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互动展示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会展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45-0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创意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会展业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支柱型经济形式,也日益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类会展项目频繁踊跃,而现代展示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新的会展理念已经在各种展项中得以实现,各种声像结合、人际互动的多媒体展示装置技术,带给人们全新的参观感受。多媒体展陈方式也已经成为会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之前的说教式展示形式,凸显了人的参与性。近年来,在会展项目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手段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和完善了会展的信息传播方式。会展中的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视频设备,多媒体讲解技术,人机互动技术等等。
1 音频视频设、多媒体讲解技术
在多媒体展示手段中,音频视频设备能起到烘托气氛、讲解展品等作用,能增强多媒体演示效果,有助于观众更好地接受信息。视频界面和造型设计新颖独特,与会展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以LED投影或者电脑显示屏集中显示含有很大信息量的展览内容,由一块超大屏幕构成或由几块小屏幕组成的超大图像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力。而球幕电影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一些大型展馆和会展中得以应用。更进一步,环幕视频技术,播放数码技术制作的宣传片,不但可以详实的介绍展项、展品,同时也给观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很多博物馆、展馆中已经广泛采用。
2 人机互动多媒体技术
在现代会展中,人机互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观者自身的主动性,引起观者的参与兴趣,更好的起到了会展信息传播的作用。其中触摸媒体技术,以从LED显示与红外线传感器技术结合而产生更具交互性的内置芯片,可以灵敏的捕捉到人的体温、动作等,相应的界面会随之展示。例如:触摸媒体显示屏随着人体静电和体温的变化,会变换不同色彩,显示相应的包括界面、视频等形式的展览信息。而在一些科技、信息技术展览中,可以增添观者体验环节和参观者与多媒体设备进行趣味游戏的展示方式,不但可以将科技信息更有效的进行传播,而且加深了观者的印象,更好的体现了科技展览的宣传推广科技信息技术的目的。
在当今会展中多媒体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确实改善和加强了会展的效果,但我们也应看到,会展中的多媒体展示技术并非毫无原则的拼数量,还得靠品质。一个会展项目,策划者和设计者,不但应综合梳理会展的各类信息,对会展的宗旨、内容、定位等做到深刻的理解,还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才能够做到多媒体展示技术与会展的宏旨完美契合。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会展中,有以下几点原则应当遵循。
3 不能唯“新”是用,“适合”为佳
多媒体展示是一个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数字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产生的新兴展陈形式,在会展中引入多媒体展陈技术,确实给观众带来新的特殊体验,产生了良好的沟通与互动。现在很多展馆、博物馆、展会中,多媒体技术屡现身姿,成为各个展会的亮点,增强和丰富了会展的情趣和展陈形式,为会展项目赋予了全新的诠释。但也出现了热衷于铺陈罗列最新展陈技术,不管会展的主旨,一味以“新”“奇”为诉求,忽略了会展的终极目的—— 信息传播,既造成很大浪费,又显得杂乱无章,观者也只能顺势猎奇一番,目不暇接之余,全忘了会展的内容是什么。
任何一项新的技术,都应根据其自身客观规律和适用原则,既要达到充分展示会展内容的目的,又要与会展的主题相协调。一个成功的会展项目,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方面,还是应坚持适用原则,在参观流线中,有铺垫、有进程、有亮点、有新奇,这样主次分明,既不会引起观者的视觉疲倦感,又能使整个展览拥有明确的节奏。
4 会展的主题是核心
传播信息、推广的内容,是展览的根本目的。同样,在会展中多媒体展示技术真正作用还是应紧扣会展主题,而不是展示多媒体技术手段本身。一个大型的会展项目,需要对主题内容、参观流线、展馆环境、进程安排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量,所使用的多媒体展示设备也须以展览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很好的发挥其展示工具技术的作用,促进观众的积极参与,增强观者对会展内容的记忆、理解和思考。
例如在历史文化类会展项目中,多媒体展陈设备和技术,应起到集中展示历史文化、收录历史文献信息、复原历史场景的作用,而非在一个需要融汇历史传统文化的展览环境中,简单的强行加入很多光闪悦目的现代科技手段,这样做会严重的消散展览的主旨,影响展览内容的传播。
不同类型的会展项目有不同的主题理念,科学技术类的会展项目展示的是科学原理、技术手段等,此间引入多媒体展陈技术是用来展现科技进步这一主旨,而非喧宾夺主的展示多媒体设备。
所以,在会展项目中引进多媒体技术,需要具体分析展览的主题,明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点,真正做到主次分明、节奏明确,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展示技术的体验,潜移默化的了解了展览的核心内容。
5 推介式与参与式相结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现代展示;设计艺术语言;应用
展示设计是以科学技术和艺术为设计手段,并利用传统或现代媒体对展示物及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策划、创意、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在我国,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国内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也在国内日趋成熟起来,展厅设计由最初的静态展示逐渐向动静结合和体验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目前,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新技术发展很重视,所以为了更好宣传和普及太阳能的知识,展示企业形象、促进招商引资、搭建合作平台、提供专家咨询和学术研究场所,太阳雨集团的数字多媒体工程展示馆应运而生。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将是将来展示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向。
一展示设计的现状
展示是一门古老的,延续的,并伴随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起来的艺术。现代展示设计理念形成于19世纪末,但人类本身对展示的应用实例,其实要早得多。在原始时代展示艺术萌芽的表现为最初以物易物简单的商品交换行为;以及当时人们为祈福的迷信信仰而建立的用于祭祀的场所。这是我们所说的具有原始意义的展示活动和展览馆。中世纪时期,人类开始出现最早的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易的集市贸易形式。当时,人们将商品直接摊在地上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有意识地分类陈列。在后期还出现了专门供商品摆放的摊床,这就可以认为是形成了最初的商品展示和展销会的雏形。一直作为社会新陈代谢更迭的推动力之一的现代展示设计,它的使命就应是反映时代特征和变化,并且持续不断地在推动着。现代展示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社会稳定下经济的发展为科技腾飞供应着的力量,科技的进步又与艺术设计息息相关。正是科技等革新,赋予了展示设计师大胆的想法成为了现实。运用了新技术的展示设计不仅承担着将最先进的科技展示给大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推广。展示正是这样不停为科技发展推波助澜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展示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成为了最直接的推动手段。从首届世博会召开地点“水晶宫”展览馆可以窥见技术和展示设计之间相互关系的显示。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探索的结果对今时今日的展示设计发展仍起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90年代末,展示设计是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也是多样化的。三维的概念被展示设计所引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环境下的使用数字技术的动态展示方式手段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在计算机中通过代码制作的仿真展示,更加现代化与智能。当今,展示设计发展出了自身一套完整体系。根据所收集信息进行规划,再与客户沟通后进行设计活动,最后收到的反馈意见再进行交互。展示设计的用意不再仅仅是具有展示的功能,还必须有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和接受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而当代人对展示的需求更多的不是对信息的一味灌输,展示设计其形式和方法已经完全不能局限于只完成传递和表达信息。当代展示设计是会在平等的基础上,考虑到互动要求,来刺激的视觉享受。因为艺术的触类旁通,展示设计也与相关设计专业包容并进。它吸纳了包括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等各类设计的结合点,这些知识和表现手法在现代展示设计中被广泛使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现代展示的设计中,非常广泛地运用到视觉心理和艺术心理的研究中取得了成绩。发展中的展示设计开始引入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方面的原理,并在展示设计自身的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适用于展示设计的原理和法则。随着当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展示方式已经从过去静态被动的展示方式转向现代动态的互动展示方式。当今,各种新媒体技术在世博会展示形式上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其展示设计的传播潜能,增大了展示所传播的信息量。
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系统中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积累更广泛更深层地作用于社会。多媒体技术的诞生和日益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人展示创意、处理信息的方式。例如多媒体技术在数据压缩,图像处理的应用等。几十年来,多媒体技术为人们随时随地都要进行的内容制作与交付设立了新的标准,进而对商务、娱乐和个人沟通进行了重新定义。从印刷品、视频和电影中的丰富图像到各种媒体的动态数字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多媒体技术直接改变了展示艺术的内涵,也使展示艺术媒介发生变化,从而展示形式改变了传统表现方式,展示内容上也改变了展示艺术的存在形式,从而在展示效果上也改变了受众的接受方式。除了视频与动画之外,恰如其分地添加相匹配的音乐将更全面。从古至今的展示设计师们也一直去找寻可以丰富其设计的技术方法。多媒体技术则就是把这种可能性发挥到最大程度的科技力量。除了上文提及的视频、音频之外,当今多媒体技术还包括更多更广的手段。从其运用在展示设计中看,能够充当在展示空间中充当场景、模拟实物、把版面文字、展品、灯光、音乐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关系,是当下展示设计的最新手段。使用了这些手段的展示艺术,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易于被文化和不同年龄层次的观赏者所接受。而现代多媒体在展示设计中的新手段并不仅仅局限在视频、音频结合这些常见手段。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展示设计有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内涵。从前的朴素的铺成罗列的方式已经被取代,从人类的需求考虑出发为展示设计之根本。展示设计在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围上更趋综合性。展示设计包容并纳入了如传播学、广告学和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传统意义上的以陈列、展示和销售为目的的展览会,已逐步演变成为集现代网络技术于一体的多媒体展示设计形式。含有多媒体技术的展示设计,可以凭借声光电的效果,使展品、展览空间与参观者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展示,达成一种平衡关系。当参观者置身于这个连同其自身都被融入设计当中去的独特的整体环境时,参观者不仅仅是去看去听,更多的是得到互动展览带来的全新的体验性。这形成了展示现代设计的一个新的基本特征。
三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多种屏幕展示的创新应用
世博会是一场世博盛会,是多媒体技术的集中展示,各种影像载体和展示屏幕汇聚一堂。传统的大屏幕显示屏多是平整的一面方形墙体;而近年举办的世博会上,弧形巨幕、异形折幕、超清晰无接缝屏幕与3D、4D视频的结合将所传输的影像和信息以独特而新颖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立体电影、多屏幕影像、环幕和球幕影像成为世博会的常客,当代展示设计已由动态和互动的展示手法取代了静止而被动的陈列方式,这些传媒显示技术的不断更新为世博会的展示形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的多媒体屏幕展示《清明上河图》,通过多种屏幕的投影景象,营造气势磅礴的效果。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同样有多种屏幕的集中展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世博会数码画廊,画廊的顶部有长218米、宽30.7米的分辨率654万像素的LED弧形屏幕,观众们可以在一个不同的时空下观看影像,这个屏幕构建了一个空中的海洋,充分体现此次世博会的环保海洋理念,华丽的影像和灯光也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让人身临其境。不仅展示了创新的技术成果,更借助先进的影像效果推动了文化传播。我们可以从世博会展示装置上看到,设计者充分利用不同屏幕的展示效果,将虚拟技术与实体空间有机结合,既发挥出高科技设备的优势,充分表达了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又超越了传统展示形式的劣势,美化了展示空间。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
2以人为本进行互动展示的理念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科技渐渐发展起来一种交互体验技术,这符合人们期望亲自参与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因而成为世博会的热门展示形式,并呈现人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交互体验技术具有多种可以实现互动的手段和设备,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控制技术引发图像产生剧情。在影像展示中,使用交互技术可以增强观者体验的趣味性,使其成为数码打造的展示情境的真正参与者。这种以交互技术与视觉媒体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在丽水世博会得到广泛应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的交互装置还是集中体现在世博会数码画廊上,除了LED弧形屏幕之外,在观众们走过这个天幕的时候,天幕会呈现各种五彩缤纷的海洋世界的景象,各种鱼会在观众的头顶上自由自在地游动,在观众们沉浸在景象当中的同时,一头巨鲸会在人们眼前缓缓游来,当观众们仔细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条鲸鱼是由无数张照片就是由观众们的笑脸所组成的,观众通过手机上传照片,通过这些照片的组合,鲸鱼就会呈现并出来作回应,展示刚刚观众上传的图片,并且鲸鱼会随着游客们的照片增加而不断成长。世博会的互动展示主要是通过动画影像进行情境创建,再通过捕捉观众的现场反应,形成多媒体艺术互动形态。在此,观众的亲自参与成为展示设计的重要内容,分别有身体移动、四肢触碰、语言交流、表情扑捉等多种方式,最终达到使受众得以交互体验的情境。在整个展示过程中,新媒体装置通过各种感应设备如数字摄像头、红外线感应器来识别受众的反应,即时作出数据分析,给予受众动画回应与影像反馈。展示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感知欲望和感受情绪密切相关,当今的展示技术将追随受众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而不断创新。
3虚拟现实技术展示的综合应用
虚拟现实VR是一种可以使人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技术。设计者借助技术设备,能够使受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现实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高新领域,是多种高端技术的集成运用。如韩国丽水世博会的海洋文明城市馆,就是运用新媒体的虚拟仿真或光学反射技术,结合声、光、电手段和多声道音效配合屏幕进行展示;有些展馆在虚拟影像展示中还加入舞台实物进行表演,使场馆展示效果更加别具一格,这尤其适合表现具有现实风格的展示主题。在气候环境馆内,设计师将展厅内可以运用的地面、墙壁等各种空间和灯光、声音等手段相结合,当观众参观气候馆的时候,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感受直接体验地球的极地气候,暴风雪和极寒的天气状况,冰块的各种撞击使观者瞬间有被冻僵的感觉,在“北极冰川”内,他们又模拟了超低温的环境体验室,影像展现一些游玩的画面,很好传达了该馆的理念。这些虚实交错的展示让我们明白,作为表达理念的手段,设计者的目的就是将理念作为展示主题深入人心并与其产生共鸣,促进人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理解与互动。其中最好的展示方式就是让观众通过感知系统的综合体验,全方位感受虚拟展示的独特效果。随着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未来的设计将是多元化的世界,多媒体的应用世界包含新的内容新的方向,必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扩展新领域将是展示设计的一条必由之路。我们也应该相信,多媒体技术将会以更加贴近自然、更加接近受众的表现形态展现出来,设计者也将更多地思考展示形式背后的深远内涵,探求展示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深层关联,通过不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将最新科技与时尚艺术更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更加绚丽多彩并且更加接近人类理想的展示作品来。
作者:刘鴷 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鲁卫平;刘海龙;王利君《浅析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展示设计》[J],《价值工程》2007
[2]段蕾《多媒体的运用对展示设计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7).
[3]蔡静《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4.
[4]唐芃《新媒体艺术在世博会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分析》[J],《中国美术》2014(3).
[5]耿志宏《数字时代的展示设计》[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1 多媒体技术在展览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展览中的运用,是陈列手法的新发展。去过世博会的人想必都会对各个展馆的展厅设计印象深刻,它们把各种的多媒体科技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仿佛使观众置身于仙境一般。由于多媒体具有声音、图像和文字等综合信息的传播能力,根据展览需要,其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视频影像在展览中大致具有以下作用:
(1)场景复原。文物、照片是历史的呈现,但却是“死”的,静止不动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历史“活”过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和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2)历史再现。艺术的历史就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来呈现的历史。它不是原状的,但它也一样再现了历史。根据陈列需要,通过三维动画制作一些视频内容,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使历史具有可视性、可感性。
(3)见证历史。在人们的意识中,博物馆展览的物品都是“死去的历史”碎片,这些碎片所隐藏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其信息的传达是被动的。如果采访当事人,由当事人述说当时事件的经过,通过视频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但“死去的历史”活起来,更主要的是,当事人的“述说”,是当时事件的最直接、最真实的见证,观众最直接聆听到当时的情况介绍。
(4)拓展展览。在传统的陈列中,展线有多长,展览内容就有多长。因为所有的展览物品、照片、文物、文献资料等都是顺着展线的延伸排列的,照片、文物、文献资料都是平面呈现,对观众来说,其内容的含量有限,如果想全面深入了解,只能单独购买一些书籍或影视资料。但多媒体技术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能通过视频影像等形式,让展览向纵深延展,避免因上版面造成的辅助内容对主要内容的喧宾夺主,保证版面主线清晰,同时又避免了因舍弃不展而带来的遗憾。
(5)活化展线陈列。传统的历史照片、文物加文字说明的展览过于僵硬,甚至枯燥。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展线动起来,陈列活起来,不但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更有听觉上的冲击力,让观众身临其境。
2 多媒体技术在《》基本陈列中的应用
博物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其中一层、二层为《》基本陈列展览,面积共约1630平方米;三层为尾声与观众互动区,面积约为270平方米;四层为临时展厅,面积约为350平方米。展线总长度450延长米,展出文物200多件、图片200多幅,运用多媒体技术16处,全面翔实地展示了前夕的鸦片贸易和的历史。16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整个展览浑然一体,使得整条展线重点突出,亮点迭起,充满交响乐般的韵律感。这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全方位、多视角地审度林则徐与在世界禁毒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高科技手段为重点。“文似看山不喜平”,展览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展览,都要事先设计好重点展览内容和一般展览内容。在展览前期,经过多次修改及专家论证,设计好了陈列方案。就某些非常突出的内容,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多媒体演示手段充当主角。如《》基本陈列第四展厅大型场景《》,该场景通过大型背景画、地面塑形、人物塑像以及4D立体影视技术的运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场景。利用声光电技术将背景画、地面塑形、人物塑像相结合,动态展示的壮观场面:销烟时的滚滚烟雾、鸦片倾倒、鸦片入池溅起的水花、搅拌引起的水体变化等。用三维动漫展示了销烟的全过程,这种采用大型开放式多元组合原生态场景、重点突出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成为一大特色。第四展厅的《林则徐传讯行商》场景,运用真人比例的幻影成像动态演示林则徐传讯十三行行商的情景,让人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人物有身着钦差官服的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行商伍绍荣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展览内容,让整个展览形式亮丽、现代、大气、庄重,又富有高科技成分,这成为《》基本陈列的一大看点。第一展厅的《野生罂粟》复原场景,场景由背景油画、地面塑形、实物塑形(罂粟)构成;在观众通道,通过虚拟影像技术的运用,使地面呈现出“地面罂粟花影像”、“场景罂粟花四季变化影像”,动态展示罂粟花的形貌,人们走入此处,犹如步入罂粟花丛之中,随着脚步移动,罂粟花产生相应的变幻:罂粟花果实鸦片大火,寓意着鸦片烟毒对人类的危害如同烈火般冷酷无情,让观众在虚实融合、亦真亦幻的场景之中,深刻领会到美丽的罂粟花背后是鸦片烟毒的残酷。
(2)多媒体手段为辅助。在有些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在重点展览内容中充当配角,起辅助作用。第二展厅的《鸦片烟馆》,通过电子调光膜透视的技术,该场景可以展示两种场景,在调光膜通电的情况下,观众可以通过调光膜透视看到以豪华大烟馆为大背景,烟馆中通过机器人、烟雾配合场景展现当时吸食鸦片的场景。在调光膜不通电的情况下,调光膜可以播放影片“白甲子的堕落”。反映清代社会各阶层吸食鸦片烟的社会情状,突出鸦片给人与社会造成深重灾难。再如电子示意图“罂粟的分布与传播”,用光感箭头表示线路,配自动语音解说。类似的情况在《》基本陈列随处可见。这些重点展览内容,配合了多媒体演示手段,直观、生动、活泼、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性。这些内容,在《》基本陈列中,属一般展示内容,但由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得展览更加生动可感,更容易走进观众心里。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互动;探索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运用及普及,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多媒体集声音、图案、动画于一身,它如一种活性催化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现结合生物教学实践,探索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多媒体课件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图片、声音、文字、动画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例如: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可通过多媒体视频和图片资料的展示,加深学生对各种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理解和深化,如,展示视频“美丽的玻璃蛙”:被称为“玻璃蛙”的青蛙有着透明的身体,由于不存在色素,其活动的器官清晰可见,包括跳动的心脏,令人惊叹。这样引入新课,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活跃课堂气氛。又如,在讲“自然选择”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达尔文考察过得克伦格伦岛,使学生沉浸在昆虫与风暴搏斗的情景之中,从而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
可见,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生动展示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形象演示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开拓者。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师生互动
多媒体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促进师生互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微博”这一多媒体平台,改变教学方式,打造互动的课堂环境。先通用“微博”师生成为“互粉”(两个微博用户互相相加关注,成为对方的粉丝)。教师可以通过“互粉”的生物学知识、问题等微博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动态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础。为了进一步巩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制问卷,调查。如:学习“激素调节”时,可以“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原因”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完成后,可以结合调查的数据和图表,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的过程,心得和体会,提出自己的合理性建议。通过网络调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可见,多媒体与生物学科的整合,使互动教学的形式既多了多边,即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又丰富了师――机互动,生――机互动,师――生――机互动,这样使多媒体与生物学科达到整合,这样的整合,更能促进新型的师生互动,体现双向交流。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生物实验
生物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并且学生具备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也是学习生物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更能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以学习“显微镜的操作”的学习,学生即使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但并不能想象出显微镜视野下的画面,不少学生找不到需要观察的标本,分不清“细胞”和“气泡”分不清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视野的明暗、细胞数量和大小的不同,也不会正确移动装片寻找目标……。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先把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录制,通过动画模拟或使学生形象地看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这样大大优化了实验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打开进入微观世界的通道。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生物实验,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如: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在做光合作用实验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浸泡24h的大豆种子的结构。引人多煤体教学后,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实验错误操作,让学生看后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强化记忆。
可见在生物实验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使枯燥无味的实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如同现场参观一样。也优化了实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过程图、文、声并茂,使学生各种感知器官相互配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将最新的资讯传递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媒体使教学内容趋于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如学习《动物的行为》,我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收集动物各种行为的视频,把小狗吃奶和八哥马戏表演的视频设计成同步组合视频,利用这两段视频,引出动物先天和后天的现象;通过乌鸦在草坪的上空摔核桃(摔不烂,无法食之)、车辆拥挤的公路上空摔核桃(被汽车扎烂,因车流大,无法吃)和在公路的斑马线上摔核桃(利用汽车把核桃扎烂,在红灯的间隙把核桃吃掉)的视频,结合教材内容的阅读和讨论,使学生轻松的理解了动物的先天和后天这一组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区别。同时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的选择媒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的有机整体。如教师可以将本堂课的反馈练习布置给全体学生,待做完后随机抽查若干,并用投影仪将他们的练习展示在大屏幕上,教师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让课堂变成学生体,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相结合,使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效结合,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意提倡多媒体教学,决不是要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加强了生物课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与开拓性,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对他们今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衣瑞芬.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11(1):27.
关键词:电子互动白板 增强 历史学习
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由于其交互性正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实践所重用,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电子互动白板相互评价,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突出以白板互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以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一年半以来我校实施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在历史学科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
一、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大多依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来描述历史,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传统教学也能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但再精彩的描述也是空中楼阁,犹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不能让学生从感官上得到满足,也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历史往往被人称为“读死书”。
而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相关的历史影片、资料、图片等,让学生看到真正的历史。在《秦的统一》一课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专题片《长城》,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辉煌气概,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认识。多媒体视频资料的运用是历史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我经常在课堂中运用视频、音频、图片资料引入课堂,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历史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此外,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的交互性还增加了许多课堂的乐趣。比如在初中历史第一堂课《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中,我充分地运用了电子互动白板的交互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有个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进而理解人是在劳动中不断进化的历史趋势。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找不同”的小游戏,在课堂中我先展示了北京人的复原头像,先让学生思考他与现代人有何不同,然后再展示现代人的头像给学生进行比对,学生通过观察之后,再让一位学生上台用电子互动白板的批注功能将两张图片不同之处圈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节课达到了,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北京人与现代人不同的感性认识,而且还通过比对得出了“北京人是形成中的人”的结论。
二、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运用,许多历史图片都能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给学生,但由于缺乏交互性,学生学习历史地图还是与往常运用课本地图、地图册的地图进行学习没有太大的差异,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还是欠佳。有了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变。比如,在《不怕远征难》一课中,以往的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将的路线进行展示,老师用教鞭画一下就完事,结果学生对路线记忆不清,经过的重要地名记不牢;有了电子互动白板后,我尝试运用白板的交互功能来开展教学,先是展示一张只有一些省份名称的地图,然后逐一展示开始的地点、经过的重要地点、结束的地点,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让学生再次面对空白的地图,逐一填写相关的地名。后来我又多次在《唐朝的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第一次》等课中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填图,这些课堂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此外,运用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的聚光灯功能还能让学生特别关注地图上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重点地方,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这一点在比较繁杂的地图中尤为重要,因为在内容比较多的地图中,许多地名、河流、山脉交叉出现,如何让学生快速地在众多的地名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并且记忆,是教学中常见的一个难点。
三、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可以为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提供帮助
许多学生学习历史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想尽量多地记忆历史知识,但实际上又因历史知识的浩瀚而无法记牢,经常是补了东墙漏了西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往往是以零散的死记硬背来完成的。而运用知识结构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史观,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此,通过课件展示或表格展示某一章节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更直观地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从理解上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多媒体电子互动白板教学系统的运用活跃了历史教学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能动学习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大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确实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增加了一个强大的助推器,它必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赵德刚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改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2期。
【关键词】互动艺术 展示设计 交互体验 新媒体
1964年被今人称为“数字化之父”的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预言:未来数字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这种“数字化的生存”带来了人们生存理念的转变,互动性成为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媒体的融合,科技、文化、商业、艺术多种因素的碰撞、融汇,催生了互动艺术形式。
一、互动艺术的基本形态
探索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媒体艺术从单一的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形式走向多元化的戏剧、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与多媒体时代的互动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媒到多媒,从实景到虚拟,从被动到互动,新媒介导致了新艺术形式的诞生。人们对感官世界的最大满足无非是可以眼见、耳闻、鼻嗅、口尝、感触。当这一切都成为现实的时候,多媒体时代便来临了。这是一个沟通的时代,一个互动的时代,一个心灵对话的时代。“互动”成为最时尚的字眼,“对话”成为最流行的沟通形式。
互动艺术是以互动理念和互动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类型。互动艺术追求沉浸感。“沉浸”一词最早是在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英文原称为“Flow”。沉浸是使用户进入一种共同的经验模式,在其中,使用者好像被吸引进去,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所有不相关的知觉与想法都被过滤掉,并且丧失自主性,只对具体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当用户完全沉浸在环境中时,在互动体验中与创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对话。
互动艺术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态,它一方面是从传统艺术形态中衍生出来,将互动理念与互动技术融入传统艺术,使传统艺术具有互动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是由计算机生成数字化的互动艺术形态。纵观互动艺术形态,大致有以下几类:互动广告、互动影视、互动游戏、人工智能仿生互动艺术、互动音乐、移动多媒体、三维虚拟空间互动艺术、互动影像艺术、多媒体交互艺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互动装置艺术。
二、互动艺术在当代展览中的登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积累,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迫切希望能找到一种媒介为越来越广泛的交流提供有效的平台,如今的展示活动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媒介形式。主题展览也更关注和突出参观者在活动中的参与、交流、体验,以及随后的受众反馈。互动艺术作为一种全新媒体,介入到当代展览中,更增添了展示设计的艺术美学传播性。
伦敦与纽约在2011年先后展示了由Demirden Design为ilio创意家具设计公司策划的“主题宴会”。ilio公司将自己展台的设计宗旨定位成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仅体现了展位的自然和悠闲,又表现出它的时尚感。设计师特意为该展台设置了一些“树”作为装饰,让人觉得这是放置在花园里的餐桌,这也成为了ilio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展位还加入新元素,如利用数码媒体技术向餐桌投射黑影,给人一种在树影下就餐的感觉,或者在餐桌上摆放花瓶,利用剪纸做出树叶形状,再次体现了亲近自然的产品设计主旨。
“crack da code”展览装置是为泰国建筑材料公司SCG所设计的项目,它是一个游戏测试装置,还是2010年设计节的一个可移动的地标。“crack da code”由22个充气管组成,充气管互相垂直,形成了树的形状。白天该装置可以遮阴挡光,黑夜它会投射出各种各样的光影。这个游戏装置是SCG公司用来测试哪一类人适合哪一类型的房间而设计的。装置上标有测试的题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答案找到对应的“树”,最后按照指示来到一间四方形的房子,而这间房子就是最适合该类人居住的房子类型。
Triad Berlin 设计公司于2010年在德国最大的娱乐公园Europa―Park Rust内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设计了名为“能源探险”的主题体验馆。GAZPROM能源体验馆的多媒体屏幕就像缎带一样围绕着整个展馆,形成3个圆形大厅,同时也巧妙地将大厅与等候区隔开。巨大的360度多媒体屏幕带动着整个展馆的气氛。该屏幕播放着数码动画,以及关于能源的重要信息。动画及环绕的立体声,并加上特效,从而使整个展馆为参观者制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澳大利亚赛马博物馆的数码技术加强了展品和人工品的真实感,展品联合在一起就像是在述说着一个悠长的历史故事。
三、 当代展览中互动艺术的意义
当代展示设计思想不再单一强调展品及道具的美学价值,而将重点落在陶醉的探索旅程中,毕竟创造令观众记忆深刻的东西是首要的。新鲜的交互艺术设计关联了智力上的理性和观众体验中潜在的感性,展示空间及展品通过一种新型的传播和学习体验,试图避开人们脑海中白墙的残余,来传达实验和娱乐的理念。新的设计重点也从传统的“展示设计”,通过互动艺术媒介成功转移到为参观者考虑的“体验设计”,对于信息的关注与记忆,将由观众在交互行为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去感受,通过人类的娱乐精神、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探求欲望来实现。
互动艺术迈向体验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是人性化,设计师关注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灵感悟,注重体验设计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富裕者已经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他们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此时,互动艺术的人文关怀还表现在追求趣味性上,设计出来的物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还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为数字时代的人类需求增添了丰富的选择与体验。
结语
杜尚曾说,“创造的过程不是艺术家一个人完成的。”这句话表明,一件艺术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观众以自身的角度、看法、理解来诠释艺术作品,强调观众的互动参与性。信息社会最大的技术革命就是人类对信息的接受由被动转变到主动。互动比起之前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深了艺术创作对象与客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透视当代展会设计,互动艺术的介入应用已经异彩纷呈,其人性化、体验化的特点使得主题展览更加艺术化、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善本图书有限公司.现场力量――展览与舞台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
[3]周娉.互动装置的体验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4]李光,黎黎.互动展示设计的技术与艺术[J].广州美术学院学报,2012(3).
作者王田系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 键 词:展示设计 人性化 互动 网络化 多媒体 虚拟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 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展示艺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示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展示作为人类互相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媒介, 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 展示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设计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向科技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转化。因此分析和研究展示设计在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展示设计的领域,现代展示设计从物质转向非物质,从现实转向虚拟,从平面转向空间,从有限转向无限。在知识创新大潮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如:设计人性化、参与互动性、信息网络化、设计多样化以及虚拟现实化等。
一、设计人性化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展示设计的根本,人是作为主体来观赏、领悟展示内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本世纪以来,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参观者的认知心理、环境行为做了许多研究, 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如国外的很多展示场馆十分重视参观路线和照明等观赏环境的设计, 注意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服务, 绝大多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 有些还设有儿童游戏室等。他们不仅考虑为公众提供陈列空间, 而且还考虑到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辅助场所。在信息时代, 融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展示设计呈现出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使他们从中获益,就要求设计者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要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展示的效率是通过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来实现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场”。这个“场”的营造要有交流和对话的环境气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要具有一种亲和力,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二、参与互动性
展示的互动性设计最为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理念,也更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展的兴趣, 这就意味着参观者并不是被动地参观展示,而是主动地体验展示内容,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于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参观者已不仅仅是旁观者,而变成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主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有远见的专家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陈列室内“请勿动手”的牌子逐渐被“动手试试”所代替。展示设计打破以往那种单一的静态展示、封闭式展示方式,变成了一种鼓励参观者参与,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理解展品、体会展品,让参观者直接动手操作形成新意迭出的独特陈列。著名的美国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居然把公众引入地下真正的煤层,让人们亲自体验煤炭采掘的全过程。但在这些展示中, 展品始终是展示信息传播的主体、设计的中心,其互动性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展示观念的更新,围绕着展示互动性的设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参展者、设计师非常重视对互动性的设计。法国展馆将设计概念延伸至室外,一艘垂挂着白色纱帘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区之间,供参观者登船参与讨论,此刻展示道具已成为处在主动位置上运动中的主体。
三、信息网络化
互联网(internet)是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快速成长所产生的新兴产物。互联网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开放式的架构整合各种资源,透过标准规格和简易的软体介面,以电子电路传送或取得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多元化资讯。作为以资讯传达为目的的现代展示设计也迅速地采用信息技术,创造具有国际化、网络化快速展示的方法,通过国际互联网,展示信息可迅速地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避免由地理位置、交通带来的局限,促进信息在国际间的频繁交流,达到展示的目的。在2000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网络与艺博会的“缘分”成为上海艺博会上别具风格的景观。此次网络与上海艺博会的“链接”,使人们在不同时期能够领略到众多的服务与视觉享受,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网来网去”。
四、设计手段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是指结合不同媒体,包括文字、图形、数据、影像、动画、声音及特殊效果,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及压缩处理充分展示现实与虚拟环境的一种应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展示设计的技术手段。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使得技术人性化,并真正服务于人类。它的应用,拓宽了展示内容及手段,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展区作为跨入新世纪的象征大量地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这样既反映了我国在多媒体和互联网方面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也使参观者通过更多的渠道,用现代的手段了解信息并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五、虚拟现实化
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创建和体现虚拟展示世界。展示空间延伸至电子空间,超越人类现有的空间概念,拟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方向。设计师可以不受条件的制约, 在虚拟的世界里去创作、去观察、去修改。同时,计算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色彩,也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使其有可能设计出更好的展示。据悉,Microsoft公司最近已投资开发虚拟艺术品展览的应用系统。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显示头盔,“看”到三维立体的艺术展品,并且通过触觉手套“抚摸”展品, 从而达到欣赏艺术品的目的。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先进和多样的手段和技术,为现代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韩斌.展示设计学[M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媒体;优化策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包括数学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有利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媒体技术,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当下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学媒体的使用还存在较多误区
(一)过多重视课件的“外在美”,忽视课件的实质――讲课内容
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刻意地把课件设计得非常漂亮、华丽,以为这样的课件就会很完美,学生就会认真听课.其实,教学效果大大相反,因为它会分散而不是集中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注意力,因为学生感到新鲜、好奇,而忽略了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应该学习的内容.
(二)只注意展示课件和传授知识,而忽略了揭示教学过程和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是用电脑展示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很多教师只给学生展示这堂课的知识框架,讲解习题只有结果而没有推导演算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只记得那些知识结构而失去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此外,教师只注意到了“教”,却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只注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而忽略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优化策略
以上谈的这些误区,影响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要走出误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对当下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纠正,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何优化教学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教学媒体技术进入中学数学课堂,给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带来了新机,让初中数学教学迈入了新台阶,这是一件值得肯定和庆贺的事情.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关键的因素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人.我们应该对新媒体技术有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人统领着科技,而非让科技统治人.我们应该始终意识到多媒体技术虽然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它始终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的.此外,教学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
初中数学课上,教师使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推理、证明是很常见的,必要的时候教师会通过眼神、手势、语调等体现出来,这种特殊的授课方式是任何机器或者虚拟的技术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数学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时应该实事求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媒体技术.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数学教学中主辅不分变为优化组合
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数学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教师为了体现多媒体教学,将大量课件的内容依靠多媒体来展示,造成课堂教学节奏紧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也来不及消化课件内容,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心中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讲解要以学生的吸收消化与否为准则,而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新鲜和速度,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代替教师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的互动要比通过屏幕的教学融洽、亲和得多.此外,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的同时,可以给学生思考、回味的时间,这是通过屏幕给学生短暂的“一瞥”无法相比的.所以,多媒体课件内容做得过多、知识量过大并不意味着完美,学生可能无法消化.所以,一堂完整的课还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圆满.
2.将教学媒体中的人机对话变为师生情感的交流
数学课堂中不仅传授知识,传递的还有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而这是没有感情的机器无法做到的.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除了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课的内容上来,帮助学生吸收消化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课件既能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又要有交流互动的内容.例如,让学生到讲台黑板上做数学验算题,对大多数的数学定义、概念、运算公式等教师还是写在黑板上比较好,还可以通过屏幕将一些学生随堂练习解答的过程展示出来.教师通过屏幕展示课件时,也要时刻关注台下学生的反应,保持与他们的交流,而不应该只顾着转动鼠标,盯着屏幕念课件.此外,还应该将多媒体的展示型向互动型转化,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响应时代的号召,大家纷纷使用起了多媒体教学.笔者就当下如何优化教学媒体技术提出了自己的浅陋看法,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近几年来,在展示设计中,设计师对多媒体交互技术的运用
越来越普遍,它改变了传统的依赖道具形式的“物本位”的展出
方式,而是通过多媒体交互的形式,强调观众的参与,与展示信
息的互动。本文将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展示设计的本身与观众
的现场体验出发,针对目前多媒体交互界面的特点与其存在的问
题,深入研究隐藏在人机交互界面之下的感官规律与功能特点,
探索出更为完善的多媒体展示交互界面体系,并以此对未来作出
展望。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esign of exhibition, the interactiv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by the
designer. They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display
which dependence on the forms of standard properties,
to the way of multimedia interactive form, emphasis on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display of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This thes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from the design of
the display itself and the viewer''''s site experienc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multimedia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depth study of hidden in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face under sensory regularity and
features, to explore more perfect multimedia display interface
system. And then forecasts the future.
近几年来,在展示设计中,设计师对多媒体交互技术的运用
越来越普遍,它改变了传统的依赖道具形式的“物本位”的展出
方式,而是通过多媒体交互的形式,强调观众的参与与展示信息
的互动。这样,展览展出的效率会被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
也会更为明显。但是有时候,技术的限制与创意的平淡造成了实
际展示效果与预期效果的极大落差。更多的时候,成熟的技术与
出色的创意同时具备,观众却仍然无法感受到这种新技术的运用
所带来的趣味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结于展示设计中人机
交互界面设计的不完善。本文将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展示设计的
本身与观众的现场体验出发,针对目前多媒体交互界面的特点与
其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隐藏在人机交互界面之下的感官规律与
功能特点,探索出更为完善的多媒体展示交互界面体系,并以此
对未来作出展望。
目前,多媒体交互技术在国外发展程度较为成熟。尤其在展
示设计中,设计师对于交互技术的运用更是游刃有余。从设计方
案到技术实现,推陈出新,并开发出相对应的软件。特别是在人
机交互界面领域已经有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多通道设计体系(观众的
视觉、听觉、手势的参与等)。目前多媒体交互技术比较发达的国
家有美国、德国与日本等。
提到交互界面,很多人将其宽泛地定义为人机交互界面。其
实在展览展示空间中,这样的定义并不准确,观众交流的对象,
媒介是展品——物,以此获得的是信息、知识。因此,展示空
间中的交互界面是基于观众与展示信息(展品)之间的。而这层
界面的划分方式也非常多,这是由于界面设计形式的多样性而决
定的。再次,笔者以形态划分为有形的交互界面与无形的交互界
面。
有形的交互界面,即界面以一定形式(比如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的就是现在场馆中运用得比较多的多点触摸平台。观众在对多点触摸平台进行操作时,新奇的FLASH动画与三维图像,让观众更加感性地接受到了展览信息与知识。展示活动中观众接触到的大量信息主要依靠多媒体交互界面,较之于传统展板,计算机界面一方面和传统展板设计要求相似,要设计好版式和色调,明确传达信息;另一方面有别于传统,要求在视觉流程更为人性化;图形语义更为简洁明了;布局更为科学,便于查询、互动等。
这类操作界面的特点在于形式的趣味性,可看性与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趣味性,可看性决定了该展项对观众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有的触摸平台体量过大,过于突出并且形式呆板,难以引起观众的观展兴趣。即使操作界面做得再有趣味,也难有顾客问津。如图(1)展项,展项被设计成圆弧造型,富有科技感。又如图(2)的展项,通过投影将界面投射到玻璃上,通透的玻璃质感将界面的开放性大大增强,简洁精致的界面设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因此,界面本身的形式感是尤为重要的。界面的形态首先要与展示空间的主题,氛围相匹配。例如,在科技展馆中,交互界面应该更富有科技感,时代性的特征;而在自然博物馆中,交互界面应该更富有生态特色与自然气息;在文史馆中,交互展项的界面应该更富有人文情怀与文化特色。界面设计的要素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排版分布等等。它需要有自己的视觉形态语义与设计形式的秩序感。它更加注重于图标、符号的设计。大容量信息分层整合后只有依靠图标观众才能准确、清晰地掌握信息的结构体系,建立逻辑关系,吸收信息。它们是一些脱离具象化的信息节点,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体现,它们充当着实现展示信息交换中的中介。
一定程度上,这与平面设计,数码艺术设计有相当的内在联系。并且,由于交互界面一般都是活动的,视觉的秩序感尤为重要,不能让观众产生视觉紊乱,而无法得到预期的展示信息。
界面设计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二维图像与三维图像穿插与转换,图标的跳动,指向都可以是设计的对象,但应该符合如下原则:1,始终保持主体信息元素的明确性,并在画面中占据主要的视觉位置,避免被装饰性的元素过份影响而失去信息传播的力度。2,界面风格尽可能统一,协调处理色彩,图像关系。3,设计应为界面的功能性,即可操作,所有的图标,可触摸的图案都应该围绕着如何让观众尽可能简便地获取展览信息而服务。
在图(3)的设计中,三维的“圆柱”形态图像选择区域形式新颖,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操作也简便,只需模拟滚动“柱状”图形,选取索引图片即可。在图(4)中,界面采用模拟键盘索引的方式,尽管也有些许新意,却相对缺乏直观、感性的操作方式,而观众
的兴趣则会由于这些“不方便”而降低。经此二者比较,界面的设计其实更宜感性、直观,尽量缩减繁复的机械操作。与普通的计算机界面与普通交互界面不同,展示的交互界面本身是展览的一部分,也就是展示信息的窗口。因此,这个“窗口”应该足够开放,尽可能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