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

第1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70岁以上的男性。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这种悄悄来临的特质,使得骨质疏松被冠以隐形杀手之名。

骨质疏松症有很多表现,其中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最常见、最典型。

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可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最常见 ,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都有困难。

在我国,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痛占患病率的67%,有些病人还伴有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神经放射状灼痛等。脊柱是全身重力的支柱,它本身的活动为背伸、前屈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多是伸屈活动。因此,腰背部伸屈活动的肌肉很容易疲劳,尤以背部伸肌更容易疲劳。正常人能很快自行调节,休息时肌肉完全得到放松,血流量与代谢恢复正常,很快能从疲劳中恢复过来。但骨质疏松症患者则不同,脊柱的承重能力逐渐下降,使静止休息时背部肌肉仍在收缩活动,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腰背部疼痛。

初起时腰背部疼痛只在活动时出现,稍微休息即可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出现持续的腰背部疼痛,有时还伴有多处骨关节痛、软组织抽搐痛或神经放射性痛。如果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不变(如久站、久坐等),可使疼痛加重。在用力或持重物时可诱发疼痛加重。

脊柱变形

驼背畸形最常见。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发生身高缩短、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

人体的脊柱椎体是松质骨,很容易因骨质疏松而改变形态。骨质疏松患者的钙大量丢失,骨小梁萎缩,骨量减少,导致骨结构松散,骨强度减弱,使脊柱的承重能力减退。这时即使承受本身体重的重力,也可使椎体逐渐变形。若椎体前部分压缩,即呈楔形变。多个椎体楔形变后,脊柱随之前倾,腰椎生理前凸消失,出现了驼背畸形。

因年龄增加和活动量减少等因素,身体各组织、器官会出现退行性变。椎体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使椎体间隙变窄,因骨质疏松引起骨结构松散,强度减弱,原有呈立柱状的椎体(高度约2厘米)受压变扁,每个椎体可减少1~3毫米。人体24节椎体的压缩变扁和椎间隙变窄,可使身高缩短几厘米(平均3~6厘米)。由此不难理解人们常说的“人老了,变矮了”。

随着骨质疏松程度的加重,驼背曲度的加大,增加了下肢各关节的负重,出现多个关节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紧张、痉挛,膝关节不能完全伸展,疼痛更加严重。

防治方法

防治骨质疏松的目标是避免初次骨折和再次骨折。即当骨密度降低但无骨折时要进行干预,防止发生第一次骨折;第一次骨折后要预防再次骨折。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三个部分,也可称“三阶梯”,即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运动治疗。

1 基础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给予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骨质疏松的可控危险因素包括缺乏锻炼,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量饮酒或饮咖啡,低体重,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光照或摄入少),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高或过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均衡膳食,避免烟酒,慎用药物,体育锻炼,加强保护,防止跌倒,可以把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钙和骨代谢可受饮食习惯和食物影响。钙摄取不足的原因是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摄取不足。大豆制品、蔬菜、水果、海藻等物质对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具有预防效果。牛奶、乳制品、豆腐和黄绿色蔬菜每日不可缺少,鱼类和贝壳类海产品也尽量摄入,保证每日800毫克以上的钙摄入。在此基础上,注意保持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平衡。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主要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其中钙剂可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 推荐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我国老年人每天从饮食中得到的钙约为400毫克,应补充500~600毫克,但要避免超大剂量补充钙剂。目前,市场上各种钙剂含有的元素钙量不同,应选择含量高的钙制剂。

能在胃肠道自然溶解(不需胃酸条件)的钙,包括牛奶中的钙和枸橼酸钙,适合老年人等胃酸低的人群。枸橼酸钙可在胃排空时服用。碳酸钙需胃酸条件溶解,限制老年人等胃酸低者服用,最好餐中服用,胃酸和食物中的酸可助其溶解。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降低骨折风险,成人推荐剂量5毫克/天,老年人推荐剂量10~20毫克/天。补充维生素D时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

2 药物干预: “三药联用”效果好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考虑药物治疗。

(1)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值≤-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2)骨量低下患者(骨密度T值为-2.5~-1.0),并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3)无骨密度测定条件时,若已发生过脆性骨折,也需考虑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治疗常用药物有三类,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降钙素、双膦酸盐、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有钙制剂、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其他药物有锶盐、维生素K、植物雌激素、中药等。

目前,公认的药物联合是钙、维生素D,再加一种骨吸收抑制剂的“三药联用”,称为“海陆空”联合。这种联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危险性,但副作用并未升高。

第2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新疆亚心网讯:井绪昌夫妇家住乌鲁木齐市光华社区,儿女不在身边。从2004年起,一直到2012年1月的今天,老伴乔清芳总是无缘无故经常骨折,邻居们都叫她“玻璃人”。

乔清芳第一次骨折发生在2004年3月。当时她想把床垫放正,刚抓住床垫,还没抬起来,突然她感到背部剧烈疼痛,接着她就倒了下来。

井绪昌急忙背她去医院,经检查,乔清芳胸椎骨折,她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那次,她在床上躺了近3个月。

刚恢复不久,当年8月的一天,井绪昌陪乔清芳去医院检查类风湿,可在做B超时,她刚准备躺下,就感觉腰部突然像被针刺了一样。一检查,她的腰椎又骨折了、

当年年底的一天,井绪昌去超市买菜。乔清芳感觉有点饿,下床拄拐杖拿了块馒头。刚咬了一口不小心呛着了,她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没想到腰部又剧烈疼痛起来。检查发现,她的腰椎另一处又骨折了。

此后这么多年,即使乔清芳躺在床上吃喝拉撒,每年至少骨折两次,伤处均分布在脊椎。井绪昌说,2011年到现在,乔清芳又骨折过两次。

5年里,乔清芳每年都会骨折两三次,她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她吃饭不敢用筷子、不敢咀嚼、不敢坐板凳、不能长久站立、不能自己翻身等,因为稍微使劲就会骨折。

如今的乔清芳,生不如死……

农妇腰背痛缘何被当癌症治?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报道:58岁的女村民王某家住安徽省霍邱县乌龙镇,腰背病反复发作40余年,2010年4月6日因腰背部疼痛加重到合肥某民营肿瘤医院检查,经查患有“胸腰椎转移癌”,并予以治疗,其中包括化疗,当年7月,王某腰背疼痛症状未见好转,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明确结论为“胸腰椎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受压”。2011年年底,王某一怒之下将该民营肿瘤医院到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65000元,目前该案还在审理之中。

关于王某与那家民营肿瘤医院的医疗纠纷以及案件结果如何,不在此议论的范畴。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58岁的妇女王某的脊椎骨质疏松太厉害了,可谓“疏松”得一塌糊涂。“胸腰椎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受压”可谓骨质疏松造成的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很容易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从而轻而易举地发生骨折,女村民王某的“胸腰椎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脊髓受压”即是“骨脆脆”的典型。

那么,合肥市某民营肿瘤医院为何将此患者误诊为“胸腰椎转移癌”,从而又误治呢?如果我们排除了接诊医生的渎职或者为了经济创收故意错诊错治原因外,这恐怕与医生的医术不够精良以及与此疾病的容易误诊有关。

骨质疏松,中老年人健康的克星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最常见、最严重的代谢性骨病。此病极易导致椎体、股骨颈部以及桡骨末端骨折,在卧床不起的中老年人中有20%是由骨质疏松引起腰背部、脊柱变形所致。据研究,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增加,70岁前就有50%女性患骨质疏松,70岁以后可增加至60%。骨质疏松有遗传吗?若父母双方都有骨质疏松,孩子遗传可能性很大,且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是骨质疏松好发的危险因素。此外,由于某些疾病或特殊原因也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比较常见的如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性腺功能减退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疾病所致吸收不良、神经性畏食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慢性肾病及肾衰、慢性肝病等均可引起骨骼广泛脱钙导致骨质疏松。至于绝经后的妇女、老人和糖尿病、甲亢、肾病、肠胃病、骨肿瘤、严重创伤等患者,起初本人无感觉,但并发骨折时已难以逆转。因为骨质疏松属于一种“无声的疾病”,发病“静悄悄”,所以,有人将此病戏称为“现代‘影子杀手’”。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当今世界每年由于骨质疏松而造成的股骨折、胫骨折的患者竞达170万多人。早在1984年,美国国家健康委员会就公布过这样的一组数字,在美国,骨质疏松症已累积1500万-2000万人,每年有130万45岁以上的人由于骨质疏松而致骨折,平均每4名65岁以上的妇女就有一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而多种老年人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脊椎压缩骨折、桡骨下端骨折及肱骨上端骨折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骨质疏松有关。1986年,据统计因即引起的单纯股骨颈骨折达24.7万多人,耗费资金70多亿美金。而另据统计,英国的老年妇女因骨质疏松症骨折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宫颈癌、子宫癌和乳腺癌而死亡的人数的总和。日本1989年有骨质疏松病患者830万人,70岁以上患者每年约有5万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在加拿大,大约1%的妇女绝经前后患骨质疏松症。在德国,患有该病的妇女已达500多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增至2.9亿人。

前不久,在巴黎举行的骨质疏松症防治会上估计,全世界55岁以上的妇女有1/3患有此病。据WHO报告,2000年以后,绝经前后的妇女达到7亿以上。现代科学仪器测得,45岁以前绝经的肾虚症妇女的骨密度不仅低于健康的妇女,而且还低于45岁以后的肾虚妇女。说明绝经越早,其骨密度下降越早,而且下降幅度越大,肾虚症候越明显。近年来,科学家们对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疏松症有了较新的认识。概括起来,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激素的调控、营养状态、免疫状况及遗传因素等五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我国现在约有8000多万老年人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每年约有20多万名中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造成髋部骨折;在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约有30%的女性和16%的男性遭受骨折的痛苦,其中81.24%的人在60-79岁年龄段出现骨折,尤其是绝经期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锐减,骨质流失加快,这是老年妇女比老年男子更容易发生骨折的原因。

相关链接:

如何自我发现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但是如何才能尽早发现自己是不是骨质疏松了呢?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骨痛:多为腰背酸疼,其次为肩背、颈部或腕踝部,可因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疼痛,时好时坏。

骨骼变形:脊柱骨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

骨折:常见骨折部位是脊椎骨、腕部和髋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很多中老年人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如转腰、咳嗽等,而并不一定都有外伤史。

此外,抽筋、乏力、易出汗等症状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表现。

第3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王爷今年60多岁,近段时司来不知是什么原因感到腰背部疼痛不适,四肢也疲乏无力。医生给他做了X线检查和骨密度测定,诊断为骨质疏松,便按骨质疏松治疗,然而却一直不好转,而且还越来越严重,最后经血液生化检查才发现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作祟。王大爷对此百思不解,怎么骨质疏松跟甲状旁腺扯上了关系呢?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去认为是罕见疾病。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血液自动生化检查的发展,发现的病人逐渐增多,已被认为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原因五花入门、多种多样,主要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两种。前者是由甲状旁腺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如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肥大或腺癌。后者是体内存在刺激甲状旁腺的因素,如由于胃肠道、肝、胆、胰等脏器疾病,引起维生素D吸收不良,使小肠对钙的吸收发生障碍,导致血钙下降;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衰竭引起血钙下降时,都能刺激甲状旁腺而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还有的则是因小肠、肾脏对甲状旁腺的反应迟钝或失去反应,或罹患甲状腺髓样癌使降钙素分泌过多,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而发生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是主细胞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引起钙、骨代谢异常,骨钙大量进入血液中,发生血钙升高、骨质疏松、尿钙排出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擅长“伪装术”,最常见的是打着骨质疏松的旗号,发病开始时出现背部、髋部、胸肋骨处或四肢疼痛,并伴有压痛。严重者下肢不能支持重量,行走困难。病久后出现骨骼畸形,身材变矮,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甚至在举手投足间就发生骨折,如大声咳嗽引发肋骨骨折、坐车颠簸发生腰椎骨折等。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表现隐匿,除恶性肿瘤外,一般发展缓慢,常常是“悄悄”地偷袭着肾脏和骨头。据统计,80%的患者可无症状,或仅表现出腰痛、四肢痛等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现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并不缺钙,而是钙的分配不合理,补充过多的钙会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人要控制钙的摄入。如果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人按骨质疏松治疗而大量补钙,会造成“雪上加霜”的后果。可见,对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如按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不佳时,就要警惕是否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作怪。这时可做一些血液生化方面的检查,如发现血钙升高,血磷下降,碱性磷酸酶升高,就要进一步做甲状旁腺素测定。如甲状旁腺素超过正常值的2倍,就可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病人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第4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5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长寿,我国人口老龄化使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因此所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集的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通过P V P的治疗,加上精心护理,耐心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 避免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性32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女性 18例,年龄52-80岁,平均70岁.,其中L1椎体24例,L2椎体10例,L3椎体10例,T10椎体1例,T12椎体5例,主要症状为骨折相应部位及腰背部疼痛,直立,行走困难,无明显脊髓损伤。X线和M R I检查,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1.2 手术方法 局麻,取俯卧位,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定位病椎椎弓根,将调好的骨水泥在C型臂监视下注入椎体内。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知识缺乏,怀疑椎体成形术的效果,这时责任护士应该让其了解骨折治疗全过程,告知患者手术是安全,有效,损伤少,恢复快的高科技方法,并介绍同病种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消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 术前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备皮更衣,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及轴线翻身等。遵医嘱备好药品(2%利多卡因1支,碘海醇1瓶)及腰穿包等送患者去手术室进行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时,平卧6小时,目的是确保骨水泥充分凝固,同时压迫伤口止血。术后交代注意事项,心电监测6小时,鼻导管吸氧。

2.2.2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大小便情况及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有无渗液等炎症反应。术后一过性发热及疼痛加重是术后常见症状[1],以局部疼痛加重最常见,经休息或服用止痛药用后疼痛缓解或消失。

3 功能锻炼指导

3.1术后视患者的情况及时、循序渐进地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次数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锻炼时间由短到长。

3.2 术后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锻炼,术后第一天直腿抬高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术后第二天在护士的帮助下佩戴好腰围下床活动,若无不适,可以自由活动。术后3-5天,教会患者做5点式或3点式或拱桥式或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对于肥胖者,脊柱后凸严重者及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不适合做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2]。

3.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交代注意事项,做好健康宣教。定期回院复查。患者路途遥远,需乘车时,最好取侧卧位,坐车返回时佩戴好腰围。起床之前先带好腰围,躺下后再解下腰围。3个月内避免弯腰负重。指导患者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接受充足的阳光,增加维生素D,有利于钙离子的吸收。另外,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应长期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等。如病情允许可适当练习太极拳等适宜运动,以增强平衡能力,降低骨折的危险[3]。

4 结果

本组5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全部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2-24h内即可翻身下床活动,胸腰背部疼痛完全缓解者40例,术后72h才完全缓解者7例。3例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术后常规摄片,原压缩椎体高度恢复20%-50%,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一个月后均做随访,疼痛完全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5 讨论

P V P技术是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仍存在再骨折的危险。本组有2例在术后一年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因此在椎体成形术后,应继续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对于严重骨质疏松者因采用钙片加阿法骨化醇及降钙素及阿伦磷酸钠联合用药治疗,配合户外活动,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很好的防治措施,加上精心护理,耐心指导,使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 避免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俸伍凤,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

第5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以及人口寿命的延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骨质疏松症,使人们深受其害。但大多数人对骨质疏松的危害还不够重视,长期处于失防状态。因此,我们要增加人们对骨质疏松的了解,而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而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护理做出一番探讨。

【关键词】骨质疏松;预防; 护理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骨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早期较隐匿,多数仅有腰背酸痛乏力、肢体抽搐等症状。严重时骨骼疼痛(尤以负重骨骼为主)、身高缩短、胸廓畸形轻微损伤后骨折、呼吸系统病变等。X线片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和脱钙,髓质增厚,压缩性骨折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一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迄今为止,尚无有效、安全的方法,使已疏松的骨组织恢复正常,预防可以减少绝经后和伴随老龄和骨量丢失。

1 平衡膳食

用食物及药物来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医疗照顾老人的大课题。要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虾皮、海产品、鱼、螃蟹、海带及坚果类食品,每日饮牛奶2杯。豆制品含有雌激素,可预防骨质疏松症。适量选用优质蛋白如蛋类、瘦肉、鸡等。多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以及黑木耳、松仁、板栗、香菇等。多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鱼。乳酸钙是最佳的食品。改变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荤素结合,以低盐、少糖为佳。烟、酒不宜。

2 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饮食中没有足够的钙满足人的需要,只有一半,必须及时额外补充钙剂。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维生素D及活性产物、甲旁腺素、生长激素、药物、年龄、胃酸胆盐、酗酒、嗜烟、常喝咖啡。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人8克的钙。但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血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同时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人,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3 日晒

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可促进皮肤合成维D,具有调节骨代谢内环境保持钙稳定的作用,皮肤通过特异性D受体结合产生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促进小肠吸收钙、磷;促进肾小管或钙、磷重吸收;减少尿钙,增加血钙促进成骨;促进新骨钙化,钙盐沉积,促使蛋白质合成与细胞分化加速成骨;促进胶原合成。

4 运动

力学刺激对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维持骨强度都是必须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减少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能刺激骨细胞的活力,有利于骨质形成。适度的运动一方面可以强化骨骼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肌力和良好的平衡感,减少跌倒发生的机会。每天应有0.5~1 h的锻炼时间,练太极拳、体操,步行与站立等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也有很大意义,还可降低其他精神药物的需求,对减少老人骨折的发生也是有益处的。

二 护理措施

1 专科护理

股骨上端骨折患者需平卧硬板床,患肢抬高制动,患肢处于外展位并呈一直线,保持患肢功能位,将枕头放于腿下并支持背部。桡骨远端骨折,整复固定后应固定在掌屈偏向尺侧位,将前臂取正中位或稍旋后位,三角巾悬挂于胸前,保持上肢功能位。腰椎骨折绝对平卧硬板床,腰围外固定,腰背部垫5 cm高软枕,同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目的是促进骨折膨胀复位,加强腰背肌力量,避免进一步丢骨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2 并发症的护理

2.1 预防呼吸道感染

在老年人十大死亡原因中,肺炎占首位。60岁以上的老人肺活量开始减退,脑细胞功能对缺氧或高碳酸血症的敏感性降低,机体自身调控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因此,要指导并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每日拍打背部数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2.2预防褥疮

老年人皮肤抵抗力下降,对刺激感觉迟钝,因而更容易受机械物理、化学等原因引起损伤,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根本措施。保持床铺和衣物干燥清洁,防止尿液和汗液浸湿衣物而刺激皮肤。2次/d使用50%乙醇轻轻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环形按摩,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骨折的发生使身体的重量集中于骶尾、肩胛和足跟等骨隆突处。每2~4 h翻身1次,患者翻身时不能拖拉,动作要轻巧平稳。同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做床上活动。如床上抬臀,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跟要用软枕垫起或悬空。

2.3预防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腰椎和下肢骨折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要行每日冲洗,做好会阴护理。

2.4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

按摩肢体,加强肌肉舒缩活动和未被固定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

三 结论

骨质疏松症是近年发病率较高的以影响骨骼,导致全身的骨量、骨密度下降及骨微结构异常的代谢性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进行性的骨质吸收大于沉积,骨的转换出现异常。最常见的老年型,是由于人体内的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女性在绝经后易发生。要早期预防,增强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从青少年起多食富含钙、磷食物,少饮酒,少喝浓咖啡、浓茶。哺乳期不宜过长。对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积极预防骨折。对已发生骨折的患者,除应治疗骨折外,还应配合饮食、运动、预防、药物等治疗措施治疗骨质疏松,达到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6(1):122.

[2] 唐顺礼,陈静.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2(21):1938.

[3] 董霞.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褥疮发生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13(8):46.

第6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老年妇女多发骨质疏松

像邹阿姨这样弯腰、驼背、罗圈腿的老人并不少见,人们通常将其归结为“人老了”的正常现象。其实,这是骨质疏松的“疾病表现”。绝经后的中老年妇女是高发人群。这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直接导致骨骼吸收速度加快,骨钙丢失加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了。同时,做过卵巢摘除手术,以及过早绝经的女性,都会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再加上很多女性在孕期就没有注意钙的充分供给,孕育新生命消耗了体内大量的储存钙,在产后就可能因缺钙发生骨软化,这就更增加了绝经后骨骼变形,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除了老年女性,膳食营养不均衡、吸烟酗酒、大量喝浓茶咖啡、较少锻炼的人群,以及因服用药物引起内分泌紊乱者均有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看起来,骨质疏松似乎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然而人们对它的“攻击”往往无法察觉。这是因为骨质疏松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缓慢发生的身高变矮、驼背、腰背部疼痛等。这些症状太容易被忽略,或和其他疾病症状混淆。直到发生骨折,呼吸受限、憋闷等症状时,才惊觉这个“窃骨大恶魔”早已向我们发动攻击。

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有着令人恐惧的一些特点。譬如常发生在腰椎、手腕部、髋部等很难固定或手术的位置,只能靠静养来恢复。这就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愈率低、致残率高。而卧床静养带来的并发症,也令患者生活质量很差。

补钙同时,配角不可少

为了和这个大恶魔斗争,很多中老年人都和邹阿姨一样坚持补钙,却发现收效甚微。因为,和骨骼健康相关的营养素远不止钙一个,均衡饮食才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黄金大道。

1.确保足够钙摄入

钙是骨骼最主要的原料。遗憾的是,我国老百姓钙摄入量远不达标。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成年人每天应摄入800毫克钙,大约相当于两袋鲜奶加1块200克北豆腐的钙含量。奶类和大豆是钙的很好来源,大豆中的异黄酮还能够起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当然,芝麻酱、虾皮、菌类及一些绿叶菜,如芥蓝、西兰花的钙含量也不低。

2.维生素D是补钙助手

维生素D能调节钙吸收和代谢,并促进骨胶原合成。可惜它的食物来源太少,一般只能依靠晒太阳来让人体自然合成。秋冬天阳光较少时,也可以采取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每天5~10微克)来提供。

3.磷、镁摄入要恰当

磷和钙一样,是构成骨骼最重要的矿物质之一。不^一般我们并不担心磷摄入不足,而是预防摄入过多。膳食中钙、磷比例在0.5∶1到3∶1之间时,钙的吸收利用率可大大增加,如牛奶和母乳中的钙磷比例就非常适合人体吸收利用。

镁是构成骨细胞并维持其功能必需的元素,还能增强维生素D的活性。摄入充足的镁可以提高人体骨密度,膳食中镁的来源很丰富,一般不会缺乏。

4.蛋白质摄入要适量

蛋白质是构成骨胶原纤维的重要成分,让我们的骨骼具有韧性和弹性。适量摄入蛋白质,如每日100克红肉加1个鸡蛋,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但如果摄入过多蛋白质(尤其是红肉中的蛋白质),则会促进钙排出,对骨骼健康不利。

5.应补充其他维生素

维生素C和K也是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前者在钙吸收、沉积以及促进骨胶原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可促进骨骼钙化,让骨骼具有硬度不易变形。每天吃500克蔬菜加300克水果,不仅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其中的膳食纤维还是肠道菌群的食物,能够帮助它们合成维生素K。

6.口味清淡也重要

众所周知,过量摄入钠盐会直接增加钙流失。想要预防骨质疏松,请尽量将每日钠盐摄入量保持在5克以下,更要警惕酱油、鸡精、酱菜、挂面、甜点等中的隐形盐。提倡以高钾低钠盐来替代钠盐,或在膳食中增加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如绿叶菜、粗杂粮和菌藻类。

全面防护,不止食补

人体骨量在3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这之后骨骼破坏和吸收速度增加,合成速度减缓。如果我们能在35岁前让骨骼更强健、骨量更高,此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将大大降低。要想提高骨量,并非只改善饮食营养就可以,以生活方式为主的全面调整和防护更加重要。

1.预防和检查

成年人在年度体检时进行“骨密度筛查”可以初步测量骨量,对骨质疏松起到预警作用。当然,想要确诊骨质疏松则需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来检测。在骨密度筛查中发现“骨量减少”的中老年人,可以通过这项检查来进行诊断。

2.合理运动

适度且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促进骨钙的吸收、沉积和利用,还能通过改善身体协调性来防止雨雪天滑倒骨折。快走、慢跑、太极拳、跳舞,以及一定程度的负重运动(如背包行走)都有利于锻炼骨骼的强韧度。

3.常晒太阳

阳光照射,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一个重要且主要的途径。而维生素D是钙吸收利用的关键助手,缺乏维生素D时补钙效果大大降低。有条件晒太阳的朋友可以这样做:夏季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冬季每天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合成人体每日所需维生素D。

4.注意防护

主动防护,也是预防骨质疏松引发骨折的方法之一。譬如雨雪天尽量少出门,出门可要求家人陪伴搀扶;拿取重物时先下蹲再拿取,是预防腰椎骨折的好办法;运动锻炼注意强度和频率,不超负荷运动等。

5.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骨骼健康。如戒烟限酒,避免大量饮用浓茶、咖啡,尽量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减少非必要的激素用药,规律作息等。

第7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指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致使骨的增生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l生代谢性骨骼疾病。简而言之骨质疏松是以全身的骨量减低、骨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极易导致骨折为结果的综合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如何对其进行预防及提高其治疗水平已成为目前处理骨质疏松骨折的工作重心。有关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的发展,而且在其治疗上具有关键的作用。近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少了骨折后的并发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分别是椎体、髋部和桡骨远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它作为慢性疾病,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疾病。特别是髋部骨折后,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易并发感染、心血管疾病。

如何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必须注意的现实是骨质疏松一般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只有在骨折时才发现,因此积极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非常重要。

非药物性预防:l健康教育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及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滥用药物,早期发现和诊治骨质疏松症-2饮食治疗饮食可提供骨骼的原料,如:钙、磷、镁等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机物。我国的常规饮食结构中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和蛋白质摄人不平衡的现象,应该进行纠正和补充。

药物性预防:药物预防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预防药物(兼治疗作用)分三类,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兼具两种作用的药物。

1 抗骨吸收剂

1.1 雌激素雌激素水平是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骨丢失开始的标志。口服、经皮和非胃肠道给予激素替代治疗(ERT)制剂在临床上均已证明可防止妇女绝经后骨丢失,减少骨折发病率,缓解骨关节疼痛,还可防止牙齿脱落,改善更年期症状,减轻阿尔茨海默氏病(老午性痴呆),有益于各年龄阶段的妇女。目前ERT已有多种用药方式,可根据情况不同加以选择:

①单用雌激素适用于子宫已切除,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而又无雌激素禁忌证的妇女。常用药物有雌二醇、雌三醇及其衍生物(尼尔雌醇、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等。雌孕激素合用适用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常用孕激素为甲地孕酮(安宫黄体酮)或甲羟孕酮。

②雌、孕、雄激素合用适用于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或需要一定雄激素者。(Gevrine)含乙炔雌二醇和甲基素;利维爱片含7一甲基异炔诺酮,具雌、孕激素作用和弱的雄激素作用,除改善骨代谢外,还可明显改善情绪,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较理想的预防绝经期骨质疏松的药物。

1.2 二膦酸盐类 BP是二线抗吸收剂,特别适用于不能使用ERT的女性患者如明显骨丢失的病人和脊柱、髋双能x线吸收值大于骨量峰值2个标准差的病人。其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该类药有在抑制骨吸收的同时还不同程度抑制骨形成的双向调节作用。早期用于Paget’s病、肾结石及肿瘤造成的高钙血症,近年来用于骨质疏松症。关于BP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尚未确定,建议应间歇用药,但大量或长期给药可引起骨软化症。

1.3 降钙素(CT)CT主要由人体甲状旁腺的滤泡分泌,可直接抑制骨盐溶解,加速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抑制PTH等引起的骨吸收因子的作用。CT适用于不能耐受二膦酸盐或雌激素的病人,对椎体最有效,尤其能改善新鲜骨折的疼痛症状。绝经后妇女鼻喷和肌注CT均可有效阻止脊椎骨丢失,但对皮质骨作用不明显。短期应用可缓解骨质疏松或合并骨折引起的疼痛,长期应用能保持骨量不下降或略增加,

1.4 依扑拉芬(Ipriflavone,异丙氧黄酮)依扑拉芬是有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ts)之称的异黄酮的合成衍生物。有直接抑制骨吸收作用和协同雌激素促进降钙素分泌的间接作用。主要用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也有一定效果。

1.5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抑制剂 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K、L是破骨细胞中高度表达的酶,参与骨吸收,与骨质疏松症等骨质减少性疾病有关。该类药现仍处于临床研究中。

2 促骨形成剂

2.1 氟化物 氟是人体骨生长和维持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氟化物中氟离子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刺激其分裂并激活其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新的有机骨基质。氟化钠由于胃肠道反应较重,治疗窗窄,毒性较大,现已少用,目前,仍有使用其缓释制剂。特乐定(Tridin)含有机氟、葡萄酸钙和枸橼酸钙,可与食物同服。可缓解骨质疏松症症状,增加BMD,减少椎体骨折发生率。但副作用仍多,难以坚持治疗。

2.2 同化激素 同化激素除有对抗分解代谢作用之外,还能刺激骨形成和增加肌肉组织。对青春发育延迟的男孩应考虑应用此类药。常用药物有癸酸诺龙和苯丙酸诺龙。每月注射50 mg的癸酸诺龙对快速丢失型骨质疏松患者有效。其副作用包括肝脏毒性、男性化和血清脂蛋白异常及促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同化激素只适用于男性骨质疏松,对于女性患者应慎用。

2.3 甲状旁腺激素(PTH)片段大剂量的PTH对骨起分解代谢作用,而间断皮下注射小剂量PTH片段可通过刺激骨重建速率及矿化板层骨的生长,从而增加松质骨的骨量,提高整个骨骼的强度和质量。

3 骨矿化药物

3.1 钙剂服用钙剂可补充钙质成分,抑制FTH的过度分泌促进骨的形成和保持骨骼强度,使骨质疏松症状减轻。营养不良或消化道病变所致骨质疏松者,补钙意义大。钙剂的选择要以制剂的钙含量和溶出度为依据,

3.2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主要元素,其活性形式是1,25-(OH)2D3,由维生素D经肝细胞羟化酶羟化而成。主要作用为增加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抑制PTH的分泌;促进骨细胞分化而增加骨量。维生素D尤其有益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因为老年人肠道钙吸收低与维生素D转化障碍有关。高剂量的维生素D配用低剂量的钙可避免钙剂便秘和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建议对衰弱、闭门不出的病人,应补充维生素D 800IU/d。4其他除以上各类药物外,目前中药制剂尚有以“肾主骨”理论制成的仙灵骨葆、强骨胶囊、抗骨松冲剂等已应用于临床,在临床试验中的还有锶盐、集落刺激因子、前列腺素E2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在符合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一基本骨折治疗原则的同时,应该加入WHO的普遍健康原则――提高生存质量(而不是单纯地延续寿命)。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严重生活质量下降,50%的骨折患者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死亡率达10%~20%,20%的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长期照料,鉴于此有专家提出“三尽”原则:尽早确诊骨折、骨质疏松;尽量功能复位、确切固定;尽力功能锻炼。脊柱骨折的治疗

1 保守治疗绝大多数脊柱骨折偏向非手术治疗,即便是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这种骨折的愈合也较快。因此,这种骨折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提供一个合适的脊柱保护支具,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锻炼背部肌肉,理疗,制定协调康复计划,注意保护皮肤,减少骨性突起部分的压力,指导深呼吸锻炼,鼓励患者饮水,尽早防治长期卧床导致的呼吸、消化道并发症。

2 手术治疗 对于因脊柱骨折出现继发性椎管狭窄、急性骨折有神经症状的患者,主张早期行手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随着对骨质疏松的深入研究,通过改进内固定设计,改良材料和手术技术,把植入物固定在受骨质疏松影响较轻、骨强度相对较高的皮质骨部位或增加固定物长度、范围,如椎板钩辅助椎弓根钉、椎板下钢丝固定、脊柱前路椎体钉加螺母齿等,使固定物的抗拔伸强度增加2倍。这使得许多保守治疗的患者为避免褥疮、血栓栓塞、肺部感染、肌肉萎缩等危险而选择手术治疗。3微创治疗有学者报道通过对骨质疏松l生骨折的椎体采用经双侧椎弓跟穿刺,置人2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扩张形成的椎体内空腔,有效地缓解了疼痛,改善了功能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但可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自凝过程产生的热量损伤周围组织等并发症,所以,对凝血功能障碍、有神经症状、椎体后缘已经破坏的患者,应禁忌行微创手术。髋部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仅极少数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其缺点是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现多采用尽快及时手术,尽早功能锻炼,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65岁以下者,早期用空心螺纹钉或滑动加压螺纹钉行闭合复位固定术。如术中复位固定不满意则行半髋置换;年龄大于70岁者,一期行半髋置换。卧床患者的治疗首选闭合复位穿针固定。严重骨质疏松要求马上活动和不能长期配合部分负重的理疗患者,一期行半髋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或粗隆下骨折,选用滑动髋螺钉、改良γ-钉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配合药物治疗,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大都为关节内骨折。75%~80%的骨折移位不多,可以用闭合复位,石膏、支具固定。不稳定骨折、背侧皮质粉碎的老年人骨折容易再移位,勤换石膏是防止再移位的最简便方法。对于累及关节面者,常规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固定显然不适合,较常用的是克氏针撬拨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复杂性关节内骨折进行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等混合使用并植骨,但钢板脱落、正中神经炎、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很高。骨折端复位的目的是使肢体尽早获得确切固定,以利愈合及功能锻炼。

总结

第8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疼痛;仙灵骨葆胶囊;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中国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101-02

临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尤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它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 WHO)。[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观察其疼痛疗效,以期为骨质疏松疼痛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资料为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骨科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共入选60例。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修订版) [2]:①全身乏力,多以腰背部疼痛明显,逐渐加重,轻微外伤可致骨折。②脊椎常有后突畸形。③X线表现:骨质普遍疏松,以脊椎、骨盆、股骨上端明显。脊柱改变最为特殊,椎体可出现鱼尾样双凹形,椎间隙增宽,有Schmorl结节,胸椎呈楔形变,受累椎体多发、散在。④骨密度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矿盐疾病分会2011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标准拟定:基于DXA测定,患者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人的骨峰值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⑤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型:肝肾不足证。主症:腰脊酸软,疼痛少力。次症:不能持重,目眩,舌质或偏红或淡。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中医证型为肝肾不足证;②年龄50岁以上,自然绝经达2年以上的女性。③疼痛指数在5-6。

排除标准: ①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性腺、肾上腺、甲状旁腺及甲状腺疾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③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④各种先天和获得骨代谢异常疾病。⑤近1 周内服用任何消炎止痛药物及激素等对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⑥不接受本研究方案的患者。

1.4 随机方法:对受试者经计算机生成随机列表进行分组,分组后用不透光信封密封,由患者自由抽取。随机列表编制人员不参加病例纳入及疗效评价。

1.5 观察指标 疼痛指数:3组患者治疗前均有腰背部疼痛、变换痛等主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疼痛程度。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 P S S 1 0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三组比较用方差分析,自身比较采用 t 检验,以P

1.7 治疗方法:药品来源:仙灵骨葆胶囊,0.5g/丸,组成: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等,贵州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骨瓜提取物注射液50mg/支,哈尔滨松鹤制药有限公司。用药方法:仙灵骨葆胶囊组: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连用4周。骨瓜提取物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 50mg,加入250ml0.9%N.S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4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组:两者联合治疗,连用4周。 所有病人试验期间均予以每日基础用药钙尔奇D600二片口服(每片含维生素D3,125U;碳酸钙1.5克,苏州立达制药有限公司)。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年龄、疼痛指数的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情况比较:入选60例患者性别均为女性;仙灵骨葆组20例,年龄45-58岁,平均(50.0±4.41)岁,疼痛指数:(5.92±0.70);骨瓜提取物组20例,年龄44-59岁,平均(50.6±4.45)岁,疼痛指数:(5.83±0.62);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组20例,年龄年龄43-57岁,平均(49.4±4.04)岁,疼痛指数:(5.95 ±0.66)。三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疼痛指数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表 1:三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及疼痛指数比较

注:三组病人在年龄、疼痛指数评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MS组间

2.2 疼痛疗效对比: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的结果比较见表:

表 2 三组临床症状疗效对比

注: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仙灵骨葆组疼痛指数P < 0. 05,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骨瓜提取物组治疗前后比较:疼痛指数P <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组治疗前后比较:疼痛指数 P < 0. 05,实验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

②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三组间疼痛指数P

③治疗4周后组间两两比较:仙灵骨葆组与骨瓜提取物组组间比较P >0. 05,认为在疼痛指数比较上无明显差异,仙灵骨葆组与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组组间比较P

治疗结果显示:三组疼痛指数在治疗前后都有明显差异,说明单独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单独注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及口服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注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对治疗绝经后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疗效。但口服仙灵骨葆胶囊联合注射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比单纯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疼痛指数比较上有明显差异,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3 讨 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PMOP) 是我国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骨痛为绝经后骨质疏松最显著症状,往往成为患者住院原因,患者要求止痛意愿强烈。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痹"、" 腰痛"、"骨枯"、"骨极"的范畴。由于年龄增长、生理退化 ," 女子……七七,经脉少,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肝主藏血, 司血海, 主筋,主疏泄, 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调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肝肾同源, 肾藏精, 肝藏血, 精血相生。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同时[4]"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属阴, 以血为本, 阴常不足,是由于妇女特有的经、孕、产、乳四大生理特点,周期性的耗血伤阴,以致肾精日衰, 渐至天癸竭,乃肾之精气衰竭,肝肾不足。导致骨软不坚,出现"骨痿"。骨萎日久,经气不行,最终导致血瘀。瘀阻经络,筋骨失养,四肢无力;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仙灵骨葆胶囊是以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等为主的重要合剂,其主要成分为:金雀异黄酮、大豆黄素、羊藿苷、补骨脂素,补益肝肾,养血生精,强筋壮骨,兼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5]仙灵骨葆能阻止体内雌激素的继续下降,为阻止骨量的继续丢失起到主要的作用; 它刺激成骨细胞的生成 ,特别是增加 I G F一1含量 ,而I G F一1是骨骼中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 ,它能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类胰岛样的作用 ,同时可加强骨胶原的合成,减少胶原降低,维持骨量。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功能。[6]朱太咏等观察了仙灵骨葆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松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仙灵骨葆能增加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 ,改变骨骼内部结构,增强骨骼的抗压能力; [7]同时研究证实,它能增加切除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骼钙、磷、镁的含量。在本实验中,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性骨质疏松症能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变换痛等疼痛症状。

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是由新鲜或冷冻的猪四肢骨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提取物制成的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有多肽类骨代谢因子, 甜瓜籽提取物,多种游离氨基, 有机钙、无机钙、磷离子、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其中多肽类骨代谢因子具有调节代谢, 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以及调节钙、磷代谢, 增加骨钙沉积, 防治骨质疏松,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甜瓜籽提取物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 达到止痛效果。有机钙、磷离子可参与钙、磷代谢, 维持骨容量。薛玲[8]等对3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骨瓜提取物治疗及常规对症、补钙对照治疗。根据测得骨矿值和 x线片结合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显著。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通过调节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缓解效果明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多个因素影响的全身性骨骼代谢疾病。单一药物治疗常常存在疗效不理想等缺陷,采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比较单纯使用仙灵骨葆胶囊或骨瓜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缓解疼痛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3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348

[3] 王福山 牟慧琴.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和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3)20

[4] 陈晚娇 张荣华 曾娟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及治则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05

[5] 吴文 李东风 智喜梅等.仙灵骨葆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J】.广州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5,23(3):193

[6]朱太咏 石印玉 王健智等.仙灵骨葆对切除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腰椎骨抗压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医正骨, 2000,12,(9):515

第9篇:背部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其周围的神经即出现疼痛。如果腰痛时伴有腿痛或腿麻,一般可怀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腰部在躯干的下部,又是躯干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久坐、久站后会出现腰痛加剧。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往往晚上睡觉或白天躺在床上休息时,可使突出的腰椎间盘环稍稍复位,疼痛症状会减轻或缓解。

腰肌劳损:夜间睡觉痛,晨起痛,活动时加重

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是长期姿势不正确,或曾因外伤留下的肌肉拉伤。肌肉劳损后乳酸堆积,而导致的疼痛。疼痛部位集中在劳损的肌肉,特点是睡久了会痛,或者早上起床前后会很痛,走路或按摩后疼痛会缓解,这种腰痛往往伴有局部怕冷、怕风等特点。

消化系统疾病:与休息、活动关系不大

胆囊炎、胰腺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有时也会引起腰部的放射性疼痛。这些腰痛不会随着活动的增加而加剧,也不会随着休息的增加而消失,没有规律。有时病人躺在床上翻动,腰痛会减轻,但只有解决了器官本身的疾病,症状才会消失。

骨质疏松症:腰背痛、转身痛、起床痛

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最常见的表现是腰、背部痛,还常常伴有全身疼痛。严重的会转身痛、起床痛之外,弯腰、咳嗽或用力时疼痛会加剧。此外,骨质疏松痛还有个特征,就是在椎骨上轻轻敲击的话,疼痛会加剧。这时要警惕是疏松的椎骨发生了裂缝,导致压缩变形。

妇科痛:下腹部坠痛

对女性而言,妇科疾病以及节育手术后遗症等,这些因素均可诱发腰痛。子宫颈炎会出现白带增多、在炎症的刺激下也会引起腰部疼痛。子宫位置异常,因体内支持子宫的韧带受到过度的牵引,同时也使部分神经受到压迫,可引起腰痛。盆腔炎均可引起腰痛。盆腔内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压迫神经或癌细胞向盆腔结缔组织浸润均可发生腰痛。

80%的人一生中都体验过腰痛的滋味。其中很多人,更是被腰痛折磨了一辈子。以前说,病人腰痛,医生头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腰痛已经逐渐不再是令人头痛的事情了。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的一种症状。腰痛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腰痛成因非常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当腰痛时,建议您先去医院确诊一下原因,再对症治疗也不迟。

泌尿系统疾病:绞痛或钝痛

泌尿系统疾患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肾肿瘤、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核、肾下垂、肾周围脓肿、前列腺炎、前列腺肿瘤等。其中,泌尿系结石所发生的疼痛最多见。结石疼痛在腰部两侧,多是绞痛伴有血尿,疼痛多与石头在体内的活动有关,也可因结石造成肾盂积水。

强直性脊柱炎:早上痛,劳累痛

年轻人忽然感觉到下腰部疼痛,常常有肌肉受伤的历史。当连续三个月以上晨间明显痛和久坐钝痛,要注意是否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比较典型的晨僵症状,这种晨僵有时可以持续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的人更明显,往往起床都困难,有些病人还会伴有髋、膝关节疼痛、颈背部沉困症状,还可合并有椎间盘的问题。

纤维肌痛症:易疲劳

纤维肌痛症是一种引起慢性腰痛的疾病,表现为肌肉的容易疲劳和多发性的痛点。这些痛点位置广泛,无固定的痛点。典型的纤维肌痛症的诊断需要连续几个月以上的广泛性腰背部肌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