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美术课程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课程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课程改革

第1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2019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新时代,公共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及其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根据该文件,全国84.6%的大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共艺术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有13年。已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宣布,未来三年,全市所有高校应要求提供公共艺术指导并记入学分,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参加1~2门艺术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通知》文件,要确保在2017年底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分,大学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其专业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目前参照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对于实施学分制的高等教育机构,每名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部的下属“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上述课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其他院校尽快开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等的优势,提供任意艺术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介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各省在实施该课程时基本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该课程有艺术介绍、音乐赏析、歌剧赏析、戏剧赏析等,没有实行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课程建设才有了依据,各省出台政策建立完善美育工作,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改善和完备。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日渐使我国高校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公共艺术课程通对大学生艺术理念的灌输,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合一全面均衡发展。

二、改革的建议

第一,以世界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为研究背景,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线。从学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新时代重视美育思想下,以国内外美育课程设置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公共美术课程改革为研究基点,解决公共美术教育体系普遍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实施普遍意义。形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且有目的地对课程设计、目标、内容等研究设计,形成系统的研究中的问题,然后获得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系统的课例等记录和分析,形成量化的研究指标,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形成结论,形成系统有效的研究。第二,对公共美术课程、美术艺术活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发展。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包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自身院校、专业等特色、特点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设置。公共美术课程人才培养是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各学年公共美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教学等工作思路,制定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教学收获的实际效益。第三,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艺术实践性研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应当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不拘泥于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搭建校园艺术展示平台、组织课间课后欣赏活动、线上微课、校园媒体平台互助、组织校社团交流等方式,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文件中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进行修订,学生艺术团队成员的选拔、挖掘,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平台展示课,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让众多学生乐在其中的参与。第四,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术课堂、德育与美育之间课堂融合的研究等。在新时代美育思想下,紧跟时代潮流,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思政也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融入思政课堂德育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第2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美术课程标准;教学方式;改革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就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它提倡要摆脱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鼓励“尝试”及大胆“激发想象”,力求展现个性的创造能力。我认为改革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的不断丰富与广博对美术教师的知识体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课改形式下,难以想象,一个专业平平的教师如何能赢得学生的信服?面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实践着美术综合课程的我们怎能不思绪万千?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拓展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否则我们将落伍于这个时代,甚至被淘汰出局。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创新,我想谈一谈美术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方式的点滴体会:

一、充分利用孩子的直觉,挖掘艺术灵感

因为,直觉性是艺术灵感的重要特征之一,儿童绘画是最为典型的直觉反应。儿童美术充分表达了儿童本身特有的思维、认识和自我表达方式,是人类原始的个性情感的宣泄和流露,在儿童画领域里,很少有理性、逻辑成分,更多的是他们的直觉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绘画受自我中心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画变形也是受技术能力限制,表现出天真稚拙、简朴的语言特色。通过学生直觉感受和丰富的想象,挖掘他们的艺术灵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重视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自主性

要表现作品的独特性,先要保证感受和体验的独特性,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方面。在《陶泥的世界》这一课时,我利用陶泥让学生尽情的用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用心追寻自己的梦想。我是这样的考虑的:在儿童所喜爱的各种游戏中,玩泥巴大概算得上是最受欢迎的游戏。而且看他们玩儿泥,你能感受到孩子们心灵的快乐。泥巴到了他们手里,一开始并不去想做什么器物,而是先尽情地游戏一番。他们将泥巴拍一拍又搓一搓,压一压又团一团,刚要捏出个像样的东西他又一顿团拢重新开始。总之,他是在用手也是用心来体验泥巴带给他们那份软软、湿湿、凉凉的感觉,只有在这种感觉得到完全满足后,他才会考虑用泥巴干什么,这种快乐的亲身体验是其他课程所无法给与孩子们的!

三、要更重视学生的感觉

在教学过程中,我宁愿把教学速度放慢,也要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感受审美对象的活动。因为,审美能力是美术课上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它的完成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然而没有一定的教学活动做保障,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感觉能力的培养尤其如此。我在讲《鱼儿游游》这一课时,就用了不少时间让观察鱼类,那他们再画鱼儿时就不是那种只是从结构上理解的了。学生经过亲自感受,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许多。不过这样以来讲课时间被挤占了许多,可我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虽然内容讲的少,但学生的作业质量并没有降低,这说明学生有了感觉,作业反而会更加生动了。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上美术课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探索中取得经验、提高认识、体现个人价值。因为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表现技能始终在探索中不断变化和创新。学生在活动前并没有预想的结果,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变化,直至达到要表现的目的,是创新性的、个性化的、不断发展的。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应该不断针对产生的问题,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当好学生的参谋,并不断给予鼓励。我相信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自己。学生自身接受锻炼,他们在自信心、创造意识、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能力方面取得的体验和进步,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将是宝贵的收获。

五、评价方式多姿多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对于学生的评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的《美术课堂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早已不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了,而应让学生走上台来,成为评价活动中的一分子。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就会让他们体会到艺术创作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表现的信心,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看到孩子们在评价过程中复习了新知识、扩宽了视野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创作中;当他们高举起那一张张富有儿童情趣的作品时,我不禁感叹:适时地课堂评价对孩子们作品的创作功不可没!

改革预示着小学美术课的辅导变成了一项特殊的工作,它既不强行指令儿童“画什么”也不“越俎代庖”,教儿童怎么画。教师应该像阿里巴巴那样,用“芝麻开门”的咒语,把“山门”打开——开启孩子们的心灵,去游览大千世界,然后给他提供“车辆”和“舟楫”;介绍各种可尝试的材料、工具和手法,以“装载”孩子们头脑中的“珍宝”。当孩子们信心十足地制作起来的时候,老师已经退居到观赏者的位置。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置,应该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新的课程改革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慧眼识珠善于把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不会有课程资源缺乏的困扰,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用为有用,使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而单靠自己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要经常与外界、同行进行经验交流,这样进步才会快。例如听好课、评课、看教学录像等,缩短教学差距,学习先进经验,学习新的知识理论,提高业务素质,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教材,运用教材。

总之,新课改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献力!

第3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美术课;教学资源;课外延伸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面、自主、个性发展的新课程教学方式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全面地推进。作为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小学美术教学怎样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材的设计更突出了学生对美感的培养。新课程教材提出了美术教学应在造型中表现,在应用中欣赏,在欣赏中评述,在综合中探索。另外,根据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可塑性强的特点,新课程增加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认知多样性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美术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发现美。比如,可以向学生展示春天的五彩斑斓,草原上一簇簇的羊群,雄伟壮丽的群山,波澜壮阔的大海等一幅幅生动的景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进而让学生对色彩的构图知识进行理解。当学生在这种条件下感觉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时,学生才会主动对美术进行接触,用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其想要表达的东西。比如,在学习三原色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了一幅幅由近乎单色的图片描绘的蓝天、白云、大海、红花、黄叶等等,学生这时候喊出“好美啊!”的声音。此时,我又将红黄绿三原色的彩色颜料水分别放在试管里进行复配,试管在摇晃中生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学生像看魔术一样拍手。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美感,也让学生记得牢,学习了颜色调配的方法。

二、要情景互动与学生进行沟通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是一个与学生情感的互动过程,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创造思想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与学生沟通,通过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进美术教学的开展。

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具有调皮的天性。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约束,而是要学会科学地与其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感觉到你对他们的关怀,让学生听话。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违反了教学纪律,回答问题时给出错误的答案,这时教师不应一味地指责、讽刺与体罚,而是要静下心来,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或判断,然后在课堂上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答案或行为。最后教师要在课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亲切地与学生进行谈话,用真挚的感情进行沟通交流,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此外,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肯定的评价。教师肯定的评价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法宝。教师在评价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提高给予肯定,不仅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确实进步了,还要让他们意识到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要善于使用教学资源

新课程改革下,学校均配备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其中包括多媒体、绘画工具等。小学美术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动态、连续、生动地认识美,找到美术存在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过程富于变化,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多媒体强大的视听功能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深化对美术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网络有资源优势,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作品,建立资料库,或者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案例,把这些资料放在计算机中,在需要的时候就能用了。这就拓宽了学习的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变得丰富多彩。

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本地资源,开拓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本地区特有的学习环境下,对事物接受速度较快,通过对本地区、本民族特有美的发现,可以实现学生对美的学习和探索。

四、要注重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优美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探索,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感觉到美就在生活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让美术的空间延伸到课堂以外,这样的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用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课外延伸,拓展思维,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大有益处。“课内打基础,课外抓提高”是新课程教学下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课外进行美术教学时,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应采取多种形式:写生、参观书画展、命题作画比赛等,看有关美术方面的影视录像,让孩子们在熏陶中得到升华,使学生的绘画天赋在潜移默化中发芽开花。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学并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培养学生对美认识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用亲切的沟通方式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培养美至关重要。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进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愿我们教育出的学生在未来的建设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卢斌,张强.关于美术课教学的探讨[J].林区教学,2003(4).

第4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通识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1]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并付诸实践,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2]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通识类课程,并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美术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美术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和专业性有待改善;其二,忽略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其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已有知识体系不对称。如何突破现有困境,更合理有效地建设美术通识教育?在设置美术通识课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识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总体目标设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选修课,并鼓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3]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个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高校的美术通识课程整体设计应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课程,通识美术教育需呈现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但目前高校的美术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着一个基本问题: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对于拿学分的目的性、功利性过强,完全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也没兴趣,因相对容易获取学分而选择美术通识类课程。大部分非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领域并不重视,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拿学分”的心态来上课。在课堂上,非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领域也较陌生,专业性过强的美术课堂很容易造成课堂上“坐飞机”,理解吃力,最终造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演变成学生上课只为获取学分的局面。根据这类普遍现象,在美术通识课程设计时,应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针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通识课程在课程总体设计时应以兴趣目标为导向,增强学习兴趣;以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为载体,拓宽艺术视野;以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目标为拓展,打开创新思维;以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目标为主体,提升人文素养;从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为宗旨,形成“高品质”的综合素质。

2更新通识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内容与结构设计

2.1结合社会横向、纵向发展理解艺术风格

将美术作品还原于历史、社会等环境中,紧密联系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比如,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果不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前因后果、社会的发展,就无法理解何为文艺复兴,为何要复兴文艺,复兴的文艺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艺又有何区别。

2.2通过作品赏析把握艺术内涵,培养人文精神

西方绘画和中国画有各自的理论支撑体系,中国画强调意境,特别是文人画派,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表现形式上尤其讲究诗、书、画三者的结合。中国画常用的表现题材之一是梅、兰、竹、菊。中国画为何如此喜爱这类题材?这就需要从画家所处时代、个人经历以及植物的特点等方面去思考,体会中国画借物抒情的特点。

2.3采用学科交叉的方式,多维度理解艺术

通识教育提供的是内容宽泛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尽相同,通识美术课程如只采用单一的美术作品欣赏,则不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也会束缚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应以美术知识为载体,以学科交叉的方式欣赏美术作品。

3更新通识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套用其他学科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削弱了艺术的魅力。

3.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长期以来,美术欣赏课程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缺少自主性、互动性。因此,美术课堂翻转迫在眉睫。课堂教学应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内容分析,可采用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将美术通识知识与非美术专业知识结合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引导,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引导学生,学生主动“学”“问”“答”,做课堂的“主人”。

3.2利用网络与多媒体平台,丰富教学方法

目前,在课堂中,授课老师所使用的教学器材仍以放映器材为主,如幻灯片等。美术欣赏课教学方式单一,使得课程的特色性、专业性大打折扣,成为艺术教学建设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数字化、交互性、海量储存、无时空障碍等技术优势受到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因此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课堂服务,搭建网络与多媒体平台,利用高校的网络、微博、微信、App等载体,构建集专业性、系统性、丰富性、趣味性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学生可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延伸课堂广度

传统美术欣赏课程因诸多原因,以理论知识为主,较难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美术通识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国外,美术通识教育推行的时间较长,形成了更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利用高品质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作为课堂的延伸,鼓励学生走进各类展览,重视学生相关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审美等方面的信息,将课堂延伸进博物馆并共同探讨,与专业人士交流,从而获取多方面的知识。甚至可以进入美术工作坊中进行实地参观并参与其中,动手绘制或制作美术作品,通过实践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这种方式突破了教室授课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美术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美术知识为切入点,拓宽知识的广度,培养深入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精神。

4结语

高校美术通识教育应从整体着眼,改善通识美术教育的总体设计,使美术通识课从“专业性”走向“通识化”。在课程设计中,应增强可视性、互动性、拓展性等,着眼于美术重感知和体验的特点,打破传统照搬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方式,提供宽泛的教育,构建“跨学科性、开发性、整合性、关联性”于一体的美术“通识化”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55.

[2]徐冬青.关于大学推进通识教育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07(5):44-48.

第5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技能人才;学前教育;美术;改革创新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很多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民办院校也纷纷开设此专业。然而,由于各院校的历史背景、战略导向、学科优势和资源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们在形成各自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单就美术类课程而言,诸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而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因循公立院校做法、教授内容与幼儿园需求脱节、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亟待解决。

1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及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有别于专业性理论研究人员,其更加侧重于按照特定领域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规范从事非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主要的职能在于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或构想应用于实践。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发轫之处,比之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须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而非学术研究;相较于职业教育,其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幼儿园,其工作又有一定的启蒙性和研究性,因而这又不同于职业教育。

2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异军突起

从国家层面而言,近年来,国家对于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关注、重视和引导无疑会牵动诸多社会因素。很多大中专院校都接收到了这个信号,纷纷升级已有专业或新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同时,为了应对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加剧等问题,国家逐渐放开“二胎”。这自然也刺激了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异军突起。此外,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的第一代,“80后”的生长环境、受教育经历也使得“80后”对于学龄前的教育尤为重视,这也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强、注重操作、强调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特征与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间有着天然的机缘,这是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遍地开花的另一诱因。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但很多院校在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和修订其专业培养方案时却出现了很多差异。一部分院校因本身便设置有人文或教育类相关专业,于是在美术课程的设置上要么平均用力,要么充分利用现有师资,突出某一方向的课程。还有一些院校在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设置中,学科带头人或受教师自身专业优势的影响,课程设置被“绑架”,导致整个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此,相关院校应以国家教育部门提供的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自身特色和模式做适当调整,并请领域内的专家和一线幼儿园美术教师提出意见,最大限度地使本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化、合理化。

3.2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而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陈陈相因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许多民办院校尤为重视的办学方向,实践也能证明,这些院校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特色的同时,确实也为中国青年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也着实培养了一批公立院校忽略或不愿介入的专业人才。然而,学前教育专业有其特殊性,部分院校一方面强调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却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授实践和摸索中依旧借鉴公立院校偏重理论和研究的模式,陈陈相因。既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那就更应该因地制宜,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生源与教学环境大胆创新,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特色和差异性,切不可盲目照搬外部经验。

3.3教授内容与幼儿园需求脱节

学前阶段的幼儿因其智力、心理、活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获取的信息也较为单一。如此一来,极具传播时效性的网络、电视等信息渠道便极大地影响了幼儿的认知。于是,儿童世界中,时下最流行的要素也就进入幼儿的脑海,其中有关美术、音乐方面的信息最为丰富。可是,多数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特色的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建立长期合作的高品质幼儿园、资金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美术课程的教授上一定程度地脱离了幼儿园和幼儿本身的实践与认知。笔者以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特色的院校在美术课程的教授中一定要多做调查、加强教研,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保证同步于幼儿园的需求。

3.4课时不足、缺乏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会涉及基本造型技能、色彩知识、儿童绘画、纸工制作、泥工制作、布艺、综合材料画等方面的内容。很显然,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都与实践相关。众所周知,由于受教育对象的大脑与肌肉在熟悉和适应一定的技能时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偏重技能与实践方面的学习其所需时间一般也相对稍长。无独有偶,多数院校基于师资短缺或降低教学成本等因素考虑,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课时的情况。原本科学合理的学时计划出现缩水,学生的实践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课时和实践环节是保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教学效果的生命线,相关院校应分清主次,划定红线,切实保证美术类课程的基本课时与实践。

4结语

美术类课程对于学龄前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特色的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中除了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和理念外,也一定要遵循美术课程的教育规律,不断自查和反思自身在办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解决,如此才能真正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飞帆.高校怎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N].光明日报,2014-11-25.

[2]…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2).

第6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对美术课程的评价基本要素即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时空观、评价种类、评价反馈、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或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方法、结果和解释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与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美术课程教学管理混乱、教学目标层次混淆、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弊端。如何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去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价”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在教学理念范畴内“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诊断、反馈、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等功能。

课程的评价是从一定课程评价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然后把这些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评价的范式。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说明式的。下面笔者围绕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方法、解释、价值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构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评价目的

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构建,首先要从评价目的的改革开始。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所谓教育公平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应该因为受教育者的家庭、社会、政治、文化及体质等差异而造成不平等。二是教育机会的分配要因先天因素的差异而实行有所区别的因材施教。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艺术审美素质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和条件。教学评价要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要保证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少数“超常”学生追求卓越,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他评”与“自评”主体的转变和有机“结合”

美术教育是全社会审美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领导要参与,而且家长和社会各界都是评价主体。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由上而下依次是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而受教育者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单一地变成了评价对象。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依附教师、教师依附学校、学校依附政府部门的评价关系,致使课程评价的主体是直线和单一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要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要鼓励社会成员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及政府部门皆是评价的主体,要改变由上而下的直线式评价关系,扩大评价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学校美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采用推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照他评,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习自信心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也是改革传统美术教育封闭评价方法的有效措施。

三、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课时约定”

传统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其评价时空观有极大的局限性,是封闭的和狭窄的。

从空间范围来看,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改革后的学校美术新课程是一种内容广泛、密切联系实际的统整性课程,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广泛运用图书馆、野外、家庭、美术馆、展览厅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场地和各种课程资源,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从时间编制来看,传统的美术课程由于过分强调经典的绘画技能与知识,脱离社会现实,不仅建立了一刀切的教材分类体系,还严格规定了各类教材的时数百分比,这种过于划一的“美术教学大纲”最显著特点就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相互联系较少,易于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中操作技能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均适宜按固定不变的课时编制,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而把上课时间表以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他类型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等均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教学科目及其课时比例的统配,已进行了重大改革。对于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不作全国绝对一致的硬性规定,把硬性规定改革为弹性的约定,这样便给地方或学校及教师相当的独立编制地方或学校课程的职权。地方、学校、教师或年级可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弹性时间,突破固定不变的课时观念,加强课程及教学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编制及实施要突破“三中心”,所以必须突破传统的课时评价观。

四、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技能操作”转向“注重素质提高”

美术课程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既要普遍提高每个学生的技能水平,防止学生两极化,又要使每个学生各种素质都能协调发展。对于美术课程教学的评价要由传统的侧重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按照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应做到既关注“结果、产出”,又关注“过程、效率”。“产出”,即关注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的数量和水平;“结果”即关注课程教与学的成果;“效率”,即为培养这些学生而付出的人、财、物资的数量;“过程”即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影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教材、学生原有水平、师资投入数量、教学技术手段、国家投资拨款、教学资料与设备等因素。但是,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产出”,忽视了“过程、效率”。由于现代学校美术课程新标准突破固有科目框框,教学内容涉及诸多学科,教学过程需要多种资源,教师需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因此更需要由传统的只关注“产出评价”转变为关注“投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美术教学水平,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达到美术教育教学要求。

五、从集中的课程评价机制转向课程与教学的“三级”评价制度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体制的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机制相应改变,而课程评价机制的改变要以课程体制的变革为前提。

地方政府部门,可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管理政策、课程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编写相应教材,并组织力量督导各级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计划并进行评价测验,以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落实。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自然环境与学校环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教学和测验,并开发和选用或编制学校校级课程教材。对于评价的总结果,学校要负责及时地转达给学生、家长及上级有关部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地反馈给有关方面,为了解学生,改革美术教学,调整课程政策,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和解决在实施美术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六、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事实判断,应该转向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必须考虑:依据什么样的审美价值来确定评价标准?某种教学活动或者产生的教学过程或结果不能具备积极的价值,即使局部来看是优秀的,或者与我们的某些传统价值观是一致的,也是不能肯定的。目前我国美术教学评价大致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标准的:一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据业已“格式化”的教学模式判断其质量好坏;二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则主要考察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符合的程度,这时的评价标准就是预定的教学目标,其相关的价值取向问题则在评价活动的考虑以外。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

[2]郑林.历史教育评价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大学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

[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U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第7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自主学习;创新精神

一、传统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具体可以从一下几点来说明:

(一)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

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教材内容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材切忌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应该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式的递进,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二)地方美术教育不注重注重美术拓展和结合

美术教育的科研风气固然很好,但不结合本地资源特色、硬软件实际,盲目的跟风仿效或是搞“本土文化特色”都是不可取的,只能是给课改装点门面而已,效果不佳。美术教育本身是基础教育,应星罗棋步的贯穿到每个章节内容之中,除美术以外,还应于各课整合起来,互相促进达到美术知识全面的建构,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也会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至于出现知识断层,有利于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真正的让科研走进学生的实际美术教育当中。

(三)重技能、轻能力,美术教育中的误区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最后叨叨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基础课程是以塑造学生多种能力、完善学生对人文、历史、审美、科学等领域的认知,树立服务于社会、国家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构建,如果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单课技能,就是于课改宗旨相违背,如:美术中学生只会画几个苹果、一棵大树,对历史、建筑、人文价值都一无所知的话,那美术课就只是技能课了。

(四)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

美术课改评价体系,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如: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分数、评语、等级、互评等)、教师常效评价体系。单一的用“分数”和“好、差”来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已显的很单薄,这样也不科学,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好的评价体系会增添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和认识到自己身上还存在的不足以及指出日后的发展方向,科学性评价的产生需要教师长期实践、反思、改进教学,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科学的评价标准,也要给每节课做好授课评价标准,这样有利于课改中经验的积累,从而对课程改革中面对的问题看的更清楚。

二、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新课改一改过去课程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的情况。使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新课程除改进了现行教材的不足外,其主要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时间,以便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新课改克服了义务教育课程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涉及美术学科的所有内容,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又非常有限,导致学生的学习特征是快速地掠过所有学习内容,浅尝辄止,基本是无法形成能力的情况。又避免了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程单纯的欣赏学习模式,缺乏实践与创作内容的缺陷。让学生在普通学校美术课程的学习由博返约,体现学生学习兴趣相对集中的过程特征。最终以达到学校、老师、学生都成功的教育效果。

总之,新课改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争取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洪涛:[M].北京《教师道德修养读本》团结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第8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评价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对象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或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方法、结果和解释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与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美术课程教学管理混乱、教学目标层次混淆、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弊端。如何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去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价”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在教学理念范畴内“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诊断、反馈、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等功能。

课程的评价是从一定课程评价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然后把这些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评价的范式。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说明式的。下面笔者围绕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方法、解释、价值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构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评价目的

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构建,首先要从评价目的的改革开始。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所谓教育公平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分配不应该因为受教育者的家庭、社会、政治、文化及体质等差异而造成不平等。二是教育机会的分配要因先天因素的差异而实行有所区别的因材施教。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艺术审美素质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和条件。教学评价要由传统的“甄别选择”转变为“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要保证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少数“超常”学生追求卓越,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二、“他评”与“自评”主体的转变和有机“结合”

美术教育是全社会审美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领导要参与,而且家长和社会各界都是评价主体。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由上而下依次是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而受教育者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单一地变成了评价对象。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依附教师、教师依附学校、学校依附政府部门的评价关系,致使课程评价的主体是直线和单一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要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要鼓励社会成员及学生家长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及政府部门皆是评价的主体,要改变由上而下的直线式评价关系,扩大评价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学校美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采用推行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参照他评,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习自信心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也是改革传统美术教育封闭评价方法的有效措施。

三、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课时约定”

传统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其评价时空观有极大的局限性,是封闭的和狭窄的。

从空间范围来看,传统美术课程的评价着重于课堂内或学校内的教学活动,其学习形式一般是讲授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反复练习,因此排斥社会活动和实践活动。改革后的学校美术新课程是一种内容广泛、密切联系实际的统整性课程,从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转变为广泛运用图书馆、野外、家庭、美术馆、展览厅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场地和各种课程资源,以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而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从时间编制来看,传统的美术课程由于过分强调经典的绘画技能与知识,脱离社会现实,不仅建立了一刀切的教材分类体系,还严格规定了各类教材的时数百分比,这种过于划一的“美术教学大纲”最显著特点就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各自独立,相互联系较少,易于在课堂内按部就班地教学,教材中操作技能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均适宜按固定不变的课时编制,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传统的上课时间表观念,而把上课时间表以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他类型的课程,如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隐性课程等均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教学科目及其课时比例的统配,已进行了重大改革。对于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不作全国绝对一致的硬性规定,把硬性规定改革为弹性的约定,这样便给地方或学校及教师相当的独立编制地方或学校课程的职权。地方、学校、教师或年级可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弹性时间,突破固定不变的课时观念,加强课程及教学的实践活动。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编制及实施要突破“三中心”,所以必须突破传统的课时评价观。

四、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从“注重技能操作”转向“注重素质提高”

美术课程既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既要普遍提高每个学生的技能水平,防止学生两极化,又要使每个学生各种素质都能协调发展。对于美术课程教学的评价要由传统的侧重技能转向注重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按照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应做到既关注“结果、产出”,又关注“过程、效率”。“产出”,即关注最终培养出的学生的数量和水平;“结果”即关注课程教与学的成果;“效率”,即为培养这些学生而付出的人、财、物资的数量;“过程”即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的尊重。影响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教材、学生原有水平、师资投入数量、教学技术手段、国家投资拨款、教学资料与设备等因素。但是,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产出”,忽视了“过程、效率”。由于现代学校美术课程新标准突破固有科目框框,教学内容涉及诸多学科,教学过程需要多种资源,教师需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因此更需要由传统的只关注“产出评价”转变为关注“投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美术教学水平,使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达到美术教育教学要求。

五、从集中的课程评价机制转向课程与教学的“三级”评价制度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课程体制的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机制相应改变,而课程评价机制的改变要以课程体制的变革为前提。

地方政府部门,可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管理政策、课程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编写相应教材,并组织力量督导各级学校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计划并进行评价测验,以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落实。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自然环境与学校环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教学和测验,并开发和选用或编制学校校级课程教材。对于评价的总结果,学校要负责及时地转达给学生、家长及上级有关部门,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地反馈给有关方面,为了解学生,改革美术教学,调整课程政策,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和解决在实施美术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六、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事实判断,应该转向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判断,并且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必须考虑:依据什么样的审美价值来确定评价标准?某种教学活动或者产生的教学过程或结果不能具备积极的价值,即使局部来看是优秀的,或者与我们的某些传统价值观是一致的,也是不能肯定的。目前我国美术教学评价大致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标准的:一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据业已“格式化”的教学模式判断其质量好坏;二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则主要考察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符合的程度,这时的评价标准就是预定的教学目标,其相关的价值取向问题则在评价活动的考虑以外。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

[2]郑林.历史教育评价问题探讨.北京师范大学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

[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U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第9篇:美术课程改革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师美术教学论;中小学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改革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一场深刻的变革,要求教师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将近十年过后,高师美术教学论教学是否适应了“新课标”呢? 

 

一、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之现状 

 

高师美术教育学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其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看到,现在多数美术专业的学生对美术教学论课程的兴趣没有上专业课浓厚,敷衍了事。很多学生最起码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都不具备,如钢楷、粉楷等,以至于授课板书时,常常有损教师之形象。更严重的是此问题并没有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和注意,认为只要有美术基本功底就可以胜任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 

问题的存在,来自于高师师者及教学过程。美术教学论教学施教者尚有人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更没有走进新课程标准,仍然墨守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主宰者,在教学中权威无边且无微不至、尽心竭力。看上去这种传统的做法似乎很尽职,但学生则麻木、顺从或逆反、抵触,在教师的牵引、灌输下被动地接受,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被扼杀。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依据固有模式传授现成的知识、演练技能,必须认识“能动性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讲授教学方法的只是空谈理论而不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必须变权威为平等,变控制为合作,变独奏为伴奏。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之现状 

 

为了贯彻执行《牡丹江师范学院实行三学期制、增加社会实践学期管理办法》,以实施“质量工程”开展社会实践为契机,以推动高师教学与基础教育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推动大学生实践工作与教师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为目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中探索师范专业改革发展之路,开拓师范专业生存发展空间。笔者对牡丹江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五中学、新华小学等学校进行了美术新课程实践调研。 

调研采取与主管副校长、主管主任、美术教师、美术班主任、学生交流、听课等形式进行。基本情况如下: 

1.各中学基本按要求开设美术课,有的学校还开设了专业班、特长班、加强班等,有的学校专业升学率也很高。 

2.教师教学都执行了新课程标准,主要授课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高二主要是工艺、书法、雕塑、数码四大模块。但多数教师教法传统,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不够,有的专业技能、技法不能充分展示到位。 

3.有的学校专业教师尚缺乏,专业仪器设备不足,不能全部按要求开课,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美术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大打折扣。 

4.笔者所走访的小学则令人耳目一新,美术教学成果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健康的墙体彩绘、每层楼道的学生美术作业、美术工作室里丰富多彩的学生作品等。在观摩各年级美术课教学时,常常会使人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每间教室:低年级注重童真童趣教学,课堂上时时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高年级鼓励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采用讨论、分析、比较、观察、分工合作等多种形式,基本上不给学生出示范画,进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拓展学生思维,课后进行适当的课后延伸。 

三、适应新课程标准,高师美术教学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国民美术教育,是培养公民必备素质能力的教育。换言之,它不是以培养几个画家为目的的教育,而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潜能,真正地使每位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所以,教师上课首先要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传授知识,适当降低难度,不可太专业化,既要注意与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注意与高考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美术有用,能学以致用,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上课要情感投入,关爱学生,以情打动学生。在教学方式上要变化多样,在教学方法上要生动活泼,教师要以精致的范作吸引学生,以动听的讲述和熟练的演示激励学生,以具有启发性的引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索,以机敏的智慧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成功的愉悦促其兴趣更浓,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就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高师美术教育改革责无旁贷,美术教学论教学改革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1.为了适应中学美术新课程的改革,高师美术教学论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也要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除了学好在学校所学的所有专业,还要考虑到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新增内容,还应该增加手工、陶艺、媒体艺术等,并充分了解中小学教材。 

2.美术教学论教学要贯彻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美术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应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获得人生发展的动力。过去教师是将自己学会的知识想方设法教给学生,而新课程教学的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完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习活动的方法、技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3.美术教师除了胜任美术教学工作,还应胜任诸如美化校园、美化教室、美化板报、布置会场、搞展览等工作。学校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小学。要求美术教师是全能的美术师。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有熟练的专业技巧、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并能在课堂上进行准确、生动、迅速的演示。教师熟练地演示,对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它是美术教师威信的支柱。任何美术教师都不可能对美术领域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对课堂上演示的内容必须熟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自已的“一专多能”。“一专多能”是以一技之长迁移到其他课业的技巧上,形成多方面的美术能力。“多能”是博学、博会,对教材涉及的各种艺术形式技法都会,都能胜任。美术技能区别一般的动作技能,不仅在于它的动作性,而且在于它具有心智性特点。例如,握笔画线是动作技能,但将线条变为树枝形态,且美,既要有技能功力,也要有智慧。所以,美术技能是智慧技能。美术教学很多课业是技能训练,如绘画、泥塑、剪纸、立体造型、木浮雕、绳编、扎染、蜡染、撕纸等,这些技能,只有从美术学科教学中有所悟得,在美术教学论教学中得到强化,否则难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规律,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才能获得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