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勤工助学范文

勤工助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勤工助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勤工助学范文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存在的不足这些年来,尽管很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强了实践教学,但大多不尽如人意,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反映,虽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实习条件、实习基地以及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感觉学校里学的知识和工作实际相差较远,以致于上无高深的理论,下无一技之长,真所谓“高不成,低不就”。经过近几年的探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课内实训。营销专业的一些课程,除安排理论教学外,还安排实践教学。凡安排有实践技能教学的,均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课内实训一般采用案例分析、演说、习题等形式开展。与过去教师一味满堂灌输理论相比,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仍然远离营销实践,仍有隔靴搔痒之感。另一方面,由于实训教材或辅导书的严重缺乏,开展实践教学没有依据,没有系统化,教师凭自己的理解能力零星作战,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测评和考核,教师做得好坏一样,很难调动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第二,模拟实训。借助于模拟软件,在校内的实训室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公司业务、营销方案等模拟,通过模拟,使学生了解了业务流程,增强了感性认识,但是,模拟实训最大的缺陷在于它是静态的,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营销实践最终要面对的是市场,解决人的问题。

第三,校外实习。一般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再加上暑假2周时间和毕业前一学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工商企业单位,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每次均有相应的实习内容,学校及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均有指导老师对其加以指导。但是校外实习也存在着问题,主要是实习基地不稳定。由于校外实习基地大多属于企业或个人所有,企业和个人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不可能无偿地提供给学生实习;同时,由于营销岗位本身的特点,企业很难在特定的时间内安排大批的学生实习。这样,一般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而接受的单位主要是一些“面子基地”“关系基地”,学校又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同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达到互利互惠、可持续发展,从而打通实践教学的瓶颈。因此,要真正使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使学生毕业时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而高校红红火火的勤工助学活动不仅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也为我们的实践教学打开了另一扇门。

二、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勤工助学扫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国际性商贸名城义乌市,是一所工商贸易学科优势较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以“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为人才培养原则,依托中国小商品城和义乌众多知名企业,坚持开放式办学。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是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已不限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也从传统的校园内的清洁工作,图书馆、公寓的管理助理走向了社会,学生更多的是在校外从事兼职。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勤工助学、参与实践的意识非常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义乌市场提供的机会。勤工助学不仅使家境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工作经验,增长了才干,涌现了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学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重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经过调查了解,我院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勤工助学参与面达到近100%,工作时间主要安排在课余、节假日和寒暑假,岗位基本集中在商品或服务推销、商场或企业的节假日促销外展活动、协助商开拓市场等营销一线岗位。因此,参加勤工助学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市场,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具体的岗位上真刀真枪地从事营销实践,这样的实践解除了隔靴搔痒之短,弥补了前述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但是,目前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还处在自发的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管理。

(一)自发性与盲目性每年新生入学后,会有大批学生加入到找兼职的队伍中,大一新生由于在对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以及义乌市场缺乏了解,使兼职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勤工助学的出发点还不够明确“勤工”是为了“助学”,在经济上帮助自己完成学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部分学生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仅限于此,他们比较看重勤工助学带来的经济上的改善,而并不看重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得到锻炼的无形价值,不能自觉地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勤工助学的实践结合起来。

(三)学习与工作存在矛盾勤工助学活动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有时为了繁重的业务而不得不临时请假,因此,部分学生处在“兼职过关,学业受累”的困境之中。

(四)产生心理问题社会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带来成功与失败。在从事兼职工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自我调适不当,一部分学生或由于成功而沾沾自喜,或由于失败而一蹶不振,造成心理的失衡。

三、将勤工助学纳入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加强引导和管理一方面是学生勤工助学红红火火,另一方面是学校专业实训资源缺乏,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实践活动绞尽脑汁却仍然效果不理想。如何用新的思路将学生校外兼职的资源转化为学校专业实训资源,使学生的勤工助学由自发走向自觉,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在于将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纳入到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加强引导和管理。

(一)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勤工助学的意义今天,我们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意义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困”,而应该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角度,把勤工助学作为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途径。因此,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打工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通过打工,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贫困的摆脱,还能获得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勤工助学活动作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既能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促进知识结构趋向合理,又能帮助自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被社会所认同。

(二)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的引导和管理

1.根据岗位分布配备指导老师。成立由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组成的“营销实践指导小组”,分别为从事不同岗位的小组配备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要建立学生勤工助学档案,收集学生实践反馈信息,定期召集学生集中交流实践经验,讨论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撰写工作日记,并且根据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提炼岗位技能,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工作提出目标并指导学生努力达到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将实践与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相结合,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打工中去,将自己的智力优势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使打工从单纯的低层次的劳务型向智力型与劳务型并举的方向转化。引导学生在钻研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打工的体会,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实际,有选择地重点掌握一些如计算机、外语等应用性知识,从而培养自己打工的竞争能力。引导学生在打工中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应对策略,学习他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从而积累做人与做事的一些技巧,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选择适当的岗位,低年级学生应以劳务性、服务、事务性工作为主,主要培养自立能力、社会意识和劳动观念,而高年级学生应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性等工作,侧重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2.收集整理学生勤工助学资料,编写学生营销实践案例。指导老师在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学生实践的素材,通过集体交流、个别沟通指导,阅读学生的工作日记等方式,善于发现学生工作过程中有价值的案例,根据相关课程的理论,编写营销实践案例。通过案例讨论,将部分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带进课堂,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体验和锻炼。来源于学生营销实践的案例比书本的、网上的案例更加生动、具体,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更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教学资源。

3.培养品牌学生,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努力培养那些工作出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同学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取得更好的成绩。挖掘品牌学生工作中的创新精神,吃苦精神,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提炼出共性的规律,总结他们成功的素质,使我们的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说服力。

第2篇:勤工助学范文

一、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 一)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更在于提升个人能力,首先勤工助学活动增加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拓宽了学生视野,充实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以及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

( 二)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高校里绝大多数心理存在障碍的都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形成了自卑心理,与同学缺少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因为自己是贫困生而怨天尤人。通过勤工助学则能让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缓解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 三) 增强学生专业技能

家庭贫困学生通过参加适当的勤工助学活动,经济问题得到缓解,学生就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掌握一技之长。一些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岗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查漏补缺尽早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二、当前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勤工助学岗位缺失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校内都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但能为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偏少, “僧多粥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学校提供给贫困生的大多岗位层次相对较低,种类较为单一。

在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数量也很有限,较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是家教,偏少的岗位也造成了校外的中介机构泛滥,缺乏统一管理及监督,向学生收取高额介绍费,工作不固定、工作时间长、收入与事先说的不符等现象频出。学生利益难以保障,安全更难以保证。社会参与意识不够,除了国家,政府支持外,其他方面支持力度很小。

( 二) 勤工助学体制有待完善

1、目标群体不明确

当前我国高校对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对象认定模糊。贫困生,特困生的标准相似,评定很模糊,对工作的指导性不强。而且我国家庭经济收入透明度不高,这些都给评价学生及其家庭经济状况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同时勤工助学活动只为困难学生设定,其他学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应为那些有意愿锻炼自己,渴望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学生考虑,这一点美国大学生做得很好。

2、组织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勤工助学工作普遍缺乏完善的组织管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大多由学生处老师兼任,这样就导致没有专人对勤工助学基金进行筹措,对勤工助学岗位进行扩充和管理,对学生勤工助学与用人单位提供规范的中介服务。这种没有专门机构的设置,使勤工助学工作缺乏统筹与谋划,让勤工助学工作在学校总体布局上偏向于次要位置上。

(三)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育人效果不明显

开展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提升自身素质。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只是从缓解学生困难角度出发,没有普遍认识到应当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没有相对应的奖惩制度,盲目追求岗位数量,工作质量无人监管,使得部分同学获得了勤工助学岗位后,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缺乏敬业精神。

三、勤工助学体系的优化思路

(一)开拓思路,拓宽渠道

随着勤工助学的内涵不断丰富,高校应开拓思路,积极推进勤工助学的基地化、产业化建设,转变劳务型岗位为智力型岗位。第一,设立勤工助学基地,充分利用并积极整合资源,与校内后勤、餐厅以及校外信誉良好的用人单位展开长期合作,形成规模效益让学生得到更多岗位和收入。第二,勤工助学产业化,通过优惠政策给勤工助学产业以宽松的发展空间,通过运作使其持续发展,不断增值,维持勤工助学的生命力。第三,高校可让勤工助学学生参加助研、助教等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组织力。

(二)完善体系,规范制度

勤工助学活动全过程的想关政策,统筹一致,规范有序,制定完善的贫困生认定程序,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考核量化、跟踪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把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工作情况记录在案,使勤工助学工作做到有效化、制度化、规范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促进勤工助学工作管理手段网络化,为困难学生搭建网上交流招聘平台,也有利于大家进行监督。

(三)转变观念,注重育人

第3篇:勤工助学范文

关键词:勤工助学;资助育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开设实验的班级越来越多,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断更新,实验仪器紧跟时展,实验课时相应有所增加,因此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专业,更具创新性和挑战性,而大部分高校存在实验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不利于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还有可能影响高校实验教学的质量[1]。因此在高校实验室中设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成为许多高校纷纷采取的措施[2-6]。一方面勤工助学的学生协助实验技术人员完成实验室的相关工作,缓解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勤工助学的工作经历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困难。笔者就多年来在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工作经历,秉承“资助育人”的精神,对参与本实验室工作的勤工助学学生的培养工作进行探讨。

1勤工助学学生的选拔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来获得经济报酬以给养自我和完成学业的贫困资助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等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方式[7-9]。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学生处通过开设“招聘会”的形式,对校内近200个用工单位设立10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吸引全校学生前来应聘,实现学生与用工单位代表面对面交流,通过招聘情景的模拟,既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及现场应变能力,也间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实践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室主要承担了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学等11个专业共40多个班级的物理化学实验课,实验室总面积为558m2,仪器150多台套,开设11个基础实验和1个研究性实验,实验室技术人员2名,每学期招聘4~6名勤工助学学生到本实验室工作。当代大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金钱并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更多学生参与的目的在于能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10]。在招聘的过程中,我们先向学生介绍本实验室的情况以及工作内容,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专业对口的贫困生。

2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

勤工助学学生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前,必须经过实验技术人员对他们的岗前培训,包括日常礼仪、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实验室安全等培训。日常礼仪培训包括:着装整洁大方,谈吐得体,举止文明,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请假,在岗期间不玩手机,不大声喧哗,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热心帮助他人,礼貌对待每一位来实验室上课或咨询的老师和同学等。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主要内容为电脑文档的简单处理和打印机复印机的使用。由于物理化学实验室涉及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大型仪器和气体钢瓶等,在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安全教育中突出讲解这些试剂和仪器的规范操作,安全用电知识,消防设备的使用,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等,使勤工助学学生具备化学实验工作者的必备知识。

3勤工助学学生专业技能的层层提高

参与本实验室工作的勤工助学学生的专业大都是化学化工类的,他们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实验室的工作都比较有兴趣,一般会在实验室工作2~3年,大四时忙于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他们会退出实验室的工作。实验室开设的课程是他们大二时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对他们的分工上有所不同,从而达到对他们专业技能的层层提高。大一的勤工助学学生主要是熟悉实验室的工作,完成实验试剂的配制与摆放,实验仪器的调试与维修等。大二的勤工助学学生主要负责基础实验教学的辅导工作,在他们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时,参与一定的教学辅导工作,能大大促进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巩固专业知识。教学辅导工作主要是在实验教学老师忙时,勤工助学学生来到实验室辅导学生实验,回答学生问题,以及非上课时间个别学生来实验室补做实验时的辅导工作,这要求勤工助学学生对所做的实验非常熟悉,从实验原理到实验操作,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大三的勤工助学学生主要负责协助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项目的改进工作和新开实验的调试工作,以及药品库的整理工作。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是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学校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实验改革项目,大三的勤工助学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后,能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以一个学生的角度给出良好的建议,并协助老师修改相应的实验讲义。对于实验室新开设的实验,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研究性实验,每年开设的内容都有所不同,大三的勤工助学学生能协助老师根据实验方案完成研究性实验的调试工作,以最佳的实验设计内容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获得良好评价。在对药品库的整理工作中进一步了解化学实验药品的性质,能区分酸性试剂、碱性试剂、金属盐、无机盐、有机试剂及易制毒试剂等。

4勤工助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注重其专业能力,还注重其品德修养、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11-12]。在与勤工助学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这些出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在个人发展上往往存在缺乏自信心,胆子小,不善于表达等不足,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我们实验技术人员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及生活困难等,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着重培养他们自信自立的品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在表达能力方面我们要求他们大二时参与的教学辅导工作,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其表达知识的能力。在团队意识方面,由于实验室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相对繁琐,勤工助学的学生除了完成自身职责的任务外,经常会有一些临时性工作,这就需要他们与实验技术人员、工作伙伴相互协调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体会了劳动的快乐,也具备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13]。

5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让勤工助学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实验室的安全问题,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还应在学生到实验室工作时,安排有实验老师陪同,老师既指导学生的工作,又保护学生安全。另外,对勤工助学学生的考勤工作应严格把握,学生的考勤与他的报酬相关,需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以免造成工酬分配不当的情况,但又需确保每人每月不超过40h工作量,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6结语

在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选拔与培训工作,他们的专业都是化学化工类的,一般自愿在实验室工作2~3年,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他们大二时的学习内容,因此我们按年级给他们进行了不同的分工,大一的勤工助学学生负责试剂的配制与摆放,大二的勤工助学学生负责基础实验教学的辅导工作,大三的勤工助学学生负责对实验项目的改进工作等,达到了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层层提高。经过2~3年在实验室的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由大一时的胆小怯弱到大三时的从容大方,由大一时的年少无知到大三时的成熟稳健,这些蜕变对他们人生的意义是长久而深远的。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及实验室的熏陶,多数的勤工助学学生毕业后去到优秀的工作岗位上班,他们也会经常回母校回实验室,给师弟师妹们传经送宝,我们的勤工助学活动真正做到了“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达到了解困、助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笑霞,陈红英,张以顺.高校教学实验室学生助理的管理与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3):149-150.

[2]王玮,李亚薇,张艺山.完善学生助理制度促进高校与学生双赢[J].北京教育:德育,2012(6):34-36.

[3]劳媚媚,陈如麒,徐军.学生实验员助理参与实验室管理的模式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16-118.

[4]罗志高,刘树郁.探索新校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助理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149-152.

[5]程璐,刘树郁.打造学生工作团队突出中心管理特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100-102.

[6]魏伟,胡玮.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130-132.

[7]郝菲菲.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及功能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3):12-14.

[8]程启平,王世红.对当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3):18-19.

[9]邓文婷.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功效再造[J].高教探索,2016(1):95-98.

[10]闫琼.大学生深度参与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47-249.

[11]陈中.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5):24-26.

[12]王继芝.拓展学生实践路径,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302-304.

第4篇:勤工助学范文

关键词: 勤工助学 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但能为贫困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而且能为学生提前踏入社会、了解社会搭建桥梁,体现教育与劳动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立自强意识的增强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勤工助学系统开发的意义

勤工助学传统的运行模式一般是经过认定的贫困生将勤工助学申请表送至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根据用工单位的需要进行推荐或用工单位根据学生提供的基本信息进行选择。然而勤工助学管理系统的构建改变了传统的用工模式,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学生信息的及时整理归档、用工单位用工需求的、学生的工作安排、工资的发放和查询等。勤工助学系统的开发打破了传统的运行模式,使此项工作逐步走向了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另外,勤工助学系统的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也是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体现。

2.勤工助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基于Web的勤工助学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的平台为校园网,所需的中心数据库依托学校的中心服务器,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勤工助学管理部门、用工单位和学生的动态交互,实现对用工部门需求信息的和管理,勤工助学学生信息的整理和、学生需求岗位的申请和分配,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及用工单位对学生勤工助学情况的评价等功能。从管理和需求的角度分析,系统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模块:系统管理部门、用工单位和学生。

系统管理部门的人员主要负责对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进行维护、添加、删除和归档,同时根据系统设置的管理权限进行工资的发放、数据汇总统计、数据查询等。用工单位通过系统进行用工需求的、学生信息的查询和筛选、学生工作情况的评价、学生工资的制作等。学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岗位的申请、选择、工资的查询等。

3.勤工助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结构

勤工助学管理系统采用MVC进行开发设计,M是指数据模型,V是指用户界面,C则是控制器。使用MVC的目的是将M和V的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C存在的目的是确保M和V同步,一旦M改变,V就应该同步更新。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系统结构更清晰,分工更明确,有利于系统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3.2系统的模块设计

按照系统的功能需求,勤工助学管理系统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功能模块。

(1)用工单位模块:主要用于用人单位岗位的添加和修改、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并录用;还可以对学生工作情况进行管理,如录入学生工时、查询岗位不同期限内的工资、学生工作情况的评价等。

(2)学生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各部门岗位信息的,提交岗位申请或岗位的退选、工资的查看、密码的修改,还可以对个人的信息进行维护。

(3)管理员模块:主要用于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如添加勤工助学学生的信息、用工部门主管的信息、查询不同部门、岗位学生的工资等。

3.3系统的实现

(1)用工单位模块

用工单位根据系统设计的端口进入后台将本部门所需的人数上报勤工助学体系管理员,管理员根据各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工作人员数设置用工单位的人数上限,用工单位在基本信息管理界面岗位的数量、工作时间、对勤工助学学生的要求等;用工单位在添加岗位、修改岗位界面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岗位数并将信息供学生选择;用工单位在学生工作信息评价界面及时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发放学生的工资和决定该同学是否留用,学生工作情况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工作质量、工作态度、被投诉情况和考勤情况,每项设置优良差三个等级。录入工资界面提供工资计算功能,每月工资总额为320元,工作时间最高不超过40小时,倘若差评等级一次,工资减5元,以此类推,差评5次系统提出预警,用工单位对学生进行辞退,评价等级为良好5次减10元。每月的工资计算公式为8元*工作时间-评价等级,用工部门根据学生上报的工作时间进行核算。

(2)学生管理模块

学生在基本信息管理界面填写学生的姓名、学号、银行卡号、专业、特长、贫困等级、电话等信息供用工单位选择;学生在申请岗位界面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信息提出申请,供用工部门选择;学生在岗位退选界面对于用工单位或系统管理员提供的岗位信息判断,对于不符合自己的岗位提出退选需求;学生在查看工资界面每天对自己工作时间进行签到,及时将工作时间上报用工单位管理员,系统提供每月工资查询清单。

(3)管理员模块

系统管理员在添加学生界面对全院申请勤工助学学生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对特殊困难学生(如:孤儿、父母病重等特困学生)进行推荐;在岗位管理界面对用工单位申请的岗位数进行上限的设置;在基本信息管理界面用工部门需求信息、勤工助学用工安全要求等信息;在查询工资界面对各部门上报的工资进行审核汇总发放。

4.结语

勤工助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完成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必要功能,解决了人工操作时信息不及时、供需双方不能双向选择、学生与系统管理员沟通障碍等诸多问题,为学校勤工助学工作发展提供了信息化平台,提高了勤工助学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学生和用工单位提供了服务,将管理人员从传统的手工操作中解放了出来,勤工助学管理系统已经成了学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宋华斌.勤工助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1(6):226-228.

[2]李小强,张朝晖.勤工助学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学术探讨,2013(10):29-30.

[3]邓彩红,李晓楠,吴同帅,张李军.基于ASP_NET的勤工助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3):7858-7860.

第5篇:勤工助学范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勤工助学 意义和作用 问题 建议

On College Library Work-study

LIU Xingqiao

(Library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libraries in college students' work-study activities, proposed work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work-study proposal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is work.

Key words college library; work-study; significance and role; problem; suggestion

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入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各方面层次人才需求扩大,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扩大,随之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也得以不断兴起和发展壮大,使得图书馆成为学校内部提供给勤工助学者岗位的“大户”。①勤工助学的学生一方面成为高校图书馆人员中一支不可或缺失的力量,促进了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值得关注与研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有利于其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1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勤工助学上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在不影响学业的条件下,通过参加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服务以及其他合法劳动获取一定经济报酬的活动。②勤工助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勤工助学对于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1.1 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我国高等教育费用基本自费,普通专业学费大约在5000~ 6000元,而艺术类的学费更高,大约每年一万五千元,高昂的学费对于贫困山区或农村学生而言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让他们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并获取一定报酬,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

1.2 解决图书馆人手不足的问题

高等院校扩招后,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图书馆工作越来越繁重。读者群扩大,而对图书馆的工作越来越高,就我馆图书馆内的书库管理工作,目前,一半是勤工助学的同学来完成,经过实践,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图书馆人手不足的问题,让还回来的图书尽快上架,更快流通起来。③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一个毕业生走入社会,进入用人单位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人是群居在一起的集体,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何单位,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取得与领导、同事或客户理解与支持的桥梁,甚至对一个人的晋升起到关键作用。④

图书馆作用一个窗口单位,可以充分锻炼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协调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体现的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也是一名员工应当具备的关键素质。

2 学生在勤工助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适应岗位周期较长

勤工助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大一、大二,他们在中学时为了学习有些事情是父母包办,而在大学时锻炼才刚开始,动手能力较弱,高校图书馆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个简单而实际非常繁杂、需要有耐心的工作,需要不断积累和摸索经验才能做好的。否则,适得其反。例如:阅览室打包看似简单,实际上还要知道的东西相当多,首先要知道该种杂志是分为半月刊、刊还是年刊、半年刊等,再根据打包要求2.5-3.5CM的厚度将一年的杂志平均分配,再打包,最后写上索取号,以及哪一期至哪一期。有的同学在打包时不按要求来做,打包厚度不均,日期混杂,帮倒忙,打包后重拆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工作效率。⑤

2.2 岗位设置偏机械劳动,学生缺乏积极性

在高校图书馆岗位设置大多偏重机械劳动,体力劳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觉得干这种体力活没有成就感,自己的才干难以彰显。时间久了,大多数学生抱着得过且过,心不在焉的心态,甚至交代的一个小时的活磨磨蹭蹭到两三小时完成,这种状况使得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2.3 存在自卑心理

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自卑心理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引起的内心自卑,另一方面则是觉得自己在图书馆工作要时常面对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他们有种难为情甚至自卑心理,这种心理误区首先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业,其次也影响到图书馆工作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针对勤工助学问题的几点建议

随着勤工助学活动不断深入开发、壮大,问题的产生也引起了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重视,在不断探索中各高校也制定出不同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出现的各种问题。

3.1 开展岗前培训

勤工助学学生初次上岗,对图书馆工作完全不熟,要想使其迅速进入状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岗前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另一方面是图书馆业务技能方面。图书馆对于勤工助学的学生应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他们热爱图书馆工作,自觉遵守图书馆劳动纪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图书馆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包括图书馆基本技术和方法等的培训。作为一个图书馆勤工助学者首先要熟悉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和整个布局,其次要掌握基本的文献和图书种类的分类编目、索书号含义及本馆文献的排架方法等便于开展工作。各个部门有不同的要求和内容,例如我馆就有采编部、信息部、流通阅览部、技术部四个部门。采编部要了解分类编目、录入、贴条码、磁条等。流通部要熟悉图书的分类、排架、书库的整理上架以及卫生清洁工作等内容;技术部要了解设备的运行、软件的应用及网络的维护等内容。

3.2 工作中耐心引导,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沟通能力⑥

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指导勤工助学学生帮助读者如何正确使用借书证,如何检索查找所需图书,当读者违规借阅等情况下如何与他们沟通协调,这样既能增加他们工作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提升图书馆良好的服务形象。

3.3 实行公开招聘,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

勤工助学工作在高校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实行公开招聘制度、优胜劣汰。

招聘勤工助学的学生首先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实行贫困生优先,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之前图书馆把需求信息在学校信息栏公示出来,有意愿的学生可首先向学院递交申请,然后由学院初审推荐,再提交图书馆审核,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面试,面试合格报送主管领导或学校相关部门批准。

通过招聘之后进入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学生,在工作之中图书馆同样也实行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岗位责任责任制就是要岗位职责要具体到各个部门,各个小组,任务要分配到人。考勤制度就是要有专门的老师或学生小组长对其成员进行考勤,学生到岗时签到。奖惩制度要以奖励和正面考试为主,对于工作表现好、热爱本职工作、出色完成任务的学生,不但有口头表扬,而且还要有物质奖励。这些措施以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促使大家向先进学习,提高勤工助学工作的自觉性,促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4 人文关怀,心理引导

针对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管理人员应当给予及时引导,图书馆可以有条件地组织勤工助学学生举行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密切交流,也可以利用开会、培训等机会,让学生们认识到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和宽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些自卑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与他们谈心,帮助其以乐观态度看待自己的家境,以一份平常心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使整个图书馆工作在轻松和谐中运转。

4 结语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活动,不仅为勤工助学学生提供了工作机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让双方取得双赢。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勤工助学活动健康发展。⑦

注释

① 叶文微,林健.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45-147.

② 田春燕.图书馆与读者互动双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4):81.

③ 刘云惠.浅析对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的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9):70-71.

④⑥田巍,赵云启.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管理方法新探[J].学生管理工作,2010(21):186-187.

第6篇:勤工助学范文

勤工助学作为学生资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学生经济来源问题、锻炼动手能力以及培养自立精神,尽早适应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中,80%以上有勤工助学的需求。勤工助学已不再是贫困同学的专利,而成为很多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参加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偏低,曾经从事过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平均比例只有30% 左右,而长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的也仅仅只有13%。这些数据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国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问题出在哪里?

社会对勤工助学的支持不够。每个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都会如火如荼地以各种形式开展,其中安全有保证、既贴近社会又有经济收益的勤工助学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但社会对此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很多高校勤工助学部门都呼吁,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急需得到更多社会支持。

提供兼职岗位的企业少是制约勤工助学开展的一大瓶颈,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低,则影响了勤工助学开展的效果。假期期间,有些单位提供的薪水太低,例如一些宾馆月工资在500元以下,大超市一个小时4元左右。而且多数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学生感到无用武之地。

与企业沟通难,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也存在问题。虽然国家下发的一些文件中多处提到要支持大学生勤工助学,但却没有实施细则,很多问题都得与主管部门协商解决,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缺乏具体的操作依据,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沟通效果。

大学生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不够。我国大学生经济上的自立意识仍比较薄弱。有调查发现,目前95%以上大学生学费、生活费主要依靠家庭负担,并且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家庭这样做理所应当。他们作为高等教育的最大获益者却不愿或很少为此负担成本。在传统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分子脱离劳动,这种文化影响不可能立刻销声匿迹。另外,旧的高考体制中,大学生几乎被国家包下,其学习、生活很大程度依靠国家,经济问题学生几乎不操什么心,也就没有多少参加勤工助学的必要。可见,自立意识薄弱是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人数偏少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因。

我国大学生认识普遍存在误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影响自己的学业,并把它作为自己不参加勤工助学的一条重要理由。从理论上讲,一周拿出4~8个小时进行勤工助学会给学业造成影响。 但是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这些时光花费在上网、看小说、侃大山、聚会、跳舞以及谈情说爱上。说穿了,就是用“影响学业”来给自己的懒惰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有调查显示,50名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中,60%的学生成绩大部分在良好以上,只有6%左右的学生的成绩出现过不及格。所以勤工助学和学习只要处理得当,二者完全可以兼顾。在一些应用性强的学科中,如果从事对口专业的勤工助学还会促进专业学习。

勤工助学的岗位不足。我国高校勤工助学范围偏窄,岗位较少,稳定性差。目前,勤工助学活动局限于家教、促销、做点小生意等,学校提供的岗位如图书馆管理、卫生区清洁、“三助”(助教、助管、助研)等,从整体状况上存在范围窄、岗位少、稳定性差等特点。这主要是:第一,旧体制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勤工助学,学校、学生、社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做法;第二,我国现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许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劳动技能的欠缺,在某种程度上参与社会竞争尚感力不从心;第三,社会还没有形成大量使用钟点工的习惯。

勤工助学的管理不够规范。我国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有些大学虽已成立了勤工助学指导委员会,但尚处于起步之初,真正面向社会,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担任中介角色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寥若晨星。这样使学生与企业之间联系不够,信息不畅,直接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报酬高低不便协调。甚至有些不谨慎的大学生还因为涉世不深被用人单位压榨,更严重的还被引入陷阱。

国家劳动部于1995年的309号文件《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一条文说明,在校学习的学生尚不具有劳动主体的资格,其勤工助学期间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适用劳动法律规定。一旦发生纠纷,大学生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诉讼,这对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没有充分的保障。如今,勤工助学在大学生中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市场,但由于学校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并不鼓励及有关法规的“模糊性”,给规范和管理这一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外,虽然勤工助学现在主要面对的是贫困大学生,但实际上全部在校生都希望得到这种锻炼,高校勤工助学亟待系统化。

不能很好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提到勤工助学和学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在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的同学中间,有1/5的同学选择有时为了工作需要而逃课,说明他们是看重这份工作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们不愿放弃这部分工资和这个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也许是他觉得所逃的这门课较之打工给他带来的利益不大。而同时也有1/5的同学选择了绝不因为工作而影响学习,这表明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在对待大学的课程时,是非常认真而踏实的。但由于受精力、财力、心理素质、阅历、经验等的局限,不少大学生都很难恰当地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关于勤工助学发展的对策

提高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思想认识。加强宣传,转变观念,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不仅仅是一个组织问题,更是一个大学生通过服务于社会增长才干、培养自主意识的过程。因此,学校、社会要加强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使学生转变观念,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使更多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勇敢地走向社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拓展勤工助学岗位。挖掘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各高校要整合校内资源,规范勤工助学岗位,建立勤工助学基地,积极在校园内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要结合人事制度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学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吸纳学生参加校内实验室、校办产业的有关工作,使学生的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要加大力度,选派学生承担后勤服务、校园秩序维护、公益劳动等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

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学校应鼓励大学生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为学生到校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创造条件。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优势,联合有关方面推进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通过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大力挖掘社会资源,以组织勤工助学招聘会等方式动员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信息服务。学校学生处和团委要明确专人承担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的工作,指导学生会成立学生勤工助学协会等组织,鼓励他们对外联系、自我服务。

加强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强化管理体制。各高校要把勤工助学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和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学校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各职能部门参与、团学组织协助的管理体制。其中,学工、教务、科研、后勤、团委等部门承担着主要职责。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勤工助学中的重要作用。

健全管理机构。各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作为对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的专职机构。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学工、教务、后勤和团委干部共同组成,可设专职工作人员编制。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具体负责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管理,负责勤工助学专项经费的筹措、管理,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提供各项服务等。要为勤工助学服务中心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相关设备,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转。

加强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保障,加大专项投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学校每年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纳入学校预算,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校内开展勤工助学的部门可从自身的管理费用或其他收入中,按有关规定支付学生的劳动报酬,经费不足的部分,由学校勤工助学基金予以解决。

维护学生权益。要采取严格审查资格、签订劳动协议等切实措施,确保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以保护。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和使用学生的过程进行监督,对有损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应予以纠正甚至取消用人单位招聘学生勤工助学的资格。要保证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时依法享受劳动保护,禁止学生参加高空作业、污染严重、放射性强等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威胁的工作以及其他不适合学生承担的工作。要切实保障学生勤工助学应得的合理报酬,防止克扣和拖欠。

第7篇:勤工助学范文

关键词:勤工助学系统;管理;Python程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093-02

学生的勤工助学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大多依靠手工或者单机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的管理方式也发生相应的改革,原有的勤工助学管理方式的弊端不断凸显――效率低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等[1]。因此,开发勤工助学系统是必要。

1 勤工助学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涉及三方面角色: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2]。学生注册勤工助学系统,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如姓名,学号,所在班级等。注册完成之后学生通过助学系统这个平台找到合适的岗位,进行申请,申请通过即得到这个岗位。最后每次完成工作后,填写工作时长。教师需要勤工助学的岗位,包括岗位的地点,工作时间;审核学生提供的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根据相关记录,进行结算。

通过上述管理过程描述,系统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1)勤工助学学生信息管理,即学生基本信息管理。2)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即学校各部门助学岗位的信息管理。3)勤工助学工作管理,即学生工作时间管理。 4)学生薪资结算。

2 勤工助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功能模块设计

勤工助学系统分为三种角色:管理员、教师以及学生。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

1)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用户的用户名、密码、工作时间、以及工资信息;具有修改、删除用户信息(工时相关信息除外)的权利;进行学生薪资结算。2)教师具有查看学生个人信息、学生工作信息;审批确认学生工作时间的权限。考虑到勤工助学系统公正性,教师不具有修改学生工作信息的权利。3)学生可以查看、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工作时间。

2.2 系统设计

系统基于Python 3.4环境进行开发,Python语言具有开发快、语言简洁、代码简单等优势;并且可以通过模块对代码进行封装,从而实现在不同系统下运行。

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使用了Easygui和Py2exe两个模块。Python.easygui模块用来实现访问的图形界面化。Easygui提供的choicebox、buttonbox等模块可以将程序以图形界面的形式呈现出来。Py2exe模块在程序的封装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模块可以将Python引用的easygui等模块打包,和源代码进行绑定,最后形成常见的exe文件格式,实现程序的兼容性。同时,程序调用filebox模块来实现临时数据的存贮。

系统使用文本文件存放数据。其中,user、time、work三个文本,分别用于记录用户信息、工作时间、以及薪资。若程序第一次执行,系统会自动生成这三个文件。在保存过程中,程序会将用户信息以用户名、账号、密码的形式存入到文本文件中,统一的格式可以确保信息读取正确。

2.3 系统功能实现

[以下为系统主函数代码:

choices_want = ['新用户注册', '登录系统','使用系统', '退出系统']

while True:

if want == choices_want[0]:

Create_Newuser(career, file_name, file_user)

if want == choices_want[1]:

Now_user = Log_in(file_user)

if want == choices_want[2]:

Use_system(Now_user, file_name, file_time)

if want == choices_want[3]:

time_end = int(time.clock())

End_system(time_start, time_end, Now_user, file_time)

break

want = g.buttonbox(msg, title, choices_want, image = 'logo.gif')

… ]

其中,choices_want列表中存放程序中主要功能按钮。分别为注册、登录、使用和退出。当用户单击相应的按钮时,系统会分别调用Create_Newuser()、Log_in()、Use_system()、End_system()四个函数,整个过程嵌套在while循环中。另外,在用户成功登陆系统时,系统会调用time.clock()函数,根据本地时间开始计时;在用户退出时,系统再次调用time.clock()函数获取时间,并通过time_switch()函数自动计算用户使用系统的时间,并累加记录到time.txt文件中,方便工时和薪资的查看和计算。

4 结束语

信息化和智慧化是大势所趋,勤工助学系统的开发为高校助学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一方面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第8篇:勤工助学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勤工助学;贫困生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公办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等优质教育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及其资金兴办的新型高校,是普通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教发[2003]8号文)。自1999年诞生至2007年,独立学院的发展规模已经从只有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举办的仅几十所院校达到了318所,承担了全国将近1/3的本科生培养任务,已经名副其实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

但是在这种新形式下,贫困生问题则显得异常突出。高校的收费标准由1989年的100多元,增加到2008年的4500-5000元,以及独立学院的13000元,收费标准的急剧上涨,给中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带来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特别是独立学院四年来的学费。所以助学解困问题成为贫困大学生和独立学院所共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独立学院可以借鉴普通高校普遍建立的“六位一体”(即奖、贷、减、免、补、勤)的贫困生助学体系,为各种类型的贫困生提供强有力的资助保障,尤其是勤工助学这一形式,让贫困生能通过自身的劳动缓解生活困难和精神困乏问题,并逐渐成为高校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

二、独立学院勤工助学的现实意义

(一)解决贫困生经济压力,树立学习生活自信心

独立学院中的贫困生随本三批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额学费的实行而逐年增加,他们主要来自农村、边远山区、苏北地区、多子女上学、城市双下岗职工、父母离异、单亲、重病户、突遇天灾人祸等家庭,尽管如此,“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使这样的家庭为了孩子能上大学读本科受好的教育,承受着严重的经济负担。贫困给这些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而勤工助学则不但能缓解过重的经济负担,还能使得他们转移注意力,安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并在工作中获取满足感、成就感,使他们树立自信,坚韧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度过生活难关,顺利完成学业,这也是贫困生家庭最大的希望。

(二)获取更多课外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结构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本一、本二的学生相比,在知识体系、文化课程等基础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若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也就是在实践中汲取营养,补充学识。这种补充主要体现在“优化知识结构”、“延伸知识领域”和“升华知识层次”三个方面,纯理论化的课程教育不能涵盖所有的社会学知识,也提不起学生多大兴趣,而且在知识体系急剧变化的时代,最新、最生动的知识难以及时编人教材,而勤工助学活动恰好能够使大学生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去认识这些知识,反而能够弥补独立学院学生的不足,使他们学的更灵活,更深入,并将所学知识和个人实践融于社会实践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素质教育目的。

(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设计规划大学生活

与中学教育相比,大学的学习生活更自由,课余时间也相对较多,这就需要同学们能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但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自律、自控性较差,在大学这样一个没有班主任天天盯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会失去学习的重心,忽略自学的重要性,而将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泡网吧,打游戏,逛街和交朋友等娱乐活动上,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知道自己的课余时间将会用来参加勤工助学,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为了学习不落后,反而能够抓紧时间,合理安排好学习生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他们与同龄的学生相比,更能体会生活的艰辛,不虚度光阴,珍惜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目的明确。又由于尝试了不少勤工助学岗位,而知道自己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意见》认为:“倡导和组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合法报酬,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勤工助学活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现在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比较少,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做事缺乏条理性;有的学生胆子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沟通能力差;有的学生知识面窄,尤其缺乏社会知识和经验,理解能力差;有的学生自身娇气,不愿干脏活、累活,身体素质也比较差;有的学生因家庭贫困有自卑的心理,抬不起头,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学生因独立学院高额的学费,形成无形的压力,他们怕被视为花钱买分数,担心被其他学生瞧不起而产生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等等,这些都不利于他们成长。学生若参与各种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可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改变自己,获得面对困难和笑对人生的勇气,懂得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学习机会,而且通过实践在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接受事物的能力和自立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另外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参与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增加毕业文凭含金量、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对社会来说,独立学院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情,人们对独立学院还不是很认同,甚至有些地区在公务员或特殊岗位录用时居然明确限制独立学院的学生。如何提高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应成为他们这四年来努力解决的问题。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标准不单是看学习成绩,也注重非智力因素。包括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勤工助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较之其他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更接近现实、接近社会的特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道德观念、合作精神等得到全面而真实的反映和提高。而这些,都是如今用人单位所看中的。那么,在无形中,提高了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换句话说,勤工助学活动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

(一)勤工助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秩序混乱

目前,尽管关于高校勤工助学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已经出台,但独立学院在组织管理上没有专门的领导

机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勤工助学工作无章可循,缺少监督,对贫困生的审核也不够严格,仅仅靠所谓的“民主推贫”以及学生手中的贫困证明来进行选择,更不要说信息反馈制度、奖惩制度的建立了,从而导致勤工助学的整体效益较差,无法朝着以开发大学生实践教育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学生实践需要为宗旨的方向发展。

(二)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供不应求

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勤工助学活动之中,不仅仅是贫困生们想减轻家庭负担,面对高额学费,一种内疚感也使得不少大学生想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获取合法报酬,争取自行解决生活甚至学习费用。而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助学工作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锻炼品格毅力。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的理论知识,力求通过实践认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且他们渴望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他们意识到校园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社会才是最终的栖息地,这些学生向往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就使得想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数越来越多,而学校能提供适合同学们参加的勤工助学岗位毕竟是有限的,且随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继续发展的余地是越来越小,勤工助学岗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勤工助学岗位层次较低,劳务居多

现在独立学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层次较低,基本上停留在劳务型上,智力性不足,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技能联系甚少。独立学院校内的岗位一般是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收发校内信件、报纸、计算机机房值班等,这些岗位虽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但技术含量不高,并且与所学专业不匹配,很难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也无法体现勤工助学的实质意义。勤工助学向高层次、智力型方向发展势在必行。

(四)勤工助学资金金额严重不足,渠道单一

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而对于独立学院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虽然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逐步认可。但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勤工助学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还很不够,独立学院也并没有利用其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吸引社会上有识之士或单位设立各种勤工助学基金来帮助学院勤工助学活动的发展。

产生这四个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独立学院没有把勤工助学活动作为一种成才方式来认识,没有与独立学院的育人工作紧密联系,而更多的仅仅只是考虑贫困生的实际问题。

四、开展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借鉴普通高校之经验,建立健全独立学院勤工助学管理体系,实现独立学院勤工助学规范化

独立学院勤工助学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关键点在于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总结普通高校勤工助学经验,尽快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学院领导要注重成立勤工助学管理中心领导小组,以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为指导,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勤工助学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勤工助学管理机构的职责、岗位内容、考核标准、审批程序等,制定学生申请参加勤工助学的程序、学习情况,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效果和奖惩等要求,使勤工助学工作规范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既能保证勤工助学任务的完成,又能达到培养教育的目的。

其次是要管理手段现代化。建立勤工助学网站,使勤工助学向信息化、网路化方向发展。建立贫困生基本档案,将学生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家庭现状及学生现状等都录入数据库,根据其专业、年级、特长、贫困程度等分别加以管理,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勤工助学工作种类,采取不同的解困途径。通过网络,可以使更多的人直接参与到勤工助学工作中去,各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单位组织,也可以将详细的资料和要求展示出来,更有助于向社会化发展。

(二)结合独立学院学生之特点,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实现独立学院勤工助学专业化

独立学院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不要把勤工助学简简单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劳动形式,要在“劳务型”的助学岗位上,朝“管理型”“知识型”的助学岗位上发展。独立学院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见多识广、特长突出、交际能力较强,但自信心略显不足的特点。所以独立学院可以将勤工助学与社会实践、课余科技活动、教师科研工作、专业实习相结合,利用母体资源,和母体学校的学生一起竞争上岗。原则上低年级的学生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以劳务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为主,主要培养他们自主能力、社会意识和劳动观念。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依据各自所学专业,从事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比如,助研、助教、助管、教学信息员、科研助理、学生工作助理、就业市场和毕业生质量调查、学校网管等,侧重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自信。

(三)利用民办机制之优势,建立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基金,实现独立学院勤工助学实体化

“民办机制”是独立学院实施高效管理和高效宣传的核心,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提供独立学院必须重视教育规律又重视市场规律的动因。独立学院作为采用民办机制的新型大学,其灵活的办学模式吸引了更多国外知名企业的参与和国外优秀人才的加入。从独立学院资金筹集到建立健全来看,相比较公办高校与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而言,独立学院得到了更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从而呈现了优势多元化。独立学院则可通过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或个人在独立学院设立勤工助学学生专项基金,并做到专款专用。

第9篇:勤工助学范文

首先,高校勤工助学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是勤工助学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也是对贫困学生最为有效的经济支持。虽然高校中勤工助学的收入要低于校外勤工助学的工资水平,但是在校内工作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校外上当受骗的可能,对学生的工作性质、安全都有一定的保障,是许多贫困学生的首选。其次,高校勤工助学是锻炼当代大学生思想品格的重要途径。当下80、90后大学生普遍害怕吃苦,缺乏服务精神和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且对父母有依赖思想。因此,参加勤工助学工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体会到自立自强的真正内涵,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服务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团队中学会面对激烈的竞争,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危机意识。与此同时,由于高校中勤工助学工作基本以学期为单位,因此,在长期的工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劳动意识和职业道德。

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以后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再次,高校勤工助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目前,“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高学历不等于高收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与现代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息息相关。现在80、90后的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长辈的宠儿,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父母从不让孩子在念书期间外出打工,这些80、90后的大学生们在父母的温室中念书成长,盲目地认为学历高就应该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收入,对社会的现实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最重要的是,现在多数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普遍认为在大学期间只要把该学的功课学好就够了,至于工作实践是毕业之后的事情。但是从近几年的就业现状来看,用人单位普遍青睐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这不仅仅是因为在他们的简历中多了一行简单的工作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勤工助学的实践能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提高沟通水平,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使他们提前向职业化的角色转变。例如,音乐学院的学生们都是因为喜爱音乐、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方面有较高水平水平而得以考入音乐学院的,在很多学生的概念里,上大学只要把自己的专业练好,将来就能够成名成家,在自己的音乐领域内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殊不知对于刚刚踏出校园的青年音乐学子来说,现实社会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随着各大艺术院团改革和艺术类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各大院团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求演奏员演奏水平高,能演奏多种乐器,越来越多的团体要求演奏员在演奏的同时能够承担一定的幕后工作,像乐务、演出安排等行政类工作,这些工作听起来容易,但如果之前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做起来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疏漏。在学校中参加过勤工助学工作的同学在这方面则非常有优势。他们读书期间,在学校艺术实践处、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处、音乐研究所等部门担任学生助理,协助部门的老师组织各类会议、演出,甚至参与学院组织的大型活动,进而在工作过程中使自己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排练、演出等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各个工作领域,为自己积累了工作经验和人脉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样一专多能的学生往往在毕业时能够得到多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来自多年的工作实践,而非象征性的短期实践。有过高校勤工助学经历的同学都知道,除了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等内容需要实践学习外,工作中许多细小的知识也需要学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乐团急需要复印乐谱排练的时候,复印机突然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可能要第二天才能来维修,而全团的人都在等待乐谱,时间就是金钱。在这种时候,在高校有过勤工助学经历的同学可能会凭借自己曾经的工作经验维修复印机。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小事情往往发挥着大作用。

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讲,勤工助学是他们从学校向职场过渡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对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更有着积极的意义。高校应该多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学校勤工助学等各类活动,为他们将来走出校园,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王凤仪工作单位:中国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