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闻一多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闻一多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闻一多的故事

第1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书,书里的众多人物、动物让我久久难忘:心地善良的多立德、贪婪钱财的布洛塞姆、机智的马修,聪明的小狗汪汪、双头马“你推我拉”、可爱的海豹索菲……

你听,咩咩、哼哼、嘎嘎、叽叽……哈哈,真是羊说羊话,猪讲猪话,鸭有鸭语!小狗汪汪聪明伶俐,它不仅给逃亡中的多立德和索菲送吃送喝,还为他们能顺利逃离出谋划策;好心肠的马修一心认定多立德是个好兽医,所以无怨无悔的紧紧跟着多立德,倒是那个可耻的布洛塞姆,不但卷走了贝拉米支付给他和医生的两千英镑酬金,还欠着许多商人的账……

这本书的主人翁多立德医生最好玩,他居然能听得懂任何动物的话语。我常常被多立德的故事深深震撼,他没有利用听得懂任何动物的话语的本领去敛聚钱财,而是更好的帮助动物们,为动物们治病,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着想。多立德为了谋生来到了马戏团,看到与丈夫分离的索菲,得知整个海豹家族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他十分同情索菲,冒着危险带领索菲逃离马戏团并送她回归大海。为了老马贝波等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多立德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农场,为退休老耕马建立协会,使他们能够老而无忧……

合上这本书,我浮想联翩,发现我们班的“多立德”也有很多很多喔。我的好朋友袁婕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乐于助人,善解人意。每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伸出救援之手。有一次,我和袁婕、厉雯在一起玩时,厉雯不小心摔倒在地,好像伤到了腿,我哈哈大笑,可袁婕急忙蹲下身子,轻轻地摸着她的腿问:“疼吗?要不要包起来?”

第2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伏羲考;国族;构建

《伏羲考》是闻一多先生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神话研究作品,按照马昌仪先生的中国神话学四个时期划分方式,是中国神话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巅峰之作。闻一多先生从事神话学研究的时正值上个世纪40年代前后,《伏羲考》即创作于这个时期,那时的中国现代的神话学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是本世纪初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与近代西方和日本的学术思潮、神话流派的变迁,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的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伏羲考》受到我国整个文化开放浪潮以及知识界对中国文化自觉与反省运动的影响。

就当时的社会思潮而言,清末民初,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相伴进入中国,成为最具号召力的思潮。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胸中都存有一种焦灼,这种焦灼,促使他们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都带上了一种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民族认同感,从而建立现代西方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现实关怀。到了四十年代,随着抗战的深入和大学机构的南迁,这种经世致用的关怀与时事的动荡相遇,民族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们, 纷纷把注意力投向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活态的民间口头文学。

在北平清华校部时, 闻一多就已发表过《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抗战开始,他随校南迁到长沙,不久从长沙迁往昆明时,陆续写作和发表了一组论文,如《从人首蛇身谈到龙与图腾》、《伏羲与葫芦》等,把考古学、民族学、训诂学、文化史、文艺理论的材料、理论和方法融为一炉,拿现时还存在于少数民族中间的种种文化现象,参证和解读古代已经死亡了的神话。

今本《伏羲考》共分五个部分,一,引论;二,从人首蛇身像谈到龙与图腾;三,战争与洪水;四,汉苗的种族关系;五,伏羲与葫芦。由朱自清连缀,出自于对闻先生的深刻理解,并注意到两个重要特点:现实关怀与民族主义立场。

在“引论”部分中,作者首先通过中原文化中的各种文献和文物考证了伏羲女娲的兄妹配偶关系,指出这种从兄妹说到夫妇说的确证,是在“人类学的努力下才得完成的”,具体就是芮逸夫的《苗族的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作者最为成熟与完整的一部分。经过引论的论证,汉藉中的伏羲女娲与苗民故事中的兄妹确乎是同一的了,闻先生从考证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和对图腾崇拜的重新阐释两个方面,以探寻民族文化源头的方式,构建同源同族的历史谱系。

人首蛇身的画像在汉人的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中广泛存在,而且“画像中的人物即伏羲女娲夫妇二人,早有定论”,闻一多认为“延维”与“委蛇”为一物。苗人的延维、汉藉的人首蛇身都是伏羲女娲,那它们又源于何处?闻先生往人首蛇身的原型回溯,“揣想起来,在半人半兽的人首蛇身神以前,必有一个全兽型的蛇神的阶段。”按照这个思路,他找到《国语・郑语》中的“褒神二龙”传说,证明它与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之神正好思该传说演变过程中“前后而阶段”,并且认为像蛟龙、蛇、两头蛇、一般的二龙,正是人首蛇身神出现之前的交尾的“全兽型的蛇神”的表现。按照闻先生的说法,龙是一种图腾,而且是经过“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化合式”的图腾,其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既是蛇,源于一个以蛇为图腾的大部族对诸多小部族的吸收。“人是龙,当然也有龙的法力”。至此,闻先生已经基本确定了,龙就是苗人和汉人的共同始祖。

龙既是祖先了,那子孙都包括哪些呢?闻先生首先肯定了“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然后又经过大量考证,得出“古代几个主要的华夏和夷狄民族,差不多都是龙图腾的团族”之结论。于是,本章开篇闻先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就全部得以解答:人首蛇身的超自然形体源于龙,而龙作为一种图腾,不仅表明中华各民族同源,更是展示了这种同源关系中各民族的地位:诸夏文化是本位,各夷狄共同构成中华民族。

虽然闻先生所使用的方法尚可质疑,他对传播现象亦有所忽略,但仍不能掩盖《伏羲考》的伟大创见,即在于提出了“龙图腾”理论。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种理论与其说是具有学术价值,不如说具有政治关怀。

首先,作者是在进化论的解释框架下提出该理论的。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图腾是原始氏族的“徽志”,即区别一个氏族与其他氏族的符号标志。而闻一多所谓龙是一种虚拟的、由许多不同图腾糅合成的、化合式的图腾的说法,似乎与建立在实证人类学调查基础上的经典图腾理论格格不入。这是闻一多对理论的误读还是有意改变?从中也许能够窥视“西学中国化的困境”。

另外,正如闻先生所指出的,“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作为帝德与天威的象征出现的,而“正如政体是民主代替了君主,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个中经历的观念转变亦颇为微妙。在闻一多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辨析过龙的问题。学人解读和事实之间的偏差,并非产生于学术的不精准,有的可能恰是学人们对那个从天下到国族转变的时代的复杂体认。

由于秉持民族的观念,因此《伏羲考》不可避免的为了“民族建立而误读历史”,建构梁启超所说的“理想的历史”,并以此参与到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中。而恰好是这种把“民族”确立为历史主体的书写,用语言文字构建起了一个民族的沿革,于是一个民族便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诞生了。正如有学人慨叹的一样:“以‘中国’的眼光去书写现代意义的‘民族’的国史,竟成为构建一个民族国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昌仪.中国神话学论文选粹(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4][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第3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1、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从古到今,这些名人名言一直激励我们:“要爱上读书!”还有很多的有关于读书的故事,如:苏秦为了使自己不睡着读到书,就用锤子往自己腿上刺;孙敬为了让自己读书是不打盹,便用一根绳子绑住头发,另一头紧紧的绑住房梁,这样,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了,他就清醒了过来;闻一多一看书就“醉”;罗华ji猜书……这样的例子数都数不清。

3、同学们,书就像一艘战舰,带我们遨游知识的王国;书就像一位无声老师,让我们变得聪明;书就像一匹神奇的马,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飞在书的王国,知识的天地!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开展;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4-02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够成为德育教学的辅助内容。其中包括一些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高雅志趣的诗文鉴赏或者积极向上的散文随笔等等。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情怀,树立h大的理想信念,建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拓宽自身的胸怀,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更积极地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语文学习中所凝聚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是德育教学的良好基础,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道德修养的发展,使初中阶段的德育教学落到实处。

1.增强学生正面情感体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很多时候不能够理解教师与家长给予的关爱,会与教师或家长关系紧张。有时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会出现与同学吵架、打架或者猜忌的情况。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教学内容,为学生输出更多正面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正面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慢慢地明白家人与朋友的对自己的关怀,学会感恩,学会敞开心扉与教师或家长进行交流。从而缓解与教师、家长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获得更加积极和谐的初中学习生活。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课文《羚羊木雕》,本篇课文讲的是"我"未经父母同意便将贵重的木雕送给了最好的朋友,迫于父母的压力又不得不向朋友要回礼物,最终仍然获得朋友谅解的故事。很多学生阅读过后会怨恨父母,并且支持"我"对待朋友的行为。而教师此刻要引导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我"的行为确实欠妥,毕竟木雕非常贵重,父母也是希望"我"做事能够更加周全一些。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学会换位思考,在生活中也将避免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误会,获得正面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称之为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一方面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思想品格,另一方面该阶段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运转得最为灵活与丰富,他们的思想品格与心理素质都处于极其不稳定的一种状态。在这个阶段里,教师需要为学生传播科学正确的价值体系以及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学会明辨是非,提升心理素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用真诚的心面对与解决学生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本篇课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的品行与道德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可以让学生从中认识到闻一多先生身上非常可贵的品质。首先便是做人要有原则,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其次便是闻一多先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值得每一个学生品味与学习。在这样的课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建立起优秀的道德品质。

3.利用情境加强学生感受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快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共鸣,教师也可以建立有效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学生真正参与、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才能够使德育教学更加有效。

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本篇课文主要是作者对于父亲某一个令自己动容的背影描写,自己的心路历程被完全剖析,表达了自己对于父亲深深的缅怀与热爱。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频、视频为学生创建一个氛围,引导学生分享一些关于父母的细节,带领学生感悟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

结语:不论在哪个学习阶段,德育教学都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品行修养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才是今后社会中更需要的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才能够使学生不至误入歧途,能够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语文教学对于德育教学的积极作用,丰富的文学资源可以启迪学生的品行修养,激励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感恩。高雅的文学作品,还能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直接影响学生行为规范。因而,初中语文教师要看到语文课程教学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要性,有效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渗透良好的德育教学,为学生奠定良好的道德根基。

参考文献:

第5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延传至今已愈千年。不仅东亚各国受中华文化影响有过端午的习俗,且各国业已融入本民族元素,即便在华夏故土,各地对端午起源也各执一词。荆楚百姓过端午意在祭奠屈原;三晋人民过端午实则纪念介子推;吴越民众则认为端午与伍子胥有着深厚的渊源。闻一多先生曾撰写《端午考》一文,认为“端午节并非为祭祀屈原或介子推云云而沿袭,它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那么,吴越地区是否真是端午节的源头?伍子胥与端午起源又存在何种关联?

吴越传说与端午节的起源

吴越之地指的是今天的江浙一带,是古代农业最为兴盛的地域。当地百姓饭稻羹鱼,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因而对时令节气十分关注。阴历五月初五,是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应与农业生产有关。

另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原本是龙的节日。《战国策》中就载有吴越百姓多“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遗俗,可见龙是吴越百姓尊奉的图腾。端午节中最重要的节日项目――竞渡和吃粽子,都与“龙”相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被蛟龙所窃。据此,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应当是吴越百姓祭祀图腾的节庆。

上述两种起源说,虽不乏科学考证,但从民俗学的角度上看,民间似乎更愿意给端午节附上情感色彩。在江南众多的端午起源说中,以祭奠伍子胥的说法流传甚广。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兄因遭猜忌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为避祸株连,连夜逃至吴国。因伍子胥才华出众,很快便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他帮助吴王伐楚攻越,成就宏图大业。吴王在伐越中负伤而亡,其子夫差继位。两年后,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佑下为父报仇,大败越国。越王勾践一面栖兵会稽山,一面用重金贿赂吴国丞相请求议和。伍子胥深知越国必兴兵再起,遂力谏不可养痈遗患,理应乘势灭越。夫差偏信丞相谗言,同意议和,此后遂逐渐疏远伍子胥。越王深知伍子胥不除,复国必遇险阻。勾践在重贿吴王近臣后,夫差猜忌伍子胥,并赐剑令其自刎。伍子胥临终前断言吴国必亡于越。夫差闻言大怒,于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首投于胥江。吴国百姓十分敬重和缅怀伍子胥,遂将其尸首打捞上来,埋在吴县胥口。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记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百姓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此君便是伍子胥。

伍子胥虽为楚国人,但他忠肝义胆、有勇有谋,出将入相辅佐吴王阖闾灭越;而且他还“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按照天象风水筑造了苏州城,以致千年以来,苏州古城城址几乎没有发生变更。这样一位忠君爱民的臣子怎能不受吴地百姓的敬爱?此后,吴越人民奉伍子胥为江神、波神,还专门供奉有伍相祠。

独具意蕴的江南端午习俗

龙舟竞渡。据《荆楚岁时记》一书所载,荆楚地区的划龙舟习俗,“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可见,楚国百姓端午竞渡的风俗,追溯源头也与纪念伍子胥有关。吴越百姓自古有龙舟竞渡的遗俗。越王勾践灭吴后,十分敬重伍子胥的忠烈,对伍子胥的被杀表示深深的怜悯。他不仅立坛杀白马祭子胥、筑庙于江上,还在越国倡导竞渡,“盖悯子胥之仲而作”,以致原属越的地方都有祭伍之举。浙江上虞在汉代时已有端午祭“江神”伍子胥的风俗。杭州民间立伍子胥祠于吴山(俗称胥山),端午时年年祭祀,一些行业在民国时还专门放假1天,参与端午祭祀。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吴越竞渡的风俗随着楚国疆域的拓展,遂遍布南方。而荆楚人民借竞渡纪念屈原已是200年以后之事:

吃粽子。据三国东吴周处所著的《风土记》所载,江南“俗以菰叶裹黍禾,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这是迄今为止有关粽子的最早的记录,这比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楚人哀屈原“每贮米竹筒报祭”的记载要早200多年。加之江南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糯米的栽培也甚早,因而江南有煮粽的传统也就不足为奇。至今浙江嘉兴的粽子仍是本地特色小吃,风靡海内外。

斗百草。所谓斗草,就是两人用草筋互相拉扯,被断的一端作输。《诗经》“国风・周南”篇中就有“菖”一诗,讲述了江南妇孺嬉戏斗草的风俗。在《中吴纪闻》一书中,则记载了“吴王与西施尝斗百草”的趣事。江南斗草常用“车前子”,吴方言称之为“打官司草”。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诵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子孙斗草来”的诗句。遍阅江南地方志,不乏斗草习俗的记载。

采草药、挂艾叶。江南百姓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要采集草药,攘除晦气,所以江南有端午挂艾草驱邪、祈愿身体健康的说法。吴国的太伯与仲雍两兄弟,为了治愈父亲古公父的疾病,前往湖州衡山寻觅草药。后太王父立王季为君,太伯遂入深山采药,以避王季。今浙江临安县百丈山上还存有“玉仙洞”、“太公潭”等遗迹,相传是太伯采药的地方。江南民间传说,制艾叶、制艾煎是太伯采药的遗风,艾叶能灸治百病,故端午挂于门前,可以驱散家中晦气,保家人身体安康。

百索。百索是用五色丝线缠于臂上以避邪。江南以盛产丝绸享誉古今,吴地很早就养蚕纺丝,五色丝线是一种材质较高的丝绸,端午节时百姓们将五彩丝系于臂,名日辟兵,祈祷人们不被病瘟纠缠。明代江南百姓在过端午时,儿女辈用五色彩索缠臂,长辈则簪艾叶、石榴花以驱邪。清康熙时,苏州百姓过端午,小儿髻簪五毒,将五色丝缠于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乾隆时,民间还用丝绸加蒜粽之类以辟邪。

喝雄黄酒。端午时,江南百姓喝雄黄酒或用雄黄酒涂于小儿额头与耳鼻间。雄黄也称为鸡冠石,有光泽,呈橘黄色,中医常用此作解毒杀虫药,尤其可以驱逐蜈蚣、毒蛇之类的毒物。晋朝江南道人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讲述黄帝在炼丹成仙前,“圆丘出多大蛇,又生好药,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此后“雄黄祛毒”已渐成江南百姓的土药方。江南民间传说《白蛇传》,就有许仙在端午节与白娘子共饮雄黄酒,使白素贞现出蛇形的故事。明崇祯帝时,常熟、昆山县志中亦有“饮雄黄酒,遍洒室中,点小儿臂额,以去毒”的记载。

多姿多彩的端午风俗奇葩

除江南有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外,华夏各地均有别具一格的端午风俗。譬如唐代长安市民在端午时多互相馈赠坠扇,端午节期间东市竟成扇市。明代端午节时,北京人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打扮小闺女,戴石榴花,被戏称为“女儿节”;新嫁女子端午节前,还要回娘家,称为“躲端午”。

第6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对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思索源自每周一收取作业,每次学生不是作业落在家里,就是没带书本返校时现补,要不就是只完成了一部分。总之,周末学生都不想写作业,考虑到孩子确实需要时间放松休息,我已经将作业的难度降了又降,可有时仅有的一页练字作业也总有学生无法完成。因此,我就琢磨:能不能留点学生喜闻乐见又乐此不疲的作业呢?什么作业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培养动手能力,还能弥补语文课堂教学的单一呢?

上学期开学时,教材和练习册迟迟不来,周末的作业也没什么好写的,我说:“给大家留点上网作业吧。”学生一听很开心,我话锋一转:“大家也不能白上啊,总要收获点知识,就摘抄一首诗吧,大家一定会喜欢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猜来猜去,我把诗名写在黑板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周末学生总会有各种机会接触网络,我何不给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呢?让他们上网也不忘写语文作业,而且摘抄作业不怕互相抄袭,我还鼓励家里没网络的学生抄别人的作业,这样可以顺便检查谁没写作业。

一单元的第二课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了拓展小说《城南旧事》,我特意下载了《送别》的MTV,大家在欣赏歌曲的时候,一下子就认出了画面上那个梳着整齐刘海的小姑娘是“英子”。这时学生才注意到《送别》的歌词就是书中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唱起的《骊歌》,继而又发现了歌词和书本上有些出入……学完这篇课文时,大家对英子的父亲抄起鸡毛掸子打她,又被父亲喝令不得不冒雨上学既怜惜又心惊;为英子因父亲的逝去迅速长大而折服;为英子最终成为作家、文化名人而没有成为纨绔子弟而慨叹……下课之前,我又播放了筷子兄弟的《父亲》。当流水般的前奏淙淙流淌在教室里的时候,当大家专心致志地看着大屏幕上打出的歌词: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当听到“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单亲的孩子眼含泪光,就连淘气包也陶醉在这语文课的音画里,一遍遍跟着歌曲学唱“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于是周末我又留了一个上网作业:观看电影《城南旧事》,比较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课文中有什么不同;摘抄筷子兄弟的《父亲》和崔京浩的《父亲》歌词,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首。

周一上课时,我以加分的形式检测了学生的完成情况,有看电影的,有看故事梗概的,有听别人说的,有评说歌曲的……大家兴致很浓。从此以后,学生对周末作业格外期待。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摘抄诗歌,甚至是学唱歌曲,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学习的形式发生了艺术性地改变,更加贴近生活,把语文的文本学习转化为综合性学习,更注重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因此,我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各单元的侧重点,列了一个电子作业的清单:

一单元:

1.电影:《城南旧事》

2.歌曲:《送别》《父亲》(筷子兄弟)、《父亲》(崔京浩)

3.诗歌:《今生今世》(余光中)

二单元:

1.电影:《花木兰》

2.歌曲:《木兰情》(孙燕姿)、《北京北京》(汪峰)

3.名著:《呼兰河传》(萧红)

4.名曲:《黄河大合唱》

三单元:

1.歌曲:《七子之歌》(闻一多)

2.诗歌:《老马》《三代》(臧克家)、《一句话》(闻一多)

3.名曲:《命运》《田园》(贝多芬)

4.名著:《名人传》(罗曼・罗兰)

四单元:

1.电影:《宝莱坞生死恋》

2.漫画:丰子恺漫画、《三毛流浪记》(张乐平)

3.歌曲:《新娘要嫁人新郎不是我》(印度)、《唱脸谱》

五单元:

1.电影:《南极大冒险》《地心历险记》

2.名著:《八十天环游地球》《鲁宾逊漂流记》

六单元:

1.电影:《快乐的大脚》《101只斑点狗》《马语者》

2.歌曲:《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齐秦)

3.名著:《野性的呼唤》《爱丽丝梦游仙境》

这些篇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两到三周内完成。为了避免走马观花、应付了事,我再根据电子作业的主题布置作文。如第一单元,大家对“父亲”的理解比较深刻,我就布置了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大家在写作、修改、讲评的环节中,逐渐敞开心扉,又将对父亲的体贴埋藏在心间。真情流露的同时,不忘学以致用――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化用歌词、诗歌。

学冰心的《观舞记》时,我发现学生对印度文化、风土人情缺乏了解,视野局限于地理书上的几个城市、物产,历史书上的泰姬陵、释迦牟尼;语文书上的泰戈尔。因此周末我又布置了作文《我眼中的的印度》,鼓励学生上网搜集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周一收上来的作业几乎本本精彩,虽然学生筛选材料的水平有限,内容还有雷同,但至少大家通过上网了解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这个国家不仅有歌舞、佛教,还有“圣雄”甘地。其中有两个学生视角独特,分别从外交和军事方面来审视印度,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被打开。

有了电子作业的基础,学生的作文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写作的动力也越来越足。其中还涌现了不少佳作,学生作文在某报七台河市教育专刊中学版上逐步占领了一席之地,学生的作文几乎周周见报。

电子作业是一种补充课堂教学的二次学习,并且有效地调节了45分钟内传统授课的单调乏味,而且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备受学生青睐,也因此让我更加重视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以前对于这部分内容,我都是走马观花,最多领着学生背背里面的古诗、名言、警句,布置了电子作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让我了解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我开始精心地安排每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例如: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我不仅准备了美轮美奂的PPT,还根据教材的提示下载了许多剧种的精彩唱段,课前课上课后见缝插针就 “咿咿呀呀” 来一个。包围在艺术的氛围中的语文课堂,常常引得路过的老师、同学驻足张望。

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漫画冒险”,我提前布置了电子作业――摘抄书中罗列的探险家的故事,所以课堂上我们就来了一个“探险自救”的知识竞赛。虽然中国人首次问鼎珠峰的时间距离今天久远,但珠峰也不再是高不可攀了。于是我又根据网上的图片,制作了PPT《拥挤的珠峰》来补充课本的不足,大家再一次被现实的拥挤、遇险的残酷、繁多的垃圾震撼了。

第7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一、素材积累――挖掘课本中的人物事例作为作文的有力论据

1. 挖掘名篇作者(名家)的经典事例。古今中外,文学名家数以万计。远至“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孔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受了宫刑也要发愤著《史记》的司马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近到“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枪”的闻一多,大难之后成大器的史铁生……每一位名家的人生经历,都有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的事例。

2. 挖掘课本中的文学形象,使之成为自己作文的有力论据。名家的名篇里,活跃着众多的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既有历史人物,也有虚拟的人物(如小说中的人物),他们都是我们文章素材的绝好的来源。例如: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一素材,就可用在写“人生”“幸福”等内容的文章上。

二、语言表达――挖掘课本中的名句、优美的文段

1. 引用诗词名句往往抒情性强,有深刻的哲理性。在文中恰当引用诗词名句,能使文章充满浓郁的诗意,为文章增色不少。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都可以巧妙穿插诗词名句,从而使文章文采斐然。如引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2. 仿用仿用即是仿优美文段来写句写段。它可以是句式、修辞、韵律、节奏等方面的仿写。高中课本中有不少文段非常优美,值得仿写。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荷塘和月色的三段;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等句子。

3. 化用化用他人语言不是简单重复,要建立在对原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有不少语句化用了古诗词,如:“山如眉黛”来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三、谋篇布局――挖掘借鉴课本中的篇章结构安排

1. 借鉴名家典范之作的谋篇布局、篇章结构

课本中有许多谋篇布局合理、篇章结构优美的典范之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议论文,鲁迅《拿来主义》先破后立,先批判“送去主义”,列举其表现,揭示其实质,指出其危害,然后正面提出“拿来”;《灯下漫笔》“直写事实,以小见大”的结构。

2. “故事新编”――化用意境、改写经典诗文内容

第8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一首,我们耳熟能详,几乎人人会唱。然而你知道吗?“七子之歌”这一意象,也出自《诗经》。那是儿子对母亲的倾诉,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也是儿子对母亲的至爱亲情。由此,也引出了中国的孝亲诗,有些凝重,却也充满温情。

舒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人,写作者。创作多为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杂志主编。现居太原。

骨肉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人间最重要的一种感情。无论是否有人书写,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它不感天动地,不刻骨铭心,它更多以一种平淡到被儿女忽略的形式存在。因而翻遍中国历代诗词,别友别恋人的诗浩如烟海,山水田园诗浩如烟海,咏史抒怀诗浩如烟海,而涉及到父母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最熟悉的,也不过一首《游子吟》而已。所以,非常有必要溯源《诗经》,找到中国古代孝亲诗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这样一种平淡却凝重的情感,从而再次获得心灵的洗礼。

出自《诗经・邶风》的《凯风》,是一首被隐没在历史深处的孝亲诗,让我们一起走近它,领略其中真诚深挚的赤子情怀吧。

中国第一首孝亲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其实无论是春天吹绿庄稼、吹开花朵的和风,还是夏天酷热中让人倾心的习习凉风,都如朱自清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首来自上古的名为《凯风》的诗,便真实而细腻地写出了在“母亲的手”的“抚摸”下酸枣树长大的过程,或者说七个孩子长大的过程。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酸枣树。心,酸枣树上的纤小尖刺。温情的风从南方吹来,轻轻吹在酸枣树那纤细而尖嫩的小刺上。如此有画面感的两句诗,将我们带到了一派自然风光之中,好像一个故事才刚刚拉开了帷幕。镜头切换,我们看到,一间温暖的房间内,一个孩子啼哭着降生到了人世间,在母亲温和目光的注视下、温暖大手的轻抚下,渐渐安静了下来,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他眼前的这个世界。“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夭夭,树木嫩壮貌。劬(qú)劳:操劳。酸枣树那些小嫩刺,在和风的吹拂下嫩壮可人;室内的这个孩子,也在母亲的倾情照料下健康成长。我们没有看到室外的风如何劳顿,但我们看到了室内的母亲,她竭尽心力。自从有了孩子,她没有安睡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孩子的哭声就是她战斗的号角,她被这哭声指挥得团团转,为孩子换尿布、喂奶、清洗,抱起孩子在室内走动,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童谣……因为做了母亲,她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她甚至忘记了饥渴,好像孩子的满足就是她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第二节里,棘心长成了棘薪。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能当柴烧,自然是长大了。钟惺在《评点诗经》中说:“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室外的酸枣树长大了,室内的孩子也成人了。然而,长大的酸枣树是否能够回报风的恩情?不能。长大的孩子是否能够回报母亲的恩情?也同样不能。这是最让我们心痛的。诗的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圣善,明理而有美德。令,善。母亲是那么的明理而有美德,而我却不成器,不能回报母亲的爱。我们不必谴责这位作者,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了“不能回报”的事实,并且把这种情感写在诗中流传下来,便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他让自上古而后的几千年来的读者,都在他的痛苦中,对自己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唯其不能回报,我们才会努力去回报,至少可以做得多一点,好一点,减少母亲的辛劳和苦痛,让母亲有更多的欣慰。

室外的镜头从酸枣树切换到了一股清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实义。浚,卫国地名。浚地的寒泉默默地流过,不分昼夜。寒泉默默地滋润着一方土地一方人,正如操劳的母亲,默默地养育着孩子。默默的流水里,流过了母亲的生命和时间,母亲的脸上有了皱纹,母亲的青丝变成白发,母亲的肩膀变得孱弱,母亲的腰身不再挺拔。我们常常忘了,母亲也曾经是长着翅膀的天使,有过少女的美好和浪漫、诗意和梦想,因为有了孩子,她默默收起了自己的翅膀,变成了大地上的母亲。“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七个孩子,也许还是中国历来认为最为圆满的“五男二女”,但这些孩子除了给母亲带来劳苦,又能给母亲带来什么呢?有人说儿女天生是母亲的债,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冷酷,却也包含着一部分的真实。

室外镜头再次切换,由寒泉转向了树上的鸟。“黄鸟,载好其音。”(xiàn huǎn),犹“间关”,清和婉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载,传载,载送。小小的黄雀在树上婉转地鸣叫,声音悠扬动听。它是在叫什么呢?是在表达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感激和愧疚吗?鸟儿尚且能用甜美的歌声来宽慰母亲的心,我们做孩子的,又能怎样宽慰母亲的心呢?“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两句是对上一节后两句的反复重叠,在这种重叠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唯有反复咏叹,才能抒发自己对母亲强烈的愧疚之情。

这首诗很像是一幕短剧,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向自然天地,平视是酸枣树,俯视是寒泉,仰视是黄鸟。诗人的视线掠过他所能看到的事物,并由此引发对母亲的联想。朱熹在《诗集传》中如此解读:“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收回目光,将其定格在通往室内的门窗上,母亲操劳的身影在室内影影绰绰。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心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涛,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诗经》里的其他孝亲诗

《诗经》里,《凯风》并非唯一的孝亲诗。还有一些表达因战乱服役而无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之句。比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几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大雁“簌簌”地拍着翅膀,成群地落在柞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我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父母又去依靠谁养活呢?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啊,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继咏叹“父母何怙”之后,诗人又咏叹“父母何食”“父母何尝”,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无休止行役的抱怨。

《诗经》中最集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思念之情的,还是《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lù),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不,那只是没用的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家里空荡荡,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接着诗人回顾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报答父母的恩情,这首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终养父母,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清代学者刘沅认为,《凯风》“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凯风》意境的后世发展

《凯风》作为中国第一首孝亲诗,其诗意和意境都在后世获得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蒋立甫《〈诗经〉选注》)

孝亲内容出现在诗歌中,较早的如古乐府《长歌行》:

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这是一首游子颂母之作,其命意遣辞完全出于《凯风》。那吹动长棘的凯风,那茂盛地长垂着的枝叶,那弄好音的黄鸟,无不让远离母亲的游子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西河,一定是家的方向。而《诗经・凯风》中极度忧伤却没有流出来的泪,这位作者将它流出来了。这样的泪水因为思念母亲而流,也唤起了历代游子共同的伤怀之情。

元代诗人王冕有一首《墨萱图》,诗云: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首诗,也明显有着《凯风》的痕迹。那灿灿的萱草花,“南风吹其心”,让我们想起了“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之句。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想象着孩子远行的行路之苦。后两联依然是惭愧之情: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很是惭愧。“愧听慧鸟语”,便是《凯风》中“黄鸟,载好其音”意境的化用,一个“愧”字,自然隐含着“莫慰母心”的愧疚。

后代的孝亲诗不是很多,从内容上,大约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歌颂父母亲情或表达对孝亲行为的赞颂的;二是写离别时的母亲或孩子的不舍;三是写离别后对父母亲情的思念。

第一类歌颂孝亲行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是后世所传的《二十四孝图》的滥觞。其中有如下句子: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尽孝于田垄,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如今传世的《二十四孝》故事由元代学者郭居敬编选,成为元代以后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后有人配图,成为《二十四孝图》。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还有《二十四孝图》,对这些故事进行介绍和演绎。曹植的《灵芝篇》写到了二十四孝中三国以前的几个故事。虞舜孝感动天,伯瑜七十彩衣娱亲(当为老菜子的故事,此为曹植之误),都很让人感动。汉韩伯瑜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因年老而笞打无力,抱杖哭泣,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东汉丁兰,父母双亡,常思父母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暴子”句说的是,楚国有个人很正直,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就报告给了官吏,结果令尹把这个不孝的儿子给杀了;一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战三败,孔子问他原因,他说家里还有老父,自己若死了,便无人奉养父亲,孔子向国君请求,成全了这个人的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流传比较广,就是后世《天仙配》的滥觞。

在吟咏完这些故事后,曹植又感叹:“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抱。”这不是对《诗经》中《蓼莪》《凯风》两首诗的运用和深化吗?可见曹植在写《灵芝篇》时,内心涌动的便是由《诗经》中这两首孝亲诗带来的深挚的感情。

唐代的孝亲诗比较多,最著名的就是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这也是一首赞美母爱、表达报答母亲养育之情的诗。其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这其实是一个问句:谁说寸草心能够报答三春和煦的阳光呢?其实报答不了。“寸草心”便是柔嫩的“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没有人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清代戏曲家、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暮到家》,写了游子自外归来见到母亲时的一些感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前三联中,蕴含着母亲见到儿子时的百般滋味:见面之喜,思念之浓,爱怜之切。第四联是儿子的感受:“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惭愧自己作为儿子做得不够好,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一句“不敢叹风尘”,不敢说自己在外有多辛苦,只怕母亲听了难受。这其中有“莫慰母心”的惭愧之情,也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境的生发。一种相聚,多种情伤。

唐代诗人王建在其《短歌行》中写道:“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这是父母的无奈,然而千百年来的父母,谁不是明知“生男女”会“催人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给予孩子生命,给予孩子无私无尽的关爱呢?

唐代张谓《代北州老翁答》中写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劳。”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翁,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也即将上战场的悲凉心情。古时是因为战乱,如今的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志在四方,总是要向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总有一天会将父母留在身后。我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孤独和辛劳?

第二类是写离别时的不舍的。当我们正常地生活时,亲情就在我们左右,如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常常让我们忘记它们的存在。在我们写作时,也很少会歌颂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当要离别父母或远游在外凄凉冷落时,当父母生病或离世时,我们才发现平日里那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空气,原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写得非常好:“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诗末“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成了天下在外儿女惭愧心情的代言,那种深重的愧与悔,依然是《凯风》意境的传承与生发。

第三类是写对父母思念之情的。宋代王安石有一首题为《十五》的诗:“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因为要外出做官,诗人将母亲留在了临川的家里。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听到了杜鹃的鸣叫,不由得想起了母亲。

第9篇:闻一多的故事范文

摘要:辉县民间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辉县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富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本文通过对辉县民间剪纸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的阐述,总结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辉县民间剪纸的保护与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辉县剪纸;艺术特色;题材;表现形式;

作者简介: 雷保杰,男(1976-),河南开封人,河南科技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及其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07-01

辉县剪纸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辉县就已经出现了剪纸艺术的雏形,在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的银箔镂空刻花,便是有力的证明。辉县剪纸明末清初开始发展,其风格受到相邻山西剪纸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清新秀丽、纯朴生动、俗中透雅的艺术风格。

1、纯朴丰富的题材

辉县民间剪纸按寓意可分为吉祥祝福、驱邪、劝勉、警戒、趣味;按用途有装饰类、俗信类、稿模类、设计类等。按纹样可分为人物、动植物、文字、器具、山水等;下面从生活题材、动物题材、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三方面,对辉县剪纸的题材进行阐述:

1.1、生活题材

在辉县民间剪纸中,平凡生活题材最为典型,有反映人们在田间地头劳动的场景剪纸,有人们幸福的生活剪纸,有反应民俗民风的剪纸等非常丰富,其中以李爱荣的生活剪纸最具有代表性。

李爱荣的生活剪纸取材丰富,涉及民俗风情、生产生活、珍禽异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她的艺术风格纯朴粗拙、简练明朗、想象丰富,有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作品《新二十四孝》、《农家乐》等多次荣获省级以上大奖。杨海峰的民俗题材非常突出,比如虎头帽、虎头鞋、老境子、儿童披风等,体现了他对民俗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热爱;生活题材的如《玉米地》、《母与子》等,刀法朴拙、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情趣。赵思栋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劳动,他把自己的才华情思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倾注于指尖,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图画。

1.2、动物题材

辉县剪纸艺术在太行山里孕育绵延,深深扎根于豫北山区的土壤中,众多的动物与人们朝夕相处,成为剪纸艺人非常喜欢表现的题材。辉县剪纸很多表现得是鱼与莲的题材,这与辉县水源丰富、鱼类繁多、辉县人民又喜爱莲美有关。鱼的多子也隐喻了辉县人民祈福多子多福之意。汉乐府民歌《江南》中道:“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闻一多先生认为,鱼喻男,莲喻女,鱼与莲戏,是一种恋爱的舞蹈,是原始繁殖仪式的变形。鱼表示“有余”,鱼兆丰年,吉庆有鱼的寓意。鱼尾相交寄托了企盼子孙兴旺的美好愿望。“鲤鱼跳龙门”的剪纸表现了辉县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

1.3、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

从题材内容来看,辉县剪纸既有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也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有妇孺皆知的戏曲人物,也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有民俗节日的富贵喜庆,也有理想世界的神仙神地等。如四大美女、嫦娥奔月、天狗望月、八仙过海、天女散花、老鼠嫁女等故事。李爱荣此方面的剪纸有龙、老鼠嫁女、弥勒佛、观音菩萨、孙悟空、福禄寿喜等;闫保堂此类剪纸相对较多,有四大美女、观音菩萨、弥勒佛、回眸一笑、天狗望月、玉兔捣药、嫦娥奔月、龙等;

2、独特的表现形式

中国民间剪纸凸显地域性文化特色,体现了剪纸在区域文化和纹饰造型的差异美。郭沫若先生讲:“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人间不朽。”辉县地处中原腹地,为汉族聚居地,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因此辉县剪纸作品集中体现了汉民族的习风民俗,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征。辉县民间剪纸表现形式丰富,构图形式繁多,有方形、圆形、扇形等,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造型生动形象纯朴,刀功精细娴熟,色彩对比浓烈。辉县剪纸艺术家以纯朴的感情与生活为创作基础,形成了浑厚、单纯、简朴、明快的艺术基调。表现了辉县人民朴实无华的精神内涵。

辉县剪纸多为单色剪纸,具有粗犷简练、淳朴质美的艺术特点。辉县人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一样,同样喜欢代表吉祥的红色,逢年过节都会用红色来渲染气氛,剪纸艺术常用单红色表现,这也与他们热爱生活、赞美生活密切相关。一幅幅红色精致秀美的剪纸作品,就像一首首热烈而清纯的歌,表达了淳厚的民俗民风,展现了辉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红色是古老而原始的颜色,是吉祥的象征,代表了剪纸艺人最原始的心理特征,充分体现了辉县农耕文化的美学特征。

结束语:在辉县剪纸中看不出悲凉低沉的情调,里面总是饱含着积极的乐观精神,飘溢着幸福和祥和气息,表达着劳动人民对于幸福的希望与生活的坚定信念。辉县剪纸以深邃而丰富的寓意内涵,融景、意、情、趣、美于一体,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相合的创作中,造就了辉县剪纸艺术寓美于朴、寓巧于拙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易心.中国民间美术[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孙二林.民间剪纸技巧[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