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音乐美学
基于音乐美学角度,富有的思想与价值的歌曲,不仅是高雅艺术,也是富有美学韵味的艺术。不同国家由于文化特征的差异,其歌曲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表达情感是共通点。中西方音乐美学在思想内涵、演唱方法、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的相同点
1.1重视创作形式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在创作形式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均重视改编民歌。西方艺术歌曲是基于本国民歌发展而来的,我国的艺术歌曲则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民族音乐的研究,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在民歌创作方面,西方以美声唱法为主,譬如《我的太阳》《友谊地久天长》等,这些作品被广泛的流传。而我国本身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歌演唱的形式较多,以民歌为主题的代表作包括《玛依拉》《在银色月光下》等,是基于民歌进行改编的。
1.2重视织体调性的创作技巧
中西方艺术歌曲重视伴奏织体的创作技巧,因为伴奏织不仅能够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同时能够烘托歌曲的气氛,展现和声的优美之处。西方艺术歌曲多以浪漫的旋律为主,发挥伴奏织体与调性的作用,使得歌曲的艺术情感更加的浓郁,代表作包括《菩提树》与《魔王》等。与此同时,中国的歌曲创作者也重视旋律伴奏的创作,多采用民族调性的织体,进行歌曲写作,极具本民族特色,代表作包括《茉莉花》与《教我如何不想他》等。
2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的差异分析
2.1美学思想上的差异
由于地域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不同,使得中西方艺术歌曲的美学思想存在差异。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不同,最早起源于西周,受礼乐思想的影响较深。在春秋战国时期,受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影响较深,观点迥异的音乐美学思想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也深受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封建统治思想的制约,使其处于保守发展状态。
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西方音乐美学在中世纪时期,受宗教思想的禁锢,在近文明时期-20世纪期初,才得以发展。音乐成为专业学科,是以“五线谱”的出现与应用为标志,伴随新美学思想的出现,使得西方音乐艺术得以快速发展,西方美学思想呈现批判创新的发展态度,重视联系具体作品,以解决作品中的审美问题。
由于时代背景与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作曲家们的音乐视角与审美情感。以中国的《玫瑰三愿》和西方的《野玫瑰》为例作比较:这两首歌曲均是将玫瑰花作为创作素材,其中《玫瑰三愿》这首歌曲是以“”为创作背景,歌曲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采用小提琴与钢琴作为伴奏,旋律以淡雅宁静为主,弥漫着忧郁的情绪,而作品《野玫瑰》是歌德根据德国的一首民谣改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情怀,旋律较为明亮简洁,内透着欢快活泼。
2.2歌曲演绎方法上的差异
歌曲的演绎方法最能体现歌曲的情感内涵,不同的演绎方式与方法,则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西方艺术歌曲多为美声唱法,注重胸腔共鸣发声,采取科学的发声方式,演唱时追求感情细腻,声音较为宏大,并利用声音来描绘作品的意境。美声唱法咬字较为靠后,需要演唱者做到气息流畅,咬字圆润,善于运用声音的穿透力,来展现歌曲作品的欢快情绪。中国艺术唱法融合了美声唱法与戏曲唱法、民歌唱法等,歌词咬字的位置相对靠前,利用喉咙的上下移动,来调整歌曲的声音,注重淡雅,追求高洁的艺术意境,这与我国民族歌曲的审美相符,譬如:作品《玫瑰三愿》的演绎,注重旋律强弱的变化,歌曲的整体速度较慢,演唱者不仅要表现出女性柔情的一面,还需要确保音色统一。
2.3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国音乐作品审美观念注重感性思维,不受固定思维观念的拘束,属于非逻辑性思维。中国歌曲作品讲究意境美,歌曲追求的深远意境,能够给人遐想的空间,使个人的思想情感能够得以升华。而西方音乐审美思维方式则重视科学与逻辑思维,在20世纪前,由于西方在包括心理学、数学、生理学等领域的发展,使得西方音乐思维方式,也朝向科学与逻辑思维方向发展。在创作作品时,创作者重视调式和声的合理布局,以及伴奏织体技巧的使用,其作品多崇尚理性思维,歌曲结构鲜明,且技法细致,多数艺术歌曲作品中,大胆采用了调式和声。
第二,以歌曲作品为例分析。以中国的《玫瑰三愿》和西方的《野玫瑰》为例做对比分析:作品《玫瑰三愿》采取单二部曲式结构,共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使用的是E大调,这部分的旋律优美,但略一丝伤感,主要对绽放的玫瑰其绚丽多彩的形象进行刻画,而另一部分,采用关系小调#c,进行调性调整,旋律逐渐增强,将歌曲推向来描述玫瑰花,同时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使得歌曲耐人回味。而舒伯特的《野玫瑰》是采用调试和声,在转调与变和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作品共由三段歌词组成,采用的是G大调,歌曲旋律悠扬,富有逻辑性,歌曲将前4小节,作为创作主题动机,贯穿于歌曲的全部,其曲调明亮且流畅,同时,使用临时升降记号来转换调性,旋律多采用四度与六度跳进,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旋律较为简洁。至于歌曲的间奏与尾奏,多使用顿音与装饰音,作为写作手法,营造活泼的气氛。
2.4创作方式上的差异
就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而言,中西方音乐审美艺术存在差异。中国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与一体性,多数作品不是作曲家的个人行为,而是凝聚了多人的共同创作思想,作曲家还需身兼作品歌唱者或演奏者的双重或多重角色,与此同时,作品演奏或者歌唱过程具有即兴性。然而西方音乐作品创作具有个体性,其一度与二度创作是分离的。而且西方歌曲作品主要是作曲家的个体劳动,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作曲家不需要兼顾演奏家的职能,只需完成乐谱创作即可;再则,中国音乐作品强调意境与气韵,追求创作妙趣,作品较为含蓄与婉转,而西方音乐作品则带有浓烈的宗教气息与道教色彩,作品表现形式较为固定,作品具有神圣感。西方后期作品更多融合了生活气息,使得作品的表达更加直白与强烈。
本文基于音乐美学视角,对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做以了简要的论述,试图强调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学思想差异、歌曲演绎方法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创作方式差异等方面,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趣味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王健.从音乐美学视角看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以黄自《玫瑰三愿》和舒伯特《野玫瑰》为例[J].艺术百家,2015(05):228-229.
关键词:中国与西方 科技差异 原因 文化 机制 世界化民族化
当今中国与西方在科技上的巨大差异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究中西方的科技发展史,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西方科技还是中国科技,都不是永远先进或者永远落后的。不能说孰优孰劣,中西方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而这些原因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科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首先,中西方启蒙教育的认知方式不同。东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技术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
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这造成中西方在对科学技术认知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
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表达顺序上,中国人习惯以年,月,日从大到小依次为序,地址则是按省,市,县到门牌号码排序,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西方人则与中国人的顺序表达恰好相反,突出的是个别到整体的合成关系.可见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因此,中西方在对科学的研究着眼点就有很大不同,中国主要从宏观上去分析,而西方主要从细节方面分析。这也是中西方后来发展道路不同的重要原因。
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着眼点以及执着不同造成中西方对科技的追求和探索也就不同。中国更注重人文方面而不屑于纯科学的研究,西方则主要以征服自然为目标,从而催生了近代科学。
二、西方科技差异的根本原因:机制差异
余秋雨说过:“我们的祖先既然创造了如许高超的技艺,为什么还让历经几百年黑暗中世纪的西方人又走在了前面了呢?根本原因还是——机制问题。”
而在我看来,中西方科技到哭不同的根本原因也是机制上的差异。就像余秋雨所说,西方人的科技特色是“实证”,他们的知识演化都是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每个结论都有根有据,都有理论的支撑。而中国古代的科技往往都是“经验”和“灵感”的产物,很多都是来自于实践的积累,是一些行业里手通过长时间的实际操作,发现了一些潜在规律,但却没有相应的演算过程和定理罗列,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如何得来,但他就是知道,事情就应该那样!为什么?不知道!没有为什么!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医里的穴位和脉络。这些东西在西方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他们通过解剖人体来寻找,可是一无所获,看到的只是神经、肌肉、血管和骨骼,可穴位、脉络却又真真实实的存在着,他们只好用打量那座小庙的眼神来瞻仰我们的祖先。
中国古代的科技往往都是“经验”和“灵感”的产物,很多都是来自于实践的积累,是一些行业里手通过长时间的实际操作,发现了一些潜在规律,但却没有相应的演算过程和定理罗列。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医里的穴位和脉络。这些东西在西方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他们通过解剖人体来寻找,可是一无所获,看到的只是神经、肌肉、血管和骨骼,可穴位、脉络却又真真实实的存在着,他们只好用打量那座小庙的眼神来瞻仰我们的祖先。
三、中国科学和西方科学的关系——世界化和民族化
从1840年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就势必要面临西方世界的挑战,自我封闭已是不可能。那么在这场冲突中,我们在观念上应该确立一种怎样的态度?或者说,对现行的一套价值标准和教育制度该如何评价?
中国向世界的开放,似乎就体现在必须接受西方价值标准、到处打起“唯西是用”的招牌。这里就显示出了这样一条原则,中国科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其合理性就在于它与西方科学、西方文化所具有的某种相似性。若有与之相悖的,则一定是落伍了,必弃之而后快。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西方科学中心主义的思想,它的全部努力就在于消灭文化的差异性,包括科学的和非科学的,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一统世界,从而达到一种世界统一。
对我们而言,技术上的西化移植、传播、转移和学习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其中尽管涉及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转移活动,它的前提需要发展一种教育和生产的结构,能够控制知识的生产和人才的生产。但这种结构是否必须与产生了近代科学的西方国家的那种结构完全相同呢?这倒也未必,历史上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欧洲技术模式的“移植”,并未违背特殊的日本特性,反而是一种使日本特性得以完成的形式。而对科学思想上的态度,理应是更为兼收并蓄为宜,不能以科学的共同语言为前提来规定出一种文化上的价值取向,应该在必要时做一些“化西”的工作,所谓“化西”就是积极吸取西方科学思想中的精华,并使其中国化。
四、结论
中国与西方的科技差异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在此只提及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其他的原因也大都由此衍生而出。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不同道路导致了东西方近代国家命运的不同。而这些不同也造就了中国与西方科学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J].哲学译丛,1978, (6).
相较于西方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拥有更为深刻的底蕴,这种结果是民族与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西方音乐以深刻程度来体现其深度,而中国音乐的突出特点是深邃,相较于西方音乐思维中表现出的思想、观念、情感以及彰显的主题,中国音乐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自身对音乐的领悟,通过聆听后的直观感受去描述音乐,更具有主动性和多样性。静态的、明细的、固定的诉诸理性的观念是西方音乐的主题,而游移不定含蓄神秘的中国音乐则更具有动态美感。它不可以诉诸理论观念,悟性以及感觉才是主题之外的审美特点。该书对中西方音乐文化做了透彻清晰的对比,开篇阐述了中西方音乐分析比较的开端及发展现状:首先分析了王光祈的比较音乐学观点,这也是中西方音乐比较学中的代表作,作者将这部作品的整体脉络以及核心内容阐述明了,也为读者对中西方音乐的了解掌握铺好了路,并在这一节后附上了德国比较音乐学创始人――霍恩博斯特尔和施通普夫的观点思想,也是对初读者的一个思想启蒙;其次又对王光祈的《声音心理学》进行了概述,这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音乐进行剖析,以加深读者对音乐的理解,并附上了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的观点学说;再次阐述了“慢惮”音乐机器与“奥加农”的比较分析,并附上新都宝光寺的历史简介;最后详细阐述了中西方音乐机器文化背景之比较,东西方音乐的相遇――融合与分立,西方学者对东方音乐的新观察。这几节内容则将本书所述内容的背景情况呈献给了读者,只有熟悉了中西方音乐文化才能进行分析比较。
中西方音乐从体裁的角度出发,许多西方音乐都没有音乐标题,这也是我们经常谈论到的早期纯音乐,被人们所熟知的交响乐、协奏曲等,以体裁直接命名这样的命名方式是西方音乐界的一大特色――脱离具体作品的标题而独立存在。而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带有文字性质的标题是中国音乐的特点,中国音乐没有形成任何一种纯音乐题材,这也是它与西方音乐的区别。中国音乐对音响的效果一直采用回避的方式,在组织乐曲方面,西方向来是以主调音乐为主的,容易忽略掉重复音调,这样便形成了主旋律占据绝对主动的音乐形式,不太注重复调音乐。而中国音乐则大多采用横向线条的延伸、展开,旋律悠扬,丝丝入心,这也是西方音乐难以达到的效果。
而从使用的乐器出发,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因为大多数的中国音乐都以单旋律为主,大多不能演奏和声。琵琶、笙箫、唢呐、扬琴等中国乐器多以“丝竹”为主要题材,在古代,也被称为丝竹之声,柔和细腻是其突出特点。而西方古典音乐大多以和声为主,因此,乐器大多拥有复杂、精细的结构,不仅能够演奏和声,而且音色丰富、音域广泛,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如:钢琴、吉他、萨克斯、小号等乐器,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中国音乐大多采用小型合奏的形式,单独的几样乐器相互搭配融合,能够产生独具特色的乐器效果。西方人的思维发散性更强,他们善于将情感外露,因此在音乐的广度上就更胜一筹。而中国人则拥有更强大的综合性思维,能够在细小的音乐范围之内展示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差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81-01
一、造成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差异的根源
(一)文化熏陶以及文化背景差异
在西方,基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人格及其相关的个人意志自由、责任、义务、人生观等等均由理性精神来统率和支配。但是在我国,圣贤、大人、真人等等惯性思维均停留在人间的水平方位上,换言之中国人居于中心地位的神性人格是由人与人的伦理即从政治关系中得以体现的。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是中西方最深层的价值本性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映现,中西方各自所属的文化系统的背景,直接影响着平面设计师们的审美和创作观念,这些文化的差异也致使设计领域迥然不同、泾渭分明。
(二)民族民俗差异导致视觉和情感、爱憎迥然不同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意味着安泰祥和。由于红色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人们之于红色无限的偏爱。中国红嬗变为国人之魂,我国的国旗即是红色的,红色弥漫着中国人浓化不开的人生情结,象征着热情、奋进的民族品格。而红色在西方人心目、眼中代表的意义正好和中国的观点想反。西方文化中的红色绝对是讳莫如深的,红色是“火”、“血”的联想,它意味着残暴、流血,譬如残杀复仇、暴力、血腥镇压。相应的,中国人妇孺皆知只有在灵堂上才会见到黑、白、蓝色,这些色彩象征死亡和悲痛。但是西方却崇拜黑、白、蓝色彩。在西方,蓝色意味着信仰。设计思维的中西方差异深受民族民俗各方面因素影响,同时给予平面设计师们不同的创作源泉。
(三)文化历史长度不同导致创作精神有异
西方的设计师冒险精神较强,设计师颇具冒险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传统历史文化因素束缚、没有固步自封的旧思想形成缧绁,善于主动发现和大胆利用稍纵即逝的灵感来创作。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使他们具备创新、大胆的想法和超脱的创意。而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却匮乏这些。他们都是按照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来设计,去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设若我们的民族不那么保守,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完全抛弃那些被中国的传统所不允许的因素,放下包袱,敢想敢做,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即可使作品愈加趋于完美。
三、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
(一)创作思维的差异
中国的视觉传达作品比较侧重“心境”的传达,中国设计师大多利用挖掘图形符号的深层含义去更好的表现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西方平面设计作品中则喜欢画面视觉张力的表现。如中国设计师靳埭强将中国的传统图像运用于设计中,其著名作品: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就是利用传统资源创作的富有民俗风格的形象,通过对于东亚四国艺人的经典化妆的组合而成的面谱图形形成意义表达,将诸类林林总总的演绎器具融和到中国传统的七巧板里面,构成了颇具华夏东方典型文化意味符号的图像。而在德国奔驰汽车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艾伦·弗莱彻(英)强调“100”在设计中的形象化,巧妙的以轮胎的形象在设计中将“100”进行了形象的调整和变化,以“”构成放大的圆圈,形成构成了100的符号,具有现代设计的符号意义。
(二)透视形式的差异
透视于中国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上是最根本的,中国平面设计师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表现形式讲究的是意境,天南地北的绝佳景色可以大融合,可以在创作上海阔天空的虚构。而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着重于焦点凸现,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体现了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
(三)西方惯用分割法,中方注重平衡法
西方平面设计师在平面构成中习惯用分割法把整体分成部分。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产生良好的效果。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约束的感觉,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给人清新之感。
中方平面设计师于创作中惯用平衡创作手法及技巧,中国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是能够融合“师法自然型”、“继承前人传统,更加注意自生活所得的创作路子“以古开今型”、为高度统一体的一门综合造型表现艺术。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原因主要在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影响着不同的思维生存。虽然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中西方平面设计必将碰撞出更美丽的火花。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比较,系统地论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探讨了各自教育观的影响问题,主要分析在当今教育全球化形势下中西方自然教育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及可取之处,提出了当今应该坚持的教育观。
一、序言
中西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大相径庭,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与呵护的态度;西方人则认为自然为上帝的造物,且从上帝处获得了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力。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在看待问题、接受教育上会有不同的方式。
二、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概述与比较
中西方传统与观念的冲突,尤其是中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所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差异中找到合理的诠释。
在中国,自然教育观首先出现在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之中;在秦汉时期,黄老之学对自然教育观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老子的自然教育观的核心是“无为”。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但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排除一切人为。
在西方,最早的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近代。例如: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当效法自然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2]
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域独立发展的,但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论对于培养人才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由于自然教育理论发展较早,因此中国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圣贤”。而在西方,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公民”,就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所要培养的具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影响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纵观中西方自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会促进自然教育的进步,相反则阻碍自然教育的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从中得出一些经验,以对后人有所启示。
(一)自由、民主是学术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在思想发展的历程上,只有宽容不同学派自由发展,才能繁荣学术,激发活力,促进思想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而学派之间的自由发展,需要民主来保证。例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形成了短暂的民主氛围,从而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引导下,自然教育观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这得益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思考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意识到思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中国确实不能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学习西方,但不能只限于学习西方的经济,更要将改革深入到制度、思想的层面。
(二)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当代中国的教育不是顺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违背了这一规律。中国教育研究者对这种现象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积极地提出许多对策,例如近年来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自然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使教育顺应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压抑。
在现实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存在一个难题,即如何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这可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两难问题。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在这一过程当中,应主动掌握理想的教育形态和具体表现形式,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为了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自然教育理论在中西方教育思想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自然教育的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就包含有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在不同的年代有其不同的表现,但其核心是不变的,就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本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绘画;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7-01
中西古代人都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形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中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从另一个角度把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物典型形式的和谐说,从而把西方追求“形式和谐”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的创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数”等形式特征,可以看出西方绘画审美注重“理性”,相反中方就注重“感性。
关键词:美术史;中国;西方;色彩应用;差异
0 前言
美术史的发展与国家与地区的人文环境以及哲学思想等均存在极大的联系,对于色彩的应用同样如此,这是导致中西方在色彩运用方面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美术对于国家影响的深入,中西方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特点也逐渐体现出来,两者在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均体现在国家的不同文化。对色彩应用的研究不仅能够为中国美术领域整体水平的进步打下基础,同时还能够为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供特殊的途径。
1 中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1.1 美术史简介
美术史是研究美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这一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不仅能够涉及有关历史领域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涉及建筑以及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根据中西方在发展历史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两者在哲学思想方面存在的不同,中西方的美术史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在研究一个国家的美术史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与这一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综合探讨,并充分关注有关这一国家的哲学以及人文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了解其在美术方面的发展历史。[1]
1.2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始于古希腊人。文艺复兴是西方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为西方美术领域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极其优渥的土壤以及极其有利的环境。在文艺复兴时期,G.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出版,并成为了西方美术史完善的典型代表。自此之后,美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2]
J.J.温克尔曼的《古代美术史》是西方美术史发展的又一典型代表,这一著作中,作者将美术与国家的地理以及人文环境充分结合在了一起,使得美术开始有了文化的韵味。作者在这一著作中,提出了美术与历史以及宗教等方面因素的显著关系,使西方美术史开始脱离了传统美术的限制,有了更加深层次的意义。[3]
总的来说,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在对图像的记录方面主要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在前期阶段,美术仅仅以记录真实图像为主要目的,而美术作品的创作也一直以这一目的为基础,并没有重视作品的审美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开始越来越高,此时美术领域才逐渐加强了对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视。
1.3 中国美术史的发展
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源于先秦的诸子百家,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美术史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更加优良的传承。在中国古代,美术的表现形式较多,以书画著作为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形成了自成一派的风格,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成的绘画史出现在唐朝,以张彦远的作品《历代名画记》为代表,在词之后,以此种方法对先前名画进行记录的方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与追随。唐朝时期,我国国家经济实力较强,且与国外往来较为频繁,在于其他国家的往来过程中,我国不断将本国的美术理念传播到了国外,同时也吸收引进了国外美术的优势,为我国美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性的保证。
1949年,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美术史系,代表着我国对美术史重视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代表着美术史正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领域,成为我国宝贵的财富。
2 以美术史为基础的中西方色彩应用差异
2.1 美术史与色彩
简单地说,对色彩的运用是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史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不仅包括对绘画问题的研究,同时还包括对建筑以及雕塑等问题的研究。无论在中国或在西方,美术史中都包含着上述各个领域的有关内容。[4]色彩是美术史中重点强调了一个理念。色彩可以被应用到绘画以及建筑等各个方面,不同色彩的运用能够使作品表达出不同的思想,传达出不同的理念,对于作品灵魂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西方人文历史的不同,其美术史对于色彩的运用情况也与中国有着一定的差别,
2.2 中西方绘画色彩的应用差异
中国在绘画方面对色彩的应用以淡雅为主,对于主观因素较为重视。相对而言,西方在绘画方面对色彩的应用则显得更加理性,这是两者之间存在的主要不同,由此引申的,两者在对绘画色彩的选择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1)中国在绘画方面对色彩的应用。无论美术史的发展还是对于绘画色彩的应用,都会受到哲学以及宗教因素的影响。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古以来便会中国人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根据道教的思想,尊重自然,以天道,将其与人道结合,是其主要的生活理念,同时也是其行为方式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道教对于色这一问题较为重视,“五色令人盲”所讲的便是这一道理。针对上述理念,道教在对色彩的应用过程中,往往非黑即白,而在黑白之中,又以黑色为主,从道教的传统服饰以及道教的太极八卦图中便可以发现这一特点。[5]
受道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人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倾向于使用墨色,相对于其他颜色而言,墨色对于情绪以及理念的表达较为单一,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成就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宁静与淡雅。发展至今,中国的绘画中所使用的色彩的丰富程度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没有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子。以水墨画为主,一部分艺术家在创作水墨画的过程中,会以水分厚抹的方式强调色彩的,但相对于西方绘画而言,其对于色彩的表现仍较为单一,强调通过主观想象力的发挥,去对事物的形状等进行描述,在单一的色彩下,使著作体现出更加丰富与饱满的灵魂。
(2)西方在绘画方面对色彩的应用。西方国家在绘画方面对于色彩的运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思潮使其为主,其对于色彩的运用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变化。
首先,古希腊时期,西方的美术史逐渐起步,绘画也逐渐兴起,受发展历史以及人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并没有重视对色彩的应用,而是仅仅以提高实物的形状为绘画目的。这一时期的绘画往往十分注重事物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以人物画像为主,其面部比例关系均按照换进分割的比例来确定。由此可见,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客观的形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色彩的重视。
其次,文艺复兴的到来使得艺术领域得到了解放,绘画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环境,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绘画的审美效果十分真实,为了提高作品的美学效果,作者往往会强调对大量色彩的堆积,以使作品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以使观赏者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审美体验,达芬奇的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代表,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例,其对于色彩的使用十分灵活,且十分真实地反映了蒙娜丽莎当时的状态,因此成为了千古佳作。[6]
最后,随着西方国家的不断发展,以及西方历史的进步,浪漫主义思潮逐渐兴起,并对绘画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印象派逐渐产生。与以往绘画特点不同的是,印象派不再将绘画重点放在反映真实情况方面。在绘画过程中,作者会以自己在每一时刻对某一物体的直观感受进行创作,因此作品往往更加具有主观性。在色彩的使用方面,作者也会以自身的印象为出发点来实现,这与中国绘画的出发点相似,但其色彩的使用方面却大有不同。
2.3 中西方建筑色彩的应用差异
中西方建筑在色彩的应用方面也存在差异,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建筑对于色彩的使用十分丰富且华丽,以中国古代为例,其对色彩的应用更加强调统治阶级的权利,同时,中国建筑对于色彩的应用存在较强的创新性,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与之相比,西方国家建筑对于色彩仍存在丰富性,但在创新方面却略显不足。
(1)中国在建筑方面对色彩的应用。受经济发展条件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中国原始建筑对于色彩的应用没有过多的选择,因此一般主要以草或木的颜色为依托,去对建筑进行装饰。随着经济水平的不但提高,建筑中所使用色彩的丰富程度也得到提高,红土等涂料逐渐出现,解决了建筑色彩单一的问题,提高了建筑的审美价值。
随着中国历史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阶级逐渐产生。阶级统治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特殊性,通常会从建筑的角度入手,利用色彩强调阶级等级。在阶级产生的最初阶段,统治者主要以红色以及白色为主体现建筑的庄严。秦始皇时期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7]
发展到周代,建筑色彩增加了青色与黄色等颜色。与阶级产生初期相同的是,上述色彩的应用同样集中在统治者的宫殿中。除此之外,绘画也逐渐被应用到了建筑之中。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祥云以及龙的图案等都十分常见。
中国建筑对色彩使用丰富性较强的鼎盛时期为宋元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中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统治者的宫殿中,墙、柱以及门窗等的色彩均极为华丽,显示着宋元时期我国雄厚的财力以及较高的国际地位。在这一时期,建筑对于色彩的应用往往较为重视冷暖的对比,在对比过程中,使得冷暖色调均能够更加突出,从而达到提高建筑层次性的目的。发展到现代,中国建筑领域对色彩的应用逐渐拓展到了园林规划领域,在园林规划过程中,通过对大量色彩的运用,使得园林具有了更高的观赏价值。
(2)西方在建筑方面对色彩的应用。与中国相比,西方在建筑方面对色彩的应用则较为单一。[8]以古希腊为例,从古希腊的雕塑来看,其几乎不存在对色彩的使用,通常会使雕塑以原本的形态所体现。但在古希腊的建筑群中,却处处可见色彩的使用痕迹。考古显示,古希腊的建筑中,对于红、黄、蓝、绿等色彩的使用十分频繁且丰富,以至于从目前存留下来的遗迹中,仍然可以可见当时的辉煌。以古希腊的神庙为例,岁月已经使其变得斑驳,但仍可以看出其中的众多色彩。[9]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色彩的使用通常以表现统治阶级的地位以及特殊性为目的,但相对而言,古希腊建筑对于色彩的使用目的则并非如此。宗教是影响古希腊建筑色彩的主要因素,在古希腊历史中,不同颜色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通过对大自然种种现象的观察,古希腊人认识到了水、认识到了空气,同时也认识到了火与土地,在充分利用其智慧的基础上,古希腊人将不同的元素以不同的颜色体现了出来。水以绿色代表,空气以紫色代表,火与土地则以红和青作为主要代表。上述色彩通过建筑的形式得以体现,成为了古希腊人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及其的主要途径。[10]
古罗马在建筑中对色彩的使用依然延续着古希腊的思想以及理念,并未实现极大的创新,但需要认识到的是,相对于古希腊而言,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展,同时,鉴于其较为丰富的经济实力,人们往往更加倾向于使用较为华丽的颜色,以金色为例,古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便主要应用了这一色彩,不仅体现了华丽的装饰风格,同时也体现出了西方人对宗教的重视。
3 提高中国对色彩应用水平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在绘画以及建筑方面对色彩应用的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受中西方历史环境以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两者对于色彩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已经使得各个国家逐渐连成了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提高中国的国际化水平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中国对色彩的应用水平,必须在尊重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的优秀手法进行借鉴,以使中国对于色彩的应用能够更加国际化。[11]
3.1 充分尊重国家与民族文化
充分尊重国家与民族文化是中国在应用色彩方面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以绘画为例,中国古代的水墨画清丽淡雅,作者使用单一的色彩使得作品体现出了饱满的灵魂,现代绘画作品中,应充分借鉴古代的绘画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创作之中,在绘画过程中,以体现一种理念、表达一种思想为主要出发点与落脚点进行创作,以使作品能够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除此之外,坚持充分遵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原则,还能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与传播,这是目前国家以及人民均较为重视的一项问题,因此,艺术领域也应在色彩的使用过程中对其加以重视。
3.2 加强对西方优秀应用手法的借鉴
仅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对色彩进行运用,会导致色彩的应用水平停滞不前。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应转变传统思想与理念,充分注重对西方优秀的色彩应用手法的借鉴,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色彩应用手法相融合,这样才能为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样以绘画为例,在水墨画的绘制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墨的五色性质,提高作品色彩的丰富程度,以使我国绘画的整体水平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4 结语
以美术史为基础的中西方色彩应用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与中西方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同存在联系。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必须在充分尊重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加强对西方优秀的色彩应用手法的借鉴,这样才能在有效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中国对于色彩的应用水平达到国际化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张婷,宁德煌.中西方色彩营销差异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15(03):14-17+29.
[2] 钱恒.中西方色彩差异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1):17-19.
[3] 王谦.基于美术史谈中西方色彩应用之异同点[J].广西轻工业,2009(12):110-111.
[4] 刘津颖.谈谈中西现代社会婚礼服饰的差异及其相互融合――基于风格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分析与思考[J].艺术科技,2014(01):237-238.
[5] 色彩:中国画变革的一个突破口――“中国画色彩问题研讨会”发言摘要[J].美术观察,1998(10):4-16.
[6] 杨梦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J].艺苑,2016(02):79-85.
[7] 王登峰,崔红.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7(02):196-202.
[8] 钱彩琴,朱金兰.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36-38.
[9] 李霞,李霜燕,.中华色彩意象文化的变迁与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5(06):236-242.
[10] 王驹,江南,曹亚妮,陈剑飞.中西电子地图色彩设计的分析与应用[J].测绘科学,2009(S2):175-177.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南临海,西北多高山、沙漠,这就使我国与亚欧大陆的其他国家形成了天然屏障,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安定的地理环境。我国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多平原、河流,通过一定的农业活动,可以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需要。因此,在我国的文化观念中,注重自然发展,在体育文化中,体现为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西方体育文化以古希腊为主要发源地,古希腊及大多数欧洲国家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东南是黑海、里海,北临波罗的海、北冰洋,东部以乌拉圭山脉与亚洲相接。土地面积狭小,平原少,山地、丘陵多,这些地理因素不适宜进行农业活动。但是欧洲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海洋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根本上形成了古希腊人在体育中不畏惧自然,敢于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
二、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儒家则以“礼”为本,讲究中庸之道,注重情感、尊崇道德观念,注重体育对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这种思想有利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但中国人的个体竞争意识过早受到压抑,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历代相传,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其实用价值。而西方文化中充斥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个人的发展。作为西方体育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发源地的希腊社会,是以个性发展、弘扬个体生命能力为主体而构建的。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宰,可以改造和征服自然世界,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即使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时期也没有使其泯灭,西方人保持了先前富有生气的生活方式,竞技运动始终得到了较好发展。而希腊加上海洋文化的独特影响,使其形成了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的精神和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
三、音乐差异
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纵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乐思明晰而实在。
四、民众体质差异
由于中西方人种差异,从体型上来看西方健美操运动员较中国运动员高大、健壮;从身体姿态上来看,西方健美操运动员的腹背肌力量优于中国运动员,躯干姿态的稳定程度高于中国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则可以以灵巧、轻快的动作弥补这一不足,扬长避短。因此,中西方运动员在表现同一套路时,给观众留下的就会是力量与技巧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感觉。
五、思想意识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重视“内心自省”,而西方文化主张个性张扬,因此从面部表情来看,中国运动员表现较含蓄、内敛,而西方运动员通过眼神、嘴型等变化常常能将内心情感夸张的表现出来。
六、动作编排差异
健美操套路是一个动作组合群,包括地上动作、跳跃动作、队形变化、高低起伏,以及布局上的合理性和音乐节奏上的变化等。西方文化中向自然积极进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使得西方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健美操编排上表现出空间的跳跃转换和不对称图形。中国教练在编排套路时往往按高、中、低三个空间层次的顺序依次完成动作,选择对称图形编排,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调和持中”的中庸印迹。因此,我国在套路编排上表现出“继承有余、创新不足”。
七、结论
研究发现:中西方健美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是多元的,它既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起源及追求目标、社会特征等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受到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影响。最终,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文化。然而,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历史都是不断摆脱民族性、地区性而走向世界性、全球性的过程。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健美操运动能够风靡全世界,必然存在世界性的特点。健美操运动传入我国后,通过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将这一运动融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因此,中西方健美操运动特点具有必然性的汇合与互补。
参考文献:
1.1中西方在语言上存在差异。中西方在语言方面有着十分明显差异,特别是在词义上所表现出差异,对于有些词语而言,其存在文化差异,在对其进行理解时应当从文化角度作为出发点,才能够将其实际含义理解。比如说关于动物词语,中英在语言上就存在很大差异“,mouse”的汉语意思为老鼠,该词在汉语中所表示为贬义,但是在英语中存在很大不同,其象征着机智以及智慧。另外,比如一些与颜色有关词语,对于不同文化环境,其含义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red”汉语意思为红色,在汉语所表示的为热情与吉祥,但在西方代表不详。中西方在词语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在对词语理解方面也有一定差异存在,从而在沟通过程中增加障碍。所以,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与西方文化背景相结合,从而能够学习地道英语。
1.2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理方面存在差异。思维方式在联系文化及语言方面属于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思维方式的体现要通过一定方式,并且其在某种语言形式中有所表现。从本质而言,在思维方式方面所存在差异即为文化差异。人们所处地区不同,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也各不相同,从而使不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理得以形成。而对于中西方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理,两者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比如中国思维方式多偏于女性温柔,而对于西方思维方式而言,其多偏于男性阳刚。而在文化心理方面,对于中国文化心理其特点主要就是和谐人际关系,而对于西方文化心理而言,其更加主张自我,对独立人格以及个性更加重视。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心理方面所存在差异,这在导致语言差异方面属于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之间所存差异能够理解,才能够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
2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途径及策略
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材而言,其编写大部分都是以“结构-功能”理论为基础,其内容涉及到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在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方面是十分有利的。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也已经转变成为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授课结合多媒体网络方式。通过该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并且能够利用网络传媒使学生能够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更好了解。但是,除此之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通过其它策略及途径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更好了解,从而使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1通过功能意念法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功能意念法也叫做交互式教学法,其所强调的为在外语教学中其基础为功能项目以及意念,其注重语言材料内容应当保证真实与自然,强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当将学生作为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意识进行合理培养,使其能够通过文化促进英语学习,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中西方文化所存在差异进行比较,并且对差异根源进行有效分析,而教学开展过程应当将语言功能特定任务作为核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实用性及真实性单元话题材料进行选择,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对语言知识学会运用。
2.2教师应当将教学观念转变。大学英语教学属于综合性教学活动,其具有多层次及多功能特点,其属于教和学双向作用的一个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重视。从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占据的为绝对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也是学习词汇以及语法,学生在实际应用语言方面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导入西方文化,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所存在困难以及障碍解决,并且也能够对学生文化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导入西方文化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尽可能将良好语言学习环境创造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应用,从而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利用英语歌曲方式使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听力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及学生应尽量使用英语,从而将学生传统思维方式逐渐转变,进而使英语教学目的得到真正实现。
2.3选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其强调学生学习活动应当结合问题或者任务,通过探索问题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动机进行引导及维持。对于学生学习,其不仅仅是由外及内对知识的传递以及转移,更应当是学生对自身知识经验的主动构建。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任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与西方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相关知识留心积累,另外还可以利用组织知识竞赛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了解西方文化在英语学习方面重要性,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方面重要性。
2.4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材料多接触。在大学英语学习方面,其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要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其有关知识比较狭窄,对学生学习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发展,在现代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得到更加广泛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通过对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使其阅读西方文学名著,从而理解西方文化特点,使自身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另外,还可以利用英语与其他同学就某一文学作品或西方文化中某一习惯展开讨论,从而使自身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该过程中能够对西方文化加深了解。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