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竞赛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 职业技能竞赛 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李媛媛(1980- ),女,辽宁本溪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学方面的研究。(浙江 宁波 31501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65-02
一、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的现状
2002年教育部在长春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拉开了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序幕,2007年在重庆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两次大赛是我国职业技能竞赛面向职业教育的最初尝试,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将竞赛选手定位于职业院校在籍学生的人才选拔制度。2008年教育部面向中、高职举办了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地点永久落户天津,由此职业技能竞赛正式以“官方”身份出现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由于确立了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定期举办的竞赛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竞赛规模、参赛人数逐年增加,社会影响逐步加深。以2008~2012年为例,五年间大赛的参赛规模由2500名参赛选手增长到9018名、竞赛项目由24项增长到96项、专业大类从10个增长到18个。
(一)国赛层面
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8~2011年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初步构建了大赛定期举办制度、分层分级举办制度、全员参与制度、行业企业参与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奖励制度等;2011~2012年是制度建设的发展阶段,尤其是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制度建设方面成绩显著。针对以往竞赛制度的薄弱环节,连续出台了《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工作要求》《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与仲裁工作要求》《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企业合作计划》等;2013年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的飞跃阶段,由注重赛程规范工作发展到制度的体系化安排,2013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规划》明确了未来三年全国大赛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是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组织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地方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的参考蓝本。
(二)省赛、市赛层面
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下,全国各省份在每年的4月份举办省选拔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参加6月份的全国赛事。经过五年大赛的发展,全国各省份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建设也逐步跟进,如安徽省、江苏省等多个省份相继出台《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建设若干意见》,在《意见》中明确了职业技能竞赛的地位和作用,对建立职业技能大赛的基本制度、保障制度、奖励制度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不够深入和全面。和国赛层面的制度建设相比,省赛层面相对薄弱和滞后。县、市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及省选拔赛存在严重脱钩,大部分省份都是直接面向各大高职院校开展选拔。县、市层面不仅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机构,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也比较零散。因此县、市赛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程度的空白。
(三)校赛层面
笔者调查了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十余所职业院校,这些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成立了校内竞赛管理机构,配套校内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办法中对竞赛相关的实训设备采购、配套奖励都有相应的规定。但管理办法中对于职业技能竞赛如何融入教学、专业、课程,却鲜有提及。总体来看,各大高职院校校内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距,承办过职业技能竞赛的院校以及职业技能竞赛成绩较好的院校在职业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上更加规范和完善。此外中西部地区也存在差异,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对职业技能竞赛投入大的地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校内管理制度、办法相对健全和完善。
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技能竞赛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起步晚,目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国赛层面的制度建设相对完善,省赛、市赛的制度建设明显匮乏、滞后,校赛层面竞赛制度建设脱离教学,且各院校间差异比较大。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制定层面
1.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建设。最初的顶层设计是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两次讲话内容中提到的,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序列,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这个顶层设计满足了当时职业技能大赛初级阶段的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对这一顶层设计进行了丰富和填充,是国家政府部门从战略、步骤上对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进行了顶层的制度设计,并提出解决方案,再由各级省、市、县政府以及基层高职院校进行实践和创新。目前,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还有待完善,存在国赛、省赛竞赛时间安排不合理、赛点选择有失公平、竞赛项目设置不科学、竞赛标准不透明等系列问题。
2.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制度建设。各省出台的《意见》仅仅停留为指导性意见上,操作性不强,可以等同于对国家文件的解读,并不是一个可以执行的文件。目前县、市职业技能竞赛和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及省选拔赛存在严重脱钩,大部分省市都是直接面向各大高职院校开展选拔。此外各大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建设仍把重点放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的日常管理上,与大赛如何融入教学、专业、课程相脱离。
关键词:运动队 管理 对策建议
1.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后,全国高校更加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其科学管理水平对于学校乃至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成为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运动队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制约运动员成才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获取优异比赛成绩的必要条件,是提高竞技水平的充要条件[2]。目前,从我国体育制度改革的成果以及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整体上没有满足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众多高校虽然很早就创办了高水平运动队,但其管理和运行水平较低,仍然处于成长期[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下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弊端逐渐浮出水面,如何更加有效的管理运动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北京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总结出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成功模式,从理论上丰富了现有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理论,以“体教结合”和“人本管理”理念,探索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北京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
北京工业大学自1984年开始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等,并于1987年被国家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学校。为能在全国高校体育比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自1994年开始,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先后与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和木樨园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当年招收了18名现役田径运动员,取名为健将班。在1998年和2000年又先后招收了第2期和第3期健将班,项目扩大为2个,分别为田径、游泳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健将班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多次取得较好的成绩。
目前,已培养出国际级健将28人、运动健将84人、一级运动员152人。健将班学生100﹪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传统项目班95﹪以上本科毕业、90﹪以上获得学士学位。
3.北京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分析
3.1训练模式创新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研究,北京工业大学逐步形成两种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模式。一种是“体教模式”,招生对象是现役运动员,其目标是培养参加世界级体育比赛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其特点是人才身份的特征表现为运动员学生,他们在籍(北京工业大学的注册学生)、在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不在校(在体育局训练)。根据运动员学生的培养目标等情况,“体教模式”又分成两种运作方式,即“冠军班”运作方式与“健将班”运作方式。冠军班招收的运动员学生都是世界冠军,将来退役后将成为专业运动队的领队、教练员或其他类体育人才。每周2个上午、3个晚上加上双休日安排文化课学习(课程设置由运动员学生本人、运动队和学校三方共同研究决定),其余时间为运动训练。
健将班有自己单独的培养计划,有独立的学籍管理档案和毕业资格审查要求,其他方面的管理延续专业队管理制度和模式。为保证训练和比赛质量,在文化课学习方面采用灵活、弹性的学习时间,学籍管理方面实行学分和学年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学制6年。另一种是“教体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参加全国体育比赛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特点是人才身份的特征表现为学生运动员,他们在籍(北京工业大学的注册学生)、在学(攻读工商管理或其它专业)、在校(在学校训练)。根据参加体育比赛任务的不同,“教体模式”也分成两种运作方式,即五人制足球运作方式与传统项目运作方式。
运动训练方面,每个队每学年、学期都能认真制定训练计划与总结,并由主管领导负责监督训练计划的执行。对高水平体育人才严格管理,制订了《运动训练课成绩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运动员奖励制度,从各方面激励运动员为北京市、学校争光。校内外训练密切结合、统一思想、优势互补,确保运动员竞技状态。尽量多参加全国高水平大赛,以达到锻炼队伍,丰富比赛经验,提高竞技水平为目的。加强与重点运动员、教练员的交流和沟通,及有针对性地加大经费投入,力求教练员、运动员全力以赴投入竞赛与训练。
3.2 文化教育模式创新
为了便于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北京工业大学针对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区别于其他学生的培养计划。根据运动员的特点,选择工商管理(体育)为运动员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制定了适应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教学计划以及学分激励机制;实行了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了训练周期制,打破了学校的学期制和寒暑假制,按照训练竞赛周期安排教学周期。各运动队高水平运动员基本上集中在经管学院,在文化课学习和日常管理方面以经管学院为主。对体育班的管理实行“双班主任制”,即体育部和经管学院各派一名班主任,体育部派的班主任主要负责训练、比赛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起到同学生所在学院及时进行沟通的作用。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智育培养,首先抓学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派教练员查课,检查学生出勤及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从体育部主任、主管领导到普通教练员,都与任课教师、班主任、所在学院的主管领导、工作人员有密切地联系,相互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
3.3管理方式创新
学校领导历来重视体育工作,特别关心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在主管校长的主持下,每年9月份召开一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专题会议,总结前一学年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汇报新学年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工作计划。对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予以研究和解决,保证了高水平运动队的日常经费、训练场地、学生住宿、训练竞赛的时间协调、文化课学习等方面的正常运行。于2001年11月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管理办法》并在2002年正式开始试行。
为实实在在办队,让运动员获得真才识学,“体教模式”在学籍管理方面,采取延长学制方式,单独编班,实施“2+4”的教学方案,即前两年全部学习基础课程,后四年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执行“边学边补”的教学方针,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教学计划以增加学时、放慢进度、保证质量为原则。选聘有高级职称、有经验、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教师给高水平运动员授课,他们既教书又育人,教学效果好,深受尊重和爱戴。“教体模式”培养方面,高水平运动员基本上集中在经管学院,在文化课学习和日常管理方面以经管学院为主。对体育班的管理实行双班主任制,即体育部和经管学院各派一名班主任,体育部派的班主任主要负责训练、比赛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起到同学生所在学院及时进行沟通的作用。 转贴于
4.关于进一步提升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创先理念,规范招生渠道,坚定不移地推进“体教结合”
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水平是国家提出“体教结合”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高校参与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提高运动素质不可忽视文化素质,提高竞技能力不能以牺牲文化教育为代价,“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应贯穿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始终。为进一步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水平,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和科研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其次要规范招生渠道,完善竞技体育机制,同时要关心运动员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再次要突出体育锻炼与教育相结合的功能,对运动员实行全方位的与普通大学生统一的教育目标管理,保证“体教结合”落到实处,通过推进“体教结合”的管理模式,把运动员培养成既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又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4]。
加快建立一套完备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把体育与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高水平运动员在成材过程中既能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能根据个人特长不失时机地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在运动领域表现自己的价值。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体制是以夺标育人为中心、以训练与教育为支柱、以优化管理为横梁的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新体制。保证培养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具备高超的竞技运动能力、学术水准;保证道德规范均衡与同步发展;保证他们接受大学教育、身心健康、参与竞技、完成学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4.2 加强对教练员的分层次、多形式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针对目前部分教练员直接从体育院校毕业后便从事教练员工作,虽然有扎实的理论,但缺乏高水平运动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化运动训练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水平运动队健康快速的发展,必须有效地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应尽快制定教练员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通过分层次,采用出国培训学习等多形式的方式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加快提高其业务水平,满足高水平运动队快速发展的需要。
4.3 积极响应体育竞赛制度改革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健全的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应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在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竞赛制度的基础上,使其与全国竞赛制度相衔接,通过增加运动员比赛次数,使训练与竞赛结合起来,以此提高运动队的训练水平[5]。另外,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参与制定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并纳入国家体育竞赛计划。总之,要加快推进高校体育竞赛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把竞赛搞活,通过举办高校联赛和各种单项赛事,与兄弟院校共同推动体育竞赛制度改革。
4.4 多方筹措资金,为高水平运动队奠定物质基础
经济体制决定体育体制,经济体制的转轨方向也决定了体育体制的转轨方向。目前,北京工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学校拨款,外助和赞助资金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充足的经费是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物质保证,解决训练经费不足和改善训练条件,除教学经费中体育经费部分外,还可以如下筹措途径:(1)可借助学校高科技的雄厚实力与个人、企业挂钩,使其在财力方面给予支持;(2)争取更多的企业、社会和个人等赞助;(3)争取地方财政给予更多的投资。
4.5 加强体育科研工作
普通高校不像体育院校科研单位以及体育工作队那样,在竞技体育的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专长,由此制约了高校体育竞技的发展通常来讲,高校在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建设方面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大批科技人才,具有一定的科研优势。但对全国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方面的科研论文分析发现,目前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专业科研队伍并不多,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潜势尚未转化为现实优势。这要求必须加大投入,想方设法引导体育专业的科技人员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积极介入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与实践中来;另一方面,加强与体育院校科研单位合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铮,赫忠慧.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实践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6(05):66-68.
[2]巨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战略方策论.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2):165-167.
[3]邹娟花,黄明. 未来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体育世界,2008(12):15-16.
摘 要 我国正在开展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运动,学校作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主阵地也不能够置身事外。但是我国目前学校在学生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还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业内人士的充分关注。本文就围绕我国学校运动训练与竞赛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开探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学校 运动训练 竞赛 问题 措施
我国政府2014年10月刚刚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把体育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学校已经开始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但是,与西方国家学校体育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相比,我们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体育竞赛中,专门针对学校学生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还是较少,有鉴于此,国内体育界应当开展对学校运动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研究,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学校特色的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的道路。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提供一些借鉴。
一、我国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现状
我国学校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虽然观念有所转变,但是大多数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做法。一些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的开展,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在体育竞赛中,校内体育竞赛已经形成格式化操作思路,大多中小学只是开展春季和秋季两次运动会,时间多是一天。校际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更没有形成常态化,这与西方国家学校之间经常性的体育竞赛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立中学为例,该校与周边学校之间的校级体育竞赛一年至少四次,各种专项的体育竞赛活动更是普遍。西方学校重视学生体育运动训练和竞赛的观念应当引起国人的深思。
二、我国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体育设施不健全
现有学校的体育设施,大多是田径体育设施,而且很多学校的体育设备已经过时,这给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潜在的运动损伤的危害。学校体育馆大多存在于高校之中,中小学很少见。同时学生开展竞赛的场地也多是在校园内运动场地进行,校园外缺乏必要的公共体育运动的场地和设施。总之,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等硬件条件的缺失,是我国目前学校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最大的瓶颈。
(二)体育教师较少,素质不高
我国学校目前的体育教师数目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学校发展的需要。漫步学校体育场地,经常会看到一个教师带一群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场景,学生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上百人。这就造成在体育运动锻炼中,体育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体育锻炼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我国学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很多体育教师由高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担当,很少有国家一线运动员进入学校担当体育教师职务的现象。
(三)学校缺乏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和竞赛的重视
我国现有“应试教育体制”在新课改下虽然已经有所转变,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普遍存在,甚至在某些学校还比较盛行。这就造成学校对学生教育的评价与定位主要围绕学生考试成绩展开,“一考定终身”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在学生体育运动锻炼中,很多学校不重视,如把体育课当作边缘课,经常挤占学生本就很少的体育课时间从事其他教学活动等。对体育竞赛,很多学校的做法更是在做表面文章。校际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组织,经常被取消。
三、加强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改造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
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要想解决现有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陈旧现状,首先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学校要在继续争取政府财政扶持的前提下,开展多元化融资方式,更多向社会求助,如发展更多的赞助企业和个人。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就是开展对现有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改造
(二)加强对学校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吸引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进入教育行业
学校在体育管理中,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采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体育教师时刻关注对自己专业素质的提升;二是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尤其是一线体育运动员进入学校担当体育教师职务。
(三)学校要转变以往忽视学生体育的错误理念,制定合理的学生体育锻炼与竞赛制度
学校要树立学生体育素质优先的战略理念,要在全校上下开展体育重要性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体育运动训练中,首先,要给足课时,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其次,要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管理,真正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再次,要严格杜绝其它学科挤占体育课时间的现象。在体育竞赛上,学校要尽可能地多组织校内体育竞赛活动。
四、结论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改革要充分引起我国学校的重视。学校要采用正确合理的措施,解决目前我国学校学生在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打造祖国未来的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发展对策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ntes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lin Province
DU Fang, FAN Y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ntests in 1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lin Province puts forward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problems such as vague conceptions, unreasonable setup of programs, backward appraisal mechanism and outdated game organization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ways of reform, in hop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ntes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nlin.
【Keywords】 Jilin Provi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是我国普通高校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延伸,它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受益,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习惯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本研究试图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调查,系统分析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探索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改革措施,为课余体育竞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等吉林省15所普通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百度、谷歌检索相关文献20余篇,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文献5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可靠的参考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调查问卷2500份,其中男、女生各1250份,回收调查问卷2410份,回收率为98.1%,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390份,有效率95.2%;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真实有效,具有可行性。
1.2.3实地调查法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吉林省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发展现状,对吉林省15所普通高校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部分高校该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探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对策和建议。
1.2.4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按不同内容进行整理和统计处理,利用Excel等软件计算出各项统计内容的比率,进行直观分析,并根据具体需要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图表。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动机情况
动机一词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促使个人进行外部活动的内部动因。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推动、维持体育锻炼和协调、发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心理动因,是大学生能否进行体育锻炼、是否能够自愿参与到课余体育竞赛中去的决定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目前吉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主要动机是锻炼身体,96%以上的男、女学生将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目的视为强身健体。此外,学生认为应该开展各种课余体育竞赛,但绝大多数认为开展课余体育竞赛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养成锻炼习惯及丰富业余生活,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学校开展课余体育竞赛是一种教育手段,说明在这方面重视得不够。
2.2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项目情况
目前,吉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在运动项目选择中(见表2),男生更多的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等活动量比较大、竞争性较强的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的项目除羽毛球活动量大、具有竞争性外,更多参与跳绳或踢毽子等强度、竞争性较小,但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现实大学生活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项目与大学生的兴趣偏好是一致的,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和建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
此外,田径项目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选择。根据福建师大施文忠老师对福建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1456名学生中,体育课自选田径专项课的只有9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7%;辽宁省相关人士对该省43所高校2505名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喜欢田径的只有41人,占抽样人数的1.64%〔1〕;南京大学近几年专项选择田径课的学生逐年递减,1998年一年级2536人参加选课,而自选田径课的只有34人,1999年一年级2778人中选田径课的为18人〔2〕,与本调查的结果几乎相似。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3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时间情况
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时间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机会和活动次数,更是反映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调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可以了解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和运动能力。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男生平均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为每周4次以上,而女生为每周3-4次。其中男生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女生;而且女生中有15%的同学从不参加课外体育竞赛活动,这表明部分女生没有意识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故而很难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2.4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场所情况
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场所分布来看,由于吉林省部分普通高校运动健身场馆的相对短缺,所以在校大学生选择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场所相对较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学校体育场所是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也符合学生的生活规律,选择在学校进行锻炼既方便又实用;除学校外,居家附近的场地成了大学生锻炼的第二场所,这可能与学生节假日或周末在家的锻炼需要有关,其次公园和野外锻炼占一定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学生中分别有18%和17%的男生和女生去收费的经营性场馆进行锻炼。这说明部分高校学生已有体育消费观念,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意识有所萌芽,学校有关部门可加以正确的引导。
2.5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经费来源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在课余体育竞赛经费的来源上随竞赛的层次和主办方不同而不同,校级竞赛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务预算和商业赞助,院系举办的主要是团委资助和商业赞助,俱乐部举办的则主要是自筹、商业赞助和拨款。
总的来看,市场因素已向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全面渗入;在课余体育竞赛评价上各种层次的体育竞赛活动均是一赛一评,各项赛事之间互不关联。
3发展与对策
3.1加强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
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当前吉林省普通高校开展的课余体育竞赛主要是在学校行政以及体育院(部)的组织下开展的,一般是统一安排竞赛内容,统一组织开展活动,学生是一种被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3〕。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自练的积极性,大胆让学生们组织课余体育竞赛,全面发挥学校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联系校外,开展校际之间的友谊比赛。
3.2体育竞赛内容要融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于一体
课余体育竞赛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一方面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渗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另一方面参加这种比赛能够满足他们丰富的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4〕。
3.3建立以俱乐部和社团为主体的课余体育竞赛组织机构
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和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组建的,它能最大限度体现学生的课余体育竞赛意愿,组织的内容以及组织的形式由学生决定。吉林省普通高校应逐步建立健全体育俱乐部以及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优化运行模式,体现健身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建立有特色的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4逐步改善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环境
通过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功能演讲比赛、体育主题演讲比赛、体育展览赛、黑板报评比等形式,创造学生学习体育的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3.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余体育竞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征集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然后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简单易行、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体育项目作为课余体育竞赛的项目,并让学生设计比赛、组织比赛。这会使学生不但了解了运动会的完整过程,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观念滞后;供给和需求相矛盾;组织管理陈旧;评价机制落后的问题,举办方式以“官办”为主,市场的因素虽逐渐渗入,但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与约束,举办的随意性较大。
4.1.2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竞赛的认识模糊,只注重学校运动会及院系之间的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参与项目设置不合理,相对狭窄,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需要大力宣传和引导。
4.1.3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在运动项目选择中,男生更多的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等活动量较大、竞争性较强的项目。而女生主要参与的项目除羽毛球活动量大、具有竞争性外,更多参与跳绳或踢毽子等强度小、竞争性较小,但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另外,田径项目却不为大多数学生所青睐,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选择。
4.2建议
4.2.1吉林省高校及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应重视和支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同时加大监督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余体育竞赛活动,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2.2吉林省高校应增加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充分发挥系院、班级、协会俱乐部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课余体育竞赛;还应设立分级比赛,满足不同要求;应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开展“小团体”比赛。
4.2.3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应抓好体育的基本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竞赛,创造一个学生学习体育的良好环境;此外为了营造大学生自己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环境,吉林省高校应该加大体育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吴晓涓,张文军,高月宏.大学生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对参与者行为影响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119-120.
〔2〕贾文,田海燕.高校校园体育竞赛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70-71.
〔3〕刘晓.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131-115.
〔4〕朱景履.高校体育竞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1(1):116-118.
〔5〕郭炎林.高校群体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5):80-81.
〔6〕刘芳.试论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文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1(1):56-57.
〔7〕赵波.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8〕谭燕秋.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改革的构思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6):88-89.
〔9〕陈晓宏.高校体育竞赛改革探析〔J〕.体育函授通讯,2002.18(2):62-63.
体育怎样服务
体育要想更好地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就必须坚持体育深化改革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敢创敢试敢于创新,重点抓住关键,走具有本县特点的体育发展路子。围绕服务主要任务,突破性的完成本职工作,具体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
(一)不断增强人民体质
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因此,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不断扩大体育人口,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首先抓好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体育锻炼标准归入教学工作计划,上好两课两操两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达标率超过80%以上,优秀率逐年提高。这是体育运动发展的普及提高的重点基础工作。我国有80%的人口在广大的农村,因此,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农村体育主要抓好创建体育先进县、乡(镇)工作。按照创先标准,具体落实,建立组织,固定经费,安排活动计划,完善必备的场地器材,培养体育骨干,输送体育人才,运动水平达到省、市、县上游水平,体育人口达35%以上。职工体育、老年、幼儿、民族、伤残人体育等。要坚持小型多样,因地因人、因时、自愿的原则下,开展各种各类多色的体育活动,晨炼、工间操、健身操、气功、武术、跑步、球类活动,充分发挥体总、单项体协、联合体协的作用,真正体现群众体育走社会化路子,自建组织、自筹经费、安排活动、解决场地器材、开展各种经常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抓住各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表彰先进促进后进,不断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持久深入的开展,使城镇体育人口达40%以上,不断增强人民体质。
(二)提高竞技水平出人才、出成绩
根据国家、省、市体育发展的总战略,从梨树实际出发,确定我县体育发展战略目标是:“立足省运会、走向全运会,以创建体育先进县为目标,重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发展战略”。竞技体育必须采取“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养精兵择良将”发展我县优势项目的策略。在目前人才、物力、财力适应不了体育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各县、乡(镇)重点抓好田径项目,集中力量抓好举、跤、柔、射击、射箭、无线电测向、男、女篮。克服大而全,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办法,必须做到少而精,重点突出,狠抓尖子。使整体劣势变为局部优势在一、两个项目,几个队员竞技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后备体育人才,为专业队打好夺冠基础,为国争光。要想尽快培养出体育拨尖人才,就得从小培养系统科学训练,打好基础,就要抓好业余训练后备人才梯队网络建设,采取扩大初级、加强中级、发展高级的业余训练方针。在继续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体校的基础上,逐步向体育中学、单项运动学校、人才基地、体育运动中专发展,有条件的乡(镇)办起业余体校(班),全县中小学都要坚持业余训练,建立各项目学校代表队,真正形成层层衡接的业余训练网络。要尽快出人才,出成绩,狠抓管理,科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争一流,夺冠军,升国旗,奏国歌,为国争光。
(三)抓好体育软硬件建设,增强后劲
搞好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体育教学训练,提高运动水平,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增强体育后劲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十分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但是,体育事业是发展中的事业,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把体育设施列入事业发展计划,没有固定的基建、维修经费,因此搞体育设施建设难度大,困难多,很难按需要开展工作,只好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理解和支持,宣传领导,发动群众创造条件逐步建设,但一定要做好长远规划,近期目标的适应体育发展、事业发展的需要。体育的软件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长远建设,是体育工作的百年大计,抓好县、乡(镇)体育发展规划,制定好各周期与各年度相结合的体育工作计划,搞好项目布局和训练、竞赛制度,群体工作的奋斗目标,完成好体育志、科技志、组织机构沿革、校史、队史、场史、馆史撰写工作。搞好体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从而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以史为镜做到胸中有数,掌握全局,借鉴经验教训为发展体育事业提供重要可靠依据。
(四)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以改革总揽全局开创体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振兴体育唯一出路。在总结几年来体育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转换机制、加强管理,使体育工作再登上新台阶。
继续完善对体育系统内部、县《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群体、竞赛、训练、党政工作目标条例,而且标管理体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突出当年的主要工作和长远发展的建设任务,充分体现体育工作者积极性和较高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较显著。使体育工作抓有方向,赶有目标,看得见,摸得着,向着体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群众体育的改革,由行政型向社会型,体委一家、国家办向大家办、单纯的事业型向经营型、福利型向消费型、人治向法治转变,逐步朝着“生活化、普遍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使群众体育工作出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群众体育向联合体协方向发展。做到自建组织,自筹经费,自建场地,自安排活动,形成竞赛活动制度。各体育协会每年至少4-6次单项的业余比赛活动,农村体育抓好创建先进县、乡(镇)工作,使农村体育活动做到因地、因人、因时、小型多样的各色的锻炼活动。群众体育重点应抓住学校体育这个普及、提高的基础重点,严格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倒,“达标”传统项目学校工作的同时,上好体育课、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竞赛活动和业余训练工作,归入计划,形成制度,真正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1.学校开展校园文活动的力度不够。调查显示,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显得较弱且无力。第一是随意性,大多数学校课外活动都没有做好充分的计划、安排,不能将各类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停留在因活动而活动的状态。第二是局限性,课外活动的开展只局限于学校,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较少;大部分学生参加活动凭一时兴趣或者学校的安排不得不参加。第三是浅表性,各项活动的开展往往不能深层次激发学生的智力,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现代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开展的活动不足。
2.学生缺乏参与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调查显示,各项活动的阵地单一,大部分活动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又没有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仅凭老师空手带课外活动的成员,很难开展。对于抽象的问题,活动根本无法展开而且很难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大部分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文化的积极性。
3.开展活动对象的选取过于片面或过于集中。调查显示,学校组织各项活动选取的对象大多面向优秀学生,对学习成绩、表现一般的学生不够关注,通过调查实践,发现其实这一部分学生也是很愿意加入到校园活动文化中去的。
4.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达标率不足。调查显示,阳光体育活动需要较宽阔的场地和一些体育器材,调查对象中,示范学校能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但调查对象中,小学体育场地达标率是12%,中学是27%;小学器材达标率是12%,中学是25%,由于没有合适的硬件设备,影响了部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5.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待加强。通过调查,和田地区乡村学校音体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部分学校体育教师有缺编情况,部分乡村小学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只能靠班主任和其他教师来负责,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影响了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氛围。
6.其它。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与和田地区特殊的环境有关,出于安全考虑,学生基本上没有太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反思与建言
学校的活动文化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是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生活,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安排好课余生活,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纳入计划,有序实施。学校要将学生社团组建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专人负责实施方案制定、社团组建、完善各项制度、指导教师的确定和活动过程的管理、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经验教训的总结反馈等,使各项工作科学有序的展开。严禁无章无法,无组织无规划。
2.实现社团活动多样性、灵活性。社团活动可以涵盖学术类、实践类、文化类、艺术类等多种类型。学生的社团活动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可以是校内活动,也可以到工厂、企业、机关团体等进行参观考察。除此之外,学校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团活动方案,有目的、按步骤稳妥推进,逐步实现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的目标。
3.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切实获得教师的支持。学校可根据体育教师的人数、特长、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情况,把体育教师分到若干锻炼小组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师参加锻炼,调动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锻炼小组的设立,有利于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培训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指导、组织及协调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4.实现体育竞赛多样化、制度化、规范化。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如举行校园集体舞比赛、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软式排球比赛、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及中小学生篮球比赛等;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内拔河比赛等。每年还进行多项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比赛,逐步建立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根据竞赛结果评选出“体育锻炼先进班级”,对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结合体育课成绩是否“达标”,纳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评比条件,对组织活动有新意、效果好的组织者给予奖励。
5.开展社会实践的相关理论培训及实践指导。通过专题演讲、分组座谈、仿真体验、观看录像及阅读书刊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熟悉实践内容、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建立正确的实践观念、懂得如何处理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与安全问题以及反思和撰写实践心得。学生在参加服务活动之后,凭借学习日志,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反思,以提升批判能力。常见的反思方式包括:小组讨论、撰写心得或感想、举办庆典或演讲等分享活动,可邀请家长、社会机构相关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共同参与。
1.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2.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 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 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 教育。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
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3. 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4. 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5.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 ,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 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 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 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 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 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 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 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 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
关键词:篮球; 竞赛; 欣赏
中图分类号:G841.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67-03
Watching Basketball G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Competition
LIU 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Modern basketball provides splendid skills for humans.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will have various appreci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sport. However,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for basketball is to get pleasure from it and enjoy the beauty in it.
Key words: basketball; competition; appreciation
体育竞赛,从狭义来看,它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争取优胜而专门组织实施的竞技之间相互较量的方式。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体育竞赛不仅仅是运动成绩的评定、比较或展现的方式,还是一种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作为体育竞赛的参加者,运动员在竞技较量中身心经受着疲劳、冒险、疼痛、失败、胜利、喜悦和自豪等来自竞赛真实的感受。而作为观众,从竞赛者形体、技术和体能的角度来观赏比赛,可以得到外在美的享受。从竞赛者战术、智慧和精神的角度来观赏,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内在美。观赏者不仅可以从激烈的竞赛中得到优美、协调、节奏、崇高、悲壮与谐趣等美学感受,观众的心绪随着比赛过程的起伏而跌宕,从而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要。
1观赏篮球比赛的美学原理
1.1观赏的哲学与美学原理
篮球比赛是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运动项目,观赏者的哲学修养在观看篮球比赛时会得到充分体现。在篮球比赛中,攻守对抗规律、攻守转化规律、制约与反制约规律等无不蕴涵矛盾对立统―、否定之否定等哲学原理。篮球比赛要素间的科学与和谐关系、结构与功能统一关系是历经上百年的历史演进而积淀下来的运动文化精华,篮球比赛所倡导的互通友谊、公平竞技等优良文化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美好理想。经常观赏篮球比赛,能够从中得到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的启迪。
篮球比赛还是蕴涵深刻美学原理的运动项目。在初次观赏篮球比赛时,观赏者仅从激动人心、群情激奋的比赛场面中受到熏染,从自己关心的球队领先和落后中获得直接的视觉、听觉器官的情绪高昂的舒适感,使最初的审美体验和归属感得到满足;而随着对篮球比赛知识的逐步学习和了解,观赏者不再是无知的观赏,而是对篮球比赛的技术表现力、球队配合的战斗力有着一定理解的爱好者。此时的观赏者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官快适和归属感的满足,而是升华到对篮球比赛和对国家、地区乃至单位荣誉的情感审美体验,把自己与球队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一的境地。随着对篮球比赛审美能力的提高,观赏者对篮球比赛有了更为深刻的哲理领悟,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揭示篮球比赛的本质,并能创造性地提出篮球技术、战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样的观赏者已经进入到审美的理性超越阶段,实现最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1.2观赏的社会学原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赏篮球比赛,可把比赛看作是不同国家、地区乃至社会群体之间的竞争。大量社会学研究成果证明,风靡全球的“球迷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极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其原因在于观赏篮球比赛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观赏者的民族归属感、团体归属感和乡土情结,人们在观赏比赛时把自身的期望与本国、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球队成绩表现联系起来,使观众与球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当自己的球队表现不俗并取得胜利时,观赏者的期待得以实现,感受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体验使观赏球赛的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
1.3观赏篮球比赛的体育学和教育学原理
从体育学的角度来观赏篮球比赛,可把篮球比赛看作健身、娱乐、休闲和竞技表演的具体形式。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健壮,高超的技术、技巧无不给观赏者以健与美的精神享受,许多青少年把篮球明星看作英雄,是学习和效法的榜样。正确地观赏篮球比赛,可建立和强化对篮球比赛的兴趣,激发学习与掌握篮球运动方法,投身于篮球比赛的热情。篮球明星们的行为对广大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经常观看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促进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培养崇高的人文精神意义重大。
1.4观赏篮球比赛的世俗文化原理
篮球比赛的本质是竞技性游戏,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娱乐。也是余暇文化交往及活动方式之一。篮球运动的全球化普及程度较高,除竞技篮球运动以外,在各国的民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篮球运动方式,如街头三人篮球、一对一“斗牛”、水上篮球、冰上篮球、轮椅篮球、骑驴篮球、荷兰式篮球、无板篮球和扣篮表演等等,构成了篮球运动多样化的世俗文化形态。尽管世俗篮球比赛形态、形式多样,但却遵循相同的篮球原理――以投中篮为基本得分手段,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观赏篮球的各种比赛活动,从中不但能够了解到地域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还能了解地域文化的习俗,从中透视当地民族的民风。
2从体育竞赛的不同角度来观赏
2.1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观赏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特质的有意义的现象世界,即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意义的复合体系。文化特质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存在物。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体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智、美育并列的一种教育方式,以身体的直接活动确保培养人的身体健康。日本教育家筱田基行指出:“体育是确保人性的恢复、克服人间疏远的一种有利的文化活动”,“在精神、道德方面更有不可估量的效果和作用。”体育文化是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体现。“体育文化”一词最早源•于西方,英文为Physical Culture,被译为“身体文化”。19l8年德国学者G•A菲特在其《体育史》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一术语;其后很多学者对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1983年卢先吾和熊斗寅合译的由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主席尼之•阿莱克塞博士等在l974年出版218条《体育运动词汇》对“体育文化”解释为“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尽管人们目前对“体育文化”的定义尚未界定,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它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极人地丰富了人类社会文化,对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文化围绕运动空间组织,综合运动、娱乐艺术和现代文明,是整体和形式的和谐与统一,近几百年来,体育文化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呈现一种追求新颖和独创的主动性冲动,通过对社会状态及意识流捕捉,寻求未来表现形式与社会轰动效果,其影响力不亚于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它冲破各种限制,连接各种文化感知形式。新的感觉及有关行为方式在体育文化的旗帜下迅速开展,成为文化发展的引路先锋。体育文化给予人们一种灵感的鼓舞。引导人类文化指向灿烂的未来、揭示文明的前景。
作为观赏者,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比赛。体育运动具有文化的特征,包括价值观念、运动知识、运动规范和体育设施。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体育的固有特征,才能够理解体育对社会的进步、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世界的和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观赏者对体育比赛才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体育的观赏会更加投入。
2.2从专业的角度来观赏
2.2.1从熟悉竞赛规则,了解有关赛制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比赛的首要条件是熟悉竞赛规则和有关赛制。众所周知,近年来竞赛规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则。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有6l条和57个手势图。了解了竞赛规则的变化,观看比赛时便可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茫茫然”,同时又可跟着比赛的节奏张弛有度。即通盘欣赏了整个比赛,又从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刺激”。
2.2.2从了解双方打法类型,不同风格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比赛前,首先利用多种渠道(报刊、杂志、评论)了解参赛运动员的打法、类型及比赛的风格,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观察双方的首发阵容后,就要看双方的排兵布阵和战术的选择。比赛中场面可能激烈、复杂,但我们要有重点的看。对于排兵布阵和战术的选择,首先看防守,然后再看进攻。篮球界有句行话:“表演看进攻,赢球靠防守。”所以,各队都非常注意防守。防守可从落位的形式看出该队的防守战术选择,盯人、联防、区域紧逼、还是综合防守?盯人是扩大还是缩小?联防是2―1―2还是1―3―1?弄清楚防守之后再看进攻,从进攻的落位阵形,再看战术打法的选择。是“1―4单中锋”落位、“1―3―1双中锋”,上下落位还是无中锋外线马蹄形落位等等。进攻打法是围绕中锋展开,还是移动进攻或换位进攻。总之,几个回合下来,就应对双方的排兵布阵、基本战术打法有所了解。通过以上认真、细致、全面的观察,才能使观者真正融入到整个比赛的全过程,使观赏比赛的水平升华到更高的层面。
2.2.3从看热闹变为看门道,由外行变内行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篮球比赛,不仅看比赛结果,更应注重整个比赛过程。观看前可先比较双方参赛队员的技术实力,预测一下比赛结果,哪方的胜率更高。如果篮球比赛是一台戏的话,那么,运动员就是篮球比赛的主角。比赛一开场,首先要观察双方的首发队员,谁先上?阵容是“三大两小”还是“两大三小”。开局对一场比赛的胜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员的配备,不是随意或偶然,各级教练员都很重视,所以,从双方首发阵容中我们就可窥测其中某些隐含着的战术意图。如果比赛结果与预测结果相悖,应从中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所在,如结果与预测的相同,说明自己的预测是趋于理智、合理的,无论结果如何均可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
2.3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观赏
现代体育比赛,场面激烈而紧张,战术机智而灵活,让观赏者情绪亢奋,时而消沉。此时观赏者的情绪完全被比赛的节奏所控制,如果此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许会发生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只有遵守比赛规则,营造一个良好的竞赛氛围,才能使双方运动员高水平的发挥,观众才能观赏到精彩激烈的比赛,同时也能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高雅、文明、绅士般的观众。
3观赏篮球比赛的导向
3.1正确认识篮球运动的价值
篮球比赛是一项游戏,它作为健身娱乐的手段和竞技表演的体育项目,为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提供了交流场合,更创造出大量的商业机会。但是,有些年轻人往往将篮球比赛过分神化,认为篮球比赛代表了一切,篮球比赛也能创造一切,从而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以称为艺术表演,需要用艺术的眼光去观赏,但是观赏表演只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调整好心态是更高层次观赏篮球比赛的基本要求。
3.2正确认识个人素质与观赏比赛之间的关系
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在观赏篮球比赛中,能获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愉悦,这主要是受观赏者知识结构的影响。人们常常形成某种误区,认为低文化水平的人观赏不了高层次的篮球表演,从而把广大群众排除在外。其实,作为篮球观赏者的最大人群,一样有精神生活的需要,较低层次的观赏也是篮球比赛观赏人群的组成部分。观赏的目的是精神享受,人人都有这个权利,这正是篮球比赛魅力广博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篮球人口的整体素质,是篮球推广工作的重要方向。让观赏者既了解篮球的历史、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方法等篮球专项知识,又了解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训练等专项基础知识,还了解社会学、美学等相关知识,才能使篮球比赛观赏水平真正上一个台阶。
3.3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发展中的改革与多样化问题
近几年篮球竞赛规则的变化较大,其他各方面也做了许多改革,一些特殊的规则也先后出台,以适应不同篮球活动。据国际篮联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三亿多人参加篮球运动。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正是由于它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但是,作为篮球运动主体的篮球竞赛,由于要求有规范的场地、专业的裁判员,要求队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掌握娴熟的技术和熟练的战术等条件,这显然不能使大多数篮球爱好者投身其中。在这种条件下,街头篮球(三人篮球)、轮椅篮球、舞台篮球等应运而生。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游戏,而参加者只是想从中得到乐趣,并找到一种终身锻炼的方法。他们在各式各样的篮球比赛和游戏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宣泄自己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并以自己的行动和快乐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此项运动,使得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可见,篮球运动中的改革和多样化实际上是篮球竞赛的完善和补充。满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和年龄的爱好者的需求,是篮球运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4结束语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要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去观赏,在人们观赏的同时,会有一种力的美感、雅的体验、美的熏陶,而这些正是篮球运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现代篮球运动为人类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技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观赏层次,其观赏和解读篮球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只要能从中领略篮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就是对这项运动最好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桂玲.论体育欣赏与素质教育[J].体育科研,2002,23(4):26-27.
[3] 王德洪.大学生体育欣赏意识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3):185-186.
[4] 席冲.论体育与美育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0(2):60-62.
[5] 肖英.论当代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153-155.
[6]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 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关键词:体育赛事品牌;品牌管理;品牌建设;奥运会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3-0057-03
在国外,体育赛事营销是最热门话题之一,它因影响面广、渗透力强、效果显著,成为众多企业实施市场营销的首选策略。美国有超过60%以上的企业表示正在或将实施体育赛事营销策略,可口可乐、阿迪达斯等企业借助体育赛事营销实现全球扩张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它间接地推动了全球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然而,受赛事成长时间、体育竞赛体制、赛事管制环境等影响,我国的体育赛事营销尚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以足球赛事为例,“黑哨”、“裸奔”、“假球”等事件严重影响其商业开发,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品牌逐渐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大商业资产”,品牌营销理论与实践促进了品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当之无疑是世界上第一大体育赛事品牌,其品牌资产大到无法评估。无独有偶,奥运会巨大的商业成功恰巧产生于品牌盛行的当代,它是品牌与品牌管理理论的受益者,也是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实践者。
1.体育赛事品牌管理与体育赛事品牌建设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将品牌定义为:是一个“名称、专有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商群体的商品或服务,并且使它们与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分开来”。而最新的研究认为:品牌是由名称、标志、象征物、包装、口号、音乐、或其组合等一些区隔竞争的符号而联想到的基于价值的消费者与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带来的无形资产。这个概念包涵了组织视角的无形资产、区隔符号以及消费者视角的联想、价值、关系,是品牌概念的升华。国际品牌大师凯勒教授认为,有形商品、服务、组织、体育与人等一切都可以品牌化。显然,体育赛事可以成为品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即是一项全球顶级体育赛事品牌。
品牌管理是指品牌管理者为培育品牌资产而展开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规划、传播、提升和评估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和策略执行活动。因此,体育赛事品牌管理的责任主体是赛事的举办方;其目的是培育赛事品牌的资产,包含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与品牌联想和其他资产;管理的中心是赛事活动的受众即消费者,主要包括现场与电视广播网络观众与听众;管理的的内容主要包括赛事品牌规划、品牌传播、品牌提升和品牌评估等。
品牌建设可分为创建与维护期,其中创建期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核心价值等内容的设定,以及品牌的传播活动,维护期包括品牌延伸和品牌资产评估等。有研究认为: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主要包括品牌识别、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的确定及品牌传播四个方面。品牌建设时期是成熟品牌的初级阶段,而品牌管理是品牌创建后对其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2.奥林匹克运动会品牌管理的成功经验
2.1多维品牌识别高度统一
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制定者对品牌核心价值及相应联想物的规划设计,目的是希望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丰富、独特、正面的联想,从而形成良好的关系,主要包括产品识别、组织识别、个人识别与符号识别。
产品识别层面,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体育界的豪门盛宴,它以自身独具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处处彰显“自强、自信、自尊”,推动着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它更是“和平、友谊、团结”的使者,是世界多民族交融的催化剂。
组织识别层面,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它有着广泛的会员基础,与世界联合国组织、各国政府和其他民间体育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其价值主张在会员国家(或地区)的公认度最高。
个人角度的品牌识别主要包括品牌个性和品牌关系。奥运会品牌个性被受众赋予了丰富的人格特征,“和平、融合、超越”构成奥运品牌个性的主要维度,它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强化了其自身的功能与价值、为与受众建立良好关系奠定坚实基础。经过坚持不懈地主张与推广,全世界人们接受并内化了奥林匹克的价值主张,人人参与奥运的热情高涨。
奥运会品牌符号主要包括名称、标志、口号、音乐等。通过百度搜索“奥运会”的相关网页约1亿个,与输入“联合国”的搜索结果趋同,可见“奥运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赛事品牌;由蓝、黄、黑、绿、红色组成,“象征五大洲团结”的奥运五环标志比任何一个商标更具知名度;“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无与伦比;以“you and me”为代表的历届奥运会主题曲朗朗上口,经典而回味无穷。
因此,无论是从视觉、听觉,还是知觉等方面,奥林匹克运动会实现了与人们的高度共鸣,多维品牌识别统一的基础来自于人类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不懈追求。
2.2品牌定位精准而清晰
品牌定位指对品牌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受众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或者说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受众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
奥运会不同于任何形式的跨国界的音乐会、艺术节或博览会,它不受限于国界、民族、性别、年龄与语言等等,它从诞生之时起就代表着“和平、友谊”,全人类均可参与共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是“和谐世界”的使者,不断丰富奥林匹克的内涵与内容。“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代表着人与自然、人与人造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带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一次全球的体育赛事,更是一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宴。它象征着人类社会对健康体格的无限向往,更代表着人类社会对健全人格的不懈追求,激励着全人类“更高、更快、更强”。
“和平、团结、友谊、进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其清晰而准确的定位让全世界人民参与并享受其中。
2.3品牌组合加速品牌国际化进程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成功实现大逆转,完成了自身伟大的商业运作,国际奥委会经济独立加快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化进程,并形成了以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主品牌,冬奥会、残奥会、听障奥运会、特殊奥运会、青奥会等构成的多品牌体系。多品牌组合相得益彰,让众多的人参与奥运、享受奥运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奥林匹克运动品牌的无形资产。
奥林匹克运动会商业开发“一揽子”计划的实施与举办城市遴选机制的形成,实现了自身品牌与商业品牌、媒体品牌及城市品牌的共存共赢。来自全球顶尖企业的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成功借助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化实现了企业与产品的全球化扩张,而将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巨额出售给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运营商,不仅让国际奥委会获得巨大收益,更重要的是通讯全球化培养了数以亿计的电视与网络受众,实现了国际奥委会、赞助商、媒体运营商与受众的多方共赢。而国际奥委会对举办城市独到的遴选机制,确保每届奥运会成功举办,举办城市因奥运会而添彩,同时也给奥林匹克带来无限价值与财富。
2.4完善的品牌保护措施确保其资产不断提升
为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影响,确保比赛在公平与公正的环境中进行,国际奥委会制订、修缮,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自身品牌保护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逆向代表制”,保证委员们不受任何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的干扰而独立自主的实施奥林匹克理想;(2)将烟酒等企业剔除出“TOP”赞助商行列,极大地提升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形象,而制订以“排他性”为主的一系列赞助商保护条款,以及将电视转播权打包预售给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讯运营商,确保国际奥委会与赞助企业及电视转播商长期利益的实现;(3)完善的奥运会举办城市遴选机制,从环境、交通、通讯、场馆、安保等多方面对申办城市进行综合评定,最终遴选出最佳举办城市;(4)奥运会参赛条件与比赛项目的设定,确保参赛主体的独立性及比赛项目在全世界的普及与提高;(5)完善的裁判、仲裁机制及针对运动员违规的处罚条例,塑造了良好的赛场秩序与环境,等等。
从赛前、赛中和赛后控制等方面,奥林匹克运动会建立与实施一系列品牌保护措施,确保其价值主张的实现、品牌资产的积累与提升。
3.对我国体育赛事品牌创建的几点启示
3.1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识别体系
我国的体育赛事处于品牌创建初期,品牌识别的规划与实施上存在一些问题,如(1)提供的产品局限于竞赛表演,未能对产品的内涵扩展与延伸;(2)赛事组织机构(或者是赛事的组织者或主办方)非营利性公益形象未能得到良好显现;(3)赛事与观众或受众互动不够,赛事个性不明显;(4)赛事本身的渗透力不强,大众对隐性的符号识别不清晰。
因此,体育赛事品牌创建的核心是给现在与潜在的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即高水平的竞赛表演,而产品必须融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经济、文化等,以丰富其内涵与元素。其次,有意识地塑造良好的赛事品牌个性,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加强与现场和场外受众的互动沟通,才能捕获更多消费者的心智,使之与赛事产生共鸣,提高其忠诚度。最后,为提高消费者对赛事的喜爱度,应加强赛事的公益形象及标志、口号、音乐主题曲等方面的规划与建设。
3.2形成品牌传播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机制
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中介方与通讯运营方,全球的观众才能更好地分享体育赛事的精彩瞬间,同时举办城市和赞助商的形象得以提升,体育赛事品牌传播的整体效果得以显现。
奥运会的品牌传播形成了多方参与共享的机制,但我国的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尚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起步阶段,加之体育赛事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就赛事本身而言,参赛方的共同利益及各自利益均难以协调,很难实现最大化与最优化,赛事的质量水平自然难以提升。而赛事与市场时常发生偏轨或脱轨,赞助商与电视转播商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体育赛事往往成为一场鲜人关注的“独角戏”。中超足球联赛出现的几起“裸奔”危机即是最佳佐证。
所以,减少政府干预,建立参赛方利益共享的面向市场的长效机制,提高体育赛事质量水准,是赛事品牌对外传播的基础与前提。而通过市场的手段,吸引赞助商与媒体运营商竞相参与,并与之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体育赛事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培养更多的受众与消费者,实现品牌的最佳传播效果。
3.3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
品牌国际化是一个隐含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营销和品牌输出的过程,以使品牌在国际市场得到广泛认可和实现品牌的特定利益。韩国的跆拳道运动项目能够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与普及,并最终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即是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结果。
体育赛事品牌国际化的前提是比赛规则标准化,并得到大部分国家的认可与推广。赛制、比赛地点、赞助商、电视转播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等,均是实施体育赛事品牌国际化的一些元素。赛制与国际接轨是一个引入、接纳、内化吸收的过程;比赛地点国际化有利于赛事文化的植入,F1和网球大师赛落户上海即是赛事品牌地域国际化的典范;赞助商与电视转播商国际化有利于借助其力量对外推广,培养更多国外受众;而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的国际化使我们有更多的话语权,我国羽毛球、举重等运动项目能在奥运舞台取得显赫的成就,即与本国项目参与人员的国际化水平息息相关。
显然,体育赛场、参与人员等国际化是体育赛事国际化的外显元素,赛制与赛事文化等国际化是体育赛事国际化的内隐元素,而资金与媒介等国际化即介于两者之间。体育赛事品牌的国际化不仅局限于人财物的输出,而是一个输出与输入相互交织的过程。我国奥运优势项目的存在和经济繁荣稳定发展为我国实施体育赛事品牌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3.4建立与完善品牌保护制度
制度即规矩,没有规矩则难以成方圆。形成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必须建立与形成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赛事质量高低不仅与运动员竞技水平息息相关,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发挥与良好的竞赛制度和环境联系紧密,而完善的制度法规是塑造良好竞赛环境的基本保障。“假球”、“黑哨”、“兴奋剂”等是影响我国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几颗“毒瘤”,杜绝它们,需要大力倡导,但更需要相关法规、制度来约束。
我国的体育赛事,赞助商参与的连续性不强、电视转播商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就是缺乏一套像奥运会与NBA一样的品牌保护的顶层设计,不能很好保证参与各方利益的共同实现。
体育赛事品牌保护制度的范畴很广,包括运动员与裁判员守则,竞赛制度,优化赛场环境的法规与制度,赞助商、电视转播商与赛事中介组织权益保护制度等等,我国正处于面向市场的体育体制转型期,建立与完善相关体育赛事品牌保护制度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