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家校教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教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校教育的意义

第1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教育。它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对于家庭的兴衰、社会的安定、民族的振兴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意义

家庭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品德教育是小学生、也是一个人形成品德规范的重要途径。父母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由于经验的局限性。还不能自觉形成道德意识,道德情感,进而实现道德行为,所以此阶段尤其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孩子以知识为主,品德教育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家庭教育上。品德教育必须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家庭教育提供了品德教育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在品德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家庭与学校由于在结构、功能上的不同,在实施教育上是有根本区别的。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习惯养成的意义

习惯是在一定情境下完成某种动作的倾向。习惯具有社会意义,有好坏之分,常常是在无意中养成,也可以通过有意养成。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对养成习惯教育,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过少年儿童个体发展中的所谓“最佳期”理论,认为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发展的最好阶段。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对孩子实行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则有可能效果很差,甚至终身难以弥补。国内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3―12岁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正好包括了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量的行为都会在这一阶段固化为习惯,因此,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是最容易见效的。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是从榜样中学习的。而家庭父母的榜样模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规范。这种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所以在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之后,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力――父母,应积极地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首先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对孩子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儿童成才的基础.有好的习惯才有成功的可能。良好的习惯应从点点滴滴做起。如何整理书包、如何有礼貌、如何自觉吃饭等,都是家庭教育中需要重视的。

三、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养成的意义

有研究发现父母给予子女的情感温暖越多,儿童易于形成外向性、情绪更加稳定的人格特征。这证明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儿童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父母采用拒绝等消极的教育方式与儿童形成焦虑、抑郁、冲动等不健康的心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而倡导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多给予温情与慈爱,充分地接受孩子,对孩子表达关怀和爱,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对孩子的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多沟通引导,就有利于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特征。

同时.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也具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方式会促进孩子自尊的发展,提高孩子自尊的水平。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严厉与惩罚”、“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家庭教育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自尊水平。此外,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的情绪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

第2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教育 创造性思维

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办学规模,教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它适应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在我国许多职业院校中,艺术教育不被重视,甚至有的院校还是一片空白。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构件之一。职业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团队精神。而艺术教育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对职校学生的作用不可低估

如果要问你,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是谁创作的?你一定认为是某位音乐家,但答案是错误的。他不是某位音乐家创作的,而是我国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门捷列夫等都有极深厚的艺术修养。

神经学、心理学和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聆听悦耳的旋律,不仅可以锻炼大脑,就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组织一样,还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并对人的认知能力、智力和健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色列一家医疗中心的神经学专家发现:职业乐师大脑中的听觉皮层和控制精神活动的区域比普通人更为发达,这两部分的大脑灰质大大高于普通人。

美国人坎贝尔在全世界讲授音乐的益处,他推出了“莫扎特效应”系列唱片,它们都是经过编辑的古典音乐。他认为音乐能使青少年更快乐、更聪明、更健康,而且注意力更集中。其中的关键是:许多古典音乐具有青少年喜爱的重复旋律,产生一种“结构上和旋律上的熟悉感。1998年,美国大专院校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表明:唱歌或演奏乐器的学生比不唱歌或演奏乐器的学生所取得的文化成绩平均高52分。同时音乐对成年人也同样有神奇的魔力,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对90位编辑的实验表明,当他们听古典音乐时,工作的准确率提高了21.3%。

事实证明,音乐确实能够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人格形象,提高艺术气质。难怪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北京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一直以为是军备的竞争,是工业的竞争,是钢铁的竞争。直到二十世纪末我们才明白,他们竞争的最深层次的东西是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人才。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他还说: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智慧与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它们很可能确实是不可分的。如果是这样,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普遍性、深刻性,永恒而富有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在职业院校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让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气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我国的高职院校多是在技校和中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生源占多数,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比较差。因此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科学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艺术教育对后者目标的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重在开发高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知道,人脑由左、右半脑组成。左半脑的主要功能是语言功能,右半脑的主要功能是逻辑思维功能,左手是由右半脑控制,右手是由左半脑控制,而我们绝大数人左手比右手迟钝,这说明我们的左半脑比右半脑灵活,右半脑需要锻炼,所有音乐实践,如弹钢琴、拉小提琴、拉二胡、吹小号、吹笛子、弹扬琴、打架子鼓、甚至指挥,都需要双手很好的协调、合作才能完成。这也说明我们在锻炼左手灵活的同时,右半脑也得到锻炼,显得更加灵活,间接增强了我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1.艺术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职业院校进行艺术教育,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既是构建和谐、健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标志。它应该充分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为每一个愿意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本的保证。

2.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创造力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以潜移默化的感染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艺术教育重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学生创新,使之富有个性的才华得到发挥。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尤其要加强艺术教育,同时还要充分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艺术构想和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价值,幼稚的构想可能正是天才的特征。在艺术教育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3.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动手能力

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交响乐、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合作态度,协调能力方面能够获得生动的感性体验和富有成效的训练。艺术教育更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结论。英国文化委员会“创造与合作”项目的主持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过程。就艺术教育来说,是感悟、想象、获得灵感的过程,也是思考、发现、与人合作的过程。职校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获得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在其以后工作岗位上,必将得到应用和发挥,使他们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高职艺术教育需要一定的资源和环镜

艺术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和谐的环境。艺术的价值更好地表现为一种自我展示、自我欣赏、自我实现,是一种心灵上的美的享受,情感的慰藉,是精神世界的自我观照。艺术也有竞争,但是它更注重才华的展露,而不是功利的得失。艺术审美具有超功利的性质。所以,职业院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各种乐器、视听设备、音乐教室等。便于艺术工作者和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和宽松的环境中满足审美需求,实现审美体验。

四、高职艺术教育需要良好的机制和模式

在艺术教育的机制和模式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成功经验。意大利国家教育部过去曾设有一个专管艺术教育的部门,现在该部门已经并入学校的教育司,以便把艺术教育纳入整个学校教育,统一协调、管理。英国则由文化委员会承担教育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这两个国家都对艺术教育非常重视,以致于动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

1993年,在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加入了“缺乏艺术的教育决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专门到美国考察过艺术教育的沈致隆教授说:美国所有大学对艺术的普及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所有学科的学生都可选修艺术课程,专业艺术教育与非专业艺术教育的界限不明显。常常一个化学博士又是一个著名的演奏家,一个物理博士又是一个著名歌唱家,功利主义不象我们那么明显。

在我国,前任总理在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美育的培养问题,引起了教育部门全面认识教育方针的浓厚兴趣。到现在,虽制定了在高等院校加强艺术教育的文件,但各高校重视度不够,执行力度参差不齐,对艺术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尤其在高职院校,有的完全空白。

鉴于此,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必须受到各职业院校的重视,更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置合理的艺术课程,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同时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从师资力量上,要发挥学校和社会的整合作用。首先,学校自己要建设一只优秀的师资力量。这是开展艺术教育的保证。其次,可以聘请社会上的艺术家担任学校的艺术教育辅导工作。很多艺术家并不是只为了获得报酬而到学校的,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爱心,可以得到教学相长的收获,也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启发。反之,学生可以从艺术家那里学到艺术知识,也可以学习到艺术家们的高贵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艺术教育,让每一个高职学生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养成欣赏艺术的习惯;才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培养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家长角色 学校教育 成长环境 关键人物 家庭 教师 责任 扮演

一、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的理论分析

学校教育和学校相联系,但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按照通常的理解,学校教育指狭义的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故其本质乃一动态发展之过程,围绕此过程有诸多主体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学生、教师及学校、家长、政府(代表国家和社会)。我们的讨论并不想把学校教育限定在学校之中,而是从参与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更能全面地把握学校教育的真实存在。

“角色”原指戏剧中的人物,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Mead)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称为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说得具体些,即“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的权利与义务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与态度的总模式。”社会地位总是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也总是与其他主体相联系,故家长角色即指在特定社会关系体系中,家长面对不同主体所获得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这种理解包含三个层次,其一强调家长角色是在特定社会关系体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二由家长所处的地位和获得的身份决定,其三表现为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因此完整意义的家长角色就是家长所处的社会关系体系、身份和地位以及行为模式的总和。

从上述对学校教育和家长角色的理解可以看出,要想建构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的理论框架,分析家长与其他学校教育活动相关主体的社会关系也许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如上所述,在围绕学校教育过程所结成的总的社会关系体系中,主要存在着四方主体,即家长、学生、作为独立实体的学校(包含教师)以及国家或政府(通常由学校来代表其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相应地,我们可以逻辑地推论出:如果以家长的视角来考察,则这一总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又存在三种亚层次的社会关系体系,即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体系、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关系体系以及家长与国家(政府)的关系体系。进而我们可以推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由于家长面对的主要对象不同,其身份和地位就不一样,因而其行为模式也各有差别,换言之,家长在三种社会关系体系中分别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但这些角色定位和行为模式又都是指向子女学校教育的。

二、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的实践反思

理论分析所建构的框架对反思实践中的家长角色具有纲举目张的效果。以下我们主要讨论目前我国家长角色的现状,并尝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现状描述

之所以在家长角色的分析中涉及政府,乃是由于以国家力量作为后盾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特别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制度普遍实行以后,家长就不在独享其对子女的教育权了。子女的教育不仅依然是家长的职责,同时也成为政府的重大事业,甚至有时对后者的强调超过了前者。现代社会中只要一考虑子女学校教育的问题,家长就不可避免地与政府产生了某种联系,进而通过政府在教育上的直接代表——学校和老师——与政府结成了一种社会关系体系,而在这一社会关系体系中的焦点则是有关教育权的争论。我国在实践中更多强调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应该承担的义务,而相对忽视了应该享有的权利。很多时候家长角色行为是遵守法律、服从政策、配合学校、接受安排,他们很少考虑自己在子女学校教育中的权利,也没有努力去为自己争取这方面的权利,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如子女在学校中出现伤亡事故),家长们通常会保持沉默。在教育领域内,很少出现因伤亡事故之外的原因而导致的法律诉讼。

在与子女的社会关系中家长拥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儿童青少年不具有成人的判断力,无法决定什么对他们是有利的,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需要得到家长的监督和保护;同时,由于学校教育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儿童青少年不具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因而也需要家长为其学校教育提供支持。因此,家长起码需要担负起监护人的角色。另一方面,制度化的教育尽管发达,却不能剥夺家长的教育权利,家长也不应该借口学校教育的完善而放弃自己的职责,因此家长同时也需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而目前我国家长大多只是作为监护人和传统的家庭教育者,其行为主要是保护子女的安全、对子女的学校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有意识的教育行为较少而主要是共同生活对子女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不少教师反映,他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数家长只是偶尔在家辅导孩子学习,而且除了辅导孩子完成学校功课以外,家长很少开展其他教育活动,家长的教育者角色意识不强。

在与学校的关系体系中,我国家长主要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活动的支持者,作为学校合作伙伴和主人的角色没有确立。如果按照L.德克等人对美国家校关系模式的结论来分析,我国家校关系主要属于“保护性模式”和“由学校到家庭的传输性模式”,目前有向“课程丰富性模式”演变的趋势,但是“伙伴关系模式”尚没有形成。家长们主要的行为模式是接受学校传递的信息和教师的召见(出席家长会,因孩子在学校的不良表现而被教师“传讯”等),只有少数地区的少数学校开始重视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家长因此被吸引到一些非教学的活动中,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挥有限的作用。而除了2005年出现在成都等地区的几个家长参与校长竞聘评审的例子外,我国家长很少能够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中发挥作用。

总之,目前我国家长角色比较单一,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明显不足,这种状态很不利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和子女健康发展。

(二)原因分析

由于近年来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以及对国外经验的介绍,家校合作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经开始受到普遍关注,一些相关研究也对我国家长角色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我们基本同意关于家长角色的结论,但我们发现,我国家长角色单一的原因可以从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来解释。

1.表层原因

简言之,我国家长角色的现状是由各方主体对家长的角色期待及其由此形成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如果说家长角色不够积极,对学校教育参与程度不足,那正是由于各方主体并没有给予家长角色以积极期待,相应地也并没有为家长扮演积极角色提供现实条件。

首先,现行法律中缺乏对家长教育权利的相关规定,致使家长积极角色的扮演缺乏法律支持。例如,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中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政府有领导管理教育事业的权利和责任,但是没有提及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权利。作为教育基本法的《教育法》第六章第四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家长的角色仅被定位在“义务主体”、“支持配合者”和“接受培训者”上,虽然第六章第四十六条规定了“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适当形式,支持学校的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但什么是适当的形式并不清晰。

第二,现实中缺乏支撑家长多元角色的活动平台。目前我国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以及与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适当的形式”并不健全。中小学虽大多设有“家长会”,有些学校还设有“家长学校”,但是“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几乎名存实亡,既便有的学校在运作,其活动也显单一,主要是“通气会”、“先进表彰会”。而且现有的各种协会和机构多是由学校主导的,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不能与学校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同时,地方一级和全国范围的有活力的家长组织尚没有出现,使得家长不可能在有关学校教育政策方面有足够的发言机会。最后,由于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没有为家长设立可参与决策的机构和委员会,家长角色始终在校外徘徊。

第三,家长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也使其多元角色的形成受到限制。家长多元角色的形成是以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和能力的增强为基础和前提的。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部分在广大农村,而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对而言受教育水平不高(至少相对于老师而言是这样的),很多家长虽然重视子女的学校教育并愿意和学校配合,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并不清楚,而且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家长能够指导子女学校功课的能力也相对降低了。至于作为合作者和伙伴对教师进行帮助和指导更是由于家长的能力而受到了限制。

2.深层原因

有研究者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大多数家长缺乏参与意识,这当然是现实。但家长参与意识的缺乏却又是由我国文化传统、教育发展的惯性和人们对教育的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首先,在文化传统方面,我国长期封建社会形成的“民不与官争”和“师道尊严”思想对目前的家长角色产生了制约。普通百姓都不愿意和政府以及政府官员惹上官司,既便自己在某些方面吃点亏,也奉行“忍一时之气”“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观念,宁可放弃某些方面的权利,也不愿意破坏“和谐”。这当然是专制社会在文化上留下的印记,但正是由于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持续性,这种思想同“和为贵”的思想一直持续到现在。因此,当作为普通百姓的家长在某些方面的权利受到侵害特别是当侵害来自政府部门或者类似政府的事业单位的时候,家长要么选择沉默和忍受,要么采取温和的协商措施,而很少采用诉讼手段。“师道尊严”的思想使得教师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化变迁缓慢的农村地区,人们对老师往往充满尊重和信任,因而倾向于相信老师的能力并服从老师的安排。正是由于这种尊重和信任,家长们往往不会干涉教师和学校的工作,并完全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托付给教师和学校,并处处维护和加强教师的权威。这就使得学校成为家长不便涉足的领地,教师成为家长不能妄加非议的对象。两个方面其实都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中对“权威”的遵从。这种对“权威”的遵从也体现在亲子关系中,正是由于家长是家庭中的“权威”,因此家长在子女面前的角色往往是指挥者、裁判和决断者,在作为教育者的时候其行为方式也多了一些高高在上和不容辩驳的味道,少了一些平等交流和耐心倾听的意味。

第二,我国教育发展中所潜藏的教育观念也不利于家长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积极角色。理论上讲,家庭和学校都应该是教育的主体,而且只有当家庭和学校以及全社会在儿童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并齐心合力,教育才能够收到最大的成效。但是现实中家庭的教育职责被弱化了,而学校则被要求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和互补,变成了向学校教育的一边倒。在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教学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能力,而缺少对学生进行生活知识的传授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并且在知识和能力教育的时候,也往往忽视了习惯的重要性,单纯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由此引发出两种后果:一是以结果为指向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当然是学校和老师的强项,无需家长干预,家长的角色难以延伸到学校教育中来;二是学校也不会对学生进行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因而家长角色的获得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此外,虽然我们倡导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有多年,但由于教育发展的惯性,目前以升学为导向和以学生分数为主要教育评价指标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应试”之风不减。使得教师处于高度工作压力之下,学校由于竞争惶惶不可终日。任何教育改革和“新花样”都可能成为极具风险的事情而不愿意被教师和学校轻易采纳。因此学校和教师即便有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愿望,出于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的恐惧也不敢轻易行动,家长的角色因此受到限制。

第三,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对家长多元角色的形成造成了影响。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在中小学阶段,与广大普通家庭收入相比较的相对个人教育成本仍然较高,加之家长还需要为子女上大学准备经费,因此家庭的经济压力都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之我国妇女地位提高后女性外出工作成为普遍现象,中国家长大多双双全职工作,相对而言能够用在子女学校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都大大减少了。在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并因此产生了很多所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家长更缺乏和学校进行有效合作、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在家辅导孩子的条件。这都决定了很大程度上我国广大家长只能扮演子女学校教育的“物质支持者”(breadmaker)角色,而其他角色的形成面临重重困难。

三、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的发展路向

大量关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家校合作的研究已经向我们揭示出国外家长角色从“义务主体”到“权利主体”、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被动式”到“主动式”、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变化趋势。我国家长角色也有必要从单一走向多元,而在当前条件下,强调家长的权利主体、学习者、学校和教师的合作伙伴以及学校管理者等角色有积极现实意义。

我们在强调家长关于子女学校教育方面的义务的时候,也有必要重视家长的教育权利。这不仅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也是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子女的健康发展。目前我们特别需要强调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相关权利,具体而言,应该倡导家长充分享有知情权、建议权、质询权。知情权指家长有权获得关于自己子女就读或将要就读的学校的各种信息,包括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环境、教师的基本情况,学校平时的各种活动、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学校和教师对子女的评价和各种处置等等;建议权是指家长对于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作出和将要作出的影响自己子女受教育的各种决策和相应管理活动,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质询权是指家长对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工作,特别是与其子女直接相关的各种工作,有提出质疑并要求给予满意解释的权利。

家长的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学习子女教育、营养、权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和艺术性;其次是学习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家长协助学校辅导孩子学业的能力。家长的学习者角色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到子女的学校教育:其一是由于家长通过学习使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知识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直接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促进子女健康发展;其二是由于家长的学习行为本身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向着“学习型组织”发展,这一环境使得深处其中的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子女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伙伴的角色定位要求家长和学校及其老师经常保持双向交流和沟通,并竭尽所能相互帮助,不仅使家长成为学校的资源,同时也应该使学校成为家庭的资源,真正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第4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意义;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54-03

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其中包括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中理应得到充分重视。

一、职业学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和普通大中专学校一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国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充分利用自身条件,积极推动社会思想道德和文化进步。其次,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职校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学生思想性格不健全,思想道德存在缺陷,即使掌握再好的职业技能,也不会很好地成长和成才,更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职业学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对培养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实现自身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最后,是职业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办学质量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职校学生德、智、体、技能四大培养要素中,思想道德的培养是核心要素,关系到他们良好思想品格和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前职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职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伟大任务的需要。”随着职业教育观念的深入和青少年报读职业学校积极性的提高,我国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但伴随而来也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其中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的问题尤为突出。

1.职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堪忧。职校学生多来自农村和城镇初中毕业生,他们正处在15~18岁年龄段,生理变化和心理不成熟的特征非常明显,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教育上的失误,使相当部分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下滑,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他们报读职校的背景较为复杂,有的因为成绩差考不上高中,只能屈就来读职校;有的是家长为了孩子有个管教,压着他们来读职校;有的则因家庭困难为减少开支而选择职校;其中大部分读职校是为了学技术,以后好谋生计。生源的不同背景、不同动机导致职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尤具复杂性。近年,常发生职校学生参与打架斗殴、盗窃甚至沾染黄赌毒等事件,就很说明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多年以来,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主要表现:①思想认识不足。在职业教育系统,有一种论调认为职校主要是技能培训,不必像普通学校为了升学狠抓学科教学和教学管理,认为在学生管理方面应该少管或放开,要多给学生一点自由,让学生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不少领导和教师甚至认为只要完成专业教学和技能养成,德育工作有没有都无所谓,对德育课不重视,或只当作摆设。这些观点无疑使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化和边缘化,并最终导致思想道德教育的低效甚至异化。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必然反映到管理制度上,导致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德育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管理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职业学校为了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往往将一部分德育岗位取消,机构撤并,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太少,力量薄弱,专业化水平不高。有的德育部门干脆由学校领导挂个名,往往是说的多,管的少,有形式的多,有实效的少。③德育教材内容滞后,教育方法简单粗糙。现职业学校虽然已换上新课改德育教材,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一使用就是数年不变,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滞后于社会发展,导致德育效果降低。在教学上有的教师无视职校学生特点,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讲理论的多,接触现实的少,不关心学生是否能接受,只求完成教学任务。在教育管理上,缺乏有创意的德育活动,往往以集中说教为主,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更谈不上人性化,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创新

1.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抓好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德育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职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改革机制,引进人才,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任课教师“以德育人”的积极性。并不断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使职业学校真正肩负起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

2.根据职校学生特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普通学校相比,职校学生有自己的特殊性。第一,职校学生主要来自应届、历届初中毕业生,也有初中、高中辍学生,年龄参差不齐,社会背景较为复杂,大多经历一定的磨炼,在思想道德上表现较为复杂。第二,部分职校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社会经历,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已形成一定的趋向性,自主意识和生活管理能力相对较强,但也容易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第三,职校学生或多或少感到了生活的压力,他们中不少人切实感受到学习技术以后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学习热情,但往往对学习技术以外的事不关心。第四,一些初中应届毕业生因考不上高中来读职校,往往带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和前途不明的茫然心态。职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里。

3.改革德育方法,加强教学中德育渗透。职校中心工作是教学和技能培训,学生活动不仅在课堂也在社会,如果在教学和培训中没有贯彻“德育为先”的方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这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掌握在教学与培训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一是要注意从教材实际和培训内容出发,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而不要生硬地为了德育而说教;二是要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在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同时,适时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渗透。针对枯燥无味的德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应当依靠自身在知识、经历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地挖掘德育内容,将德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采取生动新颖的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教育作用,把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充实到网络中,提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建立QQ群、E-mail、手机短信等高科技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同学生心灵的沟通,网上网下相结合,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4.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形成教育合力。职校要与社会、家庭等建立联系,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或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修养,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学校应与当地政府、社区加强联系,建设校园周围良好文化环境,请派出所干警、企业家或精神文明先进人物到校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创业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第5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失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院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86-02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存续至今并在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颗璀璨的后起之秀明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的民族性在这其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所谓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涵、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承继地和群体,自古以来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组织。从共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出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领域中实行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内蕴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一教育行为中所渗透和表现出的是社会传统、被家庭主体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文化因子、意识形态。因为家庭教育是以个体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家庭教育中所彰显的不仅是家庭单位的隐性文化价值,更多是凸显社会历史文化和伦理规范,从传统意义出发,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培养个体认知意识教育的始发地,充当塑造公民的职责。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1]12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

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

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以“礼仪之邦”而享誉于世的中国,注重礼仪教育,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家庭教育针对个人发展特点,从个人自身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伦理认知教育,为个人道德伦理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以身作则,家庭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礼仪行为规范,为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养程度不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医院校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细分受教育学生特点,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甄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确保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受教学生,从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参与德育学习、应用德育教育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受教学生不加任何细分和层次化德育,是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孟子・离娄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94.

第6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李叔同 教育艺术 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116-02

李叔同是近现代的艺术先驱,他在诸多艺术领域都具有开拓者的作用。他涉猎的艺术门类颇多,包括音乐、美术、诗词、篆刻等。他一生成就绚烂但却淡泊名利,极具传奇色彩,耐人寻味。在他的一生中,身为人师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在这七年里,他在艺术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份音乐刊物;最早将西洋作曲法引入中国;由他作词配曲的音乐唱遍大江南北,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送别》;在美术教育领域首次推行写生等等。

李叔同不仅是艺术教育的大师,更是教育艺术的大师。他的教育被称为“父亲式的教育”――“温而厉”,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更塑造了学生的灵魂,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李叔同的教育充满了智慧,我们深入分析他的教育艺术,从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我们现时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李叔同教育活动的特点

剖析李叔同的教育活动,我们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对待教育态度认真、诚恳

李叔同的学生,著名美术家丰子恺在回忆录中说到,第一次上李叔同的课有种严肃的感觉。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同学们像往常一样不快不慢地走向教室,以为老师还没进教室而嘴里有说有笑,但进入教室那一刻,同学们惊呆了,老师已端坐在讲台上。大家的声音突然停止,低着头赶紧坐到位置上。见同学们都坐好之后,李叔同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课正式开始了。从此以后,只要上李叔同的课,同学们总是提前在教室等先生。

虽然只是教师提前进教室这么一件小事,但是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慑是不小的。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诚恳的态度难道不正是一堂形象的德育课吗?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叔同正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这种无声的教育作用难道不比大声训斥学生显得更有力,更有效吗?

(二)尊重学生

在李叔同的课堂上,有学生上课看其他书,又有学生把痰吐在地板上,他们以为李叔同没有看到。其实李叔同都看在眼里,只是当时不说。下课之后,等其他同学出去了,他才严肃地说:“某某某同学请等一下。”学生只好站在那里,他才用轻而和气的声音说:“下次上课不要看其他书。”“下次不要把痰吐在地板上。”说完向学生鞠了一躬,走出了教室。学生犯了错误,李叔同总是当时不说,事后才把学生叫过来,和颜悦色、间接委婉地加以开导。凡是有过这种经历的学生,大都脸色通红,显得很难为情。有个最顽皮的学生说:“我情愿让夏木瓜(指的是李叔同的同事――夏尊)骂一顿,李老师的开导真让人受不了,我真想哭出来。”

这种教育学生的方法,既达到了效果,又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学生,使学生能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自然不会再犯第二次。学校的德育管理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人格,如果学生只是表面上服从学校的管理,那么德育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学校的德育管理要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管理措施合理、恰当,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它,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不厌其烦地关心学生

李叔同对学生的关心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不厌其烦。李叔同的学生李鸿梁浙一师毕业后去南京高师代课,但是对那里人生地不熟,心里忐忑不安。于是李叔同不但为他做了细致的安排,并关照说,卧室与教员休息室离得很远,每天早晨必须把自己的表与钟楼的大钟对准,号声有时候听不清楚,如果有事外出,叫车子开回校,一定要和车夫说清楚拉到教员宿舍,头门离教员宿舍还有一大段路呢?如此细微周到的吩咐连学生自己的父母都不一定能做到。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如果教师真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能有哪位学生不尊敬自己的老师呢。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只有从生活中感受到别人对他的爱和关心,他才能学会去爱和关心别人。如果他的生活中只有冷漠和丑恶,耳濡目染之下,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呢?

(四)爱惜人才

当时的浙一师有位训育老师,对待学生工作简单粗暴,学生们对他有意见。有一次他和学生发生了冲突,竟动起手来。学生丰子恺年轻力壮,训育老师打不过他,吃了亏。于是,召开了教师大会,要求学校严肃处理,开除丰子恺的学籍。在会上,老师们默不作声,无人表示对此处理方式的态度。这时,李叔同站起来说,学生打老师是学生不对,但说明老师的工作方法也有问题。丰子恺同学在美术方面很有天赋,如果开除他的学籍,会毁了他的前途,是对人才的毁灭,国家的损失啊。我的意见是这次原谅他,记他一次大过,我代他向老师道歉。这样,丰子恺便留了下来。事后,李叔同叫丰子恺来房间谈话,向他介绍了《人谱》这本书,并指着其中一条说:“先器识而后文艺”,“要做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先做一个好人。一个文艺家倘没有‘器识’,无论技术何等精通熟练,亦不足道。这也就是说,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后来,他把这本书送给了丰子恺。

对于丰子恺来说,李叔同的这次原谅也许是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如果他真的被开除学籍了,可能历史上就少了一位美术家。现代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就是服务,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人才,学校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和管理者,都要时刻牢记这一点,为学生的成才而服务。

学校的德育管理,不应只停留在“思政课”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学校软环境的建设。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管理是种表面工作,平日里口号喊得很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总是忽视它。虽然学校都有开设思想品德课,但德育效果并不好,绝大多数学生是听过算过,左耳进右耳出,走个过场。并没有在思想上加深认识,更不可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关于加强学校德育管理的几点对策

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我们还需做很多工作。从李叔同的教育艺术中,我们体会到要使德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重要的是发挥教育的感化作用,变硬性管理为软性教育,强调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浸泡式作用。所以,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实效,除了加强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还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师德建设,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道德品质要求较其他职业更高。因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和监督教师的师德品质建设。鼓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关爱学生,真正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从学习上、心理上、生活上等方面给予爱护和帮助;师容师貌,言行举止要严以律己,身正为范,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转变管理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校的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观念。学校的德育管理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最终目的是通过德育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管理的事实过程中,不得强行让学生服从,而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本着为学生服务的观念,细心周到、热情地为学生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让学生沐浴着学校的温暖健康成长。

(三)建立学生道德表现量化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即内在感化和外部监督。内在感化是柔性机制,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伦理来强化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前面提到的两点都属于这一途径。外部监督是刚性机制,着眼于规则制定,通过制定详细、可操作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监督,以此来规范学生的不良道德表现,使其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小结

李叔同的教育艺术为我们现代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通过向大师学习,汲取其中营养,为我们纷繁复杂的德育管理服务,以提高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金梅.弘一法师李叔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

[2]陈星.说不尽的李叔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第7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近几年在我国高校的教育实践,正面与负面的现状都同时存在。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无论在教育形式上如何创新,依然不能摆脱其基于社会本位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缺陷,对于引导大学生成为全面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及综合素质优秀的拔尖人才非常不利。要真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快引入基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本位;现代公民教育;个人本位

一、认真审视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们看到,各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教育已经有了不错的实效,其居主流的正面现状令人欣喜,但同时,其客观存在的负面现状也着实堪忧。

(一)正面现状

据针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了解其中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在当代中国发挥的作用。多数大学生认为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具有并极易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或者比较自豪,多数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认可创新精神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普遍认为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宣传是很有必要的。①

(二)负面现状

许多大学生虽然主观上高度认同作为我国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但客观上其潜意识又极易被非的意识形态所蛊惑,从而出现认知偏差;再如,许多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却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导致其人生规划或事业奋斗方向发生重大定位失当;还有,许多大学生的爱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中却经常出现损害国家形象和声誉的恶劣行为,尤其是在涉外场合中;最后,不少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八荣八耻”要求严重背离,道德知行脱离现象相当突出。1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化和人格扭曲现状也导致其在道德实践中行为失范,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甚至导致犯罪。

二、冷静解析当今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

(一)吸引力和影响力

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依托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运用各种教学媒介,激发受教育者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互动中去,进而形成对主流话语体系的思想认同和实践践行的力量。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微弱,教育形式化、模板化,缺乏内在活力。2

当代社会思潮从表面看并不占据传媒主流,也缺乏传播主渠道,在受众方面也不见得十分广泛和大众,但从感觉上却给人有一种很潮流和时兴的印象……社会思潮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性、新颖性、生动性和渗透性等特征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3

审视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吸引力和影响力问题始终是一大难点,许多研究者始终跳不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僵化理念窠臼的束缚。

(二)知行合一问题

笔者认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的突破,达成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必须关注以下三个焦点问题:“知”的不足问题,“行”的可操作性问题,底线道德教育缺失问题。

1.关于”知”的不足问题,是指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未完全涵盖学生应当掌握的思想政治知识和技能,更确切地说是未能掌握他们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正是因为他们“知”的不足,使得许多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系统学习,依然还不是一个身心健全的合格公民。时常见诸媒体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甚至杀人悲剧无不充分证明他们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残缺不全的,这些惨痛教训足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关于“行”的可操作性问题,是指许多高标准的政治思想培养要求过于笼统、空洞,除了口头认可外,难于在行为规范上作出具体要求。不具可操作性使得诸多严肃的政治素质极易异化为投机性的政治口号,从而必然导致知行脱节。那种一边高喊反美爱国口号,一边排队申请签证前往美国留学并公开声称“再也不回来了”的大学生另类表现绝非个别现象。这暴露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解决“行”的可操作性问题,这是难以否定的客观事实。

3.关于底线道德问题,是指我们历来的道德教育都习惯于拔高式教育,即只喜欢摘取社会上那些思想道德素质非常优秀、人格非常伟大、仿佛圣人一般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学习标兵向社会大众推荐。然而事实证明,这些高处不胜寒的先进人物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非常难以模仿的,做人要达到那种高深境界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作为一个公民,不撒谎、不害人等简单之极的道德标准却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然而这种低标准的底线道德却一直未能进入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中。一高一低两者反差极大,反映出我们的道德教育理念远离现实社会的尴尬现状。底线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早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无可回避的尖锐话题。

三、深入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特点、定位与属性

(一)居于宏观层面且政治化强的双重特点

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个体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宏观教育是指其大脑发育成长过程中,从外界所接受到的那些旨在逐步形成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相关教育。这些教育决定和影响着受教育者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对国家、政府、社会等政治理念的认知与认同以及对人生将如何度过等一系列重大思想及其思维模式的发展脉络。无疑,如此博大而重要的身心成熟过程是在大脑的宏观层面进行的,因而将其归为宏观教育符合认知心理学中有关大脑思想形成过程的解读。

(二)基于社会本位的定位

社会本位是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的社会本位就是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它要求教育要突出社会的需要,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来规定教育的目的、内容和人才规格。

宏观教育主要基于社会本位的角度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国家、政党、政府、社会等宏观政治理念的思想教育,这正是我国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各级学校中实施的传统思想政治灌输式教育。

现实社会中的诸多案例充分证明:只接受宏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知行严重脱节的道德与人格,并非是当今社会合格的现代公民,其中不乏走入歧途者,远的如刘海洋,近的如药家鑫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必要条件的内涵属性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是必要的、顺理成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只能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光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满足大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健全人格、成熟心理等个体价值的肯定与追索,都需要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充实的思想营养,而这些正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之处,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能完全涵盖一个年青头脑所需要的所有思想要素。

四、大胆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崭新局面的理性思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也应该随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而不断创新

几年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显示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一直在与时俱进,那么,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就有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下崭新观念:“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②

(二)基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基于社会本位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更多的考虑把人塑造成社会所需。通过教育所传授的统一的知识,无形之中磨平了学生的个性棱角,教育出的只是统一模式下缺乏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适应’了社会,但是失去了一个更具有个性的自我。”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虽然也包含有培养公民意识等公民教育内容,但一是过于宏观笼统,二是基于其社会本位属性,不可能使学生通过教育树立起牢固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而基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其实质在于: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它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④因此,只有立足于个人本位的现代公民教育才能提升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同时培养起与之相匹配的公民技能和公民道德。

现代公民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对教育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忠诚。”⑤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凡是接受过现代公民教育的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这包括:“对各种事物提出、发现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对国家决策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进行识别并提出有科学依据的见解的能力,根据信息源和产生信息的方法对信息可靠程度进行评估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的形成均有赖于对怀疑批判和探求真实的理性精神的培养。”⑥

(三)只有尽快引入现代公民教育,才能真正创新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明确:我们引入现代公民教育,绝不是要削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不是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而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未能涵盖的微观层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所追求的创新就是把基于宏观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基于微观层面的现代公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进行融合教育,这样才能极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样的教育创新才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也才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公民教育融合研究自贡市社科联2011年度重大课题(2011ZD08)

注释:

①刘涧楠,杨雪岩.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1(4/2);

②唐晓燕.连淑芳.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J]《理论界》2005年08期

③仲成成.关于重视教育个人本位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11(上)

④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⑤⑥肖雪慧.公民社会的诞生[M].上海:三联书店,2004:22

参考文献:

[1]安克杰.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6(11)

第8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教育;和谐;学校

G459

・ 一 、家校合一、互为补充的思想,是基本的教育法则,

这是“教”字给我们的启示。请看“教”字:左为孝, 而“孝”字上为土,下为子,中间用一撇相连上“土”下“子”即播种、传承。合起来的字义是:“善根种子播种在厚土中”就是“孝”。“土”字可理解为“厚土”,借指前辈人所积累并传承给子孙后辈的、能利益他人及社会的行为品质,用今天的话说就叫“奉献精神”。这就是古文中所讲的“善”或“德”的基本含义。“希望子孙后代能承传这样的做人品质,并代代相传于未来”,这就是“善根种子播种在厚土中”的意思。原来,这就是古人家庭教育的法则呀!好像是在传授家教秘密: 将培育思想、品德及能力的方法,融于一个“孝”字之中!如果说,这还不算是我们祖先集教育思想及其行为方式于一体的“智慧结晶”,那又会是什么呢?值得寻思,探讨,意味无穷于未来!这真是:千古寻觅求不得,朝夕尽用生活中。

1.初学时的方法是:格物、致知。即由知物上升到知理的认识过程。从观察身边的所能知,能理解范围内的物体(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启发、推寻、悟解出其中能发生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即是上升到知理的层面。学会寻找规律性的理论知识及其方法。

2.上升到做人品质层面的学习方法及过程是:“诚意,正心,修身”。心中o邪念即利益、帮助他人而没有伤害他人的念头就是“正心”;忠于职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自己该尽的职责及义务,就是“诚意”;诚于心即是正,信于外则事业成。长期坚持这样的做人、做事标准,并逐渐形成品德时,就是修身。

前五条解释了修身的过程及规律是先由格物、致知开始,再逐渐上升到诚意、正心的品德层面,循序渐进,就是修身的方法及过程。

3.确立学习目标及实现理想的过程方法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意思是:要实现理想抱负,从能治理好一个“善德之家”开始学习、培养思想、品质及其能力。因为,家与“国务院”虽有大小之别,但在治理的道理及其对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则是一致的。能治理好一个“善德之家”与治理好一个“仁政之国”的道理是相同的:象征着“修身”即思想与品德转化在用上,升华、拓展而延伸到治理天下的用时,也还是“家国一理”而已。

而“孝”与“文”合为一体时,就是素质教育的法则。即:

家庭生活教育:孝亲 + 学校生活教育:善学 + 好公民教育:奉献== 文明社会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这就是最基本的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道德素质的教育法则。

这是我们祖先的文化与思想:一个“教”字中竟然含藏了这么多“智慧信息”。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竟是如此的轻松:半个“教”字一个“文”,足够用了。

二、培育自性,养育善根,是基本的教育思想。

这是“育”字给我们的启示。

请看育字,上为云,即“乌云遮月”是自然现象,驱散乌云月光现,借指人本性天生具有的自私、贪欲、仇恨等心理缺陷;也借指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缺点、错误等时,要借助“风吹乌云散,月光自然现”的方法,加以“矫错、纠偏”。这里的“风”,借指家庭的“孝”道与学校的“师”道合一,“启智净魂”,教给孩子正确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法,使其知错必改,启发自我觉知、省悟,引导其健康成长的方法等。

三、“教”与“育”合一,是思想与方法合一的教育规律。

教者,矫错、纠偏、上行下效;育者,培自性、育善根、言传身教。具体的做法分别是:

1.矫错:不能做的事,坚决不允许孩子做。

已经做错了,必须予以“矫正”。并教给改正的方法,鼓励自己去做。切忌娇惯!娇惯孩子,就如同饮慢性毒酒一样,积重难返。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这样坚持,以身作则。“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纠偏:用正反两方面的人和事,加以引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其逐步明白该做什么,且一定要鼓励去做;不该做什么,现在及将来,坚决不能做等,以此来培养优良品质,抵御不良现象的影响、侵蚀。通过正、反面的人事对比,树立正确的做人标准,从家庭生活礼仪及其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培养品质,坚持“修枝剪叶”于日常生活中。不娇惯,不放纵;并多从反面的人事教训中引导、启发、警戒,规范思想及行为。

3.培自性:自己能做的事,鼓励孩子勇敢去做,切忌“代劳”。

传统文化中的古圣、先贤,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是课本中所例举的人和事,要鼓励孩子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自觉作为自己的榜样,启发立志,培养学习兴趣,从培养“严于律己、常省己过”的好习惯开始,循序渐进,培养优秀品质。

4.育善根:对自性中本有的优良品质,加以引导、培养。

如,从家庭的“孝”道教育开始,做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培养家庭责任意识与感恩的心;培养宽以待人的品质,就体现在尊长敬老,和睦四邻,友善兄妹等日常生活中,进而拓展到在校敬师,苦学,诚信交往等;延伸到立志将来做合格公民,从立志成就学业开始,走向社会,爱岗敬业,奉献学识与社会,进而成就事业,就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育之恩的报答。同时,也是对祖国、对人民的养育之恩的报答。紧扣生活,小中见大,正确引导、鼓励,源于生活,培养自性于生活的责任意识中,回归生活,奉献学识、思想而成就事业,就是最好的思想、品德、理想合一的教育。简便,真实,易行。

结束语:愿我们家长及教师,能借鉴古人:以身作则、教给孩子思想;言传身教、培育孩子做人品质于日常生活法则之中培养能力。

第9篇:家校教育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及医疗卫生体制等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已成其“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如何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进行有效的教育调适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价值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探索。

随着我国大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及医疗卫生体制等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医疗单位的人事体制、用人制度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医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愈加激烈。与其他专业比,广东省医学类学生的就业率已连续两年为倒数第一。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广东粤西、粤东、粤北以及珠三角的一些基层医院还有很多医疗岗位空缺,而现在的医学类毕业生不愿去,只想去大城市、去专业对口或条件更好的医院,但由于这些医院人才饱和,竞争激烈,对本科生来说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形成了一种“有业不就”的尴尬局面。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观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可见,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已成其“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如何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进行有效的教育调适,已成各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紧迫而至关重要的课题。

1职业价值观的涵义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概念的提出与演变,是伴随着医生职业的发展以及医学生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提出来的,但是,关于职业价值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所下的定义,认为职业价值观属于职业倾向性范畴,主要有两种涵义:广义性职业价值观和狭义性职业价值观。前者又称为“职业发展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一套信息系统,也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后者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由职业锚、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锚是核心要素。

2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可能出现的偏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国家对医药卫生体制以及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多元化改革,对医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促使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也相应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的来说,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是符合时展方向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其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职业活动满足个人需要的角度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①不能正确处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人的各种精神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政治、教育、文化、社会道德等)作为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对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精神需要的地位也相对的突现出来。但是,有研究(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还有少部分医学生因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认为有钱就有一切,而完全忽略了个人在精神需要方面的追求,甚至有些连医生必需的医德、医风也都忘得一干二净。②不能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成才必需因素的关系。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有不少医学生由于对成长以及成才的必需因素和条件认识不足,误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就等同于人才的全面发展,或认为考上大学就肯定能成才等,从而缺乏追求成才的自主性、能动性。因此,他们在毕业时宁可失业也极力避开到生活工作环境艰苦的基层医院和地区去工作。事实上,与大医院比,基层医院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才干,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能为医学生的成才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另外,“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也是有利于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职业服务功能所涉及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就个人来说,最优价值目标选择,就是按照社会价值目标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不仅取决于人的机遇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在“职业价值取向”调查中发现,有47.8%的学生选择“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24.4%的学生选“能充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职业”,仅有12.5%的学生选“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这说明,与社会价值相比,当前医学生更注重个人的自身价值,甚至,有少部分医学生倘若缺乏引导或引导不当,还可能滑向急功近利或惟利是图这一极端,出现与社会价值游离的现象。

从职业的稳定性来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不能根据国情和人才流动、职业结构的变化来进行自我调整,不能正确处理好理想职业和职业理想的关系。在研究中发现,有部分医学生由于未能审时度势,根据我国医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改革的变化,及时对个人的理想职业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及正确地调整个人的职业理想,因此,常常表现出矛盾的职业心理和随机应变、漂浮不定等职业行为。

3关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3.1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价值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引导医学生端正“职业发展观”

在价值观体系中,价值标准是核心,而价值标准又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价值观如何,最终都要落实到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上,并通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体现出来。医学生的“职业发展观”(广义性职业价值观)也一样,必然体现为职业价值标准和职业价值取向。

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是职业价值观教育调适的价值标准。职业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分工,表现在具体职业上,则是其从业者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分工。从社会职业发展史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可知,判断某种职业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的标准,主要是看从业者具体的社会实践能否代表着当前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具体的社会关系能否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代表着社会的先进文化等。

另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个人的发展也一样,并且这两种发展观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宗旨—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可见,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医学生朝着代表当前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代表着广大患者的利益,代表着最崇高的医德、医风,可持续、和谐的成长、成才,已成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中之重。

3.2拓展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平台,发挥职业测验的教育调适作用,引导医学生处理好四个“统一”

要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有效的教育调适,首先,要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测验来帮助医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及挖掘职业潜能等,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及把握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偏差。

其次,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医学生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个人成长”与“个人成才”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及“理想职业”与“职业理想”的统一等,形成较为明晰的与医生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狭义性职业价值观,并在实际的职业实践中尽早确定自己长期的职业锚。

另外,由于在我国还有不少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观过于讲究实用性和工具性,只能应对医学毕业生择业一时之需,而忽略了人生规划和长远职业发展,只能培养出缺乏人文情怀的“经济人”和“功利型”的“人体工匠”。因此,有必要借鉴各种先进的理念、体系和机制等来拓展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平台,充分发挥职业测验的教育调适作用,引导医学生处理好四个“统一”,为社会培养出不仅能看“病”还能看“人”的负有人性关爱的大师。

3.3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做到尽可能用一个声音说话,使各种教育调适力量的组合达到最优化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