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张爱玲散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先看张爱玲的散文。我在其中看见的,是一个世俗的张爱玲。她对日常生活,并且是现时日常生活的细节,怀着一股热切的喜好。她写的街景,也是知人间冷暖的:煮南瓜的气味与那种明亮的橘红,给她“暖老温贫”的感情;寒天早晨,有人在人行道上生小火炉,呛人得很,她喜欢的就是这样一种熟稔的,与她共时态,有贴肤之感的生活细节。这种细节里有着结实的生计,和一些放低了期望的兴致。
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她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系列日常景致,忽然总结了一句:“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于是,这短促的人生,不如将它安在短视的快乐里,掐头去尾,因头尾两段是与“长的磨难”接在一起的。只看着鼻子底下的一点享受,做人才有了信心。以此来看,张爱玲在领略虚无的人生的同时,她又是富于感官,享乐主义的,这便解救了她。
这是散文中,由自己直接告白出的张爱玲,在小说里,张爱玲就隐到了幕后。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是少有如此自觉到人生的苍茫,并且有诗情的人物,张爱玲从不曾将自己放进小说中,扮演一个角色。因连她本身都是虚无的,不适合作世俗的小说的材料和对象。在她的小说里扮演角色的,多是些俗世里的人——市民。最具俗世的特征的,怕就是上海了。
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真是很俗气的,傅雷曾批评其“恶俗”,并不言过。就像方才说的,她其实也是不相信这些俗事有着多大的救赎的意义,所以便带了刻薄的讥诮。而她又不自主地要在可触可摸的俗事中藏身,于是,她的眼界就只能这样的窄逼。如曹七巧这般积极的人生,最终又留下什么呢?逝者如斯,虚无覆盖了所有的欲望。而张爱玲对世俗生活的爱好,为这苍茫的人生观作了具体,写实,生动的注脚,这一声哀叹便有了因果,有了头尾,有了故事,有了人形。
由此也就可以说:张爱玲生于秋,死于秋。
借用大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名句:“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因种种缘故,1952年7月,32岁的她只身离开内地去了香港,后在1960年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位仿佛一出生就会创作就会写小说的女子(据她自己在文章中说她7岁就开始写小说),其文字为何能有如此长的生命力,让那么多读者几十年后居然还是那么喜欢,甚至痴迷。继而,当我读了这位女作家的一些作品之后,似乎终于悟出人们喜欢她的某些原因。一个作家,人们除了欣赏赞美此人的天才之外,还有,就是性情。
而张爱玲,两者都占了。
她有天才的一面,有愚笨的一面,重要的是她从不掩饰自己的愚笨。这一点,除了张爱玲后来在《童言无忌・吃》这篇文章中说自己“瓜子也不会嗑,细致些的菜如鱼虾完全不会吃”外,在还是一个人最要面子的年纪十八岁时写的“少作”《天才梦》中,就坦白告诉世人:她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才学会补袜子;她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并且一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去医院的路,在常人看来简直像个;而“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于是她对自己做了总结:“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此外,她有现代的一面,也有传统的一面,这在她多篇行文中都有所表露;她有雅致的一面,也有俗气的一面,而且同样,她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俗气。除了这些,作者甚至还有如孩子一般的童心,如在《公寓生活记趣》这篇散文中就真的记出“趣”来了:“提起虫豸之类,六楼上苍蝇几乎绝迹,蚊子少许有两个。如果它们富于想像力的话,飞到窗口往下看,便会晕倒了罢?”读着这大约只会是孩子们幻想的文字,不少读者恐怕都不免会心一笑。
张爱玲有些“俗气”的想法,会让你觉得与她作家的身份完全不相称。比如,还是在《童言无忌・吃》中,她竟然想:“我很愿意在牛肉庄上找个事,坐在计算机前面专管收钱。”就连她自己的名字,她虽然也认为是“一个恶俗不堪的”,可“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换一个”。其缘故,她认为:“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均引自《必也正名乎》)。你看,这人“俗”得多么可爱,用张爱玲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吴福辉先生的话说,张爱玲“她是个无可救药的崇拜人间世俗美的专门家”。其实张爱玲自己在《我看苏青》这篇散文中也早已承认自己不仅俗,而且是“天生的俗”:“姑姑常常说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这一身俗骨!’她把我父母分析一下,他们纵有缺点,好像都还不俗。有时候我疑心我的俗不过是避嫌疑,怕沾上了名士派;有时候又觉得是天生的俗。我自己为倾城之恋的戏写了篇宣传稿子,拟题目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浮起的是‘倾心吐胆话倾城’,套的是‘苜蓿生涯话廿年’之类的题目,有一向非常时髦的,可是被我一学,就俗不可耐。”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时,张爱玲曾与远在美国的有过两次通信,主要是谈小说。后来才明白,在对小说性质的认知方面,胡张之所以那么“臭味相投”,缘于他们都非常喜欢中国的通俗文学,甚至认为中国古代文艺创作最大的成就就是通俗文学。我们读张爱玲的《忆适之》这篇散文,从所引信中也可以看到张爱玲非常推崇中国的通俗小说,喜欢晚清人著的“二花”:一部是韩邦庆(花也怜侬)著的《海上花》(全称《海上花列传》,章回小说),另一部是曾朴著的《孽海花》;还有清人西周生辑著的《醒世姻缘》,并尤喜《海上花》和《醒世姻缘》;喜欢《海上花》的“平淡而近自然”。且看张爱玲在致信中怎么说:“《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淡,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实的作品。我常常替它们不平,总觉得它们应当是世界名著……我一直有一个志愿,希望将来能把《海上花》和《醒世姻缘》译成英文……好几年后,在港战中当防空员,驻扎在冯平山图书馆,发现有一部《醒世姻缘》,马上得其所哉,一连几天看得抬不起头来。房顶上装着高射炮,成为轰炸目标,一颗颗炸弹轰然落下来,越落越近。我只想着:至少等我看完了吧。”这让后来的读者读到这些话时会以为,看完这本书即要她赴死,她也会在所不惜。
1、中国经典名著:《老子》《庄子》《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李白诗选》《杜甫诗选》《苏轼词选》《西厢记》《世说新语》《浮生六记》等等。
2、新课程标准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谈美书简》《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匹克威克外传》《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泰戈尔诗选》。
3、名家名作: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史铁生《我与地坛》;张中行《负暄琐话》;宗白华《美学散步》;朱自清《经典常谈》;朱光潜《谈美》《谈文学》;梁实秋《雅舍小品》;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雷雨》;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顾城《顾城的诗》;舒婷《舒婷的诗》;食指《食指的诗》;韩少功《马桥词典》;贾平凹《贾平凹散文选》;周作人《雨天的书》;林雨堂《生活的艺术》;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傅雷《傅雷家书》;余光中《余光中散文》;林清玄《林清玄散文》;曹文轩《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郁达夫《郁达夫散文》;汪曾祺《汪曾祺散文》;巴金《随想录》;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董桥《旧时月色》;张炜《古船》《九月寓言》;王蒙《王蒙散文选》;余华《活着》;苏童《苏童文集》;老舍《茶馆》;杨绛《我们仨》;阿来《尘埃落定》;实《白鹿原》;周涛《周涛散文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三毛:原名陈平,一位台湾作家,父母是古典文学教师,受家庭影响,五岁时就开始阅读《红楼梦》。三毛的文字如其人,像一朵绚丽多姿却又平淡无奇的云,洁白无暇而又飘逸灵秀。自由浪漫,坦率而又不失天真。自杀后,骨灰一半遗在了台湾的日月潭,一半遗在了大陆西北的鸣沙山(敦煌)。日月潭可以浸透《温柔的夜》,鸣沙山可以重温《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大抵描绘的应该是她吧。
贾平凹:陕西、西安人,原名贾平娃。西安是六朝古都,厚重的文化积淀孕育、熏陶了他。善长写长篇小说和散文,其《废都》是对《红楼梦》的一次成功模仿,同《红楼梦》一个遭遇,一开始就被沦为禁书。散文:语言朴实、平和。小说:语言富有独到的地域气息,并有方言夹杂其间。其作品摆脱了那种浮躁、张扬、浅薄、晦涩、华丽的文风,整合并开创了一种现实感、趣味性、哲理性、深沉气质的风格。写小说难,难在有始难有终,高鄂对《红楼梦》后期成员遭遇的安排非常合理。
张爱玲:一个不落俗套、本文由搜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身着红袍的前卫女子,个性十足。《倾城之恋》、《沉屑香》、《半生缘》…。她的文字更具个性:环境描绘、意韵烘托、心理剖析、想象丰富,读起来有如身临其境之感,饱含了对爱情的透彻思悟。她仿佛在告戒后代的女子们如何识破男人们的诡计,不过男人和女人的分工不同,男人天生就是在给女人使坏,女人总是用她的好来原谅他的坏。女人谈恋爱前应该读读张爱玲,失恋之后更应该读读张爱玲,做女人应该像张爱玲。
如果你对他们三位的情况比较了解,你会发现,三毛比较欣赏贾平凹的文章,贾平凹比较欣赏张爱玲的文章。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早年是上海艺术戏剧学院的院长(现已封笔终老,退出文化圈)。《借我一生》、《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山居笔记》,从他的作品名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何等大气的作家,这里用作家来称谓他是有问题的,准确地说他是一位艺术理论家,并对历史有较深厚的研究。他的作品除《借我一生》以外,都与随笔有些类同。余秋雨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向我们讲述国内、国外的历史、文化史。
比起线装古书来,民国版近代装帧书的拍卖价格显然不高。比如一套署有“孝胥署检”的两册本商务印书馆版《辞源》,在孔夫子旧书网上,2015年仅仅拍出了180元。换言之,和买套新版的价格差不了几个子儿。
而同样是民国年间的版本,一套《历代画史汇传》,因是线装的缘故,2011年在孔夫子f书网上就拍出了2500元。民国版线装书之价格,已经高出同年代近代装帧书许多,遑论更早年代的中国古书。
但这并不意味着民国版近代装帧书就毫无价值。其史料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不容小视。因为目前来说价格尚未高企,外加各种附加价值的逐步体现,民国版近代装帧书,未来升值空间较大。
史料价值逐步凸显
“2012年国家图书馆策划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一系列民国文献普查、征集、保护、整理、出版以及文献研究的学术活动相继展开,在民国文献的整理和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民钢如此说道。
2016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民国文献珍本图录》出版。日前,在上师大召开的民国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刘民钢向与会者介绍了图录中收集的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文献252种。
通过检索图录,我发现了许多个人的兴趣点―― 民国时期名人著述、有影响的学科代表作、珍稀版本,重要著作的初版或早期版本,以及馆藏较为有特色的一些小题材文献,如敦煌学研究著述、民国老教材等,不一而足。
上海师范大学并非从晚近开始重视民国版近代装帧书。因为馆藏丰富,通过逐步梳理,2015年、2016年,该校相继推出两个年度的《民国文献整理研究发展报告》。
而此次图录的完成,更是分门别类,仔细搜集学校所藏图书。既然是师范大学,且看其对于民国时期教材的选录。“我们综合考察其本身所具有的代表性、体系完整性以及是否为送审本、审批批注本。”刘民钢说。
我注意到图录中,有类似《算学课艺》各卷、商务印书馆《新学制算术教科书・小学校初级用》等。无疑,这些教科书显示的是中国从清末到民国,从旧式教育到新式教育的一种过渡。比如《算学课艺》,总体上还是呈现出了中国古代线装书的装帧格局。当然,仔细查看,会发现此书采取了一些近代装帧的办法,可谓是新旧、中西结合的一种版本。而《新学制算术教科书・小学校初级用》,尽管在封面美术设计上保留了一些中国古书的元素,但总体来说呈现了近代图书模样。
还比如开明书店发行的《中文名歌五十曲》,编辑者是著名画家丰子恺。从这些细枝末节中,能找到许多趣味。
我还发现了《永安月刊》第二期。这是当年南京路上四大公司之一的永安公司出版的一本杂志。虽由百货公司出版,但其办刊之专业,即便放到今时今日也属于精致的范畴。
我曾经在其他渠道看到过《永安月刊》的一些封面。创刊于1939年孤岛时期的《永安月刊》,其创刊号封面女郎是永安老板郭琳爽的千金郭志媛。而之后一些封面,诸如手提马鞭的“田姐儿”黄宗英、比基尼美女作家白薇、京剧名伶童芷苓、游泳健将黄婉贞、巧笑倩兮的京昆名家言慧珠、身披白裘的电影明星欧阳莎菲,尺度在当年,绝对堪比如今的《男人装》。然而,上师大所藏这本《永安月刊》第二期封面女郎,身着藏青色旗袍,旗袍上点缀点点梅花,女郎洋溢着健康的笑容,明眸皓齿,大牌风范。若问此是何方闺秀?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大牌明星,而是永安公司的女职工吴丽莲。原来,在《永安月刊》初创期,永安百货公司曾在上海率先举办大型时装表演,让女营业员身着由国内大型纺织厂出品的丝绸时装吸引眼球。作为一个普通的女职员,吴丽莲的身姿、装束和风范,经由设计的视觉传达明显的暗示出丝绸时装的消费价值,直接提供了一个值得社会女性效仿的样板形象。期刊则以收藏的完整性作为主要标准,兼及刊物的影响度、重要性及馆藏特色。
当然,上海师范大学所出版的图录,主要收纳的还是图书而非期刊杂志。“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编成民国文献馆藏书目,或已建成书目数据库,但随着保护、整理、利用和研究的深入,简单的书目编制,只能揭示馆藏的数量,而对馆藏质量,即馆藏中的珍本、善本、有价值文献,尤其是在前人已编制的目录或整理出版成果中尚未被发现或遗漏的文献,还需要进一步充分挖掘。而图录的出版,能更好地发掘史料价值。”刘民钢说。
文化价值尚待发掘
“我拿到这本图录,感到惊讶与惊喜。”一位与会专家如是说,“这本图录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是继承了我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对图书以学科类分,然后对各学科以文献的产生为线索,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评述,实质上对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所选择的文献中的馆藏图书再加以评述。这需要相当的功力,对上师大的实力,我相当惊讶。第二,配以图书的书影,提高读者对民国文献的感受度,可以增加对民国文献的了解,同时注重版本的选择。第三,就是注重索引的编制。”
纵观此本图录,分成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12个大类,每个大类目前均有2000字左右民国文献出版概述及馆藏概况介绍,对民国时期各学科文献的出版情况进行概括,并作为本书文献选录的学术依据。在收录的时间范围上,主要为民国时期,即1912-1949年出版发行的原始文献。考虑到民国时期的一些报刊创刊于晚清,某些学科研究也发端于清末,为揭示民国期刊的源流以及教材的发展轨迹,并兼顾学科研究的延续性,图录收录少量清末期刊、图书及老教材。
根据出版方的介绍,图录所具有的研究意义在于―― 本项目的开展,即是对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的深度梳理,在对民国文献出版概况、馆藏情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不仅可以摸清家底,而且可以找到和发现文献价值和精华,为全国范围内民国文献的普查和整理提供文献线索;通过图录形式揭示珍稀本文献,相较普通书目更加直观和真实,如一些珍贵的签名本、批注本等,即可通过这一方式有效如实展示,同时也以图片形式保存原始记录,保护原始文献。
总起来看,虽然国内有诸如上师大这样对民国版本图书加以收集整理、编辑图录者,但民国版特别是民国版近代装帧书的文化价值,尚待开掘。
艺术价值需要慧眼
同样与会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做了题为《民国时期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报告。之后,陈子善出现在上海北外滩的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在一场纪念作家张爱玲的名家对谈活动中,陈子善大谈张爱玲作品的封面与书籍装帧艺术。
张爱玲早期作品,封面设计大多为张爱玲亲力亲为。“我收藏的这几版张爱玲小说集《传奇》,第一个版本的封面设计看似最简单质朴,但其实用色很有讲究,这是一种很特殊的蓝色,张爱玲管它叫湖蓝;第二个版本的封面设计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人事纠葛复杂的状态;第三个版本的封面则颇具象征主义意味,有一种生活在时时刻刻被窥视的紧张感。”陈子善说,“再来看看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的封面,这两个版本的封面整体上差不多,都是用黑白色块与线条勾勒出一个女人的大致轮廓,而这正好符合张爱玲这本散文集讲述自己故事的主要内容与风格。“通过这本散文集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通过这个封面设计,我们就可以大致明白张爱玲这本文集的用意。”
无疑,通过陈子善自己收藏的民国版张爱玲作品,通过这些民国版图书的一个个小小的封面设计,就能勾连起张爱玲的作品风格、人生经历、审美追求及读者理解等等多方面内容。
关键词:张爱玲;《小团圆》;生活真实;艺术真实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05-01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等少数人看过手稿。宋淇之子宋以朗此前曾透露,1967年,张爱玲寄《小团圆》初稿来,当时宋淇写了六页纸的复信,认为这作品不能公开,其中一点理由就是读者看了,不会注意其文学价值,只会认为作者是在写自己的经历,并可能引起非议。于是,他提出了重新设定男主人公角色这个折中的办法,可是张爱玲果断而又固执地拒绝了这个提议。在这之后,张爱玲也担心人们对“张胡之恋”的兴趣,会冲淡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考虑要销毁这部小说。但是迟迟不忍心自己动手,毕竟它是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是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
张爱玲和宋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所担心的在《小团圆》出版后迅速得到印证。大家忽略了她细腻的工笔,忽略了她余韵不尽的情感,忽略了她特色的嘲讽语气,不去探讨《小团圆》的文学价值,反而花费精力将小说中的人物逐个对号入座,并乐此不彼于这项工作。这既是张爱玲和《小团圆》的悲哀,也是读者的悲哀。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阅读《小团圆》呢?我们要执着于探究它的生活真实而忽略它的艺术价值吗?
的确,作为一个了解并且喜爱张爱玲的读者来说,对于《小团圆》中的每个角色都感觉熟悉与相似,难道真的如我们所想,邵之雍是胡兰成、比比是炎樱、蕊秋是张爱玲的母亲、九林是张爱玲的弟弟、文姬是苏青、苟桦是柯灵等等。陈子善说:“小说是虚构的,这是前提,对号入座是很危险的。”在阅读《小团圆》时,我们首先应该把它当作一部作品来读,一部带有张爱玲自传色彩的作品,不要把作品中得人物一一对号入座,我们可以凭借对张爱玲的了解,去更透彻的理解《小团圆》。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境之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应,而反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小团圆》中盛九莉的一切,包托她的亲人、她的朋友以及她的爱人,不能全部等同于张爱玲的生活,虽然可以找到原型,但是经过加工的小说再也不是真实的历史了。盛九莉身上有太多张爱玲的影子,她的敏感和孤独;她的身世和人生经历;她的文学天赋以及爱情都与张爱玲如出一辙,但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这是一部完全纪实的小说,把盛九莉的人生和张爱玲的人生相混淆。张爱玲在创作《小团圆》时,虽然是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始素材,但是积累了丰富人生阅历的她已经站在一个更高更远的角度来看自己的人生,她必定会带入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她笔下的盛九莉和她自己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如果我们执着于把主人公和作者进行对照的死角,我们永远都不会发现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读者对《小团圆》中得爱情分外的感兴趣,在阅读时甚至就把盛九莉当做张爱玲,把邵之雍当做胡兰成。先不讨论这种视角是否科学,我们不妨先看胡兰成在《民国女子》中是怎样描述他和张爱玲的爱情的。他说:“我们虽结了婚,亦好像是没有结过婚。我不肯使她的生活有一点因我之故而改变,两人怎样亦做不像夫妻的样子,却依然一个是金童,一个是玉女”,又说:“我们两人在房里,好像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我与他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这段故事在胡兰成的描述下成为一段另人艳羡的浪漫无比的爱情传奇。然而这完美无瑕的爱情神话是胡兰成男性话语主导下的,也是他男性意识统帅下的,在他的文字世界里,张爱玲只是这场爱情游戏的附庸者,他在《民国女子》中对张爱玲的褒奖,只是为他一手创造的爱情神话增色,成为他顾影自怜的一种手段罢了。读者如果根据胡兰成的《民国女子》来解读张胡之间的爱情,并沉湎于这个爱情神话中,就是典型的混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了。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民国女子》中的张胡恋情的真实性,作为亲身经历者,胡兰成的笔下肯定有这场爱情的影子,但是他凭着旧式文人对于风流名士做派的大胆想象,对这段爱情进行了艺术上的加工,并不是爱情的本来面目了。
所以,当《小团圆》面世之后,对胡兰成笔下爱情的彻底颠覆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张爱玲笔下的盛九莉和邵之雍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金童和玉女,反而他们的爱情完全是一种平民式的。如果不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区分开来,我们就会怀疑为什么两个爱情亲历者笔下的爱情会截然不同,清楚二者的区别之后,我们就会对出现这种现象感到坦然了,在阅读《小团圆》时,也不会时刻的想着把盛邵的爱情和张胡的爱情对号入座了,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小团圆》的爱情纠葛。
张爱玲和其母亲的关系一直被读者所关注。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是清末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宗炎的女儿。黄素琼虽然出身传统官宦世家,思想上却因为清末明初民主自由气氛的熏染而极为开化,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她和张爱玲的父亲,遗少作风的张廷重是格格不入的,最后以离婚收场。张爱玲对她母亲的感情非常复杂,在《童言无忌》和《私语》里,张爱玲详细叙述过她对母亲感情的演变历程:母亲很早就不在家里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但“我一直是用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私语》),以致爱屋及乌,凡母亲喜欢的,她都喜欢,包括色彩、英格兰、法兰西、老舍小说《二马》等,因为母亲喜欢她弹钢琴,就学了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钢琴。在遭遇父亲毒打和禁闭之后,因心中有对母亲强烈的爱和信任,才选择出逃投奔。这种爱,一直持续到她与母亲住到一起以后。起初,问母亲要钱“是亲切有味的事”,“可是后来,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问她拿钱,为她的脾气磨难着,为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
《小团圆》中,母亲描写所占分量最大,主人公对母亲的怨恨也最多。《童言无忌》中这些细微而又节制的暗示,在《小团圆》中,则扩张成更多的故事和细节,张爱玲以此详细清理母女间爱和怨的历史。《小团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蕊秋正说:“跟着我走;要当心,两头都看了没车子。”忽然来了个空隙,正要走,又踌躇了一下,仿佛觉得有牵着她手的必要,一咬牙,方才抓住她的手,抓的太紧了点,九莉没想到她手指那么瘦,像一把细竹管横七竖八夹在自己手上,心里也很乱。在车缝里匆匆穿过南京路,一行人行道上蕊秋立刻放了手,九莉感到她刚才那一刹那的内心的挣扎,很震动。这是她这次回来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显然她也有点恶心。身体接触产生剧烈的排斥反映,说明母女两人之间明显的隔阂。
《私语》等回忆性散文道出了爱玲的秘密,表露了自己的真情,比起《小团圆》这样的文学作品来说,似乎来的更真实,然而它们都无一例外的透露了张爱玲和母亲间的隔阂,当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比较一致时,我们更要注意发现文本的艺术价值,而不是把它当做寡而无味的回忆录。就《小团圆》这部作品而言,作者无疑把自己和母亲的隔阂写的更深,这也是小说作为一种艺术的特权。
参考文献:
[1]据宋以朗先生在《小团圆》北京首发式上的演讲.
[2]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胡兰成.今生今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吸收、融合与创造,意象,色彩。
我认为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艰难的事。
—张爱玲《写什么》
我认为张爱玲正是汲取这园子里蕴籍丰厚的土壤努力向上攀延而又不断伸展肢体的大树。她的创作正是那“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①谁也不曾幻想的奇花异卉,但是她的珍贵不仅在于延续了土壤的生命,她更是借助自身卓越的创造力,结出了鲜翠欲滴的传奇果实,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她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故事情节,把悲剧式的苍凉和喜剧式的讽刺寓于一炉,意象的物化效果使得心理剖析更显老练,这些艺术技巧的使用让作品具有震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因此我以张爱玲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主,以其《红楼梦》这部作品对她的深刻影响,希望能从中摸索出张爱玲小说文学创作中的主要特征及其来源。
一、小说人物情节的设计与《红楼梦》的相似处
正如张爱玲自己说的“中国文化古老而且具有连续性,没中断过,所以渗透得特别深远.”②首先,我们从语言文字方面来看,任何一个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再捧起张爱玲的小说特别是《金锁记》,总以为自己又在那个繁华热闹的宁国府了,这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会令你一时无以适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月夜下《金锁记》中姜公馆里两个睡不着的丫头都聊些什么:
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我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凤萧呦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小双到:“这里头自然有个缘故.咱们二爷你也见过了,是个残废.作官人家的女儿谁肯嫁给他?老太太没奈何,打算替二爷置一房姨奶奶,做媒的给找了这曹家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凤萧道: “哦,原来是姨奶奶。” 小双道:“原来是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作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地服侍二爷.”凤萧把手扶着窗台,沉吟道:“怪道呢!我虽是初来,也瞧料了两三分.”
像这样一段对话所提供的信息,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想起《红楼梦》。诸如都写一个大家庭,姜公馆凡百事也都由老太太做主,婚配讲究门第,地位区分正庶,并且两个丫鬟也伶牙俐齿,对主人的底细琢磨的一清二楚,小说的内容像《红楼梦》,但格局更是相似,比如这种主人公尚未出场,已经由旁人口中评价,使读者有一轮廓在胸。使人倍感亲切的,是对话人的心态,声势,宛如从大观园中传出。
二、诗的魅力:丰繁的意象比喻
张爱玲的小说被称为是“自从《红楼梦》以来,中国小说恐怕还没有一部对闺阁下过这样一番写实的功夫”,③她有着极其丰富和卓越的想象力,再加上风姿美妙的写作手法,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那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的意象比喻。张爱玲非常擅长的则是运用意象的比喻和滑稽尖刻的语气来传达她的讽刺意味,讽刺冷漠的人情,讽刺苍凉的人生。
张爱玲更高妙之处在于她能用意象的比喻使人物的微妙的心理活动物化,从而使读者在一系列事物和色彩中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那么,在意象的表现方面,张爱玲受到的最大启示来源于哪里呢?答案是《红楼梦》。象征和隐喻是《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来源之一,如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板儿同巧姐柚子换佛手之类,同人物的个性,遭遇也有关合和寓意,尤其是为数众多的诗词、酒令、谜语,更包括着象征。不论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判词,还是画面上乌云浊雾,莲枯藕败的景象;不论是一响而散的爆竹,还是飘摇远去的风筝……都各各寓含着书中重要女子的遭际和命运。形象,概括,意味深长。
三、色彩的象征性与画面感
对于色彩的敏感与喜好华丽,张爱玲可以说和曹雪芹不相上下。她在《天才梦》中谈道:“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这和她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封建家庭有关,因为一个贵族之家,其间的排场是华丽考究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她自己的小说中,她对色彩的发挥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红楼梦》中对每个人的衣饰都有华丽而脱俗的描写,这主要是因其色彩运用的妙处。且看刚出场的混世魔王在林黛玉的眼中:“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潮靴”。这些色彩极尽富丽堂皇,但是又极衬出这位纨绔子弟的特征。
张爱玲也极力推崇《红楼梦》中的色彩描写所创出的脱俗的意境,但其实她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度也是惊人的。她善于在小说中描摹各种层次的颜色,无论人、景、物,都调动了大量的色彩手段,因此视觉意象非常丰富,很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色彩,已经独立化成为一种意象。它或描摹人物性格个性,如红玫瑰王娇蕊的大胆刺激的颜色显示她的热情如火,而相对来说,白玫瑰的空洞无味的白,只能暗示这个贤妻良母的单调无趣;或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王娇蕊的鲜辣的“绿”是振保眼中的刺激物,它无疑成为一种热情的,这里王振保肯定了王娇蕊的激情魅力即作情人的必需。
四、结语
张爱玲不是天才,她没有曹雪芹的才势,浑淳不如沈从文,深刻不如鲁迅,清秀不如冰心,但是,三岁即能背诵唐诗的她,曾以怀疑的眼神冷眼看一切,以一支不惧怕通俗的笔,写尽新旧时代交替上海十里洋场的女性的故事,她们的颜色,心情和渴望,她向我们絮絮地倾诉那种生存的无奈和绝望。有勇气将人生最虚无和无情的一面揭示出来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勇者;而能继承东方文学传统,用繁复奇妙的意象,巧妙的比喻将这些转换为故事,让我们如临那个繁华如梦的喧闹都市,并感受一种无法道尽的苍凉感由作品弥漫到我们的视觉,我们的心灵的,我们说她是一个天才,而且是一个可爱的天才。
注释:
① 傅 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原载《万象》月刊1944年5月第三卷第11期。
② 张爱玲《〈海上花〉译后序》
③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2、胡兰成《今生今世》1990年9月初版
3、阿川《乱世才女——张爱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4、于青、金宏达编,《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5、张爱玲,《红楼梦魇》
6、张恨水《金粉世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初版。
7、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1987年4月初版
8、贾平凹《读张爱玲》倒数第二段,《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二十一岁就出名的张爱玲曾是上海滩红的发紫的“传奇”女作家,这位多才多艺的女子除了小说、散文、剧本、琴、画、诗书无所不能,还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这是一个千娇百媚、柔情蜜意的女子,可她笔下的文章中却处处透着苍凉冷峻.透视人性的阴暗却又是如此犀利深刻,真是个神奇的女子。她活色生香的文字,读来令人余香满口。生动的景色描写,令人如同身临其境。风土人情、心理活动、矛盾冲突的描写,简直纤毫毕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少女曼桢和同事沈世均相爱了。而姐姐曼璐因父早逝而下海做了养活一家人,在风尘中拣上了投机金融的祝鸿才而企图托以中身。曼璐以前的的未婚夫张慕馑来到上海后对清纯善良的曼桢倾倒。而对曼璐很冷漠。曼璐伤心之余归咎于曼桢,对她产生了误会。
早就对曼桢有非分之想的祝鸿才发财后更加放肆地。而色衰爱弛的曼璐求生的本能促使她不择手段地牺牲曼桢。希望借此栓住鸿才的心。曼桢被关后。曼璐对我上门来的世均说,曼桢嫁给了张慕瑾,以此绝了世均的念头。
悲剧牵动着我的心,是我为曼桢洒下了同情之泪。但是曼桢的结局并不是很悲惨。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曼桢生下小孩后,逃离了祝家。而世均以与富家小姐结婚,曼桢在曼璐死后几年,得知孩子在祝家受罪。而祝鸿才生意又走下坡路。曼桢却为孩子嫁给了鸿才。
1、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生于1883年,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三万。吕碧城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及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2、萧红,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府(1905年1月至1913年为呼兰府,2004年后划为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绝给定、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不管是从题材选取还是手法运用,萧红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将北方乡村特有的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态、风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带入文坛,使文坛既陌生又无限新奇。
3、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而自取笔名石评梅。石评梅出生于山西一个清末举人家庭,自幼受“四书”、“五经”熏陶,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石评梅终年不满二十七岁,创作生涯仅仅六年。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等体裁,她都曾驾驭过;但其成功却在散文和诗歌。
4、张爱玲(1920.9.3-1995.9.8)原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一类的文章。1942年应《西风》杂志《我的生活》征文写散文《我的天才梦》得名誉奖。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