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科学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科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园林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采用科学方法对园林工程的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促进园林工程的向前发展,并且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时,采取科学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一.施工项目成本的科学管理方法
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相应的控制,也就是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所谓的成本控制,一般是指项目成本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就是工程在生产经营时,要消耗一定的物资、能力、费用等各方面的资源,在这些资源消耗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监督、调节、指导及限制,使施工的费用、成本得到相应的降低,进一步控制成本的支出。
1.使施工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的策略
园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成本进行相应控制,因此,工程在施工时,要尽量
节约成本的支出,严格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
1.1对图纸进行严格会审
园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做的就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过,由于设计图纸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情况以及甲方的要求进行相关设计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不可避免地会融入自身的主观思想,很多时候不能站在施工单位的立场进行设计,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对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做到既能满足甲方的要求,又能保证工程的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出修改意见,并且征求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同意的情况下,对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更改,使设计图纸更加完善。
1.2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
这里所说的施工方案,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确定好施工方法;然后,要对施工所采用的机械设备进行选择;第三,要安排好施工顺序;第四,做好流水施工组织。园林工程在进行施工时,所准备的施工方案不同,施工工期也就不同,同时,所采取的机械设备不同,工程所产生的费用也会出现差异,因此,对施工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将对施工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1.3加快施工进度,控制材料的成本
园林工程施工时,很多项目的成本费用是按照时间来计算的,例如办公费用,工人的工资、水电费、设施费、租赁费、施工机械费等等,因此,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使施工工期进行缩短,就会使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材料成本的支出。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时,材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以上,而且,材料成本有很大的节约潜力,园林工程在施工时,如果在机械费或者人工费上出现的亏损,通常情况下都要依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进行弥补,因此,降低项目成本的重点在于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在对材料进行采购时,要做到货比三家,通过市场价格的对比,选择价廉物优的材料进行采购,把材料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1.4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控制工程的返工率
园林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施工,使工程项目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程在施工之前,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把成本降低的计划列入其中。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减少工程的返工率,对工程的质量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除了要降低工程的返工、停工的损失之外,还要健全材料验收的相关制度,控制对劣质材料的采购,减少材料成本的支出。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掌握定额标准,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可靠,又要使材料和人工的消耗不要超过定额水平。
1.5加强机械的使用率
在制定工程机械设备租赁计划时,可以对市场进行调查,租赁社会闲置的一些机械设备,使机械的台班价格得到有效降低;园林工程在施工时,要减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机械台班的用量,科学安排合理的施工组织,使工程的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得到提高;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保修、维修,降低大修费用的支出,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操作机械设备,避免不正当的使用机械设备所造成的损失。
2.进行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的控制
2.1建立、健全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进一步稳定项目的管理制度,在工程项目进行时采取经理竞争上岗、项目负责的制度,并使这些制度严格进行并贯彻落实,避免不科学、不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使工程的决策出现错误、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造成成本支出所增加的成本支出的现象的发生。
2.2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
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以往都是采用体制成本制度来进行施工,由于体制成本存在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市场管理体制的发展要求,不符合项目的管理制度,不符合施工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法则等方面的缺点,并且在施工时层次过多,队伍过于庞大,而且机构容易重叠,在施工时人员过于臃肿,造成了项目成本费用的增加,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的施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劳务、人才、材料、设备等方面的项目建设,促进园林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
2.3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将会产生素质成本,而素质成本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水平较低,造成了决策上的失误,使施工管理失去控制,施工效率低下,从而增加了施工的项目成本。为了避免素质成本无形之中的增加,首先,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具备领导和管理的素质水平和业务水平,并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强大的市场竞争面前能够进一步提高竞争意识,带领好施工人员的队伍。而要做到这点,施工企业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具有强硬的技术措施,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对工程能够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除此之外,要定期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减少由于自身素质不过关所造成的损失,把工程的施工项目成本的支出降到最低。
二.园林工程质量与效果的把控
一般来说,园林工程施工项目都是由几个分部工程组成的,而各个分部工程又是由一道道工序进行完成的,因此,要使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就要严格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当完成一道工序时,要先进行检查,当检查合格之后,再接着进行下一道工序,如果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下道工序就不能进行。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时,场地整理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对于种植穴的大小,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并按照行业的规范对苗木进行种植。对于较为隐蔽的工程,例如亭子、园路、花架、廊等,要把好验收关,有存在质量隐患的,要以书面的形式进行通知,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同时,还要考虑到外形效果,例如拐角的弧度要求要自然平整,园路的曲线要优美等,当园路做好之后,要采用小捶轻轻地敲打基层和面层的粘结度,保证路面的牢固,不会出现空鼓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各级质量自检人员要进行定岗、定点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把对园林工程的质量管理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尽量消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能够一次合格。特别对于苗木的栽培以及养护,更要严格把好质量关,避免出现苗木死亡的现象,使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降低。除此之外,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竣工之后,要加强对其进行养护管理,如果后期的养护不到位,浇水不够及时,会造成树木的成活率低下;并且要进行及时的除草,保证树木的支架要牢靠,对树木进行及时打药、治虫等,避免由于病虫害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园林工程的质量。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所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园林项目的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作为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对园林的施工项目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使园林工程施工能够科学进行,进一步减少项目成本的支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施工企业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杰科.分析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08,(6).
【关键词】课余 体育活动 锻炼习惯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16-01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是,学生身体刚刚长成,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学生的思想没有定性,再加上刚刚离开父母的监管和督导。走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一片陌生的新天地,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一个“领”字体现的就是教师的师德和修为。学生何以学习好、身体好、道德好,笔者以为以学为乐方能学习好,何以以学为乐,即道德追求与所学紧密相连其乐自生。保证学生好学、想学、学习好的必要条件是身体的健康,健康的体魄来源于学生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与积极参与。
学生走进大学的目的很明确,但他们缺少对学业学科的合理安排和认识,尤其难以养成良好的锻炼、提高、陶冶自己的习惯。这就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者的个人魅力
大学体育活动课余组织者的个人魅力,在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爱美向上之心人皆有之,好的习惯、好的体魄、好的运动方式方法,是青年人向上心理的追求。追星、追求时尚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心灵向往,每一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混迹其中。所以,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自身素质是对大学生“锻炼习惯”思想影响力的旗帜,没有旗帜,人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何谈习惯养成。
二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
对事物的追求是人生习惯性养成的原动力。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无利不起早”,追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逐利。养成锻炼习惯目的是有好的体魄,是追逐利益的先决条件,是间接地逐利。大学生们都明白这一点,但人生天生的懒惰不利于养成人的锻炼习惯,那就要求课余活动组织者要把课余活动安排得富有活力,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和锻炼中增长知识,育人诱之以理、利并行,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以近处以利益着眼;育人诱之以理、利并行,让人感觉到长远“理”字内涵中道德的丰满流畅。
三 课余体育活动的创新、改革与发展
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何在差异性中找到共性,把课余体育活动创新、改革发展搞得生动活泼,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是组织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停留在历史留下的遗产和已知的知识条件下的文体活动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追求,因此一个“新”字,是养成习惯的方向。新要新在知识上、新在可操作性上、新在大学生喜闻乐见上。如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在一项新的活动项目进行前,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比赛、有检查评比。形成一种风气,形成一种合力。让学生在心理上感知呼唤习惯的养成是生命的一部分。
四 课余活动组织者自身业务素质的锻炼与提高
主要栏目
主要刊登内容:规划与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投稿要求
一、《中国管理科学》是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每期为双月中旬出版,由各地邮局征订发行。刊登内容主要包括:规划与优化,投资分析与决策,生产与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与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封面刊名为研究会创始人华罗庚先生手笔。
二、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洁,数据可靠。每篇论文一般不超八千字。来稿须按标题,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编),论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论文正文,参考文献的顺序书写;并须附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以及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详细注明通讯作者的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及通讯地址。获得各种基金资助的论文请注明基金名称及资助编号。
2.来稿必须做到清稿定稿。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来稿符号、公式须用公式编译器排印。
3.正文须采用本刊规范编号格式,文中首段为“1 引言”(左对齐)。在“1引言”中应简要陈述本文所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及其重要性;应简要系统评述该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评述内容中必须指出参考文献编号;应简要说明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主要区别和特色之处。在“1 引言”中不要加入小标题和图表,也不作分节内容的介绍。
4.参考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并用单字母方式标识参考文献中所引用论文的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标准S,专利P,其它Z),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
5.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图中文字符号要与正文一致。
6. 文稿各部分书写格式请参考本刊近期已发表的论文。
三、来稿刊登与否由编委会审定。对选用的稿件本刊有权做出适当的文字删改(或退请作者删改)。来稿在六个月逾期 未收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对来稿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四、请各们作者登录《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的网站进行“作者在线投稿”,编辑部不接收纸质稿等其他方式的投稿。
收稿日期:2013-11-06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学术失范行为多层次监督运行机制研究”(HE1012);天津城建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城市建设领域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研究”(JG-1012)。
作者简介:郭汉丁(1962-),男,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主要从事循环经济与城市建设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管理的研究,(E-mail)。
摘要: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是建筑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其主要基础理论是可持续发展和系统论,与工程实践密切融合是学科的主要特征;该学科平台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与学科的发展性,决定了该领域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TU-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0-05
20世纪末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0%左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舒适健康五大特性的绿色建筑,成为新时期建设领域技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的主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生态环境居住质量保障”作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核心内容,为绿色建筑的开发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及建立与发展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搭建了政策支撑平台和学科环境。
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已成为中国建设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以上。中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新建建筑规模持续增长,既有建筑存量不断扩大,绿色建筑的建设以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都大量需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专门人才[1]。绿色建筑的实现关键在于理念与管理的创新,而实现创新的基础在于高层次人才。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培养的正是具有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创环境科学等相关技术基础,掌握经济管理系统方法与工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引领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栋梁之才,是推动绿色建筑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设立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培养具有技术和管理综合知识体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科内涵及特征
(一)学科基本内涵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为支撑,基于系统集成优化与项目管理方法,以政策创新与行为研究为重点,开展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技术集成与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政策体系与机制,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科学决策支持与实践开拓服务,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科实践特征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源于工程建设实践需要,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学、环境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专业学科的集成、整合、重组与创新,主要任务是探究绿色建筑形成过程的内在规律与集成优化等理论、方法与政策,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是循环经济时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展与丰富,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面向工程建设领域的新兴学科。
二、学科发展概况
(一)国外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了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创立、形成与发展。国外以绿色建筑学术研究为引擎,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互为促进,正逐步形成绿色建筑学科体系。绝大多数大学都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机构,部分大学还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学院,为可持续建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立可持续建筑发展办公室,致力于为学校建设符合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下设的现代建筑材料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现代建筑材料的研究,研发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其建筑控制与健康监控方向主要从事建筑运营监控等方面的研究。明尼苏达大学成立了可持续建筑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建筑可持续设计、节能技术等研究。美国三大高校联盟的各大学课程体系中,均开设有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城市可持续建设等相关课程。
英国剑桥大学建筑学院设立了绿色建筑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绿色建筑的建模、设计、监测、建造与运营等内容,并培养该领域的研究生,在建筑可持续设计领域研发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方法以及工具;谢菲尔德大学于2007年成立建筑环境分析研究所,主要研究城市环境中植物景观可持续设计及其发挥的作用、绿色屋顶生态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主要职能包括在建筑可持续设计、绿色建筑节能等领域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科研活动,为社会提供咨询与节能服务,为可持续设计专业培养硕士生与博士生;牛津布鲁克大学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下设低碳建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建筑性能与监测、家庭能耗评价、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低碳建筑设计、建筑能耗模拟以及建筑材料可持续利用等内容;诺丁汉大学的建筑环境系主要在建筑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能源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其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更是处于领先地位,吸引了许多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专家和精英。牛津大学单独开设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管理等课程,同时大力推动校内的绿色建筑建设,并将这些绿色建筑的实践经验作为案例植入学校的房地产开发管理课程中。
澳洲的墨尔本大学、南澳大学和邦德大学也都开设了绿色建筑设计专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服务、建筑可持续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南澳大学开设建筑可持续设计专业,可授予可持续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范围涉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邦德大学则开设了多个相关专业,可授“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等专业的硕士学位。
总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在国外大学的学科建设中已基本形成,发展态势良好[2],在很多学校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并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中国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在国内,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及生态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3],绿色建筑领域的管理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绿色建筑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以培养专门的高端专业人才为目的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体系,但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研究对象,已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实践管理人员的关注。很多高校相继成立了绿色建筑专门研究机构,例如,清华大学与中冶赛迪联合成立了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2007年4月成立绿色建筑研究所,以建筑节能数据库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山东建筑大学成立了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上海成立绿色建筑研究所;天津大学成立了科学研究院;天津理工大学成立了循环经济研究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了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天津中新生态城成立了绿色建筑研究院,为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与管理服务的支持。同时,全国很多建筑类高校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了解绿色建筑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的人才培养导向已受到认可,高校理论界及行业实践的有识之士正在为形成独立的绿色建筑学科体系而共同努力[2]。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该学科研究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四个方向。
(一)绿色建筑评价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包括国际LEED、BREAM、CASBEE等指标体系的比较,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区域资源约束的区域性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城市发展目标的绿色建筑群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方法与优化途径,绿色建筑标准的更新与集成创新,绿色建筑标准的时效性与适用性,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绿色建筑标准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等。
3.绿色建筑全过程评价方法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评价方法,绿色建造实施过程评价方法,绿色建筑预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的系统量化模型,绿色建筑运营绩效评价方法,基于绿色建筑建设管理过程的标识管理方法等。
(二)绿色建筑运营管理
1.绿色建筑运营监测与管理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运营阶段能源、用水的分项计量与远程监控,绿色建筑运行状态及室内外环境实时监测,区域内水、电、气、热等配套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技术与方法[4],绿色建筑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与绿色建筑能耗、水耗预警平台构建,绿色建筑能耗、水耗实时分析与决策模型等。
2.绿色建筑设备系统运行优化与管理
包括建筑电气、给排水、空调与通风、消防应急、电梯设备和新能源的系统优化方法与技术集成创新[4],考虑区域气候特征、资源条件及建筑功能的各种负荷预测模型、管网稳态运行的控制策略与调节手段分析、绿色建筑设备运行平台构建与信息化等。
3.垃圾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全过程垃圾分类收集、回收体系与运营机制;垃圾处理排放减污技术与垃圾生态处理系统优化,绿色建筑区域规划的垃圾处理再利用技术集成与管理机制,降低垃圾运输与管网建设成本的垃圾处理厂的区域规划与优化等。
4.绿色建筑责任主体行为分析与激励研究
包括绿色建筑的相关责任主体(政府、开发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行为特征与互动反馈关系[5],基于风险共担的相关主体责任体系构建与优化,物业管理企业选择、准入与发展战略,绿色建筑业主节能、节水、节电和环保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绿色建筑政府价格引导、税收调节、市场管控等手段与工具分析等。
(三)村镇绿色建设与管理
1.村镇绿色建筑适宜技术选择研究
包括基于区域气候特征与资源约束的村镇绿色建筑技术选用原则、标准规范与体系集成,村镇绿色建筑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基于村镇地区经济、气候、资源与文化特征的村镇绿色住宅技术集成、优化及方案选择等。
2.村镇绿色建筑开发模式与住宅产业化研究
包括村镇住宅开发模式分析与创新,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比较,村镇绿色建筑开发运行机制,村镇住宅产业化技术政策与运行管理,村镇住宅产业化激励政策体系与实现机理、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协同运行机制等。
3.村镇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研究
包括村镇地区绿色建筑特性分析与产业发展规律,村镇绿色建筑开发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反馈关系,村镇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村镇绿色建筑发展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村镇绿色建筑开发运营行为对策,基于村镇区位、行政管理等特点的绿色建筑建设监管方法与运行机制等。
(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决策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优化途径,环境条件与社会影响分析,实施步骤抉择,业主参与协商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选择、改进与优化,市场主体行为特征与演化机理,相关主体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关联分析与责任分配机理,基于主体责任的契约体系设计与优化,节能改造服务企业经营战略选择,节能改造服务企业市场能力形成与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培育机制与激励政策体系等。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管理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模式选择与运行机理,投资效益分析与过程控制,实施中的组织协同,实施现场布置优化、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风险预警、分担机制与动态控制,合同履行管理,效果检测与标识,使用运行管理,效果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等。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府监管模式研究
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法律平台建设,市场发展战略,市场运行动力机制与竞争机制,各方主体行为博弈策略,全过程政府监督模式与体系构建,政府监管运行机制,技术进步的政策体系,政府监管政策与措施,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与方法,工程建设持续改进发展战略等。
四、学科的理论基础与依托
(一)学科理论基础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是一个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兴学科,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学、环境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发展学等众多学科理论知识,其建立与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其研究方法与技术支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评价、模拟与监测、数据挖掘、决策分析、运筹学等。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基于系统优化,以建设实践为背景,集成创新地解决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等全过程管理所面临的学科发展与实际问题。
(二)学科关联依托与区别
根据中国颁布的专业学科目录,该学科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如管理科学、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建筑经济及管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3年版)》中下设的二级学科)等具有研究方法的借鉴与互补性、研究平台的依托与支撑性;具有与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相关二级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基础的特殊性和拓展性。该学科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具有技术支撑性、交叉融合性和增益互补性,既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色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程项目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为该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平台;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构成该学科的理论基础;集成创新、交叉融合是该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学科的特殊性
由于绿色建筑具有高性能、高成本以及高技术要求等特性,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都以绿色建筑为对象,涉及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管理[6],有别于传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与研究内容,在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集成与创新、政策制定与运行、评价体系与机制、运营方式与管理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是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拓展与丰富,可形成完整独立的二级学科体系,是现有二级学科无法替代与合并的。
五、学科发展前景
(一)人才需求潜力大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绿色建筑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新建建筑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日益繁重,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二)实践发展问题多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的工程实践特性,决定了学科理论研究必须与绿色建筑建设实践密切结合,绿色建筑建设的长期性和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内在地规定着实践问题暴露的渐进性,面向绿色建设实践问题的学科研究具有持续增长的实践需求。
(三)学科增益责任重
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关联学科的发展将持续丰富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优化研究方法,促进学科体系完善与持续改进[7]。因此,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长期理论研究与内容丰富的历史责任和任务。
六、结 语
绿色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大规模建设的期,建筑节能、绿色建造面临时代挑战,无论是绿色建筑的设计与规划、绿色建造过程,还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运营,都迫切需要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适应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探索引导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发展与强化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学科,面向绿色建设全过程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具有独立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研究能力,能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全过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技术集成、过程改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建筑业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培养绿色建造与运营管理高级人才不仅紧迫,而且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申琪玉.绿色建造理论与施工环境负荷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 董之鹰. 推进学科建设的诸类发展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4):3-12.
[3] 戴世明,吕锡武,陆惠民. 循环经济与绿色建造浅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2):9-11.
[4] 李旭,朱道立. 绿色运营的理念、实施及其管理对策[J].管理评论,2004,16(8):53-56.
[5] 李旭,朱道立. 绿色运营:未来的重要管理理念[J].科技导报,2004(11):40-43.
[6] 陈兴华,王桂玲,苗冬梅,李丛笑. 绿色建造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质量管理,2010,28(1:2):5-7.
[7]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11.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discipline
GUO Handing, MA Hui, GUO Wei, ZHANG 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P. R. China)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
[分类号]G350
我国医学信息管理学本科教育经历了医学图书情报、医学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三个阶段;研究生教育体现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招收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本文对20年来医学信息管理学的发展进行梳理,探索国内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发展脉络,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1、医学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回顾
1.1 本科学历教育发展历程
1.1.1 医学图书情报阶段(1985-1992) 1985-1987年,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先后批准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原湖南医科大学开办医学图书情报专业。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是“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医学图书和情报部门中学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有10门: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医学情报学概论、图书分类学、工具书概论、情报检索语言、医学科技情报检索、医学情报分析与研究、期刊资料管理。在借鉴世界和国内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经验基础上,为探索我国医学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以及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1.1.2 医学信息管理阶段(1992-1997)1992年9月,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决定将“情报”改为“信息”,国家科委把“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992年10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率先更名为信息管理系,掀起了全国图书情报院系以“信息管理”为核心的更名浪潮。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情报专业”调整为“信息学专业”,并归类于“历史学”学科门类(可授历史学、文学或理学学士学位)。“情报”改“信息”对于中国情报学研究以及教育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医学图书情报教育也顺应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湖南医科大学等四所传统医学院校也相应更名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逐步形成以信息管理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方案。
1.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997-至今) 从1997年4月开始,原国家教委组织了对当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增设了管理学门类。在管理学门类下,首次设立了一个由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组建的信息管理专业。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中,信息管理专业名称被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科技情报等专业名称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取代。我们常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药学方向)简称为卫生信息管理(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院校有: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2002年底,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专业更名为“医学信息学”专业;2008年南通大学获批“医学信息学”专业。到2009年,有49所医药类高等院校开设医学信息管理相关专业。
1.2 医学信息管理研究生学历教育发展
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是在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专业中设置培养方向完成硕士乃至博士学历教育。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则多放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二级学科。1984年至今,已有10家单位依托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点招收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一些单位还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学等专业招收硕士。
2、医学信息管理学学历教育现状
2.1 本科学历教育现状
2.1.1 本科学历教育概况本科学历教育情况见表1。从时间上看,1998年前有四所院校开设医学图书情报专业,专业调整之后增长为49所,学科发展态势喜人。从空间分布看,9省市有三家以上院校开展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8省市有一家医药院校开设本专业,高等教育大省发展尚显不足;9省市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空间上的分配不均衡说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设置有待加强。从院校属性看,有38所西医教育高校;9所中医药大学;2所药科大学;7所独立学院,5所211、985工程大学。从专业名称看,专业设置体现在三处(2009年招生目录):①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0102);②生物科学类:医学信息学(070408W)(目录外审批);③电气信息类:医学信息工程(080624S)(试办)。还有一些院校在其他专业下招收医学信息管理方向本科生,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2.1.2 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医药高等院校大多结合自己的医学特色对此进行细化,比如中南大学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中国药科大学规定:本专业培养从事药学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向的综合型和实用型专门人才。
2.1.3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尽可能突出医学或药学特色。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各高校选择基本一致,即包括信息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专业课方面,结合具体培养目标选择自主特色课程体系:一是从传统的医学图书情报学教育衍生而来,融入现代图书情报学课程,比如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等;二是以计算机等IT技术为主,主要面向卫生信息系统或医院信息系统。三是医学或药学特色课程设置。
2.2 硕士学历教育现状
2.2.1 硕士学历教育概况
自1984年,先后有10家单位获得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又以情报学为主。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下招收医学信息管理、辽宁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专业(七年制)招收信息工程、湖北中医学院在中医学、中药学专业招收医学信息工程等方向的研究生等。这既说明医学信息管理发展前途方兴未艾,也说明交叉学科发展的无奈。由于没有完善的学科体系,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呈现杂乱无章的发展态势。
硕士学历教育情况如表2所示:
2.2.2 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现在各培养单位的研究方向和办学实力上,其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在图书情报学理论基础扎实并有所创新,能够对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等图书情报学关注的领域有所建树;二是研究生在医学信息分析、研究、咨询等领域从事高级研发工作;三是培养面向各类机构培养高级人才从事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2.2.3 入学考试与研究方向:2010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显示:从考试科目看,包括两类:一是考察常规图书情报学知识,多以信息管理或图书情报学综合形式出现;二是给出多个选项,供考生在图书情报学或生物医学内容上选择。从研究方向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医学信息分析与检索和数字图书馆(见表3)。
2.2.4 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包括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理论以及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某一具体研究方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及课程开设情况,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表4总结了2009年部分培养单位课程设置情况。
2.3 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
至今国内还没有一家医药类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图书馆、情报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无疑阻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许多医学信息管理领域的专家积极探索博士层面的专业教育,创造各种机会尝试医学信息管理方面的博士培养机制。比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以及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院校在其它专业下开设了医学信息学及卫生信息管理等方向的博士研究层次,积极为申报独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积累经验。
3、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发展策略
3.1 中美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比较
我国的医学信息管理学发展于图书情报学,在课程设置、教学上普遍侧重于医学文献信息的处理,与美国的医学信息学教学相差甚远。美国并没有单独倡导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而是将之融入在医学信息学教育中。美国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简称MI)的教学层次是多种多样的,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7种类型,但绝大多数集中在硕士和博士层次,而且很多机构的重点是医学信息学的科学研究。这是因为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更适合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众多的医学信息学研究课题也需要研究生来做。比较而言,国内医学信息管理学没有成熟的学科体系,缺乏博、硕士培养机制;教育层次上过多集中在本科阶段,这无疑限制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以教育为主的学科建设制度阻碍了医学信息管理纵向和横向研究的拓展。
3.2 我国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发展对策
3.2.1 关于学科定位:同美国相比,我国执行的本、硕(博)专业目录对信息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不统一,没有针对医药信息管理的类目成为本学科发展的桎梏。有学者认为在医学信息学或医药信息管理没有被正式列入学位目录的情况下,将其并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更有利于医药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鉴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有特定学科内涵,医学信息管理学及其相关专业(比如医学信息工程)归于此非最佳选择。笔者认为,在医学门类下成立“医学信息学”一级学科更为恰当,下设医学信息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信息统计等分支学科。在此基础上成立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制订专业规范、教学质量标准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在全国选择一些学术梯队、科研项目、专业发展上有优势的大学建立省部级乃至国家级学科基地,集中各种资源加强学科建设研究,促进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3.2.2 关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必由之路,教师只有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科研能力,美国医学信息学教育多集中在硕士和博士层次就说明这一点。项目建设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只有通过大的项目研究,才能出大成果,培养和锻炼高素质人才。然而,1999年至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显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246项,医学信息管理教育机构中仅有中南大学获得2项、南通大学获得1项资助,占总数的1.1%;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面,仅有中国医科大学获得1次资助。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争取大项目支撑学科发展。纵向研究上,要争取大项目支撑,产生大成果,以此带动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在项目申报方面要突出交叉优势,力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等高层次项目资助;横向研究上,结合医学信息管理学的综合优势,开展与相关学科、国内外科研、医院等单位的联合攻关,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各教育机构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合作,用“抱团过冬”的意识发展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
关键词:企业管理学;范式确立;范式稳定;范式竞争
从泰勒主义出现至今,管理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管理学科的建树远远超过其他社会类学科,随着行为管理学科的兴起,体现出多种受不同范式支配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互相影响互相交织,从而形成对于企业管理问题的体现的多元化局面。本文就范式的层面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管理学科发展与变迁的趋势。
一、企业管理学在范式层面的发展过程
范式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的哲学家汤姆斯·库克提出的,指的是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领域当中具有的共同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一研究的哲学背景规定了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学者提供了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规定了某项研究成果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范式理论能够有助于突破时间序列和复杂的学派的分歧,能够更好地概括各类管理学理论,更好更加有效的分析和归纳管理科学发展的逻辑和规律。
(一)企业管理学范式的确立和稳定
在整个19世纪,泰勒在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企业管理方面所具有的实践经验和相关实验研究构成的科学管理理论,都成为管理学的独特标志。
科学管理理论标志着古典企业管理学范式的确定,核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以“经济建设”为前提,认为人们会受到利益的驱使,只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收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指导行为的原则,只要给予足够的金钱,就能够发挥人自身最大的潜能;二是在从人与资源的关系角度进行着手,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运用合适的手段将生产要素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一个行为,从而生产出更多财富;三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可以通过构建相关规定加以确定,管理指的是通过运用科学方法使契约达到充分的稳定性和完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这三个特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学系统理论学科框架,也是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概念分析方法。
(二)管理学范式的竞争
从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心理学”可知,一些企业管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但是当时范式竞争的格局并未真正的形成。在二战以后,行为管理学的影响不断深化和扩大,直到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范式竞争进入了一个范式竞争的新时代。
科学范式管理哲学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每个人都是社会人,认为企业的每个员工都不止是经济产物,而是具有生命、情感、欲望的生理的动物,具备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以及创造性;二、认为在面临许多外界不确定的因素的时候,企业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社会系统,而不是一个赚钱的工具;三、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具体行为。而人的行为时受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行为因素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领域。
随着各大学科的发展以及演变,自20世纪60年代,相继出现了管理过程理论、决策论、企业战略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等其他相关学派。这类理论被划分为理性主义管理学范式,通过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论,在吸收古典管理学范式和行为科学范式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知识,把管理过程、组织和战略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采用相关管理方式研究方法管理企业相继成功,社会学、文化学和其他相关的社会科学也被引入到管理学研究当中,出现了企业文化等相关管理学派,它也是在继承系统科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强调企业成员共同价值观和新年的培养的重要性的新的学科。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促进了学习型理论组织、知识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等相关理论学科的形成,同时也是对于管理权力的突破,把企业的行为看成是个人、团队和组织的不同类型的学习和互动过程,强调企业管理的弹性化,直至今日,在管理学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类管理理论和学派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的特点和影响力,在某一时期都会有特定的管理学理论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某一学科或者学派一直完全占据领导地位和统治地位。
二、企业管理学发展变迁历史分析
在管理学发展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变化,管理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由确立、稳定到竞争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始终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一)机器大工业生产与局部委托关系制度下古典管理学范式的确立和稳定
19世纪中后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西方国家的产业革命相继完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出现,与机器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分工促使所有者逐步从经营过程中退出来,古典管理学范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确立的。
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为企业所有者在管理方面设置了一个较难进入的入口,让他们从日常经营管理领域退出,促使企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另一方面,也为技术人员和专职经理提供了一个发展自我的平台,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古典管理学范式的统治地位相当稳固。
(二)局部委托关系向完全委托企业制度转变行为下范式的确立对古典管理学范式的挑战
随着企业发展及以进一步扩大,古典管理学范式支配下的相关理论在企业当中的时间和运用,导致企业内部层次多样化发展,经营权和决策权被分属为不同的管理机构,使得委托任何管理人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更为复杂,因此,从企业组织领导的纵向关系来看,管理层的人很有可能既是委托人又是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升,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不确性因素也逐渐增多,因此,企业的委托人和人之间需要达成前提协议,因此,委托人需要对人进行监督和激励,对事前的约束和事后的竞争取代,这一机制的使用,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三)完全委托——关系为主体企业制度下的多范式竞争
经过多年发展,两种范式下的相关理论在研究当中为企业组织内部经营提供了相关的工具方法和模型,同时也创造出了避免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但是随着目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大,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经营产品出现多样化,小批量、多种规格标准,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压力不断增大,促进企业把管理的主要核心转向组织整体有效运作,以及灵活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经济人假设”这一古典管理学范式研究理论和“社会人假设”科学管理范式的相互竞争的过程当中,一些管理学家不仅会思考对人性的探索,同时还会努力去构建一种新型的管理学范式。他们认为,认清楚人的本质是非常困难的,而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与突变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又为这一思路提供了工具与方法论上的有力支持。所谓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所包括的管理过程理论、决策理论、企业战略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理论、数量管理科学理论等等,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思路下分别利用不同的自然科学方法建立的,其核心是人性假设,通过对理性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分析,组织经营战略作为研究对象,注重管理科学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小结
在未来的管理学发展当中,范式竞争的发展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不是企业管理学科发展的常态,因为社会生产和企业管理制度发展会形成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知识等一些无形的要素回去带劳动资本以及一些有形的产品,逐渐代替主体地位,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占据的比例会有所提升,一些旧的生产方式会逐渐退出社会的舞台,各个部门党组,社会生产特征的差异将会缩小;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方式企业治理的模式和结构,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企业竞争当中,优胜劣汰,使得企业管理的差异性逐渐减少,在某些特定的社会生产特征和企业管理结构下提出的科学范式会逐渐失去优势;最后,由于各种范式之间存在以一定的相互关联,而不是完全对立,因此需要各种管理方式加以融合和发展,未来管理学的发展也一定会走出这样的丛林。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邹统钎著.战略管理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郭咸纲著.西方管理学说史[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郭咸纲著.西方管理思想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关键词:酒店管理;多元化;实际;营销;人性化
一、酒店管理的理念的创新
针对当代人需求的不断改变,酒店管理理应以顾客的需求为主要目标来制定自身的管理体制,所以我们首先要从理念上变革,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念才能够为后续的体制建设服务。我国当代酒店管理要适应时展的趋势,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成熟的营销模式,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将酒店管理发展至最优化的目标。
企业的管理者应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在该企业中,领导者有绝对的决策权,他们的自身素质对该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保证企业的发展,领导者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管理才能,业务能力等。在此基础上,领导者要意识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发发展的重要性,要再做决策时慎重考虑,改变过去独断专行的做法。建立民主的决策制度,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决策,避免因管理者个人素质局限影响企业的形象。最后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创新才能使该企业发生质的飞跃。市场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该企业要想在变化中求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崇尚学习的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提高员工学习力和创造力,自由充分的交流共享信息,以最佳的方式合作学习,更有效果和效率的完成任务。只有所有组织成员都能持续学习,自由交流大胆分享,才能使该企业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新老员工管理在价值观、工作认知、职业发展、物质需求、工作行为上都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基于新老员工在公司环境中所处的时间长短和与企业文化融合程度的高低形成的,因此不存在严格的明确的界限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员工逐步变成老员工,其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也会逐步向老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靠拢。
一般而言,大的企业机制比较健全,但同时新员工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新老员工的矛盾冲突较小,比如健全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薪酬制度可以帮助新员工和老员工在物质需求上取得平衡,但是对于高成长的企业,尤其是度过了生存期的企业,老员工的忠诚度和荣誉感较强,但是同时,为了快速发展会引进相当比例的新员工,这个时候的企业往往会陷入秩序危机(一般高成长企业都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如果不尽快完善和完备相关的管理机制,新老员工的冲突增多或者升级,将会对企业的高成长速度造成严重影响和留下后续隐患。
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及在线预订市场的不断扩大,酒店在线营销成为众商家争夺的一块肥肉。一边,OTA在线旅游网站用积分回馈、会员制等不断招徕顾客,另一边,酒店业主也不甘心在定价权和上架权上不断受限,逐渐增强了在线营销意识的觉悟和力度,把在线营销作为其重要的销售渠道。没有培育,只有招聘,那么整个集团内部缺乏统一的企业文化,缺乏凝聚力。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很多酒店企业加大了对移动智能领域的投入,希望以此寻找新的增长点。移动手机应用改变了IT行业,也颠覆了酒店的支付和预定系统。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在美国及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普及,人们已习惯将出行问题抛给手机去解决。所以酒店订房、交通导引等智能手机上的功能均成为酒店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这意味着酒店经营者不得不把注意力和预算更多放在移动营销上。”
除移动互联网外,作为当下最热门的社交网络工具之一,微博营销也成为酒店们最不甘示弱的领域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酒店微博营销仍处于试水阶段,微博作为一种具有很强黏度的媒体形态,必将引发酒店业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
“酒店的核心是直销,拓展直销,这样才有可能完全掌握议价权。”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表示,多种销售模式并存对酒店来说并不是坏事,有条件且发展成熟的酒店可以尝试拓展直销之路。“不过,建立健全的直销平台,酒店需要投入不小的资金和技术成本,单凭这一点,就不是每个酒店都可以做到的。
三、结论
人才是酒店集团化的实施者,也是酒店最为重要的资产。集团化意味着拥有更多的酒店,需要更多的职业经理人,需要更多的员工。作为酒店管理的最高核心酒店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人口蓝利”的效应。同样是餐饮服务人员,海底捞的员工在学历、年龄、经验等方面甚至略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其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却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就是所谓的“人口蓝利”,那就是不要把基层员工当成木头用,而是要当成人才用。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薪酬与企业文化。20%以内的薪酬差异可以由企业文化来弥补,如果超出20%再好的企业文化也留不住人。敢于花钱提升员工待遇满足其生存需求,敢于提供晋升机会满足其发展需求,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服务热情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永贵.顾客价值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
[2]张洋,庞德明.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搭建及其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关键词:中国东盟;会展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05-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行,广西会展产业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即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独具“东盟”特色。然而会展人才尤其是能够适应东盟特色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奇缺,即缺乏能充分熟识东盟各国的经济、政策、文化、习俗等情况,又具备会展策划、管理能力,懂技术、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会展管理人才,成为了制约广西会展业更上一个台阶的主要“瓶颈”。因此,探讨如何培养面向中国―东盟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对于推动广西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国内一些会展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相关学校已经开设了会展管理本科专业,个别学校开设了研究生专业。但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仅能够满足当地以及周边区域的人才需要,而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很难吸引到高级会展人才,且广西的会展人才需求又独具“东盟”特色,因此,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高级会展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当地特色的高级会展管理人才是解决广西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瓶颈”的根本手段和当务之急。2005年开始,广西有广西财经学院设置“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年招生50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会展策划与管理”高专、年招生90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会展策划与管理”高职、年招生50人等等,可以有限地培养中、初级会展管理人才,但尚无会展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点。然而,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定位和实际需求来看,广西会展业急需更高层次的会展管理。
二、高级会展管理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
面向中国―东盟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研究型高级人才,偏向于中国―东盟会展产业宏观管理与政策协调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二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包括会展项目管理、组织和执行、服务管理等方面人才。因此,对会展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也主要应该从两个渠道进行,一是培养偏向于研究型人才的科学硕士,二是培养偏向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硕士。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有条件的高校应整合相关资源,在管理学等相关科学硕士点上开设会展管理研究方向,培养“少而精”的研究型人才。本文结合广西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硕士的培养,探讨在该一级硕士点学科上开设“会展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为广西进行该类型高级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参考。
高级会展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基础,因此这类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会展学是一门综合叉学科,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科学,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贸易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美学、工程设计学、心理学等等内容。因此,会展研究型高级人才必需对这些学科都要有所了解,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招收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学生,合理安排相应的课程,增强对会展研究的知识积累,以此来培养会展研究型高级人才。以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学院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不仅开设了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实务等一系列基础课程,同时也开设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运营管理、会展战略管理等一系列高层次的会展管理的课程,使学生能够从项目、运营和战略的角度对会展管理进行研究。广西有条件的高校可充分借鉴区外的成功做法,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特征,制度符合自身特色的“会展管理”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运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并能准确地书面表达研究论文摘要内容,了解学科领域的学术进展,具有在本学科领域和相近领域寻找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型人才。
2.课程设置。
3.学分要求。总学分37分,其中公共学位课3门共7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4门共10学分,非学位必修课5门共11 学分,非学位选修课任选3门共6学分。其余必修学分:论文选题(开题报告)1.5学分,学术活动和1.5学分。
4.其他要求。(1)实践活动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以调查研究为主,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实践活动完成后,本人写出调研报告,由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教师写出评语,并进行成绩评定,考核结果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计入实践环节考核表。(2)学术活动要求。1)在学期间参加国内、学校、学院、教研室组织的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活动五次以上,其中:参加校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一次以上;在本学科内做学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一次以上。2)每次学术活动要作出300字以上书面活动总结,由导师审阅签字自己留存,答辩申请前交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登记、存档,方可取得学术活动环节学分。(3)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与拟选课题有关的属本学科近十年的国内外文献(15篇以上)。文献综述要叙述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内容、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或难点、阐述所选方案的依据。文献综述应把握所研究课题在学科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3 000字。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创新性和工作量,满足论文审核的基本要求。
三、结束语
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特点和广西区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培养会展管理高级人才,不仅使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召开给广西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广西区内高校应当抓住时机,培养更多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为广西面向东盟的会展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韦铁.面向中国―东盟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9,(1).
[2]张雨,韦铁.面向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高级会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3]何颖.建立面向中国―东盟会展产业的研究生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Study on China-ASEAN Based Expositi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ademic Talent Training
WEI Tie1,2
(1.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Economic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engdu 61005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