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建筑环境设计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环境设计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环境设计专业

第1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第2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建筑装饰构造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课,然而,由于三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艺术类考生,因此学生们习惯的去关注作品造型的艺术性,对于建筑装饰构造、装饰材料、施工等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这种“重艺术、轻技术”的观念从学习过程带入到工作中,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准确地将好的设计意图表达在施工图纸上,从而使得图纸上的设计与工程现场的效果差距较大。因此,针对目前三本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装饰构造这门课程存在的此类问题,必须进行课程的相关改革。

1 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研究、轻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状况。这种发展态势不仅仅影响到学生,也影响到教师和企业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看法。这个问题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迫切需要去创新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论及课程建设教学系统来支撑其人才的培养,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因此,需要改变三本院校艺术专业以艺术设计为重点,以培养设计师为目标的传统观念,也不应完全借鉴高职院校以培养施工图设计人员以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目标,而是要适当地引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上的一些成功,使得三本院校的学生能够既重艺术也通技术,艺术技术两头并进。

2 师资队伍的优化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高校都面临着专业教师不足问题,并且在短期内这个问题还不一定能解决。除此之外,还有人才培养定位、教学设备、理论与实践结合等等问题,比如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设计师还是培养管理人才或是培养技术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急需解决的。只有把握好了人才培养定位,才能尽快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调整师资结构, 加强师资队伍的优化配置。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所以要培养适应与创新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传统的三本艺术院校的建筑装饰构造老师基本由本系的老师承担教学工作,只有尽快改善现有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比如通过选派有事业心的青年教师到建筑装饰设计部门锻炼,然后再回到高校来进行教学工作等方式来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教好这门融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设计教育中艺术与技术两者的兼容。

3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基于本校的教学具体情况,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装饰构造作为两门单独课程进行讲授,且在一学期内几乎同时进行,两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多,弱化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实用性,教学组织不够紧密,教学效果不甚良好。因此,我系将这两门课程整合为新的课程“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这样不仅在教学当中避免了重复的产生,而且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也有了系统的理解,相比之间的课程设置,提高了学时的使用效率。同时针对传统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中教学主要围绕室内空间的三大面楼地面、墙柱面和顶棚平面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室外部分物体的结构与材料的讲解,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4 教学手段的改革

利用学校建立的多媒体教室,将多媒体课件、幻灯、录像、CAI课件等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和直观性,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装饰材料和装饰工程部位得到直观的展示,同时利用装修工程的视频录像,可以更好地展示装修工程的全过程,从而把材料与构造直观地结合起来。此外,可建立相关资料室,在资料室应存储大量专业图书,包括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各工种规范、通则、通用图集等,以及各类专业图纸供学生查阅。同时建立起视频资源库,学校出资购买网上优秀的施工视频和动画作为学习资源。例如,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花岗岩幕墙干挂法的装饰构造,通过视频和动画就能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得讲授起来很生动、清晰。并可与企业建立其良好的合作关系,带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校内及校外建筑装饰材料调查,了解各类材料的种类、用处和价格等。并组织学生结合视频参观已经建成的实际工程或正在装修工程,通过在场指导教师讲解或向专业人士请教,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将施工现场环节录制成视频作为教学资源。

此外,还可参考相关院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如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所建立的“材料超市”,在学校内建立装饰材料展厅,展示各种装饰材料样品,可以按装饰部位进行分类展示,如地面材料、墙面材料、吊顶材料、装饰五金等。可以展示材料外观,也可展示材料按设计组合后的内部构造。可供学生观摩,适用于学生对材料的初步了解。同时建立模拟施工场地和相关工具室。在工具室里可以看到各种装饰施工工具,并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工具,在模拟施工场地完成一项施工任务,如裱糊壁纸、加工门窗套、石材铺贴、家具制作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的人才。

5 结语

在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尊照会用、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总结好的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调整、完善教学体系与内容,采用密切联系实际的考查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等。从而达到培养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人才。从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社会实践表现及企业的反馈意见来看,这些尝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技能性引导,激发学生的对技能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峰,孙韬.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课程改革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5.6.

[2]辛艺峰.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

[3]曹子昂.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教学初探.创意与设计,2011.2.

第3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图示思维;环境艺术专业;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059-02

一、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对于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通常我们认为环境艺术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门类,这不仅表现在环境艺术专业建立的基础,即现代环境科学是集中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成果的研究领域,而且表现在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从广义上说,它是对与整个人类生活相关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研究,以此作为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从狭义上说,它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由环境艺术的广义研究内容上,我们不难得出建筑作为人工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由环境艺术的狭义研究内容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建筑既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又是室外环境的构成主体之一,因此建筑设计应该而且必须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并且处于架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基础地位。

二、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

1、强调形体组合

形体是决定建筑形象的重要因素,建筑设计强调建筑体量的把握,体块的组合,综合运用了环境艺术专业基础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学生学习用图形、体块来表达设计构思的实践途径。

2、重视空间组织

建筑是实体,实体所围合的供人使用的空间是设计的实质。建筑空间是否适合人的使用,是否给人以美感,是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建筑设计课对建筑空间的教学是在建筑形体组合基础上的深化,是以实体形式来理解和感受其中虚无的空间,借以掌握用空间来塑造形体的手法。

3、注重功能组织

依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考虑不同的因素,把单元空间的组织关系做适当分群、分区安排即建筑的功能组织。建筑的功能组织是建筑符合使用的基本要求,建筑设计课对于建筑功能组织的分析和解决加深了学生对建筑形体和空间的认识,进而增强了对建筑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理解。

4、重视建筑与其环境的关系

建筑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好的建筑强化环境特性,促进美好环境的形成。建筑设计课程不仅注重环境对建筑的限制,而且积极寻求建筑对环境的回应,通过多种解决方案,来多角度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5、注重专业间的协调配合

建筑能够符合人的使用还要多专业共同参与设计,如结构、暖通、给排水、电器专业等,建筑能够付诸实现,更是需要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建筑设计课程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对于专业合作、工种配合均有涉及,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由于建筑设计课程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沿用传统的经验教学法。70年代以来,以建筑设计方法创新为基础的理论在国外不断涌现,如图示思维论、建筑设计计划理论、行为建筑学、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模式语言等,其中图示思维论在将建筑形体组合关系、空间关系、功能组织、建筑与环境关系、各相关专业间的交流等内容直观化为图示的过程中,培养和强化了学生在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很适合在建筑教学中作为理论指导和训练手段。而对于艺术类生源的院校开设的环境艺术专业,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强调图示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弥补其工科教学力量不足的缺陷,增加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使其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共同增长。

三、图示思维

基于建筑设计的特点,我们通常的文字思维和表达方式不能适应其要求,因此进行图示思考,以图形表现思想成为建筑设计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对学生图示思维的培养将始终贯穿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

保罗・拉索(Paul Laseau)在其著作《图解思考》中,认为图解思考过程可以看作自我交谈,即作者与设计草图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流过程涉及纸面的速写形象、眼、脑、手。在从纸面到眼睛到大脑,然后返回纸面的信息循环过程中,理论上说,循环的次数越多,变化的机遇也就越多。就设计而言,设计是层层深入的,图示思维强调的是设计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如何用草图快速捕捉灵感,找出解决方案,把思考变为视觉形象,然后再按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修改、综合与完善。保罗・拉索总结了图式思维的运用,包括六个层面:表现、抽象、手法、发现、检验和激励。

四、建筑设计课程中学生的图示思维培养

结合图示思维运用的六个层面,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图示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围绕图示思维的培养,又能从不同方面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表现是思维的形象传达,使人们能够预先看到实现的可能程度和最后的结果,因此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表现。为了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研究设计,需要综合的形象来表现整体,涉及最直接的感受,需要具体形象表现,尽力使观看者进入徒手画所表达的感受氛围,要借助感性的焦点,徒手草图使设计的决断兼顾到多种选择的可能。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徒手画的基本功训练是极为重要的,虽然计算机绘制效果图在真实反映环境和最终处理效果上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效果图并非建筑设计最终成果的表现手段,它是贯穿在设计始终的帮助设计者分析、思考、推敲的手段,因此徒手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表现技能,更是对学生图示思维培养的重要方面。

抽象是图式思维应用图解分析的手段,它包括图式语言抽象化和设计内容的抽象分析。图式语言可以看作是语言与图式表现的结合,文字语言与图式语言的区别在于所用的符号和符号的使用方式不同。图式语言的词汇常用的有识别性符号、关系符号、修饰符号,语法通常有三种形式,位置、相邻和类同。应用图示语言于建筑设计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建筑功能关系、建筑周边环境、建筑空间形状、建筑交通流线组织,以及建筑结构和构造问题之间的矛盾,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应用抽象的图解分析手段,还有助于抛开表象关注问题的本质。在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可以引导学生用抽象的图解分析手段来解读设计任务书,列出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处理手段,利用理性思维进行判断和审视利弊。

手法是指应用图式思维进行设计处理,这是具有启发性的设计手段。通过手法转化图解形象使其具有新面貌,可以拓展设计者的思考。建筑设计课通过对学生进行设计手法的训练,将使其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开拓他们的思维,在基本规律的运用中演化出富于个性的设计手法。

发现存在于使艺术设计成为创作的过程,包括创造和构 思成形。创造寻觅基本的发现和方案设计的独特见解,构思成形则将发现转变成图解和文字说明。威利・果登(WilliamGordon)在其著作《符号关系学》中总结了与创造才能有关的四种类型的相似,象征、直接、人体和幻想。而构思成形则是综合了理念的过程,经过构思图解和构思探讨完成创作。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通过最初创造性的构思理念,不断丰满充实,最终综合艺术、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成为可以实现的作品。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层层深入,使方案从最初构思一步步深化到最终定稿,使学生能够将艺术构思与技术实际密切结合,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检验是设计方案选择与综合的过程,按照图式思维的方法,检验分为表达、评价、综合、推敲。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图纸予以表达设计意图,采用共同的标准进行多方案评价,集中各方案的优点精心推敲形成新的设计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取舍将随时出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分析过程以图解表达,有利于分清问题主次,使设计过程顺畅。

激励:设计师与项目委托人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受到设计图的影响,要使设计草图达到激励作用,要考虑诸如个性、统一性、风格与选择性、生动与活力创造性与清晰感、方向与重点、特征与氛围等问题。现实中,建筑设计方案的最终选择权常常掌握在设计委托方手中。为使设计成果能够充分表现出来就要做好与设计委托人的沟通。图在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在于漂亮的图面效果能够吸引人的注意,还在于图示语言能够很好地克服专业的界限,使设计者的构思过程和设计亮点为他人理解。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方案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建筑设计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表现方法的介绍来促进学生学习和使用多种表现方法,同时以学生站上讲台介绍设计方案的方式,完成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4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始终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据罗玲玲等的统计和分析,认为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环境社会学与文化、环境行为学、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设计评估是环境心理学的五大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本质上关注的都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环境心理学家Stokols教授提出的人—环境交互作用模型很好地表述了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见表1)。该模型分为两个基本的维度:其一为人—环境交互作用的认知和行为形式;其二为人—环境交互作用的作用和反作用阶段。将这两个维度的分类两两匹配,获得人—环境交互作用的四个模型:解释模型(认知、作用)、评价模型(认知、反作用)、操作模型(行为、作用)和反应模型(行为、反作用)。[2]解释的模型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表征和结构有关,涉及空间环境的认知表征与人格和环境两个方面。评价的模型是人们针对预定的性质标准对情景进行评价,包括对环境的态度和对环境的评价。操作的模型是个体的活动穿过或者直接影响环境,包括对与生态相关行为的实验分析和人类的空间行为。其中重点关注的是人们的空间行为。反应的模型是环境对个体的行为和幸福感的影响,包括物理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心理学。

二、人—环境的互动:面向建筑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

建筑环境心理学面对的环境以建成环境为主,在Stokols教授的人—环境交互作用模型表中,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认知层面的解释模型和行为层面的操作模型。结合上述对心理学研究内容的分析,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探讨个体的基础心理活动与建筑环境的关系,研究内容为建筑环境的色彩、光线、材质、形体等对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知通道所带来的心理体验。(2)意识层面:探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主要研究个体在不同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的影响下对建筑环境的理解和追求。(3)行为层面:探讨人的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研究交往尺度和习惯行为方式与建筑环境的领域感、私密性等,并结合人体工程学探讨建筑环境的舒适性。依据以上三个层面,笔者对环境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建成环境设计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类,探讨面向建筑设计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虽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虚拟环境同样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但是本文仅以建筑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范围仅限建成环境部分。从表2可以看到,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过程是认知和解释世界时所有个体都遵循的共同性过程,其中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是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个体面对环境时在知觉层面、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心理过程;基本的空间认知(如空间客体的知觉)与宏观的空间认知;认知地图与认知图式等相近的概念,了解这些概念能够帮助建筑学专业学生从本质上理解设计基础中,关于形状、形态、形式等与人类个体知觉和认知的关系。空间认知的基本理论则对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有较多启示作用。关于人格与环境的研究则关注特定个体在解释环境过程中的独特组织结构和表达。学者坎特认为环境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至少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环境倾向的概念和测量;二是利用已有的人格测验来预测人们对物理环境的使用和改变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毕生发展的概念能够引导建筑学专业学生关注环境使用者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对建筑空间、环境的不同需求,这是设计的依据和灵感来源。而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关注的是空间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引发不同交往情境下人们对不同空间形式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空间对其使用者行为方式的影响。

三、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实践

(一)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

1.课程大纲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心理学课程为专业选修课,设置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课时为16学时,授课对象为建筑学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对国内主要建筑类院校相关课程设置的调研发现,开设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学校虽不在少数,但是其课程设计大多参照目前常见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材,缺乏深入思考以及与专业实践的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积累了一些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经验,也有一些实践思考。本文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色,寻找二者之间的深层逻辑关联,并尝试构建和完善适合建筑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体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体系。上述针对心理学原则及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相关内容的分析,成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设置的理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从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把与建筑设计专业联系紧密的环境心理学内容分成若干主题明确的教学内容模块,同时结合授课对象专业知识水平的差异。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从环境使用者和环境设计者两个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内容设计。首先,对环境使用者而言,从共性的心理过程、独特的个性心理和社会的个体互动三个方面,介绍环境心理学以及它和建筑设计的关联,并针对社会物理环境中与建筑设计专业紧密相关的建成环境部分,从城市、社区、单体建筑三个不同层面应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设计指导原则的讲解和讨论。其次,对环境设计者而言,如何发挥创造力潜能,形成良好的设计思维,在设计过程中与相关各方密切合作、良好沟通、说服他人,以执行自己的设计意见和设计想法,这些都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应重视并掌握的能力。因此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列入教学计划做简要介绍。2.课程作业环境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因此,环境心理学课程作业设计亦遵循问题导向的原则,以人—环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业内容与教学大纲基本同步。根据作业难易程度分为小组完成和个人完成两类,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具体作业指导书,从下述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个课题进行研究。

(二)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未来发展计划

第5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观念;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暖通空调

作者简介:李炎锋(1971-),男,河南新密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慧琛(1989-),男,河南濮阳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ER2011-A05)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2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已达到30%。在大型城市中建筑能耗比例远高于这个比例。而在建筑用能种类中,用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简称暖通空调)的能耗占到建筑能耗的30%~50%。[1]随着人均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以及暖通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将进一步增大,势必会使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占了绝对比例。对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2]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使用期内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电梯和冷热水供应等的能耗。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暖通空调专业)是培养具有室内环境系统与设备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能在建筑环境与设备的设计研究、制造安装、物业管理等部门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建筑、机械、电气、热工、和环保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3]通过培养,使学生掌握建筑物理环境、环境空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建筑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专业体系中与我国实施建筑节能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学生培养中贯彻建筑节能观念有助于学生走向工作后在设计、管理、安装、运行等环节重视建筑节能。

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知识体系

按照住建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该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供热工程、空气调节、通风与空气洁净技术、建筑给排水等。培养内容包括建筑热舒适环境技术、建筑自动化集成技术、建筑给排水技术、建筑节能设计理论的综合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运行、施工、经营管理以及应用研究的能力。

可以看出暖通专业的课程涵盖了空调系统的能源、输配环节、末段运行等各个环节。如果在专业教学中系统渗透国家的节能政策、标准和规范将是降低建筑能耗和保护环境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暖通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中以节能为导向,将不仅宣传了国家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提高了建筑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节能意识,而且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也能学以致用,造福社会。

二、培养学生建筑节能观念的相关教学环节

建筑节能涉及很多专业领域,而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建筑能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包括能源利用、能源输配、终端用能以及系统从设计到运行的全过程中贯彻节能的理念,才可能达到整体节能的效果。单纯追求局部环节的节能反而容易造成整个系统能耗加大。因此要加强学生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系统运行等阶段的建筑节能观念。

1.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环节

(1)注重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首要的环节是计算建筑物的负荷。建筑负荷中,通过围护结构传热产生的冷热负荷在空调负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在建筑的节能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采取遮阳、外保温、节能窗等措施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小由室内外温差而引起的热量交换,从而有效减小空调冷热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该环节强调维护结构选择节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的节能标准进行维护结构设计。

第6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绿色技术;绿色环境;设计;应用

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绿色技术遵循3R的理念,即: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它是构成绿色技术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的概念已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绿色技术在环境设计的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关键性的进步。绿色环境设计必须依赖绿色技术而生成,绿色技术策略应该切实实施相关的理念和技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环境保护的理念加上改造生态的知识与能力,以及相关的物质技术手段才形成完整的绿色技术效用。

1 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1 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

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对眼下的环境问题要负约50%的责任,其中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室内外装饰中材料的生产、施工与维护造成的。现有的环境设计行业的装修周期一般为10年,重新装修时,以前的装修一般都要拆除,包括各类地板、瓷砖、墙纸、板材等等,这些废旧材料往往没有任何利用,直接丢弃,产生大量的垃圾,对环境也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在环境设计中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如今“绿色设计”、“绿色消费”等概念成为时代进步的追求。环境设计不能落后于时展的要求,而是应当大力提倡绿色设计与绿色环境消费,并在设计实践中努力实现绿色设计理念,同时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绿色环境消费观。绿色环境设计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以创造人类合理健康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为设计追求,反对以牺牲社会资源来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所谓“纯艺术化”。

1.2 环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体现

设计师的任务就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设计来引导社会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设计师通过设计实践,会对社会的自然观和审美标准产生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实现。另一方面,绿色设计本身就来源于设计师对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社会也是存在于自然中的社会。阿尔多・列奥波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地球是有机的整体,人类是生物联合体中的平等成员,人类在自然中的作用不在于征服和统治,而在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去促进人和自然的和睦相处,共同进化。在绿色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应把环境保护观念放在优先的位置,处理好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1.3 绿色环境设计的内涵及社会价值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约翰・西蒙兹指出,环境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之间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最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其次,环境价值的体现就是一种环境设计价值的社会体现。绿色环境设计贯穿着设计对象的全过程,将方案的前期概念、方案确定、施工、建成后的使用直到停止使用后的回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装修和装饰,这种包括了设计层和评价层的反复过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内含有设计的社会价值。

2 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2.1 设计师具有主体概念的积极作用

设计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出具有自然感的空间,往往是通过改造建筑使得内外空间相互融合,使得更多的空气、阳光和水分可以与内部空间保持畅通的同时,也使得外界的景色展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很多的住宅和餐饮建筑都在追求一种自然风,希望以一种自然复古,顺应自然的氛围来赢得客户的青睐,这事实上给大众灌输了绿色生活的理念。在内部环境设计方面,广泛使用的室内造园方法,也就是在室内多摆设绿化植物,使得室内的绿色感增强。关于室内设计的颜色搭配和材料选择,设计师尽可能地让使用者感受自然的趣味,体会自然的味道,设计师关注的就是颜色与材料的组合,从而使绿色技术和绿色环境设计理念完美结合。

2.2 提高环境的健康性与和谐性

在绿色设计理念的实践过程当中,一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艺术性融合,降低污染;二是注重处理人工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环境采光、温度、空气等系统可以高效运作。从内部环境空间来说,降低甲醛等空气污染,设计师在环境设计的阶段,就会对施工材料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筛选。另外,还会考虑到环境中的放射污染,氡是现代室内环境的主要放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所以,在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常常在人们不常接触的区域范围内设置石材元素,并尽可能的使用天然无放射石材。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对采光、空气以及温度等空间系统的设计元素进行仔细的考究,使室内能够尽可能地接受自然光照射,使空气的流通能够自然、顺畅,并使温度可以始终保持在一个令人舒适的区间内。这样可减少能源消耗,并与自然环境能够融为一体,使人工因素与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2.3 尽可能利用绿色材料

当前,有许多的材料都以“绿色”为卖点,这为绿色设计理念的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绿色材料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节省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材料在功能上也更为杰出,并能够在回收处理的问题上体现出传统材料无法达到的环保属性,最大限度满足了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需求。通过对绿色材料的应用,有关人的健康的很多问题能得到解决,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设计中会尽可能的选用绿色材料,这是绿色环境设计实践应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2.4 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

绿色环境设计活动已经在考虑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满足人对环境的功能需求。要降低能源消耗,主要可以从温度控制、光线采集、水资源利用以及隔音等方面来实现。例如,门窗对室内温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在设计中会考虑到门窗的材质和空间位置因素,尽可能使环境空间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保持最适宜的温度。再如,现在的环境设计师们都很注重节约水资源的设计,常常采用废水回收处理以及雨水收集,用以浇灌绿色植物等等。

3 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3.1 绿色技术要始终围绕环保与健康的环境概念

绿色材料的应用是绿色技术的基础,绿色材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无毒无害无污染;其二是“低碳”,要尽量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减少地球的排污和排热,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比如可再生的藤竹木、可分解的玻璃、可循环使用的钢材等等。绿色技术应当在人的需求满足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平衡思维下,以保护环境、友好自然的方式给人们(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生活带来健康、方便、舒适的绿色空间环境。

3.2 智力资源应成为绿色环境设计发展的重要资源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智力的重要性,它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智力资本的发展不仅推动物力资本的不断创新,而且使劳动者本身的素质提高,使社会财富增加。设计是具有创新性的智力资源,环境设计尤其如此,一个好的绿色环境设计可以节约资源、节省空间,带给人们健康的生活。故在设计专业教育中,给未来的设计师灌输绿色环境设计概念也将是长期的重要任务和更重要的发展资源。

3.3 绿色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应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崇尚知识、脑力,重复劳动不再占据主要地位,知识经济为环境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绿色环境设计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往往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是绿色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设计师应自觉、主动把握经济社会的特点,在设计思想、设计观念、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等方面做出回应和体现,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

3.4 绿色技术必须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绿色技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它必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在当今,环境设计中智能化设计体系广泛运用,如智能化的节能减排系统在环境设计中正逐渐被大量运用,如何让环境设计空间更符合当代及未来人群的需要,绿色技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设计也会随之进入智能化绿色设计的新阶段。

4 结语

绿色环境设计是今后设计界的主流设计方向,而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就显得尤其重要。绿色环境设计充分体现了低碳、节能、减排的生态设计观,同时,绿色思维、绿色理念、绿色生活方式对绿环境艺术设计也至关重要。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带给人类文明长远的利益。注重绿色技术、注重绿色环境设计,为营造“绿色、和谐、低碳”的环境空间而努力必将是环境设计从业者的责任和设计事务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大卫・伯格曼(美).可持续设计要点指南[M].徐馨莲,陈然,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黎德化.生态设计学[M].徐馨莲,陈然,译.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Jean Carroon .可持续设计要点指南[M].陈彦玉,等,译.

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陈华钢(1968―),男,广东广州人,硕士,教授,广东白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绿色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第7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47-02

一、建筑环境学的作用及地位

1998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调整以后新设置了建筑环境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涉及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心理学,城市气象学,建筑物理等多学科知识,是本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1]。随着社会发展,节能减排需求逐日提升,建筑环境设计目标从最初原始社会躲避自然环境的伤害满足安全需求,过渡到满足人员舒适性要求进行人工控制室内温湿度,再到如今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满足室内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有效利用资源合理的排放废弃物。

笔者认为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并对此作出科学评价,为营造一个舒、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建筑环境学内容具有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需要从该课程涉及到的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设计的观念,并建立/室内环境品质的概念,宏观了解与认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目的和任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该专业。由此充分体现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核心基础课程的作用所在,建筑环境学的理论知识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和平台[2]。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环境学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含的技术知识和概念较多。根据新疆大学学生的特点和全校性基础课的安排情况,本课程的开课安排为本科生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即第五学期。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教学,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对于学生而言,刚接触该门课程会感觉内容分散,有许多内容和大学二年级所学的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以及传热学相关联,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些基础课程的时候仍然采用高中时的应试学习法,许多重点内容没有掌握扎实,因此在学习建筑环境学时难于把握核心。

此外,建筑环境学包含了建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信息量庞大,基本每一章节都会遇到新的相关专业术语和理论公式。要使学生掌握构建舒适的建筑环境,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评价以及设计能力,单纯的靠老师课堂讲解是不够的。因为理论化的内容都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兴趣不大,若仅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机械的不加思考记忆背诵都无法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从2008年起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形和一些工程设计实例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基本概念表达出来,避免学生在理解复杂的公式时感到厌烦。但近两年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多媒体课件有直观形象讲解说明的优点,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教授时间看似学生理解了复杂的公式,掌握了概念,但一旦期末考试时换个角度出题,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建筑环境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环境学的知识,从2010年开始课程学习增加了期末大作业环节,布置一些与课程各章节相关的调研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完成调研题目,设计并组织撰写研究论文对所学内容又更深的认识,但由于大作业论文指导工作量较大,单由授课教师完成指导工作并不能保证大作业论文的质量。

三、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根据前述内容可以看到建筑环境学在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同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建筑环境学专业核心课程的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结合最新技术发展补充教材内容,丰富课堂讲授的内容。特别是在绪论部分,通过该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对建筑环境学有总体认识,了解该课程的核心作用。如果仅通过课本上区区几幅图片和条条框框的文字说明,无法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这时就需要结合实践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搜索大量不同类型建筑的图片,使得课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举例说明,当前国家绿色建筑进入到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中的相关指标与建筑环境学的内容结合。特别是最新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这些部分内容都和本课程所学知识紧密相扣。充分将实际与课程知识结合在一起就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是在课程教学环节提高多媒体课件使用质量,避免出现学生理解不透彻的现象。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图形视频与文本结合起来,学生能较为直观的接收,但学生略微走神就错过很多内容。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增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对于重点难点除了用板书单独讲述之外,还要变换角度提问,尽量把学生的生活常识与学术问题相联系,用最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还可提前将多媒体课件分享给学生以便预习,让学生透彻掌握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是需要改进最终考核模式,不能完全以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内容。本课程从开设一来一直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给出最终成绩,直到2010年开始才增设了期末大作业环节。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题型相对单一,而建筑环境学内容量大,仅从卷面考试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让许多学生从开始学习时就有了应付考试的想法,不利于课程的教授。但从增设大作业环节以来,由于大作业成绩占比重较小,且大作业通常为结合实际的调研测试总结题目(例如之前布置过的教室二氧化碳浓度随人员变化测试与分析),费时较多,因此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为了改变此现状,建议日后的课程设置应增加大作业比重,迫使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已经有的知识做一些实际的研究。大作业的指导工作还需要增加从事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可以丰富大作业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增设实践环节。为了让学生对实际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应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譬如可以让学生动手测量某一特定环境的温度场,风速场,室内空气品质以及室内噪声强度等,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建筑环境的感性认识,并且大学二年级所学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对实践环节有较好的补充作用。

四、结语

通过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从不同使用者和不同使用功能出发,研究适用于不同地域气候特点的舒适的建筑环境,为营造所需的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文章提出的课程教学中现有的问题,不断改进并完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发挥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后续专业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更好的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朱颖心.建筑环境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8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外部环境;建筑造型;环境色彩;应用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10-01

一、从色彩的对比和诱目性来谈建筑环境的色彩魅力

(一)色彩间的对比

从色彩的相互影响中突出某种色彩的变化,从而完成对色彩的对比,比如同时观看建筑环境中的相邻的两种色彩间的变化时,如果具有相同的色相和彩度时,可以通过光度来辨别其明暗的差异,如果色相和明度相同时,可以通过对彩度的对比来辨别其差异,如果明度和彩度也相同时,通过对其色相的对比来辨别其色彩之间的差异,于是,任何两种色彩都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就如同黑底的灰色比白底的灰色更明亮一样。

(二)建筑色彩的诱目性

建筑色彩的诱目性主要取决于本身色彩与背景色彩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在对五种色光的诱目性实验得出的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这也是为什么在十字路口的交通灯要用红色来做“停”的警示性色彩,在楼梯或走廊也用红色来给人醒目的效果。加强对建筑色彩的诱目性的分析,可以很容易明白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如何通过设置建筑的色彩从而得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在黑色或灰色的背景下,黄色的诱目性要大于红色,在白色的背景下,红色的诱目性要比黄色强。同时在建筑色彩配比中,建筑色彩自身还需要跟周边的环境进行动态的调和,以便于让建筑的色彩更加鲜明和夺目。如通过对红色和绿色的对比和互补,来实现“万绿从中的一点红”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舒适的视觉兴奋感。

同时,色彩在划分上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的色彩在与色彩之间的配比上的不和谐之别。为此,要充分分析建筑色彩与建筑空间、建筑形态等之间的色彩对比,从而创造出高水平的环境视觉效果。

二、建筑色彩与造型的关系

(一)色彩与材质

在建筑造型要素中,材质及其加工程度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不同材料构成的建筑造型,其给人所表达的情感是迥然不同的,比如材料光滑的表面可以增强对光的反射而增强色彩的效果,而材料粗糙的表面则色彩效果会减弱,有花纹的材料比较适合刺激性的色彩,反之,则适用柔和的色彩。同时,自然材料的色彩亲和力比较高,而合成材料或新创造的人工材料则更加绚丽多彩。

(二)建筑色彩的面积效应

在建筑环境工程设计中,视面积在对建筑环境的色彩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视面积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通常情况下,视面积越大,其对人的心理作用也就越强,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平方厘米的大红时,会直观的感觉到其鲜艳的表征,给人以一种兴奋的冲动,而当我们被大红所包围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烦躁而疲倦,因为这种强烈的刺激让人难以忍受。为此,在建筑环境中,对小面积的色彩可以浓重一点以突出其强烈,而对于大面积的色彩则需要清淡一点,否则将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环境色彩的配置关系

1、针对相近的色彩可以根据其浓淡、明暗及冷暖的变化来实现对环境色彩的简洁和清爽的性格。通过对色彩的对抗程度的分析,从色彩的“面积效应”来创造出强烈的、鲜明的环境性格,针对色相的相近性,可以体现出环境色彩的亲近性,从而为环境空间创造出灵活的适应性和宽泛的包容性。同时,对环境色彩的有无彩色的配置,无彩色的环境色彩可以营造平静、素雅的情感基调,而有彩色的环境色彩则可以营造丰富的环境效果。

2、色彩不仅能够营造环境的情感认知,还能为建筑造型提供独特的魅力,比如在对空间的层次关系上,通过色彩的组合来增强空间的主次关系,从而建立建筑空间秩序感,通过对建筑的尺度和比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运用色彩来描绘出建筑的亲切与精美的空间感,通过对建筑材质的表面进行色彩的表现,从而将单调的材质机理统一起来,使得环境艺术效果更具张力。

总之,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对色彩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将思想、情感融合到建筑环境中,同时,还能通过建筑色彩来影响和丰富我们的生活,从而为人居提供和谐的视觉氛围。

第9篇: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国家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