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产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产业规划

第1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众创空间 大众创新 创业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40-01

当前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发展建设指导下,济南地区也正朝着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的创新创业发展需求,进行一定的市场化发展机制改革、引入相关的专业化服务,进行一定程度的资本化运营模式探索。当前已经日趋形成构建成本相对较低、形式更加便利化、全要素发展、具备相当的市场开放性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这一服务平台的搭建,将有助于辐射全山东地区创业者,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工作发展空间、网络应用空间和社交关系圈层以及优化的资源共享空间。形成对山东地区创业者的技术鼓励和发展环境的支持。

一、当前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建设特点和发展环境

结合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及笔者自身立身于相关的科技方面服务平台的从业经验来看,济南以及周边地区形成具备一定建设特点的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环境,并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效。简单地说,当前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特点。

(一)建设思路简洁,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低成本特点

当前济南地区发展小微企业和众创空间的相关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建设思路进行更加简洁的政策简化和流程简化。特别是行政审批、政策扶持、项目引进和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都体现出简洁的建设思路,直接导向成果产出。并且在政策影响下,面向所有公众群体开放,设置了更多类别的免费服务,为创业者减轻了成本压力。

(二)强调区域间合作,突出协同和互助的特点

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资源聚合,将传统行业和创新产业集群并实现有效的资源优势互补,相互影响和引导,形成高效的资源共享,达到在高效的资源利用上的协同进步。形成以创意产业带动创新产业发展,以众创空间发展引领区域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情况。

(三)突出多元化结合发展的综合发展思路

强调知识技能人才和技术产业发展相互结合,将创业与创新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引入山东地区高校、研究院、设计所等一些具备优越科研技术人才的单位同具备良好科研实践环境的企业对接发展,并且加强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发展结合、创业孵化和创新成果投资转化相结合的多元化结合发展。

(四)具备极强的便利性特点,并有效辐射济南周边地区

当前的山东众创空间发展建设正是以济南、青岛、淄博等多个区域中心辐射全省,形成建设实施场地、活动、项目接洽展会、金融服务、工商行政管理、法律事务服务、优化政策环境等综合性措施,形成有效吸引各地人才、资金涌入的多地中心化发展趋势,并有效辐射全省周边环境,突出众创空间发展上的便利化。

(五)建设具有全要素特点

当前政府发展技术山东、科技山东的政策带动着创业创新建设形成优势产业聚集、先进技术引导、优化政策环境建设、投资环境进一步整合的综合全要素发展建设局面。

二、当前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发展规划和政策动向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上来看,不仅有从“十二五”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规划发展,更是继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对当前发展的众创空间有着积极的政策引导。

而从济南自身发展的实际环境出发,当前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规划总体上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总方针方向保持一致,并且结合了地区发展经验,探索出了发展规划上的一些重要经验。近年来也不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例如建设建成了山东大学西格玛众创空间等一批具备产业发展优势的众创空间发展实例。有利于形成济南“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发展局面。

总体看来,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发展规划具有从高新区集中发展辐射周边、从创新产业平面拓展到深入各产业的立体化发展、从政策引导为主转向投资引导为主的发展特点。

(一)发展规划上从高新区集中发展,辐射周边

从2015年首批泉城众创空间建设以来,济南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中心,集中集群发展的高新区重创共建发展项目,并且从发展规划上来看,将在今后的发展阶段上继续延续。

(二)从创新产业发展到个产业间的立体化发展

这一特点是当前济南众创空间发展建设的一个新趋势,是由简单的开发型创业服务平台转向综合服务型创业服务平台的发展思路转变。特别是济南市科技局出台新的政策,为积极引导众创空间项目发展,支持方式为事前支持与事后补助相结合,单个众创空间资金支持最高达到100万。这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积极引入并将创业创新拓展点扩大到全行业全产业覆盖面上来。

(三)由政策引导为主转向以资金引导为主

这一变化在近年的济南众创空间发展建设中尤为突出,形成众创空间发展规划上的突出变化。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机制,将引导的主体交给经济投资,这也是放开政策约束,实现同市场环境接轨的重要事件措施和发展方向。

三、当前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从上述的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发展规划可以明显看出当前济南地区众创空间发展趋势主要是集中表现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技术产业化为导向、以资金投资建设为主要动力的发展趋势特点。

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特点,即是以具备优势的科学技术人才为基础,实现技术产业化发展,在众创空间的发展服务平台,积极寻求适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将在今后的发展中,突出科技创新程度提高、技术产业化运作能力增强、投资和市场综合发展为引导的发展变化趋势。

四、总结

综上所述,济南积极建设泉城众创空间的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并且总结出具备一定发展特点的成熟发展规划思路,将在不久将来不断促进众创空间发展建设,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全面推行,将极大的带动济南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欣芳.众创空间在济南[J].齐鲁周刊,2015,35:30-31.

第2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昨天,南山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颁布《关于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2013-2015年)》,正式出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20条措施。南山在未来3年要实现5个“100”:就是实施不少于100个核心技术突破项目,新增不少于100个创新载体,引进不少于100个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完成不少于100项科技成果产业化,引进与培育不少于100家科技服务专业机构。

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钟小平出会。

四单位获科技创新奖

会上,南山区向11位科技顾问颁发聘书。11位科技顾问包括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校长吴家玮、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前院长冯冠平、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研祥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陈志列等。南山区政府还授予4家单位南山区科技创新奖(2011-2012年),这4家单位分别是: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

南山区副区长纪震说,20条措施旨在实现3个“全面加快”:全面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全面加快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全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南山的区域创新体系包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区域科技投融资体系、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空间拓展体系。

进行6方面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具体包括:

——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3年区财政科技创新投入比上一年度翻一番,至2015年,3年累计安排不少于8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3年累计超过600亿元。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低于6%。

——实施核心技术突破。区财政3年累计安排资金不少于2亿元,支持不少于100个核心技术突破项目,在4G通讯、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设计和高端医疗器械等20个以上重点领域,形成国际领先优势,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

——加强高端创新载体建设。区财政3年累计安排资金不少于2亿元,新增各类创新载体不少于100个,其中国家级5个以上。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计划。区财政3年累计安排不少于1亿元,支持不少于200个创新研发项目。

——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3年累计引进不少于100个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加强技术转移及成果产业化。通过研发资金和投融资支持,3年累计支持不少于100个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项目。

区域协同创新三项措施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具体措施包括:

——以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至2015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20个,其中省部级联盟不少于8个,全国性联盟不少于2个。

——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共享。至2015年,服务平台组成单位达到200家以上,为不少于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开放式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服务。

——加强深港合作与国际合作。建设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三举措搞好区域科技投融资

区域科技投融资体系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

——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鼓励银行在南山区设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科技支行、信贷中心等专营机构。

——拓展中小科技企业贷款渠道。开展孵化贷、成长贷、研发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服务。区财政3年累计滚动安排资金不少于2亿元,为企业提供贴息、贴保支持,对银行和担保机构给予一定的风险代偿或风险补偿,引导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提供不少于20亿元的贷款。

——汇聚国内外创投资源。针对重大科技成果在南山区产业化设立投资基金。支持孵化器载体建立天使基金、孵化投资基金。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5措施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方面有5条措施:

——创新科技管理服务机制。编制《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年度行业分析报告》,深化研究“中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深圳南山指数)”。

——深入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打造孵化器集群,至2015年,孵化器数量达到40个,孵化面积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到3000家。

——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至2015年,组建不少于6个标准联盟。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探索“科技服务超市”运营模式。3年累计引进与培育科技服务专业机构不少于100家。

——完善科技专家决策咨询机制。聘请科技顾问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责任专家制度。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空间拓展体系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大沙河创新走廊研发及总部基地、南山智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第3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未来,一个产值过万亿、具有全球影响力,山青水绿、宜居宜业,城乡统筹、共赢发展的中关村创新中心区将现身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北部的版图上。

天时地利,创新新舞台

自2010年10月北京市政府批复《海淀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以来,作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城两带”的重点功能区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区,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城建设进入快车道。

经过十年的发展,海淀北部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汇聚了华为、用友、腾讯等600多家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网络通信、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等特色产业聚集,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12年总收入过千亿元。

此外,CID还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将“一镇一园”建设成为CID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保障农民生计的重要载体,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就在海淀区政府宣布打造CID的当天,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项目和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驻中关村壹号;大北农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千方科技移动互联产业化项目入驻翠湖科技园;四维图新北斗与空间位置服务产业化项目、中关村气象科技产业创新园入驻永丰基地;凌云、鼎普科技、新晨科技、数码大方、华夏电通、北林科技也有意向入驻翠湖科技园……海淀北部地区已经成为海淀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加速器,CID蓄势待发。

“海淀北部地区已经成为海淀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加速器。目前,海淀北部已具备了建设CID、向国际一流园区看齐的基础和条件。”海淀北部办负责人表示,建设CID是时展的大势所趋,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融合发展,产城新示范

海淀区区长孙文锴介绍,未来CID将放弃过去的工业基地、产业园区模式,按照产城融合理念,以创新产业驱动城市繁荣,以完善的配套服务推动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重点打造成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区、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区、产城融合发展智慧新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区即重点与海淀南部中关村科学城的知识创造中心相辅相成,着重建设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合作的技术创新中心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区,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区即将重点选择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研发、服务、运营管理等高端环节,引导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专业化、高产出的“专精特新”产业创新集群。

产城融合发展智慧新区即让智慧增长理念贯穿CID发展始终,以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渗透到医疗、教育、政务、商务、交通、通信、资源管理等城市运行和管理各个方面,力争让CID成为产业、居住和配套用地合理布局、宜居宜业的智慧新城、24小时精彩不断的活力之城。

CID还将打造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其发展将以民生为本,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福利改善,拥有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活保障一体化以及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据介绍,为营造科技创新需要的良好环境,CID将创新招商模式,针对重点产业、重点环节开展产业链招商、海内外合作招商。制定不同产业企业准入的投资、产出、研发、环境等标准,严格按照这些标准,重点引进创新能力强、盈利能力好的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针对创新链的三个阶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建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加速器为主体的四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仪器设备、数据信息、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示范应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政策宣介等多种服务。

生态绿心,环境新引领

除了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推出相关举措外,生态环境也是海淀区政府相关部门在建设CID中多次提及的重点。

第4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中关村》:中关村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北部地区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科技新区,这是一脉相承的。经过几年来的开发建设,“生态科技新区”的大轮廓是否已经清晰?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穆鹏:海淀北部地区原来是传统的农村地区,拥有“一山三水”,自然风光优美,紧邻著名的中关村地区,但由于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该地区长期落后于海淀的南部地区。自2004年海淀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型、田园式和现代化的城市新区”以来,该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2009年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区委区政府调整了北部地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科技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合力推进下,我们按照“三年基本、五年建成”的进度要求,着重从破解难题、做好顶层设计和加强调度、力促项目开工建设两个层面开展工作,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一座生态科技新区正在北京市区西北部崛起。具体来说,我们在村庄腾退、安置房建设、园区建设、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工作中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年实现开复工540万平方米,竣工8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2亿元,同比增长37%,成为拉动区域投资、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中关村》:刚刚您提到了顶层设计。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持续发展的保障。如果顶层设计做不好,工作的开展就将是摸着石头过河。请问,北部新区开发建设顶层设计方面取得哪些突破?

穆鹏:没错。对于北部新区的开发建设来说,顶层设计的确非常重要,只有纲举才能目张。在顶层设计方面,2012年我们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在去年的10月17日北京市委常委会批准了北部新区整体开发方案。整体开发方案解决了现行土地开发成本按项目核算、不同地块项目开发成本相差较大,与招商要求统一供地价格相矛盾等问题;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了北部委内部机构及运行机制。为适应加快北部开发建设的需要,按照整合资源、有效衔接、提高效率、增强合力的原则,在北部委下分设北部开发建设指挥平台、生态绿心建设分指挥部和北部新农村建设分指挥部三个指挥平台,使北部开发建设的决策指挥体系、执行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加符合北部开发实际;三是开展了翠湖科技园和永丰产业基地的城市设计。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科技新区”目标,在街区控规基础上,开展了翠湖科技园和永丰产业基地的城市设计,我们提出建设“职住平衡、24小时活力科技新城”的理念。

《中关村》:北部新区作为北京市和海淀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功能区之一,关键职能是实现高端产业聚集发展,因此建设好科技园区,吸引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是重中之重。那么咱们在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穆鹏:为了促进高端产业在北部新区聚集发展,我们首先是加快推进园区土地一级开发,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基本条件。目前三大组团的土地一级开发取得新的进展,中关村软件园二期整体控规调整方案得到批复,一级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翠湖科技园和永丰基地的一批项目已取得授权,正在办理其他前期手续及实施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其次是着力吸引有影响力的企业入园并加快二级项目建设。为实现高端高效、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定位,我们制订了入园标准,重点是吸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入驻。目前已有联想、华为、用友、百度等600多家知名科技企业。用友、国核电力、中国船舶、甲骨文、软通动力等企业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亚信、佳讯飞鸿、北斗星通等一批企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北部地标性建筑――中关村壹号正进行加紧施工,将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还着力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也完成挂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北部地区聚集发展打下基础。落地企业多为新浪、百度、网易、腾讯、联想等行业龙头企业,对北部发展专精特新产业具有引领作用。

《中关村》: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紧邻科技资源富集的中关村科学城地区,相比建成区内,北部新区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但是,海淀北部原有62个行政村,要进行开发建设,势必会涉及大量的村庄腾退和农民安置,这是一项高难度工作。那么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又是如何推动此项工作的呢?

穆鹏:为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北部农民,我们在规划中就确定了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典范地区”的目标。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思路,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第5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而如何用好这一新工具,通过市场化手段科学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实践国有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发展,市场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体平台。在不断的摸索中,“用大数据做产业组织,用‘互联网+’做产业服务”的新模式,已经成为集团发展的新动能。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常常有失败相伴,对创业创新者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家以配置创新资源为己任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既要做好构建创新生态的“助推器”,也要做好国有资本的“放大器”。要包容创业创新者的挫折失败,为他们添油鼓劲提供服务;也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一道解不完的难题。产业如何布局,园区怎样规划,项目如何选,物质、人力、资金这些要素怎么分配,仅仅依靠传统的调研分析和经验进行决策已然不够,需要找到新模式,需要革故鼎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运用互联网这一新工具,借助大数据平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应运而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汇总整理、分析研判,把区域的产业方向、产业链置于全球的竞争之中,项目、团队、领军人才通过大数据清晰地展现出来,被量化的人机可理解的指标群逐渐成为集团决策的“金标”。领创金融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支持和服务客户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和业务指导,探索形成精确化服务和产品,有效解决初创期企业资金需求。此外,通过搭建大数据服务平台,集团还将这种模式应用到相关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品牌营销等各个领域,实现了产业组织相关环节的优化与完善。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面对科技资源跨国流动、创新要素全球配置的大趋势,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刻不容缓。打破藩篱,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找到所在行业的“互联网+”,是每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6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一、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中部六省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枢纽性作用,在区位上联结东西,在经济上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能源原材料和工业生产基地。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中部省份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同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均衡稳定发展的引擎。

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运用相关分析工具,对中部六省2008年度科技创新能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关联指标三方面进行了评估分析,我们发现:

(1)科技投入比较方面。科技投入主要包括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和科技资金的投入。根据中部六省2008年科技创新投入指标,运用密切值模型计算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投入密切值指数。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投入密切值指标比较接近,说明中部六省的科技投入强度差距很小。其中湖北在中部地区投入指标最优,江西在中部地科技创新投入综合指标最差,湖南、安徽、山西和河南四省的科技创新投入密切值差距甚微。

(2)在科技产出比较方面。科技创新产出主要通过地区科技成果指标来衡量,常见的科技成果指标有专利数量、发明专利数量以及科技论文与科技成果奖等指标。通过对中部六省科技产出密切值的计算可知, 中部六省之间差距比较大,湖南、湖北处于第一集团,河南、安徽处于第二集团,山西、江西处于落后位置。

(3)在科技创新产业关联指标比较方面。科技创新产业关联指标主要是反映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基础产业状况等指标。根据中部六省2008年的科技创新产业关联指标,运用密切值模型对中部六省的产业关联指标进行分析。中部六省的关联指标的差距没有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明显,最优的关联指标为湖北,其次是湖南,安徽、河南和江西三省的关联指标比较接近,最差的是山西。

(4)综合评价。通过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关联指标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知。中部六省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显著差距,中部地区科技资源分布及利用效率极不均衡。湖北的科技综合创新能力在中部六省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湖南紧随其后;河南与安徽处于第二集团,彼此差距不明显;山西和江西在中部六省中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中靠后,江西是中部六省中科技创新能力最差的省份。这种局面与各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不无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中部地区省域间的技术分化现状是由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实施不同发展战略、采取不同发展举措的产物。

R&D经费及其占GDP的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反映一国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监测指标。近年来,我国R&D经费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占GDP比重从10年前的不到1%提高到1.76%,表明了社会资源配置向自主研发的倾斜,也体现了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在推动自主创新上做出的不懈努力。研发经费超过300亿元的省市有:江苏(857.8)、北京、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481.7),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1.76)的有:北京(5.82)、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1.76)。河南省的研发经费投入为211.2亿元,投入强度为0.91,与东部地区相比,差异明显。

通过对中部六省各地区R&D经费情况投入强度的对比(湖北R&D经费投入强度为1.65%,湖南R&D经费投入强度为1.16%,安徽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1.32%,山西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8%,江西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2%,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1%。),我们发现中部六省R&D经费投入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6%,且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居尾。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科技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1.8%增至2.2%。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科技要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助推器,就必须增大R&D经费占GDP比例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因此,河南省需要在保持目前高效产出机制的基础上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

二、中部六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概括分析

中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不强且分布不均衡,除湖北、湖南外,其他四省高校实力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强。

受现有体制的制约, 中部地区高等院校存在相当严重的重成果、轻应用的弊病, 社会科技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不对接,表现为多数高校开展创新活动的产业化导向不强, 科技活动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难以形成技术资源的有效集成,没有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

从我们收集的数据来看, 在科研机构、企业、高校三者之间,高校的R&D经费支出基本是最低的,而且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中部六省中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河南省2010年R&D经费总支出为220.3亿元,而高校R&D经费总支出为9.4亿元,仅占4%。说明技术创新特别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研发活动并不是高校工作的着力点,社会也没有赋予高校科研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是不稳定的。

河南省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绝不是强省。河南高水平大学的现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水平大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郑州大学排名积分提高,位列35名,河南大学更是从77名提前到74名。但是河南高水平大学整体偏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全省没有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没有“985工程”高校,只有1所“211工程”高校,2所省部共建高校。其他的6所大学的大学排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与其它省份同类高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河南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不强、高水平大学数量不足、大学科研转化和社会服务能力低,这是不争的事实。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在中部六省也仅仅处于第二集团,河南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较弱,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优化河南省高校知识技术创新环境,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根本出路和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高校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科技先导性力量,必须切实承担起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重任,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下面笔者主要从基础研究与人才建设两个方面重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建议。

(一)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设立合理投入指标,增强科技创新源

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已由1999年约33.9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220.8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投入总量还差得甚远,例如2006年,美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为617.2亿美元,同年我国为155.8亿人民币,按照2006年汇率计算,两国相差近31倍;另一方面,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2007、2008两年,这个比例为4.7%和4.78%。在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支出占10%以上(2008年美国占17%,2005年日本占12.7%)和应用研究支出占20%以上(2008年美国占22%,2005年日本占22.2%)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从河南省来看,2009年全省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24980万元,占1.4%;应用研究经费85935万元,占4.9%;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和国际水平差距更大,R&D投入结构极不合理。河南省基础研究投入占R&D的比例长期徘徊在1%左右,不仅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在中部六省也是居于末位。科学研究支出所占比重不高表明河南省科技发展的根基还不够坚实,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河南省基础研究的发展,也成为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拖累。

建议:“十二五”期末河南省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上升到6%,2020年达到或超过12%为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基础研究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建议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并且明确到“十二五”期末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应逐步上升到6%左右,将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与比例纳入科技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十三五”期间则应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使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2%,向东部地区靠拢,在中部六省中位置靠前。

2)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基础科学研究难度高、创新风险大,几乎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社会共享特征明显,属于政府财政和研发政策支持的核心部分。R&D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归根到底是市场激励的机制被投资的趋利性扭曲,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重视对基础研究的奖励,通过加大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作为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建议省委、省政府,逐步调整R&D的投入结构,在R&D的地方财政投入中提高基础研究比例。建议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以及科研基地的作用,制定河南省的政府资金的配套政策,推动河南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3)推动基础研究投入社会化机制的形成。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较大比例,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很少,河南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建议河南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向高校捐赠,促进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努力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新体系,逐步建立以获得政府资金为引导,争取企业投入为基础,引入风险投资为补充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促使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

(二)加大河南省引智力度,把高校作为“人才特区”,先行先试。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人是科技创新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之一。没有强大的人才群支撑,“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就不可能走好。人才建设,尤其应在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搭建平台等方面有所突破,增强吸引力,扩大包容性,促进人才更好地成长、引进,更好地释放。

建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把高校作为河南省“人才特区”的实验区。

中原经济区“人才特区”建设,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中央有政策。“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制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二是竞争有需求。在各地竞相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区域间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河南必须大力加强人才环境建设,构建更高规格、更具特色、更富吸引力的中原经济区“人才特区”,才能把更多优秀人才引聚到河南来。三是发展有需要。与全国先进省市比较,河南人才资源开发状况不容乐观,在人才密度、人才竞争力、人才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人才政策创新力度有待加大,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还不够广阔,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就河南省高校人才建设工作来说,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对于受教育对象的规模、学科专业发展的需求来讲,河南省高校的师资队伍总量还不够大,结构性短缺矛盾依然突出;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高端拔尖人才的引进与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学术队伍梯次结构不合理,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有了很大增长,但人员增长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7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玉山的战略目标,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着力培育发展我县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6个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和当代新产业发展趋势的龙头主导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要以主攻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任务,以创新型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主要抓手,以建设重点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优势创新团队为重要支撑,大力提升我县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着力实现富民兴玉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一)主攻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1、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非金属新材料;

2、以轴承为主导的机械电子;

3、金属新材料及其制品;

4、以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

5、生物和新医药;

6、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

围绕以上6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攻关,加快引进科技成果,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二)培育6个创新型企业

按照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标准和条件,围绕6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培育一批、引进一批的办法,抓好6个左右创新型试点企业(含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培育发展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同时,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通过3年努力,使6个试点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企业。

(三)实施3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按照向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要求,以创新型企业为实施主体,每年选择1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产出见效快、发展后劲大并符合节能、降耗、环保、安全要求的科技成果项目,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引导性、开发性、基础性支持,尽快实现产业化。并力争通过3年努力,有1个以上项目列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

(四)建设2个重点研发平台

在我县以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以轴承为主导的机械电子、金属新材料及其制品、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非金属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六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中,通过以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的加盟,建设2个具有玉山特色,在省内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推动科技原始创新,促进应用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五)办好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

依托轴承产业基础,精心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实施骨干企业带动战略,按照“高水平、高规模、高速度”的发展方针,加快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实现轴承产业扩张和产品升级。要围绕轴承产业链的延伸,实施一批关键创新项目,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争取通过3年的努力,使我县轴承产业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

(六)组建2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围绕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此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优秀科技人才为主体,组建2个具有优势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较大影响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实行竞争淘汰机制,滚动扶持。

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尤其是要从未来需求着手,将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兴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导向组织和推进工程实施;必须着眼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润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切实把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企业主体原则。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高新技术企业上,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技术研发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引导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提高核心竞争力,切实做到以企业的大发展带动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

(三)项目带动原则。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必须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聚集科技人才,以项目检验工作实效。围绕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一批具有创新点、增长点、制高点的重大项目,研究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扶持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配套技术攻关项目,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四)重点突破原则。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必须围绕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明确阶段目标,率先在我县有资源、技术和人才等比较优势的领域取得重点突破。要立足实际,选准目标,做好规划,聚集资源,发挥优势,力争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突破。

(五)系统推进原则。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必须围绕培育和发展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将优势产业、拳头产品、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创新平台、特色基础、创新人才等进行统筹考虑和整体布局,整合地方、部门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系统工程的方式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

四、主要措施

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未来,是全县各行各业的任务,是面向未来抢占先机的重大举措。这既是科技工程,更是经济工程,全县上下务必一致推动资源集聚,落实政策保障,创新推进方式,努力形成项目向6个产业集中,资源向6个产业整合,资金向6个产业流动,政策向6个产业倾斜,服务向6个产业跟进的发展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机构。县政府成立科技创新“663212”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协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分管工业、科技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2、加强进展调度。在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工程涉及的不同领域,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专项调度会或现场办公会,及时交流、分析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落实目标分工责任。由县经贸委牵头,会同县发改委、县国资委、县科技局等部门,负责制定以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以轴承为主导的机械电子、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非金属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及其制品等4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由县药监局牵头,会同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卫生局等部门,负责制定生物和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由县农办牵头,会同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部门,负责制定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由县科技局牵头,会同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人事劳动局、县经贸委、县国资委等部门,负责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由县科技局牵头,会同县发改委、县经贸委、县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制定重大高新技术投资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负责制定和细化相关配套政策。

4、实行年度项目目标管理。要根据工程总体部署,提出年度组织实施的具体项目,并分解到有关单位。领导小组对各地各部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和考核。

(二)完善创新机制

1、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科技创新机制。一是制订和完善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持股等方式,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制订和完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投入机制。一是积极引入风险投资。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及其它社会资金,加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各级政府注资的信用担保机构,要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为其提供融资担保。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科技型企业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需要予以优先支持,充分运用债务融资工具满足科技型企业多方面的资金需求。三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按照国家关于创业板的要求,积极鼓励创新型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融资。

3、完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两年内,县级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力争达到2%。二是整合资源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县政府从工业发展基金、企业发展资金和科技专项经费中,整合一定比例的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形式,扶持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四是加大财政对专利专项资金的投入。设立专利资助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申请专利。

(三)落实激励政策

1、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做好自主创新产品的申报认定工作,尽快使我县符合条件的自主创新产品列入全省政府采购目录。使用财政资金的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装备和产品采购项目,应首先采用省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涉及民生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在落实扩大内需的措施中优先安排。

2、落实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税收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费用,按照有关税收法律和政策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按照《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实施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条件的,按相关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

3、落实职务科技成果股权激励的政策。对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按照规定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和股权奖励。全面实施科技入园行动,科技人员经组织选派服务企业期间,保留原单位待遇,并允许按照政策规定分享创新收益。

4、加大建设用地支持力度。对科技创新“663212”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后,优先列入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协商会议安排建设用地指标。

(四)推进开放合作

1、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一是围绕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规模较大的项目,特别是有原始创新成果的项目。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力争引进科技创新“663212”工程所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重点围绕6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从国内外引进重大高新技术。

2、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一是推进企业与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和科技成果对我县的支持。二是积极参与泛珠、海西、长三角以及中部地区联盟等区域合作机制,在区域分工中形成具有玉山特色的产业和科技优势。

3、积极面向国内配置科技资源。一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国外建立研发中心、购买专利等方式,更有效地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才。二是积极推进与跨国公司、优势研发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实施科技创新“663212”工程,是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发展后劲、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应对金融危机、催生新一轮经济繁荣的重要举措;是加速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玉山崛起新跨越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围绕科技创新“663212”工程的实施,调整发展思路和部署,采取实际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第8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与联盟广东区域创新发展

l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研究

1.1产学研合作的概念与意义

产学研合作通常是指产(产业、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合作各方之间的以科技合作为主线的科技一经济的活动。其核心是实现科学研究一新技术开发一产品试制一市场销售一新项目的科技创新这样的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的过程,优化组合和集群配置各方资源,实现科技产业化,技术产品市场化和技术经济效益化,使产学研合作各方能够共享利益和共同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意义,首先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转型发展。其二,产学研合作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政府构建服务职能,提高治理区域发展能力和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三,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一种办学形式,也是办学理念的提升,是实现高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也为科研机构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是培养科研人员的重要途径。

1.2产学研合作发展与研究

大学与产业的关系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810年德国威廉·洪堡(WilnmVonHumboldt)创办柏林大学,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统一。190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新的办学理念一全面推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一体化,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1933年日本学术振兴会启动“大学——工业合作委员会”,许多工厂和实业家纷纷成立或捐资大学建立实验室。1951年斯坦福大学在J日金山市创立了全球首个“科技园”,揭开了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新篇章,以此把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活动J。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比利时鲁汶联合工程大学都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我国产学研大概有几种形式。一是“星期六工程师”的形式。二是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三是合作研发,联合建立研究院或基地。四是创办实体共同研发。其五在政府指导下参与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美国学者科尔顿(R·M·Colhon)和安戴尔(G·Un—del1)认为,美国大学与产业关系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者互不联系。第二阶段是两者之间有了单向的、偶然的联系。第三阶段是两者出现了双向交流与互动的合作计划。第四阶段,即目前两者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职能部分重叠的合作伙伴关系…。专家们认为,美国“硅谷模式”、“科技中心计划”,英国“合作伙伴计划”,日本“官产学研合作”等都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范例。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共同经验是:一是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建专门机构负责协调,通过立法等形式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二是政府制定科技计划和专门的产学研合作规划,设立多种基金拨款资助产学研合作。三是政府重视和支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四是构建合作体制和有效的管理机制,详细规范合作各方在合作中的责任、义务、利益、分配方式等。许长青博士认为,日本产学研合作已进入了联盟阶段,其本质特征是“产学合作,政府指导”】。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大学与社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行之有效的途径。杜玉波认为“产学研联盟一般从单一项目合作开始,通过合作而建立各种形式的平台等,发展成战略联盟J。此外,教育部科技司于2000年】0月在广州、2005年8月在西安分别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科研工作会议,全面而系统地交流总结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这些理论对产学研联盟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总体上分析,这些研究没有清楚界定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的关系和本质特征等。

1.3产学研合作发展的3个阶段及其关系

产学研合作的初级阶段——项目合作阶段。它是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课题组与企业之问双方以解决某一技术难题而进行的项目合作。其主要特征是低层次合作,合作方中高校往往是其下属的学院、研究所、课题组、乃至专家个人,其主要目的任务是解决合作项目的技术问题;合作双方技术支撑力量不足,合作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期性短、层次低以及不稳定性,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当,合作将会困难重重而十分脆弱。

产学研合作的中级阶段——平台合作阶段。它是指合作各方共建各种科技平台(如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检测中心,科技产业基地,联合办学,创办合作实体等,下同)。它是在项目合作基础上建设“平台”。其主要特征是中层次合作,建立各种平台,合作方中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整个实体而不是其下属单位,建立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和利益关系,合作也较为持久和稳定。

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联盟阶段。它是在平台合作基础上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其主要特征,一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性高层次合作,其中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力,中介服务体系为媒介的战略伙伴关系。二是成立领导协调小组,设立办公室等组织机构,有战略性发展规划,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一定的法规法律和保障制度,一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围绕区域发展的关键或重大课题、产业技术优化和升级的战略性问题等展开合作研究。

2产学研联盟的运作

2.1产学研联盟类型和目标

产学研联盟可分为行业产学研联盟和区域产学研联盟两种类型。行业产学研联盟是针对行业产业发展而进行的产学研联盟。区域产学研联盟是针对地方政府管辖的区域范围的各类产业,乃至区域发展而组建的产学研联盟。根据产学研联盟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地方政府行政级别为依据,区域产学研联盟可分为:省级、市级、县(区)级、乡镇级等4种层次级别形式。产学研联盟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知识产权、重要标准和新产业,促进地方区域协调创新发展。

2.2产学研联盟的运作

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设立联盟各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有联席会议制度,制订章程法规,形成制度;各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配备干部负责宏观指引和协调,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联盟的具体工作,搭建从政府到产学研联盟各方、从省到市、县(区)乃至乡镇及企业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的产学研联盟的持续运作的组织保障。政府主导是产学研联盟与产学研项目合作、平台合作的根本区别建设平台。建立合作平台是体制、机制和协调的基本载体,为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交流创造了畅通渠道。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主要是制订发展规划,完善各种法规和政策,营造创新环境,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和调各方的关系;建立专项基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全社会投入科研经费,使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引导和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为自主技术创新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提升产学研联盟的质量。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首要的是要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巨大的创新需求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源动力。

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力作用。要和地方产业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注重开发共性关键技术,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科技动力源。

“中介服务体系”是产学研联盟的主要媒介。它衔接产学研合作的各个环节,降低合作风险,加快合作进程,提高合作效率、水平和质量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发展

3.1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建设与发展

广东省各级政府在产学研联盟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005年和2009年1月广东省政府先后与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签汀产学研联盟协定,推动广东各级政府建立体系性的各级层次的产学研联盟。

企业主体和高校、科研机构主力作用奠定了联盟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参加广东产学研联盟的有广东120家大型企业和近3000多家中小型骨干企业;有全国167所高校和广东省高校20多所;中科院系统多个单位和广东省科研院所属的科研单位等都参加;还有众多的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其中。

形成一套发展体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雷朝兹认为,目前广东产学研联盟已经形成三大推进机制(省部高层会商机制、省市联动机制、地企校长效合作机制),四大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多元化投入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五大创新模式(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省部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高校服务区域集群经济、建设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这体系把广东科技自主创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2广东产学研联盟的目标和任务

广东产学研联盟总体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广东,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广东力争在5一l0年基本建立广东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使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2008.9)指出,到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力争落户广东的国家或国际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超150个;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的制订和修订工作,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广东产学研联盟的四方面任务:一是要促进科技与广东产业和区域发展更加密切合作,加快广东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二是坚持与地方支柱产业群发展紧密结合,建设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引领高校和科研机构新一轮改革和创新发展。四是探索构建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的发展链,创造新产业。

3.3广东产学研联盟运作措施

成立机构,构建组织体制。广东省各级政府设立产学研联盟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高层会商制度,形成省、市联动的组织管理体制和会商制度,提供实施的组织保障。广东已建立4个层次级别的区域产学研联盟:一是建立省部级区域产学研联盟2个;二是建立地级市区域产学研联盟8个;三是建立区、县级区域产学研联盟3个;四是建立专业镇级区域产学研联盟lO个。广东已建立13个省级的行业产学研联盟,如数字电视产学研战略联盟、白色家电产学研战略联盟、精密制造产学研战略联盟等。

制定政策,构建法规保障。主要有:《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关于申报2006年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通知》、《关于广东省专业镇与高校开展对接工作的通知》、《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提供人才支撑。实施高级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广东发展与科技创新工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到广东企业兼职,鼓励广东企业高层人员到高校兼职任教。鼓励广东企业在高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各类人才,鼓励广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

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建立政府部门协同管理配置创新资源运行新机制,加强各项省级财政性资金的统筹使用,稳定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省政府计划设立规模2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广东科技发展银行,完善广东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

建立特派员制度。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每年从省内外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选拔一批科研骨干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广东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择优支持企业科技特派员实施产学研联盟项目。目前,第一批5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7名科技特派员已经进驻54家大中型企业开展工作。2009年选派200名特派员。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学研联盟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

共建实体,构建平台保障。支持广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各种平台。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广东设立研究机构及各种平台的分支机构,鼓励广东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基地。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每年在广东选择20个左右产业集群程度高、特色明显的区域、专业镇、产业园等建立省部产学研联盟示范基地。实施“产学研综合示范企业”行动计划,每年在广东选择20个左右产学研基础好、创新氛围浓的科技型企业作为“示范企业”。政府主导和推动平台建设。如2007年7月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大学城建立“广州大学城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产学研孵化基地”。深圳市政府建立深圳虚拟大学园、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华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还引导和推动有关单位建立北京大学深港产学研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佛山市政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60多个,共建博士后工作站l9个。

举办展会和论坛,加强科技交流。广东产学研联盟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在深圳市召开“产学研合作与科技创新孵化研讨会”和自主创新工作现场会;在广州召开“产学研合作工作座谈会”,“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战略研讨会”,“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工作会议”,同时举行产学研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开幕式暨项目签约仪式。2006.7.18.深圳市举行“官产学研项目互动交流洽谈会”。2009.9.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政府将共同在佛山市顺德展览中心举办中国(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

3.4广东产学研联盟的成效和意义

签订一系列联盟项目。2007年6月27—30日广东省与教育部、科技部在广州举行13个省部级产学研联盟项目、23个市校全面合作项目、11个专业镇与高校对接项目、131个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现场签约仪式,为实施产学研联盟提供具体内容。

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仅两年时间已有7000多个项目签约,政府带动全社会依次投入230多亿元资金,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2163件,取得专利数量7320项,实现总产值4088.3亿元,出口创汇112.8亿美元,新增利税670.3亿元。目前已经集群起最强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正承担着一大批对广东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第9篇:科技创新产业规划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项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找到有效促进两者平衡关系的发展方法。科技创新在促进社会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该文重点研究了科技创新促进构建节能减排机制的途径,从而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05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快节能减排机制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长远意义。而在节能减排发展的着手点中,科技创新是促进节能减排机制发展的核心举措[1]。因此,政府与企业必须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研究,最大可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功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机制的发展。

1 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

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了节能减排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多建设成果,但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与挑战。首先,我国节能减排问题已经处于较为严峻的境地,我国重大战略资源消耗对外依赖度较高,而由于相关技术的落后造成节能减排工作无法较好地达到预期,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已经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而现有的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2]。其次,世界各国已经将环境保护列为了重要的发展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也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这一发展环境下,世界其他国家必将以环境保护的名义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施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形势。同时,受到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不利影响,国际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使得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将面临较大挑战,我国出口增速不断减缓,产业发展压力较大,这也将进一步影响我国节能减排进程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并采取有力的发展措施推动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而切实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国的稳步发展。

2 节能减排的发展路径

进行节能减排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重点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等生产业,以专业化分工与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进行这些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同时还应重点进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从而提高高级产业的生产效率;其次还应该重视发展生活业,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活服务需求[3]。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产业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建设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并重点进行部分标准示范企业建设从而达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企业与科研院校必须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产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以此为标准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发展进行考核与评估,并以区域减排指标为基础,具体细化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节能减排指标,从而能够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节能监督,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企业中,对于考核结果不良的企业进行重点整改,并给予考核优秀的企业一定的奖励,从而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发展效果。

3 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重要性

一是不断扩大内需,保证节能减排和经济可以得到共同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科技的主要任务。通过不断实践,可以发现科技的进步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同样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必然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并让经济获得新的力量。

二是提高经济循环发展,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优化,就必须发展科技创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优化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科技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发展范围和空间,不管是汽车工艺的创新还是能源的再生、经济循环以及控污减排等技术的研发,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将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并大力开展友好型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科技部在科研费用上的投入已经高达百亿元[4]。

三是可以加快创新产业的发展,保证经济可以得到稳定发展。通过稳定增长、社会结构调节、保证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出科技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科技和经济之间的融合。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整个社会,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在新兴产业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并保证社会经济可以得到循环发展。

4 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策略

在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以下4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制定合理的循环经济相关科技的发展规划,从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社会发展形式以及产业发展需求等多个方面考虑,制定全面、合理的发展规划,从而为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全方位的发展框架。二是要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对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建设,推动以煤气化联合循环为核心的能源发展技术,并加快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更加广泛地推广取得的有益科技成果,从而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技术发展,政府必须承担起对环保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引导责任,给予该类产业足够的经济与资金支持,从而真正推动我国环保技术的普及与发展[5]。三是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与联盟建设,要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与服务平台,重点进行产业节能技术的发展与服务,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推动以企业发展为目的的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四是坚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举措,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工作,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在社会各层面、各产业领域广泛地展开技术创新,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最终真正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5 结语

文章首先探究了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包括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气候恶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性,认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扩大内需、促进循环经济以及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构建策略。希望此文对节能减排机制构建的研究,能够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价值、促进节能减排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忠华,霍奕彤.以科技创新促进沈阳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84-587.

[2] 查国强.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冶金,2012(1):49-51,54.

[3] 李军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J].创新科技,2012 (7):28-29.

[4] 蒋桂芳.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J].创新科技,2012(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