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体育比赛的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比赛的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比赛的方案

第1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电视 版权 销售

1前言

电视转播以其强势媒体的影响力吸引了巨额的商业赞助,和媒体的经营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赞助商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电视转播放大了比赛场地,使欣赏体育比赛的观众人数成百倍地增长,从而促进了体育广告、体育赞助和体育彩票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电视电视版权的销售就成为了关键。

2 体育电视版权的销售方式

2.1 体育电视版权的集中销售

集中销售电视电视版权指的是,在团队体育运动中,由各职业俱乐部联合或者在联盟的主导下、各俱乐部将整个赛季比赛电视电视版权集中售予某传媒机构,由其对整个联赛的体育比赛加以开发转播的行。

集中销售电视版权须有利于改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利于促进技术或经济进步,同时费者可以公平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集中销售本身并不能制造出好的比赛,而其结果可能改善产品的状况通过优化球队、购买优秀球员,提供给观众更加精彩的比赛。集中销售对于资金短缺的团队体育项目而言,如果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是被鼓励的;如果这个体育项目本身已经运作的很好,恐怕电视版权的作用并不明显。过度投资有时是浪费的,高投人未必总意味着高产出和高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电视版权的集中销售是否真的符合经济逻辑,而其地位又是不可取代的。

从集中销售的必要性中我们可以看出,个别销售的模式下谈判成本很高,大多数俱乐部谈判实力不强,不仅不利于联赛整体品牌的建立,而且对联赛的推广以及俱乐部长期利益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自行销售模式下,许多问题无法解决,比如竞争性平衡的问题,即使是建立团结基金,还是其他方式,结合我国的状况来看,都不可能对职业团队体育运动诸多的问题加以解决,或者说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2.2 体育电视版权的买方转售

媒体取得电视版权后(尤其是排他性的权利),若事先和原始权利所有人约定,可以将现场转播的信号售与其他媒体。一般而言,排他协议会限定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取得权利的媒体也可向其他地域范围内的媒体出售取得的电视版权,从中获取利润。对于一般商业而言,在转让协议中限定转售价格是竞争法规制的重点之一。电视版权销售协议中,合同双方会对转售等问题作出规定。

买方后向控制产业链上游的卖方,也是销售方,包括制作机构与发行公司等。其控制主要有两点:一是降低价格,二是控制交易条件。从降低价格看,由于电视台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它可以将电视节目的价格压得很低,在实践中,由于节目属于精神产品,在我国电视节目版权市场发展的现阶段还很难客观定价,所以,价格就被进一步压低。

2.3 中介运作

国际上赛事电视电视版权的几种经营模式表明,赛事电视电视版权中的中介机构非常重要。体育市场是买方、卖方和中介机构三方面构成的,中介机构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联系买方和卖方的重要纽带。对于我国现在的体育电视转播体制来说,各级电视台的经营水平普遍较低,企业和客户有限,无论是对销售环境的市场调研,对目标市场的把握和定位,设计优化的营销组合,还是产品策划、包装、定位,多渠道营销、促销等,都非常需要专业化的营销中介机构来协助完成。

2.4 捆绑销售

捆绑销售是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市场现象,也是企业一种常用的销售策略。捆绑销售通过产品组合,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尤其是在基本品和捆绑产品之间互补性非常强的时候,这种交易费用的节省就更加突出;同时,捆绑销售还可以降低消费者的交易费用,通过商品组合,消费者毕竟只通过一次交易就完成了购买。捆绑销售从两个方面增加了消费者的总支出:首先,在捆绑销售中,垄断者从产品组合的最大化利润出发,基本品的定价可能低于在捆绑销售被禁止时的垄断价格;但是捆绑产品的价格则高于完全竞争形式下的价格。二者相加,消费者为商品组合的总支出大于在捆绑销售被禁止时的支出。其次,捆绑销售限制了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因此捆绑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可能就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所需要的。因此,消费者可能会把捆绑产品搁置一边,而选择去买另外的自己喜欢的产品。

2.5 电视版权的联合购买

中国的电视节目版权市场,基本上可以依据覆盖范围分成几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全国性市场,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台、各省卫视等电视台与上星频道;第二层级是省级市场,覆盖一个省,是省台的地面频道和省教育台。第三层级是地级市场,覆盖一个地区,包括省会台、地级台以及地级教育台。第四层级是县级市场,包括县级台与县级教育台。

四级市场中的电视台都是节目版权的买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省卫视与省地面频道同属一个台,节目购买也统合在一个部门,但在具体购买时仍是各自交易,成交的价格也不相同,一般卫视购买节目比地面频道购买支付的价格要高。所以,在划分市场时,省卫视与省地面频道分属不同的市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当前我国体育电视电视版权销售问题,是我国体育和新闻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中国国情相关。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处理好我国体育与大众媒体相互关系。北京奥运会之后,进一步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以及借鉴奥运赛事电视版权销售的国际先进模式,将有利于科学解决我国体育电视电视版权销售问题。

3.2 建议

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电视电视版权有偿转让和分配的销售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全面、合理制定电视电视版权收入分配方案,让大部分体育比赛的直接参与者都可以从中获益,不断提高电视电视版权收入在各项目协会收益中的比重,以提高其投资积极性,确保体育比赛的质量,运用法律的力量使体育电视电视版权的市场行为进一步规范。

参考文献:

[1]董杰.奥运会电视电视版权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2):29~30.

[2]骆正林.体育传播:电视台与体育组织的共同事业[J].慧聪网,2004年12 月27日.

第2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 体育展示 竞赛 传播 共赢

体育传播在大众媒介时代被认知为以电视转播、新闻报道为主流渠道的传播形态,而竞赛展示为体育传播赋予了一个新的注解:“体育即传播”。通过竞赛展示这个“跨界”载体,使体育这一全球性语言实现着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二位一体的深刻变革。竞赛展示主要指在体育竞赛现场通过播报、音乐、视频、表演、互动、灯光等综合传播方式,利用声光电技术营造赛场氛围,将体育竞赛内容、赛事文化、市场效益以整合的平台呈现给现场观众和离场受众,被称作体育赛事的脸面和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界定,竞赛展示是在体育现场内外所有与竞赛和赛场氛围相关的信息、观点、情感的符号传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合系统。由此,竞赛展示是一个从体育竞技到体育文化跃升的综合传播体系。

竞赛展示的传播特征

对一个事物特征的判断,遵循注意-兴趣-了解-记忆的认知原理,首先获得体验的是该事物的外在表现,即形式特征,进而深入内部固化印象,提炼事物的内在模式。形式特征是指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人体机能直接感知或者运用工具性力量测量的事物的外在性状,它一般包括速度、高度、范围和持久度等衡量指标。

1.传播速度

从速度来看,竞赛展示可以被看作最迅疾的传播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体育现场传播,电视直播也被嵌入成为竞赛展示中最长的视频展示环节。体育竞赛中对于竞赛展示的需求瞬息万变,对于时间充满不确定的赛事而言,或许一分钟前急迫地需要竞赛展示的插入,一分钟后竞赛展示则变得画蛇添足,因为竞赛展示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往是以秒为计量单位的。当然竞赛展示也可以是十分冗长的传播手段,因一些竞赛项目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或一些突发的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出现,赛后竞赛展示就有可能被无限期拖延。简言之,竞赛展示的信息传播是准时、及时、适时三要素精当组合的灵活变通。

2.传播高度

从高度来看,竞赛展示传播定位于高深与通俗之间的中间路线。竞赛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体现对体育竞赛知识及专业术语的简单介绍,但不涉及高水平运动员才能领悟的技战术意图或组委会内部掌握的竞赛组织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通过竞赛展示传播塑造的观众情绪和氛围根据体育现场的类别不同可分为热烈、期待、温情等不同基调,但竞赛展示从根本上代表体育赛事的组织行为,与纯粹的民间群体现场助威行为在展示语言、态势、倾向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传播广度

从延展度来看,竞赛展示无所不在地体现出传播的时空同在、信息共享和情感共鸣。竞赛展示的触发点不完全是体育官方组织有意识的预先安排,有时可能是竞赛过程中竞赛展示团队有备而来而又顺其自然的临场发挥,甚至可能是对体育比赛现场观众气氛的主动顺应和积极回应。也就是说,竞赛展示的传播范围天然包括观众群体在内,它模糊了竞赛展示专业传播者和现场观赛群体传播主体的界限,竞赛展示甚至成为融合赛场内外观众实现情感共享的主要工具。

4.传播深度

从持久度来看,竞赛展示在体育现场的传播控制中作为花絮镶嵌在体育竞赛这条主线的间歇中,但它在现场传播中留下的形象印痕和情感记忆将延绵在观众心间许久。新闻传播有一个客观规律,传播时效与功效成反比。在竞赛展示传播中,往往经典的竞赛展示声画和场景将在人们内心长存,例如庄严神圣的颁奖仪式全程。而形成这种延续性的推动力并不是强制传播手段在发挥作用,而是对激烈的呼唤、对崇高的膜拜、对仪式的向往等软性情感因素的触动和隐现。

竞赛展示传播的发展趋势

创新扩散过程中,增量式发展比存量式改革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现实的挑战。竞赛展示在赛场是一种增量式传播,是在现有体育竞赛的基础上新派生的传播子系统,竞赛展示在尽可能不侵扰体育赛事其他子系统利益的基础上增量改革是最为平和的前进方向。

第3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学; 探究; 生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56-001

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

一、用体育比赛规则来类比对比实验方案,体验公平

在三年级下册《了解土壤》进行三种土壤渗水性的对比实验中,除土壤种类不同外,“四同”是此项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创设了一个“渗水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当裁判员,参赛人员分别是沙土、壤土和黏土,比赛项目是渗水,让裁判员讨论怎样比赛才公平:“四同”即同样多的水,同样多的土,同样的杯子,同时浇水。在实验中只有确保“四同”才能确定对比条件――三种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否则,就无法确定对比条件与实验结果的因果关系,因为要求“四同”的四个条件在不同样时会直接影响三种土壤的渗水性。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既增加了趣味性,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当然,为了降低操作的难度,教师已为每组准备了同样多的土,同样的杯子,同时倒同样多的水留给学生自己操控。

在学生心目中,体育比赛是公平公正的,他们对体育比赛的情境也非常熟悉,教学实践表明,类比体育比赛规则来制定对比实验方案是可行的。另外,还可以进行这样的类比:体育比赛时要有发令员、计时员、记录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确保体育比赛顺利进行;分组实验时操作员、记录员、观察员也必须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实验目标。如在三年级上册《纺织材料》一课中,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纤维王国举行了一场比赛,天然纤维中派出的选手是棉布,化学纤维中派出的选手是尼龙。比赛的项目有三个:谁更结实,吸水情况和燃烧情况。如果请你当裁判,你觉得怎样比赛才公平合理?”接着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赛规则,再交流,看哪组的规则更公平,分工更明确。接下来的分组实验也就水到渠成,有条不紊了。

二、从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蓬勃发展的时期,虽然在他们储存信息的“仓库”里早已堆放许多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少,知识储备有限,不可能全面分析问题,往往主观武断,易下片面性或错误性的结论,因此,在课堂设计时选择一些与已有知识“相悖”的典型事例,设置一些“陷井”让他们碰钉子,有助于他们在探究分析讨论阶段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课涉及到“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一知识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50+50=?”学生齐答“100”,教师却写出“50+50

在教《空气的性质》做“瓶中的气球吹不大”实验时,我先让班上的几个大力士来试吹瓶中气球,吹到脸红耳赤也没能吹大。然后老师“偷偷”在瓶底上扎了一个洞,请一个小个子来吹气球,气球轻而易举吹大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个子不服气,小个子也一头雾水,全班学生感到惊奇。“老师帮了小个子什么忙呢?”我及时抛出了一个问题……类似的情境还可用于杠杆和轮轴的教学中:通过控制支点位置可以让小个子战胜大个子,握螺丝刀大头的小个子能轻易战胜握小头的大个子。这些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的矛盾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探究生活中的科学

第4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在进行高校教育的研究中,很多的社会学家表示,学校教育的作用体现在多元化的价值之中,这不仅是展现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同时也需要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精神并将其作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体现,让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构成。通过多年来从事高校体育教学一线工作,以及对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的调研和分析,笔者能够深刻了解现在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目前多数的高校体育教育还是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之后,教育技能形式化,课程选编僵硬化,基础共同体育设施的构建达不到标准等方面。然而,由于现在综合层面的限制和影响下,所以现阶段自主选择体育课的模式,在短时间内仍然很难实现。对于同学们颇感兴趣的课外体育活动,实际上举办的发起人或执行者往往是学生会的各个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学生干部组织。由于缺乏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学校协会发展的业余性以及管理知识的不足,课外体育活动已经是名存实亡,与一线教学严重脱节。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造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正是日常授课中体育精神的缺乏以及体育参与意识的丧失。譬如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不能够理解社会体育比赛中出现“假摔”等现象而产生的深层问题,认为这是比赛时利用规则的表现,最后更是看重比赛结果和成绩。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从更深层次探讨,已经和我们所追求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2针对体育精神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建议

体育教育的发展也是源自于观念意识的提高,以及方法决策的制定和具体操作。所以,针对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关于提高体育精神意识的建议。

2.1重视体育宣传

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宣传,有效达到体育精神教学延伸的效果。例如大学生常常有喜欢的体育明星,并且将其作为崇拜者,所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体育明星或者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来学校讲座,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达到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或者还可以通过参加或者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或相关活动,让大家能够在实际的体育锻炼中,深刻领悟体育精神的重要性,一方面达到原有体育教学的作用,另一层面也培养学生们优良的体育价值观。

2.2细化体育精神的准则

思想相对于行动,具有抽象意义以及非物质性因素的影响。体育精神同样是具备着相同的要素构成。所以在进行理念引导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以及具体规范,不断的细化体育精神,使其由抽象的概念延伸到具体的体验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国外的体育教学了解一下该如何操作更能够体现出其中的效果,现在以美国为例进行分析:

2.2.1尊重体育竞争对手,这也是体育道德的表现层面,要将体育竞技的内涵进行多元化的诠释,具备着礼貌性以及尊重性。

2.2.2保持对裁判员的尊重,裁判员的作用就是保持比赛的公正性,所以要配合裁判员的工作,并且相信裁判员的判罚,在此过程中也是要服从裁判的判罚。

2.2.3熟悉比赛的规则,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连比赛规则都无法保障,那么比赛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同时这也体现出比赛秩序达成的重要性。

2.2.4能够有效控制比赛的情绪,运动员难免会冲动,但是一定要克制,更要避免不正当的竞争。

2.2.5要享受比赛的精彩,这种精彩的概念也是体现在多元化的运作之中,更是需要我们能够处于包容之中,更加客观的看待比赛。上面分析的是美国的体育精神,可以将其中适合或者优秀的部分汲取,再结合我国的实际体育发展状况,制定出完善的细则进行规范。

2.3体育课程内容多样化、灵活化,教育方式自主化

第5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一、认真学习文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要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上级文件,领会其精神,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要真正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从根本上认识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性,特别要注重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必须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体育的副校长主抓,成员由班主任、体育教师组成,统一安排,制定具体的措施,明确任务和职责,领导和组织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实行管理责任制,确保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我们的做法如下:一是领导负责组织、指挥早操锻炼和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校长到现场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二是体育老师负责,对于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活动器材的准备及活动锻炼的指导的负责;三是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按时、按要求参加锻炼,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指导学生活动,并且保证学生锻炼的安全(班主任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表现纳入学期班主任工作考核中)四是对全校各班级参加活动锻炼的表现、进出的纪律及安全进行督查,结合学校的竞赛负责组织评比。学校要对阳光体育工作进行评估,评出先进单位,在阳光体育运动会上,进行表彰奖励。

三、开展学生喜爱的项目,提高师生的参与率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不管是在体育课上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都应以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突出特色,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很喜欢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项目,女生相对来说更喜爱运动量较小的休闲娱乐性项目,如校园舞、跳绳、踢毽等,而对于传统的田径、篮球等项目不太感兴趣,这些都表明,她们对目前能够参与的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说有趣的运动项目应该是普及阳光体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四、开展阳光体育比赛,激发学生锻炼热情

所有的运动员都知道,运动训练是枯燥的,而体育比赛却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赛的输赢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加上比赛多与集体主义精神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规模的体育比赛,都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体育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促使学生自发参加锻炼,在对学生的观察中,也能够看出体育比赛对他们的激励作用。每年运动会前夕,体育课上参加运动会的同学,都会抽出时间自觉锻炼,也有同学主动咨询有关动作要领,或者主动要求课外活动时间参与锻炼;比赛场上,运动员和观众情绪都格外高涨,因为关乎集体利益,所以体育比赛对他们的激励作用很大。不管输赢,他们都在比赛过程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了比赛和运动,这对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锻炼习惯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营造良好氛围,发挥育人功能

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质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阳光体育运动的育人功能。我们要求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我们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体能差异,把运动量的大小科学合理地搭配,巧妙地组合,为学生们制定了科学的活动计划。每次活动结束,都会带给学生们好的心情,留下美好的回忆。

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活动时间

第6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心里健康就业能力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工作中,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当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社会技能的提高,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各大高校必须在教育期间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能力培训纳入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将就业能力培训课程列入必修课范畴。针对这一指示,大部分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整体工作计划和方案,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在高年级学生范围内开展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就业知识普及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毕业生提高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长期性发展事业,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处理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依然有少部分高等院校没有意识到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没有把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停滞不前。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实践中,国内高校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未达到教育部和相关部门、机构的要求,没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综合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部分高校甚至未将就业培训课程设为必修课,有些学校只是偶尔邀请社会人员或教师开设讲座,导致就业培训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就业培训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授课时,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或多个班级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个性需求制定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就业能力培训人员没有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就业指导教学脱离了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实用性和时效性不足。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建设上,大部分高校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概念和手段。许多高校未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心理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入分析、探究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这一人生重大抉择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就业时出现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迷惘、彷徨、不自信的心理问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并不十分肯定,尤其是普通高校、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对自己四年(三年)的学习成果和自身素质、能力并不是信心十足,走向就业市场是大势所趋、迫不得已,因此就更谈不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当学生在遭遇求职挫折,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更容易产生对自身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的怀疑、否定,如不能及时摆脱这种消极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职业发展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考研也是因为畏惧当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出于逃避竞争或随大流的心理继续留校学习,而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屈指可数。针对这些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数高校却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学生最需要帮助和指引的时候,错过了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的机会,导致学生抗压能力、抗打击能力和心理韧性不足,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学是高校基础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帮助高校学生培养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有效的沟通交流手段,这些都对就业能力的树立和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态是保持工作效率、提高社会活动状态的基础和前提,在校学习和求职就业都是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精力的长期过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状况做支撑,学生的学习效果、求职过程和求职结果必然受到不良影响。同时,身体健康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面貌,进而影响人的总体状态。缺乏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状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无法受到招聘单位和招聘人员的青睐,从而导致求职效果不理想。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课程、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帮助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中充分锻炼自己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身体机能,为紧张的学习和未来的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表明,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脑垂体腺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有效缓解人体紧张情绪和不良心理,并使人产生愉悦感受的激素类物质,长期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使人体持续释放内啡肽,从而使运动者长期保持良好心态,这一作用能帮助人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长久的满足感、幸福感,提高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抗打击能力和复原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人生观和社会心态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陶冶情操、发展情商的正面意义。据调查显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相较于不常锻炼的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积极、向上,心态更加从容、自信,这些优良品质对学生的求职、就业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活动所独具的艰苦性和竞争性在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强人格和坚毅品质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并要求锻炼者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停止就意味着放弃,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而激烈的体育比赛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奋勇拼搏、不断向前的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念。在参与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大学生无法避免地要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心理韧性和抗打击能力,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学会如何从失败中重新崛起、重新出发。

(三)培养社会技能

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通常以团体形式开展,学生在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中加强了与同学、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团结协作的关系,通过训练方式、技术要求、战术协作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参与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越来越紧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沟通技能和交际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对大学生求职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参与、组织过程中,学生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锻炼各种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和创新技能,为毕业后的求职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育教育策略

(一)身体素质培养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开展学习和求职活动的前提、基础,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级院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发展规律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特征、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各大高校还应定期组织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全校参与的校级运动会、新生军训和具有较强动员性、参与性的大型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增加竞赛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体育活动的举办质量,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

(二)道德品质培养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应当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互帮互助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尤其是在体育竞赛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使其树立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正确意识,并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不择手段的现象。

(三)心理素质培养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而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则是帮助大学生增加心理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进行体育教学和组织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各大高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适当地增强体育项目的难度和强度,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和激烈的比赛竞争中树立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信念。当学生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遭遇挫折、失败时,必须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战胜消极、负面的情绪,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综合技能培养

在高校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组织工作中,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尽量选取团队协同作战型体育项目,促进活动、比赛参与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各大高校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项目创建、参与活动和比赛的组织全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活动和比赛创意,使其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和竞赛,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是解决就业难题、提高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和体育教学工作,采用各种方式将体育教学和就业培训指导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天社.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史志,2010(03):162-163.

[2]康万英.新思维、新理念———高校体育为大学生就业助力培养综合能力的思考与研究[J].前沿,2010(11):196-198.

[3]王萍,宋书刚,胡海燕.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6):74-76.

[4]朱发旺.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40-241.

[5]郭震.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168-170.

[6]郭凡清,胡来东.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203-204.

[7]雷瑛,吕后刚,耿文光.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逆境商数培养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94-97.

第7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一、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为艰苦的阶段,许多学生会因为紧张的学习而疏忽体育锻炼和轻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因此,要让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他们放眼去看看身边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人们忙碌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事务之中,往往会忽略运动对保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很难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于是,由于缺少锻炼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日益显现出来。而锻炼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坚持锻炼,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要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的本性、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进一步强化自我锻炼的意识。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举行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宣传教育、体育专题讲座、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和体育意识。例如我校每年第一学期都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今年安排的比赛是;高一篮球,高二排球,高三拔河。教师先在学生中挑选20名体育骨干进行培训,让他们负责担任各种比赛的裁判,教师进行指导,我发现他们积极性很高,各班学生组队和训练积极性非常高涨。由此带动了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认真组织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再如:组织学生观看比赛。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体育比赛,教师利用阴雨天讲解球类比赛起源、发展、规则演变、技术、战术知识等,经常组织学生观看近期的比赛录像,如“NBA全明星比赛”等。在观看比赛时,教师作适当的评价,以激发学生观看和参与的兴趣。观摩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进行总结,提高学生观看比赛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应试达标和增强体质教育,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所开始的漫长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

因此,素质教育原则就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作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而提出。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顺应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勤学多思,多钻研教法,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高中体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体育达标的评价标准又较为简单,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第8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审美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发挥个性特长,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和创新能力,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活动主题:

营造人文环境,繁荣校园文化,谱写时代旋律,以文化装扮校园;展青春风采,深化内涵发展,创特色品牌,用艺术陶冶心灵。

三、组织工作

(一) 成立文化艺术节领导小组、组委会:

1、职责:文化艺术节的总体策划、组织领导及活动方案的审定;重要问题的研究决定与协调平衡。

2、领导小组:

组长: 林均芳 马连云

成员: 李绍华 李圣军 张 萍 张 梅

组委会:

主任: 马连云 副主任:李圣军 张萍 张梅 吴 鹏

成员: 陈殿军 张敏 孟庆民 王寿军 王 炼 张嵩

(二)设立相关职能部门:

组委会下设宣传秘书组、联络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活动竞赛组,负责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

1、宣传秘书组(孟庆民、王炼、张 嵩负责)

(1)职责:布置校园环境、活动场地及开幕式;撰写讲话稿;负责扩音、播音、摄影、摄像、通讯报道等。

(2)成员:政教处、电教组。

2、联络协调组(李圣军负责)

(1)职责:联系各职能组,协调人员调配、时间安排和场地使用,保障各项活动和赛事顺利进行。

(2)成员:校长室、办公室。

3、竞赛活动组

(1)职责:具体安排、布置全校活动,负责人员调配、活动组织指导、场地建设指导和竞赛结果统计,保障各项活动和赛事顺利进行。

(2)成员:各类竞赛活动的相关处室组

4、后勤保障组(刘学成负责)

(1)职责:负责资金、物品的供应与购置;活动场地整理;准备徽标、横幅、旗帜及其它服务。

(2)成员: 总务处

5、安全保卫组(王寿军、李延柱负责)

(1)职责:负责维护校园秩序和治安保卫,全面清理检查环境卫生。

(2)成员:办公室、政教处、校医室

6、活动总联系人:李圣军

四、活动时间:

XX年2月13日――XX年9月31日。

(一)第一阶段:(2月13—2月29日)宣传发动

1、制定艺术节活动方案,做好人事安排和预算安排。

2、召开班主任、班干、团干、学生会会议,全面布置筹备工作。

3、政教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本组活动的实施细则并公布。

(二)第二阶段:(3月1—3月31日)活动准备

1、开展各项活动的指导和前期竞赛的辅导。

2、分别进行各项比赛活动的通知,各班确定比赛人选。

(三)第三阶段:(4月1日—9月31日)活动开展

1、分组落实各项活动及赛事的比赛。

2、组委会全面检查与指导文化艺术节开展情况。

(四)第四阶段:(XX年10月)总结表彰

1、全面总结、评估各项活动开展情况。

2、召开总结表彰会议,对获奖班级、个人进行表彰。

五、活动内容、形式、程序:

(一) 宗旨:

活动的宗旨是“新世纪、新校园、新课程”。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明朗,台风朴实大方,充分反映现代中小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二)项目及程序:

活动的项目分艺术表演类、语言表达竞赛类、科技发明、制作比赛类。

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体育比赛类及电脑。负责单位:音体美、电教研组。

1、内容:

①声乐:合唱、小合唱、表演唱、独唱、重唱。

②器乐:合奏、小合奏、独奏。

③舞蹈:群舞(8人以上,36人以下),双人舞、独舞。

④相声、小品及其它。

艺术作品类 :

1、内容:

①绘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动漫设计。

②书法、篆刻:书法:(软硬笔)、篆刻要配有说明:

③摄影:彩色、黑白均可。

体育比赛类:

1、内容:

①学生广播体操比赛。

②初一、初二学生乒乓球比赛

③各级班际拔河比赛

④学生象棋比赛

⑤学生跳绳、踢毽子比赛

⑥教工篮球比赛

⑦教工羽毛球比赛

电脑实践类:

1、内容:电脑打字比赛。

语言表达竞赛类:负责单位:语文教研组、英语教研组、音乐、美术教研组

1、内容:

①师生诗歌朗诵

②青春风采演讲比赛

③“我的 生活”主题征文活动

④课本剧编演

⑤英语实践表演

⑥班级黑板报、手抄报评比

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⑧音乐、美术欣赏知识讲座

科技发明、制作比赛类:负责单位:美术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化学教研组

1、内容:

①折纸、剪纸工艺制作比赛

②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③贺卡制作比赛

六、活动要求

1、人人参与,班级为主。各职能组和分项活动组,明确分工,周密筹划,各负其责。

2、充分挖掘学校的现有环境资源,积极营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氛围(包括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橱窗、广播、宣传横幅等)。

3、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文化艺术节为契机,提高学生会和各班级的管理水平。

4、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提倡以个人的才能为文化艺术节增添光彩。

5、严格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地点,进行准备、演出活动。

6、各班级要积极支持和推荐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包括辅导和排练),服从学校的整体安排。

7、加强环境卫生及校园秩序的管理和整治,以清新和谐、文明向上的校园风貌迎接文化艺术节的召开。

8、正确处理学习与开展活动的关系,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

七、评比奖励

1、评比工作按各个项目的比赛细则执行。

2、奖励按各个项目的比赛细则所规定的奖励办法执行,分别给予获奖者获奖证书、纪念品等。

第9篇:体育比赛的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民健身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来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丰富业余文化、打造班级品牌、展示大家才华,从而达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目的。

三、组织原则: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二)创新形式,务求实效。

(三)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四)加强宣传,营造气氛。

四、活动对象:

080921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形式:

本次“寝室杯”比赛共有三大项,分别是集体跳绳、吸乒乓球、多人多足

六、活动组织流程:

(一)前期活动阶段

1、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比赛前做好活动的宣传、动员、场地申请、器材申请、人员分配等准备工作。

2、体育委员张强、班长罗浓浓、团支书余泽飞、学习委员任晓勇主要负责整个比赛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撰写活动策划书。体育委员张强做好各项项目的裁判遴选工作。

3、宣传委员赵计琴提前五天画好宣传海报。

4、实践委员黄赟、组织委员徐汐提前三至五天把海报贴至展板并展出。

5、组织委员徐汐、团支书余泽飞做好活动前的人员组织工作。

6、生活委员杜小明、刘莉提前五至七天采购好所需的运动器材和所需奖品。

7、副班长兰淑红和团支书余泽飞做好活动的抽签准备工作(包括抽签卡等)。

8、心理保健员黎梦思做好比赛活动规格计分表。(表格见附录)

(二)正式活动阶段

1、活动详细安排根据现场抽签决定。(抽签细则见附一)

2、心理保健员黎梦思、文艺委员姜珍珍等负责协助体育委员张强做好活动中的各项协调。

3、文艺委员姜珍珍比赛过程负责器材不要丢失。

(三)活动后期工作:

1、本届“寝室杯”主要由余泽飞主持,主裁判是余泽飞、张强和一个副裁判罗浓浓。

2、班长罗浓浓主要负责比赛的动员、参赛人员登记和赛程的安排工作,其他班委协助。

3、生活委员杜小明、刘莉负责比赛场地、同学用水等后勤保障工作。

4、宣传委员赵计琴负责比赛宣传、为活动撰写简报。

八、活动地点:

体育场(田径场),具体地点待定。

九、活动时间:

xx年11月27日。

十、经费预算:

比赛用品、宣传经费、活动奖品等费用,拟从班级经费中列支。

宣传经费:30元(海报和横幅)。

比赛用品:乒乓球(60个):12元,跳绳(2根):6元,绑绳:2元。

活动奖品:一等奖:30元(×3),二等奖:20元(×3),

三等奖:10元(×3),参加奖:待定。

预算共列支班费203元。

十一、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080921班班委会所有。

080921班班委会

附一:抽签细则:

分组抽签:本届921“寝室杯”现场抽签,将42人分为7个小组,每组6人(3男3女)。抽签时,男女共计42张签;女生共有21张签可抽,1至7号签各有3张,21人同时抽;男生共有21张签可抽,1至7号签各有3张,21人同时抽;抽到组号相同的在同一小组,组号为其抽中签号;每人只有一次抽签机会,拆开签后原则上不能和其他同学交换自己抽中的签。抽完后每组选出一位组长。

比赛先后抽签:抽签时,共有7张签,1至7号签各有1张。若是每一组同时的比赛项目,1号签最先开始,其次二号签,以此类推;若每两组同时的比赛项目,1号和2号签组合,最先开始,其次是3号和4号,以此类推。每组组长只有一次抽签机会,拆开签后原则上不能和其他组交换自己组抽中的签。

附二:集体跳绳比赛规则

摇绳2人对面站立,手持1条长绳同时向1个方向摇动,其他运动员排队依次连续从1摇绳人边跑向摇动的绳子并跳过,再从另1摇绳人身后绕过重复上动作,使整个跑动跳跃过程形成1个8字形。以跳跃成功次数多少排出名次,比赛时间为3分钟。如规定时间内跑跳过程中有人未能跳过,使摇绳中断,可继续比赛,但该次跳跃不计数。各队比赛时,运动员排定顺序不得更改。(比赛每1组同时进行)

附三:吸乒乓球比赛规则

要求选手在一分钟之内用吸管将一个盆里的乒乓球转移到另一个盆里,转移球数多的队伍获胜。(比赛每2组同时进行)

附四:多人多足

发令前,每队按横排立于起点线后,分别将相邻队员的左右腿用绑腿套套在一起(套在踝关节附近)。

所有队员以站立方式起跑,听到发令后,同时走或跑向终点,以最后一名队员通过终点线为计时终止。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行进中所有相邻队员两腿自始至终要用绑腿套套在一起,如遇脱落,需在原地重新套好后才可继续行进,否则成绩无效。如中途有队员摔倒,待整理好后可继续行进。(比赛每1组同时进行)

080921班第二届“寝室杯”比赛计时、计数表 比赛项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集体跳绳 吸乒乓球 多人多足 填表说明:1、集体跳绳项目请填写在规定时间内(3分钟内)所跳的个数;

2、吸乒乓球项目请填写在规定时间内(1分钟内)所吸乒乓球的个数;

3、多人多足项目请填写对应组所用时间。

填表人(计时员签字):

审核(裁判签名):

080921第二届“寝室杯”比赛结果统计

比赛项目一:集体跳绳

第一名:第 组;

第二名:第 组;

第三名:第 组。

比赛项目二:吸乒乓球

第一名:第 组;

第二名:第 组;

第三名:第 组。

比赛项目三:多人多组

第一名:第 组;

第二名:第 组;

第三名:第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