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体育竞赛;现状;对策
1.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竞赛的现状
1.1 体育竞赛的组织结构
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华光”系列体育竞赛为例,体育竞赛的组织一般由西亚斯国际学院“华光”体育领导小组主办,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以及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协办。
1.2 体育竞赛的开展形式
通过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相关负责人访谈得知,目前开展体育竞赛的主要形式为:校运动会,“华光杯”系列比赛,科技文化节,各个院系的迎新比赛,友谊交流赛等。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为西亚斯学院的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从整个学校到各个院系,所引发反响令人震惊。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开展的体育竞赛的竞赛项目基本以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校运动会以及“华光”体育活动为平台而参加体育竞赛活动,当然,各个院系的迎新比赛也是西亚斯学生踊跃参加体育竞赛的一大特色。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学生参加体育竞赛项目大多以各类球类居多,其他的项目有待进一步的扩充。
1.3 体育竞赛学生认知态度
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的体育课一周只有一次,严重需要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而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体育竞赛本身的竞争性,它比其他的竞赛更能带给运动员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刺激,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改善九大系统功能的运作效率。又由于体育竞赛比赛的时间比较长从运动员的选拔,到运动训练,到参加比赛,从学生心理跟生理上的改变,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作为基础,为学生以后长时间的学习与工作开辟出了其他学生所不能够拥有的资源。
使学生们切身体会赛场瞬息万变的事态以及各种突发,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处理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把这种能力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
通过调查,有60%的学生认为开展体育竞赛有利于学生的各方面的学习,20%的学生认为一般,剩下20%的学生认为开展体育竞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每个学生的参赛动机不尽相同,53%的在校大学生是为了使自己有个强壮的体魄,坚持锻炼身体,20%的同学是因为自己喜爱体育这项活动,15%的学生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7%的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5%的学生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是为了完成老师所安排的任务等。
2.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竞赛的对策
2.1 继承与发扬我院体育传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体育竞赛能够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提高其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创建潮气蓬勃的校园气氛和良好的学风。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华光杯”系列竞技体育比赛每年都能掀起一股全校动员、全体踊跃参与的体育运动热潮。新的时期,在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氛围相对欠佳的阶段,继续办好学校的传统体育品牌赛事其意义深远,应该高度重视这批体育竞赛的延续性和持久性,注重切合实际地在办赛形式、竞赛内容上进行完善与创新,使其历久弥新。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又要在灿烂的四月开始了,运动会上学生的拼搏精神令人难忘。
2.2 增设比赛项目的数量
培育新的体育竞赛文化高校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体育竞赛能够满足大学生增进健康、丰富课余生活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和发展个性的需要,大学生能否自觉、主动、积极参加直接关系到学校主办的成效。于此同时,学校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能否具有广泛的学生参与是基础,即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是关键。因此,认清目前我院开展的体育竞赛项目的局限性,注重开展体育比赛的多样性、广泛性,有针对性的扩大项目类别的范围,改变原有竞技性比赛占主要方面的格局,增加一些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的民族传统项目和现代休闲项目,如:拳术、爬山、赛车、轮滑、体育舞蹈等。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措施,迎合更多大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求,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踊跃参与,并根据办赛效果选择性的重点扶持与发展一批体育比赛,使我院体育文化品牌绚丽多彩。
2.3 加大扶持的力度
提供坚定的比赛后备力量,学校能否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这是开展体育比赛的基础。由于近年来我院各种建设项目层出不穷,新图书馆的建设还在进行中,学校经费与其它资源十分吃紧。在学校体育的投入和维持方面明显不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损毁后的维修、翻新、置换与新建普遍滞后,很多设施对我院体育课的正常运行有很多的不足,导致很多比赛缺少相应的硬件设施和其它设备,这样直接影响校内体育竞赛的效果。因此,学校应该做好统筹规划,拨划更多的体育经费,以便有效改善体育教育、教学环境,增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优化体育活动物质环境。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建设,配备更多的课外体育活动专项训练老师,为体育竞赛提供更周全的专业化技术指导与服务。
3. 结论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育 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仅仅要重视培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修养,更要注重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开展体育竞赛及体育文化建设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抓好组织教学。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组织教学既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又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环节,严密有序的组织教学不但有利于大学生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与技术,而且能够有效表达教育者的规范要求,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教育效果。
(2)结合教材特点。高校体育的每一种教材都有侧重地体现了高校体育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体育教材特点进行紧密的结合。
(3)处理好体育课中的偶发事件。体育课教学中易发生受伤、冲突等偶发事件,体育教师在偶发事件中能作出公正的评判和合理的处理,对于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掌握正确处理事件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作用。
(4)发挥集体的力量。体育教师要注意引导集体形成符合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主流意识,引导集体成员形成正确的、较为一致的是非判断标准。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舆论的力量,启发教育大学生对集体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行为进行批判和抵制,形成正向的群体压力。
(5)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仅应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倡导者,更应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者。
2.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在体育课上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因为,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提高运动技术和锻炼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践行体育道德规范,培养体育道德作风的过程。一方面,大学生依据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另一方面,参与集体活动的大学生受到群体规范和同伴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在集体的相互帮教中促进个体的自我教育。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3.通过课余体育训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1)整体推进与区别对待相结合。整体推进是指课余体育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整个训练队,不能因为某个队员的运动水平高低降低要求,也不能因为某个队员运动水平相对较低就放任自流;区别对待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做好工作。
(2)严格要求与真情关怀相结合。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因为大学生参加的项目单一,负荷较大,容易因缺乏新的刺激而降低兴趣和注意力,所以教育者必须严字当头,并且真心地关心和照顾他们,时刻留意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3)说服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教育者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然而,仅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要提高课余体育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必须加强制度规范,强化管理育人,加强制度规范,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强制力,提高大学生的是非辨别力。
4.通过体育竞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体育竞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赛前动员教育。主要包括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为集体争取荣誉,为比赛出力;教育大学生树立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和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精神,树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的文明参赛和文明观赛的意识,以及守纪律、守秩序、重安全的意识等。
(2)竞赛组织工作。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头绪多、要求高、牵涉面广,做好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教育性的过程。因此,周密有序的组织工作是办好体育竞赛的先决条件,也是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3)赛后总结表彰。这是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高校体育竞赛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其一,对赛事的组织、比赛、裁判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其二,对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单位进行表彰,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其三,抓住竞赛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发掘其教育因素,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广大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激励和教育。
5.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部分,又是能够直观地体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外在体现。我院体育教师注意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第一要注重能基本满足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第二要注重提高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性,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之受到感染。
(2)加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一是加强宣传优异的成绩和典型人物、事迹等,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引导学生重视体育、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二是加强体育教学,帮助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体育道德规范;三是组织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四是强化管理,通过管理,使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规范化、制度化、传统化。
(3)加强了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系统正常运行的支持和保证体系,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一是加强领导,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二是加强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是建立良好、有序的体育活动实施机制,保障和促进校园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四是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文化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保证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序化、健康化、有效化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而且能融洽人际关系,锻炼集体协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沟通他们的心灵,从而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学生的团结友谊等精神便得到进一步弘扬,产生一种无形却巨大的凝聚力,有助于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品位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浸润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心灵更高尚,知识更丰富,最终成为合格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堂(标准)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育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更好地锻炼自己,为将来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与生活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呢?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过程的能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对学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性的强弱表现,也就是学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参加运动竞赛中,学生往往情绪高涨,潜意识和潜在的思想作风很容易完全的表露出来,而在规则、裁判、舆论以及精神文明规范等有效的教育措施下,学生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规范的约束。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而这种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极为自然且生动活泼的运动中进行的,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法纪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心理承受能力
独生子女在当今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由于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多数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有缺陷。当他们在某一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人的性格偏离正轨,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而克服障碍和挫折正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体育的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的特色。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单纯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对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的集体性。因此,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团队精神对于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和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团队的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感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团结友爱、关心支持、鼓励帮助、尊重信任和理解体谅,这对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的策略
1、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人对社会适应的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是否适应身边的集体。如果一人能融入身边的集体,并在其中体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有了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基础。因此,集体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纽带,而集体教育也是学生社会化的媒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自制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小、已经具备的规范意识和评价能力的特点,组织恰当的团队活动,尽可能地通过稳定的或临时性的学习小组、课余体育社团和课余体育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自学自练、自己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学校体育教育在体现人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方面最具有说服力。
1)、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体育竞赛是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赛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竞赛中,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力,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规则,对学生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2)、在一些集体项目的竞赛中,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如比赛,接力跑,体育游戏等活动中,让同学之间互相理解、鼓励、配合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良好的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常人。体育锻炼可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课外活动的自主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而且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往,会使人忘却孤独、苦闷、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或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往往容易冲动,想要发泄。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引导,通过转移其注意力,改变发泄渠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高校体育;体育文化节
高等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紧密结合,在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元素,彼此相依,不可或缺。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等体育工作,难以从固有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长期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高校体育竞赛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田径运动会,缺乏趣味性,这严重偏离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发展原则,偏离了现代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和谐轨道。因此,加强和改善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已成为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当务之急。体育文化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体育文化组织形式,是有针对性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有力载体。它本着重在参与,展示个性的原则,以体育与健康为内容,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表演、展览等为形式。以欢快和娱乐为手段,以健身和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真正集健身、娱乐、竞争和教育于一体。为此,面向新时期的高校体育工作,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目标,如何构建和推行体育文化节。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这个重要课题中的主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研究,企图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文化的关系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身心教育具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和转折的特点,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是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高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它们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主要组织形式和途径,构成了高校体育的整体。共同完成高校体育的目标。而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体育行为所创造的体育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及其过程。它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外延的文化现象,与高校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群。高校体育文化包含了物质层面的体育文化、实践层面的体育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体育文化三个层面。而实践中出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和要素均可归入这三大层面之中。就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文化二者的关系而言,从内容来看,高校体育包含于高校体育文化之中。高校管理者应以建设良好高校体育文化。以文化建设的视角来规划高校体育的发展,这样保证高校体育健康、和谐发展。同时,高校体育文化的繁荣。将带动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节的特征
(一)全体性和大众性
高校体育文化节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活动对象具有大众性。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体育文化节上都能得到同样的参与权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节日的喜悦,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体育文化节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众化体育文化节日。与此同时,强调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运作的全过程。是体育文化节成功的保障。大学生主动参与,享受体育文化节的快乐,能发挥主体性作用,从而学生受到锻炼。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和评价将是高校体育文化节的一大特色。
(二)健身性和娱乐性
学校体育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身心,达到育人目的。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增进健康成为高校体育文化节的本质内涵。高校体育文化节的建构就是把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师生健康的长远利益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民健身的主题。同样,体育是一种活动性项目,将赋予学生丰富、鲜明的情感体验。高校师生在紧张工作和学习之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才能适应和接受紧张的现代社会生活。体育文化节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了师生调整生活节奏的重要手段。
(三)时尚性和人文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事健身活动更具个性需求。时尚体育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它不但拥有一般体育的竞争性,还拥有其他体育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因此,富有求新求变的时尚健身性体育项目将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同时。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高校体育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应使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发展的脉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高校体育文化节应从传统的校运会的模式中突破出来,成为富有高校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体育文化节是传统校运会的本质回归,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突出体现,将成为提升体育品质的推动力,将有力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传承性和竞技性
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和文化知识的最佳载体,应发挥好其不可替代的传播作用。“团结、友谊、进步”、“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就深藏在体育文化节的底蕴之中,通过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激发师生体育热情。不仅会使师生体验成功荣誉,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能传播奥运精神和奥运相关知识。学校体育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基础部分。因此,高校体育文化节绝不能因传统校运会存在重竞技轻普及的弊端就排斥竞技体育。若没有竞争和比赛,学校体育文化节的发展也就毫无生命力可言。高校体育文化节应对一些正规的、高难度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趣味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的大众化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具有高校特点的高校体育文化节竞赛内容。
三、高校体育文化节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主题鲜明,弘扬校园主旋律
体育文化节要突出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时代精神,弘扬校园主旋律,将体育与文化紧密结合。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体育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主体可以各个学校实际进行选择,如“健康”主题、“团结与协作”、“普及与参与”等。再如,如湖北大学提出的主题为“体育与文化并举”。主题突出、感染力强的体育文化节,使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精神得到升华,使其获得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力度
体育文化节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为保证。各个高校可以建立以主管体育的校长为主任,由校办、工会、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体育学院、学生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的体育文化节组织委员会。在健全的组织机构下,制
定总的实施方案。对体育文化节进行包括内容、时间、场地、规则、裁判在内的整体安排。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宣传部通过校广播、校报等对体育文化节公开报道。体育文化节的组织形式要生动。不拘一格,应不断创新。组织机构要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运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真正地贯彻素质教育。
(三)活动形式多样。时间安排合理
体育文化节在组织形式上要采用多层次化,或者采取先分散再集中的竞赛方法,或者将竞技类比赛、各单项活动的总决赛、大型体育表演等项目集中进行,其它类别活动项目实行分散比赛的办法,等等。体育文化节的安排要尽量避开酷暑和严寒季节,以春秋季为宜;避免与学校其他重大活动及学生考试时间相冲突。在时间上,各学校也应根据自身实际,以及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进行灵活安排。如果个别高校的项目丰富多彩和时间跨度增加,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在各校区可实行分散比赛,再实行学校总决赛这种集中比赛的办法。实行分散比赛和集中比赛相结合的机制。
(四)增设师生同场和集体类项目
多设集体项目、男女混合项且以及低难度项目,在竞技类和非竞技类项且中均可设立集体项目,如引进8~100米接力、拔河、集体跳绳等。同时,多设立师生同场竞技的集体项目。打破严格的师生组别界限,这样既可以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又能增进师生了解,促进师生感情。将娱乐集体项目融入竞技类比赛过程中,这有竞技类项目的观赏性,也有娱乐类项目的趣味性,如篮球赛中增加趣味投篮等。
(五)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自主活动能力较强,体育文化节各项活动的组织竞赛工作,特别是院自己承办的预赛组织工作,从报名、编组工作到裁判工作,完全可以大胆启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特长。充分发挥体育专业学生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体育文化节的全过程,培养锻炼了能力。进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英,王风春,王海恩,等.体育组织文化与体育经济和谐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6,(8):78-80.
[2]张雪临,马晶,龚德胜.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5,26(5):27-29.
[3]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
关键词:初中;课外体育;锻炼;团体意识;积极心态
课外体育锻炼指的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或自发地,有目的地开展的体育锻炼活动。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加重视,而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学生通过课外锻炼增强了团体意识,培养了积极心态,展现出在体育方面的独特才能,形成了健康的体育观。基于此,结合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观察和了解,对如何提高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效作如下研究。
一、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实际状况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也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运动场地紧张,运动器材缺乏等。学校应该针对实际,努力为课外体育锻炼创造机会,如扩充体育器材,增加运动场地等,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多元化开展,激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及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意义。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健康水平,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忽视课外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二、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有效策略
(1)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锻炼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学校应该尽快将素质教育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重点,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与学校的总目标相一致,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健身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对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教会学生如何锻炼身体,如何健身,并能将课堂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方法,自觉地应用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同时,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往往存在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增设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加强活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学校要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加强体育活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首先,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顺利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的场地要结合学生人数的变化而变化。学校要加大体育的经费投入,逐步完善体育设施,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需求,注重应用灵活性、开放性的体育教学方法,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对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科学规划,要求学生参与规定课时的体育课外活动,对上课时间不作强制性要求,让学生能够拥有自由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克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可以把学生开展体育竞赛内容的素材制作成宣传栏,在班级或者校园、体育场等位置展览,让学生产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存在感、愉悦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优化学校组织管理,成立课外体育协会。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学生成立课外体育协会,使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实现体育课内课外教学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正确认识健康价值,全面提升健康水平。每一个学校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设置各项体育项目,体育项目还应有配套的实施规范、具体规则等。选拔学生来负责组织管理,锻炼学生的体育组织及管理能力。各个单项分别由体育教师来担任监督指导,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等,选择锻炼的项目。
(4)培养学生争优意识,丰富课外体育活动。锻炼人的争优意识是体育活动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思想、精神、意志等方面的激励。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做到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学校要举办形式丰富多样、参与性强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为学生发挥体育特长搭建舞台。学校每年应有计划地开展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篮球比赛、体操比赛等,结合班级、男生、女生等设计项目,以团队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具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能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学校举办竞赛的项目齐全,学生就会拥有更多表现自己、观看比赛的机会。他们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并且逐步培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外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始终伴随着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对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促进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
作者:陈小祥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任何一门课程、一项活动,要吸引学生,收到实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体育教师,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组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都应该多加思考、认真研究,要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同时遵照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并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呢?
1. 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指引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有需要就会主动去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产生兴趣,首先必须要激发起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有了明确的动机,学生就会积极地、自觉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育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只有在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动机的激发才能发挥作用。在活动中要力求活动的内容新颖、生动,并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收到效果。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设法使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与眼前的活动发生联系,转移到课余体育活动上来。例如,学生希望将来做某个项目的运动员,那么教师就应不断地加强引导,引领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动机,去攀越更高的山峰。而对于一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逐步建立明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每次训练和活动都有方向,有“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2. 选择合适项目。要想有效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尚不大成熟,对很多项目可能都感兴趣,如果缺少教师的指导,可能练什么都是“一瓶水不满”,所以教师就必须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导师”的作用。第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因为一个人对某种运动兴趣越浓,越容易坚持持久,越能获得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倘若选择那些自己都不太喜欢的项目,开始还能参加,但时间一长就会不感兴趣了,失去了参与的动力。第二,根据运动项目的基本要求,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如: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体质状况良好、有一定锻炼基础的青少年,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大的一些项目锻炼。如,长跑、短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如果体质较弱或健康状况有缺陷的人,则应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锻炼项目,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第三,教师应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参考意见,教师在了解清楚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清楚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没有不宜参加某项活动的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3. 尊重个性差异。个性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的特点,它是独特的。因此,教师面对的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行为表现的多样性与个性差异的关系,对每一个“独特”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措施,在活动指导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所以体育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的特点,尤其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应该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体育教师就应该承认差距,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于“吃不消”的学生,可降低难度和要求,如越野长跑就可以减少距离;跳跃项目,可以降低高度和远度。这样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己的确进步、提高了,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信心,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对于“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开小灶”,加大训练的量和难度,精心指导,为选择、输送优秀体育苗子做好准备。
4. 开展趣味比赛。现代社会,快节奏成为大家的共识。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为了应付日渐繁重的学习任务,可谓是身心疲惫。为了缓解压力,这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调整生活的节奏。而课余体育中多种多样的消遣娱乐性体育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地想学生所想,帮助学生在身体和心灵上放松,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让学生能够玩得投入、轻松、愉悦。具体可以采用比赛法、游戏法、对比法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比如:通过开展比赛(师生联谊、班级对抗、年级竞争等),使学生在“有观众”、“有胜负”、“有竞争”的条件下趣味盎然地完成练习。在这样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奇的好、情绪十分高涨,大部分学生在这种争取胜利、追求成功和超越的氛围中,“润物细无声”般地承受着接近于最大负荷的运动量,不但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还能促使学生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提高合理运用技术、技能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5. 组建特色社团。社团,脱胎于以往的兴趣小组,又有别于过去兴趣小组的活动层面,它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的深度。社团组织,打破了班级甚至是年级的界限,学生接触到的是更多自己原本不熟悉但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更容易交流和沟通,甚至因此会结下深厚的友情。实践证明:与兴趣小组相比,社团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更多,学生自主参与的程度更高,成果展现的方式更为丰富。我校目前有20余个学生社团,而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体育类的社团,比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棋类组、跳绳组、踢毽组等,参与人数都超过了其他的文艺社团。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活动,每周五的活动场地学生们你来我往、你争我夺、腾挪蹦跳、欢呼雀跃,个个都是那么投入,练习起来一丝不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6. 展示自我才能。课余体育活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施展各方面体育才能的机会。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是满足学生展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促进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运动队靠拢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望表现自己。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为此,笔者经常在校内组织一些竞赛,给他们以展示才能的机会,做好激励机制等工作。学生从事体育竞赛后,对取得良好成绩和表现出优良作风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满足他们体育运动中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自我价值的需要。一些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体育场地纵横驰骋、举臂呐喊、挥洒自如的娴熟动作赢得了场内外阵阵掌声,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己,也让大家认识到了他的运动才能,老师和同学们也会为班级有这样一位体育健儿、未来的体育明星而自豪。
7. 注重熏陶感染。学校毕竟是个小团体,即使人数再多,但也毕竟仅仅限于老师和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体育的魅力、感受运动的风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有关的大型比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锻炼的意义,真正体会课外体育活动的内涵:健与美的统一,对生理极限的挑战。通过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来感染学生、同化学生,使学生的锻炼由被动到适应,由适应到主动,由主动到自觉,由自觉到习惯。没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的电视、录像,如一些重大比赛的开幕式和一些重大的国际性、全国性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世界锦标赛等等,其激动人心的场面,其优美动人的表演,可以培养熏陶学生的对力量美的感受,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激情。再如:各种高水平的球赛、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看了以后,不仅培养了自己的美育情感,更能激发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体育活动以其特有的语言、动作、技术、情感、设备、场景等,充分展示出人体美、行为美、技术美和语言美。这说明体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三大球(即篮球、足球、排球)”和“三小球(即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运动项目。这些球类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外在多样的表现形式,让喜欢张扬个性、依赖性较强且心理潜藏着些许叛逆的“90后”学生充满了兴趣和爱好,也是这些青年们课堂和课余之外进行身体锻炼和活动的首选项目。
1.体育活动的表演艺术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他把审美视为培养人的理智和德性的极为有效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表述他的信念:“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一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体育活动能够使人的这种欲望得以尽情释放。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或专长积极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娴熟的技术、优美的身段、飘逸的动作以及优良的身体素质和高尚的体育道德等,在观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培养了自己的艺术情操,加深了自己对美得理解。
2.体育活动的竞赛艺术竞赛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公平竞争形式,并且有认识他人和净化自己的作用。体育竞赛是在由规则提供对等条件和机会的情况下进行的,从中体验其过程和结果的乐趣,它是体育It身动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间需要通过竞争了解对方和自己过去的成绩或纪录,也需要通过竞争从新认识自己,通过竞争才能有机会及时得到社会对自己的公正评价。运用竞赛还能满足学生的运动乐趣和精神需要,包括失败时的挫折教育。体育活动中采用竞赛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实现运动价值转换,活跃气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的乐观生活、学习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等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3.体育活动的健美艺术体育与美育相结合一一健美。“勤体育则筋骨强,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善。”追求身体的健与美古今有之,古希腊举行全民性的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展现和炫耀自己健美的体魄。今天,体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情感的美,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教育,而且可以造就学生的外在行为美和形体的健美,实现对学生行为规范调整。体魄健美是人的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姿态、优美的体型和强壮的体魄。人的机体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人通过体育锻炼进行优生优育,可以弥补不足,发展优势,把形体塑造得更加健美,并在健美的过程中同时提高学生展现美的能力。
4.体育活动的娱乐报道艺术学校开展的各类形式的体育活动都必须进行追踪和报道。学校的宣传橱窗和广播站、校园网站以及微博等都是报道的首选工具。学校要充分利用体育爱好者和学生会下的体育协会、学生记者,在每次体育活动时进行采访、记录,拍摄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同时把一些前沿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赛事、人物集锦或体育格言、照片及时张贴和报道。学校可以开设体育报道专栏,向学生传播外在健康与内在美的观念和知识,着重创建体育的艺术空间与氛围,提升学生体育艺术素养,提高体育人文素质。
二.结束语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发展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它的积极有效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也会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层次和质量。但是由于大学生体育社团自身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以至于引发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目前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的推动大学生体育社团健康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1998―2005年有关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学、管理学等方面大量的著作、论文和期刊等资料,掌握了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研究状况。
(二)问卷调查法
对上海、北京、广州、江苏、安徽、黑龙江、辽宁等35所高校上百个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者、社团成员以及普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随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0份;有效问卷:856份;回收率:96.0%;有效率:89.2%,发放社团成员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98;有效问卷:387;回收率:79.6%;有效率:97.2%,发放社团管理问卷:35份;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85.7%;有效率:100%。
(三)访谈法
与一些高校体育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者、社团干部进行了访谈,对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咨询。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现状分析
1、大学生体育社团审批管理
在体育社团审批制度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体育社团都实行了审批制度,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实行。调查结果显示83.3%的体育社团实行了审批制度,有16.7%的体育社团没有实行(见图1)。
在管理大学生体育社团申请部门方面,大多数学校成立体育社团主要是向学校团委申请,还有一些是向学校学生处和体育部申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9.5%向学校团委申请,6.7%向学校学生处申请,3.8%向学校体育部申请(见图2)。但是在一些学校成立大学生体育社团除了向团委申请,还需要得到体育部的同意。
2、大学生体育社团日常管理
在大学生体育社团日常管理部门方面,大多数学校是由学校团委对大学生体育社团进行管理,也有一些是由学校学生处、体育部和其他机构进行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日常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团委是86.5%,学校学生处是10.4%,而体育部是4.0%(见图3)。
3、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社团联合会章程、管理条理、财务制度等规定。例如:一些学校编写了《大学生社团管理文件汇编》,其中包括了《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和《大学生社团管理章程》以及附有《社团成立申请书》、《社团登记书》和《学生社团注册表》等规章和文件,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另外大部分体育社团有自己独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尽管有的章程内容不完善,但已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开展活动的总体框架和依据。体育社团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对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社团明确规定了社团负责人的选举产生办法,各有关职能部分的职责,社团内部负责人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安排。
(二)大学生体育社团与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构建
1、大学生体育社团外部管理
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基本上都是由校团委在进行日常的行政管理,体育系(部)仅仅是在业务方面进行辅助指导管理,这样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为了推动学校体育课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应该让体育系(部)来对体育社团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团委辅助体育系(部)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注册登记、思想政治、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管理(如图4)。
2、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管理
活动是社团生存之本。如果一个社团不能定期的举行一些丰富多彩、新颖的活动吸引大学生来参与社团,那么这个社团就不可能会生存下去。因此,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体系对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各个大学生体育社团单项运动的特点,构建主要由竞赛制、非竞赛制组成的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体系。
竞赛制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在激烈竞争和实践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认知活动”。“竞赛制”主要是针对竞技体育(如三大球等)设置的,主要职能是开展正规体育竞赛。大学生体育社团应当在整个学年的各个时期都举办相应的比赛项目。比如,在秋季新生刚刚入学时期,可以由大学生篮球体育社团定期组办“XXX学校迎新生篮球比赛”;大学生足球体育社团组办“XXX学校足球联赛”;大学生排球体育社团组办“XXX学校排球联赛”等等。在比赛中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增加比赛的激烈竞争,增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体育社团里面,使得大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性发展。例如:制定“明星制”,即在参加竞赛活动中,各院系的运动队可根据情况聘请大学生体育社团会员中任何队的1-2名队员参赛,且不限场数,使各队之间竞技水平更加接近,既增加了竞赛的激烈程度,又扩大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此外在比赛中裁判员队伍主要有大学生裁判员社团的会员组成,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这样既可以使大学生把在课堂、社团辅导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非竞赛制”是主要针对传统的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如体育舞蹈)等设置的。这类单项体育社团平时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提供学生个体或群体间进行交流的活动场所。此外还要定期的举办一些规模较大的技艺展示和健康知识咨询,例如:在学校举办全校运动会的时候,太极拳体育社团、体育舞蹈社团就可以组织自己的会员在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表演,展现自己的社团。传统保健体育社团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体育、健康小咨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锻炼身体的知识。
“竞赛制”和“非竞赛制”基本涵括了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涉及面广、影响大,极具宣传性,较好地迎合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体现了“以人为本”、“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
3、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管理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构建,首先是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的需求,有组织地大量开展体育社团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了大批相对固定的会员,运用竞技比赛激烈的竞争和不同形式的互动,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再认识过程,也就是引发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对于技术的研讨过程,对于运动锻炼方法的探索过程,对于思想品质的教育过程,对于各种有关理论的学习过程。以此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竞赛活动中“分离”出来,进入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其他领域,促成了体育社团的“专项课”和“裁判员培训班”的自然形成,逐渐完善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结构。大学生体育社团健全了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结构,较系统地衔接了一、二年级体育课,并把体育社团的“专项课”和“裁判员培训班”按正规课程安排在课表的下午或晚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相对固定的教学班进行九十分钟的教学。教学内容以二年级选项体育课内容为基础,侧重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证明,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极为重要,大学生从事体育的实践性和长期性,以及将他们对体育实践活动一时的直接兴趣,引导向长期的相对稳定的间接兴趣方向发展,并使兴趣升华到信念,升华到世界观的更高层次,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转变等方面,都需要有较丰富的体育科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利于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大学体育社团的设置突破了大学体育课时数的限制,把高校体育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高等教育之中,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系统教育过程中了解自己,懂得所学的各种体育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清楚自己需要掌握那些技能、从事那些练习,从而使学生在余暇体育活动中,自觉地长期坚持相对独立的体育实践,较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使整个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超出学生时代,而具有终身的意义。
四、结论
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概念。大学体育课应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应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活生生的、有特点、有个性、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因此,以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体育社团一体化为中心和主线,使体育课向着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使体育课内与课外溶为一体。
为了推动学校体育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应该构建以体育系(部)对体育社团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团委辅助体育系(部)对大学生体育社团注册登记、思想政治、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外部管理模式,竞赛制与非竞赛制相结合活动管理,把大学生体育社团纳入到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系统中,把高校体育教育贯彻于整个大学教育之中,使整个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超出学生时代而具有终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1):1-7.
[2]雷建民.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与功能[J].泰安师专学报,23(1):105-106.
[3]朱风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精选:213.
关键词:学校体育;阳光体育;思考
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仪式在北京朝阳公园举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在全国各个中小学启动了。活动要求85%以上的学生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
“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更大的延伸,数以万计的青少年走向了操场。走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尽情的享受阳光体育带来的无限欢乐,使学校体育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1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积极意义
1.1 阳光体育丰富和深化着学校体育的内涵
“金色的阳光召唤我,它也召唤你;我们奔向操场去……”篮球在学生中间游弋,排球在空中穿梭,游戏让学生乐开怀……每所学校的每个班级都安排了不同的体育项目。“快乐体育”、“趣味体育”的大餐摆放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相比传统的体育课,学生更喜欢阳光体育。阳光体育是一种消遣和娱乐的健身,是玩耍和游戏,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苦累体育”变成了“玩乐体育”。在阳光体育锻炼中,学生不但心情得到极大的放松,而且学习了运动技能,还锻炼了身体,同时还缓解了繁重的学业压力。学生因此认识到体育不再是枯燥的、无味的、被动的,而是丰富多彩的。
1.2 阳光体育传递着生活的理念
“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看着那一张张笑脸就能感觉到阳光体育给学生带来的无比快乐,看到运动中学生传接球的默契,他们之间的互相帮助,看到他们从运动之中学会和谐相处,彼此的了解,认识到阳光体育的活动使自己的体质得到了提高,同时又显示出拥有了充满阳光的心理。阳光体育运动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它倡导的是终身锻炼的理念,“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深人人心,阳光体育运动为他们带来了健康与自信。
2 学校实行阳光体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现实的学校体育中,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阳光体育的开展。要真真正正的实施好阳光体育,还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做。
2.1 阳光体育为“分”所累
将体育考试纳入升学范畴,无疑最能有效反映国家和教育部门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发挥杠杆作用。旨在“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体育考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不是为了把学生之间的考分差距拉开。就体育考试的评分标准而言,难度并不大,只要学生在平时进行适当的锻炼,都能在体育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专门针对体育考试的“阳光体育”,于是短时间内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中考体育练习动作,并且还须一定的运动强度,练习密度大,这种针对体育中考的阳光体育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折磨、摧残。把学生享受阳光体育带来的快乐变成了煎熬,其结果可想而知。
2.2 体育教师匮乏
《中央7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匮乏的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校尤为突出,众所周知,现在初中体育课程设置每周3节体育课,如果再加上阳光体育的话,那么体育教师的负担就更重了,本身每周14节~16节的体育课再加上早锻炼、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等等,无疑加大了体育教师的工作强度。
2.3 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短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说让学生天天跑步、打球,久而久之,学生便感到厌烦。三天一练,兴趣全无。尤其针对女生的活动内容就更少了,阳光体育的开展大打折扣。想方设法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要有多种的练习形式。这其中体育的设施和场地就必须配齐、配足。而现在学校的场地、体育器材明显不足,难为之及。
2.4 阳光体育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体育某种意义上仍然是少数学校的附属品,只要有关学校体育竞赛的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一好遮百丑。其他的体育活动就不一定要认真对待,却不知道竞技体育是极少数学生的体育,而我们面对的是全体的学生体育。而阳光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是学校体育的拓展。可想而知在这种认识下的阳光体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