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

第1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随着高新技术在乡镇卫生院临床实验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乡镇卫生院检验工作步入了科技新领域。因此,质量管理是检验学科建设的核心,没有检验报告的高质量,就谈不上学术的高水平,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也就成为空话。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更高。2002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项规定被简称为“举证倒置”,即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由病人投诉,医疗机构必须拿出证据证明在诊治活动中一切医疗行为是正确无误的。那么围绕检验报告数据是否准确产生纠纷时,检验科如何举证自己的报告是准确的呢?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最重要的证据。

1  必须建立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控制,按系统学的原理建立起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认真分析、研究这个体系中各项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以整体优化的要求处理好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和配合,使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或活动。一份标本的检验是通过各个环节来完成的,临床医生为了诊断和治疗,书写化验单申请化验是过程的开始或过程的输入,这是实施过程的依据或基础,发出检验报告是输出,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全过程结束。一个完整的检验过程一般包含多个横向(直接)过程,包括医生开单、病人准备、护士采取标本、护士或卫生员运送标本、实验室接收与处理标本、分析测定标本、核实与确认检验结果、发出检验报告、医生根据报告数据用于病人的诊断与治疗等。同时,也会涉及多个纵向(间接)过程,这些纵向过程主要包括:(1)临床医生应掌握每项检验项目的实验诊断原理和临床意义,不断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以便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体征和病史准确地选择检验项目用于诊断和治疗;(2)护士应熟悉每项实验对标本的要求,根据检查要求告知被检者注意事项,知道在病人服用哪些药物或出于哪些病理生理状态下采集标本,会影响标本的检测结果;(3)卫生员应知道标本在运送时需要什么条件以及如何保证这些条件;(4)检验人员应进行仪器的校准、实验方法的选择、试剂监控、量值的溯源、质量的控制,在发出报告前根据申请单提供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的记录,对本次结果与前次同项目结果做垂直分析,对报告的准确性进行再确认。如何进行这些过程的控制,就是全面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实验报告准确的保证,也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2  逐项登记记录并妥善保存

完整、详细的实验记录保存是质量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详细填写实验室日志,对标本的验收,不合格标本的处理,标本采集、送检、实验及发出报告的时间,室内、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仪器的维护、维修,试剂的批间差异,都应有详细记录。另外,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必须在记录本上签名,一旦病人投诉时,这些记录就是表明实验室质量的证据。

3  设定每项检验的误差允许范围

由于测定方法的不同,每项实验都有测定值可接受范围(误差允许范围),即同一份标本同时间重复操作测定值可不同,但一定要在允许的范围内。例如美国《clia 88能力比对检验分析质量要求》中,白细胞记数的可接受范围是靶值±15%。如果检验报告为wbc 1.0×109/l,病人提出质疑,实验室可取出保存的标本(在规定的保存期内)再重复检测,检测值落在(0.85~1.15)×109/l范围内,就可以证明检验报告是准确的。因此,在质量手册中应注明每项检验测定值的可接受范围。

4  仪器和试剂要符合要求

仪器、试剂、校准物和质控物等都是保证检验分析准确的关键因素,也是室内质控的核心。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许可制度,所购置的仪器、试剂必须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许可证。应尽量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试剂。如用其他厂家的产品替代,使用前要严格鉴定,核准替代品试剂(试条)是否与仪器匹配,能否得出与原装试剂(试条)相同的结果。要保存好仪器和试剂鉴定记录,以作为处理相关医疗纠纷的举证依据。

5  强调检验报告的数据仅对所检测的标本负责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标本的采集过程以及采集标本时病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及使用的药物均要影响结果,甚至有可能在采集或运送标本的过程中某些“人为”因素产生的张冠李戴现象。因此,标本的质量是体系中要素之一,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环节。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条件和检测要求,规定标本检测后在实验室内保存的时间,并严格保存,以便在医生或病人对检测报告的准确性提出异议时进行重复检验。

6  操作手册

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编制实用而完整的操作手册,这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手册的内容应包括标本收集、运送、保存、处理的要求,实验方法及原理、操作步骤、试剂和仪器的要求、实验室工作条件、仪器校准方法及校准物、质控物规格、量值溯源、方法有限性和干扰因素的影响、分析物参考范围、测定值可接受范围、实验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措施、室内质量控制规则和失控限等。对于试剂,由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审批试剂时同时审批了其操作规程,因此应将使用的试剂和操作规程装订成册,并严格按规程操作。实验室必须妥善保存操作手册,并保存到停止使用两年后才能销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完好无缺的记录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7  加强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完整的室内质控是监测仪器稳定性和试剂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若有失控现象,必须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和改正措施。室间质评是对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行考核的重要方向。优良的室内质控和完好的质控记录是举证中的重要参考证据。因此,临床实验室应认真地做好各种检测项目的室内质评,保证检测报告的质量。

8  注意检验报告单的书写方式

检验报告单的书写要规范、整洁,不得涂改,注明报告时间。对检测结果的描述要科学、严谨、真实、可信。如医生申请血涂片找丝虫,报告应书写为:薄(厚)片法,发现(或未发现)丝虫;而不要写:丝虫检查阴性。

第2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尿液检验;质量控制

从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历史来看,是源于20世纪50年代病理学家Levey和Jennings2位引入的统计学质控技术,通过利用患者标本重复检测制作质控图,采用12s控制限来监测检验方法的精密度。1980年,Westgard经过研究提出了一套高误差检出率和低假失控概率的质控规则,以12s作为警告限,13s、R4s、22s、41s、10x作为失控限的多规则质控方法。随着自动化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出了不同检测系统采用不同质控程序的理念。当临床实验室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后,基于检验方法精密度和正确度而设计的最佳化质控程序开始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1990年后,工业领域的六西格玛(sixsigma,6σ)质量管理理念的建立和推行,要求质量应能达到世界级目标(百万缺陷率<3.4个),这就要求临床实验室在“启动”分析批阶段,使用高误差检出率的质控程序,在“监测”阶段,分析批中间使用假失控概率低的质控程序,在“最终”阶段,考虑使用观察整个分析批所有测量数据患者结果均值的质控程序。2010年后,国际上又提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质控操作,要求在不同测量系统的不同时间设计不同的质控方法,即对检测系统进行系统回顾,识别所有可能的失控模式,基于事故发生频率以控制失控发生的风险,通过临床实验室识别出的高风险事项,建立质控策略,减少危害、预防事故发生和/或最佳检出失控,风险管理技术开启了现代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技术的新方向。

临床上,尿液检验在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中起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如尿液分析有助于尿糖、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感染、管型尿和结晶尿的筛查;尿液干化学试带分析有助于尿糖、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和感染的筛查,尿液微生物检查有助于感染的诊断;尿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下尿路感染、非细菌感染和结石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流式细胞术和DNA分析有助于移行上皮细胞癌的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因此,如何保证尿液检验的质量管理一直是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尿液检验的管理风险可源自于检验前阶段的临床需求、申请、标本采集、运送、接受、分类、制备、分样等过程,检验阶段的上样、加试剂、混合标本、孵育、检测、生成数据、产生结果、结果复核、复测等过程,检验后阶段的标本贮存、结果报告、结果处置、结果解释和与其他临床信息整合采取临床决策等过程,上述过程究竟存在多少风险,如何进行控制,既是临床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的责任,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检验质量,使检验、临床医护和患者满意。有效的控制风险需正确的风险管理技术,包括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方面技术。本期专题刊登了尿液检验及肾脏疾病实验诊断项目风险管理的系列文章,以供读者在实践中了解和正确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在《尿液常规检验项目的风险管理》一文中,蔡玉婵等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FMEA)法对尿干化学试带的12个检验项目和尿有形成分分析的7个检验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绘制鱼骨图,分析了影响尿蛋白和管型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可能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根本原因,同时利用头脑风暴和个人实践经验,制定了相应对策,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在实践中发现,尿蛋白质和管型检验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1)检验人员未按复检规则复检;(2)显微镜镜头模糊,看不清有形成分;(3)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通过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共同改进和控制,尿蛋白质阳性标本的管型检出率由1.55%提高到6.83%,明显提高了管型检出率,改进了尿干化学试带和尿有形成分分析的检验质量。在《尿细菌培养潜在风险的识别与管理》一文中,尧荣凤等开展了尿细菌培养的风险识别和管理工作,对尿细菌培养的检验前、中、后3个阶段,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和设施等方面对可能影响尿细菌培养检验结果性能进行风险识别,并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发生概率和可识别概率等指标进行分级,对不可接受风险和需采取措施的风险进行管理。研究发现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因素有:(1)标本采集(采集操作不规范、采集容器污染);(2)标本处理(无菌操作不规范、未及时处理);(3)培养结果判读(细菌识别错误)。经对上述风险进行控制后,尿培养污染率下降了9.3%,阳性率提高了9.5%,说明识别和控制尿细菌培养过程的潜在风险,有利于提高尿培养检验质量。

第3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质量体系, 内部审核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is management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audit of the quality system of effective method, also is the laboratory to meet external audits of important before quality activities. Through laboratory internal audit, not only can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quality system, and can arouse, th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and personnel of a weak link for the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for laboratory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practice, how to carry on the experimental city internal audit problems, from several aspect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internal audit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序言

实验室内审是管理层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的有效手段,也是实验室迎接外部审核之前的重要质量活动。通过实验室内审,不仅可以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而且可以调动、组织部门和人员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管理和改进,对于实验室内部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审核,以确定其运作持续符合质量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

1、 内审的目的

(1)验证实验室运行是否持续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通过内审,检查质量体系要素(过程)是否在质量手册或其它体系文件中有明确的条款作出相应的要求,是否符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05)或其它标准文件的要求,并在各项工作中实施。

(2)确定已实施的组织的质量手册及体系文件的有效性:通过内审,检查实施的情况,得相关的证据,并与体系文件中的要求进行对比,确定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

(3)为改进质量体系创造机会,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不足和缺陷)可以为组织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针对不足和缺陷采取改进措施(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将内审报告提交给管理层,作为一项管理评审的输入。

(4) 为外部审核作准备:通过内审,及早发现质量体系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有助于在外审之前改进不足,获得较好结果。

2、内审的组织

(1)实验室按照一定的频次进行内审:内审至少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应制定内部审核计划,计划应涉及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至少每12 个月被检查一次。对于规模较大的实验室或检查机构,比较有利的方式是建立滚动式审核计划,以确保管理体系的不同要素或组织的不同部门在12 个月内都能被审核。安排内审频次时还应考虑校准/检测项目、实验室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特点以及要素(过程)、部门、区域或活动的重要性等因素,进行适当增加。

(2)实验室按照一定的组织进行内审:首席执行者负责内审的决策;内审的组织和实施由质量负责人(质量主管)负责,首席执行者授权部门配合,如质管部、办公室、人事部等;内审的具体实施由质量负责人或内审组长负责;内审组成员配合组长工作。

(3)实验室内审所需的资源:人力资源,内审员应当由具备一定知识和技术、熟悉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和认可要求、受过相关的内审员培训、经考核取得内审员资格且得到任命的人员担任;工作条件和设施,如审核活动的场所、通信设施、办公电脑系统和交通工具等;时间、行程安排;工作文件,包括内审计划、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其他质量文件、检查表、签到表、不符合报告等;其他信息资源,包括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档案、质量记录和样品、抽样、量值溯源、方法、测量设备、结果报告、质量保证、投诉、抱怨等信息。

3、内审的计划

(1)实验室内审的范围:内审应包括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各个要素(过程)及涉及的各个部门和岗位,与质量体系相关的重要的活动和区域。

(2)实验室内审的依据:内审所依据的主要有《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05)、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等。

(3)实验室内审的时间、日程安排:合理安排时间、避开某些部门的工作高峰,提高内审效率;对于实验室是母体组织的一部分的情况,需考虑物资供应、后勤支持等部门的合作问题。对于较大型的或有分支机构的实验室,合理安排行程,可增加现场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实验室内审员的工作:内审组长应当与相关内审员进行沟通,确定他们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内审员应当审核特定的质量体系要素或运行部门。内审员应当对被审核部门有一定的技术了解。

(5)工作表格的准备:内审表格应当有利于审核员进行调查,并便于记录内审结果,包括用于评价质量体系要素的内审计划表、内审实施计划表,通常根据内审员的审核内容进行划分;用于记录内审结果的报告,如“不符合项记录表”、“纠正措施记录表”以及用于总结内部审核情况的内部审核报告等。

4、内审的实施

第4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 检验;质量管理;临床

21世纪的医学检验正向自动化、快速化、智能化、信息化与一体化方向发展,实验室自动化对检验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和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检验技师逐渐培养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意义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 建立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的意义

临床科和检验科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履行着为患者服务的共同目的。检验科通过检测患者各种各样的标本提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临床科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检验报告为患者明确并进行治疗。各种各样的标本需要患者、护士、医生和检验人员互相协作采集,采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标本质量,标本质量又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准确性与诊断治疗的正确性密切相关。因此,检验技师与临床医生互相沟通,形成共同认识,遵守共同的技术操作规范,才能真正实现从患者标本采集、送检、检测、报告结果提供临床应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

2 检验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和学科

检验工作主要借助专用仪器和专门技术开展业务工作,而每种仪器价值往往千元以上,仪器的操作都需要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新的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新的检验方法不断出现,更要求检验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专业知识缺乏,不仅仪器设备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还可能导致对有害、有毒及其他危险品防范措施不合要求,污染环境,损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甚至发生事故。

3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及合作

完善医学检验工作医学检验是一种科学实验工作,是为临床诊治提供资料和数据的,因此,它作出的实验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客观、可靠,但由于仪器的性能、试剂的质量、实验的方法、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等因素,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准确,必须对以上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并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出有价值的正确结果。

4 加强医学检验的概念、地位及与临床沟通的现状

医学检验主要是利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电学、光学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试剂等,依照特定的检验原理,方法和操作规程按照临床医生的需要,对各种检验标本进行有目的、准确的检验分析,以期及早发现某些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特征,分离病原体或阐明患者机体脏器的功能状况及各种生化物质的含量等,为临床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和客观依据。

5 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以保证检验质量提高

有的检验结果可明确诊断,如白血病依靠骨髓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有的可辅助诊断,如肝病、肾病的肝、肾功能检查,只能提供检查参数的变化,供临床结合体征、症状进行判断。特别是急重患者,检验结果同一天的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时就需要检验技师与临床科很好的沟通,减少多次复查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不合格的标本应耐心细致地与临床医生及护士做好解释工作,更好提供准确数据。标本影响要素的非可控性,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责任的难确定性是分析前质量保证中常遇到的问题,即使采取了前面所说的所有措施乃可能出现检测误差,为此检验科应该注意如下问题:发现检验结果异常或误差时,解释和查对要耐心细致;尽管验收核对严格,但质量缺陷隐蔽到分析后或经复查对比原来标本时才发现,如标本张冠李戴一时难以发现(有既往史可一目了然),要经过血型鉴定或询问患者才能得到证实,因此,检验科用专业知识和事实与临床对话非常重要;标本是临床科采集,送检是临时工或是卫生员,验收是检验工作人员,任一环节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追查原因和责任时往往存在困难,且易影响团结,引发纠纷,而结果被影响通常由检验科发现或医生发现,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护士不互相埋怨,而应积极主动做好补救工作。

6 与临床科沟通使检验科工作尽善尽美

医学的发展,要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断的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的、更直接的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之中。尤其近年来,先进的实验技术与仪器在国内逐渐普及,不仅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还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的指标。如何将这些检验方法和原理,临床意义介绍给医护人员,使之能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正确分析检验结果,并用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如何进行恰当的标本收集与运送;如何从临床那里获得患者资料、病情变化、治疗方案,保证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并对临床的诊断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些都应使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们不能所忽视的重要工作,要完善医学检验工作,必须加强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与合作。总之,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在沟通中互相配合、支持、学习和理解等作用与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按照标准规程、标准要求、标准程序进行工作,受益最大的无疑是患者,患者受益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最终目的。希望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越多越好,越成熟越好,这将是对患者检验结果的最大保证。

参考文献:

[1]叶庄妖.努力加强检验与临床的结合[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718.

第5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quality detection, and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the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existing problems, research solutions, mainly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n the quality testing work, mainly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te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level of.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材料不断的更新,施工工艺的不断复杂化发展,水利工程质量问题也在不断的充实整个水利行业,并且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国家投资力度也非常大,然后做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控制力度,这有利于水利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凭借多年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部门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些浅薄认识与几点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

1)质量检测工作环境

仪器设备的配置、精确度以及量程等方面有技术要求指标的项目,其标准必须达到检测的项目要求,其性能一定要稳定可靠,并且要经过检验或校正,其最终结果达到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负责检测的技术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从事检测工作的多年实践经验,操作技术的技能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省级以上的行业主管部门所颁发的技术质量检测岗位证书;工作的环境应满足检验要求的标准;该检测机构应具有量值统一且准确的措施及检验数据,公正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省级以上的政府有关计量行政部门的计量方面认证的考核。

2)水利工程中质量检测的作用 

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的首要保证。首先进行出厂自检,如:钢筋、水泥、电力设备等;其次要对工程施工的现场进行检测,这些检测措施可以避免造成建筑物的质量隐患和不必要的直间接经济损失。

检测的结果是对工程的质量评定的最直接的证据:水利工程质量的评定、验收等工作都是以数据为准,试验检测的数据和结果是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的主要依据;检测是对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的手段:试验检测不仅只有施工单位自检的主要途径,也包含了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和施工监理等建筑工程安全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检测结果是要求提高质量的有力依据:应用数理统计等其他工程数学检验方法,将试验检测所得的数据加以统计并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整个工程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应该如何进一步的加以改进,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是提高工程监督水平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在工程检测市场发展迅速的当下,更要完善检测方式,确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及公正性。科学性是质量检测工作的基础之一,没有了科学性在对工程质量评价的不负责的同时,也很难保证投入使用后的水利工程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只有搞好质量检测工作才可能同时掌握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而通过控制质量的变化范围来维持质量的稳定。在水利建设施工中我们注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应该强化质量管理的工作,其中质量检测工作又占据主导的位置,它将借助于一些专业的测试手段对原材料,单元工程及构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并判断被检事物是否合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检测是保证常见工程质量的及其重要的手段之一,也在工程质量达标的这一过程占相当的比重。它是通过对原材料、工程中某具体单元的质量检验及竣工后的检验等关键环节及活动的严格把关,具有预防和鉴别的双向性的功能。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主要问题

进场时的原材料要求不严,砂石骨料的配比与要求不符,对块石、钢筋焊接接头等原材料的检验次数过少甚至不检;进场人员的待遇条件与招标中的承诺不尽相同,且变更理由未知,更有甚者都没有基本的报批手续;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完善,缺少有力的合理的规章制度; “三检制”不能够落实,专职的质检员和终检的工程师的工作职责不明确,也缺少必要的考核机制;施工报检、质量检查以及必需的评定等并不落实于实际,流于形式。

4提高质量检测的措施

1)合法的检测机构

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机构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在国家法定机构的授权下才可以行使其职能。目前,中国统一的检测市场正在形成。所以,对检测机构的认可活动加以规范是十分有必要的,使机构在为社会上提供质量检测的同时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既是国内唯一法定和权威的实验室认可机构,也是国际实验室所认可的合作组织——ILAC的一员。由该委员会制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等同于国际上公认的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现已成为指导各实验室运行的规范和准则。

2)科学的检测方法

质量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规范必须是现行的。若按非现行的规程规范来进行检测,其所得的结果必然是无效的。检测设备时,检测设备都必须要经过有关计量部门的计量认证,只有认证合格后的仪器设备才具有进入现场检测的的资格,只有这样严格的把关仪器检测这一环节才能够保证日后检测的准确性。

3)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高水平的检测人员加上良好的检测工具及设备是使检测成果的质量达到高水准的必要基础。故而,检测人员必须拥有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最好之前亲自参加过水利工程的施工前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检测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4)做好抽检工作

工程竣工前的验收抽检工作很重要。目前,只有水利工程中的堤防工程才在这方面有明确的规范,金属品的制造、机电产品安装等工程并没有相应的验收抽检工作的规范标准。

5 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1)质量检测工作一定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质量检测工作:一是挑问题,二是找漏洞。没有摆在表面的问题,因此,技术人员一定要深入工地现场,跟班作业,认真检查,对检查所得的结果进行详细的研究,用事实说明质量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

2)要提前熟悉施工的现场环境条件,研究明白工程图纸。质量检测工作应遵循水利部门统一制定的施工规范,由水利部门统一规定的施工规范可以说是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还需熟悉设计好的施工图纸,只有熟悉了图纸才能知道应该检测施工工程的哪个项目的哪个具体的细节。 

3)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性,质量检测工作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特性:

①细致性。水利工程施工有很多环节,各个环节操作复杂,易出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就要求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测时要细致,有耐心,并事先做好全面而周密的工作计划;

②有效性。进行水利施工的根本目标是使水利工程建筑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除了要检测原材料的质量之外,也应重视整体性和耐久性方面的检测,即建筑的防腐、防渗、防水、防冻、防裂等有关标准均需满足设计最初的要求;

③预见性。水利工程施工有不可改变的独有特点,因此就要求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全方面的检测,也就是要做好提前工作,不做事后工作。

6结束语

在我国各方面建设的检验尤其是水利工程试验检测方面的工作,还没有被重点关注。所以才会造成企业的质量自检数据缺乏,监理单位也不对原材料独立进行检测的状况,因此,建立健全检验机构,贯彻国家计量,质量等方面的法规和方针政策。加强对试验检测专业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力度,勒令其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规程规范,为提高水利水电建设的质检测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宏莉.关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0,(16).

第6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管理综合实验室;实验教学;培养计划;ERP综合实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74

0引言

对于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经管类专业人才,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克服理论教学内容抽象、空洞,难以联系实际等现实问题。对于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已成我国高校普遍达成的共识,但是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课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工科高校,如何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育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如何进一步加大管理类综合实验室建设与投资力度,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现在已经成为能否真正为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建设“ERP综合实验室”这个教学和科研新平台,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1经管类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

1.1硬件设备

在理工科院校中,很多经管类管理综合实验室的经费实际投入非常不足,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经管类管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其后果是严重束缚了高校经管类学科的发展。面对很多高校对经管类管理综合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室教学投入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对经管类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际教学经费的投入产生了忽视现象,很多高校把教学经费投入到工科、理科等经费耗资巨大的专业建设与实验室建设。严重忽视了高校管理类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综合实验室建于1993年7月,由对外贸易模拟实训操作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实验室组成。2004年在学院领导班子的积极争取下,管理综合实验室取得较大发展:实验室总面积扩大到600平方米,其中管理综合实验室(1)200平方米,计算机110台。购买ERP教学软件30万,管理综合实验室(2)120平方米,计算机70台购买国际贸易教学软件6万,实验教学硬件水平进入一个新台阶。

1.2经管类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探究

经管类实验教学是在理论教学与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理论教学过渡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扮演着桥梁的作用。在很多高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实验教学被轻视,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乃至严重不足的缺陷。由此引发的实际教学问题有:(1)很多经管类专业课没有详细的和系统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程也没有安排系统的实验课与实习教学课,更为严重的是缺乏相应专业的实验室及配套的实验教学软硬件设备等。其结果是: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模棱两可,对知识产生一种模糊的感觉,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是否有应用价值产生怀疑。(2)填鸭式的教学,在很多工科院校的经管类教学中依然存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反感,因此逃课、旷课、请假等经常发生。(3)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严重脱钩,好高骛远,实际动手能力很差,其结果:学生毕业后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虽然目前一些院校经管类专业在课程安排上设置了一些实验教学环节,但是往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1)对经管类综合管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上存在认知模糊,重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验教学。(2)经管类实验教学的目标定位不高,理论性、系统性设置层次普遍较低,教学方式方法存在较多单一性。(3)实验教学比重偏低,实验教学内容往往在整个课程中起到附属作用,很多实验课程]有独立的课程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完整性。(4)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验证性实验比重占很大比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很少。(5)综合性实验教学设施与手段落后、内容陈旧;(6)验教师严重缺乏:既懂管理类教学,又懂计算机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很少。很多老师懂管理类课程教学却不懂计算机。这些实际存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经管类理论专业教学的改革,也影响了实验教学改革,并且也不利于综合性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构建ERP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新的解决办法

2.1系统设计思想―编制以教学需要为导向的实验指导书

经管专业实验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在实验系统中充分体现信息和过程的集成,并能够支持灵活的实验组织,配备完备的分类实验指导书。实验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会使用系统,而是通过系统辅助加强相关知识的了解与理解,因此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以知识为切入点展开。每一个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教学目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及相关实验验证教学材料,学生操作实验验证与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均要求配合相关的实验教学界面操作说明与注解。如生产计划编制实验涉及的相关知识是主生产计划、设备能力平衡、工作中心、关键路线等。在实验开始,对主生产计划编制过程和方法做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实验资料,要求学生根据原理进行实践操作。当能力与负荷不等时,学生可采取不同方法,直到能力与负荷平衡为止。为了能让学生对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以及企业具体部门岗位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与理解,ERP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为每个具体的子系统定义成若干个不同的角色,每一个具体的角色都可以对应不同领域的操作权限。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上课教师可借助ERP实验教学控制中心轻松进行教学分组和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2ERP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模型图

ERP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U8-生产制造系统具体包括集团公司的六方面的管理系统设置(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设置、营销管理系统设置、供应管理系统设置、生产管理系统设置、财务管理系统设置、规划管理系统设置)具体设计方面大概由二十多个具体管理模块组成,各管理设计模块之间高度集成为一个完整的ERP教学实验平台。它可以解决企业某些手工管理下无法及时解决的管理与应用难题,它可以大幅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管理效益与经济效益。

资料共享方式:它是企业集成的信息系统管理与方案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很多资料实现共享,很多的关于企业方面的信息是各个子系统实现共享与共用。例如:企业的基本资料介绍方面、公司业务员详细的资料、国际汇率变动情况监控、收/付款的实际运行情况等,为企业采购系统部门、外派系统部门以及销售订单系统、出货系统、销售分析等都会用到。它把企业的各方面资料高度集中并实现共享。并且可以使企业各子系统简化作业,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的系统维护。是企业管理达到下列目的:当系统启动时,操作人员十分方便进行资料的处理及情报共享分析等工作,极大确保企业信息输入的方便性、安全性、可靠性、及时性。

报价管理的设计:ERP系统协助企业销售管理部门,处理企业产品报价单的跟踪及价格报价预审工作,及时更新产品相关信息,帮助产品营销部门进行下列工作:实施产品及时报价变动信息,掌握产品报价的承接过程、价格呈核过程监控。主动追踪产品销售、及时有效跟催订单销售、主动追踪已报价客户相关销售信息。系统功能:售价选择设定方式:历史单价;标准售价;约定售价:客户报价项目分类:库存品(R);非库存品,属代(暂)付费用之记录(S)报价单拷贝作业报价单查询:客户别;有效日期别;单据别跟催查询:跟催日+业务员的历史单价查询:客户别;产品别:

报价明细印表:单据+日期;有效日期;客户+单号

客户确认报价单,可以转销售订单。

报价单状态码:

NA:Not Approved Quotation 未审核报价单

OP:Open Quotation 已审核报价单

CM:Comfirm Quotation 客户确认报价单,可据以转销售订单

CL:Closed Quotation 已关闭之报价单(报价单已转销售订单)

订单销售:本系统协助客户追踪销售订单承接出货等作业,及时提供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相关销售资料,使企业及时掌握下面信息:有效掌握销售接单价格报价,及时下发销售订单信息、相关客户财务信息主动追踪管理、检查并审核具体特殊未结单客户销售订单追款资料,具体提高企业客户服务水平,发展客户。

贸易出口:本系统在于协助企业有效地掌握出口客户交易记录、销售订单出货时程等作业,提供海外客户营销信息,实现下列目标:海外客户报价单销售追踪,有效掌握出口贸易产品接单价格报价,追踪并查核企业潜在海外客户销售订单,有效的L/C管理。

MPS:MRPII(制造资源规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为制造业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已是不争的事实,MRPII已是制造业管理升级不可或缺的工具,MPS(产销排程: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ing)是MRPII的标准性,当MPS稳定时,MRPII才会固定不变。对MRPII有重大贡献的Oliver Wight教授曾说:产销排程是制造业的重要资产,因为它清楚地描述了什么是我们所要生产的,更具体的说,产销排程也是营销部门的资产,因为它指出了要为客户制造些什么?由此可知产销排程在企业生产、销售、服务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位置极其重要,它是产品在生产与销售的依据,是企业MRPII运作的核心部件,是企业在计划、组织、管理作业计划的根源。如果一个企业MRPII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常成功,那么一半以上的成功因素应归于公司能有效掌握产销排程的具体运作。

采购管理模型设计:主要是针对企业在采购工作时所作出与企业采购有关的具体规划、产品请购、收集、审核、采购产品适时追踪、采购关闭等相关工作的具体管理。及时帮助企业采购部门适时掌握各采购活动的相关信息,使企业采购部门达到下列目的:产品采购订单的计划设计及产品原材料锁定,原材料申购单的输入、审核。财务请款作业规划与及时控制,达到适时、适量、适质的采购功能。可产销排程或物料需求规划之采购需求,另外,本系统还包括:委外管理、生产订单、进口管理、工序委外等系统设置,在此不便逐一展开。

3ERP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系统特色与教学应用效果

ERP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目前最新管理科学理论最新基础上的教学创新体系,它在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两个方面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有益于为企业培养整体经营管理解决方案的复合型、创新型的管理人才。在功能上实现了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各类资源的系统与综合管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办公的一个新里程碑。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学会使用系统,而是通过系统辅助加强相关知识的了解。因此学生是应该学会掌握和熟练运用的。典型的ERP系统的框架可划分为七大组成部分:物料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它涵盖了目前管理学院大部分管理类专业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每一模块都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权限,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可借助控制中心轻松进行分组和角色配置。实验教学系统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能够帮助在校学生加深对制造业的业务流程、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和管理活拥娜鲜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与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锻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很多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将分散在专业基础课程的管理理论、营销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融会贯通,而通过ERP系统可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适时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验证性、综合性、创造性的实验与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操作,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4结论

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的复合型经管类人才,必须在进一步发展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加深和充实信息技术应用在配合理论教学方面的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强化,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面向企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动手能力强、与人才市场零距离的应用型实践人才。本文所介绍的经管专业实验教学系统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各位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同仁和企业共同努力,以促进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彩辉.ERP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导刊,2010,(12):32.

[2]吴兆明.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11):106.

[3]孙莲香.中国企业推行ERP的问题探究[J].会计之友,2010,(10):87.

[4]朱斌,骆蕾.论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59.

[5]王颖.ERP在企业应用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1,(11):95.

[6]温雅丽.ERP实践教学与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J].财会月刊,2005,(6):7577.

[7]黄传禄.高职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探索[J].福建电脑,2010,(4):202203.

第7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产品质量控制,即使达到6个西格玛的水平,缺陷率仍为百万分之三点四,即100万个产品中,有3.4个产品的缺陷超过控制标准。我曾在一家世界著名的食品企业做质量总监,每天生产的巧克力,如果按照单个包装计算,至少超过四五十万。达到6个西格玛水平时,每天都会有缺陷产品发生。但要是按照6个西格玛的质量水平控制食品,那企业离关门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6个西格玛是一种管理文化,而非质量管理技术。如果仅仅从技术角度看,它比较适于电子产品,而不适于食品生产。食品质量特性中的生物指标,是电子产品中没有的。对于食品安全性检测,由于被检测的产品不能继续销售,只能采用抽样原则,而非像电子产品那样,做到100%检测后,还能销售。

食品不能做到零缺陷,安全性检测又只能采用抽样原则,对市场上存在安全性缺陷的食品,只能采取召回的管理办法被动应对。

食品召回的特殊性

汽车召回制度已被大家所熟知,汽车由于存在安全患,制造企业就必须召回问题(往往是潜在问题)汽车,经过维修或更换零件,汽车可以继续使用。但食品召回与汽车召回有极大不同,一旦召回就不能继续销售,往往要做销毁处理。

近几年国内发生过多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皮鞋胶囊、塑化剂、瘦肉精等,都出现了产品召回处理。细心人可以发现,产品召回只涉及被检测出发现问题的批次,而非有隐性安全性问题的产品,这不符合产品召回的原则。就如同汽车不能只召回发现有安全性问题的汽车,而是要召回可能有安全性问题的汽车。

我认为如果真的召回有隐性安全性问题的产品,那些被报告有问题的企业离关门就不远了。比如皮鞋胶囊是原料问题,与是否指标超出标准没有关系。塑化剂是生产设施问题,也与产品指标是否超出标准没有关系。

食品可追溯管理与产品召回的关系

导致不安全食品的因素非常多,可以简单分为,人、机、料、法、环。

人:由于操作不符合标准,或人为故意(破坏、投毒等);

机:机器、机械、仪器等失灵;

料:不安全原料被使用到产品中;

法:方法规定、流程设计等,存在潜在不安全因素;

环:环境存在污染源,造成交叉污染等;

当产品被确定不安全或存在潜在风险时,往往通过产品批号进行确认。而同一批号的产品,人、机、料、法、环存在着差异性。如果不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要素(人机料法环)追溯,产品召回的成本巨大,甚至能够导致企业倒闭的情况发生,如三鹿。

可追溯管理的原则

在产品追溯管理中,可以通过精度、广度、深度等3个维度进行衡量。产品追溯涉及到管理成本,需要与召回成本进行平衡。

精度:是指追溯信息的时间精度,如年、季、月、周、天、班、时、分、秒等;

广度:是指追溯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延伸到直接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也可以覆盖整个食品链;

深度:是指产品的细度,是以包装单位进行信息确认,如托盘、箱、盒、单个产品等。

根据生产工艺、产品特点、运输条件、销售方式及以往经验等,确认精度、广度、深度的追溯原则。并不需要做到100%可追溯,但要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防止因重大召回事件,造成的财务风险。

食品可追溯管理的价值

作为合格的社会企业公民,当发生不安全产品或存在潜在不安全产品可能时,都应该本着“生命第一”的原则,主动召回产品。而可追溯管理就能够让经营者以速度最快、成本最小的方式,进行产品召回。另外,可追溯管理的最大价值,并不是为了应对召回,而是日常质量管理。生产线有着大量的信息,包括人员、产品、质量、设备等。如果管理者担心一线操作人员不能按照要求执行规范,那么可追溯管理,就能够通过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对流程、程序进行验证和优化,从而大大降低质量控制成本。

建立可追溯管理的注意事项

食品可追溯管理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就是将每个环节的控制信息进行严格的记录。因此,产品流程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手工方式,建立可追溯系统。

第8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软件测试;测试管理;测试工具;Quality Center

软件开发团队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团队对测试的重视与依赖程度也逐步提高。软件质量是各种特性的复杂组合,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软件测试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验证产品是否满足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

复杂的项目和有限的工期,要求测试人员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进行软件测试。测试人员组成的团队,需要有效而明确的管理。软件测试管理是一种活动,可以对各阶段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流程、测试文档等进行跟踪、管理并记录其结果。随着软件产品的迅速发展,软件复杂度逐渐提升,这给软件测试带来了更多挑战,测试的组织与执行成为软件工程的重要部分。

借助工具,可以使测试管理可视化,协助测试顺利进行。在IT企业的软件测试团队中,结合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适当选择工具软件,可以促进企业工作规范化,提升团队工作效率,让多人协作完成复杂测试工作成为一项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系统工程。

1 Quality Center简介

Quality Center是HP(惠普)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产品,该产品前身是Mercury Iteractive(美科利)公司的Test Director,后被惠普公司收购,正式命名为HP Quality Center(后文简称QC)。QC是一个基于Web的测试管理工具,可以组织和管理应用程序测试流程的所有阶段,包括指定测试需求、计划测试、执行测试和跟踪缺陷。此外,通过Quality Center还可以创建报告和图来监控测试流程。

QC功能比较丰富,善用QC可以完成复杂的测试管理工作。相比其他过程管理与缺陷管理软件,QC是一个“重量级”的软件帮手。介于使用成本的限制,更适合于企业级应用。在系统测试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更显优势。

2 使用QC管理系统测试

QC软件模块较多,本文从最实用模块入手,主要包含版本管理、测试需求、测试版本管理、测试用例、测试执行与缺陷管理六个方面,完成整个测试过程的监控、管理与执行。下文将通过图文描述,展示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方法。该测试方法的解决方案经过实际系统测试工作的检验,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管理手段。

2.1 权限管理――自定义中的“组”

测试管理的主体是“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在测试团队中有不同的分工,测试经理、测试用例设计人员、测试用例执行人员各司其职。根据项目复杂度的区别,人员配置会有不同。

测试经理的职责是制定测试计划和进度并及时反馈、建立与维护测试基线、团队成员能力了解与工作安排等[4];测试用例设计人员应掌握项目的具体细节和操作流程,设计出合理用例。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员复用情况。管理与设计人员需要拥有操作QC的较高权限。测试执行人员根据设计的用例进行执行,对整个测试需求、用例的修改需要较为慎重,所拥有的权限应较低。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人员分工设施操作权限。

设置权限的方法如下,管理员账号登陆,点击右上方“工具”--“自定义”,出现权限管理界面。点击“组”,可以建立或修改权限分类。点击“项目用户”,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用户,并确定测试人员所属的组。

2.2 测试需求――QC中“需求”模块

项目需求不同于测试需求,不能够指导实际的测试工作。而如何将项目需求转化为测试需求,考验着每一个测试经理的工作能力。使用QC,可以清晰地梳理测试需求,是需求处理工作的得力助手。

QC支持以树状结构建立需求,并为每一个需求分配ID。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将“需求”模块用作测试需求的梳理,结合整体需求文档建立所需要测试的需求。每个功能需求均须有测试需求对应,根据实际情况,功能需求可能需要对应多个测试需求来进行测试。

2.3 测试版本――QC中“版本”模块

测试工作非一蹴而就,测试需求与用例都可能存在多个版本。可以在QC的“版本”模块建立相应的测试版本。版本名可以根据项目具体需要确定。在版本的下一级建立循环以表明测试的轮次,可以在每一轮次中,记录本轮次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这里提供一些实用技巧:

当系统测试只涉及一个基线时,可以使用“轮次_基线”来命名测试轮次当系统测试包含几个基线时,可以使用“轮次”作为测试轮次名,在详细信息中写明所有系统的基线。在“详细信息”中写明所有系统的基线。

可以在每一轮次中,记录本轮次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建议使用“系统名_模块名_基线日期”来规范基线名称。

2.4 测试用例设计――QC中“测试计划”模块

用例编写是测试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测试计划中包含所编写的所用用例,并可以控制用例的版本。介于QC的测试实验室部分展示不方便,所以实际的执行结果,也会体现在测试计划之中。

2.4.1 从“需求”导出“测试计划”中的用例

“需求”模块可以直接转换为测试计划中的用例或者文件夹,右键点击要转换的需求,选择“转换为测试..”,之后会弹出对话框,可以根据需求粒度,来选择转换方式。可以将最底层子需求转换为设计步骤、测试或主题。当需求较复杂,未拆分到具体步骤时,建议选择的是“将底层的子要求转换为测试”。转换后,测试计划中,就会生成与需求对应的测试主题,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增减主题,调整目录结构,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

2.4.2 关联用例与需求

设计用例时,可以让用例与需求关联,这样可以清晰显示测试需求的覆盖度与完成度。在每个用例中,点击“需求覆盖”,然后点击“选择需求”,右侧会出现具体的需求,选择相应需求则可以将此需求关联到用例中。

2.4.3 用例设计

具体到每一个用例,可以分为“步骤名称”“描述”和“预期结果”三个部分。不同项目对此三个模块的应用方式不同。以某具体项目为例,定义用例编写规范如下:

步骤名称:以步骤编号开头,并简要描述步骤执行的意义

描述:此步骤执行的具体方法,根据此描述,可以指导测试的输入

预期结果:这部分填写实际测试结果,记录真实的测试情况

2.4.4 保存每一轮次的用例

QC的测试实验室模块对测试结果的保存有待优化,所以,在非自动化执行的测试中,建议项目选用测试计划模块保存用例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在测试计划中呈现具体的执行结果,即将“预期结果”填写为实际执行结果时,一定要注意:对于多轮测试时要复制测试计划中的用例,并单独与轮次关联和命名。

2.4.5 测试执行――QC中“测试实验室”模块

QC设计测试实验室模块是希望用此模块来记录实际测试的执行情况。但因为展现不清晰,所以,实际测试结果记录在了测试计划的“预期结果”中。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项目具体调整。此外,测试实验室还有以下作用:管理每一轮测试所执行的用例,监控本轮次用例状态、测试进度,以及分派测试任务。

测试实验室可以根据测试计划,来建立测试用例集。通常,测试计划的树状结构和测试实验室的树状结构是一致的,测试计划中最底层文件夹,对应测试计划中的一个测试集。当然,也可以建立一个测试集,将测试计划中所有的用例放置在一个测试集中,并分配测试给相关测试人员。具体建立测试集的方法如下:根据测试建立测试文件夹,在测试文件夹下建立测试集,并使用“选择测试”将测试计划中的测试用例拖入相应测试集中,分配测试给相关测试人员。

在测试过程中根据测试用例的实际执行情况,由测试人员将测试用例的状态置为:

测试未执行,状态为“No Run”

测试正在执行,状态为“Not Completed”

测试执行完成并通过,状态为“Pass”

测试失败,状态为“Failed”

2.5 缺陷管理――QC中“缺陷”模块

使用工具管理缺陷,可以清晰地向开发人员反馈问题,记录问题沟通和修改状况,是测试历史过程的重要参考。

缺陷由测试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进入“缺陷”模块,点击“新建缺陷”,并根据提示填写“摘要”、“测试版本”、“测试轮次”、“测试日期”、“测试者”、“模块”、“缺陷状态”、“严重程度”、“原因分类”以及“描述”,并将缺陷与引发此缺陷的测试用例关联起来。在笔者工作过程中发现,缺陷的描述越清晰对开发人员定位问题越有帮助。

一个完整的缺陷描述应包含以下元素:

测试数据:运行该测试用例时建立的数据,如指令内容、输入字符串等。

测试步骤:执行该测试用例的操作过程。如果是前台程序,需要详细描述打开界面的title、录入的内容、点击的按钮等;如果是后台程序,需要详细描述测试环境(服务器、环境变量)运行的指令、SQL语句等。

期望结果:根据需求确定该测试用例的预期。

实际结果:测试用例执行后的真实结果 试用例执行后的真实结果,可以用文本形式或截图形式来展现。

3 结论

QC工具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会给测试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通过企业级项目测试的应用,发觉QC最大的优点是使得工作分配与测试用例完成情况可视化,并可以清晰地梳理测试用例等。而同样有QC带来的缺点,最显著的缺点是网页反应慢,操作耗时长,贴图不方便,内容导出困难等。

在笔者工作的测试团队中,同样一个项目的测试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甚至所属不同城市。这时,测试的管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多人合作的项目测试,使用QC管理带来的好处完全弥补了它的不足。使用QC进行系统测试的维护和管理,能够达到降低沟通成本、明确任务划分、实时反馈测试问题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秦,何进,张涑贤.软件过程质量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吴慧韫,李卓群.基于H 模型的软件测试管理应用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1):1993-1995.

[3]Black.R,龚波.软件测试过程管理[M].北京:及其工业出版社,2003.10:1-53.

[4]http://

第9篇:如何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范文

成本会计是高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研究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耗费。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和服务都会发生耗费,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成本外延不断扩大,因而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践都面临极大的挑战。从会计教育的角度讲,如何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是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高校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的模拟实验教学进行探讨,以期改进现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才。

1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会计专业,各校都制定了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成本会计是其必修课程之一。成本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立出来的,除了具备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外,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采取不同于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与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却存在定位不准、偏重于课堂教学、实践性环节匮乏等诸多问题。

1.1成本会计定位不够准确

成本会计在整个会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一直备受争议,由于成本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因此许多高校将成本会计定位于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忽视其管理职能。成本会计固然与财务会计紧密相联,但与财务会计相比,成本会计研究对象只涉及到费用这一会计要素,其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是企业对外财务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另外,成本会计着眼于为企业管理服务,即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因此,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紧密相联,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定额管理、绩效管理等多方面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与分析,参与企业的成本预测与决策,它更多地体现出会计的管理职能。而现行高校将其定位于财务会计必将削弱其管理职能,不利于发挥成本会计应有的作用。

1.2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

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成本会计而言,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课堂式教学,不利于提高成本会计教学效率,更不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教学内容过于狭窄现行成本会计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为基础进行资金耗费的研究,其他行业涉及较少。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是根据各校制定的教学大纲而定的,因此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多是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很少涉及到其他行业。而现实情况是迅速崛起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电子商务、信息传输等新兴行业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企业成本管理要求发生巨变,其成本信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决策依据。而且,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大多是介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忽略了比较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方法,且偏向于财务会计范畴,忽略成本会计的管理职能。1.2.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虽然也有一些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但是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现象严重,有的甚至与实际脱节,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数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方法体系过于陈旧,教学改革创新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未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2.3实践性教学环节匮乏成本会计针对的是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资金耗费,可操作性很强,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现实情况是,多数院校都不太重视成本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是与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一起进行模拟实验或实习,没有单独开设成本会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样学生只能从书本上了解成本会计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和成本分析等重要环节,没有直接接触实际,通常会一知半解。另外,多数会计教师没有实践经验,缺乏会计实务处理的工作经历,在教学中难免出现脱离实际与现实的情况,特别是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教学过程中还在传授以前的知识和技能,与当前经济状况严重脱节,阻碍了会计教育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强化成本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会计学科,它贯穿始终的是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即使是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也存在资金耗费的问题,以尽可能少的耗费生产更多的合格产品或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任何组织应达到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是模拟实验教学,它既能改善成本会计教学现状,又能缓解高校建立实习基地的压力。

2.1加强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成本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课程,可操作性强。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不熟悉生产流程及经营管理,对于成本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单纯地从课堂上无法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因此,在实习基地有限、实习单位难找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很好地解决成本会计的实务操作问题,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中学会如何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充分了解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2加强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弥补实地实习的不足

会计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因而在校会计专业学生一般都会参与社会实习,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所以高校一般都会建立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需要。但是受人员、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高校建立的会计实习基地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会计专业学生人数的需要,加上很多企业并不喜欢接受实习生,有的以种种借口阻扰学生的专业实习,使得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而通过构建会计模拟实验体系,可以弥补学生实习不足、质量难以保证的缺陷。

2.3加强模拟实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成本会计是研究资金耗费的一门专业学科,它着重探讨的是社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与补偿问题。就在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基本上都没有社会实践的经历,更谈不上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和资金运作情况,因而在学习成本会计时常常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而现有的课堂教学受学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通过模拟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学生对成本会计实践的不足,强化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处理成本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

3构建完善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模拟实验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会计模拟实验室,单独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室更是凤毛麟角。从现有的模拟实验来看,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即将《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高级会计学》等结合在一起而进行的模拟实验,且实验内容陈旧,实验软件不完整、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更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体系,加大实践环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3.1建立全新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体系

建立健全成本会计模拟实验体系是解决学生会计专业能力弱的重要保证,高校应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构建完善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3.1.1建设专门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室根据成本会计的教学特点和要求,结合在校学生的实践需要,高效应建立单独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先进的、齐全的电子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实现“一人一机”模式,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教学设备以及凭证、账簿、报表等基础资料,构建模拟实验室必需的各种环境和设备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成本会计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因此,高校应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购置最新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软件。现行会计属于软件只限于工业企业,其成本核算程序比较单一,成本核算方法仅限于传统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为改变现状,高效应配备专门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软件,该软件应既包括工业企业又包括其他新兴行业如物流、建筑安装、信息传输、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成本核算流程、方法体系、分析系统等,特别是应涉及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3.1.2专任教师提前进行社会实践从事成本会计教学的教师应提前进行社会实践,至少要在企业单位挂职锻炼一年以上,这样可以汲取足够多的会计实践经验,熟悉并掌握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以便于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可根据自身所接触、了解的社会实际情况,引导学校购置新的、符合社会实际要求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软件。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也会发生较大改变,适时制、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都将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高校教师应随时掌握成本会计实务的最新动态,深入分析研究生产的智能化、高科技的引进对企业成本结构的影响,积极探索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另外,资金耗费是社会问题,除了生产型企业外,非生产型单位也会发生成本耗费,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挖掘,掌握最新的成本会计处理方法,并及时反馈到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去,不断完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环节,提升成本会计的教学水平和效率。3.1.3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软件模拟实验软件通常是由科研院所开发的,由于条件的限制,这种类型的软件一般都只涉及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不全面也不完善,加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较快,使得现有的模拟实验软件明显滞后。因此,高校应多于科研单位和生产经营单位沟通,构建“三方”协调机制,共同开发研究新的、与现实吻合度高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软件,只有三方协调一致才能开发出好的、适用的的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软件,才能使模拟实验更具实际意义。

3.2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