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设计美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形式创作 审美原则 服装设计
[作者简介](1980- ),女,北京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天津 3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将形式美与内容美根植于聋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10-4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55-02
一、引言
在众多的文化体系中,服装设计是一个具有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它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和大众传播性。服装设计的创作过程其实是形式创作与内容演绎的完美结合,形式的创作又是设计作品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在服装被纳入艺术设计学科前,它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一直是潜在的,人类在长期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对各种形式因素的掌控与把握,从而达成了具有一定实用与审美的形式创作原则。
目前,聋人服装设计专业特殊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以纯艺术设计专业角度的知识结构植入,再加上理工方向的服装设计应用。对于服装的美、服装设计的审美以及服装设计形式创作的审美原则等哲学美学问题,只是浅浅地在专业设计实际操作中一笔带过,可承担设置主要还是让学生们自己在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去感悟。如果能够将美学理论的学习系统化、实践化,那一定会使学生服装设计的专业水平潜移默化地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二、形式创作审美原则在聋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形式创作审美原则的理解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设计者创作的形式,它主要落脚在服装的款式、结构、造型,其创作的过程主要依据两个原则:实用与审美。实用原则在形式创作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审美原则是以实用原则为基础。掌握了实用的创作规律后,设计者开始将自己喜爱的形式融入服装设计作品中,这种由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衍变,说明了设计者与受众对服装外在形式的审美均以实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式逐渐独立于实用,而转向纯粹的审美。第二,服装的审美,包括服装本身结构形态、服装的着装状态以及服装受众的解读等。人们对服饰的审美意识包含于他们对服装的选择、试穿、评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通过主观的心理活动,从而得出他们自身审美的结果。审美心理是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等各个要素是相互融合、互相交织的过程。同时,服装的审美也受制于诸多客观因素,其中,受众所处的时代背景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只有能够满足受众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并具有价值判断和审美导向的服装设计元素和作品才能成为大众的审美倾向。
那么如何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形式创作的审美原则呢?我们从事的特殊教育面向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作为聋人学生,他们本身活动的机会、场合少,交流对象范围窄,学习阶段缺乏信息帮助和支持,平时学习、生活中接触哲学美学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便需要引导学生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主动地与服装设计艺术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这样设计制作出来的原创作品才会显得灵动、饱满。
三、在聋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形式创作的审美原则
在相对特殊的聋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想要帮助学生掌握形式创作的审美原则并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于设计实践中,重点要抓住一个问题,即从服装设计内在审美要素入手,使学生自主地在设计中融入审美理念。
1.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让其逐步提高自身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它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应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能力。任何一件服装设计成品呈现出来,经过欣赏、触摸、比量、试穿、搭配等一系列过程,每一位受众所获得的审美享受是不尽相同的,这与审美能力有很大关系。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聋人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比较封闭,固守旧习,很少机会主动地去接触新的设计产物,在追求审美的敏感度上有很大的缺陷,审美能力也较弱,很难迅速发现美并准确鉴别美,对于审美对象深处本质性的东西更难以挖掘。因此,我们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就要想办法锻炼聋人学生的这种审美能力。诸如艺术设计史、造型设计等课程,可以特意安排出一定的实践练习作业,让学生们充分自由地逛街、逛商场,把“逛”变成一种本能的“学艺”过程。在这期间,任何一件服装成品,不论是柜台、货架上的新装,还是路人身着的一件靓衣,都可以成为学生们涉猎的对象,都具有学习的价值。也许是一个上衣下摆的款式处理吸引了人的眼球,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研究一下下摆放量多少能达到那样的效果;也许是一个百褶连身袖的款式很特别,那么学生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褶量与造型的关系等。通过这样反复系统专业训练的学生,走在大街上看到人们的穿着,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当季的流行趋势,甚至能够判断下一季的流行风格,还能比普通人更快、更多地记忆款式系列的造型关系。优秀的服装或部件款式被手绘记载下来,经过整理、筛选、品评,成为学习设计的有效素材为己所用。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不间断的美的创造才能实现。
2.重新调整设计课程的内容结构以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由于聋人学生的特殊性和安全的考虑,导致了他们实践经验的匮乏。但是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才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设计对象的形象中判断出他的身份、地位以及他所追求的服装审美风格和审美品位,专业设计者的审美经验比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丰富得多。想要达到这样的专业水准,一切都建立在因长期专业设计实践而形成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但是目前我们的专业设计类课程中很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实践、实验环节,空洞的文字常常引发无解的问答。怎样能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成为现在重新调整课程结构的关键。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加服装设计概论、服装史、民族服装等学科理论课程的实践课时,将经典名师名作设计作品的欣赏融入理论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动与静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设计中的形式美准则、艺术风格的界定与演变等抽象内容。第二,调整服装材料学等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很多关于服装材料的辨别、断裂强度测定、耐磨性评定、织物特性的检验等都无法用简单的文字使学生得到充分理解,必须通过专业实验操作来直观地呈现给他们,这样才能有效地把知识传达出去。因此,为聋人学生们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并创造畅通的品评、研究、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审美标准的提升。
3.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客观上所具有的能在—定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那么审美价值如何更全面、更完善地体现在服装设计者的作品中,这便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提出了一个新课题。目前聋人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为学科理论与专业工艺实践独立授课,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也不便自由地调整课时,理论与工艺实践往往脱节。经过理论课的讲授,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审美经验,那么接下来应该在随后的男、女装结构设计课程以及工艺实践课程中得到成果检验。学生们之前不论是在艺术鉴赏中,还是在资料搜集中均手绘摘抄下来了很多好款式、好造型,把这些内容作为案例融入结构设计教学中,分解为零部件或典型设计剖析讲授,最后在工艺教学过程中实现制作成衣,这样既完成了教学计划中的各部分内容,同时又使学生们在对款式进行思考后得到了真正的实践锻炼。整个服装设计制作的过程中,结构、形态、材料、色彩、装饰等各个方面在精神与情感层面加以充分磨合,使作为服装设计者的学生们按照自身的审美理想所创作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深入地挖掘了服装作为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
4.在教学课程中应着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审美优势。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们是设计者,更是审美者,他们都具有个性化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美、美的创造和发展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是他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部分。但是在聋人学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个体小环境的共同影响下,造就了他们区别于正常学生的更为复杂、特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趋向于个性、偏执。那么如何能够让聋人学生站在审美者的立场,发挥学生作为审美者进步向上的、正面的个性审美优势,是目前聋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学生们具有个性差异的审美观,这不得不说是件好事,他们在每一次构思、设计服装的社会实践与审美实践过程中,总会有灵感火花的迸发,这个时候,只要是他们独立构思出来的创意,就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动手制作。有些服装款式可能真的无法实现成衣效果,但也不要在学生们还未实践的时候就给他们提出决定性的建议,或者为部分无法完成的作品“判死刑”,要让他们在实际动手制作成衣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那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探讨,效果会更加明显。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他们今后正确地发现并深刻地感受美。
四、结语
服装设计形式创作审美原则蕴涵于生活的细微观察和解读中,在服装作品艺术创作中,既有这门学科独有的规律,也有美学层面的一般规律。聋哑学生有着深沉而含蓄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由于没有外在听觉的干扰,从而形成了善思的习惯,抽象、逻辑思维均比较发达,他们对图像、形体等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这对于帮助他们更深层地解读服装设计艺术的形式审美,往往是一种极大的优势。因此,针对聋哑学生在服装设计专业学习中的特殊性,我们应挖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感受设计对象的基础上自发地展开创意思维,跟随教学过程去感知美,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和深度。同时,通过欣赏能力的逐渐加深,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激发了他们寻找美、发现美的动力和能力,进而挖掘他们在服装设计方面的潜力。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多参加艺术实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按照美学的思路和方法积累经验,这样制作出来的原创服装设计作品才会真正符合审美原则,具有审美价值。与此同时,聋人服装设计专业特殊高等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范梦.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3]刘晓刚.服装设计概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吴为刚.服装设计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5]应天放.造型基础:形式与语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美术教学设计;作用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其与科学主义相对的形态出现,其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影响了社会的诸方面。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目前教育界比较认同的教育理论之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摒弃了那种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间的联接的传统观点,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学习者的潜能、情感、价值观、学习品质等因素上,使其在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时有着区别于其它教学理论的理念及其深远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及其深远的意义
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刺激反应间的机械联接,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是指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这种学习,要求学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情境,学生不应该经受那种因升留级制度或统一规格的考试而带来的失败感。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一)意义学习的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两方面都参与学习的活动。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动机来自外部的,学生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仍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能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4、学习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学生最清楚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明了自己原来的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二)意义学习的原则
1、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才能发生。
2、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3、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
4、涉及学生整个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5、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时,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
6、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义学习的方法
1、构建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的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
2、提供学习资源。关注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教学功能的教师,不是把大量时间安排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及讲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提供多种信息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消化学生在利用资源的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3、同伴教学方式。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且它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同伴教学,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
4、分组学习方式。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的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
5、探究性的训练。探究性学习(即发现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成为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学习方法。
6、交友学习小组。交朋友小组学习方法是一种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个人经验,其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参与学生面临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彼此之间进行自由、直接和自我沟通,这种方式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更直接的效果,大大增加对自我的理解,使个体更真实和更独立,以及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美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美术教学设计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为了达到“自我实现”这一目标,要以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自我感知为基础,适当应用外部力量,最终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我选择和判断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为了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罗杰斯主张把下一代培养成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罗杰斯把这样的特征概括为: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现实中是可信赖的;作为恰当并能适应社会;具有创造性;能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经常在自己身上发现新的东西;自尊也尊重别人。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将更有助于学生走向成功。但是许多老师往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批评往往多于鼓励和表扬,这就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自我实现的积极性。因此,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自由发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气氛中不断释放内在能量的过程,而自由发展是实现释放先天能量的最好条件。在自由发展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教师细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是挑剔指责、讽刺挖苦,而是首先肯定大胆的设想,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进行解除学生担心失败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一个人只有在心理自由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才可以完全自由地想像和自由地感觉,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向着凡是能构成他的创造力的一部分的知觉、概念和意义广角度地敞开。课堂气氛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气氛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纪律、自我感觉和人生态度等有重大影响。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宽松、和谐的环境的创造者,作为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必须懂得如何创设适宜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教学的根本原则是对学生的真诚的信任
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在自由发展中做到自我实现,教师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去掉“假面具”,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学生充分信任,相信学生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立的自身价值,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洞察学生的情感及其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能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获得真实的自我意识去充分实现自我。重视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气氛,并不意味着它忽视认知教学,而是强调应该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框架,让不同的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的课堂教学作出不同的心理反应。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真诚、信任和理解是教学的根本原则,这一点无疑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好的启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创新性课堂教学的基础。
(四)教学的方法是对学生的“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认为,在意义学习中,应采取非指导性教学。所谓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种学习的发起,不是依赖教学艺术,广博的知识和授课计划,而是依赖存在于教师和学生彼此关系中的某些态度。”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鼓励学生学习和产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方式是依靠教师的指导和个人经验,以及把学生的选择和个人兴趣结合起来,因为单纯的自我选择容易使学生缺乏成功感和竞争感。这种非指导性教学,必须使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非指导性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是自我发动学习,无组织方式。在非指导性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作为和态度。非指导性教学是根据学生而不是教师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激励思考,重视接受学生,这样便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无疑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在经历自选材料、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将得到充分发展,“自己选择”并不是让学生进行毫无目的的个人选择,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个人选择,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和同学间的竞争。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多地注意自我评价而不是依靠他人评价时,独立性、创造性、自力更生等因素才会产生有效作用。
三、利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美术教学设计
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就构成了人本主义学习的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一)美术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强调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是从做中学,这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际问题,是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十分有效的方法。因此,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可通过设计各种学习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鼓励学生进行各种探索,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正在从事独立的研究探索。例如,在欣赏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这幅作品时,学生一看首先感到新奇:一个个挖山者,赤身,并且勾勒的线条有粗有细,这是为什么呢?教师不讲解,让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通过交互作用,最后得出:画家之所以用来表现,主要是体现人的力量,而线条的粗细变化,主要是突出人体的结构。学生明白了这幅画主要是表现“力”的作用。
只有当学生自我进入到学习情境之后,学生才会积极地深入实际的学习活动,才会自我促进学习,使学生的整个身心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都参与进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兴趣有利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兴趣是美术教学成败的关键。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因此,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呈现内容的形式及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时,这种好奇心会驱使学生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掌握这些学习内容。例如在开设素描之前,若把中国西汉的画像《荆轲刺秦王》用文学性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先不必说画像是什么,艺术特色是什么,先讲内容,可从荆轲怀才不遇,到与太子丹信誓旦旦,到易水送别,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大义凛然的气魄,还可引用骆宾王的诗《易水送寒》,并可把荆轲死后,高渐离(荆轲好友,音乐家)矢志不移,处心积虑,以瞎双眼和断双腿的代价去接近刺杀秦王,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九方臬和田横五百士也可讲给学生,随意性很大,但更重要的是把严肃的感情渗透、输导给学生。这样,学生听得认真、感兴趣,在学生被故事感染打动的时候,像递进式地讲了画像和历史人物,更不忘讲徐悲鸿,学生可明白这是绘画,而绘画自然的对他们构成了诱惑,然后可讲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色彩和造型的特色,学生的感情培养起来了,这样也就会主动地聆听了。
一个对美术学感兴趣的人,他的认识就会优先指向与美术学有关的事物,并且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而且这种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还应该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使学生能够保持这种注意力。所以在美术教学设计时要使用丰富的激感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使用不同的、最适宜的呈现手段;或者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三)美术教学中应建立师生平等关系
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适时给予学生“人情味”的关注和鼓励,尊重并适当肯定学生的错误。例如,在设计如何培养学生的素描观察能力的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任何所能看到的形体均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离不开局部,局部受整体的制约,这就决定了素描观察方法,即“整体局部更完善的整体”。要想让学生掌握这个观察方法,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若失去整体,导致所画的形不准。这是学生在素描练习中普遍存在的毛病,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方法的重要性。再如,一堂素描课可以这样设计:把一个花盆端在讲台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花盆五分钟后,就把花盆端到教室外面,学生凭记忆画花盆,并每组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练习,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花盆的高度比例失调,把花盆画成桶状或盘子状。另一种是局部变形严重,部分学生可能把花盆口画得很圆,而盆底则简单地处理成一条直线,花盆变成了上圆下扁的形状。十分钟后,学生基本上画结束,再把花盆端在讲台上。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画的花盆,然后教师可对画在黑板上画进行讲评,不要责怪学生画得不好,要用表扬的话鼓励学生,让课堂充满“人情味”。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建立在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达到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四)实现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人主动利用环境和现有资源来发展自己的过程,只有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而较少依靠他人评价时,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才会得到发展。因此,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美术教学设计,可以从基于问题求解的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空间的设计及问题求解过程的引导控制等多方面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空间。例如,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利用视频投影仪将学生的作业反映出来,作品的不足通过大屏幕将弱点放大,便于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而学生面对自己被展示出的作品,会异常兴奋,情绪高昂,然后可将具体环节交给学生自己鉴评,并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对自己的作品能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对他人的作品增加了理解,取长补短,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相互理解和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仅仅用分数来评价,而应提倡自我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责任去追求特定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这样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权利。学生的自我评价,可通过现在与过去的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已有成就与不足之处,进而明确下一步行为的目标。当然,自我评价如同人本主义本身一样需要与他人磋商才能更全面、更深刻,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仍需与教育者的评价相结合。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Intemet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设了条件。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在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美术教学设计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经验的产生,不直接或轻易呈现结论,并留出空间让学生参与进来,给学生留下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学习。
参考文献
[1]况姗芸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件开发[J]中小学电教,2001,(9)。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种类较多,涵盖了室内、景观、城市规划等,若是要细谈,每一种学科都有其独有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美的标准。但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美学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是两项永恒的标准。这两项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美学内涵,例如形式美,其中包含的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形式美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必须接受世人检验的设计,它一旦将一件作品付诸实践,其直接的受众就是它的使用者们,而这些使用者也理所当然的是这件作品的评审者,这些评审者们审美各不相同,对美学的认识也程度各异。由于其使用的体验和视觉的感受使得他们大都只能从形式美和功能美的角度进行评审,因此形式美和功能美也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的重点考虑方面。初学设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形式与功能无法有效统一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初学设计的时候容易将形式美与功能美割裂开来理解,未能认识这两者其中的联系,于是在设计时将其中一项作为做要思考的方面而忽视了两者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事实。尤其是在初次接触大型的建筑设计时,大部分设计初学者会绞尽脑汁地去进行外观的造型设计,在形式美善做足了功夫却对功能考虑欠缺,或是出现将人体工程学等理论等直接运用到细部的设计却无法将形式美进行统一,因此到一次设计的最后也不明白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当然这种问题出现也是十分正常的,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对设计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无论是形式美还是功能美都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只是对它们进行表面的理解和认识是无法对两者进行把握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中设计者应当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形式美和功能美的内在美学理论,方能在设计时实现对两者的熟练运用和有机统一,并通过自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和思考将设计美学丰富的内涵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传达,使受众能够轻松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美学内涵。
二、技术美和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其实技术美和艺术美、形式美和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相似的,只是评审的侧重不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审美角度,简言之艺术美和形式美其实都属于倾向感性审美的方向,而技术美和功能美更倾向于理性审美,其中艺术美和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区别应该是前者是从设计者们的角度出发对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评审,而后者是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受众角度出发去评审一件作品。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作品中多体现为造型,色彩等艺术语言,而非一些设计语言,这些语言在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体现了设计师的艺术修养,从而带给受众的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艺术美的美学内涵就起源而言技术美要早得多,在人们还没有对技术美有太多认识的时代却早已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初学设计时所出现的问题正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在初学设计时设计者还没有将自己从多年来的受众角色转化成设计角色,所以在那时候出现的造型问题应属于形式美的范畴而非艺术美的范畴。技术美的概念是在人们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掌握和运用是当时的时代趋势,并不是说那个时代就没有技术美,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将其划入美学范畴进行研究,技术美和功能美在理性审美范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件作品的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受技术的影响,技术的采用有其非常严谨的科学根据,因此,技术美又常常和科学美放在一起讨论。技术美相较于科学美更侧重于材料工艺方面的内容,其结果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上体现为建造技术和建材运用等方面,也正是由于对技术美的不懈追求才产生了高技派等举世闻名的设计流派。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技术美的语言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理解,让技术美不再只是被当做形式美的的载体存在,而是一种有着独特的评审标准的美学语言。
三、结语
【关键词】:设计;美学;设计
1、之所以要去研究设计美学,原因在于设计美学还属于新兴的学科,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值得去深入讨论。如何将中国的设计注入新的创造力,提高国民的创新能力,这是设计美学课程应该完成的。但由于艺术设计美学属于新兴学科它的很多知识系统还是较多的借鉴前人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所提出的知识点并没有和社会的需要结合,学生进入社会需要重新学结经验,没有使知识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现代本科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艺术设计美学所存在的弊端也在于此。
2、人与物的关系是设计美学作为自身理论的基础,设计是为人服务的,美学把人设置为主体地位,其意义就在于强调设计要以人为主体。从身边就能体现人与物的关系之所在,室内设计作为人们居住环境所做的规划,家具和陈列方式是室内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陈设的家具属于“物”,所以所陈设的家具还会通过质量及其品牌进行区分,更重要的是所做的这一切是否适合空间主人这才是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还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年龄进行分析,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尺寸,颜色,风格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如何达到“人与物”的关系和谐就是在室内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根据使用者的设计要求,更要从实用程度出发,使使用者在限有的空间,得到更多的附加值。这才能符合产品设计的本质要求,因为产品并不是为了体现它的艺术性所在,只有产品具有功能性它才会有价值的体现,艺术设计之所以不能称之为是艺术作品是因为它要体现的是功利性,设计的产品必须具备它的功能而不只是仅仅是为了欣赏。勒・柯布西耶二十世纪著名建筑大师,早期的一些作品几乎都是以功能为空间结构的基本标准。马赛公寓功能性设计的十分完善,外观形式以简洁实用代替繁琐的装饰,巨大的柱子为公寓提供了坚实的基柱,公寓的采光也是值得一提的,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性极其好。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建筑或室内设计只注重功能而不管形式的重要性,也不会出现哪一件设计作品只注重形式而不会考虑其功能的存在。相比较艺术创作更加自由,不大受任何约束,而设计则不同,设计所体现的是大众的审美与否,而不是只满足于个人的行为,设计必须要有它应有的社会价值,设计的功利性也是它社会价值的体现。
3、设计学与美学出现了相结合的局面,设计美学作为一个新有名词,一个新兴学科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美的体现不仅仅是感性层面和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理性层面和精神层面。美的存在性十分明确具有无穷的渗透性,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是不能缺乏美的存在。所以可以这样定义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美就会无处不在的。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设计美学的研究现状越来越体现在各出己家的理论特色,这也体现出研究人员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设计美学知识能够得到相对普及的考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水平与要求也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不断达到新的标准,现在的建筑不仅仅是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新的需求这就是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美这个理念又被重新提出。在创造美的建筑的同时,还需要遵守一些相关的法则来进行约束。均衡是建筑物中存在最为重要的特性。不对称的或者是产生不规则式的均衡问题,对于相对复杂的对称式建筑来说是需要下相当大的时间去完成的,把均衡这个理念非常明确的点出来。我们应该以一个较为平和的心去接受广博的知识融入到其中,通过时间的沉淀使设计美学凝练。
随着工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作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工具,结合自身目的创造的一种技能系统。而任何的创造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工业美学与技术美学的结合,将会把汽车美学的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台阶。在柯布西耶的影响下,开始了对汽车设计美学的探讨,同时建立了工业美学的设计学院,提出了著名的工业设计美学13条。这是人类首次由原来的机械美学发展到技术美学。
在这重要的13条原则中,其中比较重要的两条就是鉴赏力和内涵型艺术的法则。鉴赏力法则就是产品设计表现在产品设计的结构、方式、形式和材料的均衡中去;而所谓的内涵型则是指艺术的构思与产品的设计一体化中,不需外在的装饰即可感知。通过这样的一个纲领,给20世纪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审美观念。由此以后,德国哲学家提出了《技术的哲学》,同时通过这本书的探讨,深入的推动了整个德国在技术方面的探讨,同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产品本身意义在产品形态中的表现的讨论。日本的美学家同时也在1977年的时候提出,事物的本质不是看具体的物品,看佛像也不是看真正的佛像,而是透过佛像能够看到的另一层体会。
2技术与文化拓展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美学设计的发展开始进入产品的爆发设计时期。而同时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以日本、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工业设计新时期的代表。在这个时期,凭借其自身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人们在生活上的追求的不断提高,涌现出了将不同的文化风格和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入到设计之中去,为设计的汽车设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英国利用其自身的君主体制国家的形象,将老爷车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设计文化元素放大。在德国,德国利用其自身的严谨的作风,给全世界的车迷提供和设计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品,如奥迪等车系,都出自于德国人的设计之手(如图2)。
3技术和文化的结合是未来汽车设计美学的趋势
关键词:机器人总动员;身体美学;动画艺术
作为重要的实用主义美学代表人物,舒斯特曼以哲学的批判思维为指导,通过自我审视和自我完善的审美方式将其对身体外在和内在的艺术之美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论证。这种立足于美学视角的身体动画艺术展示了身体美学与动画艺术结合的魅力。《机器人总动员》通过动画艺术的设计方式将身体的静态之美———造型设计之美、动态之美———动作之美以及意识之美———身体意识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身体美学的概念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作为一种批判传统身体学理论的学说,从理论研究的层面对身体本身所存在的意识之美进行了分析。传统美学观念下,人的身体只是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身体本身并不存在意识之美,也无法展现意识所代表的内在精神。而身体美学则否认这种观点的科学性,认为身体本身也存在着美感,且这种美感不仅包括外在的形象之美和动作之美,且包含着人的意识之美,这种美感来源于身体本身的美,身体不再是意识的符号或者形式,而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传统美学视角下,审美活动的开展是通过人的意识活动实现的,身体的任何动静都是内在意识的表现。这种观点只是从身体外观和表象出发,实际上对身体之美的欣赏是站在人体美学的角度考量的。身体美学则认为身体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其不仅展示着人体之美,也具有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从人体之美视角看待身体活动,容易将身体之美看作是肉体之美,甚至会使身体活动沦为享乐主义的代表。与人体美学不同,身体美学所欣赏的身体之美,是从身体本身、身体活动、身体意识、身体文化等角度对身体活动的赞美,是从身体出发对审美活动的审视。这种“从身体出发”的美学思想更加注重身体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正如当今的舞蹈艺术和声乐艺术所表达的身体之美一样,身体美学所展现的是身体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是身体意识的体现。
二、身体美学与动画艺术的关系
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代表的影视动画实际上正是通过多元化的身体活动展示身体所具有的艺术美感。影视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造型艺术、文化艺术、录音艺术和镜头艺术实现对故事情节的展现和对角色形象的塑造。影视动画的所有艺术都不能离开身体活动,脱离了身体活动的艺术表现不能被称为影视动画。影视动画艺术正是通过这种可视化的身体活动展现出身体活动所具有的外在美感和内在意识美感。不仅影视动画如此,纸质的手绘动画(如动画书籍)及无声动画等也可以脱离镜头艺术或者语言文字艺术,却不能脱离身体活动。这种“运动中的身体”实际上正是从动画角色中每个主体的身体活动中展现出身体本身所具有的审美艺术,而其他艺术手法的运用,如蒙太奇手法等都是对身体美感的烘托。采用其他艺术形式主要是为了给身体美学提供更多的临场感和真实感。因而可以说,动画艺术实际上也是身体美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运动中的身体”展现的不仅仅是身体外在造型设计的美感,也是对身体本身动作设计及所传达的价值与意识所蕴含的美感的阐释。
三、身体美学对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价值
身体美学蕴含着丰富多元的理论知识基础,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够为动画艺术创造提供多样化的审美视角。身体美学本身所蕴含的身体伦理学知识、身体社会学知识等能够通过身体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得以展现。身体的每一个活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包含着不同的寓意,这种以身体为视角的理论研究能够为动画造型设计及动作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身体美学并没有将身体与意识割裂开来,而是将身体活动看作一种美的展现。身体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外在的视觉美感,还能够使人们感受到身体活动所具有的意识美感,这种从身体本身出发的欣赏视角将身体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从外在到内在、从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中、从身体连续性的活动中体现出身体之美。数字化技术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动画设计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可控性操作,进而将身体上连续性的变化与设计者希望展示的身体美感充分结合起来,极富创造性地展示身体之美。特别是对于那些表演能力较强的原画师而言,运用动作捕捉器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能够将运动中的身体美感展示得更为彻底。
四、《机器人总动员》中身体美学的体现
(一)角色分配及造型设计中的身体美学
造型技术设计是动画创作艺术价值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从美学角度看,所有角色形象都是通过身体造型及语言艺术表现出来的,在动画产业中身体造型的设置是实现动画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载体,如以动画为基础的玩具、装饰品等都是以动画造型为基础的,这种具有符号性特征的身体造型实际上也是文化艺术的展现形式之一。从动画的媒介形式来看,身体造型也是文化艺术中角色的象征。角色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中的身体存在于一部部创作中,而造型则将这种身体的意识有形化、可视化。人们在观看影视动画作品时会通过视觉上的认识作用到身体造型中,通过应试作品中的身体造型体会角色的特征。而要使动画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要认识到身体造型的重要性,将身体意识外化为可视的符号,促使每一个身体活动细节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机器人总动员》动画作品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身体造型展示了两种不同特征的角色。一种是已经丧失自我意志和外在特征的人类形象,另一种则是因功能不同而形体特征不同的机器人。这两种身体从外在的造型到内在的意识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人类的每个形象都十分相像,都以臃肿的体态、平躺的姿势展示内在精神的匮乏,而机器人的身体造型各异,不同的身体造型展示出不同的功能,也体现出机器人极强的学习能力。影视动画中两种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身体造型不同,所代表的身体意识也不同,且两种身体造型呈现出强烈的对比色彩,通过强烈反讽展示创作者对两种角色形象的不同态度。从身体造型上看,人类的身体造型简单且单调———肥胖的四肢、平躺的体态、葫芦状的脸庞、除船长以外统一的着装,这种不费人工的设置也正是人类角色思想贫瘠、不求上进的反映,随着其对机器人服务依赖性的增强,人类的身体越来越丑陋。相较而言,机器人则具有多样化的身体造型,从打包垃圾的机器人到参与政治活动的机器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身体造型。而机器人中身体造型最精致的是WALL•E(音译为瓦力)和EVE(音译为伊娃)。瓦力,性别为男性,是地球上处理废弃物配置装载的推料机器人。伊娃,性别为女性,是地球植被特别评估机器人。瓦力和伊娃的造型特征分明且形象差异巨大。瓦力从棱角分明、行为机械化的造型中展示其重复性的职业特征和木讷踏实、遇事逃避的性格特征,伊娃则通过其圆润平滑的造型设计展示其身体的敏捷性和解决问题时迅捷敏锐、果断决绝的角色特征。
(二)动作设计中的身体美学
除了静态的造型设计以外,《机器人总动员》还通过动态的身体动作设计来展现动画中主体身体所包含的意识特征。动画艺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是拟人,将简单的造型赋予了丰富的形象内涵。《机器人总动员》也使用了拟人化手法,但是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却比其他动画作品要困难很多。该动画中的机器人造型十分简单,一般都是通过眼睛来表达机器人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由于许多机器人的面部一般只有一双眼睛,没有嘴巴、眉毛等设置,这样简单的造型特征使得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变得十分困难。由于《机器人总动员》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希望通过身体美学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该部作品的拟人化创作过程更加具有挑战性,机器人的身体动作设计对该动画美学价值的作用表现尤为突出。从两位机器人主角的动作设计中,我们能够充分体会该部动画所具有的身体美学价值。例如,瓦力的面部造型十分简单,面部表情只能依靠眼睛来表达,而动作体态则是以脖子、身体伸缩、手臂摆动等身体活动来表达。因而瓦力的拟人化创作只能依靠望远镜式的眼睛、闭合的眼睑以及眼睛与搭扣形成的眉毛来表现其身体动作和感情思维,通过下看的眼睛和缩起的身体表示失望,通过上看的眼睛和伸长的脖子表示惊叹等。而伊娃的拟人化设计则更加复杂,伊娃仅有磁悬浮头和躯干,面部只有蓝屏光眼,因而伊娃要展示身体工作下的情感意识则更加具有挑战力。从伊娃的面部表情看,伊娃主要是通过眼睛来展示其身体所代表的情感的,圆睁的眼睛表示正常状态,横着眯起的椭圆形眼睛表示鄙视,上半月眼睛展示出微笑和喜悦,下半月眼睛代表愤怒,一字眼睛表示注意。这种简单的面部造型设计配合丰富的面部动作变化,身体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呼之欲出。
(三)“身体意识”中的身体美学
身体意识是身体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身体美学的研究主题,讲求身与心的和谐,要求在身体活动中审视意识之美。但是身体美学并不是要从审美的角度挖掘身体活动所展现出的意识之美,而是要通过身体与意识之间的碰撞塑造出感性与理集的美感。《机器人总动员》中身体美学与动画艺术充分结合的突出表现是“太空之舞”的片段。瓦力及其所乘坐的小飞船被弹射出真理号,此时伊娃不顾危险高速冲出去救援瓦力,瓦力带着绿色植被最后靠着灭火器逃出了即将自毁的飞船。伊娃一方面为看到瓦力成功脱困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瓦力保住了代表地球重新开始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植被而兴奋,激动之余的伊娃放出电力向瓦力表示感激,此时瓦力也欣喜若狂,忍不住打开灭火器与伊娃共舞。真理号船长看到瓦力和伊娃在灭火器的白色泡沫和伊娃的蓝色尾焰之中飞舞,受到瓦力、伊娃身体舞动的感染,一种对爱情、对真理的觉悟之感油然而生,使得船长开启舞蹈模式,破除了室内音的模式。在这个动画场景中,身体活动异常丰富,伊娃与瓦力激动之下碰触的瞬间不仅传达出了身体所带来的激荡之感,还包含着身体的意识之美。也正是这种身体意识的冲击使得人类放弃了游荡决定返航回归地球。对于人类来说,身体意识的来源是其觉察到了身体之美与内在之美的相融相生,也是基于一种身体之美的感叹而迸发出了对真理的感悟。
五、结语
《机器人总动员》对身体美学的借鉴和应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例如动画以机器人与人类身体造型的对比、机器人之间造型的对比反映出身体静态的美感;以机器人简单的面部造型设计与复杂的表情动作展现身体的动态之美,以机器人身体碰撞所带来的身体意识之美预示人类认识到真理的真正所在。身体之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值得动画设计者深入研究并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动画设计中充分展示人物形象的身体意识之美,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冯学勤.论动画艺术的身体本体论和身体创造论[J].美育学刊,2012,3(1):38-46.
2.陈春娱.表演理论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6):14-21.
文化素质课是众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受“重理轻文”、“重物质,轻精神”等思想的影响,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普遍追求效率化、客观化和精确化,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却被遮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不能落实到实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为例,探讨当下文化素质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激活课堂,最终建构起互动教学的方法,以求能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意的借鉴。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课程主要由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文化素质课等构成,其中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美学概论》、《音乐欣赏》等。《美学概论》共16学时,在2008-2012年间每年约有1500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选修,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大型文化素质课。授课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课程存在着内容封闭、模式单一,抽象说教为主、学生参与较少等缺陷。针对这一课程多年来的“顽疾”,我们认为在授课过程中要将美学理论“中国化”、“生活化”,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进行授课,选择合适的授课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
1.美学理论的“中国化”和“生活化”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世界。”[1]这一世界本来是应当充满生机的,让人兴味盎然,然而国内美学界讲授美学时,却多以理论为主,缺少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可感性操作,在相关教材编纂上多是以建构理论体系为主。因此,当学生一听到“美学”,直觉地就认为该门课程是纯理论的、枯燥的,甚至是“可怕的”,课程还未进行已被“传说中”的理论压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树立起《美学概论》的可爱、可玩等就必须是授课者要考虑的内容。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将美学进行“中国化”操作;其二,走向美学的“生活化”。
先说美学理论的“中国化”。美学一直被视作“洋学问”,然而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审美意识早就有了。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很明显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审美意识。美学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这在中国,也是老早就有了,至少从老子就开始有了。”[2]比较来看,西方美学体系是显体系,而中国美学思想则更多是潜体系。在西方对美进行理性思考与审视时,中国美学则更多以感性方式呈现美的恍惚性,如老子提出和阐发的“道”、 “象”,孔子的 “和”,道家的“自然”,佛家的“色空”观等等,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造就了相异的审美形态。但问题在于,当今高校多是依照西方理论体系设计课程,很少考虑中国美学的这一现实,美学课堂尴尬地沦为西方理论的演绎场,成为最晦涩难懂、枯燥无趣的课程之一。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聊,学生的厌学、不专心,文化素质教育却成为空话。因此,要改变这种尴尬境地,激活美学课堂,必然要以中国本土美学文化为基点,有意识地吸收西方美学理论精华。
次说美学理论的“生活化”。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美是生活”的概念。但至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该概念在美学教学上的意义。前几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口号喊得很响,却多局限于理论界的自说自话,很少向实际的教学、生活迈进。因循“美是生活”的提法,再来看《美学概论》的授课,美学并不复杂,它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散文美到诗歌美、外表美到心灵美、从花鸟鱼虫到服饰化妆、校园景点到城市建设,这些都是美的存在方式,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点等。而所谓的美学理论也并不复杂,它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美的看法的集中概括。而当把美学理论“生活化” 后,我们将发现一种本真的生活将向我们敞开,而一种意义更是在这里诞生。这种美的心态和追求将成为我们应对生活残酷、异化等的利器,并如海德格尔所说,以 “诗”或“美”的方式,返归到我们人类的故乡,找到回家之路,找到“诗意的栖居地”。将美学理论“生活化”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美学的可亲,同时也会让他们在“无为而无不为”中感受到美学的无用之用,从而在不自觉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美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实现。
因此,在《美学概论》课程展开前,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要契合于学生的心理、接受习惯,兴趣点,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美学概论》课程才能吸引学生,让只感觉到好玩、好学,并最终实现文化素质中的“美育”目的。
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互动课程内容
首先要纠正一个授课的误区。《美学》与《美学概论》不同,前者为专业课,后者为文化素质课,两者的授课对象、课时安排等有着明显差别。但是在当前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中,专业和文化素质区分的并不清楚,授课教师大多为专业老师,课程设置也多根据《美学》简化而来,没有体现出二者的区别。《美学概论》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心理学、园林规划、有机化学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忽略专业差异、一概而论的方法显然不能奏效,并且也无法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立足于此,《美学概论》课程开始时应针对选课学生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美无处不在,关键的是有没有能够发现美、感悟美的眼睛和心灵。不同学科或专业蕴含着不同的美,因此,可以在互动环节设计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去感悟美、畅谈美,园林美、化学美、数字美、生态美等等,都是美的形态。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与美亲密接触,与美进行思想上、行动上的交流。在这样一种教师导演、师生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通过与美对话,观察美、认识美就不再困难。同时将美学与不同专业背景结合起来,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加强了师生互动,让晦涩的理论不再难懂,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3. 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互动形式
美学知识点较多,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甚至没有理论基础的理工背景学生来说,虽然不必要求他们对美学理论深究,但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是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针对每个部分的特点设计课堂互动的形式。如在讲崇高这个概念时,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抛出问题:崇高是什么概念?如此引发中西方对崇高定义不同的探讨。如此互动便可以使课堂内容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如在关于美的本质这一讲,可以采取结合生活和学习对美的本质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回归到美的本质的课题。如此通过学生自己的判断引出教师对于中西方关于美的本质论争的讲解,教学效果显然事半功倍。另外还可以将美学课程更紧密地结合诗歌、绘画、雕刻、园林、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课堂互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促进教学互动
教师对于《美学概论》互动教学的认识也应该在方式和内容上进行革新,一方面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不仅限于课堂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进行远程网上交流。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学课程视频;另一方面,互动交流的平台、表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建立美学QQ群、讨论组或网站等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分享美学学习心得、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答疑、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用多种渠道进行互动,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软件、通过师生课堂外的延续互动让难以理解的美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和易于理解, 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匿名在网上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发表对课程的看法,对学习难度的认识,不因问题的正确性、理解的深度、反应的时间等因素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保证讨论互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以西南科技大学《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可以看到该课程要想达到授课效果,就需要改变授课观念,在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应用方面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条件。只有这采用互动的教育方法,这种文化素质教育课才能得到真正的激活。
关键词:美术;美学思想;美学蕴意
以前,人们对美术课存在偏见,认为中考不考,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都一样。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对中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美术素养为目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这就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仅仅照本宣科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必须紧扣教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美学思想的熏陶教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明,中国传统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中国传统美学得到大力弘扬,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初中学生可塑性强、记忆力好、思维敏捷、头脑活跃,教学中适时把中国优秀传统美学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融入中学美术教育,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学美术教材分析
美术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现状,多角度、多侧面的换位思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设计教案:带领学生去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选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标志性作品。例如: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其他艺术瑰宝交相辉映。又如:中国现代山水画,是历史和时代前进的产物,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定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同时,展开课堂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和个人看法。教师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详细的介绍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创作手法。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意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山水画中山川河流的秀美,自然风景的瑰丽,带给大家充满艺术风情、独特意境的享受。本节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花前月下、诗情画意的美好。进而逐步了解、感受和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虚实的处理、构图的安排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与处理。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并用言简意赅的文学语言――诗(词)记录下来为日后能够学以致用做知识储备。
二、中学课堂的中国传统美术艺术分析
学生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过国画。从一般的绘画技法来讲。诗词、书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互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在传统中国画中的一个充分展示和体现。作为国粹、国学的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和领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并以此为契机让他们升华自己的美学情感,加深美学蕴意的领会。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推进、开展一些鉴赏程度比较深入、需要高度鉴赏能力才能充分体会美学蕴意的课堂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意义、可以作为典型教学内容的案例进行美学教育和开展课堂鉴赏。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浩如烟海,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唐朝诗人、画家王维的朋友赠送给他一幅画《按乐图》,当时,王维跟朋友说画中的内容是《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王维的朋友对此不置可否。因此,王维邀请乐队、进行即兴演奏和表演,活灵活现的把画中内容展现出来,王维的朋友叹为观止。由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给学生渗透、传授美学思想。同时,教会他们进行自我鉴赏和对传统美学的艺术识别。抓住巧妙的课堂时机,可以图文并茂采取幻灯片、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在课堂鉴赏中完成学生的美学认知和解读。
三、将传统美学蕴意融入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包装艺术;审美教学;视阈;文化范畴
美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作用于人类感官后产生愉悦、快乐的情绪或情感的体验。现实中的美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包装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包装设计美学意蕴影响力大,现代包装的美学精神不能与民族传统包装的艺术精神相提并论。所以,在包装学科融入美学知识,发扬传统包装美学精华,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是培养高素质教学人才的途径,也标志着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我校作为一所美术类专业学校,包装装潢是重点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包装艺术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样,教师应不断扩大审美视阈,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一、包装艺术审美教学的概述
包装艺术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包装艺术作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蓬勃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包装艺术教学理论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和国外的包装艺术实践。审美是现代包装设计的核心,新形势下必须以新的美学思考在设计中追求最新时代
的内涵,才能在时代变换中保持时尚的活力,呈现生动的审美情
趣。包装审美研究必将推动包装艺术的创作和教学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角度传授美学知识,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把握包装产品艺术美、技术美、形象美等,有助于探索包装艺术教学的新途径。
1.包装艺术审美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包装艺术审美学科的性质是建立在材料、科技、艺术、美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的是包装物质材料美学分析,包装设计要关注审美知识在包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包装设计的主观性特征很强。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美学情感导向也要比较明显。如,在包装欣赏教学中增强审美素质培养。现代包装从纯粹的功能作用到支撑、美化品牌,从便于产品有效运输到对产品与品牌加以区别,包装必须有足够精美的审美价值。
包装艺术审美的视觉形象比较直观,中国传统美学与历史文化
息息相关,对于精神和文化元素的追求也很明显。包装艺术审美教学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统一、独创与共性统一、稳定与变异交融的特征。笔者认为:包装艺术教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在包装技能教学中增加美学知识,突破民族传统文化中审美的范围。
2.包装艺术审美教学的意义
从包装的技术和理论层面入手,结合教师的学识、素养等,增加专业课程的艺术陶冶、熏陶。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应用美学知识,作为调节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个体自觉的心灵审美追求,对于教学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包装艺术审美教学视阈
包装艺术审美教学以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西方
美学知识和时代精神文化,将这些传递给学生,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与风格。笔者认为:包装审美能力培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逐层递进、不断发展。
1.包装材料构成素养培养
包装材料是一种物化的审美对象,有非凡的诱惑力,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和纹理质感,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为现代包装带来不同的视觉语言和美感,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纸、金属、塑料、陶瓷玻璃、天然材料、复合材料、环保材料等等。包装材料具有独立的实用、审美价值,材料的构成表现是艺术作品结构、语言、技巧、体裁的综合。构成设计课可以作为材料构成基础练习,也可以开始手工制作课,强调艺术原创性与淳朴的民族审美文化,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包装画面设计培养
包装设计不能停留在表面图像设计,必须深入到客户与消费
者的心里,了解设计市场,创造出一种“适合的美感”。包装设计是为达到销售目的而针对产品的形式、功能将合适的视觉图形画面
表现出来,创造出生动有感染力的图形语言,并能超越地阈和文化的障碍诠释产品。包装画面有视觉的感染性、指示性、象征性以及超越语言界限性,欣赏优秀的包装设计使人的情感和思想得到扩展,要从美学角度理解包装艺术,在现代传媒语境下,包装画面蕴涵的意义通过形象细节表现,体现设计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情绪,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画面设计大众与高雅并存。
3.包装创意设计审美能力的培养
任何设计都离不开创意,创意设计能力体现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这种能力是逐渐积累形成的。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直接穿插美学、文化知识、设计师的故事、优秀包装作品欣赏等知识,使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在技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美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对包装设计品牌的定位是什么?产品的定位和消费者的定位是什么?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有定位思想的战略眼光和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环境,包装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在国际化时展下,新文化形态不断出现,必须引导学生不能只满足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还应该多阅读相关美学书籍以及把握包装设计的动向,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和审美水平。
三、包装艺术审美教学视阈的文化范畴
包装审美的核心范畴折射出时代价值追求、精神风貌和趣味、视觉文化时代,包装审美文化具有浓厚的平民生活色彩,艺术审美与道德、宗教、政治、经济、科技相互影响。
1.道德
道德是人文精神的标志,审美与道德情感相互影响,艺术是表现道德的工具。
2.宗教
历史上宗教与美相互依存,追求人类社会的理想精神,超越现实的生活状态,提倡“空、无、虚”的境界。时代的发展,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审美与宗教互动。
3.政治
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影响审美,尤其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变成了艺术风格、意象、语言等审美形式。审美文化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当大众娱乐和消费符合社会需要,审美文化才能成为主流。
4.经济
艺术具有商品属性,市场经济环境下艺术制作要商业化,审美与经济收益互溶、渗透,审美文化以大众的需求为主,现实社会经济基础是决定艺术审美的发展方向。
5.科技
现代科技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审美文化与科技发展交互,科技推动、创造美、技术美学扩展了技术与美学的空间。如,网络和各种信息技术围绕人的需求表达审美理念,可以说,现代科技对审美文化影响深刻。
全球化正在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中各种文化冲突与融合,艺术审美提高了人生境界与修养,健全心灵。在新时代,艺术教学要有开放、创新、兼容意识。包装设计教学应该有教学上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教师要有自己的内在体系,有具体的目的性和审美性,不断开拓自己的教学审美视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冠生.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侯婧辉.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与创新[J].艺术研究,2009(4):66-67.
[3]GILES CALVER.什么是包装设计[M].吴雪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8.
[4]易忠,杨晓芳.包装设计理论与实务[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朱和平.包装设计[M].2版.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