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绿色化学的起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化学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化学的起源

第1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 高校 化学教学 现状 未来趋势

1990年以来,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满足并且大大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化学学科也一直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日益激烈的矛盾所困扰。人口激增、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这些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化学成为人们从源头防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损的重要选择。因而绿色化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前沿学科。当前,绿色化学教育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亟需审视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探测未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进而全面掌握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图景全貌,积极引导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更好地发展进步。

1 绿色化学理念及绿色化学教育

1.1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无疑是当今全球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对象之一。绿色化学属于物理学、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与化学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最迫切的深层次需求。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的新兴科学。其目的是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并系统化地改造和重塑化学科学。

1.2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科学和绿色化学的发展,各个科研单位尤其是高校在其科学、教学等体系中将绿色化学学科化、自主化、独立化的结果。绿色化学教育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化学学科的长足进步,而且提升了高校教育体系的整体进步。目前,围绕绿色化学教育这一课题已经衍生出大量的课程体系、研究问题等,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 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1991年,美国最早提出“发展绿色化学”的口号。并且在随后的1996年美国化学协会就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并成立了绿色化学协会。同一时期,欧洲国家也呼吁加快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研究。在1998年瓦纳教授写作了《绿色化学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详细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内涵、原则意义、指标体系以及发展进程等,后来成为高校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经典。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了《绿色化学》期刊,这标志着绿色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确立。之后,美国的Scranton大学在环境化学学科中设立绿色化学课题,并于21世纪初将绿色化学独立为一门大学课程。美国的Oregon大学则把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确定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在2000年设立绿色化学研究中心,并将绿色化学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开始招收绿色化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

绿色化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早在1995年“绿色化学与技术”就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研究课题。1996年,“工业产业化中的绿色化学与技术”会议召开,与会学者就绿色化学的理论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1997年,朱清时等院士发起的香山科学会议就是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正式打开了中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大门。2006年中期,中国化学学会绿色化学专业研究会正式成立。1995年年底,清华大学化学学院的曾庭英教授等人出版了“绿色化学工艺”课程设计,提出应该在高校中设立绿色化学课程。随后中国科技大学于1996年年中独立开设了面对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绿色化学课程。几年内其他一些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也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

3 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未来趋势

高校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方兴未艾,面对未来日益提升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需求,必须提升绿色化学教育的层次水平。综观各国的先进理念与措施,发现绿色化学教育在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3.1绿色化学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校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将绿色化学确定为必修课目,要求这些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成为未来绿色化学研究发展的潜在推动者。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绿色化学确立为公共选修课,使其了解绿色化学的科学思想、发展现状、前沿成果以及未来趋势。

3.2提升高校师生的绿色化学认知

高校师生尤其是化学科研人员,应该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研究中去。将绿色化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发现等在高校师生中普及宣传,促进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3.3绿色化学教材的编写

首先,编写以普及绿色化学知识、宣传绿色化学理念为主的教材。其次,科学设计专业教材编写的内容体系,加快专业教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左兴才.高校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5).

[2]王恩举.漫谈绿色绿色化学[J].大学化学,2002(4).

[3]余天华,吴静澜.绿色化学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4]范彩玲,李迎.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索[J].天中学刊,2006.

[5]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一)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着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第3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化学的学习当然也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活,所以化学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的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如何使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比如,在初中化学第一节绪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身边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实例:铁锅为什么会生锈?高温的油锅未点燃为什么能着火,怎样扑灭?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氢气球能飞上天而普通的气球不能飞上天等等。在学习保护水资源一课时,可以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为什么场镇附近的小河上藻类植物疯狂生长?污水怎样处理,废渣如何利用?又如食用松花蛋时为什么要沾食醋?蚊虫叮咬后用肥皂水涂抹可以减轻痒痛来引入酸碱中和反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积极联系生活,构建生活情境

初中生首次接触化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着手,将一些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变成为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和化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积极构建生活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在讲授《空气》的时候,尤其要将理论内容与现实相联系,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空气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间万物都与之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概念中的空气又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教师要准确、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通过联系生活,构建生活情境教学,有效打破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使得学生真正进入提问者、探知者的角色,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经验迁移,建构新知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说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是新的学习的起点,是学习之所以发生的中间环节,“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需要建立“联结点”。受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制约,学生有时候并不能自觉地联系生活中的相关原形来解释化学现象或规律,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迁移,激活和调度相关生活经验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建构。如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学生由于从未接触过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难以想象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与储存过程。此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分析“放水”“抽水”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因为学生对放水、抽水的生活实例很熟悉,很容易理解其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将这一能量变化的过程迁移到化学反应中,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放热和吸热反应的本质了。当然,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还有很多与化学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四、课后生活实践,升华学科意识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中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后实践探讨生活化才能真正实现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例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再如,通过教材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服装商场如何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珠宝店鉴别真假金银的方法、常见宝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养;居家装修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家庭饮食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等。

五、把握已知经验,拓展经验运用

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领悟、感受,不断地提升、发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水平层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一方面,一个典型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明几个化学问题,理解好这样的生活经验可以带动很多相关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如,“铁锅里残留少量水比干燥状态下更易生锈”,这一生活经验可以用来说明金属腐蚀的条件,也可以用于推出金属防腐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的一个典型的生活经验,可以用于化学课堂中的不同教学环节。如,在课题引入环节,某一生活经验可作为本课题的感性知识基础或提出与本课题相关问题的依据;在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过程中,该生活经验可以作为背景和原形,为归纳和推理提供支持;在概念和规律的应用环节,仍然可以再回到该生活经验,用化学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和拓宽已有的生活经验。

总之,化学是一门离不开生活的学科,作为一个化学老师,特别是作为学生的化学启蒙老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教会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化学现象是初三阶段化学的最重要的任务。而这两点刚好是互相促进的,化学课堂生活化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第4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论文摘要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质疑的精神,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185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BAAS)主席在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科学史作为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真实记录,每个章节都留下了先行者探索的足迹,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前人的卓越智慧。①因此,科学史能从科学的方法、精神和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史还能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史能让教师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瞬间中得到自我充实并提高。②

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中相关的化学知识的系统描述,它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对化学科学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③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的讲述,可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点并非凭空出现的,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再现这些化学探究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④以下是笔者联系教学实际,有关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在孩子们身上把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说的含义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介绍那些古往今来伟大的化学家成功的事迹,是诱发学习动机的一个极好的动因。教师可利用化学史上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寻觅化学家成长的足迹,追溯化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把学生引进化学家进行科研创造的实验室之中,了解每个科学成果背后或辛酸、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从而积极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卤素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氯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化学武器的历史故事。1915年,伊普尔前线阵地上,德军和英法联军两军对阵,英法联军指挥官通过阵前观察,发现德军阵地上出现大量的 “啤酒桶”,顿时感到大惑不解,窃以为德军在开玩笑,遂不以为然,掉以轻心。甚至,指挥官还说:“打赢了大家就有啤酒喝了!”话音刚落,只见德军战壕里许多士兵迅速拧开了“啤酒桶”桶盖。在绵延几公里长的战线上,所有的“啤酒桶”全被打开了,冒出来的非但不是啤酒反而是浓浓的黄绿色的烟。顿时,在风的推动下,一人多高的黄绿色气浪紧贴地面,像潮水一样扑向英法联军阵地。跟在黄色烟雾后面的德国军队,没有开一枪打一炮,就轻松地突破了英法联军防线,把整个战线向前推进了至少4公里,重新占领了失去的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塞。在这次毒气袭击中,英法联军死伤惨重,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悲剧,仅仅是由于这个简单的分子式:Cl2。通过这简单介绍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氯气的毒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入化学史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珍贵的求知欲望。通过化学史料故事的催化,培养并保持学习化学的热情,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2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对所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⑥利用化学史料,使学生重复化学家曾经经历过的、成功的研究途径和采用的科学方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收集实验事实、处理与分析化学实验事实、运用一系列的逻辑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直到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再用实验检验认识成果。这种做法易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放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从中学习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例如在《苯的结构和性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讲述苯的结构课堂教学做如下设计,将课本知识还原为发现这一知识的历史背景中。19世纪的欧洲,在电灯还未被发明的年代里,许多国家寻常百姓家里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储存和运输通常都是压缩在桶里,用了一段时间后,桶里总会产生一种油状液体,但这一现象长时间被人忽视。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这一现象后,立即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取这种液体花费了法拉第整整五年的时间,当时他把这种液体命名为“氢的重碳化合物”。直到近十年后的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取的液体相同的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苯。此后,随着有机化学中的正确的分子式概念的建立,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又确定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其中碳的组成含量如此之高,使化学家们感到困惑。如何确定它的结构式呢?当时包括凯库勒在内的化学家们都倍感为难。

苯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如果在座的各位是当时的科学家,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推测出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实时启发学生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不失时机地再引入化学史。在1858年,这个时间距苯的分子式被确定已有二十多年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集中所有精力,花了七年的时间,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系统分析了之后,终于在1865年,对苯的结构提出两个大胆的假设:(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了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2)原子之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在座的“科学家们”, 如果你们真的在当时知道了这些,如何验证凯库勒所提出的结构是否正确?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些学生提出用实验来验证,结果发现这个结构式存在不合理之处。肯定了同学们的观点之后,讲述化学史上被人津津乐道的凯库勒关于蛇形苯环的奇幻故事,据凯库勒自己的描述这源自一个梦。那时他任教于比利时的根特大学,某天晚上,又是用功了一整天之后,犯困的他趴在书桌上打起了瞌睡,眼前立刻浮现出不停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构成的长链就像是一条蛇盘绕弯曲,突然这条蛇不顾一切地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盘旋在天空中。就在这时他触电般地清醒了,又继续工作了一夜,提出了苯环结构这个极具创意的假说。但是,苯分子的真实结构应当是:六个碳连成环状,苯分子中,既没有单键,也没有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凯库勒的这个结构式虽然是错的,但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苯结构探究中的巨大贡献,至今一直沿用了他的结构式。

通过讲述这样不朽的传奇故事,学生不仅理解了苯的抽象结构,也深刻领悟到苯分子结构的发现绝非偶然,而是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忠于实验,勇于探究的必然结果,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迸发出学习化学的热情。

3 通过化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全过程。⑦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且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试验由两个步骤组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不是对象的自然变化,而是人造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对实验作出解释,而解释的前提是理解。同科学观察一样,科学实验也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理解,切忌主观主义。

例如:1822年,在著名化学家巴拉尔发现元素溴的前四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收到德国商人给他的海藻灰的滤液,分析这瓶浸泡过海藻植物的溶液成分,借助当时李比希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实验,从这瓶液体中发现新元素溴。但是,李比希在没有做任何系统详细的实验情况下,只用眼睛观察,就急于下结论,认为瓶中之物是氯化碘,然后随手将这瓶液体放入实验柜里,这一放可就是四年。1826年,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宣布,发现了新元素溴这种元素性质介于氯和碘之间,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化学界。李比希看到了巴拉尔的报告以后,立即想起那四年前被他放进实验柜里的氯化碘,他急忙翻箱倒柜,把那瓶棕色液体找出来,认认真真的做起化学分析实验,确定这瓶棕色液体既不含氯,更不含碘,也绝非他所猜测的氯化碘,这正是巴拉尔所发现的新元素溴。如果四年前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通过实验分析那瓶棕色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的不是巴拉尔,而将是李比希。也许那时他只要通过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不轻易下结论,这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不会与他失之交臂。

通过结合化学家的真人真事进行化学史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重视化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没有通过实验检验之前,绝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用肉眼代替实验。从而在思想上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科学家们的科学观察、科学谈究的过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4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则需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人张载这句话指的是,做学问必须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从事科学研究,问题意识极为重要。只有敢于怀疑,勇于向所谓的权威提出不同意见,勤于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提和明确存在的问题。因此有人说,质疑是探求发展真理的前提和基础。将化学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每个化学史上伟大的发现,或多或少都起源于怀疑精神,质疑或许有时也会有出错,但是,只有经过千百次的锤炼,在不断纠正错误中探寻真理,才有可能获得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因此,只有在怀疑中学会思考,才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使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化学家维勒、柯尔柏也正是因敢于怀疑“生命力”学说,先后合成尿素、醋酸,打破了“生命力”学说的神话,推动有机化学的迅速崛起。然而德国化学家李比西、维勒却由于一时的疏忽,使他们与溴、钒元素的发现失之交臂,遗憾终生;普利斯特里虽已发现并制出氧气,但受传统的“燃素学说”束缚,让真理从自己的鼻尖下溜走了。

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让学生意识到质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和创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质疑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学生们了解到科学史上许多当时的权威科学家,都曾犯过较为严重的甚至有些愚蠢的错误时,这难道不会大大增强他们质疑前人的勇气和信心。

古罗马西塞罗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指出了历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化学的历史则是化学学科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把化学史引进课堂,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实验科学的教育目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注释

①张日华.试论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28):181.

②庞正龙.化学教育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研究[R].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

③孙建新.谈高中新课程化学史渗透教学的策略[J].广东化工,2008.34(10):124-127.

④宋付州.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3.

⑤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有着无数多姿多彩的生命,比如花草、树木还有野生动物。这些生命能够存活的基础便是它们与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在这些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中,光合作用起了基础的作用,它关乎着地球上无数生物的生存、演化和繁荣。

地球的早期是没有生命的一片荒芜,光合作用的出现对于地球早期生命的出现,以及地球面貌的改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的地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在原始海洋中已形成了一些非生物起源的有机物,早期产生的原始生物就是通过消耗这些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来获得能量,从而支持其生命活动的。这样,原始生物的出现会使原有非生命起源的有机物不断减少,因而会趋向绝灭。可是,在这过程中,原始生物也在不断地变异和演化。其中,某些原始生物演化出了可利用太阳光等能量把二氧化碳还原并合成有机物的功能,成为自养生物,这为它本身的生存并为其他异养生物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光合作用还使氧气从水中释放出来,于是,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物中可演化出能彻底降解有机物而获得更多能量的有氧代谢功能,单细胞的生物开始向多细胞生物的方向进化了。这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单细胞生命不仅内部容量有限,而且各种反应难免互相干扰。多细胞生物可以分化出性质有差异的细胞,能形成不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这为生物的多方向演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由光合作用所释放产生的氧气在大气层上空形成了臭氧层,可吸收太阳辐射中对生物非常有害的一部分紫外线,使原来只能生存于水中的生物可能登陆,向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角落进行扩展。

至此,光合作用已为地球上生命的进化和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巨大的能量(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和广阔的生存及发展环境(臭氧层使原来只能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可以登陆了)。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随着可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光合生物登陆,其他以光合生物为食物的异养生物也可上岸了。它们以植物为食物,或是以其他吃植物的异养生物为食物。

早期的单细胞原始生物也随环境条件的变异而在单细胞水平上发生了多种多样适应环境的变化,由于它们体积很小,人们用肉眼看不到,常把它们统称为微生物。

在光合作用的推动下,植物、动物以及分解动植物的微生物在地球的各个地方生存、进化并逐渐繁荣。由于太阳光不断地向地球射来,地球表层的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非常丰富,光合作用以非常大的规模进行,所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能在数亿年中保持欣欣向荣的势头。这最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充满活力的生物圈。

在这个生物圈中,生物在不断地演化,种类迅速增多,并且出现的生命活动形式也越来越高级,直到人类诞生。光合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以食为天”。不论是在目前还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的食品供应都还要依靠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的本质便是人们用各种办法保证植物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并通过多种途径使之转化为种类繁多的农产品供人们利用。所以,光合作用对于人类食物的获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人类若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也可以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入手。

此外,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便是能源的问题。人们现在大量利用的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和多种工业所使用的能源都是依赖石油在维持。一旦石油出现危机或是石油开采枯竭,人类社会必将受到全面影响。于是,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开发便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太阳能是一个理想的替代者,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无污染。太阳能的开发有多种途径,比如通过光电转换,或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发电。但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储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与其他的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优点:首先是成本很低,可以大规模利用;其次是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还可先充分利用,最后变为“生物垃圾”的时候再把它当作能源。

由此可见,光合作用不仅对地球生命的形成与进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我们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很重大的意义。那么,这么重要的光合作用,到底是怎样被人们一步一步发现的呢?说起来,这还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呢。

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曾猜想过植物是从土壤中吸收养料长大的。这符合一般人的经验,在肥地里植物长得快些。可是,从物质来源的数量上看,这个猜想却基本上是错误的。17世纪荷兰人凡埃尔蒙做了一个实验。他在称过重量的盛有土壤的盆中种了一棵小柳树,只浇雨水不施任何肥料。后来柳树长得很大了,而土壤却只轻了一点点。于是,他得出结论说,植物增加的重量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分。看来这是很有说服力的测定,但有一个重要的遗漏,他忽略了植物也有可能从空气中得到物质。我国明末的宋应星在《论气》中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他想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植物,每天吃得多,排得少,剩余部分到哪里去了呢?是变成气了,那么植物也可能主要是由气变成的。这的确是非常精辟的见解,但终究也只是推测。直到二百多年前,随着化学的发展,尤其是对气体的性质和组成有所了解,人们才通过一系列实验,逐渐认识到形成植物体的物质来源及其和光的关系。

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可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坏”了的空气,表明植物可改变空气的组成。1773年,荷兰人英恩豪斯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气变“好”的作用,将绿色部分和光与改变气体组成的作用联系了起来。1804年,瑞士得索绪尔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证实,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原料。1845年,德国迈尔了解光和植物进行这些反应的关系,发现植物把太阳能转变成了化学能。186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用公式表示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总过程,并于1897年首次在教科书中称其为“光合作用”。

第6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师;应用;性格色彩学;教学

Theory of how Clever Application The Character-Color in Chemistry Teaching

HUO Ze-juan1 ZHANG Chun1,2 JIN Cheng-zhao1 WANG Xiao-tian1 TENG Gui-xiang2 MO Zun-li2

(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Lanzhou Jiaotong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Abstract】In terms of Chemistry teaching,all of outstanding theory and methods can be used to promo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By introducing character color theory,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classroomteaching.

【Key words】Chemistry;Teacher;Application;Theory of character color;Education

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可见性格对人一生的影响之重大。性格除了受个体生物学因素影响,社会生活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在化学教学领域中,教师可以通过性格色彩学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这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素养提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并克服弱点,做到教学相长。

1 性格色彩学

1.1 性格色彩学的起源

追根溯源,“性格色彩学”最早来自于希波克拉底主张的“四液学说”,他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提出,人体中血液、黑胆、黄胆、黏液四种体液组合的比例不同,构成了人的不同气质:血液占优势的为多血质;黑胆占优势的为抑郁质;黄胆占优势的为胆汁质;黏液占优势的为黏液质。希波克拉底及其门人通过细微观察,把喜欢玩乐、积极乐观的人称作多血质;把具有成为领导者野心的人称作胆汁质;把感情细腻且循规蹈矩的人称作抑郁质;把喜欢旁观、易受他人影响的人称作黏液质[1]。乐嘉参考19世纪瑞典心理学家、哲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提出的DISC性格分析理论,创办了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使人格心理学描述的相关性格变得通俗易懂。

1.2 不同性格色彩的表现特征

“性格色彩”理论是根据希波克拉底理论和性格形成的行为互动关系,结合锻炼性格的方法与对个性的塑造策略等,将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性格。

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不同,具体表现在:红色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反应速度快,乐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善于激发课堂活力,擅长与他人合作学习进行“头脑风暴”,思维活跃,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黄色学生学习目标清晰,成就动机强,勇于挑战传统,学习效率高,擅长竞赛和分工类学习;蓝色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学习计划性强,重视细节且力求完美,擅长反思性讨论学习。绿色学生在学习上张弛有度,耐心十足,面对困难以柔克刚稳中求胜,学习心态平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喜欢在无竞争、无强迫环境下学习[2]。

2 性格色彩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以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它将促进教育的深刻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3]。

传统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教师“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发展状态。通常会造成以下几个弊端:1)W生个性发展受到压制,很难发挥学习主动性;2)学生发展易出现两极分化;3)学生不能全面发展,性格塑造不完整;4)学生无法获得学习过程自主体验。这样的后果是不能因材施教,学生学习效率下,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成才教育。

2.2 性格色彩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结合性格色彩测试表,对学生性格色彩进行初步认识,并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验证和调整,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除了传统的备课内容以外,教师将所学内容根据其结构组成特点分成不同的问题和任务,如陈述性问题、开放式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合理安排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和任务,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提高其积极性。

2.2.1 性格色彩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给人以美的直观感受,实验教学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我们将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专业2015级应用化学专业班103名及化学工程专业11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先后在《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性格测试分析。笔者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考虑却完全不同,具体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类学生阳光开朗,乐于表现自己,他们上课时踊跃参加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是课堂中主力军,因为他太过积极,经常会出现连问题都没搞清楚就开始抢答的情况。第二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严格的执行能力和自我约束力,由于过度自信、自尊心太强使得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羞于向同学和老师求助。第三类学生可以说是完美主义者,善于独立思考,重视学习的细节、力求完美,在学习上善于立思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第四类学生是班级中的和平鸽,他们性格内敛,不急不燥,善于倾听,对事情有着独到的见解,有着大智若愚的感觉。他们讨厌冒险,有时过于保守,对创新不积极,乐于当旁观者。根据性格色彩学理论可知上述四类学生归为红、黄、蓝、绿四种性格色彩。

将化学专业2015级应用化学专业班103名及化学工程专业11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通过对性格色彩理论的了解将自己定义为四种性格色彩之一,四种性格学生占总调查学生百分比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教师通过学生对自己性格归类后,观察不同性格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图3所示数据为不同性格学生在其性格方面占所调查内容百分比。

分析上述调查结果可知性格色彩理论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具体总结为:红色喜欢刺激,黄色喜欢挑战,蓝色喜欢安全,绿色喜欢稳定。若教师了解自己学生分别属于红黄蓝绿中的性哪种性格,则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优点,弥补缺点。

实验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充分利用红色性格学生积极性,克服学习中不骄不躁,培养心思缜密的习惯;发挥黄色性格学生责任感强、善于倾听和虚心合作的优势,领导身份给予高要求和高难度的学习任务,体会荣誉和困难并重,打磨其争强好胜的棱角;尽量鼓励缺乏自我展示勇气的蓝色性格的学生,通过实验中的合作让老师和同学看到他们的更多优点,可以让他们分享保持优异成绩的原因,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带动具有较强观察力与做事沉稳优势的绿色性格的学生,学习其他同学善于创新的优点。通过性格色彩理论知识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2.2.2 性格色彩学在化学理论教学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目标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教师会组织和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巩固,认为学生做对题了,化学就学好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导致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但达不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熟能生厌”的心理,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就形成了一种教师疲累、学生厌倦的恶性循环。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对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对该堂课的重难点问题,可以根据预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选用以下四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 针对红色学生的探究学习法,首先确定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形成假设,激发红色学生“头脑风暴”的优势,然后收集数据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针对黄色学生的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黄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产生强烈的目标动机,相互竞争高效地完成任务。

第三,针对蓝色学生的反思性讨论法 ,其过程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反思 ,然后探索原因,最后得到新结论,发挥蓝色同学在此过程中心思缜密、注重细节的优势。

第四,针对绿色性格的指导性讨论学习法,即由教师提出问题作为学生讨论的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答案。这时绿色性格学生在课堂氛围较为缓和的情况下能够积极学习,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尽量体现出可选择性,提供不同类型的作业供不同性格学生选择[4]。

3 总结

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都拥有自己鲜明的性格色彩,性格色彩学作为一门新兴而实用的课题,如果化学教师能结合其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则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采用不同方式激发不同性格色彩学生的潜能和优势,可以给不同学生搭建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舞台,有利于增加他们的自信与勇气,使他们敢于表现与创新,也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乐嘉.S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2]梁伯霞.谈学生性格色彩对英语教学方式的启迪[J].现代教学,2014:56-57.

第7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生 兴趣 激发 策略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时刻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用“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恰当的设置疑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把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移栽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液中,头几天发生干萎现象,但不久这株植物又逐渐恢复原状,是何道理?”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具备是哪些?哪些是植物所需的主要元素?植物吸水和放水的条件是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用“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选用报纸、杂志、电视等报道的新闻、消息,加以筛选整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例如:“克隆”动物、“艾滋病流行传播途径”、“炭疸杆菌”、“口蹄疫”等。学生听后,会想起一系列的问题:何谓基因工程?病毒是什么样的?传播途径如何?如何防治?在活跃的气氛中教学内容不知不觉地完成,而且效果很好。

3、用“熟悉”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身边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教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消化和吸收》,可以联系实际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设以下问题:平时所吃的食物中主要有哪几种营养成分?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偏食?为什么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暴饮暴食好不好?;有人说: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是否正确,说明其中的道理。通过对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或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觉得离所举例的事物距离很近,所学的知识很实用,从而乐于接受,也增强了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4、用“特殊”激发学习兴趣

打破常规,采用一些如演小品、赏析画、朗诵诗歌、欣赏音乐等特殊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学习兴趣大增。如:上课时,请几位学生根据教师告诉的谈虎变色、望梅止渴的成语来表演体现该故事的小品,请别的同学猜,课堂气氛活跃,当学生猜对后,教师提问:“为什么人体会有这样的反应呢?”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教师由此引入“反射系统”的知识。

5、用“趣味”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到遗传病时,可提出这样一个例子:“大西洋里有一个与世隔绝的林索伊斯小岛,岛上的居民皮肤雪白,头发、眉毛全白,眼膜呈粉红色,他们害怕阳光,喜欢月亮,每逢到月光皎洁的夜晚,就在海滩上欢歌载舞,因此被誉为《月亮的女儿》。(1)试从他们所表现的这些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遗传特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2)为什么岛上居民的皮肤和毛发都是白色的?(由于体内缺乏促使黑色素形成酶,致使皮肤、毛发、虹膜都因缺乏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病症状);(3)岛上的人为什么害怕阳光? (黑色素能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白化病人因无黑色素保护,容易被烈日伤害);(4)为什么岛上居民都出现同一种表现型?(因为近亲结婚使白化病隐性基因纯合的机会增多,从而造成白化病的蔓延);(5)在个世代都是白皮肤、白毛发的家族中,出现一个深肤色,黑毛发的女孩,请问她的基因是怎样来的? (起源于一个新发的突变基因,因为具有白化病纯合隐性基因型的父母不可能生出深肤色、黑毛发的孩子,只有发生基因突变,形成显性基因,才会出现深肤色、黑毛发的后代)。”通过这些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的提问,一方面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圆满完成课时目的所要求的教学任务。

6、用“综合”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把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既符合当前高考模式所推行的“综合科目”,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如:结合生物学和物理学知识解释“绿色植物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都能较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这一现象;从化学的角度谈谈“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的原理;用生物学和地理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特别甜?”等等。

7、用“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有活泼好动、容易兴奋、渴望满足和自我实现等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对于难度不大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印象,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说出本节课要掌握的问题,让学生在本小组中以“参赛者”的身份抢答问题,并可获得相应得分,得分最高的为本节课的冠军小组。最后,教师对个别疑问较多的问题给予讲解。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思维活跃,抢答问题积极主动,课堂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总之,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而兴趣的培养是完成这一活动的基础。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只有这样长期的坚持,才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智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梅.激发学习兴趣注重能力培养——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J].保山师专学报,2000,(04)

[2]陈小斌.浅谈中学生物的兴趣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3)

[3]徐绍福.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保山师专学报,2004,(02)

[4]曾慧岚.浅谈中学生生物兴趣的培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03)

[5]冉申秀.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3)

[6]韦朝荣.谈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3)

第8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满族;柳神话;萨满教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123―1.5

满族世代繁衍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间,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具有灿烂的文化。古朴的萨满教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在满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萨满教一直伴随着满族的发展与变迁,期间也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成为满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大亮点。神话作为一种最原始的遗留包含并传递着一个民族或一个氏族部落的远古时代的记忆和信息。而在满族的自然崇拜文化中,对柳的崇拜是很有特色的,值得一提的是柳生型创世神话故事。在萨满教中满族有很多不同的柳神话,故事不同,他们所反映的东西也不尽相同。下面选取了四则柳生型神话进行讨论。

一、柳生型创世神话概述

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柳生型创世神话是以柳作为万物起源,生息繁衍的神话。

译文一:满族为什么敬柳?这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原来,当善神阿布卡赫赫与恶神耶鲁里鏖战的时候,恶神在鏖战的时候打死了好多善神,善神们死的太多了,阿布卡赫赫看善神越来越少,无奈只好往天上飞去,想等以后再战,但谁知耶鲁里却紧追不放,眼看阿布卡赫赫就在眼前,向她的下胯伸出爪子,抓下来一把披身柳叶,柳叶随手被扔下并飘落至人间,人类万物由此生出。

译文二:在很古很古的时候,遍地都是大水呀,一望无际,黑风黑夜的,举目漆黑,那水中最先生什么?是尼亚勒玛(人)?是尼玛哈(鱼)?是塔斯哈(虎)?是音达浑(狗)?不是,都不是。是佛朵,是毛恩都里(树神),佛朵生得像威呼,是船形,到了水中它能漂起来,风吹它的时候,它能走,随着时间的变化它越变越多,长成了佛多毛(柳叶树),或叫“佛佛毛”,世上的人为啥越生越多呢,遍布四面八方,凡有水的地方就有佛多毛。“佛多毛”中生万物,生出花果,生出人来。

译文三:很古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才刚刚有天有地。阿布卡恩都里从腰上摘下几片细柳树叶放到地上,柳叶上便长出了会飞的虫子、会爬的虫子和人,大地上从此才有了人烟。今天柳树叶上还好生绿色的小包,包里生有虫子,这就是那时候阿布卡恩都里留下来的。

译文四:在古老又古老的年月,我们富察哈拉祖先居住的虎尔罕毕拉(毕拉:小河)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变成了虎尔罕海,白亮亮的大水淹没了万物生灵,什么都没有留下。天神阿布卡恩都里之前用身上搓落的泥做成的一个个的小人,这时只剩下了一个,他被大水不知道冲到了哪儿,在大水中随波漂流,就在他要被淹死的时候,水面上忽然漂来一根柳枝,小人一把抓住柳枝,才得生存。后来柳枝载着他漂啊漂,漂进了一个半掩在水里的石洞,后来柳枝化成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和他结合,生下了后代。

二、柳生型创世神话对比

这四则柳生型创世神话之间大体相同,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出这四则神话的寓意是相同的,第一个是写天神身上的柳叶落到地上才有了人类;第二个是写佛朵是一个柳树,在水中逐渐生长,才产生的人类;第三个是写天神身上的柳叶繁衍出了人类;第四个写柳叶化成了女子救了人并和他繁衍了后代。都是写柳叶繁衍了人类,而柳叶的特征是生命力旺盛,容易繁衍。所以柳叶繁衍人类神话的寓意都是满族人民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像柳叶一样越来越多,不论遇到多大的灾难,多险恶的困境,满族子孙都要时刻把繁衍后代作为最主要的事情,纵使灾难重重,满族子孙骤减,也不要忘记繁衍后代,就像神话中所描写的那样,即使剩下一个人,也要为了繁衍后代而努力生存下来。而柳叶创造了人类的神话,以及柳叶在人类危机的时候拯救了人类的情节,也都寄寓了满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他们相信当灾难出现的时候,大自然必定将其拥有的某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让万物继续生存并繁衍下去,而柳叶在神话故事中也担当了这种大自然神秘力量的角色。柳叶将其神秘而巨大的力量释放出来,解救了人类,并帮助人类繁衍下去。这四则神话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透过这四则神话背后所寄寓的满族人民的希望,我们可以看出这四则神话反映的都是相同的母题,也反映了满族历代人民共同的期盼。

三、柳的象征意义及满族民俗

(一)生殖崇拜与民俗

柳生型创世神话反映了满族先民对后世繁衍的一种希望,是满族先民生命意识的文化象征。个体生命在原始时期的自然暴力面前显得十分脆弱,而满族先民在寒冷的北方过着游猎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下,妇女怀孕十分困难,婴儿的死亡率也很高,人口繁衍对壮大氏族来说十分重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妇女在生育后代方面的特殊作用, 便把有的女神奉为生育神,歌颂其生殖力,向她祈求子女。

满族先民自古即有祭柳习俗,不少满族姓氏的萨满祭祀中,几乎都有祭柳换索的隆重仪式。在黑龙江、吉林等地,满族的求子仪式就是将一柳枝立在“送子娘娘”神位前,并将鸟巢形状的草秸作为寄托小孩灵魂的地方。在东北地区,气候适合柳树生长,出于对多子多孙的渴望,原始先民遂产生了柳崇拜,并形成祭柳求子习俗。说法二中描写了一个树神佛朵。“佛朵”是满语“祈福祭祀时竖的柳枝”,佛朵妈妈是满族萨满教中供奉最普遍的神灵之一。其含义有“柳、始母、子孙娘娘”三层意义。佛朵妈妈便是生育神。柳树生命力强,枝繁叶茂,一折为二还能继续生长,象征了生命蓬勃旺盛的力量。在满语中是女子性器之意,这就是佛多妈妈的最古含义。她蕴含着满族先民古朴的生命意识。进入父系氏族后,也没有男天神取代佛多妈妈。

(二)祖先崇拜与民俗

从柳生型创世神话中也可以看出满族先民敬祖心理的精神折射。从柳生型创世神话的寓意中就能看出,满族先民自认为是柳的后裔,将柳作为人类和宇宙万物之源,认为柳与创世始祖息息相关。满族由来已久的敬柳习俗实质上是这种神话观念和宗教意识的对象化。可见,这种观念是满族先民征服自然、认识自身的反映。在这四则神话中所体现的柳是满族人祖先的一种讯息,更说明了柳与满族先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及其对柳的敬重和崇拜。

当原始人民的社会制度逐步发展、逐渐复杂后,就出现了“天”这一高级神的观念,进而就有了“阿布卡恩都里”的信仰。柳树就成为人神沟通的神物,使祭柳风俗得以模式化。对柳的崇拜属于萨满教树木崇拜的一种,树木崇拜是满族萨满教文化的主要内容。在神话《天宫大战》中讲到:“地上的森林树海”不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他们具有灵性:“千年松,万年桦,开天时的古树是榆柳。”其中的柳树,从远古时代到近代一直是萨满教文化的主祭对象,称“柳枝祖母”,这是由树木崇拜演化为祖先崇拜。尊祖敬祖是满族的重要的民族心理,如有族人违背宗规族法,往往采用柳枝鞭打的手段进行惩罚,以此来维系宗教的权威。

(三)保护神崇拜与民俗

在满族人们心中,柳是人们心中的保护神,是满族先民护佑族人的思想寄托。满族人将水作为“家”的象征。满族的故乡――“白山黑水”寒冬漫长,打井取水较南方困难,满族先民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渔猎生活,寻找水源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译文二和四中描写的都是与水有关的柳的形象。在满族,先民视柳为生命的源泉,柳的存在意味着水源的充盈,柳庇护着氏族、部落的生存和发展。满族隆重、神秘的火祭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其先民用火征服北方寒土的主观愿望,而柳崇拜则寄予着先民对生存的渴望与寄托。因此,柳祭的仪式代表了满族先民对生存的企盼,柳祭在深层次上寓意着柳是满族先民的守护神。柳树在当地较为普遍并具有多种用途,与人们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柳根可治黄痤、百浊,酒煮熨,可治风肿,止痛、消肿,去瘀。”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焙初春柳蕾茶以待宾朋。由此可见,在生存艰难的远古时代,柳叶不仅是先民们最易得到的救急食品,还是抚慰其苦难心灵的一剂良药。

四、柳神话与萨满教

探讨满族神话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萨满教。萨满教是满族先民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而且是满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人类文化学的研究表明,神话与原始宗教是密不可分的。萨满教作为原始自然宗教形式,与满族的古老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述四则神话就是以萨满神歌的形式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

萨满教在满族早期社会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人们的思维意识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的蛮荒时代,萨满教信仰成为当时满族精神追求、生产生活、衡量是非等诸多方面的内在动力和准则,渗透到物质与精神的不同层面,对神话创作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在萨满教信仰中,柳崇拜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这几则柳神话都是包含在萨满神话中的,如阿布卡赫赫、佛朵妈妈等,他们既是神话中的人物,也是萨满祭祀的对象。在上述四则神话中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人的起源及生命起源的基本看法。

也正是因为满族信仰萨满教,所以也将萨满神话中的柳叶繁衍人类的神话作为自己本民族的起源神话,并将萨满教中的天神的形象塑造到柳叶繁衍人类的神话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人民还依旧信奉着萨满教,所以自然还将柳叶繁衍人类的神话作为本民族的起源神话,并将这神话传承下去。虽然满族关于柳叶繁衍人类的神话有众多说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神话的原型并没有脱离萨满神话。这也是柳神话与萨满教割舍不断,密切相联系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姜小莉.萨满教对满族社会伦理观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高荷红.石姓萨满神话歌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2003.

[3]隋永良,李元通,李媛媛.浅谈满族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4]张帆.满族习俗中的民族文化[J].满族研究,2006(2).

[5]王项飞.从满族射柳习俗的源流看民俗社会功能的演变[J].阴山学刊,2006(2).

[6]闫超.满族萨满教历史存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蒋蕾,荆宏.满族关姓家族萨满祭祀调查[J].民间文学论坛,2005(6).

[8]宋和平.满族萨满神灵初探[A].萨满文化辩证――国际萨满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议论文集[C],2004.

第9篇:绿色化学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物课程 科学观点 基础教育 基本概念

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中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知识素养,满足和适应社会及个人发展需求的系列必修和选修课程。

与其他中学课程一样,中学生物学课程的产生和发展也主要受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和学生成长的需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这几方面的因素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偏废。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需要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高科技发展引发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高度科技化要求每个公民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等。特别是全球性的人口、粮食、健康、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改善和解决,还主要依赖于生物科学人才的大量涌现和生物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设立生物学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年轻一代的生物科学素养。具体来说,中学生物学课程既要使广大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达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又要为今后有可能在高一级学校经过专业学习之后,将要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部分学生打下扎实的生物学基础。

二、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需要

任何课程都源于人类积累的浩如烟海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自产生以来,生物科学随着数学、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方法的改进,研究手段的进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与其他科学比较,生命科学以其研究客体的极端精巧和复杂性,社会多种必要需求受到威胁(诸如食品短缺、资源破坏、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健康损伤等)所产生的紧迫性,最有可能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对其他学科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l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中学开设的系列生物学课程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同时涉及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应用,更要不断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更新和发展的各门课程促进下,成为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承人和创新人。

三、学生成长的需要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需要

教育是培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学校育人的蓝图和学生发展的媒介。受教育者在健康成长和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基本需要(包括健身的需要、认识自然与社会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社交的需要、了解自我的需要、掌握劳动技能的需要、升学与就业的需要等),同时身心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和层次水平,在校阶段有非常具体的指标。虽然中学生物学课程必须与其他课程一起共同作用,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目的,但是中学生物学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课程,可以起到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如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智力的同时,可在德育、美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还能通过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并在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只有包括生物学课程在内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育人目标才能实现。

四、生物课程的实际价值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自从19世纪初开始使用生物学这个术语以来,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到今天已成为最引人入胜的科学领域之一: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标志。分子生物学使我们能迅速实现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医药、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人体科学、营养学、优生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人类、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生物学课程有如下价值:

1.可以使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得到不断培养——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调动大脑的发散思维,通过对其中点滴闪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做法、新尝试的肯定和保护,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思维。

2.可以使学生认识众多的生物科学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他们对人类作出的贡献,使科学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可以使学生理解自然生存法则——通过讲解生物在进化时对环境的适应与否,决定个体和种族命运的自然选择规律,使学生认识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的科学内涵。提前做好应付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自觉锻炼和培养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

4.可以使学生自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对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的人类生存条件恶劣后果的描述,使学生产生优用意识进而变为自觉的环保行动。

5.可以使学生追求强壮的健康体魄——通过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知识的学习和生理保健教育,学生将主动加强体育锻炼,获得强壮健康的体魄。

6.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合致病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强调讲究卫生的重要性,使学生达到自我保护、提高免疫、预防疾病的目的。

7.可以促使学生获取营养全面的天然绿色食品——通过对天然食品的营养成分的分析及其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的理解,学生会自觉改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合理用餐、平衡膳食。

8.可以使学生保持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学生可以利用生物学中有关生命起源、生命本质、神经生理、心理基础等内容,解决个人的某些心理问题,培养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态度、容人的胸怀、健全的心智等正常的心理素质。

9.可以使学生形成团结的分工合作团队——学生为了完成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任务,必须改变原有的单独操作、费时费力的工作作风,通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有效地完成那些较难的任务,最后经过交流沟通,整理出成果与大家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0.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生物与非生物均统一于物质、生物界是发展变化的而非固定静止的、生物界内外事物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以及生物界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客观规律支配等问题的学习理解,最终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综上所述,生物学课程在中学开设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与其他中学课程相配合,必将对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