,用餐没有固定的座位,喜欢自由走动,愉快友好地进行交流,即便是在外面请客吃饭,也是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这也表现了西方人对自我个性的追求和尊重。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都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西方饮食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也是相对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使得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断的融合。今天,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找到意式餐厅、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饮食,而中国菜馆也是开遍了全世界。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和整合过程中,饮食文化已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纽带”,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实现世界各国饮食文化的大融合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享受不同美食的同时增进彼此了解,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第9篇: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

[摘 要] 本文从三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 西方文化的导入和渗透 广告语言 体态语言 时间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WTO, 随着全世界正在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密切。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体会英语语言以及某种行为的深意和微妙,而很多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你对这种微妙之处的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和精通商务往来目标国的语言,更要掌握和精通它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首先找到多个恰当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切入点也应该是商务活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

广告不单纯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甚至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世界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广告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广告词作为广告的载体,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把我们推向世界的产品的广告译得合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如果没有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很难体会英文广告的深意和微妙。比如:汉语的广告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谐音和双关。我国的黄河冰箱的广告词“黄河冰箱,领鲜一步”中的“鲜”就与“先”谐音。另外,我国的茅台酒的广告词“国酒茅台,世界之醉”中的“醉”也用了“最”的谐音。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这里连用两个双关成语,突出刻划了钟表的端庄俊逸,让人一见钟情,产生非买不可的购物欲。英文广告比较洗练、含蓄,也经常运用比喻、象征、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其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最难翻译的是双关。 广告英语还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韵类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广告,下面就一条英文本土广告做一分析。

这是一则“PORSCHE”“保时捷”汽车的广告。

Its sound is as unique as its shape./Its brakes are as unique as its engine./It’s not built to be something to everyone./But everything to someone. 这则广告词中前两句运用了Parallelism 结构(“平行”,汉语中叫“排比”)。这一结构使用的规则就是用相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近的意义, 作用就是使句子本身更有韵味。那么借助于这一结构,表达了保时捷汽车的声音、外形、制动和引擎都是独特的。另外,这则广告词中的前三句,还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Its”,读起来琅琅上口。这则广告词中后两句运用了复合词的调换,第三句中的 “something”和“everyone”在第四句中换成了“everything”和“someone”。通过这一微妙的复合词的调换,传达了保时捷汽车与众不同、精益求精的技术。这两对复合词是这则广告词的亮点。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前些年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产销两旺,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看好。究其原因,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这种比喻有一个典故。原来暹罗国(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又数量不多,被看成一种稀罕之物,仅供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了处罚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了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的赐物,大臣又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着,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了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失误和损失。

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

在表达数字方面,中国人常用食指表示一;食指和中指表示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四;五个手指表示表示五;大拇指和小拇指表示六;食指和中指与大拇指捏在一起表示七;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食指弯曲表示九;一个拳头表示十。英国人在表达一至五时,和中国人的手势是一样的。在表达六至十时,他们用两只手。比如:他们用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和另一只手的食指表示六,其他依次类推。而美国人却用大拇指表示一;大拇指和食指表示二;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表示三。在篮球比赛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国人用这样的手势表示“三分球”。四和五依次类推;从六到十他们也是借助于两只手来表达。由此,我们知道中、英、美三国在用手势表达数字时是完全不同的。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还有其他的不同。中国人常常用“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表示赞赏之意,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游者常用“大拇指竖起,余指握拳朝上,大姆指朝向手体右方”表示搭便车。但是在希腊,此种手势则有污辱和轻视对方之意。中国人通常用“双手掌心朝外,举至头部位置”表示投降,而英国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让观众安静,希腊人认为这种手势含有侮辱人之意;要想确认:您是在叫我吗?中国人常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而美国人用手心指向自己的胸口;要表示“到这儿来”英国人和美国人通常是伸出食指,手掌朝着自己的脸,将食指向内屈伸;中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掌心朝上或朝下,然后屈伸手指;希腊人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而大多数欧洲人认为希腊人的这个手势表示让人离开。

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冲突更是屡次发生。几年前,欧洲的水手下船游泳,他们游到了东地中海的。这时,由于语言不通,站岗的希腊士兵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这个手势示意他们过来接受检查与盘问。水手们以为是让他们赶快离开。于是,士兵们越是摆动手臂,水手们越是使劲往远处游。最后,士兵们以为这些人一定是偷渡者或不法之徒,只好开枪射击了。如果多了解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幕惨剧完全可以避免。

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时间观念有所不同。总体说来,北美和欧洲的德国人时间观念很强;而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重要的资源,他们经常会说“时间就是金钱”;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对于预约不迟到亦不早到,迟到和早到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对于美国人和德国人来说,如果确因有事让人等了5分钟,必须做出解释。欧洲的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赴约常常迟到,认为这是“风度”。迟到者往往以交通拥挤等为理由,无须多做解释;在英国,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要为客人做准备,客人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非洲的埃及人的时间观念也不强。如果埃及人说:“稍等,5分钟”,就意味着要等半小时;在南美洲的巴西迟到1小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中东一些国家,预约都是大概时间,按约定时间前往,常常要等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对阿拉伯人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感觉是“看上帝的安排”;俄罗斯人在时间安排上也比较随心所欲。

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除了以上提到的,在其他诸多方面都有可比性。所以教师应通过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为学生在将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排除语言及文化障碍,为顺利实施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语言及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辜正坤:难以相融的中西文化,《北大访谈录》,200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