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

第1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由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然而,人们却很容易疏忽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对学生德育教育是政治教师的事,与我们数学教师没多大的关系。事实上,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与进行德育教育这三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它们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其重要性,提高自觉性和目的性,并不断地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一、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随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能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是考核一名数学教师是否具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容之一。

二、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着眼点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逐渐培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在一、二年级更为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审题习惯、验算习惯、总结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各学科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2.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都要用数学,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数学知识具有应用广泛性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从近处入手,着眼于未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如教师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易变行性特征时,学校安装的可伸缩的自动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应用,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现实意义。

3.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界定、法则的运用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就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解题的实践中形成实事求是、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的美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中处处存在美,只要认真挖掘就可以发现相当可观的美育资源。不仅有数的美、形的美,更具有对称的美、立体的美。因此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通过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启发,以及生动的语言、精心的板书诸多方面,尽量体现数学中美的神韵,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5.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把有关数学史料引入课堂,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实践和认识的进程中,许多中国数学家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的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等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数学家吴文俊获得了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担任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成为首个担任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席的中国人……“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当然,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喧宾夺主。

6.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如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的,但它们又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因此重视教材中唯物辩证思想的揭示,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综上,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当然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采用与学科教学不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而是化,德育教育是一个化育的过程。它不能只依靠定条条,设框框,而应把握教学中的各种机会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教学时,只有做有心人,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佳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第2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现本人结合本学年以来的高二数学教学体会,结合我校德育教育和高二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激励式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授必修5第一章《解斜三角形》知识前,我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2006年10月12日,中国宣布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中国将在2007年把“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送入太空,2012年实现发射软着陆器登陆月球。路透社报道:中国将在2024年把人送上月球。登陆月球如此困难,除了存在很多科学难题外,还因为月球与地球之间相距甚远,达38万公里。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就测量并计算出了这个距离。然后老师适时引导:你们知道这个距离是如何测量并计算出来的吗?这主要是利用解斜三角形知识。这样便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进入了“我要学”的主动阵地,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树立远大志向。

在本学期初跟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我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些我国的光辉数学史实。

中国的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大有裨益的。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祖原理以及“九章算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用来表示二项式系数排列的“杨辉三角形”的发现,至少要比欧州人的“帕斯卡三角”早四百多年。又如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获得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吴文俊,他担任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成为首个担任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席的中国人,让国人骄傲。……以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有时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反映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应用题。通过习题中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逻辑推理、运算结果等使人直接感受德育的体验;或以教材内容为题材介绍英模人物。如立体几何中课本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成的夹角为例引出了二面角的概念;学习"椭圆"时,根据人造地球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原理,我讲述了杨利伟等人载人航天成功的壮举。以此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当然,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而喧宾夺主。

三,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又如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中用解三角形知识让学生设计测量河对岸两建筑物的距离、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发射塔的高度;用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让学生设计分期付款的方案。从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基本观点;选修(2-1)中的“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中,根据离心率由e1的变化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的圆锥曲线,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观点。因此我们要重视教材中唯物辩证思想的揭示,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常常要为一个符号的确定,一个式子的建立,一个辅助平面(线)的作出而绞尽脑汁。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炼其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其坚忍不拔的意志。要他们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第3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一、巧抓情境图,渗透德育意识

打开新旧教材做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增加了很多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内涵丰富,含义深刻。巧妙利用情境图,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资源,将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亮点。

妙用故事情境,渗透德育。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如在《比多少》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故事。在适当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想象,之后,争先恐后编出了极其有趣的“小猪帮小兔一起造房子”的故事。这时,我紧抓稍纵即逝的时机适当点拨:假如没有小猪的帮忙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呀?学生各抒己见。如此,化抽象于有形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并接受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善用讨论情境,领悟德育。在教材中,有大量的情境图蕴涵着丰厚的德育资源,教师应能够善于加以利用,使之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我在授课《6、7的认识》时,紧紧结合教材中“大扫除”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数数的同时,适时拨出相应的时间对情景图展开讨论,学生在数数的同时也深受爱劳动、爱清洁的教育,真可谓“一石二鸟”。又如在教学《8、9的认识》之课余,我利用教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情景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环境的,并引导学生在平时要怎样落实。在讨论中,学生领会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强化了环保意识。

显然,教材中的情境图大都以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为主,因而,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巧借数学直观,强化德育意识

诚然,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渗透德育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它使数学充满着美的表现,美的感受,美的创造。如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我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的直观美感,从而揭示了审美线段比例关系的情趣,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和物。如窗帘的束带、跳芭蕾舞要踮着脚尖的原因,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从而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并深化了追求美好情趣的意识。

此外,我常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以哲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某些道理、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曾有这样的比喻:“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就像那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相当于分母,当分母越大时,其分数值越小。”从而让学生在这直观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理解明白深刻的做人道理。

可见,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直观的数学表现形式中进行哲思,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三、巧借数学实践活动,强化德育教育

诚然,数学课既非思品课,又不是少先队活动,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善于抓住德育因素,就能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结合到应用题教学中;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植树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因而,德育教育与相结合,是极为灵活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植树节到了,作为班主任的我组织我班学生进行植树活动,男生栽了19棵树,女生栽了1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当这些小树苗成长后,校园的环境会怎样?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在一连串的启发下,学生受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强化了环保意识。又如我在班级里设计了一个“回收角”并设计了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白“回收角”的作用:1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700千克,相当于可以减少砍伐16棵大树。假设每个同学每月可以回收1千克废纸,一学期每个同学可以回收废纸多少千克?依此计算,全班同学一学期回收废纸约多少千克?大约相当于保留了多少棵大树?在这个计算过程中,学生无形之中明白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春风化雨般的培养,其效果远远大于空泛枯燥的说教。

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活动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极其深广的。教师要能够善于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善借数学习惯,推动德育教育

第4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一、系统理论与德育的系统特征

(一)系统理论及其主要思想

从本质上来说,系统指的是按照某种结构形式,将多个要素联结成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主要包含要素、系统与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并包含了要素和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论主张,在所有的系统中,时序性、整体性与关联性以及动态平衡性等,是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而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不管是怎样的系统,其自身都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几个部分的简单组合。在孤立的状态下,系统是不具有整体功能的。在系统论中,其不仅反对以局部来说明整体的机械论,同时也主张,在实际的系统当中,其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个要素在系统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发挥着特定的作用。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并以此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就是将其所研究与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并以此来对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几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与规律。通过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来实现系统功能的科学优化。

(二)德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1.德育的整体性

第一,目标的整体性。广义上的德育教育,指的是以为指导,针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展开的教育工作。从横向上讲,其指的是对学生所进行的身心素质、思想品德等的综合开发,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从纵向上讲,其所指的则是以促进人的潜能开发,进行人的个性塑造,体现人的自我价值的教育。三者之间构成了促进人的一体化发展的三位一体结构。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综合发展,还能够科学地展现出学生的特殊发展与一般发展之间的有效统一。第二,过程的整体性。科学实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并以此来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将其转换成教育实践。与此同时,要求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与措施,来建立起良好的德育环境与评估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过程会涉及很多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有必要对德育的过程进行整体规划。第三,环境的整体性。一般情况下,相关的德育活动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开展。并且,无论是德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还是发展,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这当中,学校的德育环境,指的就是一切能够影响德育活动与对象思想品德形成的所有因素的总和。由于学校德育环境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一个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质、精神、能量和信息等进行交流的开放系统,这就客观上表明了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都是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育教育存在着整体的影响作用。

2.德育的动态性

一是目标实现的动态性。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对象品德方面总的规格或要求。一般的,德育目标会依据对象、阶段、内容等进行目标分层,从而构成德育的目标体系。而不同的分层目标从内涵上看是逐步向深度拓展的,构成由浅入深的一个序列,体现出目标实现的动态性。德育目标体系动态的目标变动,是为了根据学生实际、现实客观情况和时展的需要,适时准确地进行目标的调整与修正,以实现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因此,也就是因为这种层次目标的协调发展与相互促进,才能够动态的推动德育的阶段性、层次性目标乃至根本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面向未来的动态性。教育发展是要具有超前性的,德育教育亦不例外,它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培养综合素养和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种目标本身就有着明显的超前性,能够科学地立足于未来,确保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发展需要。并且,这种重视对人才素质结构培养的教育,也就是德育自身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是德育教育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些都可以通过动态发展的态势来确保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必然联系。

3.德育的有序性

首先,教育实施体系的有序性。如前所述,学校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的始终,且遵循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内容的整体性、过程的有序性和时间的持续性原则。其中,道德教育过程有序性原则的客观依据是必须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道德影响,促使学生坚持道德原则,践行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则构成了道德教育的实施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的实效性是建立在德育实施的有序性、连续性和持续性基础之上的。其次,德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有序性。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指按照德育教育目标要求确立的用于教育学生的德育知识、德育规范及其思想体系等。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由德育意识教育、德育规范教育、德育行为教育三大部分构成。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德育教育内容的有机整体。德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有序性主要由德育品质培养和提高的循序渐进性所决定。其中,德育意识教育是基础和起点,德育规范教育是前提和条件,德育行为教育是目的和落脚点。从本质上说,这三个部分是德育教育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需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然后再向后一阶段发展。

二、大德育是学校德育实施系统优化的客观必然

事实上,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社会与学校等各个方面。遵循系统论观点,德育教育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工作体系,不仅要进行学校德育系统的优化,又要考虑外部因素的优化,这是成功实施德育教育的根本保证。

(一)学校德育自身工作系统的整体优化

一是内容的整体规划。从根本上来讲,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主要出发点的。所以,我们必须向学生进行整体教育内容的传授,将德育教育的协调性与全面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要求教师以整体教育观的角度,对德育教育内容传授的平衡性有一个良好的把握。二是方法的组合优化。学校德育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并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一个密切的关注。但是,由于学生本身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在进行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还要求我们依据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寻求各种教育方法的互补与结合。三是教育途径的优化。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网络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要求我们必须将生产劳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途径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立体教育网络,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使学生成为良好德育教育的受益者。

(二)强化学校德育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论主张,不管是怎样的系统,只有确保其自身的开放性,使之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才能够真正使之保持活力,更加有序。为此,德育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要求我们必须主动投入到社会的大系统中,强化系统的开放性,确保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与丰富。

1.营造适合德育教育的环境

德育教育环境主要包含社会与学校环境的建设。从本质上来说,落实德育教育举措,首先是要依靠教师与学校。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改革的形式,为德育教育创造一个适当的教育环境,这也是对学校内部教育的科学优化。与此同时,有效开展德育教育还必须依赖于有利的社会条件。其中,尤其是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优化,对社会物质分配制度的创新等,都要具有实质性的德育考核机制,坚持学校条件与社会条件的统一管理,使之形成一个适合德育教育的大环境。以此来强化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2.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坚持学校德育系统的开放性,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社会中寻找与发现问题,来加以调适和优化。学校德育最本职的工作就是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地接受社会这一大课堂的教育和磨炼。不可否认,学校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仅仅依靠学校和课堂教育,是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优化时,应当进一步强化开放,促使其向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延伸,充分利用社会有利条件,精心组织各类活动,推动德育教育的实效和高效发展。

3.构建三元联动的大德育实践机制

尽管学校在德育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但是,德育教育绝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也绝非学校或教育战线孤军奋战所能奏效的。客观地说,德育是一项全民、全社会教育的大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提高教育的开放性,并调动家庭与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形成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体现出德育教育面向全体、全员和全社会参与、全过程实施、全面提高的本质要求。唯有如此,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三、大德育工作系统优化的构建与实施

(一)强化和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元联动的意识与机制

学校大德育的内涵,一是德育覆盖的全面性。从根本上讲,德育教育需要覆盖所有的管理与教育活动,其中包含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活动等。二是德育参与的全员性。全体教职工都有实施德育的义务,学校、家庭、社会皆担负有德育的职责。三是德育过程的全程性。从学生的入学、学习开始,一直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都须坚持对其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四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要与时俱进,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道德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显然,要实施这种大德育格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元联动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只有强化和创新三元联动的大德育意识与机制,德育工作方能取得实效。

(二)坚持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我们必须注意并正视,学校德育的功效有可能被家庭和社会不良的风气所抵消。鉴于此,学校要以各种形式对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进行规范。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自觉、主动地担当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努力营造大德育环境,形成大德育环境场的辐射力,产生德育教育的系统效应。在校外,家长是第一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第二责任人,要通过发动学生干部、动员家长及全体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监督和规范。学校也应将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纳入到教育管理、检查考核之列,从而保证学校德育教育的校内外一致性。

(三)形成大德育场,构建德育教育的强大网络

第一,总体规划,分层施教,渐进提升。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我们需要统一制订德育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确保德育教育要素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与此同时,无论是教育目标的制订,还是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都要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因为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身心特点都存在差异,我们必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确立各个阶段的层次性与渐进性。第二,形成大德育教育内涵体系,确保各个德育要素的全面推进。德育教育内涵要素的界定是整体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的逻辑起点。以德育现实要求来说,德育教育必须包括政治、心理、道德、法纪、思想以及网络文明的教育内涵要素。为此,学校在制订德育工作远景目标和阶段目标时,应将这六种教育范畴纳入德育内涵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这些教育因子进一步细化分解到阶段目标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第三,提高家长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三元联动地实施德育,才能共同构成学校强大的德育育人网络。以往的德育实践证明:家庭教育的滞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总结以往德育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学校自身而言,应将办好家长学校工作作为提高家长素质、发挥家庭作用的重要渠道来抓。鉴于此,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制订家长学校章程,着力建好家校沟通交流的网站和平台,利用节假日时间对家长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学习,通过家访、信函、电话、网络和有针对性的家校活动,让家长在充分了解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和学生在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自觉、主动地与学校联动,形成合力,形成德育教育的一致的教育合力。第四,延伸德育抓手,减少社会的负面影响。学校虽然无法左右社会大环境,但可以动员家长(家庭)的力量,动员班主任、辅导员和教师的力量,动员学生干部的力量,对学生在假期等校外的表现进行监督与考评。学校可对学生的校外表现提出明确、具体和具细化的德育要求,并和家长签订教育管理责任书。通过制订科学有效的考评办法对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规范表现进行考核,并安排班主任、辅导员及教师承包负责,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这样就会有效突破学校德育教育的盲区和真空。德育工作担负着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工作任重而道远。探索和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创新和构建学校大德育工作新模式,就有希望实现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作者:彭忠祥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魏宏森.系统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00.

[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第5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 中美高校德育 比较 思考

伴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校德育也体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使德育在社会转型期和教育转轨中走现代化之路,已经成为教育界思考和探索的焦点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高校德育工作在比较中借鉴,在借鉴中发展,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有效的学校德育理论和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吸收和借鉴美国高校德育中的精华,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高校德育体系。

一、中美高校德育目标比较

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教育的首位,有强调伦理本位、主张德教至上和追求理想人格特色的特征,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并注重培养人的群体意识。自以来,我国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德育目标是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十分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并且把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年轻的多民族国家,因此,特别注重德育教育。美国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尤其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建立和维持一个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其高校德育目标有多元化的特征,其基本内涵表述可概括为: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1987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强调,高校要培养以爱国、修身、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等为主体内容的“国民精神”。围绕这一总目标,各大学纷纷制定各自的具体目标。爱国主义、法制教育、文明史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美国德育的宗旨是培养“我是美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中国的高校德育目标反映了从社会出发的教育价值观,而美国的高校德育目标则反映了从个人出发的教育价值观。美国的高校德育目标是以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为基本点,整个社会并没有要求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而是强调学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的等同性,是一种“大众型”目标;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强调个人是比社会更本质、更中心的存在,其德育目标就更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它整体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其德育目标的政治性要求隐寓于爱国和守法之中,认为爱国主义精神和守法精神是社会政治制度在学校德育中的体现,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是学校对社会和学生应负的责任。

二、中美高校德育内容比较

在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之相对应的德育内容就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方向性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等;二是认知性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审美观教育等;三是规范性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和纪律教育。

美国的主流文化主要由三种文化体系构成:宗教文化、共和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三种文化体系深深地影响着美国高校德育的内容: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个人前途为动力的价值观教育,以诚信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以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及以健全人格为中心的心理教育。德育的主题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责任感,即公民教育,主要传授一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教育途径主要是公民学课程。在高校德育中,公民教育仍然是重要内容,但不设置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而是把有关内容融于整个教育活动中,并在层次上有所提高,目的是培养“好公民”。在其教育的核心内容中,民主、自由、人权、个人主义价值观长期不变。

我国倡导的是科学的世界观,美国倡导的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我国倡导的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美国倡导的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人生观,看重个人价值、个人奋斗和个人成功;我国着重于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基本规范教育,偏重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忽视对学生生活化的教育,而美国注重政治性与一般性的统一,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注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既注重保持德育内容中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又注重德育内容的生活化。

三、中美高校德育方法和途径比较

中国大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5.自我教育法。中国高校德育的途径主要有:1.开设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报导下,我国各高校均设置了统一的德育课程体系,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教研室和“两课”基地,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含基本原理等四门课程)、廉洁修身和形势政策课等,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2.在学校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主张全校教职工全员育人,各专业学科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提倡教书与育人并重,强调教职工的言传身教。3.在学生中开展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党团工作、学生会工作和社团工作。4.进行社会实践。5.校园文化建设等。

美国大学德育的方法主要有:1.信奉多元性的同时注重正面引导。在美国,没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和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正面引导,首先教师的道德观要泾渭分明。2.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比直接灌输收益更大。3.强调道德实践,培养良好品德。良好的品德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切身体验才能完成,美国学校通过校内外各种活动,让学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4.注重心理咨询。培养健全人格心理咨询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美国高校德育的途径主要有: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以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心理咨询是美国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

如果说中国的德育教育为显性教育,美国德育教育则是隐性教育。与美国相比,中国学校德育更侧重用直接的方法,向大学生传授和灌输有关思想道德的观念,通过较好地运用德育的直接方法,重视完整、系统的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道德认知基础,使学生较快地了解我国的思想政治观念。

四、比较之后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美高校德育的异同。我们在看到本国优势的同时,应对自身不足之处有清醒的认识,并汲取美国高校德育的精华。

1.注重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结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从日常生活出发,将德育所强调的政治性以潜在的形式融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德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落实。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一出现成熟的德育理论,就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体现德育的主体性。

现代道德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思想道德发展为根本的教育。因此道德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人为中心”,体现“一切为了人”的观念,在新的层面上重新界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注重促进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主发展。

3.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凸显德育的多元化。

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4.组建多学科高度融合的德育专家队伍,提升德育的专业性。

逐渐培养和形成一支由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专家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高层次德育队伍,不断扩大咨询指导的范围和形式,让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5.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服务,展现德育的服务性。

要从优化环境、改变理念、健全机构、提高效率入手,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身心健康、择业就业等全方位的服务,寓德育于优质高效的服务之中。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德育中由于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而导致的个人自由主义泛滥,缺乏必要的纪律约束,出现种族歧视、吸毒、酗酒、校园枪击事件等问题。只有“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才能推动我国高校德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亚豪.论高校德育目标的内涵、功能及实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2):172-174.

[2]谢雪.中美大学德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8):74-76.

第6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与行业文化相互交融,也与地方文化互动,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旨在探讨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高职院校在传承吴文化的过程中,要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突出创新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创新型社会的结合。

论文关键词:吴文化;传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吴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文化

文化,《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关于吴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莫衷一是。有人从历史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吴国特色文化;有人从地域的角度界定,认为它是指孕育在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上的一种文化。笔者认为,对吴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应只从历史的角度来界定,因为在历史上,吴国的版图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也不能单从地域的角度来界定,因为从地域角度,又出现了“宁镇”和“苏锡”两种说法。在此,笔者比较认同吴恩培教授对吴文化的界定:“它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泰伯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二千多年以来,以苏州为中心的一带普通百姓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苏州的评弹、昆曲、建筑、缂丝、刺绣等等都有着自成一帜的特色,因此,本文中关于吴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主要是以苏州为中心,同时兼顾辐射苏南一带。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其主要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文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和融合作用”,具体表现在“地方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浸润作用,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地域文化催生并凝炼校园文化”。可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目前,苏南地区不少高职院校都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加强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吴文化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承吴文化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的传承不应仅是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全方位的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校园文化产生互动并凝练、提升校园文化。

二、构建吴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交融的途径与方法

1.把吴地文化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高职院校的环境要体现培育人才的目的,就要赋予其灵魂和功能。良好的富有特色的、和谐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学生在求知、求美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把吴地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具体来说:一是有意识地将吴地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布置当中。我们可以将吴地历史故事、吴地优秀人物、吴地风物等展示在学生活动的各个场所,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吴文化的氛围当中,利用校园小景布置、宣传橱窗、楼道走廊等将吴地文化展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创造性地发挥吴地文化作用,赋予其时代特色。吴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需求的变化,赋予静态的校园以生命力,从吴文化当中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精神和教育理念。

2.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做到管理育人

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俗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崇文”、“尚德”、“开拓”、“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吴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在“至德名邦”的光照下,在“泰伯精神”的感召下,吴地人民不断传承“尚德”文化,形成了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这些隐性的德育资源,应当与校园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健全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服务。

一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和吴文化结合起来。学校在制订制度时要将吴地文化中的“崇文”、“尚德”、“开拓”、“创新”、“致远”等精神融合进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治学方略当中,结合自身特色,凝炼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规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和具体规定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提高师生员工的执行力,提升师生的制度意识。学校要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校风校纪的教育,主动营造制度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使师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训、办学定位等产生认同感,使制度能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心中,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转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意识。

3.把吴文化的德育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做到教学育人

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源独特,弥足珍贵;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吴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宝库。吴地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不仅孕育着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而且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和世代相传的雅风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德育课程教育资源。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积极利用吴文化的德育资源,把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

一是要注重德育课程开发建设,把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在开发吴文化道德课程中,应以吴文化特质为主线,以吴文化史料为依托,利用地域特有的教育资源,在把握吴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撷取吴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优秀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建立吴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文明、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注重德育资源与现代课程的结合,在建设校本课程的同时,要把吴文化的德育精髓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训操作、生产应用、实践创新等方面结合,突出职业特色,以规范性要求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依托,做到以德育人、以德化人,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是认真开展赋予校园精神的各种文化活动,将育人工作延伸到课堂以外,培育学生向往学习和生活的美好情感,实现以美唤情。由此,将吴文化资源导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就会把浓郁的地方特色带入学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形成学校文化特色,铸就学校品牌。

三、突显高职特色,把吴文化传承内化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选择

1.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也是最贴近社会、经济和市场变化的教育,它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要以应用性人才为主,所以它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它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尽相同。根植于吴地文化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吴地文化相结合,为吴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主动服务地方需求,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成立了桃花坞年画研究所、桃花坞年画研究会,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学术研究、课题开发、理论研讨提供了稳定的研究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产品,使之走向市场;又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了太湖船菜研究中心,为太湖船菜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着努力;再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共建了“苏州市吴文化传承与实践中心”,通过开设专门的吴文化课程,开展吴文化专题宣传和组织学生参与吴文化实践活动、展演等方式,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这些颇具特色的做法,不仅使吴文化融入到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当中,而且还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参与到育人的过程当中,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促进高职院校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2.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高职院校作为地方高校,一方面它要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常由行业办校转变而来,行业特色由来已久,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吴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出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品牌。

首先,加强与区域相关企业、行业的联系和互动,经常邀请一些行业、企业专家,技能人手进校园,养成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习惯,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互动和对话,从而融合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次,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自我有着比较高的期待,缺乏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不会主动的去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是对用人单位和岗位有着比较高的期待,导致学生在岗位上通常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因此,学校应当利用各种形式,如专业座谈会、专业技能比赛、行业参观等等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在实践中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最后,加强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上,可以参照企业的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与此同时,引入地方文化的人文关怀因素,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3.突出创新特色,努力实现吴文化与创新型社会的结合

第7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虽然当前管理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日益严重,但具有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的管理类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方面却具有先天的优势。培养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是解决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具有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对创业与创业能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分析管理类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探讨如何提高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其自主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依据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各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积极实施扩招的教育改革政策来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随之带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甚至稍有下降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管理类专业招生的规模和人数不断扩张,管理类毕业大学生人数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结果使得该专业由“招生热”变成了“就业难”,他们的就业状况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自身的职业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麦可思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研究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等八个专业是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七个专业是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高职高专专业。这些数据表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并不理想[1]。就业难的根源除了大学不断扩招的客观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促进当代管理类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有效地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一、创业能力的界定

大学生要想进行自主创业,首先要具备创业能力。根据有关专家建立的创业能力二阶六维度的创业概念模型,以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为第一阶维度,以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为第二阶维度[2]。

第一,机会识别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就是正确及时辨别、利用机会的能力,它也是正常个体快速适应市场环境,顺利开展经济业务的必备能力之一,是创业能力的核心因素,具体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

第二,机会开发能力。机会开发能力具体就是指利用识别能力发现市场机会,识别者凭借自身智力寻找突破口,开辟新的市场份额。

第三,组织管理能力。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

第四,战略能力。战略能力是指主体(个人或集团)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过程。战略能力涉及的对象大多是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和人与自然的复合系统及复杂过程的能力。

第五,关系能力。利用社会关系或社会能量的能力。创业者具备的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谈判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第六,承诺能力。民事行为主体对要约作出承诺,使合同有效成立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承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大体相互对应,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具有完全承诺能力,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具有限制承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没有承诺能力;法人的承诺能力取决于它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只有在其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内所为的承诺行为才能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人的承诺能力不能超出被人的授权范围。

二、管理类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第一,专业知识优势。管理类大学生学习能力强、领悟能力高等共性品质,同时因其专业课程涵盖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具备创业所必须的营销、生产运营、质量管理、人际沟通等知识技能,所以在创业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方面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

第二,实践能力优势。管理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宽,除了书本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有许多模拟实习、实训和各类实践大赛,这些实践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组织协调能力优势。与理工科类大学生相比,管理类大学生突显出更强的社会群体性[3]。他们参与更多的社团、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平台,培养了其组织管理、合作协调能力,为将来创业与社会各部门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影响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原因分析

第一,创业意识薄弱。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决定自主创业的强大内驱支撑力,是创业的先导,是创业者必须具有的创业能力之一,要想自主创业必须首先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但在谈到“自主创业”这个话题,大学生特别是管理类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最后付诸实际创业行动的人却寥寥无几,究其根本是由于大学生只是盲目的跟随“创业”的热潮,没有从本质上对创业形成深刻的认识。

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目前,创业教育已经引起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缺乏系统的、规范的、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安排,培养出的管理类大学生既不能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具有切实的创业能力[3]。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创业教育课程与管理类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融合度低,创业教育课程知识流于表面形式,缺少实质性的创业指导内容;二是教材版本更新缓慢,缺少培养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战略计划,多数高校随意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订购教材,而且多数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是陈旧知识;三是实践课程比重明显偏低,甚至有的高校只有简单的企业参观实习,根本没有涉及如何锻炼管理类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四是课程教学中包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较少,管理类大学生属于非技术型人才,基本的产品生产流程、技术研发创新是他们的盲区。

第三,师资队伍经验不足。创业管理教育目前还属于管理大门类中的一部分,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关的创业课程也均由管理类在职教师讲解传授。虽然管理类教师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入职授课,没有在企业工作的职业经历,更何况创业实践经历。此外,有的高校还任用就业办的办公人员作为创业教育课的主讲师,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行政岗位,教学经验不丰富,很难把握教学的精髓;有的高校想利用外聘成功企业家为学生上课这一渠道来提升创业能力,但是考虑到经费有限,没有真正地付诸实施。由此可见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质量并不理想,也没有达到提升创业能力的预期设想。第四,实践锻炼有效性。高校举行的创业大赛项目涉及的商业领域很有限,如大学生创业挑战杯大赛、ERP企业模拟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都是大学生自身设计理想的创业情境,然后编写提交企业策划书、商业计划书等,但理想的情境与现实的市场竞争环境差距甚远,竞赛的成果不一定能经受实际竞争的考验[4]。有的大学生还热衷在业余时间做兼职来锻炼自己,但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家教兼职,这与培养创业能力的关联甚微。可见学校要带领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定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和压力。

四、培养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

第一,结合德育教育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非常多,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思想教育可以结合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向学生们灌输创业教育的思想内涵[5]。通过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培养顽强的心理抗挫能力,形成严谨、务实、创新、刻苦、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为创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二,重新规划课程结构,设置多阶段不同内容的创业课程。不只是在安排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增设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同时课程结构设置要突出阶段性,初级阶段为深入学习管理类专业基础知识,为以后进行创业教育打下素质基础;中级阶段引入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基本的创业精神、理念、风险、市场商机等,培养基本创业能力;高级阶段为指导实习阶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这种由初级到高级、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有助于提高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第三,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创业教学质量。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更加需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导创业教育。既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大前提。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创业培养。在管理学院中,挑选对创业教育有浓厚兴趣的老师进行专门培训,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实践创业的机会,引荐他们多与企业成功人士接触,激发教学灵感,鼓励不定期下企业脱产学习和历练,建立成功创业校友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经验、分享心得的交流平台等。二是扩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利用教育经费外聘成功创业校友或企业家来校作为兼职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为学生简述创业历程。同时大学生们也可以领略成功人士的风采,激发他们的创业斗志。

第四,鼓励管理类大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真正“血腥”的竞争市场环境。鼓励管理类大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企业实习活动,学习企业管理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基础流程,发挥产学研一体化政策的最大效用[6]。鼓励管理类学生在校园里开设小型超市、书吧、茶吧、饮品屋、饰品屋、快递中转站等小买卖,这种活动存在真实的现金流,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创业风险的存在;还可以鼓励管理类学生参与创业者的创业过程,管理类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历经市场调查、商业计划书制定、行业选择、地址选择、企业的法律形式选择、资金筹措、员工招聘、销售管理、供货商管理、财务管理等创业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涉及资源约束和成本、收益问题,有助于管理类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五、结语

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人才储备大幅度降低,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管理类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主创业是解决管理类大学生就业难题有效途径之一。多数高校与创业培训机构的调查实践证明,鼓励培养管理类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但培养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索培养途径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构建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也必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企业及政府三者要紧密配合,立足于企业家精神,针对管理类大学生自身固有的特点,为其提供各种硬软件和软环境等优良条件,进而提高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这不仅解决了管理类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难题,也为社会储备大批后备企业家,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4):68.

[2]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52-57.

[3]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98-100.

[4]徐华平.创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3):42

第8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 思想教育 信仰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176-01

一 引言

人才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人才的培养则少不了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人才水平的关键因素。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的转变,应试教育已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相反,素质教育则日渐兴盛,实践也证明,只有素质教育才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中职学生在社会上受到的关注较少,而中职学校的教育也同样受到社会的关注较少,所以,中职学校的素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重灾区。而且,近年来受到高校不断扩张的冲击,加强专业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必然选择的道路。如此,素质教育更是遭到冷落,而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这样的教育课程便是少之又少,对它们的研究就更为迫切了。

二 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概述

1.德育思想教育内涵

从广义上理解德育,即一切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从而对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政治修养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影响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德育包括多个方面,既有社会方面、学校方面,也有社区方面和家庭方面的。从狭义上理解德育,即单指受教育者接受一些有目的、系统性的品德教育。思想,即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通过思维的加工而形成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德育思想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利用一些有目的性的计划和策划,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修养等方面施加影响,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起一定引导作用的教育类型。

2.信仰教育内涵

信仰,是人类最为朴素和古老的愿望、精神寄托,通过这种精神寄托,可以规范人类的行为。信仰,更为传统的定义,即将圣者贤人的一些主张,或是对神灵的敬畏与崇尚,又或是对自然的恐惧等奉为圭臬,形成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其实,信仰更多的应该是人们向往美好的依托和归宿,支撑人们不断地前进。信仰教育,无疑是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关注,以一种教育的形式,在学生群体中传播信仰在人生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 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关系

1.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相互联系

从德育思想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内涵来看,不难发现这两种教育之间的一个明显联系,即目的相同。简单回顾德育教育的概念与信仰教育的定义便可一目了然。德育思想教育,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信仰教育,以培养学生美好愿景和善良品性为纲要。从这一内涵的界定中,已然清晰地发现,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有着共同的目的。除了目的相同之外,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即一脉相承。这一点联系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是来源于人类对思想意识的影响而形成的系统的哲学和教育。

其实,从中职学校对于德育思想教育和信仰教育这两种教育的用途中,也能清楚地辨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中职学校之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中职生的信仰教育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中职学生受到更多“金钱至上”的思想的毒害,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迷惑、彷徨甚至迷失。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带领他们走向成功的未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德育思想教育和信仰教育共同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中职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的最终归宿点,也证明了它们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2.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相互促进

德育思想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从中职学校在运用这两者完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能找到佐证。第一,中职教育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思想道德方面引导学生正向的发展,单纯依靠德育思想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没有一个精神的支撑点,而信仰教育恰恰为中职生提供了这样的支点,让他们的情感有所寄托,从这个方面证明了信仰教育对德育思想教育的促进。第二,如果中职学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思想过程中,单纯依靠信仰教育,则像空中花园,看似好看,却没有立足点。德育思想教育又刚好能提高这样一个立足点,由此证明它对信仰教育的促进作用。

四 结束语

不论是德育思想教育还是信仰教育,对于中职生思想道德的正向建设都有积极的作用,将两者结合,才能起到最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彦伟.论中职生的职业理想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23

第9篇:德育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开发他们的潜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相关概念的界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团体过程和团体动力的作用,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重新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可以在安全的实验性社会情境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改变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解决每个成员所面临的成长问题或心理障碍的过程。

2.研究对象界定

本校在校的1、2年级全体同学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人担任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任务,被试选择为担任教学任务的班级学生。

2.方法

2.1观察法:是直接地、系统地在自然情况下对人的心控外部活动进行观察,从而分析研究其心理活动的规律的方法。

2.2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淡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3.文献处理

通过观察法收集总结的资料按班级和性别两个维度分类,通过访谈法收集的资料按个案进行分类。

三、研究结果

1.学习辅导方面

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技能没有较大的提高,受思维定势等影响,不能从不同的维度看待问题。成就动机没有明确的方向。情绪不能够较好的调节,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2.人格辅导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但是,受经济、教育资源、地域、民族、地方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系统。

3.生活辅导方面

在研究中发现,部分学生的休闲和消费习惯偏向成人化,他们的休闲方式是去KTV唱歌喝酒、去酒吧喝酒、去舞厅跳舞等。

4.职业辅导

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不了解,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上课期间不认真学习课堂内容,不把心思放在学习的内容上,导致一堂课下来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内容,或者就根本不听讲。

四、讨论

造成上述研究结果的原因是: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绝大多数家庭对中职教育的认同感不强,对职业教育本身存在歧视,能有选择的一般不会让孩子就读中职学校。这造成中职生面对高中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心理较为脆弱。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的稳定是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但是受经济、教育环境、生活地域等关系的影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给予的和谐稳定的生活。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大多学校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学生的发展多以成绩来衡量,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成绩差的同学,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肯定,挫伤了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还造成不合群的假象。再加上青春期孩子情绪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学生过分敏感、叛逆、情绪波动大、自尊水平低等心理问题。

五、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策

1.增加专业老师的职业培训

2.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学生主动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