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泰罗;科学管理;管理主义;经验管理;工具理性;社会理性
弗雷德里克·泰罗是古典管理时期的开山鼻祖,开创了管理学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原理学派。然而,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泰罗的经典管理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和挑战。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管理原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亚当·斯密以来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管理方式是一种“大棒加胡萝卜”的物本管理手法,已经适应不了新时期的要求。更有甚者,有人简单地把科学管理原理与人际关系学派思想对立起来,认为科学管理原理是一种冷酷的非人本管理,因此,在人本管理已经成为普适管理价值的今天,泰罗的思想更是显得格格不入。那么,泰罗的管理思想是否真的过时了呢?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看待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地位呢?本文从管理学说和管理学理论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它开创了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并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一、开创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家戴维·罗森布鲁姆认为,自伍德罗·威尔逊以来,公共行政学开创了三种研究途径,即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而管理途径又可区分为两派,即传统(正统)管理途径,以及当代以革新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NPM)。公共行政研究的传统管理途径可追溯至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的改革运动。当时为消除政党分赃和官僚腐败给美国联邦政府系统带来的祸害,改革者提出“政府事务中具有商业性质的部分应当以一种完全企业化的模式运作。”传统管理途径的思维和逻辑主要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之上的。任职于1913—1921年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应该用(企业)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认为“行政的领域是一个企业的领域”。因此,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我们应该以私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所谓行政问题就是管理问题。根据传统管理途径的观点,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能、效率以及经济的最大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普遍掀起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政府的机构膨胀、职能臃肿、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由此也推动了公共行政研究新的热潮,催生了公共行政研究的新管理途径。所谓新管理途径,一般又称为新公共管理(NPM)途径。与传统管理途径之发源相类似,这一新途径也主要是改革取向的,以期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新公共管理途径包含诸多改革假设,比如,公共行政的焦点应放在获取结果而非遵循程序上;公共行政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公共行政应强调顾客导向的观念,等等。与传统管理途径观点相类似,认为公共行政是非政治化的和企业化的,这是新公共管理途径的根本。在罗森布鲁姆看来,从价值、组织结构、对人的认识、认知模式、预算、决策观、政府职能等几个特征来说,尽管公共行政的传统管理途径和新管理途径之间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上看是殊途同归的,崇尚效率和系统管理是其不二法门的哲学基础。而追根溯源,管理途径作为现代公共行政学的一种主流研究途径,历史上滥觞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正是泰罗的学说,奠定了管理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合法性地位;也正是泰罗的思想,启发了威尔逊的研究灵感,从而触动他去吸收和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技术,写出了流传百年的《公共行政之研究》,进而创立了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共行政科学。
泰罗通过对时间动作制、职能工长制、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制的亲身体察,发掘出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法则———效率法则。在他看来,劳资双方都应崇尚科学管理工艺,追求生产率的提高,以实现双赢的目的。着名学者欧文·休斯认为,工厂装配线是体现泰罗思想的主要的社会领域,但政府运用科学管理的时间并不比它晚多少。因此,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泰罗当时就认为,科学管理可运用于公共部门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政府中官僚制组织形式的运作方式,是一种最佳方法,其系统控制的思想非常符合僵化的等级制、过程和惯例。标准化任务及按其操作的工人与传统的行政模式是吻合的。甚至利用秒表计时进行绩效测量的做法在庞大的官僚组织及其分支中也较为普遍。
在泰罗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尽管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决策学说、权变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各种管理学说和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然而,泰罗开创的传统管理研究途径,以及由其衍生的新管理研究途径,始终是公共行政学的正统研究途径,并未受到其它学派和研究途径的冲击而被边缘化。正如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所指出的,二战后管理学科领域出现所谓“理论丛林”现象,这使得泰罗等古典管理学者的观点被人发展得过于枝蔓,先后出现6个甚至11个学派的混乱局面。但很多学派其实是标新立异,只是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在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其科学性值得质疑。而惟独由泰罗开创的管理科学研究途径,其合法性一直经久不衰甚至有久尔弥坚之势。对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博兹曼提出过一个更具结论性的评论。他说:“科学管理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公共行政的实践和政府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对科学管理和科学原则的信奉迅速扩展并使其流行的正统做法,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人员的影响达到了顶峰。科学管理在1910—1940年期间一直对公共行政起着支配作用,它使公共行政具体化为一个学术领域。”
二、推动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的科学管理的转变
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它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倡导新的科学管理精神,推动了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关于这个问题,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中曾多次提醒人们不能只重技术而忘记了它的精神实质。他说:“科学管理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测量手段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根据实际而不是传统来决定所能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具体体现在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上。不仅是管理手段上的,更是管理理念上的。”因此,“他自己由于对大批的所谓‘效率专家’借用了他的方法而忘却了他的基本原理而感到苦恼”。管理学家邓恩评论道,“科学管理的‘措施’绝不等同也不应取代科学成本核算方式等等的管理技巧问题,而后者则是一种坚持收集数据、列表分析并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工业社会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倡导一种全新管理范式的‘思想革命’。”
为什么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而且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呢?这是因为泰罗一反传统的经验沿袭方法,采用科学的途径来解剖管理生活,探究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普遍原则。他把科学视为良好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他之前,没有数据,没有理论、原则或制度,就没有人会相信管理能出效益,人们也不会把管理看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比如,此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就意识到管理是土地、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生产力的“第四要素”,但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和重视。“只有泰罗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向社会的劳资双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阶层证明:真正的科学,那种能够导致充分掌握信息专业实践的科学不只是技巧、公式和规则,而是一种思想革命,一种世界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认为,“直到1885年泰罗开始探索之前,还从没有人对工人的日常工作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怎样工作被看作是一种想当然的事情”。英国着名管理学家厄威克也指出:“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
罗伯特·丹哈特则从公共组织理论的角度评价了科学管理原理对于实现管理范式演变的贡献。他提出:“泰罗着作中的哲学含义对公共行政学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们有可能觉得泰罗的科学很粗糙,但我们不能否定他推进了将严格的科学性运用于组织研究的观念。这种方法不久便成为了管理科学的主流。此外,科学原则最先是被运用于生产,但随后便‘向上和向外’扩大到组织的更高层次,或许可以说普及到了社会。”欧文·休斯更是对泰罗的思想充满誉美之词,他认为:“泰罗所追求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用效率和科学取代了特定决策,当通过科学管理使雇主和雇员拥有相同利益时,它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变革。”
上述说明,正是泰罗把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精神应用于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才使人类社会的管理世界观和管理范式进行了一次哥白尼式的变革,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具体来看,这种转变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经验管理的主体是个人,主要是通过有经验者起“传、帮、带”的作用,把长期积累的管理常识和管理窍门传授给其他人。相反,科学管理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由领导群体或管理群体来控制,同时还外加了参谋机构和智囊团(外脑)来辅助决策和参与管理。
(2)经验管理的客体(对象)是单纯的物,属于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而泰罗的科学管理对象不仅有物(如机器、工场),更重要还有人,它是通过对人的有效管理来实现对人和对物有机统一管理。
(3)经验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智慧、经验和个人胆识与阅历;科学管理依据的则是科学的方法、理论、工具、技术和艺术,实现了我国古代提倡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境界。泰罗明确指出:“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管理。”
(4)经验管理的程序简单和随意,没有规则意识和制度观念,“谋”和“断”合而为一;科学管理是一种程序管理和规则管理,讲究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管理的过程是分阶段、按步骤进行的,避免了主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泰罗反复强调:“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其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法律、条例和原则上。”
三、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性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而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进行理性化的组织设计。为此,他提出了“官僚组织”(或称“科层制”)的概念。与此相对应,韦伯极力倡导工具理性,以适应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对组织管理的要求。由于泰罗与韦伯大体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因此很多人以为泰罗也效法韦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把工具理性发挥到了极致,并由此断定泰罗的管理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根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人”假设来断定泰罗的管理就是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恰恰相反,在泰罗的着作和思想中,始终闪烁着社会理性的光芒,充满了关注弱者和劳资共同利益的人本意识。
要研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区分工具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基本涵义。所谓工具理性,是指在人性的设定上,把组织人单纯看作“经济人”,诉求物质利益上的最大化;在管理的对象上,把人看作是机器的附件或依附物,实施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在管理的价值取向上,关注组织赢利的最大化,忽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而社会理性,则同时关注人的多方面需要特别是社会心理需要、社会的公共精神和国家的公共利益。从总体上看,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管理,见物不见人,纯粹把人看作是工具性附属物。泰罗的科学管理虽然是在科层组织场景下进行的,受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方式,因为其根本目标在于最大限度提高组织效率和生产能力。但必须承认,它同时也注重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1)泰罗的管理哲学的初衷在于高扬“提高全国性效果”大旗,配合罗斯福总统倡导的“保护国家资源,增进全国性效果”的呼吁。泰罗认为他自己写《科学管理原理》一文有三个目的,其中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简明的例证,指出由于我们日常的几乎所有行为的低效能使全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并因此在美国全社会宣传和灌输科学管理的精神,提高社会效率和全国性效果。但很显然,传统的基于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思路往往是狭隘的,它只重视组织个人或内部的效益,其目标诉求尚未升华到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层次。
(2)关注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双方的收益,实现了由瓜分既定蛋糕向做大蛋糕的理念嬗变。在《科学管理原理》第一章的开篇泰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必然是对立的,但泰罗认为,“科学管理则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基础在于相信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3)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是合作博弈而非劳工阶层的“囚徒困境”博弈。在论证《科学管理原理》时,泰罗明确地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把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亲密友好的关系,强调为是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4)关注人的价值而非完全的“经济人”取向。如泰罗在国会证词中说:“先生们,有很多人把工人看成是贪心、自私、贪婪,甚至更坏的人。我完全不同意这些在社会上散布的污辱工人的滥言。我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工人同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并不比其他阶层的人更加贪心、更加自私。他们也不比其他阶层的人少贪心、少自私。”当代美国管理学大师T·彼德斯则认为:“注重时间和动作模式的泰罗,以他特有的方式增加了人们的自由。他的确定工序最佳时间的方法,使一线工人从盲目的、反复无常的工头手中解放出来。人们往往忘记了科学管理革命的两重性,一是对上面的管理者的,二是对下层被管理者的。”
综上所述,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一是划时代地开创了公共行政学源远流长的管理研究途径,并有着恒久的魅力;二是动摇了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高扬起了科学管理革命的精神旗帜;三是注重社会组织管理上的价值理性的转型,即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泰罗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历史的缺陷。比如,杜拉克指出,“科学管理原理的两个缺陷:一是它否定了管理的整体性和组织;二是割裂了计划和实际行动。”
【关键词】 科学管理;管理科学;管理学
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可以称其为“科学”的学科,历经一百多年的理论行探索和实证性研究,渐次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科学门类。这主要从两个层次上去理解:一方面是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理论研究基础,即在独具特色的学科门类上逐步完善了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完善了支撑本学科发展的理论研究基础;另一方面是说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独立的实证研究方法,即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工具逐步完善和成熟。此时,管理可以称其为“科学”,即管理科学。
无论是管理诸学说的多维思辨和发展,还是理论工具、研究范式、技术方法的形成过程,无一例外都基于管理实践者脚踏实地的“实务性研究”和基于数理思维的理论研究者的“科学性探索”的整合。管理科学经历了长期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才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
一、在管理活动中积淀了科学管理的思想
1.早期的管理活动产生了科学管理的诉求
在漫长的长达几千年的管理活动中,人类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管人之术,当人们难以解释其根本之时总是加以神化或虚幻化,这也就带动了神学、哲学和巫术的发展。当人类渐次地接受科学价值观以来的近100多年来,人们更相信管理是一门科学,更崇尚科学管理的手段,这也是管理科学理论建立的思想基础。
科学管理思想的建立,起源于企业管理者“实务性研究”的重大发现,他是美国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工厂的总工程师,后来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长期的作业和作业管理实践,终身探索科学管理方法力图解决如何提升单个工人的生产率问题。1881年,泰勒通过对工人操作动作的研究和分析,消除不必要的动作,改正错误的动作,确定合理的操作方法,选定合适的工具等,这些让泰勒总结出来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培训工人,使大多数人都能达到或者超过定额。这也是早期科学管理的实务性研究成果。1911年,泰勒将实务性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层次,其标志就是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管理著作,它标志着人类在长期管理实践中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
2.科学管理研究的深入和思想的成熟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铸就了科学管理学说的建立,这仅仅是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还不能断言此时此刻进入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时代。
随后的十几年里,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B .Gilbreth,1868-1924;Lillian M.Gilbreth,1878~1972)的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为科学管理的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泰勒相比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更加细致和更为广泛。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致力于以科学手段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的研究者与日激增。科学管理学说仅仅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雇主的低成本诉求与作业工人不断要求提升工资诉求之间谋求平衡点,其重点是从工业工程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各种要素间的均衡点。
二、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
1.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的技术路线分析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一个研究方向或一家之学说而已,管理科学的研究就较为宽泛,科学管理一旦升华到管理科学说明在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重大差异。所有称得上是“科学”的,诸如“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特有的学科体系;都必须建立独立的属于自己的基础性理论平台。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科学管理学说得到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科学管理学说体系。各家之言的枝繁叶茂带动了支撑这些学说的理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科学管理的不同学说渐次的找到支撑各个研究方向的理论分支,形成理论研究分支,即“管理学”的形成。管理学的建立为探索管理科学的原理、机理和本质勾画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支撑。
再次,就是管理学方法或者研究范式的成熟,管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借用和移植了其他科学研究的工具和研究方法形成了本学科的研究范式。如科学学、系统科学、工程学、运筹学和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使管理科学的发展构筑了强有力的论证工具和研究方法。
最后,形成了本学科研究的独特方法和基础理论研究范式,找到了隶属于本研究范畴的科学研究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根源。管理学这门学科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科学”了。
2.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丛林”时代
管理的实务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在上个世纪中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为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由于他们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孔茨把管理学派发展枝繁叶茂的现象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简要地概括了当时管理理论研究学派的“丛林状态”。
也就是基于管理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进入“枝繁叶茂”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为管理科学体系的形成开辟了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如果这一“森林景象”,没有探究隶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支撑使学科发展变成一棵有根有干的参天大树,就永远没有本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管理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为理论基础的建立“寻根”阶段。
3.管理科学发展的“寻根”时代
管理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各自学说和门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论支撑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理论研究者大都借鉴和移植其他成熟的科学工具、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理论支撑着本学说的论点。
(1)系统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系统论,主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时代的各家之说既不能举证其他学说错误的科学证据,也不能科学地论证自身学说的“处处可以行之”。人们发现了管理系统的存在,即管理是一个系统,不能简单地考量其局部而得出结论,于是管理理论研究借鉴“系统论”为其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就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了。系统思想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观点支撑着管理首先是一个系统的观点,要求管理者不可孤立的单要素分析某一特定事件。
(2)控制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控制论主要是强调了管理的核心职能,“控制和监督”,在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上都需要相应成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的支撑。成熟的控制论理论研究标志性成果应该是1948 年诺伯特?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论》一书,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
控制论认为管理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程的、生物的系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标准之间的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预定的目标状态上的。从理论说,适合于工程的、生物的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也适合于分析和说明管控制问题,管理是控制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对控制论原理最早的认识和最初的运用是在管理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论之于管理恰似青出于蓝,用控制论的概念和法分析管理控制过程,更便于揭示和描述其内在机理。
(3)协同论的引入和借鉴。引入协同论主要是强调了管理的协调职能,这也是确保系统效率的关键所在。“组织和协调”,在管理的实证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上都需要相应成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的支撑。协同论(Synergetics)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的创始人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把这个学科称为“协同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
协同论应用于生物群体关系,可将物种间的关系分成三种情况: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每种关系都必须使各种生物因子保持协调消长和动态平衡,才能适应环境而生存。协同论的领域与许多学科有关,一些理论是建立在多学科联系的基础上的,协同论的发展与许多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跨学科框架。协同论的出现是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为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4)其他理论引入和借鉴。近些年来,管理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寻根阶段,各个理论分支逐渐成熟,并各自通过移植和借鉴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工具及方法。
我国管理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是借鉴了数学、经济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成熟理论和方法,其中数学主要指运筹学、统计学、微分方程、随机过程、模糊数学、离散数学等。如运筹学、博弈论的引入为管理决策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信息科学、通信科学和网络数据库技术为管理控制和预警提供了外部支持;而线性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序列分析为管理预测提供了科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某些理论研究方法诸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也在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为管理的评价提供了科学技术方法。
4.管理科学发展的“思辨”时代
管理科学发展经历了寻根阶段之后,其发展方向变得渐次的清晰和有序,每一门类的子学科发展还必须经历“思辨”过程。所谓“思辨”过程,就是理论性研究的科学理论探索和实务性实证研究的辨析,经过这一辨析过程。管理科学将移植和借鉴的其它科学门类的技术工具、科学方法和原理在管理的实务性应用中探究其特殊性和独立特质,以寻求自身在学科门类上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借以形成独特的“管理科学”的理论与学科门类发展体系。
三、管理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脉络和展望
1.管理科学发展的脉络综述
(1)管理科学的发展是与管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的科学价值观念的形成相联系。
(2)管理科学的启蒙应来源于“实务性研究”不断探究和经验总结。(所谓管理科学中的“实务性研究”是指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管理方法研究和管理技术研究。)
(3)管理科学的发展应依托于“理论性研究”的长期探索和发展。(所谓管理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是指对管理行为探寻其本源、确立管理理论发展根基、构架嫁接、移植和创新管理理论的基础。)
(4)在实务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的相互辩证中得到发展。
2.管理科学发展的展望
现代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为了适应现代竞争的需求,管理科学理论研究也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观点或学说、呈现新的思维和学科门类。
(1)借鉴创新学及其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在管理科学的研究中有关创新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借鉴将成为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实务性研究的核心和重中之重。管理创新及其相关子学科门类必然得到发展,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提升核心能力的基础。为满足企业管理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的需求,创新学相关理论及其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势必成为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未来。
(2)信息论的成熟技术植入管理科学体系,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科学控制和预警,从而促进令人管理科学的发展和完善。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信息科学成熟的理论、方法、工具的成功借鉴和移植将成为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另一重要方向。现代管理科学的实务性研究,已经从时点研究发展到实时研究上,管理监督环节已不是总结性和评述性的结论性分析,而是利用现代信息学技术呈现前移性的事前控制和预警的发展方向发展。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也必将借用和移植信息论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的发展必将借助现有和未来的其他学科的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本身的理论性研究和实务性研究寻找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也必将随着其它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2]文胜,朱东华,任智军,胡望斌.基于数据挖掘的管理科学面上项目分析[J].情报探索.2006(9)
[3]赵长林.科学学的发展与命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005(5)
[4]周红,成虎.基于中国传统的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6(2)
[5]张玲玲,房勇,杨涛,张超,李若筠,刘作仪,杨晓光,汪寿阳.管理科学与工程热点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J].管理学报.2005(4)
[6]杨继平,邱菀华.决策科学的发展和展望[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7]高隆昌,王谦.试论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本质区别与区别本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8]黄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直觉主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9].Hopp, Wallace J.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management..Management Science, v54,December 2008
[10].Nelson,Barry L.Stochastic simulation research in management science..Management Science, v 50,July 2004
[11]Morrison,Donald G.;Raju,Jagmohan S.The marketing department in management science:Its history,contributions,and the future.Management Science,v 50,April 2004
[12]Shane,Scott A.;Ulrich,Karl 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duct Development,and Entrepreneurship in Management Science.Management Science,v 50,February 2004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本关怀
一、科学管理思想的第一步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那时期的美国经过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可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落后于当时科学技术成就和国内外经济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这种情况首先引起了同企业管理有关而又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注意,他们进行各种实验,努力把当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以便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使得泰勒着手研究科学管理的契机,是对工人工作动作的研究,其中的理论基础就是劳动分工。在研究中,他发现在一个组织中的工作可以被细致的划分为很多可被不断重复的动作。而管理就是把这些重复的动作通过标准化,以提高组织的效率,从而达到管理的作用。这种理念也是第一次由泰勒总结成为科学管理。泰勒在实践中,把工人聚集在一起,挑选一些一流的工人,把他们的操作动作进行分解,并记录下来。再加上工人一天所需要的休息和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出现的延误时间,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日工作量”。这也就是劳动的标准化。
在《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中,泰勒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方面,泰勒又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泰勒对企业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包括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标准作业条件、明确规定作业量、建立激励性的差别工资报酬制度。在管理科学的方法方面,泰勒提出了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并合理使用第一流工人以及如何进行标准管理的一系列具体的步骤与方法。泰勒在本书中立足于美国当时资源浪费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的事实,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他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只能是高的劳动生产率。即每个工人都下定决心每天努力作出尽可能多的工作。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工人却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泰勒认为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有以下三个原因:
1、工人中普遍流行着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如果他们全速工作,就会使大量工人失业,从而造成对整个行业的巨大伤害。
2、目前通行的管理体制缺陷甚多,以致“怠工”和“磨洋工”成了工人为保护自身最大利益而必须采取的一种防卫手段。
3、凭效率低下的经验法则行事,这是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的情况,由于这种做法,浪费了工人的很大一部分努力。
因此,泰勒认为必须采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法则。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他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最高的效率,争取最高的产量,实现最大的利益。这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著名的管理思想家厄威克在其在其著作《管理备要》有这样一段话:泰勒的工作遭到了别人的误解,认为他提出的管理方法是用来压制工人的,这对他对他来说是不公正的。因为他从早年到晚年,几乎勤奋的一生都是献身为工人服务的。”的确,在“经济人”的假设下,提高生产率,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是泰勒著书立作的目的之一,但如果仅仅只是认为泰勒是把当时的工人当做追求经济的“机器”也是有所偏颇的。我认为,在《科学管理原理》中也渗透着人本关怀的思想,如果完全割裂了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管理的联系,草率的认为科学管理就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管理是对经典的一种误读。泰勒虽是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但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同样也孕育着行为科学管理的萌芽。
二、管理目标要双赢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加里・哈默尔说:“20世纪的工业之所以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F・W・泰罗的贡献。即使泰罗被人轻视,但他的理性思想,天赋冲劲将会永存”。关于泰勒的可续管理原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从实行了他的科学管理方法,社会的生产力以每年 3.5%~4%的比率提高,几乎所有的先进国家的生产力都有大约50倍的提高,同时提高的就是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即便是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泰勒的科学管理依旧使得企业和个人在其中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初学管理的时候,常听老师们讲这样一句话: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门艺术。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发现这句话的奥秘所在。那就是管理其实是一种双赢,一种科学的艺术,具有科学的严谨,也具有艺术的浪漫,因为管理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判断、认识和对事物的感受。但遗憾的是,我们经常有人只看到其中的一面,过于追求其中的一面,而无法达到有管理效果。尤其是在管理知识性员工时,尤其在对失业的恐惧已经不再是员工主要工作动机的今天。规范化,最优化依然是现代科学管理仍然常用的手段,但如果认为只适用于对物的管理,而此时科学管理原则显得似乎不适用,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管理对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彻底。现代的员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样子,而是绝大多数都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伴随着工作内容的优化,工作形式的多样性,员工被要求要拥有越来越多的能力,要对组织目标负责,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组织要求员工必须有能力从事规划的工作,而不只是俯首听命。能做的规划的越多,意味着计划和执行的区别渐进模糊,意味着为自己的工作承担越大的责任,生产力也会越高。而只有当管理者认识到员工和企业可以共赢的前提下,才可能做出科学的管理,在会在管理中体现出人本关怀。否则一味地追求企业的效率而忽视了人,就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的开篇就写了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确保雇主的财富最大化,与此同时也要确保每一个雇员的财富最大化。而这种财富的最大化,不仅仅是指公司或其股东的高额红利,还包括公司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发展都达到其最佳状态,这样的财富才能够长久。而对于雇员的财富最大化也不只是与同阶层的工友相比得到更高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它还意味着每个人都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状态,使每个人都能够从事与他自然能力相匹配的最高等级的工作。
从这个管理的目标出发,就能看出泰勒改进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使得一切可以产生财富的人或物,都达到可持续的最佳的状态。
泰勒在书中写到“科学管理的基础正是在于建新雇主和雇员两者的真正利益是相同的也是一致的;没有雇员的财富最大化,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就不具有持续性,反之亦然。”企业或组织中,不能一味的强调一方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员工或组织成员自身的利益,而不仅仅只强调无私贡献是一个企业或组织更好发展的前提。在那个资本家忙着剥削,劳动者急于反抗的时代,泰勒这种管理目标的提出无不体现着平等和人本关怀的理念。
三、激发工人主动性的最佳的管理方法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写道: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激发每一个工人最大的积极主动性。他在书中反复重复一个重点:为了激发工人的主动性,管理者必须为其所管理的工人提供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特殊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快速提升或晋升的希望;更高的工资,其形式可以使丰厚的计件工资或者是基于快速有效的工作的额外津贴;工作时间的削减;与普通工人相比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等等。泰勒的动作研究使得生产更具高效标准,但那仅仅是泰勒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要想持续的进行这种高效标准,还需要激励因素的支持。
后来的行为科学管理学派中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也指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而这其中的激励因素就是泰勒提出的“激励主动性”的一种发展和完善。
四、培训改变工作效率
泰勒在书中这样写道“当我们不在一群或组的方式管理工人,而要转为研究每一个工人个体的时候,如果工人不能完成他的任务,就需要有一位有能力的老师来教他如何工作才能做得最好,这些老师还要指导、帮助和鼓励他,同时进一步研究它是否适合当一名工人。在这种计划下,每一个工人都被个体化对待,而不是粗暴、严苛地把那些仅有一次没有完成工作的工人解雇,或者扣除他们的工资。我们给工人以所需的时间和帮助,让他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如果他在智力和体力都不适合这份工作的话,我们就把他分配到另外更适合他的工种上去。”这段话就细致的表述了泰勒对于培训的做法和理解,虽不够系统化,但对于培训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培训后效果的反馈都有阐述。可见,泰勒是十分重视对工人能力的培养,而这种培养正是为了使得工人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虽然需求层次理论是在1943年提出的,晚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但在此书中关于已初见端倪。当然,有的人也会认为,泰勒培训好工人是为了工人能更高效的为资本家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我也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无论目的为何,在这个过程中,泰勒都是秉承着一种科学中立的理念,即便是为了提高效率,工人也在其中获得了应有的报酬,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都体现了泰勒对于人本身的关怀。
反推我们现代管理中的培训,要从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学习培训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培训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需要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而这个结合的过程就需要管理者首先了解企业的需求。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目标,从现有的岗位、规模、技术等方面对培训的需求进行事前的预测,在需求来临前就先培养好人才,做好储备,已面临工作中的出现的挑战。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员工素质欠缺什么就培训什么,与职位特点紧密结合,不搞学而无用的培训。
其次,员工的需求也很重要。在培训的时候要考虑员工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和水平,以及是否可以胜任该岗位。而不是盲目的搞培训。合理安排培训的方法渠道,因人施教,因岗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晋升,自我发展也是培训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当培训与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相结合时,员工才更有主动性,积极性。这也体现了泰勒在科学管理中的人本关怀理念。最后,培训还要做好定位分析的工作。第一,进行整体判断。就像泰勒对于一个任务进行动作分解一样,管理者需要了解业务重点,发展方向,以目标为导向。第二,对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组织在技术和结构上的变化,对组织优劣、员工能力及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确定培训重点。第三,进行工作分析。依据工作说明书和工作标准,明确职位的职责、工作条件及人员素质。
读罢此书,掩卷深思。泰勒的智慧遗产让如今我们依旧受益匪浅。对于科学管理原理的再度解析,重读经典,对于物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区别更加明晰。客观地社会条件,是管理思想诞生、管理方法有效运用的土壤。当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进步到一定高度,领导者们民主开放的作风,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管理的目标也是不断地提高,不再局限于物本管理,而是追求人本管理。以人为本,企业才可生存发展,管理才可以高效。当然除了客观因素,也依赖于被管理者的知识水平,道德素质的提升。
纵观我国当前的企事业单位,在管理的过程中,虽然口号上追求“以人为本”,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比如:中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工作中更重注人际关系而不是工作效率。从事工作更多的是靠着经验或者人情的安排,并没有以岗定人,导致许多规章制度形同摆设,工作绩效也只是追求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单位的管理者对“人本管理”还没有足够认识的前提下,就为了追赶管理时髦,盲目的贴上“人本管理”的标签。这既是对人本管理的曲解,也无益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科学管理原理》并不像曾经我在教科书中看到的那么冰冷机械化,而且有很多带有温度的管理理念。以至于后来行为科学管理时期的很多理论都可以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找到影子。《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是“物本管理”的巅峰,“人本管理”的启蒙。
参考文献:
[1] [美]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美]彼得・W・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09-213
[3] 王昊.论泰罗科学管理的当代意义和历史局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1):56-60
关键词: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理论;企业管理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任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的泰罗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管理时代——泰罗科学管理时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之前的管理理论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弊端,因此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精华
1.1科学的作业方法
泰勒通过长期在现场观察工人的工作情况发现工人消极怠工是因为工人需要自己思考工作的方法、选择工作的工具等,而他们既没有思考这些问题的时间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所以就出现了“磨洋工”的现象。因此泰罗通过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等方法,对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反复研究,剔除不必要的人力、时间浪费,制定出精确的作业方法和作业程序。泰勒制定出科学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极大发展。
1.2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传统的生产活动是由工人全权负责的,工人则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来做。一旦工作出现了什么问题,工人要承担很多责任。泰勒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生产,而科学的方法就是找出标准、制定标准、按标准办事。并且使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有专门的人负责工作的计划安排,专门的人来执行这些计划。因此在泰勒体制中就出现了管理人员、事件测定人员、教师、任务管理人员等以前旧体制下未曾设立的人员,这些人员与员工通过沟通来分担责任。
1.3雇主与员工的双赢
在泰勒以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雇主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如何“分蛋糕”上。但是无论怎么分都不能使雇主和工人满意,因为蛋糕太小。泰勒提出雇主和工人之间可以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关系,管理要确保每一个工人和雇主事业的高度繁荣。这种观点引导人们把目光从“如何分蛋糕”转向“如何把蛋糕做得更大”,使得雇主和工人由敌对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劳资关系的改进更加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1.4人本管理思想初见端倪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提出来以后,曾受到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科学管理思想把人当作会说话的机器,是对人权的侵犯。其实这是对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误解。泰勒对工人会进行挑选,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人给予帮助,使雇主和员工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是对人性的尊重。
2现代管理理论
2.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业人际关系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盛行了一二十年之后,日益显示出一定的局限:重物的管理,轻视人的管理。这种以“经济人”为基本人性假设的管理方式,在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有了实际提高的情况下局限性日渐显露,西方企业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客观上要求寻找新的思想和方法。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提出了工业人际关系学理论,其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2二战之后形成的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
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区分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克服了“社会人”假设只注重情感因素的片面性,而以“决策人”为基本假设和研究的出发点。因此他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二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与管理紧密结合,更多的现代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了,主要的学派有:经验或案例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企业管理理论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且管理理论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而是更多地把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系统,注重内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2.3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停滞与不景气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事实迫使美国人不得不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世界,以寻求重新振兴经济的新对策和新出路。
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开始研究日本的企业管理,进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日企业管理比较研究热潮。日本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而掀起了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建设。
2.4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反思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管理人员数量的快速膨胀,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人们开始对已有的管理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纷纷采取措施开展轰轰烈烈的组织变革运动。1990年,彼得·圣吉发表了《第五项修炼》,提出企业如何通过系统学习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造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辟合作出版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提出要从根本上反思业务流程,对其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与速度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1992年威廉姆·戴维陶和迈克尔·马隆出版了《虚拟公司》一书,引发了管理上的一场新的变革。
3科学管理原理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联系
(1)梅奥的工业人际关系理论其实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中人本思想的扩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提高,泰勒的对人性简单涉及的做法显然不合时宜,因此人本管理思想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就产生了工业人际关系理论。
(2)无论是企业再造理论还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都有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子。20实际90年代由汉默、钱皮提出的企业再造理论在强调流程效率方面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一脉相承的。泰勒着重删掉不必要的动作,而钱皮重在删掉不必要的流程。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来提高组织效率,注重质量,反对传统的终端检测方法,主张在流程中保证质量不断改进。这些都是对科学管理原理的继承。
纵观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现代管理理论都是对科学管理理论某方面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当代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还在采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思想,一小部分企业由于行业性质而对科学管理的思想稍加改变。迄今为止,科学管理在中国方兴未艾。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7.
[2]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为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分析,以期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到借鉴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时代,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已从单个的人力资源竞争上升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竞争。因此,我国企业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在这方面西方的人力资源发展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借鉴。
1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
(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18世纪下半期,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n·Smith),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理论。这个阶段处于资本主义初期,只是把人视为一种普通的物质资源加以利用,即仅仅把人作为人力、劳动力、“会说话的工具”。
(2)科学管理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人们认为企业应该采取科学和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如何最有效地设计工作,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勒(Frederick·W·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控制和提高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就是怎样设定工作流程和工作时间以便高效的利用人力。从本质上讲还是把人作为一种劳动力,是和机器设备一样的生产资料,只是劳动效率比传统管理方式的效率更高。
(3)人际关系与组织行为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际关系学者把管理的注意力带到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方面来。这种管理思想的产生是美国人梅奥(Eltor·Mayo)的霍桑试验。试验证明,员工的生产率不仅受到生产方式设计和员工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某些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可以说把人和普通的工具等物质资源进行了区别对待,意识到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可是因为过于强调人的行为特性,和实践有些脱离,在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1954年,当代著名的管理科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正式提出“人力资源”一词。进入7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初步成型。它是用系统理论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把企业的全体员工和全部物质资源视为一个系统,人是企业的主体,主要是系统权变理论。社会系统学派强调系统观点,社会的各级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组织中经理人的作用就是在协作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对协作进行协调,以便组织能够维持运转,代表人物是巴纳德(C·I·Barnard);权变理论学派则强调权变的观点,认为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或交替运用有关理论,以达到工作、组织、个人三者的最佳配合,代表人物有摩尔斯(Morse·J·J)。
可以看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较之前面有很大进步。前面的管理阶段理论基本把人的各个层面割裂开来,相比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把人放入系统中考虑,人不单纯以物质资源的形式存在,也不单纯以社会性的人的形式存在,把人员放入到组织中,具有系统性、多样性特点,认为前面的理论没有一个是普适的,只有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各种理论应该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在理论、方法和制度方面都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西方的人力资源的演进中看到西方的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对人的认识、管理以及开发的深化过程,这些都可以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加以借鉴和改进:
(1)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我国人口众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却相对较少,人口素质也就相应的差。好在我国政府早就意识到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重视全民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使人力资源真正满足当期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任重而道远。
(2)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很难讲那个更先进,但是不同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工作动机和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选择管理模式上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管理模式或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模式。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目标应是达到使组织中的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工作绩效达到最大。超级秘书网
(3)对人员进行可持续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也是劳动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主要是培养工人的知识、技能、经营管理水平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创造条件使人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并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提供职工发展机会,让其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职工感觉到实现企业的目标就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绩效。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拥有人力资源的企业是最有潜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国家是最有潜力和竞争力的国家,我们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以期发挥人力资源的真正效用,为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对外贸易大学.2001年
关键词:
人治化;人性化;科学管理;现代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22-01
1人治化管理
人治化管理是硬性的、刚性的,没有弹性。一切行动都要按照管理的规程,进行科学的规范和严格的要求,并运用科学的制度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科学的规范性和严格的制度性。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针对“磨洋工”现象提出了科学管理,包含这人治化管理思想。
首先,分析“磨洋工”现象。“‘磨洋工’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的本性使然,都想轻松随便,这可称之为‘本性磨洋工’;第二,由于人与人的关系而造成的错综复杂的想法和重重顾虑而引起的,这可称之为‘故意磨洋工’”。
其次,采用科学管理。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财富最大化,就要采用科学的管理。一是采用科学实验方法,利用秒表等工具,进行动作和时间的研究。以减少多余的动作,提供方便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来降低劳动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这是保证工人能够科学规范地工作的重要条件。三是管理者从工人中分离出来,使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对工人工作的规划和指导,使工人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再次,采用制度管理。一是采用差额计件工资制来分配工人工资;二是对于不合适工作的工人,安排他们到另外的工作岗位去;三是对于工作和休息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
2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则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理解人,科学与严格相统一,管人、管思想相统一。
第一,尊重人的本性。人不是机器,必须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工作任务。科学管理的任务观是建立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基础上的。“这些任务的定额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需要工人高质量细致地完成。同时,必须明确,绝不要求以损害工人身心健康的速度来完成这些任务。每项任务都是这样拟定的:胜任这一工作的工人能够常年以这种速度操作,并感到身心愉快,变得富有而不感到劳累”。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一是利用“差别计件制”来提高工人的工作。利用差别计件制使工人在劳动消耗减少的情况下而工资增长很多。二是及时奖励。“奖励可以起到激励工人的目的。而要想有效地激励工人竭尽全力地工作,这种奖励就应该在任务完成后立即兑现”。
第三,对工人进行培训。把工人培养成为能发挥最高劳动效率的“第一流工人”,让工人能力和工作岗位相结合,使工人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愿意努力工作。对工人进行培训是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标志,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人的生产能力,使工人工作方式更科学合理,劳动消耗少,工作效益高。
第四,给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另外安排工作。优胜劣汰是无情的,在现代企业更是明显。而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里优胜劣汰却带有很强的人性化。不是把不能胜任者丢弃不管,而是另外安排工作,从而使每个工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免去后顾之忧。
第五,挖掘工人的创造能力。工人是有很大的创造潜能的,只要经过科学的培训,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激励,就能发挥出创造潜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财富最大化。
第六,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一是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在工作和责任上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几乎整天和工人工作在一起,帮助工人,鼓励工人,为他们提供方便。二是管理者对工人经常提供帮助和关注,提供无偿的咨询。
第七,给工人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一是工人的劳动时间减少,合理地安排了整修时间。二是周末有休息时间。三是每个月有带薪假,而且时间由他们自己选择。
3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人治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结合。人是有感情、有创新、有激励、有积极性,也有惰性,可塑性强。因此,在管理上既要进行科学的规范,严格的制度,又要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强调管人、管事相结合,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现雇主和雇员利益的最大化。在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所讲到的管理者所做的工作正是这几个方面:“第一,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选择各自的工作,并各尽其能地进行自我培训。第三,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第四,管理者与工人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而在过去,管理者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职责都推给了工人。”
[关键词]泰勒;法约尔;马克斯韦伯;贡献;局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84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
1 泰勒的科学管理及其贡献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包括如下几点。①作业管理。第一是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第二是制定出管理培训工人的科学合理的方法。第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性的报酬制度。②组织管理。第一是区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第二是建立健全职能工长制。第三是实行例外管理原则。③管理哲学。
泰勒的科学管理对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①实践和作业的研究活动发现,如果不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就能使工人保证最轻松最高效的进行并完成作业,这一发现至今还是企业进行管理得重要依据。②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一项任务管理,任务管理由实行标准化、建立激励工资、科学规划作业标准等众多原理构成,对当今的众多企业的管理工作都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③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考虑经济因素对员工的刺激作用,以及它对产出效率的影响。为以后的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进行“人际关系”的考虑的“行为科学”提供了新的思路。④在科学管理理论中,倡导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互帮互助,互相协作,分别对自己所处的职位负责,例外原则为之后管理工作的分权化原则与事业部的规章制度等众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管理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片面地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看待企业员工。在泰勒和他的追随者的思想中,都认为企业家都是出于获取最大利润的目的来进行管理,而工人们则是出于获取最大限度的工资来进行工作。其实工人们除了经济动机外还有其他的许多社会方面方面和心理的动机。②以机械模式的观点来看待员工。科学管理理论过分强调管理制度、规范等技术因素,不注重人群社会因素,忽视人的主动性。③研究范围较狭窄。企业内部的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是科学管理进行研究的重点所在,这样一来虽然解决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完成效率的问题,但是没有在根本上解决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怎样处理的问题。④组织管理中的职能工长制会造成当时政出多盟,多重领导等。
2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该理论的贡献
计划、协调、控制、组织和指挥,是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另外还有14项管理原则:权利和责任、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劳动分工、纪律、统一领导、集中、人员的报酬、秩序、等级制度、人员的稳定、公平、人员的团结以及首创精神。
法约尔认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清楚管理我八原则的内容和怎样进行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还必须对其管理得活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全面管理得技能和知识。
关于法约尔对管理职能、管理技巧和管理原则的独到的见解,形成了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构成了管理理论发展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法约尔第一次将管理得职能和原则进行了明确、系统地划分。在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中,其研究对象就是那些大企业,它的理论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构成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形成了至今为止管理学教科书中主流的框架体系。
3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集权组织理论以及该理论的贡献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中,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①理想中的行政组织。所谓的理想中的行政组织,就是指不是通过传统的世袭地位进行管理,而是通过职位与职位进行管理工作。②对权利的分类:传统类型的权利;法理类型的权利;个人魅力类型的权利。③理想行政组织的管理规章制度。韦伯觉得所谓的管理就是说明管理者通过自身的知识为依据进行大方面的控制,管理者根据自身能力胜任工作,并且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
韦伯的主要贡献包括如下几点。①他首次提出了行政组织管理,因此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②划分了权力的类型,他认为最好的权力类型应该是法理型的,即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③韦伯的这一理论,对泰勒、法约尔的理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对后来的管理学家们,尤其是组织管理论得学家们有着非常大得影响,可以说韦伯得这一理论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进行了一定得描述,而也是这些描述为官僚组织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制度化的组织规则。④韦伯不仅就科层这一社会的子层面作了分析,而且注意到把它放在整个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下考虑,这为现代管理学理论把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来认识,提供了思想史上的渊源。
4 结 语
在现代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古典管理理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典管理理论实现了人类在探讨管理问题上的升华,是人类第一次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管理问题的探讨,有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一些管理职能和原则,并提出该原则和理论是存在于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就能够发现这些原则。对时间和动作研究活动的开展,使现有的管理得以摆脱传统的经验式与单凭感觉进行判断的方法,而这对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还依旧只是停留在经济人的基础上,没有从根本上重视人,而只是将被它管理的对象当做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来看待,没有对其产生足够深刻的认知。另外,古典管理理论对于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考虑欠缺,没有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71-02
1图书馆管理方法的调查分析
根据盛小平教授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目标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方法、激励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科学管理方法被认为是目前图书馆最适宜的管理方法。
2目标管理方法
1954年,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P.Drucker)第一次提出目标管理后,不仅在理论上得到迅速发展、完善和系统化,而且在实践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开始试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从此以后,目标管理开始在我国图书馆界得到应用。
图书馆目标管理是在重视成果的思想指导下,图书馆主管人员与下属人员共同选定一定时期的共同目标,制定方针,层层分析目标,落实措施,安排进度,具体实施,取得成果,严格考核与评价图书馆内部自我控制、自主管理达到管理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图书馆目标管理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整体性。(2)有序性。图书馆目标管理往往是从确立总体目标开始,然后对总体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分解为高层目标、中层目标、基层目标、个人目标等,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3)成果性。(4)参与性。(5)激励性。
图书馆实施目标管理有一些基本条件,这主要包括:(1)图书馆领导要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制定与执行;(2)需要图书馆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3)要加强馆领导与员工、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4)能有效控制目标的实施;(5)要建立目标管理的激励机制。
3科学管理方法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勒(Frederick W.Taylor)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中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几条基本原则:(1)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代替单凭经验的方法;(2)在集体活动中取得一致以代替不一致;(2)实现人们的彼此合作以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4)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而不是限制产出量;(5)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工人,从而使他们和他们的公司都取得最大的成就。
吴慰慈先生在《图书馆学概论》中指出:现代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既不是传统的行政管理,也不只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管理,更不能把它简单地概括为数学方法加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从上面观点来看,国内所定义的“图书馆科学管理”与泰勒模式的“科学管理”并非完全一样,前者显然是强调一种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4激励管理方法
激励作为一种管理方法由来已久。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被认为是当时通用的最佳模式。
图书馆激励管理是指运用满足图书馆人员的需要、愿望等手段,来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职工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激励管理的作用体现在:(1)通过激励了解图书馆员工的需求,并千方百计地满足其需求,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消极行为被摒弃;(2)通过激励提高图书馆员工接受和执行图书馆目标的自觉程度,使图书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3)通过激励提高图书馆员工的行为效率,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效率;(4)通过激励激发图书馆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其积极工作,关心集体,爱馆如家。
5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摘要: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的“柔性”文化催生了东方的人本管理思想,而西方的视人为“工具”的文化特征孕育了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本文就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两种文化下的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管理思想
管理的实践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其理论也在逐渐的发展、完善和更新。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处于萌芽状态,并且其管理理论大多是由工人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得来,缺乏科学实验的支撑。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亨利・甘特、弗兰克・杰布雷斯夫妇及亨利・法约尔等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随之亨利・法约尔又提出了组织管理理论,该理论补充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之处。二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段诞生了现代管理理论。西方理论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人的假设――“经济人”和“社会人”而进行的,而中国的管理思想虽没有西方管理思想的门派林立,但总结出来,大多都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依托而产生的。中国的管理思想以重视人的管理为所有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1 西方管理思想的特点
1.1 人在企业中的主体性逐步得到承认
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前提就是把人假设为“经济人”,把人看作是工作的“机器”。科学管理理论的原则要求工作精确化和标准化。科学管理思想的目的在于追求工作效率的最大化,这是科学管理思想、方法的基础。泰罗认为工作效率最大化是工人和工厂主财富的最终来源。而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就是使得每个工人在工作时候的动作都按照标准化进行。由实验得出的标准化动作是人工作时候的极限动作,在实际的操作中并不适合所有的工人,这样便使得工人产生了极大的抵抗情绪。继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之后,法国的亨利・法约尔进行了补充。但是其对人的假设依旧是“经济人”的假设,工人的地位依旧没有得到改变,工人依旧是工厂主进行生产的“机器”。
以埃尔顿・梅奥为代表的的现代管理学派创立了行为科学学派。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泰罗的“经济人”假设已经严重阻碍了当时西方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对“人”的解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要求给工人越来越大自由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行为科学学派就是在此时应运而生的。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该理论的实践来源即著名的霍桑试验。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了影响工人工作效率因素除了物质条件以外,还有工人的工作情绪。行为科学的性质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行为科学理论对人进行了重新假设,认为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他们不仅追求物质上奖励,而且更加看重情感因素方面的寄托。同时该学派还发现了在工人中间存在着一个“非正式组织”,该组织对工人的工作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2 管理组织边界的逐步延伸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是管理学界的一次革命。他采用实验的手段得出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得经验管理成为了历史。但是该理论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该理论的重点仅仅停留在执行的层面,即要想提高企业的利润,就要增加工人的劳动效率和劳动强度。由于泰罗本人一直处于最基层的工作环境中,所以泰罗解决的主要是企业生产层面的问题,而对于企业本身的计划、组织、指挥、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到。
与此同时,欧洲组织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亨利・法约尔与马克斯・韦伯也在形成并完善着他们的理论。他们理论的研究重点则是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的职能。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仅仅从生产层面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整个企业是一个整体,必须从整体的观点进行管理。另外,一个企业必须具有以下六项职能。(1)生产设计职能。该职能是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最基础的环节。(2)日常运营职能。日常运营包括日常原材料的采购、成品的销售及产品的售后。(3)财务职能。企业日常的花销及生产资金的预算、决算。(4)安全职能。企业要对本企业的员工、财产提供安全保障。(5)会计职能。企业固定、流动资产的统计,日常账务往来及年终报表的制作。(6)管理职能。企业的管理职能包含以下五部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3企业职能的专业化趋势在加强
在西方传统的管理阶段,资本的所有者即是管理者。在工厂中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管理,而管理的经验完全由工人在长时期的工作中获得,并且工人的工作标准也完全由工人自己来定。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复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本积累的迅速扩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管理职能逐渐与资本的所有者发生了脱离,这就出现了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对工人进行管理。如此便使得公司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且具备了现代公司的雏形。专门的管理阶层从此就出现了,“科学管理理论”也在此时产生了。
1.4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趋势加强
20世纪初,西方传统管理理论的得出主要依赖于最基层工人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缺乏科学的依据。此时公司的决策层即是公司的资本所有者。所有的管理内容都是领导者一个人的艺术体现。领导者依据个人的经验、阅历,甚至直觉进行决策的制定,这个时期根本没有专业的人员或咨询机构来提供专业性和客观性的意见参考。所以,该决策缺乏科学性的决策比对,不能很好的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由挑选出来的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规定的动作,然后经过多次的实验得出来的,这些实验有著名的“搬运生铁块实验”和“铁锹实验”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给管理者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二战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在企业的管理中出现了新的管理决策模式即数学模型和系统管理理论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对管理决策提供了定量依据和整体性观念。
2 中国管理思想中的文化特征
2.1 浓厚的政治色彩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早在五千年前的远古社会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组织――部落和王国,而部落和王国的日常经营和运转就出现了管理。接着诞生了奴隶制的国家,奴隶制国家有等级森严的权利机构,这种机构中就存在着管理的思想。秦朝大一统的国家中出现了中国完善的封建专制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哲学家进行反复论述的一个思想就是人的本性和人际关系。他们提出的三纲五常思想是整个封建国家进行统治的核心武器,也是中国文明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漫长的历史中,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文化。儒家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和“中庸之道”都是封建帝王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中国古代最典型的历史形态――王朝的更迭,战争也在所难免。于是在战争中产生了兵家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是兵家管理思想的结晶,该著作阐述了“为将之道”、“用兵之道”、“用人之道”等。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不管是儒家的人本管理思想还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都体现出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2.2 管理方式的中庸化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雍也》)。其含义就是中庸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是最高的德性修养。孔子的中庸之道教导我们,行为方式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内仁外礼,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正平和。这是人们在对事物的是非进行评价的标准。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必须把握适度的处理原则,避免因一些过激行为而产生相反的效果。哲学观点中,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都有自己的度。如果超过这个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孔子“中庸之道”的行为准则就是确定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
2.3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础是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对该事物的管理过程也应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对事物的管理要做到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相统一,要把管理的各个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和谐是我国古代思想的的灵魂就。君臣和谐可以兴国,家庭和谐可以兴业,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丰产。和谐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上的操作,更是人在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理想境界。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老子》一书把管理分为三层,第一层即“不知有之”,就是说君王在对老百姓进行管理时,最高境界就是老百姓没有感觉到你的存在,但是国家已经国泰民安。第二层是“亲而举之”,意即老百姓能够知道你的存在,并且愿意和你亲近然后经常颂扬你。第三层“畏而辱之”,就是统治者用残忍的手段镇压老百姓,随意地欺负他们。显然,这三个层次说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形成不同的结果。如果一个企业的成员能够自觉、自愿的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发地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这可谓就达到了孔子的“从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境界了。
3 中国管理哲学和西方管理科学的融合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科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这种巨变中寻找更好的管理方式。昔日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目前的发展环境。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大,生产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产品的销售范围日趋国际化和全球化等,这些因素也使得东西方文化管理思想在互相的碰撞、融合。因此中国的管理思想不仅要继承和总结传统的管理哲学,还要勇于去研究、总结、吸收西方优秀的管理思想。
高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推进了管理的精确化。另外,诸如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管理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这些学科的发展符合西方的“刚性”管理思想。但是正如梅奥等人创立的行为科学学派的假设前提是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依靠精确性的标准来解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对经济上的需求是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除了物质上的,人们更期待有情感上、心理上、社会地位上的需求。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大于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西方的经济学家开始对日本的企业进行观察、研究。最后发现,日本对企业采取的管理方式并不是当时世界上认为最好的管理方式――美国企业的管理方式,而是采用了具有浓郁东方特色的管理方式――以人为中心。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正是中国儒家的“以人为本”、“中庸之道”,从此西方的管理学家开始借鉴中国的管理思想。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有机融合,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张景安.科技全球化在中国:挑战与对策[N].中国信息导报, 2002-12-18(2)
[2]张焰,周铁军.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本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2(10),73-74.
[3]马鸿飞.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的整合[J].理论探讨.2002(2),46-47.
[4]何叶菊.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J].综合管理.2008(7),143.
[5]张婷. 中西方管理特点比较分析[D]. 山东.山东大学.2009.
[6]董靖保,王尚义.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0(4),50-52.
[7]西蒙. 管理行为[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8]郭咸纲. 西方管理思想史[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