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电子图书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图书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图书管理

第1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子图书;图书归档;档案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图书因其具有易存储、使用便捷、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步取代了传统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的数量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对图书归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图书归档方式已无法满足电子图书归档工作的需要。本文就电子图书归档中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规范电子图书管理提供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鉴定与选择中的困难。电子图书与传统纸质图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数字化的形态特征,数字化图书易于被复制和改动,在进行电子图书归档工作时对于“原件”的鉴别和选择变得困难。电子图书在编纂过程中被撰稿者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对其使用不会受到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任何具有修改权限的人都能实现对原文件的改动并且改动的痕迹较难被察觉,这就导致图书管理者很难判别哪份文件才是原文件,在鉴别文件时很可能出现失误而选择了错误的文件。

(二)存储载体更新速度快。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使得电子图书存储技术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存储载体种类也变得丰富。电子图书的归档管理工作要求实现对图书的长期甚至是永久的保存。为了确保电子图书的可读性,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电子图书的载体,这一过程中可能面临自身结构与格式的转换,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实现该操作。在进行载体转换的同时,电子图书的原始性则会受到影响,无从判断原文本是否被改变。例如电子图书中的图片文件,文件存储格式的变化会影响到图片的品质。此外,不同的电子载体对存储环境的要求不同,例如磁盘光盘需要存储于防磁柜中,数码胶片必须加强对空气湿度的控制等。

(三)电子信息安全问题。图书的电子化存储形式使图书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一是电子图书易于被复制和修改,且这些操作过程不易被察觉,文件的传输范围极易被扩散,从而造成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泄露。二是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断更新,这给电子图书的可读性带来了困扰,新旧系统间的差异使一些永久存储的电子文件无法被读取,为了保证归档工作的连续性则必须实行双轨制存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档案的不完整性。三是易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威胁,信息技术发展使计算机病毒变得更加隐蔽,电子文件在传输、拷贝、系统运行中易被计算机病毒感染,从而造成文件甚至是系统的破坏,黑客的恶意攻击也容易造成图书信息的泄露和被篡改。

(四)归档管理制度的不规范。我国电子图书归档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关于电子文件归档方面的程序化管理制度还相对不够完善。目前主要用于指导各级图书档案管理部门操作的纲领性文件,包括《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AD 电子文件归档与光盘存储办法》等,各级部门在这些指导文件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分别制定了各自的管理规范和标准,这也就造成了各部门制度规范的不统一问题,给电子图书跨部门传输存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不便。

二、改善对策

(一)提升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代电子图书管理工作,其不仅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电子图书归档的基础知识,此外还应当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适应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与时俱进,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现代图书管理方面的通才。图书管理部门也应当不断丰富档案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引进一些既懂技术又懂档案的优秀管理人才,使电子图书归档工作不断发展。

(二)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电子文件易于复制修改的特性容易造成原文件的鉴别困难,因此电子图书从文件产生到传输使用再到归档保存各环节都应当尽可能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性,避免因为过程中的复制修改造成原文件内容失真。这里可以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电子文件的规范管理,例如可以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文件、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所有电子图书在生产的同时便可归入档案管理系统,避免文件在两系统传输过程中被修改。

(三)定期开展电子文档检测与备份。要保证电子图书处于长期可用状态则必须定期对电子文件进行检测,适时根据信息技术革新情况更新电子文件存储载体,以降低存档风险。例如需要根据计算机系统的更新情况将电子图书档案存储格式转变成当前的流行格式,对于各类网络数据库要及时做好数据备份,保存价值特别重要的文件必要时要进行异地存储或纸质备份。浞莸缱游募应当根据载体特征确定必要的存储环境,以实现对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

(四)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电子文件信息安全性易受到侵害的特性要求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加强电子图书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建设内部管理专网、独立数据库、防火墙等方式实现数据的物理隔离,以实现信息安全保护。此外,还可以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利用密钥控制技术等方式来防止电子文件被非法访问和恶意篡改,提高电子图书的安全保障等级。

【参考文献】

第2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功能 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11-01

医院图书馆服务于临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名师名医的知识经验正是通过文献信息的保藏和利用代代相传。医院图书馆的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决定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是为医护人员提供所需的信息,既可提供网上的各种信息,也可检索光盘上的文献信息,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1 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

1.1 文献信息检索与上网浏览

医院图书馆中电子阅览室为医务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在科研教学活动以及诊疗过程中,提供优质医学信息服务,是促进他们整体医疗和科研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电子阅览室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用户提供各种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等电子信息资源的检索、浏览。在电子阅览室中,用户能够利用分类号、责任者、题名、关键词等检索词,获取图书馆中的网络及光盘数据库资源,或者直接通过因特网来查找目的文献。

医学信息资源的各种存在形式以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方式出现在网上,同时在网上还存在许多基于客户和服务器模式的医学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利用资源的多种工具和方法。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所需要的医学文献信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1.2 培训功能

网络信息时代的读者要想更好地获取知识信息,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能力,而大部分医护人员较少接触计算机和网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利用起来,因此接受专业的培训势在必行。要求医院图书馆承担起辅导、培训及提高计算机知识的责任。图书馆工作人员应通过电子阅览室内的先进设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有计划地对读者开展各种网络教育。并让读者上机学习,经过培训,读者学习了如何通过电子阅览室获取更多信息,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

1.3 辅助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互联网中的医学资源质量不一,在呈现给读者之前需要将这些资源加以识别、筛选、过滤和整理,指导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科研和教学。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将其整理归类,建立专题栏目,使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形成便于查找的信息集合,存入数据库。还要及时和定期更新数据库内容,并主动向医务人员介绍。利用各种检索技术,把搜集和跟踪国内外某一专业或专题发展动态作为主要目标,不断了解科技发展新趋势,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类比、综合、系统化等方法,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利用现代化网络使用医学期刊题录索引和全文数据库方便医务人员利用医学信息数据,为医务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检索效率和使用频率有效提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在常见病、罕见病的诊治中达到减少误诊、明确诊断、寻找新的或最佳的治疗方案之目的;为在最短时间内对急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的诊疗、挽救病人生命及时提供了有用的医学资料。

1.4 资源共享

借助因特网,电子阅览室的共享方式突破传统阅览室的固有局限。首先,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没有复本数量的限制,每一种电子图书资源可以同时提供给电子阅览室的每一个读者;其次,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共享方式使得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若干个图书馆共同出资购买并共享一个网络图书馆,既能节约资金,又使电子图书的共享范围与利用率成倍扩大。电子阅览室提供给读者的阅览资料,还包括网络上大量免费的信息资源。网上有大量种类繁多、规模不等的免费网络数据库以及针对不同领域集思广益的论坛,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知识的传播者,也使阅览资源无限共享成为可能。

2 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资源管理

2.1 软硬件资源管理

电子阅览室的网络环境及硬件配置直接影响网络系统运行效果,因此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必须配置相应的硬件、软件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软件系统的维护是电子阅览室有效管理的前提。作为管理者应加强维修与检测,预防并尽快排除故障,保证整个机房电脑的完好率和较高的使用率。对电子阅览室设备加强技术管理,在硬件配置和网络模式的选择上应考虑升级改造、网络系统的完善,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和磁盘文件扫描,维护系统注册表,经常性的备份系统注册表,清理system路径下的无用DLL文件,使用防系统死机工具维护系统稳定,使用在线病毒检测工具防止病毒入侵和系统资源丢失,使用windows辅助工具优化系统等等,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通顺、完备的设备环境。

2.2 电子资源采购与管理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将某些大型图书馆的印刷版医学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做成相应的医学资料数据库,同时可以从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出发,考虑选购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加以使用。网络上的动态信息均是未经过编辑加工,要求电子阅览室担负起对网络信息加工、整序的重担。网上信息的采集要使用标准语言,建立标准数据库,利用搜索引擎和浏览器进行检索,按地区和学科分工,担负起搜索网络资源的重任。对本地域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并将网络资源按类著录、标引,组建相关目录库,方便检索。

光盘建设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读者需求采购,制定收藏范围。根据经费情况及读者需求深入调研,进一步完善电子出版物的馆藏资源。同时对购进光盘要有科学的编目、加工等程序,尽量缩短时间,使光盘及时与读者见面。对光盘要比图书管理要求更高,要有干燥、卫生、清洁的存放条件.而且要定时擦清表面灰尘。在使用时也要十分爱惜,保持洁,不被损伤。

2.3 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者,要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结构,同时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计算机技能、网络管理能力、图书情报知识和文献检索技能、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在依托现有设备大力宣传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同时,根据作者需求对网上浩如烟海的无序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分类,引导读者迅速、准确、合理使用,从而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图书馆应通过派出去学习,参加技能培训的呢过形式,加强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其文化素质,使其掌握各种技能,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工作人员队伍,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南南.医院图书馆服务模式之我见[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

第3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作者:王昌海 单位:胜利油田图书馆

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的并存发展趋势

鉴于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所具有的互相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生命力,笔者认为,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将会长时间处于并存格局,甚至是永远并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图书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和凭借这种优势所爆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相比传统图书而言,电子图书具有较多的优点,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纸张,实现零树木砍伐量,是真正的低碳环保,同时,降低了图书成本,价格便宜。其次是使用方便,随时可通过网络下载,不受地域限制;容量大,通过网络下载或很小的电子设备就能有大量的阅读资料;易于检索与互动,开辟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第三是满足了部分读者或作者的个性化需求,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订制电子图书,同时使个人出版成为了可能。第四是大部分电子图书内容能够以多媒体影音资料的形式出现,这是传统图书所无法比拟的。第五是电子图书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使用价值,如电子教科书的发展将会掀起教育行业的革命,电子教科书将会让喊了多年的“学习减负”变成现实,孩子们不再背负沉重的书包上学,兜里揣上小巧的电子教科书即可,因为所有的课本内容校方在开学之初就已全部装到这个电子教科书中了。二是在一定时间内,电子图书也有不可弥补的缺点,传统图书仍有一定的生命力。比如,文献信息受知识产权的保护限制,读者必须经过授权或者交付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并且电子图书的利用受一定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要有网络连接,要有一定的设备,目前在我国一些边远的乡村或条件较差的地方,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人们就看不了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由于网络传输等各方面的原因,内容比较容易失真,安全性较差。而传统图书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携带方便,阅读便捷,无需借助阅读工具就可以阅读,能方便读者开展交流活动和学术讲座等,其生命力即维系于此。“传统书籍所散发出的淡淡书香,拿在手中的实在感,翻页的沙沙声,都是一种阅读的享受。”很多的读者如是说。近几年,以新华书店等以销售传统图书为主的连锁店的快速发展,读者盈门,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并存的管理对策

1.用电子图书管理推动传统图书管理改革。一是要加快电子图书的发展进程。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提供电子图书服务,广大读者坐在一台微机面前,就可以按照授权尽享上百万册图书,无须走动,也更加方便了急需使用电子资源的人们无限制地查询使用所有电子资源。在图书馆中,应将传统图书参照电子图书的管理模式建立对应电子目录,方便查找和存储,人们希望可以只要在检索软件中标明传统图书的存放位置,便可以方便地查找到对应的传统图书。所以,对传统图书实体秩序的要求就降低了,只要排列有序,位置明确,就可以借助计算机及网络的检索功能实现传统图书的快速查询。同时,将借阅量较大或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预期较受欢迎的传统图书逐步实行电子图书管理,积极推动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的一体化进程。二是要优化电子图书和传统图书的比例配置。知识更新换代的加快,加速了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由于计算机具有快速度、多途径的全文检索功能,网络可以方便人们随时随处、多用户地利用,电子图书管理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图书之间的多维联系,鉴于以上原因,图书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行图书实体简化,从而使图书管理部门可以从繁重的整理业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电子图书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与服务。这时,图书馆员的责任和作用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图书管理者,他们将要把更多精力用于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如担当顾问,提供最新的情报源等,他们或成为信息专业人员,或成为某些学科的信息专家。2.在吸取传统图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使电子图书管理逐步完善。目前,电子图书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公众的信任,这其中主要有一个习惯培养问题,如何让公众改变阅读习惯,突破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两条路线上:管理和技术。从管理而言,应加大对电子图书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可电子图书,从而使用电子图书。油田图书馆在安装电子图书管理系统之初,就曾在胜利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大力宣传,加快读者对电子图书的认识。就技术而言,以油田图书馆为例,电子图书管理是油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的重要变革,为油田图书馆服务向快、广、精、深、准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子图书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将给油田职工家属的生产科研和文化生活带来几个方面的转变,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多、快、好、省”四个字。“多”是图书多,数字图书馆拥有的国内外各种电子图书,完全可以满足科研生产和生活娱乐的需要;“快”是指图书上网、面向读者的周期短、速度快,各种图书的同时,就能在网上查询浏览;“好”是指借阅服务好,变图书馆的服务由限时定点为全天候、整个油田范围内服务,服务时间扩大到每周7X24小时,服务空间延伸到偏远的小区、荒僻的井队;“省”是指省钱、省时。鉴于以上原因,各级图书管理部门,要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电子图书领域,从管理制度、方法、技术层面促进电子图书的发展,同时结合传统图书馆藏,充分、有效、巧妙地利用两种图书的特点实现管理优势互补。

第4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信息

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Internet的飞速发展,创建商务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各种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优质、迅捷地提供信息服务应该是图书馆最现实的出路。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数字图书馆不仅为其电子商务的实施提供了交易平台,而且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应用了电子商务技术。

一、电子商务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优势

1.全新的时空服务。数字图书馆应用电子商务提供以信息库为特征的网上信息服务,没有任何地理、时间上的障碍,它的服务开放时间由各地读者(即网上用户)自行决定,这使得数字图书馆可在更大程度上,更大范围内满足读者方便查找信息的需求。

2.密切读者关系。由于电子商务是实时互动式沟通,使得信息需求者或服务享用者更易于表达自己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提供和服务质量的评价,这将有利于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内在需求,从而提供即时主动式沟通,进一步密切两者之间的关系。

3.增值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不仅能利用电子商务支付系统收取一定的费用,将传统图书馆的各种服务结果传送给网络用户,而且能提供传统图书馆所没有的增值信息服务,如电子期刊服务、检索软件服务等。

4.降低获取信息成本。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电子商务便可通过网络采购,采购时间较短、采购过程简单。网上读者也只需坐在家里轻点鼠标,便可很快获得所需信息。另外,数字图书馆正利用电子商务手段组织和开发信息,使原有信息不断地增值,用户只需通过电子钱包或电子转账等网上支付方式支付少量费用,便可立即拥有信息,真是”价廉物美”。

二、数字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的实现环境

1.基础设施。高效快速的数字通信网络是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商务存在的基础;大力引进Internet联接服务,互联网的技术日渐成熟,都为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

2.物流环境。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是以商流的后继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它往往是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最终体现。没有好的物流前端环节就无法体现电子商务的价值,物流系统对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3.法律环境。要保证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法规体系。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制定出专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有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如电信法,信息法以及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正相继出台。

4.信息保密性。在数字图书馆的电子商务系统中,需要传递读者个人信息、借阅表单甚至与银行之间的交易流水,这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不可泄露的,所以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5.安全认证体系。开展电子商务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体系作为基础保证,主要包括建立安全认证体系(CA)。选择安全标准(如SET、SSL、PKI),采用加-解密方法和加密强度等,其中建立安全认证体系是关键。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不久,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的、全面的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

三、数字图书馆实现电子商务的方式

1.电子商务采购。在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的支持下,采购人员可以直接在网上浏览书商的各种征订目录,并且可以将标准格式的采购数据下载到本地采购数据库中,然后根据本馆情况和需要进行筛选,通过WEB页填写订单,上传给书商,或者在本地填写完定单,通过FTP或E-MAIL将订单提交给书商。

2.在线销售。这里的在线销售既指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向出版商、书店及发行机构出售本馆印刷型或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权或发行权,也指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向其他数字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出售或出租本馆电子出版物、自建数据库的镜像权、使用权和复制权等,当然也包括向个别用户提供的书籍、音像制品、电子杂志、联机出版物的在线销售和订阅。

3.付费浏览。这在国外数字图书馆中较为普遍。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和英国国家图书馆等网站上就有许多数据库资源供用户付费浏览。而目前从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几个数字图书馆来看,其中有价值的数据库只能供馆内用户或局域网用户检索,但数字图书馆真正的或者说更大范围的利用应该说是远程用户。

4.虚拟社区。数字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利用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特长和经验。在网上营造一个具有特色文化的虚拟社区,提供电子邮件(E-mail)、论坛(Tribune)、新闻组(News)、在线聊天室(Chat)、网络寻呼(ICQ)等服务,让用户在这个虚拟社区上和数字图书馆的馆员进行交流,用户之间也可进行交流。

5.网上书店。图书馆若以自身的优势,将虚拟书店和实体书店相结合,把图书分编的经验应用到网上书店中去加强宣传报导,建立一套适宜于用户消费方式的订货付款,送货机制,一定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6.联机编目。它是把编目资源共享的概念引入网络资源的组织与控制中,人们可以按联机合作编目的程序从同上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经编目后上载给CORC数据库,OCLC对输入记录进行审核质量控制与,或者直接从CORC数据库下载所需的网络资源记录,将其纳入本地的数据库,其间的费用结算一般通过网络来进行。

四、综述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远大的但在中国要想使电子商务真正走向实用,还需要多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培训工作,并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我们期待着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第5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具有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此图书馆系统以局域网图书馆的需求为背景,分为管理员、老师、学生三种用户。在不同的身份下有不同的功能实现,管理员主要实现图书添加、图书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老师主要实现借书登记、还书登记;学生身份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个人信息查询、借阅情况、借阅历史查询、超期催还、个人密码修改等功能。此外,电子图书下载和留言板功能不需要身份登录可直接使用。

本系统使用ASP.NET +SQL Server2000进行开发,系统运行结果证明,该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借阅者、图书馆管理员两方面的需要。本文将对该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功能做详细介绍。

关键字:图书管理系统;借阅;下载;ASP.net;C# ;SQL Server2000

3.系统需求设计

3.1 用户角色需求

根据图书馆系统的特点,本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户应该分为三类,即学生、教师和管理员。

学生登录后可进行在线书籍查询、借阅历史查询、修改密码;教师能手工添加借书、还书记录;管理员则主要负责用户及角色的管理、书籍信息修改、新书加入等。

3.2 功能需求

根据初步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应该主要包括在线查询、借换书登记、用户管理等。以下将按照不同的角色权限对功能进行具体描述:

电子图书下载、留言板支持所有用户使用。

3.2.1 学生

对于学生身份而言,主要包括在线查询、借阅历史查询、超期催还、密码修改四大功能。

(1)在线查询:学生可以任选时间进行在线查询,找到自己需求的书籍信息。

(2)借阅历史查询:学生可以在线查询以前借阅过的书籍。

(3)超期催还: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借阅书籍是否超期。

(4)密码修改:学生可以自己修改登录的密码。

3.2.2 教师

对于教师而言,主要包括借阅登记、还书登记功能。

(1)借阅登记:对学生的借阅书籍进行登记。

(2)还书登记:对学生的换书进行登记。

3.2.3 管理员

对于管理员而言,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书籍管理、新书添加、密码修改四大功能。

(1)用户管理: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用户;对用户信息进行修改。

(2)书籍管理:对已有的书籍进行信息修改。

(3)新书添加:添加新书。

(4)密码修改:对管理员的密码进行修改。

3.3 性能需求

图书馆管理系统对在线查询有较高要求,所以整个系统应该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此外系统应当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维护简便。数据库要求运行速度快,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4.系统设计

4.1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

图书管理系统代替了原来的手工操作,从而快速、准确地对读者及图书等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具体有四个目标:

(1)支持学校完成并实现规范化的图书管理;

(2)支持高效率的完成图书管理日常工作的运行,其中有新书入库,读者信息建立、读者查询图书等方面的维护更新工作;

(3)使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等广大读者更方便快捷的进行图书查询、借阅和电子图书下载。

(4)校园图书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各种读书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快速,准确地增加、修改、删除、查询。使管理人员对所有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的基本概况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4.2 系统功能整体设计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如下:

(1)图书查询模块:包括读者对所需文献的参考,查询等各项工作。

(2)借书、还书模块:主要是处理读者的借书、还书问题。

(3)读者信息维护模块:读者可以自己查看信息、借阅情况、借阅历史、超期催还、修改密码。

(4)电子图书下载模块:主要提供电子图书的下载。

(5)留言板:用户对图书馆的建议和意见。

(6)管理员管理模块:分为用户信息维护、图书信息维护、管理员密码修改3个小模块。

1) 用户信息维护:添加、删除用户,设定用户权限。

2) 图书信息维护:主要是添加新书籍,对丢失等原因造成的图书无法归还的书籍进行删除。

第6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资源;大力推广;全面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图书馆作为公共的学习场所,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学习生活,馆里的稀有文献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也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基础性设施。随着网络时代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书馆里的各种文件资料的载体也逐渐变化,变得丰富起来,从以前大量的手抄本,到后来的打印本,再到各种影音资料,直至现在电子图书资源的出现,不单是图书管理分类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读者的借阅管理也用到了,这种图书资源载体形式,是时代的产物。如何更好地运用电子信息资源,强化图书馆系统完善的资源管理模式,成为了图书馆全面发展的重要实施举措。

一、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与存在的弊端

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由于其资源载体的特殊性,被广泛地运用起来,这种图书资源形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不会受时间地点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覆盖率也越来越广,大量的图书馆都建立了专门的电子阅览区域供读者阅览。现代图书馆现在都在大力的建设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从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图书管理中来开始,图书馆电子资料库的资源量也在逐渐增多,内容形式也在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达也使这些电子资源能得到及时的更新,这种先进便捷的阅览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使纸质版图书的压力得到了缓解。

电子资源之所以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其优势必然不可否认,但是这种资源载体也会存在相应的不足之处。现在的很多图书馆,包括政府公建图书馆,还会各校区所建图书馆,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电子资源库信息重复的状况,简单来说就是图书馆花了大量的钱在资源采集上,却发生资源重复现象,没法完善电子资源库,这是电子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问题。

二、图书馆电子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库的建设还是存在很多弊端,但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图书资源必将会占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图书的作用,增加电子图书的阅览量,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推广策略,以便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一)明确电子信息图书资源功能,大力推广电子资源阅读。

图书馆建设的宗旨就是为人们服务,给读者以更多的读书空间,营造良好的阅览环境,一直在不断地为读者服务,坚持改进服务内容,完善各类图书资源。电子资源的优势显而易见,图书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要保证资源的品质和利用率,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来节省成本,比方说图书电子资源中,购买的绝大部分比较昂贵的都是外文电子资源,可是其使用率在图书运用中并不高,图书馆可以相应减少这部分电子图书的引进,或者购入一定数量的纸质版来代替;图书馆还可以采取相应手段来进行电子图书的宣传活动,一方面普及了电子资源使用方法,另一方促进了读者对电子图书资源的了解率,增加读者对电子资源使用的了解。

(二)加强设备与信息技术支撑,引导读者使用电子资源。

图书馆在做推广的同时,也要大力支持电子资源的建设和读者的使用。图书馆可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增设电子资源的使用设备,即电脑、网络等设备方面的支持,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子图书资源的使用率,高质量的电子图书资源,只有被充分的运用起来了,才能真正发挥出电子图书的作用;电子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操作方法,读者并不是一开始就会使用,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情况,将电子图书平台的系统尽量简化,便于读者操作和使用,不断改进电子系统的漏洞,完善电子图书工程的建设,优化电子阅读的网络环境;还可以在电子资源区增加一些特色版块,来吸引读者眼球,让读者觉得电子版资源也相当有趣味性,更加愿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阅读和学习。

(三)完善图书馆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整体发展。

只有完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的使用率,吸引广大读者,现在有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和图书查找引导方面都有所欠缺,没能做到积极的指导,在电子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读者的引导,对此可以设立相应的电子服务平台,同时也要设立线下服务平台,供读者提出阅览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线上电子平台上,要保证解决问题的速度,有条件的可以坚持二十四小时长期有人在线,线下的平台要优化服务质量,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发展;对于年纪稍长或者年纪较小的读者来说,可能对电脑的操作和使用技能并不是很好,针对这一类特殊读者群体,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有耐心地进行电子阅览检索的相关简单操作的培训;还可以定期举办电子工具的图书检索方法的课程,让读者在学习与实践中掌握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更好地利用电子图书,发挥它的功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三、总结

电子图书作为图书馆重要的资源载体形式,其发展和运用的空间十分巨大,必将为人们阅读带来很大的便利,在图书馆的全面建设中,一定要重点宣传和推广,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为增加电子图书资源的使用率和覆盖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艾小马;杨环俊;李花蕾.基于WEB的图书馆自建电子资源系统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2)

[2]左平.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第7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管理;图书资料

作为向人们传递各种知识和信息资料的图书资料室,能满足人们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图书资料需求量的增大,也为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应该将网络技术投入到管理中,从而也让图书资料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建设。

一、提高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意识

现在的图书资料要想实现网络化管理就是要先提高领导层面对其的重视意识,因为领导部门是对图书资源进行综合决策和统筹规划的核心,加强领导部门对图书资料网络管理的重视程度是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领导改变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模式,让他们明确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使用于现代化图书管理工作,从而意识到电子图书资源管理建设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网络化图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素养

在图书管理中,资料管理人员是很重要的角色,他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素养,并有一定的责任感才能胜任这项工作。相关的领导要对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知识能力都有所提高。首先,资料管理人员应该有综合技能和知识,要想将网络化彻底融入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和建设中,就要对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更专业的培训,比如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数据信息库等方面,要保证他们能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对网上图书资料的检索功能和管理功能都能完善掌握,还要懂得数据库的联机操作以及光盘数据库的结构检索等方面,对每一种搜索引擎和检索系统都有一定了解。图书资料室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源头,也是前沿阵地,图书室所体现出来的使用效果和图书资料结构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还要在图书情报知识方面对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到图书管理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让所有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这样也就能让他们更好的服务于图书管理工作。其次,图书资料中会涉及到一些外国文献资料,而且网络上也会有大量的英文信息资源,所以要培训资料管理人员在英语方面的水平,这样能不受英文资料的使用限制。如果资料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英语水平,也就不能对图书资料中的英文资源进行分类管理甚至是阅读,也就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图书资料管理事业。

三、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图书数据库也就是图书信息储存的一个网络仓库,这也是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最基本的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越完善,图书资料实现网络管理的速度也就越快,网络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越快,能向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图书服务。在数据库建设上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建设,要将其网络化的功效真正发挥出来,为人们所用。我国目前的图书网络数据库还有一定缺陷,体现在数量少、储存容量少等方面,特别缺乏的是社科方面,现在多数的社科方面数据库都不是开放的,都是为自己的企业开放,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对于免费的数据库还是很紧缺的,而且质量还不高,有很多信息资料都是重复的,再加上数据库在建设上也比较落后,贡献出来的专业文献并不多,还有的资料根本就没有,尤其是各个学科中比较权威的资料更是少的可怜;数据库更新也比较慢,一些最新的资料都没有及时更新出来,对于科研需求更合不能满足。所以,加强建设网络数据库,让图书资源实现信息化是现在亟需要做的,同时还要建设更多种类的专题数据库,让每一学科的权威资料都涵盖在其中,再额外购买一些国外权威的资料和杂质供人们使用,使数据库信息实现综合性的建设,让人们能在网络数据库中检索、下载到更优质的图书资料。

四、加强用户教育

建设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所服务,在为用户提供网络图书资料之前,要先对使用用户进行专业的使用方法教育,让他们对电子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功能有一定了解,还能让他们熟悉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过程和情报检索功能。同时还要制定一些使用手册,向人们宣传电子图书资料的专业知识,还要建立专门的培训学堂,教授人们更专业的电子图书馆知识和使用方法,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电子导航等网络功能去指导人们更具体的电子图书馆使用步骤。总之,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让人们传授电子计算机的检索功能和操作理论等内容,让人们能和时代接轨,逐渐走进网络时代,并能了解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网络图书检索系统,进一步了解电子图书馆的应用。让人门学会在网络上检索和使用图书资料,并能对其进行分类和处理,实现全民使用电子图书资料。

五、强化网络的安全管理

以往的图书管理都是架式管理模式,除了日常的资料归档和分类处理之外,还要进行防火防潮等工作。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却不用这些现实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做是网络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这方面是不能被资料管理人员所忽视的。图书资源信息化虽然好保管,也不会占用过大的空间资源,但是网络毕竟是开放使用的,这会为电子图书资料带来安全隐患,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做的一项工作,以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侵入电子图书系统。在计算机中安装有效的安全防护软件,并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很有必要的,在登录电子图书资料室时也应该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建立有效的安全防火墙技术,这样也能减少病毒的侵入,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保证电子图书资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实现资源共享

文献资源的共享性是网络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虽然,资源共享已经宣传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校、学院仍然走着保守路线,实行封式的管理。不能做到优势互补,自身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白白浪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各图书馆、图书资料室必须树立起资源共享的观念,强化共享意识,走网络化管理的路线,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实现互补。

七、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要想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做好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我们必须紧扣网络环境的特点,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创新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策略,开展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吕玉凤.网络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转型探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

第8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1)农村图书共享机构一般都为村级小型图书馆,即“农家书屋”,场地不大且很简陋,条件不好,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很难给读者打造出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所以如果大家都要在图书馆内阅读图书可能也不现实,很多农民读者可能更多时候采用借阅方式。这在无形当中就减少了借阅量,无法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违政府设立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初衷。

(2)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农民在村里一开始倡导图书共享时可能会表现的很有热情,但是后期就兴趣索然,觉得借还比较麻烦且还书不及时或者干脆不还,致使图书丢失严重,部分农家书屋存在关闭和半关闭现象,许多农家书屋在书籍管理、推广应用等方面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制度。

(3)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图书共享系统管理人员多由村干部兼职或有村民选举产生,由于专业性不够,多是只进行简单的借借还还等工作,一般没有工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专业性也无法做到对图书进行适当的修补或者保存,无法保证图书的有序管理和有效推广。

(4)?D书内容老旧,缺乏吸引力。按照要求:“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但是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农村小图书馆虽能达到数量要求,但是书籍陈旧,多是市场上淘汰的旧书,无法引起农民的阅读兴趣,部分介绍农业技术管理的书籍,方法过于陈旧过时,早已不可取,可能会误导农民对农作物的管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无法真正帮到农民对农作物的进行科学的管理。

(5)部分农家书屋存在收费现象,农民非常抵触。作为政府形象的图书共享本来是惠农政策,一旦收费运行,其形象必然大大受损,也失去了本来开展农村图书共享的意义。

2 管理制度的改进

(1)借鉴大型图书馆的制度与方法。目前,高校基本都有自己的大型图书馆,图书收藏、借阅、修订等整个程序也已经走向正规化。农村图书共享机构可以借鉴高校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从而实现对图书共享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政府之所以实施农村图书共享,目的就是构建小型农村图书馆,运行原理是一样的,都是为地方社会读者服务。

(2)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由于部门农村图书共享机构的管理人员是村干部兼职,无劳动报酬,所以积极性也不高。政府部门应该投入部份资金予以支持,首先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一系列专业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再次,政府出面与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权责分明,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可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3)规范村级小图书馆的运营时间及完善周边配套设施。采用一周五天工作日模式,增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借阅图书学习的积极性,相关配套设施要完善,比如,在图书馆旁边增设茶馆、咖啡角。如果农民有特别需求,也可以提出申请,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借还书及其他服务。

3 农村图书共享未来发展趋势畅想

(1)农村图书共享和村里小学教育相结合农村图书共享不能只是表面功夫,要真正发回资源共享的作用。农村小学一般条件都不是很好,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可以在农村小图书馆设立一个小的学生学习角,大人孩子一起学习,也有助于为农村小图书馆打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2)健全图书借阅制度,和县级图书馆进行联网。很多农民可能对知识的需求量比较大,而村里的小图书馆可能无法满足,可根据实际需求,由管理员在网上进行搜索或者预约,帮助想读书的农民能够读到想读的书,掌握需要的技术方法。联网则可实现互联互通,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3)提高电子图书储备量。农村图书共享虽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但是农村小图书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必然存在着场地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条件不好的缺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小小的图书馆必然承载不了过多的信息,而电子图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图书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日渐丰富。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在图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完善图书管理功能,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利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基于此,本文对图书管理过程中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移植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1]。因此,为了方便农民使用图书,农村图书共享应积极推进电子图书,并帮助农民下载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完成账号申请、书籍和期刊订阅等,并且还要负责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后台管理,如用户管理、图书管理和程序更新等,保证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

(4)由于二维码具备巨大的信息容量、苛刻的安全技术要求、强大的抵抗受损性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扫描二维码读取里面的信息,所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管理者把它引入图书管理系统[2],农村小图书馆可以引用这种管理模式,每本书都设定一个二维码,整理、编码、扫描、录入系统,并对农村小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导培训,使图书借阅程序更加规范化、便捷化,从而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的有效率。

第9篇:电子图书管理范文

电子书又称为e-book,通过相应的阅读软件,在网络连接下载至平台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是笔记本、手记、PAD等,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子书国家。因电子书具有方便性、容量大、成本低、功能强大、设计精美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各类型图书馆中。本文就电子书在图书馆中应用管理工作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工作措施。

二、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应用模式

(一)PC阅读模式

目前,我国图书馆拥有巨大的电子文献资源,包括知网、维普、万方为代表的学术期刊、学位会议论文等,这些电子资源大多数都是以PDF或者CAJ格式为主,PC和目前大部分电纸书都支持阅读。但是电子书只能提供PC端阅读器阅读,同时网络IP登录限制,使得阅读体验比较差,不能形成主流。目前我国图书馆主要采用在线阅读服务、在线借阅服务、馆内阅读服务等,向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在线阅读服务

拥有图书馆服务权利的读者,可以在任意时刻,通过登录相关账号购买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或者是利用浏览权限对网络图书进行订购,这样就可以随时进行异地在线阅读模式,不用在跑到图书馆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需要的图书了。由于在线阅读模式受到所购入电子图书系统的限制,会限定读者在线阅读和浏览的时间。

(2)在线借阅服务

在线借阅服务主要指读者可以把图书馆的电子书下载到个人PC端,进行离线阅读。当然,如果借阅的电子书即将到期时,图书馆电子书系统会发出提示信息,提醒读者归还图书;读者也可以通过在线续借继续阅读。当借阅的图书借期已满,下载到个人PC端的图书就无法显示,读者不能继续阅读。有的图书馆还实行了“自动还书”,系统会对到期的图书进行彻底删除,避免系统产生不必要的垃圾文件。

(3)馆内阅读服务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图书馆都设有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专用阅读设施,以便读者更好的对馆藏电子书进行阅读。这样的馆内阅读服务,主要针对习惯长期在图书馆进行研究和学习的读者,也适合与没有上网条件和个人电脑的读者。同时,电子阅览室还有利于读者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与资料,避免寻找图书浪费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二)电子阅读器模式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器成为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包括电脑、手机、PAD、平板、电视等,专为阅读图书设计,可以阅读大多数格式的电子阅读器。往往这些设备内置网络芯片,有较大的液晶显示屏和大容量的内存,可以从网络上直接购买和下载电子图书,让人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舒适的进行图书阅读。

(三)在线翻阅模式

目前有大多数的电子开发商,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在读者购买前图书前,可以免费翻阅图书的部分内容。借助电子书的翻阅功能,帮助读者更多的了解即将购买的图书,避免购买的失误。当然,这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纸质图书的销售。

三、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应用管理

(一)不断优化图书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一代读者不断冲击着电子书技术,这势必会大大提高读者对电子书技术及其内容的接受能力。在电子书发展过程中,电子书与纸质图书的相辅相成的,电子书的引进对图书馆运行的影响的前所未有的,省去了采购、编目、上架、外借等环节,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必须从图书馆的结构和内容对电子图书资源进行优化,对不同的图书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使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完美的对接,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设立专职管理部门

由于我国电子书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使得电子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图书馆有部分数据是无法自己获得的,需要从电子书资源提供商处购买。但是大多数商家一年或者半年才给图书馆传输一次数据,这样就使得有较多的图书资源和信息不能及时获得,对读者的学习和研究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设置专职电子书资源管理部门,对电子书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规划,保证获取图书资源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提高电子书利用率。

(三)建立完善服务平台

不同图书馆电子书资源的格式可能不同,阅读方式也会不一样,这就对电子书资源带来了一些兼容问题,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建立相关的电子书服务平台,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更加方便读者快速的查找需要的图书,享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使电子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四)引入专职管理人员

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管理人员都是一些年龄稍微有点大的教师,缺少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人才,无法满足当今新时代电子书发展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应该积极引入专业电子书管理人员,更好的适应电子书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