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1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摘 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场地,为中国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价值呈现多元化。本文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奥运时期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在后奥运时代向全世界直观呈现出我国都市体育的良好氛围,表现我国政府倡导全民体育和体育强国的战略,展示政府应对休闲体育发展的需求,营造了休闲体育健康发展的理念,推动了体育与健康的进程以及探索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模式,构建休闲体育的国家化平台等功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起我国休闲体育在国际体育社会的新地标。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在引领国内休闲体育时空的和谐氛围,展示国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推进体育休闲产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整体提升我国休闲体育的综合水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休闲体育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时代意义

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特征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特征可总结为以下五点:

(一)特殊的时代背景

被誉为“奥运后花园”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显而易见是奥运的产物,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2008年奥运会中,中国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新的历史性突破,取得了51枚金牌,荣居金牌榜第一。

(二)唯一的地标特征

永定门、前门、天安门、紫禁城、钟鼓楼,继续向北,这条传统的中轴线延长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的仰山。中轴线穿过现代建筑奇观的“鸟巢”、“水立方”,最后消失在“龙行水系”、“仰山奥海”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绿色海洋里。

(三)中国特色的规划布局

森林公园是在尽最大可能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改造。据了解,公园南区内的“主山主湖”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既符合了中国园林建造的传统,又与周边大的环境相得益彰。主湖区的“奥运湖”和景观河道构成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龙”形水系,在中国龙是最为神圣与尊贵的图腾,站在仰山上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尽收眼底。乔木主要以抗性强、易成活、形态优美的乡土树种为主,片状配置成自然式乔木混交林。乔木混交林主要有: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在一些管理较为粗放的地段应用,并可以提供林下活动场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森林浴,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

(四)科学完善的硬件建设

现如今,科技的触角已经进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就是这样一座处处凝聚了最新生态环保科技成果的绿色园林。园内有一套全自动浇灌系统,大部分电力来自阳光,厕所也装有生物速分水处理和生物降解粪便处理技术等等。

(五)开放的交流服务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众多项目,投入非常大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正在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服务群众,完全免费向市民开放。且公园边界由白庙村路(西)、安立路(东)、清河北街(北)、洼里三街(东北)、辛店村路(南)5条城市主次干道围合而成。此外,沿中轴线设置的奥运支线地铁在森林公园南端入口处设置站点。另在公园南区白庙村路入口及辛店村路东南入口分别规划设置一处公交车首末站。公园的位置交通方便,新鲜感强,公众关注度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功能分析

(一)为奥运会提供支持服务

奥运期间园内有三个场馆提供比赛场地:一个是世界上惟一一座具有三面看台的射箭场地:射箭场的看台是所有奥运室外场馆中最陡峭的一个看台,最高处约14米;一个是网球中心,以混凝土自然状态直接作为外饰面,很好地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和谐设计理念;最后是奥林匹克曲棍球场,分曲棍球A场、曲棍球B场,A场为决赛场地,B场为预赛场地。同时这个“生态森林”对城市热岛效应还有明显的减缓作用,在奥运会期间,森林公园已经能够起到一定的生态作用,帮助过滤、清洁城市空气。平时没有比赛的运动员可以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边散步,游览,放松心情。

(二)后奥运时代——全民健身国家级示范基地

政府倡导全民健身战略,积极应对休闲体育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休闲体育的发展进程,后奥运时期,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设施资源,并将设施资源惠及百姓,北京市朝阳区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打造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基地。为休闲体育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政府积极推动休闲体育的进程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处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被五环分为两个区域,沿中轴大道两侧新建了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中轴大道的中间位置设有地铁等公交枢纽,并建设了20多万平米的地下商业。奥运村占地20多公顷,位于中心区的西北侧。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设置的一条“乐跑路径”充分利用森林公园不同的地形特点,穿插设置不同类型的健身步道,并配以种类齐全的健身器械,以“快乐长跑、快乐健身”为宗旨,为周边居民及北京市民提供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日常长跑健身环境。同时园中建有“航模展示区”、“奥林匹克体验区”、“轮滑、极限体验区”、“儿童运动体验区”、“球类运动体验区”以及登山步道、器械区、拓展项目等健身区,除此之外,还将根据森林公园的地形条件,灵活布置棋类、武术、踢毽等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健身项目。其中,“奥林匹克体验区”将设置18个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家为主题的主题广场,介绍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家、城市及奥运会比赛情况,并设置奥运项目体验区,让人们在了解奥运文化的同时,亲身感受奥运的乐趣,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第2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理 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和学会生存,为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过去的地理教育模式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造成了地理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互脱节,以灌输地理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这种应试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当然,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此仅结合地理教学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填鸭式的教育往往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大量的地理方面的知识,如各地的气候特征、山川走向、物产资源与分布等,这是以往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比如我国在国外的留学生考试成绩往往出类拔萃,在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也能取得大量金牌等就很说明问题。但是,掌握了大量知识并不意味着工作能力的相应提高,其弊端在于走出校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说,我们必须适时地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以往的灌输地理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走出课堂小天地,关注社会大舞台

社会发展离不开地理知识,同样地理教学也离不开现实社会。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就必须时时关注社会,细心了解社会,做个有心人。比如我国对山羊绒这一商品的出口,山羊绒是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养山羊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山羊绒呢?让学生们仔细分析山羊的特点就会知道,山羊的生存能力很强,能爬上陡峭的山崖,把大量树叶、杂草甚至草根都吃掉,这对山区脆弱的植被保护具有极大的威胁。因此,我国对这种商品既要发展,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限制;九八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是为什么?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让学生们了解长江的地理环境和当年特殊的气候变化外,还要使学生们了解到上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长期的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消逝面积减少、防洪泄洪能力下降等人为因素。鼓励学生关心社会,运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且举一反三,将世界上许多的大江大河都考虑进去,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和危机意识

地理知识对社会环境有很强的实用性,平时可让学生们利用节假日到农田、郊外或到风景旅游区,多细心观察,收集材料,制作标本,交流心得,以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参与制作教学用具、知识卡片、模型等,让他们学习使用工具,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用简陋的方法去制作,能够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掌握一定的生存知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比如,92年咸阳市彩虹集团员工到太白山旅游,有7人误入密林,迷路后不知如何自救,最终竟无一人生还。而71年因飞机失事,一个叫朱利安妮的16岁德国小姑娘却在秘鲁原始森林中侥幸得以逃生,她按照小时候家长教过的知识(在原始森林里如果顺着河流流水方向走,就会走出森林或遇到人群),艰难穿行25公里后获救。

第3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绿洲城市城市绿地生态环境 博乐市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休闲、交往空间,具有生态、美学和功能等价值。绿洲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如何将其特点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体现出来,本文以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分析绿洲城市的特征,探索绿洲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

2.绿洲城市的基本特征

“绿洲城市”是依托于绿洲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城市建成环境。相对于其他城市,绿洲城市普遍出现于干旱缺水的地区。绿洲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水资源的主导性,水资源是绿洲城市存在以及不断发展的前提保障。(2)生态环境的恶劣性,导致绿洲城市生态系统较为单一。(3)景观资源的独特性,绿洲城市具有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物质基础。

3.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绿地现状

博乐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部,全市地形为东西走向的四座大小山脉所形成山间谷地,形成高山、低山丘陵、谷地平原相间的复合地貌,全境呈四山、三谷二川的地形地貌特征。市境内的水系(博尔塔拉河流域水系、呼苏图水系和赛里木湖水系)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水网交错,博乐市周围山地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广泛分布的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混生阔叶林、次生灌丛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可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包括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和特殊绿地;其他绿地G5。博乐市中心城市绿地现状指标构成见表1。

表1―中心城区现状绿化指标

备注:2013年城市居住人口为16.56万余人,建成区面积为22.5平方公里。

3.2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博乐市人均公园绿地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基本指标,但现状分布不平衡,并且城区中居住区级公园和小游园不足;

(2)生产绿地虽已达到国家标准,但苗木品种不够丰富;

(3)城市防护绿地建设不合理,工业区与城区之间缺少防护林带;

(4)附属绿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达标率较低。

4.博乐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及思路

4.1规划目标

规划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的建设需求,依据城市环境肌理与功能布局,充分利用山、水、林、城等自然资源,根据“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置健全、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效益良好”的城市绿地建设要求,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打造“景秀滨河、繁华中轴、乐道环廊”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将博乐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4.2规划思路

(1)以目标为导向,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制定合理的规划内容,全面推进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力争2015年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验收。

(2)以数量为基础,提高城市生态绿量是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保证。在本次规划中,不论是在近期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目标,还是远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绿地总量都是一个基本的指标。因此,绿地系统的重点之一是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特别是老城区的改造和博河新区的建设,以塑造大的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保障环境能够同步改善,这才是绿洲城市应有的发展路径。

(3)以质量为突破,提升城市品质。以城市绿地建设为契机来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较为可行也比较有效的办法。以水系为骨架,以文化为内涵,切实加强城市绿地建设质量,增加市民的活动场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打造现代文明气息浓厚的生态园林城市。

5.博乐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5.1市域绿地系统布局

以博乐市自然人文资源和现有绿化条件为基础,结合农田林网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形成北部自然生态区、中部人文景观与农业生态区及南部自然生态区,通过滨河绿化、山林绿化、交通干线(公路、铁路)绿化、农田林网绿化,形成“三区、五廊、六片”的绿地空间布局框架。(图1)

“三区”:北部自然生态景观区、中部人文景观与农业生态区、南部自然生态景观区。

“五廊”:建设市域绿色生态廊道,以沿铁路、公路、河道两侧的绿化带建设规划市域绿色生态廊道。

“六片”:在市域范围内,依托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市域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大型分蓄洪区的分布特点,规划控制六片对城市生态影响和生态敏感性较大的绿化生态空间。

5.2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对城市景观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出若干个特色景点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然后强化这些节点、轴线和区的景观特征,使得各自的形象概念具形化。其次,利用城市的道路广场系统和绿地水域系统把这些景观节点、轴线和区有序衔接起来,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系统。最后,在表现力度上要有大小差异,表现形式上要有差异,形成一种主次鲜明,对比有序的特色景观系统。

根据对博乐市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结构,充分利用现状发达的水系,结合城市的交通和景观特点,着力营造城市“景秀滨河、繁华中轴、乐道环廊”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图2)

“景秀滨河”:以滨水为特征的博乐新滨水优雅空间格局。

“繁华中轴”:以北京路为载体的博乐新中心现代城市风貌格局。

“乐道环廊”:以乐道为串联的水绿相环的博乐新都市公共空间格局。

博乐的生态构架可以概括为“乐道环廊、长藤结瓜、水绿相环、一廊九园”,乐道是结合博乐特色、贯通市区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湖泊、城市公园绿地、历史文物古迹、山体、城市森林、文化体育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设施共享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式的绿色乐活廊道。

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相协调,还应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筑城市特色风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本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分析和梳理博乐市的总体布局结构和景观要素,挖掘与城市特色相关的内容,从城市场地特征中寻找规划布局特色,展示城市特色风貌个性。

参考文献:

1、《博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25年)》

第4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柔性化管理;应用研究

柔性化管理同以往的刚性管理大不相同,其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种管理手段,公司经济管理活动中借助柔性化管理模式,一般是通过转变以往严密的管理架构、硬性的规章体制、明确的奖惩政策等方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将公司职工作为开展工作的核心,同时突出人在管理工作里的中心位置,把管理手段变为企业员工的行动。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运用此管理模式,除了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开发,还有利于公司整体的灵活管理,在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一、企业柔性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经济管理的作用研究

(一)柔性化管理的基本特性

首先,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柔性化管理机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人力的挖掘作为其管理核心,借助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人脉的调动以及员工培训、情感投资等手段,全面发挥柔性化管理的效用,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其次,组织框架更加柔性化。在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借助柔性化管理形式,必然会更为重视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及调整,把以往的集权性质鲜明的金字塔模式的管理结构朝着更加扁平化的分权模式(也可以称为森林型网络化管理结构)变化,使得企业内部各组织结构更具弹性特点。再次,经营管理更加柔性化。企业采取柔性化的管理手段,使得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弹性十足、灵活多变的基本特征,比如说:战略决策的灵活性大为提升、产品以及服务的研发设计更加优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特征更加明显、内部预算控制弹性化加强等等,均属于柔性化管理的基本特性,借助这种管理方法公司适应市场形势变动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二)柔性化管理对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

第一点,柔性化管理有利于公司市场适应能力的迅速增强。柔性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特征鲜明的管理手段,其因为十分重视人性化及灵活性,所以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及知识经济的诸多需求,更容易对管理对策进行有效的调整,进一步体现人才的创造性力量,最终使企业获得长足的进步。第二点,柔性化管理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员工利益关系。柔性化管理方法更突出人的管理,把对员工的控制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公司价值目标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所以可以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另外,柔性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柔性化管理体系对公司管理结构、体系运作途径的优化调整,均有利于企业经营能力的增强,并且更强调企业文化同经营理念的构建,所以对于公司的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二、企业柔性化管理的具体应用对策研究

(一)建立柔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企业柔性化管理结构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便为柔性化人力资源机制的构建,即为柔性化管理工作进行的前提保障。第一,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更加重视企业职工水平及自身修养的提高,在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是企业关键的生产要素,员工水平和修养的提高,除了能够完成更高效的生产外,还有利于企业总体价值创造水平的增强。第二,必须构建柔性化激励体系,借助对薪酬奖励、精神、工作及学习激励等多个途径,构筑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目的是保障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企业还应当更注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健全,经由绩效考核的形式,全面掌控员工的基本水平及晋升空间,同时将此作为调整员工工作岗位的主要参考,最终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

(二)尽快建立起扁平化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第一,我们应根据公司的经营管理特点,依据扁平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需求,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缩减,同时对企业内部控制结构进一步精简。此外,依据“方便生产、利于提效”的管理原则,展开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及管理流程的整合工作,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内容。还有一点,在公司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方面也必须重视各个部门间的横向联系,进一步保障各项决策及信息传递层次及时长的减少,并且注重横向信息共享平台服务范畴的扩大。

(三)搞好柔性化管理同刚性管理两者的关系

众所周知,企业柔性化管理绝非彻底抛弃以往的刚性管理理念,恰恰是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刚性管理对当今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具有关键作用。在实际经济管理中,管理者必须清楚意识到柔性化管理和刚性管理的一致目的,使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作用。刚性管理当中的准则及制度约束是柔性化管理的基础,应当在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整改,关键是把制度的硬性执行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四)在企业内部形成柔性化的文化氛围

柔性化管理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柔性化管理措施推行的精神动力,对企业柔性化管理机制的建设起到宣传、推广和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对于企业柔性化管理文化氛围的营造,必须本着“人性化”的根本理念,并且强调企业精神的宣扬、经营理念的推广等,借助对文化环境的创造,令每一名员工的公司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借助文化精神的力量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人人参与到企业管理中、人人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新格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柔性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性手段,能够有效调整企业的管理结构,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企业管理机构需要完全认识到柔性化管理对整体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参照柔性化管理的基本需求,对各管理环节进行柔性化改造,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柔性化发展,保障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悦,张艳芳.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1(4).

第5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思路;珠海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关于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欧美国家称之为国家公园,日本称国立公园,中国等国家称之为森林公园。1969年,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将其统称国家公园,并制定统计标准,明确须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

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展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意义,或区域内涵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展,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

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我国对森林公园的类型划分有多种方式,如按景观特色分类、按地形地貌分类、按旅游半径分类、按经营规模分类、按管理级别分类等。本文所研究的珠海市凤凰山森林公园属按旅游半径分类中的城市型森林公园,即位于大中城市市区或城周边的森林公园。

2、珠海市凤凰山森林公园项目概述

项目地属珠海市中心城区与唐家湾新城,总占地面积约70.08平方公里,是珠海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核心和城市“绿肺”。公园用地北至北师大和翠湖高尔夫球会;东临港湾大道;南抵梅华路,西与中山交界。广珠城际轻轨和金凤快速路南北向穿越公园。山体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植被种类丰富。区内水库众多,古道、古村、摩崖石刻、佛寺等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山景、海景、城景、水库、古径、史迹都是凤凰山森林公园的特色所在。

3森林公园规划思路探讨与应用

3.1立足场址、科学分析,拟定规划着眼点

凤凰山森林公园规模较大,现状复杂。规划首先基于场地调研成果,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综合性评定,并按照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序进行分类、分级。

在该评定方法中,把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五类,每类资源各包括六项评价因子,按评价因子之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资源类的权数。

表1 珠海凤凰山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定

表2凤凰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表3凤凰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按N=M +H +L式计算:

式中: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

M——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

H——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

L——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

从凤凰山森林公园各因子评价得知M为14.4、H为7.7、L为7.5,则N为29.6.根据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确定标准,得分29.6,符合三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

从对影响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三项要素中不难看出,凤凰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整体良好,这与珠海作为全国生态城市相吻合。在评价开发利用条件的因子中,公园面积、旅游使用期及区位条件三项为满分,外部交通相对完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与之相比,内部交通和基础设施则逊色许多,规划首先需完善内部交通,加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三项要素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得分最低。其中以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两项因子尤其低。生物资源由于各种原因长时间被忽视和破坏,自然森林所剩无几,目前大部分山体为人工林,以低矮的灌木为主,动物栖息地也破坏殆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文资源比较丰富,其中不少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普遍缺乏保护,面临湮灭的命运。若能以此次规划为契机,对生物资源、人文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那么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定会明显的提高。

3.2总体保护,有限开发,寻找效益平衡点

森林公园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将成为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凤凰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需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利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将森林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与保护和旅游者的森林游憩体验的双重目标统一起来。在不破坏自然生态正常运作循环的体系下,发展民众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及游憩康乐设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游憩休闲需求。

1)总体保护

作为城市型生态公园,规划应首先对凤凰山森林公园进行总体统筹的保护规划,对四周用地进行严格监管并合理地规范用地性质与用地的范围,有效地遏制森林公园用地内其它开发建设项目的持续增加。此外,对公园内部进行系统的保护规划,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水源保护规划、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防火系统规划、安全防护措施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统一建筑的形式,限制建筑高度,保护山体原有的天际线等。

2)轻度开发

凤凰山森林公园规划应与区内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整合与共享。旅游管理部门、文化部门和林业部门需要协调合作,通过对公园及附近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平衡旅游发展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凤凰山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山体及其周边的景观旅游资源,使其综合效益最大化。通过建设特色性文化景观,提高凤凰山的知名度,以适当的旅游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整合资源,提炼特色,探索规划创新点

3.3.1设置“边界”公园,以界面对话城市

规划通过挖掘公园四周的闲置场地,设立“边界”公园,建立公园与市民的交流沟通平台,最终形成市民开展各种山地活动的场所和休闲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让人们在休闲运动的同时体会到自然之美,感悟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打破原有公园与市民生活脱节的现象。

3.2.2提炼用地特色、打造主题景区

1)景观主题:“山海大观、古道寻幽;城市山林,绿色田园”

规划利用凤凰山原有的山海地貌和区内特有的古道资源,在公园的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以“山海大观,古道寻幽”为主题营造公园特有的山海特色景观和人文历史景点。在公园的西片区,则利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区内保存良好的古村田园风貌为基础,打造“城市山林,绿色田园”的山林田园景观区。

2)主题景区及各区相对独立的小公园体系规划

公园的开发建设借鉴国内外大型森林公园的先进经验,通过分区建设管理模式把公园分成四个游览区,各游览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独立的公园体系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白沙叠彩景区:该区位于城市中轴线和规划珠海市行政区的北端,现有石溪摩崖石刻景点已形成一定客流,规划将以"色彩绚丽"的植物景观将该区打造成城市中轴线的背景山体、珠海政务区的"后花园",同时也形成为周边居民服务、可供短途登山、健身、休闲的场所。

白沙叠彩景区包括红门楼公园、白沙岭公园、石溪摩崖石刻、大镜山体育公园和香湾公园五个公园。

凤凰揽胜景区:利用古道沿线的古树、古村、普陀寺、烈士陵园、摩崖石刻等历史人文资源,并加以保护和适当景观展示,规划以"古道寻幽"为主题的游览路线,打造具有珠海特色风情的人文景区。同时利用凤凰山山顶景色开辟山顶公园,近可观山林石瀑、水库风光,远可望海上日出、暮色中的万家灯火。

凤凰揽胜景区包括普陀寺、革命纪念主题园、凤凰顶、凤凰洞和农科奇观(已建成)五个公园。

唐家黉岭景区:森林不仅是一种景观,也是一种产业。该区通过森林课堂、溪谷课堂、木材加工与利用区、林间间伐与更替试验区等森林体验点的规划,为一些有兴趣的市民及周边大学校园学生、志愿者团体提供认识森林、参与森林维护、体验森林工作与森林资源利用的区域,打造森林科普教育示范园。

唐家黉岭景区包括森林课堂、溪谷课堂、森林花园、手工艺制作园和林业体验园五个公园。

金鼎耕读景区:规划整合现有农田、鱼塘、果林等资源,形成以农业观光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园。池塘垂钓、果林采摘、田间劳作、古村文化,为城市人逃离繁杂的城市生活,酣畅淋漓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体验田园生活趣味。

金鼎耕读景区包括垂钓园、采摘园、赤花山公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农耕体验园五个公园。

3.4动态规划、长效建设,保障规划落脚点

3.4.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城市的上级主管部门应针对凤凰山的行政区划状况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凤凰山森林公园管理处,打破凤凰山横跨两区的行政机制,对凤凰山森林公园实行整体性的统筹规划管理。

3.4.2 “各游览区相对独立的小公园体系”的分区、分期规划建设模式

由于公园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建设资金庞大,其建设工作应在满足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划,兼顾管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进行分期实施,为远期的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各游览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独立的公园体系和长期的发展规划,通过持续性公园建设和人性化的公园管理制度逐年分期建设完善公园的各种设施和景点,保证公园的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本文就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相信经过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作为珠海市城市重要的“绿核”之一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必在为珠海城市发展提供绿色源泉与动力的同时,也为珠海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山林游憩环境和运动休闲场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凤凰山森林公园将会成为展现珠海特色滨海山林风貌的城市新名片。

参考文献:

[1]兰思仁.国家森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

[2]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吴协保,黄哲,杨楚藩.湖南桃花江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03)

第6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四川;旅游循环经济;任务;保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8-0080-02

根据近年四川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所描绘出来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也在上升,而且以递增的速度上升。因此四川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而实现经济较高增长的目的。此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可能导致形成经济高速增长与环境污染加剧、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形成经济总量扩张与资源有限供给、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形成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质量需求与不尽理想的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因此,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质量需求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也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得到解决。因此发展全社会、多行业的循环经济是四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的概念是从循环经济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在我国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因而作为其重要分支的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较晚,理念形成时间较短,概念体系不成熟,理论建树不清晰,但它应该既要体现循环经济理论基本内涵,也必然反映出旅游产业部门的主要特色,我们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尽量减少生态成本的原则。生态成本就是为修复经济生产给生态系统带来的破坏所需要的代价。由于生态系统修复的长期性,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考虑旅游区的生态承受能力,对旅游区进行分区开发和管理,除考虑短期的经济成本外,更要把长期表现出来的生态成本考虑进去。比如在旅游饭店中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和废弃物排放。二是尽可能利用高科技的原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等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目前倡导的生产“非物质化”也是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如利用互联网替代大量相应物质产品的生产。三是推行旅游绿色消费的原则。

2 四川省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任务

2.1 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旅游产业道路

通过旅游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四川旅游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型和循环型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循环经济基地,培育区域特色的专业旅游景区,发展新型旅游产业,优化提升传统旅游产业,扭转传统旅游产业对自然旅游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推进旅游传统产业走新型旅游产业道路。

2.2 循环经济导向,进行旅游景区生态化改造

在旅游景区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生态化改造步伐。通过优化整合,促进污染项目集中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按照旅游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联系,逐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2.3 企业清洁生产,发展旅游环境友好型企业

按照《四川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继续开展包括旅游企业在内的清洁生产企业审核,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企业的审核报告质量,促使旅游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并付诸实施。逐步建立完善可行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努力从生产、服务的源头和实施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4 节约用水机制,创建旅游节水型社会

根据四川各地水系水情,编制主要江河和边界河流水量分配方案,促进水权交易,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以大中型旅游景区改造项目和节水示范项目为重点,全面开展旅游景区节水工程建设,提高渠水利用系数。做好旅游企业的节水工作,提高业内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实施景区分质供水,加强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

2.5 土地利用节约,提高旅游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深入开展以治理整顿旅游开发区为重点的旅游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加大重点旅游风景区治理整顿力度。严格执行旅游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积极盘活涉旅存量土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尤其是核心地带保护责任制,努力提高旅游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努力实现不同旅游土地类型的循环利用。通过考核景区土地生产率水平,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6 废物无害处理,加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培育具有旅游产业特色的旅游再生资源市场,以市场带动旅游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其产业化。倡导景区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推广垃圾发电技术,有效解决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推广旅游节能汽车,降低旅游交通运输行业的能耗。鼓励消费绿色食品,严格治理“餐桌污染”,鼓励在旅游企业中使用太阳能和沼气,以及使用节水、节电家电产品和用具。

2.7 旅游公众参与,推出循环型旅游景区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节地、节水、节能、智能化的生态旅游区。建立循环经济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攻关和教育培训活动。加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物业管理示范旅游区建设及推广工作,积极实行旅游建筑的康居工程标准,鼓励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的使用。建立并逐步完善旅游景区垃圾分类化、资源化管理和循环利用网络系统,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完善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积极创建标准的循环旅游示范景区。

3 四川省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

3.1 构建旅游环境的生态经济体系

3.1.1 发展生态农业,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四川应大力提倡和开展工业清洁生产,抓好废水、废气、固废污染的源头治理,将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外源性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同时,建设若干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体系。

3.1.2 发展生态工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快发展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设备生产、信息服务、咨询服务。

3.1.3 发展生态林业,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具体措施有:严格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制

度,每年森林活立木蓄积消耗量不超过国家下达的限额;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超计划采伐;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严禁毁林开垦,制止乱砍滥伐,及时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落实各项森林防火制度、措施;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完成任期内的绿化目标和年度植树造林任务,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

3.2 构建旅游环境的生态资源体系

3.2.1 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四川的水资源总量不少,但时空分布不均,为此,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能达到最大化的循环利用,杜绝一切浪费。同时,应提高人们的节水环保意识。

3.2.2 合理利用国土和矿产资源,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效率;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加强生物资源就地保护和物种基因库建设,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监管网络,重点发展中药材生产种植和生物制药,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和中成药生产基地。

3.3 构建旅游环境的生态社会体系

实施生态文化教育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四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有以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有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有享誉世界的“三苏父子”、郭若、巴金、张大千等文化名人故里,民族风情浓郁多姿,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实施生态文化工程行动计划,充分挖掘和保护四川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人文遗产资源,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懂得生态安全、个个维护生态安全的良好氛围。

第7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因此,我们要评估一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话,首先应该看看它的运营机制建设情况,然后才再来了解它的经营业绩及实际盈利能力。优秀的企业,往往都有一套良性的运营机制,一切依靠制度协调,离开了老板的坐镇指挥照样能良好地运行;平庸的企业,往往都是杂乱无章的管理,想到哪做到哪,离开了老板寸步那么难行。

既然企业的良性运营机制是如此重要,那么,它应该有哪些特征呢?笔者认为,一个运营机制良性的企业,它应该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一是企业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经营出发点的;二是企业战略部署是量力而行的;三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善于通过差异化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四是企业能够通过做大规模而提升效益;五是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够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六是企业的日常运营立足于客观基础、客观环境和合理回报;七是企业的文化具有活力,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传承性;八是企业能够持续改善,实现动态管理,运营秩序极为合理。

在前面,我们谈了企业建立良性运营机制的必要性和基本特征,具体到每一个企业,该如何努力才能构建良性的运营机制呢?

第一、我们应该让每一位主管明白无误地理解和认同企业的运营逻辑及指导原则。一个企业的运营机制建设,应该由企业的整体战略(长期、中期、短期和当期战略)、职能战略(任务分工下的次级战略)、组织架构(围绕目标和任务的组织划分)、体系建设(职能、岗位、考核等方面的建设)、管理制度(为保证业务运行秩序而颁布的各类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根本性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关系的阐述)。如果要胜任经营管理者的角色,我们必须首先对企业运营机理有完整的理解和熟悉,否则就无法真正清楚自己在组织中责任、权利和收益。

第二、我们要把运营机制建设与具体任务及目标统合起来。企业的运营机制是讲秩序的,一切业务的开展都要尊重秩序,并保证秩序的权威性,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有自己的制度体系和执法体系,这是不容任何人挑战的。当然,由于实现经营目标的要求和企业生存的需要,企业运营机制在保证制度法定刚性的同时,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弹性。

第三、我们要加强经营能力建设,真诚沟通,用心帮助,倡导使用教练技术。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的经营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核心任务。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体力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少,而生产力往往凝聚在员工的头脑里,因此,我们要尽量采用尊重、欣赏、关心、鼓舞、指导等方式来发展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依靠高压强制和行政指令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管理,通过发展人而让企业得到发展,让每一位主管都成为教练,这才是经营人才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提升企业经营能力的最佳捷径。

第8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传承地域文化原则

在国际化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的乡村特色和悠久的民俗民风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农业公园的发展恰恰是弘扬优秀传统乡村园林的营造理念,将园林艺术与乡村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并创造出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景观类型,它兼顾游憩、生活和生态功能。小城镇农业公园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公园对于当地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力展现。地域特色表达是农业公园建设的首要原则。

在农业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当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以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和芦柑果林为基础,建设创意性生态农业文化示范村,开展生态旅游。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镇是咏春拳(白鹤拳)的发源地,借助咏春拳的历史文化,辅以农耕地开发永春拳创意生态农业文化特色村。也可选择当地传统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项目,或在农业公园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中延续传统工艺,展现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的再现,不仅可以增加收益,还可宣传历史文化,让文明得以延续。

在贵州省的乡村地带有一处融文化与自然为一体的乡村景观,即在田间种植油菜和小麦,利用2种植物不同的色彩组成奥运五环图案,每环直径约136米。宽约9米。它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与现代的奥运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冲击力的景观,不仅具有恢弘的气势,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渲染地域精神的有力表达,这一景观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性是农业公园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农业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园区农业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树林、河流、田野等,并在建成区内适当保留自然植被,将人工构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生态优先原则也要求公园内的游人活动和游人容量在有效的控制之中,以减小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创造既适宜休闲活动,又自然质朴的园区环境。

同时,因地制宜也是农业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资源特点,建设过程中赋予的规划内容和模式也就各不相同。生态优先原则要求保护农业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多样性的景观不仅能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减弱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也能够增加公园的魅力,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虽然小城镇的土地资源使用相对于大城市较灵活,土地量也更多,但小城镇的土地差别性很大。首先,恰当的选择土地是建设农业公园的基本要求。土质较好的土地适宜于植物与庄稼的生长,以及各类园艺活动的开展;土层较薄的石质土地,适宜于放牧或建设活动场地。同时,生物多样性较好的土地区域,可考虑建设保护区域或保护与游憩相结合进行开发建设。除了土地的本身特性外,小城镇不同区域与城市的位置关系也至关重要。与城市较近的区域,即使土地拥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保护和建设乡村游憩空间。总之,土地的综合、合理应用是小城镇农业公园建设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原则目前的观光农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第二类是以旅游为主的观光农业。以农为主的观光农业是一种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并有效保护乡村自然文化景观的高效推广示范农业开发形式。城郊观光农业是利用城郊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经营活动、乡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品尝购物等活动空间的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无论哪类观光农业,都可以销售大量的农产品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广成熟的技术和经营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景观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这为城镇及乡村带来很大的利润,是应该探索和推广的新形式。

整体性美学原则

在追求农业公园景观多样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农业公园景观的整体性。一方面公园要与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相融合,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公园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要相互联系与协调,无论是形式、材料,还是外观等要有所呼应,形成公园的整体风格,突出特色。人们从农业公园中获得的审美情趣是实现游人与公园的协调发展的关键。农田斑块、防护林网、水系廊道等不仅是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过程,也是人们活动美感的重要元素。

第9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林业不仅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市场化水平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现代生产经营特征,由于林业自身的特点,现代林业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高效性

以现代林业思想指导,用现代工业文明装备,有较高的劳动生产力和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系统性

现代林业强调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林业,认为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既具有功能上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和经济、社会的其它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影响;现代林业要求用系统的理念管理、利用林业资源,强调系统控制、综合利用;以系统的标准衡量林业建设成效,追求系统结构合理、开放,系统功能稳定、高效。

3、生态性

建设目的强调共众的生态需求,现代林业在谋求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的同时,强调生态效益的基础地位;建设内容上强调以生态建设为主,把公共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生产方式上强调生态模式,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节约、高效和循环;建设的标准强调生态安全、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1、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带动作用

要加快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要点》,重点支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农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在重点集体林区要把乡镇企业等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农村林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培养“一县一主导产业、一乡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之路,增强林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在农村培育一批新兴林业产业,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增强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2、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措施

乡风文明属农村精神文明范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创建生态文明,还能通过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增加与外界交流等提高农民自身文明,实现文明生产、文明生活,推进乡风文明。

3、发展现代林业是要抓好农村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全面提升林业方针政策的执行力,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的学习,搞好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不断深化和统一全体务林人对现代林业的认识,并努力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构建完善的执行计划、良好的组织保障、明晰的业务流程、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的科学管理体系,提高廉洁从政水平,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发展现代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

管理民主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重要保障。林业技术推广是发展现代林业的一项长期任务,而林业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尊重农民意愿原则。我县正在实施的林业利用外资项目实行群众参与式管理和由下而上的规划,体现了尊重林农意愿和民主管理的精神。

5、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尽快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国家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支持和鼓励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龙头企业组建林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对农村林业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以林业站和林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以远程林农教育培训网络为辅助,开展科技下乡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发挥林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林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6、大力发展现代林业,要突出抓好林业改革,全面提升林业发展的活力

要全力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是全面推开这项改革的关键一年,要在抓好主体改革扫尾的基础上,抓好集体林权配套改革;要切实抓好林业投入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收受益”的造林政策,积极吸引和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和造林大户参与林业建设;要强力推进全县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特别是抓好重点县市的综合执法改革。

7、着力解决“三林”问题

要把以林业、林区、林农为主要内容的“三林”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加强林区道路、电力、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区教育、卫生、饮用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加快林区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促进林农和林区职工群众增收。

8、展现代林业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体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