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U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5-0151-03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业主认识到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得到投资省、质量高的设计成果。工程设计是一项高智能的技术服务活动,其质量及效果直接影响项目的结果。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必须以项目管理的理论为指导,进行项目、缜密的项目策划。从当前市场的需求出发,可以说工程设计的项目管理工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作为合格的设计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熟悉设计业务、掌握设计规律,并具有综合协调、管理的能力。但如何实施有效的项目管理运作模式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探讨。

一、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项目管理内涵

从理论上讲,项目管理包含九大知识领域、五个过程。这九大知识领域分别是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员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问题。五大项目过程是项目启动过程、项目计划过程、项目执行过程、项目控制过程和项目收尾过程。项目存在于每个组织大量的运作活动中,虽然项目的性质、规模、投资大小以及使用的技术要求千差万别,从管理的角度分析,项目运作本身又都有其共性,都经历了五个过程,项目管理的技术都包含在九大知识领域之内。

(二)项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我国正规的项目管理研究起步比较晚,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程度也比较低,这样也就导致现在大多数组织中的项目管理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应该讲也是正常现象。主要表现为:

1.项目管理缺乏系统性:项目运作主要体现为过程行为,项目的任务细分与计划性不够,造成项目进度延迟、资源浪费、质量低下或项目失败。

2.项目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大部分组织缺乏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相关的责权不够分明,项目管理的漏洞较多,缺乏协调性。

3.不重视项目领导技巧:项目经理的领导技能较弱,常常导致项目中途下马,项目成员效率低下等。

4.项目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很多组织的项目管理没有风险防范计划。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留于形式;项目计划时不注重项目中的自然、经济、技术、管理与运作中的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不重视风险的监控。

5.不注重项目经验总结:大多数组织没有项目收尾的项目总结过程。每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都会有所收获,同时也一定会有应吸取的教训,这些经验的总结与共享是组织项目管理水平提供的原动力。

(三)项目管理的关键――项目过程控制

项目过程控制基本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阶段控制:是指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及项目总结四大阶段的阶段审批。只有通过项目的阶段审批,项目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2.项目里程碑审批:是指制定项目计划时,根据项目过程模型、项目规模及风险情况,将项目按时间顺序划分为几个能够标志项目进程的标志,即为项目的里程碑。

3.项目变更管理:项目执行过程中,进度、费用等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项目计划的变更,组织的项目管理流程应该定义如何处理这些变更,清楚定义项目变更申请、审批控制流程,以及项目管理控制人员的控制权限,并确定项目计划变更信息方案。

4.项目绩效评估:项目绩效是将项目实际费用支出与项目推进计划相对比,用于分析项目的健康状况,并可分析项目未来走势。

5.项目风险控制:不但要求项目计划阶段进行风险分析,更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项目风险的动因,及时修正风险控制列表,一旦发现风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总之,项目过程控制涉及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便于项目过程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组织需要明确各项目控制角色的责权,并尽可能简化控制关系,做到对项目绩效、范围、进度与费用的合理控制,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率,降低可能的项目风险。

(四)不同类型组织的项目管理模式

“产品型组织”与“服务型组织”有着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

1.“产品型组织”的价值在于向其客户提品,项目管理更多的存在于为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所进行的产品开发项目和其它建设项目中,项目的原始驱动来自于组织内部的需求。项目范围、质量与费用的控制主要由组织内部控制。

2.“服务型组织”的价值是通过向客户提供服务来实现的,对服务过程的管理是典型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服务型组织”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服务型组织”应特别注重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讲,项目范围、质量与费用更多的受制于客户的需求,项目经理与组织的灵活性相对较小。

二、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工程设计形成的所谓“产品”是提供给业主技术咨询、工程图纸、设计方案、设计文件概预算、说明书以及进行施工配合、设计联络等,应该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由于设计文件(图纸)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法律权威性极大,它是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付款、交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实际依据,因此设计文件(图纸)的质量与提供时间实际上决定了工程项目实施与使用的经济效益。

(一)设计项目管理运作模式的特点

1.设计提供的服务最终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其中间产品(半成品)是“方案阶段设计文件”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给设计项目管理工作目标的确定与分解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划定了设计项目管理的范围和工作阶段。

2.设计阶段工作的主体应该只有设计方及业主方两家:在设计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应该存在独立的第三方(比如施工监理时的监理方),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和业主方融合为一家才能有实效的开展设计项目管理工作。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和业主方融合为一家的方式可归纳为如下三种:

全权代管制: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受业主方全权委托设计阶段的全部项目管理工作,即从提交设计任务书开始直到验收施工图设计文件为止的设计全过程的全部业主方工作(属于整个工程项目代建制中的一部分)。

部分代管制:业主方将设计阶段的部分项目管理工作委托给设计项目管理单位,以分包形式业主方行使部分项目管理工作(如方案、图纸、概算审查、专业咨询等),也包括代表业主办理委托部分的审签程序。

合一共管制:由业主方及设计项目管理单位两家的工作人员组成一个统一领导的项目管理班子,共同管理设计阶段的全部项目管理工作,其工作方式和以前业主方直接面对设计方一样。不同点在于业主方通过直接聘用设计项目管理单位的咨询工程师组建临时性的项目管理班子,不仅大大地加强了业主方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设计工作的监管力度,也免除了业主方在招募和遣散专业人员的风险。

(二)业主方在设计项目管理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般应包括设计合同管理、设计质量控制与设计造价控制、与设计单位协调沟通等项目管理工作。

1.设计合同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设计合同条款的约定、实施、检查、监督等工作,其中重点是通过设计费的拨付方式对设计进度(阶段性产品)实行有效的控制;对设计进度计划的执行、计划的动态调整以及与相关单位的沟通等项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

2.设计质量控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向政府报批的设计文件进行事前审查;对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进行形式审查(除了符合设计程序、审签手续、文件齐全外,还应包括政府规定的施工图审查程序)和实质性审查(包括指出设计文件中的各种实质性质量问题、审查各专业综合管线布置、提出优化设计建议、组织专项技术问题论证等)。

3.设计造价控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审核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包括项目运行维护费);在设计阶段审核项目的施工工艺合理性、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可能性;审核限额设计(包括各专业限额设计成本控制)的落实情况;以性价比指标优化设计方案或调整项目投资指标。

4.与相关单位协调、沟通等工作内容:由于在设计阶段工作过程不存在独立的第三方,只有业主方(内含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和设计方直接对话,从而实际上简化了各相关单位间的协调、沟通工作。

(三)设计项目管理工作方式的重点

1.重点是抓各设计阶段的两头工作:即狠抓设计工作前期的方案论证及工作计划的事前控制;再狠抓各设计阶段产品(设计文件)审查验收的事后控制。这一点与施工监理强调过程控制(事中控制)有本质上的差别,由于施工过程存在着隐蔽工程以及质量事故返工代价过高的原因,施工监理的事后控制的效果不大,也是得不偿失的;而设计各阶段的产品以设计文件形式反映,不是实体工程,狠抓各设计阶段两头的监管工作,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人员作用,协助业主在设计成果(施工图)验收过程中,对图纸的审核、剖析及提出的修改建议。其具体做法是:对设计方提交的施工图进行深入的审核、剖析;给设计方提出具体有据的修改建议,并与设计方进行协商和确认;再由设计方进行修改、补充,完成最终验收的施工图。

3.把重点放在设计过程的后期阶段(施工图验收前)的“施工图剖析法”项目管理方式,除了能够确保设计质量以外,最大的特点是设计方首先提供了非常明确具体的项目管理目标(施工图),使项目管理人员有条件进行“有的放矢”的剖析、审核工作;可以进行量化对比式的项目管理,使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卓有成效。

(四)采用“施工图剖析法”项目管理方式

采用施工图剖析法的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推行新技术”及“设计挖潜”两种方法来实现。

1.“推行新技术”是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途径。在“推行新技术”时,应特别注意必须采用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如果采用的新技术与现行规范相左,必须经过社会承认的检定单位或专家进行科学鉴定。

2.“设计挖潜”是“施工图剖析法”项目管理常用的方法。由于我国规范的编制偏于保守,加上政府或部门的各种规定制约。反映在设计图纸上可以挖潜之处一定不少,如果积累起来有可能节约一大笔投资。但是这时必须头脑冷静,一定要考虑到具体施工对象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应该挖潜的可以大胆地挖,但不能一味的去挖。业主方的魄力再大,风险管理水平再高,也必须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客观基础上。

3.显然采用“施工图剖析法”的设计阶段项目管理方式,增加了设计方的出图工作量,相应地也会影响设计周期。这种做法在几年前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大事情。但是在今天信息化时代,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全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完成的电子版文件,图纸的修改和再版并非难事,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即使涉及到方案性改动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必须推倒重来、大动干戈。可以说信息时代促使了“设计、制图的进步”,相应地设计阶段项目管理方式也必须与其相适应。只要统一认识,运用好经济杠杆,通过合同管理及设计、施工、业主等各方的努力。“施工图剖析法”的项目管理方式是不难推广的。

鉴于目前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章可循。但是一定要接受历史的教训,那种在推行“建筑业监理制”过程中把施工监理工作简化为施工质量控制,甚至于简化为旁站监理的片面做法不能在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工作中重演。而是要在设计项目管理推行之初,就应把握住方向,通过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利用全社会的工程咨询单位(含监理单位)的力量,逐步地缩小乃至取代业主费心组建的临时性项目管理班子,本着充分地发挥设计单位内部的设计管理体制的作用,建立起狠抓两头(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的监管机制。在推行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初期阶段,不妨试行采用以“推行新技术”及“设计挖潜”为切入点的“施工图剖析法”,进行设计后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使业主、设计、施工各方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好处。把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建立在符合设计工作规律以及我国国情的科学管理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克莱门斯著,张金成译.成功的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罗伯特・K・威索基著,李盛萍,常春译.有效的项目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张会斌,张光海.企业项目管理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4]周小桥.项目管理实务运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陈新元.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第2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设计;设计管理; 优化

Abstract: The whole process of rail transportation throughout the project,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the projec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orbit design technology of traffic quality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investment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projec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 with the owners", realizing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rail transit project.

Key words: Rail Transit Design; desig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面对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 如何遵循“安全、可靠、适用、经济、技术先进”方针,在设计方面再创新优,以使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达到规划满意、环保满意、业主满意,是值得重视的课题之一。以下笔者结合轨道交通设计技术质量管理的实践,试从工程特点以及投资、质量、项目管理几方面探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创优之路。

1地铁工程设计的特点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高,并受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制约。轨道交通工程的业主与设计的管理,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即分为设计单位管理(工点)、总体总包方管理、咨询单位管理、业主管理四级(如图1)。轨道交通各条线因工程受控因素迥异而管理特色独具。

图1 分级管理模式

2投资控制上创优

轨道交通工程在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审查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会同建设方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从而选择经济性好的设计方案。这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要把握好这关键一环,除采取实行限额设计以及建立并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应外, 还应着力于以下几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2.1认真做好技术经济分析论证

(1)精心组织设计方案评审

对设计方案、工艺、设备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技术合理、工程投资经济的方案。

(2)合理进行经济指标分析

设计中凡未采用业主确认的经济指标,须提出所采用经济分析的依据、理由。以保证方案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为原则,能进行定量分析的设计内容,用数据说明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3)大力鼓励创优设计

在分析论证中提倡设计人员对项目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在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缩短工期和其它一切能节约投资的措施。

2.2准确编制概算

(1)统一原则

在概算编制前,全线统一初步设计概算原则,对定额的适用、工料机价格、设备价、各类取费的标准等都要予以基本的确定。各类费用取费的原则是:计费程序表中,取费标准有上下限的,按上下限平均值计取;工料机价格按2010年的价格计列;设备价按到工地的价计取,其价格包括设备运杂费、备品备件购置费、工器具购置费及相关的业务提成,设备概算中不出现这方面的费用。

(2)分析概算指标

在概算编制时,要有概算指标分析。概算数据应经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确认,一旦确认则不得随意修改。杜绝机械套用其它类似工程指标的做法。

(3)提高概算的准确性

针对不同的工点设计,既要认真分析可能影响造价的各种因素(如地铁车站设计时需摸查车站附近20~30km 弃土场的接纳情况及弃土运距),又要准确选用定额、费用和价格等各项编制依据,使概算能够完整地反映设计内容,合理地反映施工条件,准确地确定工程造价。

(4)编制概算

须结合工程招投标的需要编制概算。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上必须统一,编码必须一致,便于投资分析和验工计价时检索。编制单元及章节划分首先必须报业主批准,以符合投资控制的需要,方便业主根据工程招投标的标段灵活组合。

(5)及时提交文件

应在初步设计方案审查、中间检查和最终审查时,及时提交相应深度的投资估算或概算。

2.3 注重运用标准设计及价值工程

标准设计是经批准的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并能满足于工程项目的具体技术指标及要求。运用标准设计可以节约设计周期和费用,从而加快施工速度, 保证工程质量,较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控制工程投资的最有效途径。据统计,价值工程原理的运用一般可降低原工程造价的20% ~40%。设计方应能熟练将价值工程原理的运用融化于对设计方案的优选之中;尤其要注重结合建设单位意见,做好多种方案的功能和成本的综合分析研究,选择价值系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达到实现设计阶段的各项投资控制目标。

2.4 严格核查各类设计变更

轨道交通工程系统庞大而复杂,因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是经常发生也难以避免的。其中最常见的是设计变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成为投资控制的关键。设计变更一旦较多,会出现工程量变化、材料代用等不可预见费用问题。要做到有效地控制造价与此相针对的措施是依据业主的变更管理办法管理设计变更,制定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的权限范围,实行“分级控制、限额变更”。具体操作可采取:大的设计变更先算账后变更,及时上报业主,以便在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前提下,从经济效益角度衡量其利弊;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应尽量提前实现。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广州地铁工程将工程变更分为四大类, 第四类工程变更归项目部审批,第三类变更需报建设事业总部审批,第一、二类变更则要报总公司领导审批。正是这种分工细致、权限明确的分级控制模式,使设计变更富有成效地得到控制,从而尽可能地限制了施工阶段各项不可预见费用的发生。

3 质量控制上创优

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多级会审制度以及加强工点与各方之间的设计协调, 对在质量控制上创优至关重要。

第3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协同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297-02

An Conceptual Design of MIS in Urban Mass Transit Construction Field

ZHAO Yan-yi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in nowadays for the Urban Mass Transit which is a huge integrated systems engineering. To manage any issues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ing within the MIS of Urban Mass Transit is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as disposal means, which can achiev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communicating and fully utilizing for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is to bring forward the conceptual design and the speciality of MIS in Urban Mass Transit Construction Field, which is based on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by analysing the newest result of this field wherever china or overseas and combining the peculiarity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urban mass transit; MI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1 概述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为缓解交通压力和带动城市拓展,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加快上马轨道交通项目。轨道交通建设是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工程规模和时空跨度大,项目结构复杂,从轨道交通建设过程、参与主体、业务领域等过程来看,具有明显的开放复杂系统特征。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处理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全过程问题,实现工程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协调和充分利用,整合业务流程, 提高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一个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环境,实现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整体集成控制,不仅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非凡的研究意义,同时也对于项目的运作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

2 相关领域发展动态

国外及境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开始较早,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方法。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系统地推进信息化的国家,它的建设领域信息化(CALS/EC)是最具个性的举措。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1]。

美国通过大型软件公司与建筑业企业有机结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比较典型的例子如PM2管理软件,集成进度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内容。其中质量管理子系统由质量规划、质量报告等模块构成,通过建立项目质量标准体系、进行项目质量管理规划和对项目/任务/交付成果的质量检验,实现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及交付成果的质量控制[2]。

意大利的Geo-DATA公司针对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推出了名为GDMS(geo-data master system)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GIS和WEB技术,实现了对地下工程沿线既有建筑物安全管理,建筑物安全状态评估,盾构数据的管理,监测数据的管理和相关文档管理。该系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意大利罗马和圣地亚哥等地铁工程中得到应用[3]。

韩国首尔地铁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基于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的IT-TURISK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地铁施工过程对第三方的影响评估,包括地面塌陷和建筑物损害评估子系统和地下水补给模拟子系统,以模拟潜在风险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4]。

3 需求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型思想和管理应用平台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型,提供一个管理与运行的框架结构,并动态适应建设开发的应用系统和不断改进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模型,保证建设开发的业务处理功能范围不断扩充,缩短模型适应调整周期。

建设单位与管理公司的业务管理模式和实施过程应更贴近实际需求和工作习惯,实现数据、信息、文档、流程、分工层次上进行高层次紧密协作,以信息管理总体架构,分步实施,自底向上分层搭建的方法,从信息处理机制上为实现业务的分布式管理和动态扩展提供支持,实现信息模型和管理方式的高度统一。充分担当起机构中各个管理层的各项工作,使复杂、繁琐的办公事务及业务处理变得自动化、流程化、数字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整体工作效率,从基础业务的数据处理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系与办公事务处理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

3.1 三层架构的轨道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思想

轨道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应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监理管理、施工管理等内容,应用协同管理平台技术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多业务统一到管理平台上来实现协同工作,直接进行业务处理。通过C/S和B/S两种方式查询项目各种上报的数据和信息,并生成相关报表,项目的数据信息将系统化、体系化的呈现给相关领导,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统计信息。数据不再孤立的以数据的方式存在,而是建立在平台上转换为经验与知识,形成企业强大的经验库、知识库,从而实现企业级多项目管理。

3.2 实现原理

轨道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综合事务处理为核心,通过公司规范化动态建模体系,实现事务处理从执行、分析、优化到流程再造。通过统一的管理工具使综合业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个人事务处理等全面系统化管理,规划到统一的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上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完全集成。

3.3 提供业务管理应用和数据集成环境

该系统提供全新的开放性设计理念和开发思路,应用全开放的管理功能实现账户、子系统、文件夹、节点、模板、流程、权限、数据表、查询和分析报表等创建、更新与维护,全面满足日常报表、各类审批、远程统计、数据表格、过程监控等协同管理。

4 主要管理功能模块

该系统将轨道建设单位的行政办公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处理集成于一体,实现对项目管理体系的全过程统一管理。主要分为行政办公层、系统管理层、业务管理层。

行政办公系统包括信息中心、办公助理、工作计划、会议管理、公文管理。

综合业务管理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招标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验工计价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环保安全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监理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

协同管理平台功能包括工作任务、事务处理、流程控制、系统管理、开发管理。

各个功能模块可以独立运行同时又可以整合集成的系统组成,系统之间设有良好的数据接口,采用子系统集成模式,集信息、数据采集于一体,从而将企业的资源数据和管理流程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项目计划与管理、数据分析和资源分配控制的集成与协同于一体。

5 系统主要特色

5.1 远程数据传递及脱机工作,广域网应用的最佳选择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TCP/IP通讯协议,通过远程接入方式传递数据,因而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拨号网络、广域网或Internet等各种连接方式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同时提供客户端和Web功能,可实现用户数据输入、审批、附件处理、数据查询及系统维护等。

5.2 所有对象都可自定义,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系统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可以自己定义子系统,树型的功能结构也可以自由设计,自定义模板、数据表,特别是查询,不仅仅能够定义一个所需要的查询窗体,还能够实现数据维护、查询数据节点、数据表关联等复杂功能。

5.3 同时实现文件流和数据流,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

与Notes和Exchange等基于文档型数据库的群件平台相比,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能实现许多数据控制、汇总和查询的功能;与通常的MIS、ERP系统相比,拥有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能在审批过程中添加、删除和修改文档,并能提取文档中的关键数据入库,对入库的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又能够通过数据快速追踪到相关文档。5.4 预置通用应用系统接口,提供与其他程序的接口

在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建立与其它应用系统的接口,能够直接连接WEB站点、打开其他应用程序等,并且通过权限管理给普通系统以更高的安全性。

5.5 完整的安全及权限设计,让管理者放心

在本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设计有系统管理员、项目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三级不同权限的角色管理,所有对象均拥有权限,所有权限可以指定到用户。系统采用特殊的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了压缩和加密,因此无论是传输还是存储,都有更好的安全性。

5.6 数据自动恢复功能,给用户安全保障

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中保留客户端重要数据的镜像,客户端发生故障时,可以初始化从服务器端重新获得重要数据。

6 结束语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投资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相互间接口复杂、专业性强,涉及到线网规划、建设控制、运营管理、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必须利用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保证系统中每个部分,在运行的每个阶段,都能将正确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本研究结合行业特点,在深入挖掘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及系统的特性,为系统的具体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钦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2] 陈洲.P3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06,4(4):72-75.

[3] 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4):649-655

第4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

1

价值工程的内容、方法及其应用

1.1 价值工程内容与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的定义,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价值工程的表达式为V=F/C,式中,V—价值系数,F—评价功能系数,C—费用系数。价值工程的内容体系包括对象选择、信息收集、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评价优选几个方面。价值工程的方法体系包括一切对实现目标有用的活动方法和工作方法,包括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管理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在选择对象时,一般采取经验分析法、ABC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强制确定法等;在功能分析时,功能的量化方法一般有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类比类推法等;在功能评价时,一般采取功能成本法、功能指数法等。

1.2 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中应用

工程建设领域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投资额大,可节省费用空间高等特点,是价值工程实践和研究的热点行业。在建设项目的决策、实施以及运营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都应该进行价值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者要研究的是项目的总体功能和目标要求以及实现的方法,主要从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手段等几个方面明确项目的功能和目标,通过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等,寻求用较经济的方法来实现项目的功能和目标。

工程设计阶段是具体确定项目功能与费用的对立统一的过程,一般分为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工程设计基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及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费用,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80%以上,在此阶段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功能结构,力求降低费用,是提高工程价值的关键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是项目业主运用价值工程实现功能、取得效益的决定阶段,无论是采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材料分别招投标,还是采取某种形式的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投标方式,项目业主通过合理界定功能和费用关系,运用竞争择优的手段,借助价值优化判断,选择优秀的项目服务商、承包商、供应商、运营商,通过合同明确价值优化的目标,是项目应用价值工程的重中之重。施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包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协调处理工序接口、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可靠地实现该工程所需要的功能。运营阶段应用价值工程,重点研究运营功能的提升,研究不同的运营维护和设备维修模式,考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对降低费用的作用。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应用价值工程,主要是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吸取教训、提出建议,通过价值工程分析改进工作。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及其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

2.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地下铁道、轻轨等)是特别复杂的大型建设项目,呈现下列特点:建设规模大,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公里至数百公里;技术要求高,几乎涉及到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所用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投资大,造价达3~4亿元/km;建设周期长,单线建设周期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参与单位多,有成百上千家;系统复杂,要考虑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城市发展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建设次序、资源共享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工程策划、建设、运营、资源利用的关系等;工程管理难度大,对项目业主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的管理单元(要素)繁杂,包括项目组成的各种资源(人、财、物、信息),包括项目的各种组织形态(单元、部门、单位),包括各种技术(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管理)等;价值工程应用范围广,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参与单位、各个阶段中实施。

2.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

一个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涉及到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根据各参与方在整个工程中管理内容和重点的不同,一般分为2个管理层次。第1个层次是业主方项目管理,它是业主对项目建设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始终,涵盖项目全部,管理的内容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终结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组织、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和项目投产运营。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个系统中,业主方项目管理始终处在核心位置。第2层次是实施方项目管理,是受业主委托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运营单位实施项目中标签约的那一部分工作内容,属于对工程项目的局部管理。同样,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实施也分为这2个层次,本文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特指业主方的管理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是将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作为整体来考虑,工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全过程,它可定义为对整个线网系统的考虑,也可定义为对一条线路的考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策划阶段(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物业运营管理阶段(运营准备、运营使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实施要求项目策划、建设面向运营功能,要求项目策划、建设和运营的资源、组织、技术、过程一体化,即在项目的策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运营的情况,通过工程项目的策划、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充分结合,使工程项目面向运营最终功能,以较低的全寿命费用,实现功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

全寿命周期价值工程应用必须有明确的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系统必须符合如下要求:应从建设项目的整体出发,反映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要求,既包括建设期的价值目标,更注重运营期的价值目标;应有较大的包容性,既注重业主和用户的需求,也应包括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应体现对社会的贡献,反映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对项目的要求。全寿命周期价值目标系统包括建设价值目标、运营价值目标、资源利用价值目标、全寿命周期总体价值目标。

(1)建设价值目标着重包含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投资目标。

(2)运营价值目标着重包含服务质量目标、运营成本目标、经济收益目标。资源利用价值目标强调整合延伸资源,创造延伸收益。

(3)全寿命周期总体价值目标是指对上述目标的整合,着重体现功能目标、费用目标、时间目标、社会目标。全寿命周期功能目标追求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目标的统一性,更着眼于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标准、安全保证,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运营质量、使用功能等。

(4)全寿命周期费用目标整合了建设投资、运营成本、运营收益、延伸收益目标,是全寿命周期费用和收益的统一。全寿命周期时间目标包括设计寿命期、建设工期、服务寿命期目标,涉及物理寿命与经济寿命的相互关系。全寿命周期社会目标主要强调项目的社会效应,包括各方面满意目标、环境协调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寿命周期总体价值目标主要追求全寿命周期功能目标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目标比值的优化。

转贴于 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价值工程对象包括路网规划、线路设计、土建工程、机电运营设备等系统,工程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网规划主要有预测客流量、交通方式选择、编制路网规划等工作,它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建设的重要技术依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合理性、工程投资和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个城市在修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前,按照规划设计年限编制路网规划,经专家评审后报有关政府机关审批确定。每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对象主要包括:线路设计,主要有限界、线路的平纵剖面设计及轨道设计等,线路的走向应紧密结合城市道路网和客流流向情况,尽量经过大的客流集散点,线路的限界既要保证安全又要合理;土建工程,主要有车站(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区间(地下隧道、地面高架桥)、车辆段等,它是地铁车辆运行及客流组织的载体,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部分;运营设备,主要有车辆、供电、通风与空调、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给水排水、防灾报警、自动扶梯及电梯等,运营机电设备的联调运营,是地铁成功建成的标志。

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费用结构分析中可知,投资量较大的各部分占投资的比例分别为:土建结构25%~30%,车辆10%~15%,供电6%~9%,通信信号3%~6%,车辆段5%~7%,其他费用(征地拆迁、资金利息等)10%~15%,选择这些重要对象应成为价值工程应用的重点。从城市轨道交通费用控制的过程看,费用控制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但每个阶段费用控制的重要性不一样,经验表明,越是项目前期,费用控制作用越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过程对象选择的重点在全寿命周期的前期。

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功能分析与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功能分析比较复杂,项目内容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安全、便捷、舒适、大容量、高质量的交通服务。从系统理论可知,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取决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要素和结构,系统要素优良、结构合理,系统变换职能就好,系统的功能也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各单位工程组成的,系统结构的好坏是由单项工程的性质和有序组合程序决定的,单项工程定位得当、组合有序,轨道交通工程的使用功能就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样,使用功能的发挥还必须从全寿命周期来考虑。因此,项目的功能合理,最终取决于在全寿命周期系统地对各单项工程的定位和整合,而这种定位和整合又决定了工程投资费用的大小。

功能分析和评价的重点是:通过对项目功能的分析与评价,运用系统综合方法,对各单项工程功能及功能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系统功能与投资费用进行研究,力争寻找到一种较优的组合,从而使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达到优化,这种优化后的结构能够使系统整体把各单项工程有益的功能放大并综合,标准功能匹配,创造出既满足经济适用又做到功能合理的结果。在功能评价中必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的功能定位与匹配关系,功能定位应包括特性、实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境要求、经济性、美观性等诸多方面,应贯穿整个寿命周期,注意功能的匹配,保持功能结构的合理,着重对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外观功能等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定位,保证系统选择的功能前提是正确的,特别应注意既要适当考虑功能品位,又要有效抑止过剩功能,确保必要功能,满足基本功能;应从运营功能满足为目标,认真考虑土建结构、设备系统与功能标准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功能佳投资省的目的。

6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工程方案创新与优选

6.1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的合理,直接决定了轨道交通工程费用总额的多少。轨道交通工程功能定位既取决于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必须与城市可能提供的现实条件相匹配。较多、较高的功能当然能提供较好的服务水平,也会给城市带来形象和生机,但脱离城市发展能力的富余功能只会欲速不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应根据城市发展和客运交通需求,以客流预测为基础,结合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拟定建设顺序,并根据投融资能力合理选定功能,按序建设。功能选定应作多方案比较,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综合比选,尽可能在满足必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分期、分阶段建设。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应突出重点,注意路网结构的合理,保证重要骨架网优先建成发挥效益;在轨道交通工程车站、车辆段中重要土建结构,不片面追求气势和华丽,应突出交通功能的主体地位,保证简洁、明快、便于人行,便于修车;在车辆、机电设备等选型方面,应首要考虑适用原则,不过多强调富余和等级,保证合理功能下的紧凑和节约;特别应注意控制初期工程规模,努力减少初期投资。

6.2 在功能合理指导下确定适当的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费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建设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只要满足“安全可靠、功能合理”,就不宜在建设标准上相互攀比,追求高档,应注意形式服从交通功能,努力做到经济适用。必须明确轨道交通工程合理功能下费用控制的内容、过程、方法、措施等重点。内容的重点主要放在前期准备费、土建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的控制上,如通过超前规划控制降低拆迁费用,通过线路选择降低土建工程费用,通过合理功能定位降低设备购置费用。过程的重点主要放在设计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上,如通过明确经济控制目标、推行限额设计、严格规范招投标形成充分竞争、强化技术进步等降低投资。方法的重点主要放在选择包括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内的实际运用上,实践证明,方案比较法、价值分析方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措施的重点主要放在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措施的制定、整合和落实上,尤其是措施的落实,直接关系到费用控制的效果和成败。

6.3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车辆、设备国产化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车辆、机电设备投资费用约占投资部分的40%左右,由于其技术要求较高,国内近几年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车辆、机电设备很多都依赖进口,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车辆、设备国产化,是控制投资费用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家已明确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国产化必须达到70%以上。从已实施国产化的广州地铁2号线和南京地铁1号线来看,投资控制效果明显,在保证相同功能的前提下费用降低了20%~30%。

6.4 充分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控制

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次投资的限定性、使用费用的长期性、系统构成的复杂性出发,实现一次投资的控制,长期使用费用的降低,全寿命费用的优化。必须分析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和控制重点,了解各子系统全寿命费用的大小,确定整个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横向比例结构,根据费用比重分析法的原理,定位费用重点控制、次要控制、一般控制的分类和范围;必须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子系统的费用结构和组成,从各子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中分析一次投资和使用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功能分析指导下寻找合理的结合点,确定各子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纵向结构,考虑将不同子系统的建设期或使用期作为费用控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成 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孙 章,何宗华,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4] 伍 进.建筑工程领域价值工程应用的中外比较[J].建筑经济,2004(1):89-91.

[5] 王爱林.价值工程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3(5):109-110.

[6] 钟章格.价值工程在优化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7):32-34.

第5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咨询设计;项目管理

O引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

据统计,今后五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将有大,将建成总长度四百五十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国人口过百万的三十四个城市中,有二十个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正在建设和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在续建地铁。北京规划未来地铁总长将达到四百零八公里。上海目前已有三条地铁线投入营运,“十五”期间将建设包括磁悬浮、轻轨、地铁在内的十条轨道交通线路,全长超过二百公里;广州全长十八点四八公里的地铁一号线已在一九九九年六月通车,目前全长二十三公里的地铁二号线工程正在积极展开,预计到2010年将构成全长近一百三十公里的广州轨道交通网络。此外,深圳、南京已在动工兴建地铁。西安、沈阳、成都、大连、青岛、哈尔滨、郑州、天津、长春、重庆、武汉等城市已在拟建地铁及轻轨交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据中国国家计委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将达二千亿元人民币。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是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专业繁多、设计面广的特点,在其整个建设过程中,设计咨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咨询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活动,咨询设计的质量及效果直接项目的结果。咨询设计服务,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建设项目的管理和设计咨询业务均必须与国际接轨,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尤其是设计咨询更应超前,同时带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规范化。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建设项目与一般的建设项目有很大区别,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大

一项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动辄几十亿、几百亿元,京、沪、穗近年来修建地铁的综合平均造价已高达每公里六亿至八亿元人民币。投资的巨大使得工程的资金风险很大。

工期长

一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从筹划运作开始到运营使用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如受政府审批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时间会更长。

涉及面广

轨道交通项目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城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她除能解决沿线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外,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市场的开发,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城市交通、建筑、市政、环保等方面,甚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及建设的意义,是一般建设项目远不能及的。

系统、专业多,接口繁杂

轨道交通项目包括土建、机电、运营管理和投资经济四大系统,下有二十几个子系统三十多个专业,有多个单独的分项分部工程,各系统、专业接口复杂。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上述特点,首先运作项目的业主必须具备专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宽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决策能力,但仅靠业主的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充分发挥设计咨询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建设项目中的作用。

2设计咨询在城市轨道交通交通建设项目中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同其它建设项目一样,都必须经历从酝酿、策划开始,进而通过可行性、论证决策、计划立项之后,进入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直至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的项目周期。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咨询设计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在项目策划阶段,即参与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融资策划、项目目标策划和项目管理策划。

项目组织策划指建立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即项目甲方),按现代组织模式组建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管理机构及人事安排;融资策划即为实现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目标策划即制定项目投资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的体系设定与实现;项目管理策划是对项目实施的任务分解和任务组织工作的策划,着力于提出行动方案和管理界面的设计。

项目管理策划结构如下图:

3优化项目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咨询设计公司的作用

以上谈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系统性和行业特点以及设计咨询的作用。作为一个城市轨道交通资深的设计咨询公司,我们积累了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经验,近几年国内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建设及国外的建设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委托项目法人代行政府控制的职能。这种模式在已建成的地铁线路中采用,如北京地铁复八线、城市铁路;上海地铁一、二号线;广州地铁一号线。

第二种方式:采用多元投资体制,促进轨道商业化运作。这在正在建设的北京地铁5#线、上海正在建设的几条线路中采用。

第三种方式:交钥匙工程,即由工程总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融资、设计咨询、施工及调试。这在国际上已是通行的建设模式,相信在加入WTO后,建设模式会逐步与国际接轨,而在这方面,设计咨询公司有很大优势,这与建设部对勘察设计行业改制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以上建设方式可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摸索,但不管采用怎样的建设方式,设计咨询的作用是不变的,甚至如果采用第三种方式,设计咨询公司将成为项目的主体。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追求的是成本、质量和工期三大目标,咨询设计也是同样的,为实现上述三大目标体系,充分发挥咨询设计公司的作用,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配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具体措施是:

实现工程咨询设计的相关主体单位:

a.甲方即业主或委托方,甲方应设专门机构对设计咨询系统实施全程监控,并根据设计方的主要技术要求,提供或配合设计方搜集所需的基础资料,编制并下达设计任务书,组织项目设计方案竞赛与设计招标策划。

b.乙方即设计方,对于大型系统工程,由于多系统、多单项工程,往往会涉及到多家设计单位,因此为实现项目设计的总体协调,必须设定一家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为总体单位,统一设计原则,协调系统接口。

c.监督方即设计监理方,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代表甲方对设计方的设计质量进行监督,审查全套设计图纸。

项目咨询设计系统管理结构

a项目咨询设计的组织结构如图3。建设项目法人聘请设计技术决策机构、设计监理和专家组,后者代表业主对设计咨询成果进行评审决策,总体设计单位是设计咨询工作执行的主体,对整个项目各子系统起协调和统一的作用,分项设计单位可根据情况设置一个和多个,总体组由多个设计单位的资深专家组成。这样的层次结构能明确执行层和决策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归属。

以上组织结构是实现项目咨询设计系统三大目标体系的组织保障。

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实现项目质量控制的保障

咨询设计提供的产品为具有高含量的咨询设计成果。设计方案的优劣与质量的好坏决定整个工程建设的造价和质量,质量是建设项目追求的关键目标。

①严格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设计控制和管理,各分包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并交总体院和甲方审查备案;

②对单项工程的协调和管理建立专门制度和纪律规定,如方案审查制度;定期例会制度;文件审查会签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相互来往联系单制度;统一软件环境制度等等。以上活动均以表格进行记录,并按照统一要求编号,使管理规范化。

③严格按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设计。

高素质的人才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设计咨询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关键在于它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高素质的人才是项目成功的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三类人是非常关键的,他们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项目负责人;有较高业务素质、认真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懂、会经营、熟悉国际工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员。这三种人不论对设计咨询单位还是对业主,都是非常重要的。

咨询设计单位加强规范化管理,与国际接轨

总之,工程项目的咨询设计,包括投资机会、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建设阶段咨询、生产准备阶段咨询、生产阶段咨询包括后评估等。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建设程序进行项目建设,并突出设计咨询系统的重要作用,使项目的建设更经济、更合理、更。

1.《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出版社。

第6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轨道交通行业背景特点弱化,逐渐等同于传统的电气化专业;轨道交通没有形成整体学科体系,使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形成“孤岛”;教师队伍没用轨道交通电气化工程实践经验,甚至没有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背景;“空洞”的理论教学与行业工程应用脱节,学生缺少相应的工程训练;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甚至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实验实训条件简陋,不能满足该专业的综合实验和工程训练。

二、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定位及特点分析

轨道交通电气化是一个工程应用、行业背景很强的专业,与轨道交通领域“车机工电辆”等专业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群,彼此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模块之一,完善了“车机工电辆供”轨道交通专业群的建设体系,本着围绕职业竞岗位、岗位竞能力、能力设课程的原则,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电力网、牵引变电所及接触网等设备的安装、调试、试验、维修和系统联调等方面的工程应用型工作。

三、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满足轨道交通行业特点与需求,建立明确了轨道交通电气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轨道交通电气化行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培养具有工程项目筹划、分析、设计、管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使其能够胜任轨道交通电气化牵引供电工程技术领域牵引变电和接触网方向的工程设计、工程调试、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应用性、工程化的专业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富有开拓精神和工程应用开发能力,毕业后可在轨道交通电气化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是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

四、轨道交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内容

(一)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通过对轨道交通行业社会调研和分析论证,传统的“学校形态”不能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为载体、联合培养为手段、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新模式是该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达到发展共赢之目标。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稳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依据,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核心工程技术人员为引导,以“一切为工程教学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资源共享、校企联合共建、校企项目合作等为主要内容,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评价和考核体系。最终实现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健康运行,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二)建设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

建设“车机工电辆”综合试验基地,可以很好得满足“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轨道交通电气化”等专业的实验、实训要求。该基地不仅可以完成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信号系统、运输与管理等系统内的故障再现、实物仿真和试验分析、系统及设备型式等试验,还可以完成轨道交通系统间的综合试验。既可为培养学生和教师一线技术能力、工程能力提供真实环境,也可为新运营模式、新技术、新装备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试验条件,同时也可作为功能强大的科研平台。以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为例,构建轨道交通电气化实验平台,满足该专业的课程要求。建立具有层次化、综合化的试验平台,该平台对“轨道交通供变电技术”、“轨道交通变电所综合自动化”、“铁道接触网”、“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等主要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进行了系统整合。在此平台上,不仅满足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的要求,还能使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的建立,为轨道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

(三)新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

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面向工程实际,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的运营、维护、故障诊断甚至延伸到整个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这必将对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经验的应用工程技术能力。目前,大多高校专职教师很难达到此要求,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学校有意识培养一批学术水平高、工程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通过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该行业研究课题和一些横向项目,以共同开发、出版该专业相关著作等形式使教师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及时了解轨道交通领域的新资料、新技术,并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的工作中,教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使科研能力和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在选拔实习带队教师时,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在安排实习带队教师时,主要考虑安排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方有较强项目合作的教师作为带队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才能够完成。

(四)构建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本科实践导向计划”,对较完善的轨道交通行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有很大启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应渗透到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通过科学规划、联合共建模式,构建一个涵盖轨道交通多工种的综合性实践基地,营造一个“真实的轨道交通”环境,满足学生工程训练和企业员工的培训;通过校企互聘形式实现“工程师进校园”,使学生和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零距离接触,明确轨道交通电气化行业一线的工作性质、内容以及所需的职业素养;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进课堂”,学生能够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具备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融合,以实际的工程项目子课题为载体,开展具有项目管理运作模式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最终实现轨道交通电气化专业特色明显、教师队伍双师化、培养体系工程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等一整套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五、结语

第7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 项目总控 信息技术

Abstract: large and medium-sized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put into use as early as possible is the key to the project owner's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ability to control project. Total project control is to strengthen the project owners for the effective way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bility. The basic task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project control,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 mode of the total project control and project process of general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total project contr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中图分类号:窗体顶端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窗体底端

1.引言

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管理专家发现设计阶段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这就是工程界已经形成的共识:工程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工程造价的5%以下,但正是这少于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高达80%左右。因此,高质量的完成设计任务是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设计也成为项目管理的对象,并且将设计和施工阶段连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设计相对于施工而言,有更多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管理设计需要更多的艺术和科学的成分,“效率”不再是唯一的追求。价值工程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作为一种结果,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包括设计,甚至在管理模式、方法上出现了,将设计—施工进行整合,例如,打破传统的设计—招标—建设模式,开始将部分施工图设计任务委托给承包商而不是设计者完成,早期的FIDIC合同版本,为这种整合提供了合同管理的条件。

当然,发展还在继续,工程前期的重要性表现在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开始向设计的上游延伸,目的是确保设计合理、经济和实用性。这是一个更大的进步,项目的整合在扩大,在追求的效率的同时效率,强调对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前期—设计—施工,反映的仍然是整合管理。项目管理的手段有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管理开始逐渐增加其科学的充分,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根据项目中不同活动的特点将项目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阶段采用有的放矢的管理方法,并在整体上将各个阶段加以整合,追求的是效率、资源有效的利用、客户至上。

直到19世纪中叶,工程活动造成越来越多社会矛盾等负价值,以及客户至上理念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太多的关注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问题,却忽视了工程活动所带来的社会、伦理、服务等新的问题。

时至今日,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古老公理,“商道之道乃商也”不再完全正确。社会和公众要求工程建设领域实现商业价值并承担更广泛意义的社会和道德责任,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焦点已从“效率”扩展到“社会”。

这是一个革命,工程项目管理范围的延伸和整合,使得项目管理以更高的视角、更多的参与者看待工程活动,最强的不仅仅是效率、经济性,还包括了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管理方法上看,今天的项目管理运用技术、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进行管理。对于不同的参与者涉及的项目管理阶段,取决于具体的情况,例如,设计-建造合同,承包商涉及的项目管理就包括了设计、施工等阶段。又例如,对于BOT合同,承包商涉及的项目管理可能就包括设计、施工和使用等阶段。对于不同的合同,也可以包括概念阶段。

工程管理范围扩展的同时,项目管理专家越来越关注、重视两端的管理活动,特别是将概念阶段的管理称为创造性的管理工作,将施工管理称为程式化的管理工作,项目管理阶段延伸到使用阶段,体现服务至上、可持续观的理念。

工程项目管理的整合能够更好的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应用人类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成果,努力节约资源,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生产舒适、健康、环保、安全的生产和生活场所。

(3)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走低碳、绿色的发展之路;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保护生产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中国,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动力还来自被称为“世界第一建筑市场”和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这是一个难得的实践课堂,它促进了项目管理从三十年前的热衷于引进,到近年来的关心于应用。今天,中国的项目管理专家已具备了进行管理理论、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引领世界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领导地位指日可待。

比较而言,近二十年的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更多的内涵、更高的层次,科学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成分不断地增多,这对于管理科学服务社会,及其学科地位都有重要意义。

2. 建设工程项目总控理论及其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对大型项目、复杂项目、分散的项目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项目计划顺利实施,项目目标有效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企业控制论产生了项目总控。

项目总控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大型项目基层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输,用经过处理的信息流指导和控制项目建设的物质流,支持项目决策者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的管理组织模式。为大型、复杂、分散工程业主方的最高决策者提供战略性、宏观性和总体性咨询服务的。

联邦德国统一铁路改建和新建工程项目使用了项目总控,这个项目几乎符合总控运用的所有条件:规模大、空间范围分布广、复杂、工期要求紧。要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总控单位。

项目总控实施的关键是在预定的总体项目目标下进行Planning+Controlling。侧重于宏观的、整体的、方向性的策划、协调和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整体的按目标完成。

2.1 项目总控的计划主要有以下工作:

项目总控的计划分解是根据项目总目标,先分解成里程碑计划,然后根据里程碑计划逐渐分级分解到执行层。计划的分解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过程分解和任务分解,最后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这是项目控制的基础。计划分解是贯彻计划很重要的工作。在计划的基础上,该项目最后形成了几千个合同。

例如进度计划从里程碑到具体的任务层级进行分解,总公司关注的是宏观性的问题。

德国统一铁路项目组织管理形式是多级管理,从全国总公司、州级公司二级组织、项目管理三级组织到工地主任。这依赖于任务和过程的分解。

从德国统一铁路项目总控的组织中可以看出,总控单位有关项目信息的来源是自下而上的,而且信息量是逐渐减少的,这样就保证了只有最真实、最主要的信息能传达到总控单位,而总控有根据信息下达决策,而这时的决策路径是自上而下的,这符合“从实招来的实践中去”的原则。项目总控的组织包括业主项目总控和工程管理公司。

参考文献:

[1] 蔡小飞.浅谈楼宇等民用建筑项目总控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J]. 江苏建筑. 2006(S1)

[2] 赵海金.浅谈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总控模式[J]. 山西建筑. 2007(02)

[3] 骆汉宾,姚军.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总控组织设计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01)

[4] 贾广社,王广斌.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控模式的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03(03)

第8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1.MTI“翻译项目管理”课程构建

2.战略项目管理情境对项目权力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战略权变视角

3.项目管理技术在国家审计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4.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

5.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6.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

7.我国IT项目管理研究及应用策略

8.项目管理信息化框架和模型研究

9.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演进机理分析

10.初始信任、柔性合同和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一个中介传导模型的实证分析

11.项目管理的发展及成熟度分析

12.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

13.建筑企业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14.四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比较研究

15.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以“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

16.项目管理的多维度集成创新模式研究

17.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介绍

18.基于WSR方法论的项目管理系统分析

19.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的房地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20.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决策研究综述

22.企业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耦合研究

23.治理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实证研究——以企业型代建项目为例

24.合同柔性与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实证研究:信任的影响

25.建设企业多项目管理中的资源调度问题研究

26.企业集权度与项目管理成熟度匹配关系研究

27.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研究

28.基于成熟度的科研项目管理评测及改进研究

29.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30.基于OPM3的组织项目管理能力体系建设的研究

31.政府投资大型复杂项目总体项目管理框架研究

32.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及其评价

33.不完全契约视角下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与项目管理绩效影响关系实证研究

34.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探讨

35.多项目管理探究

36.项目管理在制药企业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探讨

37.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

38.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39.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40.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41.协同产品开发环境下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

42.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的辨析

43.大数据挖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44.中外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45.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46.项目管理中的人和组织因素研究现状综述

47.面向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整合管理体系研究

48.软件项目管理最新研究综述

49.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

50.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对不确定性的机制研究  

51.并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53.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54.浅论“项目—矩阵”复合式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55.论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56.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57.国内外现代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发展

58.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5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

60.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研究与应用

61.项目管理办公室:概念、发展历程与职能

62.初始信任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合同柔性、合同刚性的中介作用

63.汽车研发中的现代化项目管理

64.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65.项目管理研究综述

66.项目管理技术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探讨 

67.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

68.科研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69.项目管理理论及其架构

70.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

71.人力资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72.项目管理与项目组织研究结构与分析

73.农民有效参与对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项目管理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74.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75.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76.创业教育导向下电子商务专业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

77.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新机制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78.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79.关键链多项目管理中能力约束缓冲大小研究

80.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81.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思想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82.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进展

83.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84.中国项目管理发展的热点和趋势研究

85.基于中国传统的项目管理研究

86.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比较分析

87.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

88.缓冲估计与关键链项目管理

89.项目管理发展综述

90.BIM在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索

91.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多项目管理

92.从组织行为学视角看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93.项目管理的研究前沿

94.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

95.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综述

96.信任改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框架——基于情景模拟的行为实验

97.论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

98.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路径研究

第9篇: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前期;控制;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项目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而且已成为21世纪政府或企业组织和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益处:(1)合理安排项目进度,有效使用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降低成本。(2)加强项目总包与分包的合作,提高项目施工力量的综合战斗力。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方法,可以增强各施工力量的合作精神,提高项目全体人员的士气和效率。(3)尽早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有效地进行项目控制。项目计划、执行状况的检查、反馈和处理,能够较早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和隐含的问题;可以使项目决策更加有依据,避免了项目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有效进行项目的知识积累。通过规范的制度,在项目结束时进行总结,以将更多的项目经验,转换为企业的财富。

一、项目简介

陆家嘴软件园软件产业研发11号楼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软件园区内,基地北临张家洪河,西邻东方路30m绿化带,东侧为软件园4号楼,南侧为软件园区规划主入口道路项目占地面积19,900m2,总规划建筑面积90,64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71,452m2,地下建筑面积为19,134m2。整个项目研发楼(主楼高99.05m,二十层,面积为64,722 m2,外墙为以银灰色铝板为主及玻璃幕墙,裙房(首层、夹层及二层,建筑面积6,730m2,外墙为银灰色铝板为主及玻璃幕墙)等地上部分,地下室部分的面积约为19,134 m2,地下为车库并设置设备机房本项目基础形式为桩基础,地上部分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棍凝土结构,地上部分的裙房结构形式采用钢结构、研发楼结构形式采用型棍凝土框架及钢筋棍凝土筒体结构。

艾奕康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AECOM)负责对本项目总体工程进行监督、协调及答理工作AECOM的职责是根据与业主签订的服务合同范围,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协助业主、监督、协调及推进各工程的执行,确保具体目标的实现。

二、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家嘴)的领导下,AECOM的首要职责是确保所有的专业合同严格按照合同内容执行并达到陆家嘴的目标,本部分简要概括了项目经理和项目监理的职责,由于AECOM公司在本项目中是项目管理的角色,因此,AECOM公司在该项目实施中负有前期管理、协调管理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及其他相关单位的职责,在本项目中所有参与单位,均按受AECOM公司的项目经理或施工经理的协调或管理。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如下:

主要管理内容及管理主要责任方和协助方示意表:

三、结合实际分析项目前期管理的重要性

本工程现已竣工备案,于2008年底破土动工,至2012年6月全部完成,通过备案验收。本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分院进行基坑围护设计,上海经纬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建筑、结构、机电施工图纸,茂盛咨询公司作为本项目的管理公司,利比测量师公司承担本项目的成本控制,恒隆威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担任建筑顾问,宋腾添玛沙帝建筑工程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担任结构顾问,卓展工程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担任机电顾问。工程建设项目阶段划分建设项目包括前期决策、项目开发、项目实施、使用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项目前期的管理工作,它是一个项目的关键,不仅对项目的整个生命期,对项目实施和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项目的整个上层系统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项目前期的构思和项目的目标是确立项目方向问题。工程项目是由目标决定任务,由任务决定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或措施,再由方案产生工程活动,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所以项目目标规定着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形成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如果目标设计出错,常常会产生:工程建成后无法正常的运行,达不到使用效果;虽然可以正常运行,但其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不能为社会接受;运营费用高,没有效益,没有竞争力;项目目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变动造成投资、超工期等不良后果。

(二)项目前期工作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中,很多投资者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而事实上,对工程投资影响最大的是在项目的前期工作阶段。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因为工程的前期管理工作决定了项目能否存在和继续发展,也基本预测了项目实施后的投资效果,同时还为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策划阶段、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必须重点突出。显然,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项目实施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分析资料表明,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部寿命费用的1% 以下,但是这少于1% 的费用对施工项目造价的影响度达到5% 以上,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重要性。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和投资,就要把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管理阶段上来。

(三)前期管理工作影响项目乃至企业全局。项目的建设必须符合上层系统的需要,解决上层系统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项目前期管理不能解决上层系统的问题,或不能为上层系统所接受,常常会成为上层系统的包袱,给上层系统带来历史性的影响。常常由于一个工程项目的失败导致经济损失,导致企业的衰败,导致社会环境的破坏。建设项目管理体系集成化管理示意图如下:

总之,项目前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资金的投入和控制,没有详细、深入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就不可能做出合乎实际的投资估算,控制工程造价就无从谈起。只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才能主动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个别特别项目对于工程项目前期办理的特殊性应予以重视。由于每个项目的特殊性,会需要征询到一些特别政府部门意见,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前期管理工作中,除要了解项目常规报批流程外还需要时时关注常规流程是否有变更,还需要注意结合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留意是否需要申报特殊部门。例如本项目“陆家嘴软件园软件研发11号楼”属于紧邻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和6号线区间的深基坑工程(如图)。

为此在办理前期报批手续中,需要特别到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营管理处办理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作业审批。同时我司针对工程本身,考虑到本工程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度深的特点,我司与设计院沟通后决定在申报基坑施工评审方案时特别强调为减少施工对地铁区间的影响,将施工分2个施工区域先后进行分层、分块开挖,以减少区间变形。因此只有时刻了解前期证照办理的最新动态,才能高效的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有序开展,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建筑工程中的项目前期管理对于工程的设计、施工起到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巨大,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要认真的分析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全面了解设计方案和政府相关报批报建手续流程,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前期管理。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上,一定要将项目前期管理放在管理工作中的首位,如果忽视了项目前期管理,那就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只有充分重视项目前期管理,才能使整个工程管理在可控范围内合理、合法的有序进行,最终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正常竣工验收备案。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整个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郑真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 2009(14).

[2]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16).

[3]向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21).

[4]刘鑫,楼丁齐,周艳.浅析建筑工程如何优化施工管理[J].商品与质量,2009(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