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第1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关键词]体育创新 人才培养 系统性发展

[作者简介]曹瑞化(1970- ),男,江苏徐州人,民族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及学校体育教育;张鹏海(1969- ),男,陕西西安人,民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原体育及民族传统体育。(陕西 咸阳 712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99-03

一、引言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经历了初级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三个阶段的迅速发展之后,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等各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体育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链,与之相随的体育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2010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积极培育一批骨干型体育企业,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指导的活跃的体育产业市场格局;不断提高居民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等。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在人才培养、投融资、市场完善和配套政策法规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其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随着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入实践,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不断蓬勃发展,体育创新人才的需求也随着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育创新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树立新的指导思想。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各种束缚,很难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基本不注重自身的开发。由于这种单一体制的掣肘,使得体育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受到束缚。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经济发展的产物,体育与经济应协调发展,而不能完全独立于经济、社会之外单纯地进行体育发展,这样不仅会束缚体育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也是有弊无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体育产业的功能也随之不断更新,对于体育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以往体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有待为了适应现代人收入水平、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生活追求、消费模式等的改变而树立全新的指导思想。

2.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受到传统体制的掣肘。以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长期处于由国家体委包办的计划体制之中。虽然现在经过“转型”时期的改善,体育产业主管部门已经脱离政府的行政体制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无法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对于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仍然不放权,束缚了企业与政府联合开展培养体育创新人才的可能性,即使是在联合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也很难获得足够的自。此外,在改革过程中,尽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尝试性地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但由于各种利益权衡的驱使和法规的不健全,致使政府与企业、地方政府与体育部门等之间存在矛盾,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更重要的是,当企业在培养创新人才收获或盈利时,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作为利益驱使的企业在长期入不敷出的经营中,也就逐渐打消了投资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积极性。

3.政府缺乏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必要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属于国家第三产业的范畴,积极地开展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对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如何促进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积极开展,运用什么样的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来讲,没有政策可循,缺乏必要的政府扶持。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促进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相应的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和扶持。比如,体育部门承办体育赛事,体育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营收入等,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在会计成本计算方面,也相应的予以政策优惠。而我国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4.高校在培养体育创新人才方面,制度激励不足。目前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由体校承担,而体校的资产所有者、委托人、资产使用者又是分别由国家、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和体校管理层担当,造成“信息链”过长,中间环节过多,无形之中增加了三方有效配合的难度,对于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体校负责人远离权力核心,政府对体校的监管又是鞭长莫及,难以有效到位。这就要求全体从事人才培养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都是“不为一己私利、没有任何个人利益追求”的“道德无比高尚者”,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圣人毕竟是少数,但凡是人总会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因此在这样的链条多长、缺乏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度运作下,效果与目标就很难达成一致,许多人采取理性的机会主义手段,做表面文章,认为多干少干一个样,甚至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惜在选材和输送过程中进行“灰色交易”等,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体育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和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

5.高校现有教育体制有待改善,迫切需要建立培养体育创新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主要是由国家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下实现的以各级体校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模式,是一种以行政手段进行的人才培养方式,它是在教育系统以外构建的另一条独立的从事体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系统。而由于自身利益的趋势,使得各级体校在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的时间分配上明显偏重于体育训练而忽略文化知识的教育,这使得体育专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然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安排日益成为市场化配置,而受教育程度正成为获得体育人才分流或退役后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资源。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建立一套体育训练、文化教育、创新思维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6.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学界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仍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目前经济学家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程度,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很不相称。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迫切需要力量之道和实践经验的借鉴。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经验教训总结明显不够,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家在制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方面难以充分考虑体育创新人才的因素,也导致企业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投入、管理及运作方面理性思维的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重视和加强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也已成为相关学术界的当务之急。

三、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发展思路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有效地开展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国体育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培养和输送体育创新人才应当采取相应的发展举措。建立以政府解放思想、推进改革进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基础,以培养体育人才的高校响应体育创新人才需求、努力建立全新培养模式、形成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为核心,以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企业力量参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为助力的“三维一体的系统性发展思路”,具体措施如下:

1.推进体育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我国目前体育创新人才培养遇到的最严重的瓶颈,仍然是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落后对于体育创新人才有效培养的极大困扰。无数改革成功的案例证明,只有砍断过于繁琐行政捆绑和冗长的行政链条,任何事业的发展才能势如破竹、远航。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一直沿袭着落后的管理体制和故步自封的运行机制。如教练员、运动员的业绩考核、选拔、委派、培养等都因为“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而与国际标准脱轨,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现在应当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深,努力使得政府设立的官方体育机构摆脱权力分配观念的制约和束缚,将相关权力逐步下放。政府可以根据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特点,主要是市场前景和产业价值,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采用政府投入、政府与社会联合承办、社会力量通过市场竞争培养三种模式分情况协同开展的方式,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体育资源配置的效率。

2.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培养人员激励政策。在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包括体校和各体育类教育院校等)老师(或教练等)也必须相应地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即高校(用人单位)与应聘人员(老师或教练等)双向选择,双方通过契约等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制度,对体育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此外,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辅导老师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强有力的激励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薪酬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业绩考核相挂钩,待遇与是否积极响应、配合、创新全新的培养模式相挂钩等,从而形成积极有效的培养人员激励政策,促进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3.响应社会对体育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构建全新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随着体育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体育产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了响应这一需求,以高校(包括体校和各体育类教育院校等)为中心构建全新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转变教育模式。由统一模式向个性教育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由知识传递向知识创新教育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教育转变。二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这一理念是基于体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需要这一基本规律提出的。体育和其他任何产业一样,都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其产生、改革、发展都要受到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本质联系。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为根本,确立不断增强社会适应性的理念,将创新人才培养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树立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使命感,使培养出来的体育创新人才更能为社会发展而作出贡献。三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教育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核心场所,更应该响应时展需要的呼声,适应社会需求,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具备训练、创新、科研各项综合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创新型人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指既要提高学生本专业的专项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体育院校既要让学生掌握好本专业的特长,突出“一专”的特点,同时更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多能型”创新人才。

4.加强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形成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学术界对于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形成科学的理论构想,从而更好地指导各方面力量有效地开展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形成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上,既要考虑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体育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的追求,使得体育事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树立“大人才观”,加强“体、教结合”的新型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和着手:(1)转变教育理念;(2)开放办学形式,形成从大学—中学—小学一条龙的培养系统;(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以本专业为核心、多项综合能力为发展动力的一点放射性培养模式;(4)灵活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构建科学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制度激励政策进行合理创新,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6)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适应性更强的体育创新人才。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行理论探讨,进而形成一套科学而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有效开展,推进体育产业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会体育专业创新性健身指导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2]龙建新.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路径——基于投融资的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0(7).

[3]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

[4]周斌.论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J].中国商贸,2009(7).

第2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前言

民办及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为社会建设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及渠道的独特性,使得其在自身发展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办学形式等均与公办学校有所差别。因此,民办院校所实行的德育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应针对民办高校的实际状况来制定。

一、德育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1.德育教育概述

从广义角度上看,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具有明确计划及实现目标的对社会成员实施教育活动,其所包含的范围为政治、思想及道德。而不同的德育教育类别为:社会、社区、学校及家庭等德育教育。而从狭义的角度上看,德育教育即指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德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依照一定的社会、阶级要求,具有明确计划、目的的对受教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促使受教者获取到积极方面的认识、实践经验,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简单而言,德育教育即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者品德进行科学培养。

2.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首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注意对其相关必备要素的培养,如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创新能力即指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而创新人格即指对于某件事物具有强烈的追求、探索欲望,且不达目的势不放手的品质。创新思维则是指具有独到、敏锐的目光,思维较为发散、独特化。在这些基本要素中,创新人格极为重要,属于基本的创新要素,之后则是思维、能力。

在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时,需明确应该如何实行创新培养活动,为何要进行创新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及价值均是需着重关注的问题[1]。一个世界观及方法论能够实现完美融合的新时代创新人才,才是现代社会建设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

二、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科学策略

1.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问题

1.1 民办高校德育机构及制度亟待健全完善

现今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民办高校在实行德育教育时,政策方面的支持较为薄弱。加上一些民办高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度较低,因此在人员指派、投入经费方面都较不上心,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德育教育工作所涉及到的业务范围极广,行政命令较多,相关工作人员的临时任务较重。致使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无法做到事事兼顾,德育工作措施不力。另外,德育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并获取到极佳效果的,而是具有长期性,且其见效较为缓慢,因此很难得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视。

1.2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广东民办高校的主要特点为发展快,规模大。近些年来,各高校都实行了扩招政策,民办高校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加大,其所接收的生源彼此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环境优越,自身观念也较为市场化,通常会用金钱来衡量事物。而有些学生来自于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学生学习也极为用功[2]。总而言之便是,在民办高校中会存在接受良好教育的优等生,也会存在着具有不良习惯的个别学生。校内学生多种多样,彼此之间存在差异较大,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难度极大。

1.3 德育师资团队力量不足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成立时间较晚,其起点较低。与公办院校相比,在经费保障、影响力上均处在劣势,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民办高校师资团队力量较弱,人员偏少,无法获取到较大的凝聚力。另外,一些民办高校对于德育教育人员的管理与公立院校相比较为松散,高校学生的商品化意识较强,一支专业且稳固的民办高校德育教师团队始终无法组成。

2.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科学策略

2.1 加强教育制度的健全完善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自觉性较低[3]。如果仅仅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政教育是无法获取到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的。因此,民办高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教育制度的健全完善,严格规范化的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制度、奖惩制度建立。对于一些优秀学生也可给予一些取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对于违规学生则采取严格的惩罚处理。只有这样,校内学生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得到极为严格有效的规范 ,民办高校工作实效性才能提升。

2.2 充实民办高校德育教育队伍

第一,由于民办高校中的德育教育人员主体为一些辅导员、党团干部、思政老师等。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高校可充分利用人员编制较为灵活化的特点,积极吸收一些对德育工作具有较高热情度的人员,使其成为德育教育师资团队中的一员。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对德育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以一个优良的政治素质及道德涵养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对党团组织在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中具有的独特政治优势进行科学且充分的发挥,尽可能的加大学生中党员的发展比例,尽快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贯彻落实目标管理及责任化制度,全面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第三,在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中,还需注意加强对校内学生的自我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于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等的积极自主性,促成其自我德育教育。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开展德育教育

第一,积极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民办高校可利用学校广播进行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宣传,以此帮助校内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时事动态。另外,运用开展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兴趣,对其进行正面化的德育教育。

第二,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及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充分展现大学生的优良精神风貌[4]。如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便在校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校内辅导员走上《形势与政策》课程讲台,紧密结合现今学生较为关注的一些时政热点性问题,解答其疑问,为学生德育学习效果的增强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该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较为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红色合唱比赛;运用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党史、国情及党的工作政策,全面展示我国发展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前景,促使校内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以有效增强,德育教育效果极为良好。

三、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科学策略

1.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问题

1.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较为滞后

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限制、影响,在民办高校建设发展时,对于校内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学习较为看重,而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关注度较低。现今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一些民办高校开始注重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民办高校依旧存在过于看重专业知识传授、智能培养,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的关注较低,也未构建好一个基本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及方案。

1.2 民办高校缺乏必要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在进行教育质量监管工作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管理较为看重,且其重点放置于教学方案、实施效果上。而对于学生的管理则较为看重其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考核。民办高校在其自身的建设发展中较为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对于学生的考核指标与创新能力、素质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而针对一些专任教师、辅导员的业绩考核也缺乏了对其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关注度。

1.3 教育资源紧缺阻碍创新人才培养

现今各大高校的办学规模正在逐渐的扩大化,广东的一些民办高校更是如此[5]。在校学生的人数大量增加使得民办高校出现资源紧缺的状况。第一,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教师数量较少,相关的教学、科研任务极为繁重,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及创新教育。第二,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投入较少,校内的教育资源极为短缺,能够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必要设施较为缺失,从而致使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策略

2.1 创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理念

民办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时,首先需完全明确其核心的战略意义,在对自身发展优势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出一个有效、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创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需对以往将提升智力作为目标的教学观念进行科学改革,尽可能的培养出民办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思想、能力及素质等。着重注意强调智力及非智力有机结合的教育观念。另外,还需将以往从就业率、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教育质量衡量的观念转变过来,积极树立一个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

另外,在创新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工作中,还需将常规及个性化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促进校内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及尊重学生个性塑造相结合;将通才及专才教育相结合;将大众及精英教育相结合。以此帮助全面促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观念的创新、改革。促使各民办高校将以学生为根本作为自身的教学观念,满足现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

2.2 健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第一,需对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工作进行改革,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及素质的考核关注度。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工作的改革创新,主要是指对教学、考试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及资源优化处理。对于考试形式的改革也应注意体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尽可能的减少一些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加重对知识理解、灵活运用、实践创新的考核。

第二,将实践作为基础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民办高校在其自身的建设发展中,关于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制定还需始终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现今人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大学生们所面对的就业挑战也越发严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可采用“一般考试+创新业绩”的方式进行学生甄选,并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制定动态的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离不开相关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在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时,需将实践状况作为基础进行动态评价,具体为:思想道德的多重评判+课程成绩(笔试及实践)+毕业论文及设计+实习创新业绩+平时创新业绩。

2.3 采取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第一,校企合作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五种:第一种,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内建立好专属的校企合作基地,此为实行长期合作的基础所在。第二种,为企业发展输送一批批优秀人才,以此作为增强双方合作的有利纽带。第三种,从企业招生,选取出一些极具创新能力、培养前途的员工。第四种,为企业攻关。此种方式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是校内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动力。第五种,为企业提供专项服务。民办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时,可为企业提供一些管理、营销、策划等实质。指派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领队,组织一些理论知识基础较好,创新意识较为强烈的学生参与进来。在专项服务中寻求一些创新计划,直接进行创新行动。

第二,特殊培养,也指重点培养。主要是指从校内学生中选取一部分资质优良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所筛选的主要是一些应对能力偏强、基础扎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且创新意识极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重点应为其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开发增强。

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民办高校,可以考虑进行专属创新班的增设。如果不具有必要的办班条件,可对少数学生采取一对一或是一对几的培养方式。不论是什么学校,其校内总是存在一些资质极佳的学生。究竟要如何及时发现、并对这些优秀学生进行培养才是关键所在。特殊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需从师资力量、学校资源、培养手段等多个方面入手,集合多方力量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第3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协同创新引领下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地方高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面向软件应用开发的校企协同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依托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协同创新背景下食品专业研究生校企培养模式探索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协同创新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内置式”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七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协同创新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协同创新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济荣.振兴文化产业视域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0(7):15-16.

[3]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4]梁雪松,郑雅萍.校企联盟培养“职业适应性”人才研究:协同教育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5):59-63.

第4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第5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速。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将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直接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1. 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重视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大部分高校纷纷转变教学模式,将鼓励创新、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国内高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不少学校都在教学体制和培养方式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量身定制”创新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地融入到传统的专业教学领域,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提供了人性化的个人发展通道,较好地实现了传统学位教育与新型创新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

2.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在客观上大大改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众多高校积极争取,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放到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大力推动,齐头并进。部分高校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将毕业设计和发明创造相结合,鼓励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部分高校通过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同时也为学校选育了又培养潜力的科研人才。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注重产学研一体,注重和外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加强了科技人才培养的合作。与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成功将参赛作品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 大学生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通过高水平创新型师资的教学经验和培养示范,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内高校均已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固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在核心的高考制度和学位制度方面,还缺乏更大的突破。以传统科目成绩为主要导向的高考制度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进入大学学习后也难以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现行的高校学位授予制度也仅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并未考核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致使大学生在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无暇锻炼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创新师资队伍的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评价标准大都停留在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上,而对教师育人观念、育人本领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从而致使大部分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科研的助手,并未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必要的机会进行创新尝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只能被动地吸取知识。

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引导高校引进了大量海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交流和互动的通道,或者新进的高水平师资缺乏国内教育经验,使得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创新活动形式的单一

实践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其对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创新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活动形式大多形式单一,如“挑战者杯”之类的创新竞赛,和“提前进入实验室”之类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性,未能将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考虑,尚不能“量身定制”地为学生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与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相一致的创新培养方案。

三、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要彻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推动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建立和完善高校自身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办学体制方面,需要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结合本土特色,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道路。与此同时,要坚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即:培养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重视师资引进和队伍建设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引进工作,高校应该借此有利条件,结合实际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选聘适合的人员作为创新师资。注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特点等于新进教师交流沟通,鼓励新进教师突破传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入到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3. 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形式

新时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肯定并正视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着手改善,不断优化。包括从教材建设和课程配置两个方面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开放性地选择教学场地和教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用实践检验真理,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吴贻春,刘花元.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1

[2]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6-11

[4]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5]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教育研究,2002.5:57

[6]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7]刘澎心.创新素质结构分析及其在现代人才结构中的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107-110

[8]王莉芳.创造型人才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5:104-105

第6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凸显,人类已进入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时代。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聚焦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上来。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包括知识创新人才、技术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扎实的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科技人才集散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创新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高校德育管理自然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谓高校德育管理体系,它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宽容合作的团队精神、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功能。尤其是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组织中的特殊人群,德育管理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对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我们追求的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首先,它应该能够激活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其次,它应该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第三,它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最后,它还必须要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它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理应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德育管理体系自身的局限导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不适应性,以致人们在德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偏见和认识误区,认为德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大。就高校而言,德育管理体制不顺、规划不实、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革命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接触世界、把握人生的主渠道,给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德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借机利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我国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企图通过“不战而胜”的思想战略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波动,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改革开放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高校德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烙印,使其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压的问题不断凸现出来,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差。这些变化都给高校的德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德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和质量。

3、高校自身的问题也给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教育对象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其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现在的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意识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优点,另一方面又存在辨别能力低、自控能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传统的高校德育曾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德育管理无论是在认识上、机制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陈旧过时的东西,造成了“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的现象。虽然一些高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高校自身特点的德育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致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加快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管理,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2、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3、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第7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关键词:本科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51-02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由大众化转向重质量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也在紧跟着形势。为了适应大局的发展,地方院校从立足于学校基础和自身的现状,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尽可能多地培养出综合能力强,适合于社会需求的优秀创新的应用型人才。该文针对玉林师范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运作模式,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本校及其他地方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种有效培养思路。

1 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

对地方院校而言,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更多的是在运用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具有杰出表现的专门人才。一般来说,培养出来的人才首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素质特征,才能了地为地方发展服务。

(1)在人才要求方面,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素质特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重视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也就是培养人才较高的“情商”。如果所培养出的人才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怀有执着的追求,对所从事的工作才能锲而不舍;如果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强,才能不怕挫折,更容易缓解各种压力与从容地应对变化;如果有较强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就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尊重他人和事实,从而以科学、合理、公平的心态、行为和互惠的原则处理事务,达到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2)在专业要求方面,要有深厚而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不管那类拔尖创新人才和是否地方性,也无论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都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专业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在专业能力应用领域方面,如果能熟知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就能更好地、及时地了解、掌握和应用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社会发展更急需的人才。

(3)在操作能力方面,要有合理的能力结构。操作能力是知识应用水平的体现,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是知识价值的真实体现。比如,要想开拓创新,先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要善于进行应用知识的研究,还要有善于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群体利益出发,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合力把任务做好。这样也能有效地培养团结奋斗的团队,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核心作用和团队力量。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突出问题

玉林师范学院是地方新办本科院校,近几年来加强了拔尖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也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加强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如下几个突出问题。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问题。玉林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要求学生具具有清楚的思维、良好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和某一领域的深度知识。但由于优质生源不足,需要完善专业学习的方式和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知概念、独立思考提出并解决问题、运用创新思维和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加强培养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国内高校有许多成功培养各类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的经验,有的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有的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还有非常重视选修课程培养效果等等。在学生应如何选、选什么,如何保障选课程的质量等,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这个问题也较突出,急需解决。

(3)师生的评价激励机制问题。由于院校的地方性,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明显,加上经验不足,研究力量不够等,评价激励措施存在很多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

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为了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玉林师范学院进行了实践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点工作。

(1)加强了地方院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机制。近年来,玉林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学习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准备了条件。学校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加强了拔尖创新人才招生、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讨,还要继续通过从学校历史沿革与特色出发,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原则,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制度机制三方面努力开展改革和创新。

(2)创新教育理念,规范人才培养。玉林师范学院要结全地方特点,运用小规模、高要求、厚基础的创新人才教育思想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努力以开放、科学、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广博的视野,立足学科专业特色,探索出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和科学素养的文理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于近两年开始规范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成立了5个专业的卓越班或挂榜班,重点加强了基础教学工作。应根据社会发展及专业建设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要求按照小规模、厚基础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文理工渗透并相互结合,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思路的深度改革。

(3)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创造条件为创新班学生提供全程的优质教育。作为地方院校,学校办学条件及资源等都不是很好,应更多借鉴国内高校的创新实验班课程体系建设。比如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精心设计通识教育,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应该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整体课程质量的提高、通识与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完善才能更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次要设立核心课程,精心指导学生选课,选课应是建立在对所有课程充分了解和对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操作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在选课上应该加强指导;最后,就是加强开设“研讨课”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无疑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大学课堂不仅仅是学生接收知识的地方,大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得到启发,才能不断培养探索、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

(4)不断完善师生创新的评价激励机制,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的管理机制是确保人才成功培养的保障。地方院校应尽快完善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激励学生实践创新的机制来保障教学相关各环节的有效实施。首先是,制度上要激励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地方院校要切实地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首要考核内容,加强研究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制定可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细则,让课堂效果能量化的反映在考核成绩中,努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教学为乐,以教学为荣,自觉履行老师应有的职责,做到“有激情”、“有水平”、“肯投入”。其二就是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在日常管理方面创造宽松的氛围,尽可能不让他们疲于各种检查、评比事务中,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学生的管理中应有个性化,给有特长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校对创新人才的考核上,应该侧重过程的考核,还可以有一定个性化的灵活考核,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课程的考核内容可以更多注重考核实验、考核科研为主,考核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其三就是在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中,可以适当提高创新活动所占的比重,让优秀学生多出的创新成绩,从而更好地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院校应该多设立奖励和多制定激励办法,让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5)提供拔尖人才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地方院校的拔尖人才应该更重视应用型的拔尖人才培养,参与高水平实践训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培养方式,应该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多参加高水平讲座,多接触学术前沿。地方院校应设立此方向的资金,用于聘请专家开展讲座或资助拔尖创新学生参与高水平学习交流,拓展他们的学术、实践视野。让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思路,运用好实践平台进行实战训练。玉林师范学院通过进一步完善课堂“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理念,加强了专业课程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也在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和结合地方性的特点进行开放性知识结构的培养。其次,学校为了让拔尖创新班的学生有明确奋斗目标和强烈竞争意识,加强了导师责任机制,促进导师有效地指导,使学生明确目标要求,针对自己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充分利用好成长环境服务个人成长。再有,通过为拔尖班学生提供良好教学实践环境、资源和国院教育交流机会,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学术网络,拓展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法和丰富成长经验,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情和创造力,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习气氛和实践平台。

4 结语

玉林师范学院一直以来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优秀师范专业人才为主,很好地结合了地方特点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今又以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为例开展地方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基础,本文就是在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院校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拓展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 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支持研究的范围,开展实验班相应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推进班级教学和管理,为地方拔尖人才培养、地方同类院校创立拔尖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 高海,沈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研究[J].科教文汇,2012(1).

[3] 李祖超.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第8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44-02

我国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在动荡的战争时代,而西方国家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在19世纪,在发展的进程上,我国预防医学落后于西方国家[1]。经过200多年的发展,预防医学在预防重大传染病的传播与防治上起到了跨时代的意义。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变,预防医学面临更多的挑战。其中,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预防医学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目前,我国开设预防专业的院校有92所[2],由于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受到传统思维,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治疗,轻预防”的影响,预防医学专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普遍注重整体的学生技能的掌握,却忽略了预防的重要性。因此,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往往被很多的学生所忽略,对理论内容的掌握非常熟练,然而一旦面临具体公共卫生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对于本科阶段预防专业的学生,这方面是严重欠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制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与适应工作岗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2.缺乏科研创新精神。预防医学重在应对各种疾病或者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上,而疾病的发生机理、流行特征(三间分布)、影响因素、防治手段等都需要预防专业学生不断探索,不断钻研,而目前我国预防医学本科阶段往往把目标放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缺乏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缺少创新精神[3]。而医学院校在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的水平也较低,学生对科研的设计、选题、科研的方法等都缺少认识和了解,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

3.临床技能不足、英语水平落后。由于很多医学院校往往认为预防医学专业不用像临床专业那样掌握临床技能,导致预防医学的学生参加的临床技能实践时间非常有限,而临床技能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应对公共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对临床知识系统的掌握。在前言中,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预防医学落后于发达的西方国家,因此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是国内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所应必备的。因此,就要求预防医学的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来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了解国外预防医学的技术方法。然而,目前我国的预防医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英语水平往往局限于普通大学四级,而专业的医学英语水平较低,这严重限制了他们获取大量国外信息的能力,也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4]。

4.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预防医学是与人群密切相关的专业,它研究的就是人群,所以不可避免地要与人群进行交流。然而,由于我国预防医学的学生缺乏现场实践的机会,因此这方面能力欠缺。预防医学专业是要与环境、人群密切打交道的,例如在克山病高危因素的研究中,该种疾病是一种地方病,患病群体居住地域较为偏僻,因此需要学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然而,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适应艰苦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少,这种社会实践在我国很多预防医学院系都是缺乏的。

二、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五位一体”的内涵。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国内外参考,提出了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位一体”指专业教育、学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五者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专业教育强调的是,在大学教育阶段要掌握以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为基石,以流行病学为上层建筑的预防医学整体知识体系。学业教育强调的是,在学生受教育阶段,不仅要全面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也要巩固发展相关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整体学业水平。实践教育,旨在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方法技能,提升调查随访、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探索的能力。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就业的水平与质量。综合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预防医学专业综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专业素质,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统计分析等技能以及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能力。

2.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策略。①“五位一体”思想指导教学内容的改革。我国预防医学仍然承袭前苏联的教育体系,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仍未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然而,人们的医疗需求、外界环境以及各种疾病的发展已经发生变化,如果仍然用以前的方式方法处理现在预防医学问题,显然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我国的预防医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理论内容。理论指导实践,而过时的理论将无法正确地指导实践。由于预防医学的防治重心已经逐步转移到常见病、慢性病及多发病上,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增加常见病、慢性病及多发病的防治手段与方法。本科阶段的预防专业学生专业英语能力较差,同时文献查阅和统计分析等课程较少,因此对于整体本科阶段预防专业学生水平都产生了制约,所以可以增加此类课程。还可以增加一些选修课,方向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卫生法规、政策以及社会交往等[5]。②“五位一体”思想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教学方法,另一个是实践方法。前者主要是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分析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对于培养学生的系统逻辑思维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后者的改进包括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如参与多种疾病的防治过程,进行公共突发事件的现场调查与分析,同时也增加学生科研的能力,掌握预防医学实际应用的技能,培养成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方法的改进还包括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增加对临床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开展双语教学。

三、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

1.“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加全面。“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开设设计性实验、双语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不仅是专业方面的,还包括临床专业、卫生检验、卫生政策、社交技巧、科研调查等多个内容。(2)更加凸显“应用”和“创新”。目前,预防医学本科阶段就业并不乐观,针对社会的需求以及终身发展的需要,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更加突出预防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才能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质量和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6]。

2.“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五位一体”成功将专业教育、学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五者融为一体,是开拓我国新时代新目标预防医学的重要手段。首先,它顺应社会医疗发展的要求,符合预防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其次,它符合人才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实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最后,它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时展、医学发展以及人才终身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与方案。本文分析了我国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即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缺乏科研创新精神,临床技能不足、英语水平落后,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提出了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构建的具体策略。最后从“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两方面对该方案与理念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1]唐明德,欧阳江,唐美秀,刘娟.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06):72-73.

[2]袁利,王家骥,肖德生,雷毅雄。我国预防医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44-45.

[3]贺庆芝,曾怀才,彭翠英.“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新西部(理论版),2013,(14):59,53.

[4]欧阳江,唐明德.构建应用型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4,(03):50-52.

第9篇: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范文

关键词 辽宁省 创新型人才 培养战略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1辽宁省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2014年以来,政府出台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实施科技治霾、新能源汽车推广等20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启动白洋淀科技城建设,与中关村、清华、北大及神州数码、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9万件,引进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骨干,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目前,辽宁省人才总量达到45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6%,其中党政人才26.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5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49.8万人,高技能人才8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1万人,社会工作人才9.8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科技投入增加,从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中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论从数量还是涨幅比例来看都高于高等学校的投入,在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的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但目前的科研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2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失衡

创新主体总量匮乏,企业和基层创新人才少,建设创新型大省,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辽宁省科技人才过多集中在辽宁中东部地区,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而农村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科技人才供给偏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极度缺少创新型人才供给。全省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给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接,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发展分化现象较明显。高校的学科建设不符合实际需要,创新创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较少。

2.2科技人才地位低下,创新人才激励导向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行政化、“官本位”趋势愈演愈烈。中科院曾对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取向,结果发现第一位职业是公务员,而科学家职业在第5位以后。在2009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中发现,总体看来科技队伍较稳定,但存在较强的职业忠诚危机,未来愿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比重仅为19%。科技人才出现“轻学术而重行政”的趋势。

2.3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存在障碍,创新环境不够宽松

在管理科技人才队伍的工作中,面临着比较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首先表现在行政化及外部多种干扰因素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专心研究;其次,对科技创新及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导致全省学术活动出现浮躁;再次,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不够,对科技人才的使用效率较低;此外,科技人才的流动存在较大障碍,融资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并且,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实践相脱节,青年人才缺乏实践锻炼机会。

3提升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对策建议

3.1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调整创新型人才结构

突出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掌握关键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省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开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预测,定期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与目录。不断调整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的创新氛围。

3.2统筹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

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一批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效果突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中心。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训。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体系,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分配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整合政府各项人才专项资金,建立以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