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然哲学;科学;科学事实;经验;解释;严格检验;实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B82-058;N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4-0069-04
“科学”一词在西方直到18世纪初才逐渐被普遍使用,科学在古代属于自然哲学。科学能够从自然哲学体系中脱离出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无疑应当归功于实验方法的诞生,因为实验方法不仅能使人们获得系统的、精确的、全面的、定向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对科学解释进行严格检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证知识”,从而把它与属于“形而上学知识”的哲学区分开来,而且实验方法还能使人类获得科学研究所需的典型的、纯粹的、系统的、专业的“科学事实”,为科学研究提供更丰富、更可靠、更具体精确的感性材料。这充分说明,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一、科学和自然哲学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解释体系
在古代,人类对自然界中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现象总感到十分惊异,人类在好奇心和驱除愚昧无知的欲望驱使下,运用天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对这些自然现象进行试探性解释,这些试探性解释就是早期的自然哲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
从本质上看,这种自然哲学其实就是宇宙观、自然观,即人们对自然界或宇宙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或宇宙的看法或解释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对整个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笼统的解释,一类是对自然界中具体现象的分门别类的、精确的解释。比如,自然界中几乎无限多样性的物质形态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来的,一切都来源于水;有人认为是由火演化而来的,一切来源于火又复归于火;也有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原子演化而来,不同的原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而构成多种多样的物质形态;甚至还有人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气衍生而来的等等。很显然,像这些对整个自然界的构成的解释就属于总体的、抽象的、思辨的、笼统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在人类经验范围内不可能得到检验。原因是,人类的经验是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并在各种特定条件下获得的,因而经验的性质是具体的、个别的、特定的,用人类具体的、个别的、特定的经验去验证总体的、抽象的、思辨的、笼统的知识当然是不可能的:具体的事实不能最终证明抽象的、思辨的观念,个别的经验最终不能证明总体的、笼统的理论。事实上,我们永远不可能通过观察或举例说明来论证宇宙万物是由水或火或气或原子构成的,我们不可能通过观察或举例说明来论证世界是简单的、有序的,或是复杂的、无序的,等等。所以,我们把人类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思辨的、笼统的看法或解释或知识叫做“自然哲学”,它们在人类经验范围内永远不可能得到检验,因而完全属于“形而上学”(metaphysics)。作为所谓本体论学说,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
然而,另一类对自然界中具体现象的分门别类的、精确的解释或看法完全可以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检验,甚至严格检验。比如,太阳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而且还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呢?有人提出,因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不动的,而其他所有天体,包括太阳、月亮、火星、金星等,都围绕地球转,太阳围绕地球转一圈就是一天,当太阳处于我们的正面时就是白天,处于背面时就是黑夜。又如,为什么木头会浮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到水底下呢?阿基米德认为,因为水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他通过推理认为浮力的大小恰好等于排开水的重量,由于木头密度小,体积相对大,所以排开水的重量大于其重量,因而上浮;而石头由于密度大,体积相对小,所以排开水的重量小于其重量,因而下沉。不用说,像这些对自然界某种或某类现象为何如此产生的具体看法或解释,人们完全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和经验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之进行严格检验。事实上,关于地心说、阿基米德的浮力假说等等,都经历了逻辑分析和经验对照相结合的多次严格检验,其中有些被证明是“正确的”,有些则被证伪。
不过在古代,人类只能通过观察获得经验,而且也没有精密的仪器发现更多、更系统、更精确、更典型的自然现象,因此人类获得的经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零散的、不精确的、不定向的、片面的,要靠这些经验去严格检验人们对自然界的解释(即“科学假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能的。典型的例子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果仅凭观察获得的经验对它们进行严格检验,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人类仅凭直接观察或仅凭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信息是不全面、不系统、不精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因而既不可能为人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解释自然界提供系统、精确的感性材料,也不可能对具体的、分门别类的“科学假说”做出严格检验。
既然古代人无论是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笼统的解释或认识(自然哲学),还是对自然界具体的、分门别类的、精确的解释或认识(自然科学),都不可能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那么对它们当然也就无法做出明确区分。这就是古代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同为一家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古代,科学一般是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哲学母体中。
二、实验方法的诞生和科学仪器的使用使科学与自然哲学彻底分离
尽管在古代,科学与自然哲学由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和方法所限,它们无法区分开,但毕竟科学与自然哲学之间存在本质不同:自然哲学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人类经验范围内永远不可能得到严格检验,而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完全可以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在古代,科学之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仅仅是由于古代人只通过观察无法获得广泛的、系统的、全面的、精确的、专业的、定向的经验事实(或科学事实)。这当然就意味着,当人类通过某种方法能够获得广泛的、系统的、全面的、精确的、专业的、定向的经验事实时,那么科学与自然哲学就可以区分开。
不言而喻,当伽利略发明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界时,人们就可以获得广泛的、系统的、全面的、精确的、专业的、定向的经验事实,因而就可以把科学与自然哲学彻底区分开来。需要指出的是,实验方法的诞生和科学仪器的使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本质上看,实验方法作为获得科学研究和严格检验科学知识所需的经验事实或科学事实的手段,就是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运用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这样的人工方法,创造自然现象的过程。实验方法之所以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科学所需的系统、全面、精确、专业的科学事实,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人类仅凭感觉器官通过观察获得的自然界信息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这些信息一般而言也不系统、不全面、不精确、不专业。比如,仅凭肉眼,人类看不到很远的东西,看不到像病毒、细菌这样小的东西,而且只能看到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都看不到;仅凭耳朵,只能听到20~20000赫兹的声音,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和超过20000赫兹的超声波人类都听不到;仅凭身体,温度很低的物体和温度很高的物体都不能触摸;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人类仅凭感官,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信息都不可能接收到。这样,人类认识研究自然界就不可能得到足够多的感性材料,也无法对有关科学假说进行精确判断。而在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的帮助下,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系统得多、全面得多、精确得多的信息。比如说,人类使用显微镜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细菌、病毒、细胞等微小事物;使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更遥远的天体,可以看到太阳黑子的活动,看到月亮上的山脉;使用声纳系统可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使用温度计可以精确测出微小的温度差异等等。很显然,这些系统、全面、精确的信息既可以作为人类认识研究自然界的重要科学事实或感性材料,也可以对有关科学假说进行严格检验。
实验方法除使用仪器帮助人们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自然界信息外,它还有以下优点:
第一,实验方法可以使人类获得精确的、纯粹的经验事实或科学事实。马克思曾指出:“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所创造的条件,使人类需要认识的事物的某种属性或相互关系在简化、纯化、典型、精确的状态下显现出来,从而使人类获得纯粹的、精确的科学事实。这样的科学事实不仅是科学研究所需的“高质量”感性材料,也可以对科学假说做出严格检验。
第二,实验方法可以使自然界中的事物或现象处于特定的极端状态,从而使人类获得在这种极端条件下所出现的极端的科学事实。比如,科学家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各种极端状态,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强电磁场、超纯度物质等,以研究事物在这些极端状态下的性质、特征等,这无疑大大拓展了人类研究自然界的范围,并促进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第三,实验方法可以使人类获得“人造的”科学事实。天然自然中的许多现象对科学研究而言,其演化过程不是太慢,就是太快,有些现象甚至只出现一次就再也不会重复出现,这样,就给人类研究自然界和检验有关科学假说带来极大困难。如,要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u=gt和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关系h=1/2gt2,那么光凭观察来进行验证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物体下落速度太快,人类凭感官根本无法获得下落速度或下落高度与下落时间的精确值。但通过实验方法人类可以轻而易举地人为控制自然现象演化过程,使演化太慢的过程得到加快,使演化太快的过程变慢,使不能重复的自然过程再现。这样,就可以使人类获得经过精心改造过的“人造的”科学事实。很显然,这样的科学事实作为科学研究的感性材料或作为检验科学假说的“经验”,既具有系统性、定向性,又具有精确性、可靠性。
总之,以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的运用为特征的实验方法由于能使人类完全摆脱时间、空间和其他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根据科学研究目的的需要,“创造出”比天然自然中更多、更全面、更精确、更系统、更典型、更专业的科学事实,利用这些科学事实或经验事实不仅可为人类对自然界进行具体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感性材料,而且还可以对有关科学假说进行精确、严格检验。这样,自然科学就作为“实证科学”彻底地从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母体中独立、分化出来。
三、启示
从科学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的诞生最终促进了近代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这一事实,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或推动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是做事的工具、手段或方法。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借助某种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更不例外。方法使用不当,事倍功半,甚至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方法使用得当,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研人员能否顺利完成科研任务,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能否巧妙、灵活、适当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
第二,科学方法对科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方法不仅可以使科研人员顺利完成事先设定好的科研课题,而且还可以促进科研人员开辟新的科研领域,明确新的研究方向,促进新学科的创立。科学史上,施莱登、施旺正是由于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才发现了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麦克斯韦正是由于运用了数学方法,把法拉第的电磁场理论转译成数学语言,才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为电动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布罗依正是运用了类比方法,才提出了物质波假说等等。
第三,科学方法是哲学影响科学发展的中介。认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这就是说,人们的方法论与其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而科学方法作为人们哲学思想或世界观的延伸,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具有重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哲学思想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具有决定性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而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哲学修养,缺乏独特的哲学思想。
高校的功能是什么?我们常见的是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概括说明的。其实,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三种职能的时候,就会发现,现代高校在这三方面功能的发挥都有赖于科学研究。所以,国内外在发展高等教育时都非常强调科学研究。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初期高等教育就确立了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这一主要职能。强调把科研作为高校的重要功能是与19世纪德国大学的改革相联系的。洪堡在1809年筹建了柏林大学,彻底改变了中世纪大学传统的办学模式,确立了科学与学术民主在大学的地位。他在《关于柏林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组织与外部组织的理念》中强调:“与传授和学习既成知识的中学不同,大学的特征在于常常将学问看成是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因此,在大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中学,即大学的教师并不是因为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为学问而存在。”洪堡所提出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及强调大学追求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在柏林大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柏林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理论家和科学家。柏林大学的成功,使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功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受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建立之初即重视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先生就曾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探究高深知识,追求真理,其魅力不仅在于保存与传递知识,更在于创造知识,以此来培养高级人才,服务社会,并延续和拓展人类文化的命脉,促进人类日新月异的前进,这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校科学研究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社会在评判一所大学的时候,其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成果,总是考虑的首要因素。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大学排行榜,科学研究也是其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功能。
科学研究: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阶梯
高校科研成果的取得不是大学所必然产生的,它需要专业化的科研教师队伍。从已有的研究看,教师的专业化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基础。包括教师的物质待遇、职业声望、教师组织和教师资格证书。这个基础是社会提供给教师专业化的社会支持系统。二是教师专业化的专业基础。包括教师科学文化知识、学科文化知识及教育专业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化的自有系统。高校教师的专业化也同样适用这两个系统。虽说这两个系统对于教师专业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教师本身而言,自身所具有的专业基础是专业化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而且这样的专业基础看似以知识(学历背景)为表征,其实是要以专业能力来支撑的。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在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中,科学研究能力尤其重要。一方面,知识的增长速度之快,知识数量的积累之巨,现已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仅在20世纪60~70年代,人类新发明的科学技术就远远超过了前两千年的总和。80年代,每年全世界发表的论文大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知识的论文1万多篇。登记发明创造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800多件专利问世。7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50万种,平均每分钟就有一本新书出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20世纪60年代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从9.5%增长到10.6%,到80年代每年的增长率已达12.5%。在这日新月异的知识面前,任何一个大学教师都不可能以有限的学科背景知识就能够去对付不断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增强自己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从产生起,就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还是一个文化机构。大学教师的工作不仅要传承文化,还要承担着发展文化的任务。高校教师对文化的发展,就是通过科学研究,对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拓展。而在研究中,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性也在不断增强,从而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成为不可替代者。因此,科研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生长的基础。
合理认识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显然也是高校教师的任务之一,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呢?自从洪堡提出要把科研引进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以后,关于科研在大学中应占何种地位,即科研与教学孰轻孰重的问题,理论界就从没有停止过争论。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首要职能是科研,其次是教学。因而,科研是先于教学的大学职能。现代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则主张大学应以教学为主,他反对现实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指出决不能用科研取代教学。他主张把大学的科研限制在“研究院”里,而使之与普通教育分开。还有一种折衷的观点,认为两者都重要。当前关于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科研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二是认为科研和教学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阻碍的关系,即搞科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教学的质量;而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教学上,必然影响科研的效果。这些认识都是源于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没有深入、具体的分析,因而得出的看法不全面、不科学。
要合理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对教师所从事的科研做具体的研究。教师的科研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学术研究是指从事某个具体学科、某个领域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探究某种规律,创建某种理论,或者开发某种产品等,一般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没有直接关系。教学研究是指从事与所教学科直接相关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如何结合所教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堂管理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以评促学等等。如果教师从事的是纯粹的学术研究,与所从事的教学不存在直接相关时,这种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教师直接从事教学研究,显然,这种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效果,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大量现实表明,一位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与教学无关的研究中,占用备课、批改作业、辅导的时间,甚至无心上课,对教学质量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观念时,要对科研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非教师所从事的任何研究对教学都有促进作用。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高校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大部分都属于专业知识方面的研究(教育专业教师除外),这对于教师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这些研究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学术的兴趣。但是,学科专业知识要能被学生理解并接受,还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专业知识进行加工。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对教学进行研究。仅仅对学科知识有所研究,而缺乏对教学的研究,犹如鸟儿折断了一只翅膀,飞不高也飞不远,教师不可能成为研究型教师,更不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更应鼓励教师从事与教学相关的科研,使得教师不仅是某一领域、某学科方面的专家,更应成为这些方面的教学专家,这也是教师职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引导高校教师确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绝对数量很高,但社会却对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质疑,这也影响了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基础。究其原因,与我们高校管理中的制度措施是分不开的。如何进行科研管理,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使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够回归当前社会关注的高校办学质量问题,是高校管理者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首先,引导教师确立科研发展价值取向。过分关注科研的功利价值,使得研究者无法对研究本身产生兴趣和爱好,无法从研究中体验研究本身的乐趣和价值,使得科研与研究者本身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常常说出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从长远来看,持有这种价值取向的研究者,一旦外在的物质刺激消失,研究者也就失去了“研究”的热情和兴趣,“研究”也就随之消失,对科学和真理失去了探究的欲望。进行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科学的发展。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作为大学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才能完成好教学任务。
1.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组织教师学习并反复领会“纲要”与“行动计划”精神,提高认识:
1.1开展教育科研是当务之急。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质是幼教规律的探索与发展,而规律的探索发展是依赖于幼教科学研究的开展与推行。
1.2幼儿园教育现实是幼教科研的实践。科学研究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许多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寻找答案的。幼儿园的实践是切实的客观存在,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研究才具有生命力。
1.3幼儿教师是幼教科研的主力军。教师活跃在教育实践第一线,拥有研究对象(幼儿及教育过程)和纷繁而丰富的教育现象,研究将有利于缩短教育理论通向实践的距离,而源于实践的应用研究。
1.4研究主要针对影响本园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寻找有效的解决手段与途径。
2.组织实施
2.1建立科研管理办法、组织教师学习科学研究的科普知识,鼓励大胆探索,实施规范化管理。
2.2常规教研与专题研究结合。常规教研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探讨教与学的规律,研究教育过程。如社会教育领域“西安古迹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教学实验中,展开师幼、家园,同伴之间广泛互动,社会资源与自设自制教具互相结合,幼儿不龈惺芄偶N幕劝?西安,而且提高学习能力,发挥创造性。专题研究一般是针对临时出现又有碍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问题,如班上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早晨来园时精力不足,据说离园后和节假日都要去上辅导班(英语、艺术、智力等),于是设计"幼儿家长期望调查"专题,结果发现691名3~6岁幼儿家长中给孩子课外时间请家教或上辅导班有116名占被查总数16.8%;培养孩子有一门专长的575名占总数83.2%,及时就如何尊重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保护孩子身心健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得到一些家长认同。版权所有
3.体会
3.1幼教科研的园本化、个别化是重要发展方向,但要处理好统一与独立的关系,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各尽所能,各具风格。
3.2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科学研究与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首先,科学研究是一门独立、严密的学科体系,是从事科研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的;再者从事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有相关的儿童心理,生理科学知识支撑与铺垫。培训工作也是迫在眉睫。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办法,如请专家讲课或课题指导,和参加当地学术活动等。
3.3重视成果管理
成果应作登记、评估计算工作量及与分层管理,组织推广和支持发表,并与园内奖励、职称评定挂钩,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走进“纲要”培植新型教科研文化的探索实验,是新的课题,加上我们理论水平有限,调查、实验工作尚不完备,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人人参与寻找贯彻《纲要》的切入点
天津幼师附属幼儿园
我园贯彻《纲要》该从哪方面着手,抓住哪个问题就能顺利进入《纲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领会,我们转变了过去的研究思路和做法,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发动,在人人参与寻找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了最适合我园实际的切入点。
转变之一:不是园长一人说了算,而是全园总动员
如果本次研究还沿着过去由园长一人说了算的思路去走,《纲要》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本次研究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做法,首先在全园范围内进行了总动员。
针对全园教职员工的实际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多种方式学习,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和本次项目研究的宗旨
我园就将学习作为研究的开端,通过各种方式,共同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本次研究的指导思想。学习后,老师们初步明确了自己在贯彻《纲要》中的角色和责任。
了解每个人的想法,解决困惑
在学习的同时,我们还经常与一些抱有不同想法的人员交谈,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困惑问题,使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贯彻《纲要》中来。
针对家长的问题采取了两种方式
要落实《纲要》,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会阻力重重。我们就以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纲要》的理念,使家长作为合作的伙伴和我们一起走进《纲要》。
在全园总动员中,大家认识到《纲要》与孩子身边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把贯彻《纲要》视为己任。
转变之二:不是少数人发表意见,而是广开言路
在寻找我园贯彻《纲要》切入点中广开言路,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够得到了尊重、观点能够有机会申述,增强了主动贯彻《纲要》的内驱力。在广开言路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做法:
人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一段时间内,如何找到我园贯彻《纲要》切入点成为了全园教职工和家长都关注的焦点,人人发表看法:特别是多次的全园参与式研讨,在我们寻找贯彻《纲要》切入点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别开生面的大讨论中在对照《纲要》寻找我园存在问题及切入点时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找到了个体差异、家长工作等十余种问题。
相互碰撞中达成共识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输送高层次、精英级人才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而医学科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则决定着我国医学科研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能否兴旺发达的问题。故医学科学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引起高等医学院校和导师的重视。以下结合笔者长期带教医学科学研究生的工作经历,谈几点看法。
1培养诚信意识
古语云: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今,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居世界前列,但令人担忧的是,学术造假[1]、论文剽窃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腐蚀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肌体。这个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与我国现有的科研考核体制有关系(科研人员晋升与、出成果挂钩等),另外与部分科研人员功利思想泛滥、诚信意识缺乏有关。为了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医学科学研究生的诚信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要让他们进入科研的第一天即树立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意识,为他们营造一个讲真话、宽容的学术氛围,对于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弄虚作假的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坚决从他们科研之路的第一步就封杀这种不良的苗头。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阴性结果及与预期不符合的结果,应该帮助他们探索其中的原因,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阴性结果也是有意义的,至少可以使后来者少走弯路。有一些重大的发现、突破性的进展往往是在与预期结果不符合时出现的,古今科学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实了这一点。
2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科技事业发展的灵魂。在科研创造方面,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要有敢于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在医学科研方面做出成绩,必须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2]是指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思维加工和再造对事物产生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培养有利于创新的健康心态,始终用创新性衡量研究工作,营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研究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善于转移和化解压力对研究工作的负面影响,沮丧、焦虑、失望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放下心灵的包袱后反而会感到一身轻松,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顿时会变得更加活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3]有以下几方面。
2.1培养良好的个人信息素质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给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研究生要善于利用网络这个宝库,让他为我所用。首先研究生要养成信息检索意识和检索能力,及时评价科研的创新性,遇到疑惑时,能够主动、积极、高效地寻找到相应答案,体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通过信息检索,医学科学研究生能够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避免做与别人重复的课题,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要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著名科学家有详细的了解,经常到著名科学家的实验室主页或博客主页,了解其最新的学术观点。科技文献是医学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研究生在开展课题研究前必须全面了解领域内的重要文献。也可以通过登陆一些学术论坛网站与本领域内的研究人员进行讨论交流,及时解决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难题。
2.2学会分解问题敢于质疑
医学研究生在课题之初,往往会碰到很多问题,不知从何下手。此时研究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所遇到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或者请教导师、师兄、师姐,逐个解决每一个小问题,最终全面解决整个问题。并要聆听学术大家的学术报告,了解其研究工作经历,分析他人在实验过程中面临困难是如何予以解决的,借鉴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研究生对以往报道的研究结果要抱一种质疑的态度,对学术权威不可盲目迷信,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许别人研究结果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的方面恰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3拓宽知识面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
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所以医学研究生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新动向也要有所涉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其他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运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往往会导致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医学研究生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多涉猎物理、化学甚至人文学科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就更容易产生新的思想。
2.4重视数据整理注意知识积累
医学科学研究生每天实验结束以后,应该对自己的研究结果、研究数据进行梳理,尤其对于与预期不一致的结果,更要分析其原因,结合阅读文献时产生的新的想法,往往会产生新的灵感和想法。
3加强实验平台建设重视学科传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等医学院校、导师要为医学科学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设备齐全、仪器先进、固定的实验室,可以保证实验地顺利进行,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早日取得成果。良好的实验平台建设,对于科研团队建设也有推动作用。学科团队内部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基本的实验技术都能熟练掌握,先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可以发挥向后来者传授实验技术及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发挥传帮带作用,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学科建设产生良好地推动效应。
4科研与临床相结合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哲学有着生死相随的紧密联系。哲学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哲学,作为彻底的、实践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科学的一般性原则。
一、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认为,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人在劳动实践中与自然界和其他人发生相互联系,形成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因素。社会科学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研究人在劳动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可见,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哲学的视野中,人的劳动实践,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因而社会科学也存在一般性原则,并且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则一脉相承,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一般性原则体现在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科学立场。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因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就是社会科学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1.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精神与物质的本源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由物质所派生的。在现实社会中,人是以劳动实践区别于动物而显示其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的劳动实践产生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观点:第一,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基本状态;第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哲学的基本立场为社会科学树立了第一个科学的一般性原则,即唯物主义原则。
2.社会科学研究的辩证性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并且不断运动变化的。在哲学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是统一的。虽然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由物质派生,但是精神反过来也会影响物质,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基本问题反映在在社会历史中就具体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为社会科学研究树立了第二条基本原则,即辩证性原则。
3.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哲学的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时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哲学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实践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观念的变换过程。[3]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实践性。运用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诀就是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哲学的实践特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三条一般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是唯物主义原则与辩证性原则统一的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强调物质对于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辩证性原则强调社会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实践性原则贯穿于前两种原则之中,成为这两种原则融合统一的基础。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都是因为人的劳动实践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就是劳动实践,没有人的社会存在就没有社会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因此,离开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都将不存在;有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具有统一性,统一于人的劳动实践。
二、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方法论基础――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发展观
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是哲学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具体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受到的世界观、整体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而社会历史观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作为选择方法的指导思想,才能坚持唯物论、排除主观先验论;才能从特殊中把握普遍性、从复杂现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才能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结构体系,包含着物质多样性、丰富性。因此,作为反映这一整体性的人的观念有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系统、整体与个别、全面与片面等哲学范畴。社会科学的研究只能以整体之中的某一局部、某个层次或系统中的某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但社会科学研究同时遵循着整体性原则。发展观是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发展观是科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的世界观,包括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为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和运用这些原理时的基本规范,实际上就从方法论上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的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23.
“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究竟个性重要还是共性重要?什么叫共性?个性是什么?共性的基础是什么?”在课堂上曾经就这些问题做过一些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我有了以下一些认识。
共性的问题,深究起来应该是客观性与真理性的问题,有绝对客观的标准才能用于确定共性的问题。共性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可以找到绝对客观的依据和绝对正确的理论(真理)。按照证伪主义的观点,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会在不断的发展中被证伪,绝对真理不能达到,只能无限接近。而索罗斯则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然存在偏差(彻底的可错性),人所认识的不是绝对的客观。绝对的共性意味着绝对的正确,但是由于没有绝对客观的基础,绝对共性难以达到。从这一层次上说,绝对的共性并不存在。
但是现实中似乎存在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两人对同一类问题有着同样的看法,两个国家选择同样的社会制度,对同样的社会问题选择同样的政策。这种共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弱化的共性,因为它们产生的基础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在这里,只能说个体从各自的认识基础(对事物的理解)出发,得到了相同的观点。由于这种基础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客观的,所以这里的共性只能算是巧合性的相同,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这种基础的不断客观化,这种相同存在的基础越来越牢固,越来越有意义。
一般的说,我们还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存在的基础是我们认为我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公理性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理论(尚未被证伪的),社会科学知识(尚未被证伪的),历史、地理事实,道德伦理观等。虽然这些基础严格说来并不算是绝对客观,但是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追求过于苛刻的绝对客观。过于苛刻的追求会让我们陷入不可知论的恐慌之中。可以采用的合理的态度应该是:认为共性是存在的,尽管这种共性并非绝对真实的共性,但是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非绝对符合其本身,必然存在偏差。
联系到范式的概念,处于同一范式的群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对价值观、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体系等的认可),而处于不同范式的群体共性基础较弱,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差异和冲突。
个性应该是存在于一定的共性之上的。基于自己获取的一定的事实(不论是不是绝对客观的),每个人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是也不能轻易的把一般性的差异和不同理解为个性,要注意追究这种差异产生的基础是什么。真正的个性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这种共性最好是比较严格的共性(接近绝对的共性)。对一些基本的客观事实、理论基础有着完全一样的认识和把握(即有相同的公理性知识),然后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认真思考,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才可以称为个性。
个性的表现可以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次上来看。对于一个国家,只有深刻认识自身的客观基础,才可能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条件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解决本国的问题。虽然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理论上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只有找到自己的个性方面才是真正有用的。随便引用他人的经验,效仿他国的做法,最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对于个人,基于不同的基础,在对待同一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出自己特有的结论。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特有的结论越来越有意义。比如很多学术大师,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认识水平非常高,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低层次的),他们会有一些相同的看法,但是对一些深入的根本性的问题(高层次的),比如真理观、人生观,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可以看作个性的方面。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上,而且共性基础越深刻,所得到的个性越有意义。这里的个性已经没有对与错之分了,只有水平高低之分。这时的个性是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最有意义的,是最值得追求的。我们要尊重个性,在没有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时,不能轻易的否定别人的个性。
从理论研究上来看,个性存在的基础在于理论研究的核心假设条件。核心假设条件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对象。理论研究最终是解决共性的问题,对理论的认可构成了共性的基础。但是这种解决并不是确定的解决,只是相对的解决。共性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随着理论的证伪度越高,用它作为共性的基础就会越牢固,共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的层次越来越高。个性如果得到越来越普遍的理解和认同,也可能最终转化为共性。个性的层次的提高,最终推动共性层次的提高,推动整体的发展。这也许是每个个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身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们所要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也许是:首先积累知识,加深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这样可以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加接近真实(绝对客观),这是获得共性的一面;然后通过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自己的信念,这是获得个性的一面。要获得更高层次的个性,就必须不断积累知识,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人们总是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然后基于自身的主观判断,选择自己的真理观。这种层次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就如同选择了一种信仰,我们只能给与尊重。
范式的问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库恩从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的理解,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把科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常规科学时期和非常规科学时期,认为只有在常规科学时期才能导致科学事业的确定性的进步,常规科学时期的特征才是衡量科学的主要特征。库恩最大的思想高度是把科学理论联系到历史、社会背景。范式的概念应该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代表了一种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对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认可,而不能将其缩小到一个具体的理论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应该是研究对象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世界,是物,这一对象最大的特征是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直接影响。自然世界具有独立于人的认识的客观运行规律,人类可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不断的认识这些规律,但是却难以改变它。一旦人类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对其加以利用,比如发电、发射飞船、太阳能技术、核工程技术。由于这些规律难以改变,因而按照这些规律往往得到一些确定性的结果,即:条件一定,结果一定。对于一些复杂的现象,比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性,不确定性,混沌效应,复杂网络等,似乎破坏了传统的“确定性”,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仍然有它自身的特有规律,只是过于复杂,一时之间难以把握。而且这些特有的规律不会因为人的参与而改变,一种确定性似乎仍然存在。
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有很强的被动性。当一种新的自然现象被人们观察到之后,如果现有的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信服的解释,就必然产生对新理论的需求,或者称旧的理论被证伪。比如原子理论、量子理论的产生。当然也有一些主动的创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有很强的主动性,理论的提出很大程度来源于自己的思考与兴趣。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非常的直接。这种联系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研条件、仪器设备、技术条件,这些是由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会带来对技术设备进步的追求,从而导致对科学研究的需求,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这里也存在某些个人完全处于对真理的追求而从事科学研究,不过仍然需要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才可以延续下去。在自然科学中,范式的存在更多表现为历史阶段性,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引起范式革命,新的范式的建立和旧范式的摈弃。同一时期的范式冲突一般仅局限在科学研究本身,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较少,表现出来时较为缓和,社会影响也较小。科学研究的范式与社会的联系往往在于社会对于科学的利益需求,这种需求受到历史社会情况的影响。
对于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说,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身。研究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加大了人对世界认识的偏差(索罗斯的反射性概念),也改变了社会活动的本身。人本身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社会活动的把握,也许最需要注重的是对人本身特质的把握。人的本质特征也许是思维与心理活动在社会环境及进程过程中的波动特征。
在经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特别强调了“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化的效用”这一前提,这是对“资本主义行为”十分深刻的描述。可以认为,资本主义的理性其实就是一种逐利的精神,对这种精神的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经济现象。每个人采用一切可能的措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这种追求可以导致整体的帕累托最优,从而鼓励个体对利益的无限追求,而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以保障个体的利益追求的自由为目标。然而又有理论证明,个体的理性可能造成集体的非理性。个体的逐利理性冲动始终引导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动,它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资产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泡沫的产生,从而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理性预期又始终影响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在这些过程中,对人的特质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一系列经济现象。
[关键词]证伪主义 归纳问题 假说
[中图分类号]B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48-02
一、归纳问题
作为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证伪主义并希望借此解决归纳问题。波普尔认为,“归纳推理是否得到证明,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被称作归纳问题。”[1]休谟第一个对归纳提出了质疑,认为归纳法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逻辑问题,另一个是心理学问题。逻辑问题是:从我们经验过的事例推出我们没有经验过的其他事例,这种推论能被证明吗?休谟对此的回答是“不可能有理证性的论证来证明,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类似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例子”。他认为,“……前面的推理没有任何正确的根据。”[2]因此,归纳的科学方法所内涵的“单个的已观察到的个别事例在逻辑上包含普遍陈述”的看法,实际上默认了归纳法的有效性,这种看法是十分缺乏批判性思考的,因为归纳法既不能保证科学知识通过观察来确定,也不能通过逻辑证明来确定。
归纳法的心理学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自然而然地在心理上认为,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和以前发生的类似的事情结果会是一样的。休谟的回答是:由于习惯和习俗。他认为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它可以使过去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即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而是产生于人们的心理习惯,归纳的过程实际上仅是一个“心理联想”的过程。科学知识是通过科学家们的“心理联想”产生的。因此,科学知识的产生缺乏可靠的理性依据,科学知识的增长是非理性的,科学也就让人产生怀疑了。
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为了解决归纳法存在的问题,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和划界标准,波普尔提出了他的证伪主义的思想。他认为归纳问题和科学的划界问题是认识论的两大问题,并且二者有很大的关联。波普尔认为应该在科学认识方法论中排除归纳法,并认为逻辑实证主义对划界问题的解决是不妥当的。
波普尔认为人们都是用全称命题来表述科学理论,而经验的对象却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也无法证实一个全称命题。例如虽然我们看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但也不能得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样一个全称命题,因为无论我们看到多少乌鸦,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证明全部乌鸦都是黑色的,所以在逻辑上归纳法是无效的。但由归纳法得出的理论或命题如果没有必然的可靠性,又如何解释归纳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呢?为此,卡尔纳谱提出了逻辑概率问题,即理论的可靠性取决于相关经验事实出现的概率。波普尔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过去重复发生的事情,既不能证明将来的必然重复,也不能保证将来的或然重复;其次,从次数上来看,无论过去重复多少次,这个数目总是一个有限数,而将来发生的次数是无限的,有限数与无限数之比接近为零,即其概率永远接近于零。但在心理上人们依然自然而然地相信和运用归纳法,波普尔认为主要是因为人们根据反复出现的经验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信念;而一种信念的可靠性则取决于经验反复出现的程度。
波普尔反对逻辑实证主义者将证实原则作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的这个标准是以经验事实和归纳法为基础的,即一个命题,如果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它就是科学的;如果一个命题在实践中得不到证实,它就是形而上学的。并且一个命题在实践中被证实的次数越多,就越科学越具有真理性。20世纪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推向的自然科学革命,使波普尔受到启发,他认识到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包含错误,任何科学之所以为科学,不是因为它正确,而是在于它有错误,它可以被经验所否证,也就是被证伪,因此他提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证伪原则而不是证实原则。只有坚持证伪原则,才能把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P1TSEEP2……。即科学知识是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积累起来的,科学不是以观察作为开端,而是首先产生于问题。当遇到问题P1时,人们首先提出猜想或假说,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即TS。然后,对提出的假说或猜想进行严格论证和检验,也就是通过证伪排除其中存在的错误即EE,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P2,如此反复。随着问题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对问题做尝试性解决的假说也就越具有科学性。因此,波普尔的证伪原则的核心就是“假说-反驳模式”,任何理论在未被证伪的情况下都只是暂时被证实,是一个随时可能被证伪的假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理论不断被证伪的历史。
三、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解决归纳问题的局限性
关键词:范式;简单性原则;简化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46-02
爱因斯坦曾总结说:“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观念和关系。这就是整个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1]39简单性原则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科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科学团体总是在一定的范式下展开其工作。并依此给出了他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科学革命就是抛弃旧范式、采纳新范式,就是新旧范式的不断更替。
既然科学的发展历程是范式不断更替的过程,那为何简单性原则却能够贯穿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以下先对范式一词的内涵展开讨论。
一、范式对科学研究的限定与简化
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2]21“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2]9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团体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以及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的科学家的共同信念。简单而言,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以及共有的范例。
范式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学术范式就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范式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对象、看到什么、忽视什么;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才是恰当的。科学共同体取得一个范式,也就取得了范式所暗含的看待世界的特有方式。范式为共同体提供了研究得以展开的预设和前提。在范式指导下工作的科学共同体,并不关心事物的所有的方面,思考的只是在范式特有的方式下所关注的事物的某个方面。
科学家一旦接受一个范式,其研究中所搜集到的事实就不再是“纯粹的事实”了。因为每个学派都强调作为范式观察结果的那些现象,而其他的观察则通过特设性的说明来对付,或者把它们作为突出的问题留待做进一步研究。在范式的指导下,事物多个方面的特点被简化为一个或较少的几个方面。科学共同体所观察到的是一个经过范式简化的世界,和范式设定无关的方面被过滤。科学“活动似乎是强把自然界塞进一个由范式提供的已经制成且相当坚实的盒子里……那些没有被装进盒子内的现象,常常是完全视而不见的” [2]22。
可见,范式对科学研究起着限定和简化的作用,规定着科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简化原则,其本身就包含着简单性原则。
二、简单性原则的内涵随着范式的更替而演化
既然范式本身就包含着简单性原则,那范式的更替,对简单性原则又会带来何种影响?以下本文以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为例,来分析其新旧范式更替对简单性原则产生的影响。
通过引入一个新的范畴――力,牛顿协调了机械论哲学和数学力学,实现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牛顿力学不仅将物质运动的基础简化为几条规律,还证明天上行星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一样具有相同的性质。这样牛顿力学就用基本层次的微粒和几条简洁的基本定律,为人们构造了一个简单的世界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生物的生长,最终都被归结为基本微粒机械运动的结果。世界的复杂性可以还原为有限的若干简单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复杂是由简单构成的。
牛顿力学在描绘其世界图景的同时,也以自身作为范例规定了近代经典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引领了近代科学近三百年的发展。牛顿之后,经典物理的各分支理论均在不同程度上被还原为机械力学。但是到20世纪,情况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导致了科学研究方向的根本转变,不仅对牛顿力学甚至是整个机械论范式都做出了限定。
复杂性科学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世界的复杂性,批判了经典科学简单机械论的世界观,对其还原论方法论原则提出质疑。从诞生开始,复杂性科学就力图摆脱经典科学的已有范式的羁绊,继而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新范式,体现着强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色彩。从最初的系统理论开始,经由自组织理论,到非线性阶段,复杂性科学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超越经典还原论的独立研究进路,提出了自己超越经典机械论研究纲领的新范式。
在新范式下,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者对世界的看法与经典科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他们发现,即使“在无生命物质中,新的、井然有序的结构也会从混沌中产生出来,并随着恒定的能量供应而得到维持”[3]1,研究对象作为整体都是“活”的。世界并不是被预先设定好、按照固定的轨道运行的机器了,它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随机性,一个微小的涨落就很可能改变它的整个航程。在新的范式下,人们身处的世界由一架机器,换成了一个类似生物体的有着多重层次的复杂系统,生命有机体成为理解世界的基本模型。
如果说经典科学是以事物所表现出的简单、机械的性质来统一对世界的理解,那复杂性科学则立足于生命的复杂性来反观世界。和主要致力于研究物体的空间运动和物质组成的经典科学相比,复杂性科学则更多地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关注研究对象作为整体所表现出的结构稳定、形态发生以及生成演化。面对始终处于时间序列中生成、演化的对象系统,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整体行为的描述成为科学的中心任务。
在复杂性科学创立自己研究范式的同时,也赋予了简单性原则以新的内涵。依据研究成果,复杂性科学给出了“简单”与“复杂”的新理解。在复杂系统生成、涌现的背后,复杂性科学发现了统一简单与复杂的新途径――“复杂”由“简单”生成。世界是复杂的,在复杂世界的背后是简单的规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规则所生成的。
三、简单性原则贯通所有科学范式
既然随着新旧范式的更替,简单性原则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演化。那简单性原则为何会随范式的更替而演化呢?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科学研究为何要在一定的范式下进行。
“自然界没有简单的事物,只有被简化的事物。”世界本质上是复杂的。面对复杂的世界,科学研究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能否将我们的一小部分信念视作与其他的信念不相关。我们要是无法把可入选的领域减少到易于处理的范围,就根本不能希望揭示特殊的原因和结果。”[4]16-17客观世界有无穷多个侧面,人脑只能分别从不同侧面或视角去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只有对世界进行合适的简化才能将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注意力和重点局限在某个范围内,将被认为是无关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无法保证科学研究顺利进行。
范式的作用恰恰在于限制科学家的视野,迫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小范围的相对深奥的问题上。在范式依然成功的期限内,科学共同体将能解决许多问题。相反,“如果没有对范式的承诺,团体的成员就很难想得到,也不可能去研究这些问题。”[2]22-23可见,科学研究需要在一定的范式下进行,其实是复杂的世界给科学研究提出的基本要求。
特定范式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其对世界采用的简化方式。把世界看作机器,基于部分和整体具有同质的假设,经典科学机械论范式采用了自己特有的简化原则――还原论。相反,由于将世界看作有机体,强调其生成、演化特性,复杂性科学则要求基于对象系统的动态过程,依据其整体特性简化对象系统。每个范式都从不同的方面,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简化。而正是这些特有的简化方式,保证了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然而,世界毕竟是复杂的,即使是最好的理论,也需要被严格限定在它的范围之内,并不存在普遍的涵盖。单靠某一种简化是不可能总是奏效的,随着危机出现,科学研究必然要改变自己的简化方式,更换范式也就在所难免。范式更替意味着看待世界方式的变化,与之对应,对世界的简化方式也会同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一种新的统一“简单”与“复杂”的观念随之确立,自然赋予简单性原则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德]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M].周肇威,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
[2]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下; 大学生;“诺奖”式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新探索
一、问题提出:每年的十月,诺贝尔奖公布之日,总能在国内掀起唏嘘之声,无怪乎国人的“诺奖”情节如此之重,泱泱大国,枉有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却在代表世界科学研究最高成就的诺贝尔方面毫无所获。放眼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只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轻视实践、实验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基础研究,其原创性的成果简直就是凤毛麟角,我国是制造大国,却也是创造小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人总是在唏嘘感慨之后,就会把视线投向我们的教育业,溯本求源,反省我们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不太大(据统计,获诺贝尔奖的华人当中,在中国就读了中、小学再出国深造者占多数),最大问题,在大学,我国大学生学得太轻松,是所有学生群体中最轻松的一群,比幼儿还快乐,导致基础教育打下的基础,“前功尽弃”。相反, 美国的基础教育并不成功,而让美国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是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大学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同时对大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少名牌大学,大学生们通宵达旦地学习、实验,是美国大学的常态。美国这种把学生潜能发挥到极致的教育,吸引了世界上一流的学生,也吸引力了世界上一流的师资。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基础教育之上,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确值得深究。
二、探索原因: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大脑构造是没什么差异,西方人(或其他科技强国的人)善于创新,为何我们中国人却如梗在喉?我想,这里面真正的缘由就在于我们教育的理念及我国文化渊源的差异。君不见,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好,大学生学习的的目也好,全是为了“考试”,很少考虑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当然,标准化的教学与考试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与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在思想上更新教育理念
人的进展是多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人的境地的高度,行为的高度,而原创性的思想与理念的多寡,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兴盛与高度。在我国这么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且深受儒家功利主义的为官之道与有用理性思想影响的国度里,如何让我们的高等教育摆脱当前的困局?如何从有形资产的投入为主转为无形资产如精神层面的观念变革的投入为主等,是推进教育变革的根本,需要全民族几代人的共同作艰难的努力,作观念上的全新变革,作制度层面上的全新变革。
2.重视实验、实践创新方面知识的学习。
实践、实验教学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把实验、实践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水平的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建设一批专业教学实验室和科学研究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让学生利用此机会把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大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 除安全需要以外,老师还应允许部分学生进行一些与老师教学不一样的步骤或不一样的方法的实验,必要时还可组织大学生开展一年一次或更多次的实验操作的比赛,这种实验操作比赛与书本上、课堂教学上的实验应有较大变动,让学校的实验室不再是一种摆设,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多去实验室锻炼,以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实验兴趣。对于大学学习阶段在实践、实验方面有创新、改进、发明创造的学生,在考研、考博、出国等方面应优先考虑。
3.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构建一个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将最新的前沿的科学研究内容、科学概念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客观物质世界,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如学医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在中医学中寻找根治像癌症、艾滋病等这种疑难杂症的中药;学物理、能源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植物能源、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太阳能、核能的新利用等)。同时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可以开设以创新学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如:日本开设《预测学》、《创造心理学》,美国部分高校开设《创新术》等课程。用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异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开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精确性、敏捷性及变通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
4.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首先,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由于我国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测试,至于实践、实验方面的知识很少测试,考试内容更没有离开教材和老师的课堂教学,同时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的高低,这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给教师适当的权利,让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逐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开始让每生每学期参与一门新的考试方法,慢慢到每生每学期参与二至三门或以上的这种新的考试方法)如让学生在视频下考试,老师则可在考试当时或之后通过看视频给出学生成绩:像学新闻的可设计新闻片段采访;学影视的可设计影视片段表演;学中文、英语的可设计中、英文演讲;有实验的可设计综合实验操作;没实验的可设计在规定内容、时间、范围内让学生在黑板出考试试卷……另外还有部分书面答卷、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做到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考评,以此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其次,改变那种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最后,建立有利于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p#分页标题#e#
5.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
一位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说,在MIT,他大二就参加学院教授的研究课题,当时,学院的两位大牌教授,就经常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听他这个本科生对科研思路的看法,这使他受益匪浅,他所在的MIT机器人研究所,是世界顶尖的研究机构,在他看来,成就这一研究机构学术地位的,不是一味的研究,而是对年轻学生的培养,由此形成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发明创造协会”,将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吸收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
面对21世纪的科技挑战,作为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等教育,首先必须考虑到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既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更重视实践、实验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基础研究, 应切实注重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能力的各种举措,为培养能够适应世界形势需要的具有创新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而努力,以争取在最段的时间里,在代表世界科学研究最高成就的诺贝尔方面有所突破,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