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大学城概念,目前并无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标准,更多的只是一些形象的表述,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有关大学城的基础性研究的缺乏。大学城是历史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从大学城生成模式来看,主要有自然发展型(evolutionmodel)和主动构建型(规划建设型pro-gram model)两种。综观国内外大学城发展历程,国外大学城生成模式主要属于前者,国内大学城生成模式主要属于后者。
(一)国外大学城概念表述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发端于20世纪初叶英美等发达国家。西方大学城可分为两类发展模式。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城,以英国的牛津、剑桥为代表,大学城基本上是大学与城市互为因果、相伴而成的,体现了“大学即城、城即大学”的自然发展理念。另一类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以美国斯坦福科学园、日本筑波科技城为代表,城市依托于大学,通过建立高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密切城市与大学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突出大学城之于城市发展的综合功能,正如FrederickTerman指出的“一个研究型大学能够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所贡献,而地区发展也必将带来大学的更大发展。”可见,西方大学城基本上属于自然发展型生长模式,基于此,Black Gumprecht将大学城定义为:“大学城是指大学及其文化对当地特色起到主流影响作用的城镇或城市。”
(二)国内大学城概念表述
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我国大学城始于1999年,以北京东方大学城为发轫点,经历了兴起、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成大学城60余座,涉及21个省、市、自治区。我国大学城生成模式主要属于主动构建型,即政府主导型,是政府、企业、学校的主动行为。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城经济功能的双重驱动,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实施大学城建设与发展的全新模式,就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大学集聚的人为意志。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本土化大学城概念一般可表述为:大学城是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高校等多种力量参与,使若干所大学在某一或某些地区集聚,并达到一定规模的有机整体。
(三)基于经济视角的大学城概念界定
综合国内外大学城两种生成模式,基于经济视角,立足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笔者以为,现阶段经济视角下的我国大学城的概念可界定为:大学城是指以多所大学为核心的具有教育、经济的双重功能的城市社区,是两种构成要素和谐发展的开放式社会系统,是教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二、基于概念的大学城基本表征
(一)政府主导性
当前,我国大学城的投资主体有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高校自有资金积累非常有限,根本不足以大规模建设;而各种社会力量履行办学责任和承担教学经费的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因此,只有政府才是大学城生成的主导力量。政府竭力成为大学城经济效应的推手,积极对教育资源开发市场化,促进高等教育“城市化”,并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不断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由此,政府主导下的大学城经济效应不断释放,经济功能日益凸显。
(二)资源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大学城构建的理念,是大学城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所谓资源共享,不仅指在大学城内部实现高图1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新模式基础理论体系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形成外部规模效应;而且指大学城外部性影响,实现教育和经济的和谐共生与科学发展。因此,基于经济视角,发挥大学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构建教育与地方经济联动发展的合作平台,实现互利共赢,才是大学城资源共享的本质要求。
(三)系统开放性
大学城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部进行人才、技术和信息交换与流动,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开放性是大学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大学城实质就是“大学”与“城”的结合,体现“大学即城,城即大学”的发展理念。系统开放性有利于构筑人才、技术和信息高地,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资源、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开放是双向的,在开放性系统运作过程中,必将使大学城受益于地方的经济支持和政策倾斜,从而增强大学城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四)发展科学性
我国大学城起步较迟,发展过热,功利性太强,因此,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大学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防止政府的主观意志和市场失灵;就是要既保证大学城自组织系统的有机和谐,又能主动接受外部正效应影响;就是要实现大学与城市、教育与经济的联动发展、和谐共荣。
三、大学城概念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1、政府主导的指导意义
概念中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强调这个作用的发挥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我国大学城属于主动构建型的生成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人为意志的体现。但政府之于大学城规划建设的真正驱力是大学城潜在的经济价值而非教育功能。一旦大学城的经济效应释放,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能力得以体现,政府的后续主导作用便会极大地弱化了。这是非理性的,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基于概念,在大学城建设完成后,政府还应主导构建统一的大学城管理平台,一方面保证自组织资源共享、和谐运作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大学城管理平台与地方经济密切对接,联动发展,实现教育与经济的互利共赢。其实,这才是政府主导的意义所在。
2、双重调节的价值功能
概念中强调大学城的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功能,这决定了双重调节的价值与意义。大学城两种生成模式对应着两种主导力量。基于经济学原理和市场经济条件,在大学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强调政府主导性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城的规划与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功能。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教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逐渐让位于市场,由市场在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双重调节的功能协调问题,促进调节“合力”的最大化。
3、“大学”与“城”的相融互“化”
概念将大学城定位为“城市社区”,说明了大学城是“大学”与“城”的统一76中国经贸导刊2D。9年第14期体。但我国大学城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概念上的统一,二者在现实中的分离十分明显。从动态上看,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有政府主导型生成模式的影响,有大学城发展的阶段性原因,也有行业之间固有的障碍。只有在发展中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大学“城市化”和城市“大学化”,即二者融合,实现大学城实质上的蜕变。这也是大学城发展的必然追求。大学城市化偏正于大学,大学要主动融入城市。城市大学化偏正于城市,受大学城集聚效应影响,城市应主动融入“大学”,提高其经济实力,提升其城市化水平。
4、新模式的构建基础
概念指出大学城是教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构建是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基于经济视角的大学城概念问题就是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对大学城概念进行比较科学的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清楚其基本表征,构建教育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就有了了基础性支撑。其理论逻辑层次见图1。
(二)实践价值
1、大学城经济效应的释放
基于概念,大学城具有经济功能,其经济效应必将释放,并对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是集聚效应。大学城集聚了人才、技术和信息,为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人才资源、技术能力和创新动力的储备。二是辐射效应,即人才、技术和信息的外向释放,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的规模经济以及由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的整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的提升。三是联动效应。通过教育经济的相融互动,联动发展,促进二者的互利共赢。可见,基于概念研究的大学城功能定位,对其经济效应的释放有着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2、地方经济对大学城的“反哺”
概念把大学城看成是开放式系统,而系统必然具有双向性。大学城对地方经济发展施加作用,地方经济也必将反作用于大学城。地方经济将给大学城带来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大学城自身实力的提高和竞争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概念隐喻 教学应用
1.引言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隐喻(metaphor)这一概念。自1980年Lakoff &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以来,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拓展到了认知语言学领域。Lakoff & Johnson(1980)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经历和理解某一类事物,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法(Lakoff:1987)。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束定芳和汤本庆(2002)指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实现外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词汇教学,而学习新词汇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本文拟运用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阐述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应用。
2.概念隐喻理论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等人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而不是纯粹的语言现象,并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揭示隐喻现象,即用源域(source domain)中我们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较陌生、抽象的概念上,隐喻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认知工具。按人们对隐喻的熟知程度划分,隐喻可分为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常规隐喻是指那些通过长期建立的常规关系而无意识进入语言的隐喻,是一个语言集团文化和经验的沉淀。这种隐喻几乎存在于每一句话当中,Lakoff & Johnson(1980)将其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隐喻具有普遍性,是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原理,人类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就有一个隐喻(Richards,1936)。研究表明,人类使用的约70%的语言是隐喻的。隐喻的普遍性是以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概念间的关联为物质基础的。
3.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英语词汇都是由一些基本词汇演变而来的。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词汇,然后结合隐喻的认知方式进行推理,这样便可以扩大词汇量。隐喻可以简化认知过程,是因为其具有易理解、易记忆、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并理解词汇、短语中所包含的隐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1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将隐喻理论用于基本词汇教学。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基本层面开始的,而在此层面上所感知的范畴被称为基本范畴。在形成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网中,隐喻思维的延伸扩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大部分隐喻思维才可以发展。基本范畴词汇多指音节较少、词形简单的不能分析的本族语词,是人们关系密切、最经常接触的,而且构词能力较强。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找到表达某一概念的相应词汇时,通常会从已有的词汇中借用描述同样形状或功能的词汇来代替。根据Lakoff& Johnson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喻体词不仅都是实体性概念的词,而且都是生活中的常见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狗、狼”等比“动物”的隐喻意义多。而且由于基本词汇使用频繁,其义项丰富,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数量众多,它们构成合成词的概率和扩展的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较高,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词汇使用频率进行归类总结,概括出基本范畴词汇并围绕这些词汇进行重点教学,使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同时在英语基本词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领会词汇语义范畴的联系,使之能联想和映射到其他不同认知领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隐喻意义。
3.2注重隐喻思维,讲解词汇的隐喻意义。
我们既要重视基本词汇教学,又要重视词汇隐喻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学生在了解了词汇的隐喻意义之后,即使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也可以根据对隐喻的认识猜测词的意思。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思维在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构成,加深印象化记忆,让学习词汇变得更有意义。根据Lakoff的观点: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即隐喻概念。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整体映射,人们总是利用具体的概念认识抽象的概念。在表达方式上,人们常用描述一个概念的词语描述另一个概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两个概念域相联系,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两个概念域的词汇进行总结对比。这样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一系列词汇,在进行语言交际时,能准确地选词,表情达意。
3.3分析词义引申机制,帮助学生用隐喻理解记忆多义词。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与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密切相关(杨忠,2000)。在中国的英汉词典中,每一个词条下都会列举相关的词义,中心义项是最基本的,再通过隐喻产生其他义项。因此,教师在教多义词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隐喻理解记忆多义词,可以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引申机制,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隐喻性关系,并进行适当的词源教学。对词汇来龙去脉的隐喻式溯源不仅可以解读出词汇的深层含义,还可以使以词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义词各义项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隐喻思维规律,由词汇的本义推导出各个含义,这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认识,一词多义的理解都大有益处。
3.4对比英汉词汇隐喻的跨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意义。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可以反映人类思维的共性。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可以利用隐喻认知和理解隐喻语言,这是隐喻认知的共性表现。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的隐喻反映了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隐喻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奠定了心理基础。因此,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用法,进行不同语言的隐喻之间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使不同文化能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人类社会文化背景会有各种相似之处,尽管不同的民族群体使用不同的语言,但在共同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植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重合,形成“文化共核”(肖名丽,2000)。文化共核反映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上,自然会产生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英语中的“head”和汉语中的“头”可以被用来指政府、组织和团体的负责人、领导。教师可以利用用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这些词汇,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别,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并不能排除不同语言的差异性。隐喻作为认知现象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不可避免地给隐喻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比如“dog”这个词,在中国人看来,“狗”是贬义词,我们经常用“走狗、狗腿子”等形容厌恶的人,但在英语中,“dog”是褒义词,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词汇隐喻的跨文化差异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并认识到中西方隐喻思维的差异,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和使用词语,教师应重视输入目的语文化。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利用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还要注意不同语言的文化底蕴,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各种语言现象中找到概念隐喻,更好地促进词汇学习。
4.结语
词汇学习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对现有词汇教学法的有益补充。与传统词汇教学法相比,隐喻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词汇,拓展词汇的深度与广度,形成更符合认知规律的目的语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是新的语言产生的源泉,和词汇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更好地解释隐喻语言理论,才能揭示更深层次的语言本质,这对更好地掌握语言本质,推进英语词汇教学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Cameron,Lynne & Graham Low(eds.).Researching and ApplyingMetaphor[M].Cambridge:CUP,1999.
[2]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UP,1936.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
[5]肖名丽.隐喻的认知方式及其文化阐释[J].山东外语教学,2000,(1).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材 人教A版 北师大版 函数概念
比较研究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材已经有多种版本,实现了一纲多本、教材多样化的改革目标。虽然各个版本高中数学教材都是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但是由于编著者的经历、经验、环境不同,所编教材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和不足,教材实现了多样化,但是各个版本的教材是否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对各个版本教材做出细致的比较。为此,我们对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概念部分做了比较研究,期望借此使我们的中学数学课程的编写和教学能博众家之长,优势互补。
1.两版本教材函数章节序言的比较
在章节前言中,两个版本的编者对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都做了简要的说明,都认为函数模型和在社会、经济及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函数的思想也为我们在研究一些问题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介绍函数模型和函数思想的重要性时,人教A版从为什么引入函数这个章节,函数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做了主旨性的说明,其语句多用陈述性的语句,对函数章节的内容和学习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对学生的函数学习和对函数的认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北师大版的语言风格与人教A版相比较大不一样,同样的问题娓娓道来,更具亲和力,又鼓舞人心,在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2.两版本教材函数部分内容的比较
2.1从函数概念的引入比较
从函数概念的引入上,人教A版教材从一些具体的问题出发,归纳出了一些变量关系式,再把变量关系是转化为对应关系式。在变量的刻画上又用数集来表示,最后用归纳的定义很自然地引出了函数的概念,这样学生可以把自变量、因变量这两个集合等同起来看待,而把目光不再只集中在运动与变化上,无形中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出函数的抽象性,更容易建立函数的模型和领会函数的思想。北师大版的教材和人教A版相似,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归纳出变量关系式,但是它在把变量关系式转化为对应关系式期间的衔接感觉不太明显,概念的引入更人情化一些,而不是那么僵硬。
2.2例题的比较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它介绍把变量关系式的例题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函数关系式的例题,另一类是不是函数关系式的例题,而且这两类的例题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人教A版中给出的都是正面的例子,也即都是可以表示成函数关系式的例题,它不太注重反例。在函数的引入和学习过程中,为了使函数问题简单经常要解释函数的唯一性,如果大量介绍反例,就会让学生学习经验中的函数也分为两类,这就不利于学生对唯一性的理解。还不如不要介绍反例,到了碰到哪些问题时再给予解释。这样学生看到的、学到的多数函数的结果都是单值,这对函数的结果的唯一性也容易接受。
2.3对定义域和值域引入的比较
人教A版中首先对初中时所学的四类函数做了一定的处理,用区间的概念做了界定和说明,之后才在集合的观点下引入了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和表示。但是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只是对物理中的三个例子做了列举,之后直接给出了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让人有空穴来风的感觉,学生接受起来就有点不自然,不能很好地运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定义域与值域。
2.4对两版本教材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比较
人教A版的知识呈现方式,从定义概念方面来看,它首先以生活事例为现实背景来观察分析,再提出概念、定义,即生活背景—抽象概括—定义或概念这样一种模式,这种由生活中引出知识的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的学科,从而使学生能更自然地思考生活中的数学。但是人教A版中有关定理的知识则是直接先给出,再证明,然后应用这种模式,所以显得很不自然,也不符合科学发现的基本逻辑,难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不能起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的作用。而北师大版的知识呈现方式是在定义、概念、定理方面,从例题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直觉思维把感性认识数学化,全程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即问题提出——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理解应用——思考交流这样的模式。”可以看出教材不论从前言还是正文,都把“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在了首位,从而得到有关概念、定理,比较适合学生知识构建的规律,也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到了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建构新知识,这与课标的理念也是一致的。
所以人教A版更给人以偏重学科本位思想的感觉,其首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学科专业人才,而北师大版给人以偏重学生中心思想的感觉,它更强调数学教育的大众化需求和现实适应性,这一教材更加适合大多数学生学习,但也可能无法满足一些在数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的需求。
2.5两版本教材思维方式的比较
从知识体现的整体思路来看,人教A版首先引入集合的概念,接着以三个具体函数的实例出发,最后运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在对应观点下函数的概念,引入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和函数的表示方法等。从这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教A版在函数知识的呈现和思维方式都比较明确,逻辑关系由于归纳法的运用也显得很清楚。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在引入了集合的概念之后,主要从正、反两面刻画出口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最后引入在对应观点下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和函数的表示方法等,所以北师大版的教材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都不太明确,这也加大了学生对函数概念准确理解的难度。
3.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建议
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分层次地实施教学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1一纲多本、一地多本、分层教学
教材编制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对教材主张一纲多本。但这还远远不够,一纲多本解决的是地区差异问题,还没有解决地区内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分层教学正是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培养所需人才的客观需要。但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怎样能关注全体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做到一纲多本,还要达到一地多本,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不同生源层次的学校,能有不同的教材,才能兼顾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所有学生,这种分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数学教育。
3.2教学建议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升入高中后,他们认识水平分化程度较高,如果学习的内容保持不分化状态,就会阻碍学生认识的正常发展。一地两本的教材要求按照大众数学教学的理念,而为分层教学组织教材。综合前面对于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教材的比较分析,为此建议:在函数部分的教学时不仅要分层教学,而且在函数概念的引入和学习时要让学生感觉到顺其自然,在这一点上人教A版逻辑性就比较强,但是该版的语言和表述方式上却没有北师大版那样贴近生活、富有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上要深研多个版本的教材,扬长避短,积极备课,从而找到一条适合教学改革的新路。
参考文献:
[1]人教版A版数学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第二版.
[2]北师大版数学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第五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生命教育理念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生命教育理念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联性;以湖北科技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近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并从生命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认为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地方院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中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数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及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实施等方面存在主客观因素的缺憾,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地方院校 大学体育课程 思考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变革,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当自我的期望值与现实社会形成落差时,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表现为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2009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上海高校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起,在事故死亡的24名大学生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占年度死亡人数的54.17%[1]。近十年来,湖北科技学院等地方院校的大学生自贱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学校及广大的师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警示。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显得尤为地重要和迫切。而生命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目前,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将其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2]。所以,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身体在动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将是我们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绩,但是今天,我们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改革与创新,发现其中有着许多的缺憾,本文试图以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正视这些缺憾,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去,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绽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新亮点。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与相融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所蕴涵的理念各有特色,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后,大学体育所倡导的是“终身体育、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理念。它有五个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核心是人的健康,即“健康第一”,是以人的生命运动为载体来实现人的身体、身心、社会适应性等多维健康理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注重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其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充满生活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过程[3]。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生命,即“生命第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4]。一个人生命的不完整说明了身体与灵魂的不协调即不健康。两者所追求的都是身心整体和谐发展。而大学体育课程的本源就是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和大学体育是相通、相融的。特别是现阶段针对青少年因各种心理疾病而诱发的残贱生命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显得尤其地重要与紧迫。
【关键词】CDIO;“做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 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 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后,我国陆续有一批高校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各专业不同的需求进行 CDIO 本土化改革,在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改革,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目前,将 CDIO 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随着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深入发展及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金融服务外包人才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据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未来5年,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尤其是离岸服务外包将面临34万合格人才的缺口。因此,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CDIO教育理念与金融服务外包学院英语教学结合依据
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学院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设立,实现金融教育与现代金融产业的无缝对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学生培养更加符合现代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到国内外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更有保障。
根据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高校制定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形成共识。其中的国际型并不等于仅强化外语,而是在了解国际规则的基础上,使人才具有跨文化的理解能力与交流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因而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只有亲自实践才能体会要领,掌握技巧和方法。CDIO模式既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注重合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创新意识、自我提升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态度等的培养。
可见,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异曲同工,都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英语教学“做中学”改革流程
CDIO 教育理念侧重学生的参与,因此,在此项教改实验过程中,笔者将每个单元都设计为具体的英语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
(一)Conceive――构思阶段
教师构思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四个英语项目,这四个项目的话题应该具备代表性、启发性。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完成四个项目。
在此阶段学生需要构思项目的实现方案,表现形式等。学生需要独立地构思项目实施方案,教师可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二)Design――设计阶段
学生在完成初始资料的收集之后,开始设计项目的呈现形式、大概流程,并确定小组各个成员的分工。
(三)Implement――执行阶段
学生按照此前的既定分工,完成自身任务,之后进行团队成果彩排,并且据此继续完善项目的执行情况。
(四)Operate――展示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展示项目的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化,包括英文角色表演、英文辩论赛、英文新闻会、英文脱口秀等。
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展示情况进行评估,指明其优缺点,并总结回顾这四个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英语教学“做中学”改革意义
CDIO 工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培养计划,所有项目都是以团队为代表参加,以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基于 CDIO 教育理念指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课文学习、网络资源学习、课外活动的开展,都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把各项学习活动设计为项目,培养真正具有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
在项目学习模式下,教师向学习者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专题任务以及协作交流的指令,强调通过学习者主体性的探讨、研究、协作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协作精神。
(一)改变单一的语言输入源,增加输入形式
充分的语言输入和丰富的语言习得环境对外语学习至关重要。认知心理学认为,“多重感官同时感知比单一感知或单用听觉的学习效果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保持”(何高大、周剑霞,1996:8)。因此,在CDIO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外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从而增加语言输入形式,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的、趣味的外语学习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促使语言习得和学习,还可培养学生探求信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根据不同语境接收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输入和输出并重
学习最终是学生的活动,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语言的产出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语言的输出是对输入的反馈和验证,强化对输入的理解和巩固;另一方面,语言的输出能刺激语言习得者更多、更有效的输入。同时说明了输入与输出相得益彰、互为因果,两者不应割裂,而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CDIO教育理念下的“做中学”教学改革,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机会,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使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中用、用中学。
(三)创造真实的课堂活动,提高输出的质量
语言交流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外语学习的输入内容应是开放的,具有生活气息,并且涉及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的交际场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使用语言,并且有利于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顺畅、有深度的信息交流。杜瑞清表示 “在未来社会中,没有多种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将是‘残缺不全’的人”(1999:111)。因此,外语教学应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见,要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利用真实的材料,营造自然真实的课堂活动,突破相对固定和抽象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为所用、“用中学”和“学中用”,培养学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CDIO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是根本有别于学科知识本位的培养模式,高校英语教师积极将工程教育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做中学”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相关的英语项目,可以更好地处理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和输出的相对平衡,进而提高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 CDIO 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
[2] 克劳雷等.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一.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
自lakoff & johnson(1980年)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lakoff和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ix)明确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在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言,更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学生就需要解读好其中隐喻的使用,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隐喻作为英美文学学习的桥梁,从隐喻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英语专业学生高英美文学欣赏水平。
二.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1、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词语的发生和成长都具有隐喻性,概念隐喻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隐喻是人类缔造新辞书主要的手段,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经由隐喻过程发生的。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都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面包车、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很多词汇是由隐喻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等等。词语成长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成长、转变和引申的主要手段。在讲解多义词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
2、概念隐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效果的好坏对整部作品译文效果的影响很大,隐喻翻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喻体形象、把隐喻转换为明喻、把喻体形象进行加注、或者省略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用法差异,在汉语中不能一一找到与英语对应的词语。例1. that man is another shylock.那个家伙是又一个夏洛克, 为人吝啬。因为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吝啬的形象角色。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可本着上述“映射对等”原则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字面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用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源语喻体以及扩展源文隐喻的喻体以补充喻体的蕴涵等方法。例2.张培基先生所译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茅盾《白杨礼赞》)“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es. 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 (张培基,1999:197~ 201)对整个语篇的隐喻性,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隐喻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段要求人们更加注重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研究,教师应当在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好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3、概念隐喻对语篇教学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英美文学作品语篇中包含了隐喻性的表达。篇章从一句话,到一整篇著作,都蕴含了大量的隐喻成分。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篇章内部结构的立足点,使篇章研究与认知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深化了人们在篇章衔接连贯以及篇章理解方面的认识。
例如:诗歌《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诗集《山间》中的经典诗歌之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抉择。诗歌《未选择的路》中运用了大量的的隐喻、象征等写作技巧。在这首诗中,“life is a journey” 就是用了隐喻的表达方法,作者把 “roads” 作为论述的主体,用“路”来 比喻人生的里程。再如诗中的一些词或者句子的使用 “travel”, “stood”, “looked down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passing there”,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come back”,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作品中“roads”“travel”“way”“journey”“travel”等词的衔接,使诗歌在表达上看似简单,实则包含智慧与贤言。所以在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时,要帮学生理解好“没有走过的路”的潜在的意思。作者用路径选择来比喻人生。隐喻是有助于表达诗歌主题的有效手段,可以使哲学在其深层含义渗透。在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能够保证语篇的连贯,同时能够使语篇描写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更容易理解。将隐喻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英美文学篇章衔接及连贯功能的分析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的认识;整数概念;自然数概念
儿童从开始记事起,爸爸妈妈就扳着手指头教他们数1,2,3,4……,他们也慢慢地知道3个指头、3颗糖、3个人……都表示的是3。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他们开始萌发了数的概念,但系统地建立数的概念还是从进学校后开始的,首先认识整数,再认识小数、分数、百分数。而建立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数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主要是非负整数,也就是自然数,它是数系中基本的一种数,也就是0、1、2、3……,这些数都是从数数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例如数5朵花,作为数的结果5,这个自然数反映了被数事物的个数,这是自然数作为基数的特点;作为数数的过程从第1朵数到第5朵,自然数反映了被数事物的先后顺序,也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数的无限性,这也是自然数作为序数的特点。
自然数概念的建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安排是秩序渐近的。学生随着不同阶段的学习不断深化对整数概念的理解。
一、走进生活,返璞归真――理解意义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对自然数的认识则是从一年级一入学就开始了。所以根据学生的年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直观形象的事物帮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含义。
二、利用模型,形象直观――理解意义
数位、计数单位、位值制、十进制记数法……这些核心概念对学生理解自然数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这些核心概念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的掌握自然数的意义。
1.重视10的概念的建立
在一年级上册教学10的认识时,要让学生亲自感受到9再加1变成10的过程,可以采用小棒数一数、摆一摆、捆一捆,借助图形圈一圈,利用计数器拨、说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10个一是1个十。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几根小棒、几个图形都代表几个一,十根小棒捆一捆、十个图形圈一圈都代表一个十,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计数单位的初期建模。另外在接下来学习的11~20各数的认识及一年级下册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中,仍然要关注10的概念的建立。
2.重视数位概念的建立
数位是指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在记数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各个数字排列在固定的位置上,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以区别它们的单位,这些位置都被称为数位。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要明确数位的概念,还要明确位值制的概念。位值制亦称位置制,指确定数字值的一种原则。数字有二值:一是位置值,二是数字值。数字值是数学本身所表示的值。例如数字6,就是表示6个单位。位值制是数字本身与其位置结合起来所表示的值。在位值制记数法中,由于所取进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十进制记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3.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
我们习惯用“十进位值制”来表示自然数,所以计数单位是1、10、100……为帮助学生了解十进制户数法和位值制,要重视数计数单位,要让学生在数计数单位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新的计数单位。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通过方块模型的演示,让学生体会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通过几何图形的点、线、面、体,把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相结合,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个、十、百、千的影像,建立起清晰的满十进一的模型,对于学生理解计数单位是有帮助的。
4.重视数位顺序表的使用
随着认识的数越来越大,教师应不断扩充、完善数位顺序表。从认识20以内的数起,就让学生了解个位和十位;在认识100以内数时补充认识百位;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才第一次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在认识自然数的最后一个单元里,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数位顺序表也因此两次扩展:先扩展到万级,再扩展到亿级。数位顺序表有助于学生了解十进制记数法,理解数的意义并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巧借学具,手巧心灵――理解意义
认识自然数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从数量抽象到数,而抽象离不开直观的支撑和操作,因此我们要注意运用多种学具、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的概念。比如,可以借助计数器、数位桶、小棒、方块模型、方格图、数位顺序表等学具,逐渐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经历抽象的数与具体的事物一一对应的过程,感受具体的数量,理解自然数的实际意义。
四、丰富认知,多管齐下――理解意义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
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34-01
自我概念是心理学专业相关学者研究的课题,自我概念通过人对于外部环境的一些互动产生一个自我的意识体会,自我概念具有多维性。高校大学生虽然身体条件已经处于一个成熟的阶段,但心理层面还不够成熟。所以,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还应该关注当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程度,让大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当代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形成。相关实践理论资料的研究显示,健美操是一项有助于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素质,提升内脏器官机能,还能够促进身体柔韧性、力量以及灵敏度等情况,对于提升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根据大学生身体情况,采用教学实验以及心理测量的方式,通过八周的健美操教学实验,探究对高校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希望可以用健美操提升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教学实验法
本次实验探究活动共抽取61名大学生,男生占25人,女生占36人,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把参与实验的61名同学分成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控制组,甲乙两组的人数分别为28人和33人,为期8周的中等强度,每个星期进行两次,每次的时间为90分钟。实验组进行健美操教学活动,控制组进行传统的体育篮球教学,每度基本不变。
(二)心理测量法
本次实验依照身体自我概念量表为测量依据,这个理论工具不仅包括身体能力概念,还包括身体外观概念。把身体自我概念划分为6个维度,不仅有力量、弹性、耐力,还有柔软度、外表以及肥胖元素。探究活动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过程。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在前测以及后测的过程中,都分别对实验组以及控制组的同学进行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相关测试,测试完毕之后把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以及同组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得分高低与学生对身体自我概念了解的程度有着正比例的关系。这次测量共分为6点,计分的数值越大说明对身体自我概念状态越良好。测量表通过问题问答的形式,反向计分计算结果。再通过实验教学的同质性比较,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组的同学通过八周的健美操练习之后,在弹力、力量、耐力三个方面跟实验前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外表、柔软度以及总体身体自我方面的差异表现更加明显。但是通过对比,控制组接受传统体育篮球训练的同学的测量对比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通过8周的健美操训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健美操运动的美感让大学生感受到身体的美,大学生通过感知这种人体美,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健美操锻炼之后,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了一定的提升。无论是身体力量以及身体柔韧性都有了提升,身体协调性明显,自身的气质以及审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型的学生来说,健美操更是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健美操作为一个体育与美感结合的体育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与能量,对于肥胖学生的身体外形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变,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审美的情趣。
三、总结
健美操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柔软度、身体协调性以及耐力等方面的提升效果都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育活动。因此,在当前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入健美操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改革和完善,避免单一教学,将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魁,耿海燕,闫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系统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1:68-70.
[2]刘志红,王淑英.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4:534-536.
[3]王淑英,范红哲,刘志红. 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4:531-533.
【关键词】瑞典的远程教育;发展;模式
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政策制定者对于成人教育体制期望极高,以满足以下三方面的需要:第一,利用灵活教育的模式,来满足受教育年限少的人们,补偿他们早年错失的学习机会;第二,通过与劳动部门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缩小劳务市场在供需之间的鸿沟;第三,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教育机构需要为人们提供快速增长知识的机会,用新的学习形式充实自我和解释社会,从而创造终身学习的社会。
教育体系是经过几个世纪形成的并形成了稳固的机构。目前的大部分教育机构并不能满足以上提到的三方面社会和个人需要。以瑞典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教育决策就是基于单一目标,随着不同的教育机构重新组建,他们将从提供单一的教育模式发展为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包括校园内的培训、远程教育和混合式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瑞典全国讨论是否建立一所类似英国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机构时,结论是否定的,瑞典政府继而决定由普通高校提供远程教育。对于那些由政府资助、一直提供中学后教育的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机构(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专门开展远程教育),议会的决定是赋予其新的职责,即改为面授教学机构(2001年),同时,要求公办成人教育机构也开展远程教育,同时满足在校学生和在线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为了达到50%的适龄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宏伟目标,瑞典教育系统的各个层次必须组织起来以适合各种学习者的终身学习需求,这不仅包括综合性大学和学院,高中和其他各种机构都需调整,采用新的教育模式从事成人教育的工作。迄今为止,瑞典政治家视教育政策为国家主控之一,政府的态度是:国内发展为先,然后创建国际性网络,最后是展望全球。可以看出,政府还是勉强地认可教育的全球化,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于国际化和以利益驱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的政治上的控制。
在瑞典的社会发展中,教育逐渐承担起重要的角色。现在瑞典教育模式的特征是各教育层次上的高度分权制。对于课程、组织构、教学楼、薪水、聘用等事宜在基于大范围通用的框架内,由地方单位决定(参见网站:si.se。高校介绍:hsv.se;中小学和成人教育介绍:skolverket.se;民众非正规成人教育介绍:folkbildning.se)。瑞典政府一般通过政策制定、一定程度上的研究、资金提供、为政府及实施单位之间建立调解机构等方式促进其变革。这些协同机构起着教育体制中变革人的角色。
瑞典的教育模式
以国际视角看瑞典教育系统,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概括如下:
强大的中央力量(政府)制定广阔的目标;
强大的地方自治(学校、大学等)落实这些目标;
大量机构充当激发、监控和评估的角色;
强调教育平等机会。反对在性别、社会地位、经济状态、地域、种族及残疾等方面的歧视;
促进全国所有的中小学和大学具有同等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研究资料显示,除了目标和政策不同外,不同的中小学和大学在质量和效果上有些差别,但这一差别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小的(Daun,Slenning and Waldow, 2002);
国家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大力投资中小学、成人教育及大学(参考例子见网站:itis.gov.se/english/ index_about_itis.html)。瑞典政府曾投资17亿克郎(相当于1.85亿欧元)开发一项名称为“学校中的信息交流技术”的国家行动项目工程,这是瑞典迄今为止发展和改进学校、在内部实施服务培训的最集中的一项投资。这一项目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萨阿米人(少数民族)学校、高中、公办正规成人中等教育,以及2002年间的非正规大众成人教育等各类学校。其他近期的例子有瑞典大学联盟(参见netuniversity.se / Default.asp?c=63),还有瑞典灵活学习协同机构(cfl.se/english/index.htm);
免费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均免收学费;
除教师之外的许多员工参与教育活动,如图书馆人员、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助理等,强调团队精神;
不只是“讲授”被视为教学。教学工作还包括计划、方案和管理等,有一些教师的工作专门是开发、引导、监控及评估教育,而非任何正式讲课;
教师的某些能力的发展,如时间和资源的分配;
学生在各层面上强大的影响:在评估和组织中让学生充分参与;
开放系统:在不同的课程中,提供新的机会更新知识和从事补充性研究;
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的教育结构。瑞典成人教育虽然有悠久的传统,运用教育技术也是现实可行的,任何年龄的成人都可以追求学术性教育及通识教育,政府鼓励人们进行在职学习和业余学习(参见skolverket.se/english/ system/adult.html:2002年“瑞典成人学习模式—学习圈—百年庆典”活动)。
瑞典政府设定的一个总目标是50%的人在25岁之前能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瑞典的高等教育正在广泛地扩充。现在的研究生比50年前高中生都多的事实,清楚地表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浓厚兴趣。目前数据显示,32%的人口接受过某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而17%接受了三年或以上的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已经从少数人关心的话题发展为大众所关注的事情,大学生的数量从1950年大约1.6万人增加到2000年大约32万人(数据来自瑞典统计网scb.se/default_2154.asp和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网eng.hsv.se/en.jsp?home=location)。今天在劳动力市场上对教育和技术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劳动力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对人员的教育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只有基础教育水平的人难以找到工作。教育政策在社会变革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确定不同人们获得社会必需的教育机会。教育的投资需要面广,不能只投资在高层次教育。1997-2003年间,高等院校获得的资源分配是大约10万个学生名额,同期,政府拨款66亿瑞典克郎(合7.3亿欧元)予高等教育。1997-2000年间,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资金增长超过10%。政府举办的成人教育启动项目使许多没有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成人得以获得高中教育。在资格职业训练实验方案里,瑞典政府提出了一套新方法,让在职人士利用业余时间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这些还只是整体政策的一部分,目的是使瑞典成为一个领先的知识社会,而远程教育是达成国家目标的主要模式之一。
瑞典的函授学校始于19世纪,那时起就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谈论的远程教育。早期它以函授教育形式出现,为那些无法在瑞典有限的几所校园里学习的人们提供机会,也为那些由于居所远离校园、财政困难、有家庭职责或其他原因没能进入传统院校的人们提供第二次机会。第一所英美的远程教育机构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的,而在瑞典,这种类型的远程教育是在1898年,以瑞典南部马尔默市的赫莫兹函授学校的建立为标志开始的。
20世纪60年代,赫莫兹有10万学生入学(Svensson,T. & Widmark,J. 2004),与当时瑞典的人口相比是一个很大的数字(1960年的人口是748.9万人,tacitus.nu/svenskhistoria/ befolkning.htm,2004.08.30),当然与中国人口相比是一个小数目。事实上,瑞典是北欧国家中人口最多的,现在是900多万。相比之下,中国的上海市已经超过2000万居民(2003.12.05《中国日报》)。瑞典是西欧第三大国家,有4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相对来说,居民居住并不很分散(sweden.se / templates / Common P2707.asp,2004.09.04)。
20世纪60年代后期,瑞典国会下了一道法令,对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给予免费或高额补助金,同时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公办的成人教育)。它们成为早期的大众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为成年人提供正规的初中和高中教育机会。最早的函授学校发现很难与其竞争,有些停办,有的活动非常有限。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领域中,政府建立了两所国立远程教育学院,第一所于1957年在瑞典南部建立,第二所是约十年后在北部建立,两所都是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学院,只提供单一远程教育课程。四十多年来,它们一直在远程教育领域积累远程教学、学习及管理的经验。当政府想要实现灵活学习政策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
当许多国家建立“开放大学”的时候,瑞典的选择是不建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机构,而是建立一个极端的分权自治系统,由各普通院校提供面授教育的同时,由各个院系独自负责实施远程教育。这样,一个双重模式系统产生了。70年代的大学教育政策导致了明显的小规模远程教育模式的产生,当时规定每门课最多只有30位学生,在90年代初期,在大学里标上“远程教育课程”的大概有800门,然而多数课程根本没有或只有极少远程教育成分。它们通常是一个纯粹自学和压缩的面授组合,大部分学习安排在周末。当他们应用远程教育方法时往往是采用邮寄、传真或电话传递学习指南或联络信息。无疑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瑞典大学远程教育的分权制和小规模组织。数年过去仍只有微小变化(Holmberg,1994),而且存在的方式也根本没有达到当局期望的标准。
在1994和1995学年,注册远程教育课程的学生人数达到2.58万,也就是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就增长了60%(SCB,1996),占学生总数的10%。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政府致力于增加远程教育,陆续转向包括采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同教学模式。以时间划分,用于改善这一领域的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包含对各种策略的尝试:
1.于默尔(Ume?觟)大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作了第一次大规模尝试,把精力和资金集中在于默尔大学的一个开发项目上,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口稀疏的北部区域乡村的教育发展。由于通过发展远程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于默尔大学也就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导者和其他大学追随的领先者。然而,这一项目的期望并没有能真正实现。
2.大学联盟。第二阶段是政府利用资源来刺激大学之间的合作,通过聚集来自不同学院的专长,整合利益相关者的多种观点,新而有力的远程教育组织得以形成,促使了以开发合作项目发展远程教育为目的的若干大学联盟的建立。众所周知,在独立自治的高等教育机构学院间合作是很困难的,除此之外,此联盟在构建必要的知识基础以有效地提供和传递远程教育方面也还有很多困难。
3.远程教育委员会和远程教育全权机构。第三阶段是建立远程教育委员会,教育部长在1995年委任此委员会,并指令作出远程教育政策策略概要。委员会的主要提议是为远程教育建立一个新的协调机构,称为远程教育全权机构。这个机构1999年开始运营而且辅有资金以供发展和研究工作,它建有一个国家网站作为工具进行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也用来宣布在远程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事宜。这一机构在运行两年半后关闭。
4.瑞典大学网络联盟。第四阶段是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大学里所作的尝试,特点是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多元化。政府决定通过大学网络联盟把高校建成双重模式或多重模式大学,以这些综合性大学和大学学院原有的课程和学历课程为基础,各所高校是否加入网络联盟完全自愿而且所有权明晰,联盟成为综合性大学和大学学院传递课程的场所。为了支持这个计划,瑞典建立了大学网络联盟机构,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协调瑞典各类大学所提供的不同课程,并建立一个网站(netuniversity.se / Default.asp?c=63)传递这些课程。机构也将支持为提高远程教师及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并确定能受益于远程教育的课题和领域。这一阶段促进了已有的远程教育工作走向制度化,加上这一项目的种子资金驱动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开始几年政府对招收网络课程的大学生比校园上课的学生给予高校更高的回报,这是因为在开始的两年为此已投入3.71亿瑞典克郎(相当于4100万欧元)。
5.瑞典灵活学习机构。对于普通高校之外的成人教育系统,国会决定自2002年建立一个新的权力机构:瑞典灵活学习中心(cfl.se)。这一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促进公办成人教育和大众成人教育(民办高中、学习协会)对灵活学习的发展和利用。在2002年,正规成人学校中注册学生有33.2万人。除了为正规成人教育系统服务之外,也包括在瑞典被称作“民众互助修养”的非正规成人教育,这是所有年龄段民众都可以自愿参加的非正规教育系统。瑞典灵活学习中心下设11个学习协会,每年组织大约35万次各类学习小组活动,参加者达300万人次;安排20万次的文化活动,吸引大约有1500万人次的参与者及参观者。全国有147所民办高中,每学期大约有10万人次参加短期课程。
灵活学习中心的任务是:
项目支持;
发展及传播在灵活学习领域的方法;
为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深造机会;
提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软件资讯;
担任资讯科技支持的远程教育的网络信息提供者;
监察及提供与远程教育和灵活学习有关的研究和发展的信息。
灵活学习中心活动的范围已扩宽,目前它还协助建立学习中心,学习中心是为成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资源的地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非正规学习的特征,改进方法和系统。
远程教育开始以函授的形式使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那必然要求有高效并且发展比较完善的邮递传送系统,这也正是19世纪末期瑞典的状况。现在,这种形式已经改变。传统的邮件通信几乎完全被更快速、廉价、多形式的电子邮件所代替,相对而言,这种转型在瑞典更快,因为瑞典的信息技术设施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2002年1月《欧洲统计》杂志的数据:90%有上学孩子的瑞典家庭有计算机,70%的家庭至少有一台计算机,并且大部分可以与互联网相连。这个数据一直还在上升。收音机和电视技术已被用于远程教育,但在瑞典不是很成功。这正像最开始预测的那样,是由于缺少双向交流,需要打造昂贵的产品,需用特殊的设备并且提供适合所有人的教育(面向大众),这样的课程内容缺乏专门和深入的学术领域知识。然而电视和收音机为瑞典提高人们的基础知识和水平作出了贡献,并且仍是非正规学习的一个主要渠道。现在,电视和收音机技术正进入数字化世界,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希望。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电视和收音机的使用终端,如选择看什么,什么时间看,跳过或停止播送,录下节目,添加、剪辑或创作等,数字世界还能提供基本的双向交流。更多的数码相机、网络摄像镜头、网络收音机和互联网视频会议都已用于教育领域。如今这些技术相当廉价并广泛流行,因此,可以制造、发行和接收的视听材料也能大量使用。另一方面移动产品的发展是笔记本电脑,许多人认为这将是计算机的未来。在智能电话方面,可储存文本信息、电子书刊、文件夹、录像机、视频对话、游戏、互联网都可装入一个可携带的装置内。这些发展改变了教育的领域并使其全球化,去向地球另一半的人咨询并不比去邻居家咨询需要更长时间。
新概念——新现象
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全新的教学互动方式。新模式和方法论导致了从不同角度产生的许多新概念,其目的是为了抓住新现象的本质。然而新事物本身就是作为一种现象的新概念的出现。
概念如同过滤器,它帮助我们有选择地看待事物,给予一种不带有反映价值取向的看法。因此,对概念的调查分析就很重要。那些概念文字往往来自于英语并不加翻译就应用在其它语言中,如果将这些新概念文字翻译成其他语言,就会产生翻译错误等问题(Quine,1960)。这意味着所有翻译在意义上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不翻译,这些新词作为外来语在其它语言中被借代使用,然而在意义上是会有转换的,因为这些新概念被转换到了另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中了。
在不同国家,尤其是教育系统,教与学的方式等都很不同。因此,同一个词在新的背景下并不能涵盖相似的现象。关于新概念,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它们怎样很好地描述一个现象?在不同群体和文化中它是如何被诠释的?它们来自于怎样一个背景?现在又是被用于什么背景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的涵义是如何转换的?这些问题比较重要,是因为如果我们彼此不了解,那我们对这个领域的发展能力当然就会受限制。因为这是跨国的、跨学科的领域,相互误解的风险极大。许多项目会失败,因为参与者在进程中逐渐发现实际上有着不同的目标,而起初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对目标的诠释是一致的。
本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讨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概念。对于新概念的诠释是从瑞典的观点来探讨的,但为了解其他解释,其他视角也将考虑在内。右上的概念表格显示了在总词汇里又新近加入的一些新词,并包含一些广为人知的概念,我们尝试去把这些概念以一种或另一种复杂模式排列,但结果是不太可能。许多概念在所表述的领域没有确切的含义,即使同在一种文化背景下也是如此。我们最终展示出来的是把这些概念分为三个类别,划分依据是在教育政策、教育技术或组织,以及教学理论方面的联系。
“B-学习”和“C-学习”这两个概念并不曾真正使用过,只不过是造词或玩文字游戏。“B-学习”表示二等教育,“B”(与“A”第一等相对),就是远程教育有时也被人责备。但这并不是真实的,低等质量的教育在各类模式的教育形态中都能找到。而“C-学习”也可以表示“在教室里学习”的形式,C这里是指的班级,是与远程教育相对的面授教学。
非常明显,大家可以争论一个具体的概念应属于哪类。总起来看,我们认为在“政策”栏下列的概念是意识形态的表述或政治意图的展示;在“组织技术”一栏下的概念有着如何组织教育或一种具体技术应怎样根据教育目的而使用的含义;第三栏的概念出于教育学理论。大部分概念在下文中都有讨论。
在线学习:注重电子化
电子学习目前可能是在全世界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了。在欧共体中它作为重要概念之一与其它如电子欧洲、电子商务、电子健康等带有电子的词一起使用。与此并行的,欧共体在不同的策略文献中也用“强化技术的学习”,同时注重移动学习(M-学习)。此外,电子学习在商业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电子学习涵盖了许多含义,在欧洲不同地方被翻译的也不一样。
直到最近,北欧国家还没有广泛应用电子学习。在瑞典公立教育机构中,人们只是把电子学习作为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商业模式,他们常常以一个不用光盘的、孤独的学生作为例子来设计电子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瑞典很少有追随者。一个芬兰研究组完全排斥这种学习方式,并称它为“旧式的电子学习”、“一个过时的模式”。他们争论说一个孤独的学生与技术主控的课程内容在以设定的方式下互动,是无用而过时的,这不是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技术能力和知识。能识别并解决团队中的真正问题,能运用通信技术能力的人才是雇主寻求的类型,这一学习方法称为协作式学习。
以上提到的五个新概念都是以学习为重心:①电子学习;②旧式电子学习;③协作式学习;④应用技术增进学习;⑤移动学习(M-学习)。这意味着在思想上的又一改变,从教学转到学习,就是从系统或教学角度(输出)转到个人角度(输入)。也可以理解为从以教育提供者和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变革的另一观点和重心反映在“灵活学习”这一概念上。
灵活教育:不仅仅是技术
灵活教育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不是很广,但在瑞典政策中受到偏爱。由于电子学习的流行和普遍发展,使灵活教育的提法正逐渐失去地位。然而,灵活教育是比电子学习更基本的概念,不仅意味着在教育方面应该使用技术,也提出教育机构和管理方面的改变,重点在于提供学习支持,并使更多群体能依据他们自身条件接受教育。瑞典远程教育委员会在2000年提出了对灵活教育的定义“灵活教育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地点、时间、进度、学习方式成为可能。教育机构的规划、组织及教学都应以学生的交流和学习为目的。”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灵活教育的特征为以下情况提供了可能性:
在家或其它与教师分离的地点进行学习和跟随听课;
自由选择时间学习;
自己选择学习进度;
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或单个学习。
教育机构应通过以下方式使灵活学习成为可能:
发展和改编教学材料;
发展和改编支持学生学习的材料;
发展和改编评估学生知识的方法;
使用信息交流技术消除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在学生学习期间随时提供服务:指导学习;学生学习支持与交流;制定学习管理结构。
以上概念关注的是教育和教育机构的责任,另一方面,学习被理解为是学习者个人而不是他人的责任,学生学习只能是个人管理而不是由他人来支配。
与此相关的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1990年由罗斯·保罗提出的开放学习,它是指为没有接受过早期正规教育的人们提供的开放教育系统,让人们以任何方式学习,因为在工作、生活中间接地也能提高能力,以更多努力和动力去获取资历。这是一个政治敏感性改革,已采取了几项措施为新的群体提供开放高等教育。2004年,政府委员会探讨了一些办法来确认人们过去有效的学习,并试图找到能够转换成学历教育可接受的学分( valideringSdelegationen.se)。英国可能是成功地实施开放教育的最好例子,尤其是英国开放大学(open.ac.uk/)。
瑞典的各级教育都不用付学费,这就是一种开放策略,使收入少的群体同样接受教育。但问题在于没法扩展,这是由于国家有限的资金只能给有限数目的学生,而新增的学生只能在学校没有增加资金的情况下接受教育。教育免费当然对于个人是有益的,但今天瑞典的多数高校都负债累累。
混合式学习是指使用的教育模式是混合的,有面授的课堂教学,也有远程教学。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注重面授教学,以降低远程学习的辍学率。关于纯粹的在线课程,很少学生能完成所有课程,原因之一是缺少同伴及真实接触。在混合式教育中最理想的是有最好的课堂教学并结合最好的远程教学。目前的趋势是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的优势相结合,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灵活性相结合,以下用图1作解释:两种不同教育范式的融合就产生了灵活教育。
无国界教育和采用技术增进学习
国家教育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受全球化影响,瑞典政界缓慢地接受了这一观点。许多国家也同样处于转型中。这一进程在瑞典之所以缓慢的原因在于:①失去监测和指导部门的权力;②失去对社会化过程、社会标准、价值观和知识再生产的控制。信息技术是全球化的主要动力,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它,国家也不能控制跨国间的信息传递,国际化可以发生在各个不同层面:国家层面;机构层面,如公司和大学;个人层面,如学生和教师。前两个层面是正式的、官方的,第三层面是最广泛的,包括正式接触(参与或教授远程课程)和非正式接触(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网络电话、网络相机等进行交流)。因此,有时“无国界教育”的概念也会被引用。事实上,跨国界学习已不是像许多人想像的是一种新现象,它并不一定要与科技相关联。例如,中世纪瑞典学者通过去欧洲其它国家旅行,在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大学就读,获取知识。那时的通行语言是拉丁文,用一种语言交流和写论文非常容易。如今,无边界教育不仅仅使精英学生学习国外知识成为可能,而且任何拥有计算机并能联入互联网的人,都能在这个“全球教室”里做教师或学生,全新的教育学习网络可以不以国家为基础而建立。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个人可以一起开设课程,并提供给上互联网的任何人。在计算机世界还存在边界吗?
打破了学术与商业之间的界限。大学在几个世纪间都是高质量的知识提供者,但这种垄断是理所当然的吗?现在的大部分研究都在私营机构里完成,至少在某些学科像制药学和技术领域如此。这样的机构有必需的知识,也有最好的方法和理由去教授。我们已经看到这样一种新现象,以公司为基础建立的大学用新技术和互联网提供他们的课程知识,这对于传统大学就有了新的竞争者,并且他们往往有着更充足的资源。
打破了私营和公立企业之间的界限。大学与个人出版商、媒体公司、技术供应商或其他补充合伙人密切合作,这个趋势在瑞典不是特别明显,因为瑞典仍是个体与公立部门分离,但从全球角度看,尤其在美国,这点是可以观察到的。当然这也产生了大学独立权力的问题,要提供高质量、采用新的媒体的教育,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及补充的技能。
打破了日常生活和学生学习的分离。教育中的技术应用和灵活性为个人提供学会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学校不一定要在教室里,学习能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真正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欧盟已认识到这一点,在电子学习概念应用的同时,“应用技术增进学习”的概念也被引入。这个概念指出技术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提供各种场所(工作地点、学校、家庭等)的学习,应该采用这个概念。采用技术进行学习不该被看作只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有关的独立的学习形式,而是与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有关。这与虚拟学习和虚拟教育的概念相反,不是关于虚拟世界而是真实世界的。
芬兰虚拟大学是芬兰普通高校的一个网络组织,合作提供资讯科技支持的教育,这个机构最显著的是其门户(virtuaaliyliopisto.fi)。在瑞典相应的是瑞典大学网络联盟(netuniversity.se),名称中强调网络,是指互联网和全国大学间的网络组织。网络学习是被一些瑞典大学采用的概念,它强调用互联网学习,没有距离或教室的限制。“计算机辅助学习”这一概念有时也被采用,这个概念听起来已有些过时,它强调计算机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或学习的社会管理方面的重要性。计算机学习让人联想到20世纪60年代的行为主义思想,当时推广所谓的简单思维即程序教学。灵活传递注重教育的接受者,通过新技术发送信息和提供便利的学习,这与以前提出的注重教育提供者的学习角度相反。在欧洲和南非一些地方关于通讯系统的术语是指在技术上支持远程教育的概念,而在瑞典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大部分用于机构之间的国际通讯系统领域的合作。
在线学习和基于数码游戏的学习
基于网络的学习和在线学习注重互联网活动,而忽略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这些概念与虚拟学习有密切联系,在虚拟世界可以实现许多新的学习机会,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的、无效的、危险的、昂贵的或非伦理的训练,在虚拟世界可以模拟和在测试情景中练习,比如外科手术、飞行、枪战、军事操作、替换动物实验等。尤其在手眼协调学习中,这种模式一直非常有前途,在将来能得到更好发展,“电手”(在此创造的新词)是对电视、身体移动、远距离监控事物技术的有力附加,不仅仅有视听,电子医疗正向这个方向发展,专家能用“虚拟手”在远距离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情心和照料可以通过科技习得吗?这种现象被称为电子照料。像“学习实验室”这样的词将注意力集中在人控的实验设计上——自然科学的范例。更普及的词“互动学习”则注重:①教师与学生间;②学生与学生间;③学生与学习内容间的互动。新的媒体特别适合不同水平、纵横方向的互动性。依据Lev Manovich(2001)的观点,新媒体有五方面的特征:
1.数字表现:数学化的描述;媒体可程序化,包括自动和手动。
2.模块化:独立的部分物件,能删除、替换,不需改变整体结构就可以增加新物件。
3.自动化:能进入和再使用现有媒体物件,并创造新的物件。
4.变化性:新媒体物件的特征是:由计算机自动创造的非固定、适合所有需要的多种不同版本。
5.代码转换:包括两个层面的互相影响:文化层和计算机层。
新媒体提供全新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新的教学技能和评估能力,同时,关于知识的概念也正在改变。
教育娱乐。教育与娱乐相结合是另一个新的概念,其基本观点是以吸引人的、刺激性的娱乐产业形式和讲故事的方式,用于有时是枯燥的学习内容,创造出一个成功的学习环境。与此概念紧密相关的是“基于数码游戏的学习”,即将叙述、计算机的哲学以及视频游戏引入严肃的学习内容中。这一观点的主要倡导者是Marc Prensky(2001)。年青一代在数码世界成长并吸收与环境相关的新型关系,因此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数码时代的一代人在其游戏世界的特点是:
能快速处理,信息能力强;
能平行处理几个渠道的信息资源(不是线性处理);
能用文本解释图象;
能同步或异步地联接信息和社会关系,他们以与上一代人不同的方式检索信息和交流;
能主动地检索信息;
能定向性地解决问题;
立即奖赏回报;
幻想的重要性;
对技术持积极态度。
当这样的新一代人进入学校系统时,对于教育的要求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能力处理复杂的科技。培养他们态度的那些数码游戏都是基于行动的,并给予反馈,鼓励发现其中规则、策略和规划,合作和交流,解决问题,他们的故事都有叙述性并有情节,他们会产生沉浸其中的感觉,计算机游戏中的其它成分是竞争、得分、红利和速度,其它多少与数码游戏学习相近的概念是严肃游戏、政策游戏、为了训练的游戏、能教学的游戏及学习游戏。
这种数码文化已经在瑞典得到很好的传播,并自然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系统和教学开发及设计的体系中,需要考虑正在增长的数码文化,它是教育系统和不同课程的社会背景中起作用的新的复杂元素.
总结评论
回顾瑞典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到自1898年第一所函授学校建立以后的重大变化。根据目前状况及政治家、学者或多或少无法控制的全球化力量,发展前景可以从不同方向进行规划。瑞典106年远程教育某些特征的比较分析可以见表二。后面将对瑞典远程教育的发展进行总结性评论,并对未来发展作思考性的预测。
政府的角色是资助。最初是私人组织在中等教育层次上创建第一批函授学校,20世纪50年代瑞典开始组织成人中等教育函授学校,后改为面授教学。事实上,政府的这些行动使私人组织难以与之竞争。今天在民众成人(非正规)教育及中等成人教育方面有可喜的改变,政府通过特别委托机构联合起来支持这一工作,通过知识传播、咨询工作和对发展项目的支持,这些机构帮助教育机构向更加灵活的模式发展。
处于高度自治的瑞典的大学,从未自发地对远程教育感兴趣,原因可能是远程教育没有以精英学生为目标群体,它需要花费额外多的时间和技能,使得教师从事研究的时间减少。然而,用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远程教育的大量投资最近引发了所有大学的兴趣,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继续投入,不知道对于这一领域的关注是否会降低。制定一个不同的瑞典高等教育财政系统是急需的,因为大部分大学在运作中有很大的赤字。未来的资本将包含一个混合经济体:公共和个人资源。其他的选择是让远程教育私营化,使高校成为研究、教学及远程教学的多元化大学。这一看法也是有争议的,学者和政治家间看法有分歧。然而,新的挑战要求新的经济方面的设计考虑。
交流。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学生和教师间小规模的交流。在瑞典很少人信任无校名的、自动化的大规模网络大学,他们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学生的数量。不能由于经济现状不好,需求又很大,就把学生群体推向从没有过的如此高的学生与教师比率。早期的远程教育交流是通过通信,而现在,比较面授教学,教师需要花费7至10倍时间去准备远程教学材料,这种让教师进行“疲累战”的策略,根本不是可持续的教育。文本交流的其他缺点是不断增加的教师和学生回答的“复制粘贴”,最终结果是没人去读所交流的内容。教师复制他们早期写出的答案给学生,而不是新写的相似答案;而学生在互联网上复制这些答案,这难道是学习吗?今天比单一的文本更多的形式已经采用,发展越来越丰富的交流方式,但基础仍是文本,只不过现在是通过电子邮件。教授形式也越来越讲时效,当然,小规模对话不可能发生在大量学生间。同时,我们也提到质量方面的问题:谁是教材的开发者呢?学生是否可以很容易找到“正确”的文本内容交作业?而在面对面交流中则不一样,学生必须了解学习内容,才能回答或辩论。教学对话,讲授和视听对话的结合可能在将来应用于高质量的远程教育中。文本的另一个问题,正如后现代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争论的是与现实世界的模糊的稀疏联系,依赖文本,只会严重限制教与学。新技术使我们有了远距离视觉和听觉以融入多种丰富的远程学习环境,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网络相机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也可以传送我们自己环境的照片等,现在我们交流的速度是100年前所不能想像的。
语言。瑞典语从100年前至今是教学语言。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英语作为一种媒介语言越来越重要,现在用于瑞典高等教育的教材大部分都是英文的。研究人员必须用英文发表成果以遍及更多的读者及被“接受”。大学的核心教学人员都是用英文撰写论文的博士,而且越来越多的教学是用英文进行的。如果瑞典远程教育要走向全球,它必须采用英文。像前面提到的国际化的第一个障碍是现行的系统不赚钱,瑞典大学不允许收取学生学费,可以预测,瑞典高等教育逐渐会以英文教授课程,与新科技相关的语言问题在另文有深一步的探讨(请参见Hasson和Vande Bunt-kokhuis,2004)。
范围。长期以来瑞典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本国学生,主要是边远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的群体,政府从政治角度考虑的是残疾人士优先,实际上这些群体更偏爱并需要面授教学而不是技术为媒介的学习,因为远程教育要求独立学习和先期预备技能。而从高校的角度看教育的重点是不同的,他们希望最有才智的学生能够成为顶尖级研究者。政府期待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与大学偏爱的少数人的精英高等教育间的价值冲突,可以在大学的国家政策调查中清楚或暗示的议事日程中显示,在官方的国家政策中识别出来(Hansson & Holmbery,2004),这个问题与社会地位有关,后面再进行分析。
学习地点。瑞典100年前是一个非流动社会,而当今大多数人一辈子搬家好几次,国际旅行和国外工作成为平常。早期函授学习主要在家中进行,实际上瑞典远程教育还是想把人们留在他们的出生地,以防止农村人口的减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移动性很高,人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包括家里、专门的学习中心、工作时、旅途中。通讯装置(如笔记本电脑)小而便于携带,设备的微型化将进一步发展,科技将会无处不在,而且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家里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场所更加重要。如果说远程教育是一种让人们留在他们成长地方的手段,那现代远程教育则实现其相反的目的:它将促使人们流动,在任何地方都能在导师指导下以结构化的方式学习,以及获得远程教育提供者信息。
社会环境。典型的函授学生是单独地和孤独地进行学习,主要是通过写信给老师进行交流。现在的远程学生可能是单独的,但远程教育的组织者逐渐意识到学习的社会因素及同伴学习的优势,老师用整合的小组组织课程学习,小组成员的互动可以是在网上或在现实聚会中进行,同伴审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活动,这种互动可以减少老师立即回应的需要,有时从学生们得到的反馈更好、更快、更有关联性。在瑞典,学习中心都提供技术和社会支持,工作场所和图书馆可以承担作为学习中心的角色。教师的社会环境是另一个主题,教师常常是单独工作,缺乏与学生面对面接触的回报感。由于工作缺乏社会背景,难以吸引许多学术人员,尤其是比面授教学更费时间,影响了教师从事科研的时间,以及需要学习新技术,另外,在薪金和社会地位方面都没有额外的回报。
研究。瑞典远程教育的重点在于提供教学和实践,这在早期私营机构和后来的公立机构都是如此。瑞典多数的教师没有接受过远程教育专业的训练或没有工作经验就开始工作,这种尝试错误的方法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它产生了双倍的辍学率,学生放弃这些蹩脚设计和教授的课程,教师由于以前的失败放弃教远程教育课程。造成这种原因是没有意识到远程教育的复杂性。远程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事业,但许多决策者却认为是简单的,这能解释为什么最近远程教育研究仍只能获得较少资金在小规模范围内进行。造成的结果是,基于瑞典远程教育实践的理论发展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活跃在这个领域内的研究者人数很少。研究和反思性实践对于发展远程教育领域十分重要,从经验丰富的国际方面“进口”及吸取知识同样重要。
社会地位。函授学校和远程教育长久以来被视为二流,这种评价并不公平,因为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以面授还是远程教育而划分的。新技术、大量投资、多学科技能要求已经提高了远程教育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招收最优秀学生和教师也能增加远程教育的地位。科研、研究性杂志和国际会议也为提高远程教育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本文描述了在瑞典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的尝试,远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数量和提高教育的质量。然而,这些变革仍然缓慢,如本文所述,比较普通高校,在远程教育中走在发展前沿的仍是成人教育机构,公办成人学院和民办高中采用双重模式(Holmberg Karlsson 2004)。问题在于这种变革过程的社会背景与高校系统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差异。在成人教育系统中,关键的活动是教学,而在普通高校中,研究是最顶层的,其次才是教学。成人教育强调的是教师的职业化,要求的是教学方面的开发和质量的提高,而在普通高校只有研究才是成功的指标。
为了在高等教育中加快引进灵活教育并提高学历教育和课程的质量,必须考虑不同层面上区别对待。尽管在瑞典这种观点从政治上来讲不是完全正确,然而这是从瑞典的经验和国际视角得出的一个结论。
大学活动的区别对待。政府一直持的观点是所有大学都去做同一件事,现在看来那并不真实,并且不现实,也不是人们想要的。区别对待远程教育的大学和普通高校是一个解决方案,这并不是说让一些大学垄断远程教育,而是让某些大学重点发展远程教育。
报酬激励的区别。从学术的观点看,教学是花费了从事研究的时间。教学成就与研究相比较低,无论怎样解释,远程教育地位仍然很低。然而,要将远程教育做好,它需要相当多额外技术和能力,而不只是如同在普通高校中准备教学内容,远程教育需要花费很多另外的时间获得技能,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和指导远程学习者。准备从事远程教育的学术人员仍然很少,有的试着去做,但很快就放弃了。他们认为学术人员在额外工作中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应该获得相应的回报。不仅教育机构需要额外的补偿,个人也需要得到报酬,应给予远程教育的教师更多的报酬。
收费和免费学生的区别。教育免费一直是瑞典值得骄傲的传统,经济困难的人也可以容易地接受教育,使得社会平等。但在国际化的社会中,教育可以在全球范围推广。瑞典大学有着很大的预算赤字,通过在线学生可使大学得到学费,并增加兴趣,扩大活动范围,提升教育质量。如果没有足够资金,就没有动力走向全球化。对瑞典国民免费教育和对非瑞典国民收费的网上教育系统对所有人都比较公平。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全世界都存在,瑞典要充当这个角色,但只有现行系统是不可能实行的。
精英学生与大众学生的区别。通过基础教育大面积地为学生服务,对社会和个人都是必需的。通过远程教育,招收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让世界一流的研究者加盟,那对于学者和优秀学生来说都是鼓舞人心的。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理念、项目和国际合作的最初想法,这也将会提升远程教育的地位。(高淑婷译张伟远校)
[参考文献]
[1] Daun, H., Slenning, K. and Waldow, F. (2004) . Sweden. In H. D?bert, E. Klieme, and W. Sroka (eds.). Conditions of School Performance in SevenCountries. A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Variation of PISA Results. Münster: Waxman.
[2] Hansson, H & van de Bunt-Kokhuis, S. (2004). E-learning and language change - Observations, tendencies and reflections. First Monday - Peer-reviewed journal on the Internet. Available at: 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9_8/hansson/index.html
[3] Hansson, H & Holmberg, C. (2004). A European and Swedish perspective on ICT -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N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pathways: crossings, blind alleys and uphill slopes. Journal of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Available at: iiisci.org/Journal/SCI/
[4] Holmberg, C. (1994). Reflexioner kring distansutbildning och pedagogik i Inpidanpassning, tillg?nglighet, flexibilitet. Rapport fr?n en distansl?rarkonferens i Ume? 6-7 juni 1994. Ume?: Ume? universitet, Distansutbildning i utveckling, Rapport nr 10.
[5] Holmberg, C. & Karlsson, C. (2004) Vuxenutbildning i f?r?ndring. Uppf?ljning av hur flexibelt l?rande introduceras i Sveriges kommuner. H?ssleholm: Nationellt centrum f?r flexibelt l?rande.
[6] Manovich, L. (2001). 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 The MIT Press: London.
[7] Paul, R.H. (1990) Open learning and open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integrity in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8] Prensky, M (2001). Digital game- based learning. Mc Graw-Hill: New York.
[9] Quine, W., O,(1960) Word and object.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0] SCB (1996) Data om informationstekniken i Sverige 1996. Stockholm, Statistiska centralbyr?n.