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

第1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逻辑思维

一、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部分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受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我国长期以来所提倡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度较高。但是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价值体系没有做到充分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通常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所展开的阅读活动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导致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会有条理不清、逻辑思维过于混乱等多种教学现象的出现。虽然部分老师在新课改教学指导的要求与引导下,逐渐意识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其活动所蕴含的知识与价值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教学方法中的使用方法不当,教学方法主要使用的依旧是传统思想观念,老师根据文章结构脉络作为学生阅读教育的实施根据与发展方向,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讲解顺序,对文章展开适当的阅读理解,在此种情况下,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所展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有效性较低,同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较大的作用,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要素

以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为基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过程较为缓慢,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耐心与信心。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学生在学习中会极易受到外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对学习成绩的提升造成影响。对于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重视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中心价值,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同时为营造课堂氛围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之后通过阅读能力的增强,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经过适当的引导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只有通过思维的有效运用、加强对文章阅读中的规律掌握,通过解疑答惑等方式促进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逻辑思维的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与成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具有连续性的作用,教师要保持信心与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类型与内容逐渐增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等个人体系的养成与树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提高学生正确价值的认知,需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正确的习惯与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思维能力的养成。通过多种阅读活动的展开,强化学生的更好应用,促进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其所养成的思维逻辑能力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培养水平

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老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要点和中心思想,并对文章的大概内容进行解。只有这样不断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判断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其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也各不相同,在理解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不同的阅读资料,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真实有效的东西,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看不懂或者没有阅读兴趣的问题。在阅读之前,老师可以先针对文章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不会漫无目的,而是认认真真,带着探索的心理去进行阅读。经过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快,阅读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逻辑思维的养成力度

在语文阅读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语文阅读中,学生在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以及所掌握的阅读技巧,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通过阅读所获取的更多的语文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所掌握的人生哲理、所理解的情感价值、所培养的思维观念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有所运用,通过对遇到的各种难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更好的个人情操。为此,在阅读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找出与所看内容相关的知识,并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相联系,通过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操作,提高知识的累积和总结,强化思维逻辑的培养力度。

第2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解题能力;逻辑思维;学习兴趣;分析学习方法

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中,高中的学习是为了以后大学乃至研究生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在高中就把各学科的知识都掌握牢固,打好基础,尤其是物理的学习。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高中的物理课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非常高,力学、光学、电子磁场、机械运动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同时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避免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成绩下滑。

一、解题能力的培养

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的大纲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物理解题能力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学生解题能力的不足。培养同学们的解题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加强同学们的理论知识,熟记常用的理论、定律,以便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能应用的更加熟练,更加快速的进行解题;第二、通过对于物理知识的归纳总结,将其中的知识进行分类,这样记忆的时候可以对比记忆,有效地进行不同知识之间的区别;第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尤其是逆向思维能力,可以尝试逆向思维推敲解题过程,这样可以拓宽解题的思路,使解题更加简单。

1.思维的培养

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思维的培养作为物理解题能力提高的基础,在解题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考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定理、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定理、定律,然后根据逻辑思维对题目进行分析解答。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兴趣的培养

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中,兴趣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前提,尤其是对于物理这样一个特殊学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课堂气氛的掌握,提高课堂气氛,尽量的多让学生参与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大脑时刻处于高度集中、高度兴奋的状态,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更加有兴趣,更加积极,这样可以让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更加轻松,更加有效,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

在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的解题方式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在同学们解题之前,首先是对题目进行准确的分析,也就是审题,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以及给出的已知条件,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有效地解答。通过审题,可以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准确方向,然后根据一定的基础知识,加上一定的逻辑思维,通过画图等一系列有效地方法正确的解答题目。物理计算题一般有两种常用的解题方法:解析法和综合法。解析法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公式,根据公式进行一步步的解答;综合法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列出解题方程式进行解答。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使用通常的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通过正确的解题步骤与思路正确的解答题目,避免罗列公式、生搬硬套的坏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分析物理学习方法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物理的学习非常重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典型例题的联系,学会了一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必须进行相同类型的不同题目进行解答,这样将一种类型的题目完全吃透,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顺手拈来,同时联系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解答,这样,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掌握牢固,避免出现上课老师讲课完全听懂,一到解题的过程就出错,甚至不会解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的解答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分类整理,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时常拿出以前积累的题目进行复习,将典型例题的解答方法彻底掌握。同时,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这样才会使解题能力彻底提高。

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有一句名言:“所谓素质无非是把学校学过的东西统统忘掉之后剩下来的东西。”这就是说,探究式学习不再把静态知识结果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目标,当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后,他们不必花费自己毕业的精力去记忆,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利用获得的方法去获取。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学生通过控究过程去参与、体验和掌握探究的方法,比死记探究的结果更为重要。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假设法推理得出惯性定律;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用转换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所有这些无不说明物理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探究教学中要努力让学习了解并掌握探究过程运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之后,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研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把物理研究方法运用在分析问题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加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是高中物理学习必须注意的。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努力认真,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对学生们这几个方面的训练。

【参考文献】

[1]程静.论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今日科苑,2009(14).

第3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1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九年义务的小学数学课程中,以促进学生快速、持续和全面发展作为基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遵循知识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特点和要求,立足实际,将学校情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对其应用和进行解释,让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与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解。同时,在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和思维方面,得本文由收集整理到进步和发展。其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制定科学高效的策略和措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方式

2.1 分类法和比较法

分类法是加工整理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是对研究的对象和现象之间进行对比,确定其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比较是人们开展思维能力和发挥想象力的基础。分类法和比较法贯穿在小学的数学教学难之中。

2.2 演绎法与归纳法

这两种都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推理方法。对于推理法而言,其主要是由个别、特殊的数学知识向普通的规律逐渐类推和延展,实践中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概念、性质以及定律等,均是通过推理归纳将其概括出来。

2.3 抽象与概括法

所谓抽象法,实际上就是将原本比较抽象的事物从客观事物中分离出来,将非实质性的东西舍弃;概括法,则是将同种、同类事物有效地归纳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4 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对象综合起来对其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对事物的本质加以认识和了解。分析法是指将研究对象分成多个部分进行研究,进而获取对象本质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3 培养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人们的思维意识具有多种多样性和广泛性,对事物的好奇欲望、想象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改观。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与小学培养思维能力和数学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如果缺少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基于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有计划性、针对性和有目的的对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予以培养,这是当前小学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从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其知识变得更加的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通过具体演示与操作,小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小学生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实践中,虽然其并不能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和任务,但是在讲解学习方法时,教师若能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则可在培养学生穿线思维能力方面见到很大的效果。

4 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措施

4.1 联系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若想有效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尤其要注意对每节课堂、每一个数学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因地制宜,关注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数学课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和有趣。作为教师,应用旧知识来培养孩子们对新知识的认知,进而获取发展和成功,对事物的探究乐趣。

4.2 立足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教授,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小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对知识内容展开想象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探究解题技巧。在此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解题模式进行耐心的讲解,由于解题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数学本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依靠局限的解题方式或者逻辑思维应用在教学中,而是在保证正常思路的情况下,积极探析新的解题技巧。

4.3 把握数学练习题设计之难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其原本是基础教学的内容,习题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来适当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其思维,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加强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成就感,使他们乐意去学习数学,乐意去思考数学中的难题。

4.4 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都是通过问题引发出来的,数学知识就是一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数学课堂就是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的一个过程。如果想把这门课程教好,则教师应当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应当借助问题进行探讨,如果想要学生牢固记住数学知识,并且想要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则教师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提问内容,积极引导孩子们对问题思考,然后通过相关的比对、归纳、抽象概括,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积极性。

第4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43-2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教学应教会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而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教师教学中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在践行新课标理念,也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更是立足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发展,提升综合能力。笔者结果多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认识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适应能力强、有竞争力、独具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需求,立足学生实际。教育培养人才,服务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初中教学担负着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认为,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任务,以便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为主过渡,这又决定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基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是要靠教材,现实的中学教材一方面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之间的统一性、关联性、整体性等;另一方面集合全国一流教育专家编写的优秀教材,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兼顾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其中把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就融合在各学科的教材之中。二要靠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尤其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和学生特点,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逻辑能力的培养,从知识的学习中锻炼学生思维,提高能力。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需要方法的指引和疏导,教师教学中既要注重逻辑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方法和方式的选择,自己掌握教会学生逻辑思维的教学方法,也教给学生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使学生迅速有效的学会逻辑思维并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教师教师讲解教材要合乎逻辑,力求做好逻辑思维的示范,训练学生学会解题方法,掌握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来理解概念和应用原理去解决问题。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观察和比较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为基础的能力,是人们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最为基础的依据,只有学会观察,才能更好地搜集材料,捕捉现象,才能为后续思维提供充实可靠的一手材料,离开观察,其他一切思维活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较能力也是最为基本的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已有信息进行初步处理,比较筛选,选择有用信息,对比出事物或现象的基本特征。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首先教给学生最为基本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角度、方法和层次,从而更好地搜集筛选信息。

例如,学习苏教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分清是非”时,本单元主要是教会学生心中有杆秤,面对诱惑,学会拒绝,培养学生高雅的思想情趣。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课本有关的知识理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鉴别能力,从现实生活中以及网络上选取一系列社会现象,有的是学生身边的,有的是直接截取的网络视频,让性质相反的事件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反思为什么这样判断?是与非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从而让学生发现判断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获得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并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会观察现象,比较区别,最后发现其不同本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所谓分析就是整体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以此分出层次,理出条理,把握内部关系。所谓综合则是依据内容的层次关系,把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分析综合能力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为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之一,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学,每项内容都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的相互联系,只有学会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各种问题之间的层次,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多方因素,力争看问题既全面又有条理。

为此,我在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与道德规范分别有哪些,然后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发现两者的异同。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说说法律和道德各自的优势。通过辩论,使学生深刻体会两者各有优势,缺一不可,从而得出结论: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递进的过程,从表象的比较到本质的区别,最后给行为以指导,充分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既学到了相关知识,培养了优秀品格,又锻炼的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区分出事物本质与非本质的东西,并分析本质的特性而舍弃非本质特性的过程,在逻辑上称之为抽象。而概括则是依据分析综合,把相同事物的相关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思想品德中诸如知人、论事、明理、做人等准则和概念都是抽象的结果。教学中应注重对事物、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教会学生透过事物表层,深入现象内部,把握本质,看问题深刻不肤浅,以便更好地做人做事。

例如,学习八年级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格”是,我先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现象,请学生根据现象中人的行为和结果,思考现象或事件的背后,主人具有怎样的品行和意志。这些现象各不相同,表现出的意志品格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学生合作讨论,认识到现象和事件实际上是人品和意志的具体外化表现,最本质的是人的意志和品格,并将这些现象中本质抽象总结综合,得出优良的意志品质的特征是哪些。

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优秀的品格、坚定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格、坚定意志,同时,教会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由表及里、由现象看本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概括与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初中学生无论是从生理还是生理上都趋于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开始去表面化,已经有了较为独立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对问题的思考也由感性感知渐渐趋向理性思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同时,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不但有利于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取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崇高的价值观。教学中,教师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教会学生科学合理地认识事物判断事物的性质属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学会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合理判断的思维能力,学会正确推理。

但我们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需注意循序渐进,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起步阶段,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通过形象的、直观的现象分析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单纯的理论分析往往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水到渠成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利于有效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和心理成长成熟。

[参考文献]

第5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直觉思维;初中数学;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略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相区别的一种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判断. 在初中数学中,逻辑思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直觉思维是简化的逻辑程序,为学生对数学的解题提供灵感和方向,两者是相互补充的. 换言之,直觉思维提供方向和灵感,逻辑思维进行检验与反馈.

直觉思维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

1. 什么是直觉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下面的现象:

教师在黑板上写完题目,马上就有学生报出答案,细问解题思路时,学生又说不出什么.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思维. 首先,我们要理解直觉不等于“蒙”,它是人们对事物或问题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反应和预见的一种简约形式. 在初中数学领域中,体现为学生在对同一知识的反复练习中总结出的简化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思维. 它是解题的方向,是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第一步,是一种数学洞察力. 错误的直觉思维或对初中数学没有形成直觉思维都将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走许多弯路,所以,直觉思维的培养及其重要.

2. 初中生的特点

初中生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面临人格的再造,已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想象、记忆各种能力迅速发展,能对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思维的帮助.

学生是最具有创作力的人群,直觉为创造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保障. 直觉与逻辑相辅相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数学的殿堂. 并且,浙教版教材调整了教学内容,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以及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的协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这都体现了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性,所以,初中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亟待得到一线教师们的重视.

3. 直觉思维对数学学习的帮助

初中数学不仅是一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合理直觉思维的创造型学科. 直觉思维虽没有逻辑思维的推理,却是对数学现象的一种快速识别、直接理解、综合把握,能帮助学生在正确的解题方向上快速解题,培养做题技巧,提高做题效率.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一道经典题目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解题思路,直觉思维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技巧的前提. 初中数学中的直觉思维是对问题的猜想,如观察与联想、归纳与类比、分析与总结等,而这些过程并不需要充分的依据,只是学生的一种直觉习惯,往往是解题的最佳方法.

直觉思维在初中数学的培养

策略

1.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现实中并没有空中楼阁的存在,良好的地基才是建立起高楼大厦的基础,初中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扎实的数学基础才是获得直觉思维的源泉. 如初中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义和一些典型的例题、解题思路等,都是需要学生扎实掌握的.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多次练习形成的一种直观思维才是正确解题的一种思路.

例1 如图1,在RtABC中,∠B=90°,∠ACB=60°,延长BC到点D使CD=AC,则AC ∶ BD等于( )

A. 1 ∶ 1 B. 3 ∶ 1

C. 4 ∶ 1 D. 2 ∶ 3

解析:设BC=x,则AC=2x,CD=2x. 所以BD=3x. 所以AC ∶ BD=2 ∶ 3. 答案为D.

从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要掌握此直角三角形斜边是较短直角边的二倍,并能发现这个原理是这道题的解题关键. 由此可见,数学中的直觉思维离不开基础知识,打牢基础是直觉思维培养的前提.

2. 快速解答选择题

直觉思维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思维方式,它看似没有理论依据,实际上是本质或规律的一种简化. 数学是讲究举一反三的一门学科,不需要学生的死记硬背,但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正确的应用与推理,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 而直觉思维可以看成是学生在多次练习后形成的一种简化逻辑,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答题,节约答卷时间,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适用.

选择题是直觉思维经常应用的范围之一,因为解题时通常有多种方法、多个角度,此时直觉思维可发挥其优势. 另外,选择题还可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技巧. 显然,通过对选择题快速解答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例2 边长满足关系(a-b)(a2+b2-c2)=0的ABC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摇

C. 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解析:由两个因式可得a=b或a2+b2=c2,故答案为D.

解析:答案为C. 观察选项并带入可迅速得出答案,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利用直觉思维解题时还可以利用特殊法、极限法、整体法、代入法和数形结合等多种思路进行解题,而教师在进行训练时,最好同一类型或同一知识点进行集中训练,务必让学生弄懂弄透.

3. 建立单位“1”的思维

在数学问题中,许多量可以作为基本量单独存在,把基本量设为单位“1”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简化问题,这并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正确性. 这些题目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产生一种直觉的思维.

例4 商场进了一些玩具商品,期望通过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掉70%的商品. 为了尽早销售掉剩下的商品,商场决定按定价打折出售,所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所期望利润的82%,问打了多少折扣?

熟练掌握单位“1”的使用,可以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运算速度. “1”在三角函数中也有其特殊的地位.

4. 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它是一种综合的方法,是依靠对事物或问题的全方位判断来进行解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从整体掌握问题,观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中的规律,进行直觉判断,这也是直觉思维解题的一种思路.

数学解题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 思维的培养可以从直观图形上直接获取,激发学生的直观思维,也可以进行适当联想,以“形”想“数”,以“数”想“形”,数形结合,运用归纳猜想等方式进行直觉思维的训练.

思维的培养是从问题开始的,不怕学生有问题,就怕学生无问题.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重视学生的问题,对其直觉思维给予肯定,因为它也是数学解题的一种思路,要加以合理利用.

例6 在认识补角时,教师可以画两条相交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 P,让学生观察∠BPD 与∠APC 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直观的图形观察进行猜想得出结论,是对学生观察力、综合能力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5. 培养学生的大胆猜想和实际动手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想象力的学科,遇到未知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加上严谨的论证才会得以解决,两者缺一不可. 猜想不是乱想,需要根据事实进行合情合理的假设,这是一种能力. 而作为初中生,也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手脑结合才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之道,它在数学解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7?摇 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任意多边形,再剪下各个角,将定点重合. 观察现象,提出猜想,进行论证,得出规律.

第6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字:直觉思维;数学问题解决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08-01引言: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在我国数学教学中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直觉思维同逻辑思维在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以及内在规律性的问题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直觉思维充满创造性,它具有自由,灵活,自发,偶然等等特点。它没有完全的逻辑过程,是对问题的迅速回答,讲求的是猜想,是顿悟,是创新。事实证明,伟大的发现往往运用的正是直觉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例如,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的发现就是由洗澡引发的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与掌握基础知识相比,我们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的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以数学的方式思考,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处理问题。

1.对于直觉思维的理解

1.1直觉思维的含义。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于"直觉"一词的含义的解释各不相同,存在着许多种的说法。但是都肯它的存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直觉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完全不同于逻辑思维的非逻辑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人们在遇到突发的新事物,新问题,需要解决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在整体上直接对问题加以认识以及把握,达到直接的领悟,是一种高度的简化的,浓缩的洞察问题,迅速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从整体上对于所遇到的新问题,做出猜想,达到顿悟。

1.2直觉思维的特点。与逻辑思维相比,直觉思维具有明显的跳跃性。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直觉思维是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性质以及特点,初步的做出结论性的判断,从而直接得出答案。而不是,按部就班的逻辑分析。

直觉思维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快速性。直觉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在遇到一个问题时,对于问题的解决,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要认真严谨的做出一步步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严谨的,准确性强。而直觉思维,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凭借的自己的过往的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立即的进行判断,快速的得出结论。

综合性也是直觉思维的特点。直觉思维对于问题的解决是从整体上进行的,对于问题的把握是从整体理解到触及问题的本质。因此,直觉思维是整体的,综合的。

偶然性是直觉思维的又一特点。直觉思维具有很强的个人的色彩,与个人的以往经验,认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在问题的解决上偶然性很大。

创造性是直觉思维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直觉思维是属于无意识范畴的,因此,它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是发散性的。因此,对于问题的解决,更易做出创造性的答案。

2.直觉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问题解决,是为了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问题解决是数学的目的。而且,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直觉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1直觉思维更加符合青少年的思维的习惯。青少年喜欢自由思考,喜欢无拘束。他们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还不足,在知识上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有时,能够说出问题的答案,却说不出原因。因此,直觉思维更加适合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在这时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教会他们直觉思维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直觉思维虽然强调顿悟,常常能创造出奇异的效果,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2.3帮助问题的解决。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突然解决思路中断,逻辑思维阻塞,当各种尝试,各种方案的尝试都未能解决问题时,突然的顿悟,往往能帮助我们一下子理清思路,解决阻塞,从而得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2.4培养创新力。人们在遇到新问题时,往往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领域,新问题中塑造各种模型,然后在作出比较严格的理论,以及实践性的检验,从而获得创造性的突破。

3.直觉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

直觉是人自然产生的,属于潜意识的范畴,但是,直觉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加以培养的。对于数学问题解决中的直觉思维,是可以通过教师对于学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而得到最大的发展的。

3.1扎实数学基础知识。直觉思维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这绝对不是单纯的凭空想象,而是以扎实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如果学生不具备数学基本功,也就不能凭借经验对问题做出迅速的判断,从而得出答案了。因此扎实数学基础是最根本的任务。

3.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所谓的数学猜想,就是指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借助数学条件,以及相应的数学原理,对于未知的量或者未知的关系作出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数学问题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公式定理,而是用一些特殊的例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这些例题,大胆猜想,自己得出正确的公式原理。期间要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慢慢的耐心引导, 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并逐渐向正确的猜想方向发展。

3.3注重解题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题目类型,对于直觉思维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选择题的讲解训练对于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就很重要。选择题的解题没有解题的过程,只需要学生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时,就可以通过合理的猜想,以节约大量宝贵的时间了。

总之,直觉思维在数学的问题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于直觉思维的理解,直觉思维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以及培养,系统的介绍了直觉思维。参考文献

[1]蒋景生. 重视并发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直觉思维《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5)

[2]王海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新课程(上)》2012(09)(3)赵思林,全.论述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训练《数学教报》2010(01)

第7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0075-02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敢于标新立异。要重视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它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例如,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我常常会低头弯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小组里和他们一起讨论学习问题,这样就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教师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敞开思路,大胆地畅所欲言,把各自的见解、想法充分地展现出来。教师应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标新立异的设想、挑战性的探索给予支持和赞许,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但在很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还是离不开老师的设疑、启发,很难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地位。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是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这一份主动性尤其珍贵。

二、注重思维想象性的训练

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想象开始的,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思维想象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自由地思考,任意地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或做法。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要精心设计和充分运用“发散点”,为学生的思维发散提供情景、条件和机会。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更新、更高的要求。思维想象是智力活动中最具活力的方面,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要培养创造力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想象的培养。小学生由于受水平、能力的限制,思路比较狭窄,但同时,他们的知识经验正处于迅速积累时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不良定势较少,能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遨游,这些都是培养思维想象的良好条件,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思维想象、开展创造性学习的最佳时机。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三、重视直觉思维的训练

直觉是直接的觉察,指不受某种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洞察或领悟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觉的思维也受逻辑规则指导,但不受其局限。直觉的特性是直接把经验因素同问题的实质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既具有模糊的一面,也有直接的甚至突发的一面。直觉因其特点在数学解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说,一个人直觉力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数学解题能力的强弱。作为数学思维中的一种,直觉是人脑对于数学对象及其结构、规律、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敏锐的想象与直接地领悟和洞察。在数学解题中善于运用直觉思维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等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形成果断个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直觉思维是一种以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探究问题实质的思维。数学直觉是学生对数学问题在头脑中的一种瞬间判断,这种判断是学生大量的信息在头脑中迅速链接、快速组合的结果。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能产生思维的活跃,灵感的突发,并能有效地进行猜测、想象和快速判断,这便是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体现。直觉思维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学生创新能力中的先锋。

四、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判断推理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很重要的题型,但传统应用题历来都是按照解题需要设置条件,每道题所给的条件既不多也不少,这样极易形成学生的思维定势:所给的每一个条件都必须用上,如果没用上,那题目肯定是做错了,导致学生解题时不注重分析数量关系,而是凑合条件去解答。现实生活中,人们解决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条件,它需要人们从众多的信息中寻找、发现和组合解决问题的合适办法和条件,因此在应用题中可适当设置一些多余的条件,以培养学生的筛选、组合能力。

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数学教材处处体现逻辑性,教师千万不能只看教材的表面,只讲数学知识。只有数学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总之,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科学知识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挖掘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探究动机,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创造一片广阔的天地,给学生一定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数学;建模竞赛;创新思维;培养

1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是一种融合数学逻辑思想的思考方法,通过运用抽象性的数学语言和数学逻辑思考方法,创造性的解决数学问题。当前很多高校中开始引入数学建模思想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逻辑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数学建模竞赛起源于1985年的美国,几年后国内几所高校数学建模教师组织学生开始参与美国的数学建模大赛,促进了数学建模思维的快速发展。直到1992中国首届数学建模大赛召开,而后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仍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2当前中国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

2.1数学建模竞赛自主性较强。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建模需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工具来进行资料查阅和收集,建模比赛队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和思维进行灵活自由解答,形式不拘一格。其次体现在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特点,组织制度上也较为灵活多样,数学建模主要侧重于分析思想,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分享。2.2建模队伍呈日益燎原之势。1992年首届中国数学建模大赛开展以来,其影响力与日俱增,高校和社会各界对数学建模颇为重视,参赛队伍、参赛学生的质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数学模型也日渐合理科学,学生团队在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屡创骄人战绩。2.3组织培训日益加强。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口套表达、语言逻辑思维、综合素质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遴选参赛选手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组织培训的时间很长,培训内容也很丰富,为数学建模竞赛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分析

3.1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得到增强。数学建模竞赛的团队组织形式活泼自由,通常采用学生组队模式开展,数学建模竞赛队伍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代表着不仅仅是学校的声誉,还一定程度上展示着国家的形象。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分析,根据学生训练中的优势和特长,进行合理科学的小组分工,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整个数学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学生统筹协作、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确保数学建模取得最大效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得到锻炼,责任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通过建模竞赛彰显团队的合作能力和中国数学建模方面的发展。3.2高校学生参赛积极性高涨。近年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与性高涨,参赛人数保持着20%左右的上涨幅度,参赛成绩也较为理想,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提升。3.3高校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数学建模竞赛充满着刺激性和挑战性,是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学生不仅要需要扎实丰厚的数学知识储备,还需要具备清晰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有机智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怯场、不惊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能轻松应对其他参赛选手和评委的提问,能组织条理性、逻辑性的语言进行表述,将参赛小组数学模型的含义和设计清晰完整的传达给评委和其他参赛选手。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会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3.4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意志力得到锻。数学建模竞赛对参赛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要求非常高,难度也非常大,需要与众不同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说数学建模过程中,有许多高深的知识难于理解,有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根本接触不到,需要数学建模参赛小组成员的互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平时培训中的知识积淀,通过借助大量的工具书及参考资料,加上团队的理解分析去摸索,探寻数学建模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无疑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另外,搜寻资料、学习数学建模知识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需要长久的耐力和信心,无疑这对学生的坚毅不畏难的品质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和磨炼。3.5创新思维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经过艰苦复杂的数学建模训练,高校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学生数量观念得到增强,能够养成敏锐观察事物数量变化的能力,数学的严谨推导也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习惯,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路变得更加富有条理性,能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效解决数学疑难,数学理论能更好第应用于实践,数学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能较高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表达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意志品质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塑造。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开展数学建模竞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和锻炼。学校用重视和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通过竞赛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安东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刚.高校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思维培养探究[J].才智,2017(06).

[2]陈羽,徐小红,房少梅.数学建模实践及其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6(08).

第9篇:快速提高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一、培养思维的归一性,提高求同思维品质

求同思维是关注事物现象之间的共同点,揭示带有普遍性规律的一种思维类型。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合成等,内容多,信息量大,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就得培养学生思维的归一性。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多引导学生从位置、结构、性质的角度思考,主动构建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充分理解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根据已学的物质性质预测相关物质性质并用实验等方法加以验证。也可以根据原有知识、原理推测新和知识。

学生通过思维归一性的训练,比较容易学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遇到相关物质的性质时,容易构建知识情境并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求同思维品质。求同思维既可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又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触类旁通,广开思路,归纳总结,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过纷繁的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思维品质。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集中表现在具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其本质和规律,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化学是一门具有严谨科学性的学科,学生具备思维深刻性是学好这一学科与正确答好高考化学试题的必备素质。可见,要简明扼要地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既要抓住题目“题眼”作为思维突破点,又要选点准确,使思路畅通,问题解决显得“敏捷而迅速”。

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去设计多层次练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思维深刻性的另一方面,也可在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体现出来,例如单项与多项选择混和,其目的是增加试题难度,降低随机猜测得分率。而学生受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影响,往往对概念理解不透、记忆不深或仅凭印象进行机械推理,造成知识的负迁移,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不细致、不深入,或产生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少选、漏选。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经常有意识地漏选选项,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复杂的比较隐蔽的或带假象的选项时,能去伪存真,正确选择,以达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的目的。

三、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考问题时,条理清楚,推理准确,有因有果,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逻辑思维性强的考生答题时分析论证问题层次分明,推理严谨,无懈可击。解题时,运用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化学教材中许多内容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好教材,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逆向思维,持之以恒,就会收到效果。

四、善于变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思路,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遇到难题时,多角度地思考,善于发散思维,又善于集中思维,一旦发现按某一常规思路不能快速达到目的时,就立即调整思维角度,以期加快思维过程。高考试题大多是灵活性很强的题目,只有善于应变,触类旁通,方能越关夺隘,攻克难题。所谓难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迁移试题,另一类是计算题。它们主要侧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快速准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的其它品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维的速度和效率上不循序渐进,而是保持较大的思维跨度,以最快的速度攻克未知。高考化学试题要求考生不仅全面扎实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取头脑中贮存的有关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不少考生答题时感到时间紧,不能答完卷,乃因解题速度慢之故。

思维的敏捷性还表现在善于抓住时机,加快对信息的吸收、筛选和运用。为了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教师必须定时定量训练,鼓励学生在解题时敢于打破常规,锐意创新,使学生在多变、多解、多思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并对思路闭塞的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其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六、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