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经济作物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作物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作物概念

第1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副产品;加工业;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大幅度提高和市场农业的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大幅度增长。如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急需研究和实施的重大课题。

1、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势在必行

东明县农业是资源约束型农业,必须走农副产品加工,多次增值的路子。从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看,凡是资源丰富的国家,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走出了一条以出口基本农产品为主,以加工农副产品为辅的持续发展农业的路子。例如,人均耕地较多的国家有:美国0.8公顷,加拿大1.8公顷,澳大利亚3.1公顷,它们都是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凡是农业资源不足,特别是土地资源不足,而农业又比较发达的国家,例如,日本人均耕地0.03公顷,德国0.11公顷,英国0.12公顷,荷兰0.05公顷,意大利0.16公顷,这些国家农产品加工率要占80%以上,加工产值一般为初级产品的2~倍,同时带动了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走向了富裕。而目前东明县农副产品加工率不足30%,加工增值部分仅相当于初级产品的80%,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也说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潜力是很大的。

农产品商品量的大幅度增加,急需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东明县曾经是全国有名的缺粮大县之一,当时根本就没有富余农产品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那时,农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到1982年,全县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地超过了300公斤,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同时为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后,粮棉油瓜果菜等农作物出现了全面大幅度增长势头。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至少从三个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一是,通过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可大幅度提高加工品的增加值。据调查分析,2011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率约30%,增值率约80%,占人均收入的20%;经过几年努力,农副产品加工率如能达到50%,深加工增值率达到1.5倍,加工增值将达到565亿元,人均增收1061元,将占农民收入的60%左右。二是,随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剩余数量将逐渐减少,使农产品价格得到合理地回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升,将进一步激发农民科学投入和科技种田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找准主导产业,确立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包括市场和社会化服务在内的运转机制,其中确立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贸易企业,但从我县具体情况而言,应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足见其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总之,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发展,加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2、调整农业结构,为农副产品加工业生产充足的原料

农产品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人类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油料(油脂)、蔬菜、果品等。第二类是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如饲料粮、饲草、作物秸秆等,它们可以转化为肉、蛋、奶、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第三类是用做工业原料的必需品,如棉花、麻类、烟叶等原有的工业原料作物,以及原来是粮食作物,现在已转化为工业原料作物的玉米、高粱、薯类等。通过深层次加工增值,满足人们对日用品、工业品和增加收入的需求。

第2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阶段 地理教学 空间概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78

地理知识因为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地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知识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并且知识的跨度也比较大。因此,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把地理空间能力是学习高中地理必备的能力之一,始终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在高考中对学生空间性思维能力的考察也日益突出。英国地理专家曾说:“无论对地理学的某一具体领域存在着怎样的个人偏爱,但地理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组合、空间联系。”其实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空间概念在其中的存在。比如等高线、比例尺、时差的计算等等都需要运用空间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教学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分析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有效进行。

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深入了解,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概念意识薄弱,遇到问题总是凭感觉估计,即使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遇到实际解答的问题还是不会运用空间思维进行思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耐心,从基础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思维能力。

二、帮助学生认识到空间能力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有时候一个事物的重要性也是决定是否能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智上已经比较成熟,他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任务,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也都有自己的规划。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学生会把自己的学习任务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类别投入适当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只要让高中学生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空间概念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进行有效记忆。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生自觉地进行记忆,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其实空间概念的思维能力不仅对于地理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看待世界各种食物和现象都有重要的影响,能够把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提高到综合的高度,使学生具备纵观全局,跳出藩篱客观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地理学科是对实际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了解,以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在自然中趋利避害安全生存。它的学科特点就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而且知识跨度大并且各种地理现象互为因果关系。因而地理教学一定不能只重视一个知识点的详细掌握,而是要建立全面的观点,站在全局的立场上首先让学生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节一节进行的,但是在地理学科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把所要学习地理知识的框架体系清楚地画在黑板上,并且详细地讲解其中的关系。比如说交通运输、商业区位与地形地势的关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各个地区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气候。气候现象、地势特点与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每次一堂课结束以后都要给学生布置新课的预习任务,而且要给学生留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些问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做到把新旧知识贯穿起来。

四、运用地图、地球仪教学

图像性是地理空间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我们知道的学习活动需要眼观、耳听、口读、手写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地理学习也是如此,借助地图对空间进行感知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

在地理教材上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图,比如地形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洋流分布图,等高线、等温线等等一个小小的地理区域有着多种考察的方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保证学生具备读图和通过图示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了解一幅图的概貌,还必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对各个局部特征之间的关系也能学会分析。学会灵活地看图,不放过图中每一个细节,结合题干所给信息进行分析和解答。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往往会有画个某区域的轮廓上面几个简单的图示,通过这个来回答问题,往往一个图会涉及多个问题,比如问这个区域所在的位置(经度、纬度或者东半球、西半球)、气候类型、代表植被、主要经济作物、交通特点、商业区位、人口分布、交通分布等等。这个问题是对于地理知识的综合性考察。而这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从所给图形的轮廓判断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但是大多数时候只凭轮廓很难辨别,这就需要学生把各种图示都记清楚。根据图中各种图示的分布特点来进行判断。比如,给了某个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就可以通过图示分析这个地区的地势特征,大致判断该区域所在位置,结合题中其他提示,验证是否正确,然后再综合分析其他因素,像是地形地势和气候类型等相结合推断植被和经济作物,或者南北半球经度纬度结合判断气候类型、风向等等。

五、督促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第3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让昔日的农村换上一副新面貌,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的故乡地处西北,躺在百里秦川的怀抱中,依偎在终南山脚下。她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便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

一、可喜的经济发展

(一)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民收入来源扩大,生活水平提高。

1.非农产业比重提高。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及服务业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迅速成长起来的一支队伍,这在西北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的情况下,给农村经济所带来的活力是不可估量的。如表1-1,1994年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43.3%,共245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525万元,建筑业245万元,运输业205万元,商业及服务业480万元,均比1993年有所提高。

2.种植业比重下降。全乡种植业产值比重1994年比1993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林牧副渔业发展较为迅速,。在故乡,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种植业中走出来从事林牧副渔业,由此形成的农村专业户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3.经济作物比重上升。农民对土地的利用改变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地区生产布局,积极使用家庭联产承包制所赋予的自主经营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作物,使整个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见表1-3。1994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199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粮食比重下降较多。

4.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得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形成,使农民收入来源扩大。在故乡到处可以看见成片的果树园林。尤其是近两年刚兴起的猕猴桃种植业,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大量的经济作物是农民货币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油料作物。从1992年到1994年承包地区油菜制种,其中1994年油菜种植面积占全乡耕地面积的20%,其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32%。其他如薯类、烟草、药物种植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民从多种途径、各种来源增加自己的收入。1994年全乡人均收入791元,比1993年增长192元,增长19.5%,农民收入中,商品性和劳务货币收入大幅度增加,并取代实物收入的主体地位。农民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由于货币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农民已不局限于自给性消费,商品性消费以较快的速度在农村普遍发展。自行车、电视机、缝纫机已是普及物品,彩电、音响、电风扇每百户拥有量不断上升,其作为奢侈品的概念在农民的心目中将不复存在。

(二)农业科技应用已成趋势,粮食生产稳中有升。1994年因干旱导致小麦减产。1995年又重复1994年的高温、干旱,然而令人宽慰的是:1995年小麦平均亩产达521斤,较之1994年的463斤却提高了10%。究其原因:科学种田已成趋势。农技站与西北农业大学取得联系,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及气候条件,配制并推广小麦优良品种,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为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由于产量增加,粮价放开,政府预先考虑的夏粮收购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简化,农民依法交纳农业税、各项统筹款,圆满完成国家购粮任务。

(三)经济资源潜力大,非农经济开发前景广阔。全乡四体企业(乡办、村办、联营、个体)在全乡经济收入中占重要的位置。199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272.5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2400万元,其他村办、联营、个体企业收入550万元,二者合计占56%。而全乡乡镇企业仅有7个,且在村办、联营、个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缺乏、信息不灵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说明乡村工业更有潜力可挖。全乡经济资源丰富,粮食生产充足,林牧副渔业发展迅速,经济作物盛而不衰,农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们从传统的农业运作模式中解放出来,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联结农民与市场的多种经营形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挥地区生产优势,为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故乡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她的改革基础仍是脆弱的,盘桓在她自身中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表现在:

(一)教育依然不被重视。“普九”作为全国教育体制的基本政策,是一代人素质提高的根本措施。然而在故乡,87%的学生达到小学毕业;完成“普九”教育的学生占50%;进行高中、职业中学教育并达到毕业水平的,有16%;高考这个关口过滤后仅剩5%的学生参加高等教育的学习。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点:

1.从培养者来看,少数家长仍存有传统观念。一方面重男轻女,完成“普九”的学生中,女生占20%,而在失学的学生中,女生占64%;另一方面抱残守缺,对教育不予重视,认为大老粗照样赚钱。

2.从受教育者来看,环境影响较大。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条件改善,一些青少年不愿承受学习的艰辛。另外受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青少年良莠不分而误入歧途,拉帮结伙、打架、酗酒、吸烟,不仅污染校园环境为学校所不容,他们本身对学习已丧失兴趣,失学顺理成章。

3.从教育者来看,旧的办学体制与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学校不具备办学自,农民集资办学,教育经费困难。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师,兼工兼农,公办教师总设法调往城镇,教师队伍不稳。另外,学校在办学难的情况下把负担转嫁给农民,学生的学杂费是杂而全,加上近两年学校出现的“承包”模式,大到参考资料、补课费,小到作业本、笔、墨水,一古脑儿通过学生转移到家长头上,久而久之,家长不堪重负,导致学生失学。

(二)科技亟待在农村扎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地区的振兴,更需要先进的生产力的带动。目前,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只是农用小型或手扶拖拉机奔忙在运输线上,农业耕播大部分仍由自古延袭下来的耕牛去完成;现代化的联合收播机在分块式的农田结构下无法发挥它的先进作用。农业与科技联袂的障碍是“社会经济”问题。现有的农业经济以其形式分散、规模较小、运行灵活为特征,家庭联产承包制影响农村经济组织程度,而科技的推广应用多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这必然阻滞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三)资源运用不合理,滥用与闲置并存。

1.耕地面积锐减,土地浪费严重。近年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口越来越多,耕地面积越来越少。1992年人均耕地1.8亩,1995年人均耕地1.3亩,减少27.8%。退耕改果树、基建、农民个人建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三大原因。栽培果树、基建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占用部分耕地无可非议,而农民个人建房占用大量的优质耕地却令人痛惜。#p#分页标题#e#

2.与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并存的,是资源的破坏。在成片的荒坡、草滩无人开垦、大片耕地被占用的同时,人工垒成的高大结实的河坝被拆掉,石头当做商品被卖掉;坡地的梯田式耕作方式被破坏,盲目扩大土地边缘面积导致坡度加大、排水沟堵塞。结果是:每遇暴风雨,河水涨溢,雨水漫流,水土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3.农村工业资源配置不合理。故乡农村工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相比,生产效益很低。原因之一是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方面资金投向把握不好,如皮鞋厂、开关厂,生产成本高、技术水准高、市场风险大、竞争激烈,其发展前景难以预料;另一方面则是现有农村工业容量小,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经济资源,造成资源的相对过剩。大量劳动力外流也是资源的一大损失,有待开发的农村加工业依赖于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对资金相对短缺的替代,这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源优势。

(四)农村经济组织无序,难以向更高层次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给农村带来效益的同时也表现出它的局限性。土地承包后农户自主经营而追求短期效益,资源利用和土地使用无度,不考虑土地的自然周期及承受能力。不能从整体出发考虑地区经济的最大效益。另外,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使政府的整体规划无法实施,公共设施不健全,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1995年夏末的持续高温和干旱使许多河流干枯,水资源供不应求。由于缺乏大型水利设施,无法利用地下水,使秋季玉米不能按期播种。结果造成秋季收成的很大空白。落后的交通、滞后的邮电事业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乡村公路质量差,技术水准较低。大多数依然是土筑路。电话通信仅局限于政府组织的联络,电信事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有指望未来。农村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使农民被迫安于守成、不思进取,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更大的发展。调查时,乡政府有关人员谈及原因:

1.资金无法落实。国家投资有限,向农民集资困难。在农民收入增加的背后是各种消费的远远超支,农民对各种收费、摊派、筹资承受能力有限。

2.农民组织程度低。农户分散经营已使基层政府失去凝聚力,组织农民搞公共设施等系列社会化服务尤其困难。一些村组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环境恶化,人力有限。在农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恶化听从于宿命论。落后现状难以应付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于如何适应并改善环境,由于力量所限,农民难以积极地付诸于行动。

三、思考

在落后中求变革,在发展中找差距。农村经济应在不断发展中寻求自身发展机遇和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根据故乡经济现状及问题,启示有4点:

(一)加强教育及科技应用。教育与科技的长期效益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农业与科技的分离作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已不容继续被忽视。

(二)合理引导消费,强化投资意识。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体现在农民对生活消费的高度支出。但投资意识的淡薄,无疑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与落后的农村工业及地区相差悬殊的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政府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4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第5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这次参加科学普洱专家论坛,是我第一次踏上云南普洱这神奇、迷人、一见就忘不掉的红土地。面对层峦叠嶂、一望无际的绿色,所有曾经的期待、想象都被这一抹清凉所覆盖,我只能被震撼着、感动着、憧憬着、征服着、荣幸着……

历史赋予普洱茶以厚重,而我得以加入“数字化茶山工程”将带给普洱茶新的使命――切实推动数字化精准农业的发展。

如果我们把数字化茶山工程比作一个人,那么他必将是一个智者,是侠士,更是中坚力量。智者?!

说他是智者,是因为他天赋异禀,能目穷千里、逍遥神游、能事无巨细、过目不忘,更能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分布在千年古茶山上的新一代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他穷千里而逍遥游之的根本。这些传感器有的能摄像、有的能测海拔、有的能测温湿度,有的能测土壤成分;他们彼此分工,却又紧密协作,在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这些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时刻不停的汇成数据的洪流,延绵流淌在茶山上,流向数字化茶山的大脑――存储分析中心。现代化的机房中,海量存储器实时记录着茶山上的视频图像、气象资料、土壤变化。面对一排排的存储服务器,你仿佛能听到历史流淌进现代的嘀嗒声。不仅如此,通过计算机信息挖掘技术,我们可以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数据中分析出茶山上每寸土地更适合种植什么种类、什么等级的茶叶。俗语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什么样的高山、什么样的云雾、什么样的好茶、好到什么程度,你都可以尽皆知晓,千年俗语,却在现代的今天第一次明了地贴近了你。

侠士?!

说他是侠士,因为怀他济世而忧之心,握资源而不独享,网罗天下英才而为民所用。我虽是不懂茶道之人,但我也能感受到:当你左持砂杯,静品绝世香茗,右握鼠标,网目千里茶园云雾缥缈美景,是何等悠然和超脱。也许你不仅是爱茶之人,更是做茶之人,那么你可以通过网络翻舀所中崽茶园的数据记录,做到每一片叶子从发芽到生长到采摘的每一个环节你都可了然于胸。数字化茶山工程,不仅能通过网络和3G手机终端将千里之外的茶山拉到你咫尺眼前,更能为“科学普洱”的研究计划提供支撑平台。在这个研究计划中,身处云南、北京、东北、乃至海外的众多生化专家,正通过这个平台共享着采样数据、实验方案、试制设备和科研成果;正通过这个平台密切协作,研究着普洱茶的功效和机理;正通过这个平台践行着新一辈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不难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当一个普通消费者买到一饼普洱茶。打开包装,会看见一个条码标签,将祭码输入浏览器,就可以点击查看到这饼茶叶产门茶山的哪片土地;饼中每一枚茶叶生长全过程的视频记录和气象记灵,采购、粗制、发酵、翻堆、千蝶、分筛、拣剔、拼配,和压制、包装与贮运等所有环节的监控记求,你甚至可以知道每个茶工的工号、运输的车号。你看到的不仅是全部的细节,更是茶人倾注其中的汗水和热忱。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茶山还是预警平台和专家系统,当监控端发现气象异常或病虫害,会采用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茶农;随着更多专家的加入,科研成果也将植入这个平台,茶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解决方案。

记得我在论坛上把普洱数字茶山归纳为“六化”:数据采集综合化;信息存储长期化;网络传输点播化;多点监控实时化;科学研究协同化;成果受众普适化。与前端技术特点相比,我个人更看重最后这一点“成果受众普适化”。数字茶山是一个科技成果,更是一个网聚优势力量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受众不可谓不广:政府、企业、茶农、专家……。政府,是数字茶山工程的规划者和践行哲,但更是受益者,有了数字化茶…,政府可以即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作出精准的决策;企业在数字化茶山的支撑下,可在原叶采购阶段就进行优中选优,可将生产环节接入数字化茶山,既促进标准化生产,又提升了品质公信力,扩大了品牌影响;茶农在数字化茶山专家知识库的辅导下,可从容面对各种问题,高产不说,更可以潇洒的从手机中监控茶山,一改而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完成山“茶农”向“茶工”的转变;专家,更离不开数字化茶…这样一个优势共享的平台。在网络实验室上。交流讨论大大开阔了思路,加快了研究进度,这也是科研工作者耕耘的茶山

中坚?!

说他是中坚力量,是因为他肩负着数字化精准农业示范和推广的重要使命。2007年中央1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并且提出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这就要求跳出传统农业发展的思维定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传统农业的技术模式只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和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从而形成了“传统精耕细作”的生产管理经验,但因缺乏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而形不成大规模的生产力。而20世纪80年代未由美国农学家提出的精准农业,将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融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为一体,形成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通过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及渗断,实时决策,进行田间作业的精细管理。据测算,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可以节约30%以上的肥料和农药,可使作物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在科学利用投入的情况下增加产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它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其重要特征是使各种原料的用量达到非常精确,像工业流程一样连续进行,从而实现科学化经营。发展“精准农业”的关键是加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应时而生的普洱数字茶山,不仅应用了上述技术,更开创性的融合了新一代无线传感器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高性能并行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

第6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农业产业聚集区的健康发展对于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侧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产业,对产业聚集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定位上,河南省政府所作出的各项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聚集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 现代城镇化

一、农业产业聚集区的相关定义

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经营的各个部门。一个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在某一地区的聚集,实际上也是产业与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的某种关联和联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显现出前向联系或后向联系的特征与现象。一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会引起这个产业的下游产业或行业的繁荣,产生前向联系的效果,而且这些前向联系的行业也逐步会向该地区聚集。

聚集经济是使用广泛而抽象的一个学术概念:或是产业的生产活动,或是贸易与商业的交易活动,或是其他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生产性活动(劳动力聚集)和非生产性活动,在区域上达到比较明显的集中倾向,并呈现出一种地理性聚集的经济状态。小城镇产业聚集是指关联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企业、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的企业、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小城镇区域内集中并以城镇网络为基础形成企业间紧密协作的产业体系。

小城镇的产业聚集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发生在特定城镇区域内;在小城镇中具有同一特定产业领域,既包括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也包括产业链中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企业;城镇产业链中具有上下游关联的企业;小城镇相关产业领域中具有紧密联系的企业和服务组织。农业产业聚集区就是集中以上各种条件,在农村“城镇化”的道路上,以产业为纽带链接城市和农村促进产城融合的新途径。这是因为在农业产业聚集区中,不同的产业部门(如:畜牧养殖业和水果加工业、粮食作物的各种深加工等)同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和有上下游关联的企业(如大多数农户,农民合作社,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深加工企业等)可以共存并且数量很多能够形成关联复杂且密切交错的经济网络,促进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政策建议

基于河南的农村自然条件优势、产业聚集区的优势作用和国家将河南省列为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定位给予的政策支持,河南省坚定不移地开展农业产业聚集区建设。张笑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应对挑战的应急之策,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省加快建设农业产业聚集区和现代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发挥导向和推进作用:

(1)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提升工业主导地位,延长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夯实“原料车间”,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作为工厂加工的原料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加工车间”,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做大做强农作物深加工企业;地方政府采取扶持、引导办法,积极组织农民组建各类农业经营合作组织,促进农业合作,发展“总装车间”,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2)以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产业竞争的本质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应用技术开发力度,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对种子培育,化肥农药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领域形成新突破,提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努力营造政策吸引人才、机制激励人才、事业集聚人才和感情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3)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实施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强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中原九大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加强公共基础服务,加速城际公交城际铁路的开通,增强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地方发展要加强城市与周边农村城镇的密切联系,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带动现代城镇体系发展。

(4)以农业产业集聚区规划为基础,加快完善三个体系发展载体。科学规划集聚区发展,明确功能分区,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聚区对城市产业、人口的承载功能,提高企业入驻能力、水平和数量,将农业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出台鼓励各县市区向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飞地经济”政策,确保责权利相统一。完善集聚区管理体制,增强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保证管理机构高效运转,投资强度科学合理、项目服务细致周到。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建优.产业聚集的特征、成因及类型.当代财经,2003(1).

第7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据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所谓“香蕉艾滋病”的病症全称为“黄叶病热带第4型”,即香蕉枯萎病。近期由东南亚蔓延至莫桑比克及约旦。文章中预测,这种无法抵抗的病毒最终可能摧毁全球85%的香蕉生产,而且世界上的香蕉或将灭绝。对此,张锡炎回应道,把香蕉枯萎病硬说成“香蕉艾滋病”是近段时间网络上杜撰出来的一个毫无科学依据的伪概念, 炮制这一概念的人其网络犯罪的意图十分明显,其手法与前几年有人把香蕉枯萎病硬说成“香蕉癌症” “香蕉SARS”如出一辙,其目的就是利用“艾滋病”“癌”“SARS”这些很吓人的概念混淆是非,引起人们恐慌,破坏正常的消费和市场秩序,危害我国香蕉产业安全。

张锡炎表示,2014年4月4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情况,并认为该病将给世界香蕉产业造成较大影响。文章并没有提到“艾滋病”这个词,科学界、香蕉业界也从来就没有“香蕉艾滋病”的说法。香蕉枯萎病在地球上已经存在100多年,最早发现在澳大利亚,之后传播到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各产蕉区, 对世界香蕉产业构成较大影响。香蕉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感病的香蕉植株表现为黄叶,所以俗称“香蕉黄叶病”,历史上最早给巴拿马的香蕉产业带来严重危害,所以又称“香蕉巴拿马病”。

那么,目前我国香蕉生产情况如何?张锡炎告诉记者,我国现有香蕉面积33.33万公顷(500多万亩),是南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目前我国的香蕉生产者利用有机栽培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已经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控香蕉枯萎病。在我国科学家和香蕉生产者的共同努力下,香蕉枯萎病已经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可怕,它正在逐步变成一种可防可控的普通病害。

第8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作业的价值问题,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影响着课堂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教材资料的科学利用,事 关应试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

目前,对作业价值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于是产生了违背教育规律的有害做法。例如:为了弥补课堂 教学的不足,就依借超量的课外作业来补充;为了取得应试中的高分数,频繁地“练兵”、“模拟”考试…… 这些做法既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怎样认识数学作业的价值呢?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 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通过作业教学,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 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产生新的学习欲望。

因此,作业的设置要符合相应阶段的教育目标要求,要适应教材的逻辑结构,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顺利提取 脑中的相关知识和有利于巩固、内化学得知识的良好情境。

例1 快车、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 快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相遇后 慢车继续行驶1小时,正好行到中点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成都市锦江区1995年毕业试题)。

若就小学的方程知识给出如下解答,那就既不符合小学数学教育目标要求,也不能适应小学数学教材的逻 辑结构。

解 设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

列方程得(60×4+4x)÷2=5x

解方程得 x=40

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0+40)×4=4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

若在三类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中出示该题,即使借助成人的帮助也不能得出如下解法,这就超出了学生智 力的“最近发展区”。

解(1)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几分之几?

1 1

─÷(4+1)=─

2 10

(2)快车行到相遇点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1 3

1-─×4=─

10 5

(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

60×4÷─=400(千米)

5

1

或 60×4÷〔1-─÷(4+1)×4〕=400(千米)

2

但是,若将上面的解法放在分数应用题的加深复习之后,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考题,则既符合阶段教 学目标要求,也与教材的逻辑结构相适应。

例2 如图(单位:厘米)长方形面积比阴影部分面积多8平方厘米,求图中x的长度(上海市卢湾区1995年 小学毕业升学试题)。

(附图 {图}

题中的“长方形”一词,道明了整个图形的特征,使该题的叙述简单明了,避免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种种 猜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回忆运用面积计算公式、相差关系、线段的和差关系,并得出下列解答的良好情境。

解(1)阴影三角形的面积

4×6-8=16(平方厘米)

(2)与阴影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6×2=32(平方厘米)

(3)图中x=32÷(6-2)=8

答:图中x的长度为8厘米。

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析,达到评价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效果的目的。并为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信息。数 学教师要以正确的作业价值观支配作业教学,我认为,应把握以下思想观点:

第一,选择的作业题目要难易适度,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论述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中,创立了“最近发展区”的新概念。明确指出 :“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要使学生具有适度的作业动机,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动力。但是,与学生知识水平相平行的题目,产生不了不断的心理需要,过难的题目会挫伤学生参与学习活 动的积极性。

例3 选择题。一件工作,如果甲做5小时后,由乙来做,3 小时完成;如果乙做9小时后,由甲来做,也是 3小时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成都市锦江区1995小学毕业试题)。

(1)3∶5 (2)3∶1 (3)1∶3

该题的难度超过了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产生不了应有的认知冲突。因为,在小学知识范围内,即 使借助教师的帮助,一般的学生也难以得出下面的转化解法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解法(一):转化成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反比例关系。由题意知,甲、乙都做3小时后所剩的工作量,若 由甲完成要2小时完成,若由乙完成要6小时。按照工作量一定, 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的关系知:甲和乙 工作效率的比是6∶2=3∶1。

解法(二):转化成特殊工程问题。由题意知,甲在1 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与乙在3小时完成的工作量相等。 那么,甲、 乙单独完成这件工作所需的时间分别是6小时、18小时。 设这件工作的总工作量为整体“

1 1

1”。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1。

6 18

单调、枯燥的作业,启动不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不了不良的思维定势,会滋生厌倦数学的情绪。在作业教 学中,基本题、综合题和开放性题建议按6∶3∶1的比例来配置。 对综合题以分析出由基本题所构成的逻辑链 为主要目的,对开放性题应立足找准起核心作用的知识点。

第二,努力克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提高学科教学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这既是义务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考试前后,不要用超量作业以备“应试”,不 要以某些试题叫学生反复演练以求高分。否则,得到的是难以挽回的损失。

1

例4 甲、乙两个粮仓,原来乙仓存粮数量比甲仓少─, 现在把甲

5

1

仓存粮的─放进乙仓后,再从乙仓运出30吨,这时两个粮仓存粮数

4

量相同。求甲仓原来存粮多少吨?(北京市海淀区1995年小学毕业试题)。

该题的结构比较复杂,教师无法穷尽所有的类似题型。当学生具有分析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素质,能够抓住 寻找“相比量和对应分数”这个关键,就能顺利得出如下解法:

分析 甲仓原来存粮数量是单位“1”的量。 甲仓现在存粮数量的

1 3

对应分数是(1-─=)─;乙仓得到放进的粮后的对应的分数是(1-

4 4

1 1 1 1 3 3

─+─=)1─;30吨的对应分数是1─-─=─。因此,单位“1 ”的

5 4 20 20 4 10

量可求。

1 1 3

解 30÷(1-─+─-─)=100(吨)

5 4 4

答:甲仓原来存粮100吨。

在设计作业练习时,应精心选配习题。要深刻认识到,会机械性地解一百个题,不如有创建性地独立解答 一个陌生题;认真设置举一反三的习题序列,比刻意拼排过去的考题更重要。通过学生的独立作业,开发学生 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认真周密的思考习惯,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形 成乐观向上、适应能力强,自我教育意识强的良好心态。

第三,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业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活动、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 力。为此,要交替采用书面作业、课堂口述、集体讨论、习题归类编辑等多种作业方式,要重视能通晓若干传 统题目的典型习题。评析学生的作业时,要民主地评判正误,以利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对待作业中的错误, 要善于发现不成熟的解答或解法试探中所蕴含的思维火花,并给予及时鼓励和支持。正确运用例题或作业题目 的变式练习,以利突出“双基”的本质。

例5 农业专业组计划在2400公亩地里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公亩数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 多少公亩?(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56页例1)

为了突出按比例分配中的总数量、各部分的比和各部分量之间的关系,为了突出解答该类题目的步骤,可 编拟下列变式题目:

(1)农业专业组播种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公亩数的比是3 ∶2。已知经济作物播了960公亩。粮食作物 和经济作物共有多少公亩?

3

(2)有一块3000公亩的地, 农业专业组将这块地的─播种粮食作

5

物,其余的按3∶2播种棉花和蔬菜。棉花和蔬菜各播了多少公亩?

对于学习信心不强的学生,可针对其弱点、设计出带有启发性或具有专门目的的作业。通过该类作业的完 成,使他们走出困境,得到惊喜的情感体验,建立起浓厚的数学兴趣。

第9篇:经济作物概念范文

关键词:转移;林下经济;林业经济

引言

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的充足性是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将林业经济的重点转移到林下经济的建设上来,有利于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林下经济可以有效利用和保护林业资源,使林业资源的长期以及中短期效益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其优势积极发挥出来,增大林地的附加值。从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型发展,可以为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1林下经济的概况

生态环境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主要属于林业资源复合经营的范畴,具体内容包括能源、牧场、农田、林业等多项产业的混合经营。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供农民的收入有重要意义,其有利于缩短林业发展的经济和周期,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1]。现阶段,国有林场是林下经济发展的主体,要想将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必然不可忽视国有林场发挥的作用,其可以利用自身的发展经验发挥出自身的属性优势。

2发展林下经济的问题

2.1项目管理不够严谨

目前,我国的林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林业、水产、农业等产业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产权归属问题也是阻碍林业经济发展增速的重要因素,其会导致投资回报时间长,根本无法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2]。另一方面,政府对林下经济发展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农民在管理过程中既缺乏相关经验又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只能凭感觉走一步算一步,这就导致林下作物的产量难以提升。此外,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也客观上造成了林下经济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

2.2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出台与林下经济发展相关的融资政策,大多数地区只能通过向银行借贷、投入自有资金、向上级审批资金等途径来进行林下经济项目的开发。我国政府对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只是给予其少量的财政补贴,根本无法解决项目在饲养、种植上所面临的困境[3]。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林下经济项目的发展速度就必然被迟滞,经济产物的质量也必然会难以保证,这也就难以提高林下经济所带来的收益。

2.3项目基础设施不够先进

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是林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的林下经济产业的起步较慢,各地区所采用的基础设备都相对陈旧,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需求。部分地区的道路还是土路,没有经过翻修,电量供应与水利项目都还是传统的设备供应,这就极大的影响了林下经济项目的展开,客观上造成林下经济无法形成相应的规模,迟缓了林下经济的推进速度。

3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应措施

3.1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林业部门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为其创造融资条件,要想促进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应该要加强对林下经济的重视和支持,在资金上加强扶持力度。比如人力成本、林业技术成本、各种树木的成本等,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针对当前大多数林下经济项目缺乏足够发展资金的难题,可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使得相关部门能够给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专项支持,比如各种苗木的补贴,可以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林农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能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加强社会资金的筹集,为林下种植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实现林下经济产业化

目前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管理水平还不够先进,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林下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遵循独特发展、分布科学。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使林下经济的生产规模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林下经济市场的开发与规模经营[4]。此外,政府还应该从国外引入新型的经济作物种养模式,加强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建立健全林业经济作物的培养机制,增强林作物的产量、扩大林作物的产值。要想实现林下经济发展可持续化,必须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可以有专业人员制定相关的林下经济发展准则,形成林下经济项目科学化的检验检测体系。为了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与作物质量以次充好等现象,林业部门可以出台一些相关法规,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使林业产值的增长科学化。

3.3完善管理机制

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产业的推广和应用是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过程。因此,加快林下经济推广体系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林下经济的推广过程中,上级与基层林业部门之间应该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对于林下经济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进行及时地解决[5]。另一方面,各级林业部门还应该要加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具体管理内容详见图1。在推广的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加强对当地林农的教育,使得当地的林农能够意识到林下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并且要加强各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得农民掌握更多的林下种植技术,便于对各种林业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3.4协调生态关系

森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可再生资源,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林下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当前很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多出现了注重林下经济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使得很多珍稀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此,应该要加强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的改进,注重林下经济效益的时候更应该要重视生态效益。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把握住一个重点,即要把握住生态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在经济建设中发展生态,在生态发展中重视经济建设。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在原有的林业生态环境基础上,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分层管理,对林下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借助各种产业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5树立正确的林下经济发展意识

现阶段,我国的林农大都缺乏对林下经济的认识与了解,政府与林业部门应该加强对林农的技术指导与文化指导,增强其对林下经济的重视程度,促使其了解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①先政府可以派遣宣传人员到林产区发放相关的林业知识手册,让林农对林下经济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②政府可以通过讲座宣传一些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范例,让群众认识到发展林下经济的优越性。③可以组织林下经济项目的管理人员去林业落后地区进行走访,一方面帮助这些管理人员寻找相应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这些林农与企业的感情,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4结语

林下经济是林业经济发展的最新模式,其属于人工生态复合经济的范畴,对实现林业附加值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各种林下经济模式的重视,从而使得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发挥出重要的生态效益,还可以发挥出经济效益。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林下种植技术的研究,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加强林下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推动林业经济向现代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能.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的优势与发展模式[J].绿色科技,2015,12:313~314.

[2]李东明,赵利民.浅谈我省林业经济重点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84~85.

[3]叶燕敬,黄娟娟.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多样化经营转移策略分析[J].南方农业,2015,12:96+98.

[4]姜海英.国有林场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的方向[J].中国林业产业,2010,1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