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

第1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策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是封闭的,不但限制了教师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经认识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开展综合性学习才能改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到制约,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为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设下限制。首先,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缺乏开放性,多数教师以考试纲要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在教学设计时给教师提供了限制。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得不安排学生进行反复机械化的做题,这就缺乏了教学的开放性。

其次,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就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获得的认知不够深刻,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解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善于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以《奇妙的克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再按照教案进行单纯的说教,而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与交流自己对克隆的理解和认识。此时,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引导学生联想到电影、小说中的情节,使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克隆的认识,并提高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深度地阅读理解。通过有效的问答,教师将初中语文课堂打造为师生交流的场所,符合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总的来说,目前,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较多问题。这就促使众多教师改革思想,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与交流,使综合性学习得到发展与建设。

第2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7.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242-03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下文中简称《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从完善制度入手,通过切实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新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学校从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助学经费等措施,大幅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切实提高资助水平。2007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对促进新资助政策的健康实施提供了指导与保障。这对于切实解决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

尽管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的相继出台和配套措施的进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并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了较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状况的约束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合理的机制、资助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精神资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仍然严重地干扰着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如何在经济、物质的资助基础上,重视思想教育、心理援助,建立并完善多渠道、全方位的更有效的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与健康成长,是关系到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合理的机制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其通用的方法一般是学校根据学生所持生源地开具的证明进行认定。

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 年6 月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但由于目前对贫困生资格的判定缺乏可靠的、可核实的家庭收入指标和资产数据,仅凭学生填写的一张表格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开据的证明作为认定依据,没有收入申报制度和对收入申报的监控机制,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准确性难以把握。而现实中又缺乏进入每一个家庭进行经济情况调查的可能性,这使政府资助难以有效针对具体人群提供帮助。另外,学生生源地政府的某些办事人员或是出于地方保护心态,或由于学生家长强势的“社会资本”,可能出具家庭经济困难的虚假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新生来说,仅凭生源地的贫困证明来界定其为经济困难生是非常武断的。

学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时,一般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主持下,经过班级、学院、学校层层审核,然后列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这样认定就和被评议学生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同学关系比较好的学生容易进入贫困生名单,而平时不太愿与同学交往的学生落选的可能性比较大。就贫困生本身而言,对于自己的贫困状况,有的学生善于说明,而有些学生却羞于说明。另外,部分新生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本身就是新教师,没有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经验,工作经验的欠缺和工作方式的欠妥往往会伤害到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使得真正贫困的学生不愿意申报。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因为人际关系处于劣势、不擅表达,或由于好面子、虚荣心强及强烈的自尊心等原因不愿意申报,进而导致那些应该得到资助的学生却难以得到,形成学习、生活条件甚至心理上的不平衡,这也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困难。因而,尽管资助工作的目标人群在政策设计上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到位。这直接导致在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上的困境。

2.资助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

首先,尽管国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做了较全面的规定,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的现行管理机构无法协调财政、教育、民政、银行、高校等各方力量,难以形成一套完整、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得某些资助政策不能完全落实到位。

其次,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确立较早,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存在空白与遗漏之处。虽然我国基于公共财政的资助政策体系在不断完善,利好措施不断实施,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权威规定,好的政策难以普及,政策的落实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政策效应被削弱,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难以适应我国宏观体制变革和责、权、利的重新分配。在资助活动中产生的资助纠纷无法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解决。

另外,各校、院的奖励标准千差万别、资助条件宽严不一、执行情况各不相同。部分资助工作者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及对资助对象的了解,在进行资助时,会出现针对典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阳光普照”式的过度资助及一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撒胡椒面”式的平均资助等现象。

3.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贫困生资助问题,完全依赖国家和学校是不够的,助学资金只有建立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目前,国家在引领社会力量的资助,树立助学帮困的社会风尚与倡导捐资助学的政策支持方面力度不大,社会各方面对捐资助学的认识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很薄弱。即使有像西部助学计划、新长城助学金、企业在高校设立的各类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的资助,那也是杯水车薪,无法从结构上和制度上根本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

4.精神资助体系不完善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其中许多贫困生因为经济窘迫而产生了思想、道德和心理上的“精神贫困”问题,如缺乏感恩之情、诚信之心、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僵化、自我价值否定等。具体表现在:部分受助对象认为受资助是应该的,甚至还觉得太少,对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缺乏感恩之情;少数学生在申请经济困难学生建档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部分受助学生不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甚至出现恶意欠款行为,缺乏诚信之心;部分受助学生得过且过,喜欢过着“等、要、靠”的“寄生虫”式的生活,缺乏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少数受助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嫉妒、焦虑、心胸狭隘,这些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家庭贫困的现实,自卑心理严重,对周围的一切表现过分敏感,常为了一点小事反应过激,甚至大打出手,对这种现象如不引起充分重视,将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人穷志也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前阻碍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目前,在高校的贫困生助学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缺乏对贫困生心理的引导、支持和帮助机制,因此,许多贫困生虽然获得了物质上的资助,但却很难实现真正的精神脱贫。

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对策思考

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虽存在较多不足,但其对于促进教育发展,弥补教育差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论是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资助工作者素质

这里所指的资助工作者包含生源地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及高校从事资助申请、批准和实施的工作人员。资助工作者的素质的高低,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进展及其效果的取得,非常关键。提高资助工作者的素质,主要指提高其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资助工作者,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以提高其处理资助工作的能力。资助工作者要了解资助工作流程、熟悉相关规定及文件精神,以确保在资助工作中不会错误的执行政策;资助工作者要加强辨别能力,尽量识别虚假的档案信息;资助工作者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多方位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及前期受资助情况,防止过度资助。另外,资助工作者要拥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具备责任心、爱心和公平心,在进行资助工作的同时做好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制定客观、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

要制定出一个相对客观、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测评标准的量化体系。如针对生源地域差别、健康状况、教育支出、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突况等多个因素为主要参数,制定一个统一的量化评估体系或分类办法。各高校根据统一的量化评估体系,采取“量化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非贫困生代表和贫困生代表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根据学生困难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认定贫困生,并划分出不同贫困等级,有针对性地予以资助。同时,认定结束后,及时地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库,档案库每年调整一次,及时增减,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

另外,要清晰的认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不仅仅是高校要做的,而是要做好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工作,也即在学生的生源地就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应完善生源地职能部门建立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的机制,以便学生读大学后与高校共享。

3.为资助立法, 保障资助者和受资助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还没有与学生资助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出台的资助政策强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不强,没有明确规定各种学生资助方式的具体操作程序及各方违约的相关惩罚机制,难以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为教育的受益者和推动者,国家有责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包括助学贷款在内的学生资助法律法规,对各种资助方式进行明确界定,使资助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切实保障资助者和受资助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借鉴外国经验(如德国的联邦奖学法、日本的育英法、其他国家的学生资助法),确定资助目的和受资助对象、资助主体的行为规范,建立某种资助政策实施保障和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

4.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网络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既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还折射出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公民的道德修养水平。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大力开展社会互助、扶贫济困活动,引领社会和企业资金,利用校友资源,设立各种助学基金和奖学金。各高校也应积极服务社会,与社会各届广泛沟通协调,争取多渠道的资助。各部门、各地区也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社会上捐资助学的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良好氛围。

5.完善贫困生精神资助体系

(1)实施心理援助。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需要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其实施心理援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解决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培养健康的心态。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调适,把握自我,争做生活强者的意识,真正把困难当成磨练自己意志和毅力的宝贵财富,力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实现精神脱贫。

(2)开展诚信教育。学校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处事原则。在办理助学贷款时,实行诚实申请、合理使用、按期还款的全过程目标管理。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助学贷款政策,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理财,合理支配贷款和其他收入。

(3)增强自立意识。在勤工助学中,要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推行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考查等措施,对受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责任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劳动为光荣、以自食其力为骄傲的荣辱观,使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将贫困作为第二大学,努力拼搏,奋发成才,力争获得更多的奖学金来改变现状。

(4)深化感恩教育。“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道德精华。学校应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小分队”等形式组织受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教育广大受助学生常怀感激、传递关爱、知恩图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教师、国家和社会,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 潘四群.“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2] 王小元.论和谐校园视野下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3] 段鑫星,程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赫崇飞,王继辉,彭勃.高校被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探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 and problem of the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system

of the financial difficult family in the new situation

LIU Ning 1,JIANG Zhao-qin 2

(1.Management college,China mining university,Xuzhou 220006,China;

2.Shandong province Laizhou city No.2vocation school,Laizhou 261436,China)

第3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研究性学习是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学习模式,该种学习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有着良好的优势.但是,在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探究如何利用探究性学习来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探究,在已经知识基础上进行同化、探究和组合,从而获取到新的能力与态度,提升自己的创新性素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即素质教育,关键就是改变自己传统的学习模式,推广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以往单纯的知识获取方式,让我们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涉猎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开放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与书刊来收集相关的知识,进行筛选,实施社会调研,利用针对性的研究方法来得出结论,从而提升自己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开放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这无疑让我们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日常生活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2.探究性 

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中,我们需要探究的主题多为自己确定,学习方式是主动的,积极的,一般不需要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只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即可.在提出探究性主题之后,可以在相应的情境与背景下进行学习,由我们自主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归纳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生活、科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强调关注现实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既能够让自己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在日常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依然是我们学习的主要阵地,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要立足于数学课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对于我们而言,求知欲望是我们分析问题的主要动力,如果我们对一项事物产生求知欲,这种欲望就会支持我们孜孜不倦的去探索问题,找寻到问题的答案.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可以主动的进行讨论,与其他的同学一起来分析问题,让数学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帮助自己走出思维上的分水岭.实际上,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大量的公式和定理本身就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材料,如对数的性质、椭圆方程、双曲线方程、抛物线方程等等,这都可以让我们利用其进行探究. 

(二)利用数学开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开放性题目是高中数学中的新题型,与传统封闭性题型不同,开放性题目更加注重数学问题的研究性,强调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开放性题目中,我们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给我们布置大量的开放性问题,如这个问题:“在一块正方形草地上,想要开辟中一个花坛,花坛面积为正方形草地的一半,那么应该怎样设计呢?”这道问题是典型的几何图形问题,在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们就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行探究,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 

(三)利用生活实践来实施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注重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源自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有大量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解决.以下的问题均可作为数学研究性问题来进行讨论,如购房贷款决策问题、商品营销策略问题、气象学中的数学问题和拍照取景角最大问题等. 

三、结语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新事物,还处于初创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应注入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活水是不容置疑的.笔者认为,学生必须深刻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真正确立以自己发展为本的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传统学习观念,逐步培养我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高桂清.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案例[J].新课程(中学版).2008(04). 

第4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从网络环境下应用化学专业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原则及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为培养应用型化学人才提供一种新的教学、学习模式。

[关键词]

网络环境;应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1]与应用化学实验结合恰好弥补了应用化学实验培养过程中的一些不足[2]。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和网络的丰富,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倾向于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大大提高了视野和学习效率[3]。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旨在塑造新型科学创新型人才。目前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实施比较多[4-5],在高等教育里研究及实施的都相对较少[6-7]。应用化学是在基础化学上发展出来的应用学科[8],主要以应用为主,介于基础化学和化学工程之间。其培养的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基础化学知识,另一方面需要以工程技术为很坐标横向发展[9]。但目前应用化学实验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实验室资源条件有限,实验室很难到达企业或公司的实际设备条件,有些实验只能在书上或教师的ppt中观看到一些图片。二、本科应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联系较少,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实习或是见习,一般只能参观。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较低下的问题。高校化学工作者已经越来越关注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网络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将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将其应用到应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能很好的解决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瓶颈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化学人才,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1网络环境下应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1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观

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及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等走遍了全国,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到新科技,新信息。当然信息技术是新世纪应用型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能。但我国的中小学及大学生在使用这些智能设备时,很少将其用在学习上,大部分将其作为娱乐设备如:玩游戏、聊天、关注娱乐体坛信息、看新闻等。这就是在大量的网络信息垃圾下,如何正确使用智能设备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抵制各种诱惑,排除各种垃圾,牢牢记住自己的目标,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用自己的科学观、价值观辨别是非,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文化,也为将来网络环境下的长期研究性学习打好根基。

1.2提高实验动手应变能力

应用化学作为以应用为主的理科专业,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用’为主,而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应用化学实验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但一般情况下受到学校硬件条件下的限制,很多实验都分组完成。分组实验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几乎不动手操作。同时还有一些危险性的实验,由于其安全性问题,学校不会设置此类实验,大大减少了学生面对危险实验的处理能力。而网络虚拟实验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观看化学实验视频,然后再虚拟仿真的化学实验平台上自己操作,加深实验内涵的记忆和理解,进一步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1.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散思维

应用化学培养的毕业生生主要面向的是公司和企业,需要具备公司和企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本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处处存在危机,处处存在问题,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将每个实验操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考虑到,将问题或者危险扼杀在摇篮中,且需要发散思维,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学校的实验中无法进行公司或企业中的大型实验,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化学实验利用仿真实验平台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能让学生在仿真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思维扩散,发现规律,步步为营,从而达到锻炼逻辑思维的发展和缜密科研态度的培养。

1.4自主研究创新、团队合作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不在是主导,而是协助的作用。学生自主研究设计,提出问题,验证问题,探讨分析,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团队合作中,任务明确,有利于团队协作。

2网络环境下应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2.1引导启发

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在起主导作用,而是引导启发的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选择设计合适的问题或创设一定的教学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散其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正确完成目标并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个性主体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要意识到其主体的定位,不再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而是在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自己思考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提出系列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行解决验证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完成实验目标。在研究性学习中需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的特异性,网络环境及实验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个性主体性原则,同时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2.3资源丰富、共享

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就是网络资源的丰富和各种仿真化学实验软件的支持。目前国外有很多组织或者机构在进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如VSL(VisualSystemsLaboratory)虚拟系统实验室、VRICHEL(VirtualRealityinChemicalEngineeringLaboratory)实验室、虚拟工程/科学实验系统等,而国内也有很多大学创建了自己的虚拟实验,这些与化学实验相关的软件及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是网络环境下应用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物质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比较全面的软件平台。资源共享将是网络环境下应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联合国内各大高校实施联网实验、建立网络高速公路或者实施网上实验年等方式促进网络资源的共享,一方面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范围,给学生一个更大更好的学习及展示平台。

2.4有效评价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个主要模探索式,在整个过程中并不会因为教师功能的改变,而使得教学过程无法控制。研究性学习仍然是一个可以操控的学习模式,这就需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及时的交流、反馈给老师,然后老师及时地给学生一定的评价与指导,就像风筝一样,线永远在老师的手里,学生既是主体风筝,自由学习。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3网络环境下应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网络环境下用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应用化学实验模式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需要一个设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模式来作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支撑。在结合网络、研究性学习及应用化学这三个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如下图的学习模式。在此模式中主要分为;课题确定、情境创设、方案制定、实践探究、总结评价反思和实验拓展这六个部分,每部分都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但六大部分不可分割息息相关。

3.1课题确定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具有特定性,且现在各方面资源与条件并不是很丰富,不是所有应用化学培养方案中的实验。课题的确定也是教学目标的确定,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所以应在多层次分析应用化学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实验课题。如可从:煤化工-甲醇的生产精馏实验、环境监测与分析-水体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精细化工-水溶性漆的制备与应用、食品分析-橘皮中果胶的提取与应用、应用电化学-材料表面电化学改性及其性能测试等课题。同时应考虑实验的实验客观因素,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2情境创设

在以往的应用化学实验中存在教学与现实分离的情况,一般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问题,很少将实验与实际的应用或生活相连接。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及软件,将每一个实验目的、原理甚至危险都真正融入实验中,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实验情境,然后与我们的实验相对比,比较真实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的联系与不同点。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还需将如何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查询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等都融入其中。

3.3方案制定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可以将学生按一定的能力平均分组,然后学生自行分配任务。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知识储备或查到的资料为基础,设定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预期的实验结果。

3.4实践探究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基础上,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践,再以实践的结果来验证实验方案和实验假设,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来修正实验方案,最终完成实验内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由于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并不一致,所以每个小组需要及时、清楚的记录每一个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在旁及时辅助与必要的指导。

3.5总结评价反思

在研究性学习中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会出行不同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和小组交流,这样可以促使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还可在增强同学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的关系。在学习结束后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对成果进行鉴定,网络互评以便于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内容及实验过程中的应变能力。还可以将成果共享。

3.6实验拓展

拓展实验能提高教学效果,在网络环境应用化学实验的研究性学习中,实验拓展能在网络、理论知识、实验和实践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总结

网络环境下应用化学实验的研究型学习能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动手应变能力,将是应用化学实验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但这种学习方式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需要给予政策、经济和人才上的支持;教师需要不断的学结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改变以往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在讨论中开拓思维、提升能力。目前这种学习模式在应用化学实验中实施的比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吴福芳 王倩 吕秋颖 盛良全 夏娟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新明,余继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3,194(3):20-23.

[2]王涛涛,黄玓.网络化化学教学与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4):71-73.

[3]牛亮峰,孙婷,李公春,等.网络环境下有机化学实验预习模式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16(6):155-157.

[4]黄荣怀.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5,3:19-23.

[5]赤丽娟.网络环境下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1.

[6]牛淑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121-123.

[7]齐钦.略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培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0):101-104.

[8]马学林,杨威.应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阴山学刊,2015,29(1):70-72.

第5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问题之一:广泛化。

动不动就研究或随意地给人们早已熟知的一些教与学的形式贴上“研究”的标签。这种泛化、神化了的研究绝对是有害而无益的。首先,问题不管轻重都研究,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其次,学生整天“搞研究”,到真正研究时,还会有兴趣、热情吗?

应对策略:该出手时才出手。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出现,使得学生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展开学习,但这并不意味可以否认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我们还是应十分注重以其他学习方式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

只有确实存在问题,我们才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这种专题应该特别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指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心和责任感。曾有学者指出研究性学习课堂设计要注意以下六点:“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与联想,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有利于障碍的预防与诊断,有利于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联系生产、社会实践,有利于选择和参与教学活动。”

问题之二:表面化。

把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一直到结论的得出和检验等全部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视为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完全主宰着自己,甚至走了弯路,走了错路,教师仍以张扬学生的个性为由,仅仅是不断微笑鼓励而已。

应对策略:众里寻“她”千百度。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但绝不意味着教师丧失了作用或担子轻松了。如果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反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始终是停留在表面的。

例如对于研究专题的确定一定要“众里寻她千百度”。孙双金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学生自读课文后,热情高涨,接连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孙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三个重要问题:(1)天游峰石梯这么多,扫起来这么苦,老人为什么还说得那样轻松?(2)这个老人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工作?(3)为什么作者说过了30年再来看老人呢?老人能活到100岁吗?学生围绕精心提炼的这三个问题读书、思考、讨论,不仅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深刻体会到了老人勤劳的品质和豁达开朗的胸怀。

问题之三:学科化。

教师将学生的研究误解为对某些知识的学术性研究,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是舍本求末。有的教师甚至将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技活动、兴趣小组,认为只要是学生能研究的、能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是研究性学习。

应对策略:咬定“青山”不放松。语文教师固然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让学生品味作者是怎样借助这种语言形式表达内容的,并且学会表达。

我曾经在杂志上看到某校语文教师开设的“时文分析”课,将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迁移到语文课的教学中,针对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分析研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性教学。经过一年的训练,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竟写出四十余篇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和专题小论文,并受到一些专家的好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读懂很多相关的资料,融入自己的观点,又要揣摩语言,内化语言,创造性地把自己生成的观点表达出来。文本的阅读和自我的表达紧密结合,既始终遵循着语文的教学规律,又体现出语文的学科特征。

问题之四: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过程的展开,有一部分教师就误以为课改了,注重过程,不要结果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就可削弱知识的传授。自然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虽然热热闹闹,议论纷纷,但结果什么也学不到,甚至连基本的疑问也不能解答。

应对策略:“湖光”“秋月”两相和。从客观上讲过程和结果两者并无主次之分。以前的语文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如今大家都充分认识到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

第6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类型与操作;实施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27-02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对于有效改变大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则源远流长。自18世纪至今,研究性学习经历了四次较为明显的变化阶段:第一次为18世纪研究性学习的兴起,其主旨是从神学束缚下解放人的理性;第二次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受杜威"做中学"教学理念的影响,本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表现出明显的重视生活、经验和实践的特性;第三次为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研究性学习以发现学习为主流,强调培养人的智力的卓越性,造就社会精英[1];第四次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形式,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既密切相关,又有一定的差异。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2]。研究性教学则是指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研究性教学中"教"与"学"的关键具体体现在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上,研究性教学需要从对固有知识和先在结论的把握转向对未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掌握。

研究性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获得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领悟知识的构建与创新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意义发现相互分裂的情况。研究性教学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过程性等特征,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如果将研究性教学比作修筑道路的工程的话,那么,在这一工程之中,教师并不是道路修筑的决定者,而是道路建筑的协助者,学生才是道路修筑的具体实施者;道路的修筑也不是一开始就已经决定好了,不可更改,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与接受,而是联系与合作。因此,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研究性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品质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交流、沟通、协作等能力的锻炼。

依据教学实践,研究性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和以专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

2研究性教学的类型与操作

2.1问题式研究性教学及其操作

问题式研究性教学以具体教学"问题"为基本载体,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目标;以学生科研方法的训练为基本内容;以具体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为基本过程。问题式研究性教学较好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实践操作程序一般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问题" 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通常包括如下四个环节: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总结。

2.1.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首要环节。师生结合实际提出具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1.2讨论问题。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核心。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讨论,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时效性。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展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开放、平等的讨论中,学会与别人共享和分享。

2.1.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评价总结。

2.1.4评价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是问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深化拓展。通过评价总结,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经历、感受进行回顾、概括,巩固和熟练原有知识与技能,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如在《地理教学论》课程教学中,笔者在"地理理教学设计"一章进行的问题式研究性教学操作如下:

提出问题。给同学出示两份不同时期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地理教学设计,一份为1998年的"地球的自转意义"教学设计,一份为2010年的"地球的自转意义"教学设计。将学生分组,对两份不同时期的教学设计进行阅读、比较、分析、讨论。提出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与之前的地理教学设计相比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哪些方面没有变化,为什么?请分析其变化与不变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理由与看法。

讨论问题。学生分组,分头探索,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分析、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解决问题。学生分组上台发表各自的讨论结论和意见,以及自己对不同时期地理教学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评价总结。教师组织学生评价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教学设计的内涵、构成、变化等,通过讨论得出具体的变化特点,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2.2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操作

专题式研究性教学是指对教材中涉及的某些现象或事件,以专题的形式提出,对其加以考察、探索、分析、概括,从而揭示其具体变化情况、特点及趋势的教学形式。专题式研究性教学中,对专题所涉及的资料收集、信息处理、问题分析等,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参与进行,可以通过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深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答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操作通常由如下四个步骤组成:专题选择-专题研究-专题讨论-专题评价。

2.2.1专题选择。这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第一步。专题的选择并非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结合教师、学生、学校实际进行选定。专题的确定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专题需要源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必要性;二是专题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学生学情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可行性。专题选择一般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一是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寻求并挖掘适于进行研究性教学的专题;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商定适于进行研究性教学的专题。

2.2.2专题研究。本环节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专题确定之后,需要收集相关资料,以为之后的具体研究奠定基础,资料的收集应尽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分小组或个人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图书馆、资料室,利用互联网、其他社会资源等进行;其次,在资料收集的同时,进行专题研究分组,分别查阅与专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发展现状、相关成果、存在问题及发展动向等;第三,在此基础上,使不同小组的学生结合实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在初步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结论交流,明确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方案,此时,教师可给予适时的指导。接下来,各小组根据进一步的研究方案,实施更为详细的具体研究。

2.2.3专题讨论。本环节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题研究的最终结果。这一阶段通常采用"面向全班,分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以全班为整体,通过各小组间的交流与探讨,对专题研究的不同部分进行成果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参加不同小组的讨论与交流,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引导小组集思广益,引导不同小组之间进行研究果的共享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本阶段一般包括三个环节:首先,不同小组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向全班解释研究成果并交流;其次,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质疑,展示小组进行解释、答疑,并进行全班范围的讨论;最后,教师对不同小组的交流、讨论情况进行小结,从专题研究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对照专题研究学习目标检视研究成果。

2.2.4专题评价。本环节是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最后一环。通过专题评价,对专题性研究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馈,使学生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体会和感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评价应注重过程性、激励性、实践性和互动性,评价内容应丰富、灵活,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状况,而且包括学生思维水平、研究能力、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地理教学论》的课程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专题式研究性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成绩、问题与对策?具体操作如下:

专题选择: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推进现状、成绩、问题与对策?

专题研究:以省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组;不同小组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不同省份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情况的相关资料;不同小组制定本组的工作思路与方案,实施具体研究。

专题讨论:不同小组对各自的信息进行整理;分小组面向全班展示本组有关本省地理新课程改革情况的研究成果;不同小组进行相关研究成果的讨论、交流;对照专题学习目标,总结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专题评价:提交专题研究成果,对本专题研究的具体成果进行评价、总结。

3研究性教学对师生的要求

3.1对教师的相关要求

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高素质。作为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需要注意如下两大方面:一是更新教育观念;二是转变教师角色。就更新教育观念而言,研究性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权威代言人的看法,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3]。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研究意识,真正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和"在研究中教学"。一方面通过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就转变教师角色而言,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控制者,而需要向教学过程中的平等者、合作者转变。强调师生间的共同探索、合作与交流,要求教师变讲授式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传输关系为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均是平等参与者,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对学生的相关要求

学生的参与状况与程度是影响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有如下要求:一是需要学生增强自主求知、主动探究的意识;二是需要学生重视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需要进行相应的角色转变。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应适应自主学习者的角色,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放、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适应自主探究、自主质疑或反思的需要;其次,应适应探究学习者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的"授"与"受"不同,研究性教学更为重视"研"和"究",注重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具体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最后,应适应合作学习者的角色。研究性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调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使师生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双向交往、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

[2] 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42-45.

第7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开始将体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体育中心工作,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也做出较大的改动,修订了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教材主要是明确“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以坚持锻炼身体和着眼于未来为教学目标。在思想观念、教学计划、教材方面都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尝试,从而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求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对学生们良好体育意识的培养,激励学生参加运动,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的原有认知,最终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主要在于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

二、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修订至今,主要从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体育课成绩、课外体育锻炼效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且直接与学生的学位制度、奖学金挂钩,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硬性规定。它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对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很多方面已经出现了体育教学应试化的现象,应试化教学会忽视学生的个人爱好,使更多的同学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对体育课程出现抵触情绪。体育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在对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上,也要多方面考虑和评价学生,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加强创新,用创造性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达到育人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要进行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让每位大学生都可以树立良好的体育心态,加强自身素质。

三、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育和学习获得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以及持有的基本态度,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活动,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我国之所以要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教学观念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现在的教学观念主要就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制约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制约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针对种种问题亟须改变这种教学观念,避免强负荷地要求学生。

2.教学内容多而不精

教学内容 “多而不精” 主要是指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过于复杂、内容过多,高校学生有自己的理性认知,太过复杂的学习内容只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感,同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产生应付感。学了多年的体育结果到头来在体育上没有一技之长,甚至不懂得最基本的锻炼,如此一来开设体育课这门课程便失去了意义。

3. 改革方向模糊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改革的力度不够,缺乏深入探索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教学也应该不断进步,把握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老师是其中的主力军,为此要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素质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同时也要认清形势,在改革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通过多方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树立正确方向,这一点应当值得重视,并牢牢把握住。

四、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转变观念,明确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思想。我国的体育教学观念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相应调整,国家颁布的教育改革文案中也指出:“健康的体魄才能塑造伟大的祖国,是必要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具有生命力的体现。所以学校教育一定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工作的落实。”这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现在体育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应当落实到每个高校,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

(2)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应当和终身体育相结合,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主动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最终使其养成了保持运动的良好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是每个体育老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在这方面需要老师的帮助灌输这类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第8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延展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7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因其具有资源共享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而成为21世纪的热点。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网络以其先进的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人们已提出很多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如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的杨志社提出了“基于网络、以学生自学为主的‘336’教学模式”,采取“三导、三督、六助”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杨冬梅提出“双主”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基本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如今,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采用这种模式教师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但这种模式的一个缺点就是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之间的差异被忽略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和课堂演示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放置到网络上,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采用这种模式,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缺少了教师的严格要求,学习上很难有较大的提高。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提出了一种融合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在不同的梯度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注重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该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基础阶段 在初学阶段,由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适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授课作为辅助手段,学生利用网络主要进行“回顾式”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充当的是“拐杖”的角色,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内容进行指导。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主要在课堂上由教师来解答。

提高阶段 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变化,要让学生脱离教师,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但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个时候,网络教学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自主学习。但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的技能不熟练,基础知识尚不牢固,仅仅依靠网络教学还是达不到教育目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应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并重,教师的活动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

晋级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个时候,传统教学就不适合了。学生的兴趣不同,知识积累也不同,因此这个时候采用网络教学比较合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来解答,也可以借助网上学习论坛,由班内其他学生解答,这样,答疑方式就由原来的“一对多”变为“多对多”。

教学环境建设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必须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学平台要建设成支持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平台,包括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测验与考试等模块。对于教学资源建设,由于在不同的网络学习阶段,学生需要的网络资源是不同的,因此,教学资源也应该是成梯度的。良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中的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施的,因此网站的建设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特点,网站要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具有不同的功能。网站要成为研究性学习网站,主要体现在晋级阶段的学习中,网站应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课题开设模块。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提出课题。因此,课题开设应作为专题网站的第一个模块,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景阶段,要包括课题的背景资料、学习小组人事档案,以及学习计划等内容。(2)资源中心模块。为了将问题情景引向深入,使研究性学习建立在足够的学习资源基础之上,资源中心模块充当原始信息的搜索、信息分类收集与整理的角色,为研究性学习积累有用信息资源和工具资源。(3)互动学习模块。互动学习模块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网上论坛、在线聊天以及电子邮件列表等途径来实现。(4)成果展示模块。成果展示模块用来呈现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应设置有图片展示区以及文字展示区。(5)指导评价模块。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并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指导教师、专家顾问等的指导较集中,因此应集中指导与分散评价相结合,建设指导评价模块。(6)用户管理模块。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工程量比较大,需要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教师、专家、顾问共同建设,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支持和参与。因此,需要实施分级注册管理,分为超级用户、责任用户和一般用户。

教师队伍的培养 把网络教学引入全日制高校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适应这一变化。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因此,采用这种模式要注重教师培养。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教师培养:(1)组织教师参加典型的网络授课,帮助教师找到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区别,并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点。(2)组织同组授课教师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交流自己对网络教学的认识,以达到共同进步。(3)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座谈会,交流在使用网络资源时遇到的问题,听取学生的建议。

“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

运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根据不同阶段学习者知识基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有效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又能较大程度地拓展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因此,这种方法从提出至今已经在多门课程中应用。但由于课程自身的不同,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在基础阶段,学生知识比较薄弱,而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只限于某一个学期,为了使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可以采用“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以保证知识的延续性和发展性。而对于实践类课程,由于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实践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者的专业技能有更大的提高,就不适合采用“三段式”梯度教学了。

通过在《图形图像制作》以及《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基础课程中试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很多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比赛,成绩较以往有很大提高。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要继续探索:(1)在“三段式”梯度教学模式下,由于晋级阶段是在课外实施的,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在此教学模式下,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都不同,每个阶段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有一个反馈机制,因此,如何针对每一个阶段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下一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玉蓉.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构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2]杨志社.基于网络环境下的“336”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6(2).

[3]李静.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其设计构想[J].文教资料,2009,(4).

[4]窦永恒.探索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5]陈丽虹,吴清泉,刘冬梅.“学导式”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的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8(4).

第9篇: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计划;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14-04

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应用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促使人们对与工业化时代相关的传统学习观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培训形式所存在问题的认真反思。英特尔公司在总结美国多年的教育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面向全球的教育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并于2000年7月在中国启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英特尔未来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真正诠释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一理念。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解读

英特尔未来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资源共享、协作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思路给师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1.作业理念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强调从课堂走向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和学习情境,开启整个教与学历程,作为刺激学生的学习、引导其探究而发展未来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工具。[1]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性作业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的,每一项活动都有活动的目标、方式、步骤和时间,每一项活动都有记录,单元计划有模板、实施计划,有评价学生电子作品的相关量规,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对策。

2.合作理念

“人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需要。无论是人的存在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交往促使人的主体意识形成。”[2]而学习本质上就是社会性对话的过程,[3] 因此,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就是不断增加对社会共同体实践的积极参加与独特贡献,学习意义的制定是参与者通过对话及交谈相互协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更是他们学习的“伙伴”,充当着“组织者”、“支持者”、“咨询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而学生通过自主的个别化学习和分组的合作学习,相互帮助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最终构建新的理解和意义。这正如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所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3.技术理念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旨在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其核心在于强调技术的价值,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路易斯·戈麦兹(Louis M Gomez)就认为“学习是一种建立在技术支持和有效服务机制上的促进过程”。“英特尔未来教育”作为一种基于开放性资源的,把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放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实施的模式,其技术理念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与实践。换句话说,技术的使命在于建立新型的学习生态系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工具,使之能借助反思去积极探求解决任务。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在校本课程中的尝试

如上所述,英特尔未来教育多是以研究性的主题学习为主,教学中不太注重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和学科结构的严密性,强调学习体验,主要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这些都与新课程的内涵相吻合。而我校开设了符合学生需要、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目的在于给学生创建新型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收集、学会分析,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笔者在高二年级开设的“致远电脑”校本课程为例,学生已经掌握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所以此校本课程不想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平面延伸,而是想让学生将获得的信息技术知识作为支持手段,为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服务,故笔者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实施校本课程。

1.实施过程

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此校本课程将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调查、访谈,通过学习、合作、探究,最后形成科技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分组合作、制定计划: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3-4人一组,要求学生选择与学科知识紧密相关的、具有知识性、可研究性的课题,填写单元计划。确定的课题打破学科界限,涉及不同学科的内容、问题和活动,向课外、社区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延伸,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单元计划主要依据主题来制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单元计划概述;该单元涉及哪些课程领域;学生的学习目标;研究的过程及成果展示的形式等。如学生“电磁的应用”研究主题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电磁原理,集合所学相关物理、医学、农业、生物、国防、节能、环保等等领域知识,创建演示文稿和以网页的方式汇报有关电磁应用和防制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