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体育专业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专业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专业特色

第1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本科专业;专业特色;专业同质化

中图分类号:G80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0-0054-06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omogenization and featurization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YANG Xiao-yong1,2,WANG Jian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Having analyzed the education homogenization issues and education featuriz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today,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major homogenization shows in the gradually identical regular major setup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colleges/universities, undiversified major cultivation objectives, ever increasingly uplifted hierarchy, ambiguous types, and similar curriculum setup.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colleges/universitie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ir own capacities, rationally plan major setup, highlight major features, profoundly analyze professional specifications, specify major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ptimize curriculum structure, integrate curriculum contents, standardize discipline and course names, and avoid the “all the same look” misstate made in the cul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regular major;major feature;professional homogenization

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逐步贯彻与落实和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人才更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十几年来,按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整、共建、合并、合作”,高校合并几乎遍及全国。我国体育本科院(校)系、专业点没有随着高校的合并而减少,反而在逐年增加。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点有241个[1],2004年我国共有252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开设体育相关专业,占同年我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专业点总数684(2004年统计)的36.8%[2];截至2008年10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点有636个,开设体育相关专业的本科体育院(校)系301个,占我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总数(740个)的40.7%。我国体育院(校)系除了开设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5个专业、4个专业方向外还开设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经济学专业(体育经济学方向)、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等14个《专业目录》外的专业(方向)。体育院(校)系与体育专业点的增多和一些新兴专业(方向)的创办,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也体现了社会对“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但无论是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专业点),还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同质化现象都比较严重,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同质化问题阻碍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本文就体育专业同质化问题与特色化发展进行探讨,为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改革,提高各个专业的特色,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的同质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出现了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办学层次诸多趋同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同质化”现象[3]。专业同质化的直接结果是人才培养上“千人一面”,最终将导致结构性失业。另外,专业同质化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将使高等院(校)系面临生存危机。同质化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将影响到社会安定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落实。

1.1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趋同

专业点是高等学校所设专业的计量单位。高等学校按规定设置一种专业即称该校设有该专业的一个专业点[4]。我国设有体育本科专业点的普通高等学校有单科性体育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根据教育部所属的中国教育科研和计算机网,对我国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点的统计:目前我国共有体育本科专业点636个,单科性体育院校的专业点有146个(占专业点总数的23%)、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点有200个(占总数的31%)、综合院校的专业点有290个(占总数的46%);开设体育相关专业的本科体育院校有301所,其中单科性体育院校14所、师范类院校中的体育院(校)系是94所、综合院校中的体育院(校)系是193所。

调查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共有243个专业点(占总数的38%)、运动训练专业点有69个(占总数的11%)、社会体育专业有159个(占总数的2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点28个(占总数的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点36个(占总数的6%)、4个专业方向(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方向、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方向)的专业点有35个(约占总数的6%)、目录外新专业(方向)的专业点有66个(占总数的10%)。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校)系设置最多的专业是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分别占这两类体育本科专业点总数(490个)的47%和30%,而《专业目录》内4个专业方向则只有7个专业点、《专业目录》外新专业(方向)也只有18个专业点。这一统计结果与张勤[1]研究的结果相比可知,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体育本科专业点净增395个。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点由2001年的138个增至243个、社会体育专业点由2001年的31个增至159个、《专业目录》外新专业(方向)专业点由零增至目前的66个。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本科专业设置呈现趋同现象。单科性体育院校专业设置比较齐全,专业覆盖面广,5个专业4个专业方向专业点分布较为均匀,而且还开设了一些新兴专业,但毕竟其各类专业点总数仅占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点数的23%。而占我国体育本科专业点总数77%的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较为单一,这些高校更倾向于设置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而其它专业则很少。

美国体育教育专业在20世纪70年代就作为限制性专业;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学对体育教师需求的减少,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继续培养体育师资外,日本高等体育教育机构注重社会需要,增设新专业来拓展专业培养范围[5]。

21世纪我国对体育师资的需求会日趋平缓,城市学校和大学已成饱和态势,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尚处于“缺编”或“待补”状态[6]。杨桦归纳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种类主要有4类:一是竞技体育人才,如运动员、教练员、高级裁判员、随队医生、体育外事人员等;二是社会体育人才,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医疗保健人员、体质测量评价人员、体育娱乐旅游人员等;三是体育教师、卫生健康教育人员等;四是其他体育人才,如体育产业经营人员、体育新闻人员、体育记者及体育管理人员等[7]。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体育院(校)系大肆兴办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势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这些专业人才的过剩。

1.2专业培养目标的同质化

专业培养目标“同质化”是指体育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专业界限模糊、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高,不同体育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皆为缺失自身专业特色的通用型人才。

1)规格单一。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各种类型,不同规格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即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层次。体育院(校)系在现有的专业设置上,由于缺乏对专业人才规格深入、具体的分析,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上趋向同一。尽管各体育专业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如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体育师资、运动训练专业主要培养教练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者、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群众体育的人才。但各院(校)系在制定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可供参考的就是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国家教育部门每5年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各院(校)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各自的专业培养方案。而体育院(校)系在制定体育类的其它4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时没有国家指导性文件可供参考,大多数院校在制定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是参考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依据同类院校的相同专业培养方案和本校的具体情况最后确定的。这必然会使体育教育专业外的其它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向体育教育专业方面倾斜。另一方面,这虽然给体育院(校)系在专业设置方面很大的自,但由于各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多环节的操作程序中逐渐衰竭,一些院(校)系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就奉行拿来主义,参照或照搬体育教育专业或其它院校的培养方案。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参照或模仿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和综合性体育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时参照或模仿单科性体育院校;新建体育院(校)系模仿或照搬历史较长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这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创造了条件,使得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这4个专业的专业属性不强,毫无特色,学生毕业时只好共同竞争“教师”岗位。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8]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

2)层次趋高。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定位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口号,但对于高水平大学的理解并不是建立在强调办学特色之上,而是一味提高办学层次。高校办学层次的趋高化,使得高校原本应有的办学特色不断弱化[9]。目前新升级和新批准在建或正在准备申办的院校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继续扩大原本就不太合理的布局;二是根本不符合办学条件和标准;三是办学的目的和任务及服务对象不够明确,单纯追求入学率,人才资源浪费及失衡的现象继续存在;四是专业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仍然是主要专业[10]。专科院校热心“专升本”,普通本科院校力拼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使得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过快地走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许多体育院(校)系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深入研究自身的服务对象、层次定位,也没有认真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更没有认真总结自身在办学上的优势和劣势,盲目拟定人才培养目标,结果造成不同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同小异。

3)类型模糊。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体育院校培养同一类型的体育人才。人们按照社会对人才规模需求的差异性把高等体育院校分为3种类型:即教学科研型大学、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及专科层次的学校[11]。自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建立以来,体育一直被划归于教育学门类,高等体育院校始终属于师范性质,专业设置一直以体育教育为主导方向,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师资为主要目标。在社会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高等体育教育同样要走多样化的道路,社会各行各业也需要各类体育人才。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作为不同层次的高校,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处的层次上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的以他校的水平为标准[12]。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体育院校办学面临着诸如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学科与术科教育、共性与个性教育、人文教育与自然教育等诸多关系协调的困惑,在如何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上陷入了比较混乱的局面。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一些体育院(校)系在扩招过程中忙于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主要精力不能放在提高本科生质量上,两种现象的合流,加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的倾向。无论是理论型研究人才还是应用型实用人才,培养路径十分相似,这就决定了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无法区分。

1.3课程设置的雷同

课程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立的。高校专业及与专业密切联系的课程是达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3]。人才培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专业间的差别就体现于支撑各自专业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雷同越来越难以适应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致使专业特色不突出,各专业所培养的体育人才,知识结构相似,难以满足社会对多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吴忠义等[14]对我国36所高校体育院(校)系的调查显示: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4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占62.3%(必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78.6%,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6%)。如此大面积的重叠课程,尽管专业名称不同,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方面几乎相同,进而模糊了专业的特色和界限,混淆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造成了体育专业人才类型上的交叉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教练员的工作,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处理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繁复工作中常力不从心。正如任海[15]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目前课程结构的不适应所做的总结:“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多种体育人才的需求;不能适应体育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能适应与国际体育高等教育接轨的需要。”

各专业设置的课程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1)课程内容陈旧、专业前瞻性课程少。美国课程理论专家赫佛林曾对美国110所4年制学院的课程作了调查,发现这些学校每年要淘汰5%的旧课程,增加约9%的新课程[16]。由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课程更新较慢,课程体系的弹性也小,课程的种类不多,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有限,从而弱化了学生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

2)课程门类零散、单一。能体现各专业特色的课程较少。由于高等体育院校自建立以来,始终属于师范性质,其它专业在课程设置时难以脱离体育教育专业的模式,都借鉴了体育师资的培养模式,课程门类单一、零散。

3)各门课程过于强调独立性和完整性,导致相近课程简单重复。当前我们对“厚基础、宽口径”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通才”之“通”更主要讲基础理论之“通”、一般能力之“通”和一般方法之“通”[17]。在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今天,一个人很难在许多专业上都面面俱到的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通才”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及的方面,他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的工作;而在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不能及的方面,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基础理论、一般能力和方法,迅速的吸收与掌握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胜任工作。由于我们对“厚基础、宽口径”的误解,所开设的课程过于强调了独立性和完整性、学科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存在着将各门课程平铺直叙地罗列到教学计划中,造成课程的堆积和臃肿,尤其是相近的课程在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如“学生身体与形态的年龄特征与体育”、“学生身体主要器官系统机能发育的年龄特征与体育”、“发展身体素质与运动训练原则”、“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等,分别在“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等多门课程中都有出现。

4)各院系在所开设专业课程的命名上存在差异,缺乏一致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如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就有8个不同的名称。又如学校体育学与学校体育、体育保健学与体育保健、比较体育学与比较体育等[18]。由于各院系在学科名称、课程名称的命名欠缺规范,在课程设置时容易重复设置一些课程,使得各专业的课程雷同性增大。这也反映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没有经过专业对学科知识的过滤和筛选,就直接由学科向课程的过渡现象。将学科作为选课的标准,只有“学科”才能列入课表,这加剧了学科与课程的混淆状态,也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一些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急需的教学内容由于不是“学科”而被排斥在课表之外或虽进入课表而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导致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特有的“学科泛化”现象;对课程的更新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一些新兴的课程由于得不到重视发展缓慢,而一些已过时的课程由于有“学科”的头衔而难以被淘汰或更新[19]。

2追求特色是我国高等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1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各高等体育院(校)系在调整学科、专业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强化、突出优势,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在于学科专业的特色,只有学科专业特色,才可能有人才培养特色;只有特色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20]。每所体育院校都要冷静处理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发展战略,并据此制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招生就业等一系列政策。体育院(校)系间通过公平竞争,促使体育院校能突出各自的专业特色。如有的以培养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为特点;有的体育院校以运动训练为特征;有的以基础理论为研究特色;有的以体育经营、体育科技产品开发为优势等[21]。

单科性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行业性较强的专门院校,应充分体现其行业特色,发挥办学优势,加大力度直接服务于体育行业。不仅要培养直接服务于公民健身的各类体育专门人才和能够直接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专业人才,而且要使这两类人才的培养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并由此进入体育主战场为体育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交叉性的学科,而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都属于综合性院校。这些院校与单科性院校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如学科交融、较显著的教育资源、全方位、立体式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专业实习机会[22]。这为体育科学的发展和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单科性体育院校相比,师范院校的学科门类更为齐全,为体育院系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体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可借助于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借用、移植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思路开阔,能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观察、分析、解释体育现象,文理交融,跨学科思维,突破狭隘的专业领域,获得创意和灵感,在思维方式推陈出新,用多学科知识所形成的网络思维去看待、思考和解决体育学科问题,可以拓宽思路,挖掘潜能,有利于体育新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如聊城大学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的创办就是以体育运动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专业,这样体育工程可以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无论是单科性体育院校还是师范类、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校)系在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和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都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原则。

二是坚持质量原则。三是办学效益原则。

2.2深入分析专业人才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又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对于整个教育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实践活动便会带来很大随意性、教育质量就得不到保证,教育社会效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培养目标也要相应的更新。而我国体育院(校)系对于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实践探索。就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至少应考虑3个方面因素:一是国家对其基本规格的要求;二是此类层次人才目前的基本状况以及未来社会对其可能的要求;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养这类人才所提供的学科基础[23]。确定专业人才规格的很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合理的专业人才规格取决于对社会需要的深入分析[24]。

2.3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规范课程名称

不同的人才规格要求不同的课程设置,以达到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课程结构是直接决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更新课程内容也是21世纪课程建设的重点。

各体育院(校)系应立足本院系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紧密结合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规格的要求,设置不同的特色课程。为了避免课程设置的雷同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1)加速更新课程,开设专业前瞻性课程,提高选修课的比重,优化课程设置。(2)增加课程的种类,不要仅限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门类,多开设一些体现专业特色、多样化跨学科的课程。各院系根据本校的实际,结合校内的一些优势学科专业及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各民族、各地的体育项目多开设一些跨学科、有特色的专业课程。(3)深刻领悟“厚基础、宽口径”的涵义,打破传统学科间的壁垒,改变课程内容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功效。不同课程之间应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使引进的新内容尽量与经典内容相互渗透,互相融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减,减少相关课程诸多重叠现象,对于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与协调,压缩教材篇幅,才能为引进新课程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4)规范学科、课程名称,体现专业课程特性。我们要规范学科、专业课程的名称,避免出现课程名称较为随意命名、混乱的现象,用比较科学、精确的名称来体现课程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张勤. 20 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 体育科学,2003,23(2):1-12.

[2] 李鸿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7.

[3] 奚建华. 高等传媒教育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生存[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2):37-39.

[4]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28.

[5] 王健.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及课程体系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6):121-127.

[6] 安儒亮. 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12-15.

[7] 杨桦,霍红,王广虎,等. 新时期体育院校改革的重新定位[J]. 体育科学,2003,23(3):11-17.

[8] 克拉克•克尔[美].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 王承绪,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5.

[9] 林伟连,伍醒,许为民.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0-42.

[10] 郭李亮.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及构想[J]. 体育与科学,2003,24(5):72-73.

[11] 李卫平. 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89-92.

[12] 胡解旺. 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分层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07(1):98-100.

[13] 陈玉琨. 现代教育管理技术[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06.

[14] 吴忠义,高彩云. 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35-1537.

[15] 任海. 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和课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合理性的探讨之一[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1-7.

[16] 谢安邦. 比较高等教育[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1.

[17] 胡建华. 高等教育学新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30.

[18] 黄汉升,季克异.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1-5.

[19] 任海. 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差异的析因(续二)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三[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3):12-17.

[20] 唐丽娟.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的思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21-24.

[21] 孙义良,赵高彩. 加入WTO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战略选择[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12-14.

[22] 刘学谦,李卫东,何展强. 我国部分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75-78.

第2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关键词:粮油食品类专业;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48-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油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明显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形成民营企业为主导、技术设备先进、品种齐全的粮油食品加工业体系,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深加工领域不断扩大,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花色品种日益丰富,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食品工业作为与农业关联度最高的经济产业,已经连续 10 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行业。但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与市场及战略需求是否契合?与传统模式相比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与国外大学相比,是否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需要,如何培养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具有工程化应用能力的人才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食品学科人士关注的焦点。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多种弊端。如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趋同,不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许多环节缺乏衔接,缺乏系统化和有机性;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中缺乏对“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工程化应用能力欠缺等问题,导致毕业生缺乏差异化和竞争力。在众多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都在办该专业的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针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办好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建立和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是培养国家和河南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

为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主食工业化,河南工业大学始终重视粮油食品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就如何培养面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工程化应用型人才进行积极研究。通过制定并完善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建设的具体规划、目标、方案和时间安排,从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粮油食品类专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强化优势,加大力度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消除劣势。更新办学理念,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并进一步加强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一、强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

粮油食品类专业是一个以化学、工程学及生物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食品、农业、轻工、化工、机械、电子等诸多产业领域。在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粮油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技术专业知识,能在粮油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品质控制、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设谷物科学与工程,油脂、植物蛋白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四个专业方向。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科平台课程体系、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重点建设特色主干专业课程,强化基创新和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我校粮油食品类学科联合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共同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重点讨论了粮油食品类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对粮油食品类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讨论、修改,经过修订,初步制定出一套新的粮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版粮油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原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导论》、《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粮油储藏学》等专业平台课的建设,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设《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小麦制粉工艺与设备》、《稻谷制米工艺与设备》、《油脂制取工艺与设备》、《杂粮加工工艺与设备》、《淀粉加工工艺与设备》、《粮食工厂设计》、《谷物加工厂设计》、《粮食仓储设计》、《油脂加工厂设计》、《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粮食工厂配电与自动化》、《厂房建筑概论》等专业选修课,同时开设面向全校的《饮料制作开放性实验》、《蒸煮食品制作开放性实验》、《烘焙食品制作开放性实验》、《昆虫标本制作开放性实验》等开放性实验课,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具备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实践教学方面,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增加学生工厂实习的学时及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改变以往毕业生做什么毕业课题,只到一个对口企业的实习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及本专业发展的需求,安排毕业生先后到面粉加工厂、油料加工厂、小麦制粉厂、稻谷加工厂、淀粉加工厂、粮储企业进行实习,安排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青年博士教师随队驻地指导,将学生课堂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在实践生产中进行全面强化,并将实习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延长1倍。经过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收获很大,指导教师也认为,与以往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教学效果相比,2012年的实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毕业生的实习教学环节改革,切实提高了本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促进专业工程能力人才的培养十分有益。

第3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学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第二专业教学的专业设置上注重文理结合与实用性。目前,某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开设有数控加工中心、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维修电工、手机维修等机电类理工科专业,也有茶艺、摄影、礼仪等文科类专业,增大了学生选学的自由度,允许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第二专业去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些学生对长时间学习第一专业的厌学情绪。职业院校第二专业教学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双师型”师资为学生从准职业人迈向社会职业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职业院校第二专业以实训操作为主的理工课程与主修的第一专业往往能够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某职业院校的数控加工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学生选修了第二专业——维修电工专业,在学习第二专业时进入维修电工实训场共享教学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实操,了解电工安全操作知识、电路基本原理、机床电气设备维修等等,当这些学生在数控加工操作中遇到车床线路问题时,能够结合第二专业所学知识,自己分析研究故障原因、排查线路故障,从而有效解决了第一专业实训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与高等院校第二专业教育有所区别的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在修完学业后获得“毕业证和技能证”的双证。这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之一。职业院校支持并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申报相应等级的技能鉴定,学生通过第二专业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技能,考核合格,可以获得第二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可,也扩大了学生毕业后的择业范围,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第二专业教学中,需要不断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第二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这是目前和今后需要继续探讨与研究的课题。笔者对职业院校的第二专业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学生缺乏专业引导,选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第二专业的开设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提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5]虽然培训部门下发了第二专业招生通知,但是学生对学校其他专业的了解甚少,而提供第二专业教育的系里专业教师很少对学生的选报加以有效的指导和宣传,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报第二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缺乏主动性,自己不清楚也不主动去问,选择第二专业时盲目从众,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久而久之消磨了学习的积极性。2.第二专业学生学习表现呈现消极状态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大多为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很多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的耐力等,导致在第二专业课堂上出现了严重的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3.第二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虽然第二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该专业主要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环节,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不佳。由于第二专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仅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把主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实践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对于第二专业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只能做到按时上课,课下很少有时间再去思考和学习第二专业的课程。

三、第二专业教育教学的实施建议

第4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创新实践能力;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学资源;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03-03

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教育的作用和人才培养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人才培养观念要更新,必须加强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教育部教高[2012]4号文也指出,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倡启发、探究、讨论、参与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开展多方面、多途径教学改革。

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头号强国,美国大学培养人才在学术论文、诺贝尔奖和专利等方面创造出辉煌成就,在世界科技、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其成果有目共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大学的教育实践是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文献[1]分析和介绍了美国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体系。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开拓与创新精神培养,将学习中的感知与记忆的低水平,提高到想象、求异与推理、思维的高度,引导大家思考、钻研、质疑和挑战。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激发大家的创造潜能和健全人格。文献[2]研究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四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特点,发达国家创新教育体系完整,倡导“探索、调查和发现”为大学的核心,在加强设备和师资力量建设、精选基础科学情况下,加强探索式、讨论式、工程实践训练、科研计划、写作、科学与人文结合等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值得借鉴。必须根据当前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本专业的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

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瓶颈问题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教学能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面对新兴产业发展,应用型工科教学一些问题比较突出[2、3],迫切需要反思和改革。广东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创新工程应用人才,广东工业大学以工科为主,现在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万人、测控专业本科生在校700人。学校不断加强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沿海地区培养了大批工程应用型人才。现面临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出现困境和新的要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学体系和方法不适应,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等资源不足,这也是许多地方工科院校存在的瓶颈问题[3、4],主要表现如下:

1.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大家往往重视最终应用的专业课程,习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方式,学习主动性较差。必须注意到学生能力、兴趣和就业目标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就业范围一般有软件、单片机、嵌入式、售前售后服务、网络、销售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知识面要求有所不同,需要采取多种模式、实践环节和因材施教等。

2.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扩招后学生数量剧增,教师编制增加不多,加之科研任务重,面对创新教学培养模式,教学师资的数量和素质、教学模式和方法等,不适应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

3.实验设施和场所不足、教学环境有待改善。学生数量多,设施和场所缺乏,工科仪器和信息专业实验设备较贵,跟不上科技发展速度,另外学校创新环境与外部社会环境差异较大。国内一些高校在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改革、校企合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创新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4-8]。但是必须根据本单位情况和存在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确定系统建设方案和教改对策。为探索培养创新人才体系与模式,科学制定发展规划,6次组织教师系统讨论和论证,进行四次专门全国性学科调研、参加全国仪器仪表创新大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等学科会议,对国内外相关教改研究分析,调研清华、北航、天津大学、上海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20多所大学的相关专业。通过参观走访、资料研究和专题座谈等,收获很大。其中天津大学仪器光电学院和电气自动化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办学、上海大学国际联合海亚克钟表专业、中国计量学院的海克斯康专业班与校企联合实验室等使人印象尤其深刻。

为此采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解决瓶颈问题,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实践环境、师资力量、教材和网络资源等展开研究,探索大幅度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

二、多途径拓展教学资源,加强创新教学意识

师资、实验场地及设备是创新培养的基本保障,这些方面不足短期往往无法解决,近年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人才紧缺,企业也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既希望与学校在科研方面合作,还更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并开展多种有益尝试。

校企合作模式为本科人才创新培养形成历史性的新机遇,我们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规划,与美的集团、工信部第五研究所、中国电科院、惠州华阳电子、勤上光电等大批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以产学研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合作,利用双方技术、人才、场地和设备,共建联合实验室,进行3+1本科培养和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企业和研究机构培养人才,他们可以优先选用人才,大大扩展了教学资源。

增强师资力量和创新意识是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问题,必须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通过研究国内外一些创新教育方法、分析目前教学状况,现阶段学生间的思维方式、爱好兴趣、学习能力和就业取向等差异较大,人才培养应该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因此创新教学的核心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必须在教学资源、方法手段等全方位进行创新,才有可能突破。

除了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外,聘请校外兼职专家和实习教师多种途径,聘请10多名校外研究机构高水平兼职教授,讲授学科前沿与高新技术,利用校外联合产学研基地、本科实习基地和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等,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60多名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对实习和创新活动辅导。

开展多重针对性培训,针对创新与科技活动,先对教师进行动员与培训。要求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培训,每名教师指导10名以内学生;学生还可以申报有教师指导的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的创新项目;每年开展常规学生竞赛(如电子大赛、博创杯大赛)等专业培训,通常暑假进行培训,根据竞赛题目和知识结构等划分培训模块内容,由10多名具有实践和大赛经验的教师分别主讲和辅导。

三、强调创新实践的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强调学科课程完整性和递进性、教学内容先进性和工程应用的科学性,在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按照个性化和多样化培养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以专业主干课建设为重点,按学科平台设置专业课程;专业包括两个方向,每个方向可以有三个专业课程模块供选择。重点建设网络教学课程、50多个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三个分类系统综合实验以及一批自主实验;联合合适的企业,开展中小规模3+1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挑选符合兴趣和要求的本科生,开展多层次课外实践。课内推广开放式实验,不断增加实验课程、工程训练、实习实训等;课外科研训练、工程师培训、暑期实习、特别相关企业实习,校内的电子大赛和工程师培训等计算学分,加强学生创新实践引导。虽然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已经收到较好效果。

为规范创新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建立了系列激励和反馈机制。对教师的教改项目和教学论文、双语教学课程、3+1教学、PBL教学、课外学生培训与辅导等给予相应工作量奖励,学生也按照规定到得学分,同时作为考评依据;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切实发现和纠正教学中的问题,并且由督导和学生对教师各个环节教学进行评分,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约谈,提出确实改进措施。

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发挥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主动性、质疑性和创造性等,有效拓展学生自我发展空间。

四、教学方法探索和教材建设

不断开展教改探索,承担了广东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等系统教改项目,开展系列教学方法研究。网络教学资源是一种最具有开放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的教学资源,进行了重点建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资源库建设多年、特色鲜明,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是国内该专业最完整的专业资源库,包括有媒体素材、网络课件、文献资料、教学案例、网络课程、专业试题等;包含40多门课程、近500个课件、600个图片与视频,2600多条资源索引,为课外网络教学提供了比较完整丰富的资源和手段。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应该结合本专业和地区创新教学与实践体系特点,教材要融入科研实践、创新培养和专业特色。近年撰写出版了一批优秀教材,在出版10多本部级规划教材中有《传感与检测技术》等3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五、共建校内外基地,开展多层次创新活动

创新教学场地和实验设备一直是工科专业最关注的问题,为此采取三种对策,一是以学科发展争取政府投入和实验室改造,与美的集团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已经建立教育厅和重点学科的3个专业特色实验室;二是利用企业已有资源建立多层次联合实验室,其中建立了6个校企专项联合实验室,建设1个校内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三是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基地,与美的集团、工信部五所、中国电科院、广东省检验检疫中心等建设校外30多个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安排学生实习。与湖北十堰中国第二汽车发动机总厂长期合作,每年暑假有150名学生参加生产实习。

与美的集团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一批创新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竞赛培训以及其他多层次实践活动。与中国电子学会和博创集团建立“嵌入式联合培训认证中心”,4年多来,以培训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共培训青年教师和10多批学生,培训300多人,近200人考核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的工程师资格证书。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合作开展仪器仪表工程师培训,共培训40多人,18人获得该学会的助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每年对重要竞赛的专项培训,如电子大赛每年培训20天、10多项课程培训讲课,安排专门老师讲课和答疑辅导,一批年轻教师成为学生创新实践培养的中间力量。

六、结语

经过多年努力,形成较有特色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和新机制,测控专业在建设成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的基础上,获得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通过中期考核。师资队伍创新意识和培养能力大大加强,校企合作单位和基地达到30多个,实验设备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形成课内外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培养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风气;实验课程化和网络教学成绩显著,参与学校实验课程化教学改革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培育信息测控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网络教学模式和资源共享项目”分获2013和2007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培养了大批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和广东省一等奖多项,参与其他国家与省级科技竞赛共获得一等奖等个奖项,一批学生在校就已开发电子产品创业,取得较好效果。本专业历年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就业到相关的联合培养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工作单位,创新实践能力获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朱恒夫.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90-95.

[2]陈建成,李勇,张敬.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9,11(1):130-133.

[3]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3,(5):24-26.

[4]徐权,段红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放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27(3):163-166.

[5]胡小唐.面向国家需求,培养创新性工程人才――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6]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25(1):62-65.

[7]张放平.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29-31.

[8]马利,杨晓峰,牛斌.电子设计竞赛与实验教学融合模式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2):141-143.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Build Bottleneck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System

TANG Luxin,WU Liming,LI Yang,LUO Dehan

(Facul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510006)

Abstract: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targeted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system construction,combined with 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ed training ways;Resolved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such a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such as teachers,equipment and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insufficient,from 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resources,such as teacher and experiment course system,teaching method,multiple innovation practice environment,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practice,explore the path of great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innovation,through many years practice,form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professional cultivated manners,received in good condition.

Key word:Special professional;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ed;The teaching resources;Practice system

第5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一、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两个基本命题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的公共管理,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

内掀起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的管理导向开始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从“行政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为适应这一变革形势和相应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仍存在许多争议[1],这些争议集中表现为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的交叉性是否过多,公共事业管理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否有区别,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否具备存在的现实依据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也使得高等院校和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产生了两个自然而然的追问:一是地方性高校是否应该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二是如果社会发展需要,那么地方性高校应如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这两个追问构成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重大命题,如果不加以厘清,则会使得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不明、思路不清、机制不畅。//html/zongjie/

对于第一个命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民生型政府是今后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趋向,强调服务、注重变革、讲究快速回应、要求敏捷应对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致力追求的目标,这些新形势和新变革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专业人才来推进和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该并且要大力地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是我国政府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第二个命题,必须首先明确,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人才,而更应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他们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解决地方政府管理中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和突出问题,是适应变革、善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现代管理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往“通才”方面进行培养,使之“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47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方院校占绝大多数。可见地方性大学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2]。但伴随着招生学校的迅猛发展,诸多问题逐渐涌现,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地方性大学如何抓本文由收集整理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适应地方公共管理发展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各地方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短,专业建设特色尚未形成,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专业定位尚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对于该专业究竟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通才”,还是培养精通某一事业领域管理“专才”的问题,又成了困扰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难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定位模糊。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发展历史较短。2003年才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很多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来的,大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缺乏管理实践,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单纯的授课环节上,教学方法单一,不少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设置[3]。课程的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鲜明,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主次不分,方向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考虑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突显地方特色、区域特色。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基础理论性课程较多,实务应用型课程偏少,这与当初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是偏离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了所有私营部门之外的专业方向,随之而来也带来了课程的简单嫁接[4],忽略了专业的特点与属性,更忽略了专业本土化的需要。/

(四)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学生当中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楚,对实践教学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本应该具备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应当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高级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的行为能力没有很好掌握。少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参与应聘时自信心不足,也有的毕业生缺乏主动性,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推销意识,没有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

(五)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多数地方性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即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相关配套设施、条件相当欠缺。囿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只是灌输一些管理理念,学习一些管理理论,一些学校认为抓实践没必要,也有一些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抓。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非常外行的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不用建实践教学基地,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无非是找一间教室买些电脑教学生用些办公软件。殊不知,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试验和实践建设要远复杂于管理学其他专业,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决策剧场、荷兰莱顿大学的危机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等都是全球知名的,国内的华中科技大学于2010年6月2日建成的高清晰、高性能、8通道、立体背投、无缝连接、240度弧幕的电子决策剧场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实验教学基地。再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习现状也不容乐观,一般的地方性高校采取的是分散实习加集中实习的方法,即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院系推荐相结合,但这种效果非常不明显,究其原因,学生自主联系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难度颇高,而院系推荐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第6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摘要]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培养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应用越南语专业为例,分析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明确了应用越南语专业特色和课程一体化建设着重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四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和品牌,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外语人才支持。

[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高职 特色专业课程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太生(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东盟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越南语教学与翻译、东盟经济文化。(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应用越南语专业”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TSZY09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78-02

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是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处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说,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提升特色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2011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我院”)应用越南语专业获得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确立了培养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外向型人才的目标,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和实践,构建了以越南语为载体的涉外旅游和国际商务课程体系,创新国内与国外、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重视提升学生社会发展空间和外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生在自贸区内跨国就业,外语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区域内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

为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广西新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通过在区内高校中建设一批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急需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同意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桂教高教[2011] 66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是把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全面带动广西高等学校的专业及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项目将遴选一批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及其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我院应用越南语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方面走在了同类院校的前列,取得了一批具有全国领先的科研教改成果。但随着东盟小语种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越南语专业学生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对历届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调研表明,就业压力的存在主要是由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造成的,纯语言东盟小语种专业学生已经不能满足涉外职场的需求,具有语言沟通优势又具备专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成为涉外企业青睐的目标。应用型小语种特色专业课程的缺失,造成特色人才的缺乏。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外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成为专业教学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对我院应用越南语专业的立项建设,为特色专业建设和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高职应用越南语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建设原则

1.目标定位。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定位要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外语人才需求前景,将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应用越南语专业要建设成为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涉外人才岗位群需求的应用型东盟小语种示范专业,造就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满足涉越职业岗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在全区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作用。

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定位如下:第一,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跨国合作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第二,保持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与水平在全国高职高专同类专业中的领先地位和示范效应。第三,专业办学具有一定规模,就业前景好,专业对口率高,实现跨国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将应用越南语专业建设成为区域性东盟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人才支撑。

2.建设原则。经过三年多来的特色专业建设,笔者认为,特色专业的建设要以服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应用越南语特色专业的建设要体现以下特色:

第一,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广西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越南和东盟地区成为广西外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陆海空交通与越南互通互联。因此,越南语专业建设要提高服务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能力,通过对区域内人才需求的充分调研,形成符合本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满足涉外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外语特色人才支持。

第二,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要紧密结合本专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应用越南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体现国际合作、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同培养的特色,课程设置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越南语为载体,以涉外旅游及其服务、国际商务和国际财会岗位群为专业方向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第三,体现教学特色。探索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训和实践教学水平,科学合理安排实训教学课时。突出专业教学特色,体现教师教学的独特风格。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情境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课堂、实训和涉外职业服务实践活动。构建由校内和校外、国内和国外共建的实训和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教学一实训一涉外实践的教学体系。

第四,教学团队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是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应用越南语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成员的构成和素质要求方面要有本团队的特色,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涉外社会服务能力,由中越教师和企业或行业专家构成的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培养具备在本领域和本专业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学术造诣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三、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外向型企业及越南中资企业对越南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应具备熟练的越南语交际能力,而且要求具备相应的涉外旅游、国际商务和涉外管理等职业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新的人才形势需求变化。着重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岗能力和发展空间。主要培养路径包括与越南合作大学开展“2+1”“2+2”学习模式,提升越南语的沟通和翻译能力;与广西民族大学开展专本课程衔接自考项目,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历发展空间;与南宁铁路局、凭祥东盟物流园及部分跨国企业合作建立实训与就业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具有国际与国内、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近两年来,广西涉外企业及自贸区跨国企业对越南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同时具备外语和专业技能两种能力和出色的职业素养。2010年,通过对50多名越南语专业毕业生和10多家跨国企业调研,发现学生学习的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对称,难以满足就业单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重点抓好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标准的衔接、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的衔接等问题。完善“一轴两翼”的课程体系建设,突出职业技能的课程建设作为建设重点,即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轴心,以越南语、英语语言能力为左翼,以旅游、商务职业技能为右翼的课程体系,重点放在按照“外语(越南语+英语)+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课程模块,立足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构建完整的涉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之适应相对应的区域专业岗位群需求。

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训、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学时比例不低于50%。提高具有职业岗位特点的学做一体的课程比例,毕业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

3.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和实践作为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越南语作为东盟非通用语,它的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不同于英语专业,构建应用越南语专业实训教学体系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国内与国外、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双主体共建模式。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围绕加强外语(越南语和英语)能力、专业技能和拓展能力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不但能够胜任相关的涉外职业岗位,还可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需要。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建设了四个具有实践教学与实训、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国际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培养特色人才和跨国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建设集实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越南语商务翻译中心。四是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以证代考和以赛代考制度,引入企业职业人才标准体系,将获取涉外导游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涉外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证等资格证书融人实践教学考核,形成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实践证明,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4.建设具有国际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是培养外语特色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高职越南语专业教学团队缺乏一线实践工作经历和背景的情况,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派教师到跨国企业学习和挂职,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此外,以学院东盟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广泛开展科研、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以提高实践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

参考文献]

第7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Hubei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 mechanotronics major as an opportunity.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laddered, modularity"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mechanotronics major to deepen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 study combination,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form by the practice results and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阶梯化、模块化”;校企合作

Key words: mechanotronics;talent training mode;"laddered, modularity";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49-02

0 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省级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的通知》(鄂教职成[2015]4号),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任务。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同时紧密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性的提出“阶梯化、模块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

为了能够切实推进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省级特色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工作,该院机电专业教师充分调研了湖北地区、沿海地区等一些知名机电装备企业和骨干职业学院,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深入交流和座谈,了解国内机电行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吸收了沿海先进职院成功办学经验。并且通过对我院近三届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及顶岗实习岗位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专业学生就业、实习主要岗位集中在机电设备的操作、调试、维修,偏少数从业岗位在质量检验、监控,生产管理,较少数从业岗位在设计研发等领域。因此,针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及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通过科学分析,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抓手的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新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拓宽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才能实现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特色建设方向发展[1]。

2 “阶梯化、模块化”人才模式内涵解读

所谓“阶梯化、模块化”,就是依照国家技术性职业等级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知识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全面推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深化由行业企业、专业教师、毕业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性实施“阶梯化、模块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阶梯化”即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划分为四个学习阶段即: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技师或工程师四个职业能力阶段逐级递进,从而彻底打破原有传统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通过引入国家技术性职业等级标准(维修电工、维修钳工)以及PLC开发工程师、单片机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操作员等企业认证标准为依据重新构建崭新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摒弃了原来传统课程里面很少用到的理论知识,依据机电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制订全新的专业课程标准,从而实现培养的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更贴近企业需求,真正达到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对接”。

“模块化”即基于知识够用、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原则,在深入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或顶岗实习所对应的每个工种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职业岗位规范(工作标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推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标准和专业教材开发成不同的培训模块,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实施,实现电气控制基础模块、可编程控制模块、机械应用基础模块、计算机控制模块、机电一体化应用模块、企业顶岗实习模块六个专业能力逐级递进、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出合格的机电专业人才。具体如图1所示。

3 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能否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2]因此,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根据实际调研结果,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初级技能):主要通过第一、二学期的模块化学习,掌握基本的机械应用知识和电气控制知识,成为具有基本人文素质的初级技能者。该阶段对应的学习课程分别为人文素质教育模块、机械应用模块I、电气控制基础模块I、II,可编程控制模块I、II。

第二阶段(中级技能):主要是利用整个第三和半个第四学期通过在学校一体化实训室的环境下凭借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及一个月的校外企业现场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基本具备中级钳工、中级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的中级技能。该阶段对应的学习课程分别为机械应用模块II、III,计算机控制基础模块I、II,机电一体化应用模块I。

第三阶段(高级技能):主要是利用第五学期通过在学校伺服控制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自动生产线实训室、创新实训室等接近工厂生产实际的一体化实训环境的学习,深入推进项目式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生产线检维,工业机器人操作、维保等机电一体化各系统间综合能力的高级技能。该阶段对应的学习课程分别为机电一体化应用模块II、III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

第四阶段(技师或工程师):主要是利用第六学期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通过企业技术工人师傅的 “传帮带”,经过职场真实的历练,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从事机电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的合格的技师或工程师。

4 依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汽车制造业等,服务于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的相关企业,面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力工程等生产技术及基层管理岗位;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实践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先进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操作、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及能够负责机电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与管理的服务型人才。

5 依托校黄石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

在黄石市政府、教育局大力支持下,由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黄石职教集团,联合了我市企业38家,职业学校27家,其中对机电人才有需求的企业就有20家,这为我院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学院与黄石东贝机电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

6 结束语

总之,通过“阶梯化、模块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生通过参与真实工作任务实施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持双证毕业,持证上岗,既能培养活岗人才,又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著.谈基于行业调研的“课证岗对接”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4(2):96-99.

第8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论文摘要: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提升该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满足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文章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入手,对中国计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定位和教学体系改革提出若干思考。

一、引言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中不难看出一方面教育部进行专业整合的初衷是为了摒弃以前专业划得过细的做法,把目标转向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次、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上来。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专业。但另一方面,又由于新专业是由五个专业归并而成的,目录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只能是具有宽泛性和普适性要求的基本目标,给各个高校的具体操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由于侧重点不同,信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国内高校中出现了多种方案。2005年以前有主干学科结构、知识模块结构、功能模块结构等七种方案。2005年以后仍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于专业方向,有三、四、两个之划分;对于能力组成,有五项、三项之划分;对于核心课程设置,有十一门、八门、十门之划分。有的认为应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为核心,有的则认为应围绕ERP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对于知识体系,有五模块、三模块之划分。总之,目前我国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多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的拼盘式组合,没有形成专业自身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

中国计量学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差异化竞争之路,把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创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突出该专业建设的特色,需要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计量学院的办学特色,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重新进行定位。

二、专业特色定位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是2000年设置的,10多年来专业在学校和分院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就和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浙江省精品课程一门、浙江省重点教材两部;在学生实践教学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但是随着社会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二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采用“拿来主义”;只注重单科课程设置,忽视课程之间的整合,不少课程内容严重重复,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三是实践环节薄弱,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实践教学明显不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四是专业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度难以考评。

专业建设是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处于教学建设的龙头地位。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或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明显优势。它具体体现在学校或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它是学校或专业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

目前国内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经济管理模式(即M模式);二是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即I模式);三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导向模式(即S模式)。经过前期多次学科讨论,参照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验,我们拟将“信息管理”作为学科定位,以“信息安全管理”作为专业特色定位。这样的专业定位是依靠学校优势学科,以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与水平。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中国计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唯一获得全球首届“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学院,是通过GBT/19001-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学院。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先进的标准,精密的计量,卓越的质量”教学管理方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学院成为我国培养质量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

三、专业教学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靠课程体系的整合和设计来支撑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的导向作用。课程是教学之根本,其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来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信管专业也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纯理论课教学是解决不了动手能力问题的,也无法培养出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信管专业本着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从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来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

(一)信息管理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具有信息获取、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三是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献信息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能利用计算机网络采集和信息,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具备文档管理的能力,包括文档、数据、信息分类管理等;五是具有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或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或组织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胜任力——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不断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不断地追随管理专业的新发展,能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量的新知识,并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沿,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信息,以适应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具备读写能力,信息管理人员才能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递。二是敏锐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三是熟练操纵因特网的能力。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把已获取的新信息通过一定的综合分析、计算、试验操作,最终找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得出科学结论。四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五是创新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主要课程:信息资源管理学、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组织学,信息计量学,专业实践课程:统计软件实习,管理软件实习。   就业方向:可以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机构,从事文献和文档管理、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咨询服务和管理工作等。毕业生经过考试可以成为信息处理技术员、国家信息分析师。

(二)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在当前是全球的热门话题,而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体系,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此体系的建立将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增强组织抵御灾难性事件的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将大大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其次,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通过与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接续起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最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而成长为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与合作的有力支撑。

BS7799标准是全球第一份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BS7799-1现在已经被采纳为ISO/IEC27002:2005;BS7799-2也于2005年被采纳为ISO27001:2005。该标准当前已被诸多国家采纳为国家标准。截至2007年9月已经有超过4000家组织通过了ISO27001:2005的审核,获得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能力;二是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此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及其重要性,认识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何需要ISO27001,学会如何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组织)需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开设的主要课程:计算机安全与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建立与实施。

就业方向: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管理。

四、结论

信管专业的特色培育和课程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为此,我们将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囊括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作用是对整个体系中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评价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1、陶雷,莫赞,张立厚.应用型本科“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及建构实践[J].情报杂志,2010(2).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3、CISC2005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邓晓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6).

5、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8(11).

6、张庆华,谭旭红.基于集成化模式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3).

第9篇:体育专业特色范文

一、高职高专的现状

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灵活,紧跟市场需求;师资队伍调整机制灵活,人才能进能出;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它的不足:首先,生源文化素质偏低;其次,师资队伍不稳定;最后,民办高职高专缺少必要的政府资金支持,企业的逐利性也时常体现在办学过程中,很难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提高学院的竞争软实力。

二、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与特色发展的几点建议

1.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激励

引入“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探索建立行业企业举办的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年金制度。

送培现有教师。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加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实践企业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如地方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

2.构建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具体来说,可以由下面四个部分构成: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适应实践教学的方法(如模仿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单元组合教学法等)、适应生产实习教学的方法(如四阶段教学法、作业教学法、小组工作式教学方法等)及适应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方法,是指适应关键能力培养及创新精神培养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

3.创新课程建设体系,更多融入数字化、信息化课程

首先,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放开引入主流会计电算化软件企业开发的最新软件产品,如用友ERP、用友税务实验室、金蝶KIS专业版、网中网出纳等软件,在专业课教学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其次,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将其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再次,通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应用大赛提升教师和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4.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

高职高专可以与用友、金蝶、网中网等会计核算软件公司合作办学,共享其软件产品,探索在校内开设会计软件水平测试及认证考点,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也可与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中小微工商企业等建立长期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学生岗前实习的摇篮,同时也可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使这批校外实训基地真正成为连接学校与企业的坚实纽带。

5.引导优秀毕业生回校交流成功经验

作为西南地区第一批被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职院校,四川天一学院从1991年办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期间培养出了部分十分优秀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庆的良好时机,邀请这些毕业生重回母校,为学弟学妹介绍经历,让尚未走出校门、踏入职场的莘莘学子提前感受到就业的艰难、生活的不易,以及在校期间掌握核心专业技能的迫切必要性,引导他们更早、更好地规划高职求学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不再虚度光阴。

6.定期举办系部师生交流活动

定期举办系部师生交流活动,给教师和学生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享一些好的教学经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每一节课的成功都不可能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加离不开授课教师的精心准备,所以师生定期互动交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从课堂上学到需要的知识,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荣华,李建国.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渠道[J].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