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从汉字中渗透
小学语文的基础部分是汉字教学,倘若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则需要在汉字教学中渗透字形之美,进而弘扬传统文化。从小学生发育特点来看,可以说小学是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足够多的汉字,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汉字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融入《三字经》、《百家姓》等等经典的传统文化教材,并且将作为学生学习汉字的启蒙引导,为学生认识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汉字的“造字法”、“字根之间的结构”,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们了解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等当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江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是“长江黄河”的专用名词,但是在今天,“江河”泛指一般的河流。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尽量为学生延伸字词当中的传统文化。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是小学生喜欢模仿的榜样,比如小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字体,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比如在写板书时,要用工整简洁的正楷字体,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字形之美,领悟其中传统文化。
二、从古诗词中渗透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诗言志、文载道”,古诗词具有一定的意境,而且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所以古诗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塑造小学生良好个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山村咏怀》为例,该诗采用了列锦的艺术手法,通过诗句将山村中的亭台、花、烟村等等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副山村风光图,能够充分体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气自强,而且这首诗独特的数字排列以及诗中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加之朗朗上口,在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方面极为有效。
三、从情境中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倘若教师想要提升传统文化在教学渗透的有效性,那么可以为学生创设对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更好的感受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而教师则可以选择文化发展中的内容,将一些传统文化以故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为了给学生创设对应的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诗相关的资料,加上教师的旁白,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形势,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汉字;读音动听;形体优美;内涵丰富
如今,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学汉语热。那么,为何汉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我想,除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之外,与汉字独特的魅力也是分不开的。
首先,汉字是在读音上最动听的文字之一。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因此,读起来响亮有力,节奏感强,悦耳动听,有一种音乐美。可以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中国诗讲究平仄、对仗,因此,古诗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
其次,汉字优美的形体。汉字的形体演变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从汉字形体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汉字的笔画趋于线条化,字形符号化,结构趋于规范化。
汉字的构成有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有些象形字注重的是在字形上突出物体的典型特征。比如,同是描绘走兽类的字,躯体部分几乎全部相同,但“犬”字突出尾的上翘,“豕”字突出尾巴的下垂,“象”字突出长鼻,“兔”字突出长耳短尾。有些指事字,字形中的图像比配关系具有比较强烈的想象性或象征性特点,例如,“莫”字用太阳处在茫茫草原之中的形象来表示日暮,显然是一种想象性的情景;“光”字用人对火的顶礼膜拜的形象来表示火的光明、神圣,显然是一种象征性的手法。
最后,汉字是内涵最丰富的文字之一。“家”,上面是“宀”(mián)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就是猪,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大多在房子里养猪,因此,房子里有了猪也就是有了人家。“默”就是不说话,没有声音,按说用一个“黑”字就可以表达,为什么还要加个“犬”呢?谁都知道,狗最爱叫,用喜欢叫的狗去反衬寂静、无言,更能体现“默”的含义。“信”,意思是人言为信,只要是人,说话就应当守信用,它表达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明”,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一、结合识字教学,了解汉字结构
书法教学和语文写字教学之间有着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的关系,两者形成了互补之势,教师要利用识字教学,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并思考针对特定结构的汉字要怎样书写才能体现出艺术美。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积累文字学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书法创作能力,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核心素养。在学生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给他们介绍一些文字学知识,让他们了解汉字的构造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名家的作品展开分析对比,看看是否有差距,然后思考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书法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掌握书法技巧,更能从中得到启发,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二、讲述主题故事,引导勤学苦练
要练好书法,必须要有严肃的训练态度,但是书法训练较为枯燥乏味,很多学生缺乏勤学苦练的毅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学生对故事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展开主题故事大会,搜索古代书法家的奇闻轶事,看看他们如何勤学苦练,成为一代名家。此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思考,说说是否能得到启迪,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坚毅的决心,自主展开训练,端正训练态度。学习《咏雪》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古人不仅仅有‘咏雪’这样的机智,同时也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就是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搜索王羲之练习书法的故事,并展开了故事会,他们发现,王羲之为了练习写字,天天在水池中洗笔,最后竟然让水池的水变黑了。王羲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上笔墨纸砚,随时随地临摹历代的碑刻,在练字的时候,如痴如醉。教师还引导该故事,结合自我进行反思。“有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主要看天赋,天赋决定了人的‘上限’,但是也有人认为,勤奋更重要,有了勤奋,就能突破‘上限’,你是如何认为的呢?能否结合王羲之和其他书法家的事例展开辩论呢?”这促使学生在辩论中提升了思维能力,学生认识到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勤学苦练,就会荒废了天赋,而且,勤能补拙。最后,教师让学生反思自我,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练字态度。在展开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家围绕一些矛盾的观点展开辩论,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大家感受到古代书法家的人格魅力,并自主展开训练。
三、专项探究,汲取文化信息
古代书法作品中常常蕴藏着古人的精神气质,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神,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专题研究,尝试挖掘书法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让他们尝试汲取文化信息,思考自己要如何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促使他们提升文化传承和理解方面的核心素养。在《春望》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体会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教师把握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尝试赏析古诗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全面了解忠孝仁义等传统文化精神。此时教师适时将书法教学渗透进去,让学生赏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并了解该作品背后的故事。学生发现,颜真卿和杜甫一样,也是唐朝人,在安史之乱期间,颜氏一族挺身而出,成就了“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取义成仁之事,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忠君爱国之心,而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能看到磅礴的气势,也体会到作者的哀痛之心,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颜真卿对国家的忠诚之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祭侄文稿》中,线条给人笔锋内含、力透纸外的感觉,你认为这种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什么呢?”学生有所感悟:“正是因为作者有着忠孝之心,所以才能在书写中展现果决,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势。”在专项学习中,学生探究了“书法和传统文化”,从书法作品中挖掘出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结合历史故事展开书法文化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书法作品不仅仅只是艺术美的体现,同时也是作者情感的折射,从书法作品中能看到忠诚、仁义、孝顺等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学生要挖掘书法作品中的文化气息,并继承和发扬,让这些传统精神在现代社会继续发光发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鉴赏名作,深化审美意识
名家创作的书法作品常常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欣赏这些作品能让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得以提升。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名作鉴赏的活动,可以从文字点画线条的配合,字和字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文字中蕴藏的神采意味等角度入手展开审美赏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临摹作品展开评价,说说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学习《咏雪》的时候,教师给学生介绍“王凝之”,让学生知道这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此后则引入了名作鉴赏主题,给大家推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作品,在层层深入的鉴赏中分析王羲之的创作手法,并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教师首先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说说给人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认为笔画飘逸潇洒,犹如跳舞一般。此后教师让大家鉴赏点画线条的配合,如让大家分析其中出现了多少“之”字,每一个“之”的点画结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作品的变化性。此后教师又让学生分析字和字的空间结构关系,学生发现每个字的大小并不相同,间隔也不一样,笔画多的字写得大一些,笔画少的字则小一些,整体给人十分和谐的感觉。再分析文字中的神采意味,学生发现作品呈现出潇洒飘逸的风采,让人仿佛看到了魏晋年间名士的风采。最后,学生再展开临摹,并对比自己的作品,看看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样,他们的审美赏析水平就一步步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把握、局部分析这两方面入手,层层递进地展开审美赏析活动。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和书法创作者形成共鸣,体会到他们对艺术美的独特见解,并提升自己的审美感悟能力。
五、开展竞赛活动,形成积极氛围
[关键词]低段语文教学 童真童趣 轻松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23-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学生内心的能量,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低年级儿童厌烦呆板生硬,唱唱、画画、演演是他们喜爱的活动。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听听唱唱,轻松乐学
儿歌有一定的情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把儿歌引入语文课堂,使学习记忆变得轻松容易,课堂也变得富有趣味。
(一)儿歌巧学拼音
小学生入学后集中学拼音,枯燥难学,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编一些有趣的儿歌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学习。比如根据汉语拼音学习的意义编的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要靠它,带你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根据文本的情境图编的儿歌:1.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 ;2.太阳出来喜洋洋,公鸡一叫o o o;3.清清河水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帮助声调学习编的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好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好像下大坡。帮助学习复韵母编的儿歌:如教“ei”这个复韵母,学生一时难以把握它的读音及写法,就编了一首儿歌:小鸟飞飞,爱喝咖啡(fei),e前i后,干了一杯(bei)。学生兴趣盎然地读儿歌,也学会了拼音,提高了发音的质量,口齿得到锻炼,无意中认识了汉字,学起来也轻松快乐。
(二)儿歌助力识字学文
朗诵儿歌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识字与课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嫁接,将需要学习的生字以及一些学习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津津乐道,乐在其中,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如学习“爱”字时,学生把它拆成“爪、冖、友”,可以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夜”的歌诀:“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点变捺拉长。”通过这种方式,枯燥、复杂的汉字识记就变得轻松多了。
教学《小小的船》一文时,在学生拼读正确的基础上,反复播放儿歌,学生不由自主跟着唱起来,还有的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几遍就能自己背诵了。
(三)儿歌点亮古诗
对于低段诗文教学,并不要求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积累古诗。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展现古诗,自然就有趣了。教学骆宾王的《鹅》时,通过播放视频儿歌,学生来了兴致,边唱边跳,有的同学还伸长了脖子向着天空叫。我趁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这是“曲项向天歌”呀。我大大赞扬了他,其他同学学会了这个动作,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学生跟着欢快的旋律歌唱,很快掌握了古诗,并且又唱又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看看画画,诱发想象
低年级课文图文并茂,一幅幅彩图形象逼真,富有想象性。利用图画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让他们在语文的天空中描绘出美丽的景象。
(一)图画激趣
图画直观形象,适当运用到导入环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荷叶圆圆》时,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又大又圆的荷叶,碧绿碧绿的,荷叶的小水珠又圆又亮,风儿吹来,荷叶随风摇曳,小水珠滚动着……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集中了注意力,调动了想象力,激发了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图画与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在古代有“六书”造字之说,分别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它们体现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对于理解汉字意义、掌握汉字字形有很大的帮助。在低段的识字教学中,象形字、形声字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根据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对抽象字符的识记有一定困难,可以通过象形字的构字特点,结合简笔画进行教学,将抽象符号转变为具体图像,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给识字教学增加趣味性,提高记忆效率。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日、月、火、羊、鸡、兔、木、禾、竹”等字时,将古代的象形字附在旁边,并画上相应的事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理解了古人造字的智慧,引起了极大的兴趣。通过老师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到一些象形字,再配上图画,又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在教学形声字表意偏旁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演变,让学生理解偏旁部首相同的字在表意时的关联性,如提手旁的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都和脚的动作有关等。一幅幅图画使得识字教学充满乐趣,引发了学生对汉字探究的兴趣。
(三)图画解古诗
运用图画进行古诗教学分为两类:一是教学观赏画。一般来说,每篇课文都有一幅画,借助图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如《静夜思》《悯农》的插图。二是学生创作画。让学生在已有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古诗的内容和涵义。教学《咏柳》一文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杨柳的美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大自然是如此美丽,诗文是如此神妙。
(四)图画促学文
教学《阳光》一课时,首先通过一幅幅美丽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通过一幅河面闪着阳光的画面,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锦缎”这个不常用的词语。教学大纲要求背诵这篇课文,这对于低段小学生有一定难度,一是篇幅较长,二是不像儿歌般押韵朗朗上口,特别是段与段之间关联性不强。如何让学生轻松背诵整篇课文呢?我还是运用图画。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出示一幅幅图画,学生看着图画自然地背诵,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都会背诵了。可以说,是图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是图画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五)绘画与课外阅读
动手画画是儿童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勾画与着色之间,内心的放松与愉悦是孩子世界的阳光。教师可以设计读文画图的作业来促进课外阅读;也可以鼓励编连环画、给故事配图、画心中最爱的故事等活动,吸引孩子读书;在班级“小画廊”中定期展示绘画作品,这样的活动孩子往往兴致勃勃,大显身手。
(六)绘画与写话
写话训练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认真阅读教材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口语训练和写话都是有图画引领的,由单幅图到多幅图,由简单图到复杂图,由完整的图到需要学生补充的图。据此,我在教学中也利用图画让学生练习写话,比如学完《画家乡》,就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家乡,然后跟大家介绍自己的画,自己的家乡;学完《黄山奇石》后,让学生搜集其他奇石的图片,仿照课文进行介绍。
三、说说演演,体会领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遵循儿童这一特点,课堂上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角色,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儿童智慧的火花,打开思维之门,使其快乐地参与学习,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一)理解领悟语言文字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口动、心动、手动、身动,用表演的方式去领悟。学生在表演中的神情、动作都会促进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对角色的体验、对知识的内化。在表演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与角色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内化对字词句乃至课文的理解。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我让两个学生来表演“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其中一位女生踮起了脚尖,还用手拉起了自己的裙子。学生都认为她表演得好,我问:“为什么?”学生说:“小蜻蜓是‘立’在荷叶上的,还展开透明的翅膀呢。”我又问:“小蜻蜓,你刚才说荷叶是你的什么?”学生争抢着回答:“停机坪,停机坪,你看,小蜻蜓多像一架小飞机呀,荷叶就是停机坪。”一个表演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再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对于带有“迎上去”“追上去”“游过来”的句子,先出示三张蝌蚪相关动作的图片,再让学生几个人一组演一演,使学生体会到小蝌蚪所处位置不同用词也就不同。在鲤鱼前面用“迎上去”,在乌龟后面用“追上去”,青蛙蹲在荷叶上没有动则用“游上去”,来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讲读课文之后,我再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遍,学生体验到表演的快乐,体验到童话故事的情趣,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诵读语言:不离本体警惕过度拔高
长期以来,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没有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往往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等其他课程。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让学生用理解、感受代替诵读活动,将古诗词教学片面理解为诗词鉴赏课,导致过度的文本讲解分析,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已鲜能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空洞的诗词分析盈斥着古诗词教学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所以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师没有真正认清语文学科到底要教学什么,模糊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甚至学界有学者质疑语言教学是否忽略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其实不然,语言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染。语文教学过程中显性呈现的应该是本体性教学内容,而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应该渗透或包含在本体性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之中。[2]作为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不可能对教学的细节面面俱到,所以虽然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对学生诵读的要求,但是没有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即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
语文教师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地诵读诗词呢?首先,诵读即是要读出语言的节奏,古诗词特别是格律诗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读出来朗朗上口。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节奏,讲清诗词的平仄、节奏点,引导学生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节奏感,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与白话文不同的语音特征,在不断地诵读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提出:“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3]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玩味”,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古人创作诗词有“炼字”的传统,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古诗词中的一字、一词、一句都很值得读者推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品读字词句中感受不同字词句的不一样的表达效果。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在表达写作文章要有文采,否则就不能久传。古人作诗词不仅讲求遣词造句,同时也会运用一些修辞,如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许多字词句表达的内涵具有天马行空的特征,诗人善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不同于现实的更具特点的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不同意象所表达的不同含义,通过意象的勾连,体会诗词的意境。
二、诵读思维:注重实践摒弃低效聆听
一些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导致对“诵读”理解的偏差,致使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的诵读流于形式,这样的诵读只有声音的呈现,缺乏学生的思考与感悟,从而导致“声”“情”脱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十几年来收效甚微,学生学语文随着年级的不断提升,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愈少,存在着学生不思考或即使有思考也不善于、不敢于表达的现象。当然,许多语文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思维的意识,但却没有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案,更严重的是教师自身存在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素质不高的缺陷,也就更谈不上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讲授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科知识,但是许多语文教师过多的讲授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限制,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养成了“听课”的习惯,即使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但讨论的效果却不高。所以学生不注重思维或者思维低效来源于语文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实践。教师没有更新角色观念,传统教学观念的引导致使教师讲授过多,学生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与习惯。诵读教学尤其强调学生的诵读体验,虽然很多教师具有诵读意识,但是理解诵读教学的重点有偏差,若只注重声音表现的技巧,语文课堂就成了诵读表演会。
我们时常提到思维与教学的关系,可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认清何为思维,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活动式、体验式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思维与教学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首先,在诵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活动的关系,对于只有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习得的内容要重点讲,而对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习得的内容则可以略讲或不讲,语文教师要筛选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己的诵读感悟诗词。其次,积累可以充实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经验素材。教师要要求学生加强诵读积累,背诵一定篇目的古典诗词,并且指导学生对所背诵的古诗词归纳分类,以便于之后学习中经验的提取。再次,诵读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品质――再表达、再创作。诵读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而作出不同的演绎。[4]诗人将自己的情志转化为语言文字,读者就要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进行再创造,同时要把握再创造的“度”,即不可天马行空,加强引导学生产生对文本理解的不同感受,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诵读审美:文质兼美排除空话连篇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语文教学要给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但是教师不敢放手导致强调实践性并且会占据语文课堂较多时间的诵读教学“退居二线”。另外当前的古诗词教学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意境美的感悟,而忽略了诗词的语言美,教师整堂的分析鉴赏课也正是体现了这种诗词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师这种泛泛而谈往往造成学生对古诗词课的刻板印象即认为诗词课即空洞的分析讲解。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仍在继续,不同学者对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教育不可能脱离了考试评价而进行。面临升学压力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考试升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往往是由一张张语文试卷的讲解构成的,但是以考试评价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则弱化了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语文教师往往会忽视古诗词的语言美,正如在教读课文时忽视语言的本体教学,语文教师做的是“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的无用功,所以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发现、研读语言的习惯,在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时忽视语言教学,没有让学生从诵读语言入手,切身感悟诗词的美。
语文教学应当与美育相结合,古诗词教学更应注重审美,不可忽视学生美的感受与体验,在古诗词诵读中应如何重视学生的审美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语音美,古代文人创作、鉴赏诗词是通过吟诵的方法进行,甚至词在产生之初是谱曲歌唱的,所以不管是吟诵还是歌唱,主要是透过声音表达与感受诗词的内涵,朱光潜先生曾说:“声音节奏是情趣的直接表现,读诗如果只懂语文意义而不讲求声音节奏,对于诗就多少是门外汉。”[5]所以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声韵母的配合、音调的配合、节奏的落脚点,发现并体验古典诗词的语音美。其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字形美,一首优美的诗词由诗人精心筛选的汉字组成,而汉字最初的形体特征就是一幅幅图画,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发现字形美的意识,在诵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表形特征。再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发现诗词的修辞美,以浪漫主义李白的诗为代表善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宏大的意境,“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都不符合写实描写,所以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对时空的虚化,而不苛求诗词意境与现实情境的一一对应,才能够感受到诗词所展现的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意境。
四、诵读文化:把握内涵而非流于表面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许多语文教师对诵读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将诵读理解为齐声朗读等情况,没有发挥出诵读应有的功能,忽视学生个体的诵读体验,使得师生都对诵读教学充满怀疑。甚至有不懂语文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对诵读理解有偏差,并且受社会上“国学热”的影响,让学生在学校中穿上传统服装,手捧竖排经书,念起书来摇头摆尾,将文化传承理解为机械复古曲解了诵读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对诵读作出明确的内涵界定,使得语文教育在开展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无所适从,用朗读代替诵读教学。何为诵读?有学者认为诵读是一种读书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反复朗诵阅读,口诵心惟,感悟语言的声音韵律和气势,领会诗文意象画面和境界,加深记忆,培养语感,在身心参与中习得语言,获得美的体验。[6]诵读应当包括朗读、吟诵、背诵等不同的形式。然而社会大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倒逼使得教育的原有生态受到破环,将一些错误观念引入学校,使得学校教育杂揉着社会浮躁之风,失去了原有的本真。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流传至今,得益于其一定的有效性,如何既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同时兼顾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呢?朱熹提出了关于诵读的“朱子读书法”,语文教师应当借鉴其“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的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染,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把握文化的内涵,而非走形式主义。其次,语文课程具有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但是一定要把握语文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的特点,不同时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各异,语文教师所设计的古诗词诵读应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不应盲目复古;同时更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切忌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吴忠豪.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研究[J].语文建设,2014(12):1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95.
[4]魏巍巍.从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几点问题谈起[J].语文建设,2012(4):75.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九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207.
为了满足广告语言的创新要求,词汇替换广告语几乎伴随着广告发展的始终,为维系广告语的创新与衍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词汇替换广告语中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同音字替换,一种是故误字。这两种词汇替换,从词汇的声、形上丰富与充实了广告语,当然也产生了词汇误用现象,但是,相对而言,词汇替换广告语是广告语创新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一、同音字替换
同音字替换,把一个词用相近相似的词来替换,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词汇替换广告语中同音字替换,多为词汇的替换,但也包括谐音字替换。例如:
(1)默默无蚊(闻)——(蚊香广告)
(2)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
这些四字成语中,广告语言巧妙地借取了同音字的替换,用跟产品相似的音同字来替换掉原来成语中固有的字,让该字与商品的特征紧密相联。(1)中的“蚊”字替换掉原来固有成语中的“闻”字,不仅让消费者能直观获取到这则广告语是关于蚊香的广告,而且也说出了该蚊香无味好用的特色。同音字替换在词汇替换广告语中最简洁、方便的使用方式是成语替换,另外常见的是词语谐音和化用古诗词。例如:
1.词语谐音:
(3)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4)有实“粒”,更健康。———(金锣王火腿肠)
(3)中有化用习语的迹象,习语中的“打”字形容对象是人,是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交际的一种认知方式。在广告语言中,通过词语谐音的办法,达到词义的替换,让原有的词义替补到了打印对象上去,从而实现意义的转换,达到宣传新奇,使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了广告求新、推销产品的目的。(4)中“粒”严格意义上讲,算是同音字替换,但考虑到完全是同音字替换,还有形体的词性变换,就把这类广告语也归入到词语谐音中来。实质上,它们都是通过词语的变换,转移了词语自身使用的固有语境,达到了意义对象的转换,实现了商品与广告宣传的有益结合。
2.化用古诗词:
(5)恨不相逢未“驾”时。——(台湾自动变速车)
(6)此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成都全聚烤鸭)
台湾自动变速车的广告词化用了张籍《节妇吟》中的“恨不相逢未嫁时”,成都全聚烤鸭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甫《赠花卿》“词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化用古诗词,也多以替换原有诗句中的词汇为主,如(5)、(6)中分别将“嫁”替换为“驾”,将“词曲”替换为“此味”,“闻”替换为“尝”。为了宣传产品,化用古诗词,既保留原有诗句形式的不变,又以全新的意义融合进产品自身的特色,有助于满足广大消费大众的心理需求及审美趣味。对古诗词的应用还有引用、截用等形式,但对于词汇替换广告语来说,化用古诗词是最为典型的一种语言想象。
二、故误字替换
词汇替换广告语中容易出现另一种现象:故误字。所谓“故误字(符)”,是指故意误用规范汉字,或故意用符号替代规范汉字,是广告商在追求新奇、节省成本、高效鲜明地使用广告语言时,故意把词汇中的某个字写错以换得词汇新意义与产品本身特征相符合。这种有意为之的广告语言创新方式,与同音字密切相关。故误字即使应当包括同音词替换,但同音字替换体现在词汇外部的形式上,而故误字的出现将同音字替换转化为有可能的意义。故误字出现在广告语中,改变了词汇原有的意义,将同音字替换从形式表述深入到意义内部中。例如:
(1)乐在骑(其)中——(赛马/摩托车)
(2)闲(贤)妻良母——(洗衣机)
(3)趁早下“斑”,请勿“痘”留——(香港有家化妆品公司)
虽然“其”、“贤”、“斑”、“痘”等字皆是同音字替换,可当按照惯常语言的表达,这些字常常以别字错字替换约定成俗的词汇,意味着被替换后的词汇表述的不合理,广告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现象,有时会偏离惯常语言的表达。原有词汇被替换后的不合理性,只是不符合约定成俗的语言现象,相对于追求鲜活与新意的广告语来说,不合理性可以带动与刺激产品的消费。如“其”被替换成“骑”,“骑”作为使动词充分表现出“赛马/摩托车”这一体育运动或者产品带给人的感官与心神刺激。故误字运用汉语修辞的表达方式有效地体现了产品特色,利于激起消费大众的兴趣。
因此,故误字出现在广告语中,说明了语言变化发展的代谢规律。代谢转换律是说明语言变化发展基本状态的规律。一个语言单位现存的状态,可在结构边界范围内转换为另一种状态,但转换前后,语法、语义、语用的总的功能量不变,只是发生了功能之间的代谢,即各种功能的分配发生了变化,包括某一功能内微能之间分配的变化。这一规律揭示了语言化发展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的根本特征。例如:
(4)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
(5)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
【关 键 词】 文言教学;汉字学;中学;教学
汉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同属“小学”范畴,内容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根据字形辨别其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归纳造字法则。汉字学古已有之,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成果汗牛充栋。但其研习需要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文化积淀,大学中文系学生才修习。但是,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方案的施行,深入浅出地运用汉字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古文和古诗词,畅游汉字王国,更自如地应对考试,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确有必要。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的造字法则,使其能够或者尽量能够体现所代表的词的读音和意义。据此,分析汉字的形态,往往能够找出规律,在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建立联系。中学文言文和古诗词学习,字形和字音、词意是重点。运用汉字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一、从造字规律着手,帮助学生认识词语
汉字作为世界上少有的表意文字之一,其形态几千年来大体上保持不变。即便汉字的书写形态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构件及其表示意义的大致恒定。所以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根据汉字的形态去探求词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归纳了四种造字方法和两种用字方法,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恰当的时候运用“六书”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学生容易吸收,记忆也比较牢固。比如,在文言篇目中“即”和“既”这两个词语经常出现:
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言未既(韩愈《进学解》)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九章?涉江》)
二者字形相似,读音相近,而意义不同,是经常要考核的知识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呢?不妨从造字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和“既”都是会意字,它们有相同的部首“n”,这是盛食物的器具。“即”的右边是“卩”,象一跪坐之人。一人对着盛食物的“n”跪坐,表示正要进食。所以,“即”的本义便是“靠近”,引申为“即将”;“既”的右边是“”,象一扭头打嗝之人。一人在“n”旁扭头打嗝,表示进食完毕。所以“既”的本义便是“结束”,引申为“已经”。这样一比较,二者的区别一目了然,学生自然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即”、“既”还被进一步引申用作介词,但只要记住了它们的基本义,理解起来不会有大的困难。在掌握本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告诉学生,凡以“卩”作为形符的字,其本义总与人的腿部动作有关,比如“叩”、“却”、“印”等;而以“既”作为形符的字,则与出气打嗝有关,如“慨”、“”。
另外,《说文》还对汉字的部首进行了解说,记住某些部首所代表的含义,能够对成批的词的意义有所了解。比如部首“阝(在右)”是“邑”的简写,凡是以“阝(在右)”作形符的字皆与城镇、地域等义有关,比如“邻”、“都”、“郭”、“部”等;而部首“阝(在左)”则是“阜”的简写,凡是以“阝(在左)”作形符的字皆与升降、阶梯、楼台等义有关,比如“隧”、“降”、“陵”、“障”等。
以上只是很简单的两个例子。在中学文言教学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通过寻找造字规律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只要方法得当,讲解深入浅出,学生会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知汉字的魅力。
二、从汉字形体入手,分析探求词义
汉字的形体与其词义有密切的联系,故往往可以依据字形探求其意义,这种方法叫以形索义。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同时要参证于文献语言,即不仅要与字形结合 ,还必须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这样可以避免想当然。可以举一个例子。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教材注:“军,驻军, 动词。”而《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却这样解释:“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教材和《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孰是孰非?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车,兵车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军,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由此可见,“军”本为动词,本义是“包围”。将兵车围成一圈时,当然是表示军队驻扎下来准备宿营,因此,“军”引申有“驻扎、驻军”义。是谁将兵车围成一圈呢?当然是军队,因此“军”又引申有“军队”义。由此可见,“军”的“驻军”义和“军队”义都是由本义“包围”引申出来的。既然“军”本为动词,那么它表示“驻军”义时当然就不是“名词活用成动词”。由此可知,语文课本的注释是正确的,而《古代汉语》的解释是不准确的。如此分析,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又教给了他们探求汉字本义的方法。
三、透过字形,感知汉文化
汉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汉字的构型、取义往往与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汉字甚至鲜明地代表了汉文化的某些方面。“羊大为美”自然已不必再说,还有一些个性鲜明的汉字,分析其构型便能够了解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民风民俗以及行为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适当作一些这方面的分析,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好”是一个古老的汉字,甲骨文里便已出现。《说文》:“好,从女,从子。”这个会意字的构件让人心生疑惑:女子便是好?常识告诉我们,在古代,女子不被认为是好的象征,反而“红颜”是“祸水”。这也从一些汉字中可以看出,如奸、妄、妒等。那么如何理解“好”呢?分析“好”的甲骨文造型,会发现它两个构件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子”比较小。原来,“好”是“女人+小孩子”。再一分析,不难推导出,是“女人生小孩子”才算“好”。为什么女人生小孩就好呢?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远古时候,生产力低下,和自然做斗争、进行生产劳动主要靠人自身的力量。人的数量决定了家庭的劳动力和收获。女人生孩子,增加了劳动力,所以觉得美好。另外,原始社会里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人数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女人生了孩子,就会增加部落的有生力量,所以得到崇拜,觉得这是美好的。
又比如“雁”。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说文》:“雁,从隹,从人,厂(hǎn)声。”“从隹”很好理解,因为雁是一种鸟。但为什么“从人”呢?“雁”和“人”有什么关系?在先秦,雁可以作为大夫相见时的礼物。古时候的婚姻“六礼”中,五礼都要用到雁。大雁为什么有婚姻的象征?这与它的习性有关。大雁为候鸟,秋南春北。古人认为这是一种顺乎阴阳的往来。而婚姻则是阴阳两性的和谐结合,用雁作礼,希望双方的结合和谐美满;大雁很守时,从不失信。古人的婚姻也非常看重时候,娶嫁都有定时。用雁作礼,表示该婚姻是守时守信的;雁迁徙时,老而壮者在前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改变秩序。这与“长幼有序”的儒家礼教相符合。用雁作礼,表示该婚姻是有序进行的,没有越礼;雁一旦丧偶,便终身不再成双,故可象征忠贞。如此种种,使雁成为人伦之鸟,“从人”在情理之中。
由此可见,汉字的学习也是很有趣的,带学生漫游汉字王国,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起到点缀和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素莹. 汉字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 课外语文,2017(18).
从古至今,吟咏是人们抒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从《论语》中孔子赞同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到《世说新语》中所载的阮籍“E然长啸,韵响寥亮”;从陶潜的“登东皋而舒啸”,到苏轼的“何妨吟啸且徐行”,都可以看出吟咏是人们抒感的重要手段。吟咏更是从古至今青少年学习诗词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的语文课。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家刘大就提出了“因声求气”的观点,他进一步阐释说:“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论文偶记》)既然是因声求气,那么“因”什么样的“声”更能体会出诗词的神韵?当然是这个字的古音,也就是创作者当时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汉字以音形义为一体,不同字的读音、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表意都不相同,神韵自然也就不同。让古音在诗词中活起来,可以通过这种“不同”达到和古人充分沟通交流的目的,体会古诗独到的音韵之美、神气之美、意境之美。
吕叔湘先生曾说,如果让朱熹走到孔子的那个年代去,任他《论语》再熟,他也听不懂孔子在和弟子们说什么,可见古今语音的差别。好在从清朝开始,我们就有许多卓有成就的语言文字学家,他们通过不懈的研究,弄清楚了好多汉字的古音和古义。今天,我们记住一些重要字的古音,也不是太难的事。
古诗词中有一些情况,尤其需要按照古音来读。
一、需要以古音押韵的时候
自唐以后,古人作诗多以《平水韵》为准入韵,平水韵是在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年代久远,一些读音和后代不尽相同,平声韵部中,比较明显的是“六麻”、“九佳”、“十灰”、“十三元”几个韵部。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古诗见到的“斜”字,属于“六麻”韵部,做韵字的时候,需要读成“xia(阳平)”音。而在杜甫的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从押韵来看,“回”字当读如“huai(阳平)”音。
在古音押韵的问题上,楚辞尤为有代表性,姑且以屈原的《离骚》为例。我们都知道,楚国因为地域、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了以“楚声”为音韵基础的楚辞。因为独立,好多读音的差异更为显著。比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降”字读如“hong(阴平)”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
“巷”字读如“hong(阴平)”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御”字读如“ya(去声)”
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
二、平声韵古诗出现仄声韵字的时候
古音中,有一些字的读音属于通音,既可读成平声,又可读成仄声,视需要而定,这些字不是很多,如“看”、“听”、“醒”、“浪”等。但要知道的是,古诗中绝不可能出现以平声字入韵却出现仄声韵字的情况。一旦看到现代汉语中仄声字出现在平声韵的古诗中,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一定按仄声来读,就会显得晦涩别扭,破坏了古诗音节和谐流畅、琅琅上口的美感。比如: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全诗的韵脚是“难”、“残”、“干”、“寒”、“看”,属于平水韵中“十四寒”韵部。最后的“看”字当读成阴平。同样,杜甫的《月夜》中“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看”字也当读成阴平。可是,在李商隐另一首《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中,“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的“看”就必须读成去声,因为全诗都是以仄声入韵的。
咏怀古迹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里,“论”字读成阳平,理由不再赘述。
三、需要以平仄声来体现格律诗的规则的时候
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每一句诗、每一个词都有严格的平仄要求,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七律中,每句的第二、四、六个字必须符合律诗的平仄要求。有一些字如果出现在韵部里,我们必须依照律诗的要求,该平则平,该仄则仄,不可以以现代汉语的读音为准。比如: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四句如果“教”字读成仄声,那整个句子的平仄就成了“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在律诗中决不允许,因此,“教”字需要读成阴平。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如果第二句中的“思”字读成阴平,那么“思华年”在平仄上就成了“平平平”,三平尾是律诗的大忌,因此此处该读成仄声。
四、遇到古代的人名、地名、少数民族名称的时候
按照古音来读古代的人名、地名等是对古人的尊重。固然,今天我们怎么读古人都无法穿越到当今告我们侵权,但既然他们原本就叫这个名字,我们有什么权力随意更改呢?所以,我们不能把古题乐府“燕歌行”的“燕”字读成仄声,不能把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中的“谷”字按今音来读,而要读成“yu(去声)”音;不能把贾岛《渡桑干》中“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中的“并”读成仄声,而要读成平声。
五、面对入声部韵的古词的时候
就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
不言而喻,教师应具有美的师德和高品味的审美修养。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会在他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范。
真正具有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是能在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透出卓尔不凡的魅力而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以自身艺术修养去开发学生智慧的心灵,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选择和接受美的对象,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塑造未来一代人的美的心灵。
二、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增强审美教育的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按照美的存在领域的不同,美的种类分为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
1、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火烧云》、《草原》、《葡萄沟》等。
2、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相关这方面的篇章也有很多,如《在花山》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质,《》体现人性之美,《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体现人格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
3、艺术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而且是通过精心筛选的珍品。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的作品。都可见到。作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课文,是美的内容与美的语言的辨证统一。欣赏课文语言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所在。
三、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
1、通过泛读朗读,化字面语言为声音语言。、字面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平面静止的,而当字面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被人读出来时,便赋予了生命、情感。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课还是泛读,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那喜怒哀乐的表情都是给学生一种情感的熏染、审美的感受。
2、通过演示图画或录像,化景语为情语。比如。教师在教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可边读边演示几幅与以该诗为题的图画,让学生先从感官上领略诗中的清峻、幽深的意境。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倾注在雪景中的情趣和人生的意义,从而体味出诗中所蕴含的冷峻、孤寂的美。
3、通过播放音乐,化乐情为语情。比如在教古诗《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在讲完诗的大致内容后,让学生谛听同名古曲,此时。曲中“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中所塑造的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以及所展现的一幅幅妩媚诱人的图画,同诗中“明月高悬、宇宙辽阔、江流婉转、月色迷朦”的壮阔景色浑为一体。学生便能更好地在音乐中体会到语境、语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后的兴趣。
4、通过表演活动,化单一语言为立体语言:
少年儿童有着爱表现美的个性特征并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文情节性、戏剧性、动作性等较强。很适合于小学生表演。
四、低年级加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汉字形美、音美、意美,积聚着我国文字美的魅力。在教学中,要利用汉字的结构、凭借课文的情境,来创设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汉字的情境。
1、让学生领略到自然之美。
在识字教学中有意制造汉字与学生脑海中有的自然景物联系起来,进而感悟到自然界的美,使他们真正去领略自然界的美,如有位教师在教“山”这个字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段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并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雄伟壮阔的泰山,高大挺拔的黄山,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把它具体到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峦,让学生感受到山的淋漓酣畅、活泼跳宕的情态。从而使学生通过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从而掌握了这个“山”字。
2、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